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的转型困境

李宁的转型困境
李宁的转型困境

李宁的转型困境李宁的转型困境

2016年01月29日

变化是每一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难题变化是每一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难题。。在互联网在互联网++、大数据大数据、、平台化等理念的冲击下平台化等理念的冲击下,,传统企业正在经历着一场以转型为核心的重组与洗牌企业正在经历着一场以转型为核心的重组与洗牌,,谋求变化谋求变化,,追求企业转型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家们的一种共识企业家们的一种共识。。

随着海尔、苏宁、美的等企业的转型成效初显,作为中国运动品牌代表的李宁却在这场转型攻坚战中迷失了。企业的转型,表现在市场上,如果可以在市场上取得成长和有效的业绩,转型就可以界定为成功。然而,从2010年启动战略转型开始,李宁的业绩便开始一路下滑,并且在2012-2014年之间,连续三年出现亏损,累计超过31亿元。为何同样面临着高度不确定的竞争环境以及众多的竞争对手,李宁公司的变革成效却与海尔、苏宁、美的等企业相距甚远,为转型承担的阵痛期更长?当“互联网+”已从概念开始到落地,回头再审视李宁的转型之殇,我们更能揭示李宁转型问题之所在,从而为处在转型之中的中国企业提供启迪与借鉴。

转型的迷失

转型的迷失 企业并不是为了转型而做转型的,在决定转型之前,一定是界定了市场的变化,做出了战略的选择。李宁正是洞悉到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快速变化,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更加突出,才推出了以品牌和渠道变革为核心的转型战略。作为国内体育品牌的先行者,李宁的战略转型在其背后代表的是中国企业正在由成本致胜转向品牌致胜、由低端竞争转向高端经营的趋势。然而,看似富有前瞻性的转型却逐渐陷入迷失的泥淖。

迷失一:品牌定位失误与多品牌战略

李宁的品牌定位长期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到底是专注于体育品牌还是专注于时尚品牌,李宁一直在这两者之间徘徊。长期的品牌定位不清带来的不仅仅是顾客的流失,更为严重的是资源的分散。转型的核心其实是效率,而资源的分散恰恰带来的是经营效率的下降。

与品牌定位失误相比,李宁的多品牌战略也是李宁深陷转型泥淖的重要原因。“定位之父”特劳特在《定位》一书中说过:“品牌就是某个品类的代表或者说是代表某个品类的名字。建立品牌就是要实现品牌对某个品类的主导,成为某个品类的第一。当消费者一想到要消费某个品类时,立即想到这个品牌”。对于占据市场份额的领先者来说,多品牌战略无疑是一种成功的市场竞争战略。举个例子,在中国市场上,宝洁的多品牌战略就非常成功。以宝洁公司的洗发水为例,其旗下就有飘柔、潘婷、海飞丝、伊卡璐、玉兰油、沙宣6个品牌。值得注意的是,1989年宝洁公司才在中国推出洗发护发二合一品牌飘柔,四年之后才推出了另一品牌潘婷。但是那个时候,飘柔的知名度、消费者使用率、分销率等各项市场指标已经跃居第一。

营销的本质是争第一,抢唯一。在推出第二个品牌之前,首先要确保核心品牌已经主导了

市场,而这恰恰是李宁在转型时违背的营销准则。2014年李宁的营业收入为67亿元人民币,安踏的营业收入为87.2亿元人民币,李宁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五个品牌(李宁、乐途、

红双喜、凯胜、艾高),而安踏的绝大部分收入只来自于安踏一个品牌。再来看两个品牌

的净利润率:李宁的净利润率(-11.7%)远不及安踏的净利润率(19.1%)。

一个品牌是否强大,最好的诠释并非其销售额,而是净利润率。从这一点看,李宁的多品

牌战略与转型迷失是有着极大的关联的。

迷失二:重战略,轻执行

如果说战略是宏观层面的部署,那么只有落地执行才能保证战略实施的成功。在李宁的转

型过程中,并非没有好的战略,从最初的品牌重塑战略和渠道战略再到目前的聚焦战略,

可以说李宁的每一步战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执行环节出了问题。

从李宁转型的效果来看,战略正确并不能保证企业的成功,成功的企业一定是战略方向和

战术执行力上都到位。

在企业转型时,衡量执行是否成功主要有三个标准:第一,用正确的人。企业的增长及其

复杂性之间有一定的落差,要让“对”的人的增长速度超过复杂性的增长速度,这也是企

业管理面对的挑战。反观李宁的战略转型,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其用人战略,从公司副

总裁兼首席产品官徐懋淳辞职开始到去年推动李宁战略转型的行政总裁金珍君的离开,李

宁的高管出走问题就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公司的CEO职位更是长期空缺,而这些人正

是李宁转型战略的推动与执行者。除了高管离职问题外,公司内部的官僚气息也极大影响

了政策的执行效率,从而让公司在转型时背上了巨大的包袱;第二,协调内部资源的能力。一块石头在平地上只是一个死物,而从悬崖上掉下时,可以爆发强大的能力。这就是集势,把资源协调调动在战略上,从上到下一个方向,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转型的过程当中,公司执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始终悬而未决,很多战略执行都没有超过一年;第三,多方

位的沟通。李宁迎合90后的战略转型之所以失败,问题就在于他仅仅贴了张“追求时尚”的标签,并没有针对90后采取多方位的沟通策略,自然无法得到90后的支持。

迷失三:产品价格定位的失误

在经历了“黄金十年”每年30%-50%的高增长后,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增速开始放缓,运

动快消品正朝着专业化、功能化、数据化的方向发展,企业高库存、净利润下降、品牌同

质化问题日益严重,李宁为了拉近与国际品牌的距离,在转型期间一直推行“田忌赛马”

的错位价格竞争策略,即其产品价格与国际巨头耐克和阿迪达斯相差不远,但是比安踏、

匹克等国内品牌要高出50%左右,而要维持这一价格定位,李宁的成本就要比安踏、匹克

等国内企业高很多。事实上,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成熟的经济体中,几乎所有行业品牌分

