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课标要求:

了解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涵,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教材分析:

改革开放后,中国步入了全方位外交时代。本课从三个方面讲明了这一点。第一目“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概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调整后外交政策的内涵;第二目“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介绍了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开展的多边外交活动;第三目“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强调了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作用以及中国与东盟、欧盟的友好关系。在教学中要利用图片和资料,采用研究性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世界形势的变化,理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必要性;要求学生结合当前世界多极化的状况,认识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能够发挥的多边作用。

学生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已接受过历史义务教育课程,对基本事实有基本的认识,而且对最近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掌握知识点,完整历史线索,探究问题”的思路,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空白点,扫除知识盲点。同时,针对高一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将着重于引导学生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理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影响。探究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中国新时期全方位外交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理解历史事件的实质。由历史材料和图片引出历史问题,提醒学生注意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入认识和体会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展与深化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点: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教学难点: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

课前导学:

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互联网、报刊、文献资料等途径,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活动相关的资料,给相关小组布置相关的任务。指导有条件的同学制作课件,办历史小报。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软件制作课件为主,内容包括:板书、地图、资料和问题等

教学设计:

知识结构: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奉行真正不结盟政策;

坚持对外开放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合理公正解决

开展以联合国为积极参加维和行动和裁军行动

中心的多边外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新秩序

的中国外交

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活跃在地区性加强与东盟、欧盟的合作

的国际组织中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教学反思:

本课课程内容离现实生活较近,学生较感兴趣,同时资料比较容易收集。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了网上资源,最大限度地了拓展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极大地丰富历史教学的手段,增强了历史教学的效果,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水平。

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而联系现实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小结(巩固与深化)将本课主题和现实问题相联系的设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注意力集中,萌发了一股探究的热情。

由于本课可以收集的资料较多,要注意取舍,各部分授课时间要掌握得当,学生展示部分的时间要注意控制。

学习资源:

参考书目:

①《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谢益显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②《外交十记》,钱其琛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③《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叶自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课堂练习: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 B )

A、改革开放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推行国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下列地区性国际组织将打击恐怖主义作为主要目标的是( D )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盟

C、东盟

D、上海合作组织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注重参与联合国外交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下列各项属于地区性国家组织的是( C )

①亚太经合组织②东盟③欧盟④世界贸易组织⑤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4、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B )

A、和平与动荡

B、和平与发展

C、南北对话

D、南南合作

5、国际旧秩序存在的根源是( A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C、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联合国未能发挥重大作用

6、2001年上海峰会通过的《上海公约》,为打击哪三股势力奠定了法律基础( C )

①恐怖主义②分裂主义③霸权主义④极端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列国家不属于上海合作组织的是( B )

A、俄罗斯

B、土库曼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8、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哪一项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D )

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

9、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了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将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

②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答: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③材料二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答:一是中国现在穷,二是中国永远不会称霸。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5课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教案北师大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5课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教案北师大版必修1 课标要求: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主干知识】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表现 (1)改变了过去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奉行不结盟政策。 (3)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 (4)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随着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的外交出现崭新局面。 中国新时期外交成就的取得,取决于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不会给任何国家带来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 材料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我们有信心,如果反霸斗争搞得好,可以延缓世界大战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时间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所以,不仅全世界人民,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 问题: ⑴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⑵为此,邓小平对世界形势做出了什么判断?由此确立新时期外交的目标是什么? 二、全方位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1.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积极发展与美、日和欧盟的关系。 3.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立足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内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体现在外交活动中则是我国对外开放,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材料我们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我们将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摘自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问题: ⑴材料中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应致力于发展同哪些国家的关系?反映了当前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⑵你认为材料中胡锦涛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有什么积极意义? 三、发挥在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1.发挥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1)始终不渝地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职责,是中国多边外交的主要任务。 (2)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3)在联合国的改革问题上发挥独特的平衡作用。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指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不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而

高中历史知识竞赛活动方案(抢答赛)

