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数显温度计电路图及PCB设计方法

绘制数显温度计电路图及PCB设计方法
绘制数显温度计电路图及PCB设计方法

电源招聘专家

绘制数显温度计电路图及PCB设计方法

关键字:温度计电路图PCB设计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从外界感应温度,关键是温度传感器,在这里用LM35完成,获取了外界的温度值之后,需要一定的显示装置加以显示。当前流行的方法是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在这里用ICL7107完成。再通过LED或LCD显示出来。下面介绍的温度计是以双共阳数码管(LED)显示的。

绘制数显温度计电路图及PCB设计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要想成功的设计一个温度计的PCB图,大致要经过以下步骤:首先学会绘制温度计的原理图。绘制原理图时要知道需要那些元件,库中没有的或很难找到的元器件,第一小步,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元件库(Sch.Lib)以满足设计需要,在制作元件时我们应该把多个元件放在一个库中以方便调用,必要时还要在库文件中对元器件进行说明可以在Browse Schlib中的Components中选中元件,再在Description中进行相应的描述(Description、Footprint、default Designator、Sheet part Filename)。在制作元件时我们必须注意一些小问题,例如:在制作TL431元件符号时引脚没有放置在栅格上,调到原理图时不能正常连接导线,在引脚上不能生存节点。此时我们可以在制作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选中Doument options,在弹出的library Editor Workespace对话框中对Gird选项中的Snap、V isibie进行设置。在制作元件时也要讲究技巧例如:借助已有的元件库中的类似元件,将其拷贝到自己制作库中稍作修改。在制作集成芯片Icl7107、Icl7660、S-DSP,必须注意每个引脚的属性,须认真逐个的设置,以免在原理图中出现错误连接导致在调试时将芯片烧坏。第二小步,将要用到的元件调到原理图中进行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线的连接,总线只是示意性电气连接,而真正表示连接是网络标号。因此在用到总线时必须放置网络标号。第三小步,电路图连接好后,我们必须进行ERC、Reports/Bill of material、Create netlist操作。电器规则检查,以纠正电路图中的电路错误。进行元件报表查看电路图的元件信息。创建网络表为做PCB绘制做准备。设计好的原理图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数显温度计的原理图如下:

第二大步完成PCB制作。制作PCB的第一步,确定板框物理尺寸、布线尺寸和需要的各个

电源招聘专家板层,可以通过向导来完成。第二步,定义好PCB之后,调用菜单栏命令Design/Load Nets 将元件调入PCB中,在放置元件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元件需要放置在不同的板层,例如放置名字(拼音)在BottomLayer层,且水平镜像,不能用汉字。第三步,选择跳线的过孔形式。第四步,选择元件形式和焊盘间通过的铜膜线数,调用菜单栏命令Design/Rules进行设置。第四步,走线参数设置。第五步,连接好PCB后需要进行设计规则检查,调用菜单栏命令Tools/Designs Rules Check.可完成,这样可以避免设计错误和电气错误。

PCB图的打印、转印与敷铜板的腐蚀加工与问题。

1. 用激光打印机打印PCB图到热转印纸(用热转印纸制作PCB)

在开始菜单中添加打印机

根据添加打印机向导一步步做下去(当无实际打印机连接时,任选一种打印机即可)

PCB图打印设置:窗口切换到欲打印的PCB图,在File下,选择Print/Preview,在Explorer 下显示了一个后缀为PPC格式的文档,即打印文档:Preview PCBPPC,将管理器切换到Browse PCBPrint,选择需要打印的层进行设置:底层打印图形的设置在Layers栏将MultiLayer移到最上层

n在Options栏勾选Show Holes

n在Color Set栏选择Black & White(黑白图形)

在设计PCB图时,在Bottom Layer层放置“String”,在其中写上自己的名字(汉语拼音)、设计日期。名字、日期要水平镜像放置。设置好后,打印到热转印纸上的底层图形。

2.下料:按尺寸剪切敷铜板,并用细砂纸打磨光,清洁

3.将打印的PCB底层图用热转印机转印到敷铜板上

4.修板:

用快干漆将少量没有印好的线条修补好

5.腐蚀:将印好了电路板图的敷铜板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腐蚀。溶液浓度高、温度高则腐蚀速度快,但浓度和温度要合适。腐蚀时间要掌握好。

6.清洗、晾干

7.钻孔

电源招聘专家选择直径合适的钻头:集成电路引脚及一般电阻、电容用0.8mm直径的钻头,如有元件引脚较粗,可以根据测量值,换相应大些直径的钻头。钻孔过程中,钻头尽量插入夹具深一些,并且夹具要拧紧。

8.除去铜膜上的油墨

用有机溶剂(酒精、香蕉水、丙酮等)擦除覆盖在铜膜线上的油墨,没有上述溶剂时,也可以用砂纸擦除。

9.打磨并检查电路板

除去油墨后,用较细的砂纸将铜膜线打磨光亮。打磨越好,越好焊接。不过不可打磨过度,以免铜膜厚度损耗过多。打磨后,用面巾纸清洁干净。

检查电路板:用万用表检查PCB上线条间有无短路、断路。有短路要割断,有断路要搭上焊锡,将其连接好。

10.上助焊剂

将松香溶于无水酒精中制作成助焊剂待用。注意助焊剂的浓度要合适。过浓,干燥后不光亮,过稀,助焊性能较差。

用毛刷将酒精松香焊剂均匀地涂在清洁后的PCB板,涂刷时,将PCB板垂直放置,以免焊剂堵塞钻孔。涂刷一遍即可,涂刷次数过多容易起皱纹,不光亮。

将涂刷酒精松香焊剂的PCB放置在阳光下凉干或自然凉干。ICL7107为十进制双积分式3位半模数转换器,精度为±2LSB(最低有效位),当其典型基准电压分别为100.0 mV和1000 mV,并选用对应的外围电路积分电阻、积分电容时,可构成满度量程为200 mV和2000 mV 2种电路。

