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学

文物学
文物学

第一节什么是“文物学”

一、什么是文物

1、“文物”的概念及内涵

对此,我们对“文物”作如此界定:文物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人类创造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的、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的物质文化遗存(如遗物、遗迹)的总称。

2、文物的时限

文物的时限,系指文物的年代上限和下限。各国在对文物时限的划定中,上限的划定基本一致的,即从人类开始出现就有了文物。下限不尽一致,一般是根据本国国情而定。而且,一个国家所划定的文物年代的下限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3、中国文物的特点

(1)数量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今天的中国带来了数目庞大的文物,使得中国文物的数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据不完全统计:

青铜器:仅有铭文的青铜器大约有1万多件,加上无名铜器,总数在数十万件。简牍:仅居延出土的新旧两批汉简数量就在3万支以上。

字画:古代遗留下来的字画多达几十万件。

玺印封泥:仅清代陈介祺的《十钟山房印举》就收录1万余方。

碑刻墓志:清代王昶的《金石萃编》著录历代石刻1500余种。而解放后出土的唐代墓志至少在2千方以上。

(2)品种齐全中国文物包含的门类非常之多,除了上述的几种以外,还有陶瓷器、玉器、金银器、漆器、木器、货币、铜镜、瓦当、丝绸、文房四宝等等。其中有一些文物种类为中国所独有,如甲骨、文房四宝等。

(3)文物的精品极多每一类文物中几乎都存在着具有极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文物,有一些是举世闻名的精品。如西周甲骨中的微雕、青铜器中的莲鹤方壶、绘画中的《游春图》、碑刻中欧阳询等名家的作品等。在遗址方面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秦始皇兵马俑等遗址等。这些都是文物中难得的精品。(4)有字文物较多中国有字文物产生的很早,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发达的象征。而且,有字文物在很长时间内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为研究文物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有字文物,对于研究文献资料较少的先秦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有字文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价值高于同类无字的文物。在文物门类中,甲骨、青铜器、碑石、简牍、玺印封泥等几种文物上的文字最为丰富,其次,陶瓷器、货币、铜镜、漆器等文物上也常有文字出现。对这些文字的研究也成为了文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5)中国的文物有着比较完整的发展序列中国的文物不但数量多,而且文物的发展也呈现出承上启下,连接不断的特点。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物优势,如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商代的甲骨,两周的青铜器,秦汉简牍和铜镜,魏晋南北朝至清代的瓷器,唐宋以后的书画等。每一类文物几乎都跨越好几个时代,早晚之间相互关连,不同文物之间也密切相关,从而构成一条明显的中国文物发展的序列。这一特点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很难见到。

二、“文物学”的定名问题

1、文物学的定义

文物学既然是以文物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那么,其定义应该是:文物学是一门以人类遗留的实物资料为对象,研究人类社会面貌及发展规律的学科。

2、建立文物学的必要性

(1)文物学与考古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渊源和发展状况不同。考古一词最早见于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但在当时,“古”是指古物,所谓“考古”就是对古物的研究,与今天的文物研究相近,但与今天的“考古”意义不同。总之,以田野调查和发掘为主要特点的考古学是近代才从国外引进的一门学科;而文物学的前身则是金石学。

其次,研究的时代范围不同。考古学的时代范围只在古代,与近现代无关。而文物学研究的时代范围既包括古代,也包括近现代有价值的文物。其中有的重要文物恰恰大量地存在于宋元之后,如字画、瓷器、玉器等。

再次,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考古学和文物学虽然都是以人类遗留的实物资料为对象为研究对象的,但是考古学偏重于地下出土部分,很少涉及历代流传下来的古字画、瓷器等文物。因此,考古学比较侧重于以地层为依托的人类遗存。而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地层的出土物,也包括传世品。

(2)文物学与金石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古代金石学是现代文物学的前身,但并不等于说金石学就是文物学,他们的区别表现在:

研究对象不同。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没有进行科学发掘的青铜器和石刻,玉器、瓦当、玺印等非常少。研究的重点是对器物的著录和文字资料的考证。文物学则是以人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物为研究对象,包括不可移动的文物;研究的范围涉及文物的各个方面。

研究方法不同。金石学对文物的研究主要是以物论物,只是从器物本身的形制、尺寸、文字等方面来研究,不大关注与其他器物的关系等。而文物学则是历史地、辨证地去研究文物的各个方面,并尽可能地吸收最新考古成果,以发掘品为依托来研究传世品和收集品。

研究目的不同。金石学虽然也对器物进行断代等研究,但其主要的目的还是玩赏;而文物学则是通过对文物的研究来达到探讨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综上所述,文物学与考古学、金石学各有重点,互相包容,但无法互相代替,因此,文物学就有建立的必要。

3、文物学的特点

文物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

(1)文物学研究对象跨越的时间比较长,其年代上限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同时,即从人类制作第一把生产工具开始。其年代下限,各国不尽相同(2)文物学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且比考古学研究的内容更为广泛。包括地上的、出土的和传世;古代的、近代的乃至当代的文物(含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文物)都属文物学研究的范畴。此外,文物学还要研究文物分类、文物鉴定、文物价值、文物保护、管理(包含文物市场、文物出境)、文物保护技术、宣传教育、文物队伍建设、文物收藏、文物旅游以及文物学的教学,等等。

(3)文物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4)文物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目的。其研究目的有三:①研究如何保管、保护好文物,使文物世世代代相传。②通过对文物的研究,评估文物的价值,阐述各类文物的演变发展过程,进而进行专题或专门史研究,获取各类文物所蕴含的各种信息,诠释历史问题,揭示历史规律。③探讨如何做好宣传工作,使文物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

(5)跨学科研究也是文物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文物学研究既具有独立性的

一面,又需进行跨学科研究。因为文物的范围十分广泛,它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工艺、医疗、文化、艺术、宗教、民族、习俗诸方面的遗物、遗迹。所以,只有不同学科专家联手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才能从文物中获取更多信息。在此基础上,再行综合研究,进一步阐明文物反映的问题,揭示其本质。

由于上述主要特点,所以说文物学是在研究文物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对文物进行系统地研究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很强的新型学科。

三、文物学的研究范围

1、研究文物的价值

文物价值具有客观性,是文物本身所固有的。我们要确定人类创造的文化遗存中哪些是属于文物,就要依其所具有的价值而定,一般而言,只有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者和纪念价值方可判定为文物,这就需要研究;而同属文物者,其价值高低不一,也需要研究。

2、研究文物的作用

文物的作用,有大小之分,而这又是受文物价值高低所制约,因之,文物的作用与文物的价值关系十分密切,两者不只是表现在对具体文物的研究上,更主要的是把微观研究的成果综合起来,在宏观上研究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联系,从而从不同的侧面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可见,文物除了具有提供史料的作用外,还起着教育和借鉴的作用。

3、研究文物的分类

分类,是任何学科研究共同采用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文物学研究也不例外。众所周知,文物种类繁多,若不分类,研究便无从入手。因之,文物的分类,可以说是文物研究的重要前提之一。关于文物分类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文物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4、研究具体的遗物与遗迹

文物,依存在形态,一般划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的文物两大类。

对可移动文物(遗物)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文物的原料、质地、产地、造型、装饰、用途、制作工艺等,以便探询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

(2)对遗物真伪、年代、产地、价值等方面的鉴定。

(3)对遗物的保护。

对遗迹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其历史沿革、年代、价值、作用和保护措施等。

5、研究文物管理

文物管理的研究,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极为密切。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制定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和执行措施,制订文物保护法规及文物管理手段是其研究的主要课题。

6、研究文物收藏

文物收藏,以性质可划分为公藏和私藏。公藏又分由中央和地方收藏两种,公藏占据主导地位。私藏自古已有,且比公藏的出现要早数百年。今天所谓的“收藏”多指民间收藏,即私人收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文物收藏热潮趋向不断高涨。这就涉及到文物市场的开放和管理,以及如何提高文物收藏队伍素质和如何防止文物走私等等问题,都是文物学研究的范畴。

此外,文物队伍的建设、文物旅游以及处理文物与其他部门(如园林、旅游、建设等)的关系都是文物学研究的内容。

四、文物学的研究方法

(一)一般社会科学方法

文物学研究采用一般社会科学方法,主要有调查法、分析与综合法、分类法、类比法、历史法、逻辑分析法等。

1、调查法

这是文物学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对文化遗址的调查和对某一件或某一批实物的调查。

2、文献比较法

遇到一处文化遗址或一件文物,首先要考虑文献资料中有无记载。如果有记载,通过与文献资料的详细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其真伪、年代及其价值等。

3、类比法

“类比法”即“标准器研究法”,所谓标准器,就是有确切出土单位或有确切年代的器物。这些器物可成为我们判断文物真伪、断代文物时代等研究中的准绳。(二)现代科学技术法

1、年代测定断代

(1)放射性碳素断代(又称碳一14断代)。

此文物断代法,是利用考古测年技术对文化层的断代,该文化层的出土文物也即得以断代。放射性碳素断代,是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一14不断衰变的原理测年的技术。生物体内含有浓度与大气中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碳一14,它们在机体死亡后,依每隔大约5730土40年减少一半的速度衰变。只要测出有机物中碳一14放射性减少的程度,便可推知其死亡年代。但因大气中碳一14浓度实际是起伏的,所测年代与真实年代会有差距,故需经树轮年代对比校正方可使用。(2)古地磁断代

