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谁

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谁
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谁

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谁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孔子,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在中国,“启发”一词,源于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

就是说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孔子以后,《学记》的作者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阐发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

在欧洲,稍后于孔子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以探求真理。

其又称“苏格拉底法”、“产婆术”,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

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找“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语文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科学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从宏观上把握,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启发式的实质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换位思考问题--假如我是学生,我会怎样学习,哪些是我自己弄不懂的,需要教师启发点播、讲解。从而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教学思路,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其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2.遵循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规律规律。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处于“愤”、“悱”心理状态。学生想学习、想探索的欲望越强烈,教学效果越好。“愤”、“悱”状态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是否进入“愤”、“悱”的心理状态,就看教师启发的教学艺术是否到位。 3.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实践告诉我们:哪个教师朗读得好,他的学生朗读也好;哪个教师作文写得棒,他的学生作文水平也较高。因此,教师应加强语言文字修养,以自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高品位的修养去感染学生。小学生们心中,老师就是最神圣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用自己做榜样。 二、从微观上进行文字训练,应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提问、讲解以及作业设计中,正如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提问、讲解、作业设计都要有启发性和实用性。 1.讲解、提问、作业设计是否有启发性,关键在于备课,在于是否能深挖教材中的启发性因素。教材的挖掘,主要是寻找启发学生的突破口,要选择“举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段,这些词、句、段既有语言文字训练价值,又有思维训练价值,甚至还有情感熏陶价值。 如《再见了!亲人》,我们可以向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从课题《再见了!亲人》我们知道,应该是亲人在依依惜别时说的一句话,这里的亲人是谁?在什么地方?谁送别谁?场面怎样?同学们是不是根据这几个连贯的问题想象一下送别的动人场面?这样,学生自然急于知道是谁跟谁道别,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别,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问要有启发性。小学语文教学专家袁微子先生生前曾说过,备课主要是备提问。可是,提问并不等于启发式。启发式的提问,要能引发思维欲望,要能指点思维的途径、方法。语言文字训练仍然离不开启发式的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质难问难,分析归纳,激发情感,引发兴趣等。即使是"以读带讲",也还需要以问导评,以问导读,以问指点朗读方法。有问要有答,对教师的问、同学的问,学生想得如何,要通过答来体现。有启发式的提问,还需要有答后启发式的“导”,导思、导读、导辨。导思,就是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导

