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S-9006超声波探伤仪操作规程

CTS-9006超声波探伤仪操作规程
CTS-9006超声波探伤仪操作规程

CTS-9006超声波探伤仪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

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溶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检验。

一、主要技术指标:

A型脉冲扫描,工作频率0.5~10MHz,总衰减量:110dB ,扫描范围:5~13000mm ,电源:DC-92)和充电/适配器(CD-92);

二、操作方法

1、斜探头检测

1 )打开电源开关。

2 )设置仪器的初始参数:探测范围、声速、延迟、重复频率、频带、发射方式、阻尼、厚度(“基本”菜单中“)。

3)校正仪器零点及声速。

①按下“校正”键,切换到“自动校正”主菜单;

②选择“选项”子菜单,调节为“声速”或“声速+零点”(校正声速将“选项”子菜单单设为“声速”;校正声速和零点将“选项”子菜单设为“声速+零点”);

③选择“参照物1”子菜单,调节为参照物1的实际声程;

④选择“参照物2”子菜单,调节为参照物2的实际声程;

⑤选择“闸门起位”子菜单,调节闸门起位试闸门套住参照物1所对应回波,并调节增益或按“AGC”键,使回波幅度在80%左右,按“←”键,屏幕提示“请套住参照物2对应回波”。

⑥按⑤的调节方法使闸门套住参照物2所对应回波,并调节增益,使回波幅度在80%左右,按“←”键,屏幕提示“校正完成”。此时对应显示的声速和零点为测量出的当前材料声速和探头零点。

4 )测量探头前沿长度:将探头置于标准CSK-IA试块,斜探头:利用R100圆弧测定探头的前沿,分别测定三次取平均值并输入到仪器中(“设置”菜单中)。

5)角度测量

①按“校正”键,然后选择“角度测量”子菜单,再按“←”键切换到“角度测量”的扩展子菜单;

②选择“孔深”扩展子菜单,调节为实际使用试块反射孔的深度;

③选择“孔径”扩展子菜单,调节为实际使用试块反射孔的孔径;

④选择“闸门起位”扩展子菜单,调节闸门起位试闸门套住反射孔回波,并来回移动探头是反射孔回波幅度最高;

⑤调节增益或按“AGC”键。是回波幅度在80%左右;

⑥按“←”键,此时“角度”及“K值”扩展子菜单将显示测量到得角度及K值,并提示“是否确定”,按“←”键保存结果,按其他键取消。

6)使用标准试块或对比试块(如CSKⅢA等)制作DAC曲线,并根据所用标准设置DAC,3线间的dB距离及工件表面补偿。具体步骤如下:

①按“DAC”键,切换到“DAC”主菜单。

②选测“DAC操作”子菜单,调节为“记录”。

③选择“闸门起位”子菜单,调节闸门起位时闸门套住预记录回波,调节增益或按“AGC”键,使回波幅度在80%左右,按“←”键,并记录回波。此时在屏幕波形区右上角会显示闪烁数字以提示当前已记录回波数。

④重复步骤③,直到记录完毕。(回波最多记录10个)

⑤当不需要DAC曲线时,选择“DAC操作“子菜单,调节为“off“,影藏当前曲线。

7)设置检测时的仪器探测范围,保存当前仪器状态设定及DAC曲线到空白数据集内,记录号该存储号。

8)到现场检测时,从仪器存储号中调出之前设定好的探伤工艺,如有必要,在当前灵敏度基础上补偿扫差灵敏度并开始检测工作。

9)根据检测过程中所出现回波位置、波幅及与DAC曲线dB差(可使用闸门套住该回波后在测量数据区读出)判别是否缺陷回波并计算其当量、长度及区域。

2、直探头检测

1 )打开电源开关。

2 )设置仪器的初始参数:探测范围、声速、延迟、重复频率、频带、发射方式、阻尼、厚度(“基本”菜单中“)。

3)校正仪器零点及声速。

4)确定检测的底波或基准灵敏度,并在此灵敏度的基础上增加补偿的灵敏度。

5)设置检测时的仪器探测范围,保存当前仪器状态设定到空白数据集内,记录号该存储号。

6)到现场检测时,从仪器存储号中调出之前设定好的探伤工艺(如有必要,在当前灵敏度基础上补偿扫差灵敏度),开始检测工作。

7)根据检测过程中所出现回波位置及波幅(可使用闸门套住该回波后在测量数据区读出)判别是否缺陷回波及计算器当量,并根据所用工艺标准最终对工件进行评判。

三、注意事项

1、检测完毕,关机并做基本的保养,如擦拭等;

2、仪器连续工作四小时以上时需重新校正灵敏度;

3、使用中出现故障,立即关机并拿回联系维修;

4、作好使用及维护记录。

5、切勿在插头连接松动的插座上使用适配器(充电器);

6、切记适配器(充电器)插入插座的总载荷不超过其额定荷载。

7、不要将仪器放置在潮湿或靠近辐射体、强磁场和热源的地方;

8、当仪器长期不使用时,应至少每月开机一次;

9、应避免硬物碰撞显示屏;

