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试论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摘要: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电网和用户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电压调整的必要性、电压调整的措施、不同时段电压调整的方法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关键词:电压调整;电力系统;电能质量

中图分类号:tm7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电压不合格会对电网造成严重的危害。电压偏移过大,会影响工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损坏电力设备,甚至引起系统性“电压崩溃”,造成大面积停电,所以必须要做好一切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工作。

1.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必要性

1.1电网电压偏低

1.1.1电网电压偏低的原因

由于早期设计的供电网络或配电网络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一些线路送电距离长,供电半径大,导线截面小,使线路电压损失较大。电网无功功率电源不足或无功补偿设备管理不善、长期失修、经常停用等,使无功平衡破坏,这是电网电压水平普遍降低的根本原因。变电所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放置不合理,电网接线不合理,负荷过重,负荷功率因数低,电力设备检修及线路故障等,都可使电网电压下降。

浅谈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

太原科技2009年第4期TAIYUAN S CI-TECH 浅谈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 刘宝,李宝国 文章编号:1006-4877(2009)04-0035-02 最近30年来,世界各国的电力系统普遍进入大电网、高电压和大机组时代,巨量的电能需要通过长距离的高压输电线送到负荷中心,电力系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电力系统不得不运行在其稳定极限附近,极易发生失稳事故。这些事故损失是巨大的,引起人们对电压稳定问题的严重关注。可以说电压稳定问题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电力工业领域研究的热点。 1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定义及分类 1.1电压稳定定义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是指给定一个初始运行条件,扰动后电力系统中所有母线维持稳定电压的能力。在发生电压失稳时,可能引起电网中某些母线上的电压下降或升高,从而导致系统中负荷丧失、传输线路跳闸、级联停电及发电机失去同步等。1.2电压稳定分类 目前,文献中可以见到与电压稳定的主要有静态电压稳定、暂态电压稳定、动态电压稳定、中长期电压稳定等,对它们的含义和范畴,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2004年,IEEE/CIGRE稳定定义联合工作组给出了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分类: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为小扰动电压稳定和大扰动电压稳定。 小扰动(或小信号)电压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诸如负荷增加等小扰动后,系统所有母线维持稳定电压的能力。大扰动电压稳定是指电力系统遭受大干扰如系统故障,失去负荷,失去发电机或线路之后,系统所有母线保持稳定电压的能力。 2电力系统电压失稳的机理 对电力系统电压失稳机理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合理解释和明确区分电压失稳现象,可以正确应对预想的事故。静态研究认为电压失稳原因是负荷超过了网络的最大传输极限,从而造成潮流方程无解。随着对电压稳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用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理论知识来解释电压失稳的机理。对于电压失稳机理,T.Van Custem提出:电压失稳产生于负荷动态地恢复其自身功率消耗的能力超出了传输网络和发电机系统所能达到的最大极限。把电压稳定问题仅当作静态问题的观念是不周全的;负荷是电压失稳的根源,因此,电压失稳这一现象也可称为负荷失稳,但负荷并不是电压失稳中唯一的角色;发电机不应视为理想的电压源,其模型(包括控制器)的准确性对准确的电压稳定分析十分重要。 3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考虑其动态因素,数学上可用一组DAE(Differential Algebraic Equations)微分代数方程组来表示。微分方程组主要体现动态元件,代数方程组主要体现网络结构等约束条件。目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主要有:静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非线性动力学方法。 3.1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潮流方程和扩展的潮流方程是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立足点。静态分析方法一般认为潮流方程的临界解就是电压稳定的极限静态方法,将一个复杂的微分代数方程组简化为简单的非线性代数方程实数,大体上可以归纳为:连续潮流法、特征值分析法、最大功率法等。 3.1.1连续潮流法 连续潮流法(CPFLOW)又称延拓法,连续潮流法使用包括有预估步和校正步的迭代方案找出随负荷参数变化的潮流解路径。连续潮流法跟踪负荷和发电机功率变化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稳态行为,通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121001) 摘要:介绍了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定义和分类,提出了电压失稳机理和电压稳定的主要研究方法,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概貌和最新动向。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静态;动态 中图分类号:TM712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9-01-05;修回日期:2009-02-05 作者简介:刘宝(1982-),男,山东滨州人。2006年9月就 读于辽宁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与探讨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规定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与规定 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要满足用电设备对供电电压的要求,电力网应有自己的额定电压,并且规定电力网的额定电压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相一致。为了使用电设备实际承受的电压尽可能接近它们的额定电压值,应取线路的平均电压等于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由于用电设备一般允许其实际工作电压偏移额定电压±5%,而电力线路从首端至末端电压损耗一般为10%,故通常让线路首端的电压比额定电压高5%,而让末端电压比额定电压低5%。这样无论用电设备接在哪一点,承受的电压都不超过额定电压值的±5% 2、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发电机通常运行在比网络额定电压高5%的状态下,所以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规定比网络额定电压高5%。具体数值见表4.1-1的第二列。 表4.1-1 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网络额定电压发电机额定电压 变压器额定电压 一次绕组二次绕组 3 6 103.15 6.3 10.5 3及3.15 6及6.3 10及10.5 3.15及3.3 6.3及6.6 10.5及11 13.8 15.75 18 20 13.8 15.75 18 20 35 110 220 330 500 35 110 220 330 500 38.5 121 242 363 550 3、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根据功率的流向,规定接收功率的一侧为一次绕组,输出功率的一侧为二次绕组。对于双绕组升压变压器,低压绕组为一次绕组,高压绕组为二次绕组;对于双绕组降压变压器,高压绕组为一次绕组,低压绕组为二次绕组。 ①变压器一次绕组相当于用电设备,故其额定电压等于网络的额定电压,但当直接与发电机连接时,就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②变压器二次绕组相当于供电设备,再考虑到变压器内部的电压损耗,故当变压器的短

