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我校自2003年以来开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更加深刻认识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深入了解传统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铺路石,她将引领学生找到民族智慧的宝藏,豁达心胸、开拓眼界、滋养性情,有利于成长为融汇东方智慧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数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我国丰富的民族数学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文化素养、数学学习心理品质素养、开发智能,同时产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找到民族文化与时代脉搏的契合点,促进其主动地传承、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为此我在课堂上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一、结合数学史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以数学教材的体系为主线,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适时的介绍一些数学史知识,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数学史料并将这些内容与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不但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能引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时教师适时引出圆周率,然后向学生介绍,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是多少。然后向学生出示“你知道吗?”:约2000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里《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人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通过这段话的学习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时再向学生布置一项课外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圆周率的有关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圆周率的历史、古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圆周率的计算历史、祖冲之的生平及故事等。下一节课我又组织了一节汇报课,学生们个个踊跃发言,积极汇报。同学们在交流与汇报中不仅了解了我国古代数学家计算圆周率的方法和圆周率的计算历史,更体会到了我们古代数学家的伟大和他们所创造的辉煌的历史成就。再比如学习《圆的认识》时,向学生介绍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对圆的精确记载,墨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圆、一中同长也”,这个发现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我国古代对于圆的记载还远不止这些。在《周髀算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圆出于方,方出于矩”。通

过这样的介绍和研究,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达到了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发奋读书、顽强拼搏、积极奉献的责任感。

二、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数学本身就是一本神秘而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经验,了解数学在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数学活动情感,才能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了解传统文化。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轴对称图形,学生找到了枫叶、蝴蝶、衣服,特别是有的同学还找到了剪纸、脸谱、风筝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事物,这时我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技艺的教育。在这节课的后半部分,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剪一剪、画一画。然后展示他们的剪纸和脸谱作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数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再如还是《圆的认识》一课,课的最后,让学生通过一组图片认识生活中的圆,月饼、圆月出示后告诉学生圆不仅是一个几何形体,在传统文化中圆还含有团圆,美满的美好寓意。

三、通过数学习题使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伟大祖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为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数学领域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名著流传于世,如一千五百年前的数学名

著《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漂洋过海传到日本等国,对中国古文明史的传播起很大的作用。”

……

“同学们,今天我们与古人一起经历了‘鸡兔同笼’问题。其实,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像‘鸡兔同笼’这样经典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同学们不妨上网或到阅览室查查资料,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古人一起遨游数学的海洋,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慧。”

这是我在教学思维训练“鸡兔同笼”时的导入语和结束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部分数学题目是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是流传于世的千古名题,如“鸡兔同笼”、“长绳测井”、“藏题诗”等。通过对此类有趣题目的解答,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在结束“鸡兔同笼”这一课时以后,我又找了几个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数学题目,再加上学生们查到的一些题目,上了一节拓展课,如“一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5尺;若将绳5折测之,绳少1尺.求绳长和井深!”这样的“长绳测井”的题目,如藏题诗“李白大街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花和店,喝完壶中酒。试问壶中酒,原有多少斗?”和“几个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每人一个多一个,每人两个少两梨,几个老头几个梨?”等,此类题目都是千古流传的古题、名题,集古文或诗歌与数学问题于一身,学生在题目的阅读理解和解题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的探索交流中兴趣盎然,也领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引以自豪和骄傲的.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感悟传统文化是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弘扬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内在文化底蕴和谐丰实,让学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

