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汉字简化的基本原理

第一场汉字简化的基本原理
第一场汉字简化的基本原理

第一场:汉字简化的基本原理

引言

语言的产生使人类最终脱离了动物界,文字的产生使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人类迄今为止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创造的;语言是人类发展的第一级推进器,文字是人类发展的第二级推进器;改善语言、文字,就是改进人类发展的推进器。

语言是人类用于思维和交流的符号系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语言的使用方式是说和听,文字的使用方式是写和看。人类对语言只能引导和小幅改进,对文字则可以做出较大幅度的改进。

文字分为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和记号文字。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是表音文字,联合国192个会员国,除了中国完整用汉字(另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日本、韩国部分用汉字,其余国家一律用表音文字。汉字在甲骨文、金文、篆文阶段基本上是表意文字,隶变以后从基础和总体上说,记号化了,基本成为记号文字。

表音文字由于字母数量较少,字母读音和语言里的词的读音发生规律性的联系并同步转换为语义,因而比较好学好用;记号文字符号多,和语言里的词的联系靠规定关系,因而比较难学难用。但是在目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汉字依然是中国和世界华人社会主流文字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汉字的助手和补充。

汉字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向着简化的方向发展。体态的简化到楷书就已经定型,结构的简化一直延续到当今。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顺应汉字发展规律和适应社会需要,在大陆把长期流行的“手头字”“俗字”“破体字”上升为规范汉字,定名为“简化字”;新、马、泰等国家和联合国秘书处也采用简化字;但是在港澳台和海外部分华人中依旧使用繁体字——这样从世界范围看,就出现了简化字和繁体字同时并用的局面

在世界华人社会,既使用所在国的语言和他们的表音文字,也使用汉语和汉字。华人新生代的语文教育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汉语处于必然的一种弱势地位,汉字又相对难学;二是究竟学习繁体字还是简体字,难以适从。

根据我的研究,我认为简化字降低了学习、使用的难度,对于改善下一代的华文水平并通过汉字的写和看来巩固、支持和发展汉语的听和说,是具有极大帮助的。因为汉字简化背后是有科学原理支撑的,这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问题——

一、从语言学看汉字的简化

汉字是记录汉语词和词素的书写符号,只要某个汉字能够对应于汉语的词或者词素,那么不管这个汉字笔画多少,就很好完成了自己的记录任务。

二、从符号学看汉字的简化

符号都是假定的、全社会约定俗称的,如果人们发现另一种符号系统既简便而且效率高,那么全社会可以重新进行一次假定、约定俗成。

三、从经济学看汉字的简化

主要观点:投入最小化,产出最大化,是经济学追求的目标;汉字简化能够在汉字的学习和使用上降低人们的投入(时间、精力),而提高其产出(效率)。

四、从语言和思维的速度看汉字的简化

主要观点:口头语言表达和头脑中思考问题的速度都大大高于书写的速度,因而追求书写速度是汉字简化的不竭的动力。

五、从汉字的记号化看汉字的简化

主要观点:汉字隶变后不再象形,形声字近80%不能准确表音,表明大多数汉字成了死记硬背的记号,与其采用笔画繁多的记号,不如采用笔画简单的记号。

第二场:汉字简化的历史回顾

引言

汉字简化的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汉字体态的变化,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到隶书,到楷书、宋体,汉字的容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第二,汉字结构的变化,也就是汉字笔画的多寡,例如,汉字繁体字部件、笔画繁多,简化字部件、笔画简约。

由于当今人们在汉字体态的变化上认识一致,所以这个问题不必谈论,这里要讨论的是汉字结构的变化。

一、从商周到清代的汉字简化

象形字相对于实物是简化,甲骨文相对于金文是简化;甲骨文、金文内部的异体字是简化;隶变对汉字的简化;历代简化字的数量;历代书法家对简化字的贡献。

二、民国时期的汉字简化

陆费逵、钱玄同、黎锦熙、胡适、刘半农等学者的贡献;文化界名人陈望道、蔡元培、邵力子、陶行知、郭沫若、胡愈之、叶圣陶、巴金等人的积极响应;前国民政府简化汉字的政府行为。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汉字简化

1956年分四批公布简化字,1664年汇集成《简化字总表》;1977年12月20日发表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86年6月4日宣布废止;2000年10月31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2009年8月12日发布《通用规范汉字表》。

第三场汉字简化的方法和效益

引言

简化字和繁体字并不是截然不同的文字体系,而是同一系统的分支,是“兄弟”关系。从记录原则来说,都是一个汉字整体上与汉语的一个音节、一个单音节词或者单音语素相对应;从结构上说,繁简汉字间有种种“似曾相识”的“血脉”关系,从时间上说,都是对古代汉字的继承。归纳起来,历史上的汉字简化方法或者说繁简汉字在结构上的对应关系有以下几种:

一、简省偏旁

墾→垦務→务廣→广鑿→凿飛→飞標→标燭→烛婦→妇習→习點→点

二、同音替代

主醜→醜幾→几後→後餘→餘徵→征鬭→鬥

裏→裏製→制薑→姜麵→面範→范繫→系

三、草书楷化

辦→办書→书學→学東→东門→门爲→为

樂→乐當→当盡→尽專→专歸→归頭→头

四、符號代替

風→风趙→赵對→对歡→欢戲→戏雞→鸡

難→难鄧→邓這→这樹→树聶→聂鳳→凤

五、简换偏旁

優→优蘋→苹撲→扑燈→灯襖袄現→现遷→迁趕赶遠→远補→补竊→窃認→认

貨→货貸→贷販→贩錢→钱說→说話→话

論→论稱→称皺→皱實→实辭→辞禮→礼

六、改换造字法

如:網→网從→从無→无:滅→灭寶→宝態→态筆→笔

七、简存轮廓

棄→弃馬→马專→专糞→粪奮→奋齊→齐喬→乔陸→陆

2235个简化字平均每字10.3画,被简化的2261个繁体字平均每字16画;另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这些字和未经简化的常用字构成国家通用的汉字体系,培养了迄今60岁以下的十多亿的人口,出版了数亿图书以及报纸杂志,进而成为电视、网络用字,成为成为联合国秘书处的中文用字,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文用字。

