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推断题练习资料

元素周期律推断题练习资料
元素周期律推断题练习资料

元素周期律练习

1. 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请回答:

(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Y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Z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

(2)XZ3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X、Y的含氧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目前也发现有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它在周期表中左上方或右下方的另一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据此请回答:

(1)锂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________外,也生成微量的________。

(2)铍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属两性化合物,证明这一结论的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反应Be2C+4H2O====2Be(OH)2+CH4↑,则Al4C3遇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证实,BeCl2属共价化合物,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其方法是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BeCl2的形成过程:________ 。

3.X、Y、Z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常见氧化物。X跟水反应后可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不稳定的二元酸,该酸的化学式是______;Y和X的组成元素相同,Y的化学式是_______;1 mol Z 在加热时跟水反应的产物需要用6 mol的氢氧化钠才能完全中和,在一定条件下,Y可以跟非金属单质A反应生成X和Z,单质A是_________。

4. X、Y、Z是主族的三种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试回答:

(1)X元素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Y与Na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Z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看,Z元素具有______性;若从Z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看,它具有这种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已知A、C、F三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能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E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B、F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固态氧化物是_______晶体,含n mol D的氧化物的晶体中含D—O共价键为_______mol。

6. X、Y、Z为三种短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X、Y、Z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5。已知X是原子结构最简单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元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X、Y、Z的元素:X._______,Y._______,Z._______。

(2)Y元素的单质中有一种称为足球烯的分子Y60,它可能最易发生的反应是

______________。

A.消去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聚合反应

,电子式为[]n+,则n值为(3)最近科学家们合成了Z n

5

_______。

(4)Z与X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ZX3的结构式为________,Z2X4的电子式为________。(用判断出的元素符号表示)

7. 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B、A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且分子中电子总数分别为18和10。B与D能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X,X的水溶液呈碱性,X分子可以结合一个质子形成阳离子Z。B与C能形成极易溶于水的酸性气体Y,Y的水溶液呈酸性。Y分子中的电子数为18,A、B、D形成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B4A3D2,其水溶液呈弱酸性。请回答:

(1)元素符号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X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Y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3)B4A3D2水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液态X能电离(可根据B2A电离推知),其电离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位于短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位于同一主族,

B、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B、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C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根据你的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的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含B质量分数最高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3)写出由上述元素形成的具有漂白作用的四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仅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呈碱性,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于同一周期,A、C处于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4倍。试回答:

(1)这四种元素单质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单质的化学式)。

(2)B与D形成的化合物E和F中,E的热稳定性比F强,则E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转化为B、C、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B、C、D组成的化合物转化为A、B、D组成的化合物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X与Z、Y与W分别同族;

②X、Z、W分别与Y都可组成两种中学常见的化合物;

③Y的阴离子与Z的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④这4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一种易溶于CS2溶剂。

(1)写出由Y与Z两元素形成化合物Z2Y2的电子式___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2种均由这4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X、Y两元素的单质可制成已在阿波罗飞船中使用的新型电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构成,通入的两种单质由孔隙逸出在电极表面放电。

X Y单质

①a是电源的____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A、B、C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它们之间两两结合构成化合物X、Y、Z。X、Y、Z 之间也能相互发生反应。已知X是由A和B元素按原子个数比为1∶1组成的化合物,其他元素形成的单质(仍用A、B、C表示)和组成的化合物间反应关系式如下(未配平):①B+C →Y;②A+C→Z;③X+Y→M;④X+Z→C+N;

⑤Y+Z→C+N。回答下列问题:

(1)最有充分理由说明上述反应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其充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M是一种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化合物,则X、Y、Z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③④两反应方程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现有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与C的质子数之和为27,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5;0.9g单质B与足量盐酸反应,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的符号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C形成的化合物跟水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 、C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渐强、碱性渐弱的顺序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有两种为金属;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单质Y和W都可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Y、Z、W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ZW2的电子式是,它在常温下呈液态,形成晶体时,属于_____晶体。

(3)工业生产单质Y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X与Y化学性质相似,则X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0.1mol的单质W与50mL1.5mol/L的FeBr2溶液反应,则被氧化的Fe2+和被氧化的Br-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4. 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

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请填空:

(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理由

是;

(2)Y是,Z是,W是;

