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增养殖学总结材料(2011) 上海海洋大学

贝类增养殖学总结材料(2011)  上海海洋大学
贝类增养殖学总结材料(2011)  上海海洋大学

贝类增养殖学总结材料-2011.11.24

考试时间:2011年12月2日(下周五)下午:1:30——3:00

地点: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校区1208教室或附近

考试形式:闭卷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我国贝类养殖的历史和现状

一、中国贝类养殖历史

缢蛏、牡蛎、泥蚶和蛤仔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有极其悠久的养殖历史。高等与中等水产院校从1958年开始增设贝类养殖课程。近年来,养殖贝类的生物学、育种技术、生态系养殖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如贻贝亩产达1-2吨,扇贝亩产4-5吨,缢蛏亩产3-4吨,蓄水养殖泥蚶的产量也达到亩产5吨左右,高的可达6-7吨;平滩养成的一般亩产1.5吨—3.5吨,较蓄水养殖的产量低。

二、贝类养殖的现状

目前经济价值大可开展增养殖的150种;其中有一定养殖规模的种类已有50种,其中:腹足类:14种;双壳类:34种;头足类:2种.从国外引进而养殖成功的贝类不断增加。

2005年中国海水养殖总产量达到1384.7万吨,养殖面积达到169.4万公顷(包括海上、滩涂、陆基养殖),贝类育苗6917亿粒(其中鲍苗18.4亿粒),渔业产值达到4180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7619亿元。其中中国海水养殖贝类产量为1067.5万吨,占中国海水养殖动植物总量的77.1%。贝类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性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沿海人民就业、国际商贸发展等起了重要作用。

三、我国发展贝类养殖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我国海岸线缅亘,港湾曲折,浅海、滩涂平展广袤,饵料丰富,环境多样化,可供贝类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辽阔。

2.贝类资源丰富:贝类是海中之宝,我国沿海分布着各种各样的贝类,可养的种类多,其中已养殖的达50种。

3.贝类养殖的特点:贝类养殖具投资小、成本低、收效快、产量高、技术易推广等优点;它不与农业争土地,不与畜牧业争饲料,不与鱼虾类争水面,可立体利用水体、保持水体的良性循环;贝类产品市场广阔,群众喜食。

4.具丰富的养殖经验和成果:贝类养殖在国内外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其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贝类室内工厂化育苗、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土池半人工育苗生产得到了稳定发展,为养殖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苗种来源。

四、选择养殖贝类的标准

正确地选择养殖种类,是保证贝类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选择贝类养殖种类必须具备下列标准。

1、生产力高.

2、适应能力强.

3、营养价值高.

4、苗种来源容易.

5、养殖成本低.

6、移动性较差.

五、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贝类养殖技术还比较落后,多属原始的粗放养殖(实为繁殖保护,在发达国家仍存在这种养殖方式),应不断提高集约化养殖的程度以及加工机械化程度。

2.养殖的整体和局部规划不尽合理,局部过于密集而许多可养面积还未充分利用。

3.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还需加强:如在贝类的生态、生理等生物学原理的研究,尤其在贝类的能量代谢、营养吸收利用,生态作用量化评价还需进一步加强。

4.贝类病害、病理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已非常紧迫(大量死亡现象时有发生),仍未从根本上摆脱困境。滩涂养殖和浅海养殖是开放式水域,一旦发生病害,无法用药物控制,只能以防为主。

5.新品种培育工作成效有待提高,应用推广有难度,阻力重重。遗传育种、多倍体培育、改变贝类适应性和生理、生化特性等研究工作做得不够。进行贝类的杂交、选种、育种工作,从而培育出优良的养殖品种。

6.多品种混养技术日益成熟,提高池塘的单位面积产值,增加经济效益。贝虾、贝藻、贝参、鱼蚌、鱼虾贝的混养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生态系养殖能提高池塘单位面积产量和养殖容量,增加经济效益,使贝类养殖规范化、标准化。贝类养殖生态系的研究和运用,即水产养殖容量(Carrying Capacity for aquaculture)研究曾是热点。

7.贝类净化研究还相当落后,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现已要求出口贝类加工厂必须逐步配套贝类净化设施。净化参数不断增多和净化技术不断深入(细菌总数(粪大肠菌麇)、致病菌、贝毒素、重金属(As,Hg,Cd)、有机物,软骨藻酸(DA Domoic acid)等)。

8.贝类增殖放流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多采用实行禁捕期、封滩护养等措施。增殖放流也是提高贝类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积极开展增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9.其他工作,海洋药物源性贝类(海兔、石磺)养殖;观赏贝类养殖,贝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养殖容量、养殖海区调查和规划等。

第二章贝类养殖环境和养殖容量

第一节贝类的养殖生态

一、潮间带:潮水涨落的地带;四条线三个区。

高潮区:蓄水养殖和半人工育苗池。中潮区:滩涂贝类主要养殖区。低潮区:牡蛎,西施舌,蛤等低潮区生活的贝类

二、浅海区:大潮低潮线至水深200米之内的区域,终年被海水所淹没。筏式养殖的区域大多在水深30米以内。

三、影响贝类生活生存的海况因子

1.海水运动。

2.水温。

3.盐度.

时期:幼体适应盐度的能力差,成体稍强。

适应性:贝类适应低盐的能力差,适应高盐的能力稍强。

①盐度影响贝类的附着能力(反之,不附着的贝类幼体可加淡水促进附着。)

②繁殖期适当降低盐度可刺激成熟亲贝产卵。

③养殖季节大面积长时间的降雨,易引起贝类的大量死亡。

4.营养盐营养盐的多寡直接或间接影响贝类的生长与繁殖。

5.水质影响pH值的因素:①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情况;②天然水中溶解的碳酸盐的状态;③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以及有机物的分解。海水7.6—8.5(一般8.2),苗池不能低于7.6-7.7,贝类运输时也不能带水运输。

浑浊度;扇贝抗浑浊的能力差。

污染:石油,重金属等对幼体的影响较大,造成局部灭绝

6.底质

底质命名法:在自然界中底质常常含有不同粒径的粒组,多种粒组混合在一起,因此有不同的命名方法。

1.优势粒组命名法.只有一个粒组含量很高,其它粒组含量均不大于20%时,以该粒组中百分含量最高的粒级相应的名称命名。

2.主次粒组命名法:两个粒组的含量分别大于20%时,,以主要粒组作为基本命名,次要粒组作为辅助命名。

3.混合命名法:三个粒组含量均大于20%时,采用混合命名法进行命名。

底质的分析方法:

1.筛析法:适用于粗颗粒的分析,其下限为0.063毫米左右,筛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选用孔径规格不同的套筛,将样品自粗至细逐级分开。

2.沉析法(吸管法):用来测定0.063一0.001毫米范围的颗粒.根据质点(颗粒)沉降速度,在悬液的气定深度处,按不同时间吸取悬液,由此来求出沉积物各粒级的百分含量。

3.综合法:

4.淘洗法:

四、海水养殖业目前急需研究的内容

养殖生态系统、养殖容量评估、养殖海域海洋环境保护、养殖结构优化,养殖生物病害防治、深水养殖设施构建、海水动力因素、调控技术、清洁生产(养殖与加工)、数量膨胀型向质量效益转变等等。努力促进养殖、环境与人三者和谐,使海水养殖研究与海水养殖产业迈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超负荷养殖将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一是海区的饵料生物成为贝类生长的限制因子,养殖密度越大,每个贝体的摄食量就越少,生长就越慢;

二是由于摄食少,贝体瘦弱,对恶劣环境抵抗力差,易得病,死亡率显著增加;

三是大量的排泄产物污染了水质,使水质恶化,缺氧;