第四场汉字简化与各个相关问题的关系

引言

语言文字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每一个使用它们的人,每个人每天都要使用语言文字,即使是盲人、聋哑人也分别使用到盲文、手语。因此,语言文字工作绝不单纯是语言学学者的事情,它既是国家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先导工程,又是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它和相关问题的关系。就目前简化汉字来说,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它和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的关系。

一、与文化继承的关系

文化继承的主要障碍是汉语从文言到白话的语言变化;文化继承是有社会分工和分层次的;繁体字在古籍印刷、书法艺术、名胜古迹中依然使用。

二、与国家统一的关系

主要观点:历史上的分分合合是由政治、军事、经济因素决定的,不是由文字不同形成的;政治统一能够促成文字的统一,文字相同并未能阻止政治的分离。

三、与政治派别的关系

主要观点:文字和语言一样,其本身都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思想可以有政治性、阶级性,语言文字工具本身是没有政治属性的。

四、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主要观点:一部分简化字是古代书法家创造的,传承字有不少笔画简单的字,可见字好看主要取决于书法家的艺术功力;国家允许展览、出版的书法写繁体字。

五、与现代科技的关系

主要观点:打字不能代替学字、写字;显示屏上简化字结构清爽;信息技术需要汉字统一,汉字的统一是输入码统一和机内码统一的必要前提。

结束语

语言是民族的特征之一,是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之一;文字对于语言有保留、巩固的作用。因而通过学习汉字来保留、巩固汉语,对于海外华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由于汉字的独特的记录语言的方法、原则,这种文字比起世界通行的拼音文字来,数量庞大,结构复杂,难学、难记、难查、难用;但是,由于汉字拼音化在目前各方面的条件还不成熟,我们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还必须使用方块汉字。

简化字降低了传统汉字难学、难记、难查、难用的程度,应该逐步扩大简化字的应用范围。

汉字教学可以采取种种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譬如看图识字法、俗文字学阐释法、集中识字法、规律类推识字法、注音识字法,其中效率最高、最有前途的是注音识字法,就是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并在一定场合代替汉字的方法。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案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介绍我国在汉字简化和规范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 1、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起尊重汉字、爱护汉字的观念,并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来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分析一组错字,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繁体字和异体字,了解什么是简化字以及繁体字、异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 二、推进新课 1、找出错字。让学生说明例句中的加点字错在什么地方(应暗示这些错误的类型不同)。学生可以分小组查阅工具书(尤其是《新华字典》)和开展讨论,特别要注意字典中正文字条与字条后边括号中的字有什么关系。 2、分条讲解。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条讲解。教师在分条讲解时,可以再举出一些例子。也可以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其他不规范用字的例子。 三、相关知识补充[来源:] 1、有关例字补充。简化字来源于已有同音字,如:丑(子丑寅卯)/醜(醜陋)→丑,谷(山谷)/穀(稻穀)→谷,板(木板)/闆(店老闆)→板,制(制度)/製(製衣)→制,面(面孔)/麵(麵條)→面,等等。一简对多繁,如:歷(经歷)/曆(曆法)→历,復(反復)/複(複雜)→复,纖(纖细)/縴(縴绳)→纤,

臺(高臺)/檯(榭檯)/颱(颱风)→台,等等。[来源:] 2、汉字“瘦身法”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汉字简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1)猜猜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以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为标准的简化字。下面这些字是简化前使用的繁体字,请说说它们分别对应的简化字是什么。[来源:] 麗離潔鄉趙漢權對開奮際陽擁 蘋東郵響驚竈體傘龜齊齒區鳳 興為長淚塵專貝學聲滅書擔審 (2)想想汉字是怎么简化的 汉字简化有很多种办法。下面就把繁体、简体两种字形放在一起比较,来看看当时的汉字改革者们是怎么开动脑筋,给汉字“瘦身”的。 3、请按照简化方法给这些繁简字形归类。 麗-丽,聲-声,滅-灭,離-离,鄉-乡,開-开,奮-奋,際-际,陽-阳; 潔-洁,驚-惊,響-响,郵-邮,審-审,擔-担,蘋-苹,擁-拥,竄-窜; 體-体,竈-灶,塵-尘,淚-泪; 傘-伞,龜-龟,齊-齐,齒-齿; 區-区,趙-赵,漢-汉,權-权,對-对,鳳-凤,興-兴; 學-学,貝-贝,長-长,為-为,書-书,東-东,專-专。 4、归类后可以总结出汉字简化的几种方法来: 第一种是省略法。有的是省掉了字的一边,如“麗-丽”;有的是省掉字的一角或仅保留字的一角,如“聲-声”;有的是省掉字的内部或外部,如“奮-奋”。 第二种是形声法。包括简化形声字的形旁,如“驚-惊”;或简化形声字的声旁,如“擔-担”;或把非形声字改成形声字,如“郵-邮”。

