胜利油田大北地区中深井优快钻井模式研究

胜利油田大北地区中深井优快钻井模式研究
胜利油田大北地区中深井优快钻井模式研究

胜利油田大北地区中深井优快钻井模式研究

胜利油田大北地区地层施工井普遍井深在3000米-3500米之间,部分区块馆陶组渗漏严重,东营、沙河街组地层倾角较大,该地区钻井施工常要面对漏失井塌风险和轨迹控制困难等问题。虽然大北地区投入开发多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仍然较相似井型地区落后。为克服上述难题,有效提高经济技术指标,对该地区钻井模式进行了持续探索、总结和改进,通过大量施工井的实践不断完善技术措施,逐渐摸索出针对该地区大部分区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优快钻井模式,对同类型井压缩建井周期、节约钻井成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钻头优选;高渗透性地层;大地层倾角;优快钻井模式

1 地层特点和施工难点分析

大北地区位于济阳坳陷大王北鼻状构造带区域,岩层分布规律性较强,部分区块(如大北4-10、大10、大47等)馆陶组砂岩含量高,渗漏严重,易发生井塌,馆陶底至东营组上部存在10-25m左右的厚砾石层,钻头易受破坏。东营组较厚且造浆严重,而东营下部地层成岩性好,断层较少并且断面破碎程度低,以灰质泥岩为主,井壁较为稳定,不易产生掉块,东营组至沙河街组普遍地层底层倾角较大,井斜控制困难,同时方位也易漂移。该地区储层发育大都位于沙二段,以粉砂岩为主。

2 技术优化

2.1 钻头优选

大北地区施工井多为二开次长裸眼井。二开钻进至馆陶底至东营顶位置存在厚砾石层,在对2013年以前大北区块23口早期开发井的钻头统计表明,出于对厚砾石层的忌惮,为达到钻穿砾石层的同时防止掉牙轮故障的发生,该地区普遍在上部井眼选用了镶齿金属密封牙轮钻头。然而镶齿牙轮钻头不但价格较铣齿钻头昂贵,更由于尺形原因,对上部松软地层剪切能力明显弱于铣齿牙轮钻头。

通过对该地区砾石的捞沙分析,认为砾石层虽较整体厚,但多为不连续薄层分布,砾石层均质性和完整性较差,具备使用铣齿牙轮钻头钻穿的可能性。为此在大北11-斜51井施工中实验性采用了铣齿牙轮钻头进行上部井眼施工,实践证明,铣齿牙轮钻头完全有能力钻穿砾石层,在大北11区块施工的4口定向井全部采用了铣齿钻头进行施工,全部实现了钻穿砾石层的目的,不但结余了大量钻头成本,同时机械钻速显著提升。

针对该区块东营组较厚,易造浆易钻头泥包,沙河街组厚度大,需要钻头具备较高的耐用性。针对地层特点,选用刀翼间距较宽、沟槽较深,聚晶金钢石复合片较大(切削片直径19mm),水眼多且分布较均匀的钢体PDC钻头,这类钻头水利清洁能力强,不易被泥岩填塞,且钢体基体材质抗疲劳破坏能较好。

聚焦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聚焦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超深井钻探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映了一个国家最前沿的科技发展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由钻井院承担的国家863项目超深井钻井技术经过四年的攻关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并通过了有关部委的审核。在石油工程领域,何为深井、超深井?目前国内国际深井、超深井施工的技术现状如何?超深井钻井工程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什么?超深井钻井工程的主要技术难点有哪些……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采访了国家863项目超深井钻井技术攻关小组成员之一、钻井院工艺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唐洪林,并请他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记者:何为深井、超深井? 唐洪林:按照国际通用概念,井深超过4500米的井称为深井,井深超过6000米的井为超深井,超过9000米的井为特深井。目前世界上深井钻探工作量最大的是美国,迄今为止累计工作量占全球的85%。1984年,原苏联在科拉半岛的波罗地盾结晶岩中钻成世界上第一口12260米特深井SG-3井(1991年第二次侧钻至终深12869米)。专家们在认真考察当今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认为利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已具备钻达15000米深度的能力,美国已在着手制定这方面的深井钻井计划。 记者:目前国内国际深井、超深井施工的技术现状如何? 唐洪林:在国外,在目前常规的技术条件下,施工一口井深为5000米- 6000米的井钻井技术已经成熟。有关的统计表明,目前世界上可以施工4500米以上的深井有80多个国家,其中以美国的施工技术最先进,全世界钻成的6口特深井,美国占3口,原苏联2口,德国1口。从钻井水平和工作量看,美国和前苏联仍居前列,近年来世界上的深井作业量多集中于欧洲的北海。最近几年,由于高新技术在深井钻井作业中的运用数量越来越多,使得深井钻井工程成为又一个高新技术密集区。 国内自1966年大庆钻成中国第一口深井—松基6井(完钻井深4719米)开始,中国深井钻井已经历了35年的历史,主要深井和全部超深井均分布于四川和新疆。在1978 -1998年的时间内,中国先后完成3口7000米超深井。根据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可将1994年作为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国内钻井技术人员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还不能完全掌握或运用深探井科学施工规律,只能用“科学探索”办法解决复杂深探井(特别是新区第一口探井)施工的基本问题,更谈不上用“高新技术”或“先进适用技术”提高钻速、减少钻头用量、缩短周期、降低成本等解决复杂问题。继“五口科学探索井”在塔里木盆地成功实施以后,该

