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衡器的四角平衡调整!--在称重传感器输入端串接调整电阻法

电子衡器的四角平衡调整!--在称重传感器输入端串接调整电阻法
电子衡器的四角平衡调整!--在称重传感器输入端串接调整电阻法

电子衡器的四角平衡调整!--在称重传感器输入端串接调整电阻法

概述在电子衡器的安装调试中,按照JJG53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的要求,要对秤体上安装称重传感器的四点(或以上)进行偏载试验。因此对秤的四角平衡的调校是一项首要的任务。所谓四角平衡,是指秤的四角的位置上(实际上是安装称重传感器的位置)放置1/3的额定载荷,调整秤体上的四只或四只以上称重传感器输出信号,使仪表显示数值相近或相等,即人们俗称四角平衡。调整四角平衡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称重传感器输出端并接调整电阻法,另一种是在称重传感器输入端串接调整电阻法。这两种方法最终目的都是要调整称重传感器输出值的大小。

2电子衡器四角平衡的调试方法

图2.4-1

在称重传感器输出端并接调整电阻法具体调整电路如图2.4-1所示:(以四只传感器为例)图中的Rg是串联在称重传感器输出臂上的隔离电阻,该电阻值的设计原则是:要求大于桥臂电阻的10倍,桥臂电阻为350Ω,这里Rg的阻值为2×2.5KΩ=5KΩ,目的是减少各称重传感器并联后的环流。图中的RT是输出电压调节电阻,调节阻值范围是10 KΩ~210 KΩ,调节输出电压的原理是在输出桥臂中产生一个分流,从而调节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电压。这种方法调整电压范围较小,当称重传感器总输出为15mV,衡器的分度数n=5000时,最大能调节±5个分度。当称重传感器灵敏度偏差较大时,对于调试经验不足者,往往很不容易调到四角平衡。后来,在调试实践中掌握一些技巧。首先将RT2调到位置中间,秤台要经过重车碾压,机械系统稳定的条件下,用检衡车压角时,要记录各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而后相加取平均值。调整每个称重传感器的RT2,使其向平均值“靠拢”,这样经过三个周期的压角调试再重新标定,一般可以调到四角平衡。初调者往往是将最小值向最大调整,或是将最大值向最小调整,这样其中的某只称重传感器的RT2一旦调到靠近RT1的一端,再调其它的称重传感器的RT2就不大起作用了,这是调试失败的主要原因。总之,采用并联电阻调整法,机械台面调整必须比较理想,使秤在空载时,各称重传感器受力均匀,各称重传感器的灵敏度误差在0.1%以内,经过一番细心调整,是可以调到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中要求的技术指标。

在称重传感器输入端串接调整电阻法

图2.4-2

具体的调整电路如图2.4-2所示:(以四只传感器为例)这种调整称重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原理是通过调节串接在输入桥臂上的电阻与桥臂产生分压。如图2中的RT调整数值较大时,输入桥臂分得的电压较低,称重传感器输出电压就相应降低。当RT调节值较小时,RT上分压值较少,而输入桥臂上分得的电压较高,从而使称重传感器输出电压相应升高。

这种方法电阻调节范围约在15Ω左右,输入桥臂电阻通常为390Ω,当调节电阻调到中间位置时,可分压±1.6%,当衡器分度数为5000时,则可调整80个分度。采用在称重传感器输入端串接调整电阻法,调整输出电压变化范围很宽,只要机械台面稳定,即使各称重传感器灵敏度不一致或受力分配不甚均匀的情况下,仍能很方便的调到四角平衡。但如果各传感器灵敏度的一致性都保持在0.1%F.S以内,则应选用输出端并接电阻调整法是合理的。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故障检测方法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故障检测方法 2016-04-22 08:32:50 来源:eefocus 关键字: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故障检测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可以将测量的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是称重检测系统中的核心元件。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故障,我们对于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故障检测方法是必须要掌握的,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具体的方法吧。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故障往往会因为一些人为或自然因素损坏,比如传感器过载,冲击,或不小心跌落,大力拽传感器导线,雷击或大电流通过传感器,化学腐蚀,潮气浸蚀或高粉尘环境以及传感器内部的元器件的老化等。直接导致的后果可能是称重系统漂移,显示不稳定或不显示数据等现象。 首先,在从称重系统中拆除称重传感器前应该仔细慎重地判别系统的结构和传感器是否存在下列问题: 1)检查是否是系统传力故障,可能由于灰尘,机械部位未对准,元件传力延缓等原因,而非传感器故障; 2)检查系统在传力部位是否有损伤,锈蚀或者明显的磨损;冬季应注意传感器传力部位 是否有结冰现象,影响系统的传力和复位; 3)检查系统的限位装置是否工作,其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传感器电缆线与接线盒和显示仪表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断线或连接导线接触不良的情形;重点检查总线九芯插头及接线盒内的接线可靠性; 5)检查接线盒和仪表是否有故障,尤其是接线盒中电位器和接线端子的情况; 6)检查传感器是否锈蚀、受潮(特别是贴片孔区域);传感器电缆线的完整性;传感器电缆 线入口处的环境等。 建议用户配备下述的仪表设备作为检测传感器的必要的装置: A)高性能经校准的数字万用表(四位半以上),检查准确度能达到±0.1Ω和±0.01mv,检查 传感器的零点输出和桥路完整性; B)兆欧表(绝缘表),测试传感器的绝缘阻抗。推荐量程范围50VDC下测试5000MΩ。

