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经典试题】

例1、(2011新课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1~3题。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

A 、技术力量较雄厚

B 、气候条件较优越

C 、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 、劳动力较充足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

A 、专业化水平较高

B 、科技投入较大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必需 ( )

A 、加大科技投入

B 、扩大种植面积

C 、增加劳动力投入

D 、加大化肥使用量

例2、(2013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 、 、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 、 。

例3、判断下列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500 图例

城市

国界线 mm ) 棉花带 河流 40

例4、(2010山东卷)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

是()

A.气候B.水源

C.地形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

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

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B.鱼塘

C.果园D.菜地花圃

例5、读“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地为苹果园,是否合理?,理由是

B地为乳牛场,是否合理?,理由是

C地种蔬菜,是否合理?,理由是

D地为养鸡场,是否合理?,理由是

E地种小麦,是否合理?,理由是

(2)请将上述不合理的布局加以调整。

例6、(2011浙江卷)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课后巩固与拓展】

1.右图所示农业应属于( )

A .原始农业

B .自给农业

C .粗放农业

D .混合农业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回答2~3题。

2.根据右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

A .黄土高原

B .山东丘陵

C .江南丘陵

D .成都平原

3.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

A .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 .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C .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D .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回答4~6题。

4.该地区地域类型是( )

A .种植园农业

B .乳畜业

C .混合农业

D .水稻种植业

5.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

A .黄河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珠江三角洲

D .太湖平原

6.该农业的好处是( )

A .可以少占耕地

B .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 .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 .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生长忌低温和台风。天然橡胶传统种植区在10°S ~17°N 之间,但我国现在已将其推广至25°N 以南地区,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读我国天然

橡胶种植地和扩散示意图,回答7~9题。

7.我国的天然橡胶分布在( )

A .五带中的热带

B .东中部经济地带

C .季风区和内流区

D .地势二、三级阶梯

8.乙地比丙地种植天然橡胶更优越的自然条件

是( )

A .降水丰富

B .地势较高

C .灾害天气少

D .肥沃的紫色土

9.我国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运输

B .国家政策

C .市场需求

D .科技发展

读下表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读下表回答10~11题。

10.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型农业

C .商品化农业

D .热带种植园农业

11.②地区可能位于( )

A .东南亚

B .南欧

C .俄罗斯

D . 阿根廷

12、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图甲)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从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状况两方面,简述形成A、B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大气环流条件:A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B地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丰富。下垫面状况:A地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使降水减少;B地西侧有山脉,在迎风坡地带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同时,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使降水增多。

(2)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的需要,简述当地的应对措施。

合理利用墨累—达令河等河流的水源;大力开发大自流盆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

(3)写出种麦养羊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简述其主要优点。

混合农业。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对市场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4)依据图乙说明该地区乳畜业的分布特点,简述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主要分布在城市附近。主要影响因素为市场。

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新整理)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新整理) The work plan has clear goals and specific steps to enhance work initiative,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work proceed in an orderly manner.

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新整理) 为了扎实、有序地推进今年农业各项工作,做到思想统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不断提升师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农业生产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xx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兵、师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团场增效和职工增收”的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产业模式和增强产业驱动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农业,拉长做厚产业链,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政策集成、模式集成、技术集成、优化方法等措施,扎实推进师市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系统各行业生产计划 (一)种植业方面:师市主要是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围绕师市畜牧业发展,经济增长点主要依靠作物结构调整,增加冬麦播种面积,比例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50%左右。新增马铃薯播种面积1.8万亩,分6个团场种植。制种玉米在2019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加大千亩集中连片种植推广力度,杜绝花花田。计划全师总播面积达到83.8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0.92万亩,其中制种玉米面积5万亩,马铃薯1.8万亩;饲草料面积9.2万亩;棉花、辣椒面积10万亩;南瓜面积17.18万亩;葵花类5.98万亩;加工番茄0.02万亩;露地蔬菜0.5万亩。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0.7万亩、高新节水15.58万亩,杜绝花花田,插花田种植面积低于20%,提高了土地肥力,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高产栽培技术随着农资统一供应一票到户提高单产效益。 (二)林果业方面:计划新增造林面积4000亩,新植黑枸杞20190亩。以退耕还林、树种改造为主,通过招商引资和特色林果业、连队转型发展黑枸杞,促进多元增收。