深井钻井技术工艺探讨

深井钻井技术工艺探讨 深井钻井技术工艺探讨 摘要:钻井过程中,常会受地层的影响遇到一些深井。此类井由于深度特别深,井下地质状况不甚明晰,往往由于相关预告不准确导致钻井出现许多情况,从而影响钻井的速度和效率。而探讨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是摆在相关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结合笔者经验就深井钻井来讲,如何提升钻井技术工艺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深井钻井技术工艺策略 在钻井过程中,常常会受地层的影响遇到一些深井。此类井由于深度特别深,井下地质状况不甚明晰,往往由于相关预告不准确导致钻井出现许多情况,从而影响钻井的速度和效率。而探讨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是摆在相关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结合笔者经验就深井钻井来讲,如何提升钻井技术工艺谈几点看法。 一、深井钻井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深井钻井要穿过多套地层,这些地层跨越的地质时代较多、变化较大,相应的地质条件错综复杂,同一井段可能包括压力梯度相差较大的地层压力体系和复杂地层等,施工时一口井中需要预防和处理几种不同性质的井下复杂情况。再加上深部地层高温、高压、高地层应力等,会使井下复杂的严重程度和处理复杂的难度大大加剧。就目前我国的钻井技术水平来说,钻深井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钻井的主要装备性能差、比较陈旧,和国外的先进装备相比落后的太远了。上部大尺寸井眼和深部井段提高钻井速度是一大难题。多层套管时,深部井段小井眼的钻井速度问题。减小技术套管磨损和破裂后处理问题。防斜打直技术。深井固井质量问题。井漏、井涌、井塌、缩径等复杂情况的预防和处理。深井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液现有体系中的包被剂抗温问题、高温稳定剂的复配问题、

石油钻井施工不安全行为(胜利油田黄河钻井五公司)

石油钻井施工不安全行为(胜利油田黄河钻井五公司)

石油钻井施工不安全行为(胜利油田黄河钻井五公司)

钻井施工工序不安全行为(一)、搬迁过程 1.吊车摆放位置不正确,千斤板无垫好。 2.吊车、拖拉机多人指挥。 3.标准绳套四根,有时挂对角两根绳子起吊物件。4.细绳套吊超负荷物件、设备。 5.吊装小件,一绳多吊。 6.起吊设备及大件时吊车拔杆下有人走动。 7.吊装重物、设备没使用牵引绳。 8.吊装联动机直接用吊车拖拉。 9.吊重物时,绳套受力不均匀,猛提、猛放。 10.装车时人随设备一起起吊。 11.吊装大件起吊时人员不能及时躲离危险区域。12.吊装扶正设备人员站位(挡住司机视线)不正确13.人员站在拖钩上指挥拖拉机。 14.拖设备时绳套长度不合适、直径太小,拖销不标准。15.拖设备、拖拉机未停稳摘挂绳套。 16.拖设备人员距被拖物绳套太近。 17.卸设备后,绳套随手扔,吊车拔杆回摆时绳套碰人。18.从拖车上卸大小鼠洞让其自行滑落。 19.长途搬迁部分设备、设施、板房无捆绑或捆绑牢。 (二)、安装过程

1.高空作业与钻台作业同时进行。 2.高空作业,工具没拴系保险绳。 3.工作人员上钻台不戴安全帽。 4.穿大绳使用的导向滑轮吨位太小。 5.穿大绳时,多人、多方位指挥拖拉机司机。 6.上钻机绷绳挂位不正确。 7.上钻机时指挥人员、钻台工作人员站位不正确。8.人员站在拖钩上指挥拖拉机。 9.排大绳时起车速度过快。 10.用单片气葫芦钩子吊重物。 11.井口工具上钻台不拴牵引绳。 12.井口工具检查、保养、防腐不及时。 13.钻具卡瓦缺手柄或缺手柄固定螺丝。 14.活动扳子等手工具当榔头使用。 15.多人配合抬重物,站位不正确,起、放口令不一致。16.安装电器、线路时不挂警示牌。 17.检修完电器控制开关后部分配件安装不齐全。(三)、下表层套管过程 1.检查工具不严格。 2.吊套管钢丝绳套太细。 3.吊套管没上大门跑道,直接从管架上起吊。 4.大门坡道导向钩绳套没根据套管长度及时调整。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第一节概述 (1) 第二节地层孔隙压力评估技术 (2) 第三节井身结构及套管柱优化设计 (4) 第四节防斜打快理论和技术 (9) 第五节地层抗钻特性评价与钻头选型技术 (14) 第六节井壁稳定技术 (18) 第七节钻井液技术 (23) 第八节固井技术 (27) 第九节深井测试和录井技术 (31)