关于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探讨

关于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探讨 现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不仅与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安全密切相关,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而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分析方法及其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 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多变量非线性动态系统,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安全以及稳定。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电网规模越来越大,远距离重负荷输电的局面会越来越明显,使得电力系统越来越频繁地在接近网络极限输送能力的状态下运行。所以,加强电压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 电压稳定性问题的分析 电压稳定性问题是电力研究工作中发展比较晚的分支,电压的稳定性开发研究工作是发电机在所有情况下同步运行的分析,但是在电力系统产生电压的时候无法满足于负荷无功需求时的稳定情况,所以电压的稳定与否主要是由电力系统的无功不足引起的。电力系统属于动态系统,对于电压稳定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电压小干扰时候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2)电压大干扰时候电力系统稳定性以及系统电压失稳过程; (3)电力系统中稳态平衡点能够存在的可能性; (4)分析系统中电压稳定性的概率,因此对系统中电压是否稳定的分析方法也有很多种。 2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进行预防与控制的基础条件就是分析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动态电压法以及静态电压法两类。 2.1 静态电压稳定分析 在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奇异值分解(特征值分析)法、潮流多解法、灵敏度分析法、最大功率法、崩溃点法这几种,它们都是在潮流方程或者是经过修改的潮流方程的基础上的,静态电压稳定的临界点在本质上都由电力网络的潮流极限来做,在线性化当前运行点处后再进行分析和计算;不同的地方是使用极限运行状态下不同特征的电压崩溃的判据与采用的求取临界点的方法。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法的好处是用一个简单的非线性代数方程实数解的存在性研究代替复杂的微分方程解的性态研究,它的坏处是把小干扰电压稳定的极限点用电力系统的潮流极限来做,并且静态电压分析法无法反映各元件的动态特性。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1.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kV),3kV、6kV、10kV、20kV、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kV、6kV已较少使用,20kV、66kV也很少使用。供电系统以10kV、35kV为主。输配电系统以110kV以上为主。发电厂发电机有6kV与10kV两种,现在以10kV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500kV、330kV、220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kV,低压配电网为0.4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6kV或10kV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10kV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kV供电范围为10Km、35kV为20~50Km、66kV为30~100Km、110kV 为50~150Km、220kV为100~300Km、330kV为200~600Km、500kV为150~850Km。 2.变配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一种电压变为另一种电压的选用两个线圈(绕组)的双圈变压器,一种电压变为两种电压的选用三个线圈(绕组)的三圈变压器。 变电站除升压与降压之分外,还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三圈变压器),550kV/220kV/110kV。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三圈变压器),220kV/110kV/35kV或110kV/35kV/10kV。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110kV/10kV或35kV/10kV。用户本身的变电站一般只有两个电压等级(双圈变压器)110kV/10kV、35kV/0.4kV、10kV/0.4kV,其中以10kV/0.4kV 为最多。 3.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方案 1)一次接线种类: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是指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之后,所有电力设备(变压器及进出线开关等)的相互连接方式。其接线方案有: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接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环网供电等。 2)线路变压器组:变电站只有一路进线与一台变压器,而且再无发展的情况下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3)桥形接线:有两路进线、两台变压器,而且再没有发展的情况下,采用桥形接线。针对变压器,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内为内桥接线,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外为外桥接线。 4)单母线:变电站进出线较多时,采用单母线,有两路进线时,一般一路供电、一路备用(不同时供电),二者可设备用电源互自投,多路出线均由一段母线引出。 5)单母线分段:有两路以上进线,多路出线时,选用单母线分段,两路进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两段母线用母联开关连接起来。出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 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比较多。一般为一路主供,一路备用(不合闸),母联合上,当主供断电时,备用合上,主供、备用与母联互锁。备用电源容量较小时,备用电源合上后,要断开一些出线。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运行方式。 对于特别重要的负荷,两路进线均为主供,母联开关断开,当一路进线断电时,母联合上,来电后断开母联再合上进线开关。 单母线分段也有利于变电站内部检修,检修时可以停掉一段母线,如果是单母线不分段,检修时就要全站停电,利用旁路母线可以不停电,旁路母线只用于电力系统变电站。 6)双母线:双母线主要用于发电厂及大型变电站,每路线路都由一个断路器经过两个隔离开关分别接到两条母线上,这样在母线检修时,就可以利用隔离开关将线路倒在一条件母线上。双母线也有分段与不分段两种,双母线分段再加旁路断路器,接线方式复杂,但检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研究

