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第2题。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课件(或挂图)、模拟钱币。

老师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的数学课,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用实物投影出示模拟钱币。(学生回答钱或人民币)

这些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板书)

请你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1.教材第52页的主题图。(用实物投影显示该图)

(1)让学生观察购物图和游乐园购票图。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画面的意思。

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说一说自己某一次购物、乘车或游玩时用了多少钱。

(2)再让学生观察第4幅图。

看到这幅图,请说一说小朋友在干什么。

“存钱是为了什么?”

“你有零花钱吗?”

“你有存钱的习惯吗?”

老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题目)。

2.教学例1,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1)出示我国发行的小面值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种小面值的人民币的。(如:颜色、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图案中的“小黑点”——盲文的数等)

(3)老师参与把人民币进行分类的活动。

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甲组:将硬币分成一类,将纸币分成另一类。(课件演示)

乙组:把分币分成一类,角币分成一类,元币分成一类。

老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①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

②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和5角)

③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老师提问: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

(4)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

它们的图案、颜色各有什么特征?

说一说几种硬币的面值。

3.教学例2。

(1)师生做换钱游戏。

老师出示1枚1元的硬币,并提问:你应该拿几个1角币,才能换1元?

学生可以边摆手中的学具,边回答。(见下图)

老师用课件重复上述过程,先在左边摆一个1元硬币,再在右边将10个1角币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观察这个等边三角形中1角币是如何排列的?(从上往下数每行排列的个数分别是1、2、3、4)接着在1元币和10个1角币之间写一个醒目的等号,并配以声音出示,最后写上人民币元与角之间的关系式:1元=10角。

(2)师生做换钱游戏。

老师这里有1角,谁能用分币来和我换?

学生甲:用10个1分的可以换1个1角的。

1角=10分

学生乙:用2个5分的可以换1个1角的。

学生丙:用1个5分的,5个1分的可以换1个1角的。

学生丁:用5个2分的可以换1个1角的。

老师提问:1角=()分10分=()角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角=10分10分=1角

1.“做一做”的第1题。

2.练习十二的第1题。

3.练习十二的第2题。

4.“做一做”的第2题。

在○里填上“>”“<”或“=”,并说明理由。

4元○4角70角○7元3元○49角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元2角7角8分2元5角2元2角

2.略

3.1元1角2元6角1元2角

4. 102101450

思维训练

>=<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元=10角1角=10分10分=1角

教材列举生活中购物、购门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材全面出示我国发行的小面值人民币的品种,让学生对我国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

主导地位,进一步学习分类的方法,接着通过等价的换钱游戏,使学生知道: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和角,知道1元=10角,1角=10分。②以角为单位的两种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币值。

一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早已接触过,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学生对人民币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有感性的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因此,在识别人民币时,采取对比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识别人民币,不但可以看颜色、大小、图案等,最关键的还在于让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取币、付币、找币的购物活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