不规范标准使用汉字的标准示范

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示例: (1)示例:①望文生义,不能准确地辨音析义。②粗心大意,书写潦草。 ③喜欢标新立异,尚未养成使用规范汉字的习惯。④受社会中不规范汉字及网络语言的影响。 (2)示例:不仅不利于语言表达与交流,而且严重地损害了汉字使用的严肃性。 (3)示例:④让错别字无处藏身!②使用规范汉字,人人有责。③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汉字。④规范汉字书写,彰显汉字魅力。 一是别字将字“甲”写成字“乙”,这是最大量的错别字。因为读音相同相近,如“账本”误为“帐本”,“粗犷”误为“粗旷”;又因为字形相似,如“气概”误为“气慨”,“装潢”误为“装璜”;还因为意义混淆,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贬”。再就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指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还有,忽视语文法规,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其实,早在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叠”、“覆”二字已经恢复使用。 二是错字书写中笔画多或少,如“污染”的“染”经常有人在“九”中加上一点,“茂盛”的“茂”下面多加一点。 三是不规范的简化字如写二简字(第二次简化字简称“二简字”,1986年国务院批准废止第二次简化字方案),将“玻璃”的“璃”字右边写成“力”,将“酒

水”中的“酒”右边写成“九”,将“算术”的“算”写成“”,将“太原”的“原”写成“元”。 四是滥用繁体字已经简化了的字仍然写成繁体字,这是用字不规范的表现,应该属于错别字的范畴。如常用的繁体字“观点”、“表现”、“论坛”。 五是滥用谐音如今许多广告词中的滥用谐音最多。如卖沙发的写成“坐想(享)其成”,卖饮料的写成“饮(引)以为荣”,卖蚊香的写成“默默无蚊(闻)”,卖衣服的写成“换(焕)然一新”等,这种谐音的滥用误导了学生对正确汉字的认识和使用。《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使用成语、词语不得滥用谐音字。”虽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对此条没有特别的规定,但建议学生在作文中尽量不要使用成语谐音。 六是书写不规范汉字书写笔画要规范,不规范的书写会造成对字的理解有偏差。如“本”指草木的根或茎干,泛指事物的根本或者根源,与“末”相反,有的人写成“大十”上下结构,就失去了字本来的意义。 规范使用汉字的意义: 我国现代汉字规范工作酝酿于20世纪上半叶。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这一工作开创了全新的局面。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多项汉字规范,初步实现了社会用字标准化,推动了我国教育、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近20年来,随着国家现代化、信息化事业的快速推进,我国语言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语言文字规范同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联系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在新时代、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案。

教育实习教案 指导老师:xx 实习生:xxx 2013年3月15日星期五第二节课本人本次实习第1个教案实习学校:xx市第x中学实习班级:高二(1)班实习科目:语文 教学课题: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教材名称:选修*语言文字运用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册自用参考书:《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教师参考用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无多媒体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汉字简化和规范方面取得的成果。 2、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方法和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使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汉 字。 教学重点:汉字简化的方法;规范使用汉字的要求。 教学难点:汉字简化的方法;“繁”“异”带来的麻烦 教学方法:提问法,实践法,讲析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自我介绍:同学们、老师大家好,首先我来自我介绍一下,我x,名xx,(给大家 板书一下)我是来自xx大学大三的一名实习老师,所以大家以后可以叫我x老师。今天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讲课,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有点小激动。同时这是我人生的第一课,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配合我。拿出你最好的状态来,集中注意力,跟上我的节奏,咱们一起把这堂课上出最好的效果,上成一堂值得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去会回忆的一堂课,好不好?(同学们:好!) 二、导入: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在开始新课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 孔乙己吗?(知道)他是谁创作的哪部作品里的人物?(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非常好!只是咱们初中学过的一篇文章,看来大家对初中的知识掌握的还是不错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主要内容是说孔乙己迂腐不堪,为了显示自己学识的渊博,他教酒店的小伙计写“回”字的四种写法。下面给大家读一下(给学生读那段文字),如果大家有认真的听,那么从其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孔乙己是很以自己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为骄傲的,其实说白了就是想得瑟一下,但孔乙己可以说是热脸贴了冷屁股,小伙计对他是很不屑一顾的,这让孔乙己很受伤,并且感到非常的遗憾和惋惜。那么同学们还记得学习这篇文章时,老师告诉你们“回”字是不是真的有四种写法?都是怎么写的?(学生:不知道)那我就有机会得瑟一下了,“回”字是真的有四种写法的。(给同学们板书“回”字的四种写法) 三、课堂活动:你认识这些字么?(本环节采用实践法进行,通过这个活动让同学提高 兴趣) 给出下面几个句子,注意其中加点的字的写法究竟对不对呢?如果不对找出并改正过来。 (1)本商店出售茶幾。(2)皇後大酒店欢迎您。 (3)这些字有什么区彆。(4)向大家錶示欢迎。 (5)本店洗發理發。(6)他最喜欢家乡的汤團。 (7)本店回收氿瓶。(8)此处不仃车。 (9)村子前有个小山坵。(10)屋子里很安靜。 正确答案:几,后,别,表,发,团,酒,停,丘,静 四、这些错误很值得我们思考:这些字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

浅谈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浅谈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学校:白莲河乡中心小学姓名:方彦红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语言成长与积累的重要阶段,这使得一些事物直接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人生。在现代社会,语言的多样化使得他们有时会迷失方向,就此,我认为学校有必要进行语言的规范,通过各种活动以提高全体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 关键词:规范的重要利用网站优化训练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语言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用语逐渐盛行,这对我们的传统语言形成了一种冲击,对我们学生语言的成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就此我想谈一谈自己的个人意见。 一、充分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日趋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信息化。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交通和信息的挑战、劳动和就业的挑战无不在21世纪的教育中充分表现出来。先进的教育思想决定着教育发展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所以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把教育的现代技术手段视为参与21世纪竞争的基础条件。因为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手段的竞争!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已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中文信息处理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中文信息处

