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院内制剂需要政策支持

发展院内制剂需要政策支持
发展院内制剂需要政策支持

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4月/29日/第003版

视点

发展院内制剂需要政策支持

李哲中国中医科学院吕金山北京市通州区第二医院

为更好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及广大的中医药医务人员已在中医药的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中药院内制剂发展方面却还存在不足。

院内制剂曾发挥巨大作用

中药制剂源远流长,历代中医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需要,往往会在临床治疗时,灵活运用汤、膏、丸、散等不同剂型。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医在制剂技术上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一些制剂的技术至今还在沿用,从院内制剂研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些著名中成药。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开始组建正规的中医院,因临床治疗需要,这些早期成立的中医院很多建立了制剂室,研制加工各种中药制剂供应临床。经几十年发展,除原有的传统剂型外,还新研制了片剂、胶囊剂、冲剂、膜剂、气雾剂、滴剂、针剂等十余种新的剂型。一些经临床反复验证的院内中药制剂还发展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成药,如速效救心丸、三九胃泰冲剂、丹参滴丸、脉络宁等,对中医学科的发展及我国制药工业的成长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政策影响院内制剂的发展

院内中药制剂审批困难

随着对中药制剂管理的日益严格,目前只在个别大医院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制剂品种申报审批。而全国绝大多数的二级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医院,虽然在基层及广大农村地区承担了大量的中医药临床治疗工作,但因家底薄、人才匮乏、缺少设备,未建立制剂室,故不能申报院内中药制剂。

管理条例不能满足中医临床需要

在2005年,国家药监局先后出台了《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由于在制定这些管理文件时未充分考虑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和医院中药制剂的实际应用及科研情况,有一些条款要求过高,影响了中医院内中药制剂的发展。一些临床专家认为:上述管理文件完全是按照管西药的办法管中药和院内中药制剂,未考虑是否符合中医药发展的规律。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不能反映中医药的疗效事实、规律和特点的类似新药审批过程。

几乎所有医院中药制剂项目的审批过程,均不能充分反映中医药的疗效事实、规律和特点,审批开发一个院内中药制剂,几乎与审批一个西医新药过程相同,研制周期长,难度大,开发成本高。另外,有关部门对院内制剂的利润空间定得过小(只有5%),导致医院在院内制剂上无利可赚,尤其是二级中医院或社区医院因就诊人次不足,难以批量化生产院内中药制剂,基本上是亏本经营,严重影响了医院研制和申报院内中药制剂的积极性。

制约中医特色的发展

中医药对疾病有一个“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对于中药制剂的改造亦是如此。能保留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中药制剂,多数疗效肯定,经受得起临床实践的考验。倘若真的完全依照现有管理制度,必然会造成中医治疗手段特色的缺失,汤、膏、丹、丸、散等治疗手段得不到灵活运用。

在中医专科建设中,中、小医院或社区医院有特色的治疗技术及研制的院内专科制剂难以应用;大医院的“名方”、“名药”,在中、小医院也得不到发扬。甚至一些今天看来疗效尚可的院内制剂,也面临做不下去的问题。可以说,无论是中医治未病还是治急病的优势,都离不开院内

中药制剂的支持。因此,中医事业的发展与院内中药制剂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也呼唤能有更适宜中药院内制剂发展的政策。

应重视发展院内制剂

从积极的因素看,《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文件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家对医院制剂的生产质量、配制条件和配制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显示了国家对医院制剂工作管理规范化与法制化建设的要求。但本着真正发展中医、服务百姓的根本目的,针对中医院院内制剂的独特性,应从以下一些方面加以完善:

重新认识院内制剂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一是中医治疗的特点及疗效的保证,离不开汤、膏、丸、散、片、针剂等用药方式的灵活多样。虽然目前市场上已有一定数量的中成药品种,但因多种因素影响,能为各中医院或社区医院通用的品种并不多;且各中医院或社区医院重点专科的治疗用药大多具有自己的特色,并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院内中药制剂应得到保障。

二是对我国制药工业的影响。医院制剂是新药开发的源泉,特别是中药新品种的开发绝对离不开院内中药制剂研制的支持。我国中药材的药源丰富,中药制剂的研制生产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产业,制药工业是各省均高度重视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重视支持院内中药制剂的研制,可对制药工业产生良好的影响。

据了解,山东、四川等省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对院内中药制剂的审批区别于研制新药,在通过临床验证的基础上,扩大使用范围,鼓励更多的院内中药制剂朝新药研制的方面发展,允许中医药院内常用、急需中药制剂调剂使用。

完善院内制剂的管理

一是适当减低以加工配制膏、丹、丸、散等传统中药制剂的制剂室建设验收标准,尤其是针对县(市)级中医院或社区医院。放宽院内中药制剂申报与审批程序,对普通的膏、丹、丸、散、胶囊、栓、片、冲剂等传统中药制剂,免作药理、毒理等研究;对针剂、眼内滴剂等特殊制剂仍可要求作药理、毒理研究;对临床的病例观察,可采取回顾性病例总结。降低中医院和社区医院院内中药制剂的审批检验收费标准。