高中历史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与宗旨: 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唐太宗曾说:“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作为一门反思之学,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获得启迪。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我们举办这次活动一方面是为了铭记历史,尊重历史,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拓宽其学习历史的视野,丰富其校园生活并培养其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 二、主办方: 泸溪一中教研室、高一年级、高二年级 三、承办方: 泸溪一中历史教研组 四、活动时间、地点:2015年12月12日晚上、多媒体教室 五、活动的具体要求 1.知识竞赛活动高一和高二年级两个分别开展,高二年级进行历史小论文竞赛,高一年级进行知识抢答赛。 2.竞赛知识范围: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内容占70%,纪念抗战胜利知识常识占30%。 高二年级:参照高考试卷第41题,以抗战为题材,通过小论文的形式考场学生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高一年级以班为单位,每班3人为一组,共18个小组参赛。高二每班推选5篇论文参评论文,由高一老师评定等级。 4.知识竞赛的决赛:( 2015年12月12日晚上7:00——9:00) 各个班级参加决赛的队伍需提前十分钟到场,各个班级的学生准时到达活动场地观看,必须服从任课教师的安排。要保持比赛场地安静,遵守活动规则,凡违反活动规则将扣除本班比赛积分; 5、奖项设计 高一:一等奖3人(1组)二等奖12人(4组)三等奖18人(6组)优秀奖3人(1组)高二: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9人 六、知识抢答赛流程概述: (一)参与人员: 现场主持人(2名);参赛选手(54名);评委(若干名);记分员(6名);计时员(1名);现场秩序维护(5人);机动人员(2人) (二)比赛具体流程与规则: 1、活动准备: (1).提前将高一年级18个班分成三大组,每组6个班,每班3个代表,共计54个学生。 (2).计分人员和计时人员7人。 (3).监督人员及维持纪律2人。 (4).主持人1人 (5).PPT放映员1人 (6)工具准备:计时器、计分表、音响、话筒、抢答器、奖品(学校提供) 2、比赛具体流程与规则 (1)、初赛流程规则 A、随意抽签把18个班分成三组,每组6个班,每组限定三十道题作答,每题限定三十秒,由计分员统计三十道题答案并累计分数(如果出现2、3名或4、5名并列,就加试5题,直到分出名次为止) B、累计分数完毕统计结果,每组分数排名落后的后两个班淘汰出局,每组前四个班进入第二阶段的竞赛,共计十二个班。每组前两名进入争夺前1——6名,三、四名争夺7—— 1

2021年高中哲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

2021年高中哲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 1.【题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理论特征B.理论核心 C.理论品质D.理论前提 【答案】C 【解析】(1)C: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 (2)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物质与意识。(3)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4)D: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题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选项】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答案】A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3.【题干】客观实在性是 【选项】A.自然物质的个性 B.一切物质的共性 C.物质的具体形态 D.物质的存在形式 【答案】B 【解析】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体现了个别和一般、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4.【题干】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选项】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案】D 【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两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 联系的观点和孤立观点; (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观点。那么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第三点,因为只有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才能科学的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坚持发展的观点才能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 5.【题干】“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 A.适度原则B.辩证否定观 C.实事求是D.科学发展观 【答案】A 【解析】“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改革开放40年教育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8814759.html, 改革开放40年教育的发展 作者:黄飞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8期 摘要:40年前,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古老而饱经沧桑 的东方国度一举开啟了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如今,她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历史性跨越。今天,将改革进行到底。回眸历史,中国教育、娄底教育是怎样一路发展至今。 关键词:改革开放、教育发展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40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我国教育发展而言,这40年的变革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40年来,教育的每一步变迁,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 就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印证与缩影;教育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中国改革开放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的四十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四十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四十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处境不利地区的四十年。四十年的教育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来,13亿多人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梦正逐步成为现实。 来自重庆开县的黄琪,6岁时父亲去世,下岗的母亲打零工供她读书。考上北大后,黄琪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学校免除了她的学费,并提供了一份勤工助学岗位。品学兼优的她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保送为博士生。 万方玉是重庆市云阳县上坝乡人,受益于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2015年高考 后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录取。此前,他的同乡李勇、喻仁伟也受惠于该项计划,圆梦北大,结束了这个乡一直无人考上知名大学的历史。乡亲们用修路来表达心中的喜悦,他们希望娃儿们都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广阔天地。 改革开放以来,如黄琪、万方玉这样,受益于教育公平举措的孩子有很多。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共享发展新理念,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努力扩大多样化高质量教育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全体人民平等受教育权利,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教育发展水平和公平程度迈上一个新台阶。 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大步向前。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人人都有学习途径、人人享有出彩机会,学有所教真正落到了实处。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外交政策:总体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每个阶段有所调整。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面临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政策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外交政策:外交三大决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2、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的影响)与一 些民族主义和北欧的国家建交; 3、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4、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出现分歧并扩大;国内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外交目的:推进世界革命 外交政策:放弃“一边倒”的政策,提出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重点是发展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与包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 2、由于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与接壤国家的 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3、中法(1964年建交)建交使该时期的重要成果。 该时期外交特点: 1、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的意

