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古诗文大赛 3.复赛训练之文言实词

2019古诗文大赛 3.复赛训练之文言实词
2019古诗文大赛 3.复赛训练之文言实词

2019年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训练之文言实词

(北辰老师提供)

(必做部分)

【臣】

[单选题]以下对实词“臣”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大臣

B.群臣拜见皇帝臣:官员

C.臣爱其毛臣:相当于“我”

D.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家臣:臣服、称臣

【掉】

[单选题]下列语句中的“掉”不表示“摇摆”的一项是()

A.即掉尾奋耳

B.俗谓之掉书袋

C.其人忿,掉臂而去

D.尾大不掉

【竭】

[单选题]下列语句中的竭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地震,山崩川竭

B.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力竭而毙

D.彼竭我盈,故克之

【使】

[单选题]下列对文言实词“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使:派,差谴

B.使弈秋诲二人弈使:令,让

C.臣舍人蔺相如可使使:出使

D.齐无人耶?使子为使第二个“使”:使者

【从】

[单选题]下列语句中“从”字的含义和“上从宫人出京”一样的是()。

A.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C.从者五六人

D.大将军从百余人出征

【讽】

[单选题]下列语句中“讽”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

B.邹忌讽齐王纳谏。

C.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D.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少】

[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少”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刘备)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

B.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自古英雄出少年

【谢】

[单选题] “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下列与该句中“谢”字含义接近的一项是()。

A.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B.乃请陈婴。婴谢不能

C.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D.卿为中书监,职典文辞,若情思不至,应谢所任

【为】

[单选题]①祀为屯田都尉;②今为诸君见之;③众皆为改容。这三个短句中的“为”字用法是()

A.①介词,给②动词,担任③介词,为了

B.①动词,担任②介词,给③介词,为了

[单选题]下列与“终莫知其为.丑”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

B.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

C.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D.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及为.相,甚允时望

B.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

C.其三十也,为.晋中军尉

D.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B.子骞为.其父御车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常山赵云为.本郡将吏兵诣公孙瓒

[单选题]下列与“存仁为.贼所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横筱为.桥

B.然吾终不为.不义屈

C.咸以所争之田为.闲田矣。

D.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B.登楼眺远,眼界为.之一空。

C.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

D.皆大如屋宇,或为.僧舍

【仆】

[单选题]下列对“仆”字的读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pū,倒下。

B.仆始生六七月时。pú,我。

C.子适卫,冉有仆。pú,奴仆。

D.前仆后继。pū,向前跌倒。

【空】

[单选题] 以下诗句中的“空”与“眼界为之一空”的“空”含义最接近的是()。

A.天空日月高,下照理不遗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C.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属】

[单选题]下列对文言实词“属”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属而和者属:继续,连接

B.举酒属客属:注入,斟酒相劝

C.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委托,嘱咐

D.少善属文属:撰写

E.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种类

F.若属皆且为所虏属:部下

G.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属:刚、新近

[单选题]下列与“(柑)乃橘之属.”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B.良田、美池、有桑竹之属.

C.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D.属.予作文以记之

【益】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香远益.清

B.多言何益.?

C.镇益.自谦退

D.果贤大夫也,每变益.上矣!

下列与“乞请笔益两字”中的“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凡事行有益.于理者行之

B.曾益.其所不能

C.香远益.清

D.益.习其声

【适】

[单选题] 以下对实词“适”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去,往。

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去,往。

C.遥望之适有九峰。正好,恰巧。

D.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适才、刚才。

[单选题]“唯一女远适他乡“中“适”的含义是()。

A.到……去

B.出嫁

C.恰好,恰巧

D.偶然

【去】

[单选题]下列与“去.饥寒犹远”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呼园中人曰:“捞笋!”鼓枻飞去.。

B.皆叹羡不置而去.。

C.西蜀之去.南海

D.后称疾去.职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但名字已去.

