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条约主要内容

瑷珲条约主要内容
瑷珲条约主要内容

瑷珲条约主要内容

导读:本文瑷珲条约主要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瑷珲条约主要内容(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俄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比如《北京条约》、《伊犁条约》、《瑷珲条约》等等,这些条约使得中国大片领土被俄国占据,而且国家主权遭到践踏,商业贸易也遭到严重打击。以《瑷珲条约》为例,中国就损失了大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么《瑷珲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

《瑷珲条约》签订时的情景

《瑷珲条约》也被称为《瑷珲和约》,它是在清朝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就是1858年5月28日。由于签订条约的地点在黑龙江的瑷珲,所以被称为《瑷珲条约》。《瑷珲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所有,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上游东南的一小片地区保留中国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

第二,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由中国和俄国共同管辖。

第三,原来属于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仅允许中国和俄国两个国家的船只航行。

以上就是《瑷珲条约》的主要内容,《瑷珲条约》在1858年签

订,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的时候,清政府正式认可了《瑷珲条约》的所有内容。《瑷珲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不平等的条约,它不仅使得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损害,而且中国的商业贸易也遭到严重掠夺。《瑷珲条约》的所有内容对中国来说都是极不平等的,是清政府以极大的利益换取短暂和平的产物,可以说《瑷珲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

瑷珲条约签订背景

众所周知,在清朝前期中国的国土面积是非常广阔的,在清朝晚期,由于清政府的落后和无能,以致于西方列强纷纷侵略中国。清政府面对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只能妥协,于是和西方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从而使得中国的大片领土被列强割占。《中俄瑷珲条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那么《瑷珲条约》的签订背景是怎样的呢?

《瑷珲条约》签订时的情景

《瑷珲条约》的签订背景主要有一些几点:

第一,鸦片战争后,俄国成立了“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了对中国黑龙江的侵略步伐。1849年到1853年,俄国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军队,入侵黑龙江下游地区,并且建立了据点。之后,俄国军队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指挥下,大肆入侵黑龙江中上游地区。

第二,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城,俄国得知情

况后,决定向黑龙江地区“移民”,并且以武力为后盾。另一方面与清政府进行外交谈判。

第三,俄国同清政府第一次谈判失败后,又加紧实行了第二次谈判,在谈判中,俄国要求清政府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割让给俄国。但遭到了清政府代表的断然拒绝,这使得俄国恼羞成怒,当夜便鸣枪放炮威胁清政府。清政府在俄国的武力胁迫下签订了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以上就是《瑷珲条约》的签订背景,总之,《瑷珲条约》是清政府在俄国强大的军事武力胁迫之下签订的极不平等条约。

瑷珲条约主要内容(二)

《瑷珲条约》是由俄国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在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当时俄国使用的儒略历1858年5月16日)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签定的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完全失去了对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此条约当时未经清政府批准,但后来在中俄北京条约中确认。

条约内容:

《瑷珲条约》主要内容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国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允许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条约生效之日,于1689年签订

的尼布楚条约中确定的国界同时作废。这个条约和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确定了俄国在远东的现代疆界。

签约过程:

1856年10月(清朝咸丰六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8年5月,英法两国的舰队攻占了渤海岸边的大沽,逼近京津。这时,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穆拉维约夫率领哥萨克部队,声称要“助华防英”,在两艘炮舰护送下来到瑷珲城内与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谈判,要求废止中俄《尼布楚条约》中对两国边界的规定。奕山最终屈服,于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条约》。

签约方的反应:

在中国方面,清政府在条约签订之后不仅没有批准《瑷珲条约》还处分了奕山等人。但该条约在后来的《中俄北京条约》中得到了确认(以及追加割地)。

在沙俄方面,圣彼得堡的中央官员起初并不赞同尼古拉·穆拉维约夫逼迫中国交出黑龙江北岸的做法[1],认为外兴安岭地区人烟稀少,难以迁移和维持足够的军队以防守这些地区。但穆拉维约夫成功说服政府批准从环贝加尔湖地区迁移农民(经营采矿业)和哥萨克部队,最终巩固了俄国在新占领地区的势力。

瑷珲条约主要内容(三)

1858年5月28日清将奕山与沙俄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签订《中俄瑷珲条约》,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此条约当时未经清政府批准,后来在

《中俄北京条约》确认。条约现藏于台湾台北外双溪国立故宫博物院。

《瑷珲条约》主要内容

《瑷珲条约》共3条。主要内容为:

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大清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

2.乌苏里江以东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3.原属大清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大清国和俄国船只航行。

《瑷珲条约》条约原文

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黑龙江将军奕山,会同俄国东悉毕尔将军岳福,在瑷珲城议定和约三条:

二、两国所属之人互相取和

三、俄国结聂喇勒固毕尔那托尔木喇福岳福,大清国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奕山,

本和约见《咸丰条约》,卷2,页13―14,俄文本及法文译本见《俄外部:俄华条约集》,页83―84;两种满文本及蒙文本均见同书,页113―121。

《瑷珲条约》签约后续

按照清朝当局事先给与奕山的命令,奕山根本无权与沙俄签订条约。因此,清政府没有批准《瑷珲条约》,并在事后对奕山等人予以处分。但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认可了《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条约签订后,沙俄将瑷珲北岸的海兰泡改名为“报喜城”(即布拉戈维申斯克)以庆祝条约成功签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特颁嘉奖,以表扬侵略签约“有功”的穆拉维约夫,同时晋封穆拉维约夫为阿穆尔(即黑龙江)斯基伯爵。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根鸟每章主要内容[精.选]

根鸟每章主要内容 《根鸟》第一章菊坡:菊坡是少年根鸟的家乡。就是在这里十四岁的少年根鸟第一次独自一人外出打猎。他要用自己的猎物向父亲和整个菊坡的人证明自己的成长。在根鸟打猎时射下的一只白鹰的脚上系布条,布条写着——“我叫紫烟。我到悬崖上菜花,掉进峡谷里。也许只有这只白色的鹰,能够把这个消息告诉人们。它一直就在我身边呆着。现在,我让它发飞上天空。我十三岁,我要回家!救救我,救救我,救救紫烟。”—— 就是来自这张布条上的呼救,那时的根鸟还是个不大懂事的孩子,心中尚不曾有梦。自从发现这张布条后的第一个晚上,根鸟的梦中就一直不停地出现一个浑身衣物破旧,伤口粼粼的女孩。女孩远远向他呼救,但当他走近时,女孩却一下子消失不见了,很朦胧。根鸟醒后总是茫然、怅惘……他在想着在梦中呼救的人是不是跟布条上的紫烟有什么渊源,可能会是同一个人么? 根鸟急切希望能有个验证,惟一实物的依据是那张布条。 父亲永远支持儿子。尽虽然他明白儿子是父亲悲哀。父亲带根鸟在附近的山谷找了个遍,没有结果。 可同样的梦一直不停出现,没有一天间断。 根鸟打定注意去远方寻找紫烟了。听人说,一直往西走,那儿有个大峡谷里曾出现过白色的鹰。 根鸟提出离家去找那个神秘的大峡谷,父亲没有反对。父亲说,根鸟阿,也许紫烟跟本不存在。根鸟说,紫烟在向他呼救呢,梦不会骗人。从此,少年根鸟走出菊坡,以梦为马,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征途。那天父亲眼中流露的担忧,根鸟没有看见。 《根鸟》第二章青塔:在去“青塔”的途中,根鸟为人不解、嘲笑。在这里他遇上了追寻逝去的梦的老人——板金先生。在板金先生的帮助下他几经踌躇终于战胜了自己,决定为了梦想忍受屈辱向别人乞讨;他学会了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生活;但辛苦扛木头赚来的钱被黄毛骗光后撞晕,被老僧救了并送他马让他继续寻找 今天读了《根鸟》第三章鬼谷:然而在“鬼谷”,根鸟被长脚拐骗之后进了鬼谷,成了鬼谷主人的奴隶。在鬼谷,每天都要在采石场搬许多石头,吃的是硬谟梆子,睡的是青石板,一天天过着非人的生活。根鸟决心逃离这个人间地狱。他发现同他一起的人没有一有这样的想法,似乎谁都很乐意一辈子呆在这里。这是为什么?他们好象通通没有过去,没有回忆,只知道在这个谷里一天繁复着一天。问题的症结出在峡谷尽头的一大片火红的曼佗罗。原来,他们被逼着隔两天要吃一次的“红珍珠”有毒,能使人忘却过去,甘心安心地做一个奴隶!所幸的是,根鸟一开始就发现“红珍珠”中的秘密,聪明地把每天随饭送来的“红珍珠”扔出窗外。 根鸟怎会忘记他离家远行的使命?羁留在这个幽冥的谷,无论说什么我们的根鸟都不会愿意,何况“红珍珠”没能使他忘却了梦中的紫烟。 根鸟决心逃离。一个老者帮助了根鸟,他居然也没吃过“红珍珠”,几十年来的逃离都没有成功。他老了,自知自己再没有希望,就把希望放在根鸟身上。根鸟