农业生产活动教案

5.1农业生产活动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了解农业的投入和产出的各个因子及现代农业提高产出的手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熟悉农业的各种分类方法,能从不同的侧面对农业地域类型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 (1)农业的生产特点。 (2)农业的分类。 教学难点 (1)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2)如何运用原理,设计最佳的农业投入和产出比。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通过人类的发展而建立和深化的。人类的发展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而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主要有: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 就农业生产活动而言,一定地域的人们,利用自然发展农业生产,但进行农业生产有多种选择,是发展种植业还是畜牧业?是种植小麦还是水稻?就需要进行选择。如何选择?来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逐一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一、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 [归纳]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提问]与其它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有何特点? [板书]二、农业生产特点

[举例]引导学生根据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已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农业主要发展耕作业,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与美国农业区域类型大体相同,为什么?美国农业又分为若干专业带,而我国却没有,为什么? [学生讨论] [归纳]美国东、西部与我国东、西部的自然条件有相似之处,所以农业区域类型大体相同;但美国与我国的农业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等却有很大差异,所以区域类型又存在不同。综上所述,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板书]1.地域性 [提问]学校周围有一农田,种植玉米,玉米是否随时可收获?为什么?又假设我们是沿海渔民,是否可以随时出海捕到大量的带鱼?为什么? [学生讨论] [归纳]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均受自然因素影响,而自然因素随季节变化并有周期性,俗语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和“春播、夏管、秋收、冬藏”,因此,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板书]2.季节性和周期性 [承转]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人们必须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进行生产活动,同时还要考虑农业的投入和产出比是否合理。 [板书]三、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举例提问]假设在我校试验田中种植小麦或在牧场上放牧牛羊,你认为小麦和牛羊的生长与哪些因素有关?即小麦或牛羊的生长需有哪些投入? [学生讨论] [读图归纳]读教材图5.2,

2021年度农业小春生产工作计划(新版)

2021年度农业小春生产工作 计划(新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1年度农业小春生产工作计划(新版)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 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 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一、思路目标 坚持“稳定面积打基础,完善改制求规范,优化品种攻单产,合理利用增效益”的思路,突出抓好小麦、油菜、蔬菜和饲草等小春粮油经济作物的种植,着力抓好“六个一”工程的实施和两个小春亮点的建设,确保小春粮食播面达xx万亩,总产xx万吨;油菜播面达xx万亩,总产xx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xx万亩,总产xx万吨,促使农业上档升位和农民增产增收。 二、工作重点 (一)着力实施“六个一”工程。一是以李渡为中心,沿国道212线建立x万亩小麦良种高产示范基地。二是以曲水为中心,在移山、羊口、大树等地建设1万亩优质豌胡豆基地。三是以李渡、龙岭、吉安为重点,建设1万亩油菜高产示范基地。四

是以河西为中心,在羊口、李渡等乡镇沿江建设x万亩优质胡萝卜生产基地。五是依托天冠冬菜,建设xx万亩优质冬菜种植基地。六是在木老、大树、盐溪、桥龙等乡镇建设xx万亩优质饲料饲草种植基地。 (二)努力打造小春四大亮点。一是李渡小春综合生产大现常该现场规划建设1000亩,包括小麦、油菜种植良种良法的推广,预留行利用等内容。二是大树饲草种植大现常依托大树桂花园畜牧园区,在木老、大树等乡镇集中成片种植优质牧草。三是河西胡萝卜种植大现常在河西至羊口沿江村社规划种植胡萝卜1万亩,抓好病虫防治、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四是曲水空闲地块利用暨旱地改制现常在曲水沿212国道线中华寿桃种植地块发展种植秋菜,豌豆尖等短时节蔬菜;对原满土种植的地块实行分厢轮作,充分发挥亮点示范带动作用。为抓好小春生产,各乡镇也要准备30—50亩的小春生产现场,供农民群众观摩学习。 三、工作措施 (一)突出抓好“三优”。一是品种优质。为减少病虫害的