毕业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系(部) 机电工程系 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题目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研究指导教师

摘要: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非线性的复杂系统,随着电力工业发展和商业化运营,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大型电力系统中,电压不稳定/电压崩溃事故已成为电力系统丧失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电压稳定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仍然是电力系统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国内外一些大的电力系统事故的分析来看,发生电压崩溃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无法预计负荷增长或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电压失稳的程度和范围,难以拟定预防和校正的具体措施。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负荷模型基础上考虑采用更好的方法来进行电压稳定性评的研究。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压崩溃,电压失稳,稳定性 Abstract:Power system is a highly complex systems, nonlinear with the power industry and commercial operation scale constantly expanding, network, the power system stability requirements is also high. in large power system, voltage instability of the voltage of power system of sta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spect. therefore, the voltage stability problems and in-depth study is still the power systems are faced with an important task.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From home and abroad some big power systems analysis of the accident, there is a major cause of the voltage is not expected to load up or after the accident may lead to the loss of degree and scope, to work out specific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rrect. Therefore, we have to consider adopting the model on the basis of better ways to make a stability assessment study.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Keywords:Power systems,V oltage collapse,In a voltage,Stability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及控制

13.1基本概念及理论 电压控制:通过控制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使电力系统电压满足用户、设备和系统运行的要求。 13.1.1电压合格率指标 我国电力系统电压合格指标: 35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负荷:+5% ~ -5% 10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负荷:+7% ~ -7% 低压照明负荷: +5% ~ -10% 农村电网(正常) +7.5% ~ -10% (事故) +10% ~ -15% 按照中调调规: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500kV母线在正常运行方式情况下,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 ~ +10%; 发电厂的220kV母线和500kV变电站的中压侧母线在正常运行方式情况下,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 ~ +10%;异常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 ~ +10%。 220kV变电站的220kV母线、发电厂和220kV变电站的110kV ~ 35kV母线在正常运行方式情况下,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3% ~ +7%;异常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10%。 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直属)的10(6)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 ~ +7%。 13.1.2负荷的电压静特性

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是指在频率恒定时,电压与负荷的关系,即U=f(P,Q)的关系。 13.1.2.1 有功负荷的电压静特性 有功负荷的电压静特性决定于负荷性质及各类负荷所占的比重。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可用下式表示 13.1. 2.2无功负荷的电压静特性 异步电动机负荷在电力系统无功负荷中占很大的比重,故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与电压的静态特性主要由异步电动机决定。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为 ― 异步电动机激磁功率,与异步电动机的电压平方成正比。 ―异步电动机漏抗的无功损耗,与负荷电流平方成正比。 在电压变化引起无功负荷变化的情况下,无功负荷变化与电压变化之比称为 无功负荷的电压调节效应系数()。它等于,其变化范围比的变化范围大,且与有无无功补偿设备有关。 阐述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 13.1.3.1电压与无功功率平衡关系 电压与无功功率平衡关系:有网络结构与参数确定的情况下,电压损耗与输送的有功功率以及无功功率均有关。由于送电目的地,输送的有功功率不能改变,线路电压损耗取决于输送的无功功率的大小。如果输送无功功率过多,则线路电压损耗可能超过最大允许值,从而引起用户端电压偏低。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额定电压:各用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都是按一定标准电压设计和制造的。当它们运行在标准电压下时,技术、经济性能指标都发挥得最好。此标准电压就称为~。 一、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 1、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额定线电压) 220,kV 3,kV 6,kV 10,kV 35,kV 60,kV 110,kV 220,kV 330,kV 500,kV 750,kV 1000一般来说:110kv 以下的电压等级以3倍为级差:10kv 35kv 110kv 110kv 以上的电压等级,则以两倍为级差:110kv 220kv 500kv 确定额定电压等级的考虑因素: 三相功率S 和线电压U 、线电流I 的关系是UI S 3=。 当输送功率一定时,输电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导线等载流部分的截面积越小,投资越小;但电压越高,对绝缘的要求越高,杆塔、变压器、断路器等绝缘的投资也越大。所以,对应于一定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应有一个最合理的线路电压。 但从设备制造的角度考虑,线路电压不能任意确定。规定的标准电压等级过多也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发展。 2、发电机、变压器、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的确定 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线路额定电压 允许其实际工作电压偏离额定电压% 5±2)线路的额定电压: 指线路的平均电压(Ua+Ub )/2, 线路首末端电压损耗为10%;因为用电设备允许的电压波动是±5%,所以接在始端的设备,电压最高不会超过5%;接在末端的设备最低不会低于-5%; 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总在线路始端,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3kv 的线路发电机电压为3.15kv。