B.自未讫戌,爱不能去.。

C.虏兵去.数十里

D.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点词“去”和“去.饥寒犹远”中的“去”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游人去.而高鸟乐也B.去.死肌,杀三虫

C.西蜀之去.南海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去”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夫子曰:“何为不去.也?”B.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C.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D.一去.紫台连朔漠

【素】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贼素.闻公名,方出重购以求之

B.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的“素”与“此人肃清”中的“素”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素蟫灰丝

B.红装素裹

C.可以调素琴 D .素不相识

【病】

[单选题]下列与“疾病.疕疡者”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病.于无鸡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D.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单选题]“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一句中,“病”的意思是()。A.生病 B.担心、忧虑 C.辱、羞辱 D.疲惫、困乏

【比】

[单选题]下列与“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水面垂楫,栉比.如鳞

B.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D.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单选题]下列句中的“比“和“比闻禁中每有取索”中的“比”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涯若比.邻

B.无与伦比.

C比.比皆是 D.比.来天下奢靡,转相仿效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的“比”字,和“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中的“比”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绽衣洗钵也。

B.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

C.比.揭晓,则益阳汤鹏也。

D.比.闻禁中每有取索,外面遂以为例。

【曾】

[单选题]下列语句中的“曾”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曾不若孀妻弱子

[单选题]下列句中“曾”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理

B.阮光禄在刻,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过】

[单选题]下列与“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廉以不匿其过.

B.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C.都城自过.收灯,贵游巨室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过”和“求,无乃尔是过欤”中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

A.为秦谋耳,何足深过.?B.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

C.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D.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单选题]下列句中的“过”与“不亦过乎”的“过”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过故人庄

B.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C.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D.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止】

[单选题]下列与“吾兄止.有一子,不可使无后。”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昔者海鸟止.于鲁郊

B.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吾侪纵不能栖岩止.谷。

【效】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B.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

C.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

D.王效.其作为

【好】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

B.而少所嗜好.

C.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对】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宋玉对.曰:唯,然,有之。

B.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D.樾暗千层,坐对.兰荡

【致】

[单选题]下列与“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斋阁有幽人之致.。

B.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又自悲。

C.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D.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行】

[单选题]下列与“贤大夫也,是行.奚然?”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B.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C.行.拂乱其所为

D.山行.六七里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山路蜿蜒曲折,颇不易行.。

B.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D.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走】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此辈急则降,缓则走.,徒以资敌,不可宥。

B.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

C.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D.永之人争奔走.焉

【举】

[单选题]下列与“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B.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

C.死即举.大名耳

D.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说】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B.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C.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D.或说.处杀虎斩蛟

【尽】

[单选题]下列与“若尽.杀之,将无所获。”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B.黄金百斤尽.

C.每度一字,几尽.一刻

D.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

【故】

[单选题]下列与“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

B.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C.何故.驱骥也?

D.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故.曰:“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

B.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C.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

D.是故.人君兼听广纳

【善】

[单选题]下列与“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B.汝能渡桥,甚善.!

C.公曰:“善.。”

D.不求善.药去尔病

【更】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更.为渡一遭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徒】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若徒.侈土木

B.牛羊无用,徒.縻军。

C.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D.或曰:“此辈急则降,缓则走,徒.以资敌,不可宥。”

【已】

[单选题]下列与“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是者六七始已.。

B.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C.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

D.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

【全】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

B.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

C.使归田里,全.活甚众

D.全.石以为底

【绝】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B.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C.仰睇俯察,绝.无人迹

D.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乘】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B.鱼鸟藻荇,类若乘.空。

C.公夜绐守者,乘.间脱归,避地闽中。

D.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顾】

[单选题]下列与“若等皆有父母妻子,顾.为此灭族事耶!”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B.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C.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

D.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单选题]下列句中的“顾”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王顾.左右而言他B.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

C.孔子顾.谓子弟曰D.顾.无追者,遂徐行

【当】

[单选题]下列与“当.奖率三军”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B.过听杀人,自拘当.死。

C.才兼文武,可当.一面

D.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知】

[单选题]下列与“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日”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B.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C.曹南院知.镇戎军日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引】

[单选题]下列与“仍引.与博戏”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B.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

C.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

D.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

【得】

[单选题]下列与“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B.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

C.存仁为贼所得.

