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资料

镜头资料
镜头资料

工业镜头

一 .工业镜头的作用

二.工业镜头的基础知识

三.镜头的分类

四.镜头的选型的要素

五.使用镜头需要的关键技术

工业镜头作用

镜头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光束变换(调制),在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主要作用是将成像目标在图像传感器的光敏面上。镜头的质量直影响到机器视觉系统的整体性能,合理地选择和安装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将折射率不同的各种硝材通过研磨,加工成高精度的曲面、把这些镜头进行组合,就是设计镜头。从伽利略时代开始使用的普遍技术是其基本原理。为得到更清晰的图像,一直在研究开发试制新的硝材和非球面镜片。

工业镜头的基础知识

现教大家如何选择合适镜头,镜头选配时需要选择与相机接口和CCD的尺寸相匹配的镜头。镜头C和CS的接口方式占主流。小型的安防用的CS接口摄像机得到普及、FA行业则大部分是C接口的相机与镜头的组合。对应的CCD尺寸、市场上一般根据用途使用2/3寸到1/3寸的产品。

镜头常用靶面

水平:H 垂直:V 对角:D

1型12.8 9.6 16.0

2/3型8.8 6.6 11.0

1/2型 6.4 4.8 8.0

1/3型 4.8 3.6 6.0

1/4型 3.6 2.7 4.5

1/2.7型 5.4 4 6.7

1/2.5 5.8 4.3 7.2

1/2.3 6.2 4.6 7.7

1/1.8 7.2 5.3 8.9

35mm胶片36.0 24.0 43.3

选择镜头的大前提是镜头的靶面大于或等于相机CCD芯片的靶面

KERARE

摄像机如果使用配备小CCD尺寸的镜头,那么周边没有摄取到图像的部分呈现出黑色,我们称其为KERARE。

镜头和摄像机之间的接口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工业摄像机常用的包括C接口、CS接口、F接口、V接口、T2接口、徕卡接口、M42接口、M50接口等。接口类型的不同和镜头性能及质量并无直接关系,只是接口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也找到各种常用接口之间的转接口。

C接口镜头可以与C接口摄像机、CS接口摄像机互用;

CS接口镜头不可以应用在C接口摄像机,只可以应用在CS接口摄像机。

F接口镜头是尼康镜头的接口标准,所以又称尼康口,也是工业摄像机中常用的类型,一般摄像机靶面大于1英寸时需用F口的镜头。

V接口镜头是著名的专业镜头品牌施奈德镜头所主要使用的标准,一般也用于摄像机靶面较大或特殊用途的镜头。

常见镜头接口

接口类型法兰后截距(mm) 卡口环直径(mm)使用卡口的品牌

C口17.526 25.4

CS口12.5 25.4

Olympus、Panasonic、4/3口38.58 46.5

Leica

F口46.5 47 Nikon

EF口44.0 54 Canon EOS

PK口45.5 48.5 Pentax、Ricoh

C/Y口45.5 48 Contax、Yashica

V口74.9 Schneider

在上表中,法兰后截距(Flange Back Focal Length)是指相机接口的定位面到底片的距离,它保证了镜头的像面与相机的底片重合。这样,不仅为相同接口的相机和镜头的连接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方式,而且也为不同接口之间的相互转换提供了依据。

焦距:焦距是主点到成像面的距离。这个数值决定了摄影范围的不同。数值小,成像面距离主点近,是短焦距镜头。这种情况下的的画角是广角、可拍摄广大的场景。相反的、主点到成像面的距离远时、是长焦距镜头,画角变窄(望远)。

景深:物体和镜头之间距离(W.D)虽然变化,介在前后一定范围内所成像仍然感觉清晰,这个距离范围补称为景深。相反的,对应于确定的物平面,成像面和镜头之间的距离不同,但在一定的范围内图像仍感觉清晰,称为焦深。

明锐度:也称对比度,是指图像中最亮和最暗的部分的对比度。

最大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相对孔径,是指该工业镜头的入射光孔直径(用D 表示)与焦距(用f表示)之比,即:相对孔径=D/ f 。相对孔径的倒数称为光圈系数(aperture scale),又称为f/制光圈系数或光孔号码。一般镜头的相对孔径是可以调节的,其最大相对孔径或光圈系数往往标示在工业镜头上,如1:1.2或f/1.2 。如果拍摄现场的光线较暗或曝光时间很短,则需要尽量选择最大相对孔径较大的工业镜头。

分辨率:又称鉴别率、解像力,指镜头清晰分辨被摄景物纤维细节的能力,制约工业镜头分辨率的原因是光的衍射现象,即衍射光斑(爱里斑)分辨率的单位是“线对/毫米“ (lp/mm)

镜头的类型

根据焦距能否调节,可分为定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两大类。依据焦距的长短,定焦距镜头又可分为鱼眼镜头、短焦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四大类。需要注意的是焦距的长短划分并不是以焦距的绝对值为首要标准,而是以像角的大小为主要区分依据,所以当靶面的大小不等时,其标准镜头的焦距大小也不同。变焦镜头上都有变焦环,调节该环可以使镜头的焦距值在预定范围内灵活改变。变焦距镜头最长焦距值和最短焦距值的比值称为该镜头的变焦倍率。变焦镜头有可分为手动变焦和电动变焦两大类。

定焦镜头

定焦镜头(prime lens)特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只有一个焦段,或者说只有一个视野。定焦镜头没有变焦功能。定焦镜头的设计相对变焦镜头而言要简单得多,但一般变焦镜头在变焦过程中对成像会有所影响,而定焦镜头相对于变焦镜头的最大好处就是对焦速度快,成像质量稳定。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标准镜头给人以记实性的视觉效果画面,所以在实际的拍摄中,它的使用频率是较高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标准镜头的画面效果与人眼视觉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难获得广角镜头或远摄镜头那种渲染画面的戏剧性效果。因此,要用标准镜头拍出生动的画面来又是相当不容易的,即使是资深的摄影师也认为用好用活标准镜头并不容易。但是,标准镜头所表现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用标准镜头拍摄时与被摄物的距离也较适中,所以在诸如普通风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摄影场合使用较多,最常见的纪念照,更是多用标准镜头来拍摄。另外,摄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标准镜头还是一种成像质量上佳的镜头,它对于被摄体细节的表现非常的有效。

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视角在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长焦距镜头又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mm-300mm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mm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

长焦镜头的焦距长,视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离上能拍出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象。适合于拍摄远处的对象。由于它的景深范围比标准镜头小,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而且被摄主体与照相机一般相距比较远,在人像的透视方面出现的变形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动,因此人们常把长焦镜头称为人像镜头。但长焦镜头的镜筒较长,重量重,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贵,而且其景深比较小,在实际使用中较难对准焦点,因此常用于专业摄影。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一般应使用高感光度及快速快门,如使用20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其快门速度应在1/250秒以上,以防止手持相机拍摄时照相机震

动而造成影像虚糊。在一般情况下拍摄,为了保持照相机的稳定,最好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无三脚架固定时,尽量寻找依靠物帮助稳定相机。

广角镜头

以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为例,广角镜头通常是指镜头焦距约在17至35毫米之间的镜头。

广角镜头的基本特点是,镜头视角大,视野宽阔。从某一视点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要比人眼在同一视点所看到的大得多;景深长,可以表现出相当大的清晰范围;能强调画面的透视效果,善于夸张前景和表现景物的远近感,这有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广角镜头的基本特性:

⒈视角范围大,可以涵盖大范围景物。所谓视角范围大,即在同一视点(与被摄物的距离保持不变)用广角、标准和远摄三种不同焦距的摄影镜头取景,结果是前者要比后者在上下左右拍摄到更多的景物。当摄影者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若用50毫米标准镜头难以完整拍下的景物(如人物集体留影等),就可利用广角镜头视角范围大的特征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再有,如拍摄广阔的原野或城市高大的建筑等,用标准镜头也许只能拍到景物的一部分,无法表现出景物的宽阔或高大。而用广角镜头拍摄,就能有效地表现出大场面开阔的气势或建筑物高耸入云的雄伟。

⒉焦距短,景深长。在拍摄广阔的大场面时,摄影者一般都依靠广角镜头焦距短,表现的景物景深长的特点,将从近到远的整个景物都纳入清晰表现的范围。此外,用广角镜头拍摄时,如果同时采用较小的光圈,则景物的景深就会变得更长。例如,摄影者用一个28毫米的广角镜头拍摄,焦点对在约3米左右的被摄体上,把光圈调到F8,那么从1米到无限远几乎都进入了景深范围。正是由于这种长景深的特点,广角镜头往往被摄影者当作一种机动性很强的快拍镜头使用,在某些场合,摄影者操纵广角镜头几乎不用对被摄物聚焦,就能极快地完成抓拍。

