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些马路名字的来历

成都一些马路名字的来历
成都一些马路名字的来历

成都一些马路名字的来历

成都春熙路为繁华商业街区,这里原有一座被废置的满清时的按察使衙门,占地很广,

右边与南新街为邻,左边到城守街、科甲巷一带,座北朝南,对面走马街。1924年时,杨森被北洋政府委任为四川督理(变相的督军),便开始推行新政,其中一条便是修建马路。杨森决定把东大街拓宽成马路,下令把这座衙门全部拆除,所有商店住户锯去屋檐,缩进

门面。成都市民本来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推成都极有名望的“五老七贤”徐子休、方鹤斋、曾鉴、尹仲锡、刘豫波等人为民意代表,到督理署向杨森陈述利弊。杨森不为所动,

对这些守旧思想当即毫不客气进行了斥责,弄得这几位自恃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灰头土脸,

再也不敢出头露面。这条马路分东、南、西、北四段,十字交叉,中间还辟了个街心花园,在当时可算得是布局新颖。马路修成后是请的双流县的一位前清举人江子渔先生为其命名的,“春熙路”的“春”字寓意杨森,“熙”字表示升平气象的意思。

成都人守旧,反对修马路,反对新事物,可以通过当时成都的尖酸文人刘师亮的一副双关语对联反映出来:“民房早拆尽,问将军何日才滚”(“滚”指压路机辗压,又指杨森“滚开”);“马路已捶平,看督理那天开车”(“车”在四川俗语中有溜走的意思)。杨森推行新政,受尽成都守旧派的责难,现在的成都人当感谢杨森,如无杨森的大胆推行新政,斥责保守势力,可能就没有现在成都人引以为荣的春熙路商业中心。

细心的人们或许已经注意到,我国(乃至海外)的一些城市,往往有“中山路”、“逸仙路”,

却没有“孙文路”,这是为什么呢?

世界上第一条“中山路”出现在南京。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

北平病逝。1929年春,为了迎接中山先生的灵榇,归葬南京紫金山南麓,当时刚刚定都南京的国民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的筹备工作,其中包括在南京城内整修一条“迎榇大道”(当时

又称“中山大道”,系柏油马路)。这条为迎榇而兴建的大道北起中山码头(位于下关长江边),经挹江门、萨家湾、今山西路广场、鼓楼广场至新街口广场,然后折向东,经大行宫、明故宫、朝阳门(当时特地改建为中山门),至中山陵。不久,将中山码头至鼓楼一

段称为中山北路,鼓楼至新街口一段称为中山路,新街口至中山门一段称为中山东路,中

山门至中山陵一段称为陵园路,全程共长15.22公里。以后,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以“中山”或“逸仙”命名的道路、桥梁、公园、学校等。

那么,为何命名“中山”而没有以“孙文”命名的呢?这得从我国汉民族的社会习俗和文化传

统说起。

旧时,汉人往往有几个名字。出生不久取的名字叫小名或乳名。上学了,就取学名,也即

正名、大名。男子满20岁时,女子出嫁时,可以取“字”。事业上稍有成就之后,还可以取个“号”。我国古代有规矩:长辈或上司可以直呼晚辈或下级的大名,而晚辈或下级却不能

直呼长辈或上司的大名;一个人自称大名,乃是为了表示谦虚。我国古代还有规定,晚辈

和下级对长辈和尊者不仅不可以直呼其大名,还要“避讳”——既不能说出来,也不能写出

来。

孙中山先生名“文”,字“德明”,号“逸仙”,“中山”则来源于他在日本时所使用的化名“中山樵”(“中山”是日本的一个姓)。人们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给道路等物命名时,只选了“中山”或“逸仙”,而不取“孙文”,就是上面所述的缘故。至于我们今天仍沿用“中山”这个路名,则并非为了“避讳”,而是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

成都市地名的由来

成都市地名的由来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我国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西南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它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大平原上,东南、东北与内江、德阳两市接壤,南部、西南同乐山市、雅安地区相邻,西北和阿坝州连界。这里东有龙泉山拱卫,西有邛崃山屏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99公里。全市总面积12389.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960万,有汉、回、藏、满、蒙、羌、彝等40多个民族。 远在3000年前,成都地区就已有原始部落聚居,而这里的“巴蜀文化”更可推溯到3700年前的殷商初期。周代末年,即公元前4世纪,蜀国开明第九世要把国都由陴县迁到这里。当时他动员人民大兴土木,建城筑楼,提出“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有成都之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建城史已有2300多年。自秦以来,成都历来是蜀中统治政权的所在地,我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它曾5次被列为封建割据朝廷的都城,即西汉末年公孙述的“成家”、三国时刘备的“蜀汉”、西晋16国时李雄、李寿的“成汉”、五代十国时王建的“前蜀”和孟知祥的“后蜀”。其余各朝代也皆为中央政权郡、道、府、路和省的治所。西汉时,成都的蜀锦驰名天下,因此有了“锦城”的别称;五代后蜀主时,

又因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有了“蓉城”的美名。唐代的成都,曾号称“扬一益二”,是仅次于扬州的全国经济中心。当时的成都城,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顶盛时期。1928年,成都正是设置市。1949年,成都解放,最初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自此一直是四川省省会。 成都市的发展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这里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丘、坝皆备,平均海拔在387米左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古有“蜀犬吠日”之说。境内的河网密布,属半水区域,主要有长江支流的岷江、沱江两大水系,共40多条大小河流,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公里。丰富的水能资源和成都平原肥沃的土壤,使成都市的生物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素有“天府之国”之称。水稻、小麦、油菜籽、蔬菜、水果、桑树、中药等种植多、产量大;家禽饲养普遍,尤以生猪、蜂蜜在全国著称。境内还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岩驴、野牛等珍稀动物。中药材品种繁多,现已查明中草药860多种,可利用的野生和家种药材672种,其中川芎、川郁金、乌梅等,以产量大、品种优而驰名中外。茶叶、生漆、油桐、油茶、桑树、果树、黄柏等经济林木也很丰富。矿产品有芒硝、煤、铁等30多种。

