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判别分析

第五讲  判别分析
第五讲  判别分析

第四讲 判别分析

第一节 判别分析概述

1.1 判别分析的任务

假设事先存在若干个已知类(group),判别分析是研究将一个新的个体(case),用什么方法将它分到最合适的已知类中去。 1.2 数学描述

设有m 个已知类:G 1, G 2, … ,G m ,类的特征由p 个变量X 1,X 2,…,X p 决定,这p 个变量也叫判别指标。今后用一个p 维

向量),...,,(21'=p X X X x

表示;类G i 含n i 个个体,其第k 个个

体(特征)为:

m i n k X X X x i i kp i k i k i k ,...,2,1,

,...,2,1,

),...,,()

()(2)(1)(=='=

并且有:∑==m

i i n n 1。

现有一个新的个体),...,,()0()0(2)0(1)0('=p X X X x

,设计一种归类的方法,将)

0(x 归入最适合它的已知类中去。

第二节 判别函数

2.1 判别的基本方法是把新个体归入与它性质最相近的类。在表达“性质最相近”时,有时候是的距离远近衡量,有时候用损失的大小表示。不管用什么方法表达,都离不开判别函数。 2.2 判别函数

1.形式 (线性)判别函数是判别指标(变量)的线性函数

q s x c X c X c X c f s p sp s s s ,...,2,1,2211='=+++=

其中,向量:q s c c c c sp s s s ,...,2,1,

),...,,(21='=

(

2.本质 判别函数是一组由R p →R q 的映射,它把一个原本属于高维空间的问题转换成为一个维数较低的空间问题。我们把空间R p 中原始已知类G i 经过f s 映射后在空间R q 中的像记为f s (G i )。

3.判别函数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判别函数是从高维空间R p 到较低维空间R q 的一组线性变换,为了使低维空间内的判别工作变得更容易,很自然地对判别函数提出两个基本要求:

(1)空间R p 中的原始类:G 1,G 2,…,G m 在空间R q 中的像集合f (G 1),f (G 2),…,f (G m )应该容易区分,即这些像集合之间应有较大的间隔空间;

(2)每个原始类G i 的像集合f (G i ),其元素在空间的分布上应较为集中,或者说f (G i )有较大的“密度”。 4.基本要求的数学表达 (1)引入一些符号: 像集合f (G i )的中心:

m i x f n f

i

n k i k i

i ,...,2,1,

)(1

1)()

(==

∑=

像空间R q 中,所有像点的中心:

∑∑∑=====m i i i m i n k i k f

n n

x f n f i 1)

(11)

(1)(1

(2)定义两个平方和: 组内平方和(Within Groups)

∑∑==-=

m

i n k i i k i

f

f SW 112)

()()(

组间平方和(Between Groups)

2

1

)

()(∑

=-=

m

i i i f f n SB

我们看到:SB 可以表示R q 中类间的间隔,SW 则是R q 中类的密度大小的一种度量。因此,对判别函数提出的两个基本要求就被表示成为:SB 要充分大,SW 要尽可能小。 5)特征值(Eigenvalue)

SW

SB

Eigenvalue =

可见,对于一个判别函数来说:特征值越大,区别已知类的能力就越强。这是比较判别函数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三节 典型判别函数(Cannonical Discriminant)

3.1 判别函数的获得

获得判别函数的过程就是根据样本对判别函数中的系数作出估计的过程。由于采用的估计方法不同,也就派生出不同的判别法:距离判别,Fisher 判别,Bayes 判别等。 3.2 典型判别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原理估计判别参数,并用得到的判别函数进行判别分析,这种做法叫典型判别分析。

普通相关分析是在两个变量X 和Y 之间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则是在两组变量(X 1,…,X p )和(Y 1,…,Y m )之间进行,也就是考察

两个向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现在,向量),...,,(21'=p X X X x

代表

判别指标,而向量),,(1'=m Y Y y

其中

m i G x G x Y i i

i ,,2,10

1

=????∈=如果如果 如果判别函数是:

q

s X

c x f p

j j

sj s ,,2,1)(1

==

=

它的系数c sj 的估计过程,也是求x

和y

的典型变量过程。

第四节 判别效果的检验

以下的统计检验,都要求已知类),(~)(i i p i N G ∑μ

i =1,2,…,m ;并且协方差矩阵相等:∑1=∑2=?=∑m 。 4.1 判别函数有效性检验

实际是已知类G 1,G 2,…,G m 在所选判别指标与样本数据之下,能否被区别的检验。检验的原假设是:

H 0:μ1=μ2=?=μp

其中的:μi =E(X i ),i =1,2,…,p . 如果原假设显著,则所采用的判别指标),,,(21'=p X X X x

无法区分已知类G 1,G 2,…,G m 。这也

就等于说:判别函数无效。此项检验所用的统计量是威尔克斯Λ(Wilks ’ lambda ),在原假设H 0为真时,它服从Wilks 分布:Λ~Λ(m , n-p , p-1),这个分布也可以用χ2分布来近似。在SPSS 判别分析输出文件中,这部分检验见Summary of Canonical Discriminant Functions 中的Wilks ’ lambda 表格。 *4.2 协方差矩阵相等的Box 检验