10、切勿使用损坏或磨损的电源线。

超声波探伤仪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资料:________ 超声波探伤仪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超声波探伤仪安全操作规程 1.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是精密仪器,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不得操作。 2.使用外接电源时,为防止反向感应电流冲击应该先将交流适配器先接通220V电源,等交流适配器的指示灯亮后再把交流适配器的DC12V插头插到超声波探伤仪的插孔,等仪器的电源指示灯闪亮,才可开启仪器电源开关。 3.当超声波探伤仪关机后需要停止外接交流适配器工作,为防止反向感应电流冲击,必须先切断交流适配器与超声波探伤仪的连接,然后再拨掉交流适配器的220V交流插头。 4.对超声波探伤仪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时,超声波探伤仪与交流适配器的连接、断开及交流适配器与220V电源的连接、断开程序按第2、第3条规定执行。 5.为延长电池寿命,给超声波探伤仪内置电池充电,应在内置电池电量用尽后再给电池充电,一次充电全程应不少于16小时。 6.交流适配器插上电源后,不应以身体其他部位接触外接交流适配器DC12V的插头,以免短路引起损伤。 7.仪器长期不使用,应每两个月充电、开机一次。 8.仪器在连接I/O接口(报警或同步控制系统接口)和RS-232接口(打印机、计算机接口)时必须关断仪器电源。 9.关闭仪器后再次开机要在放开ON/OFF按键以后间隔30秒。 10.仪器使用后要将仪器、探头、探头线、交流适配器上的油污、 第 2 页共 5 页

水渍擦拭干净,放到仪器箱内,存放到干燥的工具橱中。 超声波气浮除油装置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超声波气浮除油的安全操作内容及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湿法冶炼车间超声波气浮除油岗位工。 2内容 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劳保用品。 2.检查确认设备正常,确认气浮装置的超声波室、气浮室内液位在溢流位置附近,溢流栅板打开。确认压缩风压力正常(大于0.3Mpa)。 3、开机启动提升泵、打开与砂滤池联接管道的阀门。启动溶气泵、打开溶气泵的进口阀门,关闭溶气泵的出口阀门,略开溶气泵的冷却水阀门,确认有冷却水流出。 4、打开溶气罐到气浮室的阀门,打开溶气罐排气阀,待排气阀无气体流出后关闭排气阀。 5、启动溶气泵,慢慢打开溶气泵的出口阀门。待溶气罐内压力达到0.2Mp时,打开溶气罐供气阀门。调节供气阀门,使气浮室内溶液布满微小气泡。 6、启动超声波慢慢打开并调节超声波室内供气阀门,使超声波室内供气压力为0.3-0.6Mpa。 7、供液:打开供液阀门,启动反萃泵,往超声波气浮除油装置供 第 3 页共 5 页

X射线探伤仪操作规程

X射线探伤仪操作规程 一、人员要求 1.X射线探伤机操作人员都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Ⅰ级或Ⅰ级以上的射线检验人员资格证书; 2.X射线探伤机操作人员应熟悉所用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各部分作用及相关安全知识 3.X射线探伤机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程序操作X射线探伤机,并对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负责。 二、操作步骤 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X射线探伤机操作箱和机头,无任何损坏痕迹以及安装螺丝脱落、电线 破损,方可接上电源。使用条件不符合无损检测仪器说明书要求时,不得使用. 2)根据试件的材料和厚度选取合适的曝光条件。控制探伤曝光条件时,必须严 格符合设备性能要求探伤机定位后,必须与相应定位工具固定栓紧,以免颠翻跌落 2. 开机顺序 1)将X光机出射窗口对准被检工件,注意集光罩与工件被检部分方向一致。 2)用对焦器调整X光机集光罩对准焊缝中心及两者的焦距。探伤机定位后,必 须与相应定位工具固定栓紧,以免颠翻跌落。 3)打开控制器电源开关,电源灯亮,冷却风机旋转,如发现不正常应立即切断 电源,并且及时通知设备部。

3.曝光过程 1)当设置好正确的参数时,按“开”键,此时语音会提示“曝光开始”进入曝 光(延时)状态。 2)如果设置了延时,则进入延时状态。这时语音会提示“延时中,请撤离现场”。 当延时减到0.0后自动进入曝光状态。 3)如果没有设置曝光状态则直接进入曝光状态。 4)曝光状态时只有“关”键有用,其他键无效,这时的时间显示按照您的设定 逐渐递减,当时间减到0.0时曝光结束,语音会提示“曝光结束,休息”,进入到休息状态时,任何键无效。 4.正常关机步骤 1)达到规定曝光时间后,机器自动切断高压输出。 2)关闭电源开关,拨下电源电缆和高压电缆。 3)将各部件按规定整理好以备下次使用。 4)紧急停机: 紧急停车是在X光机发生异常情况或发现有其他人员进入射线作业区,如果设备继续运行势必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时采取的紧急措施。能不作紧急停机的,应尽量避免,紧急停机步骤如下: a.按下红色关机按钮,切断高压输出。 b.切断电源开关。 c.检查并排除故障。 d.作好故障记录。

荧光磁粉探伤机安全操作规程

荧光磁粉探伤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安全操作和使用设备。 二、规程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MT-24000AT型和ZHC-6000A型交直流荧光磁粉探伤机的安全操作与使用。 三、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资格 ⑴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⑵操作者必须熟悉探伤机操作流程、技术性能和工艺规范,按照工艺要求调整好周、纵向磁化电流后方可操作,严禁超性能使用设备。 2、开机前检查 ⑴打开进气阀,接通电源开关,检查进气调压阀,查看工作压力。排放空气过滤器内积水。 ⑵检查磁悬液浓度是否符合要求,磁悬液是否有杂质,如需更换磁悬液时,配制好的磁悬液应通过滤网加入储液箱。 ⑶确保探伤机各部位状态正常,周向电极磁化夹紧机构无松动,磁轭推进机构运动平稳,无异物卡塞。 ⑷检查急停按钮是否良好。 ⑸本机停机时间过久时,除检查设备内外各电缆接线有无松动、氧化、断线、脱落、接地线连接是否完好外,还要进行重新试车后才

