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题目: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出现的环境问题

院系:地球科学系

班级:理科0901(资环0901)

姓名:范甬杰

学号:3090103494

老师:程晓敢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出现的环境问题

前言:人们总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随着无序的开采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人们越来越感到水资源的危机,一系列与水资源有关的环境、生态和地质问题接踵而来,伴随着一次次的缺水危机,伴随着一次次的水价上涨,人们也渐渐明白水资源的宝贵和有限,为了生存相信人们总会不断地加深对水资源的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当然也不单单是水资源,地球上的一切资源都改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关键字:水资源污染破坏环境保护

摘要:目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环境不良、水污染严重和管理不善等。在三峡大坝建设的时候,就有很多的学者质疑,三峡大坝的建成必定会改变附近的地质结构,地下水的结构,及引发一系列破坏原有生态和环境的灾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物都有两面性,人们在感受到三峡大坝及自然水资源恩惠的同时,也难免否认近几年地质灾害的频发,事物总是在好处中伴随着一定的危机,希望人们能够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做好一切保护和预防措施,迎接危机的到来。

一、综合概述水资源开发利用出现的环境问题

1.1 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严重破坏

水是生命的源泉,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是依赖河流发展农业和生存,而古代一个兴旺的地方的衰败往往与水资源的破坏有关,中国古代楼兰曾是丝绸之路上亮丽的绿洲,这里商人络绎不绝、歌舞升平,但是随着水资源的不断枯竭,最后华丽的楼兰只是变成了沙漠中的沙城。而在现代,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更是体现在各种水利工程上,各种大坝和引水工程破坏了地层的结构,地下水的结构,还有当地原有的生态结构。由于水资源引起的生物的变化又伴随着食物链和生态链产生不断的连锁反应和破坏扩大。

1.2 城市用水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由于城市人口相对集中,而且城市人口也在不断的增长,还有各种工业的发展,对水的需要越来越高,但是供水的范围和总量有限,城市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趋尖锐。某些城市更是连居民的生活用水供给都有困难,水价不断上涨,各种珍惜节约水资源的广告深入人们的生活。

1.3 过度开发地下水引起的水环境问题

在许多城市和工矿区,地面来水不够用,就打井抽取地下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采取地下水的量越来越大,而地下水的自然补充和恢复又跟不上,如此入不敷出,天长地久就形成一个地下水面以城市和工矿区为中心,中间深,四周浅的大漏斗。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不断地过度开发地下水资源,必定导致地下水的增缺平衡,使得地下水一直处于超采状态,引起一系列的地质问题。

1.3.1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

不断地超采地下水势必会引起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在农田灌溉开采集中地华北平原,深层水位以3m/a左右的速度下降。而城市地区更是集中开采地下水,

必定导致中心水位大幅度下降,更是可能进一步导致地面沉降的问题。

1.3.2 地面下沉

城市的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导致深部含水层的压力减小,从而使深层含水层释水压密,也能想象本来由水层和地层支撑的城市,但是水越来越少,水层趋于空心状态,而城市又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而且房屋越造越高,整个城市就仿佛伫立在空心夹层上,地面不断的下沉,若是再发生点地震,整个城市必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1.3.3 海水入侵

由于地下水层的缺失,造成地下水压的变小,使得那些处于沿海的城市的地下水层海水倒灌,更是破坏当地的淡水资源。

1.4 水质污染加剧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各种化工企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是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河道和湖泊,人们以前赖以生活洗漱的河流都变成了一条条臭得发黑的无生命的河流。农药的滥用更是引发了全球性的危机,人类和动物体内的农药毒素不断地增加和累积,连南极企鹅的身上都检测出了ddt的累积,人类在生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筛选自己,适者生存,看来未来存活下来的人类都是抗毒性极强的。而不合理施肥和含磷氮洗衣服的使用,造成了河流水生物的疯长,水华赤潮现象严重污染了水资源,也更破坏了当地的生物结构。