四是高密度养殖导致水流不通畅,加上贝体的呼吸耗氧,极易产生局部缺氧现象,引起贝体不适甚至死亡。

2.海区老化

3.离岸养殖程度不高

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滩涂面积3000万亩。海水贝类养殖主要是在水深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和滩涂上进行。我国滩涂的利用率约为30%.-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利用率不到10%,而-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开发利用率则不足1%.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4.品种退化品种退化是造成养殖贝类生长速度下降、抗逆能力差,死亡率升高的另一重要因素。原因:近亲繁殖,亲本质量差,没有正确掌握人工繁殖技术,不良养殖条件下的负选择。

五、保持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满足下一代人需求能力的一种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

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保持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海水养殖对浅海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养殖水域和近岸水域营养负荷增加、渔用药物积累、养殖动物逃逸带来基因污染、土壤酸化或盐化、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等。

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基本途径:

1.逐步减小养殖对沿岸环境的污染是使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2.中国现阶段正在扩大海水养殖面积,主要是向离岸深水海域(-20米,-40米)发展

3.尽量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与高新技术,建立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性示范养殖区。

减小养殖污染的主要途径:

(1)复合养殖系统结构优化;(2)改善养殖大环境;(3)根据养殖容量控制养殖规模:在养殖规模不够大的阶段,人们考虑的养殖容量内涵仅包括养殖效益的内容。养殖容量简单定义:在生长率不受负影响的情况下,达到最高产量的放养量。(4)使用环保型饲料;

(5)加强集约化养殖的排放水处理:集约化是海水养殖业的发展趋势(省人力、少占地、产量高、易管理、易应用新技术)。

第三章贝类的苗种生产

贝类苗种生产方式(法):贝类苗种获取的途径主要有4种:自然采苗(采捕自然苗);土池人工育苗;半人工采苗;工厂化育苗。24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种夏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一节贝类的生活史

(一).双壳类的生活史

受精卵——胚胎期——孵化——担轮幼虫——面盘幼虫——附着变态——稚贝——幼贝期——成贝期

1.胚胎期

卵裂方式:贝类的受精卵除头足纲为盘状卵裂外其余均为螺旋卵裂方式——螺旋式

卵裂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加,分裂球体积缩小,总体积不变

大多数海产贝类,发育到囊胚期,胚体表面一定部位即开始生出纤毛。此时,胚体可在卵膜内转动。

原肠胚:贝类的原肠作用是采用外包法和内陷法

实心囊胚:外包法。如:马蹄螺、海兔、鲍等

有腔囊胚:内陷法。如:河蚌、田螺等

多数海产瓣鳃类(牡蛎、贻贝)和腹足纲(红螺等)开始为外包法,以后为内陷法,两者结合完成原肠作用。

3.幼虫期:即从担轮幼虫开始到稚贝附着为止,它包括担轮幼虫、面盘幼虫和匍匐幼虫三个不同阶段。各期幼虫的形态差异很大。(1)担轮幼虫

体外生有纤毛轮,顶端长有纤毛束,其中央有1-2根鞭毛,幼虫开始以纤毛摆动在水中作旋转运动。经常游于水表层。此期消化系统还未形成,仍以卵黄物质作为营养。具有明显的趋光性。

早期担轮幼虫:胚体成梨型,顶端膨大,细胞加厚,长有纤毛束,其中央有1-2根鞭毛。胚体背部细胞加厚且略下陷形成壳腺;胚孔闭合内陷形成口凹。

在静水中喜欢浮游于水表面或明亮区,但趋光性不明显。

晚期担轮幼虫:胚体左右略变扁平,背部尖,腹部宽,其顶端变平,四周细胞隆起,壳腺将分泌贝壳。

幼虫趋光性不明显,对机械作用很敏感。

(2)面盘幼虫

幼体两侧覆盖2片D形透明的贝壳,由口前纤毛轮形成面盘(具有面盘),形成前、后闭壳肌,依靠面盘进行浮游生活。面盘是其运动器官。根据发育时间及其形态不同,又可分为:

①D形幼虫(直线铰合幼虫):刚形成的D形幼虫消化道没形成,不能摄食,以卵黄颗粒为营养。卵黄耗尽,形成消化道后开始摄食。

②壳顶幼虫:D形幼虫的铰合线开始向背部隆起,改变了原来直线状态,壳顶幼虫后期壳顶突出明显,足开始长出,呈棒状,尚欠活动能力。

鳃开始出现,但尚未有纤毛摆动,面盘仍很发达,足丝腺、足神经节和眼点逐步形成,但此时足丝腺尚不具有分泌足丝的机能。

壳顶初期幼体:足成棒状,壳顶隆起,但没有超过直线铰合部,胃的四周出现消化盲囊。

壳顶中期幼体:壳顶突出铰合部,面盘发达,足皱褶。

壳顶后期幼体(眼点幼体)

1.足成靴状,足的基部出现一对平衡囊。

2.消化盲囊几乎包被整个胃。

3.在消化盲囊腹面外套膜中间,足基部出现一对眼点,眼点有视觉的作用,幼体具背光性。

4.外套膜边缘加厚,外套膜内表皮下陷形成鳃原基。

(3)匍匐幼虫

一对黑褐色眼点明显增大,显而易见;足发达,能伸出壳外作匍匐运动。鳃增加至数对,足发达,能伸缩作匍匐运动。幼体时而浮游,时而匍匐,此时正是投放采苗器采苗的好时机。面盘逐渐退化,至后期则只能靠足在附着物上匍匐生活,足丝腺开始具有分泌足丝的机能。

初期面盘仍然存在,遇到合适的附着基后,面盘退化,用足匍匐生活,足丝腺开始分泌足丝。

4.稚贝期: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浮游和匍匐生活后,便附着变态为稚贝。此时,外套膜分泌钙质贝壳,并分泌足丝营附着生活。变态为稚贝时它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理机能和生态习性等方面都发生相当大的变化:

变态标志:

①形成含有钙质的贝壳,壳形改变。

②面盘萎缩退化,开始用鳃呼吸与摄食。

③生态习性的改变,变态前营浮游、匍匐生活,变态后以足丝腺分泌足丝营附着生活。

该期是幼体向成体过渡的阶段。不同生活类型贝类的稚贝对附着基均有不同的选择,必须充分满足其附着条件。

5.幼贝期

除性腺尚未成熟外,其它的形态、器官和生活方式均已和成体一样。由稚贝期的附着生活向成体的生活方式转变,即有附着型贝类,埋栖型贝类和固着型贝类。因个体小而弱,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所以在养殖中必须精心培育,是苗种培育工作和养成期工作的开始。

6.成贝期

自第一次性成熟后均属此期。就埋栖型贝类而言,要求生活于有较深软泥的环境。是贝类养殖的养成与育肥期。

(二)腹足纲的生活史(以鲍为代表)

——鲍鱼的发生与双壳类作一比较:

面盘幼虫身体发生扭转,不摄食,内源性营养

匍匐幼虫才开始摄食底栖硅藻

有围口壳幼虫.

(1)胚胎期:是指从卵的受精开始经过分裂发育至浮游幼虫,即孵化后的担轮幼虫为止的阶段。此期以卵黄物质作为营养,影响这一时期发育的主要外界环境条件是水温。

(2)幼虫期:是指从孵化后的担轮幼虫开始到稚鲍形成为止。这一时期包括担轮幼虫、面盘幼虫、匍匐幼虫。

①担轮幼虫胚体出现了纤毛环,幼虫前端生有一束细小的顶纤毛。以卵黄物质为营养。

②面盘幼虫壳腺已分泌出一个薄而透明的贝壳。该期初期仍以卵黄物质为营养,不摄食,只是在其后期需摄食饵料。此期由于贝壳的出现,减少了在水中浮游的能力。该期又可细分为初期面盘幼虫和后期面盘幼虫。

③匍匐幼虫面盘开始退化,足开始发育,由浮游生活转入匍匐生活。这一期又可分为初期匍匐幼虫,围口壳幼虫,上足分化幼虫。

(3)稚鲍形成第一个呼吸孔时为稚鲍,其形态与成鲍差距还较大。

(4)幼鲍完全具备了成鲍的形态,呼吸孔数量与成鲍相等,只是性腺还未成熟。

(5)成鲍第一次性成熟以后均属此期。

二、生活史中各阶段幼体的形态和生态(以双壳类为例)

1.精卵:

精子:含有顶体、头部、尾部;长50-60微米。卵子:含卵质膜和卵膜;腹足纲的卵径大于双壳类的卵径50-100微米。为沉性卵,但不易下沉。

2.受精卵:受精的标志:产生第二极体。统计受精率。

产卵——受精,需要0.5小时。

3.卵裂:不均等的卵裂,分裂球增多,但体积不变!

