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

第一章 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
第一章 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

导言

历史,也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寻求今天之所谓今天的原因,寻求人类过去曾有过什么,明天还会出现什么。

历史与历史学的区别:

李大钊在其《史学要论》一书中说道:

(1)所谓“过去”,原有“实在的过去”和“历史的过去”之分,前者指过去本身,是一去不复返的死了的过去,后者指常存人间的活着的过去;

(2)所谓史实,原有“实在的事实”和“历史的事实”之别,前者相当于实在发生过的事实,后者意谓史籍所著录所解喻人群所记忆的事实;

(3)所谓“历史的真实”,原有二义:一是纪录正确的真实,一是解喻正确的真实。须二者兼备,既有“充分的纪录”,又有“充分的解喻”,才算历史的真实。

(4)解喻是不断变动的,故去年的历史真实未必是今年的真实,昨日的真实未必是今日的真实。

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过:我们不仅要了解过去的人们做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他们是怎样想的。因此,要想认识今天,把握明天,我们就要了解过去,研究过去。对过去的研究和探讨就是历史学。

一、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

所谓的世界历史,其实质是人类走向解放的漫长道路,即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继而摆脱传统社会的依附状态走向自由的过程。

生产的进步和财富的积累抑或从贫困走向富庶,构成历史演进的深层次背景。

人类历史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历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横向发展,是指人类由各地区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交往日益密切,最终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过程。这一普遍的、规律性的历史发展方向,在世界古代史上已充分显现出来。

任何一个人群的发展都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来分析。横向发展反映了一个人群与其他人群之间的交往与联系,说明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广度和范围;纵向发展反映了一个群体的发展先进程度,反映了他们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生存能力,一般表现为生产力的进步。纵向发展的交往程度以及一个人群的可接触性影响着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传播与交流,所以对该人群的发展进步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纵向发展影响该人群的横向发展。纵向发展的程度也可以决定这个人群的空间活动范围和可交往人群的多少,技术与能力越先进,就可以走得越远,可以和更多的人群交流和交换经验与技术等,反过来促进自身群体的发展。技术的落后可能导致活动范围的限制和观念的落后,结果是停滞不前。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获得时间和空间的发展的。这两个方面互为作用,彼此联系。

二、世界历史的内容范围和学科特点

1、内容范围

人类社会与文明如何从封闭、孤立、落后的状况发展到全球化时代的演进发展史。

2、学科特点:

(1)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表现出各地区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

(2)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发展基本上遵循着由低到高、由分散到整体的不断进步的历史,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表现出诸多的共同点和相似性,存在着某种规律性。

(3)历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都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分支。

(4)历史分期是研究世界历史的重要方法,常见的历史分期法有以下几种:

以距离现在的时间远近为依据的分期法;古代(上古、中古)、近代和现当代史;以社会形态演进为依据的历史分期法;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作为分期的主要依据;采集文明、狩猎、农业、工业、后工业文明;或以地域为准;以全人类一体化历史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作为分期标准,强调以全人类的历史发展作为考察对象,着重研究各个地区、国家、民族和文明类型之间的联系、交流与碰撞,而反对用地区国别史的拼凑来充当世界历史。

第一章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

一、人类的起源和形成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恩格斯在《劳动的作用》中提出了人类起源和发展中依次递进的三个阶段,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其中“完全形成的人”又分成依次递进的四个阶段:(1)早期猿人;(2)晚期猿人(3)早期智人;(4)晚期智人。

A.攀树的猿群

攀树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树上的古猿,据现已掌握的资料所知,攀树的猿群一般指三种猿:(1)原上猿: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古猿,1911年在埃及法雍发现,其生存年代约在3000万年前,它们有32颗牙齿,身长如猫,能在树丛间灵活跳跃。(2)埃及猿:也在埃及法雍发现,生存年代约在2800-2600万年前,它们也有32颗牙齿,其排列次序与现代类人猿及人的牙齿相似。(3)森林古猿:最早在1856年发现于法国,后来欧、亚、非各地都发现了同类化石,其生存年代约在2300—1000万年前。同原上猿一样,它们也是林栖动物,四足爬行,并能靠臂攀行。许多人类学家认为,上述三种古猿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B、正在形成中的人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生物,其主要代表是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

腊玛古猿的化石最早于1932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接壤处的西瓦立克山区发现,后在中国云南的禄丰、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亚、希腊雅典附近的庇尔哥斯等地均有发现。其生存年代约在1400—800万年前。腊玛古猿的犬齿较小且与其它平列,犬齿窝与人类的相似,臼齿的宽度超过长度,面部短缩,颌骨后缩,牙拱呈V型而不是U型,脑容量约为300毫升。

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约在550—100万年前,其化石主要发现于南非和东非。南方古猿分为粗壮型和纤细型两种,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粗壮型是人类发展的旁系,约在60万年前灭绝,而纤细型发展为后来的人类。纤细型南方古猿和腊玛古猿更接近于人类,其脑容量为600毫升,拇指能和四指对握。

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均能直立行走,能够使用木棒石块等天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同时,他们在争取生存的共同斗争中,逐渐形成和产生了语言。根据一些人类学家的研究,灵长类面部向后退缩是从腊玛古猿开始的而这是产生语言的基本条件。

C、劳动在人类形成中的作用

形成中的人在长期的使用工具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终于发展到能够用双手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标志着形成中的人变成了完全形成的人,这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质的飞跃。

那么,古猿到底是怎样变成人的?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作了明确的回答,他认为从猿转变到人的关键在于劳动。

当古猿在树上生活的时候,前肢和后肢就已从事不同的活动,前肢主要起攀摘的作用,后肢主要起支撑的作用,这时身体也呈现出直立姿势。这种分工经过许多万年的变化,这为以后下地直立行走并进一步向人的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

