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博(bó)学(xué)多(duō)识(shí):学问很多,见识很广。

一(yì)拍(pāi)即(jí)合(hé):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

寻(xún)欢(huān)作(zuò)乐(lè):寻找欢乐,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忘(wàng)乎(hū)所(suǒ)以(yǐ):因过度兴奋或骄傲而忘记一切。

义(yì)愤(fèn)填(tián)膺(yīng):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以时间为序,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着重刻画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思想和性格特征。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第15课;《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

第16课:《社戏》鲁迅

惮(dàn):怕,畏惧。踱(duó):慢步行走。

棹(zhào):划着。归(guī)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háng)辈(bèi):排行和辈份。撺(cuān)掇(duō):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fú)水(shuǐ):游泳。

《社戏》以“我”到赵庄看戏为线索,先略写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再详写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表现了农村人的淳朴善良,反映了“我”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第17课:《安塞腰鼓》刘成章

狂(kuáng)舞(wǔ):尽情地舞动。闪(shǎn)射(shè):闪烁放射的光芒。

火(huǒ)烈(liè):火爆热烈。飞(fēi)溅(jiàn):向四外溅。

亢(kàng)奋(fèn):极度兴奋。晦(huì)暗(àn):昏暗。这里指迷惘、糊涂的意思。羁(jī)绊(bàn):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蓦(mò)然(rán):忽然;猛然。冗(rǒng)杂(zá):繁杂。

搏(bó)击(jī):奋力斗争、冲击;搏斗。

烧(shāo)灼(zhuó):热情激昂。奔(bēn)突(tū):急速移动冲撞。

翻(fān)飞(fēi):上下急速转换舞动。

大(dà)彻(chè)大(dà)悟(wù):佛教用语,彻底醒悟的意思。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全文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阶段展开描写。不仅表现了安塞腰鼓这种民间艺术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特点,而且反映了陕北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作者刘成章。第18课:《竹影》丰子恺

撇(piě):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幽(yōu)暗(àn):昏暗。惬(qiè)意(yì):舒服。

疏(shū)密(mì):疏落或细密。包(bāo)罗(luó):包括(指大范围)

朱(zhū)砂(shā):红色或棕红色的无机化合物,可作药物,也可作颜料.也叫辰砂或丹砂。口(kǒu)头(tóu)禅(chán):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参(cēn)差(cī)不(bù)齐(qí):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竹影》的作者是现代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全文以“竹影”为线索,以几个少年充满童真童趣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说明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关键是要培养在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

第19课:《观舞记》冰心

清(qīng)扬(yáng):清顿,飞扬。咿(yī)呀(yā):

静(jìng)穆(mù):安静庄严。端(duān)凝(níng):端庄凝视。

颦(pín)蹙(cù):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粲(càn)然(rán):笑容灿烂的样子。嗔(chēn)视(shì):生气地看。

变(biàn)幻(huàn)多(duō)姿(zī):形容姿态变幻多样。

本(běn)色(sè)当(dāng)行(háng):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离(lí)合(hé)悲(bēi)欢(huān):指离别、团聚、悲哀、喜悦的种种遭遇和心态。低回(dī)回(hu í)婉(wǎn)转(zhuǎn):回旋起伏,抑扬动听。

叱(chì)咤(zhà)风(fēng)云(yún):形容威力极大。

浑(hún)身(shēn)解(xiè)数(shù):全身的本领。

高(gāo)视(shì)阔(kuò)步(bù):形容气概不凡或态度傲慢。

尽(jìn)态(tài)极(jí)妍(yán):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息(xī)息(xī)相(xiāng)通(tōng):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观舞记》由正题与副题组成。正题点明中心话题——观舞,副题充满感情,是对正题的具体化说明。文章先从一个观赏者的角度写自己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总的印象,然后具体描写他们的舞蹈,最后写出观感。文章运用比、排比等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地舞蹈。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

第20课:《口技》作者林嗣环。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先写一家人由睡而醒,再写一家人由醒复睡,接着写一场大火灾突然而至,再从宾客的神态、动作等方面烘托,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文章选自《虞初新志》,这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相信大家一定仔细阅读了由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希望大家在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

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左传》的有关常识

2、。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3、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一、课文导读