1.5 水资源开发管理不力,浪费严重

在许多城市,地区工业、居民生活地布局不合理,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地表水与地下水,上游与中、下游之间缺乏统一的综合利用规划,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农业灌溉技术不完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高。

二、三峡工程对生态的影响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工程的兴建将产生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等方面的效益,但是也将对库区和全流域的生态与环境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三峡工程在建设的初期就引起很大的争议,也有不少的学者和科学家反对三峡的建造,凡事都是两面的,在带来效益的同时必定也携带着一定的危机。伴随着时间的验证,引起的环境和生态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1 对鱼类资源的破坏

长江的鱼类资源丰富且易受破坏。由于河流的动态,河水的温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以及符合这些鱼类生活特性的自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的改变,都有可能对鱼的种类、数量产生影响,某些鱼种有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数目骤减。三峡蓄水成库,将影响到白鳍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江豚和胭脂鱼等六种国家珍稀濒危水生生物。自2003年三峡大坝下闸蓄水以来,长江泥沙逐渐减少。由于“变江为湖”,许多适合急流生长的鱼逐渐向上游迁移,进而改变了鱼类种群的结构。

2.2 水库的泥沙淤积

所谓的排浑蓄清措施无法解决水库的淤积问题。虽然中央政府为了防止砾卵石淤积问题的出现,在嘉陵江和金沙江上建造了和正在建造多座大坝,阻挡砾卵石和泥沙进入三峡水库,但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多只是把问题在时间轴上作个推移,把更严重的问题留给子孙。三峡水库蓄水之后,有约百分之八十

的泥沙淤积在水库中,而且主要是淤积在水库的尾部。由于水土流失进入水库的红土微粒,粘性强,和粗沙、砾卵石、掺杂在一起,组成坚硬沉积层,和黄河中的细沙的特性有很大差别,排浑蓄清措施对这样的沉积层根本没有办法。重庆港口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重庆市已经做出计划,将重庆港上迁到寸滩和下移到万洲。

2.3 长江水质变差

三峡蓄水之后,水流变缓,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减,三峡水库水质明显变坏,特别是过去水质好的支流河段,水质恶化问题更加严重。三峡工程论证时,三峡河段的水质是全中国最好的,大部分河段属于二类水。虽然现在三峡河段的水质为三类水,但是由于这期间水质指标的更改,现在的三类水只是当年的四类水。由于三峡水库水质问题,三峡库区的各市、区、县都不准备把三峡水库作为生活饮用水源,而要另辟水源。而且三峡水库正造成血吸虫病的蔓延,从高发病的湖南、湖北向原没有血吸虫病的重庆、四川发展。三峡库区已经发现血吸虫病患者。

2.4 对地质的影响

三峡水库蓄水之后,三峡地区仪器可测到的地震次数明显增加。2008的汶川大地震,很多学者认为跟三峡的工程有关,但是中央作出的调查认为汶川大地震与三峡无关。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三峡工程对地层和地下水的改变,毕竟三峡附近地震次数明显增加是不可否认的。还有在三峡蓄水地段的山坡段滑坡现象严重,三峡工程对地质的破坏是不可否认的。

面对三峡工程,大多数人都是用功大于过来忽视三峡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但是随着问题的不断升级,中央也不断发表声明,承认三峡工程导致的众多环境问题。

三、对未来的期望

事物都有双面性,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人们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了解自然和不断反省的过程,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自然资源的不断了解,人们能够渐渐地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并且将其造成的弊端影响降到最低,当然不单单是水资源,任何资源都必须有效合理的运用,可持续发展,或许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资源有着一定的矛盾性,但是人类生存必须凭借资源,所以只有在慢慢地探索中,找到权衡点。

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更是要从平时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及各种资源,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只有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减少资源短缺所造成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水文与水资源学》作/译者:刘俊民余新晓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日期:1999年10月

2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500397.html,/group/topic/3693625/ 关于三峡工程的危害

3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500397.html,/news/view_info.php?mNewsId=33999 中国三峡建设杂志

