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环境行为与失效机理

材料的环境行为与失效机理
材料的环境行为与失效机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材料的环境行为与失效机理

刊名:

中国科学院院刊

英文刊名: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年,卷(期):2001,16(5)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孙华.吴欣强.韩恩厚高温高压下碱性溶液pH值的测量[会议论文]-2007

2.钟祥玉.吴欣强.韩恩厚.宋锡滨高温高压水溶液环境中纯Ni热电偶套管腐蚀失效分析[会议论文]-2010

3.贾普荣.矫桂琼.王世伟.潘文弋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应力及失效[会议论文]-1998

4.王长利.崔约贤从机械事故失效分析看产品质量管理问题[会议论文]-1998

5.杨自春.程春生.连政忠舰用锅炉耐火纤维材料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研究[期刊论文]-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4,16(2)

6.王佳大气腐蚀起始过程中的微液滴现象[会议论文]-2007

7.关继腾.王谦.范业活.房文静.于华.GUAN Ji-Teng.WANG Qian.FAN Ye-Huo.FANG Wen-Jing.YU Hua利用毛管模型研究泥质砂岩电化学测井响应机理[期刊论文]-地球物理学报2010,53(1)

8.伍颖.李卓球.WU Ying.LI Zhuo-qiu材料失效致因论研究[期刊论文]-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33(6)

9.韩恩厚https://www.360docs.net/doc/c210433677.html,tanision几种金属材料在超临界水环境中的腐蚀[会议论文]-1999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210433677.html,/Periodical_zgkxyyk200105014.aspx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沈阳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验项目:文档编辑与Internet应用 专业班级:法学1201班 姓名:孙琳煊学号:120601128 实验室号:实验组号: 实验时间:批阅时间: 指导教师:倪天宇成绩: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在生产活动方式比较简单、规模比较小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不大。产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和破坏了人类环境,特别是生态系统。 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一丶人类破坏环境 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等。 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环境破坏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 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 3,人对自然的自由阶段

人群营养模拟题

公共营养师人群营养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孕妇乳母 2.赶上生长 3.骨质疏松症 二、填空 1.孕期主要的生理改变为( )、( )、( )、( )、( )。 2……孕妇的营养需要包含( )、( )、( )、( )。 3.哺乳期膳食中( )的供给量是影响乳汁分泌量的主要因素。 4.《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孕期碘RNI为( )μg/d,UL为( )μg/d. 5.《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孕妇中期钙的推荐值为( )mg/d,孕晚期为( )mg/d,UL值为( )mg/d. 6.《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孕妇铁AI为( )mg/d,UL值为( )mg/d. 7.《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孕中期锌RNI为( )mg/d,UL值为( )mg/d. 8.《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孕妇中、晚期维生素A的RNI为( ) μg/d,UL值为( )μg/d. 9.儿童期脂肪适宜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的( )%~( )%为宜。摄入过多将增加肥胖及成年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某些癌症发生的危险性。 10.对于学龄儿童与青少年来说,( )和( )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其含量高,易吸收。( )和( )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素均衡摄入,对健康不利。 11.中年人的能量供给不易过多,供给量应与( )相适应。 12.人的营养需要有能量、脂肪、( )和( )、碳水化物、蛋白质。 13.青少年能量需要量大,( )类是我国膳食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三、判断题 1.按孕前BMI超重26~29推荐孕期体重增长范围为~ 18.( ) 2.维生素对保持孕妇正常代谢、促进胎儿正常发育有重要 作用。( ) 3.母体摄入充足的锌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和预防先天畸 形。4.营养制剂可以代替膳食。( ) 5.在分娩后14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呈淡黄色,质地粘稠,称为“初乳”,其蛋白质含量为10%.( ) 6.碘缺乏在学龄儿童期与青春期的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含碘最高的食物是海产品包括海带、紫菜、海鱼等。( ) 7.学龄前儿童摄入蛋白质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满足细胞、组织的增长。( ) 8.儿童缺铁的临床表现是食欲差、味觉迟钝甚至丧失,严重时引起生长迟缓,性发育不良及免疫功能受损。( ) 9.学龄前儿童典型的蛋白质不良包括以水肿为特征的蛋白质营养不良和以干瘦为特征的混合型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专家建议,学龄前期儿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供能比:1::6.( ) 10.粗麦面包、麦片粥、蔬菜、水果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 11.低温环境寒冷常使基础代谢率降低10%~15%.( ) 12.职业接触铅的人群蛋白供给量占总能量的14%~15%,其中动物蛋白质宜占总蛋白质的50%.( ) 13.如果按照年龄安排饮食,下面有一组建议,请分别判断其合理与否。( ) 10至13岁:钙质:为人父母者应当为发育中的子女安排强健骨骼的食物,包括低脂牛奶、乳酪、豆腐和绿色蔬菜。( ) 14至18岁:铁质:年轻女性需要额外铁质来补充因月经而丧失的铁质,含有丰富铁质的食物包括红肉、甲壳类动物、绿豆和谷物。( ) 19至25岁:维生素c: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这种极重要的维他命,有助减轻吸烟和饮酒对身体造成的影响。维生素c有助增强免疫系统,那些备受压力的人应当吸收多些维生素c.( )