宽窄巷子商业研究分析报告

空间与商业——宽窄巷子探底 宽窄巷子是清朝遗留下来的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它处于具有丰厚历史文化的古少城内,北距琴台故里不过千米,南到人民公园也仅500米距离,地理优势明显。 经过四年的保护性改造后,于08年6月正式开街的新宽窄巷子,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它是否能成为文旅集团号称的“最成都、最世界、最古老、最时尚的老成都名片、新都市会客厅”?能让人体会到成都最原滋原味的休闲生活方式?答案褒贬不一。 宽窄巷子,由长顺上街、下同仁街、支矶石街以及西胜街四条街道围合而成,包含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巷子之间有数条通道,将院落分隔开来,布局如棋盘状。在其入口和出口处,各有一个广场,作为空间过渡。(东西广场仅能提供人流的集聚和分流,无休憩和娱乐功能,略去不谈。) 棋盘状格局 宽巷子

宽巷子总长为300米左右,宽度为6-8米之间,实际可通行的街道宽为4.2到4.7米。其左右两侧建筑高度基本一致,落差幅度在20%以内,围合感较强。墙体多为黑灰色,能很好的衬托出每个院落风格独特的门头及装饰,路道上白天是大叶梧桐树洒落的斑驳树影,晚间为地灯星星洒洒的莹光,景色别致。 以连通窄巷子的第一条通道为界划断,宽巷子前半段是景区人气最旺的地方,各商家门头及店内的院落空间,观赏性极佳。在宽巷子后半段,私家住宅密集,另有”张采芹故居”等文化景点。对比前半段的热闹,这里仿佛成了景区的断点,紧凑情节戛然而止,节奏缺乏连贯性。 整条宽巷子的商业与文化景观占比为7:3,除去挂摊,共有20余家商家,业态比例为: 消费档次比例为(按商家数量):

成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地名公共服务

成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地名公共服务 成都市民政局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华文化发源的一个重要源头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明,标志着成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了解成都的地名将进一步了解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许多地名都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几乎每一条街巷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或历史典故。 一、成都街道的演变 街道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形成,成都在公元前316年秦来蜀之前就有了居民区和街道,《华阳国志〃蜀志》载:“成都县本治赤里街”,这是成都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条街。公元前310年张仪张若筑成都城,乃“徒臵少城内”,成都城“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其郡四出大道,道实二十里,有衢。”左思《蜀都赋》形容为“画方轨之广涂(涂),”可惜秦汉时的街名无传不可考,只留下五担山、石室、石笋、天涯石、支机石、千秋池、龙堤池、锦里等一些古迹地名。成都城内的街道,历代只有一些零星记载。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于公元876年增筑罗城,城内有街坊120个。北宋时,四川制臵使范成大用砖和石板铺设大街14条,计3360丈,改善了路面状况。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城西垣内筑满城(习称少城),城内住八旗官兵眷属,“每旗官街一条,披甲兵丁小胡同三条,八旗官街共八条,兵丁胡同共三十三条”。其时,牛车手推车拉货进城,以致街道损坏严重,乾

隆四十二年(1777年),“布政司查榕巢下令通城修砌街道,清理沟渠,不使积水”。1870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访问成都后写道:“街道宽阔,大多笔直,相互交叉成直角。(《四川后记》)1897年法国人马尼爱在《游历四川成都记》里,说成都的大街“甚为宽阔,夹街另筑两途,以便行人,如沪上元大之路然。”清末调查成都城共有街道438条,小巷113条(1910年《四川官报》),《成都通览》统计为543条。清人周询《芙蓉话旧录》描述了清代成都的街道情况:“全城四门及附郭街道,大小五百有奇。时未改筑马路,街面最宽者为东大街,宽约三丈。次则南大街、北大街、总府街、文庙前后街,皆二丈许。其余多不及二丈……,各街面悉敷以石板,两旁有阶沿,高于街面四、五寸,阶沿上宽二尺内外。……城内外各街平坦,无一陂陀。”1913年,拆除满城,与大城并击为一。满城胡同名称悉改为街或巷。 新中国建立后,成都从一个消费性城市,逐步向综合性工业城市转型,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区范围扩大,街道变易甚多,随着城市规划的建设加速,许多传统的街道得到改造,城市的主要干道拓宽延伸,形成了放射加环状的道路系统。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成都新建各大干道,如: 1、贯通南北之干道:人民路、解放路、府青路、红星路; 2、贯通东西之干道:新华大道、蜀都大道; 3、环城干道:一环路和二环路。 同时由于兴建这些干道拆除了若干小街小巷,这些小街小巷的名称也就随之而永久消失。这些老地名的消失,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城市改造,城市扩大,一部分新街名取代老街名是