巨型水坝带给三峡的生态之变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精)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必要物质, 很难想像, 地球上没有了水会是怎样的一种光景, 同时, 水资源也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它的作用包括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种类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时程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 循环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 ; 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对于人类的发展如此重要, 但是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此外, 基于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这样的基本国情, 人均水量相当有限,我们更改懂得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 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water resources一词虽然出现较早,随着时代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水资源的概念却既简单又复杂, 其复杂的内涵通常表现在:水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各种水体具相互转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广泛,各种用途对其量和质均有不同的要求; 水资源所包含的“量”和“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 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体会, 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的差异。目前, 关于水资源普遍认可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数量要求和质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水资源开发利用, 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个方面, 其目的是发展社会经济。最初开发利用目标比较单一,以需定供。随着工农业不断发展,逐渐变为多目的、综合、以供定用、有计划有控制地开发利用。现在各国都强调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必需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很广,诸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能、航运、港口运输、淡水养殖、城市建设、旅游等。防洪、防涝等属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在以下一些问题上,还持有不同的意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练习题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练 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由于利用和保护不当,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引起深刻的社会危机的是() A、煤 B、石油 C、淡水 D、金矿 2、湖南省年人均水量约为2500m3对照下表可知该省人均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紧缺性程度年人均水量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重度缺水 500~1000 极度缺水< A、轻度缺水 B、中度缺水 C、重度缺水 D、极度缺水 3、不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南昌市近期举办了“豫章城里话节水”的征文活动。下面是部分市民征文中有关水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B、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C、要节约用水,做好水的循环利用 D、自来水厂用硫酸铜给饮用水消毒 4、下图是瓯江口附近海域污染标准指数示意图,此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是氮、磷以及油污。氮和磷大量排入水域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形成赤潮。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可采取许多措施来防止赤潮的发生。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污染标准指数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到再排放 C、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D、科学使用氮、磷肥 5、世界上淡水主要消耗在() A、工业生产中 B、生活用水中 C、农业用水中 D、交通运输中 6、200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见右图。下列措施 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等能源 B.合理利用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资源 C.工厂“三废”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1水资源状况 4.1.1水资源分区 水资源分区采用区域区划的有关规定和方法,在高级分区中以水 资源中地表水的区域自然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供需系统及行政区域,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保持行政区域和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适应水资源评价、供需分析、合理配置、节约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等工作的需要。 根据贵州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分区成果,石阡县全境属于长江流域一级水资源分区;二级水资源分区包括乌江和洞庭湖水系;三级分区包括乌江思南以上和洞庭湖水系的沅水浦市镇以上;四级分区为思南以上的余庆河~石阡河、沅江浦市镇以上的施洞以上四级分区。结合石阡县河流分布状况,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特点,综合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今后规划等因素,将石阡县划分为6个水资源五级区:直汇乌江区、余庆河区、本庄河区、黑滩河区、石阡河区、汇入沅江流域区。石阡县全县面积为2165.49km2,其中境内乌江流域面积为2070.51 km2,占全县面积的95.6%,境内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为94.98 km2,占全县面积的4.4%。石阡县河流水系及水资源分区见图 1和图2。各水资源区面积见表4.1.1-1。 表4.1.1-1石阡县水资源分区表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分区面 积 (km2) 长江乌江思南以上 余庆河~石阡 河 直汇乌 江 36.84