考虑到一、二级中医院或社区医院的现有状况,如每个医院都建制剂室,从资金投入、管理、效率比等方面看都是不恰当的。建议可在地、州、市选择1~2家已建有制剂室的中医院,对各县(市)级中医院需要研制的院内中药制剂,在完善审批手续后,同意由该制剂室统一委托加工。这样既满足了各县(市)级中医院或社区医院对中药院内制剂的要求,同时又有效加大医院已有制剂室的利用率,降价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建议对院内中药制剂的利润适当放开,起码应允许按中成药的利润加成。应允许中医院的制剂室为患者小批量单独加工传统的中药制剂。可借鉴历史上(宋代惠民局、和剂局)的成功制药经验,由政府出资创办中药制剂单位,缓解当前看病难,药价虚高社会医疗难题,利国利民。

三是为充分挖掘、发现民间中医药的精髓,建议对民间一些经验丰富老中医(其资质认定由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审查)所使用的中医验方,可让其与有条件生产院内制剂的中医院联合开发、申报院内制剂,生产出来的产品限于在该医院和老中医自己所在的诊疗机构内使用。

总之,有必要对某些政策作出调整,以保障中药院内制剂的健康发展。

医院制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医院制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针对性地对医院制剂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新形势下的医院制剂需要合理存在的重要性,及在临床需求上医院制剂的发展空间及前景,观察探讨新形势下医院制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显示医院制剂应有的自身条件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提出医院制剂把握应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在临床上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致力于由供应保障型向技术开发型进行转变,适应发展的需要。 [Abstract] Through the pertinence of hospital preparations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ystem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hospital preparations there need reasonable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linical nee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preparations space and prospects, observation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hospital preparations and development trend, display of hospital preparations should have their own conditions is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Hospital preparations should be put forward should be mastered in making full use of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on the basis of play in the clinical positive function, committed to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y supply safeguard model transition,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New situation; Hospital preparation; Quality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医院制剂应有的自身条件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医院制剂的质量把握应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在临床上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致力于由供应保障型向技术开发型进行转变,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针对性地对医院制剂的质量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新形势下的医院制剂需要合理存在的重要性,及在临床需求上医院制剂的发展空间及前景,现综述如下: 1 医院制剂的现状 医院制剂通过《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等的实施,医院制剂的配制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制剂的质量标准在原来基础上也得到一定提升,并且相应地提高了软、硬件的条件,使制剂的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但仍未达到理想水平。大多数医院领导对医院制剂的重视不够,未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缺乏相关的生产设置和检测设备。部分医院制剂机械化程度不高,批量小,导致制剂成本高。在医院制剂的种类上,大多数医院基本上已放弃传统生产配置大容量的注射液,就连配置小容量的注射液也极少继续保留,目前,医院制剂的主要品种通常为中药制剂和普通制剂。中药制剂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制剂,一般是医院制剂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其品种主要来自临床中经典方及经验方,其配制的标准一般是自拟方,制作配置为口服液、合剂、散剂、酒剂、片剂、颗粒剂、胶囊、膏剂等;普通制剂是临床医疗工作中按需配制的制剂,主要品种有消毒液和口腔、五官、皮肤等科的常用制剂,其配制标准参考《中国医院剂规范》[1]。从目前的医院制剂的质量现状来看,医院制剂虽然面临着挑战,但仍

对中医药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浅谈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摘要: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拥有巨大的机遇。在世界快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解决中医药的困境,实质就是要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利用现代科技挖掘传统中医药的精华,不断完善、创新,发扬光大,那么中医药的前景就是光明的。 关键词:中医药发展现状前景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独特医学体系。中医对人类医学发展和促进人类健康,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5中药学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步。藿香正气液、速效救心丸等500多种中成药以其显著的疗效受到世人的瞩目。药厂通过现代技术,提取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制成现代化的中成药, 2.3再放眼海外中医药的发展。韩国在吸收中医精髓后与本国实际情况结合而成的韩医可看作中医的一支。韩医的地位相当高,近20年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考入韩医科大学。他们的古籍Data Base化和精神科领域都有独到的成就[6]。另外日本汉方医学,台湾中医的发展也是硕果累累。 [6]金基郁.韩国医疗分类R&B及现况与新动向. [7]张恒鸿.中医舌诊之证实研究. 对中医药现状的思考 一、中医药理论尚未找到与之匹配的现代科学语言,这让现代人难以理解和掌握 1.中医学是科学,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研究,但是中医理论的语言体系是古汉语,而现代科学的语言体系是数学,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2.中医理论中存在着西医所没有的本体论知识,如气血经络,还有特殊的宏观规律,如经络体表联系规律、经络脏腑联系规律等等,这些内容都没有被现代科学阐述清楚。 二、现行某些中医政策和管理体制不利于中医的发展,需要调整 1.在临床方面,医院管理、医师资格准入,甚至论文评选、医疗事故鉴定上,用现代医学的标准评判中医学,使原本颇成体系的中医学理论和诊疗经验被肢解破碎,丢掉的恰恰是中医药学的特长。

