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浅析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城市河道在满足必要的防洪抗旱功能的同时,在生态景观设计方面应遵循自然规律,降低人类对河流环境的干扰,实现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主要对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标签:城市河道;景观规划;存在问题;设计方法

引言:

自20世纪50年代,城市河道规划与改造就成为国内外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建设的一个热点。与传统的以单一水域治理为目的的河道规划不同,现代城市河道规划强调以生态理论为依据,将水体、堤岸、湿地、植被等诸多要素统筹考虑,进行防洪蓄水、生态恢复、休闲娱乐、经济开发等综合规划。

一、生态城市河道

1、生态河道

传统河道建设整治往往只考虑到河道实用性,而生态河道则是在传统河道基础上加人生态学原理,在对河道建设和整治过程中,依据河道的现状及功能,对河道进行生态型景观规划设计,建造符合生态特征的河道水生态系统及河岸生态系统,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供河道内水生生物生存,改变传统河道的单一构造,建设结构多样、功能齐全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生态型河道建设除建设健全的生态系统,河道的其他方面的整治也是不容忽视的,生态型河道建设应该是一个综合建设和整治的过程。

2、城市河道的作用

河道是城市中最接近自然的地区之一,是各种乡土植物的聚集地和栖息地,从现代景观生态学角度来说,河流在维护大地景观系统连续性及完整性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河道规划设计过程中,设置不同休闲娱乐设施供居民活动,创造人与生物和谐共生的开放空间。城市河道在现代人们紧张的生活中,扮演的不仅是一个休闲通道,更是一个生态走廊,人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在城市河道中寻找一份自然气息。

二、我国河道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保护不够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传统文化的丧失这个新问题。目前很多国内的水利工程的堤、坝、库、渠虽然在数量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形式设计中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水资源浪费,

而且毫无新意和观赏性,这也给外地游客觉得毫无新意,只是千篇一律,没有体现一个城市的特点。这种盲目的抄袭的景观设计对水利风景资源的发展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

2、对生态系统的长期系统规划缺乏直观认识

在城市河道的建设中,有些河道水景观设计的初衷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本身不是很清楚,水利工程的建设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只是近期的设计,或者有些再设计中没有考虑后期的开发利用,比如和旅游业的发展来考虑,因此,对水利景观的设计都是非常比较粗浅的认识,这在更大的程度上没有去考虑其可持续发展,对今后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没有最大化,这对整个城市河道今后的定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河道防洪排涝设计中与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冲突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为缓解洪水压力,不得不通过占用河道、拓宽河道或者修筑防洪提的方式加以解决。为达到防洪排涝的目的,这一方法无疑给河道的生态景观建设造成了影响,具体表现在占用城市用地、影響景观的视觉等几个方面。另外,从一定的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对河道的改建活扩建肯定会对城市河道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轻视的破坏,如改造河道势必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可能会破坏其栖息场所,或者破坏水生生物如鱼类产卵场、阻隔洄游通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态系统;当然从景观的角度,会一定程度的影响河道的景观,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其建设可以带动土地价值的提升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更好的发挥河道的景观美与防洪双重功能,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与建设中,应尽可能的统筹景观设计、用地设计以及防洪建设,进行统一规划。

4、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利用与河道的景观规划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紧张程度日益严峻,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城市河道的基础上加强河道的景观的规划和利用,已经成为城市水景观设计的重要话题,很多城市的河道设计中没有考虑到这点,没有根据城市河道的实际情况,河道的地形特征,地貌特点、河道的宽度等情况盲目设计,应该结合具体的相关规范进行探讨,对城市绿地改造和生态建设只是照抄其他城市的案例,这样看起来就觉得相当别扭,城市的用地类型和河道所处的环境应该加以重视,所以我们应该在协调土地的利用的过程中加大相关的系统性调整,尽量避免盲目的为争抢土地或者进行相关的商业地的竞争而没去照顾到城市河道景观的设计。

三、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要点

1、河道工程总体设计布置方案

河道治理首先应保证河流的防洪功效。根据河道主槽位置,利用中隔墙把河道分成两大部分,将中隔墙和其中一侧堤防的中间地带设置为洪水槽,可用来行

洪;中隔墙和另外一边堤防则可以规划成景观区,景观区主要用来蓄水。与此同时,河堤脚附近比较高的滩地可作为滨河生态绿地景观区,通过修建护滩工程,同时发挥防洪固堤作用。此方案既合理地解决了洪水、泥沙和蓄水之间的矛盾,科学地设置了滨河生态园区及蓄水景观区,又切实保证了城市河道的防洪抗洪功能,多适用于北方的泥沙型河流。