⒊能强调前景和突出远近对比。这是广角镜头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所谓强调前景和突出远近对比,是指广角镜头能比其他镜头更加强调近大远小的对比度。也就是说,用广角镜头拍出来的照片,近的东西更大,远的东西更小,从而让人感到拉开了距离,在纵深方向上产生强烈的透视效果。特别是用焦距很短的超广角镜头拍摄,近大远小的效果尤为显著。

⒋可夸张变形。一般来说,被摄体被夸张而发生变形是广角镜头使用上的大忌。实际上,被摄体被适当夸张、变形并非一定不可取。有经验的摄影师常常利

用广角镜头将被摄体作适度的变形,把一些非常不起眼的,人们熟视无睹的景物拍得不同寻常。当然,用广角镜头进行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一要根据题材的需要,二要少而精。不管题材是否需要,滥用广角镜头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一味从形式上追求怪诞离奇的效果是不足取的。

鱼眼镜头

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约在6-16毫米之间的短焦距超广角摄影镜头,“鱼眼镜头”是它的俗称。为使镜头达到最大的摄影视角,这种摄影镜头的前镜片直径且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与鱼的眼睛颇为相似,“鱼眼镜头”因此而得名。

鱼眼镜头的体积较大。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鱼眼镜头为例,当将这种鱼眼镜头安装在体积较小的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机身上时,有一种“头(镜头)大身(机身)小”的感觉,且由于鱼眼镜头重量不轻(如尼柯尔6毫米/F2.8手动对焦鱼眼镜头重达5200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装上鱼眼镜头后,照相机和镜头的整体重量增加,重心前移,摄影者持握照相机进行拍摄时要注意持稳照相机。如前所述,鱼眼镜头的前镜片直径大且向镜头前部抛出,故这种镜头无法像普通镜头那样安装滤光镜。鱼眼镜头通常采用内置滤光镜的方式,根据拍摄需要,由摄影者操纵镜头上的滤光镜转换环,使需要的滤光镜转换至镜头的摄影光路中。鱼眼镜头的前镜片是整个镜头中相当重要的镜片,由于它向镜头前部抛出,故摄影者在拍摄操作(尤其是凑近被摄物拍摄)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碰撞镜片。另外,有些老式的鱼眼镜头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连接时,镜头后部插入照相机机身较深,照相机的反光镜必须翻起锁定,照相机的五棱镜取景器将不能使用,需在照相机上设置附加的取景才能进行摄影。

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围的镜头。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与固定焦距镜头不同,变焦距镜头并不是依靠快速更换镜头来实现镜头焦距变换的,而是通过推拉或旋转镜头的变焦环来实现镜头焦距变换的,在镜头变焦范围内,焦距可无级变换,即变焦范围内的任何焦距都能用来摄影,这就为实现构图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

使用变焦镜头进行聚焦时,最好考虑首先将影像调至最大处进行聚焦;也就是说,使用镜头的最长焦距端聚焦。然后,再把焦距变小到拍摄时所期望的焦距上。在此过程中,所有焦距上的影像始终保持清晰。运用这种技术,由于是在尽可能最大的影像下聚焦,所以能够更容易地观察到影像细节是否清晰,因此也是

最为精确的聚焦方法。注意,有些变焦镜头需要转动两个单独的控制环,一个环控制聚焦,另一个环控制焦距。这种结构布局的优点是一旦完成了聚焦,不会因调整焦距而意外地改变了焦点。

其他的变焦镜头只需要移动一个控制环,转动它进行聚焦,前后滑动它即可改变焦距。这种“单环”变焦镜头对于操作来讲往往更快捷和更方便,但通常也更贵一些。需要注意,改变焦距时,不要失去清晰的焦点。

变焦距镜头自身的任何一级焦距与别的相同焦距的固定焦距镜头功能是一样的。但变焦距镜头不限制摄影者使用哪一级焦距,因而在使用操作上要便利灵活得多。它省却了外出拍摄时需携带和更换多只不同焦距镜头的麻烦。甚至在临按照相机快门前,摄影者还能通过变换镜头焦距对被摄体进行取舍,对画面进行剪裁,以期在拍摄前把画面构图安排得更为理想。变焦距镜头变换焦距的快捷程度,是固定焦距镜头通过更换镜头变换焦距无法相比的。变焦镜头的缺点,普遍比定焦镜头贵很多。

远心镜头

远心镜头主要是为纠正传统工业镜头视差而设计,它可以在一定的物距范围内,使得到的图像放大倍率不会变化,这对被测物不在同一物面上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应用。

根据远心镜头分类设计原理分别为:

1)物方远心光路设计原理及作用:

物方主光线平行于光轴主光线的会聚中心位于像方无限远,称之为:物方远心光路。其作用为:可以消除物方由于调焦不准确带来的读数误差。

物方远心镜头设计原理图

2)像方远心光路设计原理及作用:

像方主光线平行于光轴主光线的会聚中心位于物方无限远,称之为:像方远心光路。其作用为:可以消除像方调焦不准引入的测量误差。而在工业图像处理/机器视觉这个领域里,像方远心镜头一般来说不会起作用的,因此这个行业基本是不用它的。

像方远心镜头设计原理图

3)两侧远心光路设计原理及作用:

综合了物方/像方远心的双重作用。主要用于视觉测量检测领域。

双远心镜头设计原理图

设计平行光成像的远心镜头理论上并不复杂,但若想达到一定解析能力和成像质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远心镜头的设计和制造难度确实要大于一般意义上的镜头,究其原因是由于远心镜头光学镜片的尺寸都比较大,使得边缘光线的各类相差的校正难度增大,要想获得良好的边缘视场的成像质量,需要更高的产品设计和制造精度,有很多时候是需要设计者具有比较丰富的设计经验方能实现的。

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远心镜头主要解决畸变问题,那么普通工业镜头通过与标定板的组合可以有意识的通过软件算法矫正,也就是说远心镜头是可以替代的。远心镜头解决的不单单是畸变的问题,远心镜头的独特光学特性决定了其在某些场和是无法采用普通工业镜头予以替代的,例如其更大的景深范围可以很好地适应现场的工作环境,这不是只通过算法就能解决的问题。远心镜头的主要特点并不是低畸变,而是远心特性:物体在视场内移动时,其在不同位置的放大率不会发生改变,另外,对于物体上不同物距的特征,可以在同一时刻完成检测。低畸变只是远心镜头的附加属性。典型的远心镜头是低畸变的,然而许多其它种类的优质镜头畸变也相当小。不过非远心的光学系统在大多数测量应用中是不宜使用的,因为这种光学系统无法确保视场内一致的放大率,于是总会造成测量精度下降。

低畸变只是远心镜头的附加属性,但很多人选用远心镜头也是冲着远心镜头可以很好的解决畸变问题而去的。远心镜头还是存在一定的残留畸变。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畸变如此微小,以至于在使用远心镜头时可以在不需标定的情况下完成测量。然而,大多数精确测量的场合需要对微小畸变进行标定,方法是采集精确的灰度图像并进行精确分析以测量畸变。标定结果非常重要。任何一款镜头都会有畸变产生,完美的光学镜头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完全消除解决畸变是不现实的。

远心镜头和相机的匹配选择原则和普通工业镜头是一样的,只要其靶面的规格大于或等于相机的靶面即可。使用过程中请留意,在远心镜头的物镜垂直下方区域范围的都是远心成像,而超出此范围的区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远心成像了,这点在实际的使用中一定要注意,否则会产生不必要的偏差。远心镜头的选择必须与所用相机的图像传感器相配,就像所有用于图像采集的光学系统那样,图像传感器决定所得图像的最大尺寸,比如,为1/3”的图像传感器定制的镜头不宜与2/3”的图像传感器配合使用,否则将导致晕影。远心镜头具有高分辨力的特性,因此选择与其配合使用的图像传感器时,可以选用像素尺寸更小的产品,像素越小,图像分辨力越高。另一方面,远心镜头的分辨力也不是无限高的,因此也不宜与像素尺寸极小的图像传感器配合使用。配合远心镜头使用的图像传感器典型尺寸为1/3”和2/3”,用户选择时还要注意所用传感器的像素尺寸最好大于4微米。此外大尺寸的图像传感器也不宜选用,与大尺寸传感器配合使用的远心镜头需要有更大的光学放大率,从而景深会更小。过小的景深将引起对比度的下降,结果会降低分辨力。

与普通镜头对比

普通工业镜头目标物体越靠近镜头(工作距离越短),所成的像就越大。在使用普通镜头进行尺寸测量时,会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被测量物体不在同一个测量平面,而造成放大倍率的不同;

2)镜头畸变大

3)视差也就是当物距变大时,对物体的放大倍数也改变;

4)镜头的解析度不高;