2019新课标版高中地理总复习选择题强化增分练:练习10 农业生产活动(解析版)

练习10农业生产活动 (2018·浙江省金华市高三十校联考)读下列商品农业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与乙比较,甲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降水丰富B.饲料充足 C.接近市场D.草场辽阔 解析:甲主要利用广阔的草原进行放牧,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草场辽阔;乙地主要是利用圈舍进行饲养,主要集中在农耕区,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降水丰富、饲料充足、接近市场,D项正确。 答案:D 2.我国发展乙、丙农业的共同主导区位是() A.劳动力B.市场 C.机械化D.气候 解析:乙、丙主要是饲养业,受市场的价格影响大,同时要及时送到市场进行销售,所以说要靠近市场;劳动力、机械化、气候影响相对小,选择B。 答案:B (2018·安徽淮北模拟)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A.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D.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解析:河西走廊地处内陆,气候干燥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作物种子质量优良。 答案:B 4.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B.机械C.土壤D.市场 解析:由于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利润更大且市场需求量大,导致该地制种业结构的变化。 答案:D (2018·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三诊断)娃娃菜为半耐寒性蔬菜,生长周期约为55天,有肥大的肉质直根和发达的侧根,生长适宜温度为10~22 ℃。兰州市郊(海拔2 000~2 800 m)是优质娃娃菜的主产区。下图示意兰州市区(海拔1 520 m)气候统计。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问题: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而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空间组织,是人地相互作用在空间上的反映。 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 人类文明包括物质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经济或者说财富属于物质的文明,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的认识,对于财富的管理和分配的认识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政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际标准方面存在着差异,有许多方面来自于文化的差异。 二、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 人口规模是世界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人口的增长与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供养能力相联系,也是人地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 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旧大陆”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又以亚洲的人口密度最大。 人口增长有阶段性的“过渡”规律,总体来说,供养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人口增长的加快,而当供养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对人口数

量的增长会产生控制,即控制能力的提高,此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将放慢。可以从“费用、效用”角度来加以理解。当人口的生产成本(即用于生育、居住、食物、教育、卫生、娱乐乃至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费用)低下,而他们所能产生的效益(效用,即劳动收入)高于上述费用时,人口有加快增长的要求;反之就有放慢速度的要求。从“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出发,人口需求的层次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也就是人口的“费用”是不断增加的。愈是经济发达,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总支出的比值)就愈低。因此一方面看到我国城市人口和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是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却遇到很多困难的现象。这也就是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世界人口的区域增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①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②高出生但是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③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第一种情况是历史上全世界人口增长的共同现象,原因是人类的供养能力和克服灾害与疾病的能力低下;第二种情况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即人类的供养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第三种情况出现在发达国家,表明人们在控制自己的增长。 城市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为各国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城市在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等)、信息传播、卫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先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居民在人际交往和避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条件也要大大优于农村。无论是传统的工业经济

农业生产活动教学设计

农业生产活动教学设计 1.了解农业的投入-产出因素及农业生产的特点 2.了解农业的几种不同的分类及其特点 《农业的发展历史》《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农业: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广义的:农、林、牧、副、渔 狭义的:种植业 1.地域性──“因地制宜” 农业生产的对象-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不同的光、热、水、土及地形等自然条件; 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 [举例]如我国南方的水稻、北方的小麦;南方的甘蔗、北方的甜菜 2.季节性和周期性──“不违农时”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 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 [举例]华北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1.农业生产对象──动、植物,是有生命的物质 2.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密切结合的