2、城市河道的平面设计

防洪是河道的第一功能,因此城市河道的平面设计应顺应河流的自然走势,河道岸线适量后退,尽量保留河道的河滩、岛屿、湿地等中间过渡地带,为陆生生物及水生生物保留足够的生存空间。人工开挖或城市内河河道一般属于景观或滞洪河道,水流速度较缓,在河道的平面设计中应避免等宽或是笔直的河道,可依据河道的自然走势设置曲折蜿蜒的水塘、水路,设计富于变化的河岸线,创设灵活、多变的河道模式。研究表明,一条宽窄不一、蜿蜒曲折的河道更加富有自然气息,更加灵动、活泼,更适合河道中水生生物的生长。

3、城市河道的断面设计

城市河道的断面设计要尽量保留河道中深潭与浅滩形态,不可固定河床,让河流拥有自身的摆幅度,重视水面的多样性。在河道的纵断面上形成纵横交错的深潭与浅滩,避免直线形态的横断面。河道的断面设计可结合现代园林设计概念,建设园林景观式河道,突出河道的绿化性及亲水性。传统的驳岸多是一墙到底的石墙结构,驳岸将水与人远远地隔离开来,既生硬又不经济。现代化复式断面较之于传统驳岸而言,更加地经济与人性化。在常水位以上的土坡种植杨柳、低矮灌木、草皮等植物;在常水位处建造亲水平台,既美观又经济;在常水位以下的河道采用护坡或是挡墙。复式断面不仅体现了绿色、生态、自然的设计理念,而且能有效节省投资,具有经济效益。4、材料选择及生态护岸

4.1护岸材料选择

传统河岸多采用刚性护面,湖岸、河岸、地面构成“二面光”或是“三面光”形式。现代化城市河道护面在满足水流冲刷的同时,还应适应河道水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这才是顺应自然规律、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河道设计。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能力的不断增强,研究人员研制出一些新兴的生态护砌材料。例如: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研发的“随机多孔绿化混凝土”就是一种生态环保型河道护砌材料,它能改善河岸周边的生态环境、适应植物的生长,同时具有防洪等作用,现已被北方多座城市相继采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再如,绿霸三维柔性排水生态袋由抗老化、抗紫外线、透水性好的生态袋(内置种植土)同三维排水扣共同组成生态河道护面材料。可通过铺种、插播、喷播等方式种植草皮与植被并同土工格栅共同组合为加筋挡土墙,不仅能满足城市河道冲刷要求,而且更加生态、环保。国外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我们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参考、借鉴。韩国研制的“孔洞块体绿化混凝土”可在混凝土内种植花草。日本甚至能够在水下砌筑的异型砖块中设置鱼巢。

4.2生态护岸

河道护岸采用山石、卵石笼、干砌石等更加通透的材质既能有效防止流水的冲刷,又能在這些材料中间及表面覆盖土壤种植植物。在水位较低的位置即护脚处铺设适量的土工布,并在其上方随意放置大量的块石,注意块石堆放的边缘应自然而弯曲。之后在块石上铺上一层种植土,使其填满块石与块石间的缝隙。过水后,在块石的缝隙处很容易就能繁殖出大量水生植物。采用植物梢、木桩及辊相结合进行河道护岸也是一种生态、自然的护岸模式。在坡面可分层种植草皮、灌木、杨柳等植物,形成植物护坡工法。

四、结束语

城市河道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是城市的生态走廊。我们在对城市河道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河道本身的功能及作用,更要让河道在实现本身功能的基础上,保证河道生态的完整性,提高河道景观价值,为城市居民带来良好的生态休闲场所,提高河道景观的综合效益,实现城市河道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赵艺娜.城市河道治理中生态景观设计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3).

[2]赵书民,张行森,朱希臣,等.城市河道治理的初步探讨与研究——以齐河县倪伦河景观改造工程为例[C].2012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2:154-156.

[3]许大为,隋晓冬.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1,33(1):35-36.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驳岸以缓坡入水至水下60cm,宽度2m至3m,然后逐渐挖深,在面积较大的水

浅谈城市水系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水系景观设计 城市水系景观设计在满足雨季泄洪要求的前提下,应从生态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以不规则自然河岸形式结合复层绿化,创造优美、质朴的郊野景观,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以前的设计中,河流被渠化或硬化后,许多对生态起重要作用的自然要素消失了。河道拉直提高了河水流速,造成许多对水际和水生栖息地起到关键作用的深槽、浅滩、沙洲和河漫滩的消失。河道硬化则破坏了河岸与河床之间在水文和生态上的联系,原本可以降低水温的植被也因此不再发挥截留雨水、稳固堤岸、过滤河岸地表径流、净化水质、减少河道沉积物的作用。与此同时,河岸生物的多样性也不断降低。 通常,水系景观由景观工程、交通游览路线和城市道路景观线等部分组成。 景观工程 依据地形、地貌、地方文化及绿地系统规划要求,水系沿岸可设计若干个主题公园以丰富河道景观,如湿地公园、水景公园、生态公园。 湿地公园的河道、池底可在原址地形低洼处开辟蓄水盆地,然后在底部填入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以构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结构。水体岸线以自然升起的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湿地公园以