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内容如何记忆

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内容如何记忆 1.《天津条约》口诀: 外国公使来进驻,增开牛庄等十处,军舰商船江上浮,游历商教内地布,军费大家请记住,英法撤退离大沽。外国公使来进驻:是指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等十处:是指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通商口岸。在这里特别强调牛庄开埠时改在营口。10处通商口岸有一个小口诀:营烟镇宁汉,琼酒散淡台,营指营口,烟指烟台,镇指镇江,宁指南京,汉指汉口。军舰商船江上浮指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游历商教内地布指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军费大家请记住指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200万两白银。英法撤退离大沽这句实际上不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是指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陆续从大沽口撤退。2.《北京条约》口诀:先认条约后开埠,九龙司割算一股。 华工出国真命苦,各8军费人民付。先认条约后开埠是指清政府首先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九龙司割算一股是指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华工出国真命苦是指准许华工出国,华工命运悲惨。各8军费人民付是指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一一记住,甚至记了几遍后,隔了不久便会遗忘。其实,想要把历史知识记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学习古代史,可分解为政治特征、经济特征、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块进行记忆。而对于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则要注重理解,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脉脉相承的,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较庞大的记忆网络,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这就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较容易将此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要想

论语为政篇教案

《论语》为政篇第二 教案设计及执教者:广利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学习《论语》第二篇为政,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解大意,明白道理。 2、结合自己实际,反思过去的不足,努力自我完善,用实际行动回报亲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古文的韵味,做到知行一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在这些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当中,有这么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它照耀着、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个人就是(点击课件)说出他的名字?对,这个人就是孔子。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曾经有人用这样的一句话概括了孔子的一生。(点击课件)孔子是一位有才而得不到重用的闲人,是一位周游列国、四方游学的忙人,是一位为理想奋斗了一生的强人。 2. 而那本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书就是(点击课件)一起说。对,画面左边的就是《论语》的原件。(点击课件)《论语》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里面记录的都是关于孔子和他弟子的一些言行。宋代的朱熹把《论语》列入“四书”之中(点击课件)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之书。《论语》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二是关于思德修养方面的。全文共有20篇。每篇都是用第一则开头的前两三个字作为题目的。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论语》,学习《论语》的第二篇为政。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二、诵读经典

1. 为政篇共有24则,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前八则,请同学们翻开书本23页,边听课文录音,边划出节奏停顿,并留意读音,请做好准备,开始。(点击课件) 2. 请看屏幕。在这八则论语中,有几个字的读音我们要留意一下。(点击课件)(老师指出读音不正确的字。) 3. 请同学们按划好的节奏停顿练习朗读。 4. 看屏幕检查学生朗读的情况。(点击课件)先读前四则,再读后四句。注意及时纠正和作出评价。 5. 指导读出古文的韵律美。 6. 师生配乐朗读。(点击课件) 三、略知文义 1. 我们学习经典只是会读是不够的,还要理解它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一起来了解这八则论语的意思。(点击课件) 2. 现在,你们对这八则论语的意思有些了解了吗?那么,在这八则论语当中,提到最多的是关于什么方面的呢?对,5到8则都是讲关于孝道的。也有两则讲为政方面的。(点击课件)我们可以从“为政以德”和“道之以德”这两个地方,看出孔子是主张要以德治理天下的。 3. 那么,在孝道方面孔子又是怎么说的呢?读!(点击课件)(生读) 在这里孔子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孝。(点击课件)孝就是要经常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不要对父母做出那些有违礼仪规矩的事。这两点孔子是明确告诉世人的。同时,孔子也向世人提出质疑(点击课件),齐读(生读)!孔子向我们提出的质疑是(点击课件)孝敬父母只是为他们提供吃、喝、穿、住就够了吗? 四、明理导行 1. 你们认为这些就足够了吗?远远不够,孝敬父母不仅仅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精神上感到快乐。现在在我国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和留守老人,他们都无法承欢膝下,过着十分孤独、寂寞的生活。对于这些老人来讲,想与子女见见面、说说话都成了一种奢望。所以才会有人建议,把“常回家看看”纳入到法律

《根鸟》读书笔记6篇

《根鸟》读书笔记6篇 《根鸟》主要描述了主人翁根鸟为了追求别人都认为是不切实 际的白日梦,经历了诸多磨难终于找到梦想。以下就是的《根鸟》,一起来看看吧! 国庆我读了一本书,它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书名是《根鸟》。 《根鸟》主要描述了主人翁根鸟为了追求别人都认为是不切实 际的白日梦,经历了诸多磨难终于找到梦想。从小就不知道母亲在哪里的根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有一天,他进森林捕猎,射死一只极为罕见的白鹰,它发现鹰腿上有一张求救布,他朝思夜想,想救出那个女孩,他去了县城,没找到满是百合花的大峡谷,回家的那天晚上,他在梦中找到了答案。第三天,他就背上旅行包,将一切安顿好,踏上了西征的旅途,途中他遇到了许多人,有好人,也有坏人。但经过曲折坎坷的寻找,根鸟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大峡谷——个充满百合花的大峡谷。 是什么力量促使根鸟为梦用了整整四年的青春而去寻找呢?可 以这么认为是根鸟那颗火热赤诚的心,让他在艰辛地路途中与人为善,真势待人的诚意感动了很多人。他接受了困难的挑战,凭着永恒的目标、长久的信念,为了自己那不切实际的梦想,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在幸福中遭遇苦难,在苦难中品尝幸福。仅仅只是梦,就激励着根鸟一步步迈向成功。而我们人呢?这是我沉思了很久的问题。

