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院感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院感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院感防控工作汇报(总结)

院感防控工作要点 (2020.10.30) 省疫情防控督导组对院感防控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结合我县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存在的有关共性问题,希望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整改。 一、院感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1、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流程未及时更新,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要求各医疗机构全面梳理疫情防控相关文件,并将其作为开展目前院感防控工作的具体依据,进一步规范院感管理制度,优化处置流程,压实主体责任,彻底排除隐患,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2.个人防护不到位;要求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分区、分级、分岗位防护。加强个人防护知识培训,特别要注重全员培训及培训效果,使其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确保全体医务人员严格落实标准防护措施,按要求正确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和实施手卫生,切实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3.部分单位未设置缓冲病房或设置缓冲病房数量不够;要设置足额的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的缓冲病房,用于暂未取得核酸检测结果情况下,安置新入院患者,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强化病区24小时门禁管理,无关人员禁止随意出入。取消非必要的现场探视和陪护,确需陪护的可安排1名固定陪护人员,检测核酸阴性后并发放陪护证。 4.清洁消毒制度落实还不到位;要认真落实《医院消毒卫

生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关于全面精准开展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95 号)等文件规范要求,严格做好诊疗环境、物体表面、室内空气、医疗器械、医用织物、患者用物的清洁消毒,对重点部门加大消毒频次,严格终末消毒并记录。 5.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严格执行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贮存、消毒、登记制度,严格按要求进行分类收集,规范设置转运、贮存设施,并严格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建立医疗废物交接记录登记簿,及时认真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6.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还不到位;对住院病人、陪护、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应检尽检”工作方案规定,14天进行一轮核酸检测。 7.有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预检分诊工作流于形式,形同虚设,甚至是应付检查;要落实“戴口罩、测体温、亮绿码、问旅行史”措施,确保做到早发现异常患者及时处置。 8.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诊室建设还不规范,特别是民营医疗机构差距较大;要严格按照“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必须建设发热门诊,其他医疗机构建设发热哨点诊室”的规定搞好建设及规范使用,尤其是“三区两通道”要严格分清。 二、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院感防控工作。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连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不断部署,一

院内感染控制方案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早期发现院内感染情况,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蔓延,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XXX卫生健康局关于转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X卫健发【2019】X号和XXX卫生健康局《关于开展全县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排查整顿的通知》X卫健发【2019】X号文件精神,现特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我院成立院感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院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一般措施由于医院内感染对病人健康恢复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控制医院内感染应受到所有卫生行政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我院成立了院感领导小组;一旦发现感染性疾病应追查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等制订有效防治措施,并随时予以修改完善。对医院职工包括所有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等进行卫生宣传教育,使人人掌握医院内感染的基本知识,以防止病人间交叉感染的发生,也防止病人自工作人员获得感染和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职工应严格遵守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简而易行的洗手措施不能忘记,接触病人前后均应洗手,使每人皆认识到洗手是预防医院内感染

的重要措施。 二、具体措施 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管理,严格掌握适应症,反对盲目的预防性应用;针对性的选用敏感抗生素;注意采用最小剂量及最短疗程,克服使用不当或过分使用抗生素.加强客观调控,推行限制性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2、加强治疗室的管理,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紫外线灯管必须达到合格,装置位置正确,定期擦拭积尘.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60分钟,清晨3~4时为宜,并且按护理部印发的紫外线专用登记表进行登记,并认真填写,以便计算累计时间,及时更换紫外线灯管.治疗室地面每日用0.5%84溶液消毒,每日定时用干净湿拖布擦拭地面,并单独使用存放,经常保持治疗室清洁,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进入治疗室时戴口罩,衣帽整洁,操作宜轻,稳,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加强病区的卫生清洁工作.病房保持空气新鲜,禁止室内抽烟,每日定时开窗通风.病区采用湿式清扫,每日拖地,擦拭床头柜,椅子,输液架等,做到一室一拖布,一床一桌一湿擦布,严格注意手的卫生,在一系列的消毒隔离中,洗手是最重要的环节,医务人员的手经常会接触不同污染物品,又要进行无菌操作,因此是医院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为了做好双向保护,预防交叉感染,我们要求医生一查一治一洗手,护士集体治疗时治疗车上备洗手液,为每个病人处理前后洗手或用消毒液浸泡过的毛巾擦手。 4、加强消毒灭菌的监测与管理.对需要进入人体内部包括进入血管组织及体腔的医用器械,如静脉及肌注用具等要求绝对无菌:对采用化学