文物古地磁断代,系指对新石器时代以来窑、炉、灶、砖、瓦、陶器、瓷器的年代测定。这是根据粘土中的磁性矿物在受高温冷却时被地磁场感应而永久磁化,其磁性强度正比于当时的地磁场强度,称为热剩磁性。测出粘土制品中的热剩磁性,与古地磁强度随年代变化的实验曲线对照,便可推出烧制时的年代,但误差较大。

(3)钾一氩法断代

钾一氩法断代,是根据岩石中放射性氩与放射性钾的比值测年的技术。即测出岩石中氩一40的含量及钾一40的比值,就可推知岩石的形成年代。

(4)黑曜岩水合法断代

黑曜岩水合法断代,是利用表面水合层厚度测定黑曜石工具制作年代的技术。

(5)裂变径迹法断代

裂变径迹法断代,系利用铀一238自发裂变所产生径迹的数目测年的技术。在绝缘固体或矿物中,铀一238原子核自发生裂变时会产生约10微米长的柱状损伤,称作“裂变径迹”,其径迹数随年代而增加。

2、文物调查与研究

(1)TC金属探测器。而运用TC金属探测器,就可发现深埋在地下的金属文物,既方便又准确。

(2)全球定位系统(GPS)

(3)地理信息系统(GIS)

(4)航空考古调查

航空考古调查,主要是利用飞行器对地面古遗址、古城址、古聚落进行观察分析或对空中获得地面遥感图像(一般使用航片或卫片)进行分析来开展考古调查、研究的一种技术方法。。

(5)计算机的运用

对文物研究中的数字处理、资料信息的存储,特别是电脑网络的开通,文物资源共享,使文物研究不仅更加便利,且促进了文物调查、研究水平的提高。此外,计算机还可用于缀合卜甲碎片。我们相信电脑技术运用于文物调查、研究将愈加广泛,也将不断普及。

3、成分分析

所谓成分分析,系指对某一类文物或某一件文物本体所含成分进行物理分析或化学分析。如研究古代铜器时,要了解铜是属天然铜,还是人工冶炼的铜,在探讨古代冶金工艺的发展及各地区各时代铜器的特点等问题时,需借助对古代铜器元素组成的化学分析。

第二节文物学与相关学科

一、文物学与历史学

(一)文物学和历史学(狭义的)的个性与共性

个性:从研究对象方面来看,文物学相对于历史学而言,侧重实物;历史学相对于文物学而言,侧重于文献。

从研究方法来看,文物学主要是通过对文物(遗迹、遗物)的研究,结合历史文献和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资料,来研究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学研究则主要根据历史文献、利用文物学、考古学、民族学等的研究成果,探讨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阐明社会发展规律。

共性:从研究目的来看,它们都是为了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王国维将文物学与历史学的关系比喻为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即历史文献与地下出土之文物相互印证,以求得对社会发展的进一步认识。这就是著名的“二重研究法”。

(二)文物学与历史学密切联系

1、文物具有补史、证史、正史的作用

在文献资料奇缺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等历史的研究中,出土文物以及传世文物成为最主要的资料来源,以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

2、历史学为文物学提供最基本的史料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与历史文献相结合是文物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特别是有一些文物学的研究,如果离开了历史文献,将无从下手。比如,在对新石器时代的遗迹或遗物进行寻找或研究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历史文献中有关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和研究成果(当然要慎重引用);在历史时期的一些古代遗址的调查和发掘中,首先要查阅有关的历史文献,如周原遗址、沣镐遗址、汉长安城等等。

二、文物学与考古学

文物学与考古学同属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一)文物学与考古学研究的个性与共性

1、个性:

(1)文物学与考古学研究的对象虽然都是文物,但他们所研究的文物的年

代范围有异同。考古学只研究古代文物,如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年代下限是定在明王朝灭亡(1644年),清代及其以后的文物即不属它的研究范畴。而文物学则自古代迄至当代的文物皆属它的研究范畴。

(2)文物学和考古学所研究的对象的来源及侧重点不同。考古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来源于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的实物资料;文物学研究对象的来源比较广泛,不仅有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还有传世的、流散在民间的、从废品收购店拣选的等等。考古学的研究比较注重探索不同文化系统、不同考古学文化、不同文化类型间的文化消长、传播和交融关系等;文物学比较注重对文物自身的研究,包括研究文物的原料、工艺、形制、纹饰以及文物的收藏、管理与保护等等。

(3)文物学和考古学在研究方法方面也有所不同。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判断相对年代的最主要的方法论之一;文物学虽然也运用这两种方法论,但更多的是利用标准器来判断相对年代。

2、共性:

文物学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文物,并同拟通过对文物的研究,阐述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文物学和考古学的密切联系:

1、考古学可以为文物学提供科学的实物资料

文物学所研究的对象虽然还包括考古调查和发掘以外的文物,但是,其大部分是靠考古调查和发掘提供的,尤其是史前文物。由此可见,考古学还要为文物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文物资料。

2、文物学可以为考古学提供断代方面的参考

在考古发掘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出土的遗址。这类遗址相对年代的判断就要依赖所出土的文物。根据这些文物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特征来推断该遗址的相对年代,这就是文物学研究的成果。

三、文物学与博物馆学

文物学与博物馆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中国甚至把文物和博物馆事业并列,简称“文博”。

文物学和博物馆学研究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以文物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物的征集、分类、鉴定(含年代、价值、真伪)、保护、管理和宣传等。但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比文物学研究的内容更广泛,比如博物馆学还要研究博物馆的现状、任务、性质、类型、文物的陈列、展览等等。这是由于博物馆既是文物收藏和保管机构,又是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机构。博物馆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已越来越高,现代的博物馆已被视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人的终身学校、文化的窗口、旅游的热点,是人们扩大知识领域、满足审美享受、培养生活情趣、陶冶身心的重要场所,其活动已渗透到教育、科学、文化、旅游、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中。这主要就是依靠文物的收藏、研究和利用。因此,博物馆除对文物自身的研究与文物学研究相同外,还有自己更为广泛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文物的鉴定与收藏

(一)文物的定名

文物的定名系指对各类器物名称的命定。为文物定名具有统一性,需根据大家共同接受的文物定名原则进行,为做到文物定名的正确性,需按照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

文物定名的原则:

(1)有自名的器物,一般要依自名定名。 槅的得名是依据南昌西晋墓中出土的一件漆槅,其底部有“吴氏槅”三个字

(2)根据约定俗成定名。即指某器物已在史籍著录中定过名,一般不再另取新名,以免与旧称混淆不清。

(3)对史籍著录所定器名,需对历代著录是否沿用,并结合实物作一番考证,若有误需纠正,予以重新定名。

(4)对没有自名,也未见史籍著录者,可根据其造型、用途予以定名。

(5)对某一器物进行定名时,要专家共同研究,力求定名准确无误,能取得学术界的认可。

(二)文物的分类

文物分类是研究文物的基本方法之一,并发展成为文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文物分类学。

1、文物分类的原则

第一,遵循同一标准,是进行文物分类的重要原则之一。若以价值高低为标准划分文物,就要以文物定级的标准作为标尺,把各类文物划分为若干等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2001年4月5日通过了《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标准》中规定,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为一级文物;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二级文物;具有比较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三级文物。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一般文物。

保护单位也划分为三个等级,即国家级、省级(含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级等三级保护单位。

第二,按一定标准把同类文物划归为一类,还可以在大类中再进一步分成小类。至于选择何种分类标准,则根据收藏、宣传、研究、保护、教学的需要而定。

第三,一种分类法只能依一种标准是文物分类的另一重要原则。文物分类的标准和采用的方法很多,但方法是由标准来决定的,即拟用什么样的分类方法,就要采用相应的分类标准。换句话说,在采用某一方法进行文物分类时,不能同时用两个标准或交叉使用两个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而只能用一个方法、一种标准。也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文物分类才是科学的,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不过,为适应收藏、保护、宣传、科研之需,在经同一标准划分出来的大类中,采用另一种标准和方法将大类逐步又分成小类,则是允许的。

第四,对复合体文物进行分类,系以约定俗成为原则。所谓复合体文物,系指以明显不同质地的材料(非仅指含金属材料)制成的器物。所谓“约定俗成”原则,系指在长期分类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原则,并以器物的主要质地和复合材料中某种材料对器物功能所起决定作用,作为划分的科学根据,而不是主观臆造出来。

2、文物分类的方法

文物的分类方法比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分类法等。现分述于下:

(1)时代分类法

时代分类法,系指以文物制作的时代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所有的文物均是时代的产物,它蕴含该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科学等多方面信息,这是文物依时代分类的依据。

(2)区域分类法

区域分类法,是以文物所在地点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此法系以文物(出土、收藏、保存)所在区域为依据进行分类。此分类法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区域分类,使人们对某个区域的文物有较全面的了解,为研究该地区的历史提供较全面的资料,且对文物实行区域性管理大有裨益。

(3)存在形态分类法

存在形态分类法,可以把文物划分为可移动的文物和不可移动的文物两大类。

可移动的文物是指收藏(主要是馆藏)文物和流散文物,种类多,体量小,可根据收藏、保管、陈列、研究、教学需要随意移动、变换地点是其特点。不可移动的文物,一般来说,凡属文物史迹统归此类。种类多,体量大,不能或不宜整体移动是其特点。