物质生产过程 [比较农业生产对象的生长、繁殖过程与一般动、植物的区别;判定农作物是否属于自然资源及其理由。]以小麦为例:小麦的发芽、出苗、拔节、抽穗、开花等自然再生产过程,无时无刻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自始至终在人类的干预下进行育种、犁地、播种、除草、灌溉、施肥、收获等一系列人类的生产活动,即经济再生产过程。而这些社会的生产活动又无时无刻不受着民族习惯、历史基础、劳动力、国家政策、措施、工业、城市的发展、技术改造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农产品不属于自然资源,因为农产品的获取,除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具有自然属性外,同时还受多种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如劳动力、资金、技术的投入等,所以不具备“自然属性”,因此不是自然资源。 ①所谓自然再生产过程,指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必须依靠一定的空气、阳光、水和各种养料,经过自身的“加工”,使其生长、繁殖,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过程。 ②所谓经济再生产过程,指农业生产还必须依靠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即需要有一定的投资才能获得必要的产品,也就是需要一个经济再生产过程。 ③农业生产的动、植物生长过程,不同于自然界一般野生生物自发的生长、繁殖的过程,而是自始至终在人类的干

农业生产工作计划(2021)

农业生产工作计划(2021) Complete each wor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ork plan. The plan plays a role of supervision and supervision to prevent and correct devia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 工作计划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MZ-SN-0689

农业生产工作计划(2021) 近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决策和区党委“1234610”工作思路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大成绩,农业结构得到优化,粮食、水果全面增产,农民收入增加。现将今年1-3季度工作和第4季度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1-3季度工作情况 (一)主要措施及相关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1、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增加。主要表现在:一是种植结构得到优化,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今年1—8月份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04.3万亩,比去年减少16.3万亩,减3.9%,比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前的1998年减少54.5万亩,减少11.9%,平均每年减少13.6万亩;经济

作物面积(包括水果、蔬菜等其它经济作物)达到344.6万亩,比去年增加20.2万亩,比结构调整前增加84.1万亩,平均每年增加21.0万亩,增5.5%,粮经比例由结构调整前64%比36%,提高到今年的54%比46%,经济作物比例提高了1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5个百分点。粮食作物面积偏大、经济作物面积偏小的矛盾得到较大改善,粮食作物改种经济作物后亩增收500—1000元,提高了种植效益。如第4季度秋冬菜完成计划任务的话,年初提出的今年粮经比例达到5:5的目标就可以基本实现。二是品种结构得到优化,优质品种面积大幅度增加。今年优质谷面积达到251万亩,比去年增加8.5万亩,增3.4%,比结构调整前增加221.6万亩,增加6倍多,平均每年增加55.4万亩,每亩优质谷比一般稻谷增收50—100元,通过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了种粮效益。今年,通过扩大优质谷这一项农民增收800万元以上,其它作物优质品种推广率和种植效益也有所提高;三是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新兴高效产业起步较好。近来年,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主要以抓种植结构、品种结构为主,调整范围比较单一,今年则种植结构、品种结构、产业结构三方面齐头并进,

高中地理农业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农业 (2015? 新课标全国 2)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 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 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2015? 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4.“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 蒙古高压 B. 印度低压 C. 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5.“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 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 珠江三角洲 B. 柴达木盆地 C. 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6.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 地形平坦 B. 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 D. 资金雄厚 7.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A. ① B. ② C.③ D. ④ 8.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 夏季降水增多 B. 夏季气温降低 C. 冬季降水增多 D. 冬季气温增高 9.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 温室气体减少 B. 森林覆盖率减小 C. 入湖泥沙量减低 D. 草原生产量减低

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

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 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希望能帮助到您! 为了扎实、有序地推进今年农业各项工作,做到思想统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不断提升师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农业生产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xx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兵、师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团场增效和职工增收”的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产业模式和增强产业驱动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农业,拉长做厚产业链,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政策集成、模式集成、技术集成、优化方法等措施,扎实推进师市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系统各行业生产计划 (一)种植业方面:师市主要是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围绕师市畜牧业发展,经济增长点主要依靠作物结构调整,增加冬麦播种面积,比例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50%左右。新增马铃薯播种面积1.8万亩,分6个团场种植。制种玉米在2019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加大千亩集中连片种植推广力度,杜绝花花田。计划全师总播面积达到83.8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0.92万亩,其中制种玉米面积5万亩,马铃薯1.8万亩;饲草料面积9.2万亩;棉花、辣椒面积10万亩;南瓜面积17.18万亩;葵花类5.98万亩;加工番茄0.02万亩;露地蔬菜0.5万亩。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0.7万亩、高新节水15.58万亩,杜绝花花田,插花田种植面积低于20%,提高了