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回顾了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并将其历史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了阐述。之后,详细介 绍了网络技术中的四大技术,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网络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从语义网、计算机系统重新整合、网络进行整合、人工智能等七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网络技术;发展趋势;语义网;人工智能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etwork technology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and divides its history into three https://www.360docs.net/doc/c17456409.html,ter,the four major technology about the network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future network development trend was predicted on the basis of tha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etwork technology from the semantic web, computer system integration, network integr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o on. 0 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之间通过连接介质(如网络线、光纤等)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组织形式。计算机网络是二十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原本用于军事通讯,后逐渐进入民用,经过短短40年,网络技术的发展变化速度惊人。回顾历史,从大局的角度看,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是厂商导向阶段。基本上在网络行业工作时间比较长的人都知道,刚开始的IT都是集中地把用户内网连在一起,所有项目、所有用户都一直在做同样的事,网络设备厂商作为主导。第二阶段,上个世纪9 0年代末期到最近一两年,是公网的阶段,中国电信和现在的中国网通等固网运营商都在集中精力做外网和公网。第三阶段,也就是从现在开始,将进入应用导向和用户导向阶段。以后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单单为了内网或者外网,而是怎么朝更深层次发展,怎么用好这个网,怎么能更容易地享受到网络服务,怎么能更容易地把网络服务推向网络端。 1 网络技术简介 (1)软交换技术。为了把服务控制功能和网络资源控制功能与传送功能完全分开,需要应用软交换技术。根据新的网络功能模型分层,计算机网络将分为接入与传输层,媒体层,控制层,业务/应用层(也叫网络服务层)四层,从而可对各种功能作不同程度的集成。 (2)IPv6技术。未来的计算机网络是基于IPv6技术的网络。和IPv4相比,IPv6的主要改变就是地址的长度为128位,也就是说可以有2的128次方的IP地址,足以保证地球上的每个人拥有一个或多个IP地址。 (3)光交换与智能光网络技术。当前组网技术正从具有上下光路复用(OADM)和光交叉连接(OXC)功能的光联网向由光交换机构成的智能光网络发展;从环形网向网状网发展;从光→电→光交换向全光交换发展。即在光连网中引入自动波长配置功能,也就是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使静态的光连网走向动态的光连网。 (4)宽带接入技术。计算机网络必须要有宽带接入技术的支持,各种宽带服务与应用才有可能开展。当前宽带接入技术有两个新技术,一个是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的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一、药物制剂专业发展方向: 1、药物化学对药剂学的挑战构效关系、组合化学、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使化学药物设计更合理、目的性更明确、成功率更高。过去存在的、大量的需要药剂学家解决的问题,如吸收、溶解度、靶向等在药物形成阶段即已完成。 2、制剂处方及工艺设计程序化、标准化随着辅料的标准化和制药设备的计算机化,制剂处方及工艺实现人工智能系统控制,大部分剂型和制剂实现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员即可完成原来需由药剂学家解决的问题。 3、药物传输系统设计理论和技术新型口服缓释及控释系统的设计、靶向给药系统的靶点寻找和定位、无损伤性的其它途径给药系统的设计及方法学研究。 4、生物技术的发展对药剂学的挑战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大分子药物品种迅速增加,对非注射给药剂型的要求增加,尤其是安全的、无损伤性的口服给药途径和经皮给药途径剂型的研究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5、基因治疗载体系统基因治疗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重组基因或核酸导入人体靶细胞内,以纠正基因缺陷或其表达异常。灭活病毒、脂质体和其它微粒是常用载体系统,该传输系统的设计是实现基因有效转移并顺利发达的重要一环。 6、生物芯片成为药物制剂的重要组件生物芯片(biologicalchip)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生物芯片的规范化、精确化和实用化已成现实并将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药研究、环境保护和农业等领域。生物芯片的出现将加速基因疗法的发展,大大提高人类基因的破译速度。生物芯片、电脑芯片和微传输系统的完美结合,将实现生物传感、信息控制和反馈、药物传输的一体化。 7、中药剂型现代化的问题中药剂型现代化取决于中药复方的体内外物质基础和药效学基础与中药理论的有机结合。 二: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 药物制剂作为一门学科,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为人们生病的时候都离不开它.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生物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物制剂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生产技术改造及质量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浅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概要:面临着网络的普及,日益恶化的网络安全威胁是网民们生畏,那如今的网络技术发野兔没迅猛……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意识、解决方案 正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裂变式高速发展,网络交流的频繁化促使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一些如银行事务,电子邮件、电子商务和自动化办公等事务,但随之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开放性、互联性、匿名性也给网络应用带来了安全隐患……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致力于解决诸如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何如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术,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管理安全分析技术,及其它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 网络安全威胁: 1) 网络窃听:由于在广播网络系统中,每个结点都可以读取网上传送的数据,网络体系结 构允许监视器接受网上传送的所有数据,使得窃取网上的数据或非授权访问变得很容易。 2) 假冒:利用重放数据帧的方法,产生被授权的效果,假冒另一实体进行网络非授权活 动。 3) 数据修改:在非授权和不能检测的环境下对数据的修改,当节点修改加入网中的帧 并传送修改版本时就发生了数据修改》 4) 完整性破坏:破坏数据完整性,包括设备故障或人为有意无意破坏修改系统信息。 5) 服务否认:受到网络攻击使网络设备或数据遭到破坏,并可能产生拒绝某种网络服务 功能的后果。 6)重发:重发就是重复一份保文或报文的一部分,以便产生一个被授权效果, 7)计算机病毒:这是一种人为编制隐藏在计算机中很难别发现且具有破坏能力的程序或代码,能够通过软盘、硬盘、通信连路和其他路径在计算机网络传播额和蔓延。 网络安全技术的分类: 一.虚拟网技术 虚拟网技术主要基于近年发展的局域网交换技术(ATM和以太网交换)。交换技术将传统的基于广播的局域网技术发展为面向连接的技术。因此,网管系统有能力限制局域网通讯的范围而无需通过开销很大的路由器。 网络层通讯可以跨越路由器,因此攻击可以从远方发起。IP协议族各厂家实现的不完善,因此,在网络层发现的安全漏洞相对更多,如IP sweep, teardrop, sync-flood, IP spoofing攻击等 二.防火墙技术 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如链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 防火墙产品主要有堡垒主机,包过滤路由器,应用层网关(代理服务器)以及电路层网关,屏蔽主机防火墙,双宿主机等类型. 三.病毒防护技术 1) 阻止病毒的传播。 在防火墙、代理服务器、SMTP服务器、网络服务器、群件服务器上安装病毒过

