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质量与标准化精选(最新)

军工质量与标准化精选(最新)
军工质量与标准化精选(最新)

军工质量与标准化精选(最新)

GJ0.1《GJB0.1-2001 军用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写规定》

GJ0.2《GJB0.2-2001 军用标准规范编写规定》

GJ0.3《GJB0.3-2001 军用标准文件编制工作导则:出版印刷规范》

GJ2A《GJB/Z 2A-2006 K 厂(所)际质量保证体系工作指南》

GJ23《GJB/Z23-1991 可靠性和维修性工程报告编写一般要求》

GJ35《GJB/Z35-1993 元器件降额准则》

GJ57《GJB/Z57-1994 维修性分配与预计手册》

GJ69Z《GJB/Z69-1994 军用标准的选用和剪裁导则》

GJ72《GJB/Z72-1995 可靠性维修性评审指南》

GJ91《GJB/Z91-1997 维修性设计技术手册》

GJ106A《GJB/Z106A-2005 K 工艺标准化大纲编制指南》

GJ108A《GJB/Z 108A-2006 电子设备非工作状态可靠性预计手册》

GJ113《GJB/Z113-1998 标准化评审》

GJ114A《GJB/Z114A-2005 K 产品标准化大纲编制指南》

GJ127A《GJB/Z127A-2006 Z 装备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应用指南》

GJ139《GJB/Z 139-2004 数据标准化管理规程》

GJ145Z《GJB/Z145-2006 Z 维修性建模指南》

GJ147Z《GJB/Z147-2006 Z 装备综合保障评审指南》

GJ151Z《GJB/Z151-2007 Z 装备保障方案和保障计划编制指南》

GJ179A《GJB179A-1996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GJ201《GJB/Z 201-2001 K 军事装备和设施的人机工程设计手册》

GJ213《GJB/Z213-2002 军工企业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指南》

GJ220《GJB/Z220-2005 军工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

GJ299C《GJB/Z 299C-2006 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

GJ368B《GJB368B-2009 Z 装备维修性工作通用要求》

GJ450A《GJB 450A-2004 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GJ451A《GJB451A-2005 Z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

GJ467A《GJB467A-2008 K 生产提供过程质量控制》

GJ546B《GJB546B-2011 Z 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

GJ571《GJB571A-2005 K 不合格品管理》

GJ726A《GJB726A-2004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

GJ768A《GJB/Z768A-1998 故障树分析指南》

GJ813《GJB813-1990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和可靠性预计》

GJ832A《GJB832A-2005 军用标准文件分类》

GJ841《GJB841-1990 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GJ899A《GJB899A-2009 Z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GJ900A《GJB 900A-2012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GJ907A《GJB 907A-2006 K 产品质量评审》

GJ908A《GJB908A-2008 K 首件鉴定》

GJ909《GJB909-1990 关键件和重要件的质量控制》

GJ939《GJB939-1990 外购器材的质量管理》

GJ1317AK《GJB1317A-2004 K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GJ1317AZ《GJB1317A-2006 Z 军用检定规程和校准规程编写通用要求》

GJ1330《GJB 1330-1991 军工产品批次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

GJ1371《GJB1371-1992 装备保障性分析》

GJ1378Z《GJB1378A-2007 Z 装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

GJ1391Z《GJB/Z1391-2006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指南》

GJ1404《GJB1404-1992 器材供应单位质量保证能力评定》

GJ1405A《GJB1405A-2006 Z 装备质量管理术语》

GJ1406《GJB1406A-2005 K 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

GJ1407《GJB1407-1992 可靠性增长试验》

GJ1442A《GJB 1442A-2006 K 检验工作要求》

GJ1452《GJB1452A-2004 大型试验质量管理要求》

GJ1686A《GJB1686A-2005 Z 装备质量信息管理通用要求》

GJ1687A《GJB/Z 1687A-2006K 军工产品承制单位内部质量审核指南》

GJ1712《GJB1712-1993 军工产品承制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的审核》

GJ1775《GJB1775-1993 装备质量与可靠性信息分类和编码的通用要求》

GJ1776《GJB 1776A-1999 军用主题词表编制规则》

GJ1909A《GJB 1909A-2009 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论证》

GJ2072《GJB2072-1994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

GJ2102《GJB2102-1994 合同中质量保证要求》

GJ2366A《GJB2366A-2007 试制过程的质量控制》

GJ2547A《GJB 2547A-2012 装备测试性工作通用要求》

GJ2649《GJB2649A-2011 Z 军用电子元件失效率抽样方案和程序》

GJ2683《GJB2683-1996 影响运输性、包装和装卸设备设计的产品特性》

GJ2712A《GJB2712A-2009 Z 装备计量保障中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GJ2715A《GJB2715A-2009 Z 军事计量通用术语》

GJ2739A《GJB2739A-2009 Z 装备计量保障中量值的溯源与传递》

GJ2749《GJB/J2749-1996 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

GJ2961《GJB2961-1997 修理级别分析》

GJ3554《GJB 3554-1999 车辆系统质量与可靠性信息分类和编码要求》

GJ3585《GJB3585-1999 有线测量及数据处理》

GJ3649《GJB3649-1999 军品价格审查程序》

GJ3677A《GJB3677A-2006 Z 装备检验验收程序》

GJ3711《GJB3711-1999 机要装备定型试验规程》

GJ3756《GJB3756-1999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及评定》

GJ3837《GJB3837-1999 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要求》

GJ3872《GJB3872-1999 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

GJ3885A《GJB3885A-2006 Z 装备研制过程质量监督要求》

GJ3886A《GJB3886A-2006 Z 军事代表对承制单位型号研制费使用监督要求》 GJ3887A《GJB3887A-2006 Z 军事代表参加装备定型工作程序》