ICL7107的输出显示数字N,输入电压,基准电压VREF的关系为:

N = 1000×

式中N仅为输出显示数字值,其小数点位置需要另行设置。显然,当基准电压VREF小于其典型基准电压(100.0 mV和1000 mV)时,输出显示数字N 将被扩大;而基准电压VREF 大于其典型基准电压(100.0 mV和 1 000 mV)时,输出显示数字N将被缩小。

ICL7107芯片工作原理分析

ICL7107集成电路内部有模拟和数字电路2部分。模拟电路由转换开关和运放等组成,以实现信号采样和积分,它采用差动输入,输入阻抗1O10Ω。数字电路由计数器、锁存器、控

电源招聘专家制逻辑和显示译码器组成。输入的模拟信号电压值首先转换成一个与之成正比的时间宽度信号,然后在这个时间宽度里对固定频率的时钟脉冲进行计数,则计数结果就是正比于输入模拟信号的数字,最后进行数字的锁存和译码显示。转换周期分为3个阶段:自动稳零(AZ)阶段、信号积分(INT)阶段、反积分(DE)阶段,其时间分别为:

(1)自动稳零阶段(AZ)

TAZ =1O00×TCL-(2000×TCL -1000×TCL ×lN/VREF

(2)信号积分阶段(INT)

对输入模拟信号进行积分,时间是固定的:TINT= l000×TCL

(3)反积分(DE)阶段

这个阶段是实现对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反的参考电压VREF进行积分,反相积分的最大时间为:T(DE)MAX =2000×TCL

从反积分开始到积分器输出回到模拟公共端(C00M0N)电压VCOM的时间正比于输入模拟电压的大小,其数字读数为:

N = 1000×

在反积分期的输入时钟脉冲数最大值是2000,当等于或超过2000时溢出,当不足2000时,只要反相积分期结束,即转入自动稳零期。综上,A/D转换的3个阶段共需4000个TCL时钟周期,因为振荡周期4分频TCL,所以整个转换时间为16000个Tosc(振荡周期)。

元器件的装配与调试

采用试验的方法

37脚的TEST端与l脚短接,表头应显示-188.8。这时可检查显示是否缺笔画。如有,大多是引脚、连线虚焊。

pcb板电路原理图分模块解析

PCB板电路原理图分模块解析 前面介绍了电路图中的元器件的作用和符号。一张电路图通常有几十乃至几百个元器件,它们的连线纵横交叉,形式变化多端,初学者往往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怎样才能读懂它。其实电子电路本身有很强的规律性,不管多复杂的电路,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它是由少数几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好象孩子们玩的积木,虽然只有十来种或二三十种块块,可是在孩子们手中却可以搭成几十乃至几百种平面图形或立体模型。同样道理,再复杂的电路,经过分析就可发现,它也是由少数几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因此初学者只要先熟悉常用的基本单元电路,再学会分析和分解电路的本领,看懂一般的电路图应该是不难的。 按单元电路的功能可以把它们分成若干类,每一类又有好多种,全部单元电路大概总有几百种。下面我们选最常用的基本单元电路来介绍。让我们从电源电路开始。 一、电源电路的功能和组成 每个电子设备都有一个供给能量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有整流电源、逆变电源和变频器三种。常见的家用电器中多数要用到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最简单的供电方法是用电池。但电池有成本高、体积大、需要不时更换(蓄电池则要经常充电)的缺点,因此最经济可靠而又方便的是使用整流电源。 电子电路中的电源一般是低压直流电,所以要想从220 伏市电变换成直流电,应该先把 220 伏交流变成低压交流电,再用整流电路变成脉动的直流电,最后用滤波电路滤除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后才能得到直流电。有的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质量要求很高,所以有时还需要再增加一个稳压电路。因此整流电源的组成一般有四大部分,见图1。其中变压电路其实就是一个铁芯变压器,需要介绍的只是后面三种单元电路。 二、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是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把交流电变成单向脉动直流电的电路。 ( 1 )半波整流 半波整流电路只需一个二极管,见图 2 ( a )。在交流电正半周时 VD 导通,负半周时VD 截止,负载 R 上得到的是脉动的直流电