刘彦华浅谈小学启发式教学之我见

浅谈小学启发式教学之我见 双沟镇双南小学刘彦华 “启发式”不只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更是确定所有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可以看到,同样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由于指导思想不同,可能是启发式的,也可能是注入式的。例如:引导发现法着重于探究和发现,本应有较大的启发作用,可是如果在注入式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也可能是教师设框框,让学生往教师的思想框里去“跳”,成为变相的填鸭式。讲解法是一种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相对比较被动,但是如果讲得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画龙点睛,扣人心弦,同样也能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因此,衡量教学方法的好坏不能只看形式,必须视其实质,要看能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否自始至终地引导全体学生直接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我国春秋时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观点。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认为如果造就一种“愤”“悱”的心里状态,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独立地去思考如何探究新知的问题。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尝试到克服困难取得收获的快感。从中诱发出无穷的内在动力,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我们的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可以说是求知若渴,那么如何使学生这种潜在的意识得到启发呢? 根据我本人从教以来的教学体会,结合实际,从我的“备课”“讲授”“作业(练习)”这三个环节,分别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 一、在备课过程中体现启发式。 众所周知,教师在上每一课之前都要进行备课。备课的主要内容都是要不断地钻研教材,着力分析新旧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了解新知识教学的重点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教学论文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教学论文_数学论文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结果表明,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是:⑴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⑴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这表明小学生一般还不善于把学习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受兴趣的左右。 2.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逐渐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从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到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感兴趣。 3.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强的具体性;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当前课堂的教学方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是指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的、为师生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它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提示型的教学方法,如叙述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对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和自主型的教学方法应用较少,主要源于教师对于传统课程教学形成了公式化的教学模式,缺乏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得小学课堂缺乏活力,许多低年级的学生从一二年级起便开始对于数学失去了兴趣,这是典型的教育失败结果。因此,新课改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同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教学方法在一堂课程中往往是交替使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参与,通过引起学生注意、给予学生关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以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功的满足。而趣味性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参与,进而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新课标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可以了解到新课标对于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⑴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与发展性。新课标中要求体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基础性就是“三基性”,即数学中包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概念。⑴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数学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学的价值教育,即要重视数学应用功能的发挥,重视数学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的发挥。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四、营造趣味性课堂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中,组织活动形式多样与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尤其重要。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样,就可以使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与活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地学习数学,教学工作者需要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综合学科,光依靠传统教学意义上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小学语文课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特点是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小学生进行的主要动机来源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高,学习的动力就越大,学习的效果也越好。而且,在小学阶段是否能培养起小学生语文课的兴趣,对以后学习语文的态度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语文课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让趣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用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激情朗诵。“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前的激情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教师马上要讲授的内容充满探究的兴趣,在强烈的求知欲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肯定会很不一样。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无疑是一次愉快的心灵旅行。教学《阳光》一课时,我声情并茂的朗诵,加上优美舒缓的音乐伴奏,让学生沉浸在激情的文字和音律美的享受之中,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浓厚兴趣。我创作和朗诵的小诗是:“有了阳光,大地披上新衣;有了阳光,万物焕发生机;有了阳光,小学生们欢声笑语;有了阳光,世界才能充满爱。” 2、质疑导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的开始,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通过质疑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思维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课前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对课文产生了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教学《手捧空花盘的孩子》一课时,首先出示课题,请学生读一读,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启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谁;有的说为什么捧空花盆等等。学生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都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是经过学生积极思考后自主提出来的,学这些知识时就会特别注意听,感到特别亲切。从而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 3、巧设悬念。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期盼的兴趣来源。设置悬念,能迅速的把几十个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吸引到语文课中来,造成学生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对语文学习产生强烈的诱惑,激发起探索追求浓厚兴趣。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课文末尾写到小鸟劝执拗的青蛙跳出井口便嘎然而止,给读者留下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每个学段或每个年级都会有纲或标进行定性,因而教学设计要围绕纲或标进行,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内容为依据变通教学环节,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和意想不到的结果进行灵活教学。下面我就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依据和原则发表自己的一点见解。 教学设计的依据有: 1、现代教学理论 要求教学设计的方案和策略要符合教学规律,不得在课堂教学中随意发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2、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遵循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以系统方法指导设计,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在教学设计时,应先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认真的分析和分解,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因素,选择和设计必要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手段。 4、学生分析

教师必须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决定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时,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认识规律和学习兴趣,着眼于辅助、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 5、教师的教学经验 教学设计,不能完全依据经验行事,但也不能排斥教学经验的作用。只有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好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才能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教学设计的原则: 1、以教材为凭借,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调整或补充教材内容,使教学更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 2、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根据学生现状,确定学生通达到的目标,循序渐进。将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重新认识,组建新知识。 3、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不限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向,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和活动中体验,来获取知识、能力、情感。 4、在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及活动,教师要及时做出信息反馈,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学成效考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思想的改革。因为教学思想对教学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以不同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学活动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我们认为,数学教师确立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其教学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因为作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其核心是:学习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是教与学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根据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并重的要求安排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等诸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思维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实现教育目标,达到全面发展。 对于启发式教学思想,我们强调如下几点: 第一,教与学关系的整体性、辩证性。 启发式教学思想首先强调教师的教,认为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的活动领导学的活动。教的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从这一点出发,教师的教决定着整个教学活动的目的、任务、方向、步骤和效果,制约着学生的学。但是,教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学,在于指导学生认识世界、发展自己,所以教师的教又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师的作用及其发挥的程度是以学生原有水平为基础的。 同时,启发式教学思想认为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主体角色可以相互转化,即在教的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在学的活动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学与教相辅相成,没有教就无所谓学,没有学也无所谓教,教与学因一定的条件而形成对立统一关系,共同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努力。 第二,培养目标的全面性。 启发式教学思想强调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的过程,认为教学的着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双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他们的心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能力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同时,教学中要有