《曹刿论战》选自《左转》,是一篇文字简短明快、内蕴丰富的记事散文。曹刿是长勺之战的权威和统帅,作者着意刻画的主要人物。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能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沉着、冷静、果断地号令军队,使鲁国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

二、文化积累

【作者在线】

《左转》又称为《春秋左氏传》或者《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比较详细完整地反映了春秋时期列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况。相传是左丘明所著。

左丘明,姓左,名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背景投射】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者“长勺之战”,这一战争发生在鲁庄公十年,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场战争。

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

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

3、结合下列习题阅读文章

问题一: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了曹刿与鲁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有关战争问题的讨论,请简要概括内容:

第一段:战前()第二段:战中()第三段:战后()问题二:曹刿积极请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从全文看,鲁国战胜齐国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四:曹刿论战分战前战后,表明他怎样的观点?

问题五:结合文章曹刿在战前、战时、战后的表现,分析曹刿的个人形象。

问题六:曹刿精辟的战略见解,对于你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有什么启示?

问题七: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刻画人物,请你简要分析。(谁与谁进行对比,如何对比)

《曹刿论战》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四个段落。下面逐段地加以讲解,第一段的原文是:“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在这里,作者把战争发生的时间和齐国进犯、鲁国准备抵抗的形势作了简要的交代。可是,直接叙述历史事件的文字是很少的,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作者是把写作的重点放在曹刿这个历史人物的身上了。怎样描绘这个人物呢?作者着重写了曹刿和乡人的两句对话,这两句对话是十分出色的。它直接表现了曹刿那卓越的见识和果敢的作为,使得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这两句对话也从侧面告诉了我们,“乡人”是不明事理的,“肉食者”是腐朽无能的,从而,又在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衬托、对比当中,更进一步地、突出地表现了曹刿的性格特征。两句简单的对话在刻画人物上就起了这样重要的作用。文学的语言要求简练,要求用最少的话说出最多的意思,这就是所谓“言简意足”。从这两句对话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左传》的文章是具有这种“言简意足”的特点的。《曹刿论战》的第二段写的是曹刿见到鲁庄公以后,他们两人的谈话。庄公所讲的三条依据,即他进行战争的三个条件,第一条是对官僚贵族的,第二条是对天地神灵的,只有第三条是给人民办的好事。曹刿否定了前两条,只肯定了第三条,这里面表现了他的卓越见识。他已经初步认识到了要想战胜敌人必须依靠广大人民这样一个正确的道理,所以他和鲁庄公谈话的时候,才不去讨论军队的数量和兵刃、战车的装备,而把着眼点放在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上、放在人心的向背上。这种观点对于古人来说,无疑地是进步的、是高明的。讲到这儿,再对照一下前边曹刿所说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那句话,我们对于曹刿这个人物,以及从谈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他的见识,就会理解得更加清楚了。这一段的内容很重要,它是鲁国对敌作战的基础和取得胜利的保证,所以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占去了全文的三分之一的篇幅。这三次问答写得很紧凑,一种战胜敌人的依据被推翻了,接着就提出第二种,一波才

平一波又起,使得三组平列的句子活泼起来,文章出现了波澜。“长勺之战”是弱国抵抗强国的一次战争,曹刿问鲁庄公凭借什么条件去跟敌人作战,这个问题也正是我们读者所关心的。所以,每听庄公说起一条依据,我们都替鲁国抱着一线希望,这样一起一伏,直到曹刿说出“可以一战”的时候,我们心里的悬念才平定了下来。这段文章在读者心理上所引起的反映也是波澜起伏的。

第二段讲的是战前的准备。作为一个故事,它是情节的“发展”阶段。下面第三段写到具体的战争场面,就是“高潮”了。这一段写的是“长勺之战”的具体经过,读这段文章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左传》的作者在文章的剪裁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可写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左丘明却只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这是文章的剪裁之妙。作者是有意识地略去了战场上的一般情况,略去了和这次战争的特点没有密切关系的东西,这样,剩下来的这两件最重要的事情,也就在简练的叙述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我们再进一步看,即便是这“击鼓”和“逐师”两件事,作者也没有作原原本本的叙述,指挥作战的曹刿只是反复地说了“未可”和“可矣”四个字──这又是文章的剪裁之妙。这样写法,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是符合实际情况,在紧张战斗的时刻,曹刿只能用简明的话语作出判断和决定,而不可能把他那观察、推论的过程和理由作出详细的说明。曹刿只说四个字,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第二方面,这样写也为下一段的议论发挥设下了伏笔,使得文章曲折多姿、引人入胜,而且每段之间又各有重点,紧紧相连。