“好人有好报”这句古话在《根鸟》中得到了应验,它不仅仅教育我们:人要具备爱心和善心,才能有更多更好的朋友;而且还要有坚定的信念,有力的精神支柱是达到彼岸的彩虹桥。借用书中的一段话作为我的信条:“当一个人拥有自己珍惜的感情,并可以在一切困苦中找回信念,那么他的心里已经存有无人能比的财富,这财富,也可以净化他的灵魂,并且让今后的人生路更平坦和温暖。” 《根鸟》这本书,一直激励着我们,难道我们不应该想根鸟学习这永垂不朽的信念与执着,相信不久的年后,我们也会像根鸟一样,来到自己梦想的目的地! 今年暑假,我看了曹文轩写的小说《根鸟》今年使我深受感触,赞叹不已。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叫根鸟。有一次,他一个人独自出去打猎,看到了一只白鹰。于是,他发射出一支锋利的箭,不一会儿,他发现了鹰的脚上有一封求救信:一个叫紫烟的女孩,去摘花,掉进悬崖,根鸟的梦之旅开始了。 根鸟来到了青塔,遇到了一个人——板金先生。板金先生的家族得了一种超级奇怪的毛病,凡是这个家庭的男子,一到十八岁,便突然不能做梦。板金先生为了追随梦,一直向西走。板金和根鸟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断努力,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要达成目的。板金和根鸟就在一个地方离别了!他们相遇时却在莺店。 板金在莺店是人生就要走到那尽头了,他告诉根鸟,要一直往西走,要坚持不懈,一定要找到那个大峡谷。板金先生说完就与世长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内容.

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1842 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5、中国海关税应与英国商定。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望厦条约》:1844 《黄埔条约》:1844 《爱珲条约》:1858 《天津条约》:1858 《北京条约》:1860 (1开天津为商埠;(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八百万两。签约后,英国即表示扶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并支持洋务派奕昕(此字为言字旁当政。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 《中俄改订伊犁条约》:1881 《中法新约》:1885

①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②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③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者之人商办”。④此约签字后6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⑤法军退出台湾、澎湖。 《马关条约》:1895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后来日本以退归占领的辽东半岛为由,又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片面最惠国待遇。 《辛丑条约》:1901 (1清政府向各国共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中俄声明文件》:1912 《二十一条》:1915

论《论语·为政》的为政之道

论《论语·为政》的为政之道

论《论语·为政》的为政之道

论《论语·为政篇》的为政之道 众所周知,《论语》作为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载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其中包含了许多儒家的治国、修身、伦理、教育的重要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论语·乡党》中的“食不言,寝不语”,体现了孔子的对“礼”的重视,这里的“礼”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节;又如,《论语·里仁》中提到:“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说明孔子崇尚“仁德”,反对罪恶。除此之外,《论语》中所阐述的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观念随着历史的长河一步步沉淀,一直到几千年后的当今中国,被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所广泛吸纳,当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正好体现了孔子的“德治”观。由此可见《论语》以及儒家思想对现实中国的人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政》是《论语》的第二篇,主要内容涉及

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本篇涉及到政治、教育、道德修养等多方面,其中的思想精髓也被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继承与发展,并且一步步得到升华,直到今天,其理论内涵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为政》篇的现实意义,在这里我想单独阐述其为政之道。 一、德治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德治”,即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他主张对统治者,要求统治者集团以身作则,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分发挥道德感化作用;对百姓,重视对百姓的道德教化,“为政以德”,德主刑辅。《为政》中有提到: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段话正好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同时也是《为政》篇中