D.非长孺高兴,吾辈此生何缘得.饮此水!

【具】

[单选题]下列与“亭台具.旷士之怀”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B.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C.具.以情告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及】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B.骐骥騄駬,足及.千里

C.及.文姬进,蓬首徒行

D.及.还朝,载以俱。

[单选题]下列与“及.为相,甚允时望。”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B.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

C.及.五六岁,便学为诗。

D.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

【居】

[单选题]下列与“群居.讲习”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

B.王子猷居.山阴

C.蝉高居.悲鸣

D.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

【以为】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

B.子则自以为

..有罪,寡人亦有罪邪?

C.奏九韶以为

..乐,具太牢以为膳。

D.公固以为

..不然

【余】

[单选题]下列与“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B.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C.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

D.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师】

[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

B.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C.十年春,齐师.伐我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计】

[单选题]下列与“贼帅欲问计.”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

B.公心计.曰:“吾兄止有一子,不可使无后。”

C.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D.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间】

[单选题]下列与“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公夜绐守者,乘间.脱归,避地闽中。

B.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涉】

[单选题]下列与“壬辰春,帝南征,将涉.河”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素有风疾,言涉.妖妄

B.涉.寒暑不溃

C.楚人有涉.江者

D.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见】

[单选题]下列与“庄子见.鲁哀公”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

B.于是入朝见.威王

C.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

D.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号】

[单选题]下列与“于是哀公号.之五日”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B.陕西孤山,颇号.险要

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D.故自号.曰醉翁也

(选做部分)

【但】

[单选题]下列句中的“但”与“但微颔之”句中“但”字意思不同的是()。

(2分)

A.但手熟尔

B.但悲不见九州同

C.但使龙城飞将在

D.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食】

[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食”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黔敖为食于路

B.黔敖左奉食

C.嗟!来食!

D.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志】

[单选题]下列句中的“志”和“问其所志”的“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人之立志,故不如蜀鄙之僧哉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易】

[单选题]下列与“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中的“易”含义相同的是()。

A.贼易之,对饮酒,醉

B.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天下事有难易乎?

【恶】

[单选题]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中“恶”的读音和含义是()。

A.[ è ]坏的

B.[ wù ]厌恶

C.[ ě ]1.[恶心]

D.[ wū ]怎么

【是】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的“是”与“上由是.益贤太尉”中的“是”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

B.无变旧新,惟仁是.亲

C.如是.者历三昼夜,乃死

D.是.必有怨诉

[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是”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是臣无罪”

B.“是死药也”

C.“是客欺王也”

D.“是已而非人”

【向】

[单选题]下列对“君儿遇患,向已暴死”中的“向“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临近

B.趋向

C.刚才

D.大约

【就】

[单选题] “乃引客就.观之”中的“就”解释为()。

A.表顺承的连词

B.凑近,靠近

C.到,从事

D.依照现有情况

【津】

[单选题]对“津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过河 B.渡船 C.渡口 D.渡过

[单选题]下列对文言词语“走”和“津”的解释所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行走河流

B.行走渡口

C.奔跑渡口

D.奔跑河流

[单选题] “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

A.大海

B.渡口

C.湖泊

D.道路

2019年第18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训练之文言语法(仲伟陈)