(Box ’s test of equality of variance matrices)

原假设H 0:∑1=∑2=?=∑m ,其中∑i 是已知类G i 的协方差。检验统计量为Box ’s M ,原假设H 0为真时,该统计量近似服从F 分布。在SPSS 输出文件中有相关检验结果。

4.3 判别指标的显著性检验(Test of equality of group means) 1.这项检验是逐个检查每个判别指标,其类平均值在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否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能否用来当作分类特征。原假设

H i0:)

()(2)(1i p i i μμμ=== , i =1,2,…,m

其中,)(i j μ是变量X j 在已知类G i 上的均值。此假设即:被检验指标的类平均值无显著差异,即该指标不能当作分类特征。检

验统计量是Wilk s’lambda,在原假设H0为真时,它服从第一自由度为m-1,第二自由度为n-m-(p-1)的F分布,这里n为样本容量。在SPSS判别分析的输出文件中有这一检验的详细列表。例如: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输出的Sig.值大于0.05,则接受原假设,该指标不能用作分类特征;反之,如Sig.值小于0.05,则否定原假设,该指标可以用作分类特征。

2.如果检验结果表明有多项判别指标不显著,就要考虑逐步判别。这一过程有如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最后得到的判别函数中,不包含不显著变量。

第五节判别分析举例

例数据data07,该文件的前15个观察值是15个确诊病例,第16个观察值是待判病例。判别指标为:铜蓝蛋白(X1)、蓝色反应(X2)、尿引哚乙酸(X3)、中性硫化物(X4)。试作判别分析。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取0.05。

打开Discriminant Analysis对话框。将四个判别变量输入Independents,将变量gp输入Grouping Variable,并定义最小

值Minimum=1,最大值Maximum=3。点击,选择其中的Means、UnivariateANOVAs、Box’s和Unstandardize,返

回,点击Territorial Map,返回,点击Save,选择Predicted group membership和Probabilities of group

membership

1.判别函数概况

这是标准化典型判别函数的系数,写成函数便是:

4

321243211608.0600.0811.0175.0299.0662.0596.0453.0X X X X f X X X X f ++--=+++=

这是非标准化判别函数的系数,写出来便是:

448

.5062.0160.0055.0004.0784.8031.0176.0040.0010.0432*******+++--=-+++=X X X X g X X X X g

这是结构矩阵,实际是判别函数与判别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表中数据为Pearson 相关系数。 2.判别函数的判别能力与显著性检验

这是特征值表。判别函数f 1的特征值为3.044,f 2的特征值为0.207,函数f 1的判别能力大于f 2。方差百分比(% of Variance )的算法为:

207

.0044.3207

.0%4.6,

207

.0044.3044

.3%6.93+=

+=

函数f 1能够解释绝大部分方差。典型相关系数(Canonical Correlation)

显示第一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是0.868,第二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是0.414。

这是判别函数显著性检验。原假设都是所列判别函数不显著。可见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在0.5一下越低越效果显著),用f 1, f 2两个函数判别,Sig.= 0.034,判别效果显著;单用f 2判别,Sig.=0.577,判别效果不显著。 3.判别指标的显著性检验

原假设为:

H 0:)

3()2()1(k k k μμμ==

均值的上标为类指标,下标k 为变量指标,k=1,2,3,4分别对应四个指标变量。原假设的含义就是该变量不显著。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蓝色反应、尿引哚乙酸显著,铜蓝蛋白、中性硫化物不显著。

4.不同类的判别函数值特点

参阅Territorial Map (此图太大,不便复制,参阅系统生成的图形),图中显示:第一类病人(胃癌患者)f 1值偏大,第二类病人(萎缩性胃炎患者)f 2值偏大,第三类病人(一般胃病患者)f 1、f 2的值都不大。 5.类协方差矩阵相等的检验

原假设为H 0:∑1=∑2=∑3,即三个类的协方差矩阵相等。现有结果Sig.=0.357,接受原假设。 6.预测

这是非标准化判别函数的类中心坐标值。各观察值就要按照到哪个中心距离近归类。

附录:关于Wilks ’ lambda 统计量

记总体G i 的容量为n i 的样本为: m i n k X X X x i i kp i k i k i k ,...,2,1,,...,2,1),,,()

()(2)(1)(=='= 并有∑==m

i i n n 1。定义以下矩阵: 1.合并组内离差阵:

∑∑=='--=m

i n k i i k i i k i

x x x x A 11)()

()()())((

2.组间离差阵:

∑='--=m

i i i i x x

x x

n B 1)

()

())((

称行列式之比:

B

A A +=

Λ

为Wilks ’统计量。在4. 1中,当原假设H 0:μ1=μ2=?=μp 为真时,统计量Λ服从参数为m , n-p , p-1的Wilks ’分布。实践中,经常用下述Bartlett 统计量近似它:

Λ+-

--ln )](2

1

1[p m n 它近似服从χ2(m (p -1))分布。

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教案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实验教案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二〇一五年三月

目录 SAS系统简介 (1) 第一讲 SAS软件应用基础 (4) 第二讲描述性统计分析 (9) 第三讲多元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17) 第四讲判别分析方法 (29) 第五讲聚类分析 (42) 第六讲主成分分析 (56) 第七讲因子分析 (64) 第八讲对应分析 (72) 第九讲典型相关分析 (76)

SAS系统简介 SAS (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 系统是国际著名的数据分析软件系统。 该系统1966年开始研制,1976年由美国SAS公司实现商业化,1985年推出SAS/PC 版本,1987年推出6.03版,目前已推出Windows 系统支持的8.2和9.0版,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著名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系统之一。从1976年SAS开发成功至今,SAS的用户遍及119个国家,它已经成为同类产品中的领导者。在财富500强中,有90%的公司使用SAS。而在财富500强的前100家企业中,有98%的公司使用SAS。如此广泛的应用源于SAS系统的强大的分析功能、可组合的模块式软件系统和简单易学。 SAS系统是集数据分析、生成报表于一体的一种集成软件系统。它由基本部分和外加模块组成,其中基本部分包含的功能如下: –基本部分: BASE SAS 部分; –统计分析计算部分: SAS/STA T ; –绘图部分: SAS/GRAPH ; –矩阵运算部分: SAS/IML ; –运筹学和线性规划: SAS/OR ; –经济预测和时间序列分析: SAS/ETS 。 1.1.SAS的启动 1.2.SAS8.0 软件界面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解答_第五章

第五章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有何区别 答:即根据一定的判别准则,判定一个样本归属于哪一类。具体而言,设有n 个样本,对每个样本测得p 项指标(变量)的数据,已知每个样本属于k 个类别(或总体)中的某一类,通过找出一个最优的划分,使得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地区别开,并判别该样本属于哪个总体。聚类分析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在聚类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总体,而是通过一次次的聚类,使相近的样品(或变量)聚合形成总体。通俗来讲,判别分析是在已知有多少类及是什么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而聚类分析是在不知道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 试述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 答: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是:距离相近的样品(或变量)先聚成类,距离相远的后聚成类,过程一直进行下去,每个样品(或变量)总能聚到合适的类中。 对样品和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时, 所构造的统计量分别是什么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构造 答: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时,用距离来测定样品之间的相似程度。因为我们把n 个样本看作p 维空间的n 个点。点之间的距离即可代表样品间的相似度。常用的距离为 (一)闵可夫斯基距离:1/1 ()() p q q ij ik jk k d q X X ==-∑ q 取不同值,分为 (1)绝对距离(1q =) 1 (1)p ij ik jk k d X X ==-∑ (2)欧氏距离(2q =) 21/2 1 (2)() p ij ik jk k d X X ==-∑ (3)切比雪夫距离(q =∞) 1()max ij ik jk k p d X X ≤≤∞=- (二)马氏距离 (三)兰氏距离 对变量的相似性,我们更多地要了解变量的变化趋势或变化方向,因此用相关性进行衡量。 将变量看作p 维空间的向量,一般用 2 1()()()ij i j i j d M -'=--X X ΣX X 11()p ik jk ij k ik jk X X d L p X X =-=+∑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的感性分析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的感性分析 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本09软件02班姓名:肖喜武学号:225 摘要: 好的设计就是创造美好的界面使用体验。在非物质时代里,对于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来说,不仅要满足用户对功能的需求,还要让用户能够简单、愉悦的使用。依托感性工学原理,为如何更好的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作出分析。 关键词:人机交互;界面;感性;感性工学 在非物质社会中,人与社会的关系愈发微妙起来,如何应对科技对于人性的挑战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产品用户界面设计来说,/物质性0是由于工业化大批量的机械生产所导致的。工业化生产所导致的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生与发展,经常以产量和质量作为社会进步的标杆。以技术为中心的社会,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下的产物。工业化社会的目标是物质的数量和质量的满足,这也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准和追求的衡量标准。但是未来的非物质社会下的社会价值,更要通过/情感与体验0等无形的因素来衡量人的生活品质,非物质主义下的设计理念倡导重视产品的体验而非产品本身。设计师必须打破已有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方式,去解决来自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实践问题。本文依托感性工学原理,为如何更好的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作出分析。 1、感性工学 ! 在感性消费的社会里,人们对于自己要的是什么更加明确,心里所渴望的是一份适合自己的感觉。感性工学正是将消费者所抱有的意象或感觉转变成物理特性的产品设计要素而加以实现的科学。它是以使用者的情感反应与认知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通过统计分析及计算机技术的运作,建构出符合使用者感觉意象的产品出来。感性工学技术也是一种顾客导向的产品人因工程发展技术。利用此技术,可将人们模糊不明的感性需求及意象,具体转化为细部设计的形态要素。因此感性工学是一种立足于顾客的感受和需求的技术。 2、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用户生理、心理、个人背景和使用环境的影响 用户对界面的使用情况无时无刻不受到各自的生理、心理因素及个人背景和使用环境的影响。需要考虑的生理方面的因素包括用户群体的年龄、性别、体能、生理障碍、左右手使用的习惯程度等;在心理方面,完成任务的动机和态度对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用户背景包括可能影响到界面使用的用户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例如,用户界面、帮助资料和培训过程的设计应当考虑用户各个方面背景的强弱趋势,才能达到最满意的效果。用户使用界面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对使用效率有明显影响。 、人机交互与人机交互界面 人机交互是研究如何把计算机技术和人联系起来,使计算机技术最大程度的人性化。在界面设计中,充分运用人们容易理解与记忆的图形与少量文字,以及运用色彩,静止的画面与运动的画面等,使人在操作计算机及计算机向人显示其工作状态的交互关系中,达到最大方便与高效的可能。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的界面设计必须使用比过去更为复杂得多的人的感觉因素,在视觉、听觉等通道传递信息并感知信息。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文档简单范例