(3)X、Y、X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

15.已知X、Y、Z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

(1)X是,Y是,Z是。。

(2)由Y和Z组成,且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

是。

(3)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和。地有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16. U、V、W、X、Y、Z属于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①WU4++XU-=WU3 + U2X,各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子总数都与Y+相等;②Z的单质在X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③V的单质在X2中燃烧可生成VX和VX2两种气体;Y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与X2反应可生成Y2X和Y2X2两种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W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Y2X2的电子式为;

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写出Y2X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V、W、X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写化学式)。

(4)U2X2与FeSO4按物质的量之比1:2溶于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由U、V、W、X四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A,其原子个数比为7:2:1:2,则A 为(写名称),A的水溶液的pH约等于7,其原因

是。

17. 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

已知:X+Y Z+W

⑴Y的电子式是。

⑵液态Z与W的电离相似,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

是。

⑶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

、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

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

是。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

⑷一定温度下,将1mol 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不

变,升高温度至T1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温

度由T1继续升高到T2的过程中,

气体逐渐变为无色。若保持T2,增大压强,气体逐渐变为

红棕色。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在T1~T2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温度在T2~T3之间,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保留1位小数)

18.Q、R、X、Y、Z为前20号元素中的五种,Q的低价氧化物与X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 与Q同族,Y和Z的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Y原子序数小于Z。.

(1)Q的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属于晶体,俗名叫:

(2)R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它与X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学式为;

(3)X的常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它的另一氢化物X2H4是火箭燃料的成分,其电子式是;

(4)Q分别与Y、Z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和;Q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完整版)高中化学推断题(经典)

无机推断题复习

?? ? ? ???↑+=++↑+=++↑??→?- 232222222232222H SiO Na O H NaOH Si H NaAlO O H NaOH Al H Si Al OH 、单质 铵盐:O H NH NH 234 +↑?→?+碱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①? ??? ?? ???????????????????↑↑??→?↑???→??????↑↑??→?↑↑???→??????↑↑?? →?↑?? ?→?↑??→?22222222223 4 234 23 4 2NO SO SO S CO NO CO SO C NO 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Cl 、、、非金属、金属单质浓浓浓浓浓 ②() () () ???????↑?→?↑?→?↑ ?→?++ + ------2323 222323SO HSO SO S H HS S CO HCO CO H H H 化合物 9.物质组成的特殊配比 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或1:1的特殊化合物有:Na 2O 、Na 2O 2类,H 2O 、H 2O 2类,CaC 2、C 2H 4、C 2H 2、C 6H 6类。 10.物质间的一些特殊转化关系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是解无机推断题的精髓,除了熟记一般的转化网络如“铝三角”、“铁三角”等外,还要了解一些特殊的转化关系,例如:

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2NaOH+H2↑+Cl2↑ 电解制镁、铝MgCl2Mg+Cl2↑;2Al2O34Al+3O2↑ 工业制玻璃 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工业制硫酸 4FeS2+11O22Fe2O3+8SO2(或S+O2SO2); 2SO2+O22SO3;SO3+H2O H2SO4 工业制粗硅SiO2+2C Si+2CO↑ 一、卤素 二、碳族元素 电解 电解 高温 高温 高温点燃 催化剂 △ 电解 高温 ①Cl2+H2O=HCl+HClO ②Cl2+2NaOH=NaCl+NaClO+H2O ③ 2Cl+2Ca(OH)=CaCl+Ca(ClO)+2H O ①2Fe2++Cl2=2Fe3++2Cl- ②2I-+Cl2=I2+2Cl- ③S2-+Cl2=S↓+2Cl- ④SO2+Cl2+2H2O=H2SO4+2HCl ⑤8NH3+3Cl2=N2+6NH4Cl HCl HClO (强氧化性) H+ Zn OH- NH3 CaCO H2 H2O NH4+ CO2 Cl- Ag+ MnO2 AgCl Cl2 C2H5OH C2H5Cl 取代 CH2=CH Cl 加成 CH AgNO3 Ca(OH)2 光 H+、CO2 电解 Na AgNO3 Cl2 (黄绿色 Ca(ClO)2 氧化性 KMnO4、电解 H2S、HBr、HI 还原性 化合物 金属①2Fe+3Cl2=2FeCl3 ②Cu+Cl2=CuCl2(生成高价) 非金 ①H2+Cl2=2HCl ② 自身 氧化 NaCl AgCl