那么,古猿是如何下地的?据科学家分析,大约到地质学上第三纪的中新世(1200万年前左右)时,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的变化,森林逐渐减少,出现了成片的草原和林间空地,促使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活动,地面的生活使它们的后肢开始摆脱用前肢帮助走路的习惯,渐渐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在决定意义的一步”,而前肢在这时从支持作用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多地从事其他活动,并能够经常使用石块、木棒等天然工具。形成中的人经过上千万年经常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终于发展到用双手制造工具,因而恩格斯说:“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

手脚的进化影响到身体构造的一系列变化,由于直立行走,头部逐渐由前倾变为垂直,使脊柱托住了头部,这为脑子的进一步扩大为球形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扩大了视野,促进头部各种感觉器官的发展。由于手的劳动,食物越来越复杂,脑髓因此得到了比过去多得多的为本身营养和发展所必需的材料,因此它就能够一代又一代更完善地发展起来。

此外,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迫切地需要有一种交换思想和表达意见的工具,恩格斯说:“当这些正在形成中地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时,于是就产生了语言。同时,意识也形成了。大脑和感觉器官随之也日益发达。恩格斯指出:“经过多少万年之久的努力,手和脚的分化,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了,于是人就和猿区别了开来,于

是音节分明的语言的发展和头脑的巨大发展的基础就奠定了,这就使得人和猿之间的鸿沟从此成为不可逾越的了。”

D、完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是以能够制造工具为标志的,自完全形成的人出现以后,其体质仍在发展。中国学者体质形态的发展,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

(1)早期猿人

早期猿人是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现在所知的最早的早期猿人的化石是于1974-1975年在坦桑尼亚北部伽鲁西河流域的拉托利地层发现的。发现物主要是上下颌骨和牙齿,经测定,其年代在380-360万年前之间。但在同地层中未发现石器。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特纳湖东岸的库彼弗拉发现了一个人类的化石头骨。编号为“KNM-ER1470号人”(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古人类化石登记号)经测定约在300-270万年前之间。1470号人的脑容量约为725毫升,颅骨形态与现代人近似,如眼窠隆起不大,没有明显突出的眉脊等等。1968年,在其上层35.5米处曾发现打制的石器,其地层年代经测定为261万年前。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石器。有人认为,这是1470号人制造的。从1960年起,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奥都威峡谷陆续发现了一些化石人类,定名为“能人”。其年代经测定为距今180万年前,能人下肢能直立行走。手骨表明其拇指能和其它四指对握。在发现能人的地层里还发现不少砾石打制的石器,能人的脑量比1470号人小(估计约为560-680毫升之间)。而时代比1470号人晚,这一矛盾目前还没有解决(有人估计是计算上的错误)。

(2)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的学名叫直立人。我国学者习惯上把他们叫做猿人,他们生存在距今约200

万年前。目前已发现的晚期猿人化石主要有我国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印度尼西亚的莫佐克托人、直立猿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阿特拉人(毛里坦人),坦桑尼亚的舍利人,德国的海德堡人等。

最早发现的晚期猿人是印度尼西亚的直立猿人。1891年,荷兰军医杜布阿在爪哇中部特里尼尔附近发现一个头盖骨及一枚臼齿。1892年他又在同一地层发现一个大腿骨及一枚臼齿。头盖骨很原始,与猿的相似,而大腿则具有现代人的性质,杜布阿认为这是介于人和猿之间的一种原始人类的遗骨,从它的大腿骨来看,已经能直立行走,所以定名为直立猿人。但有些学者不同意这群观点,有人认为头盖骨是长臂猿的,腿骨是人的,也有人认为头盖骨是畸形人的。然而大多数学者都支持杜布阿的观点。爪哇猿人化石的年代距今约为80万年前,在发现猿人的地点没有发现石器。

1907年在德国海德堡东南的茂埃尔发现一块猿人下颌,定名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下颌形态似猿,但牙齿似人,其年存年代与爪哇猿人相当,在发现地也没有发现石器。

在已知的晚期猿人中材料最丰富的是北京猿人,北京猿人最初于1927-1937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发现,解放后又继续进行了发掘。如把解放前后的发现都计算在内,总计有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9块,面骨碎片6块,下颌骨15块,牙齿152颗,此外还有一些破碎的肢骨。这些化石分属于40多个男女个体。

北京猿人前额低平,眉脊比爪哇直立猿人略小,嘴向前突出,没有下巴颏,平均脑容量为1059毫升,与爪哇猿人相比,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其生存年代约在40万年前,和爪哇猿人一样,北京猿人身体各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北京猿人的上肢骨很像现代人,下肢骨也与现代人相近。但头骨保留更多的原始性质。解放后我国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出了科学解释,他们认为,在人类体质进化过程中,劳动器官比思维器官进化的快,手和脚在劳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们的进化速度较快,头骨和脑是随着手的发展和腿的直立行走而发生变化的,和四肢相比,其进化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这也证明恩格斯劳动创造人的理论的正确。

(3)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也称古人,生存于30-20万年前,最早的早期智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里发现的,被定名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尼人生存于30-20万年前,人类学家把他作为早期智人的代表,早期智人在亚、欧、非三洲都有发现,如在亚洲有印尼的昂栋人、中国的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等。在欧洲有南斯拉夫的克拉皮纳人、法国的圣沙拜尔人等。在非洲有布罗肯人、萨尔达纳人等。与现代人相比,早期智人的前额显得低而斜,眉脊略有突出,颏部不明显;现代人的脑子是前部和顶部发达,而早期智人的脑子却是下部和后部发达,但与晚期猿人相比,早期智人更接近于现代人,其脑容量约在1100-1600毫升之间,平均为1350毫升,比北京猿人要大得多,脑组织也复杂得多,且脑壳较薄,早期智人已能制造多种石器工具,并会人工取火。总之,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人类的体质和智慧都大大发展了。