浪费食物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Along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society, more and more problems are brought to our attention, one of which is wasting food. As college students, we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do something for it.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其中一个就是浪费食物。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为它做点什么。 Wasting food is not only an immoral behavior, but also pollutes the environment. So, we should form good habit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can start from small things, such as, don't order more food than we can eat, eat up all the food in the bowls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n't eat junk food but healthy food. It’s good for our health to have a balanced diet. In order to our healthy body, we had better eat in school or at home as soon as possible. 浪费食物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习惯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例如,不点多于我们食量的食物,吃完碗里的食物等等。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吃垃圾食品而是应该吃健康的食物。保持饮食平衡对我们的健康是很有益的。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最好尽量在学校或者家里吃。 Let's save food and Eat Healthily!

第三章(环境行为与室内设计)

第三章(环境行为与室内设计) 一.名词解释 1.户内空间尺度:根据家庭生活各个功能空间尺度,考虑空间围合结构的特点以及建筑技术要求,综合确 定的。 各个功能空间尺度由三个部分组成:1)人体活动空间尺度;2)家具设备空间尺度;3) 知觉空间尺度。 2.带冰箱的厨房面积宜不小于4.5m2,带洗衣机的卫生间面积宜不小于 3.5m2,小卧室的面积宜在10~12m2,大 卧室在14~16m2. 3.实验证明,窗户的面积小于室内地面的1/16时,则被试者很难接受。 4.起居室和卧室的窗宽均须大于90cm. 5.店堂设计:根据人的商业行为特性和表现,运用各种室内设计手段,综合解决购物和销售 两者的关系,创造一个适合顾客和业主各自需要的店堂环境。 6.商品的展示和陈列:根据商品的特性,人的视觉规律、行为习性,运用灯光、色彩、造型艺术等技术手 段,使商品富有艺术性的展示在顾客面前,并便于选择。 7.满足大多数人行走要求的通道,最小宽度是60cm,最小高度是200cm。 店堂通道宽度约为190cm~300cm。 8.橱窗单层高度在4m以下,深度1~1.5m; 货柜高90~100cm;箱柜深约50~60cm(纺织品柜要宽一些); 货架有效高度为0.3~2.3m,深度40~70cm。 9.展厅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控制观众流向、流量、流速和行走方式。 10.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人自身的才智、价值、理想等实现的需要。 11.起居室个人空间距离均不超过4m,因此交往空间一般16~20m2左右。 二.简答题 1.商业心理学家将顾客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序分为三类? 1)有目的的购物者:即,全确定型; 2)有选择的购物者:即,半确定型; 3)无目的的购物者:即,不确定型,“潜在顾客”。 店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吸引第三种人的购物,即“潜在购物”。 2.购物心理对购物环境的要求? 1)购物环境便捷性:在商店位置的选择上,应注意商业地段的选择,尽量设在交通便捷的“市口”;在 商品的选购上,应将常用的、急于推销的商品陈列在顾客进出的便捷处。 (小商店、连锁店、售货亭的服务半径不宜太大,一般不超过500m左右.) 2)购物环境选择性:应具备多家商店,多种商品、多方信息的整体购物环境;商品的摆放也应将不同品牌的同一商品放在一处销售,方便顾客。 3)购物环境识别性:强调商店整体造型和装修的特殊性,以及出入口、内部空间形态等局部环境的形象打造,增强店家特色。 4)购物环境舒适性:反映在商店的周围环境上,以及店堂内部,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使顾客愿意停下来。 5)购物环境安全性:商品本身的“货真价实”,最能吸引顾客之所在;店堂空间尺度和设备、消防疏散、商品防盗上的安全保证。

不道德行为英文作文

不道德行为英文作文 人们的荷尔蒙水平与不道德行为有密切关系,从荷尔蒙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会欺骗、作弊或是盗窃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不道德行为英文作文,欢迎阅读。 不道德行为英文作文1 Writing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itle Immoral Behavior in Public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OUTLINE given in Chinese. Your composition should be no fewer than 120 words. 1、我们经常在公共场合见到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叙述你的一次相关经历。 2、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会有哪些影响。 3、我们应该怎样改善这种现象 To witness immoral behavior in public, one need only visit the Beijing subway. I still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I took the Beijing subway. It was an early morning. I was in a hurry to go to school. When I was trying to get a ticket, I found a lot of people waiting in front of me, but nobody was in the line. Immoral behaviors in public exert a series of problem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ones is that it may exert a negative impact on our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We will keep ignoring other people’s rights and feelings, and in turn, we too will be disrespected some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高温环境下人群营养原则与食谱编制 教案.