体检中心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

体检中心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 发表时间:2012-11-22T09:27:12.2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2期供稿作者:叶有强1 袁君君1 彭虹1 郑芳2 [导读]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心潜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降低体检中心院内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方法针对医院感染潜在的各危险因素提出合理的整改防控措施。 叶有强1 袁君君1 彭虹1 郑芳2(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519000; 2广东珠海市人民医院 519000)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心潜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降低体检中心院内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方法针对医院感染潜在的各危险因素提出合理的整改防控措施。结果经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优化环境设施等措施,有效地杜绝了院内感染发生,保证了体检者的安全。结论健康体检服务抓好院内感染的防控同时赢得了体检者的认可与好评, 保证了健康体检质量。 【关键词】健康体检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147-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重视,服务需求越来越大,由于体检量增加,体检中心医院感染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危险,给体检者造成不必要伤害。为了保证健康体检的质量及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对体检中心潜在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体检中心院内感染潜在的危险因素[1-3] 1.1 健康体检中心人流量大,人群相对集中,室内通风不畅,清洁区与污染区区分不够规范,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1.2 医护人员和体检者存在侥幸心理,防范意识不强,无菌操作不规范。参加体检者无医院感染意识和观念,无菌观念缺失;医护工作者标准预防意识观念欠缺, 大部分体检医务工作者认为, 体检者大多为健康人群, 不同于医院里患病的患者, 殊不知受检人群中也不乏有阳性携带菌者, 医护工作者操作稍有不慎, 也会发生交叉感染。 1.3 医院感染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督。 1.4 医检不分。当患者出现疾病症状时,希望借助一次全面的身体健康体检来发现问题并得到诊断,为了增高工作量,往往对体检对象不加筛选,只要有体检需求,就将其纳入健康体检的行列。而参加体检的客人是相对健康的人群,和患者混挤在一起,无形中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因而以健康、亚健康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体检中心应甄别出这些疾病患者,将其推荐到门诊接受诊治。 1.5 标本因素[1]。科室担负大量体检者的血液、尿液、分泌物等标本的采集、运送、暂存等工作, 每一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隐患, 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且长期频繁接触血液、尿液、分泌物也是感染HBV、HCV、HIV 等的高危因素。 2. 院内感染的防控措施 2.1 合理布局优化体检环境本院体检中心位于门诊楼一层,占地面积1500m2,走廊宽度达4.5m,可有效地降低人员密度,改善了体检环境。为避免人员过多集聚, 实行提前预约每日体检人数, 按计划程序进行体检, 提前备足体检所需医疗器械物品。各检查科室做到搭配合理,实现体检者的分流管理。科室布局与体检流程完美结合,在体检大厅设置清楚的科室标示牌、路标和体检流程图,提高体检效率,减少患者在医院内检查时间,从而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另外,设置足够导诊岗位,为体检者进行导诊服务,对初次来检人员要重点导诊,介绍各功能科室位置,避免因找不到地方导致体检时间延长,增加医院感染风险[4]。体检大厅及各检查室要保持清洁、干燥及空气流通,致使室内空气新鲜, 减少污染,为体检者提供清洁、安全的体检环境。空气消毒主要采用定时通风、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每日下班后用紫外线灯照射诊室30 min。诊桌台面等其他物体表面在体检结束后进行日常清洁卫生, 用清洁的湿抹布或消毒液擦拭。 2.2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教育培训体检中心是一个科学技术密集型的组织,由多科室、多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相当于一个小型医院,涉及各类医务人员,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对医院感染管理者进行定期考核,监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提高工作人员标准预防意识,组织体检中心医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职业风险与标准预防》、《医院废物管理条例》等制度,并规范相关操作程序,提高了医护防范交叉感染的意识,保证患者免受交叉感染,保证医护人员自身安全。