土地肥力,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高产栽培技术随着农资统一供应一票到户提高单产效益。 (二)林果业方面:计划新增造林面积4000亩,新植黑枸杞20190亩。以退耕还林、树种改造为主,通过招商引资和特色林果业、连队转型发展黑枸杞,促进多元增收。 (三)畜牧业方面: 2019年牲畜存栏数44.5万头只,出栏数预计达到109.83万头只。外购多胎母羊2万只,人工授精5万只。 (四)设施农业方面:准备投资新建种植棚450座其中日光温室350座,拱棚100座。畜牧养殖连队转型及工厂化养殖棚圈建设为12万平方米,其中民间3万平方米,为阿勒泰地区打造设施养殖、种植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五)原连队转型方面:****市原连队居住区转型发展****-2020年规划到2020年87个连队完成连队转型,其中转型旅游的4个连队,转型林果种植的2个连队,转型畜牧养殖的7个连队,转型果蔬园艺的2个连队。

2021年度农业小春生产工作计划(通用版)

2021年度农业小春生产工作计 划(通用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JH-0807

2021年度农业小春生产工作计划(通用版) 一、思路目标 坚持“稳定面积打基础,完善改制求规范,优化品种攻单产,合理利用增效益”的思路,突出抓好小麦、油菜、蔬菜和饲草等小春粮油经济作物的种植,着力抓好“六个一”工程的实施和两个小春亮点的建设,确保小春粮食播面达xx万亩,总产xx万吨;油菜播面达xx万亩,总产xx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xx万亩,总产xx 万吨,促使农业上档升位和农民增产增收。 二、工作重点 (一)着力实施“六个一”工程。一是以李渡为中心,沿国道212线建立x万亩小麦良种高产示范基地。二是以曲水为中心,在移山、羊口、大树等地建设1万亩优质豌胡豆基地。三是以李渡、龙岭、吉安为重点,建设1万亩油菜高产示范基地。四是以河西为中

心,在羊口、李渡等乡镇沿江建设x万亩优质胡萝卜生产基地。五是依托天冠冬菜,建设xx万亩优质冬菜种植基地。六是在木老、大树、盐溪、桥龙等乡镇建设xx万亩优质饲料饲草种植基地。 (二)努力打造小春四大亮点。一是李渡小春综合生产大现常该现场规划建设1000亩,包括小麦、油菜种植良种良法的推广,预留行利用等内容。二是大树饲草种植大现常依托大树桂花园畜牧园区,在木老、大树等乡镇集中成片种植优质牧草。三是河西胡萝卜种植大现常在河西至羊口沿江村社规划种植胡萝卜1万亩,抓好病虫防治、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四是曲水空闲地块利用暨旱地改制现常在曲水沿212国道线中华寿桃种植地块发展种植秋菜,豌豆尖等短时节蔬菜;对原满土种植的地块实行分厢轮作,充分发挥亮点示范带动作用。为抓好小春生产,各乡镇也要准备30—50亩的小春生产现场,供农民群众观摩学习。 三、工作措施 (一)突出抓好“三优”。一是品种优质。为减少病虫害的影响,各地要引导农民群众坚决淘汰抗逆性差的小麦川麦30号以下、绵阳

22018届高考地理提升训练20农业生产活动

5.兰州高原夏菜主要供应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可能是 ( ) 提升训练20农业生产活动 读图,完成第1~2题。 1. 图示区域最重要的农业区是 ( ) A. 雅鲁藏布江谷地 B. 汾河谷地 C. 黄河谷地 D. 湟水谷地 水量大,灌溉水源丰富 ④有黄河流经此地,灌溉水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2017浙江嘉兴期末)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数据表 成第 3~4题。 上海 江苏 浙江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 0.02 0.07 0.05 0.31 0.21 0.10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7 044 6 207 6 175 4 916 5 872 5 870 4 885 3. 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人均谷物产量最低的是 ( ) A. 上海 D.黑龙江 (2017浙江宁波九校期末)兰州高原夏菜是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特点 ,在高海拔地区生产 的优质 蔬菜。近年来,在各级经销商的艰苦推介与科学经营下 ,每年80万吨的兰州高原夏菜通过东南沿海 53个大中型蔬菜批发市场成功走上南方 22个城市的大众餐桌。据此完成第 5~6题。 2. 图示区域最重要的农业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位于高原上的河谷地区,海拔较低,夏季气温较高 ( ) ②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 ③夏季高山冰雪融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与东北地区比较 ,长江三角洲地区谷物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土壤肥沃 B. 水热充足 C.地形平坦 D.机械化水平高 B.浙江 C.吉林 0(X)0 ■<神就 夕训耐I ?城市 陆斋(址) ■山前I 口刃细 口 nxn]