能投入正常使用。 3、操作注意事项 ⑴设备的各项检查工作准备就绪,并确认无误后,操作者必须穿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才能进行探伤作业。 ⑵每班生产前,必须用探伤试片检查设备的状态,充磁后,试片上十字图案清晰可见。 ⑶本机为半自动探伤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开机状态不得离开。 ⑷机器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按下“急停”按钮,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⑸工件上下料作业时,严格按照吊装作业标准安全操作,避免发生磕碰、坠落等事故。 ⑹工件在充磁、退磁过程中,严禁开启前方操作门,某些不能在磁场中工作的仪器和设备必须移开或加强屏蔽。 ⑺磁化电源控制柜的前后门,非检修时不得随意打开。切忌工作时打开! ⑻紫外灯在使用前必须预热5分钟,不能频繁地开关,每次开关间隔在15分钟以上,同时防止磁悬液溅射到紫外灯上,防止灯管爆裂。工作时紫外灯距工件距离不得低于380mm,避免对灯具造成损坏。

超声波检测相关标准

GB 3947-83声学名词术语 GB/T1786-1990锻制园并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2108-1980薄钢板兰姆波探伤方法 GB/T2970-2004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3310-1999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3389.2-1999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纵向压电应变常数d33的静态测试 GB/T4162-1991锻轧钢棒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4163-1984不锈钢管超声波探伤方法(NDT,86-10) GB/T5193-1985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横截面厚度≥13mm)超声波探伤方法(NDT,89-11)(eqv AMS2631) GB/T5777-1996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eqv ISO9303:1989) GB/T6402-1991钢锻件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6427-1999压电陶瓷振子频率温度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GB/T6519-2000变形铝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7233-1987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NDT,89-9) GB/T7734-2004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7736-2001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超声波检验法(取代YB898-77) GB/T8361-2001冷拉园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NDT,91-1) GB/T8651-2002金属板材超声板波探伤方法 GB/T8652-1988变形高强度钢超声波检验方法(NDT,90-2) GB/T11259-1999超声波检验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eqv ASTME428-92) GB/T11343-1989接触式超声斜射探伤方法(WSTS,91-4) GB/T11344-1989接触式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厚 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WSTS,91-2~3) GB/T 12604.1-2005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代替JB3111-82 GB/T12604.1-1990 GB/T 12604.4-2005无损检测术语声发射检测代替JB3111-82 GB/T12604.4-1990 GB/T12969.1-1991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13315-1991锻钢冷轧工作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13316-1991铸钢轧辊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15830-1995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分级 GB/T18182-2000金属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价方法 GB/T18256-2000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用于确认水压密实性的超声波检测方法(eqv ISO 10332:1994) GB/T18329.1-2001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 GB/T18604-2001用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GB/T18694-2002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eqv ISO10375:1997) GB/T 18696.1-2004声学阻抗管中吸声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第1部分:驻波比法 GB/T18852-2002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测量接触探头声束特性的参考试块和方法(ISO12715:1999,IDT) GB/T 19799.1-200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1号校准试块 GB/T 19799.2-200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2号校准试块 GB/T 19800-2005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换能器的一级校准 GB/T 19801-2005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声发射传感器的二级校准 GJB593.1-1988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规范超声纵波和横波检验 GJB1038.1-1990纤维增强塑料无损检验方法--超声波检验 GJB1076-1991穿甲弹用钨基高密度合金棒超声波探伤方法 GJB1580-1993变形金属超声波检验方法 GJB2044-1994钛合金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方法 GJB1538-1992飞机结构件用TC4 钛合金棒材规范 GJB3384-1998金属薄板兰姆波检验方法 GJB3538-1999变形铝合金棒材超声波检验方法 ZBY 230-8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NDT,87-4/84版)(已被JB/T10061-1999代替) ZBY 231-84超声探伤仪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NDT,87-5/84版)(已被JB/T10062-1999代替)

超声波探伤检验标准

超声波探伤检验标准 超声波探伤检验标准 1 目的 为了满足公司发展需要,特制定我公司液压支架超声波探伤件检验标准,提供超声波探伤检验依据,制定超声波探伤结果评定标准。 2 主要内容及使用范围 规定了检验焊缝及热影响区缺陷,确定缺陷位置、尺寸和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及探伤结果的分级方法,适用于母材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探伤检验,不适用于以下情况焊缝的探伤检验:1)铸钢及奥氏体不锈钢焊缝; 2)外径小于159mm的钢管对接焊缝; 3)内径小于等于200mm的管座角焊缝; 4)外径小于250mm和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纵向焊缝。 3 检验等级 3.1 检验等级的分级 根据质量要求检验等级分为A.B.C三级,检验的完善程度A级最低,B级一般,C级最高,检验工作的难度系数按A.B.C顺序逐级增高。应按照工件的材质.结构.焊接方法,使用条件及承受载荷的不同,合理地选用检验级别。检验等级应按产品技术条件和有关规定选择或经合同双方协商选定。 注:A级难度系数为1,B级为5-6,C级为10-12。 3.2 检验等级的检验范围 A级检验采用一种角度的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单侧进行检验,只对允许扫查到的焊缝截面进行探测。一般不要求作横向缺陷的检验。母材厚度大于50mm时,不得采用A级检验。 B级检验原则上采用一种角度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对整个焊缝截面进行探测。受几何条件的限制,可在焊缝的双面单侧采用两种角度探头进行探伤。母材厚度大于100mm时,采用双面双侧检验。条件允许时应作横向缺陷的检验。 C级检验至少要采用两种角度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同时要作两个扫查方向和两种探头角度的横向缺陷检验。母材厚度大于100mm时,采用双面双侧检验。其它附加要求是: a.对接焊缝余高要磨平,以便探头在焊缝上作平行扫查; b.焊缝两侧斜探头扫查经过的母材部分要用直探头作检查; c.焊缝母材厚度大于等于100mm,窄间隙焊缝母材厚度大于等于40mm 时,一般要增加串列式扫查。

