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第二讲文化的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

一、前言:功能主义与冲突论(社会学最重要的两个角度)

1、功能主义

社会中的每一部分社会结构对社会都有一定功能、构成和谐,强调社会是一种秩序。

2、冲突论

马克思:秩序是一时的,秩序是冲突的结果。

强调社会由利益群体构成。

二、文化

1、什么是文化?

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物质对象。

人们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文化。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的生活方式。

三、文化的构成要素

1、符号

一群人认可的有意义地表达自身以外的事物的东西。

一所指,二能指。

符号往往暗含一种来自群体创造的价值判断(好或坏)。

2、语言(建设文化、传递文化)

①语言充分反映了一个民族所处的文化和环境。如:闽南语中的“海”。

②一种语言充分反映了持这种语言的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③语言预设了人们看待世界的特定方式,或者语言决定了人们的思想。

3、价值观

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对与错、好与坏、值得或不值得追求的观念。

价值观主要通过符号(神话传说、文学作品、艺术)传递。

4、规范

社会强加的。

四、文化的相对性与普遍性

1、文化的差异

表现文化的多样性(多种语言、生活方式)。

2、文化的普遍性

①人生理的相似性

②自然环境如:婚姻与家庭

五、文化的绝对主义

1、我族中心主义:认为自己文化最好

2、他族中心主义:认为他人文化比自己好

如:中国崇尚西方文化根源于1840。

六、文化的相对主义

尊重差别、相互尊重

七、文化功用

1、功能主义角度

强调个人自由。文化对社会有促进作用。

2、冲突论角度

强调阶级自由、文化为利益集团服务。

PS:意识形态:

这两种区分阶级:1为资产阶级看法,2为无产阶级看法。

第二讲社会与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

1、社会结构先于人而存在

如:新生进学校;人一出生就面对家庭。

PS:共时性:除去时间、历史的维度,所以讲“制度是人创造的”无意义。

2、社会结构外在于人

社会结构是永恒的,人是一致变化的。

3、社会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如家庭。

4、社会结构具有正负效果

正效果:效率

负效果:约束、压抑,限制了个人选择自由。

二、社会结构的单位(要素)

1、地位

如:女性、黑人、父亲是社会地位

与种族、出身、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有关。

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单位。

①自致地位:自我奋斗达致的地位(与受教育水平相关)

如:职业、宗教、信仰。

②先赋地位:先天赋予

如:种族、民族、性别

多重地位:如女律师首要地位:职业

2、角色

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但扮演的是角色。

如:教师是地位,社会对教师的期待是角色。

角色:来自社会的要求,对人的一种行为期待(核心)。

①角色冲突:如忠孝不能两全。

②角色认同:

③角色混淆:难以区别所扮演的角色

④角色失败:无法扮演

3、社会群体和组织

共同认同、团结感

4、宏观的社会结构

①社会设置:家庭(最基本)、教育、宗教

②社区、社会、世界体系

思考:Community和Association有什么区别?

三、社会互动(Interaction)

1、什么是社会互动?

人们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对别人采取行动,或对别人的行动作出回应。

如:狗打架是本能,人打架是有意义的。

2、符号互动论(米德是开创者)

本能——理性(区别:自我思考,把自我对象化)。

能把自己对象化的才是理性。

符号、意义、语言是自我思考和对象化的媒介。

语言的出现使自我对象化,出现心灵。

自己说话可以想象自己的声音、表情,如听别人一样。

自我在说话,自我产生,心灵产生。

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原理:

①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

②我们对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这种意义是社会共通的意义,大家都认同)

③在任何情况下,为了赋予某种情况以意义,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

互动产生符号目的是互动。

3、“拟剧论“——戈夫曼(社会表演论)

第四讲人的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含义

被教会了社会所期待的行为模式、语言、技能,以及如何去扮演一系列角色。

由生物有机体——社会有机体(化)

内容:学习文化(价值观,规范,语言),学习社会技能。

二、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动物——生物性与本能。

社会生物学派——从生物的角度解释利他行为,

如:一个妇女冒险解救弟弟的孩子——为了保护家族的基因。

PS:自然与文化——普遍性与对比、差异。

三、社会化的内容

1、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2、学习谋生手段:现代化社会此过程长。(分工细,如博士)