(4)质地分类法

质地分类法,是以文物载体的质地(材料)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5)功能分类法

功能分类法,是以文物的用途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此法也是世界各国从事文物学、考古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按功能对文物进行分类,可不受文物的年代和质地的限制,即可把不同时代不同质地而功能相同的文物划归为一类。这有助于对文物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6)属性分类法

这是以文物的社会属性、科学文化属性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也即系以文物的性质为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按属性对文物进行分类,大凡可划分以下几类:

工具类生活用具类建筑类交通工具类兵器类礼器类明器类又名“冥器”。此类文物系指专为死者制造的随葬品。俑类科技类宗教类民族类民俗类乐器类戏剧类艺术类体育类纪念类革命类礼品类(7)来源分类法

这是以文物藏品来源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此法仅适用于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保管机构和研究机构等文物收藏单位对文物藏品的分类。这些单位的文物,都应有其来源,这是运用此法的依据。

按来源分类法可以将藏品分为一下几类:发掘品采集品征集品拨交品此类文物系指单位间互通有无或一个单位支援另一个单位的文物。记述时应注明由何单位拨交来的。

拣选品此类文物系指从废品收购站(文物被当废品收购)、银行(金、银质文物流入银行)、冶炼厂和造纸厂中拣选出来的文物。记述时应注明在何站、何厂拣选的。

挑选品此类文物系指在进行存档资料整理时,注意发现挑选出来的文物。

交换品此类文物系指文物收藏单位根据国家文物法规所允许而开展单位间的文物交换,以相互调节余缺。

捐赠品即文物收藏单位接受文物鉴赏家、文物收藏者的捐赠。

(8)价值分类法

是以文物价值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即以文物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纪念价值为标尺进行分类。依中国文物法规,对文物价值高低的评估,即对文物史迹和文物藏品的评估,均采用分三级进行评定。

(9)综合分类法

系指以两种以上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如以文物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依此法把文物分为以下几类:

遗址类墓葬类建筑类农业类纺织类冶金类陶瓷类货币类绘画类石刻类天文类

二、文物的鉴定

1、文物鉴定的必要性

(1)大量赝品的存在使得文物真伪的鉴定尤为必要。在中国,文物作伪始于春秋时期。从宋代开始,文物的防作和作伪一发不可收拾,每朝每代几乎都有,尤以当代最甚。当然,文物防作和作伪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有的只是出于对前代精品的欣赏。不管出自于何种目的,防品和伪品的出现给我们今天的文物研究带来了困扰。因此,对一些没有确切出土单位的文物,在研究之前必须先进行真伪的判断。

(2)文物的时代特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二者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文物时代的鉴定是文物研究的重要前提。比如唐代瓷器的造型风格为浑圆、大方、饱满,这种造型风格的形成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国力的强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3)文物鉴定是对文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依据。由于中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要对每一件文物都进行重点管理是不现实的。因此,《文物法》要求各文物单位要对文物进行分级管理。而只有对文物的价值等方面进行正确的鉴定后,方可做到合理定级,科学管理。

(4)文物鉴定是文物出境前的必经过程。文物是世界各国的重要文化财产。除各国文物法规规定的可以出口以外,其他文物严禁出境。。

2、文物鉴定的主要对象、内容和方法

(1)文物鉴定的对象: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

(2)文物鉴定的内容:文物鉴定的具体内容因文物种类的不同而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鉴质地:在文物的质地不很明确的情况下,首先要对其进行认真的鉴定。这关系到文物的命名、性质以及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辨真伪:对一件或一组文物研究的前提就是这件或这些文物必须是真品,否则,一切研究工作都是徒劳的。因此,真伪的辨别是其他研究的基础,也是最先需要进行的鉴定工作。

断时代:对于没有明确纪年或没有文献记载的文物都必须进行时代的判断。对这些文物进行断代时,不同种类或者同一种类中不同时期的文物,其时代判断的确切程度不同

评价值:文物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等,这些价值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文物是历史时期的产物,因此每一件文物几乎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们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都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3)文物鉴定的方法:文物鉴定的具体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无外乎两种:传统鉴定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鉴定法。

鉴定界使用较多的是传统鉴定法,即利用眼观、手摸、耳闻,甚至鼻嗅等比

较直观的方法来鉴定文物。传统鉴定法看似简单,但必须以常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作为基础,将不同时期器物的时代特征熟记于心,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运用传统鉴定法。但是,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到,传统鉴定法主要是靠鉴定人的目测和手摸,难免会受主观因素的干扰。

科学技术鉴定法就是运用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来鉴定文物。运用较多的是中子活化分析、X荧光分析法对陶瓷器成分的测定,以次来判断器物的性质和产地。近年来,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鉴定法日益受到重视。

3、文物鉴定的意义

首先表现在学术研究方面:

(1)文物鉴定是文物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对一件、一组或一群文物的研究及所作的结论是否科学,是否有学术价值,其前提条件就是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是真品。而要弄清研究对象的真伪,依靠的就是对文物进行鉴定。当然,鉴定也是一种研究,只是这种研究是其他研究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从事于文物研究的学者,都必须具备相当的鉴定知识。有不少文物研究者,本身就是鉴定专家。

(2)是博物馆藏品分等定级的最根本的依据。从事博物馆工作的人都知道,藏品的级别,是藏品最重要的参数,是确定其保管、陈列等的档次的根本依据。

(3)是考古发掘的古遗址、古墓葬等遗迹断代的依据之一。在没有文字纪年的遗址或墓葬中,出土的文物就成为判断该遗址或墓葬时代的主要依据之一。在此,就需要运用文物鉴定的知识,依据出土文物所呈现出来的时代特征,来对遗址或墓葬的时代作出判断。

(4)文物鉴定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当今中外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文物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些有关文物研究的会议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会议,国内的一些精品文物也经常出国展览。由于这些活动所提供的文物资料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我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因此,文物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文物鉴定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1)正确的鉴定,能够起到为国家寻宝、护宝的作用,避免贵重文物的流失。

(2)文物鉴定还具有重要的司法意义。对于文物犯罪的判刑就要依据所盗窃文物的等级来决定。

(3)文物鉴定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这在文物商店、文物拍卖等行业尤为重要。

(4)文物鉴定对于促进民间收藏、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文物的收藏

我国的文物收藏分为民间收藏(私藏)和国家收藏(公藏)两大部分。

1、民间收藏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文物收藏即为民间收藏,也称为“私人收藏”。在中国,民间收藏历史悠久,人类的收藏就是从私人收藏开始的。在上述收藏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私人收藏一直占有较大的比例。在近现代,随着国有博物馆的出现和发展,国家收藏的规模增大,文物藏品的数量大大超过了民间收藏。在当代,国家收藏和民间收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民间收藏的文物虽然归私人所有,但由于文物本身是国家的财产,因此,民间收藏也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文物法》规定,民间收藏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取得文物:(1)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2)从文物商店购买;(3)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

(4)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5)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2、国家收藏

国家收藏指国有文物单位包括国有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文物收藏单位所收藏的文物,其中以博物馆收藏为主,这部分文物也称馆藏文物。

国家收藏是文物收藏的高级形式,是民间收藏的发展和完善。国有馆藏文物的收藏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购买;(2)接受捐赠;(3)依法交换;(4)接受文物行政部门的指定保管或者调拨;(5)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四节文物的管理与保护

一、文物管理

(一)文物管理的必要性

1、文物的科学管理是对文物展开进一步研究的前提。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文化遗存,它包括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生产、生活[衣、食、住、行]、艺术、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的遗物、遗迹。文物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质地、不同功能、不同工艺等方面共同构成了文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对如此繁多的文物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得对这些文物进科学的、条理化的管理,为进一步研究创造良好的基础。

2、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也要求必须对文物进行科学管理。由于文物是过去的一定时代的产物,不可能重新生产出来,因此,即使有再丰富的文物,它的数量总是在逐渐减少。科学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或减缓文物的损坏和流失,降低文物的减少速度。

(二)文物管理的原则与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文物管理的原则与方式各有不同。在中国,对于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采取的都是分级管理的原则和方式,这是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原则。

(三)文物管理的内容

1、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

(1)历史文化名城及街村的管理:在新的《文物保护法》中,不可移动文物除了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以外,还新增加了“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称为“历史文化街村”。在内容上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一点也体现在新《文物法》第二章题目的变化上。新《文物法》还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组织编制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中国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以下几类:①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窟寺等的单体、群体及附属建筑。②古遗址的文化堆积和相关遗迹现象。③古墓葬封土或已探明的墓葬、墓群及陵园或其他地面建筑等。④石刻、碑碣及其他文物的单体、群体和相关遗迹。

2、考古发掘的管理

(1)考古发掘的种类考古发掘,依其发掘性质、目的、组织方式不同,一般可分为试掘、抢救性发掘、配合工程发掘、主动发掘、特许发掘诸种类。

主动发掘系指文物考古机构、研究单位为解决某一重大学术课题,有选择地按计划进行的发掘,或高校考古专业学生田野实习之需而进行的考古发掘。

特许发掘系指为解决某一学术课题,经他国的许可批准,而到他国进行考古发掘。

抢救性发掘:系指在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可能使古遗址、古墓葬、古窑址遭破坏的情况下,为了抢救埋藏在地下的文物使之免遭毁坏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配合工程发掘:系指配合各种基本建设工程开展的考古发掘。