医院制剂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医院制剂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DOI:10.16659/https://www.360docs.net/doc/c17456409.html,ki.1672-5654.2017.01.004 医院制剂是我国卫生产业的特色之一,为保障我国人民生命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但医院制剂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目前大部分的医院制剂产业只能维持现状,发展道路困难重重,该文分析医院制剂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并探讨医院制剂的发展方向。 标签:医院制剂;制药产业;发展方向 Status,Issu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Hospital Preparations Industry WANG Ke-jin,XIN Yu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Province,110016 China [Abstract] Hospital preparation is one of the features of the health industry in our country,making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ensuring the life safety of people in our country,however,most preparation industry can only maintain the status quo at present due to its limit,and its development road is difficult,and the paper will analyze the status and difficulty of the hospital prepar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ospital preparations. [Key words] Hospital preparations;Pharmaceutical industry;Development trend 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该通过医疗机构的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后开具处方,由医疗机构的药剂部门根据医师处方将该制剂发放到患者(或患者家属)手中,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不能以其他方式流通到医疗机构以外的地方销售或使用,包括患者通过互联网订购药品。医院制剂是我国卫生产业的特色之一。在制药产业不发达时期,医院制剂为保障我国人民生命安全作出重要贡献,是药品短缺时代,保障临床用药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1]。时至今日,医院制剂仍是医院药学和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市场缺乏品种的重要补充,在一些特殊疾病的治疗上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医院制剂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加上制药产业政策的高门槛和严格的监管制度,是大部分的医院制剂产业只能维持现状,发展的道路困难重重,该文将分析医院制剂在行业地位、产品质量、人员结构、市场竞争力、市场监管等方面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及浅谈医院制剂的发展方向。 1 医疗机构制剂行业地位