《根鸟》第二章的读后感【精选】

《根鸟》第二章的读后感 《根鸟》讲述的是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成长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根鸟》第二章的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根鸟》第二章的读后感1 在一次私自上山打猎的过程中,根鸟遇到了一只白色的鹰,得到了一块神秘的布条。就因为这布条上的“大峡谷”“紫烟”,根鸟背井离乡,穿过寂寞的荒漠、恐怖的戈壁,在青塔镇遭遇欺骗的同时也受到了真善美的垂爱,还神话般得到一匹白色的宝马。接着又陷入鬼谷,过着地狱般的生活,经历了死亡的边缘后,根鸟第一次回到现实,强烈地思念起家乡——菊坡的老父。这段经历是根鸟在难以想象的孤独、困苦、艰辛的极端环境中抗争的生命里程,根鸟也因此逐渐成熟、智慧、果敢、坚忍起来。第二次踏上西行的孤旅是在父亲死后,根鸟烧毁了房子,也烧毁了自己的根。这一去似乎意味着更彻底,更义无返顾。这次,根鸟在和美富庶的米溪用自己的智慧、善良、勇敢和诚实博得了爱情之神的怜爱,安逸的生活和美好的秋蔓让根鸟深深的留恋在米溪,而忘了心中那个美丽的梦。又是一次幻觉,让这个少年恍惚起来。根鸟重新踏上寻梦的征途,然而根鸟再也不像上次那么义无返顾,那么纯粹无念。米溪的安逸与富庶滋生了根鸟的惰性。在一个糜烂的小镇——莺店,根鸟学会了赌博、酗酒,甚至变卖白马,所有的理想以及之前磨练的好品质不复存在。当根鸟再次邂逅板金,那个最纯

粹的梦,又重新燃起,终于根鸟找到了那个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寻到了梦中的梦。 这果真是适合青少年看的小说。大手笔的景色描写渲染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境界,现实夹杂着虚幻,无奈夹杂着希望,孤寂夹杂着热情,恐怖夹杂着凄美……有荒漠的凄凉、戈壁的凶险,有草原的广阔、山峦的陡峭,有溪水的丁冬、江河的咆哮,有乡间的淳朴、市井的污浊……语文课本中描写过的,没有描写过的,学生见过的没有见过的,都在曹文轩奇丽的笔下了。能不说是青少年积累语句、大长见识的好读本?细腻的心理活动刻画,把根鸟整个青少年期的心理成长赤裸裸地展露着。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沉醉于亦真亦假的幻想中,血气方刚执着追求,意气用事推人入水,孤独顽强地跋涉于深山险水中,几番挣扎上门乞讨,不怕苦累挣钱上路,害羞善良热心助人,机智果敢化险为夷,真诚宽容广结好友,轻信根鸟人上当受骗,酝酿计划等待时机逃离鬼谷,安逸无忧懒惰滋生,情窦初开害羞好奇,身心俱疲沾染恶习,意志消沉误入歧途……这正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迷茫期,有理想又不明确,有斗志又易走歪路,充满斗志充满热情充满正义充满好奇又有那么一些反抗…… 曹文轩要通过一个虚构的小说把整个人生的喜怒哀乐、坎坷曲折浓缩在根鸟短短的四五年的成长过程中。每处景每个人每样物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理想就是那遥远又似在眼

近代以来我国签订的条约内容与特点

1.《南京条约》(中英)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29日。 中英《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是: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 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5、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关于结束鸦片战争的条约。它是英国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强占香港,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危害: 1、破坏中国主权,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华的基地; 2、是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先例; 3、打开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4、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 5、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虎门条约》(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中英)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 这使得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中国丧失了下列重要权利: 1.关税自主权。双方将海关税则以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下来,清朝政府也就从此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 2.对英人的司法审判权。条约规定,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这就将在华英人完全置于中国法律体系之外,置于中国司法审判权之外了。

论语·为政篇第二(3)原文

论语·为政篇第二(3)原文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评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原文】 2 9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1)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2)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3)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

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评析】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原文】 2 10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注释】 (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sōu,隐藏、藏匿。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评析】

《根鸟》第二章的读后感上课讲义

《根鸟》第二章的读 后感

《根鸟》第二章的读后感 《根鸟》讲述的是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成长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根鸟》第二章的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根鸟》第二章的读后感1 在一次私自上山打猎的过程中,根鸟遇到了一只白色的鹰,得到了一块神秘的布条。就因为这布条上的“大峡谷”“紫烟”,根鸟背井离乡,穿过寂寞的荒漠、恐怖的戈壁,在青塔镇遭遇欺骗的同时也受到了真善美的垂爱,还神话般得到一匹白色的宝马。接着又陷入鬼谷,过着地狱般的生活,经历了死亡的边缘后,根鸟第一次回到现实,强烈地思念起家乡——菊坡的老父。这段经历是根鸟在难以想象的孤独、困苦、艰辛的极端环境中抗争的生命里程,根鸟也因此逐渐成熟、智慧、果敢、坚忍起来。第二次踏上西行的孤旅是在父亲死后,根鸟烧毁了房子,也烧毁了自己的根。这一去似乎意味着更彻底,更义无返顾。这次,根鸟在和美富庶的米溪用自己的智慧、善良、勇敢和诚实博得了爱情之神的怜爱,安逸的生活和美好的秋蔓让根鸟深深的留恋在米溪,而忘了心中那个美丽的梦。又是一次幻觉,让这个少年恍惚起来。根鸟重新踏上寻梦的征途,然而根鸟再也不像上次那么义无返顾,那么纯粹无念。米溪的安逸与富庶滋生了根鸟的惰性。在一个糜烂的小镇——莺店,根鸟学会了赌博、酗酒,甚至变卖白马,所有的理想以及之前磨练的