《蜀绣》语文阅读答案

《蜀绣》语文阅读答案 蜀绣 蜀绣是指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地方刺绣,过去散布在成都市天回镇、苏坡桥一带的农村,又名“川绣”。 关于蜀绣的记载,最早见于汉文学家杨雄的《蜀都赋》和《绣补》对蜀绣的咏颂。另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当时蜀中刺绣就已经闻名于世,常璩甚至把蜀绣与当时著名的丝织品蜀锦并列,视其为蜀中名产。四川省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植桑养蚕,所以蚕丝业甚为发达,织出的丝绸也比较厚重结实。蜀绣中的实用品多以本地产的红、绿等色绸缎和本地自制的重彩色散线作为主要原料。由于选料、用线、制作都十分认真、精细,因此绣品以结实耐用而闻名。蜀绣的构图简练,虚实适宜,花纹较集中,风格古朴自然,富有民间特色,绣品的底部留白处较多,因此有“花清地白”之称。蜀绣在清道光年间已形成专业化的生产规模,当时成都市内有许多专营刺绣的绣花铺,在川西农村也可以看到“家家女红,户户针工”的景象。 清中期以后,蜀绣的技艺在当地传统刺绣技艺的基础上,参照苏绣章法,吸收了顾绣和苏绣的长处,形成蜀绣的独特风格,逐渐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绣种之一,其产品远销山西、陕西、青海和甘肃等省区。 蜀绣也分为欣赏性绣品和实用性绣品两大类。蜀绣的艺术欣赏品多为条屏和座屏等,其内容多表现花草鱼鸟,如《黄莺翠柳》《平沙落雁》等,似工笔花鸟画,极富诗情画意,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蜀绣的题材还来源于民间吉庆诗句,有明确的吉祥寓意和浓郁的喜庆色彩,也是民间朴素情感的体现。蜀绣除艺术欣赏外,更多地应用于生活日用方面,如被面、枕套、帐帘、花边、嫁衣、裙子、鞋帽等的装饰上。 蜀绣针法极其丰富,除参照苏绣章法以套针为主外,还有拧针、晕针、纱针、盖针、旋流针、编制针等多种蜀地独特的绣法。绣品的用针是短针细腻,针脚工整,粗细丝线兼用,线片齐平光亮,分色丝缕清楚,针迹紧密柔和,花纹边缘处针脚齐整。蜀绣的色彩典雅鲜明,常用光影表现物象,形象生动鲜活,用线工整厚重,独具淳朴民风。 14.下列关于蜀绣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蜀绣也叫川绣、蜀锦,它早在汉代就出现了。 B.蜀绣中的条屏和座屏等,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C.蜀绣在清道光年间已形成专业化的生产规模,蜀绣的独特风格由此形成。D.蜀绣的针法有套针、拧针、晕针、旋流针、编制针等多种蜀地独特的绣法。15.从全文看,以下不属于蜀绣闻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A. 道光年间已形成了专业化的生产规模。 B. 在传统刺绣技艺的基础上,参照苏绣章法,吸收了顾绣和苏绣的长处。 C. 针法丰富,用针讲究,色彩典雅,用线工整厚重。 D. 四川省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植桑养蚕,蚕丝业很发达。 16.从全文看,蜀绣有哪些特点?(4分) 参考答案: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作者: 学号: 年级: 调查与分析 调研思路 调研报告的分析方法采用调查访谈与理论分析紧密结合的方法。调研过程有文献收集,确定调研方向,实地勘探、获取现状资料 、整理归纳资料 、分析结果。 调查主要采用下列方式、方法:现场勘踏、拍照、观测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定量分析的问卷调查以及定性分析的访谈等,分析评价建立在坚实的数据资料基础上。问卷调查中总样本量为100份,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为82%;访谈中共10名被访者.在表达形式上,每一部分分析都由调查访谈的内容和理论知识两部分结合存在,充分体现了社会调研应联系实际,并最终分析解决问题。调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宽窄巷子是如何围绕休闲这一主题展开保护与改造,研究其规模、特色、空间处理以及如何与周边历史环境结合,侧重点是接到的尺度比例,如何处理使其更适宜现代人生活,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同时,发展现代空间,不使之冲突。 【摘要】 当代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对历史街区整体和区域的保护理念的强调,不仅强调对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文物性历史建筑进行原真性保护,而且主张对大量存在的一般性的历史建筑、街区以及存在期间的文化内容、生活方式进行整体的规划保护,同时也要求保持地区活力,瞒住现代生活的要求;重视对历史见证遗产的再利用,对于大量存在的一般性历史建筑既反对大拆大改,也不再主张不做任何变动的保护方式,而是主张保护和发展相结合,保护应到满足现代生活所需的内容。较好的协调保护与历史遗产与现代生活、传统保持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街道尺度; 比例; 公共空间; 改造 前言 李白有诗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在诗圣杜甫眼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陆游又以“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诗句,真切道出当年成都的优美环境与休闲生活。近年来,成都又先后荣获 调研流程图 深入研究阶段 验证阶段 结题阶段