第一节概述 对于油气井而言,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4500~6000米的井;超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6000米以上的井。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勘探和开发深部油气等资源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在我国,深井、超深井比较集中的陆上地区包括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等盆地。实践证明,由于地质情况复杂(诸如山前构造、高陡构造、难钻地层、多压力系统及不稳定岩层等,有些地层也存在高温高压效应),我国在这些地区(或其它类似地区)的深井、超深井钻井工程遇到许多困难,表现为井下复杂与事故频繁,建井周期长,工程费用高,从而极大地阻碍了勘探开发的步伐,增加了勘探开发的直接成本。 在“八五”末期,虽然我国在3000m以内的油气井钻井方面已接近国际80年代末的技术水平,但当井深超过4000m时,我国的钻井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美国5000m左右的油气井钻井周期约为90天,5500m左右约为110天,6000m左右约为140天,6500~7000m约为5~7月。然而,我国深井平均钻井周期约为210天左右,特别是在对付复杂深井超深井工程方面的钻井能力和水平比较低,没有形成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为了尽快适应我国西部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程的迫切需要,在“八五”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复杂地层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研究”列为“九五”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之一(项目编号:960024),调动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大规模攻关研究,试图使塔里木、准葛尔、四川等盆地的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基本满足这些地区深部油气资源高效钻探与开采的技术需求。通过五年多的持续攻关研究,该项目攻关集团攻克了不同地质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许多难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2002年通过专家验收评价),可概括如下: 1.项目共完成深井超深井91口,其中,由塔里木攻关集团完成一口国内最深的超深井(塔参1井),完钻井深7200米,完成6000米以上的超深井6口,4500-6000米的深井85口。各攻关集团完成的深井超深井数量分别为:塔里木攻关集团26口,准葛尔攻关集团45口,四川攻关集团12口,塔西南攻关集团3

深井_超深井钻井提速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_汤卫华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5年 第2期 96 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2015年2月 深井、超深井钻井提速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汤卫华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塔里木分公司,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摘 要:据目前来看,深井、超深井的钻井的钻速持续偏低成为机械运转所面对的一大问题所在,这一问题对开采深部的油气能源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本文首要一点便是从高温直螺杆、涡轮钻具以及旋冲工具等可以提升钻速等工具的使用上进行了使用规律上的研讨,且阐明了在我国的油田中的使用成效如何。此外还对于机械钻速紧密相连的提速技术等的提速机理及使用成效做出相关讨论。 关键词:深井;机械钻速;高温直螺杆工具;钻头优化 随着浅层油气能源的渐近匮乏,国内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形式的标准正逐步由浅层转换向深层的发展,以深井和超深井的方式而存在。而深层地下的油气能源开采的潜能巨大,这种地方多存在于我国的盆地地区。但尽管如此,经实践证明,深层地下若想得以进行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深井、超深井钻井提速技术方面的困难,只有提升深井和超深井机械的钻速,才能够加大开采力度、将盆地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出来。因此,本文便从深井、超深井机械技术的钻速所面对的困难开始分析,并提出提升技术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以使得油田、天然气能源的资源更加丰富。 1 深井钻井提速的难点剖析 1.1 深层地下的岩石质层的钻性较差 伴随着井的深度不断增大,深层地下的岩石所承压的阻力逐步增加,并且致其岩石的缝隙和整体构架产生变化,导致变形,导致其深度平均延伸一千米,岩石的硬度密度、抗挤压的强度以及磨损度翻倍的增长,继而使得岩石的凝固密度更大,联结更加紧密,凿钻度变得越来越差,可钻度也越来越低。图一便为新疆某区块不同井深条件下细砂岩的岩石力学性质的数据分析,据图一可以得出:此地区的石炭系砂岩抗压强度高达221MPa,极大的超出了通常性质的PDC 钻头钻性极点124MPa 的数值。且因这井的深度不断增大,此地区的细砂岩的硬度密度、抗挤压的强度以及磨损度都在不断增长,继而使得岩石的凝结密度更大,联结更加紧密,钻性即变得越来越差。 1.2 深层地下的井内的恒定温度略高 API 的数据表明,正常的温度应为2.7340C/100m。假想若地表温度为200C,则井内的稳定温度则为20+2.734x 井深的长度。若井的深度超出了井5000m 后,则井下的稳定温度则已达到了国际上所规定的高温标准范围(国际标准为1500C)。这将给井下的机械钻速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会造成不小的损失,原因在于,若井下温度过于高,则橡胶材质的工具零件则会经过高温而快速老化,从而造成脱落并失去 了原本效果,从而使得井底的堵塞状况越来越严重,碎屑的长期堆积,从而降低了机械的钻速效果。 1.3 钻头加压带来的难处 在对深井进行凿钻的进程中,往往会随同井深的不断加大,而造成钻柱扭曲的状况发生,这种情况下会致其钻井倾斜的效果,并使得钻压的传递性越来越差,加大了施工的难度,极大降低了传统的钻井方式,破岩的效率大大降低。此外,为了防御钻井倾斜的情况发生,通常会采用保守的轻压