超声波探伤仪操作规程

质检部文件编号: 作业指导书页数第1页共6页 名称:超声波探伤仪操作规程版本号:C 章修改状态:00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检验。 不适用于铸钢及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外径小于159mm钢管对接焊缝,内径小于等于200mm的管座角焊缝及外径小于2 50mm和内径小于80%的纵向焊缝。 2引用标准 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GBII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 3.1试验项目: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 3.2质量要求 3.2.1检验等级的分级 根据质量要求检验等级分A、B、C三级,检验的完善程度A级最低,B级一般,C级最高。检验工作的难度系数按A、B、C顺序逐级增高,应按照工种2的材质、结构、焊接方法,使用条件及承受荷载的不同,合理的选用检验级别。检验等级应按 产品的技术条件和有关规定选择或经合同双方协商选定。 3.2.2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表3.2.2 焊缝质量等级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 评定等级检验等级探伤比例 一级n B级100% 二级m B级20% 3.2.3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 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①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不应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 缝进行探伤; ②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I条 焊缝。 3.2.4检验区域的选择 3.2. 4.1超声波检测应在焊缝及探伤表面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应划好检验区域,标岀检验区段编号。 3.2. 4.2检验区域的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30 %的一般区哉,这区域最小10mm,最大20m。 3.2. 4.3接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它外部杂质。探伤区域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其表面 粗糙度不应超过6.3um,必要时进行打磨。a、采用一次反射法或串列式扫查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应大于 2.5 5 k (其中,5为板厚,k为探头值);b、采用直射法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域应大于 1.5 5 k 3.2. 4.4去除余高的焊接,应将余高打磨到与临邻近母材平齐。保留余高焊缝,如焊缝表面有咬边,较大的隆起和凹陷等也应 进行适当修磨,并做圆滑过渡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评定。 3.2.5检验频率

磁粉探伤仪的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磁粉探伤仪的维护保养办法 1、操作人员应详细了解仪器和探伤仪的性能特点、熟悉仪器的各种按 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2、操作人员须每天工作前检查探伤仪电流和电压表、提升力。 3、探伤仪不能空载,以防电流过大,烧坏仪器。 4、马蹄不允许硬砸,以防开叉后灵敏度不够。 5、仪器每天使用完毕,将电源开关关闭并将电源线拔掉。 6、仪器每次使用后,应将打结的连接电缆整理顺畅。 7、仪器每次使用完毕,应将仪器、连接电缆、马蹄磁轭进行外表清洁, 并整齐放置于工具箱内。

磁粉探伤仪操作规程 一、开工前准备工作 1、操作者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劳保用品穿戴齐全、整齐。 2、详细检查仪器各部位是否良好,各部接线是否牢靠。 3、磁悬液的配置 非荧光磁悬液: (1)液体介质的PH值为7~9; (2)黑磁粉:目数不小于320目; (3)分散剂:5~10克/升; (4)消泡剂:2~5克/升; (5)磁悬液浓度:1.2~2.4ml/100ml; 荧光磁悬液: (1)液体介质的PH值为7~9; (2)荧光磁粉:目数不小于400目; (3)分散剂:5~10克/升; (4)消泡剂:2~5克/升; (5)磁悬液浓度:0.1~0.7ml/100ml; 二、作业准备 1、闭合总电源开关。 2、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红灯亮。 3、详细检查各表、按钮(键)工作是否正常。 4、检查湿法磁悬液喷壶喷洒状况,磁悬液喷壶喷液缓流、均匀、全

面覆盖、充分湿润。 5、灵敏度及提升力试验符合标准要求。 三、探伤操作 1、将控制开关全部至于“开”的位置。 2、边撒磁粉或磁悬液边磁化,磁轭磁化过程中,应保证纵、横两个方 向都能分别磁化,无漏探。 3、作业时注意安全,工件吊运过程中,不得野蛮操作,否则将造成人 身事故。 四、探伤作业结束后 1、关闭控制面板开关; 2、关闭总电源开关。

超声波探伤仪核查规程

超声波探伤仪核查规程 SX-03-02-2009 1. 总则 (1)为了规范超声波探伤仪的核查工作,特制订本规程。 (2)本规程适用于CTS-2020数字式及模拟式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核查,其它型号的超声波探伤仪的核查工作可参照本核查规程,编制相应的专用核查规程。 2. 职责 (1)设备专管人员与专业工程师负责超声波探伤仪的期间核查工作。 (2)主任工程师负责核查 3. 核查项目及方法 核查应在基准试块上进行,校准中应使超声波主声束垂直对准反射体的轴线,以获得稳定的和最大的反射信号。 3.1 仪器校准 仪器在使用过程中,每3个月应进行一次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的测定,测定方法按JB/T4730.3-2005的规定进行。核查时应重复进行3次,垂直线性平均值>5%或水平线性平均值>1%时为不合格。 3.2 探头校核 3.2.1 单晶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3.3 仪器和探头系统性能的复核

