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玻璃纤维浸润剂技术的最新进展

国内外玻璃纤维浸润剂技术的最新进展
国内外玻璃纤维浸润剂技术的最新进展

国内外玻璃纤维浸润剂技术的最新进展

一、浸润剂化工原材料国外最新动态

1.浸润剂成膜粘结组分

粘结成膜剂,是浸润剂中最重要组分,对玻璃纤维的加工性能及玻璃钢制品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1)环氧乳液或水溶性环氧:随着合成配方及合成工艺的改进,现在国外各玻璃纤维厂使用的环氧乳液浸透速度比以前更快,与基体树脂结合力更强,树脂用量更少。其分子量分布窄,粘度指数误差可控制在10%以下(国内环氧粘度指数误差有时超过50%),更重要的是高性能环氧乳液能和基体树脂及玻璃纤维表面形成交联点,使得玻璃钢制品力学性能及耐老化性能得以大幅度提高。

(2)乙烯基树脂乳液应用更加广泛:乙烯基树脂既有环氧树脂优良的粘结性又具有双键结构,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可在过氧化物引发剂作用下共同固化的特性,玻璃钢制品性能好、颜色浅、透明度高,在透明及以丙烯酸酯为主体的透明复合材料得以广泛的应用。其乳液形成一完整系列,从软质粘性膜到硬质高分子强韧膜,以适合不同浸润剂的要求。

(3)聚酯树脂:在合成时应用多种原材料,酸有间苯型、对苯型、多元醇有三、四官能团的。合成工艺也采用了二步及三步合成法。总之合成工艺更趋精细更符合分子设计原则。为此形成了以Nexiol 954/D为代表的十多种系列产品,能满足从透明瓦到喷射、SMC硬质纱的要求。

(4)PVAc(聚醋酸乙烯酷)乳液:速溶型及高联型的PVAc品种更多、更能适应浸润剂的技术要求。单体中引入了环氧、羟丙酯,含不饱和双键等组份,与原有的PVAc乳液各项性能不可同日而语。速溶型的PVAc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及苯乙烯单溶解度及亲和性更好,交联型的PVAc交联密度更高,集束性好,树脂纵向穿透能力强,而且PVAc合成中应用核壳结构或互穿网络(IPN)技术使其性能更好,用途更为广泛。

(5)聚氨酯乳液:聚氨酯乳液为新型的迅速崛起的一种浸润剂成膜剂,除少量用于SMC、喷射、BMC等硬质纱外,主要用于增强热塑性塑料用纱,对纤维保护作用好,膜坚韧,有弹性,与热塑性塑料亲和性好。

浸润剂专用聚氨酯乳液的最新进展是使用了更为有效的扩键剂和交联剂,如尿丁酮、氮丙啶、聚醚硫醇等活性物质,提高了聚氨酯的粘结性和耐高温性。

为降低成本,增强热塑性塑料纱浸润剂采用了聚氨酯与丙烯酸酯接枝嵌段共聚枝术,即复合乳液聚合法。其方法为:聚氨酯预聚体用活性反应性稀释剂稀释。HEA 与聚氨酯预聚体中-NCO基体反应,封端,然后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反应产物分子量大,膜坚韧弹性好,短切纱类似的米粒,流动性、密着度非常好。最近,通过对国外成膜剂样品的剖析也感觉到国外在这方面进展很快,如SMC纱使用的交联型PVAc乳液,其分子量比以前有较大提高,膜更坚韧,纱线集束好,硬挺度可达180以上。

2.偶联剂

新型高效偶联剂的发展是玻璃纤维浸润剂领域的前沿之一。为了增强热塑性塑料用纱,尤其是化学惰性较大的PE(聚乙烯)、PP(聚丙烯)开发了过氧化物偶联剂及双马来酸酐改性偶联剂等,偶联剂的有机基团千变万化适应性更强,尤其是增加了偶联剂有机基团的反应性,使偶联剂偶联作用更强。

除有机界面偶联剂与无机界面偶联剂使用以外,还具有成膜粘结集束作用,某些偶联剂还具有润滑抗静电作用。硅烷偶联剂中还有脂环族,仲胺基团、叔胺基团或酰胺型有机键。

3.润滑剂及抗静电剂

国外浸润剂配方中,润滑剂及抗静电剂往往合为一体。润滑剂多采用长键脂肪族咪唑啉,也可以采用含双键的酸与长键醇单羟基酯,润滑剂及抗静电剂结合成一体。最新动态为有机金属化合物,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单脂肪族(如单月桂酸、单棕榈酸、锑、铝、化合物)。润滑效果更好兼有良好的有机抗静电性能。许多有机无机相结合的纳米级材料已开始应用于玻璃纤维浸润剂。

二、国外新型浸润剂对各种玻璃纤维制品性能的提高

1 缠绕纱

缠绕纱主要用于各种口径管道及化工容器缠绕,在许多大型工程中应用,如非洲博茨瓦纳南水北调工程中,使用了360km,直径2m以上玻钢缠绕管。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与中线即将开工,预计城市上下水管线、农田灌溉等项目也需要大量玻璃钢缠绕管道,另外,西气东输工程,现已决定使用4000km长玻璃钢缠绕管道(包括支线)。

缠绕纱国外由于采用了新研发的浸润剂其性能有以下提高。

如PPG公司牌号为Hybon2026缠绕纱。由于浸透快,毛丝少,生产效率提高75%,树脂用量减少10%。

日本Fw-300缠绕纱。界面结合性能好,97℃热水浸泡300h弯曲强度仅损失10%。

又如OC公司生产9600tex的缠绕直接纱牌号为366Hightex type30。

国外R 099-625、R099-671缠绕纱与多种高性能树脂相容性好,如聚酯、环氧、乙烯基树脂等。具有优良的浸透性,极高的拉伸强度、浸润剂迁移性低,纱几乎不起毛或缠结,既可用于缠绕,又可用于拉挤。其技术关键是将促进剂加入浸润剂中,在原丝烘干过程中交联反应直接发生在玻璃纤维表面。

