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体育大事年表

<中文名称>=中国近代现代体育大事年表
<正文>=
(1840~1980)

1862年前后·欧美兵操开始传入中国军队。
1878年 ·张焕伦于上海创设正蒙书院,采用新法
教学,游戏被列入正式课程。
1880年 ·洋务派于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该校
始设“体操”一科。
1885年 ·天津武备学堂开学,西洋兵操被列入其
正式课程。
1890年前后·上海圣约翰书院开始举办以田径为主的
运动会。
1891~
1894年 ·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创办“万木草堂”
学社,其课程中有兵操、游戏等体育
内容。
1895年 ·张之洞聘德国军官来春石泰训练与统带
“自强新军”。在此前后,中国军队
在西式改编中普遍推行德式兵操。
1895年前后·北京汇文书院和北京通州协和书院等教
会学校开展棒球、墙球、网球、足球
等近代体育运动项目。
1896年前后·美国人在天津发展青年会组织,并传授
篮球运动知识。
1903年 ·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章程所
定的学制称“癸卯学制”),规定“体
操”为公立各级各类学校必修科。
1905年 ·光复会会员徐锡麟、陶成章于绍兴创办
大通学堂,该校所设体操专修科是近
代中国最早的体操专修科。
1906年 ·清廷“学部”通令各省于省城师范“附
设 5个月毕业之体操专修科”,以培
养小学体操教习。
1906~
1907年 ·中国体育科留学生成批从日本回国,担
任体操教师。日本式体操开始在中国
传播。
1907年 ·秋瑾主持大通学堂。
1908年 ·徐一冰、徐傅霖、王季鲁于上海创办中
国体操学校,不久又创办中国女子体
操学校。
·香港南华足球会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
足球运动组织。
·黄兴赴日本重组大森体育会,招国内革
命党人去日本学习军事体育。
·北美青年会派遣一批美国体育专业人员
来华,到京、津、沪、湘等地青年会
任体育干事,有的进入高等学校体育
科、系任职。
1910年 ·精武体育会于上海成立。
·全国学校区分队第1次体育同盟会(辛亥
革命后被追认为旧中国第1届全运会)
在南京南洋劝业场举行。
1912年 ·中华民国政府颁布“新学制”(《壬子
学制》)及《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仍定“体操”(尤重兵式体操)为中

小学必修科,每周 3课时。
·北京体育竞进会成立。
1913年 ·中国派选手参加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
首届远东运动会。
·第 1届华北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会后成
立了华北联合运动会(1929年后改称
华北体育联合会)。
1914年 ·旧中国第 2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
·沪、宁、苏、杭等城市部分大学成立华
东大学体育联合会。
1915年 ·第 2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获
得总锦标,对国内体育运动起了巨大
推动作用。
·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军国民教育实施
方案》。
1916年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1923年
后改称东南大学体育系,1927年后改
称中央大学体育系)创办。
1917年 ·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署名在《新青
年》杂志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后改称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创设。
1918年 ·全国教育联合会和当时的国会通过“推
广新武术”的决议。该决议将“新武
术”作为“中国式体操”而列入中等
以上学校体操课程。
·鲁迅在《新青年》发表《随感录》等文
章,对利用“新武术”和“静坐”推
行“国粹主义”予以抨击。
1919年 ·上海私立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开办。
·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改革学校体育案》,
要求减少兵操,增加课外运动。此后,
学校兵操急剧衰落。
1921年 ·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成立。该会主持了
20年代初期全国性体育竞赛活动。
1922年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新学制”
(《壬戌学制》)。次年公布“新学制
课程标准”,正式宣布废止学校“兵
操”课,将“体操科”改称“体育科”。
·国际奥委会选出王正廷为中国委员,这
是中国与国际奥委会正式联系之始。
·上海两江女子体育学校创建。
1923年 ·华中体育联合会成立(1933年后改称华
中体育协进会)。
·第 1届华中运动会于武昌举行。
1924年 ·旧中国第 3届全运会在武昌举行。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南京成立,这是
中国第 1个全国性业余体育组织。
1927年 ·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于南京组成“国术
研究馆”,翌年正式成立“中央国术
馆”。
1928年 ·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在南京