以太网接口PCB设计经验分享

以太网口PCB布线经验分享 目前大部分32 位处理器都支持以太网口。从硬件的角度看,以太网接口电路主要由 MAC 控制器和物理层接口(Physical Layer ,PHY )两大部分构成,目前常见的以太网接口 芯片,如LXT971 、RTL8019 、RTL8201、RTL8039、CS8900、DM9008 等,其内部结构也 主要包含这两部分。 一般32 位处理器内部实际上已包含了以太网MAC 控制,但并未提供物理层接口,因此,需外接一片物理层芯片以提供以太网的接入通道。 常用的单口10M/100Mbps 高速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器件主要有RTL8201、LXT971 等,均提供MII 接口和传统7 线制网络接口,可方便的与CPU 接口。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器件主 要功能一般包括:物理编码子层、物理媒体附件、双绞线物理媒体子层、10BASE-TX 编码/ 解码器和双绞线媒体访问单元等。 下面以RTL8201 为例,详细描述以太网接口的有关布局布线问题。 一、布局 CPU M A RTL8201 TX ± 变 压 RJ45 网口 器 C RX± 1、RJ45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应当尽可能的缩短. 2、RTL8201的复位信号Rtset 信号(RTL8201 pin 28 )应当尽可能靠近RTL8021,并且,如果可能的话应当远离TX+/-,RX+/-, 和时钟信号。 3、RTL8201的晶体不应该放置在靠近I/O 端口、电路板边缘和其他的高频设备、走线或磁性 元件周围. 4、RTL8201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也应该尽可能的短。为了实际操作的方便,这一点经常被放弃。但是,保持Tx±, Rx±信号走线的对称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且RTL8201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需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大约10~12cm。 5、Tx+ and Tx- (Rx+ and Rx-) 信号走线长度差应当保持在2cm之内。 二、布线 1、走线的长度不应当超过该信号的最高次谐波( 大约10th) 波长的1/20 。例如:25M的时钟走线不应该超过30cm,125M信号走线不应该超过12cm (Tx ±, Rx ±) 。 2、电源信号的走线( 退耦电容走线, 电源线, 地线) 应该保持短而宽。退耦电容上的过孔直径 最好稍大一点。 3、每一个电容都应当有一个独立的过孔到地。 4、退耦电容应当放在靠近IC的正端(电源),走线要短。每一个RTL8201 模拟电源端都需要退耦电容(pin 32, 36, 48). 每一个RTL8201 数字电源最好也配一个退耦电容。 5、Tx±, Rx ±布线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Tx+, Tx- 应当尽可能的等长,Rx+, Rx- s 应当尽可能的等长; (2) Tx±和Rx±走线之间的距离满足下图: (3) Rx±最好不要有过孔, Rx ±布线在元件侧等。

基于AT89C5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基于AT89C5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科研实践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目录 目录 (2) 1.绪论 (3)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2课题研究的内容 (3) 2.数字温度计的系统概论 (5) 2.1系统的功能 (5) 2.2温度计的分析 (5) 3.设计方案和要求 (6) 3.1设计任务和要求 (6) 3.2元器件的选取 (6) 3.3系统最终设计方案 (7) 4.硬件设计 (8) 4.1总体设计结构图 (8) 4.2硬件电路概述 (8) 4.2.1最小系统 (8) 4.2.2输入电路设计 (11) 4.2.3输出电路设计 (12) 5.硬件仿真 (15)

6.实物制作 (18) 6.1电路板焊接 (18) 6.2电路板调试 (19) 7.小结 (20) 附录 (21) 1.参考文献 (21) 2.原理图 (22) 3.元器件清单 (23) 4.软件程序 (24) 5.实物图 (30)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单片机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产品,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在工科院校各专业中已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而普遍开设。学生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项目中会广泛应用到单片机知识,而且,进入社会后也会广泛接触到单片机的工程项目。鉴于此,提高“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

实习甚为重要。单片机应用技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单片机应用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学项目。为此,我们进行了“单片机的学习与应用”方面的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以及协作能力。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针对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电路,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要求,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实践训练的实践学习环节,它包括选择课设任务、软件设计,硬件设计,调试和编写课设报告等实践内容。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实现以下三个目标:第一,让学生初步掌握单片机课程的试验、设计方法,即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和性能约束,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的相关题目,并通过元器件的组装调试等实践环节,使最终硬件电路达到题目要求的性能指标;第二,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毕业设计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实践,而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实际运用,从已学过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科学实验的程序和实施方法。第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习惯,同时通过设计并制作单片机类产品,使学生能够自己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如在本课设题目中存在智能测温器件DS18B20,就是课堂环节中不曾提及的“新器件”),通过多人的合作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在该方面的自信心及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一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1.2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测温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数 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喜爱的硬 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各部分的电路也进 行一一介绍,该系统可以方便的是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 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它使用起来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 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也可以 当做温度处理模块嵌入其他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DS18B20和AT89C51结合实现最简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 与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设计首先是确定目标,气候是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再在Proteus软件上 进行仿真,修改,仿真。 本温度计属于多功能温度计,可以设置上下报警温度,当温度不在设置范 围内时,可以报警。