称重传感器故障检测及原因分析

称重传感器故障检测及原因分析 一、概述 动态、静态电子秤大量使用的称重传感器为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由弹性体、应变计、检测电路三部分组成。 二、称重传感器的故障现象 因传感器故障造成称量系统故障的现象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 1.空载或称重过程中,显示数据不稳定、跳变。 2.零位漂移。 3.加载后无显示。 4.空载时显示数据过大,称重误差大。 5.称重后称无法回零。 6.重复性变差、线性、灵敏度差。 三、称重传感器故障常用检测方法 当计量系统出现故障现象后,我们可通过观察和仪表测量等方法,确定仪表无故障和秤体处于完好状态后,可做偏载测试以初步判断哪只传感器存在故障。 对传感器好坏的检测,我主要可以借助万用表其性能、技术参数进行测量,与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提供及平时检修总结出来的技术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发生故障的传感器,具体的检测方法有: 1、阻抗判断法:切断工作电源,逐个将传感器的输出、输入线拆开,若用万用表测量输出、输入阻抗和信号电缆各芯与屏蔽层的绝缘性能(测量电阻值)下降,即可判断出该只传感器有故障。 1端和4端:激励工作电压输入端 2端和3端:重量毫伏电压信号输出端

测量方法:不加电的情况下, 1. 测量1、4端的电阻380Ω±5Ω 2. 测量2、3端的电阻为350Ω±3Ω 3. 测量1、2端,测量1、3端电阻应该相等,大约300Ω±3Ω 4.测量4、2端,测量4、3端电阻应该相等,大约300Ω±3Ω 注:电阻值根据具体的传感器大小可能不同;如果根据以上的测量方法得出的电阻大小不等,传感器多半损坏,应更换。 2、输出信号判断法: 有时传感器损坏,但阻抗并没有很大变化,果采用阻抗法无法检测出传感器的好坏,可采用此法作进一步地检测。给仪表送电后,逐个将传感器的输出线拆掉,需要注意的是在拆线过程中要特别小心操作以防触电,且不可将输出线与输入激励线短路,在空载情况下,用万用表直流mV档测其输出线的mV值。 假定额定激励电压为U(V),传感器的灵敏度为M(mV/V),传感器载荷重量为K(kg),传感器的额定容量为F(kg),则每只传感器输出电压应为:U×M×K/F (mV) 同一衡器同型号的传感器在无载荷情况下其输出mv值基本一致。若超出计算值或传感器的额定输出且输出不稳定,即可判断该只传感器有故障。

称重传感器的原理(一)

称重传感器的原理(一)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3]是基于这样一个原理:弹性体(弹性元件,敏感梁)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粘贴在它表面的电阻应变片(转换元件)也随同产生变形,电阻应变片变形后,它的阻值将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从而完成了将外力变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由此可见,电阻应变片、弹性体和检测电路是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中不可缺少的几个主要部分。 电阻应变片 电阻应变片是把一根电阻丝机械的分布在一块有机材料制成的基底上,即成为一片应变片。他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灵敏系数K。我们来介绍一下它的意义。 设有一个金属电阻丝,其长度为L,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圆形,其面积记作S,其电阻率记作ρ,这种材料的泊松系数是μ。当这根电阻丝未受外力作用时,它的电阻值为R: R=ρL/S(Ω)(2—1) 当他的两端受F力作用时,将会伸长,也就是说产生变形。设其伸长ΔL,其横截面积则缩小,即它的截面圆半径减少Δr。此外,还可用实验证明,此金属电阻丝在变形后,电阻率也会有所改变,记作Δρ。

对式(2--1)求全微分,即求出电阻丝伸长后,他的电阻值改变了多少。我们有: ΔR=ΔρL/S+ΔLρ/S–ΔSρL/S2(2—2) 用式(2--1)去除式(2--2)得到 ΔR/R=Δρ/ρ+ΔL/L–ΔS/S(2—3) 另外,我们知道导线的横截面积S=πr2,则Δs=2πr*Δr,所以 ΔS/S=2Δr/r(2—4) 从材料力学我们知道 Δr/r=-μΔL/L(2—5) 其中,负号表示伸长时,半径方向是缩小的。μ是表示材料横向效应泊松系数。把式(2—4)(2—5)代入(2--3),有 ΔR/R=Δρ/ρ+ΔL/L+2μΔL/L