4.囊胚期:胚胎的体积稍增大,有短纤毛、具空腔,就地转动。需5-7小时。

5.原肠期:具原口,纤毛稍发达,开始游动。

6.担轮幼虫:游动(滚动性的游动,幼体易集群、趋光性强、受精起需10小时。

7.面盘幼虫:投饵金藻3011等;16小时。游动能力强,一般在水体的中上层运动。选幼。

8.壳顶幼虫:铰合部有角突起,不断投饵、换水、倒池(3天一次)。

9.变态期:需附着基,去表面2-3厘米的底泥,池底泥厚0.2-2毫米;一般250克干泥/M2;文蛤需要砂小于5毫米,扇贝需要棕榈绳、网片。

幼体的外形、内部结构、生理机能、生态习性变化;变态的标志:

(1)出现眼点一对

(2)面盘萎缩退化、出现足

(3)生态习性改变:由趋光性转向背光性;由浮游习性转向底栖或附着。

当10%左右(30%)的幼体出现眼点时逐步或一次投放,(泥蚶幼体3天不附着有问题,可降低盐度(加淡水))

10.稚贝期:形态与成体相似,只是个体小、性腺未发育。

第二节、贝类繁殖特点和繁殖方式

一.贝类繁殖的特点

大多数贝类为雌雄异体,外形很难区分雌雄,没有第二性征,只能根据性成熟时生殖腺的颜色来区分雌雄。

雌性性腺颜色大多为红色,橘红色,粉红,淡黄,浓绿色,紫褐色。

雄性性腺多为乳白或黄白色。

牡蛎、贻贝等少数贝类性别不稳定,有性转变现象。

不同种类的贝类性成熟年龄不同。即使同种贝类在同一海区性腺发育也不平衡。

不同种类的繁殖季节不同,同种不同地区的繁殖季节也不同。

而同种同地不同年份贝类的繁殖季节也不同。

贝类的繁殖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凡是在春天繁殖的种类,同一种类南方比北方早,在秋天繁殖的种类,则北方繁殖时间较南方早

有的贝类全年都可繁殖,有的一年一次或二次

二、贝类繁殖的方式和习性

(一)双壳类贝类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型和幼生型两种

1、幼生型在繁殖季节,亲贝把成熟的精子和卵子排到母体的鳃腔里,并在此腔中受精,经过卵裂发育成面盘幼虫后才离开母体,在海水中经过一个自由浮游阶段,然后固着变态成稚贝。蚌、密麟牡蛎

2、卵生型在繁殖期间亲贝把成熟的精子或卵子排出体外,在海水中受精、卵裂发育成幼贝,再固着变态成稚贝。它的整个生活史都在自然海区里渡过。极大多数瓣鳃类。

(二)繁殖习性

大多数贝类属于卵生型。性腺成熟的亲贝一旦进入排放阶段,则把成熟的精卵排光为止。

如扇贝利用快速关闭双壳将精卵排出,雄性贝类排精时,精子呈白色烟雾状,雌性贝类产出的卵子呈颗粒状或条块状,为沉性卵。

贻贝亲贝在繁殖季节是分期分批繁殖,一般在每个大潮时排放一次,小潮进行性腺恢复,大潮时期1—2天排放。

一般雄性先排精,雌性后产卵,精子对卵子有诱导作用,缢蛏、贻贝、鲍鱼、泥蚶等大多在夜间产卵。

由于大潮时潮差大,环境因子变化也大,水温升降幅度增大,落潮时海水干露,潮涨时急烈振荡,流速增大,对性腺成熟的亲贝造成刺激,促使其集中排放。

因此室内人工育苗时,常采用升降温、降低海水比重、流水刺激以及异性性细胞诱导等措施用于亲贝催产。

由于贝类的精卵直接排放于海水中,在海水中授精,故受精率低,并且受精卵在孵化发育过程中常因海况因子突然改变,而造成大量死亡。

第三节贝类的苗种生产

当前贝类苗种的来源有以下四条途径:分别为采集野生贝苗、海区半人工采苗、室内人工育苗、土池人工育苗。分述如下:

一、采集野生贝苗

由于海况因子的变化较大,采集方式原始,野生贝苗的产量很不稳定。采捕之前须探苗。埋栖型贝类的探苗,是在不同地点各括

取100平方厘米的表泥(0.5—1厘米深),淘洗、记数。

其采苗时用括苗网、推苗网或淌苗袋(蛏苗)、采苗锄、三齿钩等采苗。

固着与附着型贝类,可直接铲取固着物上的贝苗进行放养。深海区的苗种,可用拖网或潜水捕捞。

小的蛏苗经暂养培育成种苗。较远距离运输苗种最好在气温较低时进行。

二、海区半人工采苗

根据贝类的繁殖习性,在附苗季节,选择贝苗密集的海区,人工创造附苗条件,即用人工的方法设置浮筏或整理附着基(整理滩涂),创造良好的附苗条件,使贝苗附着在人工附着基上。

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但受自然条件,水文、气候等的影响。

1.半人工采苗的原理

双壳类中不论哪种贝类,在生活史中都有足丝附着的阶段,然后向成体的生活方式转化

了解了贝类的附着习性,在自然海区贝苗繁生时,人工改良底质或设置人工附着基,创造条件,使贝苗附着,采集贝苗。

2.海区半人工采苗的方法

采苗方法随生活类型不同而不同。

①固着型贝类半人工采苗方法:牡蛎幼虫结束浮游生活,进入底栖生活,附着基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繁殖期间在贝苗集中的海区根据底质情况适时投放附着基。牡蛎采苗的器材有石块,石柱,水泥板,贝壳,竹片,竹棍,瓦片等固形物,进行投石、插竹、立石及筏式等方式的采苗。

②附着型贝类半人工采苗方法:主要采用筏式采苗,即在采苗海区搭建浮架,然后挂附苗器在浮架上,常用的筏式采苗器有红棕绳、尼龙绳,废旧浮绠、网片。其中红棕绳的采苗效果最好。如栉孔扇贝筏式采苗时用塑料网袋制成的采苗袋内放有破旧的网片,能减缓水流,利于幼虫附着,可以防止附着贝苗的逃逸,防止敌害侵袭,采苗效果良好。

③埋栖型贝类的采苗方法:埋栖型贝类结束浮游生活进入底栖生活时,需附着在小沙粒、碎贝壳等物体上,采苗前对滩涂进行改良,使附着在人工改良的底质上。在附苗前应对底质进行精耕细作,软泥底质需投放一层沙以利于即将附着的幼虫分泌足丝抛锚附着。3.采苗预报

在贝类的繁殖季节里,根据贝类性腺的消长规律,幼体的发育阶段及各水层幼体数量变化和物候征兆的变化,对幼体附着时间作出正确估算,在附苗之前作出预报。

三、贝类的土池人工育苗

主要适用于埋栖型贝类的简易育苗方法。

1.建池:多建于高潮区,用土围堤,用石作坝,设有闸门和过滤筛绢网。土池育苗前要进行清池、除害,对土池的底质进行整理。

2.土池育苗方法:亲贝的选择、暂养、诱导产卵排精以及育苗管理工作均与人工育苗基本相似。多有二种方式:

①先在室内人工育成幼体(D形幼虫或壳顶幼虫、眼点幼虫),然后移植到土池之内进行正常投饵或幼体进入土池之前,土池内先培育基础饵料。

②直接把亲贝放入土池的亲贝台上,待排卵完毕,取出亲贝,让精卵在土池内受精、孵化、发育变态。

稚贝阶段的培育应做好管理工作,加大换水量、适时施肥、控制水位、防除敌害,做好越冬保苗工作。待稚贝贝壳长达2-3毫米后,严冬过后应及时将稚贝移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促进稚贝生长、增加产量。

四、贝类的人工育苗

贝类的人工育苗是指从亲贝的选择、蓄养、诱导排放精卵、受精、幼虫培育及采苗,均在室内而且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

1.育苗场的选择:选择水质好无污染、水体清洁、盐度适宜、风浪较小的海区,场区应有充足的淡水水源,用电和交通方便。“水、电、气、暖”

2.育苗场总体布局:育苗室、饵料室,多采用天然光和自然通风,在布局上尽可能向阳。

沉淀池或沙滤池、罐要建在地势较高处。为了减少锅炉房烟尘、躁音、煤灰、灰渣对环境的污染,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但又不能离得太远。风机房不要离育苗室太近。

发电机室和变配电室的配置要合理,两室常建在一起。

附属场房(水泵房、水质分析和生物检查室)及设施配比要合理。

3.育苗的基本设施

主要包括:

(1)供水系统:(2)育苗室;(3)饵料室;(4)供氧系统;(5)供热系统;(6)供电系统

(7)其他设备(水质分析室、生物观察室、水泵、清贝机等)

4.室内人工育苗操作流程

(1)育苗前的准备工作:新池要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浸泡,育苗前做好生产的准备,制定出生产计划,清刷池子,备好饵料和附苗器,落实好过渡池子或海区。

(2)亲贝的选择、暂养与处理:选择个体大小适中、健壮、外壳无损伤,性腺发育良好性腺饱满的亲贝,去掉外壳附着物清洗贝类。在充气、换水、投饵的条件下强化培育,培育的密度不宜过大,在150个/立方米之内。逐渐升温;及时挑去死贝。泥蚶的性腺流油、卵径65微米、鲜肉指数28%时为性成熟。(扇贝为16%)

(3)催产刺激的方法:

获取贝类精卵的方法有解剖法、自然排放法、催产刺激法。

根据受精的难易贝类可以分为易受精型和不易受精型

易受精型:只要卵子发育到初级卵母细胞的末期即卵子的卵核还未消失,核的轮廓还不很明显时就具有受精能力,如卵生型牡蛎、中国蛤蜊等。

不易受精型:人工受精困难,只有在初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成熟分裂的中期即卵核消失,染色体集中在赤道板上时才具有受精能力,而这个过程绝大多数是在卵子从滤泡腔经过生殖输送管排出体外时进行的。

这种状态的卵只存在于自然状态,由人工解剖所得的机会极少。如扇贝、贻贝等多属于此类。

解剖法仅适用于卵生型贝类,受精后处理比较困难,受精率不高。

亲贝性腺充分成熟,利用倒池或换水即可使亲贝排放精卵,这种自然排放法所获得的精卵质量高,受精率、孵化率高、幼虫质量好,是理想的大众化采卵方法。

催产刺激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有

变温刺激(提高3-5℃)

流水刺激(1-2小时)

阴干刺激(0.5小时以上,泥蚶要16小时左右)

电刺激(20-30伏的交流电,刺激贻贝5-15分钟)

紫外线照射海水(2537埃,300-500毫瓦/升.小时;可使海水产生供氧体(H2O2),产生原子态的氧,激活鲍鱼性腺中的类前列腺素环氧酶、引起产卵排精)

改变比重(广盐性的贝类)

超声波诱导。

化学方法:

(1)注射化学药物(氨水、钾盐、氯仿、乙醚等)

(2)改变海水的酸碱性(氨水)

(3)及氨海水浸泡或注射,用0.1—0.3‰的氨海水活化精子。

生物方法:食母生溶液浸泡(62.5ppm,2小时);激素浸泡;异性产物诱导(先排精后排卵,再大量排精)。

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综合的办法进行诱导,可以提高诱导效果。

(4)受精

精卵的结合形成一个新的个体为受精。由人工方法促使精、卵结合为人工授精。雌雄同体或雌雄混合诱导排放的,在产卵后不断充气或搅动使卵受精,及时除去多余的精液。雌雄分别诱导排放,然后向产卵池中加入精子,充气、搅动。一个卵子的周围有2-5个精子便可。卵子出现受精膜或出现极体的表示已受精,应及时统计受精率。

(5)受精卵的处理

受精后的受精卵静置30—40分钟后用虹吸法将上层多余的精子去掉,底部卵子再用较粗网目的筛绢使卵通过而除去粪便等杂物,如此2—3次达到清洗受精卵(洗卵)的目的。洗卵应在囊胚期(受精后5—7小时)之前进行,以减少幼体的损失。不洗卵的,需加抗菌素1—2ppm,抑制细菌繁殖,待发育至D形幼虫时再选幼。

孵化:受精卵发育孵化成担轮幼虫的过程称之为孵化。孵化阶段的受精卵密度控制在100—400个/ml。

(6)幼体培育

是指从D形幼虫到双壳类眼点期幼虫变态附着稚贝,或鲍鱼幼体至出现第一呼吸孔的稚鲍时为止的阶段称幼体培育。投饵密度增加;每天换水1/3—2/3,3天移池一次。

密度控制:孵化期:40个/ml;担轮幼虫:30个/ml;D型幼虫期:20个/ml;附着期:10个/ml。

幼体培育时间较长,要精心管理。主要工作有:

选取优良的D型幼虫,控制培育密度在10?a40个/ml;幼虫刚下池的初始水位为30--40厘米,每日或隔日加水30--40厘米,加满后开

始每日或隔日换水,换水量为1/3--1/2,早晚各一次。

根据水温、饵料、密度、幼体发育阶段而作出适当的变化。

换水时应注意幼体的流失,注意水位和流速,减少幼体损伤。

投饵一般在换水后进行,饵料的种类有硅藻类、绿藻类、金藻类等,也可以用豆粉、食母生、酵母粉、酵母、海藻孢子、某些细菌等代用饵料,但鲜活饵料要好于代用饵料,单一饵料的效果不及混和饵料。

投喂密度,三角褐指藻等硅藻类为1--2×104/ml,扁藻等绿藻类为3000--8000/ml,等鞭金藻等金藻类为3--5×104/ml;培育期一直充氧,但在投放采苗器后散气石要避开采苗器。一般饵料投喂量根据幼体密度、幼体发育期合理投喂。在育苗过程中常有大量的污物沉于池底会污染水质、引发敌害,一般每7--10天应定期进行排污或倒池。定期使用抗菌素或其它药物以防治病菌或敌害的危害。

(7)投放附着基

幼体进入变态期,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由浮游生活转入底栖生活,由趋光性转入背光性,此时附着基的有无或性质是幼体变态的关键,也是育苗的关键

根据贝类的特性做到有选择投放附着基固着、附着型贝类的附苗器用贝壳、棕绳、网笼等,固着型贝类近几年采用附有水泥沙子的聚乙烯网、木轮板、塑料板、树脂板等,易于苗种的剥离。埋栖型贝类的附苗器大多为泥或泥沙。

掌握幼虫确切的变态时间,及时投放附苗器是育苗成败的关键之一。许多双壳类在变态时,面盘退化,眼点出现,此时即可投放附着器,一般在眼点出现后的2—3天内完成附着器的投放工作

室内人工育苗时,附着器的投放不要太多,否则会影响水质,多采用多次投放的方法。埋栖型贝类一般投放1厘米厚粒径1—2毫米的细沙,如泥蚶育苗中在幼虫接近附着期时,将幼虫移入具有软泥沙的水池内。所用的一切附苗器都应经过严格消毒。

(8)稚贝培育

稚贝培育阶段仍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投饵量,换水量都相应增加,小型单胞藻增至2—40×104/ml,较大单胞藻增至1—10×104/ml。

稚贝在室内生长到一定阶段,移入至海区生长,否则会影响生长,而且死亡率增加。

(9)出池销售或中间培育后销售

稚贝出池下海之前,要进行随机抽样记数,对暂养海区进行调查,选择好合适的海区。

附着型贝类从室内移到室外环境变化大,稚贝易跑掉,存在着提高稚贝保苗率的问题。最好经中间培育,可提高下海后的成活率。五、贝类人工育苗的方向——杂交选种和多倍体培育等。

第四章贝类育种

一、贝类育种的基础

1.染色体数目

3种典型情况。2n数,牡蛎科的20;珍珠贝科的28;其它双壳类38。最少的为中国不等蛤14,最多的为蚬科48。

2.核型:染色体对,臂数。中部m,亚中部sm,亚端部st,端部t;NF

3.倍数性:越进化种,染色体数越多?