(2)考古发掘的管理内容:根据上述法律和规定,对考古发掘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资格审定:我国考古发掘实行团体领队和个人领队负责制。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和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申请必须具备国家文物局有关申请领队资格的条件,经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评定合格后,由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方可发给领队资格证书。

项目申请和审批:主动发掘申请,申请书应在每年第一季度末以前按程序上报;国家文物局在每年的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初,集中对当年各项考古发掘申请进行审议,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证照》。

配合经济建设工程的考古发掘申请,应在发掘前三十日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但因工程建设中意外发现文物或者文物面临自然破坏危险,需抢救性发掘的遗址和墓葬,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可以先行发掘,自发掘开工日起十五日内补报发掘申请书。

项目执行和监督:考古发掘单位和主持发掘项目的领队人员,应严格执行《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考古资料与发掘报告:新《文物法》强调了对考古发掘结果的管理,明确规定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结果,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规定考古发掘所获得的出土文物和各种资料归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认真地做好出土文物、各类标本、有关资料(包括文字记录、各种登记表格、照片、图纸)的整理工作。

奖励与惩罚:对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考古发掘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励办法(试行)》和其他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对于未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进行考古发掘或严重违反《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考古发掘等行为,国家文物局可给予通报批评、暂停或取消考古发掘单位团体或个人领队资格。

3、馆藏文物的管理

馆藏文物系指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及文物与考古研究机构等收藏的文物。为确保文物藏品安全,以充分发挥文物藏品的作用,应加强对文物藏品的保护管理。其内容包括:建立馆藏文物的接收、鉴定、登记、编目和档案制度,库房管理制度,出入库、注销和统计制度,保养、修复和复制制度。

(1)文物藏品管理文物藏品的保管工作应做到: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

首先,博物馆的藏品必须区分等级,一般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级藏

品必须重点保管。

其次应做好藏品的接收、鉴定、登帐、编目和建档工作。

在藏品的接受中首先要认真进行鉴定,确定真伪、年代、是否入藏并分类、定名、定级。

文物藏品的登帐内容包括定名、定量、记件、时代、现状、来源登记。登记时要严格按照文化部文物局规定的格式,逐件、逐项用不褪色墨水填写,字迹力求工整清晰。如有订正,用红墨水划双线,由经办人在订正处盖章。管理藏品总登记帐的人员不得兼管藏品库房。

博物馆必须建立藏品编目卡片。卡片上除填写总登记帐的项目外,还必须填写鉴定意见、铭记、题跋、流传经历等。文字必须准确、简明,并附照片、拓片或绘图。

博物馆必须建立藏品档案,编制藏品分类目录和一级藏品目录。《一级藏品档案》和《一级藏品目录》的格式由国家文物局规定。各博物馆的《一级藏品档案》和《一级藏品目录》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文物局备案。

(2)文物库房的建设与管理:

文物收藏单位,首先应设有固定、专用、专人管理的文物库房。

其次,文物库房的建筑要求安全、坚固、适用、经济,并应有防火、防盗、防潮、防蛀、防尘、防光(紫外线)、防震、防空气污染等设备或措施。

再次,库房藏品要按科学方法分类上架,一级藏品、保密性藏品、经济价值贵重的藏品,要设立专库或专柜,重点保管。

最后,文物库房须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如文物库房与文物总账不能由一人兼管,藏品提用和出入库手续一定要健全。库房一般不接受参观,非库房保管人员入库,一定要经批准,并要由保管人员陪同。

文物库房要由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专门人员进行保管。

(3)藏品的提用、注销和统计

藏品的提用分为馆内提用和馆外提用。不管是哪种提用都要填写提用凭证。提用一级藏品、保密性藏品、经济价值贵重的藏品,经主管副馆长或馆长批准,其他藏品经保管部门负责人批准。馆级负责人提用藏品,须经同级其他负责人同意。

馆际之间藏品可相互支持、调剂余缺、互通有无。调拨、交换一级藏品,报国家文物局批准,调拨、交换其他藏品,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调拨、交换出馆的藏品,必须办理注销手续;进馆的藏品,必须办理登帐、编目、入库手续。

确实需要注销的藏品,由本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或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复核审议后,分门别类造具处理品清单,报主管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后,妥善处理。

藏品总数及增减数字,每年年终应及时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化部文物局。

(4)藏品的保养、修复、复制积极开展藏品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运用传统保护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设备防止自然因素(温度、湿度、光线、虫害、污染等)对藏品的损害,这是对藏品进行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需要与可能,建立藏品消毒、修复、复制、标本制作和科学实验等设施。培养专门技术人员,逐步加强藏品保护科技力量。

在对藏品进行取样化验时,一级藏品一般不予取样,尽量使用时代、类型、

质地相同的其他藏品替代。必须使用一级品原件进行分析化验的,其取样方案,须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藏品修复时,不得任意改变其形状、色彩、纹饰、铭文等。修复前、后要做好照相、测绘记录。记录卡片上要加以注明。

经常使用的一级藏品和容易损坏的藏品应予复制,作为陈列,研究的代用品。复制一级藏品,由主管副馆长或馆长批准。这些复制品不能作为商品流入市场。

4、民间收藏文物的管理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收藏文物,对于依法收藏的文物可以依法流通。但属于下列范围的文物不能买卖:国有文物,但是国家允许的除外;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

《文物法》对于属于民间收藏范围的文物商店、拍卖企业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文物商店应当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批准设;不能设立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不能从事文物拍卖经营活动。依法设立的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时,应当取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颁发的文物拍卖许可证。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不得从事文物购销经营活动,不得设立文物商店

5、文物出境进境管理

在文物出境进境的管理中所依据的法律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和《对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携带、邮寄文物出口鉴定、管理办法》等。

(1)文物的出境:我国《文物法》规定:国有文物、非国有文物中的珍贵文物和国家规定禁止出境的其他文物,不得出境。国家规定禁止出境的文物有:未曾在国内正式展出的文物,不得出境展览;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出境展览等。

文物出境的方式有私人携带和国家文物出境展览两种。个人携带文物出境,均须经海关人员(专管文物出口鉴定)鉴定验证方可由指定口岸运出。如果私人携带的文物是在文物商店购买的,文物上必须有由文物出境鉴定组经过鉴定后加盖的火漆章。文物出境鉴定组必须由省级以上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由各方面文物鉴定专家组成。

文物出境展览要报请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文物出境的审核标准,由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在出境展览的文物中,一级文物超过120件(套)的,或者一级文物展品超过展品总数的20%的,要由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一般情况下,文物出境展览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因特殊需要,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可以延期;但是,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年。

(2)文物的进境:临时进境的文物,要先经海关加封后,再由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登记。再对每件临时进境文物标明文物临时进境标识,并登记拍照。临时进境文物复出境时,应当由原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核对以前的入境记录,查验文物临时进境标识无误后标明文物出境标识,并由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文物出境许可证。

文物学分论

玉器

玉以其质地坚硬,色彩美丽,光泽温润而令人锺爱。现代科学通过矿石成分的分析,把玉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软玉,其矿物成分是钙和镁的硅酸盐,有纤维组织,属角闪石一类。二是硬玉,俗称翡翠,其矿物成分是钠和铝的硅酸盐,矿石的结构是紧密的结晶状,属辉石一类。中国古代玉的产地很普遍。主要有新疆的和阗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等。

一、玉器的发展历程

(一)玉器的产生——新石器时代

据考古发掘可知,旧石期时代尚未有玉器。人类在进入新石期时代以後,经过长期生产经验的积累,掌握了琢、磨、刻、钻、切、锯等基本技术,特别是石器工艺的最後工序——打磨技术(可能是以细小的砂石进行打磨,使器物表面更加光洁)。随着制作技术的日趋进步,先民们逐渐掌握了用硬度大、又富韧性的石材或骨角作工具,用天然的石英沙作研磨料,来琢磨制造玉器的技术。

中原和陕甘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玉器出土数量很少。在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有较多的玉器出现。以陕北神木县石峁龙山文化较为典型,玉器制作也较前进步。

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地区的红山文化以及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都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红山文化的玉龙、良渚文化的玉琮等精美的作品,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从良渚文化玉璧面上留下的明显砣痕,说明当时可能已使用了旋转的原始砣具。标志着制玉工艺已从石器工艺中分离出来。

新石器时代玉器特点总结:

1、1、红山文化玉器

玉材类似岫岩玉,属蛇纹石类;质地较细润,略有透明感。器形以装饰器为主,造型以动物造型、几何形较多

2、玉器的种类除了玉铲、玉斧等生产工具外,还有佩戴装饰(如玦、璜、坠等)和仪礼祭祀玉器(如琮、璧等)。

3、在造型上,河姆渡、崧泽、良渚文化的玉器以圆、方形为主,而东北红山文化玉器可分为动物造型和几何型两大类。动物型的玉器又分为现实的动物和幻想的动物两类,现实的动物玉雕有鹗、蝉、龟等,幻想的动物玉雕有龙等,几何形玉器有勾形器、勾云形器等。

4、这时期红山文化的玉龙和良渚文化的玉琮等精品,分别代表了我国东部南北两地玉器的工艺美术水平。其制作要经过审材、设计、开料、镂空、砣琢、磨光等工艺过程。在莫氏四度以上的玉石上琢刻,要用特殊的工具。此时可能已发明了旋转的圆盘状工具,良渚文化玉璧面上留有不少弧形砣痕,则是使用砣具的有力证据。这时的治玉工艺为后世玉器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玉器的成长——夏、商和西周时期