医院药剂科的现状与发展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实习报告 谈我国医院药剂科的现状与发展 所在系:_药学系 _______ 班级:11级药学班 学号: 学生: _许俊杰 ________ 2014年6月14日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医院药剂科的地位、任务、性质等现状,说明了药剂科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要求加强药剂科的工作方向,从推行医与药职能分离、加强临床药学工作等体现出了重要性。 【关键词】药物管理;医院管理;作用;医院药事管理是将药学与管理学相结合,对医院药学工作的运行规律和管理内容与方法进行探讨,从而使医院药学工作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医药卫生工作的重大改革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强化医院药事管理,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势在必行。药剂科是医院的重要技术科室之一,除承担着传统的药品供应、门诊调剂、医院制剂工作外,还要适应学科的发展,积极开展临床药学、药学服务工作、医疗活动中的药事工作。医院药剂科的业务反映出医院药事工作的水平,其工作在我国药事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文中笔者认为,正确的认识药剂科在医院管理和药学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它能完善药学管理体制,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1 药剂科的地位、任务、性质 药品是防病治病、康复保健、计划生育和科研建学的特殊商品,在医院的管理体制中临床科室同药剂科是使药物发挥中药作用的关键环节。药品在临床上的供应、研究、质量、合理的使用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加强药剂科对药物的管理与监督,从而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促进医药的发展。 医院的药剂科的综合性发展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内药剂科的工作已经由单向性的供应药品发展为综合性,尤其是在《药品管理法》、《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实施之后,医院内药剂科已经由生产、供应、调配、管理逐渐扩展为医学研究、教学训练、药品制剂、药品监控、监督、情况汇报、合理用药等多方位的管理职能。使药物的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药剂科在管理中的任务药剂科是发展医院药学,开展药学的专门科室。因此根据《药品管理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认真的贯彻药品法规,购销合格药品,严把质量关;第二,创制新药制剂,按照法定的制度,加强医院药物制剂室的建设;第三,开发新药的研究,并参加药品的评价;第四,不定时的考察所用药的质量、疗效、不良反应,定期的向卫监部门汇报;第五,严格特殊药的管理与供应,以及指导临床用药;第六,根据医院的特点,在医院开展相关的药学研究,例如:药敏实验、血药浓度监测、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作用、推广用药个体化、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等。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图文稿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 与发展方向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一、药物制剂专业发展方向: 1、药物化学对药剂学的挑战构效关系、组合化学、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使化学药物设计更合理、目的性更明确、成功率更高。过去存在的、大量的需要药剂学家解决的问题,如吸收、溶解度、靶向等在药物形成阶段即已完成。 2、制剂处方及工艺设计程序化、标准化随着辅料的标准化和制药设备的计算机化,制剂处方及工艺实现人工智能系统控制,大部分剂型和制剂实现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员即可完成原来需由药剂学家解决的问题。 3、药物传输系统设计理论和技术新型口服缓释及控释系统的设计、靶向给药系统的靶点寻找和定位、无损伤性的其它途径给药系统的设计及方法学研究。 4、生物技术的发展对药剂学的挑战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大分子药物品种迅速增加,对非注射给药剂型的要求增加,尤其是安全的、无损伤性的口服给药途径和经皮给药途径剂型的研究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5、基因治疗载体系统基因治疗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重组基因或核酸导入人体靶细胞内,以纠正基因缺陷或其表达异常。灭活病毒、脂

质体和其它微粒是常用载体系统,该传输系统的设计是实现基因有效转移并顺利发达的重要一环。 6、生物芯片成为药物制剂的重要组件生物芯片(biologicalchip)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生物芯片的规范化、精确化和实用化已成现实并将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药研究、环境保护和农业等领域。生物芯片的出现将加速基因疗法的发展,大大提高人类基因的破译速度。生物芯片、电脑芯片和微传输系统的完美结合,将实现生物传感、信息控制和反馈、药物传输的一体化。 7、中药剂型现代化的问题中药剂型现代化取决于中药复方的体内外物质基础和药效学基础与中药理论的有机结合。 二: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 药物制剂作为一门学科,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为人们生病的时候都离不开它.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生物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物制剂研究和

浅谈对药物制剂的认识

浅谈对药物制剂的认识 姓名:魏艾学号:1124310027 所谓药物制剂,从狭义上来讲,选择某种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成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如阿托品散、板蓝根颗粒、硝苯地平片、胰岛素注射液、去甲肾上腺素气雾剂等,药物制剂解决了药品的用法和用量的问题;从广义上来讲,是药物制剂学,是一门学科,现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药最先是从人类社会初期开始的。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创造了原始的医药,医药学同其它科学一样,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它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贡献。 药物是指具有生物活性、有可能制备成医药品的物质,但不能直接用于患者,必须要制成适当剂型才能应用于临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论断药品等。药物剂型(dosage form)是把药品以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目的制成的不同“形态”,简称剂型,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气雾剂、栓剂等。 一、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经济社会需要,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从事药品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修养 1、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2、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较强的法律意识。 3、具有积极创新、用于批判的科学精神。 4、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勤奋工作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5、坚决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廉洁执业。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1、掌握药物制剂相关的数学、医用物理学、电工学、化工原理、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等学科的基础知 识。 2、掌握制剂工程、药学辅料、工业制剂、生物制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学科 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操作技能;具有药物制剂设备、车间工艺设计、生产 管理和质量监测的基本知识;药物制剂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药物评价的 基本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能力。 4、了解现代药物制剂的发展动态 (三)职业素养与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虽然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研制成功,但是直到80年代初期,计算机网络仍然被认为是一种昂贵而奢侈的技术。一直到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网络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和计算机技术本身一样精彩纷呈,普及到人 脱离电话通讯线路交换模式的里程碑。美国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 于1969 年12月投入运行,被公认是最早的分组交换网。法国的分组交换网CYCLADES 开通于1973 年,同年,英国的NPL 也开通了英国第一个分组交换网。到今天,现代计算机网络:以太网、帧中继、Internet 都是分组交换网络。 1.3 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 以太网目前在全球的局域网技术中占有支配地位。以太网的研究起始与1970 年早期的夏威夷大学,目的是要解决多台计算机同时使用同一传输介质而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扰的问题。夏威夷大学的研究结果奠定了以太网共享传输介质的技术基础,形成了享有盛名的

