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第1课时密度

三、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第1课时密度
三、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第1课时密度

三、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

第1课时密度

知识点1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在我们的实验室中经常用______________测量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测量物体的体积。

2.某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在如图2-3-1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物体质量与体积之间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图2-3-1

知识点2密度

3.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叫作这种物质的________,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________,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________。

4.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________g/cm3,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完成单位换算:

1.5 m3=________cm3,350 dm3=________m3,20 m3=________dm3。

100 cm 3=________mL =________m 3, 1 L =________dm 3=________m 3。

1 L =______mL ,1 mL =______cm 3=________m 3。 13.6×103 kg/m 3=________g/cm 3, 7.8 g/cm 3=________kg/m 3。

6.一支蜡烛的密度是0.9 g/cm 3,合______kg/m 3。点燃一段时间后,剩余蜡烛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7.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B .把一块铁压成铁片,它的密度减小了

C .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若它们的质量、体积都相等,则它们的密度也相等

D .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也大 8.铁的密度为7.9×103 kg/m 3,它的物理意义是( ) A .1 m 3铁的质量是7.9×103 kg/m 3 B .1 m 3铁的质量是7.9×103 kg C .质量是1 kg 铁的体积是7.9×103 m 3

D .体积是1 m 3,质量是7.9×103 kg 的这种物质一定是铁 9.根据公式ρ=m

V 可知( )

A .m 增大时,ρ也增大

B .V 增大时,ρ减小

C .对于同一种物质,ρ的大小与m 、V 无关

D.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

10.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

A.因质量减半,所以它的密度减半

B.它的体积减半,所以它的密度减半

C.它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

D.虽然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但密度却不变

11.平常我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的正确含义是()

A.铁比棉花的质量大

B.铁比棉花的密度大

C.铁比棉花的体积大

D.以上都不对

12.关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B.密度小的物体,其体积一定大

C.质量相同的物体,其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不同的物体,其密度可能相同

13.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冻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给篮球打气时,篮球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14.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15.李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

16.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放在三个完全相同的量筒里,液面如图2-3-2所示,则三

种液体的密度按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图2-3-2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乙>ρ甲

C.ρ乙>ρ甲>ρ丙

D.ρ甲>ρ丙>ρ乙

17.人的密度跟水差不多,请你估算一下,一名体重正常的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50 m3B.50 dm3

C.50 cm3D.50 mm3

18.(多选)分别由不同物质a、b组成的两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2-3-3所示,由图可知()

图2-3-3

A.a物质的密度小

B.b物质的密度小

C.a物质的密度是2×103 kg/m3

D.b物质的密度是2×103 kg/m3

19.已知冰的密度是0.9×103kg/m3,一块体积是80 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g,水的体积是______cm3。

20.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1)上表空格处的数据为______。

(2)分析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第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题|展|示

21.2017·大兴一模小芳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3-4甲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g,密度为________kg/m3。

图2-3-4

详解详析

1.托盘天平量筒

2.如图所示

正比

3.密度相同不同

4.1.0×103 1.0 1 m3水的质量是1.0×103 kg

5.1.5×1060.352×1041001×10-411×10-3100011×10-613.67.8×103

6.0.9×103不变

7.C8.B9.C

10.D[解析]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当喝掉半杯水以后,水的质量减半,体积也减半,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因此密度不变。

11.B12.D13.C14.B15.C16.A

17.B

18.BC

[解析] 当体积V a=V b=2 m3时:

a物质的质量为4×103 kg,所以a物质的密度为ρa=m a

V a=

4×103 kg

2 m3=2×10

3 kg/m3;

b物质的质量为1×103 kg,所以b物质的密度为ρb=m b

V b=

1×103 kg

2 m3=0.5×10

3 kg/m3。

所以选项B 、C 正确,选项A 、D 错误。 19.72 72 20.(1)0.5

(2)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或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21.81 2.7×103

[解析] 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81 g ,图乙中量筒里水的体积为40 cm 3,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70 cm 3,则金属块的体积为30 cm 3,则金属块的密度为ρ=m V =81 g 30 cm 3=2.7 g/cm 3