理的先决条件,普及普通话的用字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交换的效益和水平;反过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必将有力地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提高国民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二、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的强大功能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服务。学校网站设有“语言文字专栏”,介绍普通话规范知识、汉字规范知识,供师生学习;发布学校创建示范校活动实施方案及有关要求和安排,宣传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等等。内容丰富,形式活泼。通过这一栏目,师生可以从校园网上及时查阅国家语言文字相关的方针政策、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模拟练习、语言文字知识、测试达标情况等信息,了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新举措,为进一步开拓语言文字组织和宣传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 三、充分利用广播、幻灯、录音等多媒体资源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优化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环境。 1.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定时播放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内容。 2.学校要求教师尽量使用幻灯、投影、录音等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 3.微机课教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语文教师进行字音教学要求尽量使用多媒体制做课件,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要利用多媒体的有利条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交互性等进行字音教学。课文朗诵尽量使用教学录音,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朗诵示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论汉字的简化及其优劣

论汉字的简化及其优劣 摘要:由于繁体字过于复杂、繁难,于是人们通过“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及各种方法将其简化。简化之后的文字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繁体字的简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 一、简化的原因 古代的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结构的标音表义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日益复杂起来,或者是因为一个字从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出于字形上分化区别意义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汉字上增添成分。例如“益”,本字就是表示水在器皿上,表示溢出,会意字,后来表示又产生了更加这样的意义,例如“精益求精、老当益壮”,所以本义就另外创造一个“溢”来表示,这样汉字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有些字结构上叠床架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难。 俗话说物极必反,汉字结构繁化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在使用过程中开始简写汉字,省改笔画,形成了一大批的简化字。 二、简化原则与方法 1、简化原则 汉字简化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 2、简化方法 (1)、采用比画简单的古字或俗字。如“网”、“启”、“礼”(采用古字);“灶”、“粮”、“吊”(采用俗字)等等。 (2)草书楷化。如“专”、“东”、“汤”、“乐”、“当”、“买”、“农”、“孙”、“为”等。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如“鸡”、“观”、“戏”、“邓”、“难”、“欢”、“区”、“岁”、“罗”、“刘”、“齐”等。 (4)仅保留原字的有特征的部份。如“声”、“习”、“县”、“医”、“务”、“广”、“条”、“凿”等。 (5)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如“辽”、“迁”、“邮”、“阶”、“运”、“远”、“扰”、“犹”、“惊”、“护”等。 (6)保留原字轮廓。比如“龟”、“虑”、“爱”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同音字合并为简单的那个字。比如“里程”的“里”和“里面”的“里”合并,“面孔”的“面”和“面条”的“面”合并,“皇后”的“后”和“以后”的“后”合并,“忧郁”的“郁”和“郁郁葱葱”的“郁”合并。 三、简化后的优劣 1、简化后的优点 (1)减少了汉字的笔划数目,使汉字变得易于书写。原来的繁体字平均笔画是16画,简化后平均笔画是10.3画。 (2)提高了阅读的清晰度。 (3)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 (4)简化后产生了一些新形声字表音比繁体字准确。 (5)有些简化字便于分解和称说。 2、简化后的缺点

简化字表整理(精简版)

---------------------------------------------------------------最新资料推荐------------------------------------------------------ 简化字表整理(精简版) 第一表不作简作偏旁用的简化字本表共收简化字 350 个,按读音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本表的简化字都不得作简化偏旁使用。 A碍[礙] 肮[骯] 袄[襖] B坝[壩] 板[闆] 办[辦] 帮[幫] 宝[寶] 报[報] 币[幣] 毙[斃] 标[標] 表[錶] 别[彆] 卜[蔔] 补[補] C才[纔] 蚕[蠶]N1 灿[燦] 层[層] 搀[攙] 谗[讒] 馋[饞] 缠[纏]N2 忏[懺] 偿[償] 厂[廠] 彻[徹] 尘[塵] 衬[襯] 称[稱] 惩[懲] 迟[遲] 冲[遲] 丑[醜] 出[齣] 础[礎] 处[處] 触[觸] 辞[辭] 聪[聰] 丛[叢] D担[擔] 胆[膽] 导[導] 灯[燈] 邓[鄧] 敌[敵] 籴[糴] 递[遞] 点[點] 淀[澱] 电[電] 冬[鼕] 斗[鬥] 独[獨] 吨[噸] 夺[奪] 堕[墮] E儿[兒] F矾[礬] 范[範] 飞[飛] 坟[墳] 奋[奮] 粪[糞] 凤[鳳] 肤[膚] 妇[婦] 复[復] [複] G盖[蓋] 干[乾]N3 [幹] 赶[趕] 个[個] 巩[鞏] 沟[溝] 构[構] 购[購] 谷[穀] 顾[顧] 刮[颳] 关[關] 观[觀] 柜[櫃] H汉[漢] 号[號] 合[閤] 轰[轟] 后[後] 胡[鬍] 壶[壺] 沪[滬] 护[護] 划[劃] 怀[懷] 坏[壞]N4 欢[歡] 环[環] 还[還] 回[迴] 伙[夥]N5 获[獲] [穫] J击[擊] 鸡[鷄] 积[積] 极[極] 际[際] 继[繼] 家[傢] 价[價] 艰[艱] 歼[殲] 茧[繭] 拣[揀] 硷[鹼] 舰[艦] 姜[薑] 浆[漿]N6 桨[槳] 奖[奬] 讲[講] 酱[醬] 胶[膠] 阶[階] 疖[癤] 洁[潔] 借[藉]N7 仅[僅] 惊[驚] 竞[競] 旧[舊] 剧 1 / 4