《营养配餐》教案教学内容 模块6营养食谱设计 单元5 高温环境下人群营养原则与食谱编制 检查签字授课时间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的 了解高温环境人群的营养原则; 了解高温环境人群的食谱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高温环境人群的营养原则,学会编制食谱并能运用食物成分表,对食谱的能量和营养素进行计算与分析。 难点:高温环境人群的食谱设计。 难点:按照不同食品的营养特点,学会合理选择食品。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高温环境下人群营养原则与食谱编制 1. 高温环境下人群的营养要求 1) 能量 2)水和矿物质 3) 水溶性维生素 2.高温环境下人群的膳食选择 (1) 精心烹制谷物、豆类及动物性食品如鱼类、肉类、蛋类以补充能量、蛋 白质及B族维生素。 (2) 补充含矿物质尤其是钾盐和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和豆类。 (3) 高温作业人员的膳食要讲究色香味,花色品种多样,多用酸味和辣味的 饮料,以刺激味觉神经,激发食欲。 3.编制食谱的理论依据 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 3)食物成分表 4)营养平衡理论 4.营养食谱制定——计算法 5.编制食谱 (1)确定能量摄入量 (2)计算三大产能营养素需要量 (3)确定食物的品种 (4)根据糖类摄入目标值确定主食 (5)根据蛋白质摄入目标值确定副食 附记 1.点名 2.问题 3.小结 4.作业布置

(6)计算出烹调油的量 (7)食谱的初步确定 (8)食谱的复核计算 (9)食谱的评价 (10)食谱的调整 6.食谱调整前后营养素含量变化 7.食谱调整 8.高温环境下人群的一周食谱举例 作业布置思考题: 应用食物交换份法为一50岁建筑工男编制一日带量食谱一套。 小组讨论后交作业 教学反思

环境行为心理学复习大纲

环境心理及行为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类型、如何营造引人注意的景观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①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 ②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③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 不需要意志努力。) (3)一方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 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自身的状态。 ①刺散物的对比强度。 ②刺激物的状态。运动和变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引人注意。女口夜空中的流星。 ③刺激的新异性。与众不同的和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千篇一律的,刻板重复的事物很难吸引和维持人的注意。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类型 ( 1 )相互加强或削弱。 ( 2)联觉。 (3)不同感觉的补偿 3.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1)感觉:感觉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人脑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2)知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不仅能反映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中根据事物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间的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像。这种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 4.知觉定势的概念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5.认知的概念及其特点 (1)认知值得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 (2)认知是主客体相互之间作用的产物。 6.人眼的构造及观看对象的规律 (1)视网膜由中央凹、黄斑和周围视觉组成。 (2)中央凹是位于视网膜中央的小凹,含有最微细的视锥细胞,中央凹形成的视野成圆锥状,水平和垂直视角均为2°左右;当头部保持垂直或者略微前倾的时候,中央凹视觉通常看着视平线以下10°左右的地方。见pdf 。 7.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1)相互削弱和破坏。 (2)相互加强或协同。 (3)相互补偿和替代。 第二章环境知觉的理论 1.三大理论的代表人物、产生时间等历史背景 (1)①格式塔知觉理论 ②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 年,兴起于德国,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后来在美国广泛传播和发展。主要代表是惠太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2)生态知觉理论 (3)概率知觉理论 2.格式塔的含义及基本观点、组织原则(见pdf ) (1) 3.生态知觉理论与概率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章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1.认知地图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1)概念:心理学认为,人之所以能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能在记忆中重现