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 2、该时期的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 是不断前进的。 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大片即并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该阶段成果: 1、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 2.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第四阶段:80年代——90年代 面临环境:国家局势缓和,中国开始启动改革开放; 外交目标: 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 1、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2、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政策; 3、确立了对外开放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4、以“一国两制”来促进国家统一;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面临环境:国际多极化、民主化趋势加强 外交目标: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积极谋求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 综述 外交政策必须服从国家总的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服从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故国家利益的需要是其唯一的依据,而不是以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的为依据。

改革开放40年课程题库完整

改革开放40年课程题库——形策2018 一.单选题(共90题,100.0分) 1 ( )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A、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我的答案:B 得分: 1.1分 2 世界主题转换为( ),使中国能够专心致志地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在新的背景下展开改革开放的蓝图。 A、 发展与脱贫 B、 和平与发展 C、 发展与环保 我的答案:B 得分: 1.1分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果断的停止使用( )的口号。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以钢为纲” C、 “以粮为纲” 我的答案:A 得分: 1.1分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后的拨乱反正,其范围包括( )。 A、

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 B、 思想领域 C、 政治领域 我的答案:A 得分: 1.1分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 ),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A、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 《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我的答案:A 得分: 1.1分 6 ( )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 改善人民生活 B、 提高综合国力 C、 和平与发展 我的答案:A 得分: 1.1分 7 邓小平在1983年同( )共产党主席谈话时说:“我们真正的转折点是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实际上制定了新的纲领、方针和政策,制定了新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A、 日本 B、 澳大利亚 C、 匈牙利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摘要:进入新时期,国际格局发生沧海桑田之多重变化。中国和平崛起,革旧寻新,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在大战略视角下展开外交 战略的新布局,给世人展现出清新而强有力的外交新貌。当代大学生作为日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理解、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什么是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加全面的理解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大战略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涵义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积累,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 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服务贸易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从而为拓展外交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中国处于国内体制改革和外交战略转型的双重机遇期,需要研究如 何扮演大国角色,在经济实力和实际影响力之间实现有效的相互转化,构筑稳定的国际环境,进而实现国家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交既要有延续性,又要开拓新思路。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政府更加强 调外交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在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外交工作更加精细, 外交活动所要维护的国家利益更加复杂。[1]因此,在理论层面上强 化对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认知是十分必要的。 1、“大战略”及“中国大战略”的概念定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狭隘的战略观念不能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人们对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军队日益机械化,战争的前方和后方联系日 益紧密,战略家对战争的思考在空间和范畴上更加扩大,战略研究开 始进入经济、政治等领域, 大战略的概念应运而生。“大战略”来源 已不可考, 但最早系统阐述的学者是利德尔·哈特,他将大战略定义 为“协调和集中国家的全部资源用于实现由国家政策规定的在战争中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卷与答案

2010—2011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下面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周王的亲族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2.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酎:zhòu,酎金,古代诸侯向皇帝交纳的贡金,作祭祀用。)这则材料说明了 A.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B.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汉武帝贪财暴虐 3.“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的行省制度D.明朝的内阁制度 4.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分封制B.实行了内阁制C.设立了军机处D.郡县制受到挑战5.史学界对雍正皇帝的评价不一,有人说他是个有作为的君主,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暴君,无论怎样评价,他设置的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之所以说它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是因为 A.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 C.内阁名存实亡D.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军国大事由皇帝完全独断6.“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