5)由于视觉光源的几何特性,而造成的图像边缘位置的不确定性。

普通镜头优点:成本低,实用,用途广。

普通镜头缺点:放大倍率会有变化,有视差。

普通镜头应用:大物体成像。

远心镜头的优势

1)高影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一般以量化图像传感器既有空间频率对比度的CTF (对比传递函数)衡量,单位为lp/mm(每毫米线耦数)。大部分机器视觉集成器往往只是集合了大量廉价的低像素、低分辨率镜头,最后只能生成模糊的影像。而采用AFT 远心镜头,即使是配合小像素图像传感器(如5.5百万像素, 2/3"),也能生成高分辨率图像。

2)近乎零失真度

畸变系数即实物大小与图像传感器成像大小的差异百分比。普通机器镜头通常有高于1~2%的畸变,可能严重影响测量时的精确水平。相比之下, AFT光电公司的远心镜头通过严格的加工制造和质量检验,将此误差严格控制在0.1%以下。

3)无透视误差

在计量学应用中进行精密线性测量时,经常需要从物体标准正面(完全不包括侧面)观测。此外,许多机械零件并无法精确放置,测量时间距也在不断地变化。而软件工程师却需要能精确反映实物的图像。远心镜头可以完美解决以上困惑:因为入射光瞳可位于无穷远处,成像时只会接收平行光轴的主射线。

远心镜头的缺点

成本高,尺寸大,重量重。

特殊用途的镜头

显微镜头(Micro),一般是指成像比例大于10:1的拍摄系统所用,但由于现在的摄像机的像元尺寸已经做到3微米以内,所以一般成像比例大于2:1时也会选用显微镜头。

微距镜头(Macro),一般是指成像比例为2:1~1:4的范围内的特殊设计的镜头。在对图像质量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一般可采用在镜头和摄像机之间加近摄接圈的方式或在镜头前加近拍镜的方式达到放大成像的效果。

紫外镜头(Ultraviolet)和红外镜头(Infrared),一般镜头是针对可见光范围内的使用设计的,由于同一光学系统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折射率的不同,导致同一点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成像时不能会聚成一点,产生色差。常用镜头的消色差设计也是针对可见光范围的,紫外镜头和红外镜头即是专门针对紫外线和红外线进行设计的镜头。

镜头用到的计算公式

1、WD 物距 工作距离(Work Distance ,WD)。

2、FOV

视场 视野(Field of View ,FOV)

3、DOV 景深(Depth of Field)。

4、Ho:视野的高度

5、Hi:摄像机有效成像面的高度(Hi 来代表传

感器像面的大小)

6、PMAG:镜头的放大倍数

7、f:镜头的焦距

8、LE:镜头像平面的扩充距离

相机和镜头选择技巧

1、相机的主要参数:

感光面积SS(Sensor Size)

2、镜头的主要参数:

焦距

FL(Focal Length) 最小物距

Dmin(minimum Focal Distance) 3、其他参数:

视野FOV(Field of View)

像素pixel

FOVmin=SS(Dmin/FL)

如:SS=6.4mm ,Dmin=8in ,FL=12mm

pixel=640*480

则:FOVmin=6.4(8/12)=4.23mm

4.23/640=0.007mm

如果精度要求为0.01mm ,

1pixels=0.007mm<0.01mm

结论:可以达到设想的精度

光学放大率

放大率

光学放大率

影像大小相对于物体的放大率

β=y’/y

=b/a

=NA/NA’

=CCD相机元素尺寸/视场实际尺寸

电子放大率电子放大率是用相机拍照成像在CCD上的像呈现在显示器的放大倍数显示器放大率

显示器放大率是被拍物体通过镜头成像显示在显示器上的放大倍数

显示器放大率=(光学放大率)×(电子放大率)

例子:光学放大率=0. 2X, CCD大小1/2(对角线长8mm),显示器14〃

电子放大率=14×25.4/8=44.45(倍)

显示器放大率=0.2×44.45=8.89(倍) (1寸=25.4mm) 视场

视场是镜头与CCD相机连接时物体可被看见的范围大小

视场的大小是:(CCD格式大小)/(光学放大率)

例子:光学放大率=0.2X,CCD1/2〃(4.8mm长,6.4mm宽)

视场大小:长=4.8/0.2=24(mm)

宽=6.4/0.2=32(mm)

镜头的选型:

像差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方面,常见的像差有如下六种:

球差:由主轴上某一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若原光束不同孔径角的各光线,不能交于主轴上的同一位置,以至在主轴上的理想像平面处,形成一弥散光斑(俗称模糊圈),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球差。

慧差:由位于主轴外的某一轴外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若在理想像平面处不能结成清晰点,而是结成拖着明亮尾巴的慧星形光斑,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慧差。

像散:由位于主轴外的某一轴外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斜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不能结成一个清晰像点,而只能结成一弥散光斑,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像散。

场曲:垂直于主轴的平面物体经光学系统所结成的清晰影像,若不在一垂直于主轴的像平面内,而在一以主轴为对称的弯曲表面上,即最佳像面为一曲面,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场曲。当调焦至画面中央处的影像清晰时,画面四周的影像模糊;而当调焦至画面四周处的影像清晰时,画面中央处的影像又开始模糊。

色差:由白色物体向光学系统发出一束白光,经光学系统折射后,各色光不能会聚于一点上,而形成一彩色像斑,称为色差。色差产生的原因是同一光学玻璃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折射率不同,短波光折射率大,长波光折射率小。

畸变:被摄物平面内的主轴外直线,经光学系统成像后变为曲线,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畸变。畸变像差只影响影像的几何形状,而不影响影像的清晰度。这是畸变与球差、慧差、像散、场曲之间的根本区别。

工业镜头各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一支好的工业镜头,在分辨率、明锐度、景深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对各种像差的校正也比较好,但同时其价格也会几倍甚至上百倍的提高。如果我们掌握一些规律和经验,就可以使用同档次的工业镜头达到更好的效果。

1.焦距大小的影响情况

焦距越小,景深越大;

焦距越小,畸变越大;

焦距越小,渐晕现象越严重,使像差边缘的照度降低;

2. 光圈大小的影响情况

光圈越大,图像亮度越高;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越大,分辨率越高;

3. 像场中央与边缘

一般像场中心较边缘分辨率高

一般像场中心较边缘光场照度高

在选择远心镜头时,首先应明白在什么时候需要时选择远心镜头。根据远心镜头原理特征及独特优势,当检查物体遇到以下6中情况时,最好选用远心镜头:

1)当需要检测有厚度的物体时(厚度>1/10 FOV直径);

2)需要检测不在同一平面的物体时;

3)当不清楚物体到镜头的距离究竟是多少时;

4)当需要检测带孔径、三维的物体时;

5)当需要低畸变、图像效果亮度几乎完全一致时;

6)当缺陷只在同一方向平行照明下才能检测到时。

可安装空间大小:在方案可选择的情况下,让客户更改设备的尺寸是不现实的。使用镜头需要的关键技术

1. 调焦技术

对于镜头来讲,不同物距上的目标成像的像距是不同的。对于需要观察的目标,它的成像面不一定与相机感光面重合,为了得到清晰像,就需要调整成像面的位置使之与感光面重合,这个过程就是调焦。

整组移动

这种调焦方式,就是调节过程中整个镜头一起前后移动,带动像面随之移动,在像面与相机感光面重合时,成像最清晰。这种整体调焦方式,不改变镜头的光学结构,镜头焦距没有变化。

单组移动

还有一种调焦方式,就是调节镜头中的某一组透镜,使它想杜宇其他透镜前后移动,也能带动像面平移,最终使像面与感光面重合,达到成像清晰。这种调焦方式,改变了镜头的光学结构,镜头焦距有所变化(一般不大)。

例如,前面的透镜组对无穷远的目标成像在Image面上(也是CCD感光面位置),后工作距离L’,现在要对近处目标成像,像面位置在Image‘,为了成像清晰需要调焦。

一种办法就是整个透镜组一起相对CCD往前移动,使后工作距离扩大到L“,CCD感光面与像面重合,成像清晰。这种办法就是整组移动式调焦。如下图所示。

还有一种调焦办法:只移动透镜组中的某一(或几个一起)单透镜,也能达到调焦的目的,如下图所示。将第四透镜从位置A向前移动到A‘,对近距离的

目标来说,成像面也回到与CCD重合的位置,使成像清晰。这种调焦方式就称为单组移动式调焦。

2. 变焦技术

所谓变焦,指的是镜头本身可以通过调节,使焦距有较大的变化范围(通常用焦距变化的倍数来衡量,例如4倍变焦指最大焦距是最小焦距的4倍)。这种镜头使用中,可以通过变焦,改变成像放大倍率(在“大场景“和”局部特写“之间随意转换),适应性强,使用范围很广。

变焦的实现方式:变焦过程中,通过光学系统中的两组(或更多)透镜相对移动,改变整个系统(镜头)的组合焦距,且同时保证像面位置不动,使图像放大倍率改变而且成像始终清晰。