PCB板设计步骤

1.5 PCB 板的设计步骤 (1 )方案分析 决定电路原理图如何设计,同时也影响到 PCB 板如何规划。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方案比较、选择,元 器件的选择等,开发项目中最重要的环节。 (2 )电路仿真 在设计电路原理图之前,有时会会对某一部分电路设计并不十分确定,因此需要通过电路方针来验 证。还可以用于确定电路中某些重要器件参数。 (3 )设计原理图元件 PROTEL DXP 提供了丰富的原理图元件库,但不可能包括所有元件,必要时需动手设计原理图元件,建立 自己的元件库。 (4)绘制原理图 找到所有需要的原理元件后,开始原理图绘制。根据电路复杂程度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层次原理图。完成原 理图后,用ERC (电气法则检查)工具查错。找到岀错原因并修改原理图电路,重新查错到没有原则性错误为 止。 5 )设计元件圭寸装 和原理图元件一样, PROTEL DXF 也不可能提供所有元件的封装。需要时自行设计并建立新的元件封装库。 6)设计PCB 板 确认原理图没有错误之后,开始 PCB 板的绘制。首先绘岀 PCB 板的轮廓,确定工艺要求(如使用几层板 等)。然后将原理图传输到 PCB 板中,在网络表、设计规则和原理图的引导下布局和布线。利用设计规则查 错。是电路设计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它将决定该产品的实用性能,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同的电路有不同 要求 (7 )文档整理 对原理图、PCB 图及器件清单等文件予以保存,以便以后维护和修改 DXP 的元器件库有原理图元件库、 PCB 元件库和集成元件库,扩展名分别为 DXP 仍然可以打开并使用 Protel 以往版本的元件库文件。 在创建一个新的原理图文件后 ,DXP 默认为该文件装载两个集成元器件库: Miscellaneous Connectors.IntLib 。因为这两个集成元器件库中包含有最常用的元器件。 注意: Protel DXP 中,默认的工作组的文件名后缀为 .PrjGrp ,默认的项目文件名后缀为 .PrjPCB 。如 果新建的是 FPGA 设计项目建立的项目文件称后缀为 .PrjFpg 。 也可以将某个文件夹下的所有元件库一次性都添加进来, 方法是:采用类似于 Windows 的操作,先选中该文 件夹下的第一个元件库文件后,按住 Shift 键再选中元件库里的最后一个文件,这样就能选中该文件夹下的所 有文件,最后点打开按钮,即可完成添加元件库操作。 3.1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下面就以下图 所示的简单 555定时器电路图为例,介绍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1.1创建一个新项目 电路设计主要包括原理图设计和 PCB 设计。首先创建一个新项目,然后在项目中添加原理图文件和 PCB 文件,创建一个新项目方法: ?单击设计管理窗口底部的 File 按钮,弹岀一个面板。 ? New 子面板中单击 Blank Project ( PCB )选项,将弹岀 Projects 工作面板。 ?建立了一个新的项目后,执行菜单命令 File/Save Project As ,将新项目重命名为 "myProject1 . PrjPCB ”保存该项目到合适位置 3.1.2创建一张新的原理图图纸 ?执行菜单命令 New / Schematic 创建一张新的原理图文件。 ?可以看到 Sheetl.SchDoc 的原理图文件,同时原理图文件夹自动添加到项目中。 ?执行菜单命令 File/Save As ,将新原理 SchLib 、PcbLib 、IntLib 。但 Miscellaneous Devices 」ntLib 禾

数字温度计说明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数字温度计 院别: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摘要 本设计即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与控制,本文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本次课程设计采用51单片机以及锁存器74HC573N、四位共阴数码管、DS18B20温度传感器、蜂鸣器、三极管等组成的自动过温报警器,该过温报警器测温准确,使用方便,显示清晰,最高精度可达到0.0625度,最长温度转换时间不到1秒,应用范围广泛。用四位共阴数码管实现温度显示,能准确达到设计要求。本温度计属于多功能温度计,功能较强,可以设置上下限报警温度,且测量准确、误差小。当测量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上下限时,启动蜂鸣器和指示灯报警。 关键词 过温报警;锁存器;单片机;温度传感器

目录 前言 (1) 一.本次课程设计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2)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2) 2.1 设计题目 (2) 2.2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2) 2.3 功能及作用 (2) 三.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 3.1查阅相关资料后有以下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2) 3.2元件采购 (3) 3.3系统总体设计 (3) 四.接口电路设计 (6) 4.1模块简介 (6) 4.2 主控制器 (6) 4.3 显示电路 (7) 4.4温度传感器 (7) 4.5温度报警电路 (9) 五. 系统软件算法分析 (10) 5.1主程序流程图 (10) 5.2读出温度子程序 (11) 5.3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 (11) 5.4 计算温度子程序 (12) 5.5 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 (12) 5.6按键扫描处理子程序 (13) 六. 电路仿真 (14) 七.焊接好的电路实体图 (15) 八.检查与调试 (16) 九.作品的使用 (16) 十.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电路板制作流程稿

电路板制作流程(稿) 李仕兵日期:2003-2-13 电路板制作是一门专业的学问,它涉及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如电学、磁学、美学、机械学、空间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了解市场行情,电子科技发展等。可以说,一块简单或要求不高的电路板,只要学会了制作工具(如PROTEL9)就可以制作。但一块好的要求高的电路板,你就要从原理图优化设计,到PCB的合理布置都要经过精心的考虑。电路板的绘制要有讲究,不能随便放置元件,在考虑电气性能通过良好的基础上,要考虑到元件的大小、高低搭配一致,做到有层次感。电路板上属于同一功能块的元件应尽量放在一起,发热量大的元件要用较宽的敷铜区把元件底部与元件外的空区域连接在一起,利用了铜的良导热性把热量导走到外面的大面积处,增大散热面积,便于散热。好的板需要考虑线路简洁,电路通畅,电磁兼容,抗干扰能力强,是高频要上得去,元件在电路板上密度要大致均匀,高低适当,尽量美观大方。 拿到一幅电路图,首先看清楚电路的原理、功能,控制和被控对象,理清电路的逻辑。制作电路板,尽可能做到“一次定型”,避免浪费现象。 绘制电路板的过程步骤,一般如下: 位按键用RST或RESET等。也可使用自动标注,把各个元件标注不同的序号,但一般都是自动标注带问号 (?)的,如R?,D?等,这样使个类元件名称分开,方便查阅和检查。 2?电气规则检查。简单的原理图出错几率比较小,复杂的电路原理图由于所用元件较多,网络节点较多,网络繁复,这样人为检查就容易漏掉一些错误,如网络标号多一字母或少一字母,有时又只写了一个网络标号,或者有两个元件用同一个名的,这些错误使用电气规则检查一般都能检查岀来。还有一些电路原理上的错误,可以在后来绘制PCB时,通过仔细的分析发现。 3?封装。给元件一个合适的外形形状,便于使实物与所绘制的PCB板对应。一个元件可以使用不同的 封装,一个封装也可用于不同的元件。适当的封装应该是和元件刚好配合,这样就需要在元件封装前了解 实物的大小,管脚间距,外形尺寸。常用封装如: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开题报告

****大学综合性设计实验 开题报告 ?实验题目: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学生专业10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同组人:———————— ?指导老师: 2013年4月