湿地景观保育为主,片植芦苇,营造湿地物种多样性的景观,吸引或人工放养鸟类、鱼类及保护各种野生植物在此栖息繁衍。 水景公园中的整体水景设计要动静结合,静水在于园林风景中,有湖泊、池塘、渊潭及流动极为缓慢的河流。静水形成倒影而产出优美如画的景观,具有悦目的作用。园林风景中动态水景有河流、瀑布、溪流、叠流、山泉以及完全人工的喷泉。由于水的流动,它撞击在其它物体上能产生美妙悦耳的声响。水声、水珠、水花及波动涟漪的水面,令人兴奋。 公园应更多地利用木材、贝壳、砖、石、沙、木屑等作为地面铺装,利用柳枝、麻绳、木材搭建景点、小品。冬季景观以观枝、干、树姿的植物为主,如红瑞木、金丝柳、龙柏、雪松等。 交通游览路线 交通游览线路设计,遵循纵向可达性、横向可达性、以人为本、人车分流等原则,分别设计车行系统、自行车行系统、步行系统、水上游览系统等,在满足各种游览方式需要的同时,也使各景点相互衔接。 滨河道路布置与水体的关系,既有远离水体,曲径通幽的,也有临水而设,豁然开朗的,体现多样性的景观设计思想。让有污染的车流系统远离廊道核心区与步行系统。水上游览线路相对独立于其他游览线路,同时在不同的景观区设置了亲水码头,使水上游览线路与岸上游览线路互动,形成一个整体。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1、水体 城市滨水景观中的水体主要是自然的江、河、湖、海,但也可兼顾人工的水景,水体主要有三种存在状态:流动的水、静止的水和受外力作用的水,它们体现在景观上就呈现出江河、湖泊、涟漪等。在对水体进行没汁时,应注意维持水体的自然性和原始性,用人工景观去补充自然的不足,而不是取代自然结合实际需求。选取不同状态的水景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感受;在规律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找规律,达到各方面和谐的状态。 2、护岸 护岸是水域与陆域的交界线,也是人与水接触的地方。在设计时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a.治水功能,满足防洪防涝要求并尽可能设置一些蓄水湖池和滩地,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 b.生态性,积极保护和借鉴河流自然形成的各种地貌结构,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配合植物种植,为滨水动物提供生存空问,维护护岸的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 c.亲水性,强调水体的渗透作用,将水景引入城市内部,并保证人们能轻松地到达水边,自由方便的观水玩水,但需注意对安全性的考虑。 3、滨水区绿化设计 滨水区绿化能给城市环境带来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的延伸。在生态层面,它能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制造氧气、吸附烟尘、

阻挡噪声;在景观层面,它能造就光影变幻,调整和优化环境构图,围合和区分各类用地,带来色彩的变化。在进行滨水区绿化设计时应注意根据水域环境的原生态景观特征、气候水土条件,结合各类植物自身的特点合理的进行选配和布置,并考虑其与水景尺度、场地空间大小、水域面积、水体动静状态的配合关系,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特点烘托出好的景观,留出并强调视线通廊,阻挡不好的景观,创建更优良的环境。 4、滨水硬质景观设计 滨水硬质景观包括土壤及岩石层、建筑界面与天际线、滨水广场、滨水游步道、建筑小品等众多要素,它们构成了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设计时应首先注重它们各自功能的发挥,如滨水广场,它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常常起到节点的作用,在设计时要重点把握其形式及通达性,还有与入口和水岸的关系;又如滨水游步道,它是供人们行走的运动空间,设计时便要考虑怎样使人们行走方便,铺地如何选取以及怎样联系各处景观等等。其次在视觉上既要体现自己的个性,又要与大环境协调统一,它们与绿化及水体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优美舒适的城市滨水区景观。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河道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城市中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文化、历史和经济的体现。因此,好的河道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优美、健康、安全的休闲空间。本文将详细阐述河道景观设计的内容、目标和实现方法。 一、河道景观设计的内容 1. 河道规划 河道规划是河道景观设计的第一步。规划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地形、水质、河堤管线、水文水资源、气象等。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河道规划,以确保河道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 2. 河道景观设计 河道景观设计需要考虑河道本身的特点,如河道的形状、流速、水质等,同时还需要考虑与周边景观环境的协调性。河道的景观设计要求美观、实用、安全、便捷和环保,以达到优化的设计效果。 3. 河岸绿化 河岸绿化是河道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强河道的景观效果,还可以保护河道水质,促进生态平衡,

同时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享受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4. 河道建筑设计 河道建筑设计包括沿岸私人和公共建筑,如民居、商业用房、公共设施等。建筑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河道景观的特点,尽量与周边环境协调,并且美观实用。 二、河道景观设计的目标 1. 城市形象 好的河道景观设计可以有效地增强城市形象,提高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市场价值 河道景观设计可以使城市更加具有市场价值,促使地产价格持续稳定和上涨。 3. 生态环境 河道景观设计要求遵守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提高周边环境质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4. 社会效益 河道景观设计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优美、健康、安全的休闲空间,同时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三、河道景观设计的实现方法 1. 活化河道文化