CSMA/CD 方法。以太网的CSMA/CD 方法是在一台计算机需要使用共享传输介质通讯时,先侦听该共享传输介质是否已经被占用。当共享传输介质空闲的时候,计算机就可以抢用该介质进行通讯。所以又称CSMA/CD 方法为总线争用方法。 1.4网络互连阶段 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某些计算机系统用户希望使用其他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或者想与其他系统联合完成某项任务,这样就形成了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 是全球规模最大、应用最广的计算机网络。它是由院校、企业、政府的局域网自发地加入而发展壮大起来的超级网络,连接有数千万的计算机、 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不断革新,网络应用越来越广。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三代互联网应用,很多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研究资金,希望能抓住机遇,掌握未来的命运。中国也加强了网络方面的投入。中科院计算所为自己的网络起名为“织女星网络”(Vega Grid),目标是具有大规模数据处理、高性能计算、资源共享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能力。与国内外其他网络研究项目相比,织女星网络的最大特点是“服务网络”。中国许多行业,如能源、交通、气象、水利、农林、教育、环保等对高性能计算网络即信息网络的需求非常巨大。预计在两三年内,就能看到更多的网络技术应用实例。

2020医院制剂科工作总结范文

2020医院制剂科工作总结范文 【医院制剂科工作总结一】 **年药剂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重点和要求,科室成员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认真负责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全年药品收入**万元,其中中药饮片收入**万元,占全年药品收入的%,中成药收入**万元,占全年药品收入的%,中药使用率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收入万,元占全年药品收入的%。西大分院药房业务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25%。处方调配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顺利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动员搞好双创,深入开展医院质量管理年工作 今年是我院创等级医院验收及深入医院质量管理一年,全科人员按照医院总体要求,多次召开科室会议,对科室成员广泛宣传和思想动员,使大家能清醒认识到创等的重要性,提高了参与创等的积极性。组织成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业务知识培训考核,搞好制度建设,同时完善相关资料,为顺利通过双创验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科室管理

我科以双创达标和医院质量管理为契机,认真搞好科室的管理工作。一是对科室的制度、规范、程序进行了一次梳理,查漏补缺,该完善的完善,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科室管理文件,使大家有章可循,用制度管人。二是配合医院搞好绩效工资发放,此项工作是医院顺应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医院科学发展总体要求而进行的一次打破大锅饭、按劳分配、重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我科积极响应,广泛宣传,使每一个成员认识此次改革的重要性,对本科室的绩效工资发放采取公平合理、质量效益优先、逐步改革到位,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三是主动查找问题,排查矛盾隐患。对科室的成员多做思想工作,先后对成员谈心、思想交流。积极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工作氛围,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四是加强思想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科室成员学习党的科学发展观,写好心得体会。五是组织成员学习医院下发的文件,传达院务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六是搞好与其他科室联系,相互协作,服务好临床科室。七是做好处方点评工作,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严格审核处方,对大处方、有安全隐患的处方打回修改,并建立了登记本。每月按时对处方进行点评,从而提高了我院的处方质量,强化了医疗安全。九是做好廉洁行医、反商业贿赂工作。宣传教育我科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不计付出,不计报酬,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形象,严于律己,杜绝歪风邪气,净