布都是“金字塔”型的,小部分人购买高端产品,普罗大众基于性价比选择品牌,回归消

费基础诉求。未来的消费态势正逐渐进入消费者主权时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会更加理性,李宁的这种错位定价策略正在逐步失去效用。而为了进军智能穿戴领域,李宁近期与小米

合作推出的两款智能跑鞋烈骏和赤兔,其定价分别为399元和199元,这明显要比其原来

的产品价格低很多,而事实上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已经在智能穿戴领域深耕多年,

李宁用来抓住年轻消费者在数字和运动相结合方面需求的低价策略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其实际的执行效果。综观李宁的产品定价,不管是错位的定价策略,还是目前为迎合年轻消费者采取的低价策略,从背后反映出李宁公司目前并没有一个完整价格战略体系,这也是导致其价格定位失误的关键。

转型背转型背后的高库存问题依然难以破解后的高库存问题依然难以破解

后的高库存问题依然难以破解 目前困扰中国各大体育品牌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居高不下的库存问题。即便是本土第一的安踏也不例外。以现有的数据来看,截至2014年12月底,李宁存货较2013年末的9.42亿元增加至目前的10.9亿元。事实上,早在2011年李宁库存就达到了11.33亿元,转型的这几年,李宁公司的高库存依然没有大幅下降。

事实上,李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其大批发模式,大批发模式是原来国内服装企业在销售渠道中普遍采用的“品牌商—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的分销模式。在大批发模式下,品牌商是不控制零售渠道的,因此也不会去关注零售端的变化。这也造成了李宁的市场反应速度很慢,大批发模式下代理商订货较多,而品牌商备货较多,一旦市场出现动荡,那么高库存问题立马就会显现出来。

李宁正是意识到了传统批发模式的弊端,所以才逐步开启了向以零售为导向模式的转型,而以零售为导向的业务模式强调的是“有指导性的订货+快速补货+快速反应”,为此李宁已经从需求预测、采购计划、供应链管理和零售运营四个方面建立了全面整合的“终端到终端”的零售业务平台,但是一方面由于李宁的库存问题由来已久,积重难返,问题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互联网思维鼓励的是小投入、快行动、先试错、再调整的理念。而李宁则正好相反,在转型的这几年,李宁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以零售为导向的库存管理上,企图毕其功于一役解决掉库存问题,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仔细审视李宁以零售为导向的转型,还有一个更值得人深思的问题就是,零售导向需要先锁定自己的客户群体,之后围绕目标客户的需求来生产和销售产品,按照顾客的购物习惯来管理门店运营,这种以顾客为核心而不是以产品为核心的模式对于习惯了关注产品和价格的李宁来说很难一时之间得到转变。

随着消费者购物时商品、渠道的选择更加多样化,消费者更理性、更注重个性化、特色化,可以预见,未来消费者购物的趋势也必将是更碎片化、便捷化(O2O、移动购物、社区商业),更好玩(社交购物、场景购物、游戏营销、主题营销),更加注重服务和体验,这客观上也要求企业在转向以零售为主导时必须回归到零售的本质,即低成本、高效率地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反观中国目前体育用品行业,行业同质化竞争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境,而企业自身的低效率与内耗又使得企业的增长乏力,顾客的价值创造更是无从谈起。

转型之殇及启示

转型之殇及启示 一方面源于行业自身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源于市场环境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以及消费者认知发展的影响都在倒逼着企业转型升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成功必然属于那些主动求变的企业。虽然李宁的转型步履维艰,但其自我救赎的成效已逐步

显现。李宁的转型之殇就在于在错误地预估市场的前提下,盲目地推行其转型战略。如果不及时调整的话,无疑很难与这种主动求变的转型趋势相兼容。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品牌定位。那些取得成功的运动品牌,都有清晰的定位,比如耐克主要定位于篮球领域,阿迪达斯主要定位于足球领域。虽然目前李宁牌的营业收入占到了其总营业收入的80%以上,但是其多品牌战略导致的战线过长,兵力分散以及品牌势能下滑的问题依然存在。令人欣喜的是公司创始人李宁先生最近一直在强调,李宁品牌是公司的核心,主要的资源要集中于此,这也为未来李宁品牌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对于处在转型期的李宁来说,如何构建一支富有执行效率的团队,从而让团队利益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以对抗组织转型产生的风险是极其重要的。组织转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人的问题,特别是人的执行问题,无论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多么艰难,组织的高层都应该与员工及顾客保持多方位的沟通,以保证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得以解决。另外,互联网下的这场转型和变化对组织本身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官僚式组织结构效率低下,对市场信号和顾客的要求反应缓慢,扁平化、柔性化和开放型的组织结构是未来组织发展的新形态。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宁在转型的过程中也要适时推动其组织结构的调整。

最后,重新回归组织效率和顾客价值。李宁的高库存问题一直是悬在其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然而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组织的效率和顾客的价值。虽然李宁正逐步实现从传统的批发模式向现在的以零售为主导模式的转变,但在这个过程当中难免会在品牌商、零售商等环节产生大量的冗余,组织的资源更多的是消耗在这些冗余之上,同时由于原有组织的结构本身不容易被打破,决策者往往离市场和顾客很远,低效的库存管理决策有可能本身就不符合顾客或者市场的要求。所以,如果李宁未来的转型能够在组织效率上做出改善,回归到零售的本质,可以相信,高库存问题也会逐渐得到解决。

另外,扁平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客观上也要求企业内部组织独立完整地面对顾客,获取顾客的满意,这对组织变革提出很高的要求。换个角度说,组织转型的核心就是要持续地向顾客做出反应,重新回归到顾客价值层面。在转型的互联网时代,顾客的价值不但不能够被削弱反而更应该被加强。时下,以小米、华为、魅族为代表的企业逐渐衍生出了一种“粉丝经济”,其背后的逻辑其实正是对顾客价值的重新拾起,而作为中国体育品牌代表的李宁更应该在这一方面做出表率。