它与单组移动式调焦不同的,单组移动式调焦意在改变成像面的位置(虽然也会引起镜头焦距的微小改变);而变焦意在改变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是数倍的改变),它要求稳定像面不动。

3. 自动光圈

调节镜头的光圈,实质上是改变了孔径光阑的孔径大小,从而改变了进光量,达到成像面亮度调节的目的。

这个过程,可以手动完成,也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来完成,后一种实现方式就是自动光圈调节。

4. 远心(焦阑)镜头

远心光路,一般地,可以分为物方远心光路和像方远心光路两种

孔径光阑位于镜头像方焦面上(“焦阑“因此得名),入瞳位于物方无限远处,这样的光路称为物方远心光路。这种光路的特点:物方入射主光线(红色表示)与光轴平行。

孔径光阑位于物方焦面上,出瞳位于像方无限远处,这样的光路称为像方远心光路。这种光路的特点是:像方出射主光线(红色表示)与光轴平行。

这两种光路本质上是相通的,是同一种光路(焦阑)的正向和反向应用。它们较多的出现在测量仪器中,结合实际的应用会表现出格子的特点,需要加以注意。物方远心光路的成像特点是:像的大小对物距不敏感,但是对像距很敏感;而像方远心光路的成像特点是,像的大小对物距很敏感,但是对像距不敏感。

采用这两种远心光路设计制作的镜头,分别称作物方或者像方远心镜头。

光学镜片成型资料

透镜类成形实用教材

目錄 一、塑胶镜片与玻璃镜片的区别 二、光學成形的基本设备 三、射出成形过程 四、成形条件的初期設定 五、成形条件设定相关事项 六、设定项目的意义和倾向 七、透镜的外观 八、後焦BF (主镜类) 九、投影(主镜类成形方面) 十、视度(目镜类机能状况)十一、解像力(目镜类)

一、塑胶镜片与玻璃镜片的区别1.塑胶镜片类 A.塑胶镜片优点: a.形状可塑性好,质轻; b.不易破裂,机械强度高; c.可量产非球面镜片; d.成本低廉,使用围较广; B. 塑胶镜片缺点: a.易受吸水率影响; b.易刮伤,表面耐磨性差; c.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2.玻璃镜片类 A.璃镜片的优点;

a.不吸水,稳定性好; b.不易刮伤,表面耐磨性好; c.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d.较高的折射率,光线透过率高; B.璃镜片的缺点; a.成本高,加工困难; b.机械强度差,易破裂; 二、光學成形的基本设备 1-1成形機 1-1-1控制機能 最好使用电动成形机,尤其应选用透鏡專用機。 较精密的油压机也可順利運用,但則同欲速度最低設定單位0.1mm/S,且速度變換位置也以0.1mm為單位,得以精細設定。若用透鏡成形機,在透鏡成形所需的控制性能(直線性、安定性、再現性)等特別優異。 1-1-2螺杆轴 1)应选用透镜专用螺杆轴。 2)一般用的螺杆轴在低温下可塑化困难,会使螺杆回转不均匀,造成计量不稳定。 3)螺杆轴表面需电镀。电镀螺杆有防止原料烧焦/黑点产生。

4)应使用开放式喷嘴。 5)喷嘴孔径应选用与注道配合。通常喷嘴孔径小于注道孔径 0.3~0.5 mm。 6)喷嘴长度应尽量使用短的,温度控制更精确。 7)下料口应有温度控制,一般控制在40~80℃之间。 1-1-3隔熱材料 應設置壓縮強度,平行度優面,傳熱率低的BRA/GRA。BRA/GRA 的壓縮強度是60kg/cm2,平行度3/100(再研磨者),傳熱率0。1kcal/mh。 隔熱材料有下列優點。 1)模具升溫快。 2)模具內溫度分佈均勻。模槽間,或固定側與可動側的不均衡會使成形條件範圍狹窄。 3)縮小媒體溫度與模槽表面的溫差。 亦則由於模槽表面的溫度控制性升高,得於進行受外影響較小的穩定成形。 1-2乾燥機 應使用除濕型乾燥機,再用料斗裝料器供料。 乾燥機料斗也可使用,但要注意到其原料的乾燥狀況,防止原料未完全乾燥,産出部品有氣泡、银线産生。 若在前成形工程使用不同材料,應特別細心用酒精或空産槍清理。要保证干燥机的绝对干净。

单反镜头知识

单反相机镜头知识 镜头的名称中都会标明镜头的焦距和口径,并刻在该镜头的镜圈上,可见焦距和口径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而光圈在控制曝光量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镜头的焦距、口径和光圈。 一、焦距 镜头的焦距(Focal Length),从实用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镜头中心至胶片平面的距离。理论上的定义为:无限远的景物通过透镜或透镜组在焦平面结成清晰影像时,透镜或透镜组的光学中心至焦平面的垂直距离。对于定焦镜头来说,其光学中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对于变焦镜头来说,镜头的光学中心的变化带 来镜头焦距的变化。 现代135相机镜头的焦距变化幅度从6mm至2000mm,常用焦距段为15mm至600mm。对画幅相同的相机来说,面对同样的被摄体,镜头焦距变化所带来的成像效果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条规律: 1、镜头焦距与视角成反比。焦距长,视角小,意味着能远距离摄取较大的 景物;焦距短,视角大,意味着能近距离摄取范围较广的景物。 2、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焦距长,景深小,意味着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小;焦距短,景深大,意味着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大。景深表示纵深景物的影像清晰度,是摄影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将在第几章详细介绍。 二、口径 镜头的口径又称为绝对口径、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孔,也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口径的大小用口径系数F表示,F=镜头焦距/最大光孔直径,也可以用F系数的倒数表示,如F2.8或1∶2.8。F越小,表示口径越大。对于变焦镜头,我们会看到F3.5-5.6这样的表示方法,这两个数值分别是镜头广角端 和长焦端的最大光圈。 镜头的口径越大,实用价值越大。大口径镜头的优点主要有: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利用现场光拍摄;便于摄取小景深效果,使画面虚实结合;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凝固动体。但大口径镜头的制造工艺复杂,因而口径越大,镜头也越大,价格也越高。通常口径大一至半档,价格翻一至数倍。如佳能EF 50mm F1.8约700元,EF 50mm F1.4 USM约3000元,EF 50mm F1.2 L USM就要 上万元了。 三、光圈 光圈(Aperture)又称为相对口径,是镜头中由若干金属薄片组成、可调节 大小的进光孔。

光学镜片成型1

user:qianbo(钱波)透镜成形第1 页4/30/2020 1 透镜类成形实用教材 目錄 一、塑胶镜片与玻璃镜片的区别 二、光學成形的基本设备 三、射出成形过程 四、成形条件的初期設定 五、成形条件设定相关事项 六、设定项目的意义和倾向 七、透镜的外观 八、後焦BF (主镜类) 九、投影(主镜类成形方面) 十、视度(目镜类机能状况) 十一、解像力(目镜类) 一、塑胶镜片与玻璃镜片的区别 1.塑胶镜片类 A.塑胶镜片优点: a.形状可塑性好,质轻; b.不易破裂,机械强度高; c.可量产非球面镜片; d.成本低廉,使用范围较广; B. 塑胶镜片缺点: a.易受吸水率影响; b.易刮伤,表面耐磨性差; c.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2.玻璃镜片类

A.璃镜片的优点; a.不吸水,稳定性好; b.不易刮伤,表面耐磨性好; c.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d.较高的折射率,光线透过率高; B.璃镜片的缺点; a.成本高,加工困难; b.机械强度差,易破裂; 二、光學成形的基本设备 1-1成形機 1-1-1控制機能 最好使用电动成形机,尤其应选用透鏡專用機。 较精密的油压机也可順利運用,但則同欲速度最低設定單位0.1mm/S,且速度變換位置也以0.1mm為單位,得以精細設定。若用透鏡成形機,在透鏡成形所需的控制性能(直線性、安定性、再現性)等特別優異。 1-1-2螺杆轴 1)应选用透镜专用螺杆轴。 2)一般用的螺杆轴在低温下可塑化困难,会使螺杆回转不均匀,造成计量不稳定。 3)螺杆轴表面需电镀。电镀螺杆有防止原料烧焦/黑点产生。 4)应使用开放式喷嘴。 5)喷嘴孔径应选用与注道配合。通常喷嘴孔径小于注道孔径0.3~0.5 mm。 6)喷嘴长度应尽量使用短的,温度控制更精确。 7)下料口应有温度控制,一般控制在40~80℃之间。 1-1-3隔熱材料 應設置壓縮強度,平行度優面,傳熱率低的BRA/GRA。BRA/GRA的壓縮強度是60kg/cm2,平行度3/100(再研磨者),傳熱率0。1kcal/mh。