4.性染色体:XO型(雄性少一条,雌的为XX)和XY型(为主)

5.其他研究:多态性(同工酶、等位基因酶的判断较稳定),数量性状,遗传力,杂交育种研究。

二、贝类的育种

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体细胞杂交;核移植

三倍体的诱导方法

贝类产生的卵大多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的中期,三倍体形成的方法主要有:

①抑制第一极体排出

②抑制第二极体排出

③抑制卵裂

④诱导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用CB或6—DMAP(二甲氨基嘌呤)破坏微丝形成肌动蛋白;

⑤温度休克,静水压等。

要掌握处理的剂量、时间、持续时间等。

三倍体的优势:不育性;口味好;营养价值高;不易造成遗传污染。

三、海水养殖新品种培育新技术

水产养殖业迫切需要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养殖贝类新品种,以推动贝类养殖业的发展。因此,贝类的引种和育种得到飞速的发展。

3.1引种20年来,我国主要引进的贝类有:太平洋牡蛎、虾夷扇贝、海湾扇贝、象拔蚌、日本大鲍、日本盘鲍、硬壳蛤等种。

3.2杂交育种在育种方面,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皱纹盘鲍、日本盘鲍、皱纹盘鲍、日本大鲍以及马氏珠母贝、长耳珠母贝和大珠母贝种间杂交等,均取得了初步成果。

3.3多倍体育种

1978年以来,我国对贝类三倍体以及四倍体进行了一些研究,特别在1996~2000年将太平洋牡蛎、栉孔扇贝、马氏珠母贝、皱纹盘鲍三倍体的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列入国家海洋生物863计划。

异源三倍体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杂交以及皱纹盘鲍×日本盘鲍杂交并诱导抑制第二极体(Pb2)的排放,从而产生异源三倍体。为了推动三倍体贝类的进一步发展和产业化,四倍体贝类的诱导技术迅速发展。

目前在太平洋牡蛎、近江牡蛎、栉孔扇贝、虾夷扇贝、马氏珠母贝、贻贝、皱纹盘鲍等采用理化方法进行四倍体诱导均已获得成功,特别是太平洋牡蛎利用3N×2N+抑制第一极体(Pb1)的方法,四倍体最高诱导率达96%。

3.4雌核发育对太平洋牡蛎、栉孔扇贝、虾夷扇贝进行了雌核发育研究,为二倍体通过人工诱导快速建立纯系提供了条件。

3.5选择育种根据表型特征不同(如壳色)对栉孔扇贝、皱纹盘鲍和菲律宾蛤仔等进行选择育种,也获得了初步成果。

第五章贝类的增养殖及活体运输

一、增养殖贝类的种类

开展贝类增养殖的种类主要是生活在潮间带或水深小于30米处的小型贝类。全世界目前已开展养殖的海淡水贝类约有60多种,我国已开展养殖的贝类约有50种。

50-60年代四大传统贝类:牡蛎、缢蛏、蛤仔、泥蚶

70年代,北方养殖贻贝,南方养殖翡翠贻贝。

80年代,扇贝、珍珠贝等。

90年代至今,鲍鱼、文蛤、蚶类等。

二、贝类的养殖方法(式)

根据贝类养殖的生产方式和养殖的环境条件,分为四种方式:

1.浅海养殖如浮筏式养殖、固定垂下式养殖、网箱养殖、集装箱式养殖。

2.滩涂养殖如潮间带养殖缢蛏、蛤仔、文蛤、牡蛎、泥螺。

3.池塘(蓄水)养殖如潮间带或垦区建池蓄水养蛏、养蛤或鱼贝、虾贝混养。

4.工厂化养殖如陆上建池,人工监控水温、比重、含氧量、PH值和其他水质条件,人工投饵进行集约化养殖。

贝类养殖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还有滩涂低坝高网养殖鱼虾蟹技术;生态养殖技术。(虾、蟹、贝混养;动物、植物循环养殖)。

以人为控制或自然约束的程度不同,将贝类养殖分为半人工养殖和全人工养殖两种。从贝类的种苗生产至养成的全部生产过程,都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养殖方式,称为贝类的全人工养殖。它包括人工育苗、种苗的中间培育及养成。如鲍鱼的工厂化养殖。

贝类养殖的生产环节按其作业分为:选择场地、采苗、养成、育肥、收获、加工等六个过程。

1.选择场地:

选场时要对所在海区海况的生物因子、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必须对波浪、潮汐、水流、水深、底质、盐度、温度、水质、饵料生物、敌害生物、自然贝类资源、环境等因子进行全面调查;还应调查贝类历史的变迁性及资源变动情况,还可到渔民那里了解海区情况。

2.采苗:

贝苗分布与亲贝存在着一定的依承关系,一般有亲贝的海区即有贝苗,贝苗与亲贝数量有关,另外与生物敌害、自然灾害、水流、

季风等因子也有关。

采苗要掌握时机,适时投放采苗器,做好采苗预报工作。

3.养成

概念:指从苗种开始经一定时间养殖后,达到一定商品规格,这一阶段称养成。

养成的主要任务:是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贝苗生长、提高贝苗成活率,提高产量。

养成阶段的主要措施:有防敌害、防人为破坏、及时调节养殖密度。

4.育肥

在贝类软体部增长阶段,将贝类从养成地搬到饵料生物丰富的育肥地,或将贝类从高潮带移到低潮带,促使软体部在短期内快速增长,可大大提高产量和质量。

目前采取育肥的贝类为牡蛎。

5.收获

时间:贝类的收获一般在其生长速度明显下降或停止生长之前。

不同种类的贝类收获的年龄不同。如褶牡蛎、海湾扇贝在一年内即可收获,缢蛏、蛤仔、贻贝一般养殖1--2年,栉孔扇贝、鲍鱼一般养殖2--3年,长牡蛎、近江牡蛎、泥蚶等养殖3--4年。

贝类在繁殖开始之前,软体部是最肥满的,一般此时收获价值最高,但牡蛎、贻贝等除外。

6.加工

贝肉多鲜食,也可冷冻、淹制、制成干品或罐头。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如蚝油、贻贝油、蛏油等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贝壳可用作饲料的添加剂,制作钮扣、装饰品或烧制石灰等。

四、贝类增殖法

贝类的增殖是指在大水域中通过一定的人为措施,创造适合于贝类繁殖、生长的条件,从而保证贝类的繁衍、生长,达到增产的目的。

海产贝类的资源增殖,普遍采取:

1.改善栖息环境、改良底质、投放礁石、投放人工鱼礁、清除敌害、平整滩涂、开港引流等改善贝类的栖息环境。

2.种苗放流如鲍、扇贝、西施舌等的种苗放流增殖。

3.资源保护对珍贵贝类的采捕作业(方式)、采捕期、采捕规格、采捕量等进行立法限制,防止滥捕破坏资源。有的甚至采取封滩或封岛育贝,让珍贵贝类得到繁衍生息。

自然增殖的效果不佳或资源锐减主要与海洋环境的污染有密切关系。

五、贝类的活体运输

贝类离水后能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它的生命力,但再终由于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不能排出二氧化碳造成血液的pH值失去恒定性而窒息死亡。把贝类离水后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时间称为“露空时间”