总而言之,李宁的转型之殇重新印证了一个道理:过去成功的模式,可能会成为未来前进的桎梏。在愈演愈烈的转型浪潮中,企业能否成为浪尖的弄潮儿取决于自己的转型定位是否精准,组织的效率是否得以改善以及对顾客价值的重新回归。

李宁品牌的优势分析

李宁品牌的优势分析 一、品牌自身优势: 李宁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名字就是李宁牌的最大品牌资产,也是消费者对李宁牌认同的一个基础。“李宁”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内涵,一个在于李宁个人具备的理想、能力和品质等成功因素所带来的李宁公司成功的内因,另一个是李宁所代表的时代特征,即李宁公司的市场支持外因。作为民族体育英雄,李宁非常独具匠心地把自己的产品定位在体育服装产业当中,并通过赞助亚运会等方式把这种定位传播出去,使喜爱和崇拜李宁的消费者们将李宁牌产品与民族荣誉感、英雄主义和亲和力联系在一起,很快接受了李宁牌。李宁名人效应的另一个影响力是有效地调动了企业外部的政府资源。李宁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与体育紧密相连,先后赞助年以来历届奥运会、亚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和体操、乒乓球、跳水等金牌代表队。体育赞助不仅扩大了李宁牌的知名度,塑造了积极健康具有民族荣誉感的品牌形象,而且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李宁牌是一个专业体育品牌的概念。 二、李宁准确的产品定位 从整体上来说,李宁公司产品定位是比较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李宁牌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也说明了中国的消费者接受它、喜欢它。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体育产业虽然极具发展潜力,但产品供给并不充分,耐克、阿迪这样的国际知名运动品牌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存在许多市场空当。中国消费者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刚刚被唤起,但对体育和休闲服装的需求其实还是合一的。鳄鱼品牌之下的休闲服

装市场,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空当,而在这个市场上的是中国最主力的大众消费者。李宁公司就选择和定位在这个市场并且将产品定位为“带运动感觉的休闲产品”,但并没有真正做专项体育产品。这种定位使得李宁公司产品赢得许多消费者的认可。因为不只在当时,就是在今天,中国的体育用品消费水平仍然非常低,这就决定了李宁公司只能选择传播一种运动的文化运动的感觉,而不能做纯粹的专业的体育用品,这种产品定位恰恰迎合了中国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 三、销售渠道优势 现在各区域品牌都瞄准乡镇农村市场,以低廉的价格和一般的质量取胜。很多知名企业积极打入二三线城市,对于中国内地对外贸易依赖性低,在全国经济危机的今天,它开始显示出重要的推动力。较低的收入、不同的消费品位加之国际品牌较慢的渗透,使得国内品牌在接触二三线城市消费者方面获得领先优势。国内零售商通常售价较低,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并在二线及三线城市拥有更完善的分销网络。李宁的530家新店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有利于其进一步开拓其销售市场。李宁服务周到的特色;大规模经营,价格低廉;统一配货中央,质量可靠,渠道顺畅,款式新奇;免费维修,解除顾客的后顾之忧是其一大优势。 四、专业化和产品创新 在与安踏、特歩比较中,因为李宁的专业化,使它的竞争力更强。产品的专业化属性,是在体育用品行业中竞争的基础。李宁公司把产品的研发,看作一个不断创造纪录、刷新纪录的赛程。早在1998年,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困境及转型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困境及转型分析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了发展困境的产生原因,进而提出商业银行后期发展过程中转型的方向和手段,目的是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 标签:商业银行;转型;业务;发展困境 1 前言 在当前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迅猛发展,经济上升的速度逐渐减缓甚至出现停滞状态,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新的转变和改革促进继续稳步向前。对于我国金融行业来说,在国民收入增加,人们投资量不断加大的背景之下,商业银行传统的利用与客户和投资者之间的存贷利率差值进行营利的手段和方法也逐渐显露出不足和缺陷,无法及时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使商业银行走入了发展的困境和瓶颈,急需依靠转型进行新一轮的发展和起步。 2 商业银行发展现状以及困境 2.1 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在过去,受到收入和经济政策的限制,商业银行作为国内的主要存贷业务周转单位和机构,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将收入的盈余存储进银行,以利息的方式进行闲置资金的二次增值,对于银行来说,资金的借贷和存储之间的利息差,就成为银行盈利的来源和资金的储备方式。近几年来,由于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和新经济政策的不断推行,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方向也经历了多次的变动,在经济发展逐渐稳定,主流的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都逐渐变慢的背景之下,金融市场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风险和竞争。竞争带来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新型投资产品和理财业务相继问世,打破了原有的利率化的市场平稳,为传统的商业银行的盈利方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导致银行内部存储贷款业务中产生的利润差值不断减少,面临着利益的亏损和业务减少的窘境。 2.2 客户投资减少,银行盈利来源下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多,闲置资金的累积让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理财方式,实现对资金的更高增值目的。并且随着人均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对待金钱的认识和对于财富增值的理解也不断加深,求富求稳成为了当代人选择理财方式的首要考虑方向。在人们追求增值空间的心理期望之下,商业银行传统的储蓄利息和储蓄方案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理财需求,虽然商业银行的储蓄方式较为稳定,受众面较广,但是由于其高利息的储蓄方式就需要更加长的时间限制,这对于流动资金来说,非常不方便,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原本储蓄在商业银行内的闲置资产取出,转投新的