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

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 为了扎实、有序地推进今年农业各项工作,做到思想统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不断提升师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农业生产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xx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兵、师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团场增效和职工增收”的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产业模式和增强产业驱动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农业,拉长做厚产业链,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政策集成、模式集成、技术集成、优化方法等措施,扎实推进师市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系统各行业生产计划 (一)种植业方面:师市主要是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围绕师市畜牧业发展,经济增长点主要依靠作物结构调整,增加冬麦播种面积,比例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50%左右。新增马铃薯播种面积1.8万亩,分6个团场种植。制种玉米在202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加大千亩集中连片种植推广力度,杜绝花花田。计划全师总播面积达到83.8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0.92万亩,其中制种玉米面积5万亩,马铃薯1.8万亩;饲草料面积9.2万亩;棉花、辣椒面积10万亩;南瓜面积17.18万亩;葵花类5.98万亩;加工番茄0.02万亩;露地蔬菜0.5万亩。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0.7万亩、高新节水15.58万亩,杜绝花花田,插花田种植面积低于20%,提高了土地肥力,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高产栽培技术随着农资统一供应一票到户提高单产效益。 (二)林果业方面:计划新增造林面积4000亩,新植黑枸杞20200亩。以退耕还林、树种改造为主,通过招商引资和特色林果业、连队转型发展黑枸杞,促进多元增收。 (三)畜牧业方面: 2020年牲畜存栏数44.5万头只,出栏数预计达到109.83万头只。外购多胎母羊2万只,人工授精5万只。

农业生产活动练习

一、选择题 1.世界农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热量和降水配合比较好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B.降水条件最充足的地区 C.北美洲、大洋洲的温带地区 D.工业发达的地区 2.年产量都在1亿吨以上的国家有 A.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 B.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 C.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 D.美国、印度、阿根廷、巴西 3.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这些干旱地区的年降水量少于 A.200毫米 B.400毫米 C.250毫米 D.800毫米 4.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日本 C.丹麦 D.法国 5.有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园,产品商品率较高的热带地区国家是

A.加拿、古巴、斯里兰 B.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 C.印度、阿根廷、新加坡 D.中美诸国、马来西亚、新西兰 6.世界人均粮食产量最低的大洲是 A.亚洲 B.拉丁美洲 C.非洲 D.非洲 7.农业生产的类型的产量,归根结底取决于 A.政策措施 B.劳动力条件 C.生产习惯 D.市场的需要量 8.使农作物品种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的自然与社会原因主要是 A.气候类型 B.土壤肥力 C.水源的丰缺 D.市场的需要量 9.对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密切的条件是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国家和政策和措施 D.市场的需要量 10.小麦输出量最大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二、填空题 1.农业是( )的基本生产部门,它是 ( )再生产和( )再生产密切结合的物质生产过程。与其它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 ( ),二 是( )和( ) 。 2. ( ) 、( ) 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影响极大,特别是 ( ) 条件对农作物种类的分布、( )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密切。 3.农业技术的改革主要包括农业( )技术的现代化,农业( )技术的现代化,农业( ) 技术的现代化。 4.发达国家的农业经营高度机械化和( )化,( ) 产值一般高于种植业,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是也存在着能源消耗多、( )和生态环境受破坏和 ( ) 等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种植业在农业中占优势,供出口的农业原料和( )农产品所占比重大。 5.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 )、( ) 、和 ( ),其中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 ),它的生产主要分布在( )气候区和我国的 ( )、半干旱区。 6.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在南半球的有( )和( )等国。 7.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途径,一方面是发展( ) ,努力增产( ),另一方面是有计划地控制( ) 。