称重传感器设计word版

称重传感器是用来将重量信号或压力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的转换装置。称重传感器采用金属电阻应变计组成测量桥路,利用金属电阻丝在张力作用下伸长变细,电阻增加的原理,即金属电阻随所受应变而变化的效应而制成的(应变,就是尺寸的变化)。 称重传感器的构造原理金属电阻具有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即具有电阻(Ω),其阻值依金属的种类而异。同一种金属丝,一般来讲,越是细长,其电阻值就越大。当金属电阻丝受外力作用而伸缩时,其电阻值就会在某一范围内增减。因此,将金属丝(或膜)紧贴在被测物体上,而且这种丝或膜又很细或很薄,粘贴又十分完善,那么,当被测物体受外力而伸缩时,金属电阻丝(膜)也会按比例伸缩,其阻值也会相应变化。称重传感器就是将金属电阻应变计粘贴在金属称重梁上进行测量重量信号的。 称重传感器的外形构造与测重形式,变频传感器的外形构造随被测对象的不同,其外形构造也会不同。A.比较常见的称重传感器的外形构造:柱式;S 型;轮辐式;环式;碟式;箱形等。 B.测重形式:正应力测量(柱型、单点式等),剪应力测量(双剪切梁式、部分S 型、轮辐式等)又可分为压式(柱式、碟式等)、拉式(部分S 型传感器、环式传感器)、拉压两用(部分柱式、轮辐式、S 型等) C.弹性元件内部应变梁的结构形式:平行梁、剪切梁等 D.不同结构形式的传感器的应用对象:柱式——大吨位汽车衡、轮道衡、料斗秤、料罐秤,试验机,力值监控与测量等;S 型——用于料斗秤、料罐秤、包装机,材料试验机等;双剪切梁式——汽车衡、轨道衡等;单点式——天平、计价秤、计数秤、平台秤,工业现场重量控制及测量; 称重传感器的电路组成.称重传感器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应变计受到载荷时的电阻变化。通常采用应变计组成桥式电路(惠斯登电桥),将应变计引起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变化来进行测量的。 变频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的表示方法,传感器响应(输出)的变化对相应的激励(施加的载荷)变化的比。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采用额定载荷状态电桥的输出电压与输入激励电压之比值(mV/V)来表示。通常称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 为什么传感器内部要加补偿电路?称重传感器在制造过程中,为了改善它的性能,特别是改善温度特性,一般要在应变计电路中附加对零点和灵敏度的温度补偿。即除了应变计外,其中还增加了各种补偿电阻。零点补偿的目的是尽量减小电桥零点随温度的变化,因此,除变频传感器本身的温度自补偿外,又加入了电阻温度系数和电桥中应变计的温度系数不同的电阻元件(如铜电阻或镍电阻等),以加强补偿作用。灵敏度补偿的目的是减小输出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即补偿弹性体的弹性系数和应变计的灵敏度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因此,对电桥中串接了两个与电桥温度补偿作用相同的电阻。同时电路中的其它电阻用于将电桥的初始平衡,额定输出和输入电阻等参数调整到规定的数值。 此篇文章的形成是基于对称重传感器设计者能有所帮助。它深入分析推导出一些公式,这些公式能够计算出位于称重传感器上的某些尺寸大小,并提供所需要的输出。此篇文章还介绍了各种误差来源及设计建议。 粘贴式电阻应变计广泛应用于当今高精度测力与称重传感器的制造中。本篇文章为帮助称重传感器设计者计算出称重传感器尺寸大小,从而为获得唯一需要的输出作了充分的准备。设计者既可以运用有限元分析法经计算机程序(如果可能)来确定称重传感器所需要的尺寸,或运用本文所提供的公式来计算此尺寸。应力公式选自一部非常好的书——应力与应变公式(见参考文献[1])。除了公式汇编,本文还讨论了误差的可能来源及设计建议,有关误差来源的信息主要是基于作者的经验。文中所描述的相关称重传感器没有作专利调查,在考虑把所讨论的设计用于产品的生产或推向市场前,有必要作一下调查。

称重传感器

简介 称重传感器实际上是一种将质量信号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输出的装置。用传感器茵先要考虑传感器所处的实际工作环境,这点对正确选用称重传感器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传感器能否正常工作以及它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乃至整个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在称重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的基本概念和评价方法上,新旧国标有质的差异。 传统概念上,负荷传感器是称重传感器、测力传感器的统称,用单项参数评价它的计量特性。旧国标将应用对象和使用环境条件完全不同的―称重‖和―测力‖两种传感器合二为一来考虑,对试验和评价方法未给予区分。旧国标共有21项指标,均在常温下进行试验;并用非线性、滞后误差、重复性误差、蠕变、零点温度附加误差以及额定输出温度附加误差6项指标中的最大误差,来确定称重传感器准确度等级,分别用0.02、0.03、0.05......1.0表示。 衡器上使用的一种力传感器。它能将作用在被测物体上的重力按一定比例转换成可计量的输出信号。考虑到不同使用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和空气浮力对转换的影响,称重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线性误差、滞后误差、重复性误差、蠕变、零点温度特性和灵敏度温度特性等。在各种衡器和质量计量系统中,通常用综合误差带来综合控制传感器准确度,并将综合误差带与衡器误差带(图1)联系起来,以便选用对应于某一准确度衡器的称重传感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规定,传感器的误差带δ占衡器误差带Δ的70%,称重传感器的线性误差、滞后误差以及在规定温度范围内由于温度对灵敏度的影响所引起的误差等的总和不能超过误差带δ。这就允许制造厂对构成计量总误差的各个分量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期望的准确度。 [编辑本段] 分类 [2]称重传感器按转换方法分为光电式、液压式、电磁力式、电容式、磁极变形式、振动式、陀螺仪式、电阴应变式等8类,以电阻应变式使用最广。 光电式传感器

