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档案归档要求

照片档案归档要求
照片档案归档要求

照片档案归档要求

一、纸质照片要求:

1.照片规格为塑封7寸,其中学院毕业生照片以班级为单位收集整理。

2.在照片上进行电脑印字。照片正面上方注明时间与事件,毕业生照片须注明XX学院XX届XX专业XX班本科(或研究生)、日期,字体为宋体。照片背面注明对应教师、学生的姓名,教师姓名用黑体、学生姓名用宋体。

二、电子照片要求:

1.杀毒上传;

2.照片分辨率600dpi,格式为TIFF或JPG(建议用TIFF);

3.每张照片对应的事件或名单均以TXT文件格式保存,用于照片档案的著录。

照片档案录入操作步骤

一、进入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http://222.198.118.136),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部门暂存表。

二、点击部门进入以下界面,点击左上方“添加文件”,出现著录对话框。

三、著录

1.一级目录:归档部门名称或照片

2.二级目录:xx年,如:2019年

3.信息分类号:SX

4.全宗号:06

5.实体分类号:2019-SX12

6.文件案卷号及件号:1.0001—1.N;

7.保管期限:永久

8.密级:内部

9.正题名:

①毕业生照片:西南大学xx届xx学院(部、所、中心)xx专业xx班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生合影照片

如:西南大学2019届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二班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生合影照片

②其他照片:时间、地点、事件

10.副题名:有则录入,非必需

11.附注:备注说明,非必需

12.第一责任者:照片形成部门

13.页数:1

14.规格:张

15.文件时间:照片拍摄时间。如:20190527

16.归档单位:照片归档部门

17.载体:照片

18.文本:原件

19.归档份数:1

20.输入员:输入员姓名

21.录入完毕后,点击“添加”,继续录入下一条,直至全部录入完毕,点击“关闭”即可。

22.全部照片条目录入完毕后,点击每一条的“编辑”选项。

再次进入到著录对话框,点击下方“全文”,进入以下界面:

在选择文件处点击“浏览”,将已编辑好的TXT文件上传。毕业生照片TXT文件内容为学生姓名(根据照片按每排、从左到右顺序写明),其他照片TXT文件内容为照片的文字说明。

23. 继续点击著录对话框下方“图像”,进入以下界面:

在选择文件处点“浏览”,将电子照片上传。上传后可在图片预览中检查是否上传成功。

24.除毕业生照片外,其它归档部门需继续点击左上角“添加案卷”。进入著录对话框。

著录内容与上面“三.著录”基本相同,其中:6.案卷/盒号:1—N

9.正题名:该案卷照片的主要内容

13.页数:该案卷照片总张数

15.起止时间:该案卷照片拍摄最早与最晚时间另外还需著录接收人、移交时间、移交人。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一.归档内容: 1.上级领导及主要负责人参与本本单位及本系统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视察、考察本单位工作形成的照片。 2.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

照片。 3.单位组织或参加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 4.召开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及各种重要会议形成的照片。 5.记录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 6.单位及各部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及获奖作 品的照片。 7.局领导和各部室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的重要照片。 8.举行重要表彰和重大纪念、庆祝活动形成的照片。 9.与其他载体有密切联系的照片。 10.重点基建工程奠基、竣工、剪彩仪式和工程主体、内部结构等形式的照片。. 11.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二.归档要求及归档方式: 1.归档的照片材料,由形成单位负责一率由拍摄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后移交档案室统一整理归档。 2.归档的照片材料必须保证其完整、清晰、准确、系统,具有有机联系的,反映同一工

作或事件的照片材料应为一组。 3.归档的数码照片必须是可读文件。在有关设置上演示或检测运转正常,无病毒、清洁、无划伤,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准确性。 4.归档使用照片光盘的性能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劣质光盘。 5.归档的光盘文件应由文件形成部门编制归档说明。即光盘需简要说明盘中存贮文件的内容。即拍摄时间、地点、活动名称,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6.归档的照片材料由照片形成部门在OA办公自动化照片档案管理模块填写照片资料 移交目录,相应的数码照片直接添加在文件目录下同时移交。 7.打印移交清单(一式二份)交档案室,交接双方清点后在移交清单上签字,各保管一份备查。 8.保留档案室集中整理方式,由专职档案人员著录案卷、卷内数据。 三.归档时间: 3.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一.归档内容: 1.上级领导及主要负责人参与本本单位及本系统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视察、考察本单 位工作形成的照片。 2.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照片。 3.单位组织或参加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 4.召开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及各种重要会议形成的照片。 5.记录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 6.单位及各部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及获奖作品的照片。 7.局领导和各部室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的重要照片。 8.举行重要表彰和重大纪念、庆祝活动形成的照片。 9.与其他载体有密切联系的照片。 10.重点基建工程奠基、竣工、剪彩仪式和工程主体、内部结构等形式的照片。 11.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二.归档要求及归档方式: 1.归档的照片材料,由形成单位负责一率由拍摄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后移交档案室统一 整理归档。 2.归档的照片材料必须保证其完整、清晰、准确、系统,具有有机联系的,反映同一工作或事件的照片材料应为一组。 3.归档的数码照片必须是可读文件。在有关设置上演示或检测运转正常,无病毒、清洁、