朔里实验小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朔里实验小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着文明、高雅;优秀的传统文化意味着健康、和谐。从《诗经》中“载驰载驱”“我心则忧”的许穆夫人,到《楚辞》中“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日省三身”“君子慎独”的孔子,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孟子,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从对祖国山河“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深沉热爱,到“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的庄严责任……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她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中的优秀成果、探究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书香人文校园,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积极营造文明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校园;根据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学国学,弘扬传统文化”;“讲文明,养成文明礼仪”;“争当礼仪标兵,构建和谐校园”等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读”、“诵”、“唱”、“讲”、“画”、“演”等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的开展,全力打造“文明、高雅、健康、和谐”的师生形象和关系,推动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和文明环境,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校全方面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好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点 科右前旗古迹小学梁凤玉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可值得我们传承、借鉴的。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无价之宝,是我们民族聚凝力和生命力之所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在激励人心,提高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方面,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再加上我们目前国度性质的决定,都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义兴盛不衰。例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利思义,公而忘私,团结友爱,诚信忠恕,见义勇为,和睦坦荡,先人后己,礼貌待人,遵纪守法,上下有序,学无止境,德智兼备,讲求公德,廉洁奉公,重民爱民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先人的教诲。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定制不应单单根据高考提供的定单而制定,应该是有选择性和代表性的。小学生对世界、价值的认识,不仅是现代的、西方的、世界的,更应该是历史的、东方的、民族的。学生在学校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由于学习时间的限制,学生们重视应试知识课程的学习,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已无暇顾及。中国有一句话叫做"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有 着许许多多言简意赅,充满哲理的名言警示语,它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华民族技艺的宝库中,更有数不清的瑰宝。上学时期是精力最旺盛、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要求学生人人积极参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习染,使学生感悟文化、沐浴文化、享用文化。将使每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深了解,从中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将随其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慢慢理解消化,无疑将对学生们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整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重视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儿童品德形成影响的思想启示我们,应充分注意环境对小学生道德形成的作用,极力营造有利于他们品德塑造的社会环境。如今小

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国韵传情颂风雅翰墨挥洒中华情——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 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 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 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 活动得以全面展开。 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展开。 学校成立了以葛忠德、王安民两位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由德育处一处、少先队及教导处共同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确保了校园内处处有国韵,生生皆风雅,为学生的内涵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新教育实验的创始人朱永新教授说过说:“一所好的学校每一处都会说话、每一景都能育人。”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所以我校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

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中华文化相关的景观雕塑、文史雕刻,名人伟人的名言警句,师生的书画作品,校园的整体布局,一草一木都精心设计,校训每天都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形成“文化润心处处有移步换景总是情”的优良校园文化。且各班级完善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修建“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同学们畅游在书的海洋,汲取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三、扎实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篇目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由少先队兼顾安排,在全校学生中展开《弟子规》的背诵活动。二至六年级的学生要求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到达人人会背。同时,二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弟子规》的践行活动,“给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沏茶”等践行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行孝的美德。每天晨会和中午的读书时间由班主任安排学生进行20分钟的朗诵经典活动;每周开设一节朗诵课;每月安排一次朗诵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这样系列的朗诵活动,让学生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酷爱祖国优秀文化的优秀品质。

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打造书香校园,巩固提高我市素质教育成果,接到自治区关于开展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研的通知后,局领导非常重视,立即进行了调研、并总结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推进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举措及经验启示。现把调研结果简要总结分析如下:一、调研工作目标 让中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的人格,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内容: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读本为学习内容体系,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学习。 各年级课程设置如下:幼儿园学习《弟子规》,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千字文》,三年级学习《孝经》,四年级学习《大学》,五年级学习《中庸》,六年级学习《论语》,七年级学习《孟子》(上),八年级学习《孟子》(下),九年级学习《道德经》,高一和中职一年级学习《寿康宝鉴》,高二和中职二年级学习《礼记》,高三学习《周易》等。

(二)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确保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我市中小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同时学校还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2.主题活动。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比赛、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传统文化专题晚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3.社会实践。各地各学校结合教学工作,并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了解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二、主要举措 (一)营造教育氛围 营造浓厚氛围。开辟传统文化走廊、学习园地、专栏、专刊、网站、网页等阵地。在学校墙壁、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地精心合理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师生奋发向上。在学校进出口墙面、走廊等醒目位置张贴悬挂传统典故成语、格言警句等。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

在中小学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措施

在中小学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措施 一、目前中小学生的道德现状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长期以来,中学阶段教育在应试教育指导下了,在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家长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在学习生活中,多注重智育教育,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的教育;多注重成绩单分数,忽视了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多注重灌输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而导致许多中学生道德缺失,存在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滋长,缺乏基本爱心,集体主义淡漠,责任感不强,没有正视困难、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协作精神差等不良表现,有的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美好前程毁于一旦。常言道: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1]。中学生道德缺失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全面分析新时期中学生道德现状,了解问题形成因素,寻求适合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对中学生道德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1、中小学生道德现状及表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中学生的成长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他们有着乐观向上的生存观、市场经济的头脑、法制观念以及民主意识等特点,勇于抛弃旧意识、旧观念,渴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他们勤奋好学,争取成才,善于分辨真假、善恶和美丑,这些都是中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良好表现。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