进入奴隶社会以後,玉器制作技术随着青铜工具的出现而大为提高。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工的玉器,属夏代和商代早期的产物。器形种类较多,有玉戈、玉刀、玉圭、玉璋、玉瑗、玉柄形器等,制作精良。

西周玉器继承了商代的工艺,早期玉器与殷末相似。中期以後,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较之商代玉器,更加简化夸张、生动传神。

(三)开一代新风——春秋战国时期

到了东周,玉器的风格有了变化,已不像从前那样质朴,表面饰以繁复多变的纹饰,更显得富丽堂皇。细部图案也由平面向突起演变,纹饰图案多用蟠螭纹、

涡纹、兽面纹,与当时的青铜器相近。

春秋战国之际,中国处在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封建制逐步确立。这时,由於钢铁工具的广泛使用,改进了制玉工具,促进了琢玉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中国的玉器制作已臻完善,步入飞跃发展的新阶段。

“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碾玉,士大夫也佩玉成风。在全国各地的战国墓葬中出土的玉器,不但数量多,质量也精。

(四)继承中的创新——秦汉时期

国力强盛的秦汉时期,在玉器制作上,一变纤巧繁细的作风,表现出雄浑博大,自然豪放的艺术风格。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艺术已从商周以来图案艺术的束缚中,从神秘威严的宗教氛围中解脱出来。镂空、浮雕等技法普遍应用。在具有写实倾向的绘画艺术的影响下,迈出了崭新的发展道路。如典型的“汉八刀”,刀法矫健、粗野,锋芒有力。这时期玉器的纹饰以勾云纹为主,其次有卧蚕纹、谷纹、蒲纹、蟠螭纹、鱼纹等。

秦代玉器出土不多。1971年在西安北郊出土的一个秦玉器窖藏,出土玉器八十余件。均为青玉雕琢,有玉璧、王璜、玉圭等礼器,光素无纹饰(五)夸张与生动——隋、唐、宋时期

隋唐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制玉工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制玉工具得到进一步完善,多种类型的钻刀和钻管,形状大小不一的磨轮,能直接攻玉的钻石刻针,广泛使用,都有效地提高了玉器加工的效率和精度。玉器制作受到当时绘画、雕塑的影响,取材以生活中的人物、动物、花鸟为对象,颇具世俗写实的倾向。又对琢刻对象的形体,采取夸张的手法,以突出其关键部位,亦具浪漫主义的色彩。玉器中精美的实用器皿大量涌现,装饰上也多采用花鸟纹饰,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说隋唐玉器形体夸张,气韵生动,那么,宋代玉器则刻划精练,真实自然,并着意於对象内心世界的刻划,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新高度。西安出土的白玉缕雕花乌佩饰、青玉缕雕鹿鹤牌饰、白玉鸿雁牌饰等,都极其生动自然,富有生命力。从中可以看到受当时花乌画的深切影响,也显示出现实主义的世俗倾向在玉器工艺装饰风格上取得的重要成就。宋代对古玉器的收藏考证之风也推动了仿古玉器的制造和盛行。

(六)空前的鼎盛——元、明、清时期

到了元、明、清三代,我国玉器步入鼎盛时期。在南方的苏州、扬州、杭州、南京,北方的北京、天津等地,先後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制玉行业。其中苏州的专诸巷,尤以名工荟萃、技艺精绝著称。

元、明、清三代皇室都专门设立有“内府”玉作、“工部”玉作。专门供给皇室需求。所需玉料主要靠进贡获得。这一时期,社会上玉器的使用更加广泛,涉及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大型玉雕也层出不绝。陈设品和玩赏品成为这一时期玉雕生产的主流。制玉工艺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玉器工艺深受当时绘画、书法、及工艺雕刻的影响,作品追求意境神韵与笔墨情趣,以适应文人高雅的品味。清代乾隆时期,由於玉材丰富、皇家提倡和社会需求,玉雕艺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

富丽堂皇的原因?

春秋战国之际,中国处在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封建制逐步确立。这时,由於钢铁工具的广泛使用,改进了制玉工具,促进了琢玉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中国的玉器制作已臻完善,步入飞跃发展的新阶段。

夏商周断代工程意义?

首先,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了夏商周的一个《夏商周年表》对于今后的学术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作为阶段性成果本来就不是最终结论,通过讨论有益于学术进步。其次,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使得中国考古学特别是在技术层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多学科的共同研究有利于考古学这个交叉学科的发展。第三,人文社会学科学者作为国家级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在中国是第一次,其本身就有重要的意义。最后,高规格的工程以及广泛的学术讨论,特别是大幅的宣传力度,对于普及历史、考古等知识也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虚拟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的区别?

实体博物馆是指有固定建筑、人员、一定数量的藏品,并开展保管、研究和对外展示工作的博物馆,这类博物馆就是公众熟识的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

虚拟博物馆建设是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它完全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存在的博物馆。

虚拟博物馆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实体博物馆,虚拟博物馆可以展示所有的藏品,观众无需与藏品保持距离,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从不同方位看到作品,并实现人机交互,因此不少人担心实体博物馆会逐渐失去魅力。而事实恰恰是,通过数字化的复制,人们了解到那些原作,便更想走进实体博物馆接触它们。

广东的考古发现

06

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发掘单位:深圳市文物考古判定所、深圳市博物馆发掘领队专家点评:其一,这个遗址在发掘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沙丘遗址的发掘手艺法式,比力好地办理了沙丘遗址固沙的困难,对此后沙丘遗址发掘程度的进步有鉴戒感化;其二,它是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史前时代研究的重要发现。

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发掘单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佛山市高明区博物馆发掘领队:

04

广东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时代:五代十国发掘单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发队

01

广东深圳屋背岭商朝遗址时代:商朝发掘地点:广东深圳屋背岭地区发掘单位00

广东博罗横岭山先秦坟场时代:先秦时期发掘所在:广东博罗横岭山挖掘单元97

广东广州南越国御苑遣迹时代:汉朝发掘地点:广州老城区中间城隍庙前忠佑大街西侧发掘单位

95

广东南越国宫署御苑遗址时代:汉朝发掘地点:广东省广州市老城区中间城隍庙前忠佑大街两侧发掘单位

《中国考古学通论(修订本)》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第三章,青铜时代考古;第四章,铁器时代考古(上);第五章,铁器时代考古(下)。《中国考古学通论(修订本)》由孙英民等编著。

张之恒老师的《中国考古学通论》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中国考古学简史

第三章旧石器时代

第四章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第五章中国各地区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第六章夏商周考古

第七章战国秦汉考古

第八章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

第九章隋唐五代考古

第十章宋元明考古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中国考古学综合性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198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别对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商代、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至明代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进行介绍,是对50~80年代初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叙述。

《民族考古学初论》,容观琼、乔晓勤,广西民族出版社;

内容包括:民族考古学的理论问题,民族志类比分析方法,实例等6章。

张宏彦《中国考古学十八讲》内容提要:

考古学的年代与分期,考古学主要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与成果,古代主要遗迹遗物的分类与研究方法等。其中遗迹部分重点介绍古代城邑的起源和发展、布局及规划思想;古代葬俗的起源和演变、墓葬制度等。遗物部分则选择田野考古中最常见的石器、陶器和铜器三大类,归纳各类器物的基本知识与时空分布。

文物保护学大纲

《文物保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文物保护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lics Preservation Science 课程代码:04402011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 4 学时: 64 (理论学时: 64 实验学时: 0 )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3.适用专业:历史学(文物保护方向)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文物学概论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文物保护学》,王惠贞编著,文物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文物与化学》,宋迪生等编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文物保护环境概论》,郭宏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 二、课程介绍 文物的发掘、鉴定、保护,是文物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如不及时对遗址、遗物加以抢救保护,文物自身特有的历史信息将愈来愈少,不仅失去研究、展示的价值,也无法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份珍贵遗产,使之长久为人类发展服务。所以文物保护已成为当前文物工作的迫切任务。这门课程,也是文物保护专业学生必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系统全面地逐步介绍文物保护学基础知识、陶瓷砖瓦类文物保护、金属类文物保护、石质文物保护、纸质文物保护、漆木竹器类文物保护、纺织品文物保护、壁画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博物馆与环境等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物保护材料学和有关文物保护实践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一定的操作实践,使学生不仅掌握住文物保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初步的操作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文化遗产概览尔雅满分答案

亚洲其它地区的文化遗产(三) 1 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体现下面哪一种建筑艺术的特点?() A、伊斯兰 B、巴洛克 C、洛可可 D、达达 正确答案:A 2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是下面哪一个国家的大庙?() A、印尼 B、埃及 C、印度 D、伊朗 正确答案:C 3 卡杰拉霍建筑群是印度哪一个王朝的遗迹?() A、孔雀 B、月亮 C、莫卧儿 D、甘婆 正确答案:B 4 历史上的君士坦丁堡指的是现在的哪一个地方?() A、吉隆坡 B、乌兰巴托 C、孟买 D、伊斯坦布尔 正确答案:D 5 两河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位置相当于今天的伊朗一带。()正确答案:× 6 伊斯坦布尔建立于公元前667年,历史上作为贸易、政治及宗教中心。() 正确答案:√ 文化遗产概览 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一) 1 联合国文化遗产的分类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A、小型有形文化遗产 B、大型有形文化遗产