无划伤,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准确性。 4.归档使用照片光盘的性能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劣质光盘。 5.归档的光盘文件应由文件形成部门编制归档说明。即光盘需简要说明盘中存贮文件的内容。即拍摄时间、地点、活动名称,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6.归档的照片材料由照片形成部门在OA办公自动化照片档案管理模块填写照片资料移交目录,相应的数码照片直接添加在文件目录下同时移交。 7.打印移交清单(一式二份)交档案室,交接双方清点后在移交清单上签字,各保管一份备查。 8.保留档案室集中整理方式,由专职档案人员著录案卷、卷内数据。 三.归档时间: 1.照片资料每年三月——六月归档。 2. 照片制作成光盘或数码照片可根据具体活动情况随时归档。 四.整理规则 1 整理原则 照片档案的整理应遵循有利于保持照片档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有利于提供利用的原则。每一件事分为一组,底片相应和照片一起同时归档。 2.照片的分类 按照《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0——9大类)为分类原则。即年度—保管期限—问题进行分类,分类方案应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动。 3. 照片的排列 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问题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进行排列。为便于提供利用,照片排列及入册时应同时考虑不同保密等级照片的定位。 照片册按照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册号的顺序排列,上架保存。 4. 照片的编号 照片号是固定和反映每张照片在分类与排列顺序的一组字符代码。由年度、保管期限代码、册号、张号和一组照片内的顺序号组成。采用五段式,第一段四位数字表示形成的年份,第二段表示保管期限代码,第三段表示册号,第四段表示流水号,第 2

档案整理标准和要求

档案整理标准和要求 1、文书档案:《归档文件整理标准》 (DB12/T127-2001)。 (1)归档范围:按照本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主要收集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形成的文件,上级或其他单位发来的文件,无重要参考利用价值的不归档。 (2)保管期限:按照国家档案局8号令要求,2007年后(包括2007年),保管期限为永久、30年、10年。 (3)整理:归档文件以每份文件为一件,请示、批复等有逻辑关联性的若干文件应分开,各为一件,集中排列。永久、30年应去除金属物,使用棉线或不锈钢钉装订。 归档章一般盖在归档文件的首页上端空白处,如文件首页确无盖章位置或重要文件须保持原貌的,也可在首页前另附纸填写文件题名后加盖归档章。填写归档章的项目可盖章也可手写。字迹材料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的碳素墨水、蓝黑墨水、印泥油、原子印油等,不可使用铅笔、圆珠笔。 将整理好的归档文件装盒,盒首放置归档文件目录,盒底放置备考表,并填写备考表项目。档案盒盒脊、封面项目填写齐全,应刻章并使用红色印油加盖,不可手写。 (4)计算机录入:将整理好的归档文件逐件录入档案管

理系统,做到文件级目录计算机检索。 2、会计档案: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会字〔1998〕32号)。 (1)分类和保管期限:会计档案分为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财务报告类、其他类共四类。其中: 会计凭证类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15年) 会计账簿类包括: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账(25年 总账、各类明细账(15年)财务报告类包括:月报、季报(5年)年报(永久) 其他类包括:会计移交清册(15年)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2)组卷:会计凭证要求凭证封面项目填写齐全,签署完整,装订整齐,包角,加盖骑缝章。会计账簿要求实行电算化单位统一打印装订成册,加封皮,编制卷内目录。会计报表中年报要求去除金属物,装订成册,加封皮。 (3)装盒:采用会计档案专用档案盒,盒脊、盒封面项目填写齐全规范(不可手写,需购置(刻)章加盖,红色)。每卷填写备考表,签署完备。 (4)排列和编号:按照类别——年度排列。即案卷按凭证、账簿、财务报告、其他四类分开,再按时间顺序编制大流水号。

建设工程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建设工程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根据《苏州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规定》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竣工档案的编制及报送办法》的要求,为规范建设工程照片档案的归档内容、收集、整理、编制及验收工作,特制定本整理规则。 一、编制单位 建设单位作为档案责任人应在施工、监理合同中明确参建及管理各方形成工程照片资料的义务,明确工程照片汇总的归档单位,落实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档案员及技术负责人。 二、归档形式 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归档时将施工全过程的照片档案以电子档案光盘形式进行归档。 (1)数码照片原始分辨率应不低于600万像素,电子文件采用TIF或JPG格式。 (2)普通照片需进行数字化扫描成电子文件,分辨率不低于600万像素。 (3)建设单位档案员在《城建档案在线业务指导系统》上进行项目登记后可下载《竣工项目照片档案收集整理工具软件》,在施工过程中实时收集整理工程照片。 (4)归档照片电子文件采用光盘介质存储归档,按规则整理完成后,制作光盘一式三份归档。。 三、归档内容 1、开工前: (1)原址、原貌。 (2)周边状况包括已有建(构)筑物情况。 2、基础工程: (1)基础范围及相对位置关系。 (2)地质土壤情况,特殊地基处理措施等,基础异常情况技术处理,土壤岩样分析过程等情况;