又如R099-69C用零悬垂度的专用于酚醛树脂体系的缠绕拉挤用纱,纱几乎不起毛,酚醛玻璃钢能达到和环氧树脂相当的断裂强度。浸润剂的技术关键是使用了与酚醛适用的浸润剂粘结成膜剂。

R099-64J海上工业专用耐腐蚀玻璃钢用纱耐水煮性能特别好。

总之,随着缠绕浸润剂的发展,缠绕纱的浸透性越来越好,界面结合力强,强力及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无捻粗纱的完整性也提高,悬垂度小,张力均匀。

2.拉挤纱浸润剂

国外拉挤纱作为技术上有代表有影响的为PPG公司生产的抽油杆专用纱。抽油杆使用寿命可长达整个油井的寿命(几万小时以上),耐疲劳性能极好,从产品外观看,杆上无条纹、分层、均匀一致,而国内拉挤纱制成的抽油杆表面有条纹分层现象,耐疲劳性大幅度下降。这说明浸润剂膜浸透溶解速度慢,粘结性过强,分散性不好。

又如PPG公司产品788号拉挤纱可用于酚醛树脂拉挤工艺,酚醛树脂阻燃性好,燃烧时发烟少,但由于加工性能差,一直未能在拉挤工业中应用,而使用了新型浸润剂后,在粘度高达2000厘泊酚醛树脂中能很快地浸润和浸透,制品强度也可以与聚酯或乙烯基树脂相媲美,表面质量也佳。

3.喷射纱

国外喷射纱浸润剂为适应不同制品及工艺要求,一个玻璃纤维公司品种有十多个,如专用浴缸的要求制品耐水性好,边角贴伏性好,表面光洁。圣哥本公司新型喷射纱浸润剂由于采用了新型的成膜集束剂及硅偶联剂,喷射纱不带静电,不起毛,短切性分散性良好。

喷射纱分普通型及耐水型二种,新型浸润剂可使浸透对间缩短40%,聚酯树脂固化时间缩短2/3,喷射出不堆高,边角贴合性好,膨松度低,与模具密着性高,尤其重要的是脱气泡快,制品外观及内在质量好。这要求浸润剂浸透更快。如玻璃钢夹砂管道,喷射纱一般规格为单直径13μm、400孔,制成的夹砂管道耐压为1.9~2.2kg/cm2,环向拉伸强度为320MPa,设计安全系数达4以上。寿命一般达50多年,流体阻力小,耐腐耐

摩,尤其是加压泵功率只有水泥或钢管道的13,综合效益远远高于钢制或水泥管道。因此美国以10%速度发展,年用量100万吨以上,英国供水管道玻钢产品达30%,而中东地区达 100%,在我国预计至少可达40%,应用前景广阔。估计年用量将超过100万吨。对无人化重型喷射流水线,主要是针对船舶及大型设备,此种纱要求喷得远,散得开,尤其是一次喷射厚度很大,要求绝对不能发生喷射纱层滑移及树脂流淌现象。并且喷射纱切割后,不开纤,不起毛,不堆高,密着度高,浸透快。所以单从喷射纱浸润剂来讲达到国际平均水平也是不容易的。

4. SMC纱浸润剂

要求纵向穿透性极好,也就是浸润剂不可溶/可溶比例极高,达85/15(但最终纱在SMC 热压后能完全融合)。纱集束性、硬挺性极好(硬挺度160mm以上)。SMC纱团达80kg 至200kg,可用于长丝增强SMC,人造大理石SMC等,专用成膜剂的浸润剂配方也可用于酚醛SMC。

新型SMC浸润剂使纱及复合材料耐煮沸性,成型性,SMC纱流动性,分散性,均匀性,制品外观更佳。

5.增强热塑性塑料用纱浸润剂。

增强热塑性塑料用短切纱适用于在线短切,其短切纱如米粒,特别硬。如拉成原丝筒再烘干后,特硬的纱根本无法从原丝筒顺利退解并进入短切机,特硬的纱一经退解导纱勾磨损后使膜破裂,所以在线短切是合理的工艺路线。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为提高其抗冲强度最重要的是加大制品中玻璃纤维单丝的长度。随着相应的浸润剂技术发展,短切纱适合于PA、PET、PBT、PP,并扩大至增强塑料合金及液晶聚合物。热塑性增强材料耐热性,耐热水性,耐热变形,变色性,集束性均有很大提高。

目前,欧洲热塑性纱占50%左右,台湾有一座2万吨池窑专做增强热塑性塑料玻璃纤维纱。又如PPG的3762、3763、3563等牌号,单丝直径以 10~12μm为好。浸润剂也要适合于高性能热塑性塑料,如聚碳酸酯、聚甲醛、聚酰亚胺,配合S2等高强玻璃纤维,制品耐高温及冷热交替环境。界面为交联结构,适用于超高压容器等。在城市公交车、液化气燃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热塑性塑料用玻璃纤维,从短切纤维向长丝增强方面发展,长丝的优点为加工后玻璃纤维残留长度可达2.4~4.4cm。热变形小,收缩率低,粒熔融流动性好,成型性优良,外观好,现在均采用热塑性塑料长丝拉挤成型法。一般在增强材料中玻璃纤维长径比要>10,单丝直径为10μm的玻璃纤维,抗冲强度要比 13μm的玻璃纤维高6%~10%。但短切玻璃纤维增强无论是3mm及6mm长的,打成材料后玻璃纤维长度都差不多,只不过3mm比6mm玻璃纤维分布更均匀,性能更稳定。而决定复合材料抗冲击强度是残留玻璃纤维长度,所以长丝包覆法比短切纱喂入法,玻璃纤维单丝长度增加近10倍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国外现有短切纱典型产品有152A一14C、152A一17C、163C-14C、163D-17C、408A、415A (增强聚碳酸酯、聚乙烯用)、489A(食品级)、497A(耐高温热塑性塑料)。