课程设计-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设计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设计 摘要:在分析重力传感器信号特性的基础上,模块化地设计了称重传感器信号的调理电路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电路能实时、准确地处理信号,且工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精密测量的目的。 关键词:称重;Lab view;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放大电路。 一、引言 随着现代数据采集系统的不断发展,对高精度信号调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往往存在温漂、信号比较小及非线性等问题, 因此它的信号通常不能被控制元件直接接收,这样一来,信号调理电路就成为数据采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其电路设计的优化程度直接关系 到数据采集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称重传感器信号检测中,检测精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电桥激励电压源的精度和稳定度是影响信号精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电桥输出与激励电压成正比,因此,激励电压出现任何漂移都将导致电桥输出出现相应的漂移。并且现场工作环境恶劣,可能存在粉尘、振动、噪声以及电磁干扰等,称重传感器输出的几百微伏至几十毫伏信号极易受到干扰。所以研究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好的信号变送和传输技术对保证检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原理 1、原理框图

2、称重传感器(MS-1) MS—1型钢制“S”称重传感器,承受拉、压外力均可,输出对称性好,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规格齐全。可用于制造机电结合称、吊钩秤、料斗秤及各种专用称、工艺称等。 外形尺寸

量程:50kg; 尺寸:A=51mm;B=13mm;C=64mm;螺纹(公制mm):M8×1.25; 技术指标: 标定数据:

转换系数K: 应变片测量电路: 上图为直流供电的测量电桥原理图,其中第一臂为电阻应变片,由应变片引起的电阻变化为△R1,当R1=R2、R3=R4时,电桥的电压灵敏度S U为最大,此时有:U0=(1) S U=U0/(2) U0=(3) 采用差动电桥可以消除非线性误差。因此本设计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选用直流供电应变全桥,该电桥的电压灵敏度比单一工作应变片的电压灵敏度提高了4倍,且具有温度补偿作用。 3、放大电路 R1=10K;R2=2.4K; R3=238K; R4=2.4K; R5=100K 放大倍数K=(R3/R2)×(R5/R4)≈4100;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原理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原理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原理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是基于这样一个原理:弹性体(弹性元件,敏感梁)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粘贴在他表面的电阻应变片(转换元件)也随同产生变形,电阻应变片变形后,它的阻值将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从而完成了将外力变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由此可见,电阻应变片、弹性体和检测电路是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中不可缺少的几个主要部分。下面就这三方面简要论述。 一、电阻应变片 电阻应变片是把一根电阻丝机械的分布在一块有机材料制成的基底上,即成为一片应变片。他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灵敏系数K。我们来介绍一下它的意义。 设有一个金属电阻丝,其长度为L,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圆形,其面积记作S,其电阻率记作ρ,这种材料的泊松系数是μ。当这根电阻丝未受外力作用时,它的电阻值为R: R = ρL/S(Ω)(2—1) 当他的两端受F力作用时,将会伸长,也就是说产生变形。设其伸长ΔL,其横截面积则缩小,即它的截面圆半径减少Δr。此外,还可用实验证明,此金属电阻丝在变形后,电阻率也会有所改变,记作Δρ。 对式(2--1)求全微分,即求出电阻丝伸长后,他的电阻值改变了多少。我们有: ΔR = ΔρL/S + ΔLρ/S –ΔSρL/S2 (2—2) 用式(2--1)去除式(2--2)得到 ΔR/R = Δρ/ρ + ΔL/L –ΔS/S (2—3) 另外,我们知道导线的横截面积S = πr2,则Δs = 2πr*Δr,所以 ΔS/S = 2Δr/r (2—4) 从材料力学我们知道 Δr/r = -μΔL/L (2—5) 其中,负号表示伸长时,半径方向是缩小的。μ是表示材料横向效应泊松系数。把式(2—4)(2—5)代入(2--3),有 ΔR/R = Δρ/ρ + ΔL/L + 2μΔL/L =(1 + 2μ(Δρ/ρ)/(ΔL/L))*ΔL/L = K *ΔL/L (2--6) 其中 K = 1 + 2μ +(Δρ/ρ)/(ΔL/L)(2--7) 式(2--6))说明了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电阻相对变化)和电阻丝伸长率(长度相对变化)之间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灵敏度系数K值的大小是由制作金属电阻丝材料的性质决定的一个常数,它和应变片的形状、尺寸大小无关,不同的材料的K值一般在 1.7—3.6之间;其次K值是一个无因次量,即它没有量纲。 在材料力学中ΔL/L称作为应变,记作ε,用它来表示弹性往往显得太大,很不方便

称重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称重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由称重传感器制作的电子衡器已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了对物料的快速、准确的称量,特别是随着微处理机的出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化的不断提高,称重传感器已成为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必需的装置,从以前不能称重的大型罐、料斗等重量计测以及吊车秤、汽车秤等计测控制,到混合分配多种原料的配料系统、生产工艺中的自动检测和粉粒体进料量控制等,都应用了称重传感器,目前,称重传感器几乎运用到了所有的称重领域。 1.高速定量分装系统 本系统由微机控制称重传感器的称重和比较,并输出控制信号,执行定值称量,控制外部给料系统的运转,实行自动称量和快速分装的任务。 系统采用MCS-51单片机和V/F电压频率变换器等电子器件,其硬件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用8031作为中央处理器,BCD拔码盘作为定值设定输入器,物料装在料斗里,其重量使传感器弹性体发生变形,输出与重量成正比的电信号,传感器输出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输入V/F转换器进行A/D转换,转换成的频率信号直接送入8031微处理器中,其数字量由微机进行处理。微机一方面把物重的瞬时数字量送入显示电路,显示出瞬时物重,另一方面则进行称重比较,开启和关闭加料口、放料于箱中等一系列的称重定值控制。 图1 原理框图 在整个定值分装控制系统中,称重传感器是影响电子秤测量精度的关键部件,选用GYL-3应变式称重测力传感器。四片电阻应变片构成全桥桥路,在所加桥压U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信号与作用在传感器上的重力和供桥桥压成正比,而且,供桥桥压U的变化直