=2.7×103 kg/m 3。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基本原理:ρ=m/V 一、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 1. 固体: m 0V 1 V 2 表达式: 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针压法、捆绑法 溶于水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整型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 长方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1: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1)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解: 方案一(直接测量):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方案二(埋沙法):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 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V 1,用镊子取出 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V 2,则ρ= 2 1V V m - 方案三(饱和溶液法):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 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V 1,再把3块方糖 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V 2,则密度1 2V V m -=ρ。 12 m V V ρ = -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 (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0m (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1V (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 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取 示数2V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对点强化练习第六章: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1量筒的使用 1.如图所示是三名同学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的读数情况,其中______同学读数正确,______同学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大,______同学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均选填“甲”“乙”或“丙”) 2.观察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此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___mL。 (2)如图所示,该物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由此可以看出量筒不仅可以直接测________的体积,还可以间接测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 知识点2测量液体的密度 3.下面是某同学做“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1)请根据记录数据填写表格中的空格。 (2)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有:a.把盐水倒进量筒,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b.用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c.把盐水全部倒进容器中,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d.计算盐水的密度。计算出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有偏差。如果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是按上述a、b、c、d的顺序进行的,则测出的盐水密度会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盐水的实际密度。 4.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83 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6-3-3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再用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0 g。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知识点3测量固体的密度 5.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他先把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调节好天平后,测出矿石的质量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接着测出矿石的体积为20 cm3,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6.小聪同学在江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聪纠正错误后,正确测量出了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小聪将鹅卵石放入盛有5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7.在实验室中常用“悬垂法”测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计算木块密度的公式为() A.m V1 B.m V2+V3 C.m V3-V2D. m V3-V2-V1 8.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_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学设计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课程标准 科学内容 1.2.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关的物理现象。 科学探究 1、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学习任务分析 : 本节是力学的基础部分,与前几章的“简单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层,本节可以看成是质量的深化和延续,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一种探索,同时也是学习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沉条件的重要基础。 学生现状分析: 初二学生现阶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高,学生已有“物体体积越大, 质量越大”生活经验,已初步掌握了测量液体、固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 同时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欠缺,为此,在本节课密度概念教学时,我将难度分解,逐层递进,分段探究,各个击破的方式方法,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密度概

念。 学习目标 1、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 2、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的公式、单位; 3、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4、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 要素。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建立密度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2、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法和学法: 教法:科学探究,小组合作。 学法:指导学生会利用比较、类比以及“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正确建立密度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一个 演示实验器材:纯水、盐水、酒精各一杯、托盘天平,相同体积的铝块2个,铜块1个,塑料泡沫1块。 分组实验器材:天平(9架),砝码(9盒),量筒(9个),刻度尺,烧杯;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课堂检测

第3节物质的密度 课时2 1.实验室中测定物质的密度通常是先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再利用公式ρ=m/v 求出密度。测量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的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若是液体通常用量筒,若是规则固体可用刻度尺量出一些长度数值来计算体积,而不规则固体通常用排水法来测定体积。 1.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D)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解析:若正确操作此实验,所测醋的体积和密度都是正确的,但量筒较高,放在天平上称量时,易倾倒歪斜,故这种方法不宜提倡。 2.(2011.山西中考)小梦同学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图4-3-1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111 克,体积是100 毫升,盐水的密度是1.11×103千克/米3。

(2)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你所持的观点是(C) 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B.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 C.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解析:(1)测杯和盐水总质量时,砝码总质量100克+50克=150克,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4克,所以烧杯和盐水总质量154克:测烧杯和剩余盐水质量时,砝码总质量20克+20克=40克,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3克,所以烧杯和剩余盐水总质量是43克: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二者之差,即154克-43克=111克。量筒中液面对应的刻度是100毫升。盐水密度为ρ=m/V=111克/100厘米3=1.11克/厘米3=1.11×103千克/米3. (2)量筒的形状细高,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很容易掉下来摔碎。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星火教育 引导教育专廉 V i -V 2 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溶于水 整型法 密度比水大: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针压法、捆绑法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 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 长方 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1: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 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 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 及所测的物理量。(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解: 1 )测量的主要步骤 方案一(直接测量):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方案二(埋沙法):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 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 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 V i ,用镊子取出 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 V 2,则尸一m V i —V 2 方案三(饱和溶液法):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 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 V i ,再把3块方糖 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 V 2,则密度 —。 V 2 -V 1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基本原理:p =m/V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 1.固体: 表达式: p m o 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 (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 m 0 (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 V 1 (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 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 ,读取 示数V 2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 (2)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写法读法,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了解常见物体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大小。 (4)初步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密度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方法,认识到某中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情感态度目标:用实验探究引起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直觉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的讨论,对生活中有关密度的知识或现象产生关注。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及策略 ●重点:是密度概念理解。 突破策略:充分利用学生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借助“比值”定义密度概念。 ●难点:是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 质”。 突破策略: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速度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关键点: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 三设计思路 八年级学生现阶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高,学生已有“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生活经验,已初步掌握了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欠缺,在本课密度概念教学时,将通过实验、讨论、辨析和训练,强化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 教师演示器材:天平,相同烧杯两个,水、煤油。 学生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铁块,2个体积不同的长方体木块,各25组。 五教学设计 1 展示目标自学反馈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规定好自学任务和限定时间,学生结合学习手册对教材进行预习并完成预习习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可巡回指导,再纠错补漏。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外形相同,表面镀有相同颜色的铜块和铝块,在不损坏的情况下,让学生充分讨论,思考如何辨别?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根据轻重来辨别,有的可能反驳,教师不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 教师演示:取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放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上,让学生猜想天平哪端下降,问学生为什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物质的密度 教案