短切纱为粒状玻璃纤维,由于浸润剂性能的提高短切纱体积密度比通用标准提高25%,流动性提高50%,喂料更均匀。如Chop Vantage 3660使用了离子键的聚氨酯乳液作为浸润剂主成膜剂,制品冲击强度提高25%,部件重量可减轻5%一10%。此浸润剂投产后不到3个月,欧洲几家主要 PA级玻璃纤维厂全部改用此种浸润剂。

典型的短切原丝(增强FRTP)牌号有146A,亮度高,单丝直径10μm(O.C.F公司)。Naxichop 3298(PPG公司)白色指数高,导致力学强度下降,由于采用了新的浸润剂配方改善了制品白度。PPS材料,采用了新型浸润剂后抗冲强度提高了17%,抗拉强度提高11%。

浸润剂中加入0.02%一0.4%的胶体SiO2使短切纱的硬挺性好,塑料浸渍性更好。

又如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PVC),由于PVC粘度大,分解温度低,加工很困难,O.C.F 公司开发了适用的浸润剂,制成牌号为360RR纱,静电少,毛丝飞丝少,与PVC结合可达到最优化,用玻璃纤维增强,玻璃纤维含量可达40%以上。

总之,增强热塑性玻璃纤维纱正在从短切纱到长丝拉挤包覆法发展。并在工艺上配有专门的开纤装置,使玻璃纤维能均匀分开,增加与热塑性塑料的接触面积,其中浸润剂的品质是关键。

6 短切毡及其它

PPG公司牌号为MPM2000短切原丝毡比第一代增强毡厚20%,更均匀并保持其透明性。

波形透明瓦,由于C玻璃折射率与丙烯酸树脂相近,现几乎完全取代了E玻璃,其中浸润剂技术是关键。增强水泥玻璃纤维,需使用耐碱浸润剂成份。

7 纺织型浸润剂

PPG公司纺织纱有以下品种:

织造型,使用淀粉-油剂浸润剂,能达到对纤维最佳的保护效果,最佳的织造性能。

变形纱,使用改性淀粉-油剂浸润剂赋予更好的膨松性。适用于塑料溶胶(PVC糊)即窗纱用玻璃纤维纱。

树脂相容性纱,对聚醋/环氧系统,视强度及电性能要求而定,具有极好的相容性。

工业中玻璃纤维纱要求强度高,成膜强度高。为此,纺织型浸润剂除淀粉-油剂外还发展了许多增强纺织型浸润剂,成膜剂也转向树脂型的。

玻璃纤维的浆料也有所改进,但仍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占主流。

PPG公司及捷克某公司均开发了不用热清洗直接用于电子工业的纱,可用于印制电路及强电层压板,PPG公司纱牌号为Hy-bron RCY也显著改进层合材料性能。

纺织型浸润剂发展趋势是使用了甲基烯酸酯树脂,如甲基丙烯酸乙酯、丁酯、异辛酯等。纱线起毛少、强度高、热处理温度低,在导纱器上浸润剂很少散落。

还有一种方法是淀粉与丙烯酸接枝,酯化,这祥可使用低直链淀粉,甚至用马铃薯淀粉加工的废物。

丙烯酸聚含材料为均聚物或共聚物。均聚物为水溶性丙烯酯胺、丙烯腈、丙烯酸烷酯(烷基中带8个碳原子)。共聚物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反丁烯二酸、甲叉丁二酸等。O.C.F公司在淀粉浸润剂中引入硅烷偶联剂,特别是使用特殊的阳离子硅烷,可免除热化学清洗,玻钢强度比PVAc成膜剂更高。使用A一174号玻璃钢强度不差,但纱易起毛。

淀粉型浸润剂中引入其它树脂,如聚氨基宫能团聚酰胺,与热塑性树脂粘合力强,同时也是一种长时间有效的润滑剂。在较高温度下导纱器上不会残留粘结物,而一般淀粉浸润剂有此弊。聚氨基官能团聚酰胺树脂是用多元羟酸与聚胺反应制得。聚胺有三缩四乙二胺,二乙基三胺等,酸有丙烯酸、甲酸等。采用核壳结构聚合方法。

O.C.F公司采用非迁移性淀粉浸润剂,充分利用直链淀粉优异的成膜性,凝胶化特征。为增加水溶性,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烯改性,羟乙基量约为2%一4%,而阳离子改性淀粉是引入氯化苄基。

俄罗斯用3GCB一95双酚A型环氧水乳液作为成膜剂配制成N04C号纺织型浸润剂性能优良。俄罗斯为取得高直链玉米淀粉,从1989年专门育种栽培杂交玉米淀粉并改性,羟丙基化基团占1.25~2.5%。

玻纤细纱及其织物可用于丁腈橡胶的汽车同步带。还可用于摩擦材料,膨体纱,,而1000F 高温的材料强度3倍于石棉材料,在木制结构中(如家具)用10%的玻钢材料(无折皱单向玻璃纤维布增强贴面)强度可提高46%。这些纱或布均需用增强纺织型浸润剂。三、国内浸润剂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多座池窑投产对浸润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玻璃纤维制品要打入国际市场,主要靠浸润剂技术的竞争力。经浸润剂科研人员不断努力,我国浸润剂技术水平也得到长足进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浸润剂专用原材料的扩展与深化。

对环氧乳液由于采用了进口原材料,产品质量稳定性能提高,从低软性环氧至高分子韧性,坚硬环氧形成一个完整系列(分子量最高可达8000)。

对聚酯树脂已经合成出类似954/D硬性高、韧性大、浸透快的树脂。合成工艺也从一步法转向二步或三步法,分子量分布更为集中,同时在聚酯粉末粘结剂上取得进展,性能与国外非常接近。

PVAc乳液由于使用了大量进口原材料,可以引入各种环氧基团,不饱和双键基团,各种交联组分,可以合成各种速溶性交联型PVAc,交联型PVAc分子量也不断提高,即交联密度增大,以适应浸润剂技术的需要。