C、物质文化遗产 D、自然及文化遗产 正确答案:C 2 美国白宫会议于下面哪一年首先提出设立“世界遗产信托基金”建议案?() A、1955年 B、1965年 C、1975年 D、1985年 正确答案:B 3 “遗产”一词源于下面哪一种语言?() A、拉丁语 B、汉语 C、希腊语 D、俄语 正确答案:A 4 “申遗活动”是各国文化底蕴的展示及旅游资源的开发。() 正确答案:√ 5 《各国保护文化及自然遗产建议案》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正确答案:× 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二) 1 奥斯维辛集中营位于下面哪一个国家?() A、荷兰 B、爱尔兰 C、芬兰 D、波兰 正确答案:D 2 下面哪一个属于物质文化遗产?() A、古庙 B、语言 C、宗教 D、礼仪 正确答案:A 3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考试科目及大纲解析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初试考试科目 注: 1.括号内所注分值为该栏考试科目试题满分值。 2.加“▲”为全国统考或全国联考试题。 考试大纲及命题指导意见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348-《文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一、考试性质 《文博综合》(代码348)是2011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文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博事业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和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文博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但由于这四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各招生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具体培养能力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内容(例如:只有考古学人才培养能力的单位可偏重在《考古学概论》方面出题,余类推)。 三、考试内容 (一)文物学概论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 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二、考查内容 1、文物学概述 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 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 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著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1)研究文物的价值 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 2)研究文物的作用 文物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文物的史料作用和教育作用。 文物的史料作用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证史作用 正史作用 补史作用 史料作用 文物的教育作用主要探讨以下内容: 文物教育的特点 文物教育的场所 文物教育的形式 文物的教育功能 3)研究文物的分类 分类是根据不同标准,对文物的同与异集合成类的过程。文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此外还包括4)研究器物与遗迹、5)研究文物鉴定、6)研究文物保护、7)研究文物管理、8)研究队伍建设、9)研究文物收藏、10)研究文物旅游等内容。文物分类有利于文物保管,有利于文物的宣传,有利于文物的研究。 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文物学研究的理论 辩证唯物论 历史唯物论 文化进化论

档案法规知识基础测试答案

试卷提交时间:2018-03-06 17:52:04.09 试卷得分:97.0 1、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行政规章分为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两种。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2、题型:判断题分值:1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同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本市的地方性档案法规。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3、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相互约定。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对等。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题型:判断题分值:1 涉及国家机密和特殊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30年。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题型:判断题分值:1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判断并决定实施行政行为的权力。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7、题型:判断题分值:1 规范性档案行政文件在人民法院司法活动中具有依据作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8、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法规是档案政策的具体化和固定化。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9、题型:判断题分值: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0、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行政规章是指由有制定权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依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1、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档案行政法律关系必须的当事人。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2、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政策对档案法规来说,具有监督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3、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4、题型:判断题分值:1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自2006年9月19日起施行。 正确

关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为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特发出以

下倡议: 一、对破坏偷盗倒卖文物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举报。 二、自觉保护身边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及各种文物资源。 三、为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传承环境。 四、自觉投身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让我们携手共同保护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使我们的民族文化能永远长存。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它包括古遗址、古墓、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古玩基本知识

古玩基本知识 古玩分类 主要四大类:瓷器玉器书画杂项 (一)文物类,包括历史文物、(古人类、生物)化石、古代建筑物实物资料、字画、碑贴、拓本、雕塑、铭刻、舆服、器具、民间艺术品、文具、文娱用品、戏曲道具品、工艺美术品、革命文物及外国文物等。 (二)珠宝、名石和观赏石类,包括珠宝翠钻,各种砚石、印石,以及奇石与观赏石三类,均以自然未经人工雕凿者为主。 (三)钱币类,包括历代古钱币及现代世界各国货币。 (四)邮票类,包括世界各国邮票及与集邮相关的其它收藏品。 (五)文献类,包括书籍、报刊、档案、照片及影剧说明书、海报等各种文字资料。 (六)票券类,包括印花税票、奖券、门券、商品票券、交通票证、月票花等。 (七)商标类,包括火花、烟标、酒标、糖纸等。 (八)徽章类,包括纪念章、奖章、证章及其他各种徽章。 (九)标本类,包括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矿物标本等。

(十)陶瓷类,包括陶器、瓷器、紫砂陶等。 (十一)玉器类,包括玉礼器、玉兵器、玉器具陈设等。 (十二)绘画类,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等 陶瓷的分类 一按照新旧来分。 瓷器可笼统的划分为古董瓷器(又称古瓷收藏品,古玩的一种)、现代瓷器。 二、按照具体的烧制时间来分。 三、这里可以区分为两种,按照“朝”和按照“代”。 例如:宋瓷、明瓷、清瓷等。 三、按照产地划分。 如景德镇瓷器、醴陵瓷器、唐山瓷器、德化瓷器、龙泉瓷器、潮州瓷器、淄博瓷器等。 四、按照材质划分。 如:白瓷、高白瓷、高白玉瓷、玉瓷、骨瓷、炻瓷等。 五、按照工艺划分。 如:釉下彩、釉上彩、唐三彩、金彩、粉彩、金丝铁线、釉面开片、冰裂纹、浮 雕、刻画、雕塑、结晶釉、窑变色、素面、漆线雕、绞胎瓷、镶锲工艺、单色釉、 深冷加工等。很多瓷器选用了多种工艺,用工艺划分瓷器种类不常用。 六按照特征划分。 可分为:原始瓷器、原始青瓷、青瓷、缥瓷、白瓷、清白瓷、黑瓷、素瓷、彩瓷、

我国的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

1、昆曲 入选时间:2001年 当选原因: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众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一直在舞台上流传,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2、古琴艺术 入选时间:2003年 当选理由:古琴是最早的弹弦乐器,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位列“琴棋书画”之首。 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宋代陈旸在《乐书》中提到“琴者,乐之统也”,这一语道出了琴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地位。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入选时间:2005年 当选理由:“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 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 4、蒙古长调 入选时间:2005年(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 当选理由: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5、端午节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6、中国篆刻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并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也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深受中国文人及普通民众的喜爱。篆刻艺术作品既可以独立欣赏,又在书画作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7、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 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文物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明器、类比法、玉衣制度、遗迹、瓷器、《金石索》、青铜器、文物、复合体文物、列鼎制度、打制石器、考古学文化、俑、磨制石器 二、单项选择题。 1、《考古图》就是___宋代所著。 A、赵佶 B、欧阳修 C、吕大临 D、王厚之C 2、中国文物管理得原则与方式就是____ A、采取分级管理 B、采取多级管理 C、采取阶梯性管理 D、采取两端管A 3、以下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得就是:_____ A、石器 B、玉器 C、古建筑 D、铜器 C 4、以下属于黄河上游得考古学文化就是____ A、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 B、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 C、仰韶文化(黄河上游) D、良渚文化(长江上游)C 5、原始瓷已知始见于____。 A、周代 B、秦 C、 D、商代D 6、瓷器已知始见于__。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两晋B 7、以下不属于仰韶文化类型得就是____。 A、半坡类型 B、史家类型 C、马家窑 D、庙底沟类型C 8、以下属于遗物得就是_____ A、二里头宫殿遗址 B、郑州商城 C、窑址 D、河姆渡文化骨耜D 9、以下不属于文物教育得场所得就是_____。 A、博物馆 B、纪念馆 C、动物园 D、不可移动得文物单位C 10、著名得素纱禅衣与T型帛画就是在___墓中出土得。 A、马王堆汉墓 B、刘胜墓 C、南越王墓 D、妇好墓A 1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属于_____。 A、文化市场 B、文物管理机构 C、稽查大队 D、收藏机构B 12、以下不属于马家窑文化得类型为:____ A、石岭下 B、半山 C、半坡 D、马厂C

13、以下不属于文物管理得内容为:_____ A、法规管理 B、资源管理 C、计划管理 D、技术管理B 14、九鼎七簋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得等级关系,它就是指_____等级得人得陪葬级别。 A、诸侯 B、天子 C、大夫 D、士B 15、下列属于良渚文化遗迹得就是_____ A、玉琮 B、玉璧 C、锥形器 D、贵族墓地D 16、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及文物与考古研究机构收藏得文物就是_____。 A、馆藏文物 B、流散文物 C、复合体文物 D、单体文物A 17、抢救性考古发掘管理方面,要认真贯彻_____ 得方针。 A、发掘为主 B、抢救为主 C、保护为主 D、保护为主,抢救第一D 18、九鼎七簋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得等级关系,它就是指_____等级得人得陪葬级别。 A、诸侯 B、天子 C、大夫 D、士B 19、以下器物中属于礼器得就是_____。 A、剑 B、鼎 C、戈 D、簇B 20、宋代吕大临所著____就是现存年代最早且有系统得古器物图录。 A、《考古图》 B、《宣与博古图》 C、《钟鼎款识》 D、《金石录》A 21、以下不属于文物鉴定得内容就是____。 A、辨别真伪、 B、考察艺术性 C、断代年代 D、价值评估B_ 22、文物依存在形态一般可以分为_____两大类。 A、公藏文物与庋藏文物 B、宗教文物与科技文物 C、生活用品与生产工具 D、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D 23、以下不属于____黄河上游得考古学文化。 A、仰韶文化 B、、马家窑文化 C、红山文化 D、齐家文化C 24、云梦睡虎地出土得就是_____简。 A、秦 B、汉 C、三国 D、战国A 25、现代名人故居、墓葬及遗物等文物得价值以_____为主。 A、科学性 B、历史性 C、纪念性 D、艺术系C 26、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常以_____纹饰作为主要装饰。 A、谷纹 B、蒲纹 C、山字纹 D、饕餮纹D

