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说课材料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说课材料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说课材料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

1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要求为:设计一个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实现无线发射机至接收机间的单工语音传输业务。

具体设计要求:

⑴设计发射频率在32MHz左右,无线发射机传送信号的输入采用线路输入方式,

采用分立元件构成音频无线发射电路。

⑵设计一个与发射机相对应的频率的无线接收机,接收机采用第三代立体声接

收机要求采用立体声播放,音质好。放收音机电路CXA1238组成的单片收音机,用扬声器收听语音信号。

⑶传送信号为正弦波,在300Hz~3400Hz时,系统发射功率20mW左右。

⑷要求无线收发室内通信距离不小于5米。

⑸要求无线天线采用拉杆天线或导线,长度小于等于1米。

⑹系统可实现无明显失真的语音传输。

2 方案论证与比较

2.1 音频无线发射电路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1:采用集成芯片MC2833及相关电路构成。它可构成发射高频率信号的功率放大器。电路主要由音频放大器、可变电抗器、射频振荡器、输出缓冲器以及放大电路构成。本方案调频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先将语音通过话筒变成音频电压信号送给音频放大器进行音频电压放大,此音频电压信号经耦合电容送给可变电抗改变电抗值,而由可变电抗以及电感、晶体与高频振荡器组成调频振荡电路,产生调频波经缓冲送给两级二倍频放大器。电路基本框图如图1所示。但由于该方案涉及到的谐振回路较多,不易统调,因而频率不易控制,导致信号不稳定,容易跑台,实现较为困难。

图1 MC2833电路基本框图

方案2:采用集成芯片BA1404及相关电路构成。它主要由前置音频放大器,立体声调制器,FM调制器及射频放大器组成。利用内部参考电压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可实现发射频率的调整,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本方案可实现立体声调频发射,典型调频频段为75-108MHz,不足是振荡频率不易调整,尤其是低端频率实现困难,难以实现要求频段的调整。

图2 BA1404电路基本框图

方案3:采用分立元件构成音频无线发射电路。图3所示为分立元件调频电路框图。利用三极管构成高频振荡器,调节相应的电感和电容的大小,可产生稳定的中心频率,在音频信号的作用下,可产生相应的调频波,再经过缓冲放大和末级功率放大,得到需要的调频信号。相对前两种方案,本方案不仅电路简单,而且调试控制非常灵活,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容易实现调频的要求。

图3 分立元件调频电路框图

综上所述,本设计选择方案3,即利用分立元件构成音频无线发射电路。

2.2 音频无线接收电路设计方案论证与比较

方案1:采用芯片MC3362 。该芯片是美国MOTOROLA公司生产的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主要应用于语音通讯和数据传输的无线接收机。调频接收电路框图如图4所示。MC3362片内包含振荡电路、混频电路、限幅放大器、积分鉴频器、场强指示驱动及载频检波电路等电路。具有低供电电压、低功耗、灵敏度高等特点,主要应用于语音和数字通讯的接收设备。但是该电路较多用于调频广播接收,在要求的频段内进行调试相对困难。

图4 MC3362调频接收电路框图

方案2:采用集成芯片CXA1019S。该芯片内部电路包括了AM/FM收音机从天线输入经调频高放、本振、混频在由中放、检波、直至调频功放的整个环节。调频接收电路,将调幅输入端IC对变频信号公共端短路,拉杆天线经耦合电容到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作用是抑制调频波段以外的信号的干扰。CXA1019S虽然把调频头电路集成进去,提高了集成度,但是相对CXA1238S增益较低,因而接收灵敏度较低。调频接收电路框图如图5所示。

图5 CXA1019S调频接收电路框图

方案3:采用集成芯片CXA1238S。在片内集成了混频、中放、鉴频及立体声解码等功能,该芯片内部包含FM前置放大、立体声解调放大、FM中频放大及鉴频等环节,尤其是芯片内采用了锁相技术,由于芯片高度的集成化,因而接收机电路外围元件极少、中心稳定,调谐简单、抗干扰性强、电路稳定,调整方便等优点。

综上所述,本设计选择方案3,即采用CXA1238S构成的FM解调电路。

3 单元电路设计

3.1 音频无线发射电路的设计

本设计中的声音调频发射部分采用常用分立元件构成电路。如图6所示。射频电路由高频振荡器、缓冲放大器、末级功率放大器及天线组成。高频振荡器用来产生载频信号,频点落在32MHz内,通过改变电感量即可改变发射频率。在音频信号的作用下,通过改变晶体管极间电容实现调频,产生相应的调频波,射频信号由三极管Q1的发射极输出,送到三极管Q2、电感L2、电容C8、电阻R5等组成的缓冲放大器进行功率提升,并可减轻末级放大电路对振荡器的影响。末级为高频丙类窄带放大,通过后级功率放大器对功率再进一步放大,经电容C13耦合到发射天线向周围空间辐射。

调频电路是通过改变晶体管极间电容实现调频的,由于任何PN结在加反向电压时,反向电压的变化将会引起结电容的变化,即所谓变容效应。在晶体三极管电路中,集电结就是一个加有反向电压的PN结。利用集电结的变容效应也可实现调频。

图6中,三极管Q1、电感L1、电容C3、C5、C7和C b’c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其工作原理如下:

对高频而言,Q1基极是接地的,所以是共基极电路。集电极-基极间的PN结处于反

向偏压状态,结电容C bc 相当于并联L1 C3谐振回路两端,能影响振荡频率。调制电压加于Q1基极,以改变Q1的基极电位,使集电极与基极间的反向偏压发生了变化,从而使极间电容C bc 跟随调制电压而变,这就实现了调频。此电路的中心频率可通过回路可变电容C3来进行调整,工作在32MHz 。

