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卡片管理标准

工艺卡片管理标准

1 目的

工艺卡片是具有法规性质的公司级技术文件,对工艺卡片进行标准化的规范管理,严禁任何人随意修改或违反工艺卡片指标,是确保装置安全、优化生产的基本保障。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卡片的内容,修订与审批程序及检查与考核的方法。

本标准适应于分公司各生产及辅助生产单位。

3 内容

工艺卡片的内容一般包括:

原材料和产品主要性质和指标;

主要工艺操作控制指标;

动力参数指标;

说明栏(如操作指标是依据什么原料或多大处理量制订等)。

4 制订、修订与审批程序

工艺卡片要依据装置设计资料(包括改造设计资料数据)、安全规范、原料性质、产品方案及质量标准,并参照国内同类型装置先进指标进行制订和修订。工艺卡片由车间工艺技术员制订,车间主任审批后呈报上一级生产技术主管部门。公司直属车间的工艺卡片由公司生产处工艺科汇编成册后组织生产、开发、质量、机动、安全、环保部门审核会签,最后报公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以企业标准形式下发到各生产装置执行。二级单位生产装置的工艺卡片主要由二级单位生产(技术)科(部)组织受理,经二级单位生产、开发、质量、机动、安全、环保专业人员讨论,由二级单位生产(技术)科(部)长签字后报二级单位主管生产负责领导批准后形成标准执行,并报公司生产处备案。

工艺卡片每一个生产周期按工艺卡片制订程序进行一次审核和修订。对运行装置中途因工艺条件或方案的改变、设备状况的变化等需要修改的个别工艺指标,必须由车间工艺员填写《工艺卡片指标修改申请及通知单》,车间主任

审批后,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公司直属车间工艺卡片指标的中途修改上报公司生产处工艺科,工艺科再根据指标修改内容,送交相关部门会签和公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方为有效。二级单位装置主要工艺卡片指标的中途修改,经二级单位生产(技术)科(部)长和二级单位主管生产负责领导审核后,报生产处处长(或总工程师)审批后方为有效,并报公司生产处备案。获批准的“工艺卡片指标修改申请及通知单”,车间、公司生产处和二级单位生产(技术)科(部)均应分别存挡。车间同时应在本装置受控工艺卡片标准中以及上墙工艺卡片对应栏中标明修改变化情况和修改执行时间,并要求运行岗位遵照执行。

对新装置工艺卡片的制订,由设计单位提供工艺卡片内容及指标,技术开发处、生产处组织设计、生产、质量、机动、安全、环保和车间及相关专家认真讨论后,制定开工初期工艺卡片,并以书面形式下发,注明“暂时”标识,经试用两个月后,由车间提出修订意见,职能部门确定、会签,最后报公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以企业标准形式下发到该生产装置执行。

5 要求

5.1 工艺卡片标准下发后,生产装置在标准内摘录相对应“工艺卡片”内容,按统一格式打印,由车间领导审核签字后上墙。

5.2 车间对装置部分工艺卡片指标可根据装置运行时期及原料工况等生产方案的不同特点,在工艺卡片指标范围内制订更详细的岗位操作指标,以书面指令形式下发到运行岗位执行。

5.3 各生产单位按要求建立《现场生产工艺变更指令本》,并建立相应的指令本管理制度。

5.4 本单位的工艺卡片中具有控制范围和波动范围的主要指标,要根据原料性质、加工量及方案的不同,在控制范围内制定车间的控制指标,由车间确定的管理人员下达指令,登记在《现场生产工艺变更指令本》上。

6 检查与考核

车间工艺技术员每天对操作记录中各项工艺卡片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统计、记录与考核。

车间值班干部每天要对岗位运行工艺指标、工艺参数进行督促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