高中化学专题练习元素化合物推断题

高中化学专题练习——推断题 河南省商城高级中学甘继旺 1.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一些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未写出。常温下X是固体,B和G 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根据图中关系推断: (1)化学式X A B (2)写出C→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实验室收集气体D和F的方法依次是法和法。 2分)有X、Y、Z三种单质,X是金属,常温下Y是液体,Z是气体,反应关系为: (1)据此推断X、Y、Z的化学式为:X_________,Y_________,Z__________。 (2)C+Y→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元素的核电荷数小于36,它是不是主族元素,简述理由。------- 3.(6分)下图中每一个方框内的字母代表一种物质,常温常压下,A、B、C、D、均为单质,且B 为金属,其它三个为双原子分子的气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图中所示的化合反应,得到化合物E、F、G、H、I和J,这些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及颜色已在图中注明,有关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为: (1)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 n(A)∶n(B)=1∶2完全反应生成G (2)B与C按物质的量之比 n(B)∶n(C)=3∶1完全反应生成F (3)C与D按物质的量之比 n(C)∶n(D)=1∶3完全反应生成E 请填空: (1)物质B是,物质D是 (2)B与C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3)A与H反应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为:。 液 X OH- H+ A B C B Na2O2 D E F G Fe 微热 B E 无 色 气 体 J 棕 色 气 体 I 无 色 气 体 H G白色固体 F固体 E无色气体 A B C D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吐血整理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选择题 1.某粒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呈电中性,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 A .13Al B .13AlC .13C D .13C 2.下列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A .Na + B .Na C .Cl D .Cl - 3.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A .K 4019与Ca 4020 B .T 2O 与H 2O C .K 4019与K 39 19D .金刚石与石墨 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A .制催化剂的材料B .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 .制农药的材料D .半导体材料 5.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 .Na 、Mg 、Al 还原性依次减弱 B .I 2、Br 2、Cl 2氧化性依次增强 C .C 、N 、O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P 、S 、Cl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6.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 .OH - 、H 2O 、F - B .NH 3、NH +4、NH -2 C .H 3O + 、NH +4、NH -2D .HCl 、F 2、H 2S 7.X 元素的阳离子和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X <Y B .原子半径:X <Y C .离子半径:X >Y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Y 8.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 .酸性:HClO 4>HBrO 4>HIO 4 B .碱性:NaOH >Mg (OH )2>Al (O H )3 C .稳定性:PH 3>H 2S >HCl D .非金属性:F >O >S 9.同周期的X 、Y 、Z 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 4>H 2YO 4>H 3ZO 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 >Y >Z B .单质的非金属性:X >Y >Z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 <Y <Z D .原子序数:X <Y <Z

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答案

1.下列叙述正确的就是( )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2.下列各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的就是( ) 3.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差值可能为( ) A.6 B、 12 C、 26 D、 30 4.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就是( ) ①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②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Tl(NO3)3溶液的酸性很强, ③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④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就是Li2O2,其溶液就是一种强碱, ⑤硫酸锶(SrSO4)就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⑥硒化氢(H2Se)就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5.X与Y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两者都能组合化合物X2Y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就是( ) A、n+11 B、n-5 C、n+3 D、n-6