接影响电子称的测量精度,所以要求桥压很稳定。毫伏级的传感器输出经放大后,变成了0-10V的电压信号输出,送入V/F变换器进行A/D转换,其输出端输出的频率信号加到单片机8031定时器1的计数、输入端T1上。在微机内部由定时器0作计数定时,定时器0的定时时间由要求的A/D转换分辩率设定。 定时器1的计数值反映了测量电压大小即物料的重量。在显示的同时,计算机还根据设定值与测量值进行定值判断。测量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取差值提供PID运算,当重量不足,则继续送料和显示测量值。一旦重量相等或大于给定值,控制接口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外部给料设备停止送料,显示测量终值,然后发出回答令,表示该袋装料结束,可进行下袋的装料称重。 图2所示为自动称重和装料装置。每个装料的箱子或袋子沿传送带运动,直到装有料的电子称下面,传送带停止运动,电磁线圈2通电,电子称料斗翻转,使料全部倒入箱子或袋子中,当料倒完,传送带马达再次通电,将装满料的箱子或袋子移出,并保护传送带继续运行,直到下一次空袋或空箱切断光电传感器的光源,与此同时,电子称料箱复位,电磁线圈1通电,漏斗给电子秤自动加料,重量由微机控制,当电子秤中的料与给定值相等时,电磁线圈1断电,弹簧力使漏斗门关上。装料系统开始下一个装料的循环。当漏斗中的料和传送带上的箱子足够多时,这个过程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必要时,*作人员可以随时停止传送带,通过拔码盘输入不同的给定值,然后再启动,即可改变箱或袋中的重量。

康柏斯称重传感器操作方法

失重称操作指南

目录 康柏斯失重喂料器介绍 (3) 一.工作原理 (3) 二.硬件构成 (3) 1.称重控制器接线端子介绍 (3) 2.KSU-II操作界面介绍 (5) 三.称重传感器调试方法 (5) 1.切换控制器 (5) 2.控制方式打到local模式 (6) 3.称重去皮(AUTO TARE) (6) 4.自动校准CALIBRATION (7) 5.失重称标定 (8) 6.如何查看传感器状态 (8) 7.如何设置报警 (9) 8.喂料器自动加料设置方法 (10) 四.失重喂料器注意事项 (10) 五.附件 (10)

康柏斯失重喂料器介绍 一.工作原理 失重秤是一种利用单位时间内物料的减少重量来计算物料流量的定量给料设备。将秤量斗及给料机构作为整个秤体,通过称重传感器不停对秤体进行重量信号的采样(每秒150次),计算出重量在单位时间的变化比率作为瞬时流量。这个流量的获取非常重要,是失重秤能否准确计量的基础。称重控制器将获取的流量值与设定流量进行对比后输出调节信号去控制变频器提高给料器转速,以实现准确喂料。 二.硬件构成 康伯斯失重喂料系统由上位-PLC-称重控制器-安全栅-变频器-称重传感器-电机速度传感器-给料机构组成。 1.称重控制器接线端子介绍

POWER BOARD 启动/停止:J1 pin8 pin9 给料速度反馈:J2 pin2 pin3 电源:J6 pin8:L1 pin6:N pin5:PE (220VAC)主机连锁:M16 pin3 pin4 补料:J5 pin4 pin5 报警:J5 pin7 pin8 速度给点:J9 pin1 pin2 变频器启停:J9 pin6 pin7 传感器:J4 J7 J8 KCM-CPU BOARD 平行连锁:J8 pin3pin8短接pin10接COM 通信连接:K-port1 pin3:TxD+ pin4: TxD - pin5: RxD + pin6: RxD- PLC给定:J9 pin5 pin6 实际流量massflow: J9 pin3 pin4

传感器应用之电子称

传感器应用——电子称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传感器的分类有很多,其中称重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重力转变为电信号的力→电转换装置,是电子称的一个关键部件。称重传感器按转换方法分为光电式、液压式、电磁力式、电容式、磁极变形式、振动式、陀螺仪式、电阻应变式等8类,以电阻应变式使用最广。传感器就好比电子称的“心脏”,其精确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电子称的性能。 1.电子称结构 电子秤属于衡器的一种,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工具。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电子秤在许多商业活动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计量工具。电子秤主要由承重系统(如秤盘、秤体)、传力转换系统(如杠杆传力系统、传感器)和示值系统(如刻度盘、电子显示仪表)三部分组成。 电子秤作为一个典型的自动检测系统,也可归纳为由三大环节所组成。