图6 调频无线发射电路图

取中心频率为32MHz ,经查三极管9018的静态结电容C b’c 为2pF ,取C 3、C 5、C 7的值分别为:3.3pF 、10pF 、39pF,根据以下频率的计算公式计算电感值。电路的中心频率计算公式如下:

=

C L f 1021π

(4.8)

式中,pF C C C C C C C c b 1137

57

5=+++='∑ (4.9)

得: ()

H C f L μπ2.221

2

01==

(4.10)

在实际调试中,电感L 1和电容C 3需要微调以满足中心频率的要求。

3.2 音频无线接收电路的设计

图7 音频无线接收电路

电路设计如图7所示,工作原理如下:

天线接收到的FM信号。经过30~40MHz带通滤波器(BPF),加到IC的18脚,送至内部FM前置放大电路,经高放、混频后解调出10.7MHz的中频信号,并由16脚输出。20脚外接FM高放调谐回路,22脚为FM本振调谐回路。FM中频信号经10.7MHz 陶瓷滤波器B

,馈入13脚FM中放和鉴频电路。26脚外接FM陶瓷鉴频器B3,它的中

2

心频率为10.7MHz,这样可以省去鉴频S曲线的调整,但其色标(表示频率偏差)必须与B2一致。15脚外接波段选择开关,通过IC内部FM/AM直流电路的作用,来选择工作状态。当S1断开时为FM波段,S1接地时为AM波段。12脚为调谐指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使得接收信号最大时,外接发光二极管LED1指示最亮。

经检波后的立体声复合信号(或单声道信号),由IC内直流放大器放大、滤波后变换成AGC/AFC控制电压,由10脚输出,通过R1反馈至23脚,用于控制内接变

容管的等效电容,以达到修正本振频率的作用。改变外接电容C7的容量,可以调整AFC的引入范围。

立体声复合信号经放大后,分别送至立体声解调器、鉴相器1和鉴相器2。

鉴相器1、压控振荡器(VCO)和分频器组成锁相环。VCO产生76kHz的振荡信号,经二分频变成38kHz立体声解调开关信号,送至解调放大器。再经过二分频,移相90°后的19kHz信号与复合信号中的19kHz导频信号在鉴相器1中进行相位比较,输出一个误差电压。由外接滤波器(29脚和1脚之间)滤除高频成分后,用于控制VCO的振荡频率和相位,直至环路锁定。VCO的自由振荡频率可以通过27脚外接电阻来微调,从而调整跟踪导频信号的捕捉范围。

鉴相器2的作用是鉴出立体声/单声道开关控制信号。当分频后的19kHz信号和输入导频信号的频率相同,相位差为零时,输出正电压最大,经低通滤波器滤波(2、3脚外接电容)和直流放大后,打开“立体声/单声道”开关,并驱动点亮4脚外接立体声指示发光二极管LED2。另外,4脚还可用来检测VCO振荡频率。

解调放大输出的左、右声道信号,分别从6脚和5脚输出,送给TDA2822双功放电路的输入端6脚和7脚。TDA2822采用8脚双列直插封装,体积小,外围元件少,工作电源电压范围2~9V,在VCC=6V时,输出功率为430mW/8Ω和240mW/16Ω;在VCC=4.5V时,输出功率为220mW/8Ω和125mW/16Ω。RP2为立体声双联电位器,控制左、右声道的音量,XS为立体声插座,可用于外接立体声耳机或一对小型音箱。(说明:本电路尽管提供了双声道信号的解码、放大输出,但该系统只使用了一个声道)。

3.3 芯片详细资料

⑴ TDA2822芯片的管脚说明:

TDA2822各引脚的功能

1、放大器1输出;

2、供电正电源输入,支持1.8~15V

3、放大器2输出

4、地

5、放大器2输入负端

6、放大器2输入正端

7、放大器1输入正端

8、放大器1输入负端

图8 TDA2822芯片的管脚图

( L )

( R)

IN IN 图9 TDA2822立体声放电路

⑵ CXA1238的详细资料

CXA1238是性能优良的收音集成电路,内部有AM 、FM 的高放、混频、中放、检波、鉴频以及FM 立体声解码、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等功能, CXA1238和其他公司的同类收音IC 相比,听觉效果也更理想。

集成电路CXA1238S 芯片内部框图如图10所示。

TDA2822

单工对讲机设计(接收部分)

学士学位论文 题目:单工对讲机设计(接收部分) 论文作者: 杨炀 学 号: 0911070002 系 部: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张铁桥 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4月18日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Zhixing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目录 绪论 (1) 1 对讲机工作原理 (2) 1.1.对讲机的设计框图 (2) 1.2工作原理 (2) 1.2.1发射部分 (2) 1.2.2接收部分 (2) 2 对讲机总体电路的确定 (3) 2.1发射部分 (3) 2.1.1语音放大电路 (3) 2.1.2调制电路 (3) 2.2接收部分 (4) 3 对讲机单元电路的分析 (6) 3.1对讲机的接收模块 (6) 3.2输入回路 (6) 3.3高频放大电路 (7) 3.4解调电路设计 (7) 3.5本机振荡电路 (8) 3.5.1振荡器 (8) 3.6音频功放 (9) 3.7986A型对讲机整机工作原理 (10) 4焊接安装及调试 (12) 4.1焊接安装过程过程 (12) 4.2整机调试 (13) 5对讲机发展前景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单工对讲机设计 摘要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具有使用简单、不受网络限制、通话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它是在鉴频、混频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无线电通信原理研发的一种通信方式。目前,人们对对讲机的研究已从模拟化转化为数字化。本文从无线对讲机的基本原理出发,并对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确定了对讲机电路图[1]。 本系统的功能在于实现呼叫和通话功能。无线对讲电话的特点是可供小型单位作内部电话使用,此外由于采用成品无线模块,从而使制作变得很简单,成本也很低。对讲电话实现了内部的通话,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值得进一步推广,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电子技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随着这项技术的研究逐渐深入,涉及的研究领域也将更广。希望这项技术的研究能为人们以后的生活、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完美的生活方式。本论文最后对对讲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无线呼叫调频发射振荡电路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