6.1999年就是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第114、116与118号三个新元素。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8号元素应就是第______周期第_________族元素,它的 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的状态就是__________(气、液、固)。近日传闻俄罗斯合成了第166号元素,若已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变,该元素应就是第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元素。 7.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照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她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其她元素所属类型编号: ①主族元素,②过渡元素,③同周期元素,④同主族元素,⑤金属元素,⑥非金属 元素组例外元素其她元素所属编号 (1)N、S、Na、Mg (2)N、P、Sn、As (3)K、Ca、Al、Zn (4)Cu、Fe、Ag、Ca 8.在Li、N、Na、Mg、Li、C中: (1)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 不就是同一种元素。 9.1971年美国的斯图杰尔与阿佩里曼在0℃以下将氟气从细冰末上通 过, 成功地合成了一直认为不存在的氟的含氧酸——次氟酸。 (1)写出次氟酸的结构并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 (2)次氟酸刹那间被热水分解得到既可表现氧化性 (对NaI)又可表现 还原性(对KMnO4)的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A、B、C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 原子序数之与就是A元素的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的元素符号分 别:A_______、B_______、C______。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B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A的氢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铝及其化合物 1.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 (注:NaCl熔点为801℃;AlCl3在181℃升华) (1)工业上电解法获得金属铝的过程中,须在氧化铝中加入______,其目的是____。(2)精炼前,需清除坩埚内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铝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将Cl2连续通入粗铝熔体中,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气泡的成分有____;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的物质有________。 (4)在用废碱液处理A时,写出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镀铝电解池中,以钢材镀件和铝为电极,熔融盐做电解液。则金属铝为________极。电镀选择在170℃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采用的加热方式最好是_________。(填字母选项) A 水浴 b 油浴 c 直接强热快速升温至170℃ (6)钢材表面镀铝之后,能有效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 【答案】冰晶石或Na3AlF6降低氧化铝熔融所需的温度 2Al+Fe2O3高温2Al2O3+2Fe Cl2、HCl和AlCl3 NaCl Cl2+2OH- =Cl-+ClO-+H2O H++OH-=H2O 阳极,防止氯化铝升华损失 b 铝在钢材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保护了内层金属 【解析】 【分析】 (1)根据氧化铝的熔点高,为降低其熔点,常加入冰晶石; (2)氧化铁和铝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铝和铁; (3)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钠、铝和氯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氯化铝,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以及NaCl熔点为801℃;AlCl3在181℃升华,在结合物质之间的反应来分析; (4)酸性气体能和强碱反应,用烧碱来处理尾气; (5)电镀池中镀件金属作阳极,金属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氯化铝在在181℃升华;根据水浴的最高温度为100℃,油浴的温度大于100℃,且受热均匀; (6)根据氧化铝的性质来回答。 【详解】 (1)氧化铝的熔点高,为降低其熔点,常加入冰晶石;

高一化学下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练习题

2019 高一化学下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练习题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一化学下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练习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 据新闻网报道:科学家首次合成第117 号元素,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十大科学发现。假如第117 号元素符号暂时定为Up,下列关于293117UP和294117U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93117Up和294117Up是两种元素 B. 293117Up和294117Up互为同位素 C. 293117Up和294117Up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 D. 293117Up 和Up 质量数相同、电子数不同 解析:选B o 293117Up和294117Up是同种元素的两种核素, 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核素的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该核素的质子数,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293117Up和294117Up 的质子数、电子数都是117,而质量数分别为293、294,中子数分别为176、177, C、D选项均错误。 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 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 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 6Li 和7L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同位素、核素以及同位素原子中 各种微粒的数量关系。A项中13C和14C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B项中1H和2H是氢元素的两种不同的核素,质子数均为1;C项中14C和14N质量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等;D项中的6Li 与7Li 为锂元素的两种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均为3,中子数不等,分别为3 和4。 3. 近年来我国政府强化了对稀土元素原料的出口管制,引起了美、日等国家的高度关注与不满。所谓稀土元素是指镧系 元素及第五周期川B 族的钇(39丫),它们被称为工业味精。它们在军工生产、高科技领域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稀土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原子核外均有5 个电子层 B. 它们的原子最外层均含有3 个电子 C. 它们均是金属元素 D. 76丫、80丫中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解析:选C。镧系元素属于第六周期,而周期序数等于电子层数,A错;过渡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只有1?2个,B 错;76Y、80Y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错。 4. 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 和37Cl 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 34.96975.77%+36.96624.23%=35.453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新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练习题答案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1.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 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 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点评】在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因周期表结构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判断。①第ⅠA、ⅡA族元素,相差上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的种数。②第ⅢA~ⅦA族元素,相差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含有的元素的种数。 (2)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判断。①ⅠA、ⅡA元素或ⅢA~ⅦA相邻元素相差1。②ⅡA、ⅢA元素:若为第二或第三周期则相差1,若为第四或第五周期相差11,若为第六或第七周期则相差25。 2.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 -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AB>C C.离子半径:A2->C->B2+ 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A>C>B 3.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 时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 A.Li,F B.Na,F C.Na,Cl D.Mg,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元素不可能组成离子化合物②构成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 ③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④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⑤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⑥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 A.①②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只有④ 5.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 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 6.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Cl ̄、S2 ̄、Ca2+、K+半径逐渐减小 D.35 17Cl与 37 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