浅析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浅析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城市河道在满足必要的防洪抗旱功能的同时,在生态景观设计方面应遵循自然规律,降低人类对河流环境的干扰,实现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主要对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标签:城市河道;景观规划;存在问题;设计方法 引言: 自20世纪50年代,城市河道规划与改造就成为国内外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建设的一个热点。与传统的以单一水域治理为目的的河道规划不同,现代城市河道规划强调以生态理论为依据,将水体、堤岸、湿地、植被等诸多要素统筹考虑,进行防洪蓄水、生态恢复、休闲娱乐、经济开发等综合规划。 一、生态城市河道 1、生态河道 传统河道建设整治往往只考虑到河道实用性,而生态河道则是在传统河道基础上加人生态学原理,在对河道建设和整治过程中,依据河道的现状及功能,对河道进行生态型景观规划设计,建造符合生态特征的河道水生态系统及河岸生态系统,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供河道内水生生物生存,改变传统河道的单一构造,建设结构多样、功能齐全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生态型河道建设除建设健全的生态系统,河道的其他方面的整治也是不容忽视的,生态型河道建设应该是一个综合建设和整治的过程。 2、城市河道的作用 河道是城市中最接近自然的地区之一,是各种乡土植物的聚集地和栖息地,从现代景观生态学角度来说,河流在维护大地景观系统连续性及完整性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河道规划设计过程中,设置不同休闲娱乐设施供居民活动,创造人与生物和谐共生的开放空间。城市河道在现代人们紧张的生活中,扮演的不仅是一个休闲通道,更是一个生态走廊,人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在城市河道中寻找一份自然气息。 二、我国河道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保护不够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传统文化的丧失这个新问题。目前很多国内的水利工程的堤、坝、库、渠虽然在数量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形式设计中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水资源浪费,

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之

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之 1如何认识城市河流景观 要全面认识河流景观,首先应明确“景观(landscape)”概念的含义。“景观”的概念有多种解释,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概念也在不断深化。景观一词的原义是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地理学家把 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 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河流景观等。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是一块异质性土地区域,由形式相似、重复出现的一种相互 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美学等价值。总之,人们对 景观的理解已大大超越了纯粹的视觉含义,包括生态功能以及许多其 它自然和人类因素。 河流是构成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世界上不少历史名城, 如巴黎、伦敦、华盛顿等,都有美丽的河流贯穿其中,见照片1。对河流景观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风景如画”上,还应该从更深、更广的 层面去把握,特别是从景观生态的角度去分析,其中的关键是要重视 河流景观巨大的生态功能和娱乐价值。 作为城市居民能够直接接触到的水,城市河流的价值正在广泛地为人 们所重新认识。人们对河流的要求亦不仅限于传统的防洪和水利,进 而提出了河流多样化和高品质的要求。从生态角度来说,河流空间是 重要的生态环境,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为鱼类、鸟类、昆虫、小型 哺乳类动物以及各种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迁徙通道。 在河流的环境功能中,休闲、娱乐功能尤其得到重视。城市河流营造 独特气氛,或清新悦目,或激情澎湃,对于人们具有一种无可比拟的 吸引力。河流可长期为人们提供最普遍的户外活动,如划船、钓鱼、 游泳,也可利用城市河流特有的自然景观,创造人们聚集、游戏和休 闲的优美环境。