钻井钻具扣型知识

扣型是工具中最常见的部分,也是比较难区分的一部分。扣型对于工具师或是监督是很重要的,一个工具师如果不了解扣型,要料、准备到指挥作业都是行不通的,要出大问题的。这一周主要是学习认识各种常见扣型,包括油管扣型,冲管扣型,筛管盲管扣型,密封单元连接扣形,钻杆扣型等。 1、常见油管扣型(Tubing Joint) 油管常用扣型分为三种分别是EU、NU和NewVam。这三种扣型在工具车间都能找到,其中EU和NU单独从扣的外观上很难区分,都是三角扣型,但是从整个管柱就能很容易区分,那就是EU表示外加厚NU表示没有外加厚。New Vam实际是一种梯形扣(扣截面呈矩形),也是不带外加厚的,所以也很容易区分。下面将用示意图详细介绍三种扣型。1)EU(External upset)外加厚 EU扣是一种外加厚油管扣型。在车间货架上认识变扣接头过程中还会发现三种和EU 有关的biano标识。其中EUE(External Upset End)表示外加厚端,EUP(External Upset Pin)表示外加厚公扣,EUB(External Upset Box)表示外加厚母扣。除了用pin和box表示公扣母扣外,其他表示公扣有1. external thread 2. male 3. male thread。母扣有1. female thread 2. internal thread 3. box 4. box thread。 图1-1 EU扣型 2)NU(Non-upset)没有外加厚 NU表示是没有外加厚的油管接头。除了没有外加厚外和EU一般还有一种区别就是NU一般每英寸10扣,EU一般每英寸8扣。其中NUE表示非加厚端或者说端部非加厚。同样E表示End。[以上说法来源《石油大典》。] 图1-2 NU扣型 3)New VAM 这种扣型特点是扣截面基本为矩形,螺距间隔相等,锥度不大,没有外加厚。在车间的生产滑套套筒端部见到。 图1-3 New VAM扣型 2.钻杆常用扣型总结 钻杆扣一般常见为REG和IF扣,其他如FH等在工具车间没有找到。根据师傅经验REG扣和IF扣一般分别是5扣/in和4扣/in,但是大于4-1/2”即使是4扣/in也是REG扣,也就是说大于4-1/2”一般都是REG扣,小于4-1/2”IF扣较多。 1)REG(API Regular Thread)API标准里的正规扣型 正规型钻杆接头采用的螺纹。该型螺纹曾用于连接内加厚钻杆,形成钻杆接头内径小于钻杆加厚端内径,而钻杆加厚端内径又小于钻杆管体内径的通径。[见于95-96页《油气田井下作业修井工程》聂海光王新河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北京第一版] REG扣和IF扣摸起来,手感不一样。REG扣细腻一些,IF扣粗糙一些,原因就是单位长度的扣密度不同。图1-4是REG扣的剖面示意图,图1-5为实物图。 图1-4 REG扣型 图1-5 REG扣型实物图 2)IF(API Internal Flush)API标准里的内平扣型 内平型钻杆接头采用的螺纹。该型螺纹用于连接外加厚或外内加厚钻杆,形成钻杆接头内径,钻杆加厚端内径与钻杆管体内径相等或相近的通径。[见于95-96页《油气田井下作业修井工程》聂海光王新河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北京第一版]。图1-6是IF 扣的剖面示意图。 图1-6 IF扣型接头示意图 3)FH(API Full Hole)API标准里的贯眼扣型

胜利油田浅海优快钻井技术探讨

胜利油田浅海优快钻井技术探讨 唐志军梁希魁 摘要:优快钻井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生产组织管理、技术装备和钻井工艺技术等。本文本着科学、合理、实用的原则介绍了胜利油田浅海优快钻井技术的实施方法和措施,着重讨论了交叉作业、导向钻井技术、优质泥浆技术、无候凝固井技术和三高钻井技术的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比较。 主题词:浅海钻井快速参数优选固井丛式井顶部驱动钻井钻井费用机械钻速胜利油田 中图分类号:TE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0890(1999)05-0032-02 Study on High Quality and Fast Drilling Techniques on Offshore Tang Zhijun1,Liang Xikui2 (1. Drilling Technique Research Institute, Shengli Oilfield, Dongying, Shandong, 257017; 2. Offshore Drilling Co., Shengli Oilfield, Dongying, Shandong, 257055, China) Abstract: The technique of high quality and fast drilling is a system engineering, including the organization & management of operation, equipment and drilling process & technology etc. Based on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 principles, the operation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high quality and fast drilling technique on offshor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ques of cooperation, steering drilling, high quality drilling fluids, cementing without waiting and "three high" drilling are also discussed in detail. Meanwhile the operation effects are compared in this paper. Keys:shallow sea,drilling,rapid,parameter optimum,cementing,cluster wells,top drive drilling,drilling cost,penetration rate,Shengli Oilfield 一、前言 胜利油田地处渤海湾,浅海石油资源丰富,如何经济有效地勘探开发该油藏,一直是石油勘探开发者不断努力探索的问题。众所周知,海上钻井除具有陆地钻井的一切风险外,还受到风、浪、潮、流及冰等自