【坐】

[单选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临】

[单选题]与“及临.质”中的“临”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临渊羡鱼

B.身临其境

C.临阵磨枪

D.居高临下

【数】

[单选题]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中“数”的读音是()。

A.shǔ

B.shù

C.shuǒ

D.shuò

[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数”读音标注错误的是()。

A.死者以千数——shù

B.数烛邹罪已毕——shǔ

C.追者数人皆疲——shù

D.广故数言欲亡——shuò

【危】

[单选题] “危樯独夜舟”、“危楼高百尺”、“伫倚危楼风细细”中,“危”的意思是()

A.危险B.高C.损害D.偏侧

【孤】

[单选题]《邴原泣学》一文中“吾少而孤”的“孤”的意思是()。

A.父母双亡B.父亡C.母亡D.无兄弟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学设计

文言实词推断六方法教学设计 合江中学吴贵芳 【考点阐释】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有三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考查: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二、选择题最后一道文意把握题,个别选项文意的正确与否宜接与个别实词词义正确与否有关。 三、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査实词的含义。 【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阅读文言文无从下手或想当然翻译的情况,确左引导学生掌握联想、组词、字形、对称结构、语法、语境推断法等六种方法,能有的放矢,较为准确地把握文言文阅读中遇到的实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组词推断法、语法推断法 【学习难点】语法推断法 【教学过程】 [方法_] _____________ 推断法 联想该词在课文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师傅领进门】 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牛刀小试】 1、进之布指算,不爽。 ? ■ 2、铃简秀士。 3、令甲卒皆伏,使老女子乘城。 4、公败退,引次江北。 [方法二] ____________ 推断法 ?组成一个或几个双音节词进行推断。 ?借用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 【师傅领进门】 1. 故议者方晋二陆。 2. 然疾悄正,弗甚用。 3. 除著作郎,不就。 4.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牛刀小试】 1、北邀当国者相见。 ■ 2、于是夜纽兵出,薄其营。 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 [方法三] ____________ 推断法 汉字本就是形音义结合的文字,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以及形声字的形旁从字形角度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答案

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答案 1.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2.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3.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为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否?"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4.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

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9.祥符中/禁中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远土/乃令凿通衢/不日皆成巨堑。 10.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要和华歆分座)

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强化练习答案

2018年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强化练习 题组一客观选择题组 1.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选自《世说新语·识鉴》) 对文段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B.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C.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D.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郗超和谢玄不和。这时,苻坚打算灭了晋期,已经占据了梁州、岐山,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赞成的言论,只有郗超同意,他说:“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每个人得到适当安排,从这里推断,想必他能建立功勋。”大功告成以后,当时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2.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未一日,风浪大作,舟中人咸归咎于先生,请弃柩,先生不可,而风益暴,求者益众。先生曰:“汝曹可为设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众舁柩至船头,为陈设祭品。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海。”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与俱投于海耳。”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正相持间,风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于是仍舁柩下。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 船启航不到一天,风浪汹涌,船上的人都把罪过归在高先生身上,请求丢掉灵柩,高先生不同意,可是风刮得更猛,请求的人更多。高先生叹息着说:

2019高三高考常考100个文言实词陷阱,记准不丢分!原版

2019高三100个文言实词陷阱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喜欢,?: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按照,?: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拜见,?: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报告,?: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轻视,?: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城墙,?: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生病,?: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免除,?:(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依次,?: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完毕,?: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高兴,?: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安置,?: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借给,?: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捉拿,?: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恩德,?: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上去,?: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 ?:典籍,?: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 ?:标点,?: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许多,?: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夺取,?:强行改变。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阿附,?: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2、弁(biàn)性好矜伐,自许膏腴。 ?:讨伐,?: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2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 ?:富裕,?:众多。 译文:音乐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干涉,?:冒犯、冲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25、致知在格物。 ?:标准,?:推究 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改换,?:经过。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

