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

《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
《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

《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6和7的加减法”是10以内数的分与合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来认识、掌握数的组成。掌握这一内容,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为掌握10以内加、减法打好基础;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起了重大作用。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2、难点:从图意中学会收集信息,理解“一图四式”。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学会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2、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3、培养养成交流合作,鼓励摆出多样化的分法。

二、说教法

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第一步,他们还不习惯小学生的生活,还保留着幼儿园的生活习惯。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还摆脱不了用实物来演示。根据这些特征,我在本节课中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第一,直观演示法

第二,探索操作法

第三,游戏法

三、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学会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并能从6和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相应数的组成;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数学游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实践、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产生探究欲望。

1、游戏《手指对数》

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复习“2——5的组成”,让学生感觉到是在于游戏,而不是在进行枯燥的学习。

2、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情境的兴趣,我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设问引入。

(二)分析问题,主动探究。

1、出示主题图

根据学生的设问,创设生活中熟悉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复习6的组成,并能用完整的话正确的叙述图意(理解图意)。

2、提问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教师驾驶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3、建立联系

请同学们根据图意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发现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观察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习惯。

(三)提供探索机会,让学生探索。

1、操作。

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动手、实践、推想、合作与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去体会新知识的那种成就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加深认识。

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为了使学生对数的组成产生更深的记忆,我让学生手指对数读一读,通过手、口、脑三者的结合,从而使教学得到良好的效果。

(四)巩固新知识。

巩固新知识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每到这个环节也是学生的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因此,我在这个环节中采用了趣味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摘星星、帮小蚂蚁找家等活动。

(五)全课小结

通过游戏的结束画面,使学生联想到今天学习的课题,并知道学习的内容。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teaching plan of 6 a nd 7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45、46页内容: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学习了1—5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 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引导 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计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 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准备: 师制作课件一套,男生女生的头像,大大的智慧星 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复习口算、做好铺垫(口算) 三、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以旧引新(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显示数学乐园的背景) ①问:这是谁啊?(蓝猫) 这节课蓝猫要带着咱们班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去数学乐园玩一玩。想去吗?大门紧锁,怎么办呢?(生说:门上有钥匙) ②(点钥匙,出现6和7的组成画面)只有回答出蓝猫的问题才能进去。(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一同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1、新课探究(点门打开,出现智慧塔,塔尖有闪烁的星星) ① 师:小朋友真聪明,门打开了,瞧!这里都有什么? 这是智慧塔,上面有一颗闪亮的智慧星,想不想要!那就让蓝猫带领着我们一层一层的往上走吧!(点第一层门出现画面,左边5根小棒,右边1根小棒)请你学着蓝猫的样子摆一摆 ②学生独立摆 ③问:“看一看你面前的小棒,谁来说出一个加法算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5=6 “你为什么列1+5=6呢?” 学生:“我看到左边有1根小棒,右边有5根小棒,合起来

小学数学6和7的加减法学习资料

小学数学6和7的加 减法

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45页情境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模型)、7个三角形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填空。 二、新课引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减几的减法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2.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1+5= 教师: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学生:不相同。 教师: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 学生1:因为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5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1根小棒,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5+1”。 学生2: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1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5根小棒,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 “1+5”。 教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学生: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5)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7个小圆片,先去掉1个小圆片,并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7-1=;然后再从7个小圆片中去掉6个,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又写出减法算式7-6=。 让学生算出两个减法算式的得数。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并说一说7-1=6和7-6=1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2.学习第45~46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1)屏幕上出示“摆一摆”前面的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图上画了几个小朋友摆小棒、摆花、摆三角形的活动。 教师:图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算加法和减法。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美化班级课程表说课稿