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密度概念。知道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掌握密度的公式、意义、单位及换算。 3、能利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获得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用所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2学情分析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3节水的密度第一课时,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物质质量、体积的测量,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单位、计算 教学难点:密度的概念、计算。 4教学器材准备: 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烧杯、水、量筒、天平。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水的密度 师:刚才老师采访了几个同学,喜欢科学课的哪一个环节? 生:做实验! 师:今天我们就从实验开始! 提醒学生: 积极参与 积极思考 敢于质疑 活动2【活动】建立概念 问题1:不同体积的水质量相等吗? 活动一:用量筒量出不同体积的水,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 体积(毫升)质量(克)质量/体积(克/厘米3) 1 10 2 20 3 30 师:水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 生:水的体积越大,水的质量也越大。

师:算出体积为1厘米3水的质量 (即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有什么发现? 生:不同质量和体积的水,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等。 师(引导总结):【板书】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等。 问题2:相同体积不同物质,质量相等吗? 师:我们是“五金之都”的莘莘学子,对于金属我们并不陌生。(出示)3块体积相同(10厘米3)的铜、铁、铝块, 先让学生(看一看)用已有经验鉴别下,此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鉴别他们呢? 生:根据颜色、磁铁来鉴别, 再让学生(掂一掂) 生:轻重不同 最后决定(测一测质量并算一算单位体积的质量) 物质体积 (厘米3) 质量(克) 质量/体积 (克/厘米3) 铜 10 铁 10 铝 10 师(引导总结)结论:1、相同体积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等 【板书】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 师:经过以上实验分析除了颜色、用磁铁来鉴别体积相同的铜、铁、铝块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鉴别它们? 生: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师: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科学上用密度来表示 引出课题:【板书】第3节物质的密度 【板书】密度=质量/体积 【侧板书】速度=路程/时间 师:如果某物体在2秒内通过20米路程,速度为多少? 生:10米/秒 师:10米/秒表示什么含义?(提示:10米/秒=10米/1秒) 生:10米/秒:表示某物体在一秒内通过10米路程. 师:1秒、1分、1时科学上叫单位时间 因此,速度可以描述成 【侧板书】速度: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师:你能给密度下个定义吗? 生(并引导归纳):【板书】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备注: 1、实验可让学生操作 2、强调科学语言数据后面一定要带单位。 3、得出结论可让学生自己来评价