软件开发文档 项目名: “通讯录” 版本: α测试版 作者: ccba 编写时间:2001-8-20 文档内容: 1 需求规格说明书 2 概要设计说明书 3 详细设计说明书 文档号IM00101 需求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的编写是为了确定待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数据、界面的需求。 1.2 项目背景 “通讯录”软件是为了提供一种功能完备,易于操作、界面美观的优秀软件。该软件由蔡文亮单独开发完成。 1.3 定义 需求规格说明书采用参考资料②标准 1.4 参考资料 ①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 ②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4 ③周之英《现代软件工程(基本方法篇)》科学出版社 2000.1 2、功能需求 该软件由四个主功能模块和一个扩展功能模块构成,各功能模块中规定的均为软件的基本功能,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增加新功能,但必须详细编写相关文档。 2.1录入、修改功能模块 该功能块主要用于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和修改,考虑到通讯录的实际需要,可以放松对数据库完整性结束的控制,但从减少数据库的角度来考

虑,不容许有完全相同的纪录出现(考虑的合并,相同的纪录项)。 2.2查询功能块 本功能模块是最重要的功能块,对通讯录的操作最主要部分就是查询操作。 本功能块要求有如下功能: 1)按数据库各个属性查询 2)按数据库各个属性之间的逻辑组合查询 如:查询名称为“鸭子”且年龄为20岁的详细情况 (SQL语句表示)SELECT * FROM MESSAGER WHERE NICKNAME=“鸭子” AND AGE=20 3)按某一属性的数值范围查询及其逻辑组 如:查询年龄在20至35岁间的详细情况 (SQL语句表示)SELECT * FROM MESSAGER WHERE AGE BETWEEN 20 AND 35 4)模糊查询 同时我们要求查询结果可以按用户要求的格式来显示,如:用户能调整显示属性的个数和组合。 2.3系统安全块 通讯录的信息是个人隐私,故在软件中加入必要的安全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 1)登录帐号和密码的管理 2)帐户权限的控制 3)对部分登录帐号隐藏部分内容 2.4系统设置块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软件使用时一些设置使其更利于软件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系统界面背景和色彩设置(模仿WINNAP) 2)闹铃功能开关,即实现朋友生日提醒功能 3)记录内容项(即数据库修改通讯录上的内容项) 4)历史记录,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记录下何人何时使用过该软件 2.5扩展功能块 1)网络功能:通过OLE/COM接口的调用,实现E-mail软件调用。2)帮助文档的制作(On-line help)

统计建模课程大纲

钟灵经济学博士 毕业于XXX大学XXX专业,。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并发表一级论文2篇,国内外会议论文3篇。具备丰富的统计建模和数据分析教学经验。 第一讲简介 1.1数据的类型 1.2数据的来源 1.3数据的展示 1.4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第二讲列联分析 2.1 问题:泰坦尼克号的死亡记录 2.2 列联表的构造 2.3 拟合优度检验 2.4 独立性检验 2.5 案例分析:家庭状况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 2.6 列联分析的项目演练 第三讲方差分析 3.1 问题:新药的临床试验 3.2 方差分析的引论 3.3 单因素方差分析 3.4 多因素方差分析 3.5 案例分析:广告媒体和广告方案对销售额的影响研究 3.5 方差分析的项目演练 第四讲回归分析 4.1 问题:父代和子代的关系 4.2 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4.3 一元线性回归 4.4 多元线性回归 4.5 案例分析:研究我国民航客运量的变化趋势及其成因 4.6 回归分析的项目演练 第五讲聚类分析 5.1 问题:欧洲各国语言的相似性 5.2 相似性度量 5.3 系统聚类 5.4 K-means聚类 5.5 案例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分析 5.6 聚类分析的项目演练 第六讲判别分析 6.1 问题:菲谢尔的尾花数据