成都十大知名特产

成都十大知名特产 成都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其平原面积和丘陵、山地面积几乎各占一半。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自古就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因此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 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三国时为蜀汉国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后蜀都城,文化遗存丰富,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有2300多年建城史。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成都)二"。宋代成都印刷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就是成都。杜甫的著名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生动地描绘了成都当时作为长江上游重镇和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商贾如云、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成都生物资源丰富,珍稀植物有银杏、珙桐等。珍稀动物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中药材有860多种,川芎、川郁金、乌梅、黄莲等蜚声中外。成都市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中外驰名。全市现有人文景观172处,其中尤以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都江堰、二王庙、青城山最具特色。 十大知名特产:1.云顶明参 2.蜀锦 3.蒙顶茶4.青城茶 5.仿真大熊猫6.中华吕艺彩陶7.屏山茶8.蜀绣9.郫县豆瓣10.全兴大曲 1. 云顶明参是四川省成都市名优特产,又名土明参、明沙参、红党参,因产于云顶山风景区而得名。云顶明参根肥硕,味甘甜,色莹白,心显菊花纹,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品,既可药用,也能食用,是集医疗、食疗为一体滋补佳品。云顶明参有明目、益气、补虚之功效,故名"明参",现有种植面积五百余亩。 2. 蜀锦原指四川生产的彩锦。现泛指中国四川出产的传统染色丝织品。蜀锦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与蜀绣一起被称为蜀中一宝。四川以前为古蜀国,“蜀”即蚕桑,生产彩锦的历史源远流长。古蜀锦大多以经向彩条为基础起彩,并彩条添花,图案繁华,织纹精细,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蜀锦是纯真丝织品,质地柔软坚韧,色彩艳丽,纹样风格秀丽,配色典雅。 3. 蒙顶茶为四川成都又名特产之一,产于名山县的蒙山。蒙山为蜀郡种茶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名茶的发祥地。蒙顶茶主要品种有石花、甘露、黄芽、万春银叶、王叶长春、芽黄、白兔、元枝、雨前春等传统名茶,及特级绿茶,各级烘青、炒青,各种茉莉花茶,沱茶,南路边茶等。后来创制了名茶“蒙山春露”。蒙山茶积两千余年的加工经验,从采摘、制作、拼配、包装等各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因而品质上乘,别具风味。蒙顶茶特点是:形美色绿,汤碧清沏,味醇鲜爽,香郁幽长。 4. 四川青城山产茶叶,历史悠久,茶叶花色品种丰富。青城茶为四川特产之一。农历三月三采茶是川西人的一个传统习惯,这一天是采摘最有潜质的明前茶的最佳时机。产于长于青城山的青城茶,早在唐天宝年间就被奉为皇茶,到了清代更被康熙钦点为贡茶,雀舌、茅亭、蝉翼被列为历史名茶,以青茶雪芽为特色茶品的青城山茶多次获得部、省、成都市名优茶评选奖项,绿茶产业已被列为当地五大优势产业之一。

成都市建筑物名称备案管理办法.docx

成都市建筑物名称备案管理办法 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成都市地名管理条例》,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建设的住宅、商场、写字楼、宾馆等大型建筑物(群),其项目业主应按程序办理建筑物名称备案手续。 一、建筑物名称备案范围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住宅、商场、写字楼、宾馆等大型建筑物(群)应办理建筑物名称备案手续: (一)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含)以上。 (二)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含)以上。 (三)楼层在7层(含)或高度在24米(含)以上。二、建筑物备案名称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不得使用有损国家尊严,妨碍民族团结,宣传封建迷信,违背社会公德以及易产生误解、歧义的词语。(二)不得使用人名或外国地名。 (三)一般不得使用冠有“中国”、“中华”、“国际”、“世界”等词语。 (四)一般不得使用具有国家机关所在地、有特定含义标志性建筑物名称和特定政治色彩的词语。 (五)不得使用帝王称谓、官衔、职位等词语。 (六)不得侵犯他人的名称专用权,不得使用非本企业拥有的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国际著名品牌名称。 (七)使用外文音译命名,原意应当健康,中文名称无不良含义,且不致产生歧义。

(八)使用国家明令保护的标语、文字,必须征得主管部门书面同意。 (九)冠以本市行政区划名、著名区片名的,应在该区域范围内。 (十)中心城区区域内或其他区(市)县区域内建筑物名称不得重名、同音,不得在已有同类地名前增加或减少“大”、“新”、“成都”之类的词。 (十一)不宜使用以下通名: 1.行政区划通名,如国、州、镇、区、市等。 2.其它地名类别通名,如海、港、湾、林、岛等。 3.使用后易于产生歧义的,如门、世家、庄园、世界等。(十二)通名不得重叠使用,如“某某花园广场”、“某某花园城”。 (十三)建筑物名称应使用规范汉字,不得使用外文、繁体字、异体字、自造字、数字和标点符号等。 三、建筑物名称备案标准 (一)大楼:指具有办公、商业、住宅等功能的建筑。层数一般应在7层以上或者高度在24米以上。 (二)大厦、商厦:指具有办公或商业等功能的公共建筑。高度一般应在50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三)广场:指具有室外开敞空间的高层建筑。用地面积一般应在1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在8万平方米以上,室外地面应有面积不小于2千平方米的集中室外开敞空间向公众开放。 (四)中心:具有商业、办公、酒店、娱乐等功能的建筑物。用地面积一般应在2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一般应在

专业认知实践报告怎么写

专业认知实践报告怎么写 篇一 实习目的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加强社会活动能力,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为以后专业实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位简介 **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熔模精密铸造和数控机械加工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创建于1988年,位于**市****工业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拥有各种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260余人。目前,公司已具备模具设计制造、熔模精密铸造、产品高精加工等生产能力。 公司始终贯彻“科技创新,诚信为本,顾客,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了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方面,公司严格贯彻执行ISO9001:20xx体系;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全面推行Lean的管理思想并坚定不移的有效落实6S管理要求;信息管理方面,公司全面、有效运用金蝶公司的ERP 系统;基础管理方面,公司贯彻“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理念。 公司拥有精铸厂、机械厂两个实体生产单位。精铸厂建设有两条设备先进的精铸生产线,拥有完备检测设备,具备年产1000吨精密铸件的生产能力;机械厂拥有各种普通及高精、大型机加设备80余台,具备来图设计制造、来料机械

加工、大件综合生产的能力。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我们不变得追求;诚信经营,与客户共赢是我们的经营理念;实业报国,造福地方是我们的理想;百年发展,立足世界是我们的目标。 实习过程 1)安全第一。对于任何机械厂,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对我们进行了一些安全教育和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比如在进加工车间时了,不允许穿凉鞋进厂;进厂必须穿长裤;禁止在厂里吸烟,进厂后衣服不准敞开,外套不准乱挂在身上,不得背背包进厂;人在厂里不要成堆,不要站在生产主干道上;在没有实习老师的允许情况下,不准乱按按扭、开关; 2)毛坯选择。首先我们来到了零件的原始毛坯加工车间,在老师的指导作用下,我们了解到了下面知识,零件一般是由毛胚加工而成。而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毛胚主要有铸件,锻件和冲压件等几个种类。铸件是把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预先制作的铸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的零件毛胚。在一般机械中,铸件的重量大都占总机重量的50%以上,它是零件毛胚的最主要。铸件的突出优点是它可以是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毛胚,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胚,此外,铸件成本低廉。据指导我们实习的师傅说,我们厂主要就是靠这种方式制作毛坯。但其缺点是在其生产过程中,工序多,铸件质量难以控制,铸件机械性能较差,而锻件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用,加热后的金属胚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