GJ3898A《GJB3898A-2006 Z 军事代表参加装备采购招标工作程序》

GJ3899A《GJB 3899A-2006 Z 大型复杂装备军事代表质量监督体系工作要求》 J3900A《GJB3900A-2006 Z 装备采购合同中质量保证要求的提出》

GJ3916A《GJB3916A-2006 Z 装备出厂检查、交接与发运质量工作要求》

GJ3919A《GJB 3919A-2006 封存生产线质量监督要求》

GJ3920A《GJB 3920A-2006 装备转厂、复产鉴定质量监督要求》

GJ4041《GJB 4041-2000 航天用电子元器件质量控制要求》

GJ4050《GJB4050-2000 武器装备维修器材保障通用要求》

GJ4442《GJB 4442-2002 进口军用航空产品检验验收规程》

GJ5252A《GJB 5252A-2012 目标与环境特性数据入库要求》

GJ5296《GJB5296-2004 多余物控制要求》

GJ5348《GJB5348-2004 国防科技工业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GJ5423《GJB5423-2005 K 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测量》

GJ5707《GJB5707-2006 Z 装备售后技术服务质量监督要求》

GJ5708《GJB5708-2006 Z 装备质量监督通用要求》

GJ5709《GJB5709-2006 Z 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要求》

GJ5710《GJB5710-2006 Z 装备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要求》

GJ5711《GJB5711-2006 Z 装备质量问题处理通用要求》

GJ5712《GJB5712-2006 Z 装备试验质量监督要求》

GJ5713《GJB5713-2006 Z 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要求》

GJ5714《GJB5714-2006 Z 外购器材质量监督要求》

GJ5715《GJB 5715-2006 Z 引进装备检验验收要求》

GJ5733《GJB 5733-2006 军事装备运输性基本要求》

GJ5852《GJB5852-2006 Z 装备研制风险分析要求》

GJ6000《GJB6000-2001 标准编写规定》

GJ6387Z《GJB6387-2008 Z 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专用规范编写规定》

GJ6463K《GJB6463-2008 K 理化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J6464K《GJB6464-2008 K 质量工程技术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J6465K《GJB6465-2008 K 计量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J6478K《GJB6478-2008 K 火工品可靠性计量-计数综合评估方法》

GJ6540《GJB 6540-2008 军品成本管理要求》

GJ6852Z《GJB6852-2009 Z 航空装备寿命管理要求》

GJ7504Z《GJB7504-2012 Z电磁辐射对军械危害试验方法》

GJ7686《GJB 7686-2012 装备保障性试验与评价要求》

GJ9000A《GJB/Z9000A、9001A、9004A-200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合订本) GJ9001B《GJB9001B-2009 Z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15481《GJB15481-2001 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通用要求》

GJ17024《GJB17024-2005 K 合格评定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

GJ20358《GJBz 20358-97 军工产品成品检验验收程序》

HB168《HB/Z168-1990 民用航空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编写指南》

HB169《HB/Z169-1990 民用航空产品制造符合性检查指南》

HB214.3《HB/Z214.3-1992 航空产品可靠性增长试验》

HB221《HB/Z221-1992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与管理》

H271《HB/Z271-1995 质量计划编制指南》

H275《HB/Z275-1995 民用航空产品首件检验》

H279《HB/Z279-1995 质量体系文件审查的指南》

HB299《HB/Z299-1997 航空产品质量审核》

H6142《HB 6142-1999 航空工业标准制定、更改和废止的程序和要求》

H7129《HB7129-1994 产品质量记录管理》

H7135《HB7135-1995 校准系统要求》

HB7478《HB7478-1996 航空装备失效分析人员资格鉴定》

HB7592《HB7592-1998 飞机非电子系统可靠性增长的试验方法》

HB7662《HB7662-1999 民用航空产品供应商质量保证要求》

HB9100《HB 9100-2012 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HB9101《HB9101-2007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

HB9103《HB9103-2007 关键特性的波动管理》

HB9107《HB 9107-2012 航空企业直接交付授权指南》

HB9110《HB 9110-2012 航空维修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HB9114《HB 9114-2012 航空企业直接发货指南》

HB9131《HB 9131-2012 航空不合格品的文件要求》

HB9132《HB9132-2007 用于零件标记的DATA MATRIX码的质量要求》

QJ1317《QJ 1317A-2005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类及代码》

QJ1556B《QJ1556B-2008 元器件质量可靠性信息采集卡填写规定》

QJ2227A《QJ 2227A-2005 航天元器件有效贮存期和超期复验要求》

QJ2867A《QJ2867A-2008 危险点控制管理规定》

QJ2874《QJ 2874-1997 质量与可靠性信息库命名方法与代码》

QJ2935《QJ 2935-1997 随机数的产生及检验》

QJ2999《QJ 2999-1997 产品质量履历书的编写规定》

QJ3050A《QJ3050A-2011 航天产品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指南》