《美化班级课程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____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美化班级课程表》。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展开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电子工业出版社第四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将班级课程表制作并加以编辑,但看上去比较简单,还需要对其进行美化,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下如何美化Word 中的表格。在教学内容上,先对表格文字进行修饰,然后对表格的边框进行设置,最后对表格的背景进行修饰。 1、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更加熟悉各种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的使用,理解它们的作用,从而对表格中的文字进行一定的修饰;另外,要让学生掌握设置表格边框的颜色。线型以及填充表格底纹的方法。 2、教学重点 设置表格单元格中的文字格式 设置表格边框的颜色、线型 填充底纹效果 3、教学难点 选中并设置不同单元格的边框颜色和线型 选中并填充不同单元格的底纹效果 二、说学情 通过上节课的班级课程表编辑,同学们对Word的兴趣很高,在此基础上,这节课我们更加深入的学习Word的美化功能。 三、说教法 由于信息技术课大部分的上课都是在计算机上面完成的,使得信息技术拥有与其他课程不一样的特殊性,这样一来,信息技术课程,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就是案列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对比法等。可以采用网络教学软件边讲解边演示给学生们看,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学法和教法相应,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一部分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但是大部分是动手操作来消化教师的教学内容。当教师通过网络教学软件演示和讲解的时候,学生会边看边想,然后在自己的电脑上面操作教师布置的案例或者其他任务。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软件向同学们展示上节课编辑过的班级课程表,引导学生们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巩固相关的知识点;然后打开美化过的班级课程表,将两个课程表在屏幕上做对比,让同学从中看出不同点。 2、合作探究,新课教学 在对比当中,让同学们来说一说那些地方做了修改,这样修改是不是更符合实际情况等。这样顺其自然的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①、设置文字格式 打开课程表→选中表格第一行→设置第一行格式→设置其他文字格式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教学反思: 上了《6和7的认识》后,我更加体会到兴趣对于孩子们学习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以“趣”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 一、创设新颖、有趣的童话情境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序数、比较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序数意义及6、7的组成。其中知道6、7的组成是教学的重点. 由于教材呈现内容相对来说较多,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6、7岁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如果我们在一节课内呈现的内容、形式、太多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差。所以我设计了“昆虫王国运动会”这个主题情境,将书本中的一系列相关知识点用这个虚拟的童

小学一年级数学 6和7的加减法

6和7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及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算式。 教学资源:草地、6只小猫卡片、6只大象卡片、小棒、苹果树图一份、0-7的数字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动物园吗?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动物园玩玩!在动物园里有个美丽的大草地,现在我们就请一些小动物上去玩一玩吧! ●二、新授 (一)、学习加法 1、动手操作,在情境中感知“一图两式” 现在我们就请1只小猫和6只大象上去玩一玩吧! 数一数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动物,有几只小猫和几只大象,该怎样列式?把式子写下来。读一读你的算式。

板书:1+5 =6 还有谁的不一样,板书:5+1=6 为什么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呢?同桌交流、汇报。 师小结:由于同学们看到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摆一摆 你们还想请几只小猫和几只大象来玩一玩呢?动手摆一摆,在摆之前,教师要先提出一个要求:草地上必须一共是6只动物,不能多也不能少,另外看看怎样用算式表示出来。你们自己动手摆一摆吧!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说一说你请了几只小猫和大象?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的? 板书:2+4=6 4+2=6 3+3=6 为什么3+3=6只能列一道算式呢? 3、巩固练习:出示“做一做”,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看图列式 树上有几个红苹果和几个青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同桌交流、全班汇报。师板书:5+2=7 2+5=7 5、巩固练习:出示“做一做”,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学习减法

《表格规划与修饰》说课稿

《表格规划与修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表格规划与修饰》 一、教材分析: 《表格规划与修饰》是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的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这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前期活动,是在学生学会建立工作簿后,学习怎样对工作表进行编辑修改、美化,是学生继续学习数据统计及图表的基础,关系到学生对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工作,是学好数据处理的关键内容之一,也是本章的重点。 教材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灵活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及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相互探讨,协作学习,最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同时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把Excel与前面所学的Word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学习,这样有助于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习。 二、学生分析: 在知识的准备上,通过本章的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建立了工作表、工作薄的概念,学会了建立工作表。前一阶段学习的word表格的编辑,这些都为学习工作表的编辑打下了基础。但不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在任务布置上要注重按照任务难度分层作业,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知目标: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字段与属性的关、字段与记录的关系。 技能目标:掌握工作表的增加、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等操作;掌握调整行高、列宽的方法;掌握设置单元格格式的各种功能。能对一个工作簿或工作表进行合理地规划,并运用背景色、字体等来进行个性化修饰。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帮助来积极探索,自主完成工作表格式的设置和修饰,并分层次完成任务,最后用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和7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也就是学生掌握了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加法算式或一个减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有以下3个方面:①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关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②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③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为了学生后续的学习,我把课的设计重点放在: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算式上以及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上。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课进行认真的设计。回顾课堂,几个小点还是有点值得回味的。 一、创设情境,引导操作,感受“一图两式”。 为了学生能充分感受“一图两式”,我安排了一次四人小组活动,组长按老师的要求摆好小棒。(把小棒按照5根和1根分成两堆)在学生根据小棒图提出数学问题后,教师要求全组小朋友按从左往右的观察顺序,列出一个解决问题的算式。反馈中板演:1+5=6 5+1=6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为什么一个小棒图会有两个不同的算式?在问题的探讨中,学生感受到,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从而感知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二、再次操作,形成概念,渗透加法定律。 教师在黑板上摆圆片,学生根据图快速的写出两个加法算式。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再一个目的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摆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让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了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学生能正确列出算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观察讨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当学生得出两道题的加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的情况后,形成算式:1+5 = 5+1你认为在这两个算式的中间填上什么符号?齐读算式。那这样的算式你还能找几个吗?教师说一个算式,学生对一个算式。从而达到清晰建构: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本节课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