聚氨酯乳液性能不断提高为增强热塑性浸润剂技术进步提供了条件。

池窑枝木的发展为我国浸润剂技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浸润剂合成原料的丰富及国外进口原料的提供更为浸润剂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因此,浸润剂技术的发展及突破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篇文章发布于 2009年07月31日,星

淀粉型玻璃纤维浸润剂的研究

淀粉型玻璃纤维浸润剂的研究 淀粉哩玻璃纤维浸润剂的研究 ,,,,;,呻, ,, 私, ,,,,, ,,,,,,, ,,,,, ,,,,,,;, 王忠文,蓝宇导,刘凤英,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摘要:浸润剂是玻璃纤维? 坪椭又胁豢扇鄙俚牟牧希鹱攀瓜宋澈稀? ?蠡湍ァ? 驳绲茸饔茫樗孀玻璃纤维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对浸润剂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淀粉作为浸润剂的成膜剂,原料广泛,粘结性能好,制备方便(尤其是因淀粉为碳水化合物,热分解温度低,分解后残余物少,所以很容易在热清洗工序中去除。本文综述了淀粉型浸润剂的组成与分类、其各组分在玻纤生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淀粉型浸润剂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浸润剂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打破国外对于玻璃纤维浸润剂的技术垄断,对提升我国玻璃纤维产业技术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国高端产业和国防工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 义。 ,,,,,,,;,,,,,,,,,蚰;,,,,蛐关键宇:玻璃纤维;淀粉型浸润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吨咎,, ,, ,,,,,,,,,,,,, ,,, ,,厕,,, 狮, ,,,,,,, ,,,,,曲,,(,, ,,),,血,,,,,嘶; ,,;,,,;竹 孤, ,, ,,(,,, ,,,,,, ,,,,, ,,,,,,, ,笛,,,, ,,,,,,;, ,,, ,,,哪,诵,, ,,,出髂,,,,谢,,,, ,,, ,,, ,,,,,, ,,,,,,,廿,嚣(,, , ,,, ,,,,,,,,,, ,,,,;,主, ,,白删,, ,,,,, ,, , ,,,,瑚,; ,, ,,, ,,,,,,出,划,,,,,,,, ,,,,(,嘲。,;,,,,,, ,,,,,,撕,,,,,,坶,,,,,,,,, ,, ,,,, ,,,, ;,,,,,,,, ,,,;,,,佑, ,诅,;,, ;,,,,奶加,,,,,,, ,,,,,,, ,,;,,,,,,,,,,乞,,,,,,,,北,,站 地,,,,, ,,;,,,,,,,,,,,(,,,,, ,,,,, ,,,,,,, ,,,, ;,,,,,,,,, ,,, ;,勰,,丘;,,,,,,, ,,,,;,—,勰;, ,,,,,,,,,,, ,,,,, ,,, ,,;, ;,,,,,,,

浸润剂在玻璃纤维生产和使用中的作用

浸润剂在玻璃纤维生产和使用中的作用 在生产和应用中,浸润剂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材料,其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润滑-保护作用 在拉丝和纤维加工的过程中,润滑作用包括原丝拉丝过程中的“湿润滑”及原丝筒后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干润滑”二种。在拉丝过程中,中的“湿润滑组分”使玻璃纤维原丝与涂油器(单丝涂油器、带式涂油器或半轮式涂油器)、集束槽及排线器之间保持一定的润滑作用,避免二者间摩擦系数过大而引起原丝张力过大,造成飞丝、丝束打毛及原丝筒粘并退解困难等。但是,如果润滑剂用量过多,拉丝时张力过小,则易造成原丝筒变形,退解时易脱圈,原丝筒干燥后(自然干燥或烘干),在络纱、退解、织造、制毡、短切过程中,浸润剂中的“干润滑组分”可使原丝具有良好的滑爽性,防止因机械磨损而产生的毛丝。一般来讲一种润滑组分可同时起到湿润滑及干润滑二种作用,但在相当多情况下,必须有二种或数种润滑组分相配合才能达到上述效果。 (二)粘结-集束作用 粘结组分可使玻纤单丝粘结成一根玻纤原丝,使原丝保持其完整性,避免应力集中于一根或数根单丝上,以减少散丝及断丝,便于无捻粗纱的退解及玻纤纱的纺织加工。并在短切加工过程中( BMC,增强热塑性塑料用短切纱、短切毡、SMC,喷射纱及连续成型透明波形瓦)纱线不开纤,保持纤维束的完整性、流动性,减少短切时产生的毛团。 增加原丝的集束性有利于提高玻纤对树脂的穿透性(through out ),但也会降低树脂对玻纤的浸透性(wet out),因为树脂中的溶剂(如苯乙烯等)溶解集束非常紧密的玻纤表面成膜剂时,需克服很大的动力学上的阻力。 (三)防止表面静电荷的积累 中抗静电剂可降低表面电阻并形成导电通道,此种作用对smc、喷射、石膏等用无捻粗纱、短切毡、连续原丝毡用玻纤原丝特别重要。 (四)为玻璃纤维提供进一步加工和应用所需要的特性 这些特性包括短切性、成带性、分散性等,特别是纤维在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以及橡胶,石膏、水泥等基材中被迅速浸润的性能。