绪论 引入: 材料金属材料 机械行业本课程得重要性 主要内容:金属材料得基本知识(晶格结构及变性) 金属得性能(力学及工艺性能) 金属学基础知识(铁碳相图、组织) 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学习方法:三个主线 重要概念 ①掌握 基本理论 ②成分 组织性能用途热处理 ③理论联系实际 引入:内部结构决定金属性能 内部结构? 第一章:金属得结构与结晶 §1-1金属得晶体结构 ★学习目得:了解金属得晶体结构 ★重点:有关金属结构得基本概念:晶面、晶向、晶体、晶格、单晶

体、晶体,金属晶格得三种常见类型. ★难点:金属得晶体缺陷及其对金属性能得影响.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原子在空间呈规则排列得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晶体内得原子之所以在空间就是规则排列,主要就是由于各原子之间得相互吸引力与排斥力相平衡得结晶。) 规则几何形状 性能特点: 熔点一定 各向异性 2、非晶体:非晶体得原子则就是无规则、无次序得堆积在一起得(如普通玻璃、松香、树脂等)。 二、金属晶格得类型 1、晶格与晶胞 晶格:把点阵中得结点假象用一序列平行直线连接起来构成空间格子称为晶格. 晶胞:构成晶格得最基本单元 2、晶面与晶向 晶面:点阵中得结点所构成得平面。 晶向:点阵中得结点所组成得直线 由于晶体中原子排列得规律性,可以用晶胞来描述其排列特征。(阵点(结点):把原子(离子或分子)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得几何点,称为阵点或结点。点阵:阵点(或结点)在空间得排列方式称

晶体。) 晶胞晶面晶向 3、金属晶格得类型就是指金属中原子排列得规律。 7个晶系 14种类型 最常见: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1)、体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得晶胞就是由八个原子构成得立方体,并且在立方体得体中心还有一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得金属有:铬Cr、钒V、钨W、钼Mo、及α—铁α-Fe 所含原子数 1/8×8+1=2(个) (2)、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得晶胞也就是由八个原子构成得立方体,但在立方体得每个面上还各有一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得金属有:Al、Cu、Ni、Pb(γ-Fe)等 所含原子数1/8×8+6×1/2=4(个) (3)、密排六方晶格:由12个原子构成得简单六方晶体,且在上下两个六方面心还各有一个原子,而且简单六方体中心还有3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得金属有铍(Be)、Mg、Zn、镉(Cd)等。 所含原子数 1/6×6×2+1/2×2+3=6(个) 三、单晶体与多晶体 金属就是由很多大小、外形与晶格排列方向均不相同得小晶体组成得,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前言: 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就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就是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与卫星通信。微波就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卫星通信就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上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系。 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 按照无线通信系统中关键部分的不同特性, 有以下一些类型: 1、按照工作频段或传输手段分类, 有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与卫星通信等。所谓工作频率, 主要指发射与接收的射频(RF)频率。射频实际上就就是“高频”的广义语, 它就是指适合无线电发射与传播的频率。无线通信的一个发展方向就就是开辟更高的频段。 2、按照通信方式来分类, 主要有(全)双工、半双工与单工方式。 3、按照调制方式的不同来划分, 有调幅、调频、调相以及混合调制等。 4、按照传送的消息的类型分类, 有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也可

以分为话音通信、图像通信、数据通信与多媒体通信等。 各种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 其系统组成与设备的复杂程度都有很大不同。但就是组成设备的基本电路及其原理都就是相同的, 遵从同样的规律。本书将以模拟通信为重点来研究这些基本电路, 认识其规律。这些电路与规律完全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类型的通信系统。 二、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框图 各部分作用: 1信息源:提供需要传送的信息 2变换器:待传送的信息(图像、声音等)与电信号之间的互相转换 3发射机:把电信号转换成高频振荡信号并由天线发射出去 4传输媒质:信息的传送通道(自由空间) 5接收机:把高频振荡信号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6受信人:信息的最终接受者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本科毕业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学院: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电1215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6月

诚信责任书 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摘要 本系统收发电路揉合了LC振荡电路,麦克风放大器以及RF功率放大器;低噪音放大器,IF放大器,频率解调器以及数字比较器.它们的巧妙结合便可完成短距离的FM/FSK模式的通讯.该电路的发射频率为38MHz左右,从而能提供所需通信信道。 此外本系统控制部分由MSP430单片机设计。以完成主从站的呼叫,8信道的任意选择,另外加入了发射频率显示功能。MSP430是一种超低功耗型单片机,功能强大,所显现的控制性能非常稳定。 关健字:无线收发; FM/FSK; 8信道;MSP430单片机 The Single Wireless Call System Abstract: This transceiver integrates the LC oscillating circuit, microphone amplifier and RF power amplifier,the low noise amplifier,IF amplifier and digital comparat or. Their’s united materialize the FM’s communication for the short distance.This circuit’s emitting frequency is 39MHz.. The controlling part is desiged by MSP430 single chip computer,which transaort and analyze voice singal. MSP430’s function is stable .The power loss is extreme low. Key words:Transceiver ;FM/FSK; 8channel, MSP430 single chip computer.