(4)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又称新人,约生存于9.2万-1万年前,其化石最早于1868年在法国的克罗马农洞穴发现,被定名克罗马农人,此后,除南极外,晚期智人的化石在其他各洲均有发现。如在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人、资阳人、河套人等,印尼的瓦贾克人、马里的阿塞拉人等,在欧洲有意大利的格里马狄人、德国的阿尔法卢人、马里阿塞拉人等,在美洲有墨西哥的特佩克斯潘人、美国的明尼苏人等。在澳洲有凯洛人和芒戈人等。美洲的居民大约是在5万年前从亚洲北部经白令海峡来到美洲的。澳洲居民大约是在4-3万年前从东南亚进入澳洲的。晚期智人的眉脊几乎消失,前额升高,脸和下颌向后退缩,颏部明显,脑容量平均达到1400毫升,他们的体质形态已经和现代人没有多大差别。

当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开始形成,目前,多数人类学家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人种(黄种)、欧罗巴人种(白种)和尼格罗人种(黑种)。人种的形成是长时期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人种的差别只是表现在体质形态的外表上,如肤色、眼睛、鼻型、发型等等,而并不影响到智力的优劣,种族主义者宣称人种有优劣之分,这是毫无根据的。

2、劳动创造人

1876年,恩格斯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明确指出,从猿

转变到人的决定因素是劳动。

3、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

关于原始社会史的分期,传统的分法为“两段论”,即原始群和氏族社会两个阶段,但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认为原始社会应分为三个阶段,即产生、发展和解体三个阶段,所谓产生阶段是指原始群时代,发展阶段是指母系氏族公社时代,解体阶段是指父系氏族公社时代。

也是三个阶段论,但应为原始群、前氏族公社(血缘家族)、氏族公社三个阶段。

主要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把原始社会分为“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群、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四个时期。

四阶段论,认为原始社会应分为血亲社会、血缘社会、血族社会、氏族社会四个阶段。

(1)原始人群时期

完全形成的人是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的,而最初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因此考古学家把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又把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三个时代。旧石器时代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中、晚期。早期自完全形成的人出现之时至二、三十万年前;中期自约二、三十万年前至约五万年前;晚期自约五万年前至约一万五千年前。

旧石器时代早期大致相当于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石器多是一些用石英、石英岩、熔岩、燧石等打制成的石片和石核,作为切割、刮削和砍砸之用。到了这一时期的后一阶段,石器的基本类型――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都已出现,但是制作还很粗糙。原始人群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生活来源;发现并开始用火。旧石器时代中期相当于早期智人阶段。这时石器的制作已有较大进步。人们已经知道对石片进行细致的修整。因而石器的类型更加多样,形状更加规整,出现了几种式样不同的标准化的器。其典型的工具是用石片做的尖状器和半月形的刮削器。骨器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但使用不如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样广泛,当时的人们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

当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人类进入了旧石器晚期,这时,石器的制作更加精致。并且大量使用骨器、角器,出现了骨针、鱼钩、投矛器等工具。

社会组织婚姻形态

(2)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氏族的概念(何谓氏族)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们比较持久的结合,并要求各集团之间发生一定的联系,而当时人们已经定居,这就为维持这种联系提供了条件,同时,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也意识到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对人类体质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于是排斥集团内部的通婚就成为必要了。这时不但禁止了不同班辈之间的通婚,而且兄弟姐妹之间的结婚也被禁止了。

继中石器时代是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约始于距今七、八千年前,结束的年代各地不一。新石器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经过磨光加工的石器的流行,这是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标志。磨制石器的制作方法是:先把石料打制成一定的形状,然后在砺石上撒上带水的砂,将石器磨光,这种石器不但形状端正精细,准确合用,而且较为锋利,是石器制造史上的最高成就。

在新石器时代的末期,人们还学会了地石器上钻孔的技术。新石器时代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制陶术的发明和陶器的广泛应用,这一技术的发明大大有利于人们的生活。新石器时代人类最大的成就是农业革命的出现。

(3)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发现——农业革命及其影响

在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

原始的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发展而来的,人们在采集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观察,逐渐掌握了植物的生长规律,栽培了许多植物,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当时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锄或石锄,人们用锄把土地挖松,撒下种子,然后任其生长。由于工具简陋,往往需要依靠整个氏族的力量才能开垦一块土地。这种用锄头来耕种的农业,称为锄耕农业。就目前的资料所知,世界上农业的发生地有三个中心:东亚、西南亚和美洲、在东亚、原始的农作物是稻和粟(大米和小米),在西南亚是大麦和小麦,在美洲是马铃薯、玉米和南瓜。

原始的畜牧业是由狩猎经济发展而来的,原始畜牧业的产生早于原始农业,在中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人们把一些易于驯服的动物变成养殖,最初人们驯养出来的是绵羊和狗,到新石器时代,猪、山羊、牛、马、驴、骆驼等动物也都陆续被驯养了。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被称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革命——农业革命,意义重大。人类从此结束了采集现成的天然产品的时期,开始了依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品的时期,从食物的寻找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人类生产发方式的重大变化,从采集、渔猎的攫取性经济向生产性的农业经济过渡,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依靠、适应自然、变为利用、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谷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为人类提供了更多和相对固定的生活资料,促使了人口的增长,在一地生活的时期增长,生活方式开始定居化,出现了一定面积的村落;农业和畜牧业出现后,人们开始对气候、水土、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观察与积累,为科学文化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母系氏族里,男女地位平等,妇女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世系从母方确定的缘故,也因为当时妇女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形成了妇女在氏族中的重要地位。当氏族人口增殖之后,一个氏族又分为两半,这两半又成为两个氏族,于是先前的氏族变成胞族(大氏族),这说明氏族和部落是同时产生的,而胞族则是后来才有的。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期概况:社会组织由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四级组成,氏族部落的管理实行原始的民主制;婚姻形态从群婚过渡到了对偶婚;生产力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母系氏族繁荣期已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制陶,发明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公社的基础仍是公有制,一切财物归氏族所有;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冲突时有发生;妇女是维系氏族社会的核心。