国内外深井钻井技术比较分析

[收稿日期]2007212210 [作者简介]王志刚(19712),男,1995年大学毕业,工程师,现主要从事钻井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国内外深井钻井技术比较分析 王志刚 (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程技术公司,山东东营257064)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近25年来井深超过4500m 的各种各样深井钻井技术与经济情况的调研分析,认为 美国和欧洲北海地区深井钻井技术居领先水平,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10年以上差距。对比研究了3种 不同的深井钻井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体系)特点,初步探讨了深井钻井科技进步的纵横向变化规律及深井 钻井技术经济评价的系统科学问题。 [关键词]深井钻井;钻井设备;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TE2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409(2008)012N282203 1 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历史 全世界能钻4500m 以上深井的国家有80多个,但大多数深井集中在美国。有30多个国家能钻6000m 以上的超深井,中国是其中之一,但中国第1口超深井较世界第口超深井(美国)晚了27年。欧洲北海地区深井钻井技术比较先进。苏联拥有一套适用于高纬度地区的先进深井钻井技术,创造了世界钻深12869m 的最深记录,通过技术改造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应用并取得最佳效益。德国大陆科探深井(KTB )钻探技术已被我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探井所借鉴。 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世界年钻深井数量有所下降,但深井钻井技术发展迅速,基本满足高陡、高温、高压、高密度(高矿化度)及含H 2S 气体等复杂地质条件深钻要求。目前我国深井钻井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大约差15年(知识产权水平约差40年),因此要通过各种办法(如“科探井”和“高探井”计划)缩小差距,以适应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要求和“西气东输”、“气化中国”等工程的需要。 1966年7月28日我国钻成第1口深井———松基6井,井深4719m 。1976年4月30日我国完成第1口超深井“女基井”,井深6011m 。从第1口深井完钻至今,我国先后钻成的3口7000m 以上超深井是关基井(7175m ,1978年)、固2井(7002m ,1979年)及塔参1井(7200m )。2000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最深井沙82井完钻井深6346115m 。1998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钻海上最深井开发井,完钻井深9238m 。 2 深井钻井设备发展与进步 深井钻井技术系统高度复杂,属于开放的复杂性系统或非线性复杂性系统,其复杂特性主要表现在“六个非”上,即非单一、非有序、非透明、非确切、非定量、非理性,思考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各种综合方法。几乎所有先进适用的工程技术措施(含人工智能钻井专家系统),都在深井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得到验证、应用和发展。深井钻井技术水平从整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工程技术水平。 深井钻井技术装备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次形成高峰,本世纪初将形成第二次高峰。至20世纪90年代末,深井钻机基本采用AC2SCR2DC 电驱动钻机(交流电机效率96%,直流电机效率91%,绞车减轻20%~30%,占地面积少25%~40%)和顶部驱动装置(安装顶驱占钻机总数23%以上,包括动力水龙头),井口机械化、井下自动化和整机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目前深井钻机正朝着AC2GTO2AC 电驱动和满足HSE 及TQC 综合性能要求的方向发展。美国在撒哈拉沙漠等地区使用的6000m 深井钻机代表了当今世界钻机最先进水平(符合A PI 标准),其设计制?282?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3月第5卷第1期:理工Journal of Yangtze U niversity (N at Sci Edit) Mar 12008,Vol 15No 11:Sci &Eng

胜利油田渤海钻井二公司“5·4”死亡事故通报

胜利油田HSE委员会文件 胜油HSE发[2010]23号 关于渤海钻井二公司“5.4”死亡事故的 通报 管理局、分公司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2010年5月4日,渤海钻井总公司钻井二公司40512钻井队在甩钻杆作业过程中,发生钻杆倾倒,导致一名劳务派遣工死亡。 一、事故经过 2010年5月4日,渤海钻井二公司40512SL钻井队在陈373-平41井进行完井前甩钻杆(31/2〞)作业。19:30,工程二班接班。21:40,当甩至第32柱上单根时,胜利劳务公司劳务派遣工张旭东(男,25岁,外钳工)用提升吊带系住小鼠洞内钻杆,副司钻刘兴波操作气动绞车起吊。张旭东在推滑钻杆移向坡道过程中,钻杆下端(公扣)顶到坡道边缘上,拴系钻杆上端(母扣)的提升吊带脱开,钻杆倾倒后将

张旭东打倒,安全帽打飞,张旭东头部碰到钻台上,立即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经事故调查组初步分析认定,发生事故的原因如下: 1、钻杆提升吊带拴系位臵不正确,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外钳工张旭东没有完全将钻杆提升吊带拴系在钻杆本体上,便指挥起吊,致使钻杆起吊后推滑过程中吊带脱落,钻杆倾倒。 2、起吊过程中观察不够,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消除,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起吊作业过程,副司钻刘兴波没有观察到钻杆提升吊带拴系位臵不正确、容易脱落的隐患,便进行起吊;甩钻杆作业时,副司钻刘兴波与外钳工张旭东配合不当,没有采取有效的紧急避险措施。 3、施工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钻台大门坡道上部边缘开裂,致使钻杆下滑时受卡,加上钻杆提升吊带拴系不牢固,引起钻杆倾倒。 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这起事故是一起典型的劳务派遣工生产安全事故,也是一起典型的新员工违章作业责任事故。外钳工张旭东是今年3月3日新上岗的油田劳务派遣工,工作时间仅两个月,就在事故中失去生命。事故的发生给其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也给油田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油田

孙梦茹---胜利油田二次开发实践与认识

孙梦茹:胜利油田老油田二次开发实践及认识 受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呈现增速明显放缓、价格急剧回落、效益大幅滑坡、经营逐渐困难的局面,未来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在5月22-23日首届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来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纵论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走向,为今后行业发展探路引航,以下是来自搜狐财经的现场报道。 胜利油田老油田二次开发实践及认识 作为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已经开发了45年,油区大多数主力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速度”三高开发阶段,原油生产呈现递减趋势,老区新增可采储量逐年减少,地面设施老化严重,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矛盾日益凸显,老油田挖潜难度日益增加。面对严峻的开发生产形势,近年来,胜利油田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转变开发调整思想,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强化地下地面一体化治理等工作,群面试时老油田“二次开发”工作,形成了适合胜利油田油藏特点的系列二次开发研究和配套技术。通过现场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新一轮有效开发,为老油田提高高采收率探索了一条新路。 一、胜利油田发展现状。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省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油区集中在东部的济阳坳陷及滩海地区和昌潍坳陷。截止08年底,探明油田70个,气田2之,累计探明含油面积27.99.65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34。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4。 胜利油田为典型陆相复式油气区,发育有构造、岩性、地层、符合油气藏四大类15种油气藏类型,具有“油藏类型多,构造复杂,油藏埋深分布广,储层、原油性质变化大”的特点。自1964年投入开发以来,胜利油田经历了稳步建产64-80年、高速生产81-87年、高速稳产88-95年、持续稳定发展96年到目前四个阶段。截止08年底,投入开发70个油田,动用地质储量41.54,现井网和工艺条件下标定技术可采储量11.69,标定采收率28.1%。08年油田年产油2774,累计产油9.36,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0.1%,综合含水90.5%,剩余可才储量采油速度10.6%,总体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速度”三高开发阶段,主力油藏类型、开发单元的开发程度、采收率状况差异大。 二、老油田二次开发时间及认识 “九五”以来胜利大多数主力油田相继进入“三高”开发阶段,含水上升、递减加大、井况井网损坏加剧成为油田开发中的突出矛盾。面对矛盾和问题,近年来,胜利油田老油田开发的阶段特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与实践并重,大力开展理论创新和科研攻关,在不断深化老油田潜力评价的基础上,研究调整政策,攻关技术手段,积极推进邮亭“二次开发”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三个扩大”、“两个强化”,有效促进了老油田开发水平的再提高。 (一)深化高含水期油藏潜力认识,引领开发思路转变。