规范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规范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北马路小学郝美玲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文字。从殷墟甲骨时代至今,已经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作为文化和信息的载体,它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至今仍在为四化建设服务着。同时,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汉语内部的方言也是多且复杂,这些都给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交际带来一些困难。作为唯一能够跨越汉语方言隔阂,沟通各兄弟民族交际的普通话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语。而规范汉字,则是记录这种共同语的最好工具。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意义重大。 可是,当我们闲暇时,漫步于大街小巷,就能发现处处都是语文,但细心一看,街头的店名、标语、匾额都不太统一,有的是简体字,有的是繁体字,有的是冷僻字,有的甚至是错别字……各种各样,参差不齐。这都是有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规范街头用字的重视力度不足,相关部门管教不严,使至此等现象越来越严重。我认为:不规范用字的情况是不容忽视,如:有的把螃蟹的“蟹”写成“蚧”;有的把夜宵的“宵”写成“肖”;有的把兰花的“兰”写成“兰”等。这些字给我们带来多多少少的影响,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对语文的掌握不太深,接触到这些不规范的字后,久而久之,而“以错替对”,这是多么不应该啊! 不仅此例,当下社会,出现了许多亵渎汉语言文字的行为表现,诸如“牙口无炎”、“默默无蚊”……这些乱用“谐音”的做法,扰

乱了优美的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对我们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是很不利的。 我认为,适当的幽默没什么不可以,但不能扰乱了优美的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比如消防宣传中“防范于未然”故意写作“防范于未燃”……这样的文字看多了,即便是成年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难免会有混淆弄错的时候,很难想象对在语言学习阶段的中小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一、工商部门在批核群众门牌时,要严加管理,因为这是导致街头用字不规范的源头,要在此先杜绝。二、有关部门勤检查,防止有“漏网之鱼”,使街头用字统一、规范。三、多以媒体的形式宣传规范街头用字的重要性,加强市民群众的意识。 四、市民要做到自律,特别是一些政要与名人,他们为商厦、公司所题词、题匾时,都不要以习惯为由,随心所欲抒发出他们认为是“字”的“字”。各人做好自己的本份,那么不规范的字就会大大减少。五、对于不够规范的店铺用语实行警告,屡教不改者实施适当的处罚。 六、学校多组织此类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让祖国的花朵从小了解这方面的内容,提高意识。 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在全社会大力推行规范汉字,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物和公务用语用字、公共场所用语用字等,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汉语有“雅言”的传统,作为文化节的口号用语更应该使用雅正的书面语,语言风格优雅。《淮南子》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说明文字的功用,可以惊天地泣鬼神。汉语言文字,字型优美,内涵丰富,表情达意,传达信息,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不可随意乱用,否则会糟蹋了这份宝贵的人类财富。

浅谈现代汉语的规范问题.doc

浅谈现代汉语的规范问题- 浅谈现代汉语的规范问题 随着我门国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执行和推广,现代汉语语言规划工作的宗旨是大力的推广普通话执行并认真推广汉字的规范化,做好语言文字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让现代汉语健康的发展下去,尽量的去发挥语言文字在我们的周围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然而,在我生活的周边,还存在着现代汉语使用的不规范的现象,这种现象要引起广大汉语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对此,本文首先探讨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分析了汉字的特点及其标准化,最后浅谈了为什么会出现现代汉语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呢?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如下探讨研究。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使规范明确的问题 规范不明确的问题就是针对一些比较具体的语言运用问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则。对于规范不明确这个问题,我们要按照语言的发展规律给出一些倾向性建议,式的语言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现代汉语要以北京语音和北方话为标准语音基础方言。 2、如何使规范普及的问题 对于规范不普及的问题,就是指当今人们还不了解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和要求,普通话在各个不同的地区还未得到完善的推广,语言用字上还有待进行更改。规范不普及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当今,现代汉语规范化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就是宣传规范和说明规范。因此说,我门国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执行和颁布,对于语言规范化的普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

用。为了促进语言的规范化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我们要将语言规范工作的目标定位在为人们的交际、思想和认知服务上。在社会上对于语言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特点,要采用辨证的思想认识,对其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分析。第二,处理好普通话同方言的关系。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并不是说要消除普通的方言,简单地说,让使用方言的人们也要掌握语言规范的内容和正确的使用现代汉语,已达到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第三,正确的处理好语言文字规范同语言文字发展的关系。语言文字的规范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更有利于语文教学有所参照。 二、现代汉语语言汉字的特点及其标准化 汉字是由字形和字音以及字义这几种关系复杂组成的一个文字,所为汉字的标准是指,对于现代汉语在用字的过程中来进行系统的整理,在此基础上来达到实现汉字的定量、定音、定形以及定序。定量就是说在现代汉语文字使用的过程中汉字的使用数量。定形就是在现代汉语文字使用的标准形体即统一的字形。当今,汉字定形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滥用繁体字和滥造简体字。定音确定现代汉语使用文字的标准正确的读音,必须消除汉字的异常读音的现象。定序就是确定现代汉语使用文字的标准顺序。汉字的标准内容主要包括:定量、定形、定音、定序,这是当今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现代汉语语言文字出现不规范问题形成的原因 1、缺乏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当今,有个别的人认为在读汉字的时候读不准音,在写字的过程中出现写错别字是小事情。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过于强调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一集人文内涵等等,忽视了语言文字读音的规范化和书写文字的规范化。他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案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介绍我国在汉字简化和规范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起尊重汉字、爱护汉字的观念,并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分析一组错字,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繁体字和异体字,了解什么是简化字以及繁体字、异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 二、推进新课 1.找出错字。让学生说明例句中的加点字错在什么地方(应暗示这些错误的类型不同)。学生可以分小组查阅工具书(尤其是《新华字典》)和开展讨论,特别要注意字典中正文字条与字条后边括号中的字有什么关系。 2.分条讲解。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条讲解。教师在分条讲解时,可以再举出一些例子。也可以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其他不规范用字的例子。 三、相关知识补充 1.有关例字补充。简化字来源于已有同音字,如:丑(子丑寅卯)/醜(醜陋)→丑,谷(山谷)/穀(稻穀)→ 谷,板(木板)/闆(店老闆)→ 板,制(制度)/製(製衣)→ 制,面(面孔)/麵(麵條)→ 面,等等。一简对多繁,如:歷(经歷)/曆(曆法)→ 历,復(反復)/複(複雜)→ 复,纖(纖细)/縴(縴绳)→ 纤,臺(高臺)/檯(榭檯)/颱(颱风)→ 台,等等。 2.汉字“瘦身法”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汉字简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1)猜猜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以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为标准的简化字。下面这些字是简化前使用的繁体字,请说说它们分别对应的简化字是什么。麗離潔鄉趙漢權對開奮際陽擁蘋東郵響驚竈體傘龜齊齒區鳳興為長淚塵專貝學聲滅書擔審