召开“第1次
全国教育会议”,通过实施军事教育
议案,规定对高中及高中以上学生实
施军训。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派宋如海至荷兰阿
姆斯特丹出席第 9届奥运会的开幕式。
1929年 ·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公布《国民体育法》
(1931年公布《修正国民体育法》)。
1930年 ·旧中国第 4届全运会在杭州举行。
1931年 ·在南京中山陵附近修建“中央运动场”。
1932年 ·《体育周报》于天津创刊。
·中国派刘长春(运动员)、宋君复(教练
员)等 5人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
第10届奥运会。这是中国正式参加奥
运会竞赛之始。
·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召开“第1次
全国体育会议”。
·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设体育委员
会(后改称国民体育委员会)。
·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布《国民
体育实施方案》。
1933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 1次运动大会”
在江西瑞金举行。会后成立革命根据
地第 1个体育组织──“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赤色体育会”。
·“中央国术体育传习所”(后改称“国
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在南京成立。
·旧中国第 5届全运会在南京举行。
·《勤奋体育月报》创刊。
1935年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开始发行《体育季
刊》。
·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布《全国
运动大会举行办法》。
·上海江湾体育场落成,这是当时远东最
大的体育场。
·旧中国第 6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
1936年 ·中国派出有69名运动员的代表团参加第
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随
行的还有一个34人的“欧洲体育考察
团”。
·中、小学《体育教授细目》编印出版。
1938年 ·八路军“ 120师战斗篮球队”在晋西北
抗日根据地成立。
1940年 ·抗日根据地体育组织──延安体育会成
立。
·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制定并公布
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
1941年 ·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布《国民
体育实施方针》。
·抗日根据地“延安大学体育系”成立。
1942年 ·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抗日根据
地“延安九·一运动大会”,先后宣
布每年9月9日为“体育节”。
·抗日根据地扩大的

“延安九·一运动大
会”在延安举行。
1948年 ·旧中国第 7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
·中国派33名运动员参加在英国伦敦举行
的第 14届奥运会。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1支出国体育队伍:
中国学生篮球队,参加在匈牙利布达
佩斯举行的第 2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
平友谊联欢节和第10届世界大学生夏
季运动会。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 1届代表大会在北
京举行,会议决定将原中华全国体育
协进会改称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1950年 ·《新体育》杂志创刊。
1951年 ·第 1届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在北京举
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1次
举办的全国性体育比赛。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央广播事业局联
合公布并推行第 1套广播体操。
1952年 ·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 2届代表
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
民体质。”朱德题词:“普及人民体
育运动,为生产和国防服务。”
·中国体育代表团(包括游泳、篮球、足
球)40人,参加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
的第1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体育运动大
会在北京举行。
·华东体育学院在上海成立(1956年改名
为上海体育学院)。这是中国第 1所
体育学院。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1月15日举行的第
19次会议上通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体
育运动委员会,并任命贺龙为委员会
主任。
1953年 ·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
特举行的第 2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游泳运动员吴传玉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
特举行的第 1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
上,取得100 米仰泳冠军。
·中央体育学院在北京成立(1956年改名
为北京体育学院)。
1954年 ·人民体育出版社在北京成立。
·中共中央在批转一个工作报告时指出:
“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
质,是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在政府机
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他体育运动的通
知,规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工作时
间中各抽出10分钟做工间操”,并
“提倡早操和球类等多种多样的体育
运动”。
·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

员会公布“准
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
制)的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
·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49届会议上确
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作为中国奥林匹
克委员会的合法地位。
·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并推
行第 1套少年广播体操。
1955年 ·全国第 1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在北京举
行。
·国际射击友谊赛在北京举行。中国获1项
冠军、3项亚军和5项第3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并
推行第 1套儿童广播体操。
195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第 1次
正式公布全国纪录。在1955年的 102 
项全国纪录中,有78项是1955年创造
的,18项是在全国解放后其他年份创
造的,只有 6项是在解放前创造的。
·中国第一支登山队──中华全国总工会
太登山队,登上陕西境内海拔4113米
的白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竞赛制度的暂
行规定(草案)》、《中华人民共和
国运动员、裁判员等级制度条例(草
案)》和各项目运动员等级标准。
·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以 133公斤的成绩打
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这是中国
运动员第 1次打破世界纪录。
·全国第 1届少年体育运动大会在青岛举
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第
1 批49名运动健将名单。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全国体育总
会)抗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邀请台
湾体育组织也代表中国参加第16届奥
林匹克运动会,声明不参加第16届奥
林匹克运动会。
195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第
1批150名国家级裁判员名单。
·中国男女速度滑冰队参加第51届世界男
子速度滑冰锦标赛和第15届世界女子
速度滑冰锦标赛。
·《中国体育》杂志(英文版)创刊。
·戚烈云以 1′11″6的成绩打破男子100 
米蛙泳世界纪录。
·郑凤荣以1.77米的成绩,打破女子跳高
世界纪录。
1958年 ·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劳卫制科学讨论会。
·中国体操队参加第1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全国体育总
会)发表关于同国际奥林