浅析冀东油田深井钻井技术

浅析冀东油田深井钻井技术 石油钻井受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深井钻井因为钻进深度较大、地层信息不明确,往往会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造成井下复杂状况增多,影响钻井速度和效益,本文结合深井钻井技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钻井技术措施进行了探究。 标签:深井钻井;技术难点;技术措施 冀东油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应用了较多深井进行采油作业,因深井钻井储层埋深加大、地质因素不明确、部分岩层硬度较大、温度和压力变化大以及井壁易坍塌等原因,造成钻井中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多套层系共生、储层和盖层交错复杂以及广泛分布软泥层和盐膏层等特点,造成钻井技术实施存在较多难点。因此,有必要结合深井钻井困难和钻井技术实施中的难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深井钻井。 1 深井钻井技术实施难点 结合冀东油田地质条件,深井钻井技术实施中需要钻穿多套年代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地层,一口油井钻井中不同深度压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口油井不同深度地层钻井需要分段采取不同技术手段应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各类复杂状况,同时地层深度较大后存在压力、温度、地层应力较高等问题,加剧了井下复杂状况发生的概率,特别是多套压力系统的存在,造成漏失和井喷威胁同时存在。就钻井技术实施而言,钻井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深井钻井存在一定差距,浅层地层的大尺寸井眼钻进和深层钻速提升存在一定困难;同一油井钻进中需要配套多层套管,深层地层小井眼钻速提升存在困难;有针对性的套损和防斜打直技术实施需求较大;深层地层钻井中地层漏失、喷涌、坍塌和缩径等问题同时存在,钻井液配制中需要同步考虑包被剂抗温、高温稳定剂等多种试剂和复配问题,同时还要考虑钻井液流变稳定性和环保问题;钻进地层较多后存在部分高陡构造,易加大钻井质量控制难度。 2 冀东油田深井钻井技术措施 2.1 井身设计优化 油井井身会对钻井效率、效益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要结合区块地质开发资料和邻井开发情况,以及三压力剖面和地层特点等进行井身轨迹优化设计。一般在确保完井尺寸的情况下尽量减小井眼尺寸,确保浅地层大尺寸钻进速度,同时还要满足套管下入、优快钻井和完井质量要求。比如在濮深某油井沙三段地层钻进中,深度3700-4000m地层承压性较低,破压当量密度仅为1.6kg/L,在井身设计时充分考虑该因素,在上层地层钻井中应用Ф244.5mm的套管对地层进行封隔,虽然增加了施工成本,但避免了下部地层钻进中上部地层的漏失、坍塌等危害,确保了优快钻井。

胜利油田下属公司大全

胜利油田下属公司大全 【分公司二级单位】 胜利采油厂东辛采油厂现河采油厂滨南采油厂纯梁采油厂临盘采油厂河口采油厂孤岛采油厂 孤东采油厂桩西采油厂海洋采油厂(港务管理处)新疆勘探开发中心油气集输总厂石油化工总厂海洋石油船舶中心物资供应处地质科学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院物探研究院 经济开发研究院技术检测中心 【油田机关处室】 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纪委(监察处)党委统战部局工会局团委局综合治理办公室机关党委(机关管理处) 局办公室(经理办室)政策研究室勘探处开发处生产管理部(生产管理处) 油气管理处石油工程技术管理处基建处设备管理处油地工作处科技处(技术发展处)经营管理部规划计划处规划计划部财务资产处财务资产部劳动工资处(人力资源处)法律事务处审计处 技术监督处安全环保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胜利海上监督处 【油田机关直属】 勘探项目管理部开发管理中心勘探监理部销售事业部财务监控中心定额价格管理中心 卫生管理中心公共事业管理部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油田物资稽查大队社会保险管理中心信息中心 档案管理中心老年管理中心地震台气象台浅海工程检验站普法办局属经济实体管理部 局卫生防疫站 【局属实体控股公司】 国际经济贸易公司(外事外经处) 胜利资产调剂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胜利石化产品销售中心胜利环发实业公司 【管理局工程技术】 物探公司渤海钻井公司黄河钻井公司钻井工程技术公司塔里木胜利钻井公司地质录井公司 海洋钻井公司测井公司井下作业公司井下作业二公司井下作业三公司井下作业四公司 胜利石油化工建设公司胜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管理局生产保障】

