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皇帝]宋代皇帝年号研究

宋代皇帝年号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以宋代皇帝的部分年号为研究对象,以此来说明宋代皇帝年号变动的原因、年号的政治内涵、年号选字的避讳及年号的特殊用途。年号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时代信息,借助对宋代皇帝年号的研究,从而以另一视角领会宋代的政治文化特证。

[关键词]年号;宋代皇帝;年号内涵

年号是皇帝在位期间纪年的符号。新皇帝即位一般在当年或第二年改年号以示“奉正朔”,年号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皇帝在位期间由于各种原因而改元。年号是帝制专制的产物,是皇帝一人所独有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汉书》记载的汉武帝的建元年号,唐朝的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曰“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1]156年号在中国帝制时代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清朝末帝溥仪的宣统年号随着帝制的终结而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民国时期袁世凯称帝曾使用洪宪年号,这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年号反映着一定的时代特征,通过对宋代皇帝年号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年号背后蕴含的历史信息更深刻地理解宋代的政治文化特征。

1.宋代皇帝改元的原因

1.1因政局变动而改元

1.3因避讳而改元

宋代建立之初,太祖就为年号避讳定下了基本原则,“乾德改元,先谕宰相曰:‘年号须择前代所未有者。’”[2]50太祖定下此则目的在于规避前代帝王使用过的年号,新皇帝即位采用前代未用过的年号以示革新。此后,宋代皇帝年号的确立都遵循了太祖制定的原则。下面举例说明宋代皇帝年号的确立是如何规避前代使用过的年号的,“重和者,谓‘和之又和’也。改号未几,会左丞范致言犯北朝年号。盖北先有重熙年号,时后主名禧,其国中因避‘重熙’,凡称‘重熙’则为‘重和’,朝廷不乐。是年三月遽改重和二年为宣和元年。宣和改,上自以常所处殿名其年,然实欲掩前误也。”[3]13这段史料说明,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名字中的“禧”字与其曾祖辽兴宗耶律宗真的年号“重熙”的“熙”字同音,为避讳以示尊崇,凡称“重熙”则称“重和”,而“重合”恰与徽宗年号“重合”同字,于是徽宗重合二年改为宣和元年以示避讳。

2.宋代皇帝年号的政治内涵

中国古代皇帝年号往往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每个年号反映一定的政治背景,年号的变动往往预示着皇帝统治政策和治国方略的变化,因此研究年号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宋代皇帝的内政外交政策倾向。

3.宋代皇帝年号选字的避讳

3.1年号用字不能带有“水”意

“至若‘元’字,谓神宗、哲宗以元符、

元丰登遐,且本朝火德,不宜用水。”[3]13“元”属水德,神宗与哲宗去世时的年号分别为元丰、元符,且宋朝属火德,依照五行相克理论,水德克火德,故年号选字不能带有“水”意。

3.2年号用字不能用“治”字

“若‘治’字,又谓英庙治平不克久。”[3]13英宗是宋代皇帝中为数不多的使用一个年号的皇帝。治平年号只有四年,而英宗在位不到四年,在宋代十八个皇帝中英宗在位时间排在倒数第五,故说“治平不克久”。

通过对宋代皇帝年号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年号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和文化内涵。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意为新皇帝即位后往往在人事上进行大撤换以确立新君的皇权,然而年号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新皇帝即位以示本朝政治与前朝的不同而改元,新的年号往往代表皇帝新的政治意志和新的朝廷政治走向,可谓是一朝年号一朝政,宋代皇帝年号的政治内涵就体现在此处。而改元的原因和年号选字的避讳折射了宋代皇帝敬天和追求国祚长久的文化心理。总之,借助对宋代皇帝年号的研究,宋代的政治文化特征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加以诠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