成都市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名单

成都市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名单 [ 大中小 ] 来源:阅读次数:12 发布时间:2013-12-09 第一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承基地、传习所名单(截止2013年4月) 传承基地3家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级别申请单位 1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成都蜀锦织绣有限责任公司 2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国家级成都市郫县食品工业协会 3川剧国家级成都市川剧院 传习所32家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级别申请单位 1竹麻号子国家级邛崃市群众艺术馆 2瓷胎竹编国家级邛崃市群众艺术馆 3青城洞经古乐省级青城洞经古乐团 4青城武术省级都江堰市青城道君精武馆 5成都道教音乐国家级成都市道教协会 6四川扬琴国家级成都艺术剧院曲艺团 7四川清音国家级成都艺术剧院曲艺团 8四川竹琴国家级成都艺术剧院曲艺团 9金钱板国家级成都艺术剧院曲艺团 10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 11 蜀绣国家级成都蜀绣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2成都郝淑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13四川皇汉绣庄有限责任公司 14成都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15四川天府蜀绣股份有限公司 16郫县工商联蜀绣产业商会 17道明日用竹编省级崇州市文化馆(道明日用竹编传习所)

18怀远藤编省级崇州市文化馆(怀远藤编传习所) 19怀远三绝制作技艺省级崇州市怀远镇怀远小食合作店(怀远三绝传习所)20汤长发麻饼制作技艺省级崇州市街子镇汤长发麻饼厂 21金鸡风筝扎制技艺省级崇州市文化馆(金鸡风筝传习所) 22 成都漆艺国家级成都市漆器工艺厂 23成都市武侯区致艺漆品工艺厂 24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杨莉漆艺工作室25 银花丝技艺国家级 成都金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26成都道安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 27桂花土陶传统制作工艺省级彭州市桂花镇龙窑土陶厂 28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国家级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 29糖画技艺国家级成都市锦江区民间糖画艺术协会30 蜀派古琴省级 四川成都俞伯孙蜀派古琴研究所31四川成都成华区成都东坡诗琴社32西岭山歌市级大邑西岭镇西岭山歌传习所

成都名称的由来

成都名称的由来 “成都”成为一座城市的名字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至迟在秦代,“成都”的名称就已频频见诸典籍。《蜀王本纪》说:“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华阳国志.蜀志》也说:“(开明)九世有开明帝……开明王自梦郭移。乃徙治成都。”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 这是对成都得名的一种最通俗也是影响最广泛的一种说法。 古蜀国开明王朝是当时西南一个强大的国家。开明王朝的首都最初在郫县,到开明九世时,乃迁都至成都。为什么开明王朝会产生迁都的想法呢?据《太平寰宇记》的说法是:“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原来是成都这个地方因为土地肥美,少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形成了一个大的集市,两年左右的时间又由集市衍变扩充为一座像样的城市。这时候,成都的繁华热闹已经远远超过了郫县,所以开明王朝的统治者会把首都迁至这人烟辐辏(còu)的地方。成都城所在地为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无论从交通还是自然生态条件看,都是十分优越的。开明王朝在成都建都以后,秦国宰相张仪在此基础上修筑了著名的“龟城”,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成都城的城址都未发生过变化,这在中国历史中是少有的一个特例。 成都得名的其它看法 近年来,还有一些有关成都得名的新看法值得关注:

第一种看法认为:成都乃是远古时期一个叫“成侯”的部落居住过的地方,所以称为“成都”。《山海经》有这样的语句:“成都载天之山……成侯之山。”因此成都的“成”字极可能是生息在成都的一个古族名或国名,成为戊与丁的合体,而戊代表斧钺的形象,丁象征箭或箭射中靶子的形象,说明“成”这个部族以善于射箭和使用兵器而闻名。“都”当然是“成”这个部族的治所,也即政治、军事权力集中的地方。 第二种看法认为:“成都”两字是中原人对蜀语的一种音译。当时古蜀人称自己的都城(成都)为“dudu”,也即蜀都的意思,因为古代的“蜀”字读音为“du”。中原汉人把蜀都音译作“成都”,即意指那是蜀国最后的都市,虽然夕阳无限好,但是已近黄昏了一一就在古蜀开明王朝迁都不久,秦国的金戈铁马碾碎了开明王朝的美梦,古蜀国的历史也随之画上了句号,因此成都即“最后的都市”。 第三种看法则称:古代蜀地蚕丛氏发明了城墉,因而蚕丛这支部落又被称做“崇墉”。随着朝代的更迭,到古蜀国开明王朝时,其部族仍称“崇庸”或“庸成”,简称为“成”;而“都”的意思无外乎“人之所聚亦曰都”,所以就称开明王朝的首都为“成都”了。 四年级四班王子非

中国的四大名绣起源及发展历史

中国的四大名绣起源及发展历史中国的四大名绣起源及发展历史 四大名绣,指的是我国刺绣中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除了四大名绣,在我国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尤广,影响尤大,故有“四大名绣”之称。四大名绣之苏绣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苏州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