现代启发式讲授法之我见

现代启发式讲授法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7-02-22T09:32:33.137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11月作者:顾继东 [导读] 变“学会”为“会学”,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要实现这一目标,现代启发式教学无疑是一种很好教学手段。 北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黑龙江北安 164000 摘要:现代启发式讲授法意在运用讲授法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心智水平,采用多种手段启示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挥才智的目的。由此可见,现代启发式教学绝不单单是教学方法问题,更主要的是指导思想问题,它要求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继而要求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墨守成规,被动的机械的充当盛装知识的容器。可以说科学地认识启发式教学,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它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直接关系着每个受教育者的全面完善与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新一代建设者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我们国家千秋大业的成败。 关键词:现代启发式;讲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仰则易,开而弗达则恩。”其含义为教师引导而不把学生被动地牵着走,师生之间就会和谐融洽,激励而不使学生感到压抑,学生就能感到学习是愉快的事,启发开导以打开学生的思路,不代替学生去思考做结论,学生就肯定积极动脑。可见,古人的真知灼见为我们今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启发式教学源远流长。如今给古老的启发式教学又注入新的血液,使现代启发式教学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教育界同仁们各抒己见,真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鉴于自己二十多年来的工作体会和经验,鄙人认为现代启发式讲授法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明确启发内容是完成启发式教学的前提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要求我们:成功地使学生的思维情绪和智力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表现为: 1、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心理因素 这就要求教者在教学时必须认真考虑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心理因素——情绪、注意、意志。 心理学表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好动、情绪不稳定、感情脆弱......导致注意力分散、精神不集中,遇到困难挫折就会恢心丧气,针对这些微妙的心理因素,教师必须及时捕捉瞬间变化,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才能保持最佳注意状态和情感氛围。特别是意志状态,它是人们自觉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而中学生的意志力较为薄弱,面对枯燥的学习内容,新知识的挑战,等待他们的是重重困难,种种障碍。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了克服困难钻研知识的自觉性和韧性,继而会产生行动的果断性和较强的自制能力。反之,遇到困难变得畏缩不前,一筹莫展,就会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意志力给以恰当的锻炼机会,使学生的意志变得坚强起来。 开学伊始,有名新生,偏文重理,每次语文考试都不写作文,事后找他谈,他说一看写作文就头痛,初中阶段从没写过作文......我就对他讲,语文是一切基础的基础,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你不能因这一科而毁了你的前途,语文是必修课,你数学再好也打不了200分(满分制),语文再次也能打40分......经过我耐心地说服教育,他有所醒悟,每天坚持写一页钢楷,每周坚持写三篇日记,一篇大作文......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学习,如今成绩直线上升,在班级中由中等生变成尖子生。 作为教师必须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投石激浪,推波助澜,帮助学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信息反馈,映射学生的注意、情绪和意志共同排除教学过程中的障碍,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供前提。 2、启发学生分析现象,认识本质,通过知识解决问题等。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的质变,是完成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这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困难、最复杂、最难完成的阶段,理性认识即规律性认识,语文无论作为一种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定知识体系,还是作为运用这一知识体系去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仅语文知识总体系有总的规律,而且构成这一总体系的分类知识也各有其规律存在,这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概括出各种规律性,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发挥其学习创造性。 新生报到第一周就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知识给语文归类,总结规律,例如: 基础知识规律(语言、文字、标点、修辞等) 语文知识规律阅读知识规律(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写作知识规律(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而其中修辞又有其特定规律可循,这样进行一周训练,不但复习巩固已有知识,而且为以后学习奠定了基础,更主要的是透过现象,揭示出本质规律,更能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使之终生受益,事半功倍,并且还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有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此乃精辟之至。 二、掌握启发方法是完成启发式教学的关键 在教师的讲授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并无一定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启发式教学没有规律可寻,启发的方法大致可分为: 1、发掘问题,引起兴趣 学生掌握知识是通过认识过程实现的,感觉、直觉、记忆、想象和思维是掌握知识过程的基本心理成分。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要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始,逐步过渡到主导与引导作用相结合。具体地说从教学不同阶段看,在最初阶段,学生需要教师扶着走,在中间阶段教师引着学生走,在最后阶段,教师则需要跟着学生之后看着他走。 钱梦龙老师教《愚公移山》时,曾提到:“请你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人总共有多少?”,这种提问一提出,就给学生一种暗示、一种有目的的启发,学生通过查书,很快答出共有5个人,即京城之子,愚公和他的三个子孙,接着钱老师再问:你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学生回答说:“一逐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省主语——愚公,有的放矢,以此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不愤不悱,好胜之心人皆有之,在互相竞赛的氛围之中,智能会得到较好的发挥。 另外《愚公移山》一文神话结局,学生不甚理解,可以设问:愚公到底是无能的,因为山是被神移走的,你们同意吗?当学生讨论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临高县创新学校作者:王小兵 [摘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非常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强,学习数学对他们来说必定是件艰巨的事情。课堂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何把课堂教学设计得趣味性,让学生感到在课堂上是一个乐园,从“要我学”真正转入到“我要学”的学习氛围。这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 教师学生课堂教学趣味性 一、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新颖巧妙的教学设计中来 教学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去修炼。面对自控能力差,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始至终地保持下来,就必须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层面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 1、通过新颖的导入激趣 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入必须要做到新颖活泼,富有情趣。所谓新颖活泼,就是指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不能总是老一套。所谓富有情趣,就是指生动有趣,有幽默效果,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吸引学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的有趣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新课导入时,设计了“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说上一段。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经过一座荒山野岭,身体已筋疲力尽,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孙悟空想:这样下去,可要把师父饿坏的。不一会儿,悟空不知从哪弄来一些桃子,贪吃的猪八戒见了,直流口水,未等悟空站稳脚,就抢了几个,刚想往嘴里塞,悟空说:‘八戒,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考考你,答对了才能吃。’八戒说:‘行’。悟空说:‘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沙僧俩人,每人分得几个?请你把这个数写下来’。八戒连想都不想,就把它写下来