当前部分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 (1)基本道德情感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表现出来,令一些中学生产生了对诚信意识的背离,撒谎、作弊、违纪等现象在部分学生中相当普遍。一些学生不愿刻苦学习,却又想表现自己,于是用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成绩欺骗老师和家长,以获取名利,不守诚信的现象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确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评判标准,从而缺失正义,对于不平、不公之事不是据理力争,而是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社会责任意识弱。 (2)日常行为规范缺失 当前,在校的中学生绝大部分社会公德意识是比较好的,认为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但在社会公德的实践中却令人担忧,乱划课桌、粗言秽语、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知而不行,有的知而不完全行,有的知却要求他人行,这是典型的知行偏离。还有部分学生虚荣心强、攀比成风,分强调自身的物质基础,穿名牌、用名牌、赶新潮、赶时髦、比阔气,甚至为了显阔,不惜欺骗家长和老师来达到自己炫富的目的。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2]。(3)自我中心过于突出 当代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久而久之,将这种“家中我为王”的观念,带进了学校,带进了社会。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强调个人意志,以至于宁可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也要达到

(完整word版)四年级传统文化总结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总结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 启蒙课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一学期下来,同学们逐渐适应,从容上课,现在孩子们对诗句朗朗上口,感受到了课本中的营养,体验到了对传统文化更深刻的认识。这让我为她们高兴,先将总结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为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及写作水平。 1.在诵读中领略《千字文》的声韵之美。感悟古诗的真挚之情。 2.晓通古建筑文化的历史,体会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3.认识一些文学巨匠,初步了解他们的生平行迹,领略其独特风骚。 4.知道中国自古就有与外界保持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 5.熟识中国传统工艺,精美玉器,历史古老的青铜器,精美的漆器,陶瓷,文房四宝等,感悟其历史、文化价值,体会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二、成功与不足 四年级的孩子学了不少古诗,对唐诗、宋词有一定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下面我来谈一下工作中的不足。首先,由于我们授课经验有限,

影响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效果。希望今后多进行一些培训和交流会。其次,教学经验不足。下学期我会注意参加一些相关培训和交流机会,学习科学的教学模式,及时的解决本学期的问题。 三、今后努力方向 针对本学期教学中的不足,我们制定如下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 5.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我们会发扬优点,改进不足,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2016年1月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和借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求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的特色。下面是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

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总结报告

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总结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文化育人,课程育人,传统文化让教育绽放光彩 ——志远小学弘扬传统文化工作情况汇报 高新区志远小学李祎刘丽霞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我校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努力创建弘扬传统文化的特色学校,为学生发展奠定厚实的文化底子,从而净化心灵、提升品位、完善人格、陶冶情操,使祖国下一代健康快乐的成长。现将我校弘扬传统文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国家课程,坚持“养心”教育 我校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目标,开足上好传统文化课程,传播爱国主义思想和国学经典文化,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个别化的课程实施之中去。 我校从2015年9月的三年级开始,就开设了面向全体适龄学生的软笔书法课程,书法教师由我校语文教师承担,全体语文教师均参与了潍坊学院李建礼教授的书法学习班。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届学生全面开设书法课程,孩子们在墨香中熏染传统文化,提高了书法练习的兴趣和水平。 二、课程校本化改造,坚持“养性”教育 我们在上足上好国家课程的同时,还进行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改造。 一是整合传统文化与语文的教育资源,制定了经典诵读《晨诵读本》,分为上下两册,全部都是我校语文教师主动参与编写,每个年级除了必备的20