基础知识:光学镜头

基础知识:光学镜头 光学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影响算法的实现和效果。光学镜头从焦距上可分为短焦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从视场大小分有广角、标准,远摄镜头;结构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光圈定焦镜头,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电动三可变(光圈、焦距、聚焦均可变)镜头等。光学工业镜头广泛用于反射度极高的物体定位检测,如:金属、玻璃、胶片、晶片等。1 概论对于相机,镜头的好坏一直是影响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数码相机当然也不例外。虽然由于数码相机的CCD分辨率有限,原则上对镜头的光学分辨率要求较低;但另一方面,由于数码相机的成像面积较小(因为数码相机是成像在CCD 上,而CCD的面积较传统35毫米相机的胶片小很多),因而需要镜头保证一定的成像素质。举例来说,对某一确定的被摄体,水平方向需要200个像素才能完美再现其细节,如果成像宽度为10mm,则光学分辨率为20线/mm的镜头就能胜任,如果成像宽度为1mm,则要求镜头的光学分辨率必须在2000线/毫米以上。另一方面,传统胶卷对紫外线比较敏感,外拍时常需要加装UV镜,而CCD对红外线比较敏感,镜头增加特殊的镀层或外加滤镜也会大大提高成像质量。镜

头的物理口径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且不管其相对口径如何,其物理口径越大,光通量就越大,数码相机对光线的接受和控制就会更好,成像质量也就越好。商用或家用数码相机的镜头,部分厂家采用了相对比较好的镜头。富士相机采用了170线/毫米解析度的专业富士龙镜头,这种内置的新型富士龙镜头比大多数SLR镜头更清晰。不仅在精度上保证了图象拍摄的品质,而且其镜头错误率也达到令人惊异的0.3%, 较一般的数码相机低2/3。另外在部分数码相机中,还提供了远距及广角两种镜头方式。这在您选择数码相机时,也是一个参考的指标。在传统的数码相机中,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距长于鱼眼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头。广角镜头又分为普通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两种。135照相机普通广角镜头的焦距一般为38-24毫米,视角为60-84度;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为20-13毫米,视角为94-118度。由于广角镜头的焦距短,视角大,在较短的拍摄距离范围内,能拍摄到较大面积的景物。所以,广泛用于大场面风摄影作品的拍摄。在摄影创作中,使用广角镜头拍摄,能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一是能增加摄影画面的空间纵深感;二是景深较长,能保证被摄主体的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现。所以,现代绝大多数的袖珍式自动照相机(俗称傻瓜照相机)采用38-35毫米的普通广角镜头;三是镜头的涵盖面积大,拍摄的景物范围宽广;

汽车设计小结

汽车设计课程小结 汽车设计理论是指导汽车设计实践的;而汽车设计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汽车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又使汽车设计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高。汽车设计技术是汽车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是汽车设计实践的软件与硬件。 由于汽车是一种包罗了各种典型机械元件、零部件、各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及各种机械加工工艺的典型的机械产品,因此其设计理论显然要以机械设计理论为基础,并考虑到其结构特点、使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大批量生产等情况。它涉及许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例如:工程数学、工程力学、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振动理论、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材料、机械强度、电工学、工业电子学、电控与微机控制技术、液压技术,液力传动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车身美工与造型、汽车制造工艺、汽车维修等。 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汽车总体设计、离合器设计、机械式变速器设计、万向传动轴设计、驱动桥设计、悬架设计、转向系设计和制动系设计,并且有效巩固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及工程力学等相关课程的知识。 汽车设计的学习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学期末的课程设计就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历时两周的课程设计我们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完成了汽车转向系的设计。 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转向系统已从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HPS)、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发展到利用现代电子和控制技术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线控转向系统(SBW)。 两周的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汽车转向系设计方面的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是对我们本学期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是对我们各种能力的一次考验。设计过程中通过初步尝试、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确定方案的步骤,逐渐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我们更加熟悉了一些基本的机械设计知识。本次设计几乎运用了我们所学的全部机械课程,内容涉及到机械设计、机械材料、力学、液压传动、机械图学等知识,以及一些生产实际方面的知识。通过设计巩固了理论知识,接触了实际经验,提高了设计能力和查阅文献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最后一次在学校充电。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

单反相机镜头知识分析

单反相机镜头知识 单反相机镜头知识 镜头的名称中都会标明镜头的焦距和口径,并刻在该镜头的镜圈上,可见焦距和口径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而光圈在控制曝光量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镜头的焦距、口径和光圈。 一、焦距 镜头的焦距(Focal Length),从实用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镜头中心至胶片平面的距离。理论上的定义为:无限远的景物通过透镜或透镜组在焦平面结成清晰影像时,透镜或透镜组的光学中心至焦平面的垂直距离。对于定焦镜头来说,其光学中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对于变焦镜头来说,镜头的光学中心的变化带来镜头焦距的变化。 现代135相机镜头的焦距变化幅度从6mm至2000mm,常用焦距段为15mm至600mm。对画幅相同的相机来说,面对同样的被摄体,镜头焦距变化所带来的成像效果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条规律: 1、镜头焦距与视角成反比。焦距长,视角小,意味着能远距离摄取较大的景物;焦距短,视角大,意味着能近距离摄取范围较广的景物。 2、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焦距长,景深小,意味着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小;焦距短,景深大,意味着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大。景深表示纵深景物的影像清晰度,是摄影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将在第几章详细介绍。 二、口径 镜头的口径又称为绝对口径、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孔,也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口径的大小用口径系数F表示,F=镜头焦距/最大光孔直径,也可以用F系数的倒数表示,如F2.8或1∶2.8。F越小,表示口径越大。对于变焦镜头,我们会看到F3.5-5.6这样的表示方法,这两个数值分别是镜头广角端和长焦端的最大光圈。 镜头的口径越大,实用价值越大。大口径镜头的优点主要有: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利用现场光拍摄;便于摄取小景深效果,使画面虚实结合;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凝固动体。但大口径镜头的制造工艺复杂,因而口径越大,镜头也越大,价格也越高。通常口径大一至半档,价格翻一至数倍。如佳能EF 50mm F1.8约700元,EF 50mm F1.4 USM约3000元,EF 50mm F1.2 L USM就要上万元了。 三、光圈 光圈(Aperture)又称为相对口径,是镜头中由若干金属薄片组成、可调节大小的进光孔。 1、光圈系数 光圈的大小用光圈系数f表示,f=镜头焦距/光孔直径。因此,对同一焦距的镜头来说,f系数越小,表示光孔越大;f系数越大,表示光孔越小。 通常镜头上f 系数的表示方法有一档的变化,如f1、1.4、2、2.8、4、5.6、8、11、16、22、32、45、64等;有二分之一档的变化,如f2、2.4、2.8、3.5、4、4.8、5.6、6.7、8、9.5、11、13、16等;还有三分之一档的变化,如f4、4.5、5、5.6、6.3、7.1、8、9、10、11、13、14、16等。具体到某只镜头,其f系数通常只具备其中连续的5至8档。

《汽车设计》

《汽车设计》作业 1-1.拟开发一种五座中级轿车,试初选其: (1)布置形式,并且说明其优缺点; (2)轴距、轮距; (3)整车整备质量; (4)轴荷分配; (5)性能指标; (6)发动机; (7)轮胎。 2-1.某汽车采用普通有机摩擦材料做摩擦片的单片离合器。已知:从动片外径 D= 355mm,从动片内径 d =178mm,摩擦系数 f =0.25,摩擦面积单位压力p=0.16N/mm2 ,求该车离合器可以传递的最大摩擦力矩。 2-2.已知膜片弹簧的参数,试计算其压紧力-变形特性曲线。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并且画出特性曲线。弹性模量(Mpa)E=2.1*10^5;泊松比 =0.3;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大端半径(mm)R=120;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小端半径(mm)r=100;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内截锥高度(mm)H=5.4;膜片弹簧钢板厚度(mm)h=3;压盘加载点半径(mm)R1=119; 支承环加载点半径(mm)r1=103。 2-3.下图为某车型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简图。已知:离合器压紧弹簧对压盘的总工作F=5000N,从动盘面压缩量△h=1mm,分离轴承为常接式,主缸活塞顶部间隙δ=0.5mm,摩擦面数Z=2,压盘与摩擦片之间的分离间隙△s=0.75,分离轴承与分离指之间的间隙Sof=3mm,各杆系尺寸: a2=300mm;a1=60mm;b2=162mm;b1=90mm;d1=18mm;d2=22mm;c2=61mm;c1=19mm。