露空时间的长短受贝类原生活环境和运输、贮藏的环境条件、有无厣及两壳关闭严密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为此贝类的运输多采用干运法,采取措施提高湿度、降低温度,以延长运输时间。(贝类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体内失水过多或体内Ph值失去平衡)。贝类的活体运输时应考虑贝类在运输前的状态,贮藏温度和湿度尽可能接近天然的贮藏环境。

目前国内外水产动物的保活方法大致分为麻醉法,增氧法,低温法等,其中低温法的应用较广,在虾、蟹、贝类的活体运输中应用也较多。

决定动物生死的温度为临界温度;从临界温度至结冰点的这一范围称为生态冰温。实际生产中只能在临界温度之上最大限度地接近临界温度。魁蚶在临界温度以上,温度越高,死亡率越高,相对保活时间也越短。如魁蚶的运输温度多在1~6℃,贻贝在2~4℃,牡蛎在1~10℃。

贝类的低温运输过程中,容易引起贝类的失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贝类在低温下,虽然其新陈代谢减弱,但仍要消耗体内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另外体内汁液流失是失重的另一个原因。失水超过5-10%就会引起死亡。

六、文蛤的暂养、销售

第六章扇贝养殖:了解扇贝套网笼养殖技术。

第七章珍珠养殖

人工养殖珍珠就是运用珍珠贝或河蚌的外套膜受到外来刺激后能引起组织增殖,形成珍珠囊生成珍珠的原理。用人为的方法将珍珠贝或河蚌的外套膜切成小片,移植到另一个贝、蚌的组织中,被移植的外套膜小片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之后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形成无核珍珠。如果在送小片同时也送入珠核,形成包围珠核的珍珠囊,分泌的珍珠质沉积于珠核的表面,则形成人工有核珍珠。

珍珠囊上皮细胞变化及功能:高柱状—壳皮质(壳皮珠、骨珠);圆柱状—棱柱质(棱柱珠);扁平状—珍珠质。

黑珍珠生产方法:1.黑蝶贝人工育珠法;2.黑色有机染料染色法;3.AgNO3染色法;4.Co60照射法。

真假黑珍珠的鉴别方法如下:

1.具线纹、斑点等缺点的珍珠多为真的,表面无缺点、形状相同的珍珠多为人造假珍珠。

2.染色的黑珍珠颜色均一,且在钻孔和裂纹的地方聚集的黑色较深。表面颜色为纯黑色。而天然黑珍珠非纯黑,有轻微彩虹样闪光的深蓝色或古铜色调的黑色。

3.粉末法:染色的黑珍珠其粉末为黑色,而天然黑珍珠或珍珠其粉末为白色。为破坏性试验,不宜落实进行。

4.粒度大小法:天然黑珍珠多植大核育大珠,珍珠直径一般在9毫米以上,所以珠径小于8毫米的圆形黑珍珠多半为辐照产品。

5.晕彩:经过放射性辐射改色的黑珍珠,晕彩浓艳,伴有强的金属光泽。

6.稀酸法或丙酮法:

用棉球蘸些稀硝酸(2%)在珍珠不显眼的地方进行擦试,AgNO3染色的黑珍珠会使棉球呈黑色。丙酮棉球擦拭有机染料染色的黑珍珠,会使棉球呈黑色。

7.经验丰富的鉴定师可在着色的珍珠上找到破绽,如珠孔处的表现。

8.当然最好用红外光谱分析、显微镜等仪器测试法进行鉴定。

第八章牡蛎养殖

牡蛎的繁殖方式分卵生型和幼生型两种:

(1)卵生型:在繁殖期间亲贝把成熟的精子和卵子排出体外,在海水中受精卵裂,发育成担轮幼虫及面盘幼虫,最固着变态成稚贝。它的整个生活史都在自然海区渡过。

(2)幼生型:繁殖季节,亲贝把成熟的精子和卵子排到出水腔,依靠外套膜和鳃的肌肉收缩,把生殖细胞压入鳃腔中受精发育。受精卵在母体的鳃腔中发育成面盘幼体,然后离开母体在海水中过一段浮游生活后,固着变态为稚贝。

幼生型:如密鳞牡蛎卵生型:如近江牡蛎

卵大(102-105μ)卵小(50-52μ)

产卵量少(10万-百万)产卵量大(千万-亿)

多为雌雄同体多为雌雄异体

人工授精困难人工授精容易

单体牡蛎即游离的、无固着基的牡蛎。(牡蛎具有群聚的生活习性,常多个牡蛎固着在一起。由于生长空间的限制,壳形极不规则,大大地影响了美观,还造成牡蛎在食物上的竞争,影响其生长速度。当牡蛎幼虫出现眼点变态时,进行处理,使之成为单个的游离的牡蛎).而单体牡蛎具有生长正常、大小均匀,外形美观、养殖时不需固着器,可以笼养,盘养、集装箱式养殖,收成后易于装运和剥壳等特点;单个销售的价格高,养殖产值提高。

单体牡蛎苗生产方法有:

(1)药物诱导使幼虫不固着变态:用肾上腺素(EPI)和去甲肾上腺素(NE)10-4mol/L处理1-24小时,诱导牡蛎幼体不固着变态,

从而获得单体牡蛎苗。

(2)颗粒固着基采苗法(0.35~0.5mm的颗粒)

(3)先固着后脱基法(质软的塑料采苗板、网片等)

第九章鲍的养殖

不同种类的鲍生殖腺发育所需的水温不同,只有当水温高于某温度时鲍的生殖腺才能发育,把该低限水温值称为该种鲍生殖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把高于生物学零度的那部分水温称作生殖腺发育的有效水温。日平均有效水温的累计值称作有效积温。

鲍鱼的生活史。随着稚鲍的生长,大约采苗后40-50天,稚鲍壳长已有2-3毫米,而这时原采苗板上的底栖硅藻往往耗尽。如果底栖硅藻供应不上,壳长2.5mm左右的稚鲍便可以开始剥离。剥离的方法有:

1%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剥离3-5分钟

2%—3%的酒精麻醉剥离

FQ-420麻醉剥离

水冲击剥离及电剥离(刺激5分钟)等方法。

塑料薄膜采苗的可用排笔刷洗或在水中抖动剥离的方法。

第十章贝类食品安全卫生质量体系建设

贝类净化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细菌、致病菌、生物毒素、化学污染物、农药、重金属等六个大类。

美国对贝类生长区域(水质)现行标准粪大肠菌群数是14个/100ml(MPN法),其中粪大肠菌群数超过43个/100ml(MPN法)的标

本不能大于10%;美国FDA规定可食部分PSP含量不得超过4MU/g;WHO规定的PSP标准:80ugSTX/100g贝肉的安全限制值。

欧共体(EEC)没有制定贝类生长区域水质的微生物标准;而是制定了直接消费的贝类微生物标准(EEC指令91/492/EEC);如粪大肠菌群<300个/100g贝肉(MPN法),或大肠埃希氏菌<230个/100g贝肉(MPN法);沙门氏菌在25克贝肉中不得检出;可食部分贝肉中的PSP<80ug/100g贝肉;腹泻性贝毒DSP不能被通常的生物测试方法检测出来。

海区的划分:三类海区:

一类海区:为无污染海区,所捕获或养殖的贝类可直接上市;

二类海区:为轻度污染海区,贝类产品经净化或暂养后可上市;