文博知识

博物馆基本知识 1、什么是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 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1.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它实物资料 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3.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4.科学研究 5.丰富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生活 博物馆的特征 以实物为基础,组织形象的陈列,进行直观的宣传教育。实物性、直观性同学术性的相互结合构成博物馆的显著特征。 博物馆的类型(共分为5大类): 历史博物馆、纪念博物馆、文化艺术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综合性博物馆 2、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从小里说,这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里说,这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获得多少知识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难得的静谧、幽雅气氛,并在这个气氛中放松在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成为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

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历史发展】 博物馆现象最初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在4000多年前,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就注意寻找保藏珍品奇物。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军事行动中,把搜集和掠夺来的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稀有古物交给他的教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曾利用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教学,传播知识。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继续南征北战,收集来更多的艺术品。公元前三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博物馆一词,也就由希腊文的“缪斯”演变而来。 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博物馆不同,缪斯神庙其实是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里面设大厅研究室,陈列天文、医学和文化艺术藏品,学者们聚集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传说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以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都是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的。 缪斯神庙这座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在公元5世纪时被毁于战乱。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17世纪后期出现。在18世纪,英国有一位内科医生汉斯·斯隆,是个兴趣广泛的收藏家。为了让自己的收藏品能够永远“维持其整体性、不可分散”,他决定把自己将近八万件的藏品捐献给英国王室。王室由此决定成立一座国家博物馆。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4年协会对博物馆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公益性成为它的首要职责。 从1977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把每年的5月18日确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主题。今年是第22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全及图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 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 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 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 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 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 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 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 录》的理由。) 长城 The Great Wall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 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 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更多>> 故宫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多>>

文物学基础复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15 分) 明器、类比法、玉衣制度、遗迹、瓷器、《金石索》、青铜器、文物、复合体文物、 列鼎制度、打制石器、考古学文化、俑、磨制石器 二、单项选择题。 1、《考古图》是宋代所著。 A、赵佶 B、欧阳修 C、吕大临 D、王厚之C 2、中国文物管理的原则与方式是 A、采取分级管理 B、采取多级管理 C、采取阶梯性管理 D、采取两端管A 3、以下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是: A、石器 B、玉器 C、古建筑 D、铜器 C 4、以下属于黄河上游的考古学文化是 A、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 B、龙ft文化(黄河中下游) C、仰韶文化(黄河上游) D、良渚文化(长江上游)C 5、原始瓷已知始见于。 A、周代 B、秦 C、 D、商代 D 6、瓷器已知始见于。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两晋 B 7、以下不属于仰韶文化类型的是。 A、半坡类型 B、史家类型 C、马家窑 D、庙底沟类型 C 8、以下属于遗物的是 A、二里头宫殿遗址 B、郑州商城 C、窑址 D、河姆渡文化骨耜 D 9、以下不属于文物教育的场所的是。 A、博物馆 B、纪念馆 C、动物园 D、不可移动的文物单位 C 10、著名的素纱禅衣和T 型帛画是在墓中出土的。 A、马王堆汉墓 B、刘胜墓 C、南越王墓 D、妇好墓 A 1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属于。 A、文化市场 B、文物管理机构 C、稽查大队 D、收藏机构 B

12、以下不属于马家窑文化的类型为: A、石岭下 B、半ft C、半坡 D、马厂 C 13、以下不属于文物管理的内容为: A、法规管理 B、资源管理 C、计划管理 D、技术管理 B 14、九鼎七簋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的等级关系,它是指等级的人的陪葬级别。 A、诸侯 B、天子 C、大夫 D、士 B 15、下列属于良渚文化遗迹的是 A、玉琮 B、玉璧 C、锥形器 D、贵族墓地 D 16、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及文物与考古研究机构收藏的文物是。 A、馆藏文物 B、流散文物 C、复合体文物 D、单体文物 A 17、抢救性考古发掘管理方面,要认真贯彻的方针。 A、发掘为主 B、抢救为主 C、保护为主 D、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D 18、九鼎七簋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的等级关系,它是指等级的人的陪葬级别。 A、诸侯 B、天子 C、大夫 D、士 B 19、以下器物中属于礼器的是。 A、剑 B、鼎 C、戈 D、簇 B 20、宋代吕大临所著是现存年代最早且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A、《考古图》 B、《宣和博古图》 C、《钟鼎款识》 D、《金石录》A 21、以下不属于文物鉴定的内容是。 A、辨别真伪、 B、考察艺术性 C、断代年代 D、价值评估B_ 22、文物依存在形态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 A、公藏文物和庋藏文物 B、宗教文物和科技文物 C、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 D、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 D 23、以下不属于黄河上游的考古学文化。 A、仰韶文化 B、、马家窑文化 C、红ft文化 D、齐家文化 C 24、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是简。 A、秦 B、汉 C、三国 D、战国 A 25、现代名人故居、墓葬及遗物等文物的价值以为主。

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一、单选题(共计30题) 1. 【2011年】关于著作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作者有权在自己的作品上署笔名 B.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C.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不包括发行权 D.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也称"经济权利" 答案:C 2. 【2014年】图书编校质量"合格"的标准线是差错率未超过( )。 A.1/10000 B.2/10000 C.3/10000 D.5/10000 答案:A 3. 【2009年】裁口是指书刊的( )。 A.上切口 B.下切口 C.外切口 D.内切口 答案:C 4. 【2014年】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别字的是( )。 A.输赢走头无路画龙点睛 B.和蔼怨天尤人声名狼藉 C.睿智成群结党一触既发 D.恣睢兴高采烈相形见拙 答案:B 5. 【2015年】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和( )特征。 A.差别性 B.时间性 C.多维性 D.有序性 答案:B 6. 【2011年】"三省六部"中的三省不包括(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秘书省 D.门下省 答案:C 7. 【2009年】国际标准书号的标志符是( )。 A.ISDS B.ISSN C.ISBN

D.ISRC 答案:C 8. 【2016年】关于数字期刊,说法错误的是( )。 A.数字期刊能以单本期刊为单位发布 B.数字期刊能以数据库方式存储 C.数字期刊能以单篇文章为单位发布 D.数字期刊能加入音频元素,但不能加入视频元素 答案:D 9. 【2016年】从2007年起,中国标准书号的编号位数是( )。 A.10位 B.11位 C.13位 D.15位 答案:C 10. 【2016年】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是( )。 A.大作中几处疑问,特致函垂询 B.阁下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 C.奉上拙作,敬请斧正 D.请足下留步,就此别过 答案:A 11. 【2016年】数字出版的业务活动平台化特征不包括( )。 A.内容编辑加工的平台化 B.产品及服务发布的平台化 C.分销的平台化 D.资本运作的平台化 答案:D 12. 【2015年】关于数字出版对出版流程中编辑环节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数字化提高了相关信息采集的速度和质量 B.数字化改变了传统出版的编审校流程 C.数字化可以让编辑承担作者的工作 D.数字化提高了编辑出版工作的效率 答案:C 13. 【2016年】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 A.纵横捭.阖(bǎi) B.调.控(diào) C.绰.绰有余(chuò) D.赝.品(yàn) 答案:B 14. 【2009年】有些客体,如( ),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A.计算机软件 B.时事新闻 C.摄影作品 D.电影作品 答案:B

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_1

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 导读:本文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产’并不足够、恰当地涵盖‘文化遗产’,后者还包括舞蹈、民间艺术等近年来才得到国际法律保护的非物质文化形式。”之所以避免在国际法律文件中以“文化财产”来涵盖非物质(无形)文化遗产,很可能是因为“财产”一词比较容易与经济价值相联系,而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无形)文化遗产,具有多重价值,更突出的是其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经济价值只是其附带的价值。而且纯粹法律意义上的无形财产指的是权利和有价证券等没有具体物质形态、但具有明显经济价值的财产,而舞蹈、语言、传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形态本质上是不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当然不能用“财产”来涵盖。 (二)文物 在文化遗产法的概念体系中,文物(cultural relics)是中国现行法律最常用的概念。一般说来,“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但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遗物、遗迹无以计数,都保存下来显然不可能,而要以法律的手段加以保护的只能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即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部分。《文物保护法》第2条第1款明确规定了受法律保护文物的范围: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

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由于与人类的进化过程相关也被视同文物列入法律保护范围。在国际法律文件中,也有直接以“文物”为保护对象的,如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但该公约所指的“文物”范围显然比中国现行法律中的“文物”狭窄。其第2条规定:“为本公约之目的,文物系指因宗教或者世俗的原因,具有考古、史前史、历史、文学、艺术或者科学方面重要性,并属于本公约附件所列分类之一的物品。”而附件所列11项物品皆为可移动文物或业已肢解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组成部分。当然,作为被盗或非法出口的对象,也只能是可移动的物品。因此,它用了“cultural objects”一词,而不是更大范围的“cultural relics”。 与“文物”近似的词汇还有“古物”、“古玩”、“古董”等。这几个词汇都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器物。“古物”(antiques)一词相对比较客观,仅指古代器物,其蕴含的价值或信息可大可小,而且表现形式既包括可移动的器物,也包括不可移动的物体,中华民国时期颁布的相关法律即以“古物”为保护对象,如1930的《古物保存法》,其所称“古物”即建国后法律中所指的“文物”。而“古董”或“古玩”则有供人把玩、欣赏的主观因素在内,通常为比较珍奇、体态较