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男女在生产中作用的变化引起男子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权势的增大;由私有制引起的要求对继承制度的改革;

(4)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生产力水平处在金属器时代;父系氏族公社的世系按照男子的系统计算,婚姻形态从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父权制家庭公社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经济

单位;氏族首领由男子担任,女子则失去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父系氏族也称家长制氏族,它是以男子为中心的氏族,出身和世系按照男子的系统来计算。母权制时代的居妇家制现在改为居夫家制。原来不稳固的对偶婚逐步过渡到一夫一妻制。

父系氏族由若干个家长制大家族(或称家族公社)所组成。家长制大家族是父系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家长制大家族没有自己的土地。土地归氏族公社公有,但是氏族的耕地已经分配给各个大家族使用,没有分配的只是森林、牧场等等。一个家族公社就是一个自然经济集团,大家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生产和消费由选举产生的氏族长主持。这种家族包括一父所生的几代子孙及其妻室。它具在两个特点:一是父权。一是包括奴隶在内,这种家庭形式是由对偶家庭过渡的中间环节。

二、原始社会的兴衰

1、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个体家庭又称一夫一妻制家庭或专偶制、单偶制家庭,这种家庭萌芽于对偶家庭之中,在父权制家庭酝酿成熟,最后从父权家庭里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经济单位。

个体家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金属器的使用使生产逐渐趋于个体化,从而使个体家庭独立地进行生产成为可能。二是随着金属器的使用,男子在生产中占据支配地位,大量财富掌握在手,并要把这些财产传给其子女。

基于上述原因,个体家庭又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丈夫的支配权,二是婚姻的牢固性。所谓丈夫的支配权,是指丈夫对妻子有生杀予夺之权,可以逞凶肆虐,而妻子只能唯夫命是从,受其奴役。不仅如此,在澳大利亚的一些部落中,丈夫甚至有权杀死妻子,在中国古代,甚至还出现丈夫去世后妻子必须殉葬的现象。所谓婚姻的牢固性,是指男女结成夫妻后,不再像对偶婚那样随便离异,但这只是对妻子而言,男子则可以公开或变相地遗弃妻子。个体家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使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父系氏族走向解体。

随着个体家庭的出现,阶级分化也加剧了,一些个体家庭因为经济的或其他的原因而离开自己的氏族,迁移别处,同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杂居,并且为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结合成一种统一体,这种不以血缘关系而以地域关系结合起来的统一体,就是农村公社。

农村公社又叫村社或土地公社,它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过渡。农村公社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保留着公有制,耕地、森林、牧场等均属公有,但耕地定期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另一方面,它却存在并发展着私有经济,生产工具、牲畜、农产品、房屋及房屋附近的小块土地,都是个体家庭的私有财产,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的成份越来越大。此外,农村公社还保留一些民主制度,重大事情由全公社的成员开会决定,但其管理机构已逐渐被脱离人民的富裕分子所把持,总之,农村公社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

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提高及生产关系与其不相适应的结果,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家庭的出现和社会分工、商品交换的发展。私有制从产生到确立的过程,开始于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完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阶级的起源:两个途径:第一,外部途径:氏族部落或个人把外族人变为奴隶,这是阶级产生的最初途径。部落间的战争了此提供了方便;第二,内部途径:父系氏族公社内部分化出富有的剥削者上层,他们转变为氏族贵族,而贫穷负债的氏族下层中的一部分人则沦为贵族的依附民和债务奴隶。

军事民主制军事民主制是在氏族制度向国家过渡时产生的社会管理机关,其两重性特征明显。

国家产生的主要原因:(1)它是社会大分工进一步发展,公共职能部门独立化的产物;(2)私有制是国这产生的经济基础;(3)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4)国家是社会人口增加,异族杂居,血缘纽带瓦解的产物,它按地域来组织居民。国家的经济体现是捐税。

2、原始文化

科学:地理知识;天文气象知识;数学;医学。

文字的萌芽: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图画文字、象形文字。

艺术:雕刻、绘画、音乐、舞蹈

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崇拜自然物,自然现象);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

宗教与人类意识的发展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题含答案(1)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 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2.《礼记。礼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选贤与能“实际上指的古老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3.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所示文物的研究价值包( ) ①推测北京人是否会用火②复原其外貌特征 ③判断北京人的生活组织方式④推测其生活的年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列文物图片为研究半坡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 ) A.B. C.D.

5.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据此可以推测() A.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深林和水域B.北京人会使用工具猎取动物 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留火种D.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6.20世纪考古学家从某远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据进一步分析,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该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7.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下列说法你认为属于科学的是 A.女娲抟土造人B.上帝造人说 C.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D.人类从古鱼类进化而来 8.《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实质是 A.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思想高尚B.社会还没有产生私有制 C.天下人们大公无私D.原始社会时期实行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9.以下示意图说明 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到20万年 B.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 C.化石是了解北京人特征的主要证据 D.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略小 10.下列叙述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作为最可靠史料的一项是 A.“女娲造人”的传说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 C.电影《荆轲刺秦王》 D.小说《封神榜》 11.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蓝田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元谋人 13.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精品教案】