基于李宁公司的存货管理分析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__李宁公司存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09150328__________ 学生姓名陈梦琪___________ 专业名称财务管理__________ 所在系(院)经济管理系________ 指导教师降泉___________ 年月日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李宁公司存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邮电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有关保管、使用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①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论文;③学校可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④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⑤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本人签名: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李宁公司存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_________ 摘要 自08年奥运风潮退去之后,李宁公司积压了大量的库存。为了对李宁公 司进行具体的存货分析,从4个角度来看李宁公司的存货现状,分别是存货、 质量、资产和销售角度分析李宁公司存货。通过这4个角度的分析,了解到李 宁公司目前整体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库存积压严重,运动品牌的同质化给去库 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结合李宁公司当前的存货现状以及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在第四章进行了 对策研究。提出了四条争对存货的对策,分别是打折促销,电商渠道,开设直 营店以及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对于李宁公司,根据每一条对策都进行了相关 的讨论,探讨对策的适应性以及优缺点。 最后得出结论李宁公司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存货问题,一是要注重存货管 理,二是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是关键。 关键词存货管理供应链李宁公司

李宁公司营销策略分析

李宁公司营销策略分析 李宁公司概述 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由体操王子李宁先生于1990年在广东三水创办。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李宁公司由最初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到拥有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器材等多个产品系列的专业化体育用品公司。进入2000年后,随着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蓬勃发展,李宁公司也进入了高于行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5%的飞速发展阶段。目前,“李宁”产品结构日趋完善,销售额快速增长,2005年的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今天的“李宁”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中早已位居举足轻重的领先地位,并向着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冲刺。“推动中国体育事业,让运动改变我们的生活”,是李宁公司成立的初衷。李宁公司从不放弃任何努力以实现这一使命。从1990年支持北京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始,李宁公司对体育事业已投入大量赞助,同时也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价格策略分析 根据不同类产品采用不同定价策略,分为依据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反向定价法,比如运动类专业和高档产品价格在350—500元左右,入门级和低档产品价格在100-300元之间;而休闲鞋一般在100—300之间,休闲服在100—300元左右;还有针对竞争者的竞争导向定价法,产品总体定位在中档水平,价格低于NIKE,adidas,Reebok等国际品牌,但比国内其他品牌略高. 综合对服务对象以及对手的分析,李宁的市场定位很明确,.耐克、阿迪达斯的老大地位短期内肯定不可动摇,李宁作为国产的一哥,比起安踏、匹克、康威也是有一定的优势.和锐步、匡威等国际线品牌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在产品定价上,李宁产品价格定位集中在200~600元人民币之间,价格比以耐克为首的国际品牌低30%~40%,比以安踏为首的其他国内品牌高50%。这就意味着,李宁在定位上将自己置于中高端的位置。李宁的提价是有节奏的,相反的例子是佐丹奴、达芙妮等品牌,刚开始还做得还不错,慢慢就沦为了低档品。目前李宁产品均为价大约400元的中档产品。”因为过去半年人工及原材料均有增长,期内李宁公司在服装上已加价2%,预期至2009年首季服装会加价10%,鞋类则加6%。

中国能源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

中国能源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 2015.2 中国当前能源领域所面临的困境不言而喻,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 联合国计划署国别主任白桦在“2015走进种植能源新时代——经济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对于可再生能源开发,中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此之快,同时它也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之一,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在生物质能的研发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不仅是在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会为整个世界的环境做出巨大的贡献。”白桦说。 在2015年国家一号文件中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绿色能源,改善中国的环境,尤其是农业环境,尤其是现在提到的“三农”问题,这可以帮助中国顺利的转型。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中国任何一位大妈都会告诉你,要做一盘美味的西红柿炒鸡蛋,秘诀是先热锅再放油和鸡蛋。 等炒到可以放西红柿和葱花的时候,厨房里的谈笑声应该已经被炉火声掩盖。再加上煤气和袖子上的油污,这无疑是一项耗费能源的事情。 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做份“家常菜”就像呼吸一样必不可少。不管怎样,中国的大妈们估计每天都要在厨房待上一个小时左右,从事这份让数亿人乐此不疲的工作。

但就在突然之间,中国开始质疑这项最基本“圣事”的可持续性。滚烫的炒锅以及花在上面的数小时时间原来是低能效的。 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家庭做饭消耗的能源是英国家庭的4.5倍。就连法国家庭用于烹饪的能源也不到中国普通家庭的一半。2010年中国家庭在“炊事”上的能源消耗量平均为327千克标准煤当量。 然而,最残酷和最令人受伤的是北京从这些数据中得出的结论。中国媒体说,虽然中国家庭的能源消费总量少于发达国家家庭,但中国大妈们“只要在厨房里少花点儿时间,就能成为世界上的节能模范”。 的确如此,但英国人如果能少花点儿时间喝茶,或许能够节约更多能源;而意大利人如果改为生吃意大利面,就能令我们所有人相形见绌。 不过中国似乎已经认识到,它的未来在于提高能效。过去一年中,尽管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宽松措施,中国的经济增速仍然放缓,每一项新的刺激举措所产生的效果也在减弱。北京知道,它不可能只靠不断放贷来维持经济增速。 北京正在悄然为国家准备的中短期解决方案就是提高能效:虽然令人不快且具有颠覆性,但它很可能成为明年发布的新五年规划的主要支柱。 页岩油能源 据MarketWatch报道,中国能源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以及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正尝试复制美国模式大力发展页岩气能源项目。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在出席国际石油周会时表示,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计划到2020年将页岩气年产

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进展问题及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进展、问题及政策建 议 ——基于大规模企业调研的分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 2013-1-21 10:07:5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01月11日本研究报告的目的是全面了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现状、模式,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当前各级政府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反映企业的政策诉求,并提出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研究背景及调查情况 转型发展主要包括市场转型、经营转型、价值转型、产业转型、管理转型、绿色转型等六个方面。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企业的转型与发展。关于企业转型发展,并没有一个非常权威的定义。一般地讲,转型发展指企业通过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包括在产品、产业、商业模式、生产工艺、市场结构和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变革,以获取并提升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行为。需要说明的是,它不仅包括转型升级,也包括虽然没有实现升级,但通过转型使企业更加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和自身特点变化的情形。基于上述转型发展的涵义以及企业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报告中的转型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市场转型:主要反映企业销售市场的结构调整情况;(2)经营转型:指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例如从代工到自主品牌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3)价