浸润剂

在玻璃纤维生产和应用中,浸润剂的作用可概括为5个方面。 (一)润滑-保护作用 在拉丝和纤维加工的过程中,润滑作用包括原丝拉丝过程中的“湿润滑”及原丝筒后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干润滑”二种。在拉丝过程中,浸润剂中的“湿润滑组分”使玻璃纤维原丝与涂油器(单丝涂油器、带式涂油器或半轮式涂油器)、集束槽及排线器之间保持一定的润滑作用,避免二者间摩擦系数过大而引起原丝张力过大,造成飞丝、丝束打毛及原丝筒粘并退解困难等。但是,如果润滑剂用量过多,拉丝时张力过小,则易造成原丝筒变形,退解时易脱圈,原丝筒干燥后(自然干燥或烘干),在络纱、退解、织造、制毡、短切过程中,浸润剂中的“干润滑组分”可使原丝具有良好的滑爽性,防止因机械磨损而产生的毛丝。一般来讲一种润滑组分可同时起到湿润滑及干润滑二种作用,但在相当多情况下,必须有二种或数种润滑组分相配合才能达到上述效果。 (二)粘结-集束作用 粘结组分可使玻纤单丝粘结成一根玻纤原丝,使原丝保持其完整性,避免应力集中于一根或数根单丝上,以减少散丝及断丝,便于无捻粗纱的退解及玻纤纱的纺织加工。并在短切加工过程中( BMC,增强热塑性塑料用短切纱、短切毡、SMC,喷射纱及连续成型透明波形瓦)纱线不开纤,保持纤维束的完整性、流动性,减少短切时产生的毛团。 增加原丝的集束性有利于提高玻纤对树脂的穿透性(through out ),但也会降低树脂对玻纤的浸透性(wet out),因为树脂中的溶剂(如苯乙烯等)溶解集束非常紧密的玻纤表面成膜剂时,需克服很大的动力学上的阻力。 (三)防止玻璃纤维表面静电荷的积累 浸润剂中抗静电剂可降低玻璃纤维表面电阻并形成导电通道,此种作用对smc、喷射、石膏等用无捻粗纱、短切毡、连续原丝毡用玻纤原丝特别重要。 (四)为玻璃纤维提供进一步加工和应用所需要的特性 这些特性包括短切性、成带性、分散性等,特别是纤维在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以及橡胶,石膏、水泥等基材中被迅速浸润的性能。 (五)使玻璃纤维获得与基材有良好的相容性及界面化学结合或化学吸附等性能。

浸润剂常规知识

浸润剂在玻纤中的应用及玻纤生产过程的100个注意事项 001.玻璃纤维制品的分类? 纱、布、毡等 002.FRP制品的常用分类及用途? 手糊、机械成型等 003.浸润剂的作用原理? 界面结合理论 004.浸润剂的分类是什么? 增强型、增强纺织型等 005.增强型浸润剂的种类有哪些? 缠绕、拉挤、SMC、喷射等 006.浸润剂的不同在玻璃纤维的生产和产品上有什么不同?纱的分类、要求、区别、等级等 007.一般浸润剂的配方构成有哪些? 主成膜剂、辅助成膜剂、润滑剂、抗静电剂等 008.浸润剂成膜剂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聚酯树脂、环氧、PU、PVAC、丙烯酸酯等 009.不同的配方构成各有什么作用? 成膜、硬挺、浸透等 010.为什么不同厂家的浸润剂配方会有不同? 工艺、气候等

011.在浸润剂配方中哪些组分的调整不会影响纱的基本性能,是可调的? 润滑剂、抗静电剂、辅助成膜剂等 012.不同润滑组分在配方中有什么区别? 干润滑、湿润滑等 013.偶联剂在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不同的偶联剂有什么区别?界面结合、增强基材树脂不同等 014.硬质纱和软质纱有何区别?如何分类? 硬挺、单丝直径等 015.为什么中碱纱在气候不同时其生产的状况有差异? 吸潮性、气候性等 016.拉挤型材和管材有什么区别,对纱的性能要求有什么不同? 强度、韧度等 017.纺织纱用浸润剂种类有哪些? 石蜡型、711、811、淀粉型等 018.改性淀粉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 酯化、醚化等 019.纺织型浸润剂的组分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成膜剂、增塑剂、润滑剂等 020.增强型纺织纱浸润剂的成膜剂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环氧、PU、聚酯、PVAC、丙烯酸酯等 021.纺织纱不同的浸润剂有哪些特点? 石蜡的配制、淀粉型的配制、增强型的配制等

浸润剂概念

一、浸润剂概念: 浸润剂是玻纤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材料。玻纤质量的好与差、品种种类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浸润剂。如果没有好的浸润剂做保障就无法生产出高质量、多品种的玻纤产品。 二、什么叫浸润剂: 1、浸润剂是指在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涂附于玻璃纤维表面的材料。它决定了玻璃纤维的用途和性能。它是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结合在一起涂附于玻纤表面的材料。利用它的化学作用可改变玻璃纤维性能。 2、浸润剂分类与组成 a、玻璃纤维浸润剂可分为石蜡型浸润剂、纺织型浸润剂、增强型浸润剂。采用哪一类型的浸润剂用于玻纤就要根据所生产的玻纤品种来确定。 b、浸润剂是由有机物与无机物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C、玻纤生产过程所用的浸润剂是由偶联剂、润滑剂、膜剂、抗静电剂等原料组成。 三、浸润剂的作用: 1、在玻纤生产过程中,浸润剂能保护玻璃纤维原丝,改变玻璃纤表面性质,也能将数百根或者数千根单纤维丝集成一束,这样就能达到玻纤原丝后道加工性能的要求,并在玻璃钢制品中起到增强的作用。 2、偶联剂的作用 偶联剂是把玻璃纤维与浸润剂结合在一起的“桥梁”。 3、偶联剂的性能 偶联剂是一种在一般条件下不溶于水的有机溶液、是一种油状类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溶于水的化学原料。 4、偶联剂的水解 偶联剂种类较多化学性能各不相同。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玻纤性能 和生产的品种来选择不同性能的偶联剂以满足产品性能的需要。有的偶联剂可以直接水解、如常用的KH550偶联剂。有的偶联剂需要特定的酸性条件、时间条件下才能水解、如常用的KH570偶联剂。偶联剂水解是否彻底对玻纤质量有直接影响。 四、润滑剂的种类: 1、浸润剂中的润滑剂有: 醚类、醇的共聚物类、阳离子胺盐类、油酸酯类等。现在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常用的润滑剂有1080、1090、1170、1160、1250、阳离子软片等。 2、润滑剂的作用 避免玻璃纤维在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毛纱。例如在络纱过程中产生的毛纱对产品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客户使用玻纤时会发生导纱圈堵塞或影响纱的分散。 3、用量 润滑剂用量大、小对玻璃纤维生产加工过程以及络纱过程一定影响。用量过大在络纱过程会造成丝饼脱圈、乱纱出现。 五、成膜剂: 1、什么叫成膜剂