读完了第三段,我们也不禁要问:曹刿为什么要这样指挥军队呢?他的根据是什么呢?作者在最后一段里作了解答:“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这’”这一段是《曹刿论战》的议论中心。古时作战是“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击鼓就是向士兵发布前进冲锋的命令。第一次击鼓,士兵的勇气正足,所以说“一鼓作气”;第二次击鼓的时候,勇气就逐渐衰落下来,所以说“再而衰”:等到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勇气就完了,所以说“三而竭”。在“长勺之战”的战场上,齐国的统帅击了三通鼓以后,鲁国的曹刿才第一次击鼓,这样,鲁国士兵在勇气上压倒了敌人,也终于战胜了敌人。所以曹刿总结说:“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的这种见解,在战略思想上说,是非常高明的。以上是解释“击鼓”,接着,曹刿又解释“逐师”。他经过实际调查,看到“辙乱”、“旗靡”,证明了敌人是真正的溃败而不是有计划的撤退,证明了敌人没有伏兵,这才长驰直下地率领军队向败退的敌人冲上去,取得了这次战争的彻底胜利。从故事发展的过程看,这最后一段是情节的“结局”部分。到这里,曹刿已经把致胜的原因交代完毕,这个历史故事也就结束了。

这篇文章很简短,全文只有二百二十二个字,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却又是非常丰富的。概括地说,《曹刿论战》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它全面地叙述了一个历史事件──齐、鲁“长勺之战”,包括了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第二,它生动地描绘了曹刿这个人物形象,介绍了他的思想、见识和才干,也刻画了他的言谈行动和声音笑貌;第三,它深刻地发挥了战略的议论,对“敌疲我打”、“一鼓作气”这样精辟的理论,结合事实作了简要生动的阐述,使人非常信服。上述三方面,又有着它们内在的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段与段之间各有重点,相互联系;整篇文章一气呵成,有转折,也有波澜。只用二百多字写成的这篇短文,在写作艺术上的成就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曹刿论战》字词句复习要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guì又何间jiàn焉玉帛bó

辙zhé轼shì靡mǐ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又何间焉间:参与。

(2)肉食者鄙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3)何以战以:凭,靠。

(4)弗敢专也弗:不。专:个人专有。

(5)弗敢加也,必以信加:虚报。信:实情。

(6)公将鼓之鼓:击鼓进军。

(7)遂逐齐师逐:追赶,追击。

(8)一鼓作气作:振作。

(9)夫大国,难测也测:推测,估计。

(10)望其旗靡靡:倒下。

3.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一鼓作气:现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那些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忠于职守(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好事)之类的事。凭这一点,就可以跟敌人打一仗了。如果(跟齐国)作战,就请(让我)跟从(您)。

(4)夫战,勇气也。

作战,要靠勇气。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仔细察看发现了齐军战车轮迹混乱,又远远望见齐军战旗也倒,(知道他们真的败了)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他们。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战争胜利原因的一段话。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摩,故逐之。”

《短文两篇》

一、参考译文

1.《陋室铭》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为保持铭文句式工整和押韵的特点,本文兼用意译。

2.《爱莲说》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

3、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学习难点

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理解类比手法的作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作用。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最终招致失败,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

2、文体简介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咏志讽世的散文。

3、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

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例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例子(1):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例子(2):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4、文言虚词“之”

A、作助词,a、相当于“的”。(故时有物外之趣)b、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的后面,不表示是在意义,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翻译出来。(久之,目似瞑……公将鼓之……)

B、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语的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C、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①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②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又砍几刀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儿”、“那”、“那儿”、“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①渔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非常惊异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事。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测试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苔痕()鸿儒()案牍()甚蕃()

德馨()淤()泥洗濯()清涟()

隐逸()亵()玩鲜()有闻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斯()是陋室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不妖()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亵玩()

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

1.水陆草木之花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

5.渔人甚异之。之:

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

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6.《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元公”是他的。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六、阅读训练(36分)

㈠课内巩固

(一)(13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1)名:(2)灵:

(3)德馨:(4)鸿儒:

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2分)

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3分)

(1)(2)

(3)

4.请你试着对对联。(2分)

(1)上联:吉羊辞旧岁(2)上联:银羊摇尾去

下联:下联:

(二)(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5分)

①妖:②益:③植:

④鲜:⑤宜:

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3分)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3分)

答:

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3分)

答:

参考答案

一、xīn tái rúdú

二、蕃淤濯涟逸鲜亵

三、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4、(莲梗)中间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长旁枝。

四、1、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有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

2、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

五、1、《全唐文》唐代刘禹锡

2、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谥号

7、爱莲草木之花菊花牡丹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8、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一)1、(1)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2)灵异

(3)品德高尚(4)博学的人

2、(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1)金猴迎新春(2)金猴驾云来

(二)1、(1)多(2)洗涤(3)沾染(污秽)(4)美丽而不端庄

(5)更加(6)立(7)很少(8)应当

2、(1)的(2)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3)这件事(4)到,动词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1)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对于莲花的喜爱,跟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说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大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说明: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物点。在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是时,浓圈墨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纳,接受。

2、《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

二、正音。

邹(zāu)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期(jī)年朝(cháo)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古诗文整理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词文整理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小松 【唐】杜荀[xún]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杂诗(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著花:著(zhu),开放;著花,开花。 你从故乡来, 该知道故乡的事. 请告诉我,你来时, 我窗前的梅树, 是否已经开花?描写的是诗人遇到了来自家乡的旧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绪.向游人询问家中寒梅花是否开了.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就这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新版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2018·十堰)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木讷(nà)半响(xiǎng)惟妙惟肖(xiào)叱咤风云(zhà) B . 寒噤(jìn)懵懂(méng)自怨自艾(yì)白驹过隙(xī) C . 颠簸(bǒ)瞭望(liào)五脏六腑(fǔ)探骊得珠(lí) D . 箴言(zhēn)餐券(juàn)面面相觑(qù)退避三舍(shě) 2. (2分)(2016·朝阳)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缘分缭亮欣欣然与时具进 B . 偶象妖娆座佑铭格物致知 C . 淘宝编辑沁园春脱颖而出 D . 风采微搏圣涎树荡然无存 3. (2分) (2019七上·珠海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 .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 . 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 . “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获评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 4. (2分) (2018八上·乐陵开学考) 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

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 .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 . 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 . 《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5. (2分)(2019·益阳)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些历史沉淀下来的书法经典,随着历史的冲刷洗礼,更加璀璨耀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法文本堪称绝伦造成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笔画(),潇洒流利,直观呈现了行书独特的字体风貌,展示出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其文本内容()儒、道两家思想,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聚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对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字体、技法和文本内容()结合,深刻体现出书者对所处时代文化精神的精准把握。 (1)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文段开头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书法文本是书家精神品格和情感表达最直接的载体 ②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③受到历代书家的高度重视 ④作为书法,其内容就是书法文本 A . ①③④② B . ②①④③

沪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

沪教版七年级上古诗词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七年级(上): (一)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三)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四)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六)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七)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九)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十一)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十二)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十三)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上海市黄浦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沪教版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学科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文言文(25分) (一)默写(10分) 1.枕中云气千峰近,。 (《宿甘露寺僧舍》) 2. ,菊残犹有傲霜枝。 (《赠刘景文》) 3.,莫言迁客似沙沉。 (《浪淘沙(其八)》) 4.中庭地白树栖鸦,。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5.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二)阅读下文,完成6—8题(7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本篇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人名),“子云亭”中“子云”指的是西汉文学家(人名)。(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8.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田子为相 田子①为相,三年归休②,得金百镒③,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④。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田子:指齐国田稷子。②归休:休假回家。③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④馆:房舍,这里指"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⑴田子愧惭,走.出()⑵说.其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 为.相三年,不食.乎? 11.阅读全文,你认为田母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2分)