匹克委员会
断绝关系的声明。
·《体育报》创刊。
·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现名国家体委体
育科学研究所)成立。
·跳伞运动员耿桂芳、赫建华、崔秀英以
9.81米的成绩,打破女子日间1000米
集体定点跳伞世界纪录。
·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
动委员会发布“劳动卫国”体育制度
条例和项目标准。
·国际无线电快速收发报友谊比赛在北京
举行。中国运动员获得团体总分第 1 
名;在9个单项比赛中获得 8个第1名。
1959年 ·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成立。
·容国团在第 2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
获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
·王塨以22′27″的成绩,打破发动机模
型直升飞机留空时间的世界纪录。
·张以 567环的成绩,打破男子自选小
口径手枪50米60发慢射的世界纪录。
·中国男女混合登山队的33名运动员,登
上中国新疆境内的慕士塔格山(7546 
米)顶峰。这是世界登山运动集体安
全登上 7500米以上高山人数最多的一
次,其中8 名女运动员创造了女子登
山运动的世界纪录。
·中国参加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首届世界
大学生运动会。
·中国最大的一座新型的综合性体育场:
北京工人体育场建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1届运动会在北京举
行。有 7人4次打破4 项世界纪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纺
织工人操、钢铁工人操和煤矿工人操。
1960年 ·王富洲、 贡布(藏族)、 屈银华从北
坡首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
峰 (8848米)。
1961年 ·第 26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
中国队获得男子团体和男女单打 3项
世界冠军。
·赵素霞以 270环的成绩,打破女子单轮
50米射箭世界纪录。
·中国女子登山队登上海拔7595米的公格
尔九别峰,再破女子登山世界纪录。
1963年 ·在第 57 届世界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上,
中国运动员王金玉、罗致焕打破男子
速度滑冰全能世界纪录,获得全能第
5 名和第10名;罗致焕在1500米比赛
中,获得世界冠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新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员等级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裁判员等级制度》
和34个项目的运动员等级标准,并在
全国施行。
·第 1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在印度尼西亚举
行。中国参加14个项目的比赛,获得
66个第 1名,56个第 2名,46个第3名,
打破举重、射箭两项世界纪录。
1964年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 4届代表大会在北
京举行。会上,讨论修改了中华全国
体育总会章程,选举了中华全国体育
总会第4届委员会委员共147人,选举
马约翰为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第
1批43名围棋手段位称号。
·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在西藏境内的希夏
邦马峰(8012米),征服了世界上最后
一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处女峰”。
·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以151.5公斤的成绩,
打破次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这是他
第9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
·第 1届全国体育科学报告会在北京举行,
会上报告和讨论了有关运动训练、体
育教学、运动生理、运动医学等方面
的科学论文109篇。
·国家体委在上海召开全国训练工作现场
会。会上要求各地贯彻从难、从严、
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
的训练原则;在运动队树立不怕苦、
不怕累、不怕难,思想、身体、技术、
训练、比赛过硬的作风。
196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2届运动会在北京举
行,有24人10次打破 9项世界纪录。
·北京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在北京举行,中
国获得全部 7项冠军。
·中国乒乓球队在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
赛中,获得男女团体、男女双打和男
子单打 5项世界冠军。
·新兴力量运动会联合会第 2次理事会会
议 9月21~23日在北京举行,42个国
家的代表团、代表和观察员参加会议。
1966年 ·新兴力量举重邀请赛在北京举行,中国
获得全部 7个级别的冠军。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金边举行的第
1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中国获得
113枚金牌,59枚银牌,36枚铜牌,
2人2次破2项举重世界纪录。
1968年 ·中国第 1座现代化大型体育馆──首都
体育馆建成。
1970年 ·中国田径运动员倪志钦,以2.29米的成
绩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1971年 ·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在北京举行。中