八年级物理 复习:物质的密度及应用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巩固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⑵熟练密度单位的换算。 ⑶掌握有关密度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⑷通过计算、分析和比较,熟练掌握有关密度计算方法与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归纳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审阅题目,找出相关的物理量,确立有关的关系式。 难点:在很多问题中,找出隐含的已知条件,弄清它们之间内在关系。 3.教学过程 一、知识归纳: 学生小结(提问):物质的密度及应用有哪些知识点? (提示):(1)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2)密度的概念及单位? (3)密度的计算公式? (4)密度的测定-------- 原理和方法? (5)密度知识的应用? (6)利用密度的知识解题的注意事项? 老师补充及强调:结合学生回答情况。 ◆ 密度知识的应用 鉴别物质、选用合适的材料、判断土壤肥力的高低、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等。 ◆有关密度的计算问题,主要是应用密度公式ρ=m V 及其变形式m=ρV 、V=m ρ 来求解。 ◆注意事项 (1)明确公式中的ρ、m 、V ,均指同一物体而言。 (2)对于同一物质,密度ρ是恒量;在很多问题中,密度常常是隐含的已知条件。 (3)认真分析题意,弄清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是什么,选择合适的公式。 (4)统一单位。一般将质量m 、体积V 和密度ρ的单位都统一后再求解。 (5)对于较复杂的问题,要将问题分解成几个相互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基本问题,逐个求解。在求解过程中,涉及同一类物理量可用不同的脚标来区分。 二、相应训练(另附):堂上学生自己做一做;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请学生回答,并分析解题思路。 三、解题分析:针对学生存在问题进行详细评讲,以后解这类题要注意的事项。 四、归纳总结:这部分知识内容和解题方法及技巧,提升能力。 五、布置作业:学习指导与评价P 84-86 9、18、19、20、21。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作者:张杰 【学习主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时间】1课时 【课程标准】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3节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不吸水不规则塑料块的密度和盐水密度这些知识与技能。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ρ=m/ν去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上节课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是学习力学的第一个关键实验,有助于以后浮力知识的学习,是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教学重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学情分析】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对于测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想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想到,很多学生由于受前面“用天平测液体质量实验”的影响,往往制定出不精确的方案,学生注意不到没把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有些残留在了烧杯内,使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所以这一环节要做重点处理。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密度知识鉴别生活中的物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体会物质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八年级物理下册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学案 苏科版 苏科版 【学习目标】 (1)掌握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4)了解密度表,熟悉各种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水的密度。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 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情景一:三只瓶分别装有水、酒精和醋,如何区分?情景二:你能区分表面被涂成相同颜色的铁块和塑料块吗?导入: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辨认的一种特

性,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二、课堂学习研讨 【要点1】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活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猜想〗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体积越,质量越,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的。〖方案〗选取三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分别用测出它们的质量,用测量出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再算出木块和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进行比较。填入下表测量对象质量m/g体积v/cm3(质量/体积)/(gcm-3)塑料块1塑料块2塑料块3铁块1铁块2铁块3〖交流〗(1)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或相近?(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小是否相同? 1、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1)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的;(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的。 2、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作为区分的重要依据。〖总结〗 【要点2】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课时 物质的密度.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第3课时物质的密度 【基础巩固】 1.铝的密度是2.7×103kg/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将铝块切去1/3,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_,合_______g/cm3. 2.如图所示,两只形状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试根据图中液面的高低判断:A杯盛的是_______,B杯盛的是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 3.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则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cm3.已知石块的质量为26 g,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g/cm3. 4.体积为100 mL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g,完全结成冰后密度为_______kg/m3,质量为_______g,体积为_______cm3. 5.有一金属块,质量为237 g,体积是30 cm3,该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kg/m3,这种金属是_______;若将这块金属块切成两半,则其中半块的密度是_______kg/m3. 6.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瓶,往甲瓶里面注满水,质量增加了250 g,往乙瓶里面注满酒精.将甲瓶放到已调好的天平的左盘里,将乙瓶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则天平的_______盘下沉,应往_______盘里加_______g的砝码,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 7.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 ( )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8.一长方体铁块的密度为p,质量为m.把它平均分成三等份,则每一等份铁的质量和密度分别是 ( ) A.1 3 m、 1 3 p B. 1 3 m、p