而标准预防措施是指提供医疗服务时认定所有的患者都可能具有潜在传染性的一种观念[4],它是WHO推荐的能够预防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全面隔离方法, 强调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双向防护。 2.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是预防院内感染的根本保证[5]。制定规范的无菌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及规范洗手制度。医务人员洗手不规范导致的手部带菌传播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规范洗手可有效阻断致病菌经手传播,降低院内感染风险。研究表明,物体表面细菌和病毒经手接触后,可长时间滞留在手部皮肤表面,而规范的洗手可将手部皮肤表面细菌和病毒清除,从而阻断细菌或病毒的传播,是降低体检中心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关键。而提供伸手可得的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消毒液是防止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对医生用的听诊器、血压计袖带、测视力用的眼罩均用手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擦拭后再用,并一用一消毒。对妇检患者采用一次性床单、手套,一人一用一更换。静脉采血严格使用一次性采血器、塑料试管,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垫一擦手消毒。反复使用的检查器材,如耳鼻喉科的鼻镜等,具有用量大、更换快的特点,必须加强日常管理,要在体检前及时做好擦拭、消毒等准备工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4 实现医检分离[6] 医院体检中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体检前一定要对体检者进行认真把关,在检前咨询环节,对体检者的体检目的、健康状况进行基本的了解,不与医院的门诊抢病源,将不适合健康体检的病人推荐到医院的门诊科室接受专科诊治,真正做到“医检分离”,从而避免交叉感染等问题的发生。在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医检分离的体检模式越来越受群众欢迎。 2.5 严格标本转运作业规范建立标本采集、种类、数量、运送、交接等工作的登记制度, 按规定转运标本至检验科、病理科的专署位置; 转运标本的容器有明确的标识并且定期对容器进行清洁消毒灭菌。 2.6 加强体检后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医疗废弃物进行严格分类收集,锐利器具如一次性消毒注射器等锐器盒集中放入专用容器回收处置,对传染患者或疑似传染患者用后的敷料、棉签一律焚烧处理,用后的一次性床单、手套用黄色专用垃圾袋装好,由专人收集送至医疗废弃物接收点进行消毒等无害化处理, 禁止重复使用。 3.效果评估 我院体检中心成立以来,针对上述院内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防控措施,有效杜绝了健康体检院内感染的发生,无一例因为院内感染而造成不良后果,进一步完善了健康体检的内涵,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疗机构院感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医疗机构院感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秋冬季新型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X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有效控制秋冬季X的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防范疫情的扩散蔓延,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病毒在医院交叉传播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订此应急处置预案。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县工作人员、患者或其家属、陪护。医院一旦发生X确诊患者即刻医院感染暴发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报告医务科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就地隔离工作,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请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批准启动封闭楼层的应急预案并全院内部通报,同时上报行政主管门启动封闭楼层的应急处置预案。 二、处置工作原则。处置过程实行调查与控制措施同步进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积极采取措施,防止X医院感染暴发的扩大化。 三、组织领导职责和成员职责。组长:(1)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组织、协调封闭楼层等应急处置工作。(2)对X院内感染事件成立与否做出最终判断。(3)决定本预案是否启动和是否终止。(4)研究并制定X院感事件时的楼层封闭式隔离控制措施并负责对外信息发布;按照规定向卫健局及疾控中心报告。 成员: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护理部公卫科、检验科、药学部、设备科、总务科、保卫科等负责人、发生X病例科室主任及护士长。职责(1)负责对有