调研报告:社会上的道德与不道德

调研报告:社会上的道德与不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社会上有许多道德的现象和榜样。像日常生活中的尊老爱幼,团结他人,互相帮助,公交车上的给老人让座等等。还有雷锋我们的道德楷模,他做过那么多帮助他人的是让我们铭记于心。这些道德的现象是我们应该大力学习的。 不道德行为应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广义的,另一种就是狭义的。广义上所说的不道德行为是指直接或间接损害公众利益(包括公众设施财务等)的,其后果对民众造成极大危害或影响的所有作为或不作为行为。 不管利不利己。也不管有没有主观故意。只要是涉及到损害公众利益的所有作为或不作为行为都应当视为不道德行为!就是狭义的。狭义是相对于广义来说的。不道德的行为也受到很强地域性文化影响,所以不同种族不同信仰,还有不同文化他们所衡量道德标准不同,不同区域他们所遵守的道德观念也大不相同,所以狭义上所指的不道德行为有它很强的局域性特点... 在社会中不道德的现象仍然存在,像校园中图书馆,机房的一些占座现象。食堂中不排队买饭……社会上公交车的抢座,还有一些盗窃行为,抢劫行为,谁说很少数,但是还是影响了社会的道德风气。我们应该不做这些不道德的事,带动好的社会风气。 社会上有很多道德的现象,但也不乏有些许不道德的现象。 通过这次调研报告我懂得了很多,我们应该学习那些道德的现象,摒弃那些不道德现象,让我们大家从我做起,共同创造一个道德的社会!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行为 (1)定义: ①狭义:直接可观察到的表现、动作、活动。 ②广义:即个体对环境所做的一切反应。指个体的一切外显行为、思想、感受、期望、自我观念等,包括人的内在和外在的变化。举凡一切外在的活动(如语言、表情、作为)与内在的心理历程(包括思想、意念、态度)均是。 (2)特点 ①、适应性(能动的适应)②、复合性(多种因素的影响) ③、变化性(一生不断变化)④、多样性(个体群体之间的差异) ⑤、累积性(学习、代际传承) (3)行为的种类 ①依范围,分为「广义的行为」、「狭义的行为」。 ②依先天或后天,分为「本能的或天赋的行为」、「适应行为」。 ③依行为的功能,分为「生理行为」、「精神行为」、「情绪行为」、「社会行为」。 ④依是否符合常模、社会规范,分为「正常行为」、「偏差行为」。 (4)正常和异常,一般有以下划分标准: ①、要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规范,或与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行为相似或一致。如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等。 ②、要符合人类行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一般发展规律,而且发展良好。如从弃老到尊老养老等。 ③、行为要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是平衡的、和谐的。如上学“适龄儿童”、天才儿童班等。 但是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对行为的正常和异常的划分并不代表价值判断,不意味着异常的行为就是不好的、有问题的。 2、环境

(1)涵义 环境只是任何一个中心事物周围与此事物密切相关的客观存在。 (2)分类 ①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地球表层各个自然因子的总和,即人们通常所泛指的自然界。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最根本的条件。 A主要由大气、水体、岩石、土壤、生物5大因子组成。 B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a.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b.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速度 c.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心理、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习惯。 d.人类行为改变自然环境面貌。 e.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影响自然资源的利用。 f.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②社会环境 A、定义(广义):是指由人类自身能动行为作用外化而成的人类生存发展条件的总和。 社会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比自然环境要复杂得多。 B、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人类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产物,个体通过行为适应和改变环境来满足自身需要。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生理因素是基础,心理因素是核心(动机和动力),环境因素是根本。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有着决定性影响。 第一、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环境影响个人行为的定则:自出生至幼儿期,环境的影响最大。 第二、个人必须适应环境,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社会环境所赞许的行为。 第三、个人对社会环境有一定影响。 第四、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在许多情况下社会环境对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人在环境中:这是一种系统论的观点,它将个体遇到的问题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 反对将问题单独归因于个体特质或某一外在因素的简单化观点,而从整个生态系统(包括生理系统、心理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着眼,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 2.“人在环境中”这一理念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①关注个人并寻 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②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人和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③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3.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论,它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 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4.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它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5.时间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 6.生命历程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 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 7.多元年龄观包含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 8.性别包括生物性别、社会性别、性行为性别三个基本层面。 9.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的影响;②母亲对胎儿的影响;③父亲对胎儿的影响;④环 境对胎儿的影响。 10.母亲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①母亲的年龄;②体重;③身高;④孕史 11.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①孕妇体内环境和物理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②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 胎儿的影响;③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12.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许多角色,比如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 和倡导者的角色。 13.人口性别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衡量男女两性人口数量是否均衡的标志,国际上一般以某一 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14.国际公认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15.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①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②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 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④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16.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男孩偏好”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 17.婴幼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8.婴儿的基本情绪包括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 19.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①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②情绪情 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③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④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 20.狭义上的依恋:特指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 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 21.依恋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即认生,6-8个月时 22.依恋的类型:①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②B型:安全性依恋;③C型:焦虑——反 抗型依恋;④D型:紊乱型依恋 23.依恋的影响因素:①抚养方式;②婴儿气质;③亲子早期互动;④母爱剥夺 24.家庭成员虐待的类型:①身体虐待;②性虐待;③精神虐待;④忽视 25.忽视:严重地或长期地、有意或忽略了儿童的基本需要(例如足够饮食、衣服、住宿、教