浅析城市河道景观规划

浅析城市河道景观规划 结合规划水系建设,在两侧形成一定宽度的绿带,运用多种景观元素塑造“河桥相映,绿树成景”的总体形象,形成水、绿相互依存相互掩映的城市水景,同时利用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形成重要绿化节点小游园,构建和谐水系生态、塑造优美水景景观,追溯水系历史文化,展现城区现代风貌。 标签:生态性休闲性;景观空间设计;景观分区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面大量硬化将导致地表径流增大,夏季雨水量很大且需要集中排放,单靠道路雨水管道排水不能满足需要,另外规划河段周边环境质量较差,没有形成沿河绿地景观系统,不利于提升城市品位。同时,北畅春河及东关河作为邢台市环城水系的一部分,承担着邢台新区及高开区的排水职能,两河道与白马河、牛尾河、七里河相连,形成了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的水循环系统,构成了完整的邢台市环城水系。因此建设既能保证排水通畅又兼具景观功能的城市水系势在必行。 一、概况 本次规划的北畅春河和东关河是一条纵穿邢台市南北的河道,北起白马河,南至七里河。这两条河道与白马河、七里河、南水北调共同构成了邢台市环城水系,为城市外围南北方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观带。 二、规划目的、定位和原则 1、规划目的。(1)改善城市景观面貌;(2)提高城市居民生活;(3)塑造一流城市形象。 2、规划定位。以现代的景观处理手法来诠释新型城市河道的生态型、休闲性和服务性,为城市居民打造良好的滨河景观环境,使其达到功能性与景观性的统一。 3、规划原则。(1)生态性的设计原则;(2)休闲的设计原则;(3)服务性设计原则。 三、本区域内重要景观资源 规划公园:森林公园、中央生态公园等。主要交通要道:京港澳高速公路、石武高速鐵路、东华路、龙岗大街、邢州大道、泉北大街、中兴东大街、新兴东大街等。 四、景观结构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思路分析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思路分析 摘要:加强城市河道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可以在发挥城市河道生态保护、防洪排涝、交通运输作用的前提下,提升河道的人文性、艺术性和审美性;可以挖掘河道所拥有的文化塑造功能,让城市河道拥有多元性的文化传承、教育、休闲、娱乐及城市形象塑造的价值。但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将两者充分地融合起来,让河道修复与改造,更契合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切实地推动我国城市健康、快速地发展,为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 保障。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景观设计 引言 注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能确保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整体质量与效率,提升城市的蓄水与排水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水资源的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促进城市发展的目的。 1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河道生态治理体系欠缺 城市河道治理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监管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没有事前的规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篇一律;没有详细的设计,一河一治;导致河道建设好后,并未取得预期的治理效果。河道治理建成后不养护或养护不到位;未定人定时巡查河道,未定期监测水质,及时发现并解决日常河道污染相关问题;相关参建和管养单位未及时保存相关建设、管养资料,为之后的河道生态治理提供资料、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1.2河道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最常见的就是河道污染严重问题:由于政府、企业和居民(尤其是郊区)的环 境保护意识不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将生活污水(未进行截污纳管、雨污分流) 直接排入河道、生活、生产垃圾倾倒入河道内;郊区农田施化肥、打农药后,在 河道内清洗工具;有的企业将工业废水、废渣未经处理,就直接偷排入河道等等,这些都会造成水污染,影响河道水质,造成河道生态退化。 1.3河道植被配备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维护功能 在城市河道建设中,一些建筑工人为谋取私利,在河道绿化上进行偷工减料,具体表现为:一是减少原有绿化面积,减少绿化费用。第二,不减少绿化面积, 只会种植一些劣质的植物,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节约成本。第三,只注重前 期的培育,到了后期,就会放任不管,导致大量的植物因为没有得到妥善的照料 而死去。这就导致了植被稀少的河流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无法维持生态系统 的功能。 2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思路分析 2.1引绿增颜,恢复河道植物景观多样性 在城市河道生态修复中,植物造景以传统美学精髓为指引,追求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集天地万物于一体、回归自然的哲学观。植物配置讲究其视觉景观效果、山水草木因趣成画、意境表达及人游览时感受的心理效应,常以木比德、借 物喻情。其主要配置方式有孤植、群植、密林、疏林、丛植、花丛、花群、草地 等形式。在河道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实践中,其河道岸线植物种植设计兼顾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源自然之形、遵生态之习、循自然之美,恢复河道植物景观多 样性。总之,河道植物配置设计的目标在于,力求在自然演替作用下形成的稳定 的河道岸线植物生态群落,构建水韵岸绿、婀娜毓秀的多样性植物景观。植物种 植设计按自然式植物配置方式,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乔灌花草与地被藤本 相互结合设计,形成良好的垂直层次;沿河道岸线水陆交际带种植水生植物带, 选择菖蒲、芦苇、水葱、旱伞草、再力花、香蒲、芦苇等挺水植物,增加河道水 陆交际带观赏性。