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习题

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 1、普通教室一般长约为8 m,宽约为6 m,空间高约是______m,若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kg/m3,则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2、“光明”牌早餐奶每盒中装有的牛奶质量约为275 g,体积为250mL,由此可以估算出牛奶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_kg/m3。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丽用质量为400g的空瓶装水,装满水后总质量为900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000g,则由此可知该种液体的密度为㎏/m3。 4、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t=_____ __kg;某位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 ;我们教室中地板所用的大理石密度约为2.7×103 。 5、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 6、在“测量立方体松木的密度”实验中,通常用测其质量,用(均选填“刻度尺”或“天平”)测量松木的边长,再用数学知识求出松木的体积;若天平右盘里放有砝码 20g、10g、5g各一个,游码的位 置如图甲所示,则松木的质量 为g,由图乙可知 松木的边长是cm,则松 木的密度为g/cm3。 7、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一块雨花石的密度.当他 用调好的天平测雨花石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 所示,此时他应该.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 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雨花石 的质量为g,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雨花石的密度是g/cm3.雨花石被磨损后,它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容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kg/m3。 9、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说“铁锅”比“铁勺”重,“铁”比“棉花”重。前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后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体积为2m3的冰的质量为__ ___kg。 11、现在树脂镜片广泛取代了玻璃镜片,已知某种树脂镜片的密度为1.3g/cm3,玻璃的密度为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V m m V m 1 2-== ρ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 测量密度 课型:_____新授___课时:__1个课时______ 授课人:___ 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 难点: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三、器材准备:天平、量筒、盐水、铁块、塑料块、水、烧杯、细线、牙签、多媒体设备 四、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 (1)ρ水=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大家知道只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由公式算出物体的密度,物体质量可以用 _________来测量,而物体的体积需要什么来测量? (二)探究历程 1.量筒的使用 自主阅读课本,仔细观察量筒,思考下例问题。(准备多种规格的量筒,观察。) (1) 量筒的单位刻度是毫升还是立方厘米?1ml=____cm 3(2) 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3) 量筒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__ 观看课本“量筒的使用方法”。 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2. 探究:测量盐水和塑料块密度。 (1)如何测盐水的质量和体积?小组内讨论 自己设计实验表格,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三)整理实验仪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四)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包括:(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4)实验 步骤(5)实验数据(6)实验结论(7)实验体会 (五)达标测试:1.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_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_____mL 教师复备栏 学生笔记栏 2.小华同学在测定食用色拉油的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步骤完全正确。下图显示的是他测量的 相关数据,请帮小华填写下表中空白测量和数据。 3.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ρ甲__ρ乙 (选填“>”、“<”或“=”),其中乙物质可能是 。 4.张明和王芳合作,进行“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 步骤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1 步骤二、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装有盐水的烧杯总质量m 2 步骤三、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步骤四、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他们收拾好实验器材后,一起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 张明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正确, 实验器材使用恰当,操作过程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得出的盐水密度是准确的。 王芳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点儿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这样,尽管我们操作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但我们测量得到的数据还是有了误差,导致计算的结果也有误差。 张明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王芳的意见。然后,他们一起继续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 根据张明和王芳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请你回答: ⑴王芳这里所指的“测量误差”是在上述步骤的第 步骤产生的,导致了盐水体积读数 (填“偏大”或“偏小”),从而使得盐水密度的计算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⑵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必须从质量和体积两方面的测量进行控制。根据张明和王芳的意见分析,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条件下,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使实验结果的误差达到最小。实验 步骤是: ⑶在你的设计方案中,控制误差的思路是: 5.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请你写出:⑴ 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⑵ 待侧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 烧杯和油的 总质量(g ) 倒出适量油后烧杯和油的总质量(g ) 倒出油的质量(g ) 油的密度 (g/㎝3 ) 16.8 教师复备栏 学生笔记栏 图10-20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新课程基本理念是:注重学生发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还应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应该重视实验探究,主要采用“边讨论、边探究、边实验”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施教。通过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地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实验探究,从参与中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形成实验探究方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和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渗透新课程教育理念。一方面在探究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教育;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规律出发,经历实际问题导入→理论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过程,体现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物体质量跟体积关系的探究过程,从而理解密度概念的建立。 (2)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2.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 【教学方法】 边讨论、边实验探究、边归纳总结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资源】 学生实验器材:体积和颜色相同的正方形木块、铁块、铝块(6组),体积相同的正方形铁块、铝块(3组),体积不同的正方形铝块(3组),天平和砝码各6组。 【学习过程】

质量与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新 -课- 标-第 -一-网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教学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铁块、石块、水、烧杯、细针等)、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菊花石块形成于距今约2.8亿年前。其成分为天青石与栖霞岩,内含丰富的硒、锶、铋等多种微元素,对人有强身健体、抗癌益寿作用。现在我想知道这块石头的密度,该怎么做呢? 我们本节课就来探究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推进新课X k B 1 . c o m 探究点一 量筒的使用 提出问题 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测这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密度?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 分析总结 由公式ρ=m V 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可算出密度,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 用数学上的方法测得。例如: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和液体体积就需要用我们今天学习的量筒来测量。 学生自学 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每小组同学观察桌面上的100 mL 量筒的结构,回答下面问题: 1.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 3)?1 mL =________cm 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测量物质的密度及密度的应用