(3)基础类型及施工技术、保障措施、特殊施工技术工艺等。 (4)基础隐蔽工程,包括钢筋、管线、预埋件、防水设施等。 (5)建筑物位移、沉降、变形及处理等。 3、主体工程: (1)主体工程施工过程。 (2)隐蔽工程包括钢筋结构、水电预埋管线等。 (3)砌体、砼、构造柱、抗震避雷设施等。 (4)主体结构布局特点、大型构件安装等现场。 (5)屋面工程及防水、保温、防腐工程工艺现场。 (6)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施工情况。 (7)工程质量事故及其处理情况。 4、竣工部分: (1)建筑外立面及景观拍摄:要求完整反映建筑物全貌,其中至少三张全景照片必须能代表该建筑物特征。 (2)室外环境及市政工程拍摄:要求反映主入口、小区环境、市政道路、后三通设施、管道阀井等配套设施。 (3)消防设施:室内外消防通道、室内外消防设施。 (4)室内:大厅、主要通道、楼梯等。 (5)上人屋面:屋面防水及细部构造,避雷设施、屋面水箱及管道等设施。 (6)水暖电设施:给排水管道等外露节点、电器控制设备。 5、其它 (1)关键技术、关键部位; (2)开工、竣工仪式;

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与研究

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与研究 作者:何涓 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5年第8期 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1 研究所何涓 【摘要】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各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数码照片越来越多,做好 这些数码照片档案的收集、归档和整理保管工作,是目前档案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关键词】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研究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各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数码照片越来越多,做好这些数码 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保管工作,是目前档案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一、数码照片档案的特点及其管理规范 (一)数码照片是数码技术和照相摄影技术的完美结合体,是数字化的摄影作品。它是利 用感光电子元件(CCD 或CMOS),将真实世界的信息(光学信号)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信息,并 在存储载体上记录保存起来。数码照片是可依赖于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通过网络进行传 送的静态图像文件。数码照片相对于传统纸质照片而言,优点是成像迅速,处理快捷,传输范 围广,编辑手段丰富,检索方便等;缺点是对软硬件依赖性强,格式多,容易被修改,易感染 病毒等。数码照片既是照片又是数据底片,相机拍摄后形成的没有调整修改的数码影像元数据 比底片收集容易得多。数码照片归档后就作为档案保存了,形成了数码照片档案。 (二)传统照片与数码照片可以互相转换。传统照片经翻拍或扫描,等同于进行了数字化 处理,形成了数码照片,方便管理与利用;数码照片可以冲印或打印成纸质照片,也可以生成 传统底片。 (三)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标准和规范。数码照片既是同传统 照片一样的光学照片又是电子文件。所以,既要遵循《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又要遵循《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 二、数码照片的超前控制 数码照片的超前控制是指提前设计和规划好将要生成的数码照片的各种属性、品质及归档 状况,并对生成过程进行控制,使得照片按设计好的目标生成,从而保证数码照片能满足归档 的技术要求,有利于归档后的维护和高效利用。 (一)拍摄型数码照片的超前控制。1. 存储格式的选择。依据照片的用途和拍摄对象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格式,如JPEG,TIFF 等。2. 分辨率控制。数码照片最低采用1600*1200 的分辨率,满足冲印出常见的高品质5 寸照片的质量要求。3. 元数据控制。包括拍摄日期设定, 拍摄者代码,拍摄现场信息内容的文本记录。4. 拍摄技术指标控制。相机上设置的光线、色彩、构图、测光、曝光指数、白平衡等指标的控制。这些指标考验拍摄者的技术水平。5. 硬件选择。为了达到各项预设指标,需选择合适的数码相机及其附件。 (二)扫描型数码照片的超前控制。1. 原件的保护。对于要扫描的原件,事先要进行清洁、去污、修复等技术处理,从而保证扫描后的影像质量。2. 扫描模式选择。确定恰当的扫描模式、图像类型及色彩模式的选择,确保扫描后图像的质量,又能节省存储空间。3. 输出格式及分辨率控制。依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确定TIFF 和JPEG 两个格式

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

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码照片归档、整理、著录、存储、保管、利用和销毁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数码照片的收集、归档与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11821-200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 17235.1-1998 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1部分:要求和指南 GB/T 17235.2-1998 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2部分:一致性测试 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GB/T 20163-2006 中国档案机读目录格式