1.国内外现状及研究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各种信息参数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要求都有了几何级的增长,而如何准确而又迅速的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受制于现代信息基础的发展水平。在三大信息信息采集(即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中,传感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尤其是温度传感器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已经引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人民的生活与环境的温度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度,在农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测量温度的关键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 ②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 ③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 目前的智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的结晶,特点是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传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温度传感器正在基于单片机的基础上从模拟式向数字式,从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并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本文将介绍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结构特征及控制方法,并对以此传感器,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器构成的数字温度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程序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其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要求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ATMEL公司的AT89S51单片机,测温传感器使用DALLAS公司DS18B20,用液晶来实现温度显示。 2.方案设计及内容 (一)、方案一 采用热电偶温差电路测温,温度检测部分可以使用低温热偶,热电偶由两个焊接在一起的异金属导线所组成,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由两种金属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通过将参考结点保持在已知温度并测量该电压,便可推断出检测结点的温度。数据采集部分则使用带有A/D 通道的单片机,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 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热电偶的优点是工作温度范围非常宽,且体积小,

电子温度计说明书教学内容

电子温度计说明书

精品文档 详细资料 详细资料 数字显示干湿温度计,数字干湿温度计,电子干湿温度计,数显干湿温度计,液晶显示干湿温度计,大屏幕干温计 大屏幕电子温度计_大屏幕电子温度计批发_大屏幕电子温度计价格_HTC-1大屏幕显示温湿度计数字显示干湿温度计价格,数字干湿温度计价格,电子干湿温度计价格,数显干湿温度计价格 婴儿房温度计价格,婴儿房用数字显示温度计价格,婴儿房用数字显示温湿度计,儿童房数字温湿度计表价格 婴儿房温度表,婴儿房温度计,婴儿房用数字显示温度计,婴儿房用数字显示温湿度计,儿童房数字温湿度计表 产品规格: 温度测量范围:-50℃~+70℃(-58℉~+158℉) 温度测量精度:±1℃(1.8℉) 温度分辨率:0.1℃(0.2℉) 温度测量范围:20%RH~99%RH 湿度测量精度:±5%RH 温度分辨率:1% 使用电池:AAA 1.5V(低功耗) 产品尺寸:100*108*20mm 产品质量:160g 基本功能: 1、温度/湿度显示 2、℃/℉温度切换显示 3、/最低温度记忆功能 4、12/24小时制时钟 5、整点报时功能 6、每日闹钟功能 6、日历显示功能 具体操作方法: 1、依机背指示方向推开电池门,取出电池隔片,然后装回电池门,该机即可用。 2、按键功能:(MODE)切换时钟与闹钟显示模式/设定当前时间、闹钟、12或24小时制、日期(ADJ)调整被设项目的数值;(MEMORY)显示记忆中的/最低温湿度值/清除记忆的/最低温湿度值;(℃/oF)切换温度单位以℃(摄氏度)或oF(华氏度)显示;(RESET)清除所有设定/记忆值,返回初始状态。 3、在初始状态下按住(MODE)1秒,当前时间的分钟数开始闪动,按(ADJ)可以调节分钟数,连续按(MODE)可以分别设定“时钟”、“12/24”、“月(M)”、“日(D)” 4、在当前时钟模式下,(时钟与分钟之间的两点每秒闪动一次)切换显示为闹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由电路板画电路图方法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2—10—09 作者简介:张治中(1948—),男,陕西澄城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信息中心副教授Λ 由电路板画电路图方法的研究 张治中,曾联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信息中心,广东佛山528000) 摘 要:文章介绍了利用扫描仪和Pho to shop 、P ro tel 两种工具软件,在电脑上绘制双面印刷电路板的电路图的方法和步骤Λ 关键词:无图纸;双面印刷电路板;绘制电路图 中图分类号:O 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03)02—0016—03 On the Com puter D raw Bluepr i n t for PCB ZHAN G Zh i 2zhong ,ZEN G L ian 2m ing (Info r m ati on Center ,Fo shan U niversity ,528000Fo shan ,Ch ina ) Abstract :T h is paper exp lains the m ethod and p rocedures of the computer draw bluep rint fo r PCB by using scanner ,Pho to shop softw are and P ro tel softw are . Key W ords :absence of bluep rint ;double side PCB ;bluep rint draw ing 在分析或维修电子仪器设备、电子电器、计算机电路、网络设备等各种电路时,经常会碰到需要印刷电路板的电原理图,以便获知信号在电路中的各种响应、流向和波形变化以及输入输出的接口格式等数据Λ但是,往往因没有电原理图而困扰.有的是因为供应商不予提供,有的因电路太复杂(如计算机主板)无法印刷,有的因使用者丢失或不在手边,这就给科技工作者带来很大的麻烦Λ如何通过印刷电路板绘出电路原理图就成为科技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Λ本人将扫描仪和Pho to 2shop 、P ro tel 两种软件相结合,绘制出了双面印刷电路板的电原理图,效果理想Λ 其基本过程是:先将双层印刷电路板放在扫描仪上分别对正反两面进行扫描,得到两幅图形文件,图形文件格式可以保存为通用格式(如j peg ,gif ,ep s ,bmp ,tif 等),然后通过图形软件如Pho to shop 将其进行局部或整体的处理,如锐化、旋转、缩放、切边、修整,并利用层(L ayer )使电路板的正反两面图形合并在一个文件中,使其成为一个图形文件的两个层,转换成对一个文件的两个层(两个层必须保持可见)进行处理,调节不透明属性(Opacity )使上下层合并成可视的能同时反映正反电路图完整走向的图形,以通用格式文件保存Λ分析时调出图形,就可自由的观察印刷电路板的连线情况,亦可放大观察一些细微部位,如故障电路板的烧毁的连线、烧焦的发黄基板、焊点的裂缝或虚焊的焊点以及元器件的变化Λ观察或分析双层电路板尤其方便,可以激活单面观察,亦可双面观察Λ单面观察分析各方面的连接或变化,双面观察可分析两层之间的连接情况Λ通过调节透明度,使对齐重叠的上下两面同时可以看清楚,这时上下两层的元件和连线一一对应,一目了然Λ可以合并图层存盘保存,以便日后随时分析使用,亦可打印输出Λ 现以打印机接口电路板为例说明电路板画电路图的一般步骤Λ 1 扫描印刷电路板 使用扫描仪扫描文件的步骤为: (1)安装Pho to shop 软件和扫描仪; (2)将要扫描的实物如电路板安放在扫描仪的扫描玻璃面上,放好后盖好扫描仪盖面; (3)运行Pho to shop ,打开F ile →Inpo rt →Tw ain ,选择300D P I 分辨率,采用R GB 彩色支持开始扫描,扫描前还可以选择扫描的范围Λ (4)因为电路板电路绘制的需要,所以还需对电路板的反面进行另一次扫描,扫描时的设置和正面的设置保持一致,这一点非常重要且必须保证,因为它涉及到下一步正反两面电路的对接问题Λ 2003年3月第18卷第2期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W einan T eachers Co llege M arch 2003V o l .18 N o 12