当代中国外交-笔记

中美 2.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答:(1)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的策略 (2)第二阶段:60年代中美关系时好时坏。美国对中国采取武力威胁和拉拢的双面政策,妄图使中国倒向自己一边。而中国站在中立立场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对美国的进攻都予以坚决的反击。 (3)第三阶段:70、80年代,79年中美建交,握手言和。 (4)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中美互利和互相竞争,在许多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 3.简述中美建交的背景及其过程及其影响。 1)背景:美国方面:①70s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遏止和孤立”政策失败,③陷入越战泥潭;中国方面:①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②有利于改善中国地位,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2)过程:①乒乓外交: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②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访华。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揭开中美建交序幕。③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日,中美签订了《上海公报》,奠定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④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3)影响:①结束了长期的对话,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③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⑤尼克松访华,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 简述中美关系中的三个联合公报; 答:(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 (3)1982年8月17日,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 中国对美政策的演变 第一,联美反苏的“一条线”政策(1971-1982)。 第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1982-1989)。 第三,“韬光养晦”政策(1989-2000)。 邓小平提出战略策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走向

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面临的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政策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外交政策:外交三大决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1、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2、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的影响)与一些民族主义和北欧的国家建交3、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4、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认可和赞誉。“一边倒”。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中,这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面临的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分歧出现并扩大,国内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外交目的:推进世界革命 外交政策:放弃“一边倒”的政策,提出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反动派的政策(此期间的重点是发展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的成果;1、与包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2、由于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与接壤国家的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3、中法建

交使该时期的重要成果。 该时期的简要评价:1、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2、该时期的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是不断前进的。两个拳头出击”。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为捍卫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 面临的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险恶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大片即并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该阶段的成果:1、18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2.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一条线,一大片”。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 1、法国作家雨果说1860年有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能拿的拿走,拿不走的烧坏、 砸坏,这两个强盗指的是( B) 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美日同盟 2、电影《大独裁者》的主演是(B ) A克拉克.盖博B卓别林C格里高利.派克 3、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德先生是指(C) A白话文B科学C民主 4、十七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指的是(B) A英国B荷兰C西班牙 5、中山装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的四维是(A) A礼义廉耻B智信勇仁C温良恭让 6、被誉为“小说的莎士比亚”是(C) A雨果B托尔斯泰C巴尔扎克 7、法国作家贝克特的现代荒诞剧《等待戈多》中的“戈多”指的是(C) A一个人B一件东西C某种生活的名称或人类生存的本质 8、古代的水排是(A) A冶炼工具B灌溉工具C排水工具 9、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是(B) A洋务企业B民族企业C外资企业 10、画僧八大山人是(A) A明宗后裔B元宗室后裔C清宗室后裔 二、填空题 1宋代的二府三司是指__________(C二府是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 A二府是宣政院、枢密院,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 B二府是中书省、门下生,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 C二府是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是度支、户部、盐铁2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A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A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B公民大会轮番而治 C民众法庭、五百人议事会 3、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________(B《十二铜表法》) 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B《十二铜表法》C习惯法 4、辛亥革命后被推翻的最后一位皇帝是________(C) A路易十六B查理一世C溥仪 5、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________