4)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一次侧:相当于用电设备 A、直接与发电机相连,额定电压与发电机一致。 B、直接与线路相连,额定电压与线路额定电压相同; 二次侧:相当于电源 A、二次侧位于线路始端,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计及自身5%的电压损耗,总共比线路额定电压高10%。 B、二次侧直接接用电设备(负荷)时,只需考虑自身5%的电压损耗。

关于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2480783.html, 关于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研究 作者:赵崇宇阎惊奇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35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对于其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更加的严格,而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更是我们现如今研究的重点,而如何有效的解决实际运营过程中电压不稳定的现象,是我们需要积极研究的课题。文章首先系统的分析了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一些电力系统运营的现状,然后对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作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最后分析得到一些提高电压稳定性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电力需求 中图分类号:TM4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328-01 伴随着人们对于电力的极大需求,使得现代化的电网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给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由于现在的电网规模的日益巨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使得其电力系统的不稳定性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由于电力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电力系统出现稳定性的破坏,一定会给正常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电压稳定性作为电力系统稳定问题中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在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过程中,由于电压稳定问题导致的财产损失已经不胜枚举,使得电力系统所面临其稳定性的强大挑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日益迫切了。 1 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本节主要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和分析。考虑到部分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电压稳定问题相对比较不了解,本节会首先对其做一定的描述和分析。 1.1 电压稳定性的基本定义 电力系统维持其自身电压的能力即电压稳定性。电压的安全性主要是指在一些可控的运行问题中,还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的能力。 1.2 电压崩溃的过程 由于系统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其所负荷的电压会不断地变化和传递引起的衰落,当保证系统运营的工作人员无法控制这些电压变化时,就会使得系统电压进入一个极不稳定的工作状态,甚至导致电力系统的崩溃,即我们常说的电压崩溃。电压崩溃的主要特征是失去电力负载能力,无法自身恢复系统的正常电压以及其导致的区域化的停电情况。只有将用户工作点的电压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需求。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的初步研究

绪论 电力系统是由电能生产、传输、使用的能量变换、传输系统和信息采集、加工、传输、使用的信息系统组成的。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可以分为角度稳定、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三个方面。电压稳定性问题与发电系统,传输系统和负荷系统都有关系。电压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或经受扰动后维持所有节点,电压为可接受值的能力 引起电压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电力系统没有能力维持无功功率的动态平衡和系统中缺乏合适的电压支持;电压不稳定性受负荷特性影响很大。电压崩溃通常是由以下几种情况引发的:①负荷的快速持续增长;②局部无功不足;③传输线发生故障或保护误动; ④不利的OLTC的动态调节;⑤电压控制设备限制器(如发电机励磁限制)动作。这些情况往往是互相关联的,持续恶化的相互作用将最终导致电压崩溃的发生。 电压安全是指电力系统的一种能力,即不仅在当前运行条件下电压稳定,而且在可能发生的预想事故或负荷增加情况下仍能保持电压稳定。它意味着相对可信的预想事故集合,电力系统当前运行点距离电压失稳点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为了防止电压失稳/崩溃事故,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当前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是不是电压 稳定的,系统离电压崩溃点还有多远或稳定裕度有多大。因此必须制定一个确定电压稳定程度的指标,以便运行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相应的对策 电压稳定性研究的方法:非线性动力学方法、概率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本身属于动态范畴,电压失稳或电压崩溃本质是一个动态过程。当我们深入研究电压不稳定发生的原因、机理及其变化过程时,特别是要研究因电压过低而导致系统的动态稳定破坏时,静态分析方法难以完整计及系统动态元件的影响,因此无法深入研究电压失稳的机理及其演变过程。必须在计及元件动态作用的前提下,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采用合适的动态方法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揭示电压失稳的发展机制。 负荷特性在电压稳定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分析的结果,但由于负荷的随机性、分散性及多样性,严格统一负荷特性尚无法确立,这使得负荷特性成为电压稳定研 页脚内容1