三类海区:为重污染海区,目前的技术无法使所产贝类经过净化上市,严禁上市。

目前急待进行的工作:海区的调查划分;产品的质量分析;HACCP体系的运行及认证;贝类净化技术的深入研究。

从1925年美国就开始注意到贝类卫生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随后制定了“国家贝类卫生计划(NSSP)”,并不断修订,使之完善,目前最新版为2003年修订版。NSSP包括了对贝类生长海域分类管理;贝类养殖、净化、暂养卫生要求;贝类采捕、运输、加工卫生控制;操作人员卫生规定;实验室要求;风险评估和管理等。NSSP作为法规已在美国实施。欧共体理事会1991年制定了对双壳贝类生产和投放市场的卫生条件制定了91/492/EEC指令;该指令对贝类生产区域条件、暂养、净化、活双壳贝卫生要求、公共卫生控制和生产监测、包装、发运、标记等作了规定,欧盟各成员国都按此实施。贝类原料是贝类HACCP体系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

贝类HACCP体系的有效实施

目前我国的贝类卫生控制仅限于局部环节而非对全过程管理,没有形成对养殖、采捕、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卫生监控机制。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和采捕,使得良好养殖规范无法推广。总之,贝类原料的来源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1.推行良好养殖规范(GAP)。良好养殖规范(Good Aquaculture Practices),是使水产养殖品污染病原体、违禁药物、化学品和

污物的可能性减少或降到最低的操作规范。贝类养殖推行GAP,对贝类养殖、病害防治、采捕和运输、销售等环节制订出相应的良好操作规范,并进行GAP认证,以提高贝类原料的卫生质量。

2.加强原料的控制,推行良好养殖规范,建立贝类原料卫生控制体系,开展“区域性”贝类卫生控制体系认证,是促进HACCP

体系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

甲壳类、贝类养殖学-考试大纲

《甲壳类、贝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 一、教材 《虾蟹类增养殖学》王克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海水贝类养殖学》王如才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二、试卷结构及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占20%;填空题占10%;判断说明题占10%;简答题占30%;论述题占30%。 2、内容比例 专业术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30%; 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40%(注:具体的养殖参数不列入考试范围); 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30%。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甲壳类增养殖学绪论 1、甲壳类、贝类增养殖学定义(研究内容)。 2、发展甲壳类增养殖的意义。 3、甲壳类养殖主要产地,国家,常见养殖种类。 第二章虾蟹类养殖生物学 1、对虾生殖系统组成和结构(交接器、雄性腹肢、精荚、开放式纳精囊、 封闭式纳精囊)。 2、主要内分泌器官及其功能。 3、两种繁殖方式比较(生殖系统,交配与产卵,胚胎发育与孵化)。 4、雌雄鉴别特征和方法(对虾,河蟹)。 5、虾蟹类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及各阶段的习性(生活史)。 6、影响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7、食性特点与主要饵料生物种类。 8、对虾类与真虾类的区别。 第三章虾、蟹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 1、虾蟹类苗种培育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2、对虾育苗场的基本设施与功能。 3、育苗室与育苗池建造基本要求。

4、育苗用水处理主要工艺与功能。 5、育苗用水水质调整与消毒方法。 6、人工手术促熟的原理和方法。 7、对虾受精卵消毒的过程和方法。 8、幼体发育过程的食性变化。 9、常用饵料生物种类(生产方法不考)。 10、幼体投饵技术要点。 第四章虾蟹类的养成技术 1、养成方式与特点比较。 2、对虾池的基本要求。 3、基础饵料培养的原理与方法。 4、中间培育的原理与方法。 5、对虾配合饲料的质量要求。 6、基本投饵量计算方法。 7、如何调整投饵量。 8、投饵管理要点。 9、底质调控的原理与方法。 10、常见疾病名称(病毒病,细菌性病)。 11、白斑综合症有关所有知识。 12、SPF和SPR种苗 第五章河蟹的养殖 1、河蟹的分类。 2、不同水系河蟹的主要形态差异。 3、河蟹性腺发育和繁殖过程的基本特点。 4、幼体发育过程。 5、仔蟹与蟹种培育过程。 6、性成熟蟹种的形成与预防。 7、河蟹“颤抖病”。 第六章贝类增养殖概述(不考) 第七章养殖贝类的生物学 1、瓣鳃纲、腹足纲、外套膜、足丝。 2、滩涂的底质类型。 3、贝类的生活型。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复习资料,微观经济学---简答、计算(详细)

一、简答题 1.利用基数效应理论说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P1X1+P2X2+···PnXn=I MV1/p1=MV2/p2=···MVn/Pn=入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P61) 2.利用序数效应理论说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两商品的价格比平P1/P2表示。MRS=P1/P2=MU1/MU2(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在一定的预算线的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效用,消费者应该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3.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P29)①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②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提高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③对于ed=1的富有弹

性的商品,降低价格和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P29)4.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特点:①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②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均不会相交。③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4、斜率为负。(P68) 5.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P108) (1、边际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只要边际产量是正,总产量总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导数大于零,函数递增,反则递减) (2、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当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时,总产量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连接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平均产量值。 (3、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当MP>AP时,AP曲线是上升的;当MP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娟姐)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贝类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1、贝类的主要特征:贝类包括牡蛎、鲍、乌贼和不常见的角贝、龙女簪等。从外表上看,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基本的结构是相同的。 ①、它们的身体柔软不分节或假分节,通常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构成。 ②、除瓣鳃纲外,口腔内有颚片和齿舌。 ③、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 ④、体腔退缩为围心腔。 ⑤、间接发育的具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 2、贝类的分类:多板纲、瓣鳃纲、腹足纲、头足纲、掘足纲、单板纲、无板纲 第二章贝类的分布及生活习性 1、贝类生活环境: 环境因子分为两大类:生物因子(种间和种内关系包括饵料、敌害等)和非生物因子(即理化因子包括温度、盐度、光照、营养盐、底质、潮汐等等)。 2 3、游泳生活型:柔鱼,枪乌贼 浮游生活型:海蜗牛等 匍匐生活型:鲍、各种螺类 固着生活型:牡蛎 附着生活型:扇贝、贻贝、珍珠贝 埋栖生活型:泥蚶、缢蛏、波纹巴非蛤、菲律宾蛤仔、栉江珧等 凿穴型:海笋、船蛆 寄生与共生型:内寄螺,圆柱螺,是非常特殊的种类,很难辨认。 4、贝类的摄食方式:依种而异,主要与其摄食器官的构造有关。 ①滤食——瓣鳃纲的种类大都是滤食方式,一般口腔无齿舌、颚片和唾液腺等。 ②舐食——腹足纲的鲍等、多板纲的石鳖等都属于舐食食性。这类动物有发达的吻、口腔内有齿舌、颚片和唾液腺,齿舌带长,小齿数目多。 ③捕食——头足纲的种类多属捕食食性。 5、贝类的食性:①滤食性②草食性③肉食性④杂食性