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

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P42。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2+l= l+2= 3-1= 1+3= 4-1= 1+4= 2+3= 3-2= 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二、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圆片。(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个、一边摆1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 板书:5+l= 1+5= 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问: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 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3、学习减法。 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6个圆片,先去掉1个圆片。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1,然后从6里面去掉5个圆片,同学们又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5。 让学生算出两个算式的得数。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如6-1等于几,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和5组成6,所以6-1等于5。也可以这样想:6可以分

01《Excel数据分析图表化》说课稿

E xcel数据分析图表化说课稿 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满族中学邱柏林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三章"电子表格第5节Excel数据图表制作",以数据处理见长的excel在数据与图形完美的结合中显示出完全不同的韵味,作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更能体现编者的意图。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了Excel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掌握对Excel的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为什么使用图表,怎样创建图表以及如何利用图表进行问题的分析。 二、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展示,协作互助。在设计任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的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出恰当的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开放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一定容量、一定梯度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水平来选择能够完成的任务。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掌握图表的建立方法,理解在excel中图表显示分析结果的优势; ②了解几种常见的图表类型。 ③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来学习图表基本的建立、编辑。 2、过程和方法: 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以任务驱动为主,培养乐于合作、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习惯,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相互协作的良好沟通习惯和大胆实践创新的勇气。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利用图表向导建立图表; 2、根据实际问题来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教学难点】 1、数据源的选择; 2、图表类型的选择。 五、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对比引入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探究法、分层练习法。 2、学法分析:本节课主要以主体性教学策略(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任务驱动策略、自主探究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分层推进等策略完成教学。 采取的形式:创设任务情境——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探索创新。 六、教学准备分析 网络教室,书签(印有本节内容,激励学生演示操作),教学采用IEBOOK制作的课件,学件为专题学习网站。学生可以通过浏览专题学习网站来自学本节的练习任务,它还有在线测试、在线交流等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供参考)

课题:6和7的加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利用“一图四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合作学习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2+1= 4-1= 3-2= 1+3= 5-3= 4-2= 5-4= 5-1=

2.复习6和7的组成。 3.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6的加法 (1)出示主题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图中的两个小朋友相对而坐,正在摆圆片写算式,圆片被分成两份,一份有5个,一份有1个。 (2)用加法算式表示 师:如果把图中圆片的摆放情况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 引导学生明确:从左边观察,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如何列出算式。 5+1=6 师: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1+5=6(从右边观察,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所以列的出算式是1+5=6) 师: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为什么不同? 从女孩的角度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5+1=6。从男孩的角度看: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1+5=6。 小结:由于两个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写出的两道加

小学信息技术《美化班级课程表》优秀说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美化班级课程表》优秀说课 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三课《美化班级课程表》,本节课是在前一节“编辑课程表”的基础上进行人为的修饰和加工,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内容,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此外,还能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够更加熟悉的使用文字的修饰,理解它们的作用,掌握边框颜色、线型的设置以及底纹的应用。 2。通过学习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实践和自学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各种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的综合运用,以及各种边框和底纹的特殊效果的知识。 教学难点:设置边框和底纹的具体方法以及创造性地美化表格 课前准备:课件教案素材多媒体演示软件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任务驱动