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使原本应该丰富生动、精彩有趣的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这对于年龄尚小、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讲,语文学习无疑是一种苦役,而且十分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和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质疑导入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还存在一些缺点,所以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实现语文的趣味性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兴奋且活跃的状态,是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重点思考的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运用先进、新颖的教学方法,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和汲取语文知识,并由此感悟到语文课堂的魅力。下面,本文就从笔者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出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进行说明和阐述。 一、进行质疑导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错,疑问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开始,它犹如一把打开学生心

智的钥匙,只有有了疑问,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研究。而课堂的开始环节――导入环节,则是向学生提出悬念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的绝佳时机,这样既能使学生明确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还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中《月球之谜》这篇课文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太阳的有关知识进行了了解,那么,对于另一个星球――月球,你们了解多少呢?看了《月球之谜》这个题目,你们会产生什么疑问?”“我想知道,月球上能住人吗?”“老师,月球上有水吗?”“月球大不大呀,能住下我们这么多人吗?”……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各种疑问,于是,我趁机继续说道:“没错,月球对于大家来说,确实是一个神秘的星球,大家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吧,嫦娥居住在月宫里,上面还有美丽的桂树、会捣药的玉兔,那么,实际上的月球和我们想象的月球是否一样呢?下面,就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到月球上去一探究竟吧。”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疑问,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迅速进入对课文的阅读中。 二、引进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看到鲜艳的色彩,听到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

启发式教学成功的例子_以问题为主的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学习过程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的本意在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具有获得知识技能的强烈要求和独立发展自己意识的迫切愿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前提,也是启发式教学的结果。 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学生离开学校后能继续学习,保持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启发式教学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通过师生双边活动逐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那么,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如何有效开展启发式教学,如何设计数学问题呢? 一、导入问题化,启发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需要一定的情境,真实的问题情境是学习发生的土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得以顺利学习的必然条件。教师采取有效的知识呈现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对学习内容可以产生很大兴趣。 预设启发情境