6.2 判别分析的基本思想 6.3 两总体的距离判别 6.4 多总体的距离判别 6.5 案例分析:全国各地区消费水平的类型研究 6.6 判别分析的项目演练 第七讲主成分分析 7.1 问题:各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7.2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7.3 主成分分析的模型 7.4 主成分分析的性质 7.5 案例分析: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7.6 主成分分析的项目演练 第八讲因子分析 8.1 问题:1904年Spearman对学生考试成绩的研究 8.2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8.3 因子分析的模型 8.4 因子分析的步骤 8.5 案例分析: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8.6 因子分析的项目演练 第九讲市场调查 9.1 市场调查总论 9.2 市场调查过程 9.3 问卷设计 9.4 抽样设计 9.5 案例分析: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方案 第十讲项目案例分析 10.1 基于手机app数据的重复消费行为 10.2 中国市场经济秩序的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10.3 北京市水资源分配博弈模型研究 10.4 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研究

单机游戏概要设计分析说明书

目录 1、引言 (2) 编写目的 (2) 背景 (2) 1.3定义 (3) 参考资料 (3) … 2总体设计 (3) 需求规定 (3) 系统功能 (3) 系统性能 (3) 输入输出要求 (4) 故障处理要求 (4) 其他专门要求 (4) 运行环境 (4) …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4) 结构 (7) 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8) 人工处理过程 (9) 尚未解决的问题 (9) 3 接口设计 (9) 用户接口 (9) 外部接口 (13) ! 内部接口 (14) 4运行设计 (14) 4.1运行模块组合 (14) 4.2运行控制 (14) 4.3运行时间 (14) 5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14) 出错信息 (14) 补救措施 (15) ? 系统维护设计 (15)

' 1、引言 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本概要设计说明书目的在于明确说明“华师大之旅”游戏各功能的实现方式,指导团队进行编码,并解决实现该系统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包括如何把该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功能模块、决定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以及数据结构、模块结构的设计等。在以下的概要设计报告中将对在本阶段中对系统所做的所有概要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游戏开发人员 ; 背景 (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 ) 软件的系统名称: ( 本项目的提出者: 本项目的任务开发者: 本项目的用户: 游戏软件由7个场景组成,均是结合大学生活设计: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05 ] 开发语言:C# 开发框架: 系统运行环境: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XP SP2、IIS6、.NetFramework 系统、游戏:若未特别指出,统指“华师大之旅”单机游戏。 (根据后面写的情况写添加) 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 '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无 (结构及流程)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解答-第五章Word版

第五章 聚类分析 5.1 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有何区别? 答:即根据一定的判别准则,判定一个样本归属于哪一类。具体而言,设有n 个样本,对每个样本测得p 项指标(变量)的数据,已知每个样本属于k 个类别(或总体)中的某一类,通过找出一个最优的划分,使得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地区别开,并判别该样本属于哪个总体。聚类分析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在聚类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总体,而是通过一次次的聚类,使相近的样品(或变量)聚合形成总体。通俗来讲,判别分析是在已知有多少类及是什么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而聚类分析是在不知道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 5.2 试述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 答: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是:距离相近的样品(或变量)先聚成类,距离相远的后聚成类,过程一直进行下去,每个样品(或变量)总能聚到合适的类中。 5.3 对样品和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时, 所构造的统计量分别是什么?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构造? 答: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时,用距离来测定样品之间的相似程度。因为我们把n 个样本看作p 维空间的n 个点。点之间的距离即可代表样品间的相似度。常用的距离为 (一)闵可夫斯基距离:1/1 ()() p q q ij ik jk k d q X X ==-∑ q 取不同值,分为 (1)绝对距离(1q =) 1 (1) p ij ik jk k d X X ==-∑ (2)欧氏距离(2q =) 21/2 1 (2) () p ij ik jk k d X X ==-∑ (3)切比雪夫距离(q =∞) 1()max ij ik jk k p d X X ≤≤∞=- (二)马氏距离 (三)兰氏距离 对变量的相似性,我们更多地要了解变量的变化趋势或变化方向,因此用相关性进行衡量。 2 1()()()ij i j i j d M -'=--X X ΣX X 11()p ik jk ij k ik jk X X d L p X X =-= +∑