好品质不复存在。当根鸟再次邂逅板金,那个最纯粹的梦,又重新燃起,终于根鸟找到了那个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寻到了梦中的梦。 这果真是适合青少年看的小说。大手笔的景色描写渲染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境界,现实夹杂着虚幻,无奈夹杂着希望,孤寂夹杂着热情,恐怖夹杂着凄美……有荒漠的凄凉、戈壁的凶险,有草原的广阔、山峦的陡峭,有溪水的丁冬、江河的咆哮,有乡间的淳朴、市井的污浊……语文课本中描写过的,没有描写过的,学生见过的没有见过的,都在曹文轩奇丽的笔下了。能不说是青少年积累语句、大长见识的好读本?细腻的心理活动刻画,把根鸟整个青少年期的心理成长赤裸裸地展露着。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沉醉于亦真亦假的幻想中,血气方刚执着追求,意气用事推人入水,孤独顽强地跋涉于深山险水中,几番挣扎上门乞讨,不怕苦累挣钱上路,害羞善良热心助人,机智果敢化险为夷,真诚宽容广结好友,轻信根鸟人上当受骗,酝酿计划等待时机逃离鬼谷,安逸无忧懒惰滋生,情窦初开害羞好奇,身心俱疲沾染恶习,意志消沉误入歧途……这正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迷茫期,有理想又不明确,有斗志又易走歪路,充满斗志充满热情充满正义充满好奇又有那么一些反抗……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那么关于《天津条约》的主要是什么呢?今天学啦就为大家介绍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欢迎各位的阅读!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中俄天津条约》 《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13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共十二款。主要内容:(1)俄国得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2)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3)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4)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实际上是要借此侵占中国领土);(5)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

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中俄天津条约》是一个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该约,沙俄取得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力图取得的沿海通商权利,并凭借最惠国待遇条款,一举取得了英、法、美等国日后在中国可能获得的侵略权益。同时,该约为俄国以勘界为名进一步割占中国领土埋下了伏笔。 《中美天津条约》 《中美天津条约》原称《中美和好条约》于一八五九年八月十六日在直隶北塘交换批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18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共三十款。主要内容:(1)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2)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3)耶稣教教士得自由传教;(4)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 (5)确定领事裁判权。 《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在该条约的签订过程中,美国利用英、法武装侵略给清政府造成的困境,不费一兵一卒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侵略要求。通过这个条约,美国获得了远比《望厦条约》更广泛的侵略权益,同时以周详严密的片面最惠国条款,坐享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一切特权。《中美天津条约》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进行粗暴践踏的历史罪证,也

中国历史上签订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英国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影响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5.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英国 主要内容 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1844年美国和法国 主要内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 1858年夏俄美英法 主要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 3.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 1860年俄国 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天津条与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条约 1860年俄国 至19世纪80年代,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日本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文言文翻译-《论语》为政篇

文言文翻译-《论语》为政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

根鸟第二章读后感

根鸟第二章读后感 《根鸟》是曹文轩纯美小说中的一本。书中回味无穷的文字,跌宕起伏的情节,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它。下面整理了根鸟第二章读后感,欢迎阅读。 《根鸟》是曹文轩纯美系列小说中的一部,讲了一个生长在山里的十三岁少年——根鸟,为了追寻着心中的梦,独自西行的种种坎坷经历和奇遇。整个故事仿佛蒙上了什么,一切都那么茫茫,那么虚无缥缈又触手可及。 在一次私自上山打猎的过程中,根鸟遇到了一只白色的鹰,得到了一块神秘的布条。就因为这布条上的“大峡谷”“紫烟”,根鸟背井离乡,穿过寂寞的荒漠、恐怖的戈壁,在青塔镇遭遇欺骗的同时也受到了真善美的垂爱,还神话般得到一匹白色的宝马。接着又陷入鬼谷,过着地狱般的生活,经历了死亡的边缘后,根鸟第一次回到现实,强烈地思念起家乡——菊坡的老父。这段经历是根鸟在难以想象的孤独、困苦、艰辛的极端环境中抗争的生命里程,根鸟也因此逐渐成熟、智慧、果敢、坚忍起来。第二次踏上西行的孤旅是在父亲死后,根鸟烧毁了房子,也烧毁了自己的根。这一去似乎意味着更彻底,更义无返顾。这次,根鸟在和美富庶的米溪用自己的智慧、善良、勇敢和诚实博得了爱情之神的怜爱,安逸的生活和美好的秋蔓让他深深的留恋在米溪,而忘了心中那个美丽的梦。又是一次幻觉,让这个少年恍惚起来。根鸟重新踏上寻梦的征途,然而根鸟再也不像上次那么义无返顾,那么纯粹无念。米溪的安逸与富庶滋生了他的惰性。在一个糜烂的小镇——莺店,根鸟学会了赌博、酗酒,甚至变卖白马,所有的理想以及之前磨练的好品质不复存在。当他再次邂逅板金,那个最纯粹的梦,又重新燃起,终于根鸟找到了那个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寻到了梦中的梦。