(2070.51km 2 ) 余庆河 336.11 本庄河 171.23 黑滩河 79.24 石阡河 1447.09 洞庭湖水系 沅江浦市镇以上 施洞以上 (94.98km 2) 汇入沅江 94.98 4.1.2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4.1.2.1 降雨的时空分布特点 根据石阡县境内站网布设状况,选择石阡气象站、石阡水文站、石固雨量站、坪山雨量站、聚凤雨量站、本庄雨量站、白沙雨量站、扶堰雨量站、甘溪雨量站、中坝雨量站、尧寨雨量站等站进行分析,依据各站实测资料,并以石阡气象站为参证站,对各站降雨资料进行插补延长,计算各站多年平均降雨量成果见表4.1.2-1。 表4.1.2-1 石阡县境内雨量站情况表 站名 降雨量均值(mm ) Cv 观测项目 备注 石阡气象站 1103.3 0.16 降雨、蒸发、气温等 Cs=2Cv 石阡水文站 1093.4 0.16 降雨、径流等 石固雨量站 1016.9 0.19 降雨 坪山雨量站 1191.4 0.21 降雨 聚凤雨量站 1069.0 0.18 降雨 本庄雨量站 1145.6 0.17 降雨 白沙雨量站 1141.2 0.18 降雨 扶堰雨量站 1150.2 0.21 降雨 甘溪雨量站 913.6 0.17 降雨 中坝雨量站 1051.0 0.16 降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海洋局共同制定了《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统筹部署水安全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总体安排,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2018年度指南主要支持实施方案提出但在2016年和2017年指南未覆盖的任务,持续围绕综

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科研部署。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2018年拟支持不超过20个项目,国拨经费约3.2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 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供用水模式下的公共建筑供水系统效能评价方法及基准指标体系;甄别公共建筑节水关键环节与用水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综合节水集成技术与系统供水设计技术方法;研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并开展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建立公共建筑水系统节水效能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形成公共建筑节水集成技术和节水系统设计方法,开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5台(套)以上,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一)当地水资源量 按1956~2003年48年地表水资源量系列计算成果,衡水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6.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5.71亿,地表水资源量0.73亿m3,重复计算量0.31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4亿m3。 衡水市人均水资源量148 m3,仅为河北省省人均水平319 m3的48%,全国人均2238 m3的6.6%,世界人均7300 m3的2%;亩均水资源量76 m3/亩,远低于农灌需水量,是河北省省乃至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衡水市大规模地兴建引蓄水工程开始于1958年,经历了“63.8”洪水的衡水人民开始大规模开挖排沥河道、兴建除涝工程。进入七十年代后,相继修建了大量闸涵和排灌扬水站,增加了蓄水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截止2012年,初步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中心的引、蓄、供、排、灌工程框架体系,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卫千引水、中线引黄、中线引江、岗黄应急引水等调水线路;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主的蓄水体系,全市主要河道及较大支流河道上共有主要闸涵199处,其中各河主要闸涵37处,小型闸涵47处,分干渠道以上的闸涵115处。全市支渠以上河渠总长度5739 km,正常蓄水面积约86 km2,蓄水能力可达到3亿m3;全市3亩以上坑塘6018处,蓄水

能力可达3亿m3。9条骨干排沥河道按照正常水位蓄水能力可达1亿m3左右。机井保有量总数达7.5万眼,咸淡混浇井组12500组,地下防渗管道达27000 km。 按统计,近三年年平均供水总量为17.4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2.87亿m3占16%,地下水开采量13.9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3.95亿m3,深层地下水10亿m3)占80%,微咸水0.6亿m3占4%。全市近三年年平均总用水量17.42亿m3,其中城乡工业生活用水2.34亿m3,农田用水14.2亿m3,河道外生态用水0.08亿m3,河湖坑塘生态调蓄补给0.8亿m3。农业用水比重较大,占总用水量的82%。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节水评价篇章编制指南 (试行) 一、总则 (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指导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工作,明确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制定本指南。 (二)本指南适用于具有水资源开发利用任务的大中型水利建设项目立项阶段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 (三)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要求;坚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统筹协调好节流与开源、不同用水对象的用水需求,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严守红线、控制总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划中的节水指标要求。 (四)节水评价范围主要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供水区域。必要时应结合工程的规划范围适当扩大节水评价范围。 (五)本指南引用的主要标准和文件包括: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国办发﹝2013﹞2号) 《水资源规划规范》(GB/T5105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35580)