DA/T 15-199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 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 DA/T 38-2008 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数码照片 digital photos 用数字成像设备拍摄获得的,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静态图像文件。 3.2 数码照片档案 digital photographic records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数码照片。 3.3 EXIF信息exchangeable image file information 数字成像设备在拍摄过程中采集并保存在数码照片内的一组参数。 注1:主要包括数字成像设备的制造厂商、型号、拍摄日期和时间、分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为加强照片档案管理,建立和健全照片档案管理制度,更好地开发利用照片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整理程序和保管条件。 本规范适用于常规照片档案的管理。不适用于专门保管照片的档案馆。 2 引用标准 GB 3792.5 档案著录规则 GB 9705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JGJ 2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3 名词术语 3.1照片档案 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历史记录。 3.1.1常规照片档案 用一般照相机和普通胶片,采用可见光使胶片感光的照片档案。常规照片档案包括底片、照片和说明三部分。 3.2芯页 固定照片和底片,以及标注说明的纸质载体,是组成照片档案案卷的材料。 3.3大照片 凡是不宜用芯页固定的照片,统称为大照片。

3.4大底片 凡是不宜用插袋式芯页保存的底片,统称为大底片。 4 照片档案的收藏 4.1收藏范围 4.1.1反映某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照片档案。 4.1.2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某单位、某地区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档案。 4.1.3某单位组织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档案。 4.1.4记录某单位、某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档案。 4.1.5反映某地区地理,古迹以及自然风光和民间风俗的照片档案。 4.1.6与其他载体档案有密切联系的照片档案。 4.1.7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档案。 4.2收集时间 4.2.1归档时间 照片冲洗加工后,由摄影者或承办单位整理并编写说明,及时向档案室归档,或随其他载体档案一起归档。 4.2.2档案馆接收时间 依照《档案馆工作通则》的规定,照片档案应随立档单位其他载体形态的档案同时接收。 在特殊情况下,经协商档案馆可以提前或延迟接收。 4.2.3档案馆(室)应随时收集、征集零散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照片。 4.3收集要求 4.3.1底片、照片、说明齐全。 4.3.2底片与照片的影像相符。 5 照片档案的整理

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

《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股份公司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股份公司各子、分公司: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照片可以真实记录重大事件和整个施工过程。为进一步加强项目实 施过程中数码照片的档案管理,整理、归档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更好地开发利用数码照片档 案信息资源,服务企业发展,各项目部应切实加强数码照片的管理。 鉴于传统纸质照片数量的大幅减少和数码照片大幅增加的现状,为更加科学地对数码照片档案进行管理,规范数码照片档案在收集、整理、归档、保存等各环节的工作流程,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标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有关法规标准,结合数码照片档案在产生、编辑、存储、传输等环节的特点,及股份公司实际,现将《×× 股份有限公司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见附件一)印发给你们。 各单位组织所属项目部依据本办法,使用符合本办法要求的专业的数码照片档案管理软件 《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系统》,对在建工程的数码照片档案开展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系统》软件介绍参见附件二。 各单位应足够重视数码照片档案的归档工作,应本着“传承历史、服务当代、功在千秋”的 历史责任感,认真做好各项目部在建工程数码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各级机关产 生的数码照片档案可参照执行。数码照片档案可通过邮件或刻制光盘的形式逐级移交股份公司档 案馆。 为切实做好数码照片管理,股份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将建立项目信息台帐,逐一审核项目数码 照片档案提交情况,审核结果纳入股份公司经营业绩考核范围。 特此通知。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日

附件一: ××股份有限公司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照片档案管理 规范》(-)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有关法规标准,结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数码照片是指用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等设备获得的,以静止摄影影像为主要反映方 式的,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 的静态图像文件。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数码照片档案指:股份公司各级机构在施工、生产、外事、管理等活 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是本单位电子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码照片档案 一般由数码照片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股份公司各单位、各指挥部(项目部)。 第二章数码照片档案的收集 第五条数码照片档案的收集 、收集范围 ()反映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质量管理、科学研究、进度管理、基本建设、 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等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照片档案。 ()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项目有关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档案。 ()项目组织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档案。 ()记录项目相关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档案。 ()反映项目相关地区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民间风俗等的照片档案。 ()与其他载体档案有密切联系的照片档案。 ()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档案。 、收集要求 ()对属于收集与归档范围的照片,应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档案工作人员归档,由本级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档案整理的方法及分类