谈新形势下我院医院制剂的建设与发展

谈新形势下我院医院制剂的建设与发展 按照国家GPP标准,只有着力从硬件与软件上加强建设,规范医院制剂管理,紧密结合临床,调整产品结构,依托科研,开发中药特色制剂,提高制剂质量,医院制剂才可持续发展。 标签:医院制剂;中药制剂;建设;发展 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进行及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家药品监管力度加大,对医院的生产条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许多规模小、条件简陋的医院制剂室逐渐退出,医院制剂不同程度的萎缩,医院制剂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 本院从1987年开展医院制剂至今已有20多年,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自身特色。由小规模手工操作发展成为大规模现代化的制剂室。本院有专科特色的制剂品种近30种,疗效确切,为医院带来品牌效应,也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收入,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肯定,并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下是本科在制剂建设方面的一些心得。 1 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中药制剂 1.1 现状 由于本院为妇幼专科医院,病种相对集中,本院自行研制了一系列治疗妇科、儿科疾病的制剂,在长期生产应用中,笔者对制剂做了筛选,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用药安全简便、副作用少、疗效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淘汰了一些临床上用量少、质量可控性不高的产品,现有产品以中药制剂为主,如外洗的阴炎净洗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盆炎灵合剂,流产及产后活血祛瘀的产康乐合剂,产后发奶用的香芪生乳合剂,幼儿用六合散粉剂、鞣酸软膏等。 1.2 依托中医妇科,开发新制剂 虽然我国药品生产发展快,但制剂品种仍然不足,满足不了临床。我国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国家正致力于发展中医中药,鼓励开发中药新药,并且许多疗效好的新药正是由医院制剂转化开发的。本院的中医妇科是全国的重点专科,有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对治疗某些妇科病症有自己独特的成功经验,有很好的验方,是我们非常宝贵的资源。本科室与中医妇科医生合作开发中药新制剂,如保胎用的胎乐颗粒正在研发中。 2 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制剂生产和检验条件 硬件是制剂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条件和保证,也是提高医院制剂质量的先决条件。为此,本院领导高度重视,投资600多万元修建了在湖南省内堪称一流

浅谈医院制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医院制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在新医改体制下随着医院制剂药品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对药品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的加大,医药制剂必将继续存在,为了弥补职场的需要,开发新型制剂和新药等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只要坚持“缩小规模,保证质量,立足创新,突出特色”的方针才能使医药制剂大有可为。 【关键词】医院;制剂;发展 医院制剂通过长期的发展从无序到有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它不仅弥补市场药品不足,在保证人民健康,开发新药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也提高了医院经济收入,特色制剂还为医院带来品牌效应。但是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进行及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家药品监管的力度加大,对医院制剂的生产条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使医院制剂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1]。自2001年12月1日新《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以后,对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管理。因此,医院制剂今后的发展将从简单生产供应型向高新技术型转变。在21世纪这个天然药物与生物药物的世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创新,医院应充分发挥药物专业技术人才多,职称结构合理,与临床相结合等优势大力开发疗效确切的验方。 1医院制剂面临的挑战 我国实施GMP管理已经进入到法制化管理阶段,医院大输液必须达到GMP 标准,其他制剂也要进一步达到,医院制剂品种的报审也将更加严格和完善,医院制剂要想达到标准必须投入相当的资力,使医院很难承受,医院制剂生产规模将日趋萎缩。 2002年9月国家公布了《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医疗机构配制制剂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针对制剂品种的减少,我们进行调整结构,根据临床需要,开发新的中药制剂品种,新品种的开发满足了病人的需求,也带来了经济效益,使年产值由70多万元增到200多万元[2]。 医院制剂开发要针对临床应用需要。如我院开发的“近视康合剂”、“鹿珠合剂”、“菟丝育长合剂”是针对近视、铅中毒、肥胖等儿童疾病患病率增高而研制开发的。开发目的明确,保证了药物的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了临床用药的顺应性。 2与临床密切联系 国内许多著名制剂如丹红注射液,三九皮炎平,三九胃泰,壮骨关节丸等就是由医院制剂发展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字号药品。医院制剂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配合临床科研提供试验制剂。医院制剂的有关人员应学会主动出击,平时注意为临床医师提供丰富多彩的医药信息资源,帮助他们结合临床实际确实研究项

