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的精神》读书报告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与社会

读书报告

《论法的精神》

(第三卷)

学院:经管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姓名:**

学号:********

读书报告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他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这本书被称为"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

在这部书中,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特别强调法的功能,他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

在此书的第三卷中,他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感情、道德、风俗等会产生巨大影响,认为土壤同居民性格之间,尤其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认为国家疆域的大小同国家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联系。对于这一类观点,由于自己是第一次听说,所以觉得十分新奇有趣,不过他讲的的确挺有道理的,所以我表示很认同。此外,我也很佩服他,而且不得不感

叹一下历史上的这些伟人们的杰出成绩。就像孟德斯鸠能在十八世纪那样早的年代发现气候、法律与政治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可见他不寻常的洞察能力和智慧。而且不仅他一人,同时代或其他时代也有许许多多如此的例子。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些伟人们,其实他们的思想是不会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的,因为即使在十八世纪那样动荡的局势下,他们的思想依旧能够自由翱翔。

孟德斯鸠说,“寒冷的空气使我们外部纤维的末端紧缩起来,这样会增加纤维末端的弹力并有利于血液从这些末端返回心脏。寒冷的空气还会减少这些纤维的长度,因而还增加了它们的力量。反之,炎热的空气使纤维的末端松弛,使它们伸长,因此,减少它们的力量和弹性。”所以说,在寒冷的国家,人们对快乐不够敏感。在温暖的国家,人们对快乐的敏感性就要强些。在炎热的国家,人们对快乐极为敏感。如此科学般的解释,让人不得不信服,虽然心中还是会有一点的疑惑。但也因此,北方人内心对疼痛的感觉比较迟钝,这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我想这与北方人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格倒是挺像的。

在第三卷的第五节中,说不抵御气候缺陷的立法者就不是好的立法者。这个说法同样很新奇,就算在今天的认识中,如果不是看了此书,也很难想像到。不过,又觉得其实今天的那些立法者可能也并没有因此书的这类观点对立法作出实质性的调整吧,虽然可以肯定他们是阅读过此书的。当然,我这样想也只是纯粹的主观意识。

“奴役的压力可以承受,但是精神动力不可没有,因为这种动力是人类行为所不可缺少的。”对于这句话,也挺有感悟的,这让我联

想到卧薪尝胆这个例子,越王勾践正是忍受着奴役的压力,以救国、兴国为精神动力,最后终于成功了!“身体的懒惰自然与思想上的懒惰联系在一起。身体的懒惰使思想上不能有任何动作、任何努力、任何争论。”从这句话中也可以反思我们自身,学习与生活,很有道理,就像另一位现代作者所说“饱暖思淫欲”,若要从思想上勤奋起来,身体上就应作出代表性的行动。由此可见,此书也有修身养性的作用!

孟德斯鸠也说,中国的立法者是比较明智的,他们不是从人类将来可能享有的安宁环境去考察人,而是从适宜于履行终生义务的行动中去考察人,所以他们的宗教、哲学和法律都是符合实际的。这个我倒是比较赞成,但之后这一句话,“自然的因素越使人倾向于静止,精神的因素越应使人远离静止”,我就有点不明白了。因为自然的因素大多是静止的吗,还是精神的因素多是如思想一样的活跃?

在讲到促进工业发展的办法中,他说懒惰的民族通常是骄傲的。人们可以用结果来反对原因,用骄傲来摧毁懒惰。我觉得这样的说法不是有点矛盾吗...在与气候有关的法律中,我看到法律还可以阻止疾病的传播,感觉真的很不可思议。不过,正是因此才体现了这些法律的明智与远见。因为疾病的传播是非常快速的,其来源也是不确定的,这就要求制定出来的法律极具时效性、实用性等特征。对于这些疾病(类似于麻风病)蔓延的原因,孟德斯鸠清楚地解释道:对黄金的渴望是这种病得以蔓延的原因。由此,我仿佛看到了这一类人的贪婪眼神,就像国人所说“财迷心窍”。如果,人们知道黄金的获取是以牺牲千万生命换来,是以疾病肆掠的残忍为代价,还会选择这么做吗?

如果是,那就真的是泯灭人性了!疾病的传染可以让数以万计的人失去生命,具有同样效果的还有战争,美国不是经常批判我国对人权的不尊重吗,可是却是这样一个国家在故意性的发动同样不尊重人权的战争。可见这个国家的人权思想是有多么的冠冕堂皇。不过,依然可以理解,抨击中国的人权或是攻打伊拉克之类的国家,一切只是为了利益。

在日本,人们的生性很残忍,以致他们的立法者和官吏对他们一点也不信任。立法者和官吏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审判、威胁和惩罚。相反,在印度,宜人的气候带来了坦诚的风尚,产生了和善的法律。由此,我想,对于日本人在二战的历史甚至今天这些不被正常国家人民所接受的做法,从这里也找了一个依据呢!另一方面,也让我看到了宜人的气候是如此的美好,以至于影响风尚,就像作者对印度的描述。

所以,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有不同的需要,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法律。

在对黑人的奴役这一节里,作者说“心胸狭隘的人过分地夸张了对非洲人的不公平待遇。因为,如果情况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的话,那么欧洲的君主们彼此之间缔结了那么多无用的公约,竟会没想到制定一个弘扬仁慈与怜悯的一般性协议呢?”这句话,我不是很理解也不认同,甚至还以这是不是作者的真实想法,亦或者是我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我们一直认为欧洲人把美洲人泯灭之后,将非洲人作奴隶来开发这广阔的田地,这其中的过程是非常残忍的,黑奴们完全没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