6、贝类的食料种类:①浮游生物食性的食物种类②植物食性的食物种类③动物食性的种类④人工配合饲料 第三章贝类的繁殖和发育 1、性成熟年龄——贝类从受精卵发育达到第一次性成熟,具有生殖能力的时间。 生物学最小型——发育达到第一次性成熟时的最小个体称为生物学最小型。 (性成熟年龄和生物学最小型都是衡量某一种贝类生殖力的指标。) 2、双壳类的生殖腺包括滤泡、生殖管和生殖输送管等三个部分构成。 (滤泡是由生殖上皮组织构成,是形成生殖细胞的主要部分) 3、性腺发育分为四个时期:形成期、分化期、成熟产卵期、耗尽期或休止期。 影响贝类性腺发育的因素:决定贝类性腺发育的因素除自身以外,还包括温度、饵料、亲贝密度以及水环境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 人工促进贝类性腺发育的方法:主要有:升温,加强营养,改善水质等多种方法。 4 5、繁殖方式: A:卵生型——大多数瓣鳃类和原始的腹足类属于卵生型。成熟的亲贝将精或卵细胞 排到体外,在水中受情发育直到成为独立生活的个体。(如褶牡蛎、 近江牡蛎、长牡蛎、紫贻贝、翡翠贻贝、厚壳贻贝、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 泥蚶、栉江珧、马氏珠母贝、菲律宾蛤仔、缢蛏、杂色鲍、皱纹盘鲍等均为卵 生型) B:幼生型——部分贝类在繁殖时,把精或卵细胞排至出水腔中,依靠排水孔附近的 外套膜和鳃等的作用,使生殖细胞压入鳃腔中,并在此受精、发育, 到能自由活动的幼体时才离开母体营独立生活,称幼生型。 C:交尾——交尾行为见于头足类和大多数腹足类。 D:卵群——部分水生腹足类和头足类,排出的卵子往往粘集成群,称“卵群”。卵群的形式很多。 卵生:指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胚胎发育过程中完全依靠卵细胞自身所含的卵黄进行营养。 6、贝类的生活史:(1)生殖细胞(2)受精(3)卵裂(4)囊胚与原肠胚 (5)担轮幼虫:纤毛环的中央长出一束顶纤毛束。原口相对应的背侧,外胚层细胞转化为壳腺,壳腺能分泌几丁质的胚壳。这时候的胚胎称担轮幼虫。原肠胚逐渐拉长 呈倒梨形,原口前移到腹面,在原口的前端形成一轮口前纤毛环,纤毛环的中央长出一束顶纤 毛束,中间为1~2根最长的主鞭毛(有的种类没有,如牡蛎)。在肢体的后端有一束较小的端 纤毛。 (6)面盘幼虫:担轮幼虫的壳腺形成马靴形的胚壳(又称幼虫壳),并从身体两侧逐渐

2014年广东海洋大学814食品微生物学考研真题(A卷)圣才出品

2014年广东海洋大学806食品微生物学考研真题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本科目满分150分) 一、填空题(16×1=16分) 1.病毒是主要是由______及______组成的非细胞类生物。(2分) 2.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运输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种。(4分)3.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捕食。(4分)4.次级代谢常见的产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3分) 5.免疫系统是由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3分) 二、单项选择题(18×1=18分) 1.第一个发明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柯赫 D.华特逊

2.酵母菌主要生长在()。 A.极端环境 B.中性环境 C.含糖高环境 D.碱性环境 3.下列()不是真菌菌丝的特化结构。 A.吸器 B.菌网 C.附着枝 D.羧酶体 4.灭菌是指杀死物品上的()。 A.病原微生物 B.腐败菌 C.全部营养体 D.所有微生物 5.砂土管法保藏菌种主要利用了()因素来进行菌种保藏。A.干燥 B.低温

C.缺氧 D.营养 6.下列()方法适用于活菌数的计数。 A.平板计数法 B.血球计数法 C.比浊法 D.DNA含量测定法 7.绝大数微生物是()的微生物。 A.光能自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化能自养型 D.化能异养型 8.下列()不是化能自养菌的生物氧化和产能方式。A.氢的氧化 B.葡萄糖氧化 C.硫的氧化 D.氨的氧化 9.下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的是()。

贝类增养殖学部分知识点汇总讲解

第一章概论 1.贝类的主要特征。(包括生态习性上共同的特征) ①身体柔软,两侧对称(或成体不对称而幼体对称),不分节或假分节。 ②通常由头部(双壳类没有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构成。 ③体腔退化,只有围心腔或围绕生殖腺的腔。 ④消化系统比较复杂,除了双壳类外,其他种类的口腔中具有颚片和齿舌。 ⑤神经系统主要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 ⑥间接发育的贝类一般具有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两个不同的形态发育阶段。 2. 假分节:指动物体内分节但是体表不分节或体表体内分节现象不一致(新蝶贝)。 3. 无板纲:闪耀毛皮贝和新月贝 单板纲:新蝶贝 多板纲:石鳖 掘足纲:角贝科 头足纲:鹦鹉螺、章鱼、枪乌贼 双壳纲:魁蚶 腹足纲:鲍、宝贝 经典贝壳的结构:最外层为薄的角质层,中层是由碳酸钙组成的柱状结构称棱柱层,内层为碳酸钙的片状结构,称珍珠层。 双壳类 1.辨别贝壳前后方位的5种方法: ①壳顶尖端所向的通常为前方 ②由壳顶至贝壳两侧距离短的一端通常为前方 ③有外韧带的一侧为后端 ④有外套窦的一侧为后端 ⑤具有一个闭壳肌的种类,闭壳肌痕所在的一端为后端。有2个闭壳肌的,较大的1个所在处为后端。 2.左右的辨别方法: 前后端确定后,将壳顶向上,壳的前端向前,左侧者则为左壳,右侧者即为右壳。 3.壳顶:两壳背面有一突出部分称为“壳顶”,它是贝壳最初形成的部分(即“胚壳”)。多数种类壳顶略偏向前方,少数种类的壳顶位于中央或后端。 由壳顶至腹缘的距离为壳高。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为壳长。左右两壳膨胀的最大距离为壳宽。双壳类消化系统 4. 口:仅仅为一个简单的横裂,由唇瓣组合而成。位于身体的前端,足的基部背侧。除个别种类(胡桃蛤科)外,大多数双壳类没有口腔,也没有颚片、齿舌和唾液腺。 5. 食道:紧接在口的后方,极短。食道壁是具有纤毛的上皮细胞。食道的作用是依靠纤毛的摆动使食物进入到胃中。 6. 胃和晶杆:胃膨大呈口袋状。胃腔内经常有1个幽门盲囊,里面有一种表皮的产物,称为晶杆,故这个盲囊又被称为晶杆囊。

2014年广东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试卷812《经济学基础课》

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基础课》(812)试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本科目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商品X和Y两产品交叉弹性是-1,则(D )。 A. X和Y是替代品 B .X和Y都是正常商品 C. X和Y都是劣质品 D. X和Y是互补商品 2. 根据消费者选择理论,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 B )。 A.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B .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C. 预算线斜率小于零 D.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3.消费者偏好不变,对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D )。 A.替代品 B.互补品 C.正常品 D.低档品 4.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 D )。 A.外部经济问题 B.内部经济问题 C.规模收益问题 D.边际收益(报酬)问题 5.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停业:( C )。 A.平均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6. 当某消费者的收入上升20%,其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上升5%,则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B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0 7. 正常商品的价格上升,则( C )。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8. 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2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D )。当仅仅增加劳动供给,而不增加相应的资产供给,生产函数是无法达到相应的增加. A.增加20% B.减少20% C.增加大于20% D.增加小于20% 9.在垄断市场中,厂商将在( D )情况下扩大其产量。 A.价格低于边际成本 B.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C. 边际收益低于边际成本 D. 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 10.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4Q,供给价格为P=40+2Q,则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 A )。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指需求等于供给时所对应的价格和产量,由此100-4Q= 40+2Q,解得:P=60,Q=10。 A.P=60,Q=10 B. P=10,Q=6 C. P=40,Q=6 D. P=20,Q=20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帕累托最优 同2012 2.效用; 同2012 3.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在特定条件下(如喜好,商品价格和收入既定等),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到 各商品的购买中,以达到总效用最大。 4.需求的收入弹性; 通常简称为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用弹性系数加以衡量。 5.沉没成本;

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要点

《甲壳类、贝类养殖学》考试大纲 一、教材 《虾蟹类增养殖学》王克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海水贝类养殖学》王如才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曹克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河蚌育珠部分) 二、试卷结构及比例 1、题型比例 单项选择题占10%(10);多项选择题占15%(5);名词解释占15%(5);简答题占30%(6);论述题占30%(2)。 2、内容比例 专业基础知识占30%; 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40%(注:具体的养殖参数不列入考试范围); 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30%。 三、主要考查知识点 第一章甲壳类养殖学绪论 1、甲壳类、贝类养殖学定义。 研究虾蟹类、贝类养殖理论与应用技术 以增加水产资源与产量为目的,研究经济虾蟹类、贝类的生存、生长、繁殖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人工地满足这些条件的技术措施。 2、