1对1个性化教案 学生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 教师周老师授课日期授课时段 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及密度的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知识点一:测量物质的密度 1、测固体的密度: :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2、测液体密度: ⑴原理:ρ=m/V 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经典例题】 1、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1,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 ρ m V = 原理 浮在水面: 工具(量筒、水、细线) 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 积V2,物体体积V=V2-V1 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 B、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 沉入水中: 形 状 不 规 则 形状规则 工具:刻度尺 体积 质量工具天平

误:.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则矿石块的质量m0为g; (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 (4)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用m0、m1、m2、ρ水来表示) 2、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选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举一反三】 1、小阳与实践小组成员利用假期到水库清理水面垃圾,发现水面有一形状不规则且不吸水的小固体漂浮物,为研究该物体密度,小组同学找来了弹簧测力计、滑轮、塑料吸盘、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擦干该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乙所示,小阳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 (2)则该物体的密度ρ=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忽略绳重 与摩擦) (3)为确保实验成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2、测石块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把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当 右盘内有50克的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3—1示时,天平平衡,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克.

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三课时实验课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 课型:实验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通过对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过程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由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步骤;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教学方法: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密度; 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水、盐水、大烧杯、小烧杯、细线、石块、蜡块、滴管、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预设时间3分钟) 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铜块,要测量这个铜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 2、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烧杯中的盐水,还能否用刻度尺来测小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 二、新授与探究 合作探究一:量筒的使用(预设时间5分钟) 让学生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课本,回答课本中提出的有关问题,并动手操作,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规则固体的体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量筒上的单位刻度是以毫升(mL),也有一些是用立方厘米(cm)来标度的。 31 2、与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一样,量筒也有它的最大的测量值实验室中常用的有50mL、100mL、500mL、1000mL等。 3、量筒的分度值也各不相同,根据你测量精度的要求和被测物体的尺度等因素来选择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 4、视线与液面水平,与刻度线垂直。 1 5、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时间:90分钟满分:86分) 一缺天平类 1. (2016北京35题)(3分)小曼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圆柱体物块、石子、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某未知液体的密度.如图是小曼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 kg/m3,g取10 N/kg.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 ②将拴有石子的物块置于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为66 cm3. ③将待测液体倒入另一量筒中,如图丙所示,记录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 ④将上述石子和物块擦干后,置于量筒内的待测液体中,如图丁所示,量筒中液面所对应的示数为70 cm3. 由以上实验可知: (1)石子和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总浮力为________N; (2)待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第1题图 2. (2016东营22题)(11分)石油是我市主要的矿产资源,石油化工对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发挥着重要作用.某化工企业以石油为原料,研发出一种密度比水小、强度大的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为了测量这种复合材料的密度,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复合材料样品、量筒、烧杯、溢水杯、弹簧测力计、细线、长钢针、适量水(所给器材数量充足).请利用所给器材,设计测量小块复合材料样品密度的实验方案(g和水的密度ρ水为已知量). (1)从上述器材中选出实验所需器材: (2)实验步骤: (3)样品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4)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__. 二缺量筒类 3. (2016荆州31题)(5分)小明用天平、细线、烧杯、水来测定某工艺品的密度,他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第3题图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看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工艺品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_g; (3)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20 g; (4)用细线拴好工艺品,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测得质量为228 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________cm3,工艺品的密度为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 4. (2016山西36题)(6分)中国80后小伙杨光硕利用电商平台,把家乡的土鸡蛋推向全国市场.土鸡蛋比普通鸡蛋营养价值高,那土鸡蛋的密度是不是也比普通鸡蛋大呢?小梦从网上购买了家乡的土鸡蛋,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测量土鸡蛋的密度.他们找来一架天平和一盒砝码,但缺少量筒,于是又找来一个烧杯、胶头滴管和一些水.他们利用这些仪器测量土鸡蛋的密度,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 第4题图 (1)把天平放在____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___处,调节天平的____,观察到指针指在______表示横梁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颗土鸡蛋的质量m0. (2)如图所示,设计测土鸡蛋体积的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把土鸡蛋轻轻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烧杯中的水面恰好达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量此时烧杯、水和土鸡蛋的总质量m2; (3)土鸡蛋的密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ρ水).实验结束后,有同学发现土鸡蛋有一定吸水性,则所测量的密度值将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 (2016泉州29题)(6分)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适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 第5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