沪教版初中语文每周一诗

沪教版·初中·每周一诗 六上 1、《望驿台》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村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5、《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6、《夜泉》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7、《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8、《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9、《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0、《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1、《牧童词》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12、《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3、《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4、《赠外孙》王安石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15、《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6、《水口行舟》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六下 1、《绝句》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题弟侄书堂》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4、《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5、《对酒》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6、《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7、《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客中作》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9、《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0年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语文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2016.6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6分) 一、默写(10分) 1.胜败兵家事不期,。(《题乌江亭》) 2.,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4.,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5.《曹刿论战》中表现齐师士气由强转弱的句子是:, ,。 二、基础知识(2分) 6.下列作品中有“桑丘”这个人物的一项是。(1分) A.《鲁滨孙漂流记》 B.《格列佛游记》 C.《汤姆·索亚历险记》 D.《堂吉诃德》 7. 下列对“语言”的词义理解得正确的一项是。(1分)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 A. 说话 B.符号 C.信息 D.判断 三、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8--9题.(4分) 浣溪沙[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苏词表达了之情,而晏词表达的是之情。(2分) 9.下面对两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都以“浣溪沙”为词牌名。 B.都描摹了夏天的景象。

C. 都写到了“酒”后的感概。 D.都是被贬谪失意之作。 第二部分阅读(44分) 一、文言文(1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6分)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0.选文出自墨家经典著作《》,“公输盘”传说是(人名)。(2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夫子何命焉为? 12.墨子先诱导公输盘说出“”,再从“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来论述的观点。(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6分) 为者常成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注释】梁丘据:齐国大夫,齐景公的大臣。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积累运用(23分) (共4题;共23分) 1. (8分) (2019九下·温州模拟)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汉字。 “豕”是个象形字,是“猪”的古名。远古时代,人们狩猎时常常追赶野猪,于是用会意法造出了“①________”字来表示追赶的意思;后来人们驯养了猪,认为养着猪的房子才是人的安身之所,也用会意法造出了“家”字。“园”是形声字,“口”字框表意,是形旁,“元”字表读音,是声旁。“口”字框的形声字有很多,如“②________”(音pǔ)、“③________”(音quān,又读juàn)、“④________”(意为储存,音tún;也指储存粮食的器具,音dùn),其读音都与声旁相近。 2. (3分) (2017七上·惠民期中) 根据语境,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这里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B .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指造酒的发酵过程。) C .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 D .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拥肿: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现在写作“臃肿”。) 3. (8.0分) (2019八上·临沧期末) 根据提示填空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版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选出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粗糙(cāo)寻觅(mì)桑梓(zhǐ)花团锦簇(cù) B.兑现(duì)发酵(jiào)提防(tí)煞有介事(shà) C.氛围(fèn)魁梧(kuí)拮据(jié)消声匿迹(nì) D.讪笑(shàn)校对(jiào)惬意(qiè)刚愎自用(bì)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 .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娉婷(pīng)佝偻(lóu)悄然无声(qiāo) B.宽宥(yòu)惊骇(hài)矫揉造作(jiǎo) C.轻觑(qù)折本(zhé)不省人事(xǐng) D.褴褛(lǚ)豢养(juàn)前仆后继(pū)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教养与奢华无关