2016年农业科工作计划

2016年农业科工作计划 201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关键之年。财政支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支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三农”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切实加大支农资金投入,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支农方式,着力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强化资金监管,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服务“三农”。根据以上思路,2016年财政支农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结构,增加投入,着力促进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新突破。根据财政支农的范围、环节、方式等,坚定不移地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的要求,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提升支农投入能力。一是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提升支农投入能力,确保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二是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充分发挥

效益。三是围绕2016年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年的要求,通过强化素质、树立形象、转变作风、提升服务,着力促进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新突破。 二、整合资金,着力构建财政支农投入新格局。一是统一认识,夯实基础。整合支农资金,是解决支农投入增长幅度有限的主要措施,也是集中财力保重点促发展的具体体现。按照“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拓宽整合渠道,夯实项目、资金整合平台,提升整合效果,着力构建财政支农投入新格局。二是明确责任,部门配合,全面推进。对整合资金,按照“立足实际,力保重点,发挥资金管理优势、支农项目扶持优势、部门优势”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和考核办法,各司其职,严格考核。 三、筹措资金,全力确保抗旱救灾工作取得新成效。根据旱情发展形势,把增加投入作为应对抗旱救灾保民生的重要举措。一是积极汇报,向上争取。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向上汇报反映,争取上级支持。二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科学合理调度,努力确保投入。三是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措施,确保抗旱救灾资金“四个迅速到位”。对上级资金随到随办,确保旱救灾资金迅速拨付到位;对市级安排的资金,密切配合,限时办理,确保资金迅速下达到位;对拨付和下达的资金,认真做好与国库支付及转拨的衔接(宣威2016年列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确保资金迅速支出到位;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农业专项练习题带答案.docx

--- 农业 (2015? 新课标全国 2)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 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 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 2015? 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4.“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 蒙古高压 B. 印度低压 C. 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5.“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 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 珠江三角洲 B. 柴达木盆地 C. 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6.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 地形平坦 B. 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 D. 资金雄厚 7.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A. ① B. ② C.③ D. ④ 8.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 夏季降水增多 B. 夏季气温降低 C. 冬季降水增多 D. 冬季气温增高 9.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 温室气体减少 B. 森林覆盖率减小 C. 入湖泥沙量减低 D. 草原生产量减低-

2015年市农业局农业生产工作计划

2015年市农业局农业生产工作计划 XX年是“xx”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我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四区”建设、现代农业为抓手,以打造“生态、富硒、有机”农产品为发展导向,全力抓好农业生产工作。 (一)狠抓农业科技推广。逐步完善新体制下农技推广体系,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架好农业新技术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加强与科研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实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物资的示范和推广力度,抓好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狠抓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和监测,加大基层机防专业队伍建设。 (二)狠抓大小春粮食生产。立足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认真抓好XX年粮食生产各项工作。力争全年粮食面积达到92.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9.65万吨,稳定或超过XX年水平。一是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大规模培训、大现场示范、大面积指导工作,努力提高农业示范展示水平。二是积极抓好双杂良种、优良马铃薯品种的调运及改良工作;三是抓好结构布局、育苗栽植和田间管理,重点做好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 (三)打造特色效益农业。围绕“四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以马铃薯、茶叶、特色水果、食用菌为重点,助推万源农业上新台阶。马铃薯方面,以生产种薯为重点,兼顾菜薯发展,把万源打造成川东北地区、重庆种薯基地;茶叶方面,突出生态、富硒、有机特点,搞好精深加工,抓品牌,增效益;特色水果方面,重点放在已栽青脆李的管理上,同时加大基地建设规模,做大特色水果产业。食用菌方面,引导业主建大棚,发展设施食用菌产业,生产优质对路的新品种。 (四)狠抓农业项目建设。一是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强化责任,进一步抓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的实施。二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继续实施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好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测土配方施肥土样采集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

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文档2篇

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文档2篇2020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lan document