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精品教案】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 说明: 因为领导工作忙,忘记通知我们参加新教材培训。因为领导工作忙,学生的书没有到齐,我手里只有一本教材。好在现在能上网找些资料,否则真不知道还敢不敢进教室。原本1课时的内容,我用了3课时,尽量讲慢点,讲细点,避免重点的东西没有讲。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开始上新课,请大家把书翻到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板书) 你们知道“中华”是什么意思吗, 生:1.中华就是中国。2.中华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请大家把这段文字记在书上。在以后的课堂里,我们要记些东西,可以记在专门的课堂笔记本上,也可以记在书上。我主张大家还是记在自己的书上,免得几天以后,你的笔记本不知跑到那去了。书也会跑掉,不过这个可能性要小一点,希望你们能保存好你们的书,这里有你的,也有我的心血。最重要的将来初三复习时,你就不用到处求人找书了。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正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唐律名例疏义释义》 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章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一?中华民国解》) (没有别的东西可代替,只能板书了,胳膊都举疼了,不由得写的快了点,引来学生一片抗议。看着学生抄黑板上的字,检查了一下学生的情况,每班竟然有六、七个同学还没有领到书,和我一样穷。领导们真太忙了。)

师:同学们能看懂这段文字吗, 生:看不懂。 (也有说部分看不懂,有位同学竟然来了句:“不知所云”。高材生。) 师:历史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医药卫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特别是语言和哲学两项内容与历史的关联很大,同学们语言这一关一定要过,不能看完一段资料后“不知所云”。 “中华”在历史上曾专指汉族,意思是“教化”,说文化高,经济发达。在古代,“华”同“花”、“化”,(板书)“化”就是“教化”之意。在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认为自己的文化高,是世界的中心。周围其他族的人文化低,是“夷”。“亲被正教”接受先进文化的人,自然就是中华,很自信,也很骄傲。当然,还有一层意思,即使你生活在中原地区,奇装异服,不知道孝敬长辈,友爱兄妹,不学无术,没有礼貌,也不能称为“中华”。 但是,大家要注意了。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华”逐渐发展为多民族含义。因此,中华民族包括定居于中国领土内的所有中国民族,即包括当代的和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 现在,我们看导言,这部分概述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这里面我们要记住那些内容呢,大家跟着我看书。找到: 至少距今170万年,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已经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 约9000多年前,我国远古先民学会了耕种田地,栽培粟和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化的国家之一。 大家用笔把这些内容标出来。同学们都听过“四大文明古国”吗,你知道是那些吗, 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板书) 现在大家把书翻到第3页,我们来学习

七年级历史上册总结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会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能否制作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2、北京人: 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使用打制石器,群居,会使用火。 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直立行走. 3、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中,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磨光和穿孔技术,会人工取火,捕鱼,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1、原始农业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原始农业产生。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2、河姆渡人的生活: 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住干栏式建筑,栽培水稻使用骨耜,饲养猪狗和水牛。 3、半坡人的生活:

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制作磨制石器,种植粟,饲养猪狗,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1、炎黄联盟: 五六千年前,在黄河流活动的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会并,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尧舜禹的禅让: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民主传位的方式叫“禅让制”。 标准:德才兼备 2、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的精神: 创新精神、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卷(带答案)(1)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 卷(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有一种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注重被选人的品质和才能,而不是任人唯亲,彰显着“民主”的特色,它是什么制度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君主制 2.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制作陶器等:传说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命仓颉创造文字,让伶伦制作音律,让隶首发明算盘,这些传说() A.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B.证明炎黄二帝都是天上神仙 C.都是瞎说胡说根本就不存在 D.说明我国当时科技领先世界 3.下列文物图片为研究半坡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 ) A.B. C.D. 4.20世纪考古学家从某远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据进一步分析,这些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该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5.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精神有 ①创新精神②无私奉献的精神③敬业精神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是在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8.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下列说法你认为属于科学的是 A.女娲抟土造人B.上帝造人说 C.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D.人类从古鱼类进化而来 9.2014年5月18日,集藏品展览、科研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下列关于北京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①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②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③种植水稻 ④烧制彩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这一发展主要说明河姆渡人 A.靠采集植物果实为生 B.已使用青铜工具生产 C.已掌握栽培水稻技术 D.会制作古朴的艺术品 11.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他们能够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饮食上开始有吃熟食的习惯……进一步了解这群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应该去() A.云南元谋B.陕西半坡C.山东大汶口D.北京周口店12.《礼记。礼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选贤与能“实际上指的古老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13.微信好友在朋友圈说道:“我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看到‘古人用火的灰烬层,最厚的达到6米’猜猜我说的是那种古人类?”你的回复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14.在学完“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下列场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石器、木棒追打野兽 C.制作陶器D.过着群居生活 15.如果我们把:“黄河流域、种植粟和蔬菜、住半地穴式房屋、原始农耕文化”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判断出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丁村人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16.下列叙述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作为最可靠史料的一项是 A.“女娲造人”的传说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 C.电影《荆轲刺秦王》

中国远古人类测试题练习题

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一课一练 基础识记 一、选择题 1.人类的起源距今的历史至少有( ) A.160万多年 B.170万多年 C.200万多年 C.300万多年 2.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 ) 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 河姆渡人 3.古代历史上所谓的北京人是指( ) A.生活在北京的人 B.居住在北京周口店的人 C.居住在北京龙骨山顶的人 D.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随近龙骨山洞穴里的远古人类 4.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 )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二、材料解析题 5. 那时,周口店一带气候温和湿润。龙骨山上有巨大的洞穴和岩石缝。山上树林茂密,林间鸟儿飞来飞去,猴子攀援跳跃。剑齿虎、食肉虎、狼、熊、大象出没山间。龙骨山东面有一条河,河水终年流淌。河东是一片平原。平原上杂草丛生,野马、野羊、梅花鹿纵横奔驰。 请回答: (1) 材料中描绘的田园诗般的生活环境的什么人的?他们生活在大约什么时候? (2)请你根据材料想象一下他们一天的生活状况。 活动探究 跟你的同学讨论一下:北京人前额、眉骨和吻骨部与现代人有什么不同? 开阔视野 女娲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这就是曾以“造人”、“补天”而被尊崇为女神的女娲。