浅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热点业务 王涛

浅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热点业务王涛 发表时间:2017-11-28T09:40:19.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王涛 [导读]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热点媒介,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因此得到迅猛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518057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热点媒介,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因此得到迅猛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于工作方式、娱乐方式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阐述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相关概念等基本内容,对于我国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做了简要的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趋势;热点业务;智能终端 前言: 互联网技术自上世纪中叶出现以后,逐步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时区用户的互联互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不过,传统的互联网技术在满足用户的实时接入网络需求方面,却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近几年,移动互联网以其全面、便捷的特点,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的梦想,已经逐渐发展为现代通信领域里的热点领域。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前一年的90.1%上升到95.1%。另据《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截止2016年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规模已达13.7亿台,接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期大陆地区总人口数13.83亿人。从报告数据中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已深入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几乎人均一台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自2016年1月20日起《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指标规范》作为我国移动互联网数据服务领域中第一份成文的行业标准,在全球大数据峰会(GBDC)上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标准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深入了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探索今后业务发展的热点研究方向,对研究我国信息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移动互联网技术 从广义上讲,移动互联网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网络接入、提供移动网络访问服务的各种网络的总称。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大领域深度融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不仅继承了互联网的网络体系架构,在改进网络技术、能耗技术后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并且可以实现互联网的实时接入,从而使移动终端用户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与传统互联网相比,其优劣势和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是网络资源、信息与无线通信之间的紧密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移动终端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环境因素的约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不过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传输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具有一定的不连续性。 自上世纪90年代,GSM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其传输速度仅为9.6Kbps。为了提升传输速率,全球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欧洲日本主导基于宽带码分多址的WCDMA网络,北美韩国主导码分多址的CDMA2000网络(基于二代通信技术CDMA升级),我国则主导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的TD-SCDMA网络,2008年起我国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商用建设,三大基础运营商分别建设不同制式的通信网络,其传输速度已提升至100-1024Kbps。网络传输速度的提升使用户信息交互更加便捷化,也推动了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和数字内容产业的爆炸式发展。自2014年起我国进入4G时代,第四代移动通信LTE网络开始商用建设。LTE是基于OFDMA的通信技术,包括FDD和TDD两种模式用于成对频谱和非成对频谱,中国移动建设时分双工的TD-LTE网络,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建设频分双工的FDD-LTE网络,LTE网络传输速度可达10Mbps,而LTE-Advanced技术可达100Mbps。自2016年起,我国已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5G将具有更高的速率和安全性,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此外,常用的移动通信网络还有WIFI、蓝牙、NFC、UWB、宽带卫星通信等,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互联网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1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作为第三产业中信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年)》,2016年我国信息经济总量达22.6万亿,占当年GDP的比重超过30.3%,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9.9%。移动互联网以其智能、连接、普及的优势,带动信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2.1.1相关业务逐渐丰富,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正走向多元化的道路,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移动支付、网络购物、网络游戏、手机银行、网络医疗等众多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推出,极大方便了用户生活,取得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商业模式逐步成熟,移动互联网业务也逐步获得巨大收益,其中阿里巴巴集团、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两大中国互联网企业携手成为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 2.1.2热点业务迅速发展,精品业务独具优势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大,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增长的非常迅速。空前的市场机遇,使得移动互联网相关的热点业务得到蓬勃的发展,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据《2016年中国移动应用商店行业发展现状》,45.3%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在单一移动终端上安装的软件数量在20-49个之间,这也反映了当前移动软件应用数量众多,功能各异,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应用使用习惯趋向于“少而精”,因此只有少数业务独具优势,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如移动订餐、网络约车、掌上理财等服务于日常生活场景的典型应用为手机用户提供了线下的便利服务,不仅提升了交互模式、丰富了商业形态,而且健全了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因此在市场中实现了快速发展。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业务也推动了通信行业发展的发展和完善,自2016年起中国联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先后推出腾讯大小王卡、百度大小神卡、阿里大小宝卡、新浪V卡、优酷小酷卡、京东小强卡、招行大小招卡等近20种联名流量卡,在提升网络服务的同时也通过

发展基层医院中药制剂室的几点建议(精)复习课程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4.5寻求药监部『J支持,建立医院制荆网络《约品管理法》第25条规定,特殊情况下,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对于临床必须、市场无供应、生产批量小、生产技术及生产条件要求高的品种,医院制剂室相互之间可以形成网络,某一品种可集中有条件的制剂室生产,既节省资源,又保证质量。 4.6认真执行各项法规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法规建设的力度,药品法规及其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新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疗机构约事管理暂行办法》《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相继颁布并实施,这些法规将对医院制剂的配制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产生较大的影响。药剂工作者应主动适应改革,端正态度,认真执行各项法规,深刻认识到规范配制管理、提高制剂质量是医院制剂发展的根本方向。 4.7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人员素质是保证医院制剂质量的关键,应对从事医院制剂的所有操作人员和负责人进行GMP和GPP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制剂室逐步实现硬件、软件和人员素质达标。要通过多种途径(继续教育、进修等)加快药学人才培养,解决知识老化和新技术匮乏等问题,以适应医院制剂发展的人才需求。要加强科学管理,着眼于未来,引进和培养新一代的高学历药学人才,进一步提高医院制剂水平。 总之,医院应根据自身优势与特点,立足于开展特色制剂、创新剂型,加强医院制剂网络建设,控制规模、保证质量,实现从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功能转变【3l;坚持医院制剂是医院药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院药学的“返朴归真”是以患者为中心这一理念,医院制剂的发展才会有新路。 发展基层医院中药制剂室的几点建议 刘本臣刘军 银川市中医医院(银川75000t)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中药制剂的性质、任务以及发展的现状,研究影响基层医院中药制剂发展的原因和对策。方法根据分析基层医院中药制剂的特点,讨论发展医院中药制剂和改善中药制剂管理的可行性。结果发展中药制剂利国利民,但基层医院专科特色不明显,中药制剂生产规模小,协定处方积累少,不适应现阶段中药制剂的管理,现阶段中药制剂的管理也不利于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结论基层医院应加强专科建设,联合起来走发展中药制剂的道路,监管部门在医院中药制剂硬件要求、制剂品种注册等方面应适应中医药特点而逐步改善对医院中药制剂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