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一.课题选择 随着时代的发展,控制智能化,仪器小型化,功耗微量化得到广泛关注。单片机控制系统无疑在这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单片机的应用系统设计业已成为新的技术热点,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可广泛应用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二.设计目的 1.理解掌握51单片机的功能和实际应用。 2.掌握仿真开发软件的使用。 3.掌握数字式温度计电路的设计、组装与调试方法。 三.实验要求 1.以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组成一个数字式温度计。 2.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为检测器件,进行单点温度检测。 3.温度显示采用4位LED数码管显示,三位整数,一位小数。 四.设计思路 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STC89C51RC单片机为核心器件。 2.温度检测采用DS18B20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为P 3.6引脚。 3.采用usb数据线连接充电宝供电,接电后由按钮开关控制电路供电。 硬件电路设计总体框图为图1: 五.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功能 1.主控制器 单片机STC89C51RC具有低电压供电和体积小等特点,有40个引脚,其仿真图像如下图所示:

2.显示电路 显示电路采用4位共阳LED数码管,从P3口RXD,TXD串口输出段码。LED数码管在仿真软件中如下图所示: 3.温度传感器 DS18B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DS18B20的性能特点如下: 1.独特的单线接口仅需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讯。 2.简单的多点分布应用。 3.无需外部器件。 4.可通过数据线供电。 5.零待机功耗。 6.测温范围-55~+125摄氏度。 其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电子温度计说明书

详细资料 详细资料 数字显示干湿温度计,数字干湿温度计,电子干湿温度计,数显干湿温度计, 液晶显示干湿温度计,大屏幕干温计 大屏幕电子温度计_大屏幕电子温度计批发_大屏幕电子温度计价格_HTC-1 大屏幕显示温湿度计数字显示干湿温度计价格,数字干湿温度计价格,电子干湿 温度计价格,数显干湿温度计价格 婴儿房温度计价格,婴儿房用数字显示温度计价格,婴儿房用数字显示温 湿度计,儿童房数字温湿度计表价格 婴儿房温度表,婴儿房温度计,婴儿房用数字显示温度计,婴儿房用数字显示温湿度计,儿童房数字温湿度计表 产品规格: 温度测量范围:-50℃~+70℃(-58℉~+158℉) 温度测量精度:±1℃(1.8℉) 温度分辨率:0.1℃(0.2℉) 温度测量范围:20%RH~99%RH 湿度测量精度:±5%RH 温度分辨率:1% 使用电池:AAA 1.5V(低功耗) 产品尺寸:100*108*20mm 产品质量:160g 基本功能: 1、温度/湿度显示 2、℃/℉温度切换显示 3、/最低温度记忆功能 4、12/24小时制时钟 5、整点报时功能 6、每日闹钟功能 6、日历显示功能 具体操作方法: 1、依机背指示方向推开电池门,取出电池隔片,然后装回电池门,该机即可用。 2、按键功能:(MODE)切换时钟与闹钟显示模式/设定当前时间、闹钟、1 2或24小时制、日期(ADJ)调整被设项目的数值;(MEMORY)显示记忆中的/最低温湿度值/清除记忆的/最低温湿度值;(℃/oF)切换温度单位以℃(摄氏度)或oF(华氏度)显示;(RESET)清除所有设定/记忆值,返回初始状态。 3、在初始状态下按住(MODE)1秒,当前时间的分钟数开始闪动,按(ADJ)可以调节分钟数,连续按(MODE)可以分别设定“时钟”、“12/24”、“月(M)”、“日(D)” 4、在当前时钟模式下,(时钟与分钟之间的两点每秒闪动一次)切换显示为闹钟模式(时钟与分钟之间的两点不闪动),此时按(ADJ)可以切换“闹钟”

PCB电路板原理图的设计步骤

PCB电路板原理图的设计步骤 PCB从单层发展到双面、多层和挠性,并且仍旧保持着各自的发展趋势。由于不断地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不断缩小体积、减少成本、提高性能,使得印刷板在未来设备的发展工程中,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那 么PCB是如何设计的呢?看完以下七大步骤就懂啦! 1、前期准备 包括准备元件库和原理图。在进行PCB设计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原理图SCH 元件库和PCB元件封装库。PCB元件封装库最好是工程师根据所选器件的标准尺寸资料建立。原则上先建立PC的元件封装库,再建立原理图SCH元件库PCB元件封装库要求较高,它直接影响PCB的安装;原理图SCH元件库要求相对宽松,但要注意定义好管脚属性和与PCB元件封装库的对应关系。 2、PCB结构设计 根据已经确定的电路板尺寸和各项机械定位,在PCB设计环境下绘制PCB