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文档 2、篇章2: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文档 篇章1: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文档 为了扎实、有序地推进今年农业各项工作,做到思想统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不断提升师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农业生产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xx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兵、师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团场增效和职工增收”的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产业模式和增强产业驱动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农业,拉长做厚产业链,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政策集成、模式集成、技术集成、优化方法等措施,扎实推进师市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系统各行业生产计划 (一)种植业方面:师市主要是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围绕师市畜牧业发展,经济增长点主要依靠作物结构调整,增加冬麦播种面积,比例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50%左右。新增 马铃薯播种面积1.8万亩,分6个团场种植。制种玉米在 20xx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加大千亩集中连片种植推广力度,杜绝花花田。计划全师总播面积达到83.8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0.92万亩,其中制种玉米面积5万亩,马铃薯 1.8万亩;饲草料面积9.2万亩;棉花、辣椒面积10万亩;南瓜 面积17.18万亩;葵花类5.98万亩;加工番茄0.02万亩;露地 蔬菜0.5万亩。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0.7万亩、高新节 水15.58万亩,杜绝花花田,插花田种植面积低于20%,提高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18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双基训练 我国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该地区作物熟制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政策 D.市场 2.分析表中信息,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山东省菏泽市为我国的“牡丹之乡”,牡丹种植历史已有几百年历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2012年初,国家林业局将菏泽市列为全国专用牡丹生产基地试点区。据此回答3-5题。 3.国家林业局选择在菏泽市建设专用牡丹生产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临近黄河,水源充足 D.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4.所谓“催花牡丹”,是指运用高科技促成栽培技术,打破牡丹的自然生长规律,使牡丹顺应人意,随时反季节盛开。菏泽牡丹的催花技术早已炉火纯青,可催花的牡丹品种已有上百种,达到了一年四季“想开就开、想谁开谁开”的境界。影响“催花牡丹”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技术 5.菏泽某园艺有限公司每年生产鲜花牡丹80万只,产品大量出口到荷兰、俄罗斯、日本、德国、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影响菏泽鲜花牡丹销往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 A.便利的交通和保鲜技术 B.适宜的气候 C.廉价的劳动力 D.优越的政策 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据此回答6-7题。 6.“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 A.光照和水源 B.热量和水源 C.热量和土壤 D.光照和土壤 7.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 A.回收利用污染物 B.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C.减少废弃物排放 D.保护生态系统平衡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专题农业生产活动

专题7 农业生产活动 一、单选题 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蔬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7~25℃,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上,因此被称为高原夏菜,甘肃菜农将同种蔬菜依山势阶梯状种植在海拔1500~ 3000米的山坡上。每年5~10月高原夏菜正好在这个时间段上市,并供给华东,华南等城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菜农将同种蔬菜依山势种植在1500~ 3000米的山坡上,其原因是( ) A.该海拔范围水分充足,且排水条件好 B.延长市场供应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C.海拔高,气温低,适应高原夏菜生长 D.该海拔山坡降水少,光照充足 2.夏季,高原夏菜成为上海、杭州、广州等地蔬菜供应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南方地区高温且自然灾害多 B.南方地区蔬菜生产成本较高 C.高原夏菜营养高,生产过程农药少 D.菜品差异(蔬菜品种)大,需求大 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水稻插秧机上安装“侧深施肥”装置,在插秧的同时在离水稻秧苗根部2~3 cm处,将肥料施入深度约5 cm的土壤中。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日本应用较早,2013年黑龙江建三江管理局引进了日本企业生产的“侧深施肥”插秧机,在建三江农场水稻田进行试验。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我国现有水稻专用肥颗粒硬度低、吸湿性大,容易黏结、堵塞施肥机的施肥管,影响施肥机的使用效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我国在引进“侧深施肥”插秧机后,最迫切需要突破的技术是( ) A.水稻良种培育技术B.插秧机大型化技术 C.新型肥料生产技术D.病虫害防治技术 4.下列地区中,最适合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是( ) A.江汉平原B.河西走廊 C.华北平原D.湟水谷地 下面左图为乌伦古湖及附近区域图,右图为乌伦古湖及其引水渠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