的教学方法,把本课的新知由易到难,层层设疑,让学生在问题中合作、探究,不断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这点。我开课前,创设有趣的问题环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让学生多观察欣赏,讨论后回答,演示讲解过程,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首先,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 我抓住时机:看了这组图片都知道是西游记的故事,同学们知道他们闯了多少关吗?我设计的意图:以《西游记》的主题曲开头,让会唱的学生跟着唱,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动画片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同学们,老师带领你们进入第一关 提示打开————课程表,选中课程表第一行,选择“格式”—————“字体”命令,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形、字号和颜色。 下面我们进入闯关游戏第一关:“设置表格文字格式” 请学生分小组探究设置文字格式的方法,如果有问题,

6和7的加减法教案77811

6、7的加减法 课题: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课前准备: 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6和7,知道了6和7的分与合。你们都学会了吗?潘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题目) 师:你们学得真扎实!学会了分与合,今天我们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6和7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知 1、学习1+5和5+1 出示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用算式怎么表示? 生: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用加法算:5+1=6

师:你是从哪儿往哪儿看的?能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吗?生:从左往右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用加法算:5+1=6 师:说的真完整!让人一听就明白!谁也能像他那样说?师:刚才我们是从左往右看的,还可以怎么看? 生:从右往左观察 师:那可以怎样说?又怎样列算式呢? 生:从右往左看,右边有1个圆片,左边有5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用加法算:1+5=6 师:你说的真完整。还有谁会说?同桌之间快速的像他那样把两种方法说一说吧。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能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 生:看的方向不同。 师:从左往右看,先看到——,再看到——,就写5+1;从右往左看,先看到——,再看到——,就写1+5。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圆片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以列的算式就不一样。师:谁能具体说一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明确: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相加的得数相同。 2、学习6-1和6-5 师动手操作(要求: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看看发生了什么?):先摆6个圆片,然后分成5和1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的过程说一说? 生:一共有6个圆片,分成两份,左边5个,右边1个。师:如果把右边的一个去掉,左边还剩几个圆片?你能列式计算吗? 生:6-1=5(个) 师: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 生:一共有6个圆片,去掉右边的1个,右边还有5个。师:如果我去掉左边的5个又该怎样说,怎样列算式呢?(同桌之间快速的小声的说一说。) 汇报:一共有6个圆片,去掉左边的5个,右边还剩1个圆片,用减法计算:6-5=1(个) 小结:从总数中去掉左边部分,就得到右边部分;如果去掉

小学信息技术《美化班级课程表》说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美化班级课程表》说课稿 让学生通过两张效果不同的课程表的对比,强烈感觉到修改表格的意义、效果,从而引出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你的课程表。 通过分析对比作品,学生会发现第二张表格比第一张表格增加了边框、底纹和斜线表头,直观地发现修改了的表格更加形象、生动,从而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为了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我大胆地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主完成任务。这样,教师也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分层辅导。 学生打开学习资料,学习设置“边框、底纹和斜线表头”。 分组尝试新知学习: 第一组尝试边框的设置 第二组尝试底纹的设置 第三组绘制斜线表头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我让每组选一学生演示如何操作: (1)边框设置 单击工具栏上的`“表格和边框”按钮,出现“表格和边框”工具栏。选择“边框线型、边框粗细、边框颜色、外侧框线”进行设置。 (2)底纹色彩 单击工具栏上的“表格和边框”按钮,出现“表格和边框”工具栏。选择相应的单元格,利用“底纹颜色“按钮,为这些单元格设置底纹。 (3)斜线表头的制作 选择“绘制表格“工具,鼠标指针变为铅笔形状,在表格左上角画出相应的斜线。 学生打开学习资料中的挑战任务,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自由地设计自己的课程表。

教师给予学生提示,除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以外,还可添加图片, 艺术字表名及页面边框等。 为节省时间,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图片素材。 选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欣赏并根据评比标准(底纹色彩搭配、表格边框的样式、独特的创意、漂亮的页面边框)进行点评。 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功能展示学生有特色的作品,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同学们,今天我们发挥了聪明才智,设计出了很有个性的课程表,你们发现得真不错!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加上图片等,设计出更时尚、更酷的课程表,用打印机打印出来,贴在教室里。 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谁有‘无机教学’法,我就会发现‘无水游泳’法!”,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硬件的支撑。