只有知识融于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知识产生的时候是鲜活而生动的,而表征知识的符号是抽象而枯燥的。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透过抽象的文字符号,将知识的内涵生动地再现出来。让知识回归到它产生的情境中去,知识才会鲜活起来,把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文字符号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捕捉启发时机 在授课过程中,随着学生思维的开动,课堂气氛会不断活跃,这时,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进行启发。 例如我在讲三角形全等时,得出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时就有学生提出,那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全等吗?我首先对这名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表现进行表扬,然后拿出教学用的一副三角板,让学生也拿出他们用的一副小三角板,进行互相比较,结果发现这两副三角板的对应角确实相等但它们显然不全等。在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后,我同时告诉大家,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在数学上称为相似三角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知识生活化,应用数学,带着问题活动 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中产生一种相互感染的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诱发学生渴望学习知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

浅谈植物学教学之我见

浅谈植物学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4-08-20T10:18:02.81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4年第4期(上)供稿作者:李松[导读] 就是做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做一位好教师的起码条件是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为培养祖国的年轻一代下工夫。李松 (广安市前锋区护安九年一贯制学校广安 638015)我从教20多年来,曾先后担任普通中学,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要想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通过对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一、先当学生,后当先生 教师们都有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做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做一位好教师的起码条件是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为培养祖国的年轻一代下工夫。 博览群书,积累资料。常言说,想给别人一碗水,身己得有一桶。当老师必须知识渊博,尤其是专业知识更应丰富,所以平日要经常阅读书籍,提高业务水平。为了知识更新,象《生物学通报》、《植物杂志》等专业刊物,应期期阅读,并将有关文章扼要择录在笔记本上,并分门类编好目录,这样在教学中查阅方便。 我利用外出机会,经常观察不同生态环境中生长的不同类型植物,探讨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还顺便采集植物教学标本,只要教学所需,即便是一片叶子、一个果也要采集,先后共采到近500号标本,其中银杏、水杉为祖国的活化石,湖南柑桔的单身复叶,广东的猕猴桃,海滨的海藻都是当地投有的理想标本。这样不仅增加了个人的感性知识,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标本,为直观教学创造了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还虚心向他人请教。例如,向菜农了解蔬菜种子的生命力,与同行们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植物学领域中一些分歧的一些问题。就这样,不耻下问,取人之长,很快适应了不同层次、不同学校的植物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进行直观教学的标本,挂图等教具,在教学过程中,以充沛的精力、热情的态度进行知识传授,一定会唤起学生积极进取的反应,津津有味的学习。 二、针对实际情况,教法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积极性讲课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等具体情况。伪如,初中学生身心正在迅速发展,心理上表现半成熟半幼稚状态、有较强的自尊心,有求知的强烈愿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自我控制能力差,遇到困难往往失去信心。一般讲,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学生生物感性知丰富,年龄大的、高年级往往比年龄小的,低年级惑性知识丰富。此外,因种种原因,前几年,学生对生物课不重视,掌握的生物知识往往比数理化差。针对所掌握的实际情况,和已了解到的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定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上好绪言,让同学们一开始就对植物学产生好感.首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物讲起,教学结合内容灵活多样,采取直观教学,语言清晰、形象。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了解到,植物种类繁多,千差万别,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进一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植物学?学什么?怎样学?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刻苦学习。2.运用直观教学,提高注意力。接受知识是从感性开始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直观教学,将平日积累的植物标本,配合传授的教学内容,边讲边观察,或课后观察。但象根、尖、茎、叶等器官的结构内容尽可能利用放大的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实验时再认真观察有关的玻片标本。上好植物课,还要做到板书和板画相结合,板书应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板画要简明逼真,加之形象的语言描述,能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复杂知识简明化,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注意力集中,这样所学的知识容易记忆,还培养了观察力和想象力。 3.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环境中的现象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兴趣,教学过程中,在联系学生已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习新知识。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理解书本知识就比较容易。例如,讲到木栓层时,联系暖瓶的软木塞;讲遗传的概念联系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通过农民对棉花整枝摘心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顶芽和侧芽的相关性”的知识,实践证明将学生日常观察到的感性知识与课堂理论知识相联系,把已获得的知识作为理解新知识的基础。这样,老师讲得生动,学生学的自然有趣。 4.提倡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以问题引路,有时还要和学生以问答式进行课堂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由被动变主动,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年龄小、年级低效果更易显。如讲到维管束时,先提出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丝瓜络及玉米茎中的“细丝”等,使学生在宏观上对维管束有一个形象的认识,然后再从微观上讲它的概念和组成,让学生联想、分析、理解、记忆等思维来掌握生物基础知识,遇到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模糊的问题,稍微停顿一下,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然后再讲。这芳学生对知识印象深刻,比教师满堂灌、滔滔不停地讲效果要好得多。 三、遵循知识的系统性,突出重点,讲透难点在吃透学生、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经过深入钻研和思考,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组织教学内容,讲课时应层层推进,环环紧扣。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和不同内容之间的渡,让学生感到层次清楚,学到系统完整的知识,而不是零乱的知识。注意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将书本内容化为自己的语言讲授,力求讲出自己的特色。否则会感到你照本宣科,死背教材,听讲和自己看书一样,使学生精神涣散,失去学习信心,老师也降低了威信。突出重点,讲透难点。教师在理解课本内容的体系和深度的前提下,认真考虑学生的分析理解和接受能力。将每个章节的重点要明确,难点要清楚,并且在备课时应认真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疑,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上有针对的设计。教学内容做到难易适度,由浅入深,突出重点,讲透难点,重点放慢进度,难点必要时重复。让学生对所学的的知识消化、吸收。植物学的特点之一是名词多,概念多,有些比较抽,同学们感到不易理解,不易记忆,所以对概念力求讲老透,讲出实质性东西。例如,讲营养器官时,首先接触的基本概念是被子植物。指出“子”就是种子;“被”就是物一一果皮,即种子由果皮包被的植物就是被子植物。也可以说,长果实的植物都属被子植物。有些概念容易混淆,必要时将同类概念加以联系、对比,加以区别,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等概念。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四、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增加感性知识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发表时间:2017-11-28T15:54:23.02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7期作者:尚绍琼 [导读] 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受兴趣的左右。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小学409000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查结果表明,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是:一是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二是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这表明小学生一般还不善于把学习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受兴趣的左右。 2.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逐渐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从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到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感兴趣。 3.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强的具体性;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当前课堂的教学方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是指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的、为师生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它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提示型的教学方法,如叙述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对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和自主型的教学方法应用较少,主要源于教师对于传统课程教学形成了公式化的教学模式,缺乏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得小学课堂缺乏活力,许多低年级的学生从一二年级起便开始对于数学失去了兴趣,这是典型的教育失败结果。因此,新课改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同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教学方法在一堂课程中往往是交替使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参与,通过引起学生注意、给予学生关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以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功的满足。而趣味性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参与,进而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新课标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可以了解到新课标对于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与发展性。 新课标中要求体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基础性就是“三基性”,即数学中包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概念。 2.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数学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学的价值教育,即要重视数学应用功能的发挥,重视数学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的发挥。 3.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四、营造趣味性课堂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中,组织活动形式多样与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尤其重要。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样,就可以使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与活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地学习数学,教学工作者需要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综合学科,光依靠传统教学意义上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是很难在小学生心底引起共鸣,是难以被小学生所接受的,只有将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让小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才能实现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和谐发展。 趣味性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提出挑战问题,开拓创新思维。 3.教师辅助引导,学生主体发挥。 4.组织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5.结合现实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小学趣味语文课堂故事大全