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治河理念的相对滞后,使得城市河流的河岸以及河漫滩等生态系统大量被侵占,严重影响到了河流区域的生态环境,加之混凝土护岸以及拦河高坝等不合理的工程措施,对河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破坏,大大降低了河流区域的自然生态价值。根据绿色发展理念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理念,需要对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提升城市滨河空间景观的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城市景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实施策略 引言: 河流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其治理效果会直接影响到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质量,为提高城市滨河空间的生态质量和景观的美感,就需要对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根据河流走向、城市文化特色以及自然气候因素等条件对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进行设计,在设计中严格遵循整体性生态化、节能型以及文化特色等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根据水文条件合理的设置景观,兼顾防洪实用性和美观,以乡土景观为主,彰显地区特色文化,尊重人民的情感。本文主要就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进行探思。 1.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城市与河流之间使和谐共生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较快,城市的发展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大多数的城市发展与河流之间都呈现出了沿河、离河、跨河以及拥河等阶段的发展态势。城市的发展过程也体现出了人们对于河流价值的转变,从河流的开发利用,到河流的生态保护以及和谐共生,将河流作为连接城市功能的纽带,营造出多功能的复合型生态走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河流是城市的代名词,同时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体现,通过河流的发展史我 们可以看出城市的变迁以及精神沿革,加强对城市滨河空间景观的设计,是新时 期绿色城市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打造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的利用河流宾水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改造,可以充分发挥出滨河的防洪防汛功能,提高河流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 的休闲娱乐需求,同时还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点内 容[1]。 2.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与河流之间的问题也突显出来,现阶段城市滨 河空间景观设计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传统水利的河道治理手法使得许多河 道走向发生了改变,治理后的河道驳岸形式僵硬且单一、滨河空间可达性和亲水 性差、滨河生态系统形式单一,生物多样性较低。(2)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未充 分考虑河流水位变化的问题,导致局部场地或绿植频繁受淹,为后期滨河空间景 观的维护、管养带来难度。(3)滨河空间景观设计不合理,功能分区混乱或功 能相对单一,活动空间尺度过大或过小。(4)历史性和文化性体现不足。有些 城市拥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但其滨河景观设计中却缺少了历史、文化的融 入和呈现,在地性不明显,难以让游人产生心理共鸣[2]。 3.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新时期的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应当立足于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河流的自然 水文条件,严格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实现城市与河流的和谐共生。 (1)设计应尊重城市整体风貌和地理格局,与当地市容市貌和谐统一,充 分考虑地理位置和区位因素。(2)设计应在满足防洪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 量采用自然式驳岸、生态驳岸、自然式水底处理方法,岸边适当设置湿地、蓄水 塘等元素,提升项目的生态服务功能。(3)由于滨河空间位于陆地与水域交界处,生态系统较敏感脆弱。设计所选用的植物、动物等应尽量保证为乡土物种; 所选用的建筑材料也应以本土材料为主,从而在节省成本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 不良影响。(4)设计在保证自然生态和防洪安全的同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摘要: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城市规模逐渐壮大,使得城市的水系景观大面 积减少,严重影响到城市的气候以及生态环境。城市现代景观空间的建设的主流 趋势是发展城市的河道景观。所以,本文简单分析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关键字: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与水资源密切相关水还可以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用于 人们观赏。但是,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城市的公共区域减少、景 观缺乏,对城市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因此,加强对城市河道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推动城市协调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1.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1 生态优先的原则 我国河道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雨水的冲刷作用,河道变得曲折蜿蜒。河道 在设计规划时,要根据生态优化的原则,曲折的河道发挥了减慢水速、防洪抗灾 的作用。如有福建“母亲河”之称的建宁某河道,内含多种生物,用于设计生物景观。该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如图所示: 1.2 地方性和文化性的原则 作为城市空间的延伸,河道景观在设计时要结合地方的特色和文化。一个地 方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经历长期的进化而稳定存在。在设计河道景观时,要深入了 解地方特色和文化,注意保护本地的历史遗址及建筑风格,在提升河道景观的同时,展现城市的人文魅力。 1.3 以人为本的原则 河道景观设计要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设计河道景观时,不能将 其视为城市的形象标识,需从人的角度出发,尽最大可能创造一个适合居民或游 人亲近自然的舒适环境。 1.4 安全原则 河道景观设计必须保证安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河道的排洪、防洪 设计以防河道对周围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其二,游人近水、观景时的安全;对 于陡坡等特殊地段可采取安置防护栏、减缓坡度等措施。 1.5 最小干预原则 河道景观的最小干预原则是指改造或修复河道时必须结合河道现场的具体条件,且考虑河道设计的可操作性以及经济效益。 2.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2.1 河道驳岸景观的营建方法 2.1.1 驳岸的虚实处理 在设计河道驳岸的景观时,必须考虑虚景和实景2个方面,其中虚景是在比 较平静的水流驳岸周边种植各式各样的植物,且结合植物的季节变化做相应的搭配,以便于丰富河道驳岸边植物景观,或者使得这些景观虚实结合,对比明显; 实景是借助园林建筑等硬质景观的建设,营造有尺度感、功能性的空间形态景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注重植物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 2.1.2 驳岸景观的空间形式