值转型:指通过各种途径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价值转型包括产品从低端到高端,也包括产品本身附加值的提高等,价值转型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研发创新和产品升级等;(4)产业转型:主要考察企业在专业化水平分工和完善产业链,以及产业多元化程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5)管理转型:主要考察企业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方面的进展;(6)绿色转型:主要考察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污染方面的进展。 本课题采用实地调研结合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研究。课题组分成6个调研小组,通过组织政府部门和企业座谈会、去企业实地访谈调研等形式,共对全国广东、浙江、上海、江苏、湖北、江西、辽宁、四川、北京等10个省区市约300家企业进行了访谈调研,与纺织服装、通用装备制造和医药制造业等行业的行业协会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另外,课题组回收了1491份调查问卷(其中包括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全部887家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 企业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 调研中的多数企业存在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特色不鲜明、表现出明显的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和压力还很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部分企业在提高附加价值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调研中的多数企业由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特色不鲜明,表现出明显的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在高速发展时期,这些企业受益于好的市场环境,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一旦遇到经济走缓,效益就明显下降,陷入经营困难或微利甚至亏损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1、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动力,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得追求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得增加。2005~2009年,中国得GDP年增长率都在10%上下,与此想对应得就是,能源需求平均增速为7、45%,远高于同期世界能源消费得平均增速为1、65%(见图1)。 图1 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得同时,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不合理,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比例低,常规能源“多煤、缺油、少气”。 2005~2009年,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例低于3、1%,而世界得平均水平为12%;常规能源中,煤炭得比例占74%以上,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为主,煤炭比重略高于天然气(见图2、3)。 图2 2005~200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图3 2005~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 能源消费需求得快速增加,使常规能源面临枯竭得危机。如果以2009年得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消费量为基础,中国已探明储量得常规能源仅能开采、消费不足35年,而这一数字得全世界平均值也仅不足80年。在无重大能源发现或能源消费结构无重大变化得情况下,全世界常规能源在未来100年内消耗殆尽,而石油可能就是最先枯竭得能源(见图4、5)。

图4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产比 图5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消比储产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生产量;

储消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消费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6月 常规能源得消费带来一系列得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 常规能源得消费产生正在使全世界得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得《温室气体公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得平均浓度比工业革命前(1750年前)分别增加了38%、158%与19%。温室气体增加带来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贫乏等诸多环境灾难。 2010年中国监测得443个城市中,189个城市出现酸雨,8个城市(区)酸雨频率为100%,也就就是说逢雨必酸。 4、新能源繁荣与困境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得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无疑就是不二选择,而目前技术最成熟得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成为各国最佳选择。 1)新能源得繁荣 今年年初得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得主要目标就是: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29、2亿吨标煤,即2010~2015年得年均增速低于7、4%(前文提到,2005~2009这一数字为7、45%)。就目前瞧来,这一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十二五末达11、4%,十三五末达15%。即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折合标煤约4、6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0、9

(完整word版)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摘要: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十二五、十八大 提出的艰巨任务,而转型升级困难是我国的中小企业由来已久的难题。 本文简要分析了造成当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各种因素,指出在当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并对于造成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缓慢、转型升级困难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同时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困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升级. 自2011年以来,由于无法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温州发生了一系列企业家逃跑的事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轰动,一时间,关于金融改革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成为学术界热点。 中小企业作为吸收就业、带动经济的主要载体,是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推进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发生的经营困难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绝不仅是一场给当地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的借贷风波。 事实上,困扰中小企业的绝不仅仅是流动性困难,收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种困局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的集中爆发,它反映的是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的弊端及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一、中小企业经营困境分析. 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既有其经营模式弊端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不利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原因。首先,我国的中小企业多是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低附加值、资源依赖型企业或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型小企业。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服务业受冲击不大,而制造类企业受影响大,主要原因是技术层次低,设备落后,规模经济不明显,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低成本劳动力。而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是中小企业转型的直接原因,也使其转型日益紧迫。当前中小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主要来自如下五个方面的压力。 (一)受金融危机及欧债影响,外部需求严重萎缩.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其消费能力大幅下降,虽然各国政府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施救政策,但迄今为止收效不大,失业率仍然高企,与此同时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的前景并不明朗,二次探底的可能仍然很高。而我国的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依靠加工贸易出口生存,对国外需求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国外市场的需求萎缩直接对我国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 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提高就业率,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制造业的主张,不少国家还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解决就业问题,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再次开始盛行。而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往往被认为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典型,本就十分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对象,再加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中的博弈缺乏经验,往往在贸易谈判中吃亏,因此大量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贸易摩擦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 (三)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 虽然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这一优势,但作为正处于高速成长状态的新兴经济体,长期的经济增长终究会使得这个优势无法继续保持,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终会改变,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经济增长至某一阶段开始上升是必然的。近些年来国内的用工荒由季节性变为长期性、普遍性说明,剩余劳动力的供需状况发生了逆转,这些事实实际上暗示刘易斯拐点很可能已经到来或即将到来,廉价劳动力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此外,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公平意识也在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约束在不断强化,这也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如何看待国家转型发展出现的问题

如何看待国家转型发展出现的问题: 转型发展的中国 10113520112 音乐系刘海曼如何看待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这需要有转型期视角,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特别是发展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层面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全貌及其历史过程。有了这样一个视角,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判断才能避免以偏概全、不会执于一端,从而认清当代中国的主流和发展趋势。 首先,客观评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当代中国的转型是以改革开放为标志、为核心、为动力的。就引起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来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必然会有风险和挑战。由于顺时应势,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使古老中国生机勃发,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也对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是从切身感受和历史比较中,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未有穷期,变化变动实属正常。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当代中国转型的本质。 其次,辩证分析我国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当代中国面临许许多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既有长期积累的,也有新近出现的。如何看待这些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任何社会都有矛盾和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度里进行这样一场深刻变革,没有矛盾和问题是不可能的。有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视它、研究它、解决它。从现实情况看,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前进中的矛盾