《城市节水评价标准》(GB/T5108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 《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430) (六)节水评价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开展供水区现状供用水节水水平(用水效率)、现状节水潜力等分析评价。 2.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节水目标和指标。 3.从需水预测合理性、可供水量预测合理性、缺水状况分析、水资源配置方案合理性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节水符合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节水角度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4.从水源方案、输水环节、工程总体布局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工程节水的符合性,并从节水角度分析评价建设项目工程规模的合理性。 5.从建设项目节水措施三同时要求、监控计量设施方案设计、水价形成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项目的节水保障措施。 6.进行节水效果评价,提出主要评价结论与建议。

(完整word版)“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2016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十三五”水资源安全保障急迫的、基础的和涉及重大战略布局的重点流域水利调度、水沙调控、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水安全等研究任务,设计19项内容,资助31个项目。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本专项实施方案,2017年将持续围绕综合节水等六大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本专项2017年度指南拟支持项目约覆盖专项实施方案任务的1/3。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执行期3-4年。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典型应用示范类任务,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

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8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5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灌区用水多过程调控理论,研究灌区用水实时调配技术与产品,开发灌区用水测控技术与设备,构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调控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系统解决方案与配套技术,典型示范面积6万亩以上,与当前国内最好水平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率提高10%以上。 1.2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农田灌排协同排水控盐理论,研究农田水盐诊断预测及排水再利用评估技术,研发农田排水调控工程技术与产品,建立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农田节水减排控盐系统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典型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排水再利用率提高20%以上,作物增产10%以上。 1.3生活用水新型实用节水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生活用水对象,研究节水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用水终端、水系统设计、水系统全流程影响,研发城镇各类