不道德行为调查处理程序

不道德行为调查处理程序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不道德行为调查处理机制,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不道德行为,尽快地开始调查,做好不道德行为处理工作。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杜绝再次发生,特制订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不道德行为的调查与处理。 2 引用文件 无 3术语和定义 不道德行为:指行贿受贿、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等行为。 三不放过:不道德行为发生后,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责任人或员工没有接受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到位不放过。 4 职责 4.1行政部负责各类不道德行为的协调或监督各类不道德行为的调查报告和处理工作。 4.2 相关部门负责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不道德行为,迅速进行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 5 内容 5.1 不道德行为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5.2 不道德行为报告 各部门接到不道德行为报告后应立即报告行政部。 5.3不道德行为调查 5.3.1不道德行为由行政部经理负责调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并于三日内将调查报告上报行政部。特别复杂的状况经管理者代表同意在10日内写出调查报告。 5.3.2行政部负责组织特别严重的不道德行为调查工作,必要时成立调查组。对发生原因、状况、防范或应急措施等提出书面报告,报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或上级主管部门。 5.3.3不道德行为调查组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A.组长由管理者代表或其指定人员担任。 B.具有不道德行为调查所需要的经验。 C.与不道德行为没有利害关系。 5.3.7不道德行为调查组的职责: A.查明不道德行为发生的过程和经济损失情况。 .确定不道德行为责任者。 C.提出不道德行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 D. 写出不道德行为调查报告。 5.3.8不道德行为发生部门应尽可能地为不道德行为调查组提供方便,不得干涉不道德行为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5.3.9公司保证提供各种信息和资料的员工不受歧视。 5.4 不道德行为处理 5.4.1不道德行为调查组提出的不道德行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应先由不道德行为部门负责处理 ,并把处理意见上报行政部或其他职能部门。 5.4.2不道德行为处理应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防止类似不道德行为发生。 5.4.4行政部对已经结束的不道德行为处理结果以通报形式下发各相关部门,达到不道德 行为预防的目的。 6.使用记录表格 不道德行为调查报告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总结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总结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李爱萍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与选修课程,主要围绕“情境中的人”这一主题,从纵向上按时间将人的一生划分为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九个时期,从横向上按空间将人的活动场所划分为母体、家庭、幼儿园、学校、职场、社区、公共场所等地,分别讨论处在不同时间段上的个体,其行为发展与不同空间场所的关系,目的是帮助同学更好的理解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化过程、影响社会化过程的因素、以及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矫治方法。 本学期第一次开设本门课程,教学中在教材选择上注意到教材的体系性与逻辑性;课件制作突出三条教学主线:环境影响、个体社会适应性行为、个体社会不适应性行为及其矫治;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结合。教学结果得到同学肯定,与此同时,同学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例如,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的内在联系,注重教育学生如何运用社会学原理去分析当前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与现象。教学方法上要进一步加强教与学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些建议言之有理,对今后改进教学工作很有帮助。 作为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后,结合同学的意见与建议,在反思本门课程教学时得出一些新的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主题与主线:人类行为学(行为问题——环境原因——矫治方法) 2、基本理论与知识 (1)基本理论 ◆社会化理论:个体的行为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成长阶段理论:个体的成长或行为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障碍与危机。 ◆社会工作理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障碍与危机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与干预。

环境行为心理学

环境行为心理学 课程论文 成绩: 任课老师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环境问题上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现实却是事与愿违,由于许多因素,我们的地球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是时候采取相关措施去改善我们的家园了。而环境行为心理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它介绍了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起源及概念,

并阐述了环境与人的行为的相互关系。如果能够将此学科的理论很好的应用到实际中去,所发挥的效力是不可估量的。人类只有在与环境适当地互动才能生存,此篇文章就主要着重于环境问题的讨论和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思考,其基本思路是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对于该学科的学习的一个总结回顾以及对其更进一步的思考和应用。 【关键词】环境行为学;关系;环境问题;行为对策;提高; 一、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含义 环境行为学研究的是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里,人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人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环境行为心理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涉及人类行为和环境之间关系,包括了那些以利用和促进此过程为目的并提升环境设计品质的研究和实践。对应这个定义,环境行为学有两个目标:一是了解“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二是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复杂多样的环境问题。〔1〕同时它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学和设计艺术学等多门学科。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将心理学引入环境中,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 (一)环境行为心理学主要内容 1、环境认知。包括环境信息的获得,对潜在环境的知觉,影响环境知觉的因素,认知地图、城市和建筑的表象,以及环境与保护。 2、环境压力,研究紧张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环境危害、自然灾害,个体对环境压力的反应,以及极端环境的形式与表现,例如,噪声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特别是研究现实环境中噪声对个体造成的环境压力。此外,减轻环境紧张和压力的策略,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3、个人空间和领域性。研究个人空间的形式、功能和测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个人空间的使用与侵犯,领域性的组织与控制以及人类的领域行为。