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大于±10%; 仪器和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9214和JB/T10062的规定进行测试每次检测前均应对扫描线、灵敏度进行复核,遇有下列情况应随时对其进行重新核查: a.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 b.开路电压波动或者检测者怀疑灵敏度有变化时; c.连续工作4h以上时; d.工作结束时。 4. 注意事项 校准、复核和线性检验时,任何影响仪器线性控制器(如抑制或滤波开关等)都应放在“关”的位置或处于最低水平上。 5. 核查周期 设备专管人制定核查计划,填写“期间核查计划表”,至少3个月进行一次,特殊要求除外。 6. 记录 按以上各项目核查完毕后,核查人员填写“期间核查记录表”,由设备管理人员归档管理。

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操作规程

编号:CZ-GC-08941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操作规程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digital ultrasonic flaw detector

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 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 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一、用途 本机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精确地进行工件内部的裂纹、夹杂、气孔等多种缺陷的检测、定位、评估和诊断。 二、检测目的 通过对工件内部的裂纹、夹杂、气孔等多种缺陷的检测、定位、评估和诊断,为产品质量作保证。 三、操作方法 1、开机 将探伤仪顶部的电池开关置于“ON”,然后按键开机。仪器屏幕上显示开机自检信息。自检结束后,仪器自动进入探伤界面。 在开机状态下,按键可以实现仪器关机。 仪器关机时会自动进行探伤参数的保存操作(存储于默认的系统文件中,该文件用户无法访问),关机进行过程中,请不要按键

操作,也不要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止破坏系统文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破坏了系统文件,可以通过“恢复出厂设置”功能来修复。仪器关机后,所调试和设置的探伤参数不会丢失,下次开机后会利用默认的系统文件将仪器参数自动恢复。 如果长时间不再使用探伤仪,请将探伤仪顶部的电池开关置于“OFF”,以保护仪器和锂电池组。 自动关机:当电池电压太低时,屏幕上的电池图标会闪烁显示,然后探伤仪会自动关机断电。 2、连接探头 使用本探伤仪进行探伤工作前,需要连接上合适的探头和探头线,仪器的探头线应该是接头为Q9的75Ω同轴电缆。 仪器顶部有两个Q9插座,为探头线连接插座。使用单探头(单晶直探头或单晶斜探头)时,探头线可以连接到仪器顶部任何一个探头插座上;使用双晶探头探头(一个晶片发射、另一个晶片接收)或穿透探头(两个探头,一个探头发射,另一个探头接收)时,要把发射的探头线连接到发射探头插座(有标识),接收的探头线连

磁粉探伤仪操作规程

一、开工前准备工作 1、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劳保用品穿戴齐全、整齐。 2、详细检查仪器各部位是否良好,各部位接线是否牢靠。 3、磁粉为非荧光干法黑磁粉,80-160目。 二、作业准备 1、闭合电源开关。 2、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接通,电源指示红灯亮。 3、详细检查各表、按钮工作是否正常。 4、检查干粉喷撒器喷撒状况,有无堵塞。 5、灵敏度及提升力试验符合标准要求。 三、探伤操作 1、将控制开关全部置于“开”的位置。 2、均匀喷撒磁粉并磁化,磁轭移动过程中,应保证纵、横两个方向都能 分别磁化,无漏探。 3、作业时,要注意安全,工件吊运过程中,不得野蛮操作,防止造成人 身事故。 四、探伤作业结束 1、关断控制面板开关。 2、关断总电源开关。 资阳晨风工业有限公司

1、操作人员应详细了解仪器和探伤机性能特点,熟悉探伤仪器各种按钮 作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2、操作人员每天工作前须检查探伤仪电流和电压表、提升力。 3、探伤仪不能空载,以防电流过大烧坏仪器。 4、马蹄不允许硬砸,以防开叉后探伤灵敏度达不到要求。 5、仪器每天使用完毕,将电源开关关闭并将电源拔掉。 6、仪器每次使用后,应将打结的连接电缆整理顺畅。 7、仪器每次使用完毕,应将仪器连接电缆、马蹄磁轭的外表清洁干净, 并整齐放置于规定位置。 资阳晨风工业有限公司

1、正确开关机。开机时先连接好外接电源,再按开关键,关机时先按 开关键,再拔掉外接电源。 2、用外接交流电时,仪器必须接地良好。 3、避免水、油进入仪器内部。 4、搬动仪器时应避免强烈振动,并存于干燥的地方。 5、操作面板按键时必须用手指,不能用其它物品代替,用力必须适中。 6、仪器每次用完,应进行外部清洁。 资阳晨风工业有限公司 编制:审核:批准:

磁粉探伤机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要求

磁粉探伤机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要求 一操作规程 1 环境温度-10~+40℃,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0%,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 2 被检工件表面应清洁、干燥,没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涂层、焊接飞溅物等,以免影响探伤。 3 被检工件表面须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探伤。 4 把配好的磁粉液体均匀的涂到工件表面上,进行探伤。 5 使用设备时,应对设备性能、灵敏度进行调试,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6先将输出电缆与探头连接旋紧,再将输出电缆的另一端插入面板上“输出”插座中并旋紧。 7 电源电缆的航空插头插入面板上的“输入”电源插座中,另一头插入单项~220V 电源的电源插座中,打开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此时,电源指示灯亮,说明控制电路中接通电源。 8 根据被探工件的形状不同,调节探头的角度或取下活动关节。 9工作之前先将探头与被探工件接触好,在被探工件面上喷洒上磁粉或磁悬液,这时按下探头手把上的充磁开关,“充磁指示”灯亮,工作呈磁化状态,松开按钮开关,观察工件是否有磁痕,工件上如有裂纹,在磁化时有裂纹的地方就会聚结磁粉,就形成磁痕。 二注意事项 1 仪器在使用时,应避免空载工作,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温升或损坏。 2使用探头时,端面与被检工件要保持良好的接触,再按下手把上的充磁按钮开关,此时探伤效果最好,探头应避免碰撞、跌落,保持清洁。 3 在使用时,如果发现探头线包发热严重,即停止使用,检查故障原因,经检修后再使用,否则会损坏探头。 4 仪器停止使用时,应切断面板上和配电板上的电源开关。 5 探伤结束后,在探头的活动关节部位,应清除杂物并加注润滑油。 6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用电,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校验规程