据史籍记载,女娲是被古人尊奉为人类始祖的伏羲的妹妹,在传说中,女娲和伏羲具一种人首蛇身的异相,女娲也被尊奉为人类之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这是女娲抟土造人之说。又有当女娲造人之际,诸神咸来相助的记载。《淮南子.说林篇》云:“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此为女娲与诸神共同造人之说。显然前一说是受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的影响,后一说有原始社会父权制时期遗留的痕迹。与女娲宇宙天人有密切关系的,就是女娲发明创造了笙簧(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 元谋人的发现 1965年5月,由地质工作者在去南省元谋县上蚌村发现同一青年男性个体的门齿化石两枚。1967年至1975年又经多次考察、发掘,得到几件石器、大量炭屑和20多种动物化石。一般认为,元谋人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距今约170±10万年。但也有人认为距今约70多万年。炭屑到底是自然火还是人类使用火留下的遗迹,目前尚无定论,故教材也没有提到。 昨天上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中科院刘东生院士(左)和原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右)在参观“北京人” 枕骨(本报记者薛珺/摄)展览期间博物馆门票价格不变,成人30元、学生15元 本报讯(记者王殿学) 昨天上午,备受关注的北京人头盖骨正式展出,展览期间,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门票价格不变,成人30元、学生15元,并有免费讲解员全程服务。展览将持续到10月14日。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第课 时间:班级: 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能力培养:指导学生通过报刊、书籍和网络等途径了解考古动态,关心有关的研究进展,锻炼收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时:一课时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借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说”)以及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人类的起源 1、关于人类的起源,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神话。你知道有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呢? 2、今天人类已知的最早的直系祖先是非洲的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与人类有哪些主要差别?那么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或者说人脱离动物界、走向独立发展的最关键的是:直立行走和工具的制造。 3、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4、三大人种的形成 给出三大人种图片,说一说:他们分别属于哪一人种?你是怎么样分辨出来的?人种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各人种毛发、肤色等体貌特征的差异,就是他们适应各自环境演化的结果。 强调:各人种只有外表上的差异,决无智商高低、种族优劣之区分,各种族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同是后天因素决定的,种族歧视是决无道理的反文明行为。

第一课史前时期地人类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知识点一人类的起源 1、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1)年代:大约300多万年前 (2)地点:非洲 (3)特点:①头骨比人类的短;②脑容量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③能够直立行走,使用天然工具。 2、古猿演变成真正的人: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现代人的形成原因:脑力和生产活动能力不断增强。 4、世界三大人种:①分类依据: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②人种分类: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5、差异原因:不同的自然条件首期影响的结果。 知识点二母亲氏族社会 1、氏族形成的原因: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最初的石器只是简单特制的砍砸器。在当时险恶的自然条件下,个人单独无法生存,只能维持群体的生活。 2、定义:母亲氏族社会是以系血缘为纽带形成的稳固的集团。、 3、特点:妇女在生活贴据着主导地位。“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名”。 4、生活状况:一方面,能主动使用火,能制造和使用磨

制石器,从采取天然食物、猎取动物发展到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人类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剥削和压道。 知识点三父系氏族社会 1、定义:父系氏族社会是以父亲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固定集团。 2、形成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男子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3、特点: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社会财富增多,并日益集中到私人手中,私有财产开始出现。 第二课亚非文明古国 一、古代埃及 位置:北非 发源地:泥罗河流域 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 二、古巴比伦王国 位置:西亚 发源地:两河流域 统一:公元前18世纪,汉漠拉比《汉漠拉比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 地位: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教案

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板书) 你们知道“中华”是什么意思吗? 生:1.中华就是中国。2.中华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请大家把这段文字记在书上。在以后的课堂里,我们要记些东西,可以记在专门的课堂笔记本上,也可以记在书上。我主张大家还是记在自己的书上,免得几天以后,你的笔记本不知跑到那去了。书也会跑掉,不过这个可能性要小一点,希望你们能保存好你们的书,这里有你的,也有我的心血。最重要的将来初三复习时,你就不用到处求人找书了。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正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唐律名例疏义释义》 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章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一?中华民国解》 师:同学们能看懂这段文字吗? 生:看不懂。 师:历史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医药卫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特别是语言和哲学两项内容与历史的关联很大,同学们语言这一关一定要过,不能看完一段资料后“不知所云”。 “中华”在历史上曾专指汉族,意思是“教化”,说文化高,经济发达。在古代,“华”同“花”、“化”,(板书)“化”就是“教化”之意。在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认为自己的文化高,是世界的中心。周围其他族的人文化低,是“夷”。“亲被正教”接受先进文化的人,自然就是中华,很自信,也很骄傲。当然,还有一层意思,即使你生活在中原地区,奇装异服,不知道孝敬长辈,友爱兄妹,不学无术,没有礼貌,也不能称为“中华”。 但是,大家要注意了。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华”逐渐发展为多民族含义。因此,中华民族包括定居于中国领土内的所有中国民族,即包括当代的和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 现在,我们看导言,这部分概述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这里面我们要记住那些内容呢?大家跟着我看书。找到: 至少距今170万年,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已经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 约9000多年前,我国远古先民学会了耕种田地,栽培粟和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化的国家之一。 大家用笔把这些内容标出来。同学们都听过“四大文明古国”吗?你知道是那些吗? 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板书) 第1课中国远古从类(板书) 一、人类的起源(板书) 师:同学们知道人类是从那里来的吗? 生:从猿变来的。 师:很好。谁知道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类从那里来的? 生:女娲娘娘造的。