SPSS统计分析教程列联表分析

2 列联表分析(Crosstabs) 列联表是指两个或多个分类变量各水平的频数分布表,又称频数交叉表。SPSS的Crosstabs过程,为二维或高维列联表分析提供了22种检验和相关性度量方法。其中卡方检验是分析列联表资料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 例子:山东烟台地区病虫测报站预测一代玉米螟卵高峰期。预报发生期y为3级(1级为6月20日前,2级为6月21-25日,3级为6月25日后);预报因子5月份平均气温x1(℃)分为3级(1级为16.5℃以下,2级为16.6-17.8℃,3级为17.8℃以上),6月上旬平均气温x2(℃)分为3级(1级为20℃以下,2级为20.1-21.5℃,3级为21.5℃以上),6月上旬降雨量x3(mm)分为3级(1级为15mm以下,2级为15.1-30mm,3级为30mm以上),6月中旬降雨量x4(mm)分为3级(1级为29mm以下,2级为29.1-36mm,3级为36mm以上)。数据如下表。 山东烟台历年观测数据分级表() 注:摘自《农业病虫统计测报》 131页。 1) 输入分析数据 在数据编辑器窗口打开“”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中变量格式如下: 2)调用分析过程 在菜单选中“Analyze-Descriptive- Crosstabs”命令,弹出列联表分析对话框,如下图 3)设置分析变量 选择行变量:将“五月气温[x1],六月上气温[x2],六月上降雨[x3],六月中降雨[x4]”

变量选入“Rows:”行变量框中。 选择列变量:将“玉米螟卵高峰发生期[y]”变量选入“Columns:”列变量框中。 4)输出条形图和频数分布表 Display clustered bar charts: 选中显示复式条形图。 Suppress table: 选中则不输出多维频数分布表。。 5)统计量输出 点击“Statistics”按钮,弹出统计分析对话框(如下图)。 Chi-Square: 卡方检验。选中可以输出皮尔森卡方检验(Pearson)、似然比卡方检验(Likelihood-ratio)、连续性校正卡方检验 (Continuity Correction)及Fisher精确概率检验(Fisher’s Exact test)的结果。 Correlations: 选中输出皮尔森(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用以说明行变量和列变量的相关程度。 Nominal: 两分类变量的关联度(Association)测量 Contingency Coefficient: 列联系数,其值越大关联性越强。 Phi and Cramer’s V:Cramer列联系数,其值越大关联性越强。 Lambda: 减少预测误差率,1表示预测效果最好,0表示预测效果最差。 Uncertainty Coefficient: 不定系数 Ordinal: 两有序分类变量(等级变量)的关联度测量 Gamma: 关联度,+1表示完全正关联,-1表示负关联,0表示无联。 Somers’d:列联度,其取值范围和意义同上。 Kendall’s tau-b: Nominal by Interval: 一个定性变量和一个定量变量的关联度

人机交互UI设计概述

UI设计概述(2008-07-22 10:38:23)转载标签:ui概述流程it 分类:IT UI设计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工作量最大、最艰苦也是最难以控制的阶段。不管一座大楼的设计蓝图多宏伟,若没有管道工、泥瓦匠、水电工等各种工匠一砖一瓦地艰辛积累,密切协作,这座大楼始终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一、界面设计 1)深入用户分析 要进行界面开发设计,用户分析是第一步。总所周知,进行任务和用户分析,以及相关调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户是计算机资源,软件界面信息的使用者,由于目前计算机系统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很广,其用户范围也遍及各个领域。我们必须了解各类用户的习性,技能、知识和经验,以便预测不同类别的用户对界面有什么不同的需要与反应,为交互系统的分析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使设计出的交互系统更适合于各类用户的使用。由于用户具有知识、视听能力、智能、记忆能力、可学习性、动机、受训练程度、以及易遗忘、易出错等特性,使得对用户的分类、分析和设计变得更加复杂化。另外,为了设计友好而又人性化的界面,也必须考虑各类不同类型用户的人文因素。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需求设计角色会确定软件的目标用户,获取最终用户和直接用户的需求。 用户交互要考虑到目标用户的不同引起的交互设计重点的不同。 例如:对于科学用户和对于电脑入门用户的设计重点就不同。 2)设定合理的交互方式 软件界面是人—机之间的信息界面,交互是一个结合计算机科学、美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工业和商业领域的行为,其目标是促进设计,执行和优化信息与通信系统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在交互过程中,交互设计关系到用户界面的外观与行为,它不完全受软件的约束。界面设计师以及决定如何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工程师应该在这一领域深入研究。在界面开发过程中,他们必须贴近用户,或者与用户一道来讨论并得出结果,所以他们的工作是较为辛苦但是最具有意义的。 另一方面,界面与软件代码的生成,代码本身的意义以及功能的实现是紧密联系的。因此编译代码的人同样也应该在这方面做深入的研究。过去,编码人员只是单独地进行软件研发,而缺少必要的美学知识和界面专门技术来处理交互的问题。不幸的是,最终的结果往往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对于用户而言,最好的交互方式让程序员去实现往往是最难的,由此矛盾出现了,这使得很多专家或者工程师肤浅地应付一些交互方面的问题。以至于在软件开发完成之后,这些专家和工程师惊讶地发现,用户对他们所实现的特征感到一片茫然,不知所措,通常选用另外一种方式进行交互。不同类型的目标用户有不同的交互习惯。这种习惯的交互方式往往来源于其原有的针对现实的交互流程、已有软件工具的交互流程。 当然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分析找到用户希望达到的交互效果,并且以流程确认下来。 3)提示和引导用户