QJ3065.4《QJ3065.4-1998元器件筛选与复验管理要求》

QJ3065.5《QJ3065.5-1998元器件失效分析管理要求》

QJ3077《QJ3077-1999 工艺文件定型标准化要求》

QJ3081《QJ3081-1999 仪器仪表管理检查考核评定标准》

QJ3082《QJ3082-1999设备管理检查考核评定标准》

QJ3110《QJ3110-1999工厂安全性评价》

QJ3126A《QJ3126A-2008 航天软件产品保证要求》

QJ3179《QJ 3179-2003 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管理要求》

QJ3187《QJ 3187-2003 航天产品保证大纲编写指南》

QJ3200《QJ 3200-2004 航天产品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规定》

QJ3213《QJ 3213-2005 航天产品维修性设计与验证指南》

QJ3217《QJ 3217-2005 潜在分析方法和程序》

QJ3230《QJ 3230-2005 产品特性分类分析报告编写规定》

QJ3250《QJ 3250-2005 航天产品非工作状态可靠性设计与评价指南》

QJ3299《QJ3299-2008 航天工业危险源辨识指南》

QJ10016《QJ10016-2008 民用航天项目外协外购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WJ2417《WJ2417-1997 兵器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管理要求》

SJ10466.15《SJ/T10466.15-1994 不合格的控制指南》

SJ10466.16《SJ/T10466.16-1994 纠正措施指南》

SJ10466.20《SJ/T10466.20-1995 质量计划指南》

SJ20712《SJ20712-1998 计数检查单水平和多水平连续抽样检查和程序及表》

军工产品质量管理强化分析

军工产品质量管理强化分析 【摘要】军工产品的特性赋予其质量要有特殊的要求和内涵,本文分析了强化军工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对军品质量问题进行界定和分类,最后提出有效强化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军工产品;质量管理;强化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促进产品国内和国际市场融合的同时,也促使产品竞争的重心也从价格战和数量战转为质量大战。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我国企业产品应不断强化质量管理,以参与全球范围的质量竞争。军工产品或武器装备也不例外。担负着保卫国防历史使命的军工产品,在国际环境并不稳定时期,承担的责任更大。由于对军品需求“零缺陷”的特殊性,军品的质量管理更需要强化。 一、强化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的意义 1、复杂的周边环境迫切要求加强国防力量 自冷战结束至今,整个亚太地区乃至世界格局的安全战略形势都在不断演变,美国“911”后,演变的趋向更为复杂化。日本“军国主义”、朝鲜核实验、东盟的“逆裁军”以及美日和美韩军事同盟的建立,说明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安全战略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中国只有不断增加国防力量才是强国之本。 2、加强国防要求强化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军队现代化建设是加强国防力量的根本。军工产品肩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其特殊商品的特性赋予其质量要有特殊的要求和内涵,没有对抗价值的军品没有使用价值。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军品质量保证效果非100%,其使用价值瞬间消失,因此军品质量要做到零缺陷。我国正在加速建设装备信息化,实现军队武器装备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跨时代跃升,复杂变化的军事战略格局和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要求,都迫使质量成为军品的核心。 二、质量问题界定及分类 1、质量问题的界定 在《现役武器装备技术质量问题处置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装备因论证、研制、生产阶段存在技术、质量缺陷,导致使用中出现的故障、损伤或性能达不到战术技术指标等事件为质量问题。 2、质量问题的分类

XXX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质量手册(3c认证必备)

电机制造 有限公司 FY/QM 质量手册 (第 A/0 版) 文件编制 文件审核 文件批准 分发号

XX X X XX X X

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CNCA- 01C- 013:2007《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小功率电动机产品)要求,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特任命为我公司的CCC认证质量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的职责是: 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 强制性认证标志。 总经理: 20XX年XX月XX日

0. 1前言 本质量手册是本公司按ISO9001:2008标准,并结合本公司实际编写的,是本公司在质量工作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对内作为指导企业质量管理的准则,对外作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表述。包括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职能及有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描述,并经总经理签发,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 同时,由于本公司生产的电动机产品是国家实施CCC认证制度的产品,在本手册中又按:CNCA- 01C- 013:2007《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小功率电动机产品)要求,纳入了对CCC 认证产品的生产制造活动规范。因此,本手册也是本公司CCC认证质量保证的纲领性文件即 CCC认证产品质量保证手册。 鉴于本公司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经验及不可预见性,故对于本手册的修订在任何时候都是可能及必须的,欢迎各级人员提出自己对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为了更好的贯彻 GB/T19001 idtI 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特在管理层中任命 为公司的管理者代表及 CCC认证质量负责人,全权负责处理、协调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的各项事宜以及CCC认证事宜。 总经理: 20XX年XX月XX日

企业标准化体系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1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概要 学习材料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化工作以 及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管理机 构、职责、企业标准制定、实施以及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和采用 国际标准的要求。 一、原则和要求 、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管理标1 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包括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要求在内的 企业标准体系。 、运用最新技术和生产操作经验,不断地优化标准体系结构,淘

2 汰标准体系内低功能要素,增加、补充新的高功能要素,使标准 体系始终处于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最佳状态。 、在标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评价和确认,持续改进标准体3 系的有效性。评价和确认是推动体系运行和保持体系有效性的动 力所在。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其他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4 技术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 的基础。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充分满足其他管 理体系的要求。