《文物保护技术学概论》

《文物保护技术学概论》 一、课程名称:文物保护技术学概论 二、课程类型:平台课 三、适用对象:考古学、博物馆学,二年级学生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课时 五、计划学分:2学分 六、任课教师:刘成 七、教学简介: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引入大量文物保护案例分析,利用课堂教学30 学时,把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按照保存环境不同分类,分别介绍文物病害成因与控制环境、治理文物常用的方法。通过教学参观6学时,三次实地考察,对实践中文物保存现状与保护方法做深入教学,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了解文物保护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文物保存的现状与保护需求 一、文物在出土时面临的环境突变 1、地下埋藏文物的由来 2、文物在地下埋藏过程中建立的平衡过程 3、出土瞬间的环境突变 4、常见文物出土时的剧烈变化 二、文物在保存环境中面临的问题 1、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特点 2、大气环境对馆藏环境的影响 3、各类文物在馆藏环境中面临的问题 三、露天文物面临的大气环境侵蚀 1、常见露天文物的种类 2、露天文物的气候学——千年风雨的洗礼 3、雨与光化学烟雾——现代文明的苦恼

4、露天文物对“家”的渴望 四、文物保护工作成为当今文博工作的重中之重 1、文物被人为有意与无意的破坏日益严重 2、我国的文物政策是:“抢救第一,保护为主” 3、文物保护是当今文物工作的重点 第二节文物保护的基本内容与任务 一、文物的种类 1、通常考古学中的文物分类 2、文物保护技术学中的文物分类 二、文物保存环境的分类 1、大气环境——全开放环境 2、可调节控制环境——全封闭环境 3、普通的馆藏环境——半封闭半开放环境 三、文物保护的任务 1、在文物出土的第一刻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 2、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的寿命 四、文物保护的基本内容 1、文物组成与特性的研究 2、文物损坏机理的研究 3、文物存放环境对其影响的研究 4、文物的修复与保护处理 五、文物保护的工作程序 1、从内因着手 2、找腐蚀外因 3、究腐蚀机理 4、对症下药 六、文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则 1、保持原貌——少干预原则 2、长期有效 3、可逆性处理

山东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348-文博综合

348-文博综合 一、考试性质 《文博综合》(代码348)是2011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文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博事业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和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文博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但由于这四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各招生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具体培养能力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内容(例如:只有考古学人才培养能力的单位可偏重在《考古学概论》方面出题,余类推)。 三、考试内容 一、文物学概论 1.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2.考查内容 1)文物学概述 1.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 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1.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 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著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2.1)研究文物的价值 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 1

龙海市文物遗产收录汇总

本文由漳州论坛漳州乐友网收集整理,希望对有心人有帮助。 龙海市文物遗产收录 万宝山贝丘遗址:万宝山遗址[龙海市榜山镇新石器时代、西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年发现。遗址面积约250平方米,断面上有贝壳堆积及少量的石器,陶器残件。采集有石锛、石斧、石凿、石戈和夹砂灰陶片、夹砂红陶片等。陶片纹饰有方格纹、绳纹、曲折纹、叶脉纹等,可辨器形有豆、罐。西汉遗物有乳丁纹板瓦等。 枕头山古遗址: 枕头山遗址[龙海市九湖镇青铜时代市文物保护单位年发现。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清理出墓1座。出土和采集有石戈、锛石、石凿、石斧、石铲、石矛、石镞,网坠和夹砂灰陶片、灰硬陶片、釉陶片等。陶片纹饰有竖篮纹、斜方格纹、绳纹、乳钉纹、弦纹等,可辨器形有大口尊、圈足尊、豆、平底罐、高领罐、浅盘、盆等。 月港遗址: 月港遗址[龙海市海澄镇豆巷村明代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处原为龙溪县八都、九都地界,明嘉靖四十五年(1567)在此设置海澄县。因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其形如偃月,故名月港。景泰四年(1453)月港贸易兴起,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对外交通贸易中心。现尚存码头七处。 白云岩: 位于龙海颜厝洪坂村东南的白云山北面,系唐虔诚禅师卓锡处。这里依山递高存有三座古建筑:前为百草亭,乃南宋末年为纪念朱熹而建,平面方形,四石柱,柱刻“百草亭中留胜景”、“白云岩上隔尘缘”、“解经明道踪犹在”、“过化尊神泽未湮”等字,亭内立一石碣,上镌“紫阳夫子解经处”。亭曾圮,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但仍保留四石柱。朱熹,号晦庵,别称紫阳,知漳州时曾在此讲诚意章。今尚存朱熹题书的“与造物游”匾及门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亭之后有朱熹祠,供朱熹,正匾书“古道照人”四楷字,祠内有清道光三年(1823年)“白云山紫阳书院建置祭田记”、“重修白云山紫阳书院”石碑。祠后有大雄宝殿,殿门额上有黄道周手书“白云深处”隶书木匾。白云岩上有八景:卓锡飞泉、何有石、百草亭、朱熹洗砚池、松关鸟语、棠荫漏月、晚浦归帆、意果园。白云山涧生存着奇异的红壳虾、无尾螺、白颈蛙。 浒茂东门城堡: 浒茂东门城堡遗址[龙海市紫泥镇城内村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年间(1522-1566)建。城周长1272米,开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墙块石垒砌,现存东门城墙一段,长49米,残高5米,厚1.7-2.2米,城门宽2.2米,残高2.65米。 镇海卫古城遗址: 镇海卫城遗址[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镇海村明代省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始建,明清各代均重修。城依山面海,周长2881米,城墙用河卵石和条石混合垒砌,有女墙,开垛口720个。开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门拱形,用条石叠砌,南门、北门宽2.45米-2.6米,东门、西门宽1.7-1.8米。南门有有“瓮城”。东门下有宽1米,深0.8米的排水道。现地面保存四个城门及其城墙各一段。城墙残高6.8-7.2米,厚4.2-4.5米。城内保存有明天启二年(1622)始建的石构“福德祠”,城南的“父子承恩”石坊,城北的正统十三年(1448)建城隍庙和嘉靖初年建东岳庙,东门水门右侧的古地洞等古建筑;以及义学碑、昭毅将军碑、梳妆楼、七星井、椰树井、象乳泉等古迹。 郑成功枪城遗址: 位于龙海港尾石坑村西侧临海的山岗上,与鼓浪屿、圭屿鼎足而立。 枪城为郑成功镇守厦门时的重要外围据点。清顺治九年(1652年)建,城墙依山用三合土筑成,总面积2540平方米、东西宽42米、南北长68米、在高1·2米处放置枪眼。 现残存四周围墙,残高1·95米、厚1·2米。 萃贤坊: 萃贤坊[龙海市海澄镇中山路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建。系龙溪知县林松,县丞刘宗用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吴元,正德年间(1506-1521)林浩、张浩、陈英,本朝高宽竺等五位本县进士而立。四柱三间仿木构石坊,宽4米,高

文物保护考研常用名词解释汇总

1露点温度:在空气含水蒸气量不变的情况下,空气的温度降低,相对湿度会上升,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候,就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量达到饱和状态,即相对湿度达到100%,空气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达到饱和湿度时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2结露现象:如果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因过饱和而凝成水珠,称为结露现象。 3触杀剂:通过昆虫的表皮特别是附节进入虫体,影响昆虫的正常神经传导,使其中毒而死。 4昆虫气门:气门开在昆虫体表,位于胸部腹部两侧,其上有调节开关的闭锁装置,环境的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溶度对气门的开关起调节作用,是我们用熏蒸剂杀毒的关键。 5导热系数:截面积为1㎡,长度为1m的材料在其两端的温差相差一摄氏度,一小时内,从温度高的一侧向温度低的一侧传递的热量。单位是K cal/m*h*℃6通风间层:墙面或者屋顶,通风间层即隔热屋顶,是将双层屋顶开设若干通风洞,使间层内外空气流通,从而及时排除间层部分热量,减少向库内传递热量或利用两层墙体间的空气层可以起到隔热作用,间层厚度一般在50mm 左右,但这种结构造价高。 7洛杉矶烟雾:是一种强氧化性的混合物,它由汽车的排放的尾气,在强烈的阳光辐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一种浅蓝色烟雾,这种光化学氧化剂主要部分是臭氧、有机醛类、过氧化乙酰硝酸酯的复合物。因最先在洛杉矶发现,故以此命名。 8护腊层:它存在于昆虫体壁表皮层的上表皮层外侧,护腊层的主要成分是脂类、鞣化蛋白和蜡质,厚度不超过1-3微米,具有疏水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它是我们采用触杀剂杀虫的主要通道。 9荚膜和芽孢: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荚膜的成分因不同菌种而异,主要是由葡萄糖与葡萄糖醛酸组成的聚合物,也有含多肽与脂质的。芽孢是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构造,称为芽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