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道德层次——法律如:儒家的孝,西方的个人自由

4、社会灌输个人一种主导价值观(生活目标)

5、培养社会角色

四、社会化的机构

1、家庭:社会化从这里开始

2、同龄群体/同辈群体

3、学校

4、工作单位:中国特色的。如:在单位要学会察言观色。

5、大众传播媒介

五、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

如:罪犯进监狱、军人进入部队

或者外部环境变化。如:下岗。

六、社会化与人格(个性)

1、人格包括:认知、行为、情感

自我: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与社会认同的意识和感觉。

2、库利——镜中我理论

他人的眼光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自我出现的三个阶段:

①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

③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

思考:在社会化的力量前,人有没有自由。(社会化与自由的关系)

社会化有时可促进自由,不一定矛盾。

①可把社会化理解为对前人智慧的学习,而学习促进自由;

②所有的社会化形成甚至包括婴幼儿时期的社会化,都需要个体合作。一个非自愿的主体,是不能得到社会化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拒绝社会化教条;

③随着人的长大,他们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通常会增强。(选择权增强)

3、米德

人拥有自我(和动物最大的不同),自我——主我,客我。

角色借用:扮演他人角色来反观自己,从他人角度看待自己能力,知道社会对自己的期待,自己的地位和角色。

4、弗洛伊德

本我、自我、超我。

生物性(本能)真正起作用,本我是理性不及的一面。

第五讲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

一、群体生活的意义

1、人类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群体生活是这种社会性的直接体现。

①社会性的基本假设:人类天生是社会性动物。

②传统最严厉的惩罚:关禁闭。

③与他人接触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就如一个人需要食物、水和住所一样。

2、群体是社会化的主体。

二、社会群体的含义

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接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工体中,人们拥有共同身份,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这种共同的期待就是相互期待。

偶然凑在一起的、统计群体不是社会群体。

三、社会群体的类型

1、按成员关系的亲密程度:

初级群体(Primary):用情感维系;

次级群体(Secondly):用契约维系。

2、按群体形成的缘由: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

3、其它分类:

内群体和外群体:群体成员对自己群体和对别人群体的一种感受。

群体界线:用符号界定。如:眼镜是学生和老师的符号。

参照群体:确定自己地位前与之比较的群体。

四、人类结合成社会群体的原因

1、工具性需求:“牛马为用”(共用)(合作的需求)

2、表意性需求(expressive):沟通交流

五、群体中的权力——冲突论

群体中有冲突与不和谐,尤其是成员非自愿组成,权力斗争激烈(权利的争夺、压迫、不平等)。

六、初级社会群体和初级关系

1、定义:

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反映了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2、特点:

①规模较小,交往较频繁;

②以情感为纽带,不易置换,如:亲人,朋友,恋人;

③全面的交往,全部人格的投入(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④非正式的控制,借助情感、道德、习俗来控制成员。

3、类型:

①家庭②儿童游玩群体

③邻居④游玩圈子

4、功能

①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

②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③满足人多方面的需要(生存安全、社会交往、精神愉悦);

④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抑制个人发展,扼杀个性。

PS:库利的观点

初级社会群体是人类本性的培养所,是产生人类合作和有益的土壤,人们为了整体的最大利益可以放弃个人利益,同情心和情感将人们联系在一起。

七、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以家庭为例)

1、家庭的传统功能(功能主义观点)

①生物功能:性和生育;

②经济功能:生产消费;

③抚育功能

④赡养功能

⑤休息与精神满足

冲突论观点:

家庭存在不平等(男女),家庭是展示性别不平等的舞台。

2、家庭的类型:

核心家庭:夫妻关系

扩展家庭:血缘关系

3、家庭的变迁

家庭功能变迁:赡养功能——养老院作用增大。

八、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

依附性\独立性

由于家庭衰落,人的孤独感增强。

第六讲社会组织机构与单位

(次级社会群体)

一、组织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

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

既是追求同一目标人们共同选择的产物,也是有权力的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把人们组织起来(主动选择与被动)。

2、特征:

①社会组织是人们有目标、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

②社会组织的目标比较简单明确,如:工厂、学校、医院;

③组织成员间关系不那么亲密(利益群体,业缘关系)。

3、构成要素:

规范、地位、角色

权威:占据最高领导地位的人

A、法理型权威,如:选举;

B、传统型权威,如:世袭;

C、魅力型权威:个人有超人才能。

二、组织机构

1、正式:反映正式工作关系,有规章法规等指导性东西。

显功能为效率,人际关系也重要。

2、非正式机构:人际关系。

三、科层制(Bureaucracy)

韦伯认为:理性化主要指人们行为方式背后的价值观。

分析的态度:传统社会相信习俗神,一句宗教迷信行事

科学的原则:追求效率,科学计算,理性原则。

1、科层制特点:

①有明确的权威等级,是一种等级制(最上面岗位监督制约下面岗位);

②在组织的各个层次上,都有成文的规章制度,控制着成员行为;

③成员是全职,并拿薪水,晋升是以能力、资历或两者结合为基础;

④成员在组织内的任务与其在组织外的生活是有差别的;

⑤组织成员不拥有它们所调配的物质资源;

⑥组织以工作为核心,以事为本,追寻事本主义原则;

排除了人的原则,可以保障组织的运行效率。

总之,科层制在完成既定任务上,具有最大的技巧、准确率和速度。

2、对科层制的思考:

①正面作用:

A、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B、效率:人类所能设计出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②负面作用:

A、目标置换:把规则当做目标;

B、彼得原理:每一个职位最终都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占据。

③韦伯的思考:

作为一个组织体系可能压垮人类的“精神”,人的自由、创造力都没有了。

如:麦当劳,效率,可计算性,自动控制,但排除了人的能动性。

(对科层制的担忧,体现在非人格化的一面)

五、中国的单位

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

1、功能合一

①专业功能:组织成员进行专业活动,如:警察局;

②管理功能:代表政府对其全面管理,如:结婚时单位介绍信;

③资源再分配。

2、单位资源的非流动性:资源归国家所有。

3、成员对于单位有很强的依附性关系。

4、单位具有行政等级:决定了它在政府获取的资源和权力大小。

5、单位的初级社会特征:

①作关系和私人关系不分;

②成员全方位管理;

③家族性;

④人际关系:潜规则、人缘、先赋地位;

⑤利益平等。,

第七讲越轨与社会控制

一、越轨的定义

拒绝按照我们大多数人所遵从的规则而生活的人,不符合被大多数界定为可接受为正常的标准。

因为时间、空间、身份不同,越轨的定义不同(相对的)。

1、对越轨的误解

价值中立:未必是消极的、有害的;

当将“越轨”界定为“不遵从”时,积极,如:艺术家。

默顿将“越轨”定义为两种:

A、反常:接受社会规则,但出于自身原因不遵从,如:小偷;

B、不遵从:认为社会规则是坏的,蓄意、不掩饰地挑战,如:革命者。

2、越轨并非总是自愿的。

由生理缺陷导致的并非自我意志所能控制的。

“不能遵从”和“未能遵从”。

3、越轨行为虽不被赞同,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越轨是任何健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杜克海姆

4、越轨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和组织行为。

二、社会行为和越轨

1、内在控制

2、外在控制

①非正式社会控制(社会初级群体),如:态度上的拒绝,身体的惩罚,但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内部团结意识\情感);

②正式社会控制:警察、立法者、教师、神职人员、精神病医生。

三、解释越轨行为

1、生物学:体格强壮者更易越轨,基因、遗传、荷尔蒙因素。

2、心理学:某些个性与性格与越轨行为有关。

从人的角度解释:越轨者与他人不一样。

3、社会学:关于社会情境的解释(从文化角度责备社会)

①功能主义理论:(失范理论,手段—目标论)

默顿:个人所接受的社会规范同社会现实相冲突时,个体所承受的压力角失范。社会规定了目标如金钱地位,规定了实现目标的手段如勤劳致富,一般情况下目标手段一致,但按手段达不到设定目标,产生不一致,则为结构性紧张。

成员选择:

A、遵从:认同目标,遵从手段;

B、创新:认同目标,不遵从手段,如:犯罪;

C、形式主义:放弃目标,遵从手段;

D、退却主义:放弃目标,不遵从手段;

E、反叛:以新的目标手段代替。

②冲突论(亚文化群体论)