国队获得女子团体、女子单打和男子
双打 3项冠军。
1972年 ·亚洲乒乓球联盟5月在北京成立。9月在
北京举行第1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中
国队获得女子团体、女子单打冠军。
·全国 5项球类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1973年 ·第 1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分别在烟台、
长春举行。
·国家体委召开全国青少年、儿童体育工
作座谈会,主要讨论在全国建立健全
业余体育训练网、试行《国家体育锻
炼标准》、建立青少年儿童竞赛制度
等问题。
·第 1届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在北京
举行,中国队获得男、女团体和混合
双打 3项冠军。
1974年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德黑兰举行的第
7届亚洲运动会,共获得 33枚金牌,
46枚银牌,27枚铜牌。这是中国第 1 
次参加亚运会。
·中国中学生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德意志
联邦共和国举行的第 1届世界中学生
运动会,共获得16枚金牌,14枚银牌,
9枚铜牌。
1975年 ·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
动委员会公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条
例》,开始在全国施行。
·中国登山队1名女运动员和8名男运动员,
于 5月27日,从北坡再次登上世界最
高峰──珠穆朗玛峰。
·北京国际游泳、跳水友好邀请赛在北京
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3届运动会在北京举
行,有1个队4人6次打破3项世界纪录,
2人2次平 2项世界纪录。
1976年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台湾省体育联络处在
北京成立。
·北京国际女子篮球友好邀请赛在上海举
行,中国队获得第3 名。
·上海国际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在上海举行。
中国队获得 3项第1名,3项第2名和6 
项第 3名。
1977年 ·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队获得冠军。
1978年 ·世界羽毛球协会在香港举行成立大会,
中国羽毛球协会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
·第3届亚洲羽毛球邀请赛在北京举行,中
国队获得 3项第1名、3项第2名和2项
第3名。
·国家体委命名国家乒乓球队为“又红又
专勇攀高峰运动队”。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曼谷举行的第 8 
届亚洲运动会,共获得51枚金牌,54 
枚银牌

,46枚铜牌。
1979年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4届3次委员会在北京
召开。会议通过了体总工作报告;选
举了体总主席,调整增补了副主席、
正副秘书长和委员;批准了篮球、田
径等29个单项运动协会的领导人。钟
师统任体总主席。
·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
央,在江苏扬州联合召开全国学校体
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世界羽毛球联合会第 1届羽毛球世界杯
赛和第 2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在杭州
举行。中国队获男女团体、男女单打
和男子双打 5项冠军。
·中国参加在墨西哥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
动会,陈肖霞获女子跳台跳水冠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4届运动会在北京举
行,有5人5次打破5项世界纪录,2人3 
次打破3项世界青年纪录,3人3次平3 
项世界纪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第
1批85名国家级教练员名单。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会
议,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
会的合法席位。
·在第33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中,中国运动
员获得 1枚金牌、1 枚银牌和 2枚铜
牌。吴数德获 52公斤级抓举冠军。
·在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15岁的马
燕红获高低杠第 1名。
1980年 ·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第34届代表大会在
北京召开。有50多个国家的 200多人
参加大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
国青年报》、《体育报》在北京联合
举办“1979年度最佳运动员发奖大会”。
向被评选出的10名最佳运动员授奖,
他们是:陈肖霞、陈伟强、葛新爱、
吴数德、容志行、聂卫平、栾菊杰、
邹振先、宋晓波、吴忻水。
·中国奥委会决定,只要苏联当局不从阿
富汗全面撤军,中国奥委会将不派运
动员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22届奥运
会。
·中国首次参加世界技巧锦标赛,获得11 
枚铜牌。
·国际象棋联合会正式批准中国国际象棋
选手刘文哲、梁金荣为国际大师。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美国普莱西德湖
举行的第 13届冬季奥运会。
·万宝路广州网球精英大赛在广州举行。
·在世界杯体操赛中,中国运动员李月久、

黄玉斌分获双杠、吊环冠军。
·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在香港举行的第 1届
世界杯乒乓球赛,郭跃华获得冠军。
·中国航海模型运动员葛萌,在广州举行
的全国航海模型分项比赛中,以12″02 
(149.750公里/小时)的成绩, 超过
航海模型 A三级的世界纪录。

<卷名>=体育
<作者>=谷世权 陈荫生 姜少敬
<连接词>=中国近代现代体育大事年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