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校验规程 1.0目的 规范数字超声波探伤仪的校准操作,确保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新购置的和使用中的超声波探伤仪与探头的系统性能的校验。数字式超声仪的校验可按照本规程,也可按照仪器内置的仪器自校功能。 3.0校验人员 校验人员应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按本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校验。 4.0应用器材 4.1 标准试块CSK-ⅠA试块及DB一P Z20一2、DB一P Z20一4型标准试块。 4.2 所用试块必须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生产的标准试块,且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5.0校验及评定内容 5.1 外观检查 采用目视及操作方法进行。 5.2 水平线性误差 5.2.1 所用检定设备与被检超声探伤仪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并应使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衰减器特性阻抗和终端负载相互匹配。 5.2.2 被检超声探伤仪的工作方式置[双],抑制置“0”,衰减器置适中量值。在扫描范围各挡上,将被检超声探伤仪的发射脉冲输人到函数信号发生器输人端,其输出通过标准衰减器接到被检超声探伤仪“收”端,并调节频率、信号幅度、调制波数及标准衰减器旋钮,使超声探伤仪显示屏上显示六个幅度相等的 (如垂直满刻度80%)脉冲波形。

5.2.3 调节被检超声探伤仪[扫描微调]及[移位]旋钮,使第一个波的前沿对准水平刻度“0”,第六个波的前沿对准水平刻度 “10”,依次读取第二至第五个波的前沿与水平刻度“2”、“4”、“6”、“8”的偏差amax ,如图2所示,取其最大偏差值。按下式计算超声探伤仪水平线性误差: % 100max ?= ?B a L 式中:ΔL —水平线性误差;B —水平满刻度数。 5.3 衰减器衰减误差 5.3.1 所用检定设备与被检超声探伤仪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并应使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衰减器特性阻抗和终端负载相互匹配。

交直流磁粉探伤机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CZ-GC-05894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交直流磁粉探伤机安全操作规 程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AC / DC magnetic particle flaw detector

交直流磁粉探伤机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1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本公司交直流磁粉探伤机的操作与安全操 作。 3管理内容 3.1操作规程 3.1.1操作者必须熟悉机床操作顺序和性能,严禁超性能使用设 备。 3.1.2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1.3开机前,把总电源旋钮转向“开”位,并按下面“开”按 钮,并对导轨进行润滑,开启气源闸阀调节露点。 3.1.4点动左右移动架、磁力线圈架,检查各行程限位开关,点

动和启动左右移动架,工件轴旋转。 3.1.5启动磁粉夜泵电机,捏紧磁粉夜喷枪开关手柄,让磁粉夜循环流动。 3.1.6选择“周向”`“纵向”或“周纵向”磁粉探伤法,扳至“1”位。 3.1.7踩下脚踏开关,如选“周向”观察“6KV电流表”指示是否符合选用的电流值,并进行适当调节。如选“纵向”点动线圈并观察电流值,并进行适当调节,按压旋转工件电机,捏压磁粉喷枪,待工件表面均附有磁粉后,停止喷夜,观察工件,确认后停转,按压退磁按钮,观察电流表应为零值。按压右移动架退出,取下工件。 3.1.8停机,关闭机床空气开关、电控柜总开关和电控总柜开关。 3.1.9清洁机床,导轨面抹涂润滑油,关闭气源闸阀。 3.2安全操作规程 3.2.1操作前认真检查电气设备、元件及电源导线的接触和绝缘,确认完好,才能操作。 3.2.2在电极头之间夹持或拿下零件时,必须停电,零件必须固

超声波探伤检验操作规程

超声波探伤检验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程叙述的是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对煤矿用设备中原材料及零部件等内部进行的一种无损检测。 2引用标准、规范 CHSNDT001-2007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3超声波检测人员 3.1从事承压设备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照《无损检测人 员资格鉴定与认证》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3.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级别分为:Ⅲ(高)级、Ⅱ(中)级、Ⅰ(初)级。取 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各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方法和该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3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CHSNDT001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4检验设备、器材和材料 4.1超声检测设备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合格的证明文件。 4.2超声波探伤仪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 MHz ~10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探伤仪应具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的误差在±1dB 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每次连续使用周期开始(或每三个月)应对垂直线性进行评定,误差不大于5%。 4.3探头 4.3.1晶片面积不应大于500平方毫米,其任一边长原则上不大于25mm。4.3.2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 的双峰。 4.4超声波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 4.4.1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