梁文道 ①今天的中国,无论你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见“奢华”这两个字。每一本时尚生活杂志都在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有关奢华的故事,每一个商品广告都试图让你感到它要卖的商品有多奢华。于是房子是奢华的,车子是奢华的,大衣是奢华的,手表是奢华的,皮鞋也是奢华的,就连内裤也可以很奢华,乃至于我刚刚吃过的涮羊肉也标榜自己的用料十分奢华。 ②本来这种东西是可以见怪不怪的,正所谓奢华见惯亦平常。可是有一天,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英国手工定制鞋的文章,作者先是不断渲染英国绅士的低调含蓄,一两千字之后笔锋忽然一转,他还是未能免俗地要大谈这鞋子有多奢华,并将其定位为“低调的奢华”。然后把绅士等同于品位,再将品位等同于奢华。许多媒体早就在“奢华”和“品位”之间画上等号了,但现在有人进一步连“绅士”也挂了上去,这就让我觉得有些刺眼了。 ③我的生活奢华不起,我的言行也离绅士甚远,可我总算读过不少传说中的英国绅士写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中,绅士和奢华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④且看19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位,他们是这么说的:“×××的家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位。”“他是那种老派的绅士,一件大衣穿了20年。”他们会称赞一个人的朴实和惜物,低调而不张扬,却绝对不会把看得见的奢华当作品位,尤其不会把它视为绅士的品位。 ⑤就以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来说吧,它是很贵,但它可以穿上一二十年,这里头的学问不只是它自身的质量,更是你穿它、用它的态度。首先,你会珍惜它,所以走路的姿势是端正的,不会在街上看见什么都随便踢一脚。其次,你愿意花点时间和心思去护理它,平常回家脱下来不忘为它拂尘拭灰,周末则悠悠闲闲地替它抹油补色,权当一种调剂身心的休息活动(就算他有佣人,他也宁愿自己动手)。所以这双鞋能够穿得久,10年之后,它略显老态,但不腐旧,看得出是经过了不错的照料,也看得出其主人对它的爱惜。这叫作绅士。不一定喜欢昂贵的身外物,但一定不随便花钱,朝秦暮楚。 ⑥他的品位不在于他买了什么,而在于他的生活风格甚至为人;他拥有的物质不能说明他,他拥有物质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⑦当然﹐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许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教养”是一个何其古老、于今天何其陌生的词啊。这个词本来才是品位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久而久之,甚至开始有人以为,英国的传统绅士皆以奢华为人生第一目标。 ⑧如果你觉得“教养”太过抽象,我可以为你举一些没有教养的好例子。开着一部奔驰车在街上横冲直撞,觉得行人全是活该被吓死的贱民,这是没有教养的。手上戴着伯爵表,然后借醉酒臭骂上错菜的服务员小妹妹,这也

沪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

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 初一语文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2017.01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27分) (一)默写(10分) 1.戍鼓断人行,。(《月夜忆舍弟》) 2.,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4.,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 5.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石壕吏(节选)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老翁逾墙走”的原因是“”。(2分) 7.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暮”既点明了投宿的时间,也暗示了当时兵荒马乱的环境。 B.“夜”既点明了差役捉人的时间,也说明了官府手段的阴险。 C.“苦”既写出了老妇倾诉之愁苦,也反映百姓深受抓丁之苦。 D.“独”既写出了老妇被抓的事实,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7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表格。(5分) 9.选文通过细致地描摹苏轼、黄鲁直、佛印的和神情,来展现。(2分) 初一语文第1页共5页

沪教版七年级(下)古诗词

七年级(下): (一)春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二)宿甘露寺僧舍 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三)偶题 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四)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五)春晚二首 北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六)浪淘沙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七)至节即事 元·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九)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十)鲁山山行 北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十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二)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十三)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十四)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试题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 1、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 2、此夜曲中闻折柳,。(《春夜洛城闻笛》) 3、,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 4、时人不识凌云木,。(《小松》) 5、已诉征求贫到骨,。(《又呈吴郎》) 6、周公恐惧流言日,。(《放言五首》)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长精神”的意思是。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二十三年”是指诗人遭贬谪的时间。 B、作者借“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表达对故人的怀念。 C、“沉舟”、“病树”均为作者自比,惆怅却不消沉。 D、诗歌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 奉壹。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下见.小潭 (2)隔篁竹.. (3)佁然..不动 (4)俶尔.. 远逝 10、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 ) A 、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 、“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C 、“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 露出一种孤独感。 D 、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 绪。 B .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 .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 的活跃、可爱。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颠簸(bǒ)穹顶(qiónɡ)沟壑旷野(hè) B . 翌日(yì)巉峻(chán)霓裳羽衣(chánɡ) C . 妩媚(wǔ)隧道(suì)绚丽色彩(xuàn) D . 打嗝(ɡé)拾级(shí)白云缭绕(liáo) 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渊搏黝黑荡然无存抑扬顿挫 B . 追朔慰藉循循善诱恃才放矿 C . 馈赠怜悯养精蓄锐金碧辉煌 D . 荒诞琦岖好逸勿劳饶有兴味 3. (2分)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山西人为啥爱吃醋?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温差较大,水土碱性大,俗称“水土硬” ,而醋的酸性正好能中和碱性,吃醋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身体健康。山西面食闻名全国,山西人喜欢吃面食,而面食相对难消化,吃醋能增加身体的胃液酸度,有助面食的消化吸收。醋还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增加人体微量元素等好处,山西人的美食自然也就离不开醋了。 A . “高原”是名词,“干燥”是形容词,“中和碱性”“软化血管”都是动宾短语。 B . “山西人的美食自然也就离不开醋了。”这个句子中,“山西人”作主语。 C . “吃醋能增加身体的胃液酸度,有助面食的消化吸收。”这是一个复句。 D . 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身体健康”前补“有利于”。