二、目的 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有助于企业提高实施目标的效率。 对于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精分化、定量化、制定统一1. 的标准,促进技术进步和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实施和检查企业长远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性,并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内容 国标系列企业标准是各类企业建立企业标准的指导。 参照《企业标准体系要求》,建立以技术标准GB/T15496 体系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包括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要求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

军工产品软件质量管理规定

军工产品软件质量管理规定 【发布时间:2007-8-13 】 军工产品软件质量管理规定 2006年06月19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军工产品型号计算机软件(以下简称软件)的质量管理,保证软件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军工产品型号中的计算机程序、相应的数据和文档(包括固件中的程序和数据)的开发、生产、使用和维护。 第三条软件开发应贯彻国家质量法规和标准,严格按软件工程化方法组织软件开发工作。 软件应作为型号配套产品,纳入型号研制计划和产品配套表。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型号行政指挥系统应将软件开发工作纳入型号研制计划,对人员、经费、进度和软件开发质量保障条件予以保证,并实行有效的管理。 第五条型号设计师系统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软件开发人员参与计算机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的制定、优选本型号所用的系列计算机、总线体制、程序设计语言、开发编译工具及运行环境,尽量使其统一; (二)严格按照软件工程要求进行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各阶段及时编制相应的文档; (三)组织实施软件配置管理; (四)组织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内部评审; (五)组织实施软件的测试工作,并配合软件的第三方测试。 第六条型号质量师系统或型号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软件质量保证大纲)和其它软件质量管理文件; (二)对软件开发过程实施过程控制和监督; (三)会签有关软件文档; (四)组织软件正式评审;

(五)建立问题报告制度,对软件故障实施归零管理; (六)组织软件验收。 第七条软件承制单位应健全本单位的软件质量保证体系,切实提高软件质量保证能力,培训软件人员,对软件开发中所需的条件予以保证,严格实施管理;在软件交付使用后,负责软件生产和使用维护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八条软件测评机构受型号和管理部门的委托进行独立的软件测试和评价,指导并监督型号软件测试工作。测评机构应严格按规定履行职责,保护被测方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对测试结果和评价结论负责,并向被测方提交完整的测试分析报告。 第三章质量保证要求 第九条型号研制应设专人负责软件技术抓总和管理工作。软件的设计、实现、测试工作应由不同人员承担。 第十条软件等级根据软件失效后对系统安全性和功能的不同影响程度予以确定,并实施软件的分等级管理。 第十一条软件开发各阶段应严格按有关标准或规范编制软件文档。 第十二条软件任务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软件测试和分析报告应进行正式评审。在阶段评审前应确定评审方式、内容、要求。在评审中对照评审提问单逐项评审并作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应进行分析并实施闭环管理。 第十三条软件配置管理按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进行。软件的基线和版本应在开发过程中按规定进行标识并实施控制。已归档软件的更改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更改后的软件应进行回归测试,重新归档。 第十四条软件应按有关标准或规范在不同的开发阶段完成相应的测试。 对影响系统安全性和关键功能的软件,应提交经授权的软件测评机构进行独立的测试和评价。 承担独立测试任务的机构应在需求分析阶段确定,软件承制单位按阶段向其提交相应的文档。 各级型号管理部门应将软件测试工作纳入型号研制计划,软件测试费用计入型号研制成本。 第十五条建立软件问题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软件的更改必须正确填写软件问题报告单和软件更改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记录、整理、分析软件的故障数据,采取纠正措施,实施闭环控制。对软件的问题和更改记录等信息应纳入型号的信息管理系统。 第十六条软件承制单位在选择分承制单位时,应考察分承制单位的软件开发和质量保证能力,对分承制单位提出软件质量保证要求,参加分承制单位的阶段评审,检查软件测试结果并参与验收测试,对提供的软件是否满足质量要求予以确认。 第四章过程控制 第十七条系统分析与软件定义阶段,应分析系统要求和运行环境,明确软件验收方法、确定软件等级,编制并正式评审软件任务书。 第十八条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应确定软件的功能、性能、数据结构需求和接口要求,编写需求规格说明,进行危害性分析以确定软件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准则,选用设计规范,并生成软件的系统测试计划。需求规格说明应进行正式评审。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适用)