玻璃纤维术语及定义(原GB 5434—1985)

玻璃纤维术语及定义(原GB 5434—1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JC/T 767—1985(1996)纺织玻璃纤维术语及定义(原GB 5434—1985)本标准适用于纺织玻璃纤维专业。 本标准规定的专用术语主要供各有关部门在国内和国际技术、贸易交往中;在制定、修定标准中使用。并为科研、设计、教学、生产部门编写技术文件和书刊时参考。 凡在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术语,需要时可在有关各类标准中给予规定。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6355-19800《纺织玻璃纤维-----术语》。 1 、一般术语 1.1、纤维 fibre;fiber 一种长径比很大而长度较短的物质单元。 1.2、玻璃纤维 fibreglass;glassfibre 一般指硅酸盐熔体制成的玻璃态纤维或丝状物。 1.3、连续纤维 continuous filament;multifilaments 由多根单丝集合成的一类纺织材料。 1.4、定长纤维 staple fibre;discontinuous fibre 一种直径细、长度短的纺织材料。 1.5、纺织玻璃纤维 textile glass 以连续玻璃纤维或定长玻璃纤维为基材制成的纺织制品的通称。 1.6、玻璃纤维涂覆制品 coatedglass,fibre products 涂有塑料或其他胶质物料的纺织玻璃纤维制品。 1.7、玻璃纤维;无碱玻璃纤维 E fibre glass 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很少,具有良好电绝缘性的玻璃纤维(其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一般小于1%)。 1.8、中碱玻璃纤维

medium-alkali glass fibre 我国生产的一种玻璃纤维。其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在12%左右。 1.9、S玻璃纤雏:高强玻璃纤维 S glass fibre:high strength glass fibre 用硅-铝-镁系统的玻璃拉制的玻璃纤维,其新生态强度比无碱玻璃纤维高25%以上。1.10、M玻璃纤维:高模量玻璃纤维 M glass fibre;high modulus glass fibre 用高模量玻璃拉制成的玻璃纤维。其弹性模量一般比无碱玻璃纤维高25%以上。 1.11、高硅氧玻璃纤维 Vitreous silica fibre;high silica glass fibre 用钠硼硅酸盐玻璃拉丝后,经酸处理,烧结而成的玻璃纤维。其二氧化碳含量在95%以上。 1.12、D玻璃纤维;低介电玻璃纤维 D glass fibre;dielectric glass fibre 用低介电玻璃拉制而成的玻璃纤维。其介电常数及介质损耗因素都小于无碱玻璃纤维。 1.l3、AR玻璃纤维;耐用玻璃纤维 alKali -resistant glass fibre 用于增强硅酸盐水泥的玻璃纤维。能耐水泥水化时析出的水化物的长期浸蚀。 1.14半导体玻璃纤维 semiconducting glass fibre 含氧化银或氧化铜的玻璃拉制成纤维,经处理后,使其表面电阻率达半导体范围的玻璃纤维。 1.15、涂金属玻璃纤维 metal coated glass fibre 单根纤维表面涂有一层金属膜的玻璃纤维。 1.l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 glass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GRP 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 2 、纤维、纱。 2.1、单丝 filament

浸润剂概念

浸润剂概念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一、浸润剂概念: 浸润剂是玻纤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材料。玻纤质量的好与差、品种种类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浸润剂。如果没有好的浸润剂做保障就无法生产出高质量、多品种的玻纤产品。 二、什么叫浸润剂: 1、浸润剂是指在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涂附于玻璃纤维表面的材料。它决定了玻璃纤维的用途和性能。它是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结合在一起涂附于玻纤表面的材料。利用它的化学作用可改变玻璃纤维性能。 2、浸润剂分类与组成 a、玻璃纤维浸润剂可分为石蜡型浸润剂、纺织型浸润剂、增强型浸润剂。采用哪一类型的浸润剂用于玻纤就要根据所生产的玻纤品种来确定。 b、浸润剂是由有机物与无机物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C、玻纤生产过程所用的浸润剂是由偶联剂、润滑剂、膜剂、抗静电剂等原料组成。 三、浸润剂的作用: 1、在玻纤生产过程中,浸润剂能保护玻璃纤维原丝,改变玻璃纤表面性质,也能将数百根或者数千根单纤维丝集成一束,这样就能达到玻纤原丝后道加工性能的要求,并在玻璃钢制品中起到增强的作用。 2、偶联剂的作用 偶联剂是把玻璃纤维与浸润剂结合在一起的“桥梁”。 3、偶联剂的性能 偶联剂是一种在一般条件下不溶于水的有机溶液、是一种油状类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溶于水的化学原料。 4、偶联剂的水解 偶联剂种类较多化学性能各不相同。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玻纤性能 和生产的品种来选择不同性能的偶联剂以满足产品性能的需要。有的偶联剂可以直接水解、如常用的KH550偶联剂。有的偶联剂需要特定的酸性条件、时间条件下才能水解、如常用的KH570偶联剂。偶联剂水解是否彻底对玻纤质量有直接影响。 四、润滑剂的种类: 1、浸润剂中的润滑剂有:醚类、醇的共聚物类、阳离子胺盐类、油酸酯类等。现在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常用的润滑剂有1080、1090、1170、1160、1250、阳离子软片等。 2、润滑剂的作用 避免玻璃纤维在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毛纱。例如在络纱过程中产生的毛纱对产品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客户使用玻纤时会发生导纱圈堵塞或影响纱的分散。 3、用量 润滑剂用量大、小对玻璃纤维生产加工过程以及络纱过程一定影响。用量过大在络纱过程会造成丝饼脱圈、乱纱出现。 五、成膜剂:

浸润剂机理

玻璃纤维浸润剂技术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应用技术。涉及到下列基础理论知识:表面物理化学及粘结理论; 高分子物理化学理论; 乳液理论及乳化过程; 偶联剂机理及作用; 润滑剂机理及作用; 抗静电剂机理及作用。 这些基础理论始终贯穿并指导着浸润剂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一)玻璃纤维的表面特征 玻璃纤维与同质量的块状玻璃相比,其表面积要大得多,例如直径5.6~9μm的纤维,其比表面积可达0.2~0.55m2/g,比块状玻璃大1000~2000倍。这么大的比表面积必然影响到材料性质以及它与其它材料之间的粘结性。两个固体之间或一个固体与一个液体之间的粘结是由材料表面的原子数及其组合状态决定的,受内部材料本身影响较少。当用玻璃纤维做复合增强材料时(如增强塑料、橡胶或水泥等),纤维表面特征对复合材料中界面的粘结影响很大。这种界面粘结应力能否从强度和模量较低的基体树脂传递到强度和模量较高的玻璃纤维上去,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浸润剂膜涂覆在玻璃纤维表面上,浸润剂中各组分在玻璃纤维表面产生吸附和反应,形成了新的固-气界面,从而改变了原有裸露玻纤的界面特性。因此研究玻璃纤维表面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有利于深入了解界面上发生的反应,这对于浸润剂在玻璃纤维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玻璃纤维表面构成一个不连续的玻璃结构平面。非二氧化硅组分作为微小的分散相存在,它们的大小估计为1.5~20nm。玻璃纤维表面总要吸附水分子并使其极化,负氧离子朝外,因而玻璃纤维最外层表面实际上是由负氧离子构成的,是阴离子性,对带正电的阳离子或基团有亲和性。 断开一块玻璃的表面,弱键和强键都被断开,自由价力伸向空间,表面阳离子配位要求不能满足,使表面产生很高的自由能。为降低自由能,形成一个稳定表面,必然吸附大气中水分来满足。因此玻璃纤维刚从漏板下拉出时,冷却过程中立即吸附了多层水分子,此吸附水在300℃#时亦不易驱走,需在500下真空加热才能基本去除。 吸附水的水分子中带正电的H+会与玻璃表面的SIO或ALO-形成较强的化学键,即形成OH-基团,以致水分子发生极化,其正电端朝玻璃,负电端向外,导致进一步吸收水分子,在温度20℃、相对湿度90%/时,吸附水膜可达到50-300个单分子层。

浸润剂个成分作用

由于纺织型浸润剂功能比较单一,所以纺织型浸润剂的配方数量少于增强型浸润剂。按照国内玻纤行业的习惯分法,可将纺织型浸润剂分为石蜡型浸润剂、淀粉型浸润剂和增强纺织型浸润剂三大类,现对每种浸润剂介绍如下。 纺织型浸润剂中,石蜡型浸润剂是我国玻璃纤维当前生产中使用的主要配方。这种浸润剂主要原料来源丰富、价格较低、同时拉丝、纺织性能较好。从我国玻璃纤维工业创始之初起,一直使用至今。 石蜡型浸润剂主要由两种不同功能的组分构成:一种是粘接、集束单丝,被称为成膜剂;另一种是柔软润滑纤维,通常被称作润滑剂。这两种相互矛盾又互相制约的性能和作用,支配着纺织型浸润剂的全部性能。因此对这两种组分材料的选择及正确用量是十分重要的。 1、石蜡型浸润剂的组成及原料 A、石蜡。石蜡的主要成分为含碳原子数在16个以上的饱和烃类。其主要作用是在玻纤表面成膜,从而起到润滑并且保护纤维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粘结集束作用。用于浸润剂的石蜡应选用熔点55-60℃的,实际选用规格,可以根据与其配合使用的同系物如凡士林、机油等的规格和用量决定。石蜡熔点过高,会造成乳化困难和乳液粒子过大、乳液粗糙不细腻,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浮在浸润剂表面;石蜡熔点过低会使浸润剂成膜性变劣,退纱时在导纱勾等处浸润剂膜会被刮下,造成污垢堆积,毛丝增多。若要进一步提高膜的性能,可以使用微晶石蜡。 B、凡士林。凡士林的主要成分为碳原子数从8到20的混合烃类。凡士林成分复杂,性能差异较大,选用时应加以注意。一般选用滴点在45℃以上的产品。一般不使用医用白凡士林,因为其价格是工业凡士林的2倍,很不经济。凡士林主要作用是润滑纤维。 C、矿物油类。机油、变压器油、锭子油统称为矿物油,主要成分为9-16个碳原子的混合烃类。变压器油比其它矿物油品种掺入了更多的添加剂,成本较高,故近年来在浸润剂配方中很少使用。一般选用5号、7号、10&号高速机油, 25号、45号机油或锭子油应用也较广,闪点以大于1209为佳。机油在浸润剂配方中起到润滑和增塑作用。 D、硬脂酸,化学名称为十八烷酸,其分子式为C17H35COOH。其乳状液有相当的润滑性。在乳化时与石蜡等油组分一起使用,主要起调节混合油乳化所需的HLB值的作用,故有助乳化剂之称。只有使用至少占石蜡总量25%的硬脂酸,才能使石蜡乳化成粒子均匀的稳定乳液。 硬脂酸制法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在镍催化下将植物油脂或动物油脂高压加氢制成硬化油,然后在硬化油中加入分解剂水解得到粗脂肪酸,再经水洗、蒸馏、脱色即得成品。硬脂酸成品为带有光泽的白色柔软小片,熔点71-72℃,在90-100℃下会慢慢挥发,微溶于冷水。工业品因含有少量的软脂酸和油酸一般呈白色或微黄色颗粒或块。 硬脂酸以合成时反应程度不同分为一压、二压、三压产品,其中三压产品纯度最高,价格也最高,配制浸润剂时大多使用二压产品,亦有使用一压产品的,但配制工艺较难控制,稍不注意即会影响浸润剂质量。 E、油酸。油酸为不饱和脂肪酸,化学名称为顺式十八碳-9-烯酸,分子式为C17H33,性能与作用和硬脂酸相同,可以替代硬脂酸使用。但一般厂家在配制石蜡型浸润剂时均使用硬脂酸。 上几种原料主要起润滑作用。 F、固色剂及其脱水产品固色粉。固色剂是一种水溶性线性树脂,是由甲醛与双氰双胺在CaCl2作催化剂反应制得。其化学成分为双氰胺甲醛树脂。石蜡型浸润剂使用的固色剂为这种树脂的初聚体的稀醋酸溶液,其分子在水中呈离子状态。 G、辅助粘结组分。除固色剂外,有时加入少量明胶作为辅助粘结成膜剂,用以增加原丝抱合性和硬挺性,防止退解时,特别是 1.7Tex 纱内退时原丝脱圈。因明胶易变质发臭,使