地理下册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学设计中图版

一、教案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过程与方法: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案重点: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三、教案难点: 联系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四、教案方法: 分析归纳法 五、课前准备: 学生:对当地用水状况及主要水利工程进行调查. 教师:有关水污染、浪费的资料和三峡、南水北调的材料 六、教案过程 引入新课: 分小组竞赛:说出生活中水的重要性 板书:第一节水资源 引导: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 请同学们看书思考:自然资源的类型:可再生、不可再生 思考讨论:水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 板书1、水资源是有限的 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来自哪里? 讨论后回答(来自降水,讨论降水与水资源的关系) 每年的3月22日是什么日子.确定这一特殊节日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指导学生读书讨论,并交流已收集的资料. 归纳总结:整理出原因 地球上的水资源不但是有限的,而且是短缺的 请同学们用实例说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结合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板书2、全球水资源短缺 在我国城市中,购买纯净水、矿泉水饮用,已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水污染的问题,我们需要清洁的饮用水.) 请读图想一想,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水危机将成为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如何呢? 板书: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举例说明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状况 全球水资源短缺和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和我国的高度重视,请阅读材料“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并思考下列问题: 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时间分别是什么?(3.22和3.22-28) ⑵、确定“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意义是什么? ⑶、以1999年和2000年的主题为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⑴、⑵较简单在书中可查,⑶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整理要点,以书面的形式在班内交流. 归纳总结: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威胁我国未来水环境安全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强化水资源稀缺和节约意识. 造成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除了以上外,还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这是我们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水资源 一、水是宝贵的资源 1、水资源是有限的 2、全球水资源短缺 3、我国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综合利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水资源综合利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绪论 1、水资源的定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答:是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发展密切相关,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 2、水资源的三个基本特征:有效性、可控性、再生性。 3、构成水资源的三个前提(要素):可使用性、可获得性、可天然性。 4、水资源的五个特征:循环再生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利用 的多样性(综合性)、利害的两重性。 5、以水域地表面的相互位置关系(或者说是赋存条件)来划分,水资源划分为: 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分为:补给资源、储存资源。地下水资源有:补给量、储存量、消耗量。 第一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1、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大致可划分为那三个阶段? 答:(1)、初期单一目标水资源开发,以需定供的自取阶段; (2)、多目标开发,以供定需,综合利用,重视水质,合理利用和科学管水阶段; (3)、与水协调共处,全面节水,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阶段。 2、全球水资源面临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答:(1)、水资源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 (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突出。 3、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1)、需水增长,供需矛盾尖锐; (2)、水资源浪费,用水效率偏低; (3)、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4)、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4、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有哪些原则?并作简要解释。 答:(1)、全面规划原则;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2)、协调发展原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协调; (3)、可持续利用原则;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适合的模式与对策,提供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明确水资源开发、利 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的重点; (5)、依法治水原则;在国家法律框架范围内,规划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突出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客观分析水 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问题,规范和调节水事活动; (6)、科学治水原则;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5、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类型有哪些? 答:(1)、流域规划 (2)、跨流域水资源规划 (3)、区域水利规划 (4)、专门水资源规划 第二章水资源利用与供需平衡 1、水资源的利用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其利用方式可分为:河道内用水和河 道外用水两类。 2、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涵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答:其涵义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3、可供水量的定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以万州为例 内容摘要:介绍了重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以万州为例,从万州水资源 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针对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涵盖了万州及重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重庆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对策;万州 一、绪论 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不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重庆市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约为1600m3,仅为全国平均数的2/3/,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6,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缺水将更加突出。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性利用,水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万州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分析,目的在于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力求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政策上研究较多,节约用水主要从采用节水技术、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入手。而且国家已经出台了实行阶梯水价的政策,但目前具体研究阶梯水价实施办法的不多,真正实施阶梯水价的城市也较少。 二、正文 1、重庆市水资源现状及利用 重庆市地跨105°17′—107°14′E、28°22′—30°26′N,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口处,东西长约470km,南北宽约450km,幅员面积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答案培训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 含义: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不可替代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 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4、简述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趋势/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 第二章水循环及水资源形成 3、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 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5、简述地表水资源的类型与形成 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永久积雪。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作用(江、河、湖、水库等蒸发)上升到大气中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陆地表面形成径流。汇入河槽形成河流水,在洼地形成湖泊或沼泽。固体降水长期积累演化成冰川。 6、地下水运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迟缓的流速/层流与湍流/非稳定、缓变流运动达西定律v=KJ(雷诺数<1-10)谢才公式 第三章水循环量的计算与评价 1、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计算?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量的评价,可以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可以为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水资源量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2、区域降水量有几种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区域平均降雨量)A.算术平均值法。X=ΣXi/n适用于计算区域内各雨量取样站点分布均匀、且密度较大时;B.泰森多边形法。适用于当流域内的雨量和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时,为了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就假定流域个点降水量可由与其距离最近的雨量站的雨量代表;C.等雨量线法。适用于在较大流域和区域内,如地形起伏,降水量影响显著,且有足够的雨量站时,可用等雨量线法推求区域平均降雨量。(区域降水量资源的计算)W=1000FX,F区域面积,X区域平均降水量 3、地下水地表水资源量如何计算?P50 5、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为什么有重复计算问题? 在分别计算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时,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那一部分会都计算到,从而产生了重复计算问题。所以,在进行水资源总量评价时,要去掉重复计算的水资源量部分。 6、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评价? 7、水资源总量评价方法有哪些? 1)按地表水地下水总和:总资源量=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重复量。2)按补给条件:总资源量=地表地下径流净补给+降水的径流补给+水资源地区初始储存量(地下水)。3)简单对比法4)典型年法5)开采试验法 8.典型年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

我国水资源危机成因分析及其 全面解决方案 王占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从分析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入手,指出造成现有水资源危机的自然、人为原因,水资源数量有限和分布极不均衡是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自然原因 ,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的程度.并最终提出解决中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之道在于水体保护和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水资源危机;原因;解决方案;水资源优化配置 1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面危机 1.1中国水资源现状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加之人类活动造成水污染 ,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 中国年均降水总量为61889 亿 m3,平均降水深度 648 mm ,年均地表水资源为27115 亿 m3 ,扣除