如图1所示一次仪表通常指的是传感器,它是由敏感元件、电路、机构等组成,是利用某些特殊材料对某些物理量具有一定的敏感,然后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通常来自一次仪表的电信号比较弱小,不足以驱动显示器,为此采用二次仪表对信号进行放大,来自一次仪表的电信号往往还夹带外部的干扰信号,必须把它去除,一般二次仪表还包括滤波电路用以消除干扰。传感器的转换关系往往并不服从线性关系,所以有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线性补偿处理。故称二次仪表为测量与显示部件。二次仪表的输出信号可能是模拟量,也可能是数字量。三次仪表是采用了计算机技术,所以要求二次仪表的输出信号必须是数字信号,三次仪表将进一步对信号进行处理并形成控制量输出。作为规模较小的仪表系统,三次仪表主要是以中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电路,组成智能化仪表。使整个测量系统的性能与功能大大提高。 各种各样形式的电子秤的仪表结构都是大同小异的,都必须利用称重传感器来采集重量信号并变换成相应大小的电信号。 2.电子称工作原理 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压力施给传感器,该传感器发生形变,从而使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用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一个变化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输出到模数转换器。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输出到CPU运算控制。CPU根据键盘命令以及程序将这种结果输出到显示器,直至显示结果。 3.电子称中传感器的选用 (1)称重传感器的构成 ①敏感元件 直接感受被测量(质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其他量的元件。如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是将被测物体的质量转变为形变;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将被测的质量转变为位移。 ②变换元件 又称传感元件,是将敏感元件的输出转变为便于测量的信号。如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电阻应变计(或称电阻应变片),将弹性体的形变转换为电阻量的变化;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电容器,将弹性体的位移转变为电容量的变化。有时某些元件兼有敏感元件和变换元件两者的职能。如电压式称重传感器的压电材料,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设计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设计 专业班级测控11-2 学号 71 姓名李玉堃 同组人王鑫王海平

设计日期 2015年1月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注: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任务书—说明书—图纸的顺序进行装订上交(大张图纸不必装订) 2.可根据实际内容需要续表,但应保持原格式不变。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设计 摘要 粘贴式电阻应变计广泛应用于当今高精度测力与称重传感器的制造中。本篇文章为帮助称重传感器设计者计算出称重传感器尺寸大小,从而为获得唯一需要的输出作了充分的准备。设计者既可以运用有限元分析法经计算机程序(如果可能)来确定称重传感器所需要的尺寸,或运用本文所提供的公式来计算此尺寸。通过某些假设得出的这些计算公式,另外还有电阻应变计的特性、应力形式、材料特征以及机械加工的偏差都会导致计算结果的一定误差。在批量制造称重传感器前,应制造几个样机进行组装、测试和标定。 在某些工业中,如航天工业也许只需要一次性的称重传感器,为决定其非线性、重复性和滞后等误差,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标定是十分重要的。当计算机被应用于数据处理时,非线性、零点漂移及灵敏度变化,是很容易修正的。如果称重传感器在使用时要经历强烈的温度变化和外部附加载荷的影响,我们应进行试验并测量出这些影响量所造成的误差。如果某部分结构(如接头、销子、压杆)用来测量或是被用作称重传感器时,标定和测试就尤为重要了。 称重传感器设计包括许多方面,这里对其制造生产不予讨论,例如,需要对电阻应变计安装技术知识的全面了解,一些电阻应变计制造商提供技术资料的同时,还应提供电阻应变计安装的分类等。 关键词:传感器,电阻应变式,称重

基于电阻应变片的压力传感器设计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非物理量的测试与控制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制造、石化、轻工、技术监督与测试等技术领域,而且也正逐步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测试系统中,被作为一次仪表定位,其主要特征是能准确传递和检测出某一形态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信息。 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其中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被广泛用于电子秤和各种新型机构的测力装置,其精度和范围度是根据需要来选定的。因此,应根据测量对象的要求,恰当地选择精度和范围度是至关重要的。但无论何种条件、场合使用的传感器,均要求其性能稳定,数据可靠,经久耐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由称重传感器制作的电子衡器已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了对物料的快速、准确的称量,特别是随着微处理机的出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化的不断提高,称重传感器已成为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必需的装置,从以前不能称重的大型罐、料斗等重量计测以及吊车秤、汽车秤等计测控制,到混合分配多种原料的配料系统、生产工艺中的自动检测和粉粒体进料量控制等,都应用了称重传感器,目前,称重传感器几乎运用到了所有的称重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的是一个大量程称重传感器,测量范围为1t到100t。 本次课程设计的称重传感器就是利用应变片阻值的变化量来确定弹性元件的微小应变,从而利用力,受力面积及应变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力的大小,进而求得产生作用力的物体的质量。应变片阻值的变化可以通过后续的处理电路求得。 传感器的设计主要包括弹性元件的设计和处理电路的设计。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微弱信号,故需要对其进行放大处理;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里混有干扰信号,故需要对其进行检波滤波;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通常都伴随着很大的共模电压(包括干扰电压),故需要设计共模抑制电路。除此之外,还要设计调零电路。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变片技术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变片技术 2012/7/26阅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进步,电子衡器作为百姓日常生活中一种贸易结算的手段,已经被广泛使用。无论小到几公斤的电子计价秤,还是大到100多吨的电子汽车衡都是由称重传感器这一主要部件实现质量与电量的转换的。因此对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的阿了解,对于从事检定和修理方面的工作人员来说尤为重要。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作以具体介绍。 一、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之所以能作为质量——电量的转换元件,是基于金属丝在受拉或受压后会发生弹性形变,其电阻值也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物理特性实现的。当电阻应变片内金属丝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时,它的长度L,横截面s及电阻率P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电阻相对变化为 电阻相对变化公式 称重传感器接线图 在钢制的弹性体上,成对地在纵向和横向上贴有R1,R2,R3,R4共4个电阻应变片,它们组成一个全桥式测量电路,如图所示。图中A,c两点接人激励电压u,一般使用交流或直流电源供电,B,D两点为输出端,工作时将输出电压信号u。这种桥式测量电路,可以灵敏