第一章 史前人类的穿衣文化

第一章史前人类的穿衣文化 第一节兽皮衣服的穿用 一、旧石器时代的克罗马农人已经用骨针缝合兽皮。 第二节织物的出现 一、新石器时代的湖上住居已经有了麻织物和毛织物。 二、纺线技术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创造。 三、在欧洲,新石器时代初期才出现石制或陶制的纺轮。 第三节欧洲的史前文化 一、欧洲最古老的衣服是件皮革做的丘尼克,是吊带式、肩上系结、衣长及膝,外套斗篷,头戴半球形帽子,脚穿短靴,上半身半袖毛线衫,下半身短裙,裙摆有流苏装饰,外罩毛织物长裙,系腰带,前有带扣。 第四节关于人类穿衣动机的学说 一、物理的保护—保护说-气候适应说、人体保护说。 二、心理的防护-道德性的-隐蔽说-羞耻说、礼仪说;宗教性的-护符说-巫术说、魔力说。 三、心理的表现-艺术性的-装饰说-猥亵说、性的魅力说、拥有说、象征说。 思考题: 1.人类最先使用的衣料是什么? 2.人类何时使用纤维做衣料?简述纤维的使用过程。 3.关于人类穿衣的动机有哪几种学说,简述各学说的主要观点。 4.在关于服装起源的诸学说当中,为什么说羞耻说是最站不住脚的? 第二章古代服装 第一节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一、古代的范畴 1.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分为两大块:一是古代东方世界(包括地中海南岸、非洲北部的古埃及、地中海东岸的南亚地区);二是古希腊和古罗马。 二、古代文化的性格 1.古埃及是平静的,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跃动的。 三、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1.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是构成服装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2.受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以及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古代服装的共同特点是:造型单纯、朴素,一般不做剪裁和缝制。与北欧日耳曼人的窄衣文化相对,地中海周围是南方型的宽衣文化。 第二节古埃及衣服 一、古埃及的服装特色 1.古埃及的服装构成及其单纯,种类很少。造型本质上分两种形式:无垂褶(丘尼克)和有垂褶(罗印?克罗斯)。 2.埃及的服装美是由相对固定不变的样式和多变的表面装饰交错而成。 3.古埃及的主要衣料是亚麻织物、羊毛、优质的皮革、棉布、丝绸;加工技术有浆硬、织花、压褶、起皱加工、漂白、染色、刺绣、滚边等。 二、古埃及的男装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_北京人教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赠送七年级历史单元检测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与现代人相貌最接近的一种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 2.“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3.下列对于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已学会用火②脑容量比现代人小③能够直立行走④使用磨制石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面对北京人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用耒耜耕地,饲养家畜 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5.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考古拼图》,主要讲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状况。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是() A.元谋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B.北京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C.山顶洞人一起制作色彩鲜丽的彩陶 D.河姆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子里一起纺线、织布、制衣 6.在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建议大家动手模仿北京人制造一些工具,体验北京人的生活。于是,各位同学纷纷动手,制造了各种用途的()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彩陶 D.青铜器 7.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问道:“他是哪种远古人类?”大屏幕提供了几个片段:(1)生活在北京周口店;(2)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3)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我们可以推测出,“他”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 8.①发现于云南省;②会制造工具;③知道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这些内容所述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人 9.请你按生活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境内的早期原始人类()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10.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不同农作物的根本因素是()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1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假如你要考察我国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你应该去下列哪些遗址() ①元谋人遗址②北京人遗址③河姆渡遗址④半坡遗址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2.下列对半坡原始居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距今约六千年,生活于今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B.他们培植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水稻 C.他们饲养的动物主要有猪、狗等 D.他们经常去打猎、捕鱼,作为食物的补充 13.我国原始人类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A.粟、白菜 B.白菜、芥菜 C.粟、水稻 D.小麦、大豆 14.元谋人遗址和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15.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与半坡居民生活相关的历史信息。下列介绍错误的是() A.生活在长江流域 B.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主要种植粟 D.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1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 B.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D.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称为“禅让制” 17.黄帝时期已经出现了文字的萌芽。相传文字的发明者是() A.黄帝 B.炎帝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 年级科目__主备人__审核人 一、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文化遗址。 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重点 北京人的生活。 2.难点 讲清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作用的观点。 三、学生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 四、自学提纲 (一)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一、人类的起源 1、神话传说:古代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只能凭借想象,创造出许多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我国就有流传久远的“”的神话故事。 2、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人类的起源,距今至少已有多年的历史。科学研究终于揭开了人类起源的奥秘:人类是从一种进化而来的。(看课本p3页《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注意观察其身体的变化) 二、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1、元谋人:是目前所知生存年代最早的人,它发现于。距今约年。 2、北京人: ①是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人,它发现于。距今约年。 ②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双臂运用自如。但头部仍保留着不少特征,如额骨低平,眉骨粗壮,嘴巴前伸,很像猿猴。北京人的上肢比头部进化的快,因为手直接从事,说明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北京人的生活 1、生活状况:北京人居住在周口店附近的龙骨山洞穴里。北京人在这里过着 和的生活。 2、使用工具: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 3、北京人还懂得了使用火,火的使用使他们摆脱了“”的生活,最终和动物界分离。 4、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 2.旧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什么区别?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第一课 远古人类的足迹岳麓版巩固辅导第五十八篇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远古人类的足迹 岳麓版巩固辅导第五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一些兽牙和磨光石珠,还发现一枚骨针,这说明( ) ①山顶洞人以捕鱼为生 ②他们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③他们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④他们懂得爱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文物是发现历史、证实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鱼纹彩陶盆 B、骨耜 C、铁铲 D、筒车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最后一天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的周口店,原因是这里曾经有中国早期人类居住,请问已经发现的早期古人类中在周口店居住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根据考古发掘,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蓝田人 C、元谋人 D、丁村人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最后一天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原因是这里曾有中国早期人类居住。请问曾在周口店居住的早期人类是( )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北京人 D、半坡人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恩格斯曾说过:“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下列我国古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这种进步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2017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学案(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无答案)