一年级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

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5—46及做一做,P48练习七第4、5、7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7根小棒图、7朵小花;教师准备教学 一、复习: 1、数的组成:填一填 2、口算(1—5加减法),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4-2= 4+0= 5-1= 2+1= 2-1= 4-1= 3-2= 5-0=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6和7及6、7的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7的加减法(教师板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 三、新授: 1、6和7的加法: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出示玻璃上的圆片图。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1+5=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 1+5=6。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学生:不相同。算式不相同?教师: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同? 学生1:因为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5+1 学生2:我先看到的是右边的1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5根小棒,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l+5”。 教师:由于每个小朋友观察的角度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学生: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2、6和7的减法: (1)出示圆片图,同桌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并写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6-1=5 6-5=1)(3)你是怎样想才会那么快就算出得数的?组成、想加算减等 (4)那请大家看一看,这一幅图写出了几个算式?你还能根据这样的图写出四个算式? (5)小练习:摆一摆,填一填。小棒图 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 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加法算式的联系。 ④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7-2=5和5+2=7两个算式有

6、7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得数是6、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减法算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得数是6、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5以内加法和减法编数学故事。 二、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学习新知。 1、看信息窗,提问题,有多少只猴子? 2、学生回答4+2 3、怎样计算呢? 学生摆小棒探究 左面4根小棒,右面2根小棒。往中间凑合在一起一共6根,所以4+2=6 师:用你的六根小棒在摆一摆,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1:5+1=6 怎么想的,当小老师发指令摆小棒:左面5根小棒,右面1根小棒,往中间凑合在一起一共6根,5+1=6

生2::1 +5=6 怎么想的,当小老师发指令摆小棒:左面1根小棒,右面5根小棒,往中间凑合在一起一共6根,1+5=6 你们发现了数学上一个重要的定律,加法交换律 生3:2+4=6 生4:3+3=6 4、猜数游戏 教师在黑板上放上磁贴,手捂着,告诉学生藏着6个珠子,露出一个,学生猜手底下藏着几个?用算式怎样表达6-1,怎样计算呢?学生用小棒探究,先数6根小棒,拿出一根,还剩?6-1=5, 小组内依次练习:6-2 6-3 6-4 6-5 6-6 5、练习 6、解决信息窗第二个问题 左边有5个同学,右边有2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 学生摆小棒探究5+2=7 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2+5=7 3+4=7 4+3=7 1+6=7 6+1=7 7、编数学故事 找七个学生到台前,先请一个离开,孩子们编数学故事,练习7-1,7-2 7-3 7-4 7-5 7-6 7-7 四、巩固练习: 1、摘苹果,练习6、7的加减法 2、看图列算式 3、看图列式,重点理解大括号的意思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6、7的加减法。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参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6和7的加减法》参考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6和7的加减法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它是在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编排,教材由以前的一幅图表示一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这样的编排,便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联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还注意用同样的学具摆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由“一图两式”的学习向“一图四式”的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习题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生分析 “6和7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掌握了6、7的顺序及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能够进行6、7的加减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相关计算的经验。 由于学生已有5以内加减法学习的基础,并且前面刚刚学习6、7的组成,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算式,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刚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仍然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所以,如何处理好运算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应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语言表达的结合;在练习中还应该采用多种练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三、学习目标

五年级上信息技术教学说课稿美化表格_通用版

《美化表格》说课稿 课题名称:《美化表格》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五年级第21课《美化表格》(P66 -67 页)这是本课的教学流程图。(课件) 请看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课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情境中,学会美化表格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 力,设计出一个富有个性的表格。 情感目标: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学生的 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表格与边框”工具栏中常用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的创意,设计自己的表格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因此,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在全课教学中,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模式,并创设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 学习环境与资源: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软件Net Op以及为学生准备的素材库。 教学过程: 本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进入冒险岛;第二环节,关前充电,装备披挂;第三环节:自 主探究,获取武器;第四环节:加油闯关;第五环节,开启宝藏,结束本课) 第一环节,进入冒险岛。 上课伊始,我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探险吗?生:喜欢。师:老师知道一个神奇的地方,叫冒险岛。你们想去吗?(想)好,今天我们就去那里夺宝”。进入游戏画面(课 闯关件) 师:在这里,让我们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作为装备,获取的新知识作为武器,