多电压级电力系统

2.4多电压级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由不同电压的电力网通过变压器联结而成,系统的各设备均处于不同的电压等级中。在进行电力系统计算时必须建立全系统的等值电路。有两种方法: 1、把所有的电流归算到指定的电压等级下 为了减少运算量,一般选元件较多的高压网作为基准级。设乞,忍,…,心为某元件所在电压等级与基准级之间串联的n台变压器的变比。可按下列各式将该电压级中元件的参数及电气量归算到基准级: = B( __________ kg…-S u,==ugk? ?--心) z =z(--- 1———)**以上各式的变压器变比k取为: 指向基准级一侧的电压 = 被归算一侧的电压

2、标幺值表示 >标幺值定义: 标幺值计算的关键在于基准值的选取,遵循两个原则: ?首先各基准值必须应满足各有名物理量之间的各种关系 这样就可以保证标幺值表示的电路公式中各量之间的关系保持不变。在实际系统的计算中,一般先选定S B和4,其它的基准值可按电路公式求出: ?其次,基准值的选取应尽可能使标幺值直观,易于理解。 注意:嗣如目幽銅越舷區連蜩翊豳U岛艇初越舷凰

2.5简单电力系统的运行分析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运行、管理和调度人员需要知道在给定运行方式下各母线的电压是否满足要求,系统中的功率分布是否合理,元件是否过载,系统有功、无功损耗各是多少等等情况。为了了解上述运行情况所做的计算,称为系统的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复功率的概念 ,为此引入 u = y[2U COS (COt + 久) i = V2Z cos(N +(p i) =u i = V2t/ cos(E + 久)x V2/ cos(曲+ ? )=Ul cos(0“ —?)+ ui cos(2奴 +(p u + ?)=UI cos 0 +1// cos(2d/ +(p u +(p.y 用来表述有功、 无功和视在功率 三者之间关系的 二 呼=UI厶入一? =VI cos cp + jUI sin (p 了的概念,其定义为: 瞬时功率P为^ I 指的是瞬时功率p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电压稳定基本概念 从80年代以来,电网运行越来越接近于极限状态。主要有几个原因: ?环保对电源建设和线路扩建的压力 ?重负荷区域的用电消费增加 ?电力市场下的新的系统负荷方式(潮流方式) ?。。。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负荷、线路和电源间的矛盾 用户负荷在增加<——> 电网扩建却面临着更大的问题 由于网络运行在重载情况下,出现了慢速或快速的电压跌落现象,有时甚至产生电压崩溃,电压稳定已成为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 (介绍电压稳定的三本国际性的书籍:) 那么什么是电压失稳?(在国际上,有多种公认的定义。)在这里,我们观察文献[TVCUTSEM]的定义: 电压失稳产生于动态的负荷功率的恢复在传输网和发电系统的能力之外。作者进一步解释道: ?电压:许多母线的电压发生明显的、不可控的下跌。 ?失稳:超越了最大的传输功率极限,负荷功率的恢复变得不稳,反面降 低了功率的消耗,这是电压失稳的关键。 ?动态:任何稳定问题与动态有关,可以用微分方程(连续变化)或用差 分方程(离散变化)模拟。 ?负荷:是电压失稳的原动力,因此这一现象也被称为负荷失稳,但负荷 不是仅有的角色。 ?传输网:有传输极限,从基本电工理论就可是到这个结论,这一极限是 电压失稳的开始。 ?发电系统:发电机不是理想的电压源,其模型的准确性对正确的电压稳 定十分重要。 与电压稳定相关的另一术语是电压崩溃。电压崩溃可能不是电压失稳的最终结果。