关的标本采集,明确诊断并积极进行治疗或转运(2)负责对本预案的启动及终止提出建议。(3)调度全县卫生技术力量,保障医院其他病员治疗工作开展。(4)负责病人分流转运交接做好医院其他病员和家属集中隔离解释和情绪疏导工作,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5)根据疫情发展及调查结果完善诊疗方案。 院感防控小组组长:x,小组成员:医院感染管理科其他成员、各科室感控小组成员、药房、后勤、检验科、设备科、保卫科、医院改建公司负责人等。职责(1)负责病区封闭隔离时建筑布局紧急改造,提供隔离应急物资,包括药品器械、消毒药物、个人防护物品,隔离区食品和生活用品准备,保障医院水、电正常供应等,提供保卫工作,在接到封闭楼层指示后,设备科、后勤、药剂科应在4小时内立即对医疗设备、防护用品、药品、消毒药械等进行库存检查质量检修,根据库存状况及领导小组的进一步安排;进行紧急采购,以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2)督导保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严格实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医疗废物转运和标本院内转运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具体措施。1、报告程序医院应提高敏感性,每天对医务人员、工勤人员、进出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进行体温监测,一旦发现疑似X感染者(医务人员、工勤人员、患者陪护等),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将感染人员转入科室应急隔离病室,需治疗患者应指定专人按二级防护进行咽拭子采样或其他侵入性操作应按三级防护)要求着装后进行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患者需外出检查时提前通知检查科室相关人员穿防护用品,并由