回位弹簧1、2的力忽略不计,系统效率n=0.85。试计算:(1)操纵机构总传动比; (2)踏板行程;(3)踏板力。 4-1.发动机的最大转速为2500r/min,最大转矩为700N.m,变速器传动比为: 1档:6.11:1;2档:3.15:1;3档:1.71:1;4档:1.00:1;5档:0.78:1;倒档:5.22:1;主减速传动比为1.263,传动轴长度为482mm,传动轴外径为95mm,内径为85mm,试校核该传动轴的临界转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1.下面是一辆越野车的参数: (1)发动机的最大转速为2500r/min,最大转矩为700N.m,发动机纵置; (2)变速器效率为0.95,传动比为:1档6.11:1;2档3.15:1;3档1.71:1;4档1.00:1;5档0.78:1;倒档5.22:1; (3)分动器效率为0.95,传动比为低档3.0:1;高档1:1; (4)主减速器传动比为2.0,效率为0.96; (5)轮边减速器传动比2.2,效率为0.98; (6)越野车总质量9000kg,质心至前桥的距离a=1815mm,至后桥的距离b=1485mm;质心距地面高度h=1100mm;设计爬坡度为31 o;地面附着系数取0.85; (7)决定采用螺旋锥齿轮。 试为这辆越野车设计主减速锥齿轮,即选择锥齿轮的主要参数和进行全面的强度计算,其中前、后主减速器采用相同的设计。 5-2.有一辆15座小公共汽车采用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其锁紧系数为K=0.15。设驱动桥上的一个车轮位于冰面上,附着系数为0.1,另一个车轮位于水泥路面上,附着系数为0.7,驱动桥轴轴荷为20000N。试确定在这个驱动桥上可以发出的最大驱动力。 6-1.拟设计一辆长途大客车,载客60人,采用平头式布置形式,其采用两轴设计,发动机前置,后轴驱动,驱动形式为4X2,后轴采用双胎。试确定: (1)整车整备质量、总质量、轴距、轮距和轴荷分配; (2)其后悬架采用主、副板簧形式,试分别确定主、副板簧的刚度?

光学树脂材料综述

摘要:我国眼镜片行业所用各种树脂消耗量大约为6000吨/年。然而,本土企业生产的光学树脂还不到总量的5%,中高端树脂市场基本还是空白。本文对传统光学树脂材料和新型光学树脂材料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光学树脂材料;树脂镜片 上世纪30年代以前,光学领域的主要材料是光学玻璃,其种类有将近240多种,折射率从1.4到2.8,可以选择的范围相当广。眼镜片对比重和抗冲击性能的要求都比较高,然而大部分光学玻璃比重较高,容易破碎。与光学玻璃相比,光学树脂具有质量轻、抗冲击和易加工成型等优点,一经推出,很快就替代了光学玻璃成为眼镜片的主流产品。国外对光学树脂的开发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经生产出数十种不同规格的光学树脂,其中,日本、美国、德国和比利时等国家已有多种新型树脂商业化,他们在我国申请大量的专利,期望长久占有中国市场,赚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与国外相比,国内树脂镜片生产厂家研发力量单薄,生产技术大多是通过国外引进,基本没有新型的树脂材料推出。上海伟星光学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技术为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打造自己的技术优势,通过不断的努力开发出新型的树脂材料,商品牌号PU-1、PU-2,并已经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专利。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眼镜行业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技术将使得中国在光学树脂原料的生产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了让更多的人对光学树脂有更深的了解,本文将分传统光学树脂材料和新型光学树脂材料两类,对光学树脂材料进行综述。 1 传统光学树脂材料 传统的光学树脂材料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AA)、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和聚双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CR-39)。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为一种新型的树脂,其名称为MS;苯乙烯和丙烯氰共聚为另外一种树脂,其名称为NAS。表1-1详细介绍了这些树脂的性能,并与光学玻璃进行了比较。 编者按:上海伟星光学有限公司依靠自身研发力量,目前已经成功开发出1.61和1.67高折射率聚胺酯树脂镜片单体,并申请两项专利。相关技术填补了国内眼镜行业的空白。伟星光学认为,这只是本土镜片公司走研发创新之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步,离发达国家在镜片单体研发方面取得的成就还相距甚远。伟星公司开设此专栏,旨在与行业有识之士共同探讨本土企业树脂镜片如何创新——或自主研发、或与国外与国内相关机构合作、或与国外镜片企业达成技术合作,共同推动本土镜片在技术创新领域获得突破,实现产品升级。 光学树脂材料综述 文汪山献松 陈国贵 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折射率角度而言,玻璃的折射率更高,传统光学树脂的折射率相对较低。光学玻璃在阿贝数、玻璃化温度和抗老化方面都有着很好的性能,但是其密度高、冲击强度低,这对于眼镜镜片而言将会带来两个致命的弱点:镜片太重而且容易破碎。基于对眼睛的保护,光学树脂塑料取代了光学玻璃成为眼镜片的主流材料。就传统树脂材料而言,PMMA具有较高的阿贝数和较低的双折射率,光透过时其色散程度很低,但是其折射率和冲击强度较低。CR-39是早期最成功的光学树脂,具有很高的阿贝数,较好的抗冲击强度,做成树脂镜片可以通过FDA测试(落球实验,美国镜片的检验标准),另外其变性温度很高,有利于镜片的后续加工。CR-39树脂是由美国PPG公司于1945年投放市场的,又名哥伦比亚树脂(Colulnbia Resin),是聚双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的商品名称,单体的结构如下: 因为是烯丙基型双键,聚合活性低,需要高效引发剂如IPP、EHP引发才能聚合;由于是高度交联,其制品连续使用温度可以承受100℃,短暂工作温度可以达到150℃。随着新型树脂材料的不断推出,CR-39由于其折射率太低,在光学树脂领域所占的份额逐年降低,目前已经逐渐淡出中国的镜片市场。PC具有较高的折光指数,其优良的抗冲击性能受到了广大美国用户的肯定,占据着美国镜片市场的30%,但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较低,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树脂镜片的阿贝数较低,抗老化性能不好,另外镜片基材较软,不耐磨损。PS尽管有较高的折射率,但是由于其阿贝数较低、抗老化性能差和抗冲击性能差等多种原因,很少单独作为光学镜片的树脂材料,往往都是和其他材料复合使用。目前,国内市场使用最多的是MS。MS 的折射率高于CR-39,阿贝数也比PC高,且该材料加工制备简单,价格比较便宜,受到了广大中国消费者的欢迎。NAS 的折射 性能nd νd b b(nm)T%T%UV IPS L H Td R%α ρSR% BK-71.52640.3 9292 565 0.0742.53 光学玻璃SF-21.64340.4 8989 428 8.83.85 光学塑料 PM M A 1.4958-12<209291~922~380~10090~1002.00.71.190.2~0.6 PS 1.5931-15>1009060~702~370~90940.20.81.060.1~0.5 PC 1.5830-1420~1009070~8080~100701300.40.71.20.5~0.8 N A S 1.5734~35-1420~1009070~802~370~90900.80.71.070.2~0.6 PM M A 1.5640-1420~10089882~370~95900.80.81.090.1~0.5 PM M A 1.5058 20~10091902~31001401.01.21.3214nd :折光指数, νd :阿贝数, β:折射率温度系数, b :双折射,T%UV : UV 照射2000小时后的透光率,IPS :冲击强度,LH :洛式硬度,Td :热变形温度, R%:饱和吸湿率, α:热膨胀系数, SR%:成型收缩率 表1 光学玻璃和光学树脂的性能比较 ■ 【伟星科技?树脂镜片创新论坛】 ■ 060 ■ China Glasses

汽车专业工具图书资料大全

《汽车专业工具图书资料大全:最新国产日韩汽车实用维修彩色电路图集(上)》采用大八开版面彩色印刷,信息分类清楚,检索便捷,大大提高了汽车维修资料使用的愉悦性。《汽车专业工具图书资料大全: 最新国产日韩汽车实用维修彩色电路图集(上)》以国产车型为重心,且将市场占有量和车型返修量极大的通用、大众品牌车型单独成册,尽量做到品牌车型的集中与专业化。 内容提要 《汽车专业工具图书资料大全:最新国产日韩汽车实用维修彩色电路图集(上)》的内容以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电路维修资料为主,包括汽车电路图、线束、接线端子、电器元件位置以及接线端子注解的说明等。图示结合表格,简洁明了、系统全面,有利于汽车专业的学生以及汽修工人学习。 详细目录如下: (1)《汽车保养与美容》正版图书 内容简介 《汽车保养与美容》分为汽车保养篇、汽车美容篇、应急处理篇,通过介绍典型的汽车保养、美容和行车故障排除等作业内容,以通俗的语言、简洁的描述、大量的图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些需要在汽车4S店或修理厂、专业美容店花高价钱才能完成的作业项目。 《汽车保养与美容》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没有涉及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车主按照《汽车保养与美容》介绍的操作过程可以自己动手完成汽车大部分的养护、检查、调整和美容,可以保持汽车“延年益寿”、“青春常驻”,而且节省很多资金。 这本书适于汽车服务业(如汽车美容店、汽车4S店)从业人员使用,也适于广大汽车用户和汽车爱好者,还可以作为职业培训教材使用。 目录 第一篇保养篇 第一章保养基本常识 第一节保养工具 第二节保养须知 第二章汽车常规保养 第一节日常保养 第二节冬季保养 第三节夏季保养