胜利发电厂总机械厂电力管理总公司运输总公司供水公司胜大集团工程运输公司 【管理局社区服务】 孤岛社区河口社区滨南社区仙河社区胜中社区胜北社区胜东社区胜南社区临盘社区 【管理局科研文教】 钻井工艺研究院工程设计咨询公司教培处职工大学油田党校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山东胜利职业学院胜利日报社文化事业中心中心医院胜利医院车辆管理中心滨海公安局青岛疗养院北京办事处

【钻井工程】国内外深井、超深井井下工具简介

国内外深井、超深井井下工具简介 按照我们国家对深井、超深井的界定,深井是指井深大于4500m 的井,超深井是指井深6000m以上的井。迄今,世界上最深的井为前苏联的SC-3井,井深12869m。目前,美国深井、超深井的钻井水平大致为:5000m的井完井周期3个月,6000m的井完井周期6个月,7000m的井完井周期12个月。 深井、超深井对钻井的方方面面都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其关键技术包括:先进的地震技术以及对地震资料的准确判读与分析;对邻井钻井资料的全面采集、处理和利用;功率、功能强大且易于控制的钻机设备;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和先进的用于不同目的的井下工具;科学合理的钻井设计;成熟的钻井工艺技术;高温高压泥浆体系;科学、强化的生产技术管理等。 随着世界范围内深井、超深井钻井数量与钻井难度的逐年递增,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近几年先后开发研制出了用于深井、超深井防斜打直、提高钻速、井眼轨迹和井下参数测量与控制、井眼扩大规整、刚体膨胀管补救、深井扩孔等先进的井下工具,现一一简单介绍如下: 1、井下动力钻具---用于提高机械钻速 ●国产螺杆钻具耐温低,仅能用于上部井段; 1

●BakerHughes INTEQ的高速螺杆钻具采用新的橡胶定子制 造工艺,耐温190℃,且转速与排量成正比,输出功率是涡轮钻具的两倍多; ●俄罗斯的带齿轮减速箱新型涡轮钻具耐温可达250℃∽ 300℃; ●美国Manurer公司为钻高温地热井研制的齿轮减速涡轮钻 具成功钻成了温度高达316℃的地热井; 2、旋冲钻井工具---用于提高机械钻速 ●国内:厂家众多,成熟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寿命 短,二是无匹配之钻头,三是无深部极硬之地层,故效果不明显。现场应用最好当属江苏东海的科钻1井,但该井具以下特点:连续取心,工具一次下井工作时间短;钻头为孕镶式天然金刚石取心钻头,抗冲击能力强;地层为非沉质岩地层,硬度高、可钻性差、研磨性强,故应用效果明显; ●国外有适合于地层、同时也适合于工具的专用钻头,如图1。 1

超深井钻井技术研究及工业化应用

超深井钻井技术研究及工业化应用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经济体量不断壮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中超深井钻井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石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为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石油勘探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钻井、越钻越深的钻井、从陆地转向海洋的钻井,这些都见证着我国钻井技术的发展历程。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超深井钻井技术的研究和工业化的应用。 关键词超深井钻井;技术研究;工业化应用 近些年來,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开采和消耗,深层找油也变得也来越多,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应用日益变多,但超深井开采会遇到多方面的问题,包括深高温高压、层岩性等因素,这些问题会对钻具、钻速、井斜等产生直接影响,进而造成事故发生。 1 超深井钻井遇到的各类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石油资源的更大需求,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步伐不断加快,开始向更深层次进发,特别是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地方的超深层油气勘探,使得对超深井钻井技术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但是因为超深井钻井工程通常所处的地质环境都比较复杂,所以钻井会遇到各种问题,有些甚至是世界级难题,给我国油气资源的开采带来了巨大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通常油气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地层时代都比较古老、构造活动期次频繁、演化程度也很高,很多地区还存在厚砾石层、陆相地层胶结致密等现象,地层压力系数超过2.4。同时地层埋藏深、地层比较坚硬、岩石强度较高、可钻性比较差、研磨性较强、机械钻速相对低[1]。 1.2 井身结构设计困难 因为西北以及川东北地区由纵向上分布的压力系统很多,同时由于破碎带、低承压层等方面的影响,所以造成了井身结构设计和优化的难度较大;超深井因为上部套管尺寸很大、下深相对较深,所以经常会出现抗内压和套管抗挤强度达不到标准。 1.3 气候条件造成困扰 因为工程所处地区的原因,往往会引发高温状况下,钻井液黏土出现分散、