板框,并按定位要求放置所需的接插件、按键/开关、螺丝孔、装配孔等等。充分考虑和确定布线区域和非布线区域(如螺丝孔周围多大范围属于非布线区域)。 3、PCB布局设计 布局设计即是在PCB板框内按照设计要求摆放器件。在原理图工具中生成网络表(Design→Create Netlist),之后在PCB软件中导入网络表(Design →Import Netlist)。网络表导入成功后会存在于软件后台,通过Placement操作可以将所有器件调出、各管脚之间有飞线提示连接,这时就可以对器件进行布局设计了。 PCB布局设计是PCB整个设计流程中的重要工序,越复杂的PCB板,布局的好坏越能直接影响到后期布线的实现难易程度。布局设计依靠电路板设计师的电路基础功底与设计经验丰富程度,对电路板设计师属于较高的要求。初级电路板设计师经验尚浅、适合小模块布局设计或整板难度较低的PCB布局设计任务。 4、PCB布线设计

基于单片机温度计

单片机温度计 学院机械学院 班级 11机自创新1班 姓名安祥乐 学号 1110100221

摘要 (3) 1、引言 (3) 2 设计内容及性能指标 (4) 3 系统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 (4) 3.1 主控制器模块 (4) 3.2 温度测量 (4) 3.3 设置温度 (5) 3.3 显示模块 (5) 3.4 电源选取 (6) 4 系统器件选择 (6) 5 硬件实现及单元电路设计 (7) 5.1 主控制模块 (7) 5.2 显示模块电路 (7) 5.3 数码管显示驱动电路 (8) 图6 驱动电路 (8) 5.4 温度传感器(DS18B20)电路 (8) 5.4.1 DS18B20基本介绍 (8) 5.4.2 DS18B20控制方法 (9) 5.4.3 DS18B20供电方式 (9) 6 系统软件设计 (10) 6.1 程序结构分析 (10) 6.2 系统程序流图 (10) 6.2.1 DS18B20初始化程序流程图 (11) 6.2.2 读温度子程序流程图 (12) 7 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12) 7.1 安装步骤 (12) 7.2 电路的调试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1 整体电路原理图 (13) 附录2 部分源程序 (14)

单片机温度计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各部分的电路也一一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控制,也可以当作温度处理模块嵌入其它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DS18B20与STC89C52结合实现最简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的控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显示;STC89C52;DS18B20; 1、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各种信息参数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要求都有了几何级的增长,而如何准确而又迅速的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受制于现代信息基础的发展水平。在三大信息信息采集(即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中,传感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尤其是温度传感器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已经引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人民的生活与环境的温度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度,在农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测量温度的关键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 ②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 ③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 目前的智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的结晶,特点是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传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温度传感器正在基于单片机的基础上从模拟式向数字式,从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并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本文将介绍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结构特征及控制方法,并对以此传感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器构成的数字温度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程序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其具有读数方便,方便控制,输

(完整版)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

硬件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课题:数字温度计 班级: 作者: 学号: 指导老师: 课设评价: 课设成绩:

目录 一.需求分析 (1) 二.概要设计 (1) 三.硬件电路设计 (3) 四.系统软件设计 (5) 五.软件仿真 (8) 六.实际连接与调试 (9) 七.本次课设的收获与感受 (11) 附录(程序源代码) (12)

一.需求分析 功能要求: 测量环境温度,采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量,用数码管显示温度值。 设计要求: (一)功能要求 (1) 由4位数码管显示当前温度。 (2) 具备报警,报警门限通过键盘设置。 (3) 精度为0.5℃。 (二)画出参考的电路原理图 (三)画出主程序及子程序流程图、画出MCS51内部RAM分配图,并进行适当地解释。 (四)写出实现的程序及实现过程。并进行适当地解释说明。 二.概要设计 (一)方案选择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进而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二)系统框图 该系统可分为以下七个模块: (1)控制器:采用单片机STC89C52对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 (2)温度采集:采用DS18B20直接向控制器传输12位二进制数据; (3)温度显示:采用了4个LED共阴极七段数码管显示实际温度值; (4)门限设置:主要实现模式切换及上下门限温度的调节; (5)报警装置:采用发光二极管进行报警,低于低门限或高于高门限均使其发光; (6)复位电路:对整个系统进行复位; (7)时钟振荡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钟周期。

原理图和PCB的设计规范

一.PCB设计规范 1、元器件封装设计 元件封装的选用应与元件实物外形轮廓,引脚间距,通孔直径等相符合。元件外框丝印统一标准。 插装元件管脚与通孔公差相配合(通孔直径大于元件管脚直径8-20mil),考虑公差可适当增加。建立元件封装时应将孔径单位换算为英制(mil),并使孔径满足序列化要求。插装元件的孔径形成序列化,40mil以上按5mil递加,即40mil,45mil,50mil……,40mil以下按4mil递减,即36mil,32mil,28mil……。 2、PCB外形要求 1)PCB板边角需设计成(R=1.0-2.0MM)的圆角。 2)金手指的设计要求,除了插入边按要求设计成倒角以外,插板两侧边也应设计成(1-1.5)X45度的倒角或(R1-1.5)的圆角,以利于插入。 1.布局 布局是PCB设计中很关键的环节,布局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布通率,性能的好坏,设计的时间以及产品的外观。在布局阶段,要求项目组相关人员要紧密配合,仔细斟酌,积极沟通协调,找到最佳方案。 器件转入PCB后一般都集中在原点处,为布局方便,按合适的间距先把 所有的元器件散开。 2)综合考虑PCB的性能和加工效率选择合适的贴装工艺。贴装工艺的优先顺序为: 元件面单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元件面插装,焊接面贴装一次波峰成形); 元件面双面贴装→元件面插贴混装→焊接面贴装。 1.布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遵照“先固后移,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局原则,即有固定位 置,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