SMART-PTT 单工双工无线呼叫系统

单工/双工无线呼叫系统SMART-PTT功能特点 终端对讲,一机多用无线有线,通信一体 无线手持智能终端具有集群对讲功能,并且可以收取航班动态,工作任务,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有机集成。 支持无线手持终端之间,电脑与无线手持终端,电脑与电脑之间的集群对讲和数据通信。 灵活群组,层次管理 支持灵活、动态的群组配置,可以按照不同单位/部门、调度的级别、不同的岗位、不同工作性质配置集群对讲群组,实现层次管理(参见图1),也可以以某一个航班为中心,实时、动态地形成跨单位、跨部门的集群对讲群组,实现高效的协同服务对讲(参见图2)。 一按即说,无需拨号 用户无论是使用无线手持智能终端,还是使用电脑,只需按一个键即可以向个人或群组发起通话,无需拨号和等待对方摘机。 永远在线,实时通信 一旦登陆,永远在线,实时显示状态(在线,离线,忙碌,提示等),让沟通更自由。 多种方式,安全通话 可以进行一对一和一对多的通信方式,拥有多重安全保护机制保证通信的私密性,通信不受任何打扰和防止窃听。 单工/双工无线呼叫系统SMART-PTT语音编码 目前系统支持的语音编码为AMR NB,LPC,CELP. AMR NB的速率有:4750bps,5150bps,5900bps,6700bps,7400bps,7950bps,1020bps,1220bps LPC的速率有:1800bps,2400bps,4000bps,5400bps CELP速率:2400bps 单工/双工无线呼叫系统SMART-PTT认证加密 系统认证时采用SHA1 MAC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认证。 系统传输敏感数据时采用DES对数据进行加密,防止了传输明文。 管理系统采用MD5算法用户进行认证。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毕业设计论文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1 绪论 (1) 2 无线通讯 (1) 2.1无线电的发送 (2) 2.2无线电的接收 (2) 2.3无线通信距离的计算 (3) 2.4无线电传输优点 (4) 2.5调频波 (4) 3 系统设计 (6) 3.1总体设计方案 (6) 3.2方案论证与比较 (7) 4 单元电路设计 (9) 4.1音频无线发射电路的设计 (9) 4.2音频无线接收电路的设计 (13) 4.3电源模块设计 (19) 5 系统测试 (20) 5.1分级调试 (20) 5.2统调 (21) 5.3发射机频率测试和峰值功率测试 (21) 5.4测试使用的仪器 (22) 6 结论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英文资料及中文翻译 (26)

1 绪论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通讯方式也从传统的有线通讯逐渐转向无线通讯。由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系统有配线的问题,较不便利,而无线通讯具有成本廉价、建设工程周期短、适应性好、扩展性好、设备维护容易实现等特点,故未来通讯方式将向无线传输系统方向发展。同时,实现系统运行的最小功耗是现代电子系统的普遍取向,也是绿色电子的基本要求。因而,如何通信才能使系统稳定、高效、节能的运行,成为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无线发射接收系统,存在着电路复杂、灵敏度低、噪声大、不易调谐等缺点。本设计采用载波的瞬时频率随传播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的调制方法,即调频方法。调频要求工作波长极短,但由于它不怕余波干扰,不串台,所以具有极好的接收性能,而且还能播送和接收立体声信号。此外,语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与调幅相比,有利于改善输出音频信号的信噪比,以保证语音业务的可靠传输。 本设计中采用调频立体声接收机集成芯片优化电路,使得接收灵敏度大为改善,外围元件极少。同时采用锁相环技术,增强锁定频率信号准确度。接收机采用电容分压式滤波器,具有动态范围大,调整方便的特点。 2 无线通讯 通常,人的说话声、音乐声等各种声音的传播距离是很短的,当人大声喊叫时,能在三十米外听清楚已是不容易了。低频率的电信号实际上不可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从天线有效地辐射到空间去,只有当馈送到天线的电流频率足够高,及波长足够短,短到能与天线的尺寸相比拟,才会有足够的电磁能辐射出去。因此,要想不用导线传送信号,只能借助于高频电磁波,由它将低频信号“携带”到空间去。将声频电信号寄载在高频正弦波上(称为调制)利用天线发射成无线电波,用无线电波来载低频电信号,就可以不用导线在空间传播很远。 将声频电信号寄载在高频正弦波上,是用声频电信号去控制等幅高频正弦波的某一参数(振幅、频率或初相位)来达到的,即使该参数按声频电信号的规律去变化。当控制的是高频正弦波的幅度时,这种调制称为幅度调制或简称调幅。同样,当被控制的是高频正弦波的频率或初相位时,则分别成为频率调制或相位调制,简称调频或调相。经过调制的高频正弦波称为已调波,或称为无线电信号。由此可见,等幅的高频正弦波实际上起着运载声频信号的运输工具的作用,所以在无线电技术中常称它为载波。载波的频率一般从几百赫兹到几千兆赫兹。 一个导体如果载有高频电流,就有电磁能向空间辐射。电磁能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称为电磁波。高频率的电流称为载波电流或简称为载波。这种频率称为载波