基层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

基层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 发表时间:2013-04-27T11:26:01.8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杨先平[导读] 患者在医院内发生医院感染会直接威胁其身心健康,而有效地防范对致病微生物的传播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杨先平(四川省南部县人民医院院感科四川南部 637300)【摘要】目的:针对基层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自查分析的方法,针对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了防控措施。结果:自查发现手术室基础设施不齐全,分区、流程不规范,手术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欠缺,手术室空气质量难以保证,消毒灭菌制度执行不严格等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存在问题突出,经过硬件投入和规范、强化管理,有效的控制了手术室医院感染,保证手术安全。 【关键词】基层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防控措施【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357-02 患者在医院内发生医院感染会直接威胁其身心健康,而有效地防范对致病微生物的传播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1]。手术室是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关键部门,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保障之一,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本院在迎“二甲’复评一年多来,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同时,尤其重视手术室等重要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为加强本院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我们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后,对存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加大硬件的投入,规范、强化,提高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 1 危险因素自查分析 1.1 手术室基础设施不齐全,分区、流程不规范 由于手术室是在十几年建成的,分区、流程达不到部颁标准,手术台、无影灯、手术衣等部分基础设施陈旧,满足不了手术需要。虽然很多医生采取术后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但是手术病员的切口感染率依然较高。 1.2 手术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欠缺 基层医院手术室部分工作人员尤其是麻醉人员无菌观念较差,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欠缺,进入手术室更衣、换鞋、操作不规范,不随手关门,导致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使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被污染。手术室护工经常随意进出于手术室的清洁区、污染区。 1.3 手术室空气质量难以保证 基层医院手术室一般无层流洁净系统,而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度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创口愈合,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全民医保病人多,手术接台过多,手术间的人流量及出入手术间的次数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工作人员的手机经常被带入手术间并通话。 1.4 消毒灭菌制度执行不严格 为了减少支出,医院手术室有部分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陈旧破损也不及时更换,从而影响清洗和灭菌效果;用过的被污染的麻醉氧气面罩消毒不彻底、呼吸机一次性管消毒后重复使用;少数手术人员外科洗手不彻底,容易而导致细菌直接传播;部分参加手术人员洗手程序欠规范、洗手时间不够,擦手巾灭菌后管理不妥。 2 防控措施 2.1 改善流程,增加投入 本院确定迎“二甲’复评后,医院领导重视手术室的硬件建设,院部加大投入,改善手术室布局和流程,形成了无菌物品储存区、医护人员刷手区、污物处理区、手术区等,感染手术间靠最外面,各个区域了有明确标志,区域间尽量避免了交叉污染。同时更新了手术台、无影灯,新添置了接送病员的手术对接车、不锈钢物品存放柜(架)和手术衣等基础设施,基本满足了手术需要。 2.2 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重视医院手术室管理工作 院感科加大监督、监测力度,增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手术室护士长负责督导进入手术室各级各类人员的相关制度、措施的执行工作。上下一条心,规范管理、规范操作,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手术室院感管理小组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了解和掌握有关感染防控知识及各种规章制度,提高麻醉师、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与危害性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要求所有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把手术器械包、敷料包灭菌质量及其管理程序关,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建立沟通记录本,发现问题通过沟通及时纠正。 2.3 重视手术室空气和环境卫生管理 2.3.1 手术间每日清晨物品表面清洁擦拭1次,每台手术结束后清洁或消毒1次,每日手术间用动态消毒机定时消毒2次,每次60分钟。白天最后一台手术结束后,常规清洁消毒手术间,每周五下午固定进行终末清洁、消毒1次。 2.3.2 人员流动是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手术护士必须在手术开始前准备好所需一切物品,以减少出入手术间的次数并减少人员走动,各种操作要轻柔,严格控制手术间人数。 2.3.3 禁止手机带入手术间,更不能在手术间通话。当术中出现可见的污染物时,及时用消毒剂处理被污染的区域。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不能随意乱扔。 2.4 督导手卫生制度的落实 洗手是预防外科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80%的医院感染是由手引起的,是切断病菌传播、降低院内感染发生最经济有效、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本院将外科洗手的方法、流程用醒目的彩印后挂在洗手间墙上,手术室护士长指导、监督,院感科抽查,使医务人员能正确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外科手消毒的效果。 2.5 严格手术用品的管理 本院加大了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硬件与人力投入,所有可复用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基本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处理,同时严格执行灭菌物品的各项监测,保障发出的无菌物品质量,一次性医疗用品进入限制区时拆除外包装,医护人员使用前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不洁。护士长严格把关:一次性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一、空气消毒 病房:以自然通风为主,每周用艾叶空气消毒1次,流行季节隔日1次。 室内活动室:每天1次,以12㎡房间燃烧2根艾条,燃烧1小时后通风。 治疗室:在密闭门窗、打开抽屉、柜子、室内无人条件下,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1小时(30W紫外线灯,在1.0米处的强度>70 uW/cm2),每天照射1次。 二、紫外线照射消毒与监测 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周用7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紫外线强度计至少一年送校验一次。 (6)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每2个月一次,新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 /C㎡,使用中的旧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UW/c㎡。 三、消毒液的更换与监测 (1)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及时进行更换与监测,并作好记录。 (2)化学监测要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常规情况下“84”液、过氧乙酸应每日更换并监测,2%戊二醛液每周过滤、每半月更换。 (3)更换后均要进行监测,浸泡消毒灭菌时被消毒灭菌物品须完全浸没在消毒灭菌液内并将关节部位打开。 (4)浸泡物品须记录浸泡时间。