浅析胜利油田物资采购管理现状及研究

浅析胜利油田物资采购管理研究现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随之激烈,产品的价格也随之透明,如果要想获得高额的利润,仅仅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是很难实现的,而且采购成本在整个生产经营成本中占的比重比较大,越来越多企业通过控制企业的采购成本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因此采购管理也成为现代管理界中的热点话题。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中的典型代表,胜利油田拥有庞大的物资采购体系,但是采购管理较为传统,管理方法比较陈旧,管理体制较为僵硬,己成为阻碍油田成本管理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阐述了胜利油田物资采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胜利油田的采购管理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胜利油田;采购管理;采购流程;研究现状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社会对于改进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功能和加速产品的差异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从产品经营环节中获得高额利润的压力也随之加大,这就决定了物资采购成本在整个生产经营成本中所占比重将逐渐提高,这样,只有通过控制物资采购成本来获取经济利益的空间也越来越大。采购管理已经成为许多大型企业来获取经济效益增长点的关键因素。 加入WTO以后,国内石油、石化行业也开始对外开放,国外的石油巨头通过合作开发、开采、加工和销售等方式陆续进入中国市场。石油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样才能面对国内外石油企业的竞争。桶油成本是石油企业成本核算的一个主要指标,衡量石油企业竞争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桶油成本。而桶油成本中的勘探、开发和开采等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可压缩空间越来越小,因此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转向降低物流成本[1]。物资采购作为企业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1 研究目的 通过对胜利油田物资采购管理现状的阐述,讨论改进和完善胜利油田物资采购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推动物资采购管理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以适应胜利油田建设发展,充分发挥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作用。物资采购工作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做到采购供应好、周转快、

胜利油田介绍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7401743.html,/a2_82_05_01300000098168125413054963448_jpg.html?prd=zhengwenye_ left_neirong_tupian胜利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胜利油田分公司),主体位于黄河下游的东营市,油田机关位于东营市济南路258号,工作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市的28个县(区)。主要工作范围约4.4万平方千米,主体部位在东营市境内的黄河入海口两侧。自1978年以来,胜利油田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6129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02项,获省部级奖励596项,取得专利1333件,累计实施专利技术972项。胜利油田分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规范运作,不断增强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正逐步向决策科学、运作协调、管理严密的现代企业迈进。“十一五”期间,胜利油田以“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为目标,按照“三稳一保”的工作要求和集团公司整体部署,大力实施资源、市场和可持续“三大战略”,持续推进改革、管理、科技“三大创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和谐环境建设等“五大和谐工程”,凝心聚力,向着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 胜利油田是中国陆上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自1961年发现、1964年正式投入开发建设以来,到2007年底,先后找到75个不同类型的油气田,累计生产原油9.08亿吨,生产天然气391.64亿立方米。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有油井22891口,开井17817口,原油年生产能力2700万吨。全油田平均综合含水率为90.34%,自然递减率14.7%,综合递减率5.83%。有气井371口,开井94口,年工业产气量7.84亿立方米;有注水井7455口,日注能力61.73万立方米,累计注采比0.79。拥有计量站2103座,注水站261座,联合站50座,年处理液能力3.25亿吨;接转站60座,年处理液能力7733万吨;污水站55座,年污水处理能力3.4亿立方米;原油集输管线2.09万条/1.28万公里;有93座海上采油平台,海底输油管线76条/144.4公里;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原油集输、脱水、污水处理配套技术。 2007年底胜利油田分公司下设21个二级单位,185个三级单位,1292个四级单位,分公司机关设15个职能处室,3个直属单位,有员工87379人,其中固定职工58526人,有高级技术职称2952人,中级技术职称8529人;所辖石油专业队伍中,采油队343个,稠油热采注汽队25个,采气队7个,输油(气)队88个,运输队4个;固定资产和油气资产总量为652.05亿元,其中油气资产净值548.26亿元;机械装备总量30792万台,装机总功率237.93万千瓦,平均设备新度系数0.39。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于 2000年5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为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由胜利油田的油气勘探开发主体部分重组改制而成的。

胜利油田的由来

胜利油田的由来 胜利油田,是在我国华北地区20世纪50年代早期找油的基础上发现和发展起来的。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石油勘探队伍在茫茫的荒碱滩上艰难跋涉,经过8年多的地质普查和油气勘探,相继在山东省境内的东营地区获得了突破性的重大发现。 1961年4月16日,钻井队在东营村附近打成“华八井”,获得日产8.1吨的工业油流,油田由此诞生。 1962年9月23日,在这一带又打出了一口“营二井”,获得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中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井,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就是为了纪念这个喜庆的日子。 1964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在这个地区开展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会战,一些来自国内各地油田的石油工人,同原坚持在这里工作的石油勘探队会师,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开发。1965年春,在当时的山东省垦利县胜利村附近打出了中国第一口千吨以上的高产油井。因此,“九二三厂”又改名为胜利油田。 40多年来,胜利油田已累计找到60多个不同类型的油气田,累计产原油7.2亿多吨,约占中国原油生产总量的五分之一。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40多年的开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的主力油田开发进入了“三高”(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开发阶段,但胜利油田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专业人士分析,按当前的资源评价方法,还有许多未知或知之甚少的领域。随着勘探水平的提高,探明储量必然呈上升趋势,按目前的开发技术水平测算,随着开发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提高,采收率会有新的提高。现在,胜利油田在油气开发上正努力实现六个转移,即油藏管理方式由生产管理型向经营型转移;滚动勘探开发向采用新技术、寻找隐蔽型转移;老区“控水稳油”工作重点由油井向水井转移;油藏挖潜对象向老区剩余油及低品位储量转移;产能建设重点由陆地向滩海转移;有条件的油田从二次采油到三次采油转移。胜利油田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科技进步,在不同油藏广泛应用控水稳油、稠油热搜、精细油藏描述、定向井钻井、水平井钻井、测井、射孔等高新技术。与此同时,胜利石油管理局积极走出家门、国门,努力开拓国内外油气市场,寻找新的资源接替阵地。在国内,透过“挥戈”西进,承包了新疆和田地区的探区,目前已发现多个有利构造,展开了重点勘探。在国外,积极参与了秘鲁、加拿大、土库曼斯坦等国家油气资源的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