这果真是适合青少年看的小说。大手笔的景色描写渲染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境界,现实夹杂着虚幻,无奈夹杂着希望,孤寂夹杂着热情,恐怖夹杂着凄美……有荒漠的凄凉、戈壁的凶险,有草原的广阔、山峦的陡峭,有溪水的丁冬、江河的咆哮,有乡间的淳朴、市井的污浊……语文课本中描写过的,没有描写过的,学生见过的没有见过的,都在作者奇丽的笔下了。能不说是青少年积累语句、大长见识的好读本?细腻的心理活动刻画,把根鸟整个青少年期的心理成长赤裸裸地展露着,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沉醉于亦真亦假的幻想中,血气方刚执着追求,意气用事推人入水,孤独顽强地跋涉于深山险水中,几番挣扎上门乞讨,不怕苦累挣钱上路,害羞善良热心助人,机智果敢化险为夷,真诚宽容广结好友,轻信他人上当受骗,酝酿计划等待时机逃离鬼谷,安逸无忧懒惰滋生,情窦初开害羞好奇,身心俱疲沾染恶习,意志消沉误入歧途……这正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迷茫期,有理想又不明确,有斗志又易走歪路,充满斗志充满热情充满正义充满好奇又有那么一些反抗…… 作者要通过一个虚构的小说把整个人生的喜怒哀乐、坎坷曲折浓缩在根鸟短短的四五年的成长过程中。每处景每个人每样物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理想就是那遥远又似在眼前的缭绕的洁白的烟雾、幽香的繁茂的纯洁的百合和忧伤的柔弱的纯真的紫烟。追寻理想的征途艰辛又不乏乐趣,一路付出一路回报,一路播撒一路收获,寻梦不一定成功但一定有收获,或是预定的或是意外的。根鸟和板金就是这样的两个代表。一路上,支撑你前行的除了理想、信念、责任,还有亲情,爱情,友情,恩情,随时涌动的一点感动……父亲的鼓励、板金的教导、驼队的关爱、老奶奶的照料、和尚的馈赠、独眼老人的相救、米店老板的赏识、秋蔓的爱慕、金枝的柔情……都是根鸟寻梦的支持,也是人生会遇到的好心人,好好把

论语(学而为政原文拼音版)

论 语 xuéér dì yī 学而第一

wéi zhèng dìèr 为政第二 bā yì dì sān 八佾第三 lǐ rén dì sì 里仁第四 gōng yě cháng dì wǔ 公冶长第五 yōng yě dì liù 雍也第六 shùér dì qī 述而第七 tài bó dì bā 泰伯第八 zǐ hǎn dì jiǔ 子罕第九 xiāng dǎng dì shí 乡党第十 xiān jìn dì shí yī 先进第十一 yán yuān dì shíèr 颜渊第十二 zǐ lù dì shí sān 子路第十三 xiàn wèn dì shí sì 宪问第十四 wèi líng gōng dì shí wǔ 卫灵公第十五jì shì dì shí liù 季氏第十六

yáng huò dì shí qī 阳货第十七wēi zǐ dì shí bā微子第十八zǐ zhāng dì shí jiǔ子张第十九yáo yuē dìèr shí尧曰第二十

第一章论语学而篇 zǐ yuē xuéér shí xí zhī bù yì yuè hū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 lái bú yì lè hūrén bù zhīér bú yùn bú yì jūn zǐ hū 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yǒu zǐ yuē qí wéi rén yě xiào tìér hào fàn shàng zhě xiǎn yǐ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bù hào fàn shàng ér hào zuò luàn zhě wèi zhī yǒu yě jūn zǐ wù běn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běn lìér dào shēng xiào tì yě zhě qí wéi rén zhī běn yú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zǐ yuē qiǎo yán lìng sè xiǎn yǐ rén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zēng zǐ yuē wú rì sān xǐng wú shēn wèi rén móu ér bú zhōng h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yǔ péng yǒu jiāoér bú xìn hū chuán bù xí hū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zǐ yuē dǎo qiān shèng zhī guó jìng shìér xìn jié yòng ér ài rén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shǐ mín yǐ shí 使民以时。 zǐ yuē dì zǐ rù zé xiào chū zé tì jǐnér xìn fàn ài zhòng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ér qīn rén xíng yǒu yú lì zé yǐ xué wén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zǐ xià yuē xián xián yì sè shì fù mǔ néng jié qí lì shì jūn néng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zhì qí shēn yǔ péng yǒu jiāo yán ér yǒu xìn suī yuē wèi xué wú bì wèi 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