档案整理的方法及分类、档号编制及质量要求(文书业务、会计声像、实物电子、科技 邵东档案整理的方法及分类、档号编制及质量要求(文书、业务、会计、声像、实物、电子、科技) 编写吴金林 一、档案整理几个概念 (一)档案整理定义:是指将处于零乱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编号、编制目录、建立全宗等,组成有序体系的过程。 (二)档案整理的基本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文件材料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便于保管和利用。 (三)档案整理的文件范围:凡是本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包括收发文电、内部文件、会议文件、电话记录、图表、簿册、照片、录音、录像、计算机盘片、实物以及本机关编印的出版物等,在办理完毕后均须整理保存。 (四)档案整理的方法:一是以“案卷”为单位整理。二是以“件”为单位整理。 1、以“案卷”为单位整理。 1)以“案卷”为单位整理就是立卷,即按照文件材料在形成和处理过程中的联系将其组合为案卷。 2)所谓案卷,就是一组密切联系的文件的组合体。立卷是一个分类、组合、编目的过程。分类即按照立档单位的档案分类方案,对文件材料进行实体分类;组合即将经过分类的文件材料,按一定形式组合起来;编目即将经过组合以后的文件材料,进行系统排列和编目。3)以“案卷”为单位整理的档案,其基本保管单位是案卷。案卷卷皮有软卷皮和硬卷皮2种,硬卷皮型号有1.2,1.5,2.0cm三个规格,以软卷皮装订的档案必须按案卷顺序装入档案盒。4)以“案卷”为单位档案整理的依据是1987年12月国家档案发布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和《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5)以“案卷”为单位档案整理的适应范围 (1)大部分单位短期保管(现10年)的文书档案,乡财政所、中心学校等二级机构文书档案一般按“卷”整理 (2)各单位专门业务档案一般按“卷”或是“盒”整理。 (3)科技档案按“卷”整理,整理要求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1822-2000)执行。其中科研档案还可按国家档案局颁发的《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DA/T2-92执行。基建工程档案按照国家档案局、国家计委1988年颁发的《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档案归档整理流程

文书档案(归档文件)整理流程 第一步:收集文件材料; 第二步:分年度; 第三步:确定归档范围; 第四步:整理单位“件”的确定; 第五步:“件”的装订; 第六步:划分保管期限; 第七步:归档文件的排列; 第八步:盖归档章和编号; 第九步:归档文件的编目; 第十步:装盒、填写备考表与上架。

会计档案整理流程 (会计凭证档案整理流程) 第一步:收集会计凭证档案材料; 第二步:分年度; 第三步:组卷并装订(含包角) 第四步:案卷的排列; 第五步:加盖归档章。在每本凭证封面上方加盖归档章和保管期限章; 第六步:编案卷号。按照分类编号方案编制案卷号,并填入归档章。 第七步:编制案卷目录; 第八步:装盒并上架。

会计档案整理流程 (会计账簿、报表、其它档案整理流程) 第一步:收集会计账簿、报表、其它档案材料; 第二步:分年度。将每类材料按年度分开。 第三步:组卷 1、每本自然形成的表、账、册为一卷; 2、编页码。以每卷为单位,在有效页面上从1开始编写流水号,直至一卷编写结束。 3、填写案卷封面和卷内备考表; 4、装订,以案卷为单位,将案卷封面、档案实体、卷内备考表合在一起进行装订。 第四步:案卷的排列;按总分或保管期限类型相对集中进行排列。 第六步:编案卷号。按照分类编号方案编制案卷号。 第七步:编制案卷目录; 第八步:装盒并上架。

业务档案整理流程 第一步:收集业务资料; 第二步:分业务档案类型; 第三步:分年度; 第四步:确定归档范围; 第五步:划分保管期限; 第六步:编页码。以每卷为单位,在有效页面上从1开始编写流水号,直至一卷编写结束。 第七步:编卷内目录; 第八步:填写案卷封面和备考表; 第九步:装订,以案卷为单位,将案卷封面、档案实体、卷内备考表合在一起进行装订。 第十步:归档上架。

基建档案归档要求.

建设项目档案归档内容及整理要求 第一章归档内容 第一节归档范围 一、凡是油田公司按计划下达的油田产能建设及矿区建设新建项目、维修、改扩建项目,均列入建设项目档案归档范围。 二、建设项目档案基本归档范围如下表:

三、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手册》规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由施工单位存档,不必向建设单位移交。 第二节归档文件质量要求 一、归档的建设项目档案应由归档部门经过系统整理并组成保管单位,使用规定卷皮装订成卷,案卷封面项目要填写齐全、准确。 二、归档单位应将案卷信息录入档案管理系统。此项要求符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档案管理手册》中“谁形成,谁录入”的原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三、归档的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归档的建设项目文件应为原件。成批材料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化验、检验等文件,原件少,使用部位多,可用复印件,但应在复印件上加盖供应单位公章、责任人名

章(或签字),并注明原件存放处。国内设计变更电传件,应由设计代表在电传件及其复印件上加盖设计单位现场专用公章、设计代表名章(或签字)。 2、归档的建设项目文件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纸质件与电子件内容也要相符。 3、归档的建设项目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如: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 4、归档的建设项目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如:文件签署内容必须完整(例如:意见、日期、人名、结论、公章、等级章等)。 5、归档的建设项目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297mm×210mm)。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不同规格幅面的工程图纸应按《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10609.3-89)统一折叠成A4幅面(297mm×210mm),图标栏露在外面。 6、归档的建设项目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力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一般采用蓝晒图,竣工图应是新蓝图或计算机出的白图。计算机出图必须清晰,不得使用计算机出图的复印件。 7、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尺寸为:60mm×80mm。竣工图章中编制单位为施工单位,编制人为施