首古诗以外,我们还根据学生年龄心理文化特点,拓展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千句文等内容,让学生充分沉浸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修身养性。 二是整合识字教学,进行了字源画的实践探索。2014年冬我校开始接触了解字源学习法,意识到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一个故事。2015年初,学校对全体中高年级学生进行了普及启蒙,并在第二课程中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让师生把握祖先的造字规律,喜欢汉字,轻松学习,享受和利用古老中华文明的这一个重要载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我们开设了“唯美天书,字源新绘”美术特色课程,先后组织几十名学生进行手绘创作,共完成作品300多幅,初步实现了语文生字教学与美术手绘的学科整合。 三、构建志行课程体系,提倡“养身”教育 我们扎根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土壤中,结合我校课程体系特色,开设了软笔书法、藏书票、金石篆刻、京剧等64门选修课,开阔了学生视野,开发了学生潜能,提升了学生素养。 软笔书法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实行分层教学,经过老师的潜心辅导,师生均有斩获。我校魏涛校长、王坤、刘丽霞、王群、杨欣等老师在高新区各类书法比赛中均有优秀成绩,吕欣欣、张效源等同学也获得了优秀奖项。 在我校版画的基础上,我们研发了藏书票第二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多途径欣赏,多角度评述,多元化解读,多样化实践,个性化创造,进行原创性保护,借鉴性创作,丰富了美术学科课程资源。 四、家校共育,携手助学生成长 重视并深入挖掘了家长教育资源,开展了“家长百家大讲堂”的活动,广泛邀请在各个领域有特长的家长,给孩子们先后提供了茶艺与茶文化、国防教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案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徐寨镇明德小学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蒙书诵读、诗歌诵读、经典语段、名人长廊、名胜佳境、民族文化艺术等。对少年儿童人格的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讨论交流,甚至可以看视频,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延伸活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3、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教学重点、难点: 强化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悟能力。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加强课外结合、校外沟通,如参观文化馆、博物馆,游览文化古迹、文化名胜等,使学生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感染。 2、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五、课时安排:每周每班一课时

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背景: 以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近年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又一大亮点。学校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导下,在与国家课程的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展开的,是根据本地的课程资源状况,发挥本校办学优势和特色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的。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可以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渐培养孩子的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学生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都能生活在真正优质的教育环境里。 从整个学校来说,“诵读中国文化经典”活动,是国学写字教学的延伸,内容是按学生的实际及古诗文的特色编制的,即背诵地方课程《国学启蒙》外,又从《三字经》、《古诗诵读》、《弟子规》、《论语》等中选编的。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背诵古典诗文,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使全校师生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二、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生。用经典武装孩子们的头脑,成为使他们走向成功的捷径。 三、“经典诵读”教学的设定目标: 1. 传承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工作中去汲取民族精神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乏,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教育。 2. 陶冶情操。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善文,佳言懿行。熟读成诵,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学期总结范文

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学期总结范 文 课题研究的春风沐浴着正在飞跃的校园,课题研究的雨露滋润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田.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科研兴教”的敦 促下,我们课题组老师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这片沃土中齐心协力,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辛勤地耕耘,也编织着我们的美好理想.回首在课题组这学期的工作,一曲曲奔跑般的旋律不禁从心底溢出…… 一、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优势,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我们的课题组,一个拥有19人的大集体,其中有功力深厚的教导主任,有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有年轻有为的生力军.在研究中,我们课 题组这个团体,较好地发挥着我们的人文环境优势,较好地发挥着教 师的主观能动性.一学期以来,我们课题组集思广益,共同制订实验研究计划.实实在在地开展有助师生发展、成长的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研讨活动,承办省教学研讨活动,并起到率先垂范的 作用.广东省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观摩研讨会于2008年11月24日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东莞、广州、中山等地的全省各地代 表参加了会议,省教厅的杨建国先生和佛山教研室的姚淑华老师、南海区教研室党朝亮先生和各市、区的语文教研员亲临现场作指导.来自全省七个地区的七位老分别作课,我校的杜小敏老师为全省老师代表展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例――“乐读清平乐”,杜老师声情并茂地引领504班的学生遨游在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的古词课堂中,该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累丰富,底气丰厚,受到上级领导和全体老师代表的高度赞扬.11月25日,我校图文并茂的展板,最具特色的学生作品和精彩纷层的经典诵读汇报表演,让来宾们大饱眼福.交流研讨期间,各地代表纷纷踊跃发言,研讨气氛浓郁.代表们表示收获甚丰,从 我校“师生齐学经典”中,他们找寻到了一条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道路.我校“学经典,用经典”的浓郁学习氛围 深深地感染着全省的教师代表们.会后,省教厅的杨建国先生表示本

田辉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浅论

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论文题目: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浅论 学校:孙镇一小 教师:田辉