本标准。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 15796 企业标准体系 GB/T 15497 企业标准体系 GB/T 15498 企业标准体系 GB/T 19273 企业标准体系 3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与任务 3.1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要求 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评价与改进 3.1.1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每个企业的生产都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存在絮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约束条件, 而在企业内部各部门、 各环节之间又存在一 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整体, 所有这些外部约束和内部依存制约关系, 只有通过制定和 实施一整套标准(包括偶国家、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及企业工作标准) 才能实现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和内部的协调, 从而建立起最佳生产经营秩序。 通过制定企业 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使企业科学化、有序化、规范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因此企业标准 化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 3.2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3.2.1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322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3.2.3实施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强制标准坚决贯彻实施, 推荐性 标准一经采用应严格贯彻执行。 3.2.4企业的服务、运行、和物资采购、营销、设备、财务等工作应尽快纳入标准化轨道, 制定出积 极、可靠、有效的企业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并贯彻实施。 3.2.5应根据经营需要和企业标准体系提出的制修订标准项目做好规划和计划, 列出标准项 目名称。主要内容说明,工作进度、要求及负责起草的单位等。 326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应有计划和措施。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与任务、 人员素质与职责、企业标准化规划与 计划的管理、企业标准的制修订管理、企业标准体系总要求、 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管理、标准 实施监督、检查的管理、标准及标准化信息资料的管理、 际标准工作的管理、企业标准化成果给管理等规定。 企业标准化人员培训管理、采用国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的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 课程大纲 课程前言: 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自实施以来,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规范企业管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随着标准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标准化法的修订,原系列标准与当前企业标准化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已不相适应。为此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归口组织对该系列标准进行了修订,新系列国家标准已于2017年12月29日发布,将于2018年7月1日实施。 新系列国标包括:GB/T35778-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GB/T15496-2017《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15497-2017《企业标准体系产品实现》、 GB/T15498-2017《企业标准体系基础保障》、GB/T19273-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评价与改进》五项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突出了企业标准化改革与发展的新特点,更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系统理念,企业的主导性更强,结构更清晰,适用范围更广。新标准实施后将成为广大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性、系统性指导文件。 课程大纲: 第一章:标准化基础知识 1、什么是标准? 2、什么是标准化? 3、标准化的实质和目的是什么? 4、标准化的对象是什么? 5、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6、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7、标准化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8、制定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9、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什么? 10、什么是标准有效期? 11、我国标准分为几级? 12、我国各级标准分别由谁来制定? 13、什么是国家标准? 14、什么是行业标准? 15、什么叫地方标准? 16、标准的代号和编号组成如何? 17、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是如何划分的,哪些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18、什么叫推荐性标准?

军工产品质量保证大纲

军工产品质量保证大纲产品名称前颈筒、后颈筒、抽气装置螺帽及圆螺母 编制_______________ 校对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 军代室审签_________ 宝鸡力兴钛业有限公司

保存部门:生产技术部有效期:长期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大纲规定了对TC4军工产品(前颈筒、后颈筒、抽气装置螺帽及圆螺母)的制造过程进行策划和策划后输出产品的控制要求,旨在确定产品的实现过程,以确保军工产品满足合同要求,对后序的同类军工产品同样适用。 质量目标和要求 1、产品规格及数量见合同明细;产品的材质为TC4。 2、检验参照规范及标准 GJB1406A-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 GJB9001A-2001 标准和武器装备承制单位保密标准要求 GB/T3620.1-2007 (化学成份) GB/T16598-1996 (力学性能) GB5193-2007 A级合格(探伤要求) GJB9001B-2009 《质量体系文件》相关文件 宝鸡力兴钛业有限公司《技术作业文件汇编》 合同图纸相关的技术规范 三、实现过程 为实现上述质量目标和要求,需经过原料(海绵钛)采购、熔炼、 锻造、机加、质检等步骤来实现目标产品,严格按GJB9001A-2001 标准和武器装备承制单位保密标准要求控制。

1、钛锭熔炼 1.1配料:采用1级优质海绵钛,质管部检验合格后通知军代表检验、验证、签字方可使用,主要成份按下表要求控制: 落实结果:签名:日期: 1.2钛锭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技术作业文件汇编》中的“钛锭生产 过程作业指导书”执行,并认真填写“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工艺卡片”, 做好熔炼原始记录。成品钛锭按《技术作业文件汇编》中的“成品钛 锭检验制度”执行,钛锭化学成份检测结果应符合GB/T3620.1-2007 标准规定。 1.3对一次锭的要求:表面氧化物必须清理干净,冒口飞边应进行 平头见光处理。 1.4真空熔炼参数选择应符合下表

质量手册完全版

主题:质量手册目录章节号:无

主题:《质量手册》说明章节号:0.2 本《质量手册》阐明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法规和纲领性文件。它是依据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简称IS09001:2000)和《电子产品安全认证公司质量保证能力细则》,并结合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实际而确定。 本《质量手册》根据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第7章进行了删减,删减了如下过程: 第7.3章“设计和开发”,其原因是: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全部由瑞士总公司执行,本分公司只按照总公司的技术资料进行生产; 第7.5.4章“顾客财产”,其原因是: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不使用顾客提供的原物料或组件、包装材料、生产和测试设备、知识产权、技术图纸等财产; 增加了“产品安全和责任”要求

主题: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章节号:1.0 质量方针: 精心生产,讲究质量,不断进步,提供安全、实用、美观的产品质量目标: 1)生产过程不合格率:≤2%; 2)安全质量事故为:0次/年 3)成品合格率:≥99%; 4)客户投诉次数:≤6次/年; 总经理: 日期:2002年3月5日

质量手册 主题:组织结构章节号:1.0

主题: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章节号:3.0 说明:★表示主导职责 ◎表示辅助职责

主题:质量管理体系章节号:4.0 1.0目的:说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和文件的总体要求。 2.0范围:适用于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 3.0程序概要: 3.1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要求: 公司按照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电子产品安全认证公司质量保证能力细则》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保持和实施,并予以持续改进。 1.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并编制相应的程序文件,这些过程可以 是从识别客户需求到客户评定的大过程,也可以是具体过程的子过程;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对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第7章进行了删减,删减了如下过程: a)第7.3章“设计和开发”,其原因是: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开发 全部由瑞士总公司执行,本分公司只按照总公司的技术资料进行生 产; b)第7.5.4章“顾客财产”,其原因是: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不 使用顾客提供的原物料或组件、包装材料、生产和测试设备、知识产 权、技术图纸等财产; 2.明确规定过程的控制方法及过程的相互顺序和接口关系;通过识 别、确定、监控、测量分析等对过程进行管理; 3.对过程管理的目的是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 质量目标; 4.对过程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及采取改进措施,是为了实现所策 划的结果,并进行持续改进。 3.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总体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并坚持实施和持续改进。 3.2.1公司按照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适宜的文件以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3.2.2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如下: 质量手册第一阶 程序文件第二阶 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第三阶 技术标准、质量记录 a)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阐明公司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作为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纲领性文件,对质量体系各过程规定原则要求,质量手册应符合以下要求:—内容覆盖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包括或引用程序文件。 —概述质量体系文件结构。