社会成员并非共享一套价值观,而是几套。由于社会占统治地位群体的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主体,不同文化就是越轨。(在主流文化群体看来亚文化为越轨亚文化)

③标签理论

更典型地强调越轨是相对的。

初次越轨,再次越轨。

越轨不在行为本身,而是社会反映和社会认定的结果。他人给其一行为下定义、贴标签才使这一行为成为越轨,并引发进一步的越轨行为。

权力机构:谁有权利设置标签。如:老师对学生。

第八讲社会分层与不平等(上)

一、韦伯的社会分层

有价值之物的分配:有价值之物包括收入与财富、权力、声誉。

2、权力:

一种强制性的力量,个人或者群体控制或影响他人的能力,而不管别人是否愿意合作。

米尔斯认为,美国社会权力高度集中于权力精英。

PS:权力有可能不随财富存在。

3、声望:

从别人那里获得的良好的社会评价或社会承认(荣誉、受人喜爱)。

(1)道德方面(2)能力方面

PS:与收入关系:金钱可以购买声望,声望可以帮助获得金钱。

二、社会地位与社会阶层

1、辨认社会地位

地位符号:品牌、文化

社会地位高度的人展示社会地位,而社会地位低的人掩饰。

PS:炫耀式消费、欺骗式使用、地位恐慌。

2、社会地位的等级评定

职业、收入、肤色

PS:文化资本: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3、地位不一致

财富、权力、声誉三种指标不可能同时被一个人战有。

如:现代社会,权力与声誉成反比。

PS:社会意义:若一致,社会资源集中于优势群体。

三、历史上的分层制度

1、奴隶制度

原始的、需要大量劳动力。

奴隶制意识形态:人之间天生不平等,奴隶在生物和文化上低人一等。2、种姓制度

人的社会地位是先赋的,且终生不变。

不同种族间相互隔离,且婚姻严格禁止。

种姓制度意识形态:轮回说。

3、等级制度

4、阶级制度

四、阶级制度

现代社会(工业革命以后)常见的社会分层制度。

1、马克思的阶级制度

(1)阶级斗争贯穿人类发展的历史,并以阶级斗争观点解释奴隶等级制度;(2)马克思所说的阶级是按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来划分,阶级间的关系为剥削关系。

(3)马克思认为,阶级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阶级产生的条件为私有制,私有制消灭后,阶级则不存在。所以,社会不平等和分层可以消除。方法:公有制。

核心:阶级可以消除,社会平等可以实现。

2、韦伯理论(继承发展)

(1)社会分层并非只与经济因素有关,还包括地位和政党。

(2)从更直接地反映人的经济地位、财富这一角度来分析问题。

如:有钱但无生产资料也为无产阶级。

(3)资本主义社会阶级间的关系不一定就是冲突,可能发展为相互依赖。3、阶级制度的特点

(1)与其它类型分层相比,阶级并非由法律或者宗教信条确定,成员资格不以法律及风俗而确定的世袭地位为基础。

个体的阶级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是赢得的、自致的,而不像其它分层制度在出生时就已经注定。

(2)阶级之间的界限不那么严格,比其它分层制度更具有流动性,没有成文的规定限制不同阶级间的通婚。

(3)经济因素是划分阶级的主要因素。而在其它类型分层制度中,非经济因素如宗教是主要因素。

(4)支持现代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完全是世俗的。

阶级制度被认为非常公正,上层和下层阶级都不用感谢或责怪任何人。

PS:能人制社会,推崇个人能力。——社会财富地位给了那些表现、成就最好的人。

第九讲社会分层与不平等(下)

五、社会流动

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者社会阶级像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者社会阶级的变化。

向上的垂直流动——衡量一个社会先进程度的指标。

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大规模的学校教育有助于向上的社会流动。

PS:代际流动:父辈与子女两代间社会地位变化的情况。

代内流动:一个人这一代内。

PS:妇女社会流动:妇女课通过婚姻进行社会流动。

PS:帕累托:精英循环:经营不断循环以保持高能力。

六、分层理论

1、功能主义

一个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由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承担一部分功能,以保证社会秩序。(系统的观点,强调合作与团结)

认为社会分层是必要的,为了社会正常运行,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是必要的,且还有正功能。