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浅论 摘要:童年的教育对个人文化品质的形式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学生童年时代形成的文化烙印将影响其终生。小学语文教育只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勇挑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担,才能在文化传承的宏伟事业中有所作为,只有加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传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塑造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使之成为有根有源有底气的世界公民。 关键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教学方式;实践活动 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自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以,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有深远意义的。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对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下面略陈鄙陋,浅谈一下对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看法。 1 在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精神文化的发展却没有跟上物质文化发展的速度。特别是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加之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家长淡化了对孩子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使传统文化在新世纪的孩子身上继承的很少。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孔融让梨等优秀品质荡然无存,艰苦朴素,刻苦耐劳等优良传统踪迹不见,反映出在少年儿童中文化传承的现实危机。同时,由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本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现在许多孩子们知道的多是奥特曼、米老鼠,而对于我们中国自己的一些文化故事却鲜有所闻。与日韩孩子们身上浓厚的传统文化气质相比,我们自己孩子身上确实缺乏传统文化的气质。所以说,在这样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受阻,西方文化盛行的状况下,在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该采取的教学方式 山东省通用的传统文化教科书在教材的编写上非常好。对于如此好的教材,我们教师更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受到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个人认为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启蒙与诵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性的著作,在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至关重要的奠基和引导作用,是民族思想的来源,话语的来源甚至是民俗民风的来源,是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而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的法宝,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报告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 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 优良的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 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得这些美德与文化已经和正在受 到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受到忽视和挑战。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 渐地淡化。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不良习惯。为了复兴传统文化教育,多方面多渠道在学校做好传统文化教育,特做此次调查, 以了解目前我校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二、调查目的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1、比较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 2、根据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3、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学生更好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二)调查内容

1、小学生对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日期、传说神话和音乐书法等知多 少。 2、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调查方法 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调查表共有10 道选择题,每题有3-4个供选答案。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本校六年级部分学生。 (五)调查步骤 1、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分发调查问卷。 2、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六)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有关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利用学生自习时间 进行,共计发放70份,收回70份。 在调查中,1、有关中秋节是什么节?76%的学生选择了C秋高气爽祭月的节日,21%的学生选 择了B思念亲人的节日,3%的学生选择 了庆祝丰收的节日。 2、在关于“关于那些是属于中国传统节日中?”,99%的学生同时 选择了清明节和端午节。 3、在关于“端午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90%选择C五月初五,10% 选择了A八月十五。 4、在关于“清明节代表性风俗是什么?”84%学生选择B扫墓,16%

盐鸿中心小学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法(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盐鸿中心小学积极开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一、扎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新课 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言文字是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只有掌握一定的语 言文字基础,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因 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大力度对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培养,为教育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础。首先,要教会学生读准字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 典中有许多的生僻字,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读准字音。在其次 是要识别一定数量的文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古今不同义的 字词,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如 谚语、俗语及成语等。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入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著作。 二、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或短小精悍,或长篇论著,或浅显 易懂,或深奥晦涩。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就如大海中航 行的轮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并不是所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著作都在适合在 小学阶段读,所以,在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时,我们要慎之又慎,

既有培养学生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又要蕴含做人做事之道理。并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安排诵读内容:如: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百家姓》;三年级学习《千字文》;四年级学习《弟子规》,背古诗词20首;五年级学习《孝经》,背古诗词20首;六年级学习《增广贤文》,背古诗词20首。而《老子》是经典中的经典,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它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无法估量的作用。《老子》则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 三、开展多样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必须多样化,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游戏、课本剧、歌谣、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游戏中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我们可以在班队会上树立典型:如自强不息的、勤奋好学的,助人为乐的等等。以榜样的力量去带动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学生。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中华传统节日相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一个节日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表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此为载体,搜集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歌、故事,让学生诵读、领会,对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地形成一定很有效果。这才能实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建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中,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经典诵读、背诵、赏析。同时,我们也务必搞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过多的形式化也许会成为孩子们学习的负担。孩子们真正的收获应该是潜心下来,快乐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赛龙舟是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每年的端午节都要举行一次赛龙舟。以下是X 整理分享的小学生传统文化的作文,欢迎阅读!!!! 小学生传统文化的作文篇一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 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