四、无菌技术与无菌药液 1、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用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一人一用一废弃。一次性无菌物品要拆去外包装盒再放入无菌柜。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禁在感染处穿刺。掌握重点部位院感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导管、导尿管等均须在病历上清楚记录起止时间和有无相关感染症状、体征。 3、常用无菌敷料缸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盛持物钳的干筒有效期为4小时。筒上标明有效时间。络合碘,酒精,双氧水等溶液,开启后要注明开启日期,有效期为1周。棉签开包后有效期为24小时。快速手消毒液,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有效期为1周。 4、开封的无菌包未被污染有效期为12小时,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 5、抽出的药液和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未用完时须放在无菌盘内,不得随意放在桌面上。已开封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6、血库取出血输完后包装保留一天,以备查对。输完血的血袋应包装好后才能放入冰箱内。 7、皮下注射的胰岛素开封后放冰箱内冷藏保存,有效期为1月。 五、一般物品清洁与消毒 1、办公室、处置室的桌面和台面,每日消毒液抺洗一次,柜内和抽屉随时清理,并每周消毒一次。病历架、每班整理1次,每周消毒擦拭用1:200-1:100的“84”液消毒液抺洗一次。保持病历资料的整齐与清洁。办公室地面,每日2次拖地用1:200-1:100的“84”液消毒液抺洗。墙面,每半个月抹洗1次,无污迹。玻璃窗、每周抹洗,透明无污迹。天花板、每周打扫,无灰尘无蜘蛛网。空调过滤网每月清洗1次。库房每班清理,清洁整齐。 2、处置室配置:

院感防控方案

院感防控方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医院生存发展以及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的需要。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而是涉及多学科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山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及广西新出台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修订完善本院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控制实施方案。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对修订的方案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点仍以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获取真实的医院基础感染率);重点科室、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医疗废物的管理;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法定传染病的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职业暴露处理管理,以及感染科、口腔科、手术室、产房、新生儿抢救室、内镜室、血透室等重点部门及高危科室的管理,协助质控、药剂科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管理。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监测有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种方法。目前我院实行全面综合性监测,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感染科专职人员收集感染卡片进行统计分析。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院感基础发病率调查,为目标性监测做准备。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细菌室负有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病原体分离和耐药情况的责任,遇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主要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检验科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细菌室负责,一般1-2月监测一次,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标准。?3. 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1)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基本数据集标准

ICS ××××××× × ××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HRB03.11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基本数据集 Basic dataset of behavioral risk monitor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S D00X-2009 目次 前言................................................................................ I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缩略语 (1) 3.1 术语 (1) 3.2 缩略语 (2) 4 数据集元数据 (2) 5 数据元目录 (2) 5.1 数据元属性 (2) 5.2 数据元值域代码表 (7) 6 数据元索引 (9)

WS D00X-2009 前言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基本数据集》是我国居民健康档案卫生服务基本数据集标准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标准旨在为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信息提供一套术语规范、定义明确、语义语境无歧义的基本数据集标准,以规范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基本记录内容,实现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信息在收集、存储、发布、交换等应用中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保证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信息的有效交换、统计和共享。 本标准以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记录表中各记录项为对象,以数据元为标识单元,按照摘要式目录格式编制。包含38个数据元,8个数据元值域代码表。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提升院感防控能力工作措施

提升院感防控能力工作措施 为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自治州各级医疗机构院内感染防控能力,制定措施如下。 一、完善组织体系建设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1.建立院级管理体系:成立由主管院长负责的院级管理组织(或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包括:医务部、护理部、院感办、后勤、药剂科、器械科、检验科等。 主要管理职能: 1.1 贯彻国家感染相关法规、标准、规范,根据医院实际制定本医院感染相关制度与标准并监督实施。 1.2 根据卫生学标准对医院的环境改造、施工流程等审查并提出建议。 1.3 制定感染管理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 1.4 研究确定本医院的重点部门、环节、流程及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明确各部门在感染控制中的责任。 1.5 研究制定各种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1.6 建立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感染管理相关问题。 2.感染管理部门职责:组织开展本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建立临床感染防控组织,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全员

培训,制定质量考核标准并组织实施,及时评价和调整质量管理内容,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分析监测中风险因素,组织落实干预措施。 3.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开展临床感染管理工作,落实医院的感控制度,督查消毒隔离、分区管理、手卫生、人员防护措施、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对科室各类人员及患者开展新冠防控知识培训。 二、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及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病例。根据需要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 2.病区感染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做好健康管理,强化标准预防措施,落实医院的各项感染控制制度,规范无菌操作,防止锐器伤,严格执行封闭式管理要求。 3.消毒隔离制度: 3.1 日常清洁与消毒:以清洁单元为单位进行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工作,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每天增加清洁与消毒次数,清洁区以环境清洁为主。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下,应先使用消毒湿巾去除污染,再实施消毒。 3.2 预防消毒与随时消毒相结合。 3.3 实施终末消毒:空气、物体表面、织物、医疗设备、药品、患者衣物等,可采取次氯酸钠或过氧化氢汽(气)化/雾化