河道空间内景观设计的探讨

河道空间内景观设计的探讨 引言:对于水务部门及后期河道管养部门来说,河道的景观建设,将人流引入到河道中,却是一件十分头痛的问题,比如河道断面的减少、河沙的瘀积等及其带来的河水壅高、将人流引入到河道内的安全隐患、河道景观的管理和维护等等问题,本文着重讨论在河道内(河道设计洪水位线以下)的景观设计在与水务部门后期管理部门需要协调的点。 一、河道内景观建设与水务部门需要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 1.水务部门的建设要求 在水务部门看来,河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泄洪,最需要保证就是过洪断面,以保证河道在洪水季的安全。而河道内景观设计确希望河道是生态的河道,能将周边的人流引入,发挥河道的生态、自然、休闲、娱乐的功能性,使城市中的河道能发挥出更大的功能,使河道景观能为城市的整体形象提升起到相应的作用,所以矛盾就来了,河道内的景与河道防洪标准有什么关系呢? 河道既然还是需要有防洪的作用,就应该保证其过洪断面的需求,在基安全超高范围内进行河道景观设计,一般情况下,河道设计考虑的安全超市范围是1.5m左右,即是在最高洪水位情况下,还能有1.5m以上的河道超高保证,以对后来的河道内构筑物的建设产生的壅高,有一定的预留。而在近年来,河道内的泥砂淤积、构筑物的建设等等,导致了河道断面的减少,使河道超高范围不能保证有1.5m的高度,而具体有多少,在没经过复核的情况下,也没有确定的数字,所以水务部门对于景观设计的态度是“保证河道断面的零壅高”,即是说在河道内做任何物品均不能产生洪水的壅高,且河道内的景观构筑物必须自身能满足防洪要求,保证自身的安全,再就是在雨洪季节,人流的下河管理及逃生措施。 2.河道内景观设计需要收集的相关资料 由于涉及到河道断面的改造及“零壅高”,防冲刷等的要求,河道内的景观设计需要收集以下相关的资料: 河道蓝线范围:河道蓝线范围即是水务部门对河道的管理范围,此范围内做任何设计均需要通过水务部门的审批。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根据滨河景观的特点,确定了滨河景观设计要体现融合统一、休闲时尚的原则,同时尽量做到巧妙设置空间分隔,精心安排植物配置。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应在总体上设计出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和富有较强表现力,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强调人们视觉能感受到的城市空间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滨河景观;设计理念 1. 2. 3. 现。 一、审美价值取向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的感情的观赏形象,就是美。”美国的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则认为,“城市景观是一些可被看、被记忆、被喜爱的东西”。 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应在总体上设计出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和富有较强表现力的景观。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强调人们视觉能感受到的城市空间的美学特征。 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只要花费心思,满足多数人的审美趣味还是可以做到的。长长的河带,分段式的区域设计,可以设置不同风格不同情趣的景观,从而满足大多数人的审美口味。早在20世纪50年代,着名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思就将美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其设计风格受

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用大量的不同植物,构成大块的彩色画。又如被称为“哈佛三子”之一的丹凯利设计的米勒庄园,采用网格的结构、水平视线,利用植物、铺地、景墙等造型元素营造了一个完美的空间。 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充分理解主体服务对象这一理念,从空间类型的使用功能出发并遵循美的形式法则,满足特定设计对象的多重要求。形式美按照一定的格调和法则表现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和谐、对比、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重心等几个方面。这几种形式法则互相依赖,且交叉、重叠,设计者在设计实践中根据不同条件灵活处理。 二、总体原则 以及生活 (一)巧妙设置空间分隔 滨河区是线性展开的区域,穿越多个街道口和小区,可以满足不同居住区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总体规划上,要根据周边人群居住的疏密程度,以及使用的频率,功能,对沿河的带状空间进行限定,自然分隔出健身区、闲庭信步区、儿童游乐区、多功能活动空间、相对开阔区等,有的地方可以精致紧凑,有的地方则可以舒缓开阔。 在空间的划分上,我们可以使用植物的隔断功能。在局部需要界定空间的地方,比如半封闭半围合空间,可以用高低错落的植物围起作为分界,形成有隔有联、有掩有露、大小不同的延展空间,创造出层次分明、景物深远的景色;还可以通过植物或道路塑造出的图案进行空间的划分等。各区域空间的过渡与衔接要自然流畅,不宜生硬,可以借助植物、道路的延伸来拓展和舒缓空间。 (二)精心安排植物配置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方法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方法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方法 河道景观作为一个城市特殊关键的组成要素,不但起到防洪以及运输等等的成效,同时还可以起到休闲等的作用。不过在设计的时候通常指看中对其功能的考虑,而忽视了它的景观性特征。 下面整理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方法,欢迎大家参考! 1在设计中存在的局限性特征 1.1自然景物:如水面的波纹、岸旁的芦苇、河岸上的树木、浮动 的渔舟、闲适的小鸟、和煦的阳光等,有树、草、鱼、鸟及水、土、石等自然景物的河流景观,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称之为河道景观,而怎样爱惜它们,确保后人能够合理的应用,是当今设计时需要认真分析的问题。 1.2人造景物: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河流景观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景 观的“硬质景观”(如堤防、护岸、沿河的建筑、桥梁等景观构筑),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而软质景观却更适合群众所需要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如何削减“硬质景观”,增加“软质景观”是目前河道景观设计中要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 1.3人与文化:河道景观应当是一种综合体,不但有物质上的,还应当有人文性质的,我们所讲解并描述的景观设计是为人而提供的,而我们的活动又离不开自然以及文化的呢过特征,而目前的设计通常没有留意到这个特征,而且和河道有着亲热关联的一些历史要素也应当放到设计中。 2针对问题开展的应对方法 2.1确保设计思想正确 2.1.1确保人和水能够协调存在。任何城市都有它的文化要素,要合理的结合水文化的相关内容开展河道设计工作。要充分的重视其四周的建筑以及历史事件等等分析,不仅要确保已有的文化基础等受到合理的爱惜,同时还要将古老的文化事件等融入到设计中。除此之