单工无线通信系统..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D题) 摘要: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分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发射部分采用锁相环式频率合成器技术,MC145152和MC12022芯片组成锁相环,将载波频率精确锁定在35MHz,输出载波的稳定度达到4×10-5,准确度达到3×10-5,由变容二极管V149和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实现对载波的调频调制;末级功放选用三极管2SC1970,使其工作在丙类放大状态,提高了放大器的效率,输出功率达到设计要求。接收部分以超大规模AM/FM立体声收音集成芯片CXA1238S为主体,灵敏度、镜像抑制、信噪比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音频功率放大器采用集成芯片LM386,电压放大倍数最大为200。音频输入和数据输入可自动转换;AT89S52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部分,程序设计采用C语言在KEIL51的编译器上编程实现;显示采用128×64点阵型液晶显示。经测试,整机功能齐全,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系统要求,接收波形稳定,无明显失真。 关键词:锁相环、压控振荡器、灵敏度 simplex wireless-calling system Abstract: The simplex wireless-calling system consists of two parts: transmit part and receive part.The transmit part adopts the phase-locked loop pattern of frequency synthesizing technology and uses the MC145152 and MC12022 chips to compose the phase-locked loop.It locks the frequency of the carrier-wave at 35MHz.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carrier-wave can be 4×10-5,the accuracy can be 3×10-5.The frequency modulation and the confection of the carrier-wave are realized by the capacity-changing diode V149 and the integration voltage-control oscillator MC1648 chip.The end power amplifier uses the audion 2SC1970 to make it work in the third magnifying state,it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gnifier and the power of the output reaches the design demand.The receive part uses the super cosmically AM/FM dimensional sound stereo radio reception integration chip CXA1238S as the main part.The sensitivity、the mirror-control restrain、the SNR and every capability index all reach the design demand.The au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adopts the integration chip LM386.The maximum voltage amplifying multiple is 200..The input of the audio frequency and the data can be automatically transformed. AT89S52 is used as the controlling part of the whole system.The design of the program adopts the C language to make it be programmingly realized in the translator.The display adopts 128×64 lattice LCD to show.After tested,the whole machine’s function is very complete,every demand can be realized,the receiving wave is stable,without evident distortion. Key word:PLL、VCO 、Sensitivity 目录

无线通信(2)讲述

一.填空 1.按工作方式的不同,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单工系统,半双工系统,全双工系统 2.实现全双工通信的技术分双工,频分双工两种 3.常用的多址接入方式有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 4.无线通信系统的业务功能包括语音和数据两个方面 5.信息传输效率和可靠性是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要指标 6.电磁波的传播机制总体上是反射,透射,散射,绕射 7.电磁波在两个方面传播特性:在距发射机一定距离处,在距发射源一定距离处 8.电磁场的概念: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 9.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三种基本方式:地球表面波传播,天波传播,空间波传播 10.多径衰落和小尺度衰落概念:这种无线电信号在短时间内或短距离上传播后,其幅度、相位或时延快速变化,以至于大尺度路径损耗的影响可以忽略的现象 11.小尺度衰落信道类型:平坦衰落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快衰落信道,慢衰落信道 12.抗衰落技术主要有信道编码技术,均衡技术,扩频技术和分集技术 13.信道编码技术:通过在发送信息时加入冗余的数据位来改善通信

链路性能的 14.均衡技术:可以补偿时分信道中由于多径效应而产生的码间干扰 15.扩频技术:是依据香农定理,用频带换取信噪比来提高系统可靠性的 16.分集技术:无线传输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道的时变多径衰落,克服多径衰落主要用“微分集” 17.广义上任何用来削弱码间干扰的信号处理方法都可称之为均衡 18.自适应均衡可分为频域均衡,时域均衡 19.频域均衡:使总的传输函数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即校正幅频特性和群时延特性 20.时域均衡:使总的冲激响应满足无码间干扰的条件,这是通过自适应算法实现的。数字通信中多采用时域均衡 21.自适应均衡器可分为预置式均衡器,自适应均衡器工作方式 22.均衡技术分为线性均衡,非线性均衡 23.微分集技术主要有空间分集,时间分集,频率分集,角度分集,极化分集。微分集一般直接称为分集 24.合并方式有选择式合并,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 25.多输入多输出,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单输入多输出 26.空时编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发射分集的空时分组编码和空时网格编码。另一类是基于空间复用的分层空时编码,也就是Bell 实验室提出的空时分层结构 27.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构成

电梯全双工无线数字呼叫对讲通话系统

电梯全双工无线数字呼叫对讲通话系统 品质、卓越、诚信 一、产品概述: 本产品为我公司专门针对国内电梯缺乏远程应急呼叫管理、以致无法及时赶往现场救助受困人员、快速修理故障电梯等问题,特别设计开发的中控式无线对讲呼叫高新技术产品。本产品采用远距离中控式无线电梯呼叫系统,本系统具有无需任何施工铺架线、大范围电梯无线集中管理、抗干扰能力强、音质清晰、无线呼叫覆盖半径大、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面板数字按键采用激光打印,操作,安装简单等优越特性。能够在不改动电梯的内部结构、外观和原电梯操作方法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多部以至上百部电梯无线连网通信,实现监控中心对电梯的集中对讲和管理,电梯内人员只需通过一次按键呼叫后,实现自动无线对讲连接,外部呼入能自动接听,自动挂断等多种功能。极好地解决了因电梯故障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二、系统功能简介: 1、呼叫:电梯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停机或停电困人等意外情况时,电梯乘客可轻按“呼叫”键向监控中心发出呼叫信号。 2、特点:乘客一键自动报警、语音录音呼叫;监控中心警示声、光键、语音提示呼叫方位与示警。 3、优势:一键式呼叫、方便快捷,能有效解决监控中心、机房、轿厢、轿顶、坑底多方双向通话。 三、产品功能特点: (一)、电梯无线对讲中控呼叫系统 1、可以单独呼叫每个分机 2、可以单独接收每个分机应答 3、无线双向对讲

