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第5课《黄河颂》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第5课《黄河颂》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第5课《黄河颂》教案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四篇文学作品,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的思想感情。《黄河颂》是一首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颂歌的形式塑造黄河形象,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老山界》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赞颂了红军英勇、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虽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通讯,描写了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心灵;《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作者对沦陷了十年的关东原野的怀念、赞美和甘愿为其牺牲一切的决心。《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乐府民歌,诗中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巾帼英雄形象。

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学习抒情”,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适度抒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忆阅读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抒情方式及其表达效果,并自觉运用于写作,力求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情感体验。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则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理解“天下国家”的含义,懂得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训练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能用一定的技巧把故事讲得生动感人。同时,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是本次学习活动的重要学习目标。

本单元继续学习精读,应注重涵泳品味,尽量让学生“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要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教学建议:

5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赏析诗歌凝练的语言,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感受诗中黄河的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3.细心揣摩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古往今来,有很多描绘黄河的诗词,同学们都知道哪些?

(生举手回答,师补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生齐读诗句)

师:从这些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黄河,这条被称为中华母亲河的河流,总会引起无数中华儿女由衷的赞美。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相持阶段,诗人光未然随抗战表演剧团行至黄河岸边,看到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和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挥笔写下了豪迈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这部组诗共有八个乐章,今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第二个乐章——《黄河颂》,体会诗人澎湃的激情。

(板书文题)

二、感受诗歌声韵美

师:诗歌是最精练的语言形式。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这样才能感受诗歌语言的声韵美。让我们一起来反复诵读诗歌。

1.读准字音。(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

2.读出节奏。

师:在现代诗中,一般来说,单个的或意思相对独立的词、词组就是一个节奏。这首诗的节奏非常鲜明,而且句式长短参差,错落有致。

(1)教师范读,学生根据朗诵词的节奏示例,来划分歌词部分的节奏。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2)学生根据划分好的节奏自由朗读诗歌。

3.读出韵律。

师:诗歌都讲究押韵,请同学们找出韵尾,重读韵字,感受韵律美。

预设韵尾:押“ɑn”韵。

韵字:巅、南、澜、转、环、边、面、篮、源、演。

韵尾:押“ɑnɡ”韵。

韵字:强、上、障、丈、荡、膀、长、样、强。

(生齐读诗歌,要求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读准节奏,充满感情)

3.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内容

师小结:本文是一首黄河的颂歌,节奏铿锵有力,音节明快雄健,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颂之情。

三、理解诗歌诗意美

1.理解诗歌内容。

师:这首诗歌是赞美黄河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诗歌,概括、分析诗歌的内容。

设问1:诗歌中哪些内容是歌颂黄河的?诗人又是分别从哪些方面去赞颂的?

预设诗人是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及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来赞美黄河的气魄的。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设问2:在歌颂黄河之前,诗人先对其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描绘出黄河的什么特点?

预设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设问3:歌颂黄河的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预设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这三个方面进行赞颂的。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设问4:“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

预设这一尾声起升华主题的作用。诗人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我们要做无

愧于黄河的儿女,要像黄河那样具有伟大坚强的决心,以及拥有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念。黄河以其巨人的形象、豪壮的气魄和不可摧毁的力量,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

师小结:诗人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主要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两个方面来表达。在朗诵词中,诗人开门见山地点明主题。在歌词中,诗人首先以“望”字引领对黄河形象的描绘;然后以“啊!黄河!”反复三次,来歌颂黄河养育、保卫、激励中华民族的贡献;结尾又发出学习黄河的誓言,升华主题。

2.结合理解再次诵读诗歌。

师:请同学们在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可结合大屏幕上的朗读建议进行朗读,注意读出诗歌内容的层次感。

朗读建议

(1)朗读形式:

朗诵词是诗歌的总起部分,采用领读形式。歌词部分中“望黄河”部分,采用齐读形式;“颂黄河”中的三个层次采用男女混搭分组读的形式,最后的结尾部分齐读。

(2)朗读技巧:

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之间应停顿,以示区别。“望”重读,以示引领后面的内容。“啊!黄河!”三次朗读语气逐步增强。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要重读,读出力量感。

(小组设计朗读形式,然后组内朗读,全班展示并互评)

四、把握诗歌形象美

古人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还可以用批注的阅读方法来深入学习诗歌。

1.了解批注。

师:什么是批注呢?