企业标准体系的要求

GB/T 15496-2003(2003-09-15发布,2003-10-01实施)代替 GB/T 15496-1995 前言 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是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 ——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代替GB/T 15496-1995《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 本标准在修门"过程中考虑了与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等标准的有关要求,以便企业在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时能够更好地与这些管理体系相结合。 本标准包括了企业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和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要求,与GB/T 15496-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 标准名称的变化 将原标准名称《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更改为《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b) 结构和内容的变化 ——第4章将原标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改为“企业标准化工 作的基本要求”,并增加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和“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三条要求: ——第5章“企业标准体系”是原标准的第7章,增加了“图1 企业标准 体系组成形式”;在5.2中增加了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的要求; ——增加了第6章“机构、人员及培训”,将原标准第12章中的培训内容移到第6章中。删去了“企业标准化专兼职机构设置形式内容; ——增加了第8章“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和规划、计划”,这是将原标准第12章中的相关内容调整而来; ——增加了第9章“企业标准化信息”一章,并增加了“标准的网络服务系统”等内容; ——删去原标准的附录A,并将其有关内容制定为单独的标准——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协会企业标准化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企业标准化分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海尔集团、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分局、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华南、陈渭、高清火、张庆华、宋丰华、刘晓刚、赵祖明、吴楠、杨敏强、贾自力、徐新忠。 本标准199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JB 1330A-2019《军工产品批次管理的质量控制要求》解读

GJB 1330A-2019《军工产品批次管理的质量控制要求》 解读 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军工产品的生产更是精益求精,一些高端技术武器装备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技术系统复杂、装备精细、配套难、要求高,根据军工产品的特点,其生产不同于民营企业,不具备完全大规模、专业化的批量生产概念。 军工产品批次生产如何保证从生产设计到产品售后整个过程的质量,对于下批次改进产品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监督产品批次生产前的工作,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以及检验工作,关注施工工艺技术状态控制,加强原材料,元器件质量管理。同时对军工产品批生产运行环节的检查监督。 为了方便各环节工作的开展,相应的标准——GJB 1330-1991《军工产品批 于2019年12月8日发布,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今天就来为您解读这份新发布的标准,看看它的内容都有哪些变化~ 0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军工产品批次管理质量控制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军工产品生产阶段的批次管理,研制和使用阶段、维修过程以及军选民用产品的批次管理也可参照使用。 0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例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 571 不合格品管理 GJB 726 军工产品质量标志和可追溯性要求 GJB 1405A-2006 装备质量管理术语 03 术语和定义 3.1 批lot 生产批batch production 同一组织按照相同的技术文件,在生产条件稳定的状态下,一次投入或产出的一定数量的产品。 3.2 批量batch size、lot size

质量手册:关于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修改页

0 目录

01 关于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概况 本手册根据CNCA-01C-015:2001《电器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焊机》(以下简称“实施规则”),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编制。本质量手册符合“实施规则”的要求,是本公司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用以确保和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是本公司质量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本公司职工必须严格按本手册以及质量体系中其他文件规定的要求执行。 本质量手册也可作为对外提供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时使用。 质量手册及其管理 ㈠依据及意义: 本质量手册是依据“实施规则”而建立的,是本公司质量体系的基本纲领和行为准则。 ㈡编写及批准: 本手册由质量负责人制订,经总经理批准后以发布日期为生效日期。 ㈢分发及控制: ①本手册由品质部负责分发和控制,发放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并保存手册

的分发记录。 ②本手册受控发放范围是经总经理核准同意后的发放名单进行发放,若有顾客或其它 原因需要对外发放,则总经理同意后发放。 ③修改及作废: a.在手册使用其间,如有修改意见,各部门主管应汇总意见,及时反馈到办公室; 质量手册应每年的管理评审会议上得到评审,评价其适宜性、充分性及与“实施规则”的符合性;必要时对手册予以修改。 b.本手册的修改,必须经原核准者审批后方为有效。若需其他人员审核,则应确保 其得到相关背景资料。 c.本手册的修改以整章节修改的形式出现,由办公室从受控手册中收回已作废的文 件页经总经理核准后销毁,保留一份底稿并盖上“作废”章。 d.凡作修改的手册,必须由办公室在文件修改记录表中给予明确记载。 e.对非受控手册不予跟踪修改。 ④纪律及法律 a.本手册持有者要妥善保管,不得丢失,禁止私自外传、外借和赠送他人。调离本公 司时,必须归还品质部或办理交接手续。 b.本公司对本手册拥有知识产权,未经总经理的书面同意,任何单位、个人不得私自

企业标准体系建立

企业标准化建设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创新层出不穷,标准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日益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标准化工作不仅是企业实现现代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和基础工作。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标准体系,用标准化促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人员素质,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一、标准化概述 1.1标准化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1.2标准与标准化的定义 标准(Standard) 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