院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院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计划一:院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完善,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 1、对全院各类人员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培训考核每季度至少一次。 2、进一步完善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有关职责,并对其履行情况进行督导。 二、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监管 1、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并指导实施。 2、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每半年分析一次,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积极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医院感染发生生率<7%。 3、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4、积极开展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每季度调查一次,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相关科室,漏报率应<20%。 5、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科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时限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医院感染病例。 6、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等监测。 7、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监督管理,对医院购入的此类用品审核产品相关证件复印件进行保存。 8、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的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9、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10、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三、加强重点部门供应室、产房、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制定重点科室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并认真落实、督导。 四、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以防医院感染于未然。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目标与实施方案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并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要求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针对医疗工作中的隐患、质控工作的重点,在全院范围内构建一个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保证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促进我院医院感染管理不断发展,特制订质量控制实施方案及计划。 一、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在此基础上逐一开展目标性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等进行监测,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严防医院感染流行和爆发的发生。医院感染控制指标监测内容 二、卫生学监测标准

监测时间:根据不同的特殊重点部门,至少每个月监测一次。当发生医院感染流行,高度怀疑或确定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有关时,可随时进行监测。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①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②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③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200 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卫生标准 ①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每季度监测一次。 ②使用中的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每月监测一次。 三、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照射强度监测院感科每半年抽查一次,科室要求每季度监测一次。 参考值:使用中的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2。新购进的灯管不低于90μW/cm2。

职工医院院感风险评估管理及控制措施---文本资料

2014 年职工医院院感风险评估管理及控制措施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是医疗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要的评价方法和决策机制。没有及时的风险评估,工作重点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不利于工作计划的制定,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以及工作成效的客观评价。 根据医院感染防控的工作性质与地位,选择事宜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我院确定的安全战略目标,对院感办的工作范围内的风险因素进行梳理,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恰当的风险评估方法。将是科室阶段性开展防控工作的基础。 等级医院评审4.19.3.2 要求“有对感染较高风险的科室与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就是对管理部门开展感染风险评估的具体要求。根据文献方法,现拟采用组合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进行此项工作。 一、重点科室的评估确定根据科室的工作性质与感染风险因素包含的多寡,采取定性分析法确定我院的重点科室目录。风险高中低赋分3、2、1.【积和合计法 1 相加,非0、1 相乘“参考,累计合计法判定】 职工医院科室风险评估

评估赋分法的定性分析结果判断:≥10分为重点科室、 <10 分为非重点科室。 累计结果:综合ICU、手术室、新生儿监护室、产房为重点科室防控措施: 1、重视手卫生工作,提高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加强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尤其是环节管理。环境清洁、定置管理是基础,各项监测符合要求;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遵照流程确保每一步合格。 3、以质控为手段、以数据为事实、以完善工作为目的做好重点科室各环节、危险因素的评估与监控,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可行的防控措施并督导落实与平时的质控检查中。 4、一次性耗材不重复使用,重复使用物品严把洗、消、灭关卡,在有效期内规范使用。 5、增强无菌观念,物流、人流方向正确,医疗废物分类合理,正确

