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承台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承台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承台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桩基桩头处理桩头处理

1、凿除桩头前精确测定桩顶标高,并考虑凿除工艺对桩头的影响程度,预留出一定高度,并在桩身上做出明显标记,确保凿除桩头后桩基砼伸入承台的长度满足设计15 ㎝的要求,桩顶面和侧面必须干净无异物。

2、桩基钢筋伸入承台的长度、形状及箍筋数量要符合设计要求。

3、桩基桩头在浇筑承台混凝土前必须清除浮碴,并用水清洗干净。桩基和承台的连接部位,是抗震要求极高的关键部位,但也是施工质量薄弱的部位。桩头浮碴清除不干净,不能进行承台钢筋的绑扎。上述三点是保证桩基和承台连接整体性和抗震性的关键点,现场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好这道关卡。

二、综合接地

1、接地钢筋采用Q235 或HRB335,钢筋直径不小于16 ㎜,请当单根结构钢筋的直径小于16 ㎜时,可将相邻的2 根结构钢筋并连使用(总截面不小于200 ㎜2)无需改变结构钢筋。

2、沿墩台立面中心对称预埋2 根墩身接地钢筋,与承台内的接地钢筋、桩基钢筋焊结成一体,接地钢筋之间的焊接,双面焊≥5d 且不小于55 ㎜,单面焊≥10d 且不小于100 ㎜,焊缝高度至少4 ㎜。

3、所有接地连接钢筋,必须采用红色油漆进行局部标识,供检查

和识别之用。

三、钢筋保护层筋保护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是保证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钢筋易受到侵蚀,100 年的设计年限就得不到根本保证,混凝土保护层控制至关重要。绑扎钢筋所用的扎丝头均要求弯曲向里,防止侵入保护层。在承台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设置强度、密实度、耐久性符合高性能混凝土要求的垫块,垫块安装必须符合工艺顺序的要求,严禁先立模板再绑垫块。垫块规格、尺寸、布置形式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其数量不得小于每平米4 个。模板加固需使用拉筋时,要加工专用的套筒和拉杆,将套筒焊接在承台主筋上并通过套丝与拉杆连接,拉杆外套可采用PVC 管,待拆模时将拉杆拧出,用砂浆封堵拉杆孔洞。

四、混凝土施工

1、大体积承台砼的入模布料极为重要,布料不均,易使胶凝材料与骨料分离,砼易产生收缩裂缝,布料过程中要灵活调整布料区,使混凝土在模板内分布均匀。振捣要均匀适当,防止漏振或少振,否则砼表面易产生麻面或蜂窝。

2、夏季施工必须制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方案和措施,满足混凝土芯部温度不超过60℃的要求。拆模时砼芯部与砼表层温差、砼表层与环境的温差,应满足不超过20℃的规范要求,养护用水与混凝土表面温差,应满足不得大于15℃的要求。施工过程中详实、准确的填写《承台施工过程质量自控记录表》,施工完成后妥善保

管。3、同养试件应放置在承台顶边,每天做好养护温度记录,养护期限为逐日累计温度大于1200C°d。

五、承台与墩身连接部位的质量控制承台与墩身连接部位的质

1、墩身预埋钢筋的间距问题是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的重点,为保证其准确性,必须设置墩身预埋钢筋的定位箍,严格控制钢筋间距。各单位应对作业人员做专项技术交底。

2、承台和墩身的连接部位,是桥梁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下的关键部位,但该部位也是施工质量控制薄弱的部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墩身位置范围内承台表面混凝土必须进行凿毛,露出新鲜的混凝土基岩面,并在混凝土浇筑前清洗干净,不允许有任何杂物滞留其中。混凝土在初凝前严禁凿毛。

六、沉降观测沉降观测

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须加强“零观测”(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承台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局指下发的《中铁十七局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方案》,进行沉降观测标的布设和初始值测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