无功功率的角色 可以注意到上述定义中没有引入无功功率。众所周知,在交流网中,电抗线路占主导,电压控制和无功功率有密切的关系。这里作者的目的是不想过于强调无功功率在电压稳定中的作用。的确,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二者同时对电压稳定有重要的作用。作者引用了一个例子,表明电压失稳与无功功率没有因果关系。 假设电源电压E 恒定,控制R L ,使功率消耗达到予定值P o : o L L P R I R -=2& 同时,我们知道最大的传输功率发生在R L = R : R E P 42max = 如果需求的P o 大于P max , 负荷电阻会下降比R 更小,电压失稳就会产生了。 这个范例虽然没有无功功率,没有功角稳定问题,但具有电压失稳的主要特征。在交流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使得问题变得更复杂,但不是问题的唯一根源。传输有功功率仍然是电力系统的主要功能,而无功功率的传输和消耗也是的电力系统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电压稳定VS 电力系统稳定 可以把电压稳定归到一般的电力系统稳定问题,下表显示根据时间域和失稳原因方式进行的分类。我们应该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对稳定问题进行分类。这里的分类可有效地分别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的差异。 快速稳定问题: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分析研究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18-11-11T12:30:30.6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作者:王有军 [导读]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力网络系统的连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已经接近极限状态,电压的稳定问题日益凸显。 (国网滁州供电公司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力网络系统的连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已经接近极限状态,电压的稳定问题日益凸显。电压的稳定一般是在静态和动态的情况下发生。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具体的运行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措施 引言 电力系统属于复杂的庞大非线性多变量动态系统,其中稳定与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条件与必备条件。伴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电力市场化的深入改革,远距离的重负荷输电状况将会更加突出,这就使得电力系统运行将会愈来愈接近网络的极限输送能力。所以,鉴于国外出现的恶性电压崩溃事件与我国部分区域出现的电压失稳现象,强化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及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1电压稳定性 电压稳定性时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作的保障,它是電力系统在额定的运行条件下和遭受外部干扰后系统中所有的母线都能持续地保持可接受的电压的能力。当有外部干扰或改变系统条件下,从而造成了渐进的、不可控制的电压降落,那么电压就处于不稳定状态了。电压不稳定通常情况下是局部现象,但这容易导致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电压崩溃。在功角稳定性中,同步发电机的转矩平衡而决定其稳定性;在电压稳定性中,所有母线都持续保持可接受的电压时,功角失稳并不能影响电压的稳定性,但持续能力的消退会引起功角失稳,从而导致电压的不稳定。 2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2.1静态分析法 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主要以平衡点间的稳定性研究为主,其要求电力系统受到的干扰幅度尽可能小,或者电力系统的演化过程尽可能的缓慢,以至于可以忽略电力系统模型的动态化过程,这时的电力系统运行轨迹主要由稳定的平衡点所构成。一旦电力系统的实际功率难以平衡,即不存在所谓的稳定平衡点,则可以确定电力系统存在电压失稳的隐患,这一失稳机理能够通过Q-V曲线或者P-V曲线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从本质上讲,静态分析法就是将网络传输极限功率时的实际运行状态,当作成静态电压稳定的最高极限状态。静态电压分析法重点从静态观点对电压崩溃机理进行揭示,用代数方程对系统微分方程进行代替,用静态模型对负荷进行描述。其能够显示出电压稳定的裕度指标,且能通过灵敏度分析法显示出电力系统的弱区域以及其他信息。静态分析法因方便快捷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是当前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研究中成效最为显著的一项,且相关研究成果已被应用到了电力领域之中。 2.2动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当系统受到小扰动时,可以利用动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进行电压稳定性分析,该种分析方法主要是研究与有关元件的动态性分析,对于影响电压稳定性的因素,考虑到发电机、无功无常设备以及负荷存在的状态,其中还有OLTC技术对网络输送功率的影响,通过提高网络的最大输送功率,来保证电压的稳定性。电压稳定是一个动态问题,系统中的发电机和负荷的动态特性都对电压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小扰动分析方法的研究,建立动态化的分析模型,方便各元件的有效使用。 3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有效控制 3.1变压器分接头的紧急控制 OLTC的应用主要是对母线中存在的电压负荷进行调节,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将运行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接头地方,不利于电压的稳定。如果电力系统发生紧急状态,OLTC就会起到一定的作用,防止电压系统的崩溃,电力系统中的分接头动作有利于增强电压的稳定性,当负荷处于一种恒定状态时,电压的变动会降低网络中功率的损耗。分接头紧急控制措施包括分接头调节闭锁和分接头的逆调节,在发生紧急的情况下,通过暂时停止或者是延缓电压的方式防止电压的崩溃。 3.2无功电源对电压稳定的控制 静止的无功发生器具有连续输出从额定感性无功到额定容性无功的能力,且具有输出无功电流谐波小、输出无功动态响应速度快的特点;装置具有完善的分级保护,在系统和装置自身故障时能够正确动作,对装置自身起到保护作用。静止的无功发生器是通过从电力网中吸收或者是向电力网中输送可连续条件的无功功率来达到维持电压平衡的。通常情况下,静止无功发生器吸收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当电力系统发生扰动时,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功能发生转变,由吸收无功功率转变为输出无功功率。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响应速度也高于其他电压调节装置,响应时间一般在0.1S-0.5S左右。 3.3电压安全监控系统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深入,其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无例外的也可以应用到保证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中去。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电压安全监控系统,更加便捷和合理的调度电力需求,使得电力的输送更加符合实际的电力需求。还可以通过开发出功能更加强大电压安全监控软件,从而使得电压系统的安全监测更加的全面和有效,这样将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使得电力系统更加及时发现导致电压失稳的原因,以便及时的将其排除,从而最大化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4科学规划设计 要提升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及控制成效,就必须对电力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其中,对电压、负荷以及传输网络的规划,应尽可能的提升网络传输能力,强化负荷中线电源调控电压的能力。同时,电网结构还应确保运行过程中的灵活性,最大程度做好电网结构的无功功率规划工作等。 3.5切除负荷 当电力系统的电压出现失稳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切除负荷的方法制止电压发生崩溃,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在电力系统中需