景观河道设计研究

景观河道设计研究 景观河道设计研究 河道是地球上最为众多的自然地理现象之一,与全球水循环的平衡与协调密不可分。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河道的利用已经逐渐从简单的生产、农业用水转化为城市生活、旅游和娱乐等领域的必要条件。然而,在这样的利用中,往往会忽视对于河道本身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这是一个需要全世界共同关注和努力的问题。在景观河道设计领域,诸多专家学者和设计师在不断努力探索,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尝试为保护河流及其景观、丰富河流文化、改善人类生活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与解决方案。 一、景观河道设计的背景 河流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涵盖了水、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多个组成部分。在自然状态下,河流是一个经过长期自然演化的完整系统,拥有着相对稳定和自洁的水质、多样化的生态和完整的景观特色。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人们对于河流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频繁和大规模,由此所形成的破坏与干扰,已使河流体系面临着种类繁多的问题。 景观河道设计的背景,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应运而生。它旨在通过设计创新和技术应用,提高河流脆弱生态平衡状态下的生态、景观和文化价值,并更好地满足城市绿化和生态恢复

的迫切需求,为普通公众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体验。具体而言,景观河道设计是针对特定河流的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特征,依托高超的园林设计、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技术,通过复杂的系统设计与协调,实现河流的生态修复、文化传承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目的。 二、景观河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景观河道设计通常要经过以下步骤: 1. 河道调查:设计师首先对该河道进行全面的考察,相 关信息录入数据库。通过采集地形、水流、沉积物、野生动植物等多个方向的数据,了解河道的物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状态,准确把握河道现状和生态问题,确定具体的环境修复目标。 2. 初步方案设计:在对河道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师会根 据设计目标和知识经验,提出一份初步方案设计说明书。这一阶段主要考虑方案可行性、艺术效果、投资预算等问题,对接下来设计的重点问题提出了基本框架。 3. 细节设计:在基础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细 节做出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比如建筑、绿化、灯光、雕塑等建筑艺术要素的设计,以及对于人行道、防洪设施等坚固设施的规划都要进行深入的设计。 4. 施工监管:在完成设计之后,还要进行实地施工,并 对施工现场做好监管。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照顾施工周期、管控设计质量和及时解决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使设计理念得到有效转化和完美呈现。

浅谈城市河道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设计方案

浅谈城市河道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设计方案 一、城市发展中河道防洪的重要性 河道是避免洪水灾害的有效通道,可以在夏季汛期进行泄洪,同时还能够与闸门、水库等协作降低河流的洪峰水流量,达到滞洪错锋、缓解堤坝压力的目的。洪水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例如,洪水会引起流域内生态环境的变化,造成河道改变,水土流失和土地贫瘠等,严重者甚至冲毁堤坝,破坏河岸的植被和建筑,给百姓带来巨大的威胁。河道护岸工程是指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或者自然植被形成的保护河流畅通、河道安全的措施,可以控制河流形势,稳定水流,是河道整治改造的重要手段。 为了避免洪涝灾害,我国在河流的防洪设计改造中运用了很多的新技术、新手段,本文对城市河道工程规划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富阳西郊半岛岸线景观工程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作为应用实例介绍护岸工程的应用以及重要意义.二、城市河道工程规划方法。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特有的空间地段,是城市到水域的过渡空间。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以城市水域( 江、河、湖等)为中心,对城市滨水空间、设施、环境等所做的相关的规划设计。由于城市水域和野生水域特点不同,河流和海洋性质不同,本文只限于城市区域内河流、水域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化、人本化、多元化已成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新的追求目标。 2.1 生态化趋势

2.1.1 水体护岸的生态化发展 通过多年实践和向发达国家的学习,我国水体护岸设计有了极大的转变,由早期的水泥护岸、石砌护岸到自然化护岸,从真木桩、仿木桩护岸到现在的生态护岸。生态护岸的设计尊重水岸的自然形态,采用自然原有的材料,尽量创造自然的生态河堤. 2.1.2 河道形态向自然化靠拢 城市河道的形态和断面设计方面,起初,城市河道尽可能裁弯取直,河道断面多为相同的矩形断面; 岸边距离水面较远,且有护栏相隔离.目前,河道设计已逐渐向自然靠拢,将自然河道形态的特点通过设计手段加以精炼,并引入河道横截面设计中去。现在简单的矩形或梯形做法已逐渐被复式断面取代,使得河岸景观功能在枯水期、丰水期都可以合理开发利用。此外,双层河道断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下层暗河具有泄洪、排涝功能。总之,根据地形特点设计河道线形,利用多变的河流断面,最大程度地模拟生态河道,已经成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宗旨. 2.1.3水体更新的生态化处理 现在一种水质生态化更新与水体景观相结合的“水景观绿化”方法,已经在水景观的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水量方面,以前大面积盲目地填湖降低了湖泊的调蓄能力,造成城市原有降水和蓄排水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使城市在暴雨时极易发生内涝。如今设计师尽量保留城市水体、湿地,经过精心设计后与建筑环境有机结合的水体景观,不仅具有很好的景观价值,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 2.2 人本化趋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