第六讲算法介绍 及论文写作要求

一、数学建模算法介绍: 算法内容 规划类算法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指派问题、投资收益风险 非线性规划:无约束、约束极值问题 整数规划:分支定界、0-1整数规划、蒙特卡洛、生产销售问题目标规划:多目标、数据包络分析 动态规划:最短路线、资源分配、生产计划问题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插值拟合:插值方法、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与函数逼近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正交试验设计与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偏相关分析、变量筛选方法、复共线性与有偏估计方法、非线性回归 数据统计: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图论算法动短路问题、旅行商问题、中国邮递员问题、染色问题 微分方程与方法论常(偏)微分方程、差分方程 排队论:等待制、损失制、混合制排队问题对策论:零和对策线性规划解法等 存贮论 多元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对应分析 多维标度法 现代优化算法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人工蜂群算法、人工鱼群算法、蚁群算法、神经网络模型、禁忌搜索算法 模糊数学模型模糊聚类分析模糊决策分析 时间序列模型移动平均法 指数平滑法 差分指数平滑法自适应滤波法 趋势外推预测法平稳时间序列ARMA时间序列季节性序列 异方差性 灰色系统关联分析

二、数学建模论文写作 【摘要】 1、研究目的:本文研究…问题。 2、建立模型思路:首先,本文…。然后针对第一问…问题,本文建立…模型:在第一个…模型中,本文对哪些问题进行简化,利用什么知识建立了什么模型在第二个…模型中,本文对哪些问题进行简化,利用什么知识建立了什么模型 3、求解思路,使用的方法、程序针对模型的求解,本文使用什么方法,在数学上属于什么类型,计算出,并只用什么工具求解出什么问题,进一步求解出什么结果。 4、建模特点(模型优点,建模思想或方法,算法特点,结果检验,灵敏度分析,模型检验等) 5、在模型的检验模型中,本文分别讨论了以上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 6、模型推广与改进:最后,本文通过改变,得出什么模型 论文写作总体思想:一定要写好。主要写三个方面:1. 解决什么问题(一句话)2. 采取什么方法(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3.得到什么结果(简明扼要、生动、公式要简单、必要时可采用小图表)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合理性,表述的清晰度。摘要部分注意事项:(300-500字左右) (总结):1.在摘要中一定要突出方法,算法,结论,创新点,特色,不要有废话,一定要突出重点,让人一看就知道这篇论文是关于什么的,做了什么工作,用的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效果,有什么创新和特色。一定要精悍,字字珠玑,闪闪发光,一看就被吸引。这样的摘要才是成功的。2.不该省地绝对不能省,各个板块须叙述清晰(亮点详实,自圆其说,恰到好处)!运用了什么方法,建立了什么模型,解决了什么问题,在现实实践中能有什么应用及推广!3.要用一定的关联连接词是论文过渡自然,读起来顺畅,增加论文的可读性与清晰性!4.摘要应表述准确,简明,条理清晰,合乎语法,打印排版符合文章格式。 关键字:3-5 个即可,无需太多!(结合问题、方法、理论、概念等,在题中反复出现的专业名词也需酌情考虑。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七章 列联表分析

第七章列联表分析 7.1 列联表(Crosstabs)分析的过程 7.2 列联表的实例分析 7.1 列联表 (Crosstabs) 分析的过程 列联表分析的过程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被分析的变量可以是定类变量也可以是定序变量。系统是通过生成列联表对两个变量进行列联表分析的。 列联表分析的功能可以通过下述操作来实现。 图7-1 列联表分析对话框 1.打开列联表分析对话框 执行下述操作: Analyze→Descriptive→Crosstabs 打开Crosstabs 对话框如图7-1 所示。 2.确定列联分析的变量 从左侧的源变量窗口中选择两个定类变量或定序变量分别进入Row(s)(行)窗口和Column(s)(列)窗口。进入Row(s)窗口的变量的取值将作为行的标志输出,而进入Column(s)窗口的变量的取值将作为列的标志输出。Display clustered bar charts 是在输出结果中显示聚类条图。Suppress table 是隐藏表格,如果选择此项,将不输出R×C 列联表。 3.选择统计分析内容 单击statistics 按钮,打开statistics 对话框,如图7-2 所示。

图7-2statistics 对话框 下面介绍该对话框中的选项和选项栏的内容: (1)Chi-square 是卡方(X2)值选项,用以检验行变量和列变量之间是否独立。适用于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 (2)Correlations 是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r 的选项。用以测量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适用于定序或数值变量(定距以上变量)。 (3)Nominal 是定类变量选项栏。选项栏中的各项是当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为定类变量时可以选择的参数。 1)Contingency coefficient:列联相关的C 系数,由卡方系数修正而得。 2) Phi and Cramer's V:列联相关的V 系数,由卡方系数修正而得。 3)Lambda:λ系数。 4)Uncertainty Coefficient:不定系数。 (4)Ordinal 是定序变量选项栏。选项栏中的各项是当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为定序变量时可以选择的参数。 1)Gramma:Gramma 等级相关系数。 2)Somers’d:Somers 等级相关d 系数。 3)Kendall’s tau-b:肯得尔等级相关tau-b 系数。 4)Kendall’s tau-c:肯得尔等级相关tau-c 系数。 (5)Nominal by Interval 选项栏中的Eta 是当一个变量为定类变量,另一个变量为数值变量时,测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相关比率。 系统默认状态是不输出上述参数。如需要可自行选择。上述选择做完以后,单击Continue 返回到Crosstabs 对话框。 4.确定列联表内单元格值的选项 单击Cells(单元格)按钮,打开Cell Display 对话框,如图7-3 所示。