重点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

重点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

————————————————————————————————作者:————————————————————————————————日期:

无机推断题复习 无机推断题是在化学学科的历次高考改革中始终保留的一种基本题型,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它以无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相互转化为载体,不仅能全面检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抽象、求异、发散、收敛,逻辑推理,知识迁移,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很好地与化学实验、计算、基本化学用语,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有机知识等学科内综合考查,对考生有很好的区分度,预计在今后的理科综合能力考查中,它将依然是化学学科的一种重要题型。 一、无机推断题复习方法和策略。 推断题融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理论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解无机推断题时,读题、审题相当重要,在读题审题过程中,要认真辩析题干中有关信息,抓住突破口,分析无机推断中的转化关系,仔细推敲,挖掘出隐含条件。 (一)基本思路 读题(了解大意)→审题(寻找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与所求)→解题(抓突破口)→推断(紧扣特征与特殊)→得出结论→正向求证检验 读题:读题的主要任务是先了解题目大意,寻找关键词、句,获取表象信息。切勿看到一点熟悉的背景资料就匆匆答题,轻易下结论,这样很容易落入高考试题中所设的陷阱。 审题:对读题所获信息提炼、加工,寻找明显的或潜在的突破口,更要注意挖掘隐含信息-“题眼”。“题眼”常是一些特殊的结构、状态、颜色,特殊的反应、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和用途等等。审题最关键的就是找出”题眼”。 解题:找到“题眼”后,就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解无机推断题常用的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综合推理法、假设法、计算法、实验法等。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根据信息,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试探,验证猜想;试探受阻,重新阔整思路,作出新的假设,进行验证。一般来说,先考虑常见的规律性的知识,再考虑不常见的特殊性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验证:不论用哪种方法推出结论,都应把推出的物质代入验证。如果与题设完全吻合,则说明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最后得到正确结论时还要注意按题目要求规范书写,如要求写名称就不要写化学式。 (二)相关知识储备 解答无机推断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基础。下面以“考纲”为核心,以教材出发,结合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对常考的热点知识作如下归纳: 一.颜色状态 状态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H2O、H2O2、C6H6 、C2H6O 、Br2、Hg、等

(word完整版)高考化学元素推断题(大题)

_ 。 4.根据周期表对角线法则,金属Be和Al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相似,又知AlCl3的熔沸点低,容易升华。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e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BeO2的离子方程式。 (2)Be(OH)2和Mg(OH)2可以用试剂鉴别,其离子方程式为。 (3)BeCl2是(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推测BeCl2水溶液在常温下的pH 5(填“大于“等于”“小于”)。 (4)Li和Mg根据对角线法则,性质也相似,Li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的化学式 为,同时还有少量的生成。 5.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X的硝酸盐水溶液显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4)Y与氢元素形成化合物H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5)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用分子式表示)。 (6)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 (7)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8)W与氧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W2O2,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与阳离子个数比为。 (9)某种金属元素与Y的单质化合生成+2价的硫化物,与Z的单质化合生成+3价的氯化物,则该金属在元素周期表处于周期族。 6.(14分)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由A、B、W三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微粒的电子式为。 (3)经测定A2W2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的还要弱,请写出其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常用硫酸处理BaO2来制备A2W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A2W2和衡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元素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单质化合生成一种化合物DA,熔点为800℃,DA能与水反应放氢气,若将1molDA和1molE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成气全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 (6)D的某化合物呈淡黄色,可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若淡黄色固体与氯化亚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且无气体生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的X、Y、Z三种气体单质,组成这 三种单质的元素分别位于不同的短周期。在一定条件下,X与Y 化合生成M;X与Z化合生成N;M能与N化合生成A。实验 室可分别用如图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X、Z和M(夹持装置已略) (1)制取X、M、Z的发生装置分别是(填写序号) X:;Z:;M:。 (2)X、Y、Z三种单质分别是X:;Y:;Z:。 (3)A的电子式是,A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4)已知Z能与M在常温下反应生成Y,同时有白烟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Z与M在常温下反应的实验,并收集Y。 ①若从A中逸出的气体含有Z,则通入反应装置A中的Z和M的物质的量之比应满足。 ②若从A中逸出的气体无论含有Z或M,经洗气瓶B后,均能被吸收,则洗气瓶B中试剂与Z、M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 8.A、B、C是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常温下D为 无色液体,E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其转化关系如图17 (反 应条件和部分产物略去)。试回答: (1)E的电子式是。 (2)单质X和B或D均能反应生成黑色固体Y,Y的化学 式是。 (3)物质Z常用于对空气进行杀菌、净化和水果保鲜等。Z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Z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Z和酸性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B和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取0.3 mol F与足量D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再通入0.2 mol E充分反应,最后得到的水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不考虑H+) 。