磁粉探伤检验规范

磁粉探伤检验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叙述的是湿磁粉对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裂纹及其它 不连续的一种检测。适用于钻井工具表面和连接螺纹的磁粉检测。 2、引用标准、规范 ASME 709 磁粉检测的标准推荐操作方法 GB11522 标准对数视力表 JB/T4730.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部分 JB/T4730.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JB/T6063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JB/T606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JB/T8290 磁粉探伤机 ASNT-TC-1A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 3、磁粉检测人员 3.1 从业人员应按ASNT-TC-1A和《特种设备无损检查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3.2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的分级为:Ⅲ(高)级、Ⅱ(中)级、Ⅰ(初)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和资格级别人员,只能从事于该方法和资格级别相应的工作,并负责相应的叫声责任。 3.3 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会经矫正的近(距)视力或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3.4 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ASNT-TC-1A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不得有色盲。 4、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4.1 磁粉探伤机 磁粉探伤机,在有效适用期内应良好的保养。交流电磁轭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检测周期为6个月一次。 4.2 磁悬液 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力度、施加方法和被检工件表面状况等因素来确定。用于完全润湿工件表面的油机介质,如出现不完全润湿,要从新进行清洗或添加更多磁粉或添加更多润湿剂。 4.3 退磁装置 退磁装置应能保证退磁后,表面剩磁不大于0.3mT(240A/m)。 4.4 辅助设备 磁场强度计 标准试片A1(或CX) 磁场指示器 磁悬液浓度测试仪(管) 2~10倍放大镜。 5、被检工件表面 清洁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被检工件表面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6、检测操作规程及工艺 6.1 用磁悬液浓度沉淀管或浓度测试仪测量磁粉浓度,浓度范围见表1。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

磁粉探伤检验规 1、适用围 本规叙述的是湿磁粉对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裂纹及其它 不连续的一种检测。适用于钻井工具表面和连接螺纹的磁粉检测。 2、引用标准、规 ASME 709 磁粉检测的标准推荐操作法 GB11522 标准对数视力表 JB/T4730.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部分 JB/T4730.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JB/T6063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JB/T606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JB/T8290 磁粉探伤机 ASNT-TC-1A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 3、磁粉检测人员 3.1 从业人员应按ASNT-TC-1A和《特种设备无损检查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3.2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的分级为:Ⅲ(高)级、Ⅱ(中)级、Ⅰ(初)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法和资格级别人员,只能从事于该法和资格级别相应的工作,并负责相应的叫声责任。 3.3 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会经矫正的近(距)视力或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3.4 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ASNT-TC-1A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不得有色盲。 4、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4.1 磁粉探伤机 磁粉探伤机,在有效适用期应良好的保养。交流电磁轭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检测期为6个月一次。 4.2 磁悬液 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力度、施加法和被检工件表面状况等因素来确定。用于完全润湿工件表面的油机介质,如出现不完全润湿,要从新进行清洗或添加更多磁粉或添加更多润湿剂。 4.3 退磁装置 退磁装置应能保证退磁后,表面剩磁不大于0.3mT(240A/m)。 4.4 辅助设备 磁场强度计 标准试片A1(或CX) 磁场指示器 磁悬液浓度测试仪(管) 2~10倍放大镜。 5、被检工件表面 清洁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被检工件表面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6、检测操作规程及工艺 6.1 用磁悬液浓度沉淀管或浓度测试仪测量磁粉浓度,浓度围见表1。

关于锻件超声波探伤的标准及规程

关于锻件超声波探伤的标准及规程 1.1.1筒形锻件----轴向长度L大于其外径尺寸D的轴对称空心锻件如图1(a) 所示.t为公称厚度. 环形锻件----轴向长度L小于等于其外径尺寸D的轴对称空心件如图1(a)所 示.t为公称厚度. 饼形锻件----轴向长度L小于等于其外径D的轴对称形锻件如图1(b)所示.t 为公称厚度. 碗形锻件----用作容器封头,中心部份凹进去的轴对称形锻件如图1(c)所示.t 为公称厚度. 方形锻件----相交面互相垂直的六面体锻件如图1(d)所示. 三维尺寸a、b、c中最上称厚度. 底波降低量GB/BF(dB) 无缺陷区的第一次底波高度(GB)和有缺陷区的第一次底波高度(BF)之比.由缺陷 引起的底面反射的降低量用dB值表示. 密集区缺陷 当荧光屏扫描线上相当于50mm的声程范围内同时有5个或者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或者在50mm×50mm的探测面上发现同一深度范围内有5个或5个以上的 缺陷反射信号. 缺陷当量直径 用AVG方法求出的假定与超声波束相垂直的平底孔的直径,称为缺陷当量直径, 或简称为当量直径. AVG曲线 以纵座标轴表示相对的反射回波高度,以横座标轴表示声程,对不同直径且假定与超声波束相垂直的圆平面缺陷所画出的曲线图叫AVG曲线,亦称为DGS曲线. 2探伤人员 锻件探伤应由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锻件探伤经验,并经考核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 证书者担任. 3探伤器材

探伤仪 应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频响范围至少应在1MHz~5Mhz内. 仪器应至少在满刻度的75%范围内呈线性显示(误差在5%以内),垂直线性误差 应不大于5%.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探工件最大程处的探伤灵敏度时,有效灵敏 度余量至少为10dB. 衰减器的精度和范围,仪器的水平线性、动态范围等均应队伍ZBY230-8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规定. 探头 探头的公称频率主要为,频率误差为±10%. 主要采用晶片尺寸为Φ20mm的硬保护膜直探头. 必要时也可采用2MHzs或25MHz,以及晶片尺寸不大于Φ28mm探头. 探头主声束应无双峰,无偏斜. 耦合剂 可采用机油、甘油等透声性能好,且不损害工件的液体. 4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 探伤时机 探伤原则上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后,在槽、孔、台级等加工前,比较简单的几何形状下进行.热处理后锻件形状若不适于超声波探伤也可在热处理前进行.但在热处理后,仍应对锻件尽可能完全进行探伤. 准备工作 探伤面的光洁度不应低一地5,且表面平整均匀,并与反射面平等,圆柱形锻件其端面应与轴线相垂直,以便于轴向探伤.方形锻件的面应加工平整,相邻的端面 应垂直. 探伤表面应无划伤以及油垢和油潜心物等附着物. 锻件的几何形状及表面检查均合格后,方可进行探伤. 重要区