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苏绣特点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苏绣效果是名满天下的。在刺绣的技艺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时,在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因此人们在评价苏绣时往往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概括之。中国的四大名绣经过长期的积累,苏绣已发展成为一个品种齐全,画面丰收,变化多端的一门完整艺术,涉及装饰画。实用品涉及服饰、手帕、围巾、贺卡等。四大名绣之粤绣粤绣粤绣,以广绣为代表,全国四大名绣之一,历史上指广州、佛山、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刺绣品,即专指广府地区的刺绣工艺品,包括刺绣字画、刺绣戏服、珠绣等。引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粤绣悠久的历史唐顺宗永贞元年,南海14岁姑娘卢眉娘于皇宫中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7卷,字如粟粒而点画分明、细如毛发,足见其技之精。到了宋代,民间日常已广泛应用刺绣品,其中的欣赏品的工艺日臻成熟。明代中后期,广绣已扬名海外。正德九年,葡萄牙人在广州购得龙袍

蜀绣

蜀绣 蜀绣简介 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蜀绣集中于四川成都,产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在晋代被称蜀中之宝。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用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盖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品种除纯欣赏品绣屏以外,还有被面、枕套、衣、鞋、靠垫、桌布、头巾、手帕、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蜀绣历史 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进行管理。汉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年),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清朝(公元1644~1911年)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设立了成都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技术上不断创新。 蜀绣盛唐时期已有记载。清初艺人们又吸取了顾绣的长处(清朝末年成都尚有几家打着顾绣铺名的作坊),以及长针刺绣而后扎针的民间绣法。蜀绣用成都地区练染的各色散线(较粗松的丝线)或丝线(较细紧的丝线)绣制于本地所造绸缎上。由于选料、制作认真,成品工坚、料实、价廉,长期以来行销于陕西、山西、甘肃、青海等省,颇受欢迎。出品多衣裙、被面、枕套、帐幔、鞋帽等实用服饰品。花纹取材,由艺人们根据民间吉庆词句或流行式样,自行描绘绣制。也有部分作品兼用苏绣构图布局及运针设色方法。模仿绘画章法构图的纯欣赏品绣画较少,民间质朴喜庆气息浓厚。当时成都是生产蜀绣的中心。 蜀绣早在晋代就被称为"蜀中之宝",而闻名于世,一千多年来,逐步形成针法严谨、片线光亮、针脚平齐、色彩明快等特点。传统针法绣技近100种,常用的有30多种,如晕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等。各种针法交错使用,变化多端,或粗细相间,或虚实绳索合,阴阳远近表现无遗。这些传统技艺既长于刺绣花鸟虫鱼等细腻的工笔,又善于表现气势磅礴

成都宽窄巷子的调查报告

成都宽窄巷子的调查报告 篇一:成都宽窄巷子的分析与总结 成都宽窄巷子的分析与总结分析部分 1. 该不该保护、该不该改造: 据成都商报报道, 西南交通大学的季富政教授在XX 年指导十几名学生在宽窄巷子挨家挨户进行了半年调查, 发现很多都是危房, 有些已经垮掉。季富政教授说他赞成积极保护, 再不保护就来不及了。民族的东西不应只是破烂, 偏倒的房屋不应是艺术。原封不动的说法是无知。对这个问题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传统的木结构很难持久, 已经朽了, 只有落架重修、修旧如旧才是彻底的抢救办法。清华大学刘伯英博士也认为, 成都宽窄巷子如果不积极加以保护, 现在看来还有价值的东西会越来越少, 最后只能变成一堆破烂。他们认为宽窄巷子拆迁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2、改造时应该注意哪些: 1) 整体性保护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是由街巷、庭院、建筑、装饰构件、园林绿化、其他历史要素组成的整体,必须完整地将历史信息保护并展示出来,是“街巷—院落—建筑—装饰”四位一体的全面保护。不仅保护物质环境要素,更要保护非物质文化—传统的生活方式、节奏、场景、内容,以及街区

的各项历史信息,避免保护工作流于“形式”,割裂了“精神”延续。 2) 原真性保护 在整体性保护的基础上,注重原真性的保护:完整保留宽巷子、窄巷 子、井巷子3条传统街巷;最大限度地保护传统院落,整治和恢复遭到破坏的院落,使整个街区保持清末民初时期的院落形态;依据详尽的建筑测绘,将院落中的传统穿斗木结构民居建筑完整的落架重修,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建筑样式、施工工艺,确保原真性的建筑风貌;对需要简单维修加固的建筑物、构筑物如围墙(包括老夯土墙、砖墙)、门头(中式的龙门、门楼,带有西洋风格的砖门楼),采取隐蔽性维修加固,或是替换部分毁坏部件;街区中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遗存物和装饰物,如古井、碑刻、门墩、拴马石、古树等,原地原物保. 3) 多样性保护 宽窄巷子在近300 年的历史演变中,具有极强的多样性与包容性特征。最初是满城与大城、少城的融合,北方胡同四川民居的结合;民国时期受西方建筑影响,建筑风格带有明显的西洋特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简易房,七八十年代这种变化已经成为宽窄巷子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

成都竟然有这种奇葩地名

成都竟然有这种奇葩地名 “挨打巷”▼在老一辈成都人口中,挨打巷的来历是由于街道窄没有路灯,晚上经常发生抢劫等事情,路过这里总是一路小跑“怕挨打”,后来就叫着叫着就习惯了。其实挨打巷 的真名叫做兴蓉东街,在现在的肖家河与西南民族大学之间。“肥猪市街”▼肥猪市街在浆洗街的附近,相传是三国后的屠市,当时这里非常的繁华。过去这里非常的兴旺,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杀猪的质地,而且是为了纪念当时屠宰的商贩们捐钱为教育的事,“肥”则是当年繁荣的缩影。 “猛追湾”▼据说以前猛追湾一代的附近都是沼泽地,许多周围的农民喜欢将自家的猪儿赶到这里活动,好让母猪有更多的奶水。叫做猛追湾还是跟读音有关系,母猪湾、母租湾、母醉湾、猛嘴湾、猛追湾,就这样叫出来了。 “神仙树”▼神仙树是相传清朝的时候,一棵死了的大叔有一个蓄满水的树洞,很多人觉得喝了这个水能治百病,后来就很多人慕名前来。许多人向大树祈福,当时香火盛极一时,神仙树就此叫出了名气。 “青龙街”▼小编在这里要为青龙街正名!这里跟青龙帮、青龙会等没有任何关系,这里也不是黑社会哈。相传的是在过去有人见过一条青龙从天而降,后来这条街叫做龙女祠街,再后来就改为了青龙街。