院感防控方案

院感防控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院感防控方案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医院生存发展以及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的需要。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而是涉及多学科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山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及广西新出台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修订完善本院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控制实施方案。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对修订的方案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点仍以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获取真实的医院基础感染率);重点科室、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医疗废物的管理;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法定传染病的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职业暴露处理管理,以及感染科、口腔科、手术室、产房、新生儿抢救室、内镜室、血透室等重点部门及高危科室的管理,协助质控、药剂科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管理。?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 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监测有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种方法。目前我院实行全面综合性监测,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感染科专职人员收集感染卡片进行统计分析。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院感基础发病率调查,为目标性监测做准备。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细菌室负有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病原体分离和耐药情况的责任,遇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主要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检验科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细菌室负责,一般1-2月监测一次,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3.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1)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中的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并做好记录。(2)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主要是高压锅、环氧乙烷锅的监测,每月由供应室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 三、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1.消毒产品的管理: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消毒产品的购入、使用和用后处理的监督指导,具体包括产品购入的质量控制,使用中的监测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处理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职工医院院感风险评估管理及控制措施

2014年职工医院院感风险评估管理及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是医疗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要的评价方法和决策机制。没有及时的风险评估,工作重点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不利于工作计划的制定,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以及工作成效的客观评价。 根据医院感染防控的工作性质与地位,选择事宜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我院确定的安全战略目标,对院感办的工作范围内的风险因素进行梳理,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恰当的风险评估方法。将是科室阶段性开展防控工作的基础。 等级医院评审4.19.3.2要求“有对感染较高风险的科室与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就是对管理部门开展感染风险评估的具体要求。根据文献方法,现拟采用组合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进行此项工作。 一、重点科室的评估确定 根据科室的工作性质与感染风险因素包含的多寡,采取定性分析法确定我院的重点科室目录。风险高中低赋分3、2、1.【积和合计法“1相加,非0、1相乘“参考,累计合计法判定】 职工医院科室风险评估

评估赋分法的定性分析结果判断:≥10分为重点科室、<10分为非重点科室。 累计结果:综合ICU、手术室、新生儿监护室、产房为重点科室防控措施: 1、重视手卫生工作,提高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加强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尤其是环节管理。环境清洁、定置管理是基础,各项监测符合要求;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遵照流程确保每一步合格。 3、以质控为手段、以数据为事实、以完善工作为目的做好重点科室各环节、危险因素的评估与监控,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可行的防控措施并督导落实与平时的质控检查中。 4、一次性耗材不重复使用,重复使用物品严把洗、消、灭关卡,在有效期内规范使用。 5、增强无菌观念,物流、人流方向正确,医疗废物分类合理,正确

院感防控落实措施

目录 一、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 二、下呼吸道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防控措施 四、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防控措施 五、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六、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七、医务人员手卫生与监管措施 八、消毒灭菌隔离措施 九、无菌操作原则 十、检验科院感控制措施 十一、血液净化中心流程的感染控制措施十二、口腔科门诊院感控制落实措施 十三、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落实措施 十四、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十五、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十六、ICU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十七、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十八、产房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十九、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 1、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减少耐药菌产生的首要因素 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的送检,指导临床合理应用药物,可很大程度的减少或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2、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是决定耐药菌在院内传播的重要环节 大量循证医学证明,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3、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是预防耐药菌传播的重要措施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的患者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及时脱去手套并洗手。 4、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避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因素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医院感染控制目标 1、医院感染现患率≤10% 2、清洁切口感染率≤% 3、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4、加强手卫生,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重点部门洗手正确率达95%。 5、加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逐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血液透析相关血液感染及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6、医院感染暴发为“0” 7、医院感染漏报率<10% (三)保证措施 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发挥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质控医师和质控护士。负责科室日常感控措施落实。

2、完善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目标监测等。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利用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方法,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院感科专职人员进行临床干预,收集感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度向全院反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至少每年做现患率调查一次,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院感科,院感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微生物室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院感科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抽样监测。主要由院感科专职人员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微生物室负责。院感科将监测结果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指标。 (3)消毒剂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科室感控护士负责采样,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抽查督导,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做好记录。(4)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为了保障我院消毒物品及灭菌物品的安全性,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我科每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器械及手术室、内镜中心的灭菌内镜进行抽样监测;同时对我院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每季度进行抽样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