4. (2分)下列提取句子主干不正确的一组是() A . 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主干:泉水就是灵魂。 B .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主干:我回到故乡去。 C .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主干:我们散步。 D . 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身体里松懈下来了。主干:一股劲儿在身体里。 5. (2分)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 《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A . 毁灭彷徨莽原呐喊 B . 莽原呐喊毁灭彷徨 C . 莽原彷徨毁灭呐喊 D . 毁灭呐喊莽原彷徨 6. (2分)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倔(jué)强阔绰(chuò)模(mú)样叱咤(zhà)风云 B . 愤懑(mèn)挫(cuō)折着(háo)落深恶(wù)痛疾 C . 愜(qiè)意埋(mái)怨脊(jǐ)梁廓然无累(lèi) D . 压轴(zhóu)下载(zài)友谊(yì)忧心忡(chōng)忡 7. (2分)下列句中画线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策之不以其道益慕圣贤之道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

备课本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整册教案 1《女孩独立》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圈划词句,使学生掌握边叙边议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中母亲不同阶段的想法和做法的探讨,感受女孩走向独立的每一个阶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人都是要长大要独立这一道理,明白应正确走好独立的每一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理解母亲的想法和做法? 2、文章中三次写到照片,用意是什么? 3、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导语设计:你眼中的独立是怎样的呢?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讨论) 2、走近秦文君: 1954年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儿童文学》主编。1982年起开始发表处女作,迄今已出版作品四百万字左右。 主要作品:《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天棠街3号》、《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等。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圈划出不熟悉的词语,准备交流。 2、疏通字词及读音: 怯怯的探头探脑阅历记载荣耀情深意切葱郁泪如泉涌积淀崛起六神无主慰藉怂恿安详甜腻瞥见心乱如麻秉性冷言冷语翌日豁然开朗兴致勃勃心心相印喜极而泣 (三)分析概述作者独立的事件和过程以及收获: (“我”为何要保留一张14岁时拍的照片?) 人物:14岁的我 事件:初次离家外出学农 过程:怯怯的充满好奇……有了底气仿佛有了阅历 感悟:人都是要长大要独立的。从独立中感悟到了愉悦,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guī),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B.他正料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liǎn)在盒子里。 C.我的手指搓捻(cuō niǎn)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D.突然间,我恍(huǒng)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2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叶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稻草人》等。 D.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如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嗤(chī)笑劫掠(lüè)尊(zūn)循前扑(pū)后继 B.蜗(guō)行中(zhòng)伤亵读(dú)薄暮冥冥(mīng) C.停滞(zhì)阔绰(chuò)撩(liáo)逗觥(gōng)筹交错 D.婵(chán)娟筵席(yán)折(zhé)了本自惭形秽(hìu)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在歌声中唤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让更多的中国人得以传承经典、了解经典、走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闵行区龙茗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四制)

龙茗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运用(4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全是名词的一组是()(1分) A.脚步诀别鱼塘啄食 B.菜畦绿萍喉咙白颊 B.发髻趣味传授信服 D.质朴淡雅絮叨静默 2.选出下列选项中不是敬辞的一项:()(1分) A.劳驾 B.见教 C.高就 D.赐教 3.下选项的数字中,是确数的两项是()()(2分)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岁寒三友 B.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D.三思而行 二、文言文(27分) (一)默写(10分) 4.潮平两岸阔,。 5.,随军直到夜郎西。 6.,非宁静无以致远。 7.学而不思则罔,。