重复利用量以后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 亿m3,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用世界上7 %的水养活了世界上22 %的人口。按 1999 年人口统计,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 2232 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 8840 m3的1/4 ,排在世界121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受缺水困扰,水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缺水遍及各个流域 , 成为全国性的问题。进入 21 世纪 , 我国的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需求加大 ,虽然节水和重复利用水源使需水定额增长趋势变缓 , 但由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 将导致工业用水量迅速增加。2000 年工业用水达 655 亿 m3, 2010 年达 929 亿 m3,2030 年将达 1899 亿 m3,2050 年将为 3436 亿 m3,生活用水将由 2000 年的 189 亿 m3增加到 2050 年的 730 亿 m3。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大的突破,水资源将难以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水资源危机将成为 21 世纪最为棘手的难题,甚至将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1.2水资源危机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工农业需求增加、水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供需平衡分析

(2015届) 菏泽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 与供需平衡分析 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 学生姓名: 班级:水文一班学号: 指导老师:职称:副教授 2015年6月

摘要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节水灌溉项目中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项目区的水资源状况及供水保证率的分析评价,来确定项目是否可行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它是节水灌溉项目前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本文通过对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概念、内容及一般原则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菏泽市的水资源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主要内容可以分为: 1.从分析的范围考虑,可划分为:(1)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2)菏泽市整个区域的供需分析;(3)菏泽市河流流域的供需分析 2.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可划分为:(1)菏泽市现状的供需分析;(2)菏泽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供需分析 3.从供需分析的深度,可划分为:(1)菏泽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一次供需分析;(2)菏泽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二次供需分析 4.按用水性质,可划分为:(1)河道外用水的供需分;(2)河道内用水的供需分分析 在对菏泽市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后,分析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编制节水灌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文还进行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学习,并设计了一个模型,增进了自己对水资源优化的认识。 关键词: 供需平衡分析,菏泽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 研究范围、水资源分区及水平年 (1)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1) 第2章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3) 2.1 自然地理概况 (3)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2.3 水资源量分析 (4) 2.3.1 降水量 (4) 2.3.2 地表水资源量 (4) 2.3.3 地下水资源量 (5) 2.3.4 水资源总量 (5) 2.3.5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5) 2.3.6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 (7) 2.3.7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8)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水环境质量 (10) 2.4.1 地表水开发利用情况 (10) 2.4.2 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 (26) 2.4.3 现状供水工程情况及实际用水量 (27) 2.4.4 水环境质量 (29) 第3章水资源供需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30) 3.1 供水预测 (30) 3.2 需水预测 (31) 3.2.1生产需水预测 (31) 3.2.3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40) 3.2.2 总需水量预测成果 (43) 3.3 供需平衡分析 (45) 3.3.1 分析原则与方法 (45) 3.3.2现状供需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规划年供需分析 (46) 第4章水资源优化配置 (48) 4.1 水资源优化配置概述 (48)

关于加强内河航道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江河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提案

关于加强内河航道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江河水资源 综合开发利用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717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加强内河航道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江河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交通运输部研究办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务院法制办会同办理 提案人:致公党中央 主题词:水运开发 提案形式:党派 内容: 内河航道是战略性资源,在支撑江河流域产业带形成和发展流域经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东、中、西地区的经济发展要依赖交通运输,因此跨三个地区的交通运输通道建设是振兴发展我国经济的根本保证。河流担负着国家经济发展中逐步由东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战略重任。因此这些地区有必要开发利用好“内河航道”这个交通资源,建立有内河航运参与的综合运输系统。 运输方式及格局要适应生产力的布局,要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内河航运目前和将来都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促进沿江、沿河经济走廊的建设、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格局;二是促进了综合运输体系的完善;三是保护土地资源、减少交通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思想认识,管理体制、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以及运输比价的不合理等问题,造成我国内河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快速进步相比而言,其总体水平还相当落后,是综合运输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我国水上运输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最大的领域。我国内河航运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方面的滞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内河航运占比过小。 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识到内河航道资源是我国的战略性资源,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公益性的,必须加以保护。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航道法》立法进程 198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对航道管理与保护起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约、 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 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57.5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2.18万人,土地面积518.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7亿m3,最大为30.43亿m3,最小为5.26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增,最大为