各类人群的营养

孕期的生理特点 一、孕期内分泌的改变: (a)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 (b)孕期甲状腺素和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 二、孕期消化功能改变:孕期易出现饱胀感、便秘及消化不良,还会引起反胃等早孕反应 三、孕期血液容积和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浆容积随孕期进展逐渐增加 四、孕期肾功能改变: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但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未有相应增高,故常有妊娠糖尿 五、孕期体重变化: 孕期营养需要量及参考摄入量 一、能量:孕中期后在非孕基础上增加200Kcal/d。 二、蛋白质:早、中、晚三期蛋白质增加值分别为5d/g、15d/g、20d/g。 三、脂类:孕期需积累3-4kg脂肪,以备产后泌乳所需。建议孕妇膳食脂肪供能百分比为20% - 30% 四、微量营养素: (a)钙:孕中期妇女钙的推荐值为1000mg/d,孕晚期为1200mg/d,UL值为2000mg /d。

(b)铁:推荐孕妇铁摄入量为25mg/d,UL值为60mg/d ?碘:推荐孕期碘为摄入量200ug/d, UL值为1000ug/d (d)锌:孕中期后为16.5 mg/d, UL值为35mg/d。但建议妊娠者应额外补锌15mg/d,还建议妊娠期间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孕妇补充锌15mg/d。 (二)维生素 (a)VA:推荐孕早期维生素A参考摄人量为800ug/d(较非孕期增加100ug),孕中、晚期900ug/d。UL值为2400ug/d。 (b)VD:推荐孕中、晚期VD参考摄入量为10ug/d,UL值为20ug/d。 ?VE: 推荐孕期VE的参考摄人量为14mg/d。 (d)VK:产前补充VK,或新生儿补充VK均可以有效地预防VK缺乏性出血症 (e)VB1:孕期VB1的RNI为1.5mg/d。 (f)VB2 :建议孕期VB2的RNI为1.7mg/d。 (g)VB6:建议孕期VB6的RNI为1.9mg/d 。 (h)叶酸:建议围孕期叶酸RNI为600 ug/d。 孕妇合理膳食基本原则 一、满足胎儿生长发育与母体自身营养需要。 二、减少妊娠反应、妊高征、难产、产伤及感染的发生。 三、为产后泌乳并保证乳汁质量提供物质基础。

校园内的不文明现象和不道德行为,社会学论文

根据同学们的反映,校园内的不文明现象和不道德行为有如下几方面: 1、任意毁坏图书 2、不文明的恋爱行为 3、乱丢垃圾 4、制作假证件、证书等 5、迟到、旷课 6、浪费粮食 7、乱吐口香糖 8、抽烟、喝酒闹事 9、留异性在宿舍过夜 10、破坏花、草、树木 11、停电起哄 12、休息时间大声喧哗、影响别人休息 13、偷窃行为 14、说粗口、脏话 15、课桌文化 16、作弊行为 17、书包霸位、插队行为 18、综合测评功利主义 19、上课开手机 20、用完水不关水龙头 21、乱张贴 22、晚归叫管理员开门影响别人休息 23、随地吐痰 24、洗手间门后涂鸦 25、上厕所不冲水 26、将传单乱扔 27、将垃圾置于宿舍门口 28、用公用电话煲电话粥 29、衣冠不整出入公共场合 30、愚人节捉弄人 31、不交作业 32、性骚扰 33、用望远镜偷窥女生宿舍 34、捡到别人东西不归还 35、背后说别人坏话 36、行骗 37、买盗版书、碟等 38、晾衣服不注意楼下有没有别人的干衣服,把别人的干衣服滴湿 39、在自修室大声说话、讨论 40、打架、斗殴 请就以上不道德行为或某个不道德行为发表你的看法: 意见一:道德不道德并不是某一件事一概而论的,它本身是一个人本身的修养,某一行为、举动不能说明一个道德不道德。