批注就是阅读文章时对关键的词句、段、篇,从语言特点、表达效果、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

课本批注示例:

(1)“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见教材P28,批在朗诵词旁边,这是在分析诗句的内容)

(2)“‘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有画面感。”(见教材P29,批在诗歌“望黄河”部分,这是在品析关键词的表达效果)

设问:读诗歌留白处的批注,它们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

(生交流讨论)

预设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2)学生齐读第7—10段,用第1题的答题方法,完成第2题。

预设①诗句的内容;②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③层次结构、抒情方式;④修辞的表达效果;⑤语句的表达效果。

2.学做批注。

(1)仿照课本示例,进行批注。

师: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对诗中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词句进行批注,来品析黄河的形象。

①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

②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修辞的表达效果)

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抒情方式)

预设①这句是近镜头特写,动词“掀起”表现了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澎湃”“万丈狂澜”表现出黄河磅礴的气势。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比作“民族的屏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保护中华民族;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③用“啊!黄河!”的句式,直接抒发了诗人热爱、赞颂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并且这一句式反复出现,把作者的情感逐步推向高潮,体现出文章的内容层次。

师补充:本诗中诗人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对黄河进行了歌颂。常见的抒情

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指作者不直接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情,通过其他方式来抒发感情,如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咏史抒怀)等。

设问:回忆学过的诗歌,有哪些运用了直接抒情?哪些运用了间接抒情?试着各举出两例。

预设直接抒情:陆游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间接抒情:曹操的《观沧海》、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

(2)再次朗诵诗歌,感受黄河的“伟大坚强”。

诵读提示:“望”引领的四个分句中的重点词语“惊涛澎湃”“万丈狂澜”“九曲连环”“南北两面”和“掀”“结”“奔”“劈”重读,且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出黄河的气势。三个“啊!黄河!”中的“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摇篮”“巨人”“屏障”“铁的臂膀”“伟大精神”“发扬滋长”等词语重读,越读越雄壮,表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和伟大精神,表达作者对黄河的热烈赞颂之情。

师小结:在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诵读,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中蕴含的情感。《黄河颂》是对黄河的颂歌,因此我们在朗诵这首诗时,应该带有这样的感情:激昂、雄健、热情、悲壮、自豪、深沉、赞颂,以突出豪迈之情、赞美之情。

五、理解诗歌主题美

师: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历史时期,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诗人为什么要去尽情地赞颂黄河?

背景资料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全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血流成河,哀鸿遍野……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时。

预设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和意志,从而激发中华儿女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来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师小结:诗人歌颂黄河,实则是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励中华儿女把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变成我们的民族之魂,齐心协力,保家卫国。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不屈、开拓进取的精神的颂歌!

师:请同学们以交响曲《黄河颂》作为背景音乐,运用所掌握的朗读技巧齐诵诗歌,体味作者豪迈、激昂、悲壮的情感。

六、总结巩固,课外延伸

1.教师总结。

本文以高昂的基调、恢宏的气势,歌颂了黄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保卫中华。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反复、呼告等修辞手法,增强了直接抒情的效果,使全诗激情澎湃,气贯长虹。时至今日,我们读来仍然为黄河的精神所震撼,因为那是我们血脉深处的中华魂在共鸣。

(生齐读鲁迅名言)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2.布置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揣摩关键语句和精彩内容,进行批注。

(2)搜集关于《黄河大合唱》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小组合作制作一张手抄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着眼于“歌颂”。根据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教学设计以“颂”为线索串联教学内容,以朗读、学做批注等方式展开教学,致

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爱国情怀。

学习诗歌要注重朗读。朗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功训练。教学中从不同角度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诵读。在“感受诗歌声韵美”环节,从字音、节奏、韵律三个方面诵读,以感受这首颂歌的形式之美,初步感受作者情感;在“理解诗歌诗意美”环节,以小组诵读的方式,来理清诗歌的内容层次;在“把握诗歌形象美”环节,通过诵读来感受黄河伟大坚强的形象;最后在“理解诗歌主题美”环节,用配乐诵读的方式将课堂学习推向高潮。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步体会了诗歌之美,又受到了爱国情感的熏陶。

学做批注,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教学设计注重方法引导,由扶到放:先了解批注阅读法;然后学习课本范例,明确批注角度;接着进行批注,全班交流;最后课外阅读类文并批注,巩固所学。用批注阅读法将阅读落到实处、细处、深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