常见文言实词 1.爱 (1)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 (1)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2)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èi (1)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4.本 (1)草木的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 (2)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3)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5.鄙 (1)边界,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2)以……为边界(边邑)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学)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推断出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议结合、学生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言实词的把握对文言文阅读至关重要,如果能把一篇文言文中的实词全部疏通的话,那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百分之七八十。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呢?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诵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另一方面我们要多做积累,充实我们的知识储备库。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有一些能帮助我们判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探究方法 1. 安排学生分组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一) 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以勇力事鲁庄公事:侍奉 B. 乃献遂邑之地以和和:和平 C. 北面就群臣之位就:靠近,引申为“回到” D. 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亡:丢失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沫执匕首劫齐桓公胁迫君其图之考虑 沫投其匕首丢下桓公怒,欲倍其约通“背”,背叛 (二)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节选自宋光宪《北梦琐言》,有删改。 3.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冠世,不跻大位跻:晋升 B.累有相示相:动作偏指一方,指“我” C.既启之而复卷之启:启发 D.其见抑也如此见:表被动 4.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别令收贮,然未一披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箱子;尘埃 有学士才,非宰臣器才能为时所排排斥 (三)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选自后汉书《仲长统传》 5.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完整word版)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

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 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 一、用“/”为下列文言文断句并将其译成现代汉语。 1.枣棘相类皆有刺枣独生高而少横枝棘列生卑而成林以此为别其文皆从朿音刺本芒刺也朿而相戴生者枣也朿而相比横生者棘也不识二物者观物可辨 (译文) 2.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 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也 (译文) 4.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译文)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译文) 6.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 (译文) 7.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译文) 8.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译文) 9.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可谓大公也 (译文) 10.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译文) 1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译文) 12.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tī)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 (译文) 13.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译文) 14.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鬣(liě)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y uān)过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zhé)腹而死可悲也夫 (译文) 15.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16.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益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1)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 1、爱 (1)名词。恩惠。(2)动词 ①加惠于人。 ②喜爱,爱护。 ③吝惜,舍不得。 ④怜惜。 ⑤通"",隐蔽,躲藏。(3)形容词。吝啬。2、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②安稳。 ③安全。 ④安定。 (2)动词。 ①养生。 ②安置,安放。 ③使……安定。 (3)代词。哪里,怎麽。 3、被 (1)名词。被子。(2)动词。 ①覆盖。 ②遭受,遇到。 ③施加,施及。 (3)介词。表示被动。(4)通"披",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②披散,披着。 4、倍 (1)动词。 ①加倍。 ②增加。 ③通"背",背向。 ④通"背",违背。⑤背叛。 (2)量词。照原数加一 次。 (3)副词。越发,更加, 倍加。 5、本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②草木的干茎。 ③根本。 ④本业,指农桑。 ⑤稿本。 ⑥版本。 ⑦奏本。 (2)量词。 ①草木花卉一株称一 本。 ②书籍一册称一本。 (3)动词。推究本原, 考查。 (4)形容词。原来的。 (5)副词。本来,原来。 (6)复合词。本心:指 心的自然状态,本性(即 所谓人所固有的羞恶廉 耻之心)。 (7)介词。本着,根据。 6、鄙 (1)名词。边界地方。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 邑)。 ②动词。轻视,看不起。 (3)形容词。鄙陋,见 识浅,庸俗。 (4)复合词。 ①鄙人。 ⅰ、自称的谦词。 ⅱ、鄙俗,不开化的人。 ⅲ、乡下人。 ②鄙贱:粗野而又地位 低微。 7、兵 (1)名词。 ①兵器。 ②士兵,军队。 ③战略战术。 ④战争。 (2)动词。 ①侵略。 ②以兵器杀人。 (3)复合词。兵符:古 代调兵用的凭证。用铜、 玉或木石等制成,状如 虎,又称虎符,剖成两 半,国君和统帅各掌握 一半,以便对证。 8、病 (1)名词。 ①重病。 ②弊病,缺点。 (2)动词。 ①生病。 ②使成病态。 ③担心,忧虑。 ④受困。 ⑤损害。 ⑥责备,羞辱。 (3)形容词。 ①困苦。 ②疲劳。 9、伯 (1)名词。 ①排行第一的,老大。 ②伯父。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