人教版%282019%2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4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化合物M(如图所示)可用于制备各种高性能防腐蚀涂料。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占据三个不同周期,W与Z的质子数之和是X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X B.X元素的族序数是Y元素的2倍 C.工业上电解熔融Y 2X 3 化合物制备单质Y D.W与X形成的所有化合物都只含极性共价键 2.A、B、C、D、E、F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E 是同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上述部分元素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甲是生活中的调味品,丁是淡黄色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B的氢化物可能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B.元素F的氧化物对应水物化的酸性一定比硫酸的酸性强 C.原子半径:r(E)>r(F)>r(C)>r(D) D.化合物A 4BC 2 D既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是离子化合物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是ⅡA元素 B.第三周期元素对应的离子半径从左往右依次减小 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 D.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两种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的元素,其最高化合价一定为6 5.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H 2B.NaCl C.H 2 O D.HCl 6.下列晶体熔化时,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 A.氯化铵B.金刚石C.干冰D.硫酸钠 7.已知X+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则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0族B.第四周期ⅠA族 C.第三周期ⅠA族D.第三周期ⅦA族 8.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利用131 53 I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元素的质量数是131 B.I元素的中子数是78 C.I原子5p亚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D.I原子有53个能量不同的电子 9.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基态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B.过氧化氢电子式: C.As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3 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10.碳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6 B.碳是非金属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是6 D.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他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合理的是() A.铁、铜与氯气反应分别生成 FeCl 3、CuCl 2

元素周期律测试题

元素周期律测试题(B) 命题人:陈曼升 注意:试卷总分值:100 ,考试时间:40 分钟。 、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 LiI B. NaBr C. KCl D. CsF 2. X、Y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X m+比bY n-少2个电子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只能位于第二周期 B. a 一定小于b C. (b —a+ m+ n) 一定等于16 D. Y 只能位于第三周期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四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 . W 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 ?室温时,零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 ?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4. 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镁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镁E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 有148个中子。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镁T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 A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第3 周期IA 族 B .第4 周期IA 族 C .第5周期IA族 D .第3周期IIA族 5.某主族元素的离子X2有6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 个电子,当把XO 2 溶于浓盐酸时,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2+具有强氧化性 B . XCI2溶液呈酸性 C . X0 2具有强氧化性 D .该元素是H A族 6.已知a A n +, b B( n + 1)+, c C n-,d D( n + 1厂是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原子,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C > D > A > B B 原子序数:b > a > c > d C 离子半径:C > D > A > B D 单质还原性:A > B > C > D 7 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

高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整理(精)

高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整理(精)

化学推断题专题 高考化学推断题包括实验推断题、有机物推断题和无机物推断题,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网络构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考生有较深厚的化学功底,知识网络清晰,对化学的所有知识点(如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了如指掌。 一、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现物质特征处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点上,要注意总结它的特征。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推断示意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物质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在生活中有何运用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述物质的限制词,如最大(小、仅有的等。考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假设重演,一旦在某一环节出错,便可进行另一种设想。 二、在训练中找感觉: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解推断题时,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可以说化学推断题没有捷径可谈,它需要考生在训练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不足后再回归课本,再进行训练,螺旋上升。如此而为,做推断题便会有“感觉”。 无机推断题既能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又能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加以考查,因此此类题型应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最佳题型之一。 无机物的综合推断,可能是对溶液中的离子、气体的成分、固体的组成进行分析推断,可以是框图的形式,也可以是文字描述的形式(建议考生有时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把文字描述转换成框图形式,这样可以一目了然。不管以哪种方式出题,解题的一般思路都是:迅速浏览→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和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依物质的特性或转移特征来确定突破口(题眼,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因此首先应熟练掌握各种常见元素及其