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 放烟火。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只听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异,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条金色的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银色的子弹直冲云宵,还有像一个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见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十万倍。”于是,我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可是,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这

【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九公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九公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总结 《【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九公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了一下发到。 九公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在人类 ___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 ___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的师德师风建设和文明习惯的养成的理论支持。三年来,我校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创新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使中华传统文化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活动的意义。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课向学生明确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学校还开展了各项活动。

二、制定相关制度,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1、组织健全,职责明确 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业务主任具体抓,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全体班主任负责。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语文教师负责安排学习内容,并进行专题讲座; 2、成立传统文化大讲堂专业团队 中华传统博大精深,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如何利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最有价值的东西,需要精心选择和安排。学校充分利用语文教师的专业优势和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老教师的特长,组建了传统文化大讲堂讲师团。根据宣讲内容,结合个人特点,讲师团成员各司其职,通过查找资料,认真组织,每个人都针对不同的内容在全校范围内进 行传统文化知识讲学,为全校师生快速解读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提升个人修养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三、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小学作文5篇

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小学作文5篇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下面给大家带来几篇关于文化需要传承小学作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篇一:文化需要传承 昨天我去上二胡课,拉完一首《空山鸟语》后老师开始和我讲一件事情,这可能是他有感而谈,可对我的启发却远远不止随便聊天的那么简单。 老师说我拉的《空山鸟语》实在不是那么动听,这是所有二胡曲中唯一一曲拟鸟叫的曲子。鸟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非常活泼生动,可到了我这儿,只是非常“有规律地叫”,并称不上什么个性随意。随之,她谈起她的一位大学同学,是美术系的。现在那人的一幅画可以卖到十万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但为什么别人大笔一挥,就是那么珍贵,而我们拉二胡的或演奏别的乐器的一场演奏会下来才六七千呢?这就是艺术中几度创作的问题。谱曲者如果算一度创作,首次演奏者是二度创作,再到我们

的演奏已经是三度、四度甚至更多度了,但只要我们在曲子中拉出自己的个性,那才叫本事。 后来老师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老师经常去香港听演奏会,每次去领到的节目单或宣传册都会保留下来,作为资料,它们都非常有意义。老师说着拿出一本印得精美的小册子,让我猜这是什么,我说大概是一本小书吧!老师却说不是的,这是香港一场二胡演奏会的宣传单,宣传单中不仅有本次指挥演奏者的详细介绍,还有本次演奏曲目创作背景、内容、思想的分析,更有二胡的发展历史的介绍,这本宣传册有二十多页。这本小宣传单的成本约为十五港币。主办方竟不惜代价把免费给人们阅读的宣传单印得这样精致,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将民族文化传承发扬下去吗?我也在深圳听过演奏会,我记得宣传册就是一张纸的内容,看看大陆的那些路边传单,更是印得乱七八糟,他们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 文化需要传承的。我拉二胡也不只是为了拉得好听,其实还是想成为传播名族文化的一个传递者。我将我所知道的民族艺术知识告诉我身边的朋友,甚至今后告诉我的孩子,他们又将这个继续告诉他们的朋友和下一代,那么我们的一代代人的素质会逐渐提高。可以看看德国,德国几乎每个人都会钢琴,所以德国也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这不就是艺术可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吗?

实验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彭山区实验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我校深入贯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推动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有效活动,取得一定成效。现就我学校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关活动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艺术修养的有效载体,是探索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为此我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上级有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文件,领会精神,统一认识。 二、整合资源,弘扬经典 近年来,我们充分运用现有的条件,发挥环境育人功效。践行“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着重加强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狠抓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1、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实验小学在校园内各种建筑,诸如走廊、校墙上做传统文化宣传,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等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传统文化活动 本学年我校开展了“闹元宵”、“棕情天下”、“迎中秋诵诗词”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庆祝我国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知

道我们的传统节日的由来、意义、民风民俗等等。让学生更深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节日,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情操. 3、利用兴趣活动课 ,传承经典 我校将“国学教育”理念渗透到兴趣活动中:如经典诵读融于朗诵课堂中;剪纸艺术、国画绽放于美术课堂;民乐旋律奏响音乐课堂;墨海书香飘溢写字课堂等等。 通过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学生通过品读、吸允这些文化内涵,决心弘扬和培育这些精神,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