意见二:现在在学生中流行"粗口"文化,有很多是带有骂得很脏的脏口。听了就觉得恶心。社会道德是否正在沦亡呢|?大学生应该文明说话,应鄙视脏话及说出脏话的人,并教育他,可不能"同流合污"。 意见三:减少与杜绝不道德行为,最根本在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使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成为公民自觉行为,这就要求每个公民提高道德水平,严格要求自己,杜绝不良道德行为,除了自律还可采取他律,采用教育与惩治相结合的办法,严肃校规,对严重不道德行为严惩不待。 意见四:大学生作为高文化水平群体,在道德修养方面却存在不少缺陷,这当然与我们社会的应试教育体制所培养出的"偏才性"人才有关,但大学生应该从自身方面找找问题。 意见五:之前我没想过被称为"乖孩子"的华师学者也会成为"偷窃分子"。而且校园偷窃现象严重,偷窃对象也十分广泛。如:文曲星、钱包、单车、手机。本人深受其害。这些是道德败坏的表现。如果那些有偷窃行为的同学也能为别人着想,也能不那么自私,这种现象根本就不会发生。我认为加强道德教育只是外因,素质的提高还是要靠自己,要靠内因。目前最有效的手段还应该是加强财物的管理,采?quot;严打"方式,在舆论压力下使该现象减少。 意见六:刚进华师时听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对师范颇有敬重之意,但过了段时间,对学校熟悉之后却发现师范学校的学生学不是很高,德更不是很高,真愧对"师范"二字。 意见七:我想谈一下"作弊现象",对此,有时也真的很困惑,能考上华师第一批的学生竟然到大学里作弊才能及格,真令人匪夷所思,是什么原因呢?在我个人认为不是智力问题,是一个字"懒",但心头又高,想得好分数,高分数,却又不思学习,导致怕不高分影响前途,而"唯一"出路--作弊。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不过,我还是劝这些同学(无论被发现或未被发现)回头是岸,知识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学也能真正拥有。 意见八:举出的不道德行为林林总总,我们所谈的道德会否太泛,真有的生搬硬套道德二字,看来很应该好好清楚"道德"究竟是什么,然后才谈道德,若如以上所举那我想在华师也挑不出几个道德的人了。