和问题,只能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加以解决。面对矛盾和问题,我们应有正确的态度,不回避不掩盖,不放大不缩小;有必胜的信心,决不被它吓倒和压垮;有切实的对策,认真研究每一个矛盾和问题,千方百计加以解决。 再者,冷静对待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个人利益得失。社会变革必然伴随利益格局的调整。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显著改善、利益极大增进。具体地看,人们个人利益的实现并不是同步与平均的。正确对待个人的利益得失,既要注重主观感受,更要坚持客观标准。一方面应看到,许多利益问题是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造成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来解决;另一方面应明白,个人利益的实现既有赖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有赖于自己的努力奋斗。因此,我们应当妥善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尽量保持平和心态,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在增进全体人民利益的同时增进自己的利益。 下面,我就我国转型期出现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在“二次调控”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正在悄然变化:先是实施国家土地监察制度,向全国分派九个土地监察局,后是国家环保总局向全国派出11个常设执法监督机构。此外,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下放给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也被纳入了预算内,拟从资金上约束地方政府“卖地生财”的冲动。种种迹象表明,1978年以来“放权让利”式改革思路正在发生改变,中央政府正在收紧控制之

李宁库存案例分析

《李宁库存》案例分析 摘要:李宁公司在2008年奥运会后,由于迅速扩张导致了高库存问题,并连带引发了库存成本增高、现金流短缺及盈利变差等较为严峻的问题。本报告分析了2012年以来李宁在清理渠道存货、优化产品上市流程和改善供应链三个方面所做的变革内容及影响,并给出今后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库存、现金流、供应链、库存周转天数 案例正文: 0 本案例的几个主要问题 渠道存货的清理、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产品上市流程的优化。 1 本案例的背景分析 李宁公司是中国“体操王子”李宁先生于1990年创立的体育用品公司,并于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公司主要生产运动及休闲鞋类、服装、器材和配件产品,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该公司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 2018年北京奥运会时,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达到顶峰,李宁、安踏等体育用品公司加大马力生产运动产品,导致各大体育用品商都面临了高库存问题。产业链过长造成李宁对终端消费者需求把握不足,而产业链终端的需求波动在上游被成倍放大;通过开设新店和压货带来的只是虚假繁荣。高库存及其产生的问题导致了李宁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在2012年出现亏损。 2 公司的发展状况分析 由表1、表2及表3可知,李宁公司在不断扩张过程中,随着库存及成本等问题的愈演愈烈,虽然零售店铺数量增加,但其营业收入却发生了减少,而其利润也由2010年的1333百万到2011年降至415百万,减少69%。2012年,李宁公司迎来了创建以来的最大的亏损,总亏损将近20亿。 在渠道上,前期大规模扩张及采用传统的批发式订货,出现了大量的库存,这些库存占据了渠道上各相关者的现金流,导致存货周转率下降和流动资

中国能源形势与环境问题

当前中国能源形势与解决途径 另一方面,电力冶金等重点用煤行业需求剧增,煤炭市场从203年开始 供求关系紧张。电煤的缺口超过了行业警戒线。我国电力缺乏的问题已 经引起外商以及产业界的惊慌。2003年有近2000万千瓦的缺口,04年 以来不少人口密集的省市不得不拉闸限电,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 活。 能源的开采、转换和利用对环境、公众身体健康、全球气候变化、经济 发展、国家能源安全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温 室气体排放国,面临着强大的国际压力。2001年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 20个城市,中国占16 个。全国的环境形势严峻,生态平衡脆弱,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仍在扩大, 大气空气质量持续降低。中国的大气污染损失已经占GDP 的3-7%,经 济损失惊人。 从以上各种状况,可看出我国的能源问题实在迫在眉睫。一是过度依赖 化石燃料,二是经济等你撒开电脑卡死你打算买电脑sd卡我难道你手机 肯定没说你才是多米尼克呢我可能穿蓝色的内分泌,恩负李森年代初 一、建立节约型社会。 长期以来,宝贵的能源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加剧了资源开采 的强度,使得资源迅速枯竭。政府对节能的管理偏重工业,忽视交通和 建筑部门;偏重技术改造,忽视技术创新。节能和提高能效应是能源可 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节能对保障能源安全和减少能源生产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有明显的效 益。也就是说,为了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节能要比增加能源作用更 大。因此,应将节能放在能源战略的首位。为了确立节能的重要战略地 位,应该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 中国能源系统效率为33.4%,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而且无论在能源 消费强度和单位产品能耗都高出国际水平许多,因此,在经济结构、行 业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上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而潜力能否有效挖掘出 来则决定着能否以较少的能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落实到细节,有如下可行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应与有关部门合 作,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抓好冶金、煤炭、电力、石化、建材这些 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加快合理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 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 的激励政策;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完善节能的相关法律,并 制定配套的石油节约、建筑节能等法规和政策;建立政府机构能耗统计 体系,重点推进政府建筑物节能改造,节能采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 用;扩大在节能降耗领域的国际合作。  另外,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应注重市场失灵的领域。如市场价 格不能反映长远利益,投资者偏向近期的能源开发项目,能源生产利用 的环境和健康成本未计入能源价格,消费者缺乏节能信息和技能,财税 和管制政策不能充分发挥节能潜力。国家市场的实践表明,政府必须起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困境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困境 「内容提要」现代性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国家政权建设对乡村社会的影响;阶级话语的构建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启蒙话语与现代法律的影响;作为现代性后果的物质性公共产品和个人的社会流动。在当前中国农村,传统的规范已失,现代的规范未能有效建立,农村出现了公共品供给的困境,如何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将是今后农村政策设计的方向。 「关键词」现代性/社会转型/乡村治理/公共品供给 中国由传统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与欧洲有着极大的差异,因为中国是在欧洲列强的胁迫下,在灭国亡种的忧虑下,开始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因此,现代性在中国最集中的表现,是鸦片战争以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和洋务运动失败、清政府被推翻以后的五四运动。洋务运动的核心是富国强兵,五四运动则提出民主与科学,提出启蒙及自由等现代性的核心命题。在中国这样的后发展中国家,现代性同时从两个方面进入并交织在一起,一方面是民族国家的建设,即中华民族如何应对西方列强并做到救国救亡;一方面是西方的启蒙思想对民众的解放。现代性的这两个方面,在五四运动中就变成了所谓“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并因为民族危机的强化,而变成了救亡压倒启蒙的单方面现代