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使用操作规程

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使用操作规程 本标准从2013年12月31日开始执行 1、简介 TS-V9系列超声波探伤仪是一款便携式、全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能够快速、无损伤、精确地进行工件内部多种缺陷(焊接、裂纹、夹杂、气孔等)的检测、定位和评估。既可以用于实验室,也可以用于工程现场。本仪器能够广泛地应用在制造业、钢铁冶金业、金属加工业、化工业等需要缺陷检测和质量控制的领域,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铁路交通、锅炉压力容器等领域的在役安全检查与寿命评估。 1.1安全提示 1) 本仪器为工业超声波无损探伤设备,不可以用于医疗检测; 2) 使用本仪器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无损检测知识,以保证安全操作; 3) 本仪器必须在仪器允许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尤其不可在强磁场、强腐蚀的环境下使用; 4) 在使用过程中请按照本规程的介绍正确使用,保证安全操作,; 1.2 功能 1. 发射脉冲 脉冲幅度和宽度可调,使探头工作在最佳状态。 阻抗匹配可选,满足灵敏度及分辨率的不同工作要求。 四种工作方式:直探头,斜探头,双晶,透射探伤。 2. 放大接收 实时采样:高速ADC,充分显示波形细节。 检波方式:全波、正半波、负半波、射频。 闸门:双闸门读数,支持时间闸门与声程闸门。 增益:0-110dB多级步距可调。可分别调节基本增益、扫查增益、表面补偿,方便探伤设置。支持增益锁定,支持自动增益。 3.报警类型 闸门进波、闸门失波、曲线进波、曲线失波4种类型可选 4. 数据存储 设有存储快捷键,便于操作。可存储10-100个探伤通道;100-1000个波形存储;10-20段5分钟录像、可快速另存、调用、回放与删除。 5. 探伤功能 波峰记忆:实时检索缺陷最高波,记录缺陷最大值 回波包络:对缺陷回波进行波峰轨迹描绘,辅助对缺陷定性判断。 裂纹测深:利用端点衍射波自动测量、计算裂纹深度。 孔径:在直探头锻件探伤工作中,对缺陷的大小进行自动计算即Ф值自动计算功能。 DAC、AVG:直/斜探头锻件探伤找准缺陷最高波自动计算Φ值,可分段制作。 动态记录:快捷检测实时动态记录波形,存储、回放。 缺陷定位:水平值L、深度值H、声程值S。 缺陷定量:根据设定基准灵活显示。 缺陷定性:通过包络波形,人工经验判断。 曲面修正:曲面工件探伤,修正曲率换算。 .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2010-1-25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05日 实施时间:2009年04月01日 规范号:GB/T 5777—2008 发布单位: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9303:1989(E)《承压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纵向缺陷的全周向超声波检测》。 本标准根据ISO 9303:1989(E)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 9303:1989(E)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做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在附录B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便于使用,对于ISO 9303:1989(E)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删除ISO 9303:1989(E)的前言和引言。 本标准代替GB/T 5777—1996《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与GB/T 5777—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范围增加“电磁超声探伤可参照此标准执行”(见第1章); ——增加了对斜向缺陷的检验及检验方法(见第4章和附录B); ——修改了管端人工槽位置的限制(GB/T 5777—1996中的第5章;本标准的第5章); ——修改了人工缺陷的尺寸和代号(GB/T 5777—1996中的第5章;本标准的第5章和附录E);

——探头工作频率由2.5MHz~10MHz修改为1MHz~15MHz(GB/T 5777—19 96中的第6章;本标准的第6章)。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附录C、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建国、张黎、彭善勇、黄颖、邓世荣、赵斌、刘志琴、赵海英。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5777—1986、GB/T 5777—1996; ——GB/T 4163—1984。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2010-1-2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的探伤原理、探伤方法、对比试样、探伤设备、探伤条件、探伤步骤、结果评定和探伤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用途无缝钢管纵向、横向缺陷的超声波检验。本标准所述探伤方法主要用于检验破坏了钢管金属连续性的缺陷,但不能有效地检验层状缺陷。 本标准适用于外径不小于6mm且壁厚与外径之比不大于0.2的钢管。壁厚与外径之比大于0.2的钢管的检验,经供需双方协商可按本标准附录C执行。 电磁超声探伤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YB/T 4082 钢管自动超声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JB/T 10061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3 探伤原理 超声波探头可实现电能和声能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超声波在弹性介质中 传播时的物理特性是钢管超声波探伤原理的基础。定向发射的超声波束在管中传播时遇到缺陷时产生波的反射。缺陷反射波经超声波探头拾取后,通过探伤仪处理获得缺陷回波信号,并由此给出定量的缺陷指示。 4 探伤方法 4.1 采用横波反射法在探头和钢管相对移动的状态下进行检验。自动或手工检验时均应保证声束对钢管全部表面的扫查。自动检验时对钢管两端将不能有效地检验,此区域视为自动检验的盲区,制造方可采用有效方法来保证此区域质量。 4.2 检验纵向缺陷时声束在管壁内沿圆周方向传播;检验横向缺陷时声束在管壁内沿管轴方向传播。纵向、横向缺陷的检验均应在钢管的两个相反方向上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