不规范使用汉字现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不规范使用汉字现象 篇一:不规范文字 常见的牌匾广告中的不规范文字类型 第一,繁体字和简体字混杂使用。牌匾广告的不规范用字中,许多都是繁 体字、简化字混写。有些商铺在使用繁体字时,也会写出错字、别字,如混淆“發”和“髮”,把化妆的“妝”写成“粧”等。“开业”、“现”、“学”、“龙”、“发”、“结”、“楼”、“审”、“华”、“兴”等常见字也往往被写成繁体字。 第二,使用别字和第二批汉语简化字(简称“二简字”)。“二简字”已经被国家明令禁止,但使用“二简字”的问题在一些私人摊点和商品标签上仍比较普遍,如“副食”写成“付食”、“大饼”写成“大并”、“盒饭”写成“合饭”等。计量单位中的常见错字是“吋”,例如“52吋液晶彩电”。但该字已经在1977年被列入淘汰字,应该改用“英寸”表示。 第三,外文使用不规范。有中外文字混杂现象,如“魅平淡の族”、“一飞の那里”等。《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广告中不得单独使用外国语言文字。广告中如

因特殊需要配合使用外国语言文字时,应当采用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主、外国语言文字为辅的形式,不得在同一广告语句中夹杂使用外国语言文字。广告中的外国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恩,与中文意思不一致的,以中文意思为准。 第四,为图省事,一些文字“缺胳膊少腿”,如“配件”的“件”字掉了“人”字旁,变成“配牛”,“菠萝”写成“波萝”等。 篇二:当代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简析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当代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简析 姓名:门凤超 学号:100320000225 学习中心:保定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安玉霞 二〇〇八年十月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汉字使用不规范情况调查报告 汉字使用不规范情况调查报告 我校作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重要阵地之一,为了响应今年9月10日至16日举办的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我校组织师生志愿者对我区主要街道开展了啄木鸟行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案二 2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案二教学目标 1、识与能力:介绍我国在汉字简化和规范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起尊重汉字、爱护汉字的观念,并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分析一组错字,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繁体字和异体字,了解什么是简化字以及繁体字、异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 二、推进新课 1、找出错字。让学生说明例句中的加点字错在什么地方(应暗示这些错误的类型不同)。学生可以分小组查阅工具书(尤其是《新华字典》)和开展讨论,特别要注意字典中正文字条与字条后边括号中的字有什么关系。 2、分条讲解。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条讲解。教师在分条讲解时,可以再举出一些例子。也可以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其他不规范用字的例子。 三、相关知识补充

1、有关例字补充。简化字来源于已有同音字,如:丑(子丑寅卯)/醜(醜陋)→ 丑,谷(山谷)/穀(稻穀)→ 谷,板(木板)/闆(店老闆)→ 板,制(制度)/製(製衣)→ 制,面(面孔)/麵(麵條)→ 面,等等。一简对多繁,如:歷(经歷)/曆(曆法)→ 历,復(反復)/複(複雜)→ 复,纖(纖细)/縴(縴绳)→ 纤,臺(高臺)/檯(榭檯)/颱(颱风)→ 台,等等。 2、汉字“瘦身法”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汉字简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1)猜猜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以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为标准的简化字。下面这些字是简化前使用的繁体字,请说说它们分别对应的简化字是什么。 麗離潔鄉趙漢權對開奮際陽擁 蘋東郵響驚竈體傘龜齊齒區鳳 興為長淚塵專貝學聲滅書擔審 (2)想想汉字是怎么简化的 汉字简化有很多种办法。下面就把繁体、简体两种字形放在一起比较,来看看当时的汉字改革者们是怎么开动脑筋,给汉字“瘦身”的。 3、请按照简化方法给这些繁简字形归类。 麗-丽,聲-声,滅-灭,離-离,鄉-乡,開-开,奮-奋,際-际,陽-阳; 潔-洁,驚-惊,響-响,郵-邮,審-审,擔-担,蘋-苹,擁-拥,竄-窜; 體-体,竈-灶,塵-尘,淚-泪; 傘-伞,龜-龟,齊-齐,齒-齿;