小学趣味语文课堂故事大全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诗。那位书法家写的是 唐朝王之涣的诗《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于疏忽,书法家忘写了“间”字。慈禧大怒,要杀他。那位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 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并当场断句,读给慈禧听:“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了,转怒为喜,连声称妙。 我给大家讲个笑话:从前有一个财主,为儿子聘请了一位私塾先生。儿子学会了“一、二、三”尚未学“四”,就以为什么都会了。财主听儿子说什么都会了,就把先生辞了。 一天,有人请财主的儿子写个请帖。他儿子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了半天也没写完。 财主很是纳闷,便推门进屋去,只见儿子正一笔一笔地画扛扛。财主问儿子:“你这是干 什么?”儿子没好气地说:“这人什么不好姓,偏姓万,从早晨到现在我才完成了五百多画。” 同学们也许不屑于听这么一个老掉牙的笑话,而我也只是想借此抛砖引玉,以引出老 师的一番宏论。谁都知道,“万”字不会是一万画,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因为一个方块 绝对容纳不下这么多的笔画。但是最多笔画的汉字是哪一个?同一笔画或构字部件在汉字 中是否有数量限制呢? [老师讲解] 这是一个传统笑话,当然也只是个笑话而已。不过,孙一泓的问题提得非常好。要问 哪个汉字笔画最多,还真让人一时难以答上来,就《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里能够查 到的,则以“齉”字笔画最多,36画。 说到同一笔画或构件在汉字中的数限,还真是个有趣的问题。汉字就其笔画叠加使用 来看,是有一定规律的。横画如“一”字一画,“二”字二画,“三”字三画,在甲骨文里,“四”就是四画,写作“”;竖画也是这样,如“10、20、30、40”分别写作“十、