开始你的冒险之旅。(出示课题《2 1美化表格》) 此游戏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及探索知识的欲望,每个学生的兴致 极高,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步是什么,都有哪些内容,真正做到了激发兴趣 的目的。 第二环节,关前充电,装备披挂(复习旧知)(课件) 师:那先来看看我们有什么装备?(课件,人物及装备) 师:我们的装备有白棉T 恤上衣、蓝牛仔短裤、红橡胶长靴。这时有学生迫不及待的问:“那我们怎样获得它们呢” 。 师:只要答对装备下面的问题,就能获得。〔复习表格的移动和调整大小,复习插入图片、艺术字、背景图片。〕 师:谁想获得这件装备。这时学生纷纷举手。 师:出示已准备好的表格,根据装备要求,让学生到前边来操作。(课件表) 生:边操作边说明。这是学生变后的表格。(出示表)因为是复习旧知,所以这一部分学生操作得很顺利。 第三环节:自主探究,获取武器(掌握新知) 师:我们已经有了装备,现在我们就来获得这把武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并上机试着操作,如何给表格加上美丽的框线。 这时学生开始自学,教师巡视辅导,并适时提示“表格与边框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 师:给表格加上美丽的框线的步骤哪个小组愿意总结一下: 学生利用Ntop 汇报制作步骤:有的汇报(利用表格与边框工具栏)首先选中表格,然后选线型,再选粗细 1.5 磅,选颜色红色,再选边框上的按钮。也有学生汇报说,有不同的做法。选中表格后还可以用鼠标右单击,选择“边框和底 纹”进行修饰,对表格的行和列的修饰也比较方便,还有的孩子说用绘制表格的 方法对局部改动比较方便,这时我都及时给予肯定。“你们说得很对,你的知识 面可真广。”并且总结说:不管你对表格的哪一部分进行操作,选中相应的区域 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师概括步骤为:①选中表格②选线型③选粗细④选颜色⑤单击〔外部 框线〕按钮进行选择。(课件)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6、7的加减法练习 练习九的第8~12题及教材第45页“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数学。 2.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3.巩固复习图画应用题。 重点难点 掌握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培养数感。 教具学具 点子图,数字卡片,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九的第8题。 先让学生明白题意,然后动笔连,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 2.练习九的第9题。 (1)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动手。 (2)两人一组进行交流,一人拿卡片另一人算。 (3)集体交流,如有的学生用其中一个数和0组成一个大数减小数的算式,要给予鼓励。 3.练习九的第10题。

可以用比赛形式进行:如看谁做得对,看谁能在2分钟之内算完,然后让学生独立做,最后集体交流、订正,抽出一个加法算式,一个减法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4.练习九的第11题。 先让学生自己算,然后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时,所得的数也一个比一个大。当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小时,所得的数就一个比一个小。 5.练习九的第12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明白图意,然后列式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说图意。 6.教材第45页的“生活中的数学”。 (1)我们学过了0~7各数,我们身边有哪些这样的数呢? (2)同桌互说。 (3)集体交流:①我家有5口人。②我在一年级4班。③我今年7岁了。④我家住302。⑤我们这组一共有6个人…… 二思维训练 1.找朋友。 2.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1)(2) ()-()=()()-()=()()-()=()

公开课教案 6和7的加减法

第一册数学6和7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学会有关6、7的加减法,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积累,发展他们对数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去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学生说一句话,话 里必须有一个数字。 二.复习5以内数的相关知识,出示5只小熊卡片分成两部分,谁能看图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 1+4=5 4+1=5 用一条虚线分开,谁能说出两道减法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 5-4=1 5-1=4 三.导入新课,进行新课学习 1.学习6的分成和组成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给课本44页的圆形涂色,要求每行涂色的个数不一样,有几种涂法,每涂一种写出一

个6的分成,(同桌同学互相配合,一人涂色,一人写出分成)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 6 6 6 ●●○○○○ ●●●○○○ 5 1 4 2 ●●●●○○ ●●●●●○ 师生互读6的分成和组成 帮助学生记忆6的分成,提问:你觉得怎样记住6的分成比较快(记住一种,想到另一种)做游戏帮助记忆。 拍手游戏:同桌小朋友,你拍几我拍几,几和几组成6 出手指游戏:师生互动如师出2,生出4,生答2和4组成6 2.学习7的分成和组成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7可以怎样分,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拿出7个口摆成两部分,其他三个小朋友讨论写出7的分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7 7 7 6 1 5 2 4 3 1 6 2 5 3 4 帮助学生记忆的分成,师生互读,分组读 击掌游戏:师示范,师击掌几次合起来是7次,生练习,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