150 个文言文实词大全 目录 1、爱 (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①加惠于人。(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②喜爱,爱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④怜惜。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左传》)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通"" ,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琵琶行》)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安全。 谢庄遂安。(《冯婉贞》) ④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 ①养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代词。哪里,怎麽。 沛公安在。(《鸿门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3、被 (1 )名词。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2)动词。 ①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②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③施加,施及。 去乱而被之以治。(《荀子?不苟》) (3)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4)pi ,通" 披" ,动词。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②披散,披着。 1、 2 、3 、4被5 、倍、本鄙8 、兵9 、病 11长朝13 池14 、曾乘城17 、诚18 、19 传20 辞21从达23 殆24 、迨当道27 、得28 、29 短30 多31发方33 非34 、复负盖37 、鼓38 、39 顾40 固41归国43 过44 、何恨后47 、胡48 、49 或50 疾51及即53 既54 、假间见57 、解58 、59 尽60 就61举绝63 堪64 、克类怜67 、临68 、69 名70 末71莫乃73 内74 、判期奇77 、迁78 、79 穷80 求81去劝83 却84 、如若善87 、稍88 、89 涉90 胜 91识使93 是94 、适书孰97 、属98 、99 遂100 、率101说、私3素104、汤05、106 、107 、徒08图109退110 111王、望3恶114、微15、116 、11 7、谢18悉119信120 121行、幸3修124、徐25、126 、127 、要28宜129遗130 131易、阴3引134、右35、136 、137 、再38造139知140 141致、质3治144、诸45、146 、147 、卒48走149左150亡 兴贻置坐

专项强化练(十七) 文言文断句

专项强化练(十七)文言文断句 (时间:40分钟满分:45分) 题组一客观选择题组(18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识鉴》)对文段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B.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C.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D.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2.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未一日,风浪大作,舟中人咸归咎.于先生,请弃柩,先生不可,而风益暴,求者益众。先生曰:“汝曹可为设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众舁柩至船头,为陈设祭品。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海。”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与俱投于海耳。”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正相持间,风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于是仍舁柩下。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B.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C.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

高考文言文中最常用的30个实词

高考文言文中最常用的30个实词 2015-06-03 古典书城 「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化公号最具人气的古典文化社群」 国学经典| 古典文学| 诗词歌赋| 历史趣闻| 风俗礼仪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资料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 六、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资料个人收集整 理,勿做商业用途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八、病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一、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看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 _I 第二步,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 第三步,借助方法,主攻难点. 二.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一)依形推义法1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 这种表意功能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 因此,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 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 1.有牧人御众之才 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 “统治,治理”之意了.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信”是一个会意字,一个“人” 一个“言”意为人言真实.此句中的“信”就解为“真实”. 3.启听淮北取籴d1 “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 食. 4.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5.若少屈,冀得一归觐.j in 觐,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6.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ku i “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这里活用作动词, 发放军饷. 7.赢粮而景从.y mg “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名词作状语,就好理解了. &殚d m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m&ig饥寒冻馁,死背相望. “馁”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气馁,但是这个字的本意是饥饿,因为它的形旁是食字旁.当然这里也可以根据词语构成法来帮助推断. 译为: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 尸体到处都是. (二)语境分析法 一个文言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又是唯一的. 因此我们一 定要善于把实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考查分析,根据上下文来进行词义的推断. 1.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在古汉语中,“多”有五个义项:①数量多;②重要,重视;③赞美;④多数,大都;⑤实足,只.我们根据语境“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来推断,原文说何远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由此可以判定解释为“称赞”是正确的.