“花牌坊”▼相传这里“大爷来玩儿会儿呗~” 的行业不景气之后,一个叫牡丹女子一不小心就怀了孩子,所以就有了很多很多的奶水。当时正是四川饥荒的时候,牡丹就用自己的奶水解救了不少快饿死的人,后来为了纪念她,就给她礼乐一个牌坊来瞻仰功德,因牡丹为花中之王,所以改叫“花牌坊”。“九眼桥”▼九眼桥!这个嘛,全国人民都懂的,嘿嘿嘿~~~九眼桥又名洪济桥,明万历廿一年,万历廿五年竣工,是锦江上最大的一座石拱桥,桥下有九个桥洞,造型奇特,顾名九眼桥。 “春熙路”▼春熙路是由军阀杨森于1924年建成,最开始是因为森威将军而命名为“森威路”,当时有四条纵横交错的街道,由春熙东路、春熙西路、春熙南路、春熙北路四条步行街组成。后来几经改名,最后以曾做过成都市政长官王缵绪秘书、著名书法家、诗人陈月舫先生改名,其意旨在“春风和煦,民子熙熙而来”,故街名就叫“春熙路”。 “磨子桥”▼当初的磨子桥是一个曾飘满豆香的水磨桥——因桥有水磨而得名。磨子桥现在是成都的数码科技一条街,电脑、手机登数码产品在这里都有卖,年青一代的人一有这方面的需求都会说:“走,今天我们切逛哈磨子桥嘛!”“八宝街”▼再次!重新!说!一遍!八宝街跟八宝粥没有任何关系!八宝街在清末的时候是贫民聚居地,沿街有许多简陋棚屋,被人们称为“笆笆巷”,后来,民初年间根据其谐音改为“八宝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

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它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运用独特的绣技,绣制被面、枕套、衣、鞋和画屏等。蜀绣的绣工和针法特点可以概括为:“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所谓“车”是指刺绣的关键部位,如动物的眼睛,一朵花的花瓣等处,由中心起针,逐渐向四周扩展。所谓“拧”则是指运用长短不同的针脚,从刺绣形象的外围逐渐向内添针或减针。这种独特的绣工使绣作品有张有弛,浓淡适度,密疏得体,因而,蜀绣多有水墨写意画的艺术效果。成都蜀绣厂生产的蜀绣艺术珍品里最负盛名的作品要数《鞭蓉鲤鱼》条屏。此产品在洁白的缎料上,用几朵粉红色的鞭蓉花作衬托,七条肥腴丰满的鲤鱼,大小参差,前游后随,摇头摆尾,自由自在。看上去,有的动有的静,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沉在水底,层次分明。1981年,蜀绣作品参加了四川省出口商品展览,赴美国费城展出,深受赞赏。同年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会上,蜀绣作品荣获银杯奖。

蜀绣也称"川绣",它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多达100多种,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大多为花鸟、走兽、虫鱼和人物等,品种除了绣屏之外,还有被面、枕套、靠垫、桌布、头巾等等。明式家具.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进行管理。汉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年),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清朝(公元1644~1911年)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设立了成都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技术上不断创新,品种日益增多。

成都市地名的由来

xx地名的由来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我国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西南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 它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大平原上,东南、东北与内江、德阳两市接壤,南部、西南同乐山市、雅安地区相邻,西北和阿坝州连界。这里东有龙泉山拱卫,西有邛崃山屏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99公里。全市总面积12389.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960万,有汉、回、藏、满、蒙、羌、彝等40多个民族。 远在3000年前,成都地区就已有原始部落聚居,而这里的“巴蜀文化”更可推溯到3700年前的殷商初期。周代末年,即公元前4世纪,蜀国开明第九世要把国都由陴县迁到这里。当时他动员人民大兴土木,建城筑楼,提出“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有成都之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建城史已有2300多年。自秦以来,成都历来是蜀中统治政权的所在地,我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它曾5次被列为封建割据朝廷的都城,即西汉末年公孙述的“成家”、三国时刘备的“蜀汉”、西晋16国时李雄、李寿的“成汉”、五代十国时王建的“前蜀”和孟知祥的“后蜀”。其余各朝代也皆为中央政权郡、道、府、路和省的治所。西汉时,成都的蜀锦驰名天下,因此有了“锦城”的别称;五代后蜀主时,又因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有了“蓉城”的美名。唐代的成都,曾号称“扬一益二”,是仅次于扬州的全国经济中心。当时的成都城,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顶盛时期。1928年,成都正是设置市。1949年,成都解放,最初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自此一直是四川省省会。 成都市的发展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这里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丘、坝皆备,平均海拔在387米左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古有“蜀犬吠日”之说。境内的河网密布,属半水区域,主要有长江支流的岷江、沱江两大水系,共40多条大小河流,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公里。丰富的水能资源和成都平原肥沃的土壤,使成都市的生物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素有“天府之国”之称。水稻、小麦、油菜籽、蔬菜、水果、桑树、中药等种植多、产量大;家禽饲养普遍,尤以生猪、蜂蜜在全国著称。境内还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岩驴、野牛等珍稀动物。中药材品种繁

