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容量,背板带宽,包转发率含义

交换容量,背板带宽,包转发率含义
交换容量,背板带宽,包转发率含义

交换容量,背板带宽,包转发率含义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二满配置GE端口数X

1.488Mpps 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

1.488Mpps。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64X

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

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x

1.488Mpps=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比如:

2950G-48

背板=2X 1000X-B48X 100X 2(Mbps)

13.6(Gbps)

相当于个千兆口

吞吐量=

6.8 x

1.488=

10.1184Mpps

4506

背板64G

满配置千兆口

4306 x* 2 (引擎)=32

吞吐量=32 x

1.488=

47.616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背板相对大,吞吐量相对小的交换机,除了保留了升级扩展的能力外就是软件效率或专用芯片电路设计有问题;背板相对小。吞吐量相对大的交换机,整体性能比较高。不过背板带宽是可以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可吞吐量是无法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因为后者是个设计值,测试很困难的并且意义不是很大。

(这句话好像说反了)

交换机的背版速率一般是:

Mbps,指的是第二层,

对于三层以上的交换才采用Mpps

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

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三是混合交叉总线结构,这是一种混合交叉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将一体的交叉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交叉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其优点是减少了交叉总线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总线争用;但连接交叉矩阵的总线成为新的性能瓶颈。

交换机的交换容量

交换机的交换容量又称为背板带宽或交换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交换容量表明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 —般的交换机的交换容量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交换容量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我们如何去衡量一个交换机的交换容量是否够用呢?

1)所有端口容量乘以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交换容量,这样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端口数X

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

1.488Mpps。

交换容量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三是混合交

叉总线结构,这是一种混合交叉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将一体的交

叉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交叉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其优点是

减少了交叉总线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总线争用;但连接交叉矩阵的总线成为新的性

能瓶颈。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之间什么关系

转发带宽=包转发速率*8* (64+8+12)=1344*包转发速率

但当我看到CISCO Catalyst 3560G-24TS--2的4参数的时候,无法验证该公式。

CiscoCatalyst3560G-24TS--2个以太网端口,4个SFP千兆位以太网端口;

1RU

32Gbps转发带宽

基于64字节分组的转发速率:

38.7Mpps

我判断该交换机不是线速交换机。如果是线速,转发速率=(24+4)*

1.48809=

41.66652M,转发带宽=(24+4)*1*2=56G

是不是公式错了,但很多产品的参数都验证了该公式啊

交换容量和转发速率(xx 的)

交换容量和转发速率:

1、我公司低端LSW交换均采用存储转发模式,交换容量的大小由缓存(BUFFER的位宽及其总线频率决定。

即,交换容量=缓存位宽*缓存总线频率=96*133二

12.8Gbps

2、端口容量是如何计算?

我司低端LSW端口均支持全双工,因此交换机端口容量是其能够提供端口之和的两倍。即,端口容量= 2* (n*100Mbps+m*1000Mbps )(n:

表示交换机有n 个100M 端口,m:

表示交换机有m 个1000M 端口),

3、转发能力是如何计算?

我司LSW全部为线速转发,考验转发能力以能够处理最小包长来衡量,对于以太网最小包为64BYTE加上帧开销20BYTE因此最小包为84BYTE对于1 个全双工1000Mbps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

转发能力=1000Mbps/((64+20)*8bit)=

1.488Mpps

对于1个全双工100Mbps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

转发能力=100Mbps/((64+20)*8bit)=

0.149Mpps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