{高中试卷}高一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题1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高一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题 高一()班姓名座号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S 32 Cl 35.5 Ca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 号 答 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示的是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中子 2.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16O和18OB.H2O和D2OC.H2和D2D.24Mg和24Na 3.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4,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A.14B.15C.16D.17 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A.HClB.KOHC.CaCl2D.CO2 5.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6.下列表达方式错误 ..的是 A.H∶ClB.C.D.O=C=O 7.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A.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8.某元素的最外层有2 个电子,该元素()A.一定是金属元素B.最高化合价一定为+2 价 C.一定是ⅡA 族元素或是He D.无法确定属于哪类元素 9.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10.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B.R一定是Ⅳ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B.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2.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测试题(含答案)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下列各微粒中, 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 N2和CO B. H2S 和H2O C. NH4+和H2S D. CO2和NO2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硫酸的酸性比磷酸的酸性强,所以硫的非金属性比磷强 C.氟化氢是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D.氢氧化铝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的碱性 5.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 不正确 ...的是 A. 酸性强弱: HI > HBr > HCl > HF B. 原子半径大小: Na > S > O C. 还原性强弱: F- > Cl- > I- D. 碱性强弱: KOH > NaOH > LiOH 和B 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B 和C 是同主族的相邻元素, 且A、B、C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A、B、C三种元素分别是 A. N、O、S B. F、O 、S C. S、Cl 、F D. O 、F 、S 、B、C、D、E 是同一短周期的五种元素, 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 且碱性前者强于后者, 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且酸性前者强于后者, 五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 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B A D C E B. E C D A B C. B A E D C D. C D E B A 10.元素碲(Te), 已知它与氧元素同族, 与铷同周期, 关于碲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原子序数为52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TeO4 C. 碲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差 mol RO32-共有30 mol电子,则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二周期 B.第四周期 C.第ⅣA族 D.第ⅥA族 15.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 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又能够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A.元素X: 它的原子中M 层比L 层少2 个电子 B.元素Z: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 ⅢA 族 C.元素Y: 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 D.元素W: 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紫色 18.若某原子X的原子序数为26,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X 是金属元素 B. X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C. X在周期表中位于第ⅧB族 D. X没有负化合价 19.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以形成XY4型化合物, 若X 的原子序数为m , Y 的原子序数为