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60年看人民外交的历史功绩与现实意义

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60年看人民外交的历史功绩与现实意义 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的中国人民外交,是当年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外交独具特色的人民外交。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中国成立最早的全国性人民外交机构,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迄今已走过了六十个春秋。六十年来,外交学会紧密配合国家总体外交部署,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人民外交活动,为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为推进世界和平、和谐、合作以及人类共同进步的伟大事业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当前,国际形势出现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外交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挥人民外交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深化人民外交的内涵和实践,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外交学会人民外交六十年辉煌业绩 中国的民间外交和官方外交几乎同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国和西方阵营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封锁政策。多数国家对新兴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还缺乏了解。同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很少。针对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对外交往的实际需要,由周恩来倡导的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人民外交机构——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于共和国成立当年的12月15日正式创立。周恩来自学会创立一开始就亲自担任学会名誉会长。 外交学会成立伊始,主要工作是开展对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研究,并经常就与我国有关的重大涉外事件以全国性人民外交团体的身份对外进行表态,同时也接待一些外国来访团组。上世纪50-60年代,亚非拉原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风起云涌,旧的殖民主义体系不断动摇瓦解。根据国际局势的这种重大变化,外交学会积极加强同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人民间的友好交往,支持和声援他们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为扩大新中国国际影响和声望,建立和拓展反殖民化国际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这些交往同时也大大促进了中国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为六十年代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与中国相继建交打下重要基础。 六十年代以后,东西方阵营冷战对峙的局面进一步加剧,美苏争霸的态势日益突出。中国一方面继续努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另一方面开始进一步拓展与西方各国之间的民间友好交往。这一时期中国的人民外交十分活跃,对促进我国与西方主要大国建立外交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1957年和1963年,外交学会两次邀请作为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特使的法国前总理富尔访华。周恩来总理与其就台湾问题等进行了多轮艰苦谈判,为两国建交扫清了障碍,1964年1月27日中法正式建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与一个西方大国正式建立全面的外交关系,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书写了重要的篇章,留下特殊的意义。 外交学会在中美建交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在尼克松访华之后的整个70年代,作为中美关系解冻后我国同美国开展高层民间交往的重要渠道之一,外交学会每年接待的美国前政府官员、议员和其他高层政界人士均达上百人次。学会曾先后接待了美国第一位访问中国的众议长艾伯特、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参议院多数党(民主党)领袖曼斯菲尔德和少数党(共和党)领袖斯科特、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州长(华盛顿州)丹尼尔·伊万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大法官威廉·道格拉斯等。

中国教育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及挑战

Advances in Education教育进展, 2018, 8(6), 703-710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8814759.html,/journal/ae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118814759.html,/10.12677/ae.2018.86112 The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Education in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Siu-Wai Wu Department of IELL,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Received: Nov. 9th, 2018; accepted: Nov. 21st, 2018; published: Nov. 28th, 2018 Abstract In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in China has continued to grow. On Deng Xiaoping’s proposal that education should facing to modernization, the world, and the future, the focus of education of PRC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form is to promote the two-base project, and to implement free education in the compulsory stage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country. Since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gone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mass education. Facing the world, from the decision to se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number of study abroad Chinese students has increased, and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sour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global students. At presen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The main contradiction in education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eople’s demand for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Facing the future, the mainland should deepen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different part of educa-tional system. First, PRC should fully implement the core literacy of Chinese students’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s, as well as plan ahea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Of course, it is necessary to train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and innovative teachers to lead young people to study hard and striv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So that, the country can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from a populous country to a human resource country. In the facing to the world, the mainland educators should hav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e fac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and rashes, it is recognized that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soft power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ultivate mainland young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together with the youth everywhere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human being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Keywords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e Challenge of China’s Education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和平与发展战略 2.不结盟政策 3.全方位对外开放 二、开展以联合国为积极中心的多边外交 1.积极参与联合国事物 2.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三、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重视与东盟的关系 3.加强与欧盟的关系 4.发展睦邻友好合作 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难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丰富和发展 【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广泛而繁多,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改精神,多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和录像资料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而斗争。”这是什么时期提出的外交的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和发展的需要,适当地调整了外交政策,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走上全方位的外交时代。由此到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做了哪些调整?(让学生自己概括借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1.和平与发展战略