第三章发动机保养 第一节空气滤清器的清洁与更换 第二节机油(机油滤清器)的检查与更换第三节汽油滤清器的更换 第四节防冻液的添加与更换 第五节发动机皮带的检查与调整 第六节电动燃油泵的检查与调整 第七节喷油器的检查与调整 第八节发动机免拆卸清洗 第四章底盘保养 第一节离合器的保养 第二节手动变速器的保养 第三节自动变速器的保养 第四节制动性能的检查与调整 第五节制动液的检查与更换 第六节轮胎的保养 第七节四轮定位 第五章电器保养 第一节蓄电池的保养 第二节火花塞的保养 第三节灯光的保养 第四节空调制冷剂的检查与添加 第二篇美容篇 第六章美容须知

光学镜头基本知识

光學镜头基本知識 第一章光線得傳播 一﹑光在真空中就是沿直線傳播得 光在真空中(均勻介質中)就是沿直線傳播得﹐但就是由於在我們得真實空間中﹐光並不能做到這一點﹐這就是因為空氣。在我們得空氣中﹐有存在著各式各樣得雜物﹐粉塵﹐水霧等。由於這些東西得存在﹐光在直線傳播得過程中﹐碰到這些東西﹐就會產生反射﹐折射。而﹐粉塵表面並不光滑﹐光照射到這粉塵面上得時候便會往各個方向反射﹐這邊形成了漫反射。正就是由於漫反射得存在﹐這便能使我們能感覺到光﹐能瞧到東西。 二﹑光得反射﹑透射﹑折射 光在大氣中傳輸總不能按著直線傳輸﹐光在碰到不透光得物質時會發生反射﹐光碰到透光得物質時會發生透射﹐折射。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折射光線﹐在同一個平面上﹐即三線共面。 2、1 光得反射 光在傳輸過程中就是遵守反射定理得。 反射定理﹕ 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入射角定義為﹕入射光線与法線組成得夾角 反射角定義為﹕反射光線与法線組成得夾角 法線﹕法線就就是垂直於入射面得線。法線就是一條虛構得線﹐並不就是事實存在得。 2、2 光得透射与折射 有些物質就是透光得﹐光可以穿透這些物質﹐這便就是光得透射。 每種不同材質得東西都有著不同得透過率﹐光在這些物質中穿透得時候總會有著能量得損失。入射光線得強度與出射光線得強度得比值為這一材質得透過率。 所謂光線得折射就就是指光線在進行傳輸得過程中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得時候﹐不會沿直線傳播﹐而就是有了一定角度得彎折。這便就是光線得折射。 通常在大氣中我們認定其折射率為1。 折射定律被描述為﹕入射角得正弦与折射角得正弦之比為常數﹐它等于折射線所處介質得折射率n`与入射線所處介質得折射率n之比。 通常折射率較大得介質稱為光密介質﹐折射率較小得介質稱為光疏介質。若入射光在光密介質﹐這時折射角總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隨著入射角增大而增大﹐最大使折射角為90度﹐這時sini`=1﹐若入射角再增大﹐將發生全反射。 自然界有很多全反射現象﹕海市蜃樓﹑沙漠幻影﹑等。 第二章光學鏡頭得種類 目前LAM產線所生產得光學鏡頭主要有以下几類:

汽车设计

汽车设计 全球八大知名汽车设计师 此次罗列出的现役知名汽车设计师,多身处豪华品牌首席设计师的岗位上,他们也多是来自在“汽车发源地”的德国人,血液中充满了对汽车设计的无限向往与追求。相比前辈们的设计,他们更加富有激情,想法也更加大胆,在他们之中的某些人甚至通过自己的汽车设计改变了一个品牌,让他们从平凡无奇到个性鲜明,更缔造一段令人称道的行业佳话。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位缔造传奇的设计师彼得·希瑞尔开始讲起,共同去了解在全球风起云涌的汽车行业中最知名八大现役设计师。 1.大气晚成缔造传奇——彼得·希瑞尔 彼得·希瑞尔可谓是缔造传奇的人物,同时更被人授予欧洲三大汽车设计师之一的头衔。但从彼得·希瑞尔的从业历程看,他也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汽车设计师。在1978年时,25岁的彼得希瑞尔来到了大众汽车造型设计部门,直至2006年离开大众集团,彼得·希瑞尔在大众集团工作了28年的年头,在这段期间彼得·希瑞尔参与了众多汽车项目的设计,直到1994年的时候彼得·希瑞尔职业生涯的才出现转折点。在这段时间里彼得希瑞尔先后设计了新甲壳虫 (详情图片报价)、奥迪A6、奥迪TT (详情图片报价)等多款备受好评的车型,随后陆续担任奥迪及大众首席设计师,与此同时彼得·希瑞尔也引领了奥迪一个时代的设计语言。 在2006年彼得·希瑞尔离开了为之效力近30年的大众集团,同年出任起亚首席设计师,负责起亚的全球设计工作,自此彼得·希瑞尔又将开启了人生中缔造传奇的又一篇章。在起亚公司效力第二年,彼得·希瑞尔通过在2007年日内瓦车展上亮相cee’d概念车而技惊四座,并昭示出未来起亚车型的年轻动感设计走向。2009年彼得·希瑞尔又通过三年的蛰伏设计出了全球车型Forte(国内命名为福瑞迪 (详情图片报价)),并在当年的上海车展亮相,而这一车型的推出也展示出了起亚未来家族式的格栅标识。“虎啸式”的进气格栅设计

LENS 成型工艺

透镜类成形实用教材 目錄 一、塑胶镜片与玻璃镜片的区别 二、光學成形的基本设备 三、射出成形过程 四、成形条件的初期設定 五、成形条件设定相关事项 六、设定项目的意义和倾向 七、透镜的外观 八、後焦BF (主镜类) 九、投影(主镜类成形方面) 十、视度(目镜类机能状况) 十一、解像力(目镜类) 一、塑胶镜片与玻璃镜片的区别1.塑胶镜片类 A.塑胶镜片优点: a.形状可塑性好,质轻; b.不易破裂,机械强度高; c.可量产非球面镜片; d.成本低廉,使用范围较广; B. 塑胶镜片缺点: a.易受吸水率影响;

b.易刮伤,表面耐磨性差; c.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2.玻璃镜片类 A.璃镜片的优点; a.不吸水,稳定性好; b.不易刮伤,表面耐磨性好; c.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d.较高的折射率,光线透过率高; B.璃镜片的缺点; a.成本高,加工困难; b.机械强度差,易破裂; 二、光學成形的基本设备 1-1成形機 1-1-1控制機能 最好使用电动成形机,尤其应选用透鏡專用機。 较精密的油压机也可順利運用,但則同欲速度最低設定單位0.1mm/S,且速度變換位置也以0.1mm為單位,得以精細設定。若用透鏡成形機,在透鏡成形所需的控制性能(直線性、安定性、再現性)等特別優異。 1-1-2螺杆轴 1)应选用透镜专用螺杆轴。 2)一般用的螺杆轴在低温下可塑化困难,会使螺杆回转不均匀,

造成计量不稳定。 3)螺杆轴表面需电镀。电镀螺杆有防止原料烧焦/黑点产生。4)应使用开放式喷嘴。 5)喷嘴孔径应选用与注道配合。通常喷嘴孔径小于注道孔径 0.3~0.5 mm。 6)喷嘴长度应尽量使用短的,温度控制更精确。d 7)下料口应有温度控制,一般控制在40~80℃之间。 1-1-3隔熱材料 應設置壓縮強度,平行度優面,傳熱率低的BRA/GRA。BRA/GRA的壓縮強度是60kg/cm2,平行度3/100(再研磨者),傳熱率0。1kcal/mh。 隔熱材料有下列優點。 1)模具升溫快。 2)模具內溫度分佈均勻。模槽間,或固定側與可動側的不均衡會使成形條件範圍狹窄。 3)縮小媒體溫度與模槽表面的溫差。 亦則由於模槽表面的溫度控制性升高,得於進行受外影響較小的穩定成形。 1-2乾燥機 應使用除濕型乾燥機,再用料斗裝料器供料。 乾燥機料斗也可使用,但要注意到其原料的乾燥狀況,防止原料未完全乾燥,産出部品有氣泡、银线産生。