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企业标准(Enterprise standards) 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订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企业标准化(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订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标准分级 标准分类 按法律的约束力分类 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 标准化指导性文件

按标准化的对象特征和分类 1.3标准化的实质内容和主要目的 《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内容 《获得最佳秩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则是标准化的主要目的

军工产品质量控制

军工产品质量控制 摘要:军工生产活动必须全程秉持严格的质量控制指标,在此基础上实施效益和进度跨越。结合长期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按照零缺陷管理理念在生产质量管理的实施细节实现细化设计,充分调动员工的控制潜力,保证具体操作动作和业务素质水准的提升,进而维持产品检验的合格效率,尽量克制产业规划环节中的返工和返修现象,最终建立起高度稳定的产品质量检验体系,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军工产品;设计标准;制作流程;检验体系;质量控制 军工产品较民用产品来说质量效应意识更加深厚,尤其在定型产品队列中,质量水准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产业走向局势。在实际生产环节中,为了令产品质量达到军方的既定标准,要求内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全面的业务素质培训,包括技术状态规划、生产过程管理等细化内容要调理清晰,争取最大效益的扩散。 1.生产过程的控制 基于人工、机械等受控因素的交替运转形态,实际生产规划中要建立适当的调节系统,令各类元素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这是促进生产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承制单位利用工艺性质和现场生产条件进行规模设计,深度贯彻质量体系认证资料内涵,采取有效措施对细化误差予以改善。其中,关键部件的确定十分重要,结合明细表的汇总,实际工序内容存在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等隐患,因此关键件、工序的规划文件和现场实物要尽量标识清楚,保证综合状况的控制先机。具体流程包括实行关键工序的检验制度,对于不合格产品要立即进行隔离,并交由审理小组处理,杜绝擅自改动状况;发料行动要经过限额规划,确认数目核对清楚,避免任何丢失和混淆现象;后期的记录资料要完整收录,维持相关流程的可追溯特性。 2.试验活动质量管理 2.1.相关细节流程的管控 军工产品试验项目样式较多,整体实施周期较长,所谓的质量管理就是将各类细节任务梳理完整,同时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其具体过程分为准备活动、实施细节和后期总结三个阶段。在准备过程中,按照既定产品技术规范设置试验大纲,开始实施之前,要对系统运转的良好性能和软件安装调试功能等处理完备,一旦出现任务过于繁重的情况,为了维持工序的精准效能,可以配合周全的计划进行阶段监督。在实施环节中,管理主体要严格遵守大纲程序要领进行现场状况记录,相关人员保证全程跟踪的动力,及时对检验经验进行梳理,配合承制单位将细节质量问题清除。总结阶段就是对试验过程有关的数据实现分析和调节,给出客观评价结论。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成都国军标GJB9000认证国军标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成都国军标GJB9000认证国军标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引言 0. 1 总则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各种需求、具体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该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统一质量管理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注”是理解和说明有关要求的指南。 本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组织满足顾客、法规和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 本标准的制定已经考虑了GB/T 19000和GB/T 19004中所阐述的质量管理原则。 0. 2过程方法 本标准鼓励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为使组织有效运作,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输出的活动可视为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 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时,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a 理解并满足要求 b 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c 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d 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的过程 反映的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展示了4-8章中所提出的过程联系。这种展示反映了在规定输入要求时,顾客起着重要作用。对顾客满意的监视要求对顾客有关组织能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评价。该模式虽覆盖了本标准的所有要求,但却未详细地反映各过程。 注:此外,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的过程。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 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实施:实施过程。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0. 3与GB/T19004的关系 GB/T 19001和GB/T

军工产品产品证明书

文件号 密级: 产品证明书 共页 产品名称:产品代号:产品编号:研制阶段:承制单位:出所日期: 填写要求及使用说明 1. 产品证明书是描述产品质量、工作、保存等主要情况的文件,每个产品出所均需要备有一份产品证明书,并随产品流转。 2. 产品证明书也是产品检验、接收的依据之一。产品证明书未按要求填写时,接收单位可以拒收产品。 3. 产品质量及工作等相关情况均应及时、准确地记入产品证明书,并由相关人员签署。 4. 产品证明书的一切记录、签署均要求用黑色或蓝黑色水笔填写,要求字迹端正、清晰、易识别并不得任意修改。如需更改应由相关人员(单位)签章,同一处不允许重复更改。 5. 产品证明书应装订成册并编写页码,页码在每页右下角。当相关内容一页不够填写时可以续页, 目录 产品合格证明 页码: 产品配套汇总 填写:审核:页码:篇二:产品质量证明书篇三:军工产品软件质量管理规定 军工产品软件质量管理规定 【发布时间:2007-8-13 】 军工产品软件质量管理规定 2006年06月19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军工产品型号计算机软件(以下简称软件)的质量管理,保证软件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军工产品型号中的计算机程序、相应的数据和文档(包括固件中的程序和数据)的开发、生产、使用和维护。 第三条软件开发应贯彻国家质量法规和标准,严格按软件工程化方法组织软件开发工作。 软件应作为型号配套产品,纳入型号研制计划和产品配套表。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型号行政指挥系统应将软件开发工作纳入型号研制计划,对人员、经费、进度和软件开发质量保障条件予以保证,并实行有效的管理。 第五条型号设计师系统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软件开发人员参与计算机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的制定、优选本型号所用的系列计算机、总线体制、程序设计语言、开发编译工具及运行环境,尽量使其统一; (二)严格按照软件工程要求进行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各阶段及时编制相应的文档; (三)组织实施软件配置管理; (四)组织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内部评审;