非语文教师掌握汉字规范标准

非语文教师掌握汉字规范标准 一、汉字规范标准 汉字规范化,就是根据汉字发展的规律确立形体和书写的统一正字标准。规范汉字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传承字。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国家正式发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收的字。以上字表所收录字的范围内,三个字表的规定就是规范汉字的标准。未整理简化的传承字是指以上字表未收录的社会公认的汉字,以国家审定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大字典》为标准。凡不属国家公布和审定的字,都不是规范字,其中包括一切错别字、已经公布废除的异体字、繁体字、旧印刷字、《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体字和自造简体字。 二、教师用字规范的意义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不但在汉字规范化方面要率先垂范,而且应当认真教育学生读写规范汉字。这是国家法令的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如果在讲课板书和批改作业时,用字不规范,就会误人子弟。事实表明,中学毕业生仍写错别字的原因之一,与中小学教师用字不规范有密切的关系。目前,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比较淡薄,滥用繁体字,乱用不规范的简化字的现象相当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用字规范方面,要更尽职尽责。为此,必须采取措施让广大教师确立用字规范的意识,认真进行掌握规范汉字的训练。非语文教师板书、教案、批改作业和编制试卷用字要规范。 三、教师规范字书写要求 1、教师应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规范字书写标准。 2、教师备课要“条理清晰、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不写繁体字。 3、教师在板书、教案、作业批改及编制试卷等各环节都要书写规范字。 附:规范字书写要求:

关于汉字使用不规范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汉字使用不规范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 11月18日星期日 调查目的:调查了解现在街头汉字使用规范情况 调查人:万若澜 一、调查原因:中华汉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同音字,形近字混用、写错别字、写字潦草不规范以及滥改成语等情况屡见不鲜。所以我介于社会用字情况,展开实地调查。 二、调查内容 1、错别字 这幅图是我在实地调查中,在电脑城一个比较大的电脑店里拍到的,“张扬个性”的“扬”写成了木字旁的杨树的“杨” 另外,我还在CBD中央大街与CBD商业城分别发现了这几个个错

别字:一个包子摊的价格表上“烧麦”印成了“烧卖”,这是不规范的用法,并且稀饭的“稀”印成了“希望”的希,同一个价格表上竟出现两个错误,只能说这太不应该。 而我在商业城中发现的错误就更让人啼笑皆非了:一个卖十字绣的店铺中,招牌边闪烁的Led屏上有这样几个大字“十字绣专卖”, 可绣字却打成了铁锈的锈,这样的十字绣,估计没人敢买。 2、因写字不规范而造成的错误 这个错误是我在气象台小区发现的因为是手写字,所以有很多地

方不规范:“画”字中间的“田”一竖出头了、“美化”一词中,“美”少了一横,“化”的一撇没有出头。还有一个缺胳膊少腿的错字:“精神风貌”的貌少了一撇。这些虽然都是小错,但是这个布告栏是社区的窗口,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一个社区的好坏,出现错字只能说明写这个布告栏的人本身文化水平不算高。 三、结论 通过实地观察、走访,我认为,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改善,因为那些比较新的店铺基本上没有错别字,这说明人们的文化水平以及对用规范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过那些老一些、小一些的店铺中仍存在着用错汉字的现象。 四、呼吁 我希望我们在生活中杜绝错别字,从我做起,从每一个汉字写起,使用正确、规范文字。

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汉字姓氏的简化 学生:张文战 一、导论 1.1.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目的 众所周知,使用汉字的地区的国家除了中国大陆外,还有香港、澳门、台湾、新加波、马来西亚。中国大陆、新加波、马来西亚使用的是简体汉字;香港、台湾、澳门使用繁体汉字。 现在我们所在学的也是汉字简体字。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简体字好记好学方便使用。但有意见说繁体字才体现的出中华民族的精华。我个人觉得繁体字简体字各有所长,都有各的特色。 简体化繁体字方法是根据中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一版于1964年发表,源自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最新的版本是1986年修订版,共收2,288个简化字(第一表350个、第二表132个+14个、第三表1,753个、附录39个)。 中国人的姓氏随着历史发展到了现在据最新资料统计,中国的姓共有11969个(其中有些姓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不少消亡的)。其中单字姓是5233个,双字姓为4329个,三字姓为1615个,四字姓为569个,五字姓为96个,六字姓为22个,七字姓为7个,八字姓为3个,九字姓为1个。现在通用的姓氏约有四千七百多個,其中单姓居絕大多數,双字姓氏一百多个,三字以上的姓氏罕见。最常用的一百个姓氏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汉族中,平均每三十二萬人共用一个姓氏。大姓有:王、黄、陈、方、林、张、吴、蔡、杨、郭等等。 因为历史的原因所以越南人的姓氏大多数为汉姓,大多数都是汉越音。例如:阮、丁、李、范等。大姓有:阮、陈、黎、范、黄、潘、武、邓、裴、杜、胡等等。

《简化字总表》共有 2288个简化字。表示姓氏的繁体字也被简化。假设,现在我们跟台湾或香港人交流如果我们看不懂繁体字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姓什么名什么?再如果,我们去旅行、去光看些名胜古迹看不懂刻在石碑的繁体字。如果你研究考古,你看不懂文物上的汉字等跟姓氏有关的问题,等等。 本人是对着上述一些姓氏(繁体字与简体字)有关的问题而提出几种简化繁体字方法并从其让大家容易认出用繁体字描写的姓氏。希望在生活或工作方面对大家有所帮助。 1.2.研究范围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限于汉字姓氏的简化和规范(怎么简化?有什么规律可以认出繁体字姓氏。 1.3.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列举打比方。通过列举、举例子来说明。 二、研究内容 2.1.汉字简化的原则和方法 2.1.1. 汉字简化的原则 “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 2.1.2. 汉字简化的方法。 第一:省即简省字的笔画(简化偏旁) 第二: 并即把某几个字合并,保留其中笔画少的字。