2.布局中应该参考原理图,根据重要(关键)信号流向安排主要元器 件的布局。 3.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 过孔尽可能少;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低电压,小电流弱信号完全分开; 模拟与数字信号分开。 4.在满足电器性能的前提下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美观整齐的标 准优化布局。 5.如有特殊布局要求,应和相关部门沟通后确定。 2.布局应满足的生产工艺和装配要求 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可测试性,保持良好的可维护性,在布局时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 元器件安全间距(如果器件的焊盘超出器件外框,则间距指的是焊盘之 间的间距)。 1.小的分立器件之间的间距一般为0.5mm,最小为0.3mm,相邻器件 的高度相差较大时,应尽可能加大间距到0.5mm以上。如和IC (BGA),连接器,接插件,钽电容之间等。 2.IC、连接器、接插件和周围器件的间距最好保持在1.0mm以上, 最少为0.5mm,并注意限高区和禁止摆放区的器件布局。 3.安装孔的禁布区内无元器件。如下表所示 4.高压部分,金属壳体器件和金属件的布局应在空间上保证与其它 器件的距离满足安规要求。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毕业设计

- - -.. XX大学毕业设计 指导老师肖兴达 09电气一班 叶彬彬 2011/12/27 2009061111 目录 1设计内容及性能指标 (3) 2系统框架 (4) 3系统器件选择 (5) 3.1单片机的选择 (5) 3.289S51引脚介绍 (5) 3.3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6) 4硬件设计电路 (13)

4.1显示电路 (14) 4.2温度检测电路 (14) 4.3温度报警电路 (16) 5软件设计 (17) 5.1概述 (17) 5.2主程序模块 (17) 5.3各模块流程设计 (18) 6.源程序 (22) 附录1:参考文献 (34) 附录2:元件清单 (35) 附录3:电气原理图 (36)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单片机已经在测控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设计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X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S51,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LC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 关键词AT89S51 单片机传感器DS18B20 1 设计内容及性能指标 本设计主要是介绍了单片机控制下的温度检测系统,详细介绍了其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对其各功能模块做了详细介绍,其主要功能和指标如下: ●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某一点环境温度 ●测量X围为-50℃~+150℃,精度为±0.5℃ ●用液晶进行实际温度值显示 ●能够根据需要方便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 2系统框架 采用数字温度芯片DS18B20 测量温度,输出信号全数字化。便于单片机处理及控制,省去传统的测温方法的很多外围电路。且该芯片的物理化学性很稳定,它能用做工业测温元件,此元件线形较好。在0—100 摄氏度时,最大线形偏差小于1 摄氏度。DS18B20 的

PCB电路板设计的一般规范步骤

PCB设计步骤 一、电路版设计的先期工作 1、利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原理图,并且生成对应的网络表。当然,有些特殊情况下,如电路版比较简单,已经有了网络表等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原理图的设计,直接进入PCB设计系统,在PCB设计系统中,可以直接取用零件封装,人工生成网络表。 2、手工更改网络表将一些元件的固定用脚等原理图上没有的焊盘定义到与它相通的网络上,没任何物理连接的可定义到地或保护地等。将一些原理图和PCB封装库中引脚名称不一致的器件引脚名称改成和PCB封装库中的一致,特别是二、三极管等。 二、画出自己定义的非标准器件的封装库 建议将自己所画的器件都放入一个自己建立的PCB库专用设计文件。 三、设置PCB设计环境和绘制印刷电路的版框含中间的镂空等 1、进入PCB系统后的第一步就是设置PCB设计环境,包括设置格点大小和类型,光标类型,版层参数,布线参数等等。大多数参数都可以用系统默认值,而且这些参数经过设置之后,符合个人的习惯,以后无须再去修改。 2、规划电路版,主要是确定电路版的边框,包括电路版的尺寸大小等等。在需要放置固定孔的地方放上适当大小的焊盘。对于3mm的螺丝可用6.5~8mm的外径和3.2~3.5mm内径的焊盘对于标准板可从其它板或PCB izard中调入。 注意:在绘制电路版地边框前,一定要将当前层设置成Keep Out层,即禁止布线层。 四、打开所有要用到的PCB库文件后,调入网络表文件和修改零件封装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网络表是PCB自动布线的灵魂,也是原理图设计与印象电路版设计的接口,只有将网络表装入后,才能进行电路版的布线。 在原理图设计的过程中,ERC检查不会涉及到零件的封装问题。因此,原理图设计时,零件的封装可能被遗忘,在引进网络表时可以根据设计情况来修改或补充零件的封装。 当然,可以直接在PCB内人工生成网络表,并且指定零件封装。 五、布置零件封装的位置,也称零件布局 Protel99可以进行自动布局,也可以进行手动布局。如果进行自动布局,运行"Tools"下面的"Auto Place",用这个命令,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布线的关键是布局,多数设计者采用手动布局的形式。用鼠标选中一个元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住这个元件到达目的地,放开左键,将该元件固定。Protel99在布局方面新增加了一些技巧。新的交互式布局选项包含自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