地测量极微小的电阻变化。当弹性体受物体的作用时,弹性体便产生弹性形变,粘在其表面的电阻应变片随其同步地变形,因而改变了它们的电阻值。电阻应变片的长度L,截面积S,电阻率P均随之发生变化。由于电阻应变片组成的桥式电路是平衡的,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变化会引起电桥的不平衡,从而输出电压信号,该信号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根据上述原理制成的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电路,用专门、十分严格的粘贴技术并通过连接线将这三者联系起来,就可以实现质量——电量信号之间的线性变换。 二,电阻应变片的主要技术特性 1.灵敏度。金属丝的灵敏度系数(Ko)是表示金属丝受力后,电阻的相对变化与轴向长度的相对变化之间的关系。当金属丝制成应变片后,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就是一个新的量值了,而且K恒小于Ko。这是由于胶基对力传递变形失真外,主要还有横向效应,而且K还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对K的要求是稳定性。 2.线性度。弹性体上的应变敏感元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AK/K理论上呈线性关系。实际上,当施加到弹性体上的力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出现非线性关系。 3,横向效应。粘贴在弹性体上的应变片,其敏感栅有许多条直线及圆角部分组成。当受到纵向应力之后,直线段的电阻将增加,圆角部分的电阻将减小,其综合效应是使应变片的灵敏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片的横向效应。在工程上采用箔式应变片可减小横向效应。4.机械滞后和热滞后。当对贴有应变片的弹性体循环加载和卸载时,应变片的AR/R与AL /L之间的特性曲线的不重合程度称为机械滞后。把加载和卸载特性曲线的最大差异值称为应变片的机械滞后值。它的物理意义是,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对弹性体循环加载、卸载过程中,对同一载荷,应变片输出的差值即为机械机械滞后值。当弹性体受到恒定外力时环境温度改变时应变片的电阻值也要变化。在循环改变温度时,应变片在同一温度下电阻的差值称为应变片的热滞后值。 5.零漂和蠕动。在恒温条件下,贴有应变片的弹性体不承受任何载荷,应变片的阻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称为应变片的零漂。 在恒温条件下,加到贴有应变片的弹性体上的载荷力恒定,应变片的应变输出随时问变化的情况称为应变片的蠕动。 6应变极限。粘贴在弹性体上的应变片所能测量的最大载荷力称为应变极限。在恒温条件下,缓慢均匀地施加载荷力,当应变片的输出大于机械应变的10%时,就认为应变片已接近破坏状态,此时的应变值就称为应变极限值。

称重传感器原理及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称重传感器原理及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冯志辉 【摘 要】称重传感器实际上是一种将质量信号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输出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把加到秤盘上的物体重量转换成与该重量成比例的电信号,然后将输出的电信号放大和A/D转换后由相关电路显示出称重信息。其中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由于其结构较简单,准确度高,适用面广,稳定性强,且能够在相对比较差的环境下使用,因此在衡器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本文就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应用故障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称重传感器;放大;电阻应变;衡器 Abstract: Load cell is a device to convert a quality signal into a measurable electrical signal, its working principle is to convert a quality signal into an electrical signal proportional to the weight , then the output signal is showed after amplification and A/D conversion circuit . The resistance strain type load cel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cale due to its simple structure, high accuracy, wide application range, strong stability, and can be in a relatively poor environment. We will discuss the resistance strain load cell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load cell;amplify;resistance strain;scale 1 引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这就需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随着技术的进步,由称重传感器制作的电子衡器已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了对物料的快速、准确的称量,特别是随着微处理机的出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化的不断提高,称重传感器已成为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必需的装置。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由于其制作工艺较为简单,加工成本较为低廉,故被企业大批量生产,在我国工业生产过程检测与控制、自动计量等领域已大量应用。 2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组件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作为质量—重量转换元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电阻应变片、弹性体和测量电路。 2.1 电阻应变片(传感元件) 电阻应变片也称电阻应变计,简称应变片或应变计,是由敏感栅等构成用于测量应变的元件。它能将机械构件上应变的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电阻应变片是由Φ=0.02-0.05mm的康铜丝或镍铬丝绕成栅状(或用很薄的金属箔腐蚀成栅状)夹在两层绝缘薄片中(基底)制成。用镀银铜线与应变片丝栅连接,作为电阻片引线。 电阻应变片的测量原理:金属丝的电阻值除了与材料的性质有关之外,还与金属丝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将金属丝粘贴在构件上,当构件受力变形时,金属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也随着构件一起变化,进而发生电阻变化。 ΔR/R=K*ε(1)其中,K为材料的灵敏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的电阻变化率,标志着该类丝材电阻应变片效应显著与否。ε为测点处应变,为无量纲的量,但习惯上仍给以单位微应变,常