成都一日游线路

日会议方安排旅游线路(可选其一) A 熊猫基地宽窄巷子锦里青羊宫一日游 B 金沙遗址宽窄巷子锦里浣花溪公园一日游 C 武侯祠锦里宽窄巷子青羊宫一日游 经典自费旅游线路推荐如下: 九寨沟黄龙四日游普通标准680元(费用包括车费,门票,住宿,餐费,导游费,保险费)天天发团 三星标准780元(费用包括车费,门票,住宿,餐费,导游费,保险费)天天发团 九寨沟黄龙双飞三日游2160元(费用包括往返机票,两晚四星标准住宿,车费,门票,住宿,餐费,导游费,保险费)天天发团,需要提前五天预定 都江堰青城山一日游260元(费用包括车费,门票,餐费,导游费,保险费)天天发团康定木格措三日游560元 乐山峨嵋山(半山)二日游360元(费用包括车费,门票,住宿,餐费,导游费,保险费)天天发团 乐山峨嵋山(全山)二日游460元(费用包括车费,门票,住宿,餐费,导游费,保险费)天天发团 具体行程请点击会后旅游查见。具体价格以近期报价为准。以上旅游线路不包含在会议注册费内,参加者需另行付费。 更多旅游,租车,机票信息,欢迎来电咨询。 一机场到宾馆 如果你直接从机场打车去火车北站,估计50元会有人愿意,因为出去的车不用交机场高速的过路费。北站70-80元,时间需要45分种左右 不堵车的话50元左右,堵车大约70元,时间30分钟到1小时 打车到民航售票中心20,做大巴10快,时间一小时,这个线路我觉得比较好 公交 二景点地图 1.酒店到宽窄巷子 步行约530米,到三友路北站,乘坐53路,经过8站, 到人民公园站步行约740米到宽巷子2.人民公园到青羊宫 步行约150米,到达人民公园站,乘坐47路,经过4站, 到达青羊宫站,也可乘坐: 103

宽窄巷子调研报告

宽窄巷子开业调查报告 作者:梁国武来源:梁国武发布日期:2008-6-27 开街 ---观宽窄巷子雨中开街有感 锦官仲夏震渐尽, 宽窄巷子迎雨开。 悠悠庭院酿古韵, 熙熙游客享开怀!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规模 (1)核心保护区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44000㎡(地上35000㎡、地下停车场11000 ㎡); (2)整个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明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 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组成, 院落以一层为住,局部二层,均带天井,院落面积173~1100㎡不等,主要集中在400~ 800㎡。 2、运作模式 租赁为主,出售少量资产 3、运作单位 成都文旅少城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4、总体定位 宽窄巷子项目总体定位: 最具典范性成都历史文化商业步行街区 中国首个院落式情景消费体验区 成都城市怀旧和深度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 5、商业定位 宽窄巷子商业定位:时尚生活街区 6、文化定位 二、项目分析 1、总体布局 宽窄巷子项目由三条步行街组成,且中间用通道连通,实现了人气、商气的互动,也显 得非常人性化。另外,在宽巷子两端分别设置了东广场和西广场,起到聚集人气、提供促销 场地等作用。 步行街长约400米,宽巷子宽度以6~7米居多,窄巷子宽度多为4米,街巷距离适宜集 聚人气。 2、商业规划 整体上来看,为突出项目“时尚生活街区”和“体验街区”的定位,项目商业规划考虑 得较为充分,将宽巷子定位为“闲生活”,窄巷子定位为“慢生活”,井巷子定位为“新生活”, 既便于吸引各种业态的进驻,又使得整个项目层次分明;既保留了老成都的文化内涵,又融入 了西方文化,在实现中西合壁的同时给老巷子赋予了新内涵。 从建筑产品来看,整个项目显得空间层次舒适而人性化,建筑高度、街巷宽度、庭院宽 度的尺度显得和谐,由街到巷到门厅、院落的空间层次也非常清晰。整个街区以巷子为中心, 以院落为单位,局部2层,宅院式酒店以2层为主,局部3层。这都体现了项目空间的层次 性。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加强地名公共服务的意见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加强地名公 共服务的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成办发[2013]28号 【发布部门】成都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6.08 【实施日期】2013.07.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加强地名公共服务的意见 (成办发〔2013〕28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地名既是基础地理信息,又是社会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时代性,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展现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按照“大城市、细管理”的理念规范提升地名管理工作,对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和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塑造城市形象,现就全面推进地名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地名命名原则

地名命名要以突出历史文化特色为总体导向,坚持人文性、前瞻性、整体性、大众性和专有性。 (一)人文性。地名命名要注重历史传承、突出文化特色,充分反映成都自然、历史、人文与地理特征,体现成都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前瞻性。地名命名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时编制地名命名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方案,确定地名预名,避免地名命名工作的滞后。 (三)整体性。地名命名要注重统筹,突出整体性,做到规范有序,系统设计,体现层次化、序列化。 (四)大众性。地名命名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使用生僻字,做到琅琅上口、方位感强、好找易记。 (五)专有性。地名命名要与城市形态、业态、文态和生态的塑造相结合,并避免出现一地多名、重名、同音等现象。 二、加快地名规划工作 (一)编制全市地名总体规划。市民政局牵头,组织市规划局、市建委、市交委等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地名总体规划,细化命名原则,确定区块命名导则,制定主要道路的命名方案,经专家评审、公示后报市政府审批。 (二)编制地名命名分区规划方案。地名命名分区规划方案依据地名总体规划,结合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地名预名。地名分区规划方案应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建议。中心城区地名命名分区规划方案由市民政局牵头,组织市建委、市规划局、市交委等部门和中心城区所在地政府共同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