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内容和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掌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设计意义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目的在于:使教师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内容和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掌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每堂课的教学计划,作为上课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通常包括:班级、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教具、学具准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作业题设计、板书设计和自我分析等项目。 二、教学设计的要求:1、明确地制定教学目的,具体地规定出传授的基础知识、培养的基本技能和发展的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2、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 3、恰当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 4、根据教学目的的进行学习评价,以便及时地控制、激励和调节教学活动。 三、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制定教学计划之前必须先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通过钻研教学大纲,了解教学目的,掌握教材体系,熟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出教学地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还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重新组织选择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谨、重点突出;观点明确,论证充足;易难适度,详略得当。选择教学方法主要根据具体地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来考虑。在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还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知识情况及接受能力,以及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态度,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既要了解全班的一情况,又要了解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圆满地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策略"一词泛指计策和谋略。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思考、策划和谋略。有效的教学策略能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概括化的作用。因此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灵魂。教学策略的选择集中地反映了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组合运用的流程总是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的体现。最优的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方法论体系。本章试讨论课堂教学设计的三种基本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生成性教学策略倾向于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观点。这种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学中利

启发式教学法

在春秋时期,老祖先孔子已经对“启发式教学”有了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启发”的条件和时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则说的是“启发”的要求和标准。今人对“启发式教学”进行传承和丰富,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启发教学二十式”,一起来研究吧。研讨启发式 在教学过程,抓住关键问题,师生共同研究探讨,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各抒己见,共同做出结论。 探究引路式 探究中,“导演”在关键处思想引路,充分发挥“演员”的主体作用,集思广益地“排练演出”,使课堂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的、民主的色彩,使学生各得其所。 讲练引导式 在讲练课中,符合教学规律的整体思维导向,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表现是,教师循循诱导于前,步步启发,学生求索于后,自行分析,综合、消化得出结论。 语言动作式 指教师适时运用恰当的表情、动作和艺术语言而达到“意会”,“传神”,“移情”的潜在启发引导,使学生逼真地掌握知识,在思想感情上得到感染。 故谬激思式 )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重要地方,故意“脱轨”让学生纠正,意欲强化而采取的刺激性启发方式。它迂回穿插、曲径通幽,具有灵活的特点,在教师有意的或无意的教学情境中,促进知识的增值和巩固。 目标启发式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独立思考。传授知识绝不仅仅为储存,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掌握有关的基础理论、技能和方法,进而能获得更广泛的知识。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探索,创造性地对待学习中的问题。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精髓就在这个地方。目标明确是激发动机的诱因和调节行为的标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自觉学习的浓厚兴趣。 类推启发式 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突破教材难点,引起他们的相关联想。通过概括化的活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行学习。运用此法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去探讨新知识和未知领域的东西,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 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感性认认的实际出发,达到开发智力和开发能力的效果。 对比启发式 鲁迅说:“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人们要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就必须善于分析比较。对相互关系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加深理解,积极思考去获取知识。所以,用对比方式进行讲授、提问、演示等,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手段。 自学指导式 “自学能力是具有不同层次的立体范畴,它不是属于一般的能力,而是属于特殊的能力。”教师在自学辅导课中研究教法,进行自学的思维引导。这就要求教课前应选择设计怎样区分教材主次,易混淆的知识如何处理、如何审题、怎样确定解题步骤、怎样论证、检查、演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