不道德行为的蔓延与分化

不道德行为的蔓延与分化 一个坏苹果可以毁掉一桶苹果 Francesca Gino, Shahar Ayal, and Dan Ariel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and Duke University 摘要:在现今这样一个冲突与欺骗频发的世界中,我们必须知道当一个人遇见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时,是否会增加或减少他的不诚实。在实验一中,我们的合作者明目张胆的通过假装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带着最大额度的奖金离开房间。与社会规范理论一致,当托是内部群体成员时,被试出现不道德行为的水平将会增加,而当托是外部群体成员时,被试出现不道德行为的水平则会下降。在实验二中,我们的托改为询问一个关于欺骗的问题,这一做法仅仅只能提高被试对可能出现欺骗的关注(即提高了不道德行为的显著性)。这一做法降低了其他被试不道德行为的水平。这些结果表明,个人的不道德并不是简单地基于成本效能的考虑,而是基于其他人不道德行为的暗示和不道德行为的显著性。 打开报纸或打开电视没有看到关于不道德行为的报告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安然,泰科,亚瑟安徒生提供了极端的例子,其他例子包括欺骗税收,保险欺诈,员工盗窃,学术不诚实,运动员使用非法毒品,当然还有软件和数据的违法下载。当看到这么多一手或二手的不道德行为的遭遇,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现在脑海——被暴露在不道德行为中对其他诚实的人造成什么影响。他们会趋于开始进行不道德行为吗?在我们现在的研究中我们通过检验有暴露在其他人不道德行为的环境下人们是会增加还是减少他们的不道德来探索这一问题。 他人不道德行为影响的三个来源 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能通过至少三种方式对观察者的行为造成影响。第一,当面对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时,人们对于进行欺骗被抓住的可能性的估计将会改变。综合欺骗带来的收益和惩罚的预期值考虑,欺骗行为被抓获的概率是理性犯罪理论的中值。在这一理性框架中,仅仅通过成本效能的考虑来作出最后的决定。而成本效能分析的结果就是,任何对欺骗被识破率的估算的改变人们不道德的程度。 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当特殊行为的分类不明确时,人们能并且事实上经常将他们的行为用褒义词描述,而避免对自己的道德形象造成不利影响。然而,Mazar,Amir和Ariely发现当人们注意集中于道德标准时,不道德将会减少。例如,在同样的进行欺骗的环境下,被要求复述十诫书的被试完全没有撒谎,而没有被提醒到道德规范的被试,发生了相当多的撒谎行为。这结果表明,当不道德行为显著时,人们将更加注意他们的道德标准并更严格地表现出他们道德的一面。这些道德标准的短暂波动同样被V ohs和Schooler的研究证明。他们的实验表明开始时相信宿命论者相对于被诱导相信自由意志者更容易不道德。显著性假说表明,当人们观察到不道德行为时,这一行为的显著性将增加,让他们更注意诚实和他们诚实的标准,最终降低他们不道德的几率。 第三种影响的来源则可能是这种行为改变了人们对于不道德相关的社会规范的理解。Cialdini,Reno和Kallgren定义了两种社会规范:描述性规范和命令式规范,描述性规范指出了绝大多数人在特定情况会做什么,命令式规范指出了绝大多数人赞同或反对的特定行为。根据norm-focus theory,社会情境决定了人们在特定时期会选择哪种社会规范和这些规范如何影响人们下意识的行为。例如,Cialdini让一个托在一群被试前故意丢垃圾,并且让另一名托仅仅是从其他被试面前走过。那些看见托扔垃圾的被试比在干净环境中的被试明显出现了更多的乱扔垃圾,但是当其他被试在一个肮脏的环境中时,结果是相反的。这种观察他人行为的社会学习同样被Bandura’s的经典实验证明:当儿童面对一个好斗的模范时,会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1、行为:是指主体的活动或对环境的反应。 2、人类行为:简单地说是泛指人的一切行动。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反应,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情境中的人:就是研究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人,社会如何让满足个人成长的需要,个人如何让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和应对社会压力。 4、呼吁者:为案主的利益和权利而呼吁的社会角色。 5、自恋人格:人和客体相处,把它当作自体的一部分或该客体对自体起着非常重要、生死攸关的功能。 6、客体:就是与人在其外部世界进行互动的婴儿、儿童或成人。 7、同一性危机:对原来形成的同一性产生怀疑,从而再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过程中产生自我意识的混乱,突出表现为情感障碍。 8、自律: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 9、社会交换:指个人为了获得回报,而又真正得到汇报的自愿性活动。 10、高峰体验:是指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的状态时感受或体验到的最完美的心理境界,是对灵性最特殊的体验。 11、灵性:作为人体核心的部分,也是最深入的层面,是人类在生命过程中自我超越能力的表现,可藉由个人与自我的关系,他人关系及其他关系的交流,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12、增权:意指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力。 13、头尾原则:即婴幼儿的发展遵循从头到脚,由上至下的原则。 14、松果体:在人体的功能就是分泌褪黑激素,监视着体内各种腺体、器官的运作,指挥各种荷尔蒙维持在正常的浓度,能够减轻精神压力,提高睡眠品质,调节生物钟,缓解时差效应,能提高免疫能力。 15、生长陡增:身体外形方面的急剧变化。 16、亚健康:指人体界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的改变。 17、更年期:指从生育年龄到无生育能力的年龄之间的过渡阶段。 18、产翁习俗:主要是指父亲有意识地模仿或模拟其妊娠配偶所经历到的症状,如腹部肿胀、恶心呕吐、焦虑不安,以及牙痛、头痛等。 19、生态视角:对个人的适应性潜能和他们的环境的滋养性品质的双重和即时的关注。 20、系统:是同类事物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整体。它由一组元素组成,这些元素以一定的方式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功能性的整体。 1、丁克家庭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①对传统家庭的冲击:丁克家庭追求的是自身的生活、发展和自我实现以及个人现实生活的幸福,重视夫妻关系,轻视亲子关系。在这种思想下,传统家庭生育和抚育后代的职能被取消了,赡养、娱乐等职能也相应弱化了,从而大大降低了离婚及人口流动的成本,也就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②对妇女的影响:丁克家庭使妇女从固化的生育工具的地位解脱出来,由于少了亲子关系的牵绊,家务劳动大大减少,妇女有充裕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去,这为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创造了条件。 ③对人口发展的影响:首先是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他们本身少生的人口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们的生育观念对其他人的影响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少生的目标。其次,对人口质量的影响。因为大多数丁克家庭是知识层次较高、物质条件较好的家庭,他们更有条件培养高质量的子女。最后,是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丁克家庭队伍的不断扩大会加剧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养老的压力。 2、了解成年礼。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一个人逐渐走向成熟,脱离了亲人的养育、监护,承担起了所在集团和社会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人们要举行一系列的礼仪,来纪念当事人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 3、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 ①强调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之间复杂互动的产物,理论的焦点集中于认知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强调行为受认知的调节和自我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