4、可以一键向所有分机广播 5、可以单独与电梯房双向对讲 6、故障电梯信号灯指示 7、故障电梯呼叫时,自动播报电梯序号 8、对讲状态信号灯提示 9、对讲进程中控控制功能 10、具备自动巡检功能 11、5w功率,具有非常强的抗屏蔽性能 12、专用UPS充电电源 (二)、电梯无线对讲转发分机呼叫系统 1、呼叫语音录音 2、一键自动报警呼叫及语音录音呼叫 3、接收主机语音呼叫 4、自动应答回呼主机 5、无线双向对讲 6、防止反复呼叫 7、工程接口齐全 8、5w功率,抗屏蔽性能强 (三)、电梯分机有线交换系统 1、可以实现多台电梯通过一台电梯无线转发分机与中控对讲呼叫 2、通过增加电梯电话,实现监控中心、机房、轿厢、轿顶、坑底五方对 讲通话 (四)、电梯无线对讲呼叫系统优势 1、大量节约昂贵的线路成本; 2、大量节约线路铺设高额的施工成本; 3、大量节约由于线路故障、老化等因素而带来的维护成本; 4、完全杜绝由于铺设线路带来的对楼宇及道路的破坏; 5、监控中心位置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无需任何线路调整; 6、整个系统施工极为简单、施工周期短、见效快; 7、无线距离覆盖范围广,在5公里半径内抗干扰能力强、音质清晰 四、产品对讲系统布线图: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学习资料

目录 摘要 ......................................................................................................................................... II 前言 .. (1) 1 系统设计 (2) 1.1 设计要求 (2) 1.2 总体设计方案 (3) 2 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13) 2.1 发射部分电路的设计 (13) 2.2 接收部分电路的设计 (20) 2.3 PT2262/2272编码/解码电路设计 (26) 2.4 抗干扰措施 (28) 2.5 20dB衰减器的制作 (29) 3 软件设计 (30) 3.1 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的关系 (30) 3.2 发射部分程序设计 (30) 3.3 接收部分程序设计 (31) 4 系统测试 (32) 4.1 测试使用的仪器 (32) 4.2 指标测试和测试结果 (32) 4.3 波形观察及距离测量 (38) 4.4 结果分析 (39) 结束语 (40) 参考文献 (42) 致谢 (43) 附录1 使用说明 (44) 附录2主要元器件清单 (45) 附录3电路原理图及印制板图 (46) 附录4程序清单 (54)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摘要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分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发射部分采用锁相环式频率合成器技术,MC145152和MC12022芯片组成锁相环,将载波频率精确锁定在35MHz,输出载波的稳定度达到4×10-5,准确度达到3×10-5,由变容二极管V149和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实现对载波的调频调制;末级功放选用三极管2SC1970,使其工作在丙类放大状态,提高了放大器的效率,输出功率达到设计要求。接收部分以超大规模AM/FM 立体声收音集成芯片CXA1238S为主体,灵敏度、镜像抑制、信噪比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音频功率放大器采用集成芯片LM386,电压放大倍数最大为200。采用PT2262/2272编码/解码电路实现了数据传输业务以及对台号的选择等功能;音频输入和数据输入可自动转换;AT89S52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部分,程序设计采用C语言在KEIL51的编译器上编程实现;显示采用128×64点阵型液晶显示。经测试,整机功能齐全,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系统要求,接收波形稳定,无明显失真。 关键词锁相环,压控振荡器,灵敏度,编码/解码

POWERMAX无线报警系统编程及操作指南

POWERMAX 无线报警系统编程及操作指南 2006-7-11 一.安装 POWERMAX 无线报警主机 按产品说明书固定安装架,联接电话线, AC 9V 电源线,安装后备电池,使用6节5号AA 电池,跳线放在下边, 使用充电电池,跳线放在上边,主机安装在安装架上. 编程设置时主要使用下列按键: 二.注册无线探测器(ENROLLING) 先对无线探测器编防区号,安装电池,红外探测器J2放在TEST 位置(安装调试完成后J2放在OFF 位置),将红外探测器放回到包装盒里,门磁发射器(MCT-302)和磁体吸俯在一起. 按NEXT 键 直到LCD 显示屏出现 (安装模式) 按 SHOW/OK 键,输入安装员密码(出产设置9999),进入安装模式, 按主机的NEXT 键 直到LCD 显示屏出现 2 ENROLLING (注册) 按 SHOW/OK 键 LCD 显示屏出现 ZONE NO: 输入无线探测器编防区号(两位数字)01 将门磁发射器(MCT-302)与磁体分开,报警主机将收到门磁发射器发出的无线信号,报警主机发出”嘀..嘀..嘀”,表示注册成功 ,门磁发射器(MCT-302)和磁体重新吸俯在一起.继续注册下一个无线探测器 . 按 按