8.《观沧海》一诗中,“”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怀、昂扬的精神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观沧海》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4分)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本曲中,“”是秋天独有的景象。(2分) 10.下面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全曲写了夕阳下的九种景物,描绘出一片萧瑟凄凉的秋景。 B.首句展现的萧瑟景象,与断肠人的心境相吻合。 C.“小桥流水人家”与作者追求悠闲的士大夫生活相映,反衬了作者漂泊的伤感。 D.枯藤、老树等有形之物,与无形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7分)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1.本文选自《》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13.杞人前后的心理变化是(2分) ——疑惑—— 14.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讽刺了那种无端担心,旦缺乏最起码的常识和经验的人。 B.讽刺了那种忽视祖祖辈辈的生活经验,为了一件从未发生的事而庸人自扰的人 C.讽刺了对一件事情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产生畏惧的人 D.告诉了我们不要因无端的事情而产生不必要的担忧。 (四)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6分) 《论语》选读

上海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古诗文

上海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古诗文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

七年级(下)古诗文整理 春寒 (指冬天刚过,春天刚刚来临时的余寒。此时北方多霜、雪,南方多雨。) 宋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释】 ①选自《简斋集》。陈与义(1090~1138),号简斋。宋代诗人。此诗写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 ②巴陵:古郡名,今湖南岳阳市。 ③园公:诗人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④胭脂:一种红色颜料。也泛指红色。 【译文】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料峭的春寒,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在风雨的侵袭之下,已经开花的花朵凋零了。尚未绽开的蓓蕾不吐艳了。园林中的新花嫩叶全在寒风冷雨中萧瑟。叫人担心害怕!那边短篱旁,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简析】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借海棠写自己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

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 宿甘露寺僧舍 (宋)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hè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词释】 ①甘露僧舍: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②松声万壑(hè):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壑:山谷,山沟。 ③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山一样。 【译文】云雾弥漫在枕边,山峰环绕在近旁。 躺在床上倾听松涛阵阵,无数山谷像在呼啸哀歌。 如果要看冲天巨浪拍起, 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1] 【鉴赏】 甘露寺居山临江,林木苍翠,风景秀丽,是镇江的一大名胜。诗人不写甘露寺的白日美景,而用工细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空阔奇妙的江南夜色图,写出了江水的壮观和甘露寺的险要。首句写山峰的云气,次句写山谷的松声,末两句写长江的风采。一句诗一个画面,全诗浑成合美。诗中有画,景中有情。

最新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文言文所有重点课文点击(含答案)

口技 一、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三、解释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施.八尺屏障() 3、众妙毕.备() 4、会.宾客大宴() 5、众宾团.坐() 6、夫叱.大儿声() 7、宾客意.少舒() 8、虽.人有百手() 9、妇抚儿乳.()10、奋.袖出臂() 11、但.闻屏障() 12、其夫呓语 ..() 六、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 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 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 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七、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 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毕业典礼B.毕生精力C.丑态毕露 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莫名其妙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 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回答下列问题: ⑴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程,作者抓住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沪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沪教版学习没有捷径,能力增强自信,乐观有益人生!祝你学习进步!成功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努力坚强的人例外。相信你,就是那个努力的人!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沪教版》,供大家学习参考。 《论语》十二章 1、孔子及其*言行;20;儒家;丘;仲尼; 鲁;教育;思想;贤*七十二人 2、lún;yuè;xǐng;chuán;yùn;yú; wǎng;dān;dài;hào;gōng;dǔ 3、(1)生气,发怒 (2)当,做 (3)真诚,诚实 (4)疑惑 (5)独立做事情

(6)忠实,坚守 (7)能忍受 (8)这,指河水 (9)以......为乐趣 (10)对,对于 4、(1)不亦说乎;不亦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学面不思则罔 (4)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匹夫不可夺志也 (6)博学笃志;切问而近思 (7)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 (8)不舍昼夜 5、(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⑤⑦⑧;②④⑥⑨⑩;

、学习方法;为人处世的方法;道德修养 8、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温故”和“知新”不是互相补充的平行并列关系,而是一种递进关系 9、安贫乐道 10、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2、略 13、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来也与 14、花甲;古稀;耄耋 15、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6、颜回能闻一知十,而子贡则只能闻一知二。表明孔子是一个谦虚严谨的人 17、略 我的早年生活 1、lù;yíng;qiǎng;zhuó;xī;mò;mǒu; tuò;shè;qīng 2、丝;滞;煌;涯;宏;具;憾 3、(1)尴尬 (2)滚瓜烂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