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技术应用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的重要组织。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加强农业科技应用放在突出的地位加以强调,当前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亟须从理论与实践上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做出回答。

标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效途径

一、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对公共部门推广体系的经济激励

把落实财政支持作为完善激励制度的基础。只有确保对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保障这些机构的人员经费和推广经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激励问题。要继续完善加强对重大农业技术项目推广的经费补助机制,通过重大项目补助促进重大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把改善福利待遇作为加强激励的第一要务。福利待遇过低是导致公共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最直接原因。要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按国家规定执行,真正实现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同工同酬,应尽量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资与全省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基本一致,以此稳定人员队伍。

把完善社会保障作为加强激励的重要环节。社会保障不力也是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积极性不高、社会成就感低的重要原因。对于常年工作在基层一线还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障项目的人员,尽量要按照公共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原则来参与基本社会保障项目。将欠账补齐后,各级财政部门要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应由单位缴纳部分列入财政预算,财政条件允许的地方,应将上述人员的应由单位配套的住房公积金也纳入财政预算,享受和其他非私营单位职工同等的待遇。

二、引导社会投入让非公技术推广体系成为公共部门推广体系的补充

积极鼓励和支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开展技术承包、转让、培训、咨询等服务。对于推广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的组织,可以项目经费或者奖励的方式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建立财政推广基金的方式,为这些非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供贷款担保及其他信用服务,更好地发挥非公共部门技术推广组织灵活性强、适应性强的特点,为农户提供更加多样、更具特色的技术服务。

此外,运用财政支持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本分担机制。设立“两型”农业发展基金,专门用于对相关项目的支持和相关部门人员的补贴奖励。将符合“两型”农业要求的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技术和农业环保技术因地制宜按示范项目的方式进行分类推广,仔细实施每个示范项目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