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0.34m3/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续表单位:亿m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

焦作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焦作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焦作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摘要:焦作市是中国北方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城市,多年来一直 靠开采地下水维系焦作经济和城市居民生活得发展和提高,也出现了较多的取水与环境的矛盾。本文就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及2014 年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的焦作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资源;科学规划;开发利用 Abstract: jiaozuo groundwater more rich city in northern China, has for years been on 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to sustain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 residents to live and to improve, there have been mor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form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2014 year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jiaozuo water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 brief analysis.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Scientific planning;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水资源时空分布情况 1.1 全市水资源状况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我市拥有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全区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21.65亿m3,其中,地表水和浅层 地下水8.1亿m3,岩溶水2.55亿m3,过境水3亿m3, 省分配我市 引黄指标8亿m3。 1.2 焦作市城区水资源状况 焦作市地处太行山南麓,独特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使我市拥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大意义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年第14期H E N A N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大意义 □李秀菊(河南省郑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摘要:水资源量的多寡和质地的优劣,直接制约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水资源是指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储存在地球表层全部水的统称,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为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水资源量的多寡和质地的优劣,直接制约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且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也关系到发电、航运、水产养殖和环境保护等,如果有丰富的水源,就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1.水资源形成条件 水资源的形成和转化,不仅受气候、地形地貌、土壤岩性、森林植被、水体与水体之间关系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一部分降水形成地表水,一部分形成地下水,一部分蒸发到空中。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的水流系统,形成区域水资源。人类活动不断改变地表及地表植被的性质和状态,干扰水气在地表水和大气界面上的转换,形成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也改变了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形成条件。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取水、用水、耗水、排水所造成的局部水文循环,成为陆面水文循环中的一个侧支,对陆面水文循环产生影响,进而对地表水资源或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产生影响。 平原区因地表坡度小,降落到地表上的水不易流动,容易形成地表积水,进而产生持续稳定的下渗,有利于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山区因坡度大,降落到地表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很容易沿山坡流动汇集到河流里,形成地表水资源。不同的土壤岩性,有不同的孔隙率,当降水特性相同时,孔隙率大的,其储水及渗透能力也大,形成地下水资源量就多;反之,孔隙率小的,其储水能力及渗透能力小,则形成的地下水资源量就少。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通过枝叶表面的蒸腾作用加速地下水资源的消耗,减少流域的水资源量。在降水过程中,植物通过吸附、承托、张力等现象储存部分降水量,这部分降水量最终以蒸发而消失殆尽,减少了水资源的形成。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有两大形式:第一种是直接从水源取走所需用的水量满足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的需要后,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变化和损耗,从另外地点回归部分水源。第二种是取用水能、发展水运,但需要河流、河口保持一定水位和流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总则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植被,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要从两方面下功夫:一是要保护和增强流域天然蓄水的功能,切实保护自然植被,大力植树造林,促使更多的地表水转化为土壤水和地下水,丰富河流基流量,可以减少和阻滞地表水方面的作用;二是保护和兴建蓄水工程,拦蓄更多的地表水,使之细水长流。森林植被对下渗量和侵蚀量的影响非常大,这就是水土保持的一致性。保护水资源不仅保护了土壤资源,而且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带来的种种危害,间接提高土壤肥力,帮助农业生产;改善河道淤积情况,影响通航和行洪能力等等。 四大流域中,海河流域以地下水供水为主,占供水量的66.0%,黄河和淮河流域地下水供水略多于地表水,占供水量比例分别为58.5%和52.3%,而长江流域则以地表水供水为主,占供水量的61%,北部地表水资源贫乏,供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越往南地表水越丰富,所以地表水在供水中占主导地位。 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目前看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且各地的差别很大。 3.1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综合利用 水文水资源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