单机游戏概要设计分析说明书

单机游戏概要设计分析 说明书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目录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2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入输出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故障处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专门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工处理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尚未解决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接口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外部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部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4运行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运行模块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运行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运行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5系统出错处理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错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补救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维护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文档简单范例资料

软件开发文档 项目名:“通讯录” 版本:α测试版 作者:ccba 编写时间:2001-8-20 文档内容: 1 需求规格说明书 2 概要设计说明书 3 详细设计说明书 文档号IM00101 需求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的编写是为了确定待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数据、界面的需求。 1.2 项目背景 “通讯录”软件是为了提供一种功能完备,易于操作、界面美观的优秀软件。该软件由蔡文亮单独开发完成。 1.3 定义 需求规格说明书采用参考资料②标准 1.4 参考资料 ①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 ②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4 ③周之英《现代软件工程(基本方法篇)》科学出版社2000.1 2、功能需求 该软件由四个主功能模块和一个扩展功能模块构成,各功能模块中规定的均为软件的基本功能,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增加新功能,但必须详细编写相关文档。2.1录入、修改功能模块 该功能块主要用于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和修改,考虑到通讯录的实际需要,可以放松对数据库完整性结束的控制,但从减少数据库的角度来考虑,不容许有完全相同的纪录出现(考虑的合并,相同的纪录项)。 2.2查询功能块 本功能模块是最重要的功能块,对通讯录的操作最主要部分就是查询操作。 本功能块要求有如下功能: 1)按数据库各个属性查询 2)按数据库各个属性之间的逻辑组合查询 如:查询名称为“鸭子”且年龄为20岁的详细情况 (SQL语句表示)SELECT * FROM MESSAGER WHERE NICKNAME=“鸭子” AND AGE=20 3)按某一属性的数值范围查询及其逻辑组 如:查询年龄在20至35岁间的详细情况 (SQL语句表示)SELECT *

应用SPSS软件进行列联表分析

应用SPSS软件进行列联表分析 在许多调查研究中,所得到的数据大多为定性数据,即名义或定序尺度测量的数据。例如在一项全球教育水平的研究中,调查了400余人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学历、种族等,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就可以得到频数分布表。 定义四个变量:gender(性别)、educat(学历)、minority(种族)、count(人数),其中前三个为分类变量,并且gender变量取值为0、1,标签值定义为:0表示female,1表示male;educat变量取值为1、2、3,标签值定义为:1表示学历低,2表示学历中等,3表示学历高;minority变量值为0、1,标签值定义为:0表示非少数种族,1表示为少数种族。下面做gender、educat、minority的三维列联表分析及其独立性检验。数据文件如图1所示。 图1 第一步:用“count”变量作为权重进行加权分析处理。从菜单上依次选Data--weight Cases 命令,打开对话框,如图2所示。

图2 点选Weight Cases by项,并将变量“count”移入Frequency Variable栏下,之后单击OK按钮。 第二步:从菜单上依次点选Analyze--Deseriptive Statistics--Crosstabs命令,打开列联分析对话框(Crosstabs),如图3所示。 图3 第三步:在Crosstabs对话框中,如图4将变量性别gender从左侧的列表框内移入行变量Row(s)框内,并将受教育年限编码后得到的学历变量educat移入列变量Column(s)框内(若

此时单击OK按钮,则会输出一个2*3的二维列联表)。这里要输出一个三维列联表,将变量种族minority作为分层变量移入Layer框中,并且可以勾选左下方的Display clustered bar charts项,以输出聚集的条形图,如图8图9所示。 图4 第四步:选择统计量,单击Cosstabs对话框下侧的Statistics按钮,打开其对话框,如图5 所示。 图5 在Statistics对话框内,勾选Chi-square项,以输出表2进行独立性检验。这里由于不是定距

第六讲 因子分析

第五讲 因子分析 在许多实际问题中,涉及的变量众多,各变量间还存在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这时最好能从中提取少数综合变量,这些综合变量彼此不相关,而且包含原变量提供的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的统计分析方法。 以后,如无特别说明,都假定总体是一个p 维变量: ),...,,(21'=p X X X x 它的均值向量μ =)(x E ,协方差矩阵V =(σij )p ?p 都存在。 第一节 正交因子模型 1.1 公共因子与特殊因子 从总体中提取的综合变量:F 1, F 2, … , F m (m

其中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