《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教案

文言文断句专题 教学重难点:1、知道古人句读的重要性 2、掌握高考对断句的要求和断句的基本方法 3、学会用断句的基本方法进行准确的断句 一、导入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的说法。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 断句举例:标点不同,字句的解释可以在相反! 1、据说旧时有一个老头儿,只有一女。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那么,女婿和县官分别是怎么断句的呢?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因为照女婿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意思:70老头生儿子,别人都怀疑不是我生的,家产全部给女婿,外人不能干预。县官的读法: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意思是:70老头生了一儿子,别人怀疑不是我生的,但家产全部还是给他,女婿和外人不得干预。 2、◇标点留客 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作客。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上好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书生看后,脑筋一转,在字条上加了两个标点,使其友人见状,便无可奈何让书生继续住下去。如果你是友人怎么加标点? 断句比较: 断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还可以断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一次会上,郭沫若拿出一张字条,上有一段古文,他请在座的朋友标点。这段文字很简单:“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如果是你,会这样添加?

【010考前必背十】2019高三高考常考100个文言实词陷阱,记准不丢分! 带翻译版

考前必背十:高考100个文言实词辨析在横线上写上该句子的译文。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喜欢,?: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按照,?: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拜见,?: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报告,?: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轻视,?: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城墙,?: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生病,?: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免除,?:(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依次,?: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完毕,?: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高兴,?: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安置,?: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借给,?: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捉拿,?: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刘)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恩德,?:感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上去,?: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 ?:典籍,?: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 ?:标点,?: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许多,?:称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夺取,?:强行改变。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阿附,?: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2、弁(biàn)性好矜伐,自许膏腴。 ?:讨伐,?: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23、声色之多,妻孥(nú)之富,止乎一己而已。?:富裕,?:众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干涉,?:冒犯、冲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25、致知在格物。 ?:标准,?:推究 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改换,?:经过。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 ?:购买,?:重赏征求。

108个文言实词

108个文言实词D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 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3、丈夫(夫?J声起/罗敷自有夫)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犯过失(人恒过)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

最新中考文言文断句练习

中考文言文断句练习 1.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7处。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 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 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2.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7处。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尝之田/ 曝麦于庭/ 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 凤持竿诵经/ 不觉潦水流麦/ 妻还怪问/ 乃省。 3.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8处。 叶廷珪云: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 无不借/ 借无不读/ 读无不终篇而后止/ 常恨无资/ 不能尽传写/ 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4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8处。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 编茅为庵/ 削荆为笔/ 克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 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观书有合意者/ 题其衣裳/ 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5.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8处。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 常游洛阳市肆/ 阅所卖书/ 一见辄能诵忆/ 日久/ 逐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后归乡里/ 屏居教授。 6.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7处。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 尝语僚属/ 言平生惟好读书/ 坐则读经史/ 卧则读小说/ 上厕则阅小辞/ 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7.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6处。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 又辩诸友/ 为当时学者之实务/ 盖学以学为人也/ 问以问所学也/ 既为人则不得不学/ 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8.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8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 有不变之常德/ 虽不琢以为器/ 而犹不害为玉也/ 人之性/ 因物则迁/ 不学/ 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可不念哉? 9.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7处。 李存审出于寒微/ 常戒诸子曰/ 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四十年间/ 位及将相/ 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 破骨出镞①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②生于膏粱③,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 注释:①镞:箭头②尔曹:你们③膏粱:精美的食物,指富贵生活,比喻富贵人家 10.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8处。 陶公少时/ 作鱼梁吏/ 尝以一坩鲊饷母/ 母封鲊付吏/ 反书责侃曰/ 汝为吏/ 以官物见饷/ 非唯不益/ 乃增吾忧也。” 11.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7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

高中语文150个文言文实词

150个文言文实词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附录了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其中实词150个,为便于学生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特将此15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同时也收入课本中出现的解释。对于个别不常用的解释,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就不予收入。 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 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 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 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 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 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 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 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 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 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 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 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 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 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 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150、坐 1、爱 (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①加惠于人。(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②喜爱,爱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④怜惜。(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左传》) (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通"爰",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 (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琵琶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