(完整版)摄影入门知识大全(初学者必看),推荐文档

常言道:种田要知节气,开车要懂离合,任何一样手艺都有行话。虽然我觉得尽量从实际问题说起,尽量不要说的很专业,但有几个词却是谈到摄影无法避开的词,它们是:光圈,快门,曝光,焦距, ISO,景深。 一、ISO与图片质量 ISO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几种,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胶卷。ISO感光度是CCD(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如果用ISO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O200的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则只要0.5秒。 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单里都有ISO选择,100,200,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午餐和爱情都流行快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度。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时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闪光灯可以救急,但闪灯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四米,稍远的人物和景物就无法照亮了。更何况有些地方是不准使用闪光灯的,如博物馆剧院。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提高数码相机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同样是1000万像素的小数码DC和数码单反DSLR,如果都设置在最低感光度来拍摄(例如ISO100或80),假设镜头的素质相同,它们所拍的图片分辨率和图片质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提高到400来拍摄,图片质量的差别就明显了,DSLR拍出来的图像依然干净,和ISO100时所拍差别不大,而DC的图片质量则下降明显,噪点很大,颜色失真,细节丢失。如果继续提高到ISO800,小数码 DC的图片质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虽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进一步提高到ISO1600,大部分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也下降得厉害,但依然能满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时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之差,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才敢看的哦。

汽车手册大全

汽车手册大全 应该说明,并不是每一种汽车都有上述各种警告灯,而在一些高档轿车上会有更多的警告灯,它完全视汽车上各种配置的不同而异。 使用随车诊断装置判断故障 为了便于检查电控部分的故障,汽车上采用了随车诊断装置(OBD, On-Board Dianostic system)。它的外形实际上是一个连接着许多导线的插座,通过专用的测试仪器,或是连接二个相应的插槽就可以使测试灯不同时间的闪亮。据此可读出相应数字的代码,从有关的资料上查出故障发生的部位和损坏的部件,修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修理或更换。 当汽车上刚开始配置随车诊断装置时,各汽车生产企业都各自为政,自成一套体系,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不便。尽管当时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订了统一的标准称之为OBD-I,但并没有把各国的汽车电子诊断标准都统一起来。但是,随着汽车贸易的日益国际化,世界各国都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制式,以方便于用户和维修,于是一致通过了修改后的诊断制式OBD-II,并规定了从1996年起在世界范围内统一执行。这就是说只要有一台汽车故障诊断仪就可以检测各种牌号的汽车。同时,它也统一了各种故障码的代号。 OBD-II采用了4位数码制,通过诊断仪或是在仪表板上显示灯的闪烁时间长短,读出它对应的数码,这数码就表达了汽车的故障。 举例来说:如测出的字码为P0110 第一个字母P按OBDII的规定表示系空气流量计系统;

第二个为数字0则表示这是SAE规定的故障码; 其后的三位数110就是故障的代码: 第一数代表系统类别; 其后的二位数为系统中的编码程序,分别用数字代表: 1、2燃油和进气系统故障; 3点火系统故障; 4废气控制系统故障; 5怠速控制系统故障; 6电脑和执行元件系统故障; 7、8变速器控制系统故障; 如此等等。 进一步检测还可以查出是系统中哪一条线路或是哪一个元件有故障。如果检测器完备的话,还能把该元件的数据流显示出来,也就是把该元件的各项物理参数都显示出来,供检测时参考,大大方便了修理工作。 注意汽车心脏的卫生发动机保养要素

长安大学考研 汽车设计资料完整

装 订 线 注:请教师用碳素墨水书写清楚,各题之间请不要留空白。 第1页(共1页) 年 第 学期 考试试题(A )卷 查一. 概念及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整车整备质量? 2. 转向操纵轻便性的评价指标? 3. 变速比转向器? 4. 汽车制动系的组成及功能? 5. 离合器的主要功用? 6. 发动机的悬置结构形式及特点? 7. 公路车辆法规规定的单车外廓尺寸? 8. 双十字轴万向节等速传动的条件? 9. 汽车总布置草图三维坐标系的基准线及作用? 10. 钢板弹簧叶片在自由状态下曲率半径不同的原因? 二. 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在进行汽车总布置草图设计中,主要应进行那些运动校核? 2. 汽车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 3. 半轴的支承方式及受力特点? 4. 评价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应从哪几方面进行分析? 5. 如何确定汽车前后悬架的静挠度? 三. 论述题(共38分) 1. 分析被动悬架的不足之处,并说明主动悬架的工作过程?(6分) 2. 简述具有前后轴制动力固定比值分配车辆前后轴最大制动力确定方法?(6分) 汽 车 设 计 试 题 汽 车 设 计 试 题

5. 变速器传动比范围的定义及确定传动比范围的影响因素?(7分) 3. 传动轴临界转速及提高传动轴临界转速的方法?(6分) 4. 试画草图说明确定钢板弹簧长度的方法。(6分) 注:请教师用碳素墨水书写清楚,各题之间请不要留空白。 第1页(共1页) 学年 第 学期 考试试题(B )卷 查一. 概念及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汽车的制动能力? 2.固定轴式变速器分类? 3.整车整备质量? 4.公路车辆法规规定的单车外廓尺寸? 5.转向器的效率? 6.变速器换挡机构形式? 7.离合器后备系数? 8.汽车总布置草图主要进行的运动校核? 9.钢板弹簧叶片在自由状态下曲率半径不同的原因? 10.汽车设计中必须考虑“三化”是什么? 二. 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双十字轴万向节等速传动的条件? 2.发动机的悬置结构形式及特点? 3.确定变速器传动比范围的影响因素? 三. 论述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在汽车总布置设计时,轴荷分配应考虑那些问题? 2.分析被动悬架的不足之处,并说明主动悬架的工作过程? 3.简述汽车采用变速比转向器的原因? 4.简述具有前后轴制动力固定比值分配车辆前后轴最大制动力确定方法?

摄影镜头(Lens)9个基本知识

攝影鏡頭(Lens)9個基本知識 怎樣知道這款鏡頭的參數? 每個生產商都有自己的定義,就以上這款Nikon鏡頭來作例子: DX AF-S NIKKOR 18-55mm 1:3.5-5.6 GII ED DX: Nikon為旗下"非全片幅相機"而制定的格式,對應感光元件比較小的相機,令鏡頭可以造得更小更輕。此鏡頭套在全片幅相機上(如D3)會造成黑角。 AF-S: Nikon研發的AF驅動用寧靜波動馬達 (Silent Wave Moter),令對焦更快更靜。 NIKKOR: Nikon旗下鏡頭的名稱 18-55mm: 最廣和最遠的焦距,18-55為標準鏡頭;而因為有兩個數,也代表這是變焦鏡頭。 1:3.5-5.6: 最廣角時最大的光圈和最ZOOM最遠時最大的光圈,留意新手常誤以為這是最大和最小的光圈,其實不然。 GII: Nikon的2代G型鏡頭。 ED: 是指這支鏡頭內含 ED 鏡片,最大限度降低鏡頭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從而保證鏡頭有優異的光學表現。 更多有關Nikon標籤的解釋就看這裏,Canon的這裏。 Macro一字代表甚麼? Macro 代表這款鏡頭屬於"微距鏡頭",適合拍攝微少的東西(如花朵、小昆蟲等),通常這類鏡頭的最短對焦距離也比較短和放大率能達到1:1或1:2。 VR/IS代表甚麼? 光學防震技術- VR(Vibration Reduction) 是NIKON的防震技術而IS(Image

Stabilization) 是CANON的防震技術,代表這款鏡頭可以抵禦一定程度的震動而保持影像清晰。 甚麼是廣角/標準/遠攝鏡頭? 在不變的距離下,利用廣角鏡頭可以使相片包含更多的景物:如一幅5人的合照,非廣角鏡頭只有拍攝到中間的2-3個人而廣角鏡頭便能包含全部5個人了,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現在一些DC也標榜擁有"更wide的廣角",吸引常在party/餐廳拍合照的朋友! 標準鏡頭在菲林時代普遍指50mm的鏡頭,得出的影像最接近人眼看到的。 遠攝鏡頭很簡單,就是能ZOOM得特別遠吧,不過鏡頭通常也會比較大、長和重。 光圈值大還是小好? 如果這裏是指"可以開啟的最大光圈",當然是越大越好,因為可以用的光圈越多越好;但若果這裏是指拍攝時應該使用大光圈還是小光圈,那麼便沒有"正確"的答案了。 甚麼是鏡片組合? 鏡片組合是指這支鏡頭由甚麼鏡片組合而成,鏡片的質素、功能和數量也會對鏡頭的重量、大小和相片質素有影響,例如用上了ED(Extra-Low Dispersion Glass超低色散鏡片)便能有效糾正成像之色差,提供更好的相片成像。 甚麼是"內置超聲波馬達"? 鏡頭的馬達由超聲波的振動力驅動,令操作、對焦更加快速而寧靜。 甚麼是"魚眼鏡"? 魚眼鏡實際就是一個超廣角鏡頭,特性為會令影像變形,能拍攝出像"大頭狗"一樣的效果,現在的魚眼鏡已能覆蓋到180度了! Lens Hood(鏡頭遮光罩)的用處 阻擋直接射進鏡頭的光線,避免光的影響,也能避色水花濺進鏡頭表面或鏡頭損傷,主要有蓮花形和圓形,圓形主要用於那些對焦時鏡頭會轉動的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