高中化学推断题整理

高中化学推断题整理 氧化性单质的反应:主要为O2、O3、卤素单质、S、N2、P等非金属单质参与的反应,以化合反应为主,其中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 O2做氧化剂时,一般每消耗1molO2转移4mol电子,即O2+4e-=2O2-,而O2在溶液中不能存在,因而在不同条件下与O2有关的电对反应为: 酸性 O2+4H++4e-=2H2O,中性或碱性 O2+2H2O+4e==4OH-,上面的两个电对反应相当重要,请务必熟记! 2. 卤素单质(Cl2、Br2、I2)、S、N2、P做氧化剂时,一般都会生成最低负价的化合物,其中应注意下面几点:①氧化性Cl2>S,Cl2与还原性单质反应能生成该单质的最高价态化合物,而S有时只能生成较低价态化合物,如2Fe+3Cl2==2FeCl3 Fe+S==FeS,Cu+Cl2==CuCl22Cu+S==Cu2S(黑色);②高中课本上出现过的N2参与的反应总共只有3个:N2+O2==2NO,3Mg+N2==Mg3N 2 3H2+N2==2NH3。 3. F2的性质较特殊,高中阶段中F2参与的特殊反应有2F2+2H2O === 4HF+O2和2F2+2NaOH=2NaF+OF2+H2O,而F2与NaCl、NaBr溶液等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4. 高中阶段里出现的“燃烧”一般指物质在气体中发生的剧烈反应,燃烧时一般都会伴随有发光、放热等现象,而下面对一些特殊的燃烧现象作简要的归纳: ①在氧气中燃烧:硫磺跟氧气: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红磷跟氧气:生成大量白烟(P2O5),白烟易溶于水;铁跟氧气:持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黑色固体(Fe3O4);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乙炔与氧气:火焰明亮,带有浓烟(碳的质量分数很大),燃烧时火焰温度很高(破坏碳碳三键需要的能量很大);②在其它气体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PCl3和PCl5的混合物)生成;铜片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CuCl2),溶于水生成绿色或蓝色溶液(由浓度决定);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有黑色和白色的两种固体生成。③反应物的量与燃烧的关系:a. 含有碳元素的可燃物质不完全燃烧时都会生成CO,进一步燃烧能使CO发生2CO+O2==2CO2,完全燃烧时碳元素完全转化为CO2;b. 钠在空气中氧化成Na2O失去金属光泽,而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c. 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时,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反应方程式为2H2S+O2==2S+2H2O(不完全燃烧) 2H2S+3O2==2SO2+2H2O(完全燃烧) 5. 高中课本中简单提到了O3,O3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通常会生成O2,如O3+2KI+H2O==2KOH+I2+O2,这一反应似乎不符合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以高中阶段的知识无法深究,记下来即可。实际上,从分子的结构角度来说,O3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是-2价,两个氧原子是+1价,这个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并不矛盾。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选择题 1.某粒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呈电中性,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 )。 A .13Al B .13Al C .13C D .13C 2.下列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Na + B .Na C .Cl D .Cl - 3.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 A .K 4019与Ca 40 20 B .T 2O 与H 2O C .K 4019与K 39 19 D .金刚石与石墨 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 A .制催化剂的材料 B .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 .制农药的材料 D .半导体材料 5.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Na 、Mg 、Al 还原性依次减弱 B .I 2、Br 2、Cl 2氧化性依次增强 C .C 、N 、O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P 、S 、Cl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6.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 A .OH - 、H 2O 、F - B .NH 3、NH +4、NH - 2 C .H 3O + 、NH +4、NH -2 D .HCl 、F 2、H 2S 7.X 元素的阳离子和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子序数:X <Y B .原子半径:X <Y C .离子半径:X >Y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Y 8.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酸性:HClO 4>HBrO 4>HIO 4 B .碱性:NaOH >Mg (OH )2>Al (O H )3 C .稳定性:PH 3>H 2S >HCl D .非金属性:F >O >S 9.同周期的X 、Y 、Z 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 4>H 2YO 4>H 3ZO 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X >Y >Z B .单质的非金属性:X >Y >Z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附答案解析 一、铁及其化合物 1.印刷电路板(PCB)是用腐蚀液(FeCl3溶液)将覆铜板上的部分铜腐蚀掉而制得。一种制作PCB并将腐蚀后废液(其中金属阳离子主要含Fe3+、Cu2+、Fe2+)回收再生的流程如图。 请回答: (1)腐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上述各池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池。 (3)由置换池中得到固体的操作名称是__。 (4)置换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 (5)请提出利用酸从固体中回收Cu并将滤液回收利用的合理方案:__。 (6)向再生池中通入Cl2也可以使废液再生,相比Cl2,用双氧水的优点是__。 【答案】Cu+2FeCl3=CuCl2+2FeCl2沉降过滤 Fe+2Fe3+=3Fe2+、Fe+Cu2+=Fe2++Cu 用盐酸溶解固体中的Fe,过滤后得到Cu,并将滤液加入再生池避免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解析】 【分析】 腐蚀液(FeCl3溶液)将覆铜板上,发生反应为:Cu+2FeCl3=CuCl2+2FeCl2,再在沉降池中沉降后加入铁粉置换出铜单质、以及铁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再生池中主要指FeCl2,通入过氧化氢氧化生成FeCl3,循环利用。 【详解】 (1)腐蚀液(FeCl3溶液)将覆铜板上腐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FeCl3=CuCl2+2FeCl2; (2)腐蚀池中发生:Cu+2FeCl3=CuCl2+2FeCl2;置换池中铁粉置换出铜、以及铁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再生池中过氧化氢氧化FeCl2,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沉降池; (3)置换池中铁粉置换出铜,固液分离的操作为过滤; (4)置换池中铁粉置换出铜、以及铁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其离子反应方程式:Fe+2Fe3+=3Fe2+、Fe+Cu2+=Fe2++Cu; (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而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所以用盐酸溶解固体中的Fe,过滤后得到Cu,并将滤液加入再生池; (6)Cl2有毒,污染环境,需要尾气处理,加双氧水氧化后生成水,避免有毒气体污染环境,故答案为:避免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