声像档案归档办法

唐山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归档整理办法 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是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录像带、录音带、光盘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声像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 为规范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根据《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部第90号令)、《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15-95)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归档范围 (一)工程准备阶段 1、建设地点原址、建筑物旧貌,特别是能反映原建筑物建筑风格、文化特色的内容; 2、一级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土地征用、拆迁、勘测设计、方案评审、招投标等重大决策的场景; 3、建设前期重大活动,如开工典礼等活动。 (二)工程施工阶段 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反映重点部位、重点工作、新技术应用、质量事故等方面的声像材料,内容可参见施工阶段拍摄内容指南(附件1)。 (三)工程竣工阶段 1、工程竣工验收情况; 2、竣工后建筑物整体外观和立面状况; 3、室外亭台、连廊、小品等景观建筑。 (四)其它 1、工程建设期间,领导视察等活动; 2、反映工程建设情况的有关专题片、资料片; 3、反映工程获国优、部优、市优奖项的声像材料; 4、与工程有关的航拍材料;

5、有关工程建设的其他有保留、纪念价值的声像材料。 二、归档内容 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及规模大小,确定工程等级,工程等级划分表见附件2。不同等级的建设工程,归档内容如下: 三、归档要求 (一)质量要求 1、归档的文件必须是可读文件,在设备上演示或检测运转正常、无病毒、清洁、无划伤,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准确性; 2、一件载体只能录制同一工程项目的内容,不同的工程项目,其声像档案不宜存放在同一载体中; 3、照片分类、排列正确,说明完整,组卷规范; 4、录像资料片、专题片需配解说词; 5、录音的文字整理稿,应完整、准确地反映录音内容,录音带需简要说明讲话人的姓名、职务、录制日期等;

项目档案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沈阳市项目档案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立卷原则 项目文件的组卷应遵循项目文件的形成规律和成套性特点,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分类科学、组卷合理;法律性文件手续齐备,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二、立卷方法 一)项目前期文件单独组卷项目前期文件指工程开工以前在立 项、审批、招投标、 勘察、设计以及工程准备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二)施工资料单独组卷 指项目竣工时施工单位形成的开(竣)工文件、合同、计量、变更设计、竣工图纸、各种试验报告、原始记录、自检记录、竣工验收等文件。 1、竣工图纸编制要求 ①施工单位根据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设计资料和 实际施工情况做出完整的竣工图。 ②施工图没有变动的,由竣工图编制单位在施工图上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作为竣工图。 ③利用施工图更改,应在更改处注明更改依据文件的名 称、日期、编号和条款号。张变更通知单涉及多图的,如

果图纸不在同一卷册的,应将复印件附在有关卷册中,或在备考表中说明。 ④规范成册的竣工图可整体对折;不规范成册的图幅应 统一折叠,折成A4 图幅。 ⑤所有竣工图应由编制单位逐张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竣工图章中的内容填写应齐全、清楚,不得代签和盖章。 ⑥竣工图章应使用红色印泥,盖在标题栏附近的空白处 竣工图章见附件)。 2、施工质量控制文件包括工程质量文件、试验检测报 告、施工原始记录和缺陷责任期资料,尽量分别组卷。 三)监理资料单独组卷 指监理单位对项目工程质量、进度和建设资金使用等进 行控制的文件。 四)声像档案单独组卷 声像档案包括:开工前的原址原貌;基础工程;主体工 程;开工仪式及施工中的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的照片、录像;工程质量中间检查验收情况的照片、录像;正式竣工验收情况的照片、录像;工程整体面貌的照片、录像。并附文字说明,对事由、时间、地点、人物、作者等内容进行记录。 三、卷内文件材料排列 一)项目前期文件(由项目办或工程科收集组卷) 1 、立项批复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一.归档内容: 1.上级领导及主要负责人参与本本单位及本 系统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视察、考察本单位工作形成的照片。 2.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照 片。 3.单位组织或参加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 4.召开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及各种重要会 议形成的照片。 5.记录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 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 6.单位及各部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及获奖作品 的照片。 7.局领导和各部室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的 重要照片。 8.举行重要表彰和重大纪念、庆祝活动形成的 照片。 9.与其他载体有密切联系的照片。 10.重点基建工程奠基、竣工、剪彩仪式和工 程主体、内部结构等形式的照片。

11.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二.归档要求及归档方式: 1.归档的照片材料,由形成单位负责一率由 拍摄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后移交档案室统一整理归档。 2.归档的照片材料必须保证其完整、清晰、准确、系统,具有有机联系的,反映同一工作或事件的照片材料应为一组。 3.归档的数码照片必须是可读文件。在有关设置上演示或检测运转正常,无病毒、清洁、无划伤,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准确性。 4.归档使用照片光盘的性能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劣质光盘。 5.归档的光盘文件应由文件形成部门编制归档说明。即光盘需简要说明盘中存贮文件的内容。即拍摄时间、地点、活动名称,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6.归档的照片材料由照片形成部门在OA办公自动化照片档案管理模块填写照片资料移交目录,相应的数码照片直接添加在文件目录下同时移交。 7.打印移交清单(一式二份)交档案室,交接双方清点后在移交清单上签字,各保管一份备查。 8.保留档案室集中整理方式,由专职档案人员著录案卷、卷内数据。 三.归档时间:

档案馆归档立卷装订要求

市城建档案馆对归档文件 质量、立卷、排列、编目、装订的要求(2011)
1、归档的工程文件应为原件,因为只有原件才具备法律依据。例如:天富房地 产开发公司 51#小区天富康城静园 1#2#3#4#5#6#六栋楼同时开工,工程准备 阶段文件(开工前)只有一份原件,原件应放在 1#楼内,其它五栋楼必须在备考表 里写明原件在 1#楼内(这一点对若干年以后查档案十分重要)。
2、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3、工程文件应采用打印或者耐久性的书写材料,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 4、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5、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应为 A4 幅面。 6、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力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一般 采用蓝晒图,竣工图应是新蓝图,有些图(如公路竣工图)是计算机出图,但必须 清晰,但不得交计算机出图的复印件。 7、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 竣工图章的基本内容应包括:“竣工图”字样,施工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技 术负责人、编制日期、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总监。 竣工图章示例如下
80
竣工图
15 50

施工单位
7
编制人
审核人
7
技术负责
编制日期
7

监理单位
7
总监
现场监理
7
20
20
20
20
竣工图章尺寸为:50mm×80mm
竣工图章应使用不易褪色的红印泥,应盖在图标栏上方空白处。
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依据,有重大改变的,应当重新绘 制竣工图。
不同幅面的工程图纸应按《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统一折叠成 A4 幅面, 图标栏必须露在外面。
立卷的原则和方法
1、立卷应遵循工程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便于档案 的保管和利用。

数码照片档案管理软件使用说明

数码照片档案管理软件使用说明 1、将软件下载后保存在计算机的D 盘,或者别的地方(一般不要保存在C盘)。 2、将文件解压,如下图: 3、解压完成后,打开文件夹,里面有一个粉红色的图标,文件名称为DigiBook.exe 双击鼠标,打开文件,如下图: 4、接着会出现下面的窗体,藏画DigiBook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用来浏览ABM电子书文件,我们这里主要利用的是第二个功能,是用来收藏和管理自己的数码照片,创建数码相册,操作非常方便。 5、单击我的相册(其中任意一个),会出现如下图: 6、在该相册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相册→相册设定”,如下图: 7、出现如下图所示窗体,可以进行样式、字体、密码、文件名等项目的设置。在样式中,页面设置选择3,侧封颜色也可以选择,输入相册名可以更改本相册的名称,底纹色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照片夹底纹。完成操作后,点击下面的确定按钮。 8、接下来给相册添加照片,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图像→从文件夹添加”,如果只增加一张照片,可选择从文件添加,我们这里选择从文件夹添加,如下图: 9、在如下所示的窗体中,选取存放数码照片的文件夹,点击确定,我们这里选取的是在桌面上的一个存放数码照片的文件夹“心连心”。 10、之后数码照片就会自动的装入相册,然后鼠标移到相册的右边,会出现一只小手的图案,旁边提示“单击翻页”,单击一下,就进入了相册内容,在相册的右下角和左下角有翻页提示,翻页时单击。 11、在窗口中把鼠标放在图片缩略图上,当前图片左边的“指示灯”会不停闪烁,双击即可显示图片原图,也可以在右键菜单中重新添加图片,通过鼠标拖放的方式可以改变照片位置。此时可以调整相片在相册中的顺序。将鼠标放置在照片边有横杠的地方,会出现“双击进入文本编辑”,双击出现文本编辑框,这时可以对照片编辑文字说明,题名,简明扼要地反映每一张照片的具体内容,包括地点、人物、事由、背景等要素。拍摄者:照片的拍摄单位或拍摄人。时间:照片的拍摄时间。如下图: 12、对需要归档的每一张照片填写说明,如下图: 13、完成了相册的文字说明后,这时可以对相册重新命名,如下图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到年底对本单位这一年来所有的相册进行合并,按照时间的先后合为一册(永久),或者两册(永久和30年) 14、文件的重命名。在相册设置中,点击文件名,出现如下图框,点击重命名文件,在前缀右边的框中填入“sp20101”,sp表示数码照片,2010表示年度,1表示保管期限的永久,2表示30年,之后点击下面的确定按钮,就会将数码照片重命名。 假设这一年中在积累中有10个文件夹(电子相册),然后准备在年底时将它们合并在一起,这时在命名时可以分别命名为sp1,sp2,sp3…等,以备合并相册时使用。详见下面的16步。 15、经过重命名后的文件,在data\o\文件夹中存放情况如下,年底将这些文件保存在data 文件夹下,刻录成光盘。 16、“藏画”安装运行之后,会在其“data”目录下为每一本相册建立一个子目录0、1、2、3.....并把添加的图像复制到相应的目录中去,每个子目录中写入一个名为“MMalbum”的文件,这是相册的管理数据文件。如果在相册操作中对图片进行了旋转等处理,相应的图像文件也改变了。 使用“添加图像到新相册/从文件夹添加到新相册”命令或“相册/添加画像/补充文件夹中的画像”命令,“藏画”可以把一个目录下所有的图片加入到一个相册,如果文件夹中有一个和图像文件同名,扩展名为“.TXT”的文本文件,则,程序会把文本文件中的文字作为图像说明自动导入到相册中去(事实上“藏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1821-????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1996年6月修订) 为了加强照片档案管理~建立和健全照片档案管理制度~更好地开发利用照片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整理程序和保管条件。 本规范适用于常规照片档案的管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808-81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 GB3792。5-85 档案著录规则 JGJ125-86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GB9705-88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照片档案 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各个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为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历史记录。