计量标定说明书

说 明 书 序言 首先感谢您选用配料控制器产品。 配料控制器、定量包装控制器、皮带秤显示控制器、称重显示仪表等四大系列称

重产品广泛应用在工矿企业的配料秤、定量包装秤、电子皮带秤等自动化称重检测产品中。公司本着“一切皆可衡量”的设计理念,以精良的设计、周到的售后服务赢得了新老用户的高度认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在建筑、电力、煤炭、冶金、化工、粮食及医药等行业称重控制、配料控制、称重检测及定量包装技术解决方案。 控制仪表是专用于重量自动计量及控制的场合,具有运行可靠,操作简便,维护量少。配有多个模拟量和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可以方便的与DCS 控制系统及PLC 系统连接,并可以多种方式组合使用。 具有如下功能及特点 A、专用工业级控制芯片、控制稳定、运行可靠。 B、密码保护功能,有效保护运行数据,重要参数防止随意修改。 C、显示/键盘:19264LCD,21 键平面键盘,单LED 工作状态指示。 D、开关量的输入、输出和模拟量输出为光电隔离。 E、自动错误诊断,具有报警与提示功能。 F、具有模拟、数字双重滤波功能。 H、可选配打印机打印报表。 I、0∽10mA,0∽20mA 或4∽20mA 外部流量设定输入(全隔离输入)。 J、0∽10mA,0∽20mA 或4∽20mA 当前瞬时流量输出(全隔离输出)。 K、累计脉冲计数输出(全隔离输出)。 L、下料控制输出:DC 0~7V(可调节最大输出值)。 在使用控制器之前,请认真阅读本说明书,以确保正确使用并充分发挥其优越性能,并使本仪表达到更佳的使用效果。同时,请您妥善保管说明书,以备今后调试、维护和检修时使用。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疑难问题,请随时与本公司技术支持部联络!相信我们的产品能更好的满足您的需要,让您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如果您认为我们产品存在缺点及不足,恳请您批评指正!我们随时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让您满意的答复!谨在此致谢!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设计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设计《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 题目: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设计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摘要 (2) 一、称重传感器 (2) 1、简介 (2) 2、种类 (3) 二、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及其设计 (3) 1、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简介及工作原理 (3) 2、传感器的设计概述 (5) 3、设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6) 4、传感器弹性元件结构 (7) 5、传感器测量电路 (8) 6、传感器的特性 (9) 7、称重传感器常用技术参数 (11) 8、传感器设计相关参数选择 (13) 9、应用技术及应用领域 (16)

三、总结 (17) 四、参考资料 (17) 1 摘要 称重传感器是电子衡器的核心部件,随着称重传感器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传感器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对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及应用等的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孔梁称重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它可称量被试木材在某一时刻的重量,以计算该试材在该时刻的含水率。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不受木材材性影响,且与木材含水率不均性无关。 一、称重传感器 1、简介 称重传感器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技巧密集型的高技术产品。研制和生产所涉及的内容多、离散大,技术密集程度高,边缘学科色彩浓,是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结晶。称重传感器是一种将质量信号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输出的装置。用传感器先要考虑传感器所处的实际工作环境,这点对正确选用称重传感器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传感器能否正常工作以及它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乃至整个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称重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的基本概念和评价方法上,新旧国标有质的差异。 随着技术的进步,由称重传感器制作的电子衡器已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了对物料的快速、准确的称量,特别是随着微处理机的出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化的不断提高,称重传感器已成为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必需的装置,从以前不能称重的大型罐、料斗等重 2

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

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 摘录时间:2009-12-6 22:07:20 深圳市秦合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各传感器原理 压电传感器:基于压电效应的传感器。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压电式传感器用于测量力和能变换为力的非电物理量,如压力、加速度等(见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它的优点是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重量轻等。缺点是某些压电材料需要防潮措施,而且输出的直流响应差,需要采用高输入阻抗电路或电荷放大器来克服这一缺陷。配套仪表和低噪声、小电容、高绝缘电阻电缆的出现,使压电传感器的使用更为方便。它广泛应用于工程力学、生物医学、电声学等技术领域 应变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是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它是以电阻应变计为转换元件,将非电量如:力、压力、位移、加速度、扭矩等参数转换为电量。 光电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 热电传感器:将热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原理 电容式传感器原理 二、各传感器应用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压力测量产品的种类,现在,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原理不仅有电容式、压阻式、金属应变式、霍尔式、振筒式等等但仍以电容式、压阻式和金属应变式传感器最为多见。 金属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历史较长的压力传感器,但由于它存在迟滞、蠕变及温度性能差等缺点,其应用场合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压阻式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压阻效应制造的一种新型的传感器,它具有制造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但由于半导体材料对温度极为敏感,所以其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产品的一致性较差。

电容式称重传感器课程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 课程设计 课程____________ 传感器课程设计 __________ 题目电容式重量传感器设计 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 年6 月25

1 / 12

任务书 课程传感器课程设计 题目电容式重量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 电容式重量传感器:设计的传感器根据受压不同,输出信号不同。 本设计要求完成重量传感器的设计,采用电容式设计电路。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 原理:电容式称重传感器是把被称物体重量转换为电容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通常为差动变间距电容式称重传感器,采用调频电路,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可变参数的电 容器。 基本要求: 1、按照技术要求,设想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比较。 2、利用电容的特性设计出一种称重的应用电路。 3、说明所用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画出应用电路电路图。 主要参考资料: [1]黄贤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8-50. [2]李刚,林凌.现代测控电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0-62. [3]孟立凡,郑宾.传感器原理与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68-83. [4]沙占友.集成传感器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25-144. 完成期限2012.6.25—2012629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