质量手册

杭州华夏电气有限公司 Q/HX-QM-2013 分发号: 质量手册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版本号:A/0 受控号:持有者: 2015年1月1日发布 2015年3月1日实施杭州华夏电气有限公司

质量手册发布令 为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持续满足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根据GB/T 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低压电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标准,结合公司生产发展需要,编制了本《质量手册》,现予以批准颁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手册真实和充分地描述了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标准,本手册是公司实施质量管理和提供质量保证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而长期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和实现质量目标的基础文件。经过讨论、审核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必须深刻理解并认真贯彻执行。 我作为公司总经理郑重承诺: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负全责。 总经理: 2015年3月1日

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GB/T 19001-2008《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加强对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同志为我公司的管理者代表并履行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1)确保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分管副总裁报告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3)在整个组织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4)就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事宜对外联络。 总经理: 2015年3月1日

军工企业文化口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军工企业文化口号 篇一:军工质量文化宣传手册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质量就是胜利’、‘质量就是生命’的思想。强化质量责任制,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增强质量保证能力,提高装备可靠性水平,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军工科研生产的特点和军工质量文化的精髓 严肃认真、周到细致、 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质量方针 军工产品质量第一 军工产品形成过程中,始终要把质量放在首位,没有质

量就没有进度,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在质量与进度、质量与效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服从质量。 质量理念 质量是国防科技工业的生命; 质量是军工队伍素质的体现; 质量是装备研究成功的保证; 质量是战斗力; 对国家负责,为用户服务; 质量价值观 ●国家利益至上,局部服从全局 在军工产品科研生产中,为确保质量,应遵守个人、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遵守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遵守分系统服从总体的原则。●以需求为准则,追求用户满意质量始于用户需求,终于用户满意。以用户为关注焦点,才能研制生产出高质量且适用的产品,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 ●质量体现价值,质量创造价值 军工产品质量体现了综合国力,体现了国防科技工业高科技、高可靠的工 业化水平,体现了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同时,也实现了从事军工产品科研生产的全体员工报效祖国的人生价值。 质量道德观 ●诚实守信求真务实

有法必依,有错必认; 追求真知,立足实干; 说到做到,不惨虚假;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质量行为准则 ●照章办事,一次做对 照章办事是保证产品和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规章与标准源于实践,指导实践。遵章循法可以减少反复,保证一次把事情做对、做好。 ●严慎细实,缺陷为零 “严、慎、细、实”是针对军工产品的特殊性形成的工作作风。以严格、审慎、细致、扎实的科研作风,确保各行为环节准确无误。实现每个零部件、每道工序的“零缺陷”,才能确保最终产品的“一次成功”。 ●集中统一,大力协同 集中统一是针对武器装备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严密性而形成的运行方式。协同与配合是立足于全局,自觉服从整体,追求全系统高质量的保证。●预防为主,持续改进 预防为主是指产品研制生产应从源头抓起,从预研抓起,从隐患抓起,从基础抓起。加强早期投入,是军工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思想。经常审视自己的工作,及时发现不足和隐患是实施改进的前提。

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军工产品质量,依据有关军工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军工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督,适用本规定。 民用科研生产单位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提供的配套系统、设备、零部件和材料(以下简称配套产品),其质量监督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军工产品质量监督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增强质量监督的有效性,减少重复检查,减少承制单位的负担。 第四条军工产品质量监督应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检查制度,重大质量事故调查审查制度,以及通用零部件、元器件和原材料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以保证军工产品质量。 第五条国防科工委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在军工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军工产品研制生产中的质量违法行为,有权向国防科工委和国家有关部门举报。 国防科工委和国家有关部门应当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七条国防科工委对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军工产品质量法律、法规; (二)制定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的政策、规章、制度; (三)建立军工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体系; (四)确定军工产品质量监督工作重点,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五)按照规定组织调查、审查和处理重大军工产品质量事故; (六)建立和实行军工产品质量奖惩制度; (七)指导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技工业管理机构和军工产品承制单位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技工业管理机构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 (二)健全军工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系统; (三)制定军工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前言 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是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代替GB/T 15496-1995《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考虑了与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等标准的有关要求,以便企业在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时能够更好地与这些管理体系相结合。 本标准包括了企业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和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要求,与GB/T 15496-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 标准名称的变化 将原标准名称《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更改为《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b) 结构和内容的变化 ——第4章将原标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改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并增加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和“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三条要求: ——第5章“企业标准体系”是原标准的第7章,增加了“图1 企业标准体系组成形式”;在5.2中增加了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的要求; ——增加了第6章“机构、人员及培训”,将原标准第12章中的培训内容移到第6章中。删去了“企业标准化专兼职机构设置形式内容; ——增加了第8章“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和规划、计划”,这是将原标准第12章中的相关内容调整而来; ——增加了第9章“企业标准化信息”一章,并增加了“标准的网络服务系统”等内容; ——删去原标准的附录A,并将其有关内容制定为单独的标准——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协会企业标准化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企业标准化分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海尔集团、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分局、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华南、陈渭、高清火、张庆华、宋丰华、刘晓刚、赵祖明、吴楠、杨敏强、贾自力、徐新忠。 本标准199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