性的展开,即现代化的展开[1]. 而仅仅就现代性对中国农村的影响来说,可以清理的方面虽多,大体却不外以下诸端:一是国家政权建设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二是阶级的话语构建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三是启蒙话语与现代法律的影响;四是市场经济及其背后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消费主义理念,传媒的发展;五是作为现代性后果的物质性公共产品和个人的社会流动。 一、国家政权建设:资源抽取与组织建设 中国的国家政权建设是回应西方现代化挑战的重要步骤,其核心包括建立一个现代的上层官僚系统,和为现代的目的而向下渗透的基层组织体系。杜赞奇考察华北农村20世纪上半叶的情况时认为,清末新政要求村政建立一套财政制度以资助兴办新学堂、新的行政组织和自卫组织,并开始不断地向农村摊款。在20世纪前期的中国政治舞台上,不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政权都在急剧地更替,但在华北,国家政权扩张一个重要方面——深入基层和吸收下层的财源——在这整个时期却基本上没有中断。所有的中央和地区政权,都企图将国家权力伸入到基层社会[2].王铭铭在考察福建溪村时写道:“到20世纪上半叶,溪村的村政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那时,保甲制度取代了明清的乡里制度,并导致村落社会秩序的结构性改变。保甲制度的发明,实在宋代,在明清时期,在全国范围内的许多地方亦有实施,

李宁公司品牌再定位分析

李宁公司品牌再定位分析 李宁公司品牌再定位分析 2013年08月05日 我国体育用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产业化,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国,是全球能够独立生产体育用品种类最多的国家。2011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945亿元,同比增长16%。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居民对体育用品的消费正在向中高档方向发展,未来体育用品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开始进入行业调整期,各大运动品牌企业受高库存、成本上升、净利润下降等因素影响,行业增速放缓,增长幅度从前几年的30%以上下降到20%以内。体育用品行业上市公司股价也随之大跌,作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老大,李宁的跌幅最大,股价的下挫既受行业大环境影响,也有品牌定位的原因。 李宁的品牌定位 一、李宁的品牌定位 体育产品同质化、品牌附加值低等问题一直是本土企业饱受诟病的问题,而李宁公司对于自己变革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心来自其不断变革的传统,自创办以来,李宁公司经历了数次定位之变。最初,李宁公司还没有专注于体育用品领域,机会驱动的商业模式导致其尽可能地追逐利润增长的机会,与此相对应,“出色源自本色”、“把精彩留给下一代”等颇为模糊的定位理念成为当时李宁公司的广告语。2002年,李宁重新进行定位,明确专注于体育用品行业,并于当年9月推出了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口号——“一切皆有可能”,并于2003年5月正式进行推广。 经过此次品牌重塑,李宁品牌逐渐为中国消费者所熟悉,从2004年到2008年,李宁公司的收入和盈利每年都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根据李宁公司2006-2007年对消费者所做的市场调查报告,李宁品牌的实际消费人群年龄整体偏大,35-40岁的人群比例为一半以上。显然,对于体育用品来说,14-25岁的年轻人群是更为理想的消费群体。如何吸引 14-25岁的年轻人群,使品牌年轻化,是李宁公司面临的一道难题。 李宁的品牌再定位 二、李宁的品牌再定位 从“一切皆有可能”开始,李宁逐渐发展成长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本土企业的领导者,然而,前面是耐克和阿迪达斯两大国际巨头,后面是安踏、特步等本土企业的挑战者。李宁公司当初建立并倚重的中高端市场定位空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腹背受敌的李宁公司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变”是它势所必然的战略选项。 品牌再定位将“李宁”品牌推广的轴心转向耐克和阿迪达斯占据的高端市场,李宁公司对自己做了一次大手术:品牌基因、目标人群、产品定位、品牌内涵及产品开发体系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品牌重塑的主题是“90后李宁”,2010年下半年,李宁把沿用了20年的“松鼠尾巴”标识,变成了“人”字形,口号也由“一切皆有可能”变成了“让改变发生”。李宁品牌不仅希望摆脱初期的跟从与模仿,更希望重塑个性与形象,获得90后一代的青睐。90后代表着消费时代的未来,每年中国中学生、大学生购买运动鞋的支出,与美国中学生、大学生的支出相当,众多商家自然倍加重视,伴随李宁成长奋斗的李宁fans 一代,渐渐步入中年,80、70、和60代的人们已经成熟,新的90代渐渐成为了新的运动服装销售主力,90后视野更国际,要求更个性,购买力更强劲。 品牌再定位的问题与挑战 三、品牌再定位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困境及转型分析-银行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困境及转型分析-银行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了发展困境的产生原因,进而提出商业银行后期发展过程中转型的方向和手段,目的是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转型;业务;发展困境 1前言 在当前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迅

猛发展,经济上升的速度逐渐减缓甚至出现停滞状态,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新的转变和改革促进继续稳步向前。对于我国金融行业来说,在国民收入增加,人们投资量不断加大的背景之下,商业银行传统的利用与客户和投资者之间的存贷利率差值进行营利的手段和方法也逐渐显露出不足和缺陷,无法及时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使商业银行走入了发展的困境和瓶颈,急需依靠转型进行新一轮的发展和起步。 2商业银行发展现状以及困境 2.1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在过去,受到收入和经济政策的限制,商业银行作为国内的主要存贷业务周转单位和机构,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将收入的盈余存储进银行,以利息的方式进行闲置资金的二次增值,对于银行来说,资金的借贷和存储之间的利息差,就成为银行盈利的来