根鸟主要内容

[根鸟主要内容] 根鸟主要内容(一) 这篇小说按场景共分为菊坡、青塔、鬼谷、米溪、莺店五个章节,又以“神秘,梦想,出走,浪漫情调,眺望远方,恋情的萌动,对新生世界的冲动、向往……”为契合点,根鸟主要内容。每一个场景、人物、情节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都有着特定的象征和寓意,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凝练。 “菊坡”是少年根鸟的家乡。就是在这里十四岁的少年根鸟第一次独自一人外出打猎。他要用自己的猎物向父亲和整个菊坡的人证明自己的成长。无意中他发现了一只白鹰脚上的布条。于是他开始了一个有着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飞动的白鹰、名叫紫烟的少女,扑朔迷离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梦境。为了找寻这个独特的梦,根鸟在秋天走完最后一步,山野显得一派枯瘦苍茫时,离开了菊坡,开始了以梦为马,长达三年的出走、流浪、成长的历程。 在去“青塔”的途中,根鸟为人不解、嘲笑。在这里他遇上了追寻逝去的梦的老人——板金先生。在板金先生的帮助下他几经踌躇终于战胜了自己,决定为了梦想忍受屈辱向别人乞讨;他学会了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生活;懂得了自尊、自立;最重要的是懂得了对自己信念的执著。然而在“鬼谷”,根鸟被长脚拐骗、被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难。逃脱后,他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倦怠、怀疑,回到了菊坡。但在父亲的鼓励下,根鸟再次出发西行。在“米溪”,根鸟遇到了秋蔓一家,一个他原可以就此停留视之为家的地方,对安逸生活的追求,沉迷于“幸福”,满足现状,最容易使人丧失斗志,然而那个梦又一次催他上路。虽然此时的根鸟已不是最初的根鸟了,他变得“害怕孤独与寒冷”,“变得脆弱了”。“莺店”的赌场和戏班则是让人放纵和堕落的地方,根鸟也不例外,他学会了享乐,赌博,喝酒,并在这种生活中不由自主地沉湎着。当他终于他厌倦了堕落,想要“追回丢失的一切”,再次回到米溪时。他曾经拥有和向往的美好已经随风而逝了。故事的最后,他重遇板金,看着苍老的板金在不断追寻梦中的途中逝去,他翻然醒悟,再一次背上行囊,继续他的历程。当根鸟站在大峡谷面前的那一刻,他失声痛哭。 根鸟主要内容(二) 主人公根鸟在一次外出打猎时,猎到了一只罕见的白鹰,并从白鹰脚上取下了一封求救信,落名“紫烟”,作文素材《根鸟主要内容》。当晚,根鸟与父亲寻遍了附近的山谷毫无收获后,根鸟义不容辞地踏上了西寻紫烟之路。途中,根鸟结识了板金,板金在十八岁那年当梦离他远去后,舍弃了荣华富贵,也踏上了西寻梦的旅途。这两个人都是为追寻自己那渺茫的梦而西行的。 根鸟主要内容(三) “菊坡”是根鸟的家乡,在这里十四岁的根鸟第一次一人外出打猎。他要用自己的猎物向父亲和整个菊坡的人证明自己的成长,根鸟在一次外出打猎时,猎到了一只罕见的白鹰,并从白鹰脚上取下了一封求救信,落名“紫烟”。当晚,根鸟与父亲寻遍了附近的山谷毫无收获后,根鸟打定注意去远方寻找紫烟了。听人说,一直往西走,那儿有个大峡谷里曾出现过白色的鹰。 根鸟提出离家去找那个神秘的大峡谷,父亲没有反对。父亲说,也许紫烟根本不存在。根鸟说,紫烟在向他呼救呢,梦不会骗人。从此,根鸟走出菊坡,以梦为马,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征途。 但一路上的险阻是根鸟无法预料的。在青塔扛木头辛苦赚来的钱被假仁假义的黄毛骗个精光。之后,又误打误撞进了鬼谷,成了鬼谷主人的奴隶。在鬼谷,每天都要在采石场搬许多石头,吃的是硬谟梆子,睡的是青石板,一天天过着非人的生活。根鸟决心逃离这个人间

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南京条约1842年8月英国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影响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5.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844年英国 主要内容 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1844年美国和法国 主要内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1858年夏俄美英法 主要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 3.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1860年俄国 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天津条与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条约1860年俄国 至19世纪80年代,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马关条约1895年4月日本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一步遭受受严重损失 2.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5.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1901年9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主要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3.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5.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6.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 这样的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列强可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