2017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一)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复习目标】 知道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代表,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知道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简要概述他们的农耕生活。归纳原始农业的主要特征。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分析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农耕生活。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及发明;尧、舜、禹;“禅让制”。知道传说与史实的区别,认识社会发展更替的原因。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重点知识复习】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四、原始农业的发展: 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五、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六、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七、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2.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3.禹的高贵品质:无私奉献、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的技术 2.世间万物,资源无处不在,比如石头,但直到人类的出现,将石头当成工具来使用,才让它们产生了价值。最有可能使用下列石制工具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及其生活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元谋人知道使用火②北京人能用打制方法制作出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 ③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龙骨山上④元谋人生活在黄河流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5.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文中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可能是 A.山洞 B.半地穴式房子 C.砖木瓦房 D.干栏式房屋

历史:第1课 《史前的人类》教案(岳麓版九年级上)

第1课史前时期人类 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执行教师课时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 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过程与方法思考探究观察分析人类怎样形成?“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什么? 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原始社会怎样解体?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人类是神(或上帝)造的吗?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国家与氏 族组织有哪些不同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图文 人类的出现 1 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教师强调:“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进化阶段主要代表 猿人早期非洲人 晚期中国山顶洞人 2 根据现代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些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 3 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4 怎样批驳种族优劣论?(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人种属于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 氏族社会 1 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社会) 2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什么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卷含答案(1)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卷 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手脚已经分工②已经使用人工取火③开始使用打制石器工具④过着群居生活() 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 2.小明想去参观世界上内涵最丰富、遗存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此,他应前往( ) 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半坡D.浙江余杭良渚 3.“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②会种植庄稼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 4.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能建造房屋,过看定居生活②都能制作陶器③都种植水稻④都饲养家畜⑤都使用磨制石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5.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这一发展主要说明河姆渡人 A.靠采集植物果实为生 B.已使用青铜工具生产 C.已掌握栽培水稻技术 D.会制作古朴的艺术品 6.下列说法与河姆渡人生活无关的是() A.普遍种植水稻B.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木结构的水井C.河姆渡人懂得使用天然漆D.河姆渡人已经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7.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A. B.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学案 新人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山顶洞人。 2.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二、自主预习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__ 的国家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是__ 、__ 和__ 。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__ 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__ 的古人类。 3.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__ 年。 4. __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5.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________ 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____________ 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合作探究 1.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呢? 四、随堂演练 1. 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3.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 C.战国铁农具 D.汉代耕作石画像 4.“我来自周口,你来自元谋,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A.北京市B.陕西省C.浙江省 D.云南省中学历 5.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用铜钱购物B.种植水稻C.穿着麻布衣服 D.烧烤食物中 6.“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7.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8. 材料题 恩格斯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你知道火的使用有哪些意义吗? 五、课后反思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最多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2.170万最早 3.70万—20万 4.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5.早期猿人人类起源 三、合作探究 1. 提示:可从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方面考虑(生产工具、用火情况、社会组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随堂练习 新人教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七年级的李梦同学暑假参观了我国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参观的是遗址。(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观察下面示意图,判断“元谋人”应在什么位置( ) A.(a) B.(b) C.(c) D.(d) 3.岳阳市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河姆渡 D.陕西半坡村 4.黔东南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5.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18 南通长江中学月考)在北京人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已开始建造房屋定居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已开始制造工具 7.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关于北京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新石器时代 B.过着群居生活 C.已经会人工取火 D.会建造房屋 8.(2018 河北廊坊十五中模拟)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在分给大家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 ) A.石制工具 B.铁制工具 C.棍棒 D.硬质土块 9.下列远古人类,从其进化状况看,排列正确的是( ) A.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B.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 C.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远古人类的足迹学案1岳麓版

第1课远古人类的足迹(总第1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出现的时间,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特点。通过对北京人制造并使用工具的学习,要认识到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到了决定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京人的特点及生产生活。 难点: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为什么劳动起到了决定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我们的远古祖先人类的起源: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在万年以前,科学家们提出人类是由进化来的,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 元谋人 发现地点:云南省,县 距今年代:距今约万年 生产生活:使用粗糙(工具)和天然火 历史地位:我国境内已知的的人类 北京人 (重点) 发现地点:北京 距今年代:距今约年间 体貌特征:能直立,上肢与相似,头部 保留着的一些特征 生产生活:会制造,已经使用,还有了简 单的 山顶洞人 发现地点:北京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距今年代:距今约年 体貌特征:模样与差不多 生产生活:仍使用石器,已经开始掌握磨制 和的技术,已经会使用兽皮缝制, 掌握了 我 国 境 内 的 远 古 人 类 ( 穴 居 生 活 )

二、合作探究 1、你能说出北京人与猿类动物有哪些不同吗?想一想,为什么北京人的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2、考古工作者在周口店先后发现六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称这一人类为什么?他们生活在什么年代? (2)当时人们为什么要几十人聚合在一起(原始人群)生活? (3)后来在这个古人类遗址上的山顶上又发现了什么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多少年? 3、比较一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哪些不同?(至少说出两点) 三、巩固训练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A.神话传说 B.历史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1、动画片《人猿泰山》讲述了人类和猩猩的亲情,这些温情故事表达了我们对自身的迷茫与追溯。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①女娲造人②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祖先 ③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④人类最早出现在100万年以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