3(1(1 常规照片档案 用一般照像机和普通胶片~采用可风光使照片感光的照片档案。常规照片档案包括底片、照片和说明三部分。 3(1(2芯页 固定照片和底片~以及标注说明的纸质载体~是组成照片档案案卷的材料。 3(1(3大照片 凡是不宜用插袋式芯页保存的照片~统称为大照片。 3(1(4大底片 凡是不宜用插袋式芯页的底片~统称为大底片。 4 照片档案的收集 4(1 收集范围 4(1(1 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照片档案。 4(1(2 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的重大外事活动的照片档案。 4(1(3 本单位组织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档案。 4(1(4 记录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档案。 4(1(5 反映本地区地理条件、市政建设、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以及民间风俗和著名人物的照片档案。 4(1(6 与其它载体有密切联系的照片档案。 4(1(7 其它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档案。 4(2 收庥归档时间 4(2(1 照片冲洗加工后~由摄影者或承办单位整理并编写说明~及时向档案馆归档~或随其它载体档案一起归档。

数码照片管理与归档规范

数码照片管理与归档规范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码照片归档、整理、著录、存储、保管、利用和销毁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数码照片的收集、归档与管理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部分:要求和指南 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部分:一致性测试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中国档案机读目录格式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 档案著录规则 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数码照片用数字成像设备拍摄获得的,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静态图像文件。 数码照片档案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数码照片。 信息数字成像设备在拍摄过程中采集并保存在数码照片内的一组参数。注:主要包括数字成像设备的制造厂商、型号、拍摄日期和时间、分辨率、光圈、快门、感光度等信息。 照片组有密切联系的若干张数码照片的集合。注:如一次会议、一项活动、一个项目等反映同一问题或事由的若干张数码照片为一个照片组,全部存储到同一层级文件夹内。 归档 归档范围 记录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重要工作成果的数码照片。 本单位主办或承办的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数码照片; 本单位重点建设项目、重点科研项目的数码照片;领导人、著名人物和国际友人参加与本单位、本地区有关的重大公务

文书档案归档整理操作方法

文书档案归档整理操作方法 档案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基本建设、科学研究、设备仪器、产品)、会计档案、干部职工档案(人事档案)、诉讼档案、还有照片档案、音像档案、电子档案等等,不同种类,不同载体的档案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和要求。但整理原则是相同。即“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一、基本要求: 要整理好文书档案就必须学习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和《海南省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 二、基本概念: (一)归档文件: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纸质文件材料。 (二)归档文件的整理,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加盖归档章(编号)、编目(编制归档文件目录)、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归档的意义:归档是文件向档案转化的标志,是文书处理的终点、档案管理的起点。 (三)全宗:指一个独立的机关、团体或其它的组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设立全宗的主要资格是立档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并能主要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对外行文。一般来说,一个立档单位的全部档案就是一全宗。 (四)全宗号:是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的代号。 三、整理方法: (一)收集:收集是归档整理的前提、根本,没有收集齐全完整的文件材料,归档整理就不能很好地反映立档单位的历史面貌和工作情况。因此,收集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保证齐全完整;收集范围是本单位的收文、发文、内部文件。必须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立档单位要建立健全收发文登记制度,有完整的收文登记本、发文登记本、印章登记本、依据归档范围,收集所登记的“红头文件”的归档。 2.检查本单位在年度工作中产生的“白头文件”材料是否收集归档。如①会议材料:本单位年度工作会议材料(总结、计划)、表彰材料,专业会议材料,代表发言材料;本单位在上级工作会议上发言、汇报、经验材料、典型材料、交流或发表论文、考察报告。②综合材料:会议记录本(党委、党组会议,行政、办公会议)等;各类花名册、登记簿(干部职工、党员、专业技术人员等花名册及主要业务工作登记簿);年报表(业务、党员、人事劳资等各种统计报表);各种介绍信存根(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