如:医生、律师对人的要求更高,要更高教育、责任心以及更多时间。社会为了吸引人来这些岗位,以有价值之物作为回报。

一定的社会不平等可以保证一定岗位由最优秀人来承担,全社会由此受益。评论:

(1)这种理论适用于崇尚个人成就的社会。(职业不平等,报仇鼓励人努力工作)

(2)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分层有正功能。(最有能力的人占有最重要的职位,

精英主义)。

(3)缺陷:没有人情味;贫富差距大。

批评:难以对先赋现象解释。过于悬殊的收入差距也被认为对社会没有好处。

2、冲突论

不平等源于社会本来就不和谐。

人们以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争斗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根源。

不平等并不是社会运行所必需的,认为是剥削的结果,因为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马克思

权力:不同社会阶级在权力分配上不平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权力。——米尔斯

冲突论者认为:

现行的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具体表现,社会分层是为了维护有权势者的利益,或是有权势集团的价值标准。

功能论和冲突论视角不同,考察社会的不同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效度,两者结合,可能对社会分层产生更精确的认识。

但是,当今的冲突论这某种程度上的社会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人们在技术方面的确有差异。冲突论对一个平等社会不抱希望。

七、生活机会中的阶级差异

1、健康、寿命

2、法律

3、教育

4、社会参与、人脉关系

八、贫困

1、贫困定义

绝对贫困:期待身体健康存在——生活水平线:低于此为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某些国家为必需品的物品,在某地为奢侈品。

2、贫困原因

(1)责备受害者

PS:贫困文化:家庭几代人习惯贫困。

(2)责备制度

社会应该负责,分配资源不公平。

九、对平等、不平等的思考

平等:社会出身(社会学家研究对象)——机会平等,自由

自然天赋——结果平等,平等

第十讲性别与性

三个词间关系:

性别差异、行为差异、社会评价差异

一、性别差异与生物学

1、自然差异

染色体及所携带的基因差异。

自然差异论:自然差异造成了大多数社会中存在的男女间的行为差异,大多数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忽视了社会化的作用)

二、性别的社会化——性别的角色

SEX(生物角度)

GENIDER(社会角度)

一个社会是通过给良性不同的任务来体现其性别的概念。

1、性别角色的含义(两种角度)

2、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

区别对待:对男孩女孩的不同。

角色认同:通过内化对角色模式产生认同。

三、性别与不平等

1、定义

男性统治这种现象,表现为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的权力和声望。

表现:社会语言,如:MAN代表所有人。

2、对此的解释

(1)功能主义:

男女角色差异来源是先天生物学差异,这种生物学差异导致社会分工差异。

男女从事的是从生物学上讲最适合他们的工作。

现代社会的分工(以性别差异为基础)是最有效率的、最实用的。

(2)冲突论:

尖锐批评劳动分工源于社会差异,社会分工并非天生和不可改变。

妇女并不因为任何生物学上的特征而不能进入某些特定的职业领域。

四、中国的性别角色

两性相异(功能主义)

两性相似(冲突论):1949年后中国发展,如:铁娘子。

第十一讲种族与民族

一、理解民族和种族

源于外部身体特征、社会文化(语言、服饰、饮食)、生物(肤色、发色),把具有鲜明社会文化特点的群体叫民族群体,GROUP。

生物学角度区分:种族,RACE.

一个种族与另一个种族在身体上有较大差异,但种族内部也有分化——大概划分。

社会学强调社会评价、社会意义——导致权力和财富划分配不平等,导致社

种族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一群人自认为和其他人也认为他们有一些遗传上不同的身体特征,而这些特征被认为与道德上、智力上及其它非身体上的属性有关。

社会学讲,种族是一种社会建构、社会意识。一个种族,是存在于人们的知觉和信念中的。

种族化:按对种族的理解,对个体或者群体划分的过程叫种族化。

如:具有某种生物特征的群邮优先享有权力。

2、民族

(1)一个标签,外部强加的标记。

(2)文化性:文化、历史、祖先家世(真实或者象征)、饮食。

(3)约定性:他们自己可以感觉到并要求其它人感觉他们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社会学:民族不是天生的,在历史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社会现象。

3、民族意识

(1)同族的意识是一种归属感。

(2)现实社会中,一个人和相似的人建立起一种社会连带责任,有利于在权力和经济分配时团结起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