对这一战略调整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做一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一调整的重要意义。 世界进入80年代以后,形势的发展出现了某些新的特点,一方面苏美仍在激烈争夺,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另一方面,双方之间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又产生了一种制约力量,以至于双方谁都无制胜把握,谁都不敢轻启战端。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纠正了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指导思想,决定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全党全国的头等大事和中心工作。这些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转变,无不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对外政策提供了保证。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突出反映在两个转变上。第一是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上。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战争威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改变了这种看法,为什么? (让学生阅读引用邓小平关于战争的看法。1985年,邓小平更加坚定了他的上述判断,明确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认为“世界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通过发展和平力量,树立战胜霸权主义,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一步提问:这一转变说明了什么? 生:(思考)师:美、苏两国军事实力相当,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更重要的是全世界人民希望和平,反对战争,和平的因素超过战争的因素。因此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避免战争。这种认识转变充分说明我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基于这一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他指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但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战争可以避免的前提是,要把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搞好。这就要求和平阵营的力量必须不断增长,必须使这一力量的主体——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尽快地发展强大起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第三世界越发展、越强大,世界和平就越有保证。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根据这个情况提出了我们的对外政策。那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合作,促进世界的多极化,促进共同繁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正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更加坚定和全面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不结盟政策 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体现为奉行不结盟政策; 不结盟政策的含义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奉行这一政策? 不结盟政策就是中国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因为我们总结了历史经验,结盟就会在某种程度受制于别人,就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如果中国同任何国家结盟,就可能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世界形势的稳定。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我们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发展与任何国家的友好合作的关系。概括为三个重点:与发达国家、周边国家、与第三世界。让学生思考加强与这三者关系的意义何在?让学生讨论一下,不必局限学生的答题思维。培养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习惯。 借助课本【学思之窗】的材料“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和本段材料“我们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谁搞和平,我们就拥护;谁搞战争和霸权,我们就反对。”?提问:中国这时奉行什么政策?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概括为:奉行不结盟政策在;80年代“大三角”的世界格局中,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倒向哪一方,都将打破已有的力量平衡,影响世界局势的稳定。同时也有可能使中国最终成为超级大国的附庸,丧失经过多年奋斗才取得的独立地位。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就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这种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最有利于世界和平。”

2020年全国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20题)

2020年全国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20题) 1、抗战胜利后美国总统杜鲁门为调处国共关系派遣了哪位驻华特使?马歇尔 2、上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也是第一位来自非洲的黑人秘书长得人是谁?安南 3、代表作有《自己的园地》等,也是鲁迅弟弟的作者是谁?周作人 4、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指商品的什么?价值 5、因炮击冬宫,宣告十月革命开始而闻名世界的巡洋舰叫什么?阿芙乐尔号 6、清朝同光年间第一书法大师,也是光绪帝老师的清朝著名大臣是?翁同稣 7、比尔盖茨与哪位美国企业家合作创立了微软公司?保罗艾伦 8、哪位英国王妃在与王子解除婚约后仍保留了“威尔士王妃”的头衔? A. 摩纳哥王妃 B.格蕾丝王妃 C.凯特王妃 D.戴安娜王妃 9、典故“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哪位君主为了博褒娰一笑的故事? A.周武王 B.周幽王 C.周文王 D.周明王 10、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娲的形象是人首什么动物身? A.蛇 B.兔 C.狐狸 D.猫 11、元杂剧的“三大爱情剧”是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

厢记》、郑光祖的哪部作品?《倩女离魂》 12、“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是哪位著名诗人的自述?李白 13、被戏曲行业尊称为祖师爷的人是哪个历史人物?唐明皇/唐玄宗 14、历史典故杀妻求将是哪位战国军事家为了将位不择手段的事吴起 15、明末秦淮八艳之一,不愿投降清朝,劝谕丈夫钱谦益投湖明志的是那位女子柳如是 16、总部位于荷兰,国际最权威的新闻摄影奖项是什么荷赛奖 17、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指的是德勤,永安,毕马威和什么普华永道 18、“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是谁的诗句卞之琳 19、1096-1291年间罗马天主教对伊斯兰世界发起的战争叫什么?十字军东征 20、二战期间向德国绥靖而遭指责的英国首相是谁张伯伦 2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哪位诗人的作品元稹 22、被称为雨巷诗人的中国现代象征派诗人是戴望舒 23、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使用的年号是天命 24、美俄冷战的标志是什么主义的开始杜鲁门主义 25、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伤时和谁下棋马良 26、水浒传中人称白衣术士被林冲火并的人是王伦 27、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是谁赖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