浸润剂在玻璃纤维生产和使用中的作用

浸润剂在玻璃纤维生产和使用中的作用 在玻璃纤维生产和应用中,浸润剂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材料,其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润滑-保护作用 在拉丝和纤维加工的过程中,润滑作用包括原丝拉丝过程中的“湿润滑”及原丝筒后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干润滑”二种。在拉丝过程中,浸润剂中的“湿润滑组分”使玻璃纤维原丝与涂油器(单丝涂油器、带式涂油器或半轮式涂油器)、集束槽及排线器之间保持一定的润滑作用,避免二者间摩擦系数过大而引起原丝张力过大,造成飞丝、丝束打毛及原丝筒粘并退解困难等。但是,如果润滑剂用量过多,拉丝时张力过小,则易造成原丝筒变形,退解时易脱圈,原丝筒干燥后(自然干燥或烘干),在络纱、退解、织造、制毡、短切过程中,浸润剂中的“干润滑组分”可使原丝具有良好的滑爽性,防止因机械磨损而产生的毛丝。一般来讲一种润滑组分可同时起到湿润滑及干润滑二种作用,但在相当多情况下,必须有二种或数种润滑组分相配合才能达到上述效果。 (二)粘结-集束作用 粘结组分可使玻纤单丝粘结成一根玻纤原丝,使原丝保持其完整性,避免应力集中于一根或数根单丝上,以减少散丝及断丝,便于无捻粗纱的退解及玻纤纱的纺织加工。并在短切加工过程中( BMC,增强热塑性塑料用短切纱、短切毡、SMC,喷射纱及连续成型透明波形瓦)纱线不开纤,保持纤维束的完整性、流动性,减少短切时产生的毛团。 增加原丝的集束性有利于提高玻纤对树脂的穿透性(through out ),但也会降低树脂对玻纤的浸透性(wet out),因为树脂中的溶剂(如苯乙烯等)溶解集束非常紧密的玻纤表面成膜剂时,需克服很大的动力学上的阻力。 (三)防止玻璃纤维表面静电荷的积累 浸润剂中抗静电剂可降低玻璃纤维表面电阻并形成导电通道,此种作用对smc、喷射、石膏等用无捻粗纱、短切毡、连续原丝毡用玻纤原丝特别重要。 (四)为玻璃纤维提供进一步加工和应用所需要的特性 这些特性包括短切性、成带性、分散性等,特别是纤维在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以及橡胶,石膏、水泥等基材中被迅速浸润的性能。

玻纤的分类及应用(不错)

玻纤知识与浮纤解决方法探讨 第一部分:玻纤知识: 1、玻纤分类从长度分类分可以分连续玻纤、短玻纤(定长玻纤)和长玻纤(LET),连续玻纤是国内目前应用最广的玻纤,就是通常说的“长纤”,代表厂家有巨石,泰山、兴旺等。定长玻纤就是通常说的“短纤”,一般是外资改性厂与国内部分企业在用,代表厂家有PPG,OCF及国内的CPIC,巨石泰山也有少部分,但质量不如人意。LET是最近在国内兴起的,代表厂家有PPG,CPIC及巨石,目前国内金发和苏州和昌产量较大,杰事杰及温州俊尔,南京聚隆在开发当中,也有小批量生产从碱金属含量分可分为无碱,低中高,通常改性增强用无碱,也就是E玻纤,国内改性一般使用E玻纤。 2、玻纤的应用:玻纤增强塑料的原理主要是由于玻纤/树脂界面上连接必然是使作用到模塑件上的力传导到玻纤上,因此玻纤的长度被充分利用,起到树脂增强的目的,但玻纤在树脂基体中长度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这就是临界玻纤长度,玻璃纤维的临界纤维长度(即可将力从基材传递给纤维的最小长度)在0.3~0.6mm之间,临界长度只与剪切力与玻纤单丝直径有关,上面的临界长度是指玻纤在最终产品里的长度,如是果是塑料粒子里话,此长就就在0.6~0.8mm之间,从理论上讲,临界长度与玻纤的原始长度没有关系,如果增强产品把玻纤的长度都控制在这个范围的话,此时产品的力学性能与表面外观都是最好的,最平衡的,如果长度过长,力学性能上升,但制品表面会变粗糙与翘曲,如果长度过短,就会导致力学性能不足。要控制玻纤的长度应该从调整螺杆结构及转速入手,如果玻纤长径控制在400效果最佳。 3、评价玻纤好坏的主要指标:第一个指标:玻纤在拉丝过程中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处理剂。表面活性处理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浸润剂,浸润剂主要是偶联剂与成膜剂,另外还有一些润滑剂、抗氧剂、乳化剂、抗静电剂等,成膜剂的成分与其它助剂的种类对玻纤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选择玻纤时就根据基料与成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玻纤。像PPG、CPIC等公司短纤牌号较多,就是因为表面浸润剂不一样,这样就针对性比较强。第二个指标:单丝直径。以前介绍过临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