将无线红外探测器从包装盒里取出,触发无线红外探测器, 探测器红灯亮, 报警主机将收到无线红外探测器发出的无线信号,报警主机发出”嘀..嘀..嘀”,表示注册成功, 将红外探测器放回到包装盒里,继续注册下一个无线探测器. 按SHOW/OK键LCD显示屏出现ZONE NO: 输入无线探测器编防区号(两位数字)03 , 报警主机将收到无线烟感探测器发出的无线信号,报警主机发出”嘀..嘀..嘀”,表示注册成功, 继续注册下一个无线探测器. 完成注册无线探测器后,按AW AY键, LCD显示屏出现OK 按SHOW/OK键返回到开机状态 三.注册无线按钮(ENROLLING Keyfob) 按NEXT键直到LCD显示屏出现 按SHOW/OK键,输入安装员密码(出产设置9999),进入安装模式, 按SHOW/OK键LCD显示屏出现Keyfob NO: 输入无线按钮号 1 按无线按钮的任意键, 按钮的红灯亮,发出的无线信号,报警主机发出”嘀..嘀..嘀”,表示注册成功, 继续注册下一个无线按钮. 完成注册无线按钮,按AW AY键, LCD显示屏出现OK 按SHOW/OK键返回到开机状态 四.定义防区类型,名称及门铃功能 按SHOW/OK键,输入安装员密码(出产设置9999),进入安装模式, NO: 输入无线探测器编防区号(两位数字)01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解析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 1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要求为:设计一个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实现无线发射机至接收机间的单工语音传输业务。 具体设计要求: ⑴设计发射频率在32MHz左右,无线发射机传送信号的输入采用线路输入方式, 采用分立元件构成音频无线发射电路。 ⑵设计一个与发射机相对应的频率的无线接收机,接收机采用第三代立体声接 收机要求采用立体声播放,音质好。放收音机电路CXA1238组成的单片收音机,用扬声器收听语音信号。 ⑶传送信号为正弦波,在300Hz~3400Hz时,系统发射功率20mW左右。 ⑷要求无线收发室内通信距离不小于5米。 ⑸要求无线天线采用拉杆天线或导线,长度小于等于1米。 ⑹系统可实现无明显失真的语音传输。 2 方案论证与比较 2.1 音频无线发射电路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1:采用集成芯片MC2833及相关电路构成。它可构成发射高频率信号的功率放大器。电路主要由音频放大器、可变电抗器、射频振荡器、输出缓冲器以及放大电路构成。本方案调频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先将语音通过话筒变成音频电压信号送给音频放大器进行音频电压放大,此音频电压信号经耦合电容送给可变电抗改变电抗值,而由可变电抗以及电感、晶体与高频振荡器组成调频振荡电路,产生调频波经缓冲送给两级二倍频放大器。电路基本框图如图1所示。但由于该方案涉及到的谐振回路较多,不易统调,因而频率不易控制,导致信号不稳定,容易跑台,实现较为困难。 图1 MC2833电路基本框图

方案2:采用集成芯片BA1404及相关电路构成。它主要由前置音频放大器,立体声调制器,FM调制器及射频放大器组成。利用内部参考电压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可实现发射频率的调整,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本方案可实现立体声调频发射,典型调频频段为75-108MHz,不足是振荡频率不易调整,尤其是低端频率实现困难,难以实现要求频段的调整。 图2 BA1404电路基本框图 方案3:采用分立元件构成音频无线发射电路。图3所示为分立元件调频电路框图。利用三极管构成高频振荡器,调节相应的电感和电容的大小,可产生稳定的中心频率,在音频信号的作用下,可产生相应的调频波,再经过缓冲放大和末级功率放大,得到需要的调频信号。相对前两种方案,本方案不仅电路简单,而且调试控制非常灵活,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容易实现调频的要求。 图3 分立元件调频电路框图 综上所述,本设计选择方案3,即利用分立元件构成音频无线发射电路。 2.2 音频无线接收电路设计方案论证与比较 方案1:采用芯片MC3362 。该芯片是美国MOTOROLA公司生产的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主要应用于语音通讯和数据传输的无线接收机。调频接收电路框图如图4所示。MC3362片内包含振荡电路、混频电路、限幅放大器、积分鉴频器、场强指示驱动及载频检波电路等电路。具有低供电电压、低功耗、灵敏度高等特点,主要应用于语音和数字通讯的接收设备。但是该电路较多用于调频广播接收,在要求的频段内进行调试相对困难。 图4 MC3362调频接收电路框图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 第一教案 A:课题:绪论 B:课型:新课 C: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史 3、了解金属材料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D:教学重点与难点 无 E:教学过程 绪论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是研究金属材料的成份、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的性能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1、主要内容: 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和金属材料等。 2、金属的性能主要介绍: (1)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2)金属学基础知识讲述金属的晶体结构、结晶及金属的塑性变形,铁碳合金的组织及铁碳合金相图; (3)钢的热处理讲述热处理的原理和工艺; (4)金属材料讲述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组织、热处理、性能及用途。 3、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观察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金属材料。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史

金属材料的使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四、金属材料在工业农业上的应用。 F:小结 G:布臵作业:预习第一章序论及第一章第一小节 第二教案 A:课题:金属的性能 B:课型:新课 C: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金属材料性能(工艺性能、使用性能)的概念、分类 2、掌握力学性能概念及其指标 3、掌握载荷的性质、名称、分类 4、掌握强度的概念及其种类、应力的概念及符号 D、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金属材料的性能是教学重点 2、金属材料的强度概念及种类是教学难点 E、教学过程: 第一章金属的性能 概论: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①物理 性能(如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磁性等)。②化学性能(如抗腐蚀性、抗氧化性等)。③力学性能(如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疲劳强度等)。④工艺性能。 第一节金属的力学性能 一、力学性能的概念:力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 二、载荷的概念及分类: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合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学生姓名王敏系别专业班级 课题类型工程设计类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高频、通信电路 课题来源科研研究项目 名称编号 课题意义、基本要求、重点需要研究的问题 课题意义:单工无线呼叫系统,是实现主站至从站间的单工语言及数据传输业务。即主站只管发射信息,从站只管接收信息,单向传输,不需要返回。主站传送信息,多个从站接收信息,可做一个接收机,但具有单呼和群呼功能。 基本要求:本课题的技术指标: (1)设计一个主站,传送一路语言信号,其发射频率在30~40MHz之间自行选择,其发射峰值功率不大于20mW(50Ω假负载上测定)信号带宽及调制方式自定, (2)设计一个从站,其接收频率与主站相对应,从站必须采用电池组供电,用耳机收听语音信号, (3)主、从站室内通信距离不小于5m, (4)主、从站收发天线采拉杆天线或导线,长度≤1m 需要研究的问题: (1)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电路理论知识,设计出总体方案, (2)进行理论设计和可行性方案论证, (3)完成电路研制。电路实现。 计划与进度要求论文题目下发——寒假期间阅读参考文献、查阅相关资料。 1 — 4 周实习并准备开题报告,了解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红的工作原理。 5 — 6 周学习并深入理解单工无线呼叫系统的相关知识,理解发射、接 收系统工作基理,分解各单元电路的技术指标,进行初步的方 案论证,完成论文的开题。 7 — 8 周根据设计指标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分别对发射、接收系统电路 进行理论设计, 9 — 10 周对设计方案中相关电路进行仿真 11— 12周对软件设计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修正理论设计,并进行部分硬件电路的搭建工作。 13— 14周完成该系统设计并进行相关电路调试,完成电路试验。撰写论文15— 16周整理论文,准备答辩。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