源和资金的储备方式。近几年来,由于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和新经济政策的不断推行,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方向也经历了多次的变动,在经济发展逐渐稳定,主流的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都逐渐变慢的背景之下,金融市场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风险和竞争。竞争带来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新型投资产品和理财业务相继问世,打破了原有的利率化的市场平稳,为传统的商业银行的盈利方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导致银行内部存储贷款业务中产生的利润差值不断减少,面临着利益的亏损和业务减少的窘境。 2.2客户投资减少,银行盈利来源下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多,闲置资金的累积让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理财方式,实现对资金的更高增值目的。并且随着人均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对待金钱的认识和对于财富增值的理解也不断加深,求富求稳成为了当代人选择理财方式的首要考虑方向。在人们追求增值空间的心理期望之下,商业银行传统的储蓄利息和储蓄方案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理财需求,虽然商业银行的储蓄方式较为稳定,受众面较广,但是由于

李宁内外部环境分析

李宁内外部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 2005年,中国GDP超过了18万亿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人民币,而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仅占国内GDP的0.2%,在美国,这个比例可以达到2%,其增长空间可略见一斑。2010年中国人均4400美元左右,排名世界第124位,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是397983万亿人民币,按最近1美元兑6.5886算,有6.02万亿美元,美国2010gdp 将近15万亿美元,差不多是中国的3倍,人均更不用说了。如果单单看GDP的话,按现在的发展速度,中国应该在2020年左右坐上世界第一的宝座,这里的条件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改变,中国经济每年超过8%速度增长,美国经济保持在2%到5%的增长。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欧美以及日韩等户外用品市场已趋饱和的厂商业者来说,无疑就是巨大的诱惑。 二、政治环境: 中国国家商务部就曾提醒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在奥运会前夕、中国运动市场火热的大背景下,抓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建议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能够尽快开展品牌国际化建设,进行标准化、技术开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与国际惯例对接的工作。这也可以说是对中国体育用品业谋求长远发展政府态度是支持鼓励的。 三、社会文化环境: 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不同学历人群中的体育人口分布分别占该人群的比例如下:研究生占百分之二十六点三;大学生占百分之三十五点九;高中生占百分之二十七点四;初中生占百分之十六点六;小学生占百分之九点零。在该项统计中,除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体育人口在该群体中所占比例比一九九六年略有下降外,其他均有所上升,尤其是研究生文化程度的体育人口在该群体中的比例比一九九六年上升了二十点二个百分点。 四、李宁产品技术环境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专业运动装备从前期研发到设计生产基本都是采用全球统一版型,不会特别考虑地域差异对运动爱好者的身体特点和运动习惯的影响。李宁作为中国国内体育用品的领导品牌,向市场推出”专为中国人设计”的专业运动产品,不但说明了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的日渐成熟,更意味着国内的体育用品在技术研发上有了新的突破,从技术和市场开发上具备了和国际品牌在专业领域一争高下的实力。 据李宁公司研发部门的负责人介绍,在专业足球鞋和专业篮球鞋的研发过程中,他们采集了国家队、青年队等多个运动队的足球、篮球运动员的多项数据,仔细对比了国内外脚

中国能源问题

中国能源安全与战略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近30年的持续增长,中国的能源需求急剧增加,能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它不仅与国内供求矛盾及其对外依存度相联系,还与该国对世界资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军事影响和控制力相联系。因此,能源安全包括哪些具体含义及如何有效保障能源安全进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已经成为重要而现实的议题。 目前中国能源安全,主要面临以下两大挑战: 结构性危机 第一,能源结构不合理,依然是以煤为主。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在中国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占68%。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2030年煤仍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而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危机、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战略取向,短期目标是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复苏;长期目标是摆脱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促进美国经济的战略转型。美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可以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 第二,能源人均占有量低,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匀。虽然中国能源总量生产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能源探明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中国能源资源总体分布不均匀。其特点是北多南少,西富东贫;品种分布是北煤、南水和西油气,因而形成了北煤南运、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等长距离输送的基本格局。 第三,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不足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从1992年开始,中国能源生产的增长幅度小于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逐渐拉大,能源消费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样在消费领域,英国政府公布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蓝图,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的份额,其中40%的电力来自低碳领域(30%来源于风能、波浪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10%来自核能)。二是推广新的节能生活方式。在住房方面,英国政府拨款32亿英镑用于住房的节能改造,对那些主动在房屋中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进行补偿,预计将有700万家庭因此受益。在交通方面,新生产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在2007年基础上平均降低40%。三是向全球推广低碳经济的新模式。 第四,石油对外依存度过大,储备体制不健全。由于中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大大低于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造成中国石油供应短缺、进口依存度飙升。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8%。此外,目前中国原油进口的60%以上来自于局势动荡的中东和北非,中国进口石油主要采取海上集中运输,原油运输约4/5通过马六甲海峡,形成了制约中国能源安全的“马六甲困局”。同时,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还刚刚起步,石油储备体制很不完善。 第五,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环境问题突出。中国的能源利用率长期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主要工业产品单耗比国外平均高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另外,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不利于环境保护。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报告,全球有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就占了16个。管理性制度困境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能源管理机构分分合合、不断调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能源相关的管理、开发和研究职能,分散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和电监会等部门,权限不明、职责不清。由于缺乏有效的能源安全管理体制,一方面难以出台统一协调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即使出台宏观能源政策,也无专门机构贯彻实施,更无法实现长远的政策目标,暴露了能源安全的制度性危机。另外,能源市场的垄断行为不可忽视。目前,中国能源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行业内的垄断经营和区域市场分割等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 应对以上众多问题,我国须立即采取行动,维护中国能源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