电压控制恒流充电电路设计讲解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电压控制恒流充电电路设计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 系别 指导教师 淮阴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 2013年12月

课题:电压控制的恒流充电电路 一、设计目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提高基于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设计要求 1、充电电流为100mA; 2、控制电压为4.5V和6.5V,当充电电压上升到6.5V时自动断电,当用电电压下降到4.5V时自动通电; 3、由交流220V市电供电; 4、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 5、画出总体电路图; 6、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图,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图,在通用版上焊接。焊接完毕后,应对照电路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虚焊的现象; 7、调试电路; 8、电路性能指标测试; 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 三、总体设计 1 课题:电压控制的恒流充电电路 (1)在恒流源部分,我们通过利用9012NP硅管其发射级-基极导通电压0.7V 和6,8Ω电阻输出100mA电流。

4KRw1,大约调到2)在充电电路的控制电压部分,接入12V电压,调节(在上部电路中的电位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的电10k电阻的分压以后,左右,经过的大小,使下部电位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电压为Rw2。同理,调节压为4.5V之间时,上部电路中的电位比较器输出为高电0-6.5V 当电压在6.5V。 ,晶U0=12V>>1.4V 的电位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电源电压为平,下部电路中中有电流流过,由电磁感应,常断开关触点导通电闸管导通,继电器的线圈J1时,上面的电压比较器输出低当电压增加到超过6.5V源开始给电池充电。 中有电流流过,常闭开关触点断开,导致晶闸管下J2电平,三极管导通,所以的常断触点打开,电源停止给电池充电。用电容和电阻J1端断开,截止工作,

初中物理 第三节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措施

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措施 教学内容:掌握电压调整的几种措施;掌握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与措施及相应的 计算;了解变压器分接头的选择方法;掌握选择变压器变比的条件; 掌握补偿设备是电容器的容量计算和同步调相机容量的计算;掌握串 联电容补偿容量的计算;调压措施的技术经济方案比较。 教学重点: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变压器变比的选择;几种电压调整措施的相应 计算。 教学难点:变压器变比的选择;各补偿设备容量的计算。 教学组织: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电压调整的措施→???????压利用串联电容器控制电 利用无功补偿设备调压 控制变压器变比调压发电机控制电压 1、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与措施 图4-6所示的简单电力系统电压控制原理图。 图4-6 电压控制原理图 (a )系统接线;(b )系统等值电路 若近似的略去网络阻抗元件的功率损耗以及电压降落的横分量,变压 器的参数已归算到高压侧,则由发电厂母线处(G U )开始推算,可 求得b U 为: 21121)(k U k QX PR k U k U k U U G G G b ???? ? ?+-=?-= 式中1k 、2k 为变压器T1和T2的变化,R 、X 为归算到高压侧的变 压器和线路总阻抗。