电子教案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 课题: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 科目:数字通信技术 单位:宝鸡理工学校电工电子教研组 姓名:石元辉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2、掌握单工、双工、半双工的概念 3、理解单工、双工、半双工的原理、特点 二、教学内容: 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2、单工、双工、半双工的概念 3、单工、双工、半双工的原理、特点 三、教学重点 1、单工、双工、半双工的概念 2、单工、双工、半双工的原理、特点 四、教学难点 1、单工、双工、半双工的概念 2、单工、双工、半双工的原理、特点 五、教学方法 1、依据教材的内容,采用讲授法。 2、现代教学论观点,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 - 1 - -

1、组织教学(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2、导入新课(理论与实际相互衔接、设疑、分析结论) 无线通信的传输方式分单向传输(广播式)和双向传输(应答式)。单向传输只用于无线电寻呼系统。双向传输有单工、双工和半双工三种工作方式。 3、授新课(讲授重点、化简难点) (1)课题板书§1.2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 (2)学习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 1.2.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单工、双工、半双工三种工作方式。 1.2.2单工通信 1、概念: 单工通信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进行收信和发信。 2、分类: 根据收、发频率的异同,分为同频单工和异频单工。 3、同频单工: 通信双方使用相同的频率工作,发送时不接收,接收时不发送。 4、异频单工: 收发信机使用两个不同的频率分别进行发送和接收。 5、单工通信的特点: - - 2 - -

毕业设计_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资料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一个具有单工语音和英文数据传输功能无线呼叫系统。该系统的主站主要由单片机与双音频(DTMF)信号编码器以及锁相频率发射机组成;从站主要由由单片机与高保真调频接收机以及双音频信号解码器组成。主站与从站通过锁相频率发射机与高保真调频接收机进行通讯。双音频(DTMF)信号编码器与双音频信号解码器能对调频信号中的双音频(DTMF)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双音频(DTMF)信号编码器与双音频信号解码器使得本系统具有数据传输能力。在传输语音信号的同时也能传输一定的数据信息,对于小型的通讯系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关键词】:单片机双音频(DTMF)锁相环数据传输 【Abstract】: T his article describes a radio calling system with the functions of single direction vo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AT89S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system’s master station mainly consists of the single chip, DTMF signal encoder and PLL frequency transmitter. The slave stations mainly consist of single chip, Hi-Fi FM receiver and DTMF signal decoder. The master and slave station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PLL frequency transmitter and Hi-Fi FM receiver . Both of them make the syste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the data. The system is suitable for using in small communications systems due to the ability of its transmitting voice as well as the data in the same time. 【Key Word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DTMF PLL Data transmission 一、方案比较与论证 1、编码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双音频(DTMF)信号发生器HT9200B将从单片机要发送的代码转换成双音频信号,该方案的优点是编码方式简单,可以选择串行和并行两种模式,编程者可以根据自己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报告

试题编号D 单工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报告 学校哈尔滨工程大学 姓名刘希胜 姓名朱梅冬 姓名张静

目录 一.摘要和关键词 (3) 1.摘要 (3) 2.关键词 (3) 二. Abstract and Key Word (3) 1.Abstract (3) 2.Key Word (3)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4) 1.设计任务 (4) 2.设计要求 (4) 2.1基本要求 (4) 2.2发挥部分 (4) 3.说明 (4) 4、评分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方案比较与论证.. (4) 1.调制方式选择 (4) 1.1调幅方式 (5) 1.2调频方式 (5) 1.3调相方式 (5) 2.调谐方式选择 (5) 2.1电压调谐方式 (5) 2.2 PLL频率合成方法 (5) 五.系统设计 (6) 1.系统简介 (6) 2、发射机电路 (6) 3、锁相环电路 (7) 3.1本振部分 (7) 3.2 下面讨论环路滤波器的设计 (8) 4、接收机电路 (10) 六、系统的组装与测试 (10) 1.系统的组装 (10) 2.测试方法与测试数据 (10) 2.1测试仪器 (10) 2.2锁相环的测试 (11) 2.3发射机的调试 (12) 2.4接收机的调制 (12) 2.5 联机调试连接图 (12) 七、参考文献: (13)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设计报告 一.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 本单工无线呼叫系统以MC2833组成的单片调频发射系统作为主站,采用以MC3362作为核心的单片调频接收机作为从站,并且由锁相环频率合成器(PLL)提供高精度的本振。电路能较小失真的传输语音和输入波形信号,具有很高的带负载能力,由于增加了一些小的端子,不仅实现了题目的基本要求,也使得连接变得简单,并且性能稳定。 2.关键词 频率合成器,调频接收机,发射机 二. Abstract and Key Word 1.Abstract In the design,MC2833 and MC3362 is applied as the transmiter and receiver,respectivelly .Meanwhile,the frequency synthesizer PLL is employed to implement local oscillator with high stability .Circuit can light distorted transmission pronunciation input and wave form signal .Except this ,the ability of leading load is very high,.As we increased some little terminals on it, this make it simple to connect to. And the performance is steady. The design basic targets demanded are ideally realized. 2.Key Word frequency synthesizer,transmitter,receiv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