整合语文选修系列语言文字运用同步练习:第三课第二节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含答案 精品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同步练习 【基础检测】 一.填空。 1、汉字的整理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_____,一个是______。 2、解放后我国在整理和简化汉字方面曾制订过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表,初步建立了现代汉语用字的字形规范。 3、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废止______方案,并且指出:"今后,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_______,以利于社会应用。" 4、《简化字总表》所用的简化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时,调整了几个字,其中"叠、覆、像"不再作____的繁体字。 6、异体字是_____的字,多音字指的是一个字具有_______,同音字则是几个字共有______。 7、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988年2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公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该表共收_____字,其中常用字_______个,次常用字______个。 9、1988年5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该表共收字_______个。这个字表是在1965年发表的________基础上增删制定的。 【答案】 1、简化笔画精简字数 2、《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简化字总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3、“二次简化”相对稳定 4、简化偏旁同音代替草书楷化换用简单的符号保留特征或轮廓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5、迭、复、象 6、音同义同而形不同几种不同的读音同一种读音 7、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规范使用汉字

《规范使用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使用规范字的重要性。 2、说一说你发现了那些使用汉字不规范的现象。 3、懂得使用规范字对我们汉字负责是爱国的具体体现。 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练中感悟。 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方法 按新课标要求活动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本教学活动的要求,班级学生分6组,每组6人,由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具体分工设组长一名,每组成员中中差等生负责搜集资料,搞调查工作,丰富活动素材,做好详实记录;优等生,组长负责形成以下书面材料: 1、活动计划。 2、组织活动。 3 、组织发言。4、撰写报告。 教学过程: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泱泱大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习汉字和学习,特别是中国孔子学院的推广,很多人越发的

喜欢汉语,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字进行交流,影响我们国家的形象,所以我们开展一次规范使用汉字的活动。 一、出示活动目标 1、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规范使用汉字。 2、分小组,讨论分工制定活动计划。 3、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二、活动指导 1、分工合理,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分工。 2、在调查的过程中,做好笔记以便汇报。 3、调查目标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事先讨论调查的内容,及方向。 4、要做好总结。 三、活动展示 1、按小组汇报讨论及调查的内容。根据学生调查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发言,说一说调查的不规范使用汉字的一些现象。 2、引导学生从小组反馈的情况中总结出滥用汉字的现象,找出原因。 3、进一步讨论部分商家为了促销商品,滥用汉字,滥用成语可以吗。 ﹙1﹚、学生思考。﹙2﹚、学生合作交流。﹙3﹚、展示回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第四节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一、填空题 1、五十年代中期,国家制订了积极而稳步地进行文字改革的方针,确定了、、为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 2、汉字整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 3、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 4、一般说来,一个汉字都有它的、、三个要素。 5、在现代汉语用字数量统计方面近来做了许多研究工作,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公布了《()》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前者收字3500个,后者收字7000个。 6、在现代汉字定形方面,有关部门做了许多工作,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等文件,从异体字整理、汉字简化、印刷体字形规范等方面做好定形工作。 二、判断题 ()1、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把汉字规范化和标准化作为当前汉字工作的主要任务。 ()2、汉字简化遵循从俗从简的原则。 ()3、汉字定形有两大任务。一是整理异体字,二是整理异形词。 ()4、汉字排列方法有义序法、音序法、形序法和号码法。 ()5、汉字编码是指把汉字变换成代码,主要指汉字输入码的编制。 三、问答题 1、《简化汉字总表》采用了哪些简化方法?举例说明。 2、什么是异体字?为什么要整理异体字? 3、汉字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 4、笔画法、部首法,在汉字的排列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5、汉字编码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2、简化笔画、精减字数; 3、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4、形、音、义; 5、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6、简化字总表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问答题 1、(1)简化部件(2)同音和异音代替(3)草书揩化(4)换用简单符号(5)保留特征和 轮廓(6)构成新的形声字和会意字 2、异体字是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异体字是不折不扣的累赘,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只会增加人们的负担,在学习和应用中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印刷、打字等工作中浪费物质财富。因而必须要进行异体字的整理。 3、汉字标准化包括:定量、定形、定音、定序。(1)定量是规定汉字使用的数量。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依据。(2)定形是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以〈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简化字总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基础。(3)定音是指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依据。(4)定序是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一般有音序、义序、形序为排列方法。 4、汉字编码概括起来主要有字形编码法、字音编码法和形音编码法。形码是根据汉字的笔 画、部件、部首等进行分解编码。音码是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编码的基础。形音结合是兼取字形和字音的特点进行编码。

浅谈汉字规范书写的指导

浅谈汉字规范书写的指导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第六条提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各学段中关于汉字书写也提出明确的要求:1-2年级: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4年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5-6年级: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因此,搞好写字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我谈谈教学中怎样训练学生的书写: 一、教会学生正确的坐势及握笔 1、坐势要正,手势要准。 写字,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坐势与手姿笨拙不堪。有的一手写字,另一手抵着头;有的俯头写,眼睛离纸面太近了;还有的头歪身也歪,写字就像在打瞌睡似的。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写字的工整、标准,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写字的正确坐势和握笔应该是:上身平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一尺左右。正所谓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桌沿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和“八个字”(头正、身正、肩开、足安)。坐势端正了,还必须心气平静,心正则笔正,笔正字才美。 对学生的坐姿和握笔,教师除提出整体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抓落实,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位。可以经常表扬做得好的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使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得到强化。 二、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1、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汉字的笔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