为维持用户处端电压b U 满足要求,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电压调整: (1)调节励磁电流以改变发电机端电压G U ; (2)改变变压器T1、T2的变比1k 、2k ; (3)通过无功补偿来调压; (4)改变输电线路的参数(降低输电线路的电抗)。 前两种措施是利用改变电压水平的方法来得到所需要的电压,后两种 措施是用改变电压损耗的方法来达到调压的目的。 2、发电机控制调压 控制发电机励磁电流,可改变发电机的端电压,但发电机允许电压偏 移额定值不超过5%,所以利用发电机直接供电的小系统,利用发电 机直接控制电压是最经济合理的电压措施;但输电线路较长、多电压 等级的网络,仅靠发电机控制调压不能满足负荷对电压的质量的要求, 在大型电力系统中仅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控制措施。 3、控制变压器变比调压 在高压电网中,各节点电压与无功功率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 控制变压器变比改变负荷节点电压,实际上改变了无功功率的分布。 控制变压器变比调压是以全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电源充足为基本条件。 4、利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调压 合理配置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和容量以改变电力网络中的无功功率分布,可以减少网络中的的有功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改善用户负荷的电压 质量。 并联补偿设备有调相机、静止补偿器、并联电容器。 5、利用串联电容器控制电压 在输电线路上串联接入电容器,利用电容器上的容抗补偿输电线路中的感抗,使电压损耗U QX 减小,从而提高输电线路末端的电压。 说明: 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确了本门课程的指导思想,对课程理念有了新的体会。如:知识点讲授的深度、广度;知识点之间、章节之间的链接等。此外如何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再认识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再认识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从发电、输电的一体化体制演变到开放和竞争的环境,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因素增加,电压不安全已经成为限制电力传输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发生由电压稳定问题导致的大面积停电事件,世界各国目前对电压稳定性的研究十分重视,IEEE和CIGRE还成立了专门工作组调查和研究电压稳定性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早期研究普遍认为电压稳定问题是一个静态问题,或者认为系统的动态对电压稳定的影响很慢,从而将电压稳定问题转换为平衡点的存在性问题"研究集中在以潮流为工具的静态方法上。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正在逐渐认识电压稳定性的动态本质,从而开始重点研究电压崩溃的动态机理和系统模型的需求,并提出了一些有关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和防止电压崩溃的对策。 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及分岔理论的学习已有8个多月,本学期的课程也上了过半,下面我将就此问题谈谈我的认识。 一、电压不稳定现象及其解释 对于电压稳定性,IEEE和CIGRE工作组已经给出了简明的定义,然而对于这类已有的概念,有必要对“电压不稳定”进行定义。 电压不稳定性源自负荷动态具有使耗电量恢复到超过传输系统和发电系统容量的趋势。 下面逐字的解释这个描述性的定义: ●电压:在许多的网络节点上,以大的、不可控的电压降落的形式所揭示 的现象。 ●不稳定性:已经超过最大传输功率的限制,负荷功率恢复机制变得不稳 定,所消耗的功率减少而不是上升。这个机制是电压不稳定性的核心。 ●动态:任何稳定性问题都涉及到动态。这些动态行为可以通过微分方程 (连续动态)或者差分方程(离散动态)来建模。 ●负荷电压是不稳定性的驱动源,就这个原因而言,这个现象也成为负荷 不稳定性。 ●传输系统,对能量传递来说,正如从电路理论所知,有一个有限的容量。 这个限制(也受到发电系统的影响)标志着电压不稳定性的开始。 ●发电:发电机并不是理想的电压源。发电机的精确建模(包括控制器) 对于正确地评估电压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电压稳定性研究方法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我国三相交流电网和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如表1—1所示。 (一)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 电力线路(或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国家根据回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电力工业的水平,经全面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的。它是确定各类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基本依据。 (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由于用电设备运行时,电力线路亡要有负荷电流流过,因而在电力线路上引起电压损耗,造成电力线路亡各点电压略有不问,Atmel代理如图1—2的虚线所示。但成批生产的用电设备 其额定电压不可能按使用地点的实际电压来制 造,只能按线路首端与末端的平均电压,即电力 线路的额定电压yN来制造。所以,规定用电设 备的额定电压与问级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相同。 (三)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由于电力线路允许的电压损耗为+_5%%,即整 个线路允许有10%的电压损耗。因此,为了维持 线路首瑞与末端平均电压的额定位,线路首端(电 源端)电压应比线路额定电压局5%,而发电机是接在线路首端的,所以规定发电机的额定电压高于同级线路额定电压5%,用以补偿线路上的电压损耗,如图1—2所示。 (四)电力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1.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 (1)当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连.如图1—3中的变压器T1,则义“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府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即高于问级线路额定电压5%。 (2)当变压器不与发电机相连,W是连接在线路L,如图1—3小的变压器呢,则可将变压 器看作是线路亡的用电设备,因此,其—“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府与线路额定电压相同o 2.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 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是指变压器一次绕组接上额定电压而一次绕组开路时的电压,即空载电压u而变压器在满载运行时,二次绕组内约有5%的阻抗电压降。因此,分两种 情况讨论: (1)如果变压器二次侧供电线路很氏(如较大容量的高压线路).则变压器二次绕组额 定电压,一方面要考虑补偿变压器二次绕组本身5%的阻抗电压降,;4一方面还要考虑变压器满载时输出的二次电压要满足线路首端应高于线路额定电压的5%,以补偿线路上的电压损耗。所以,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要比线路额定电压高10%,见图1—3中变压器T1。 (2)如果变压器二次侧供电线路不氏(如为低压线路或直接供电给高、低压用电设备的线路),则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ATMEL代理商只需高于其所接线路额定电乐5%p即仅考虑补偿变压器 内部5%的阻抗电压降,见图1—3中变压器T2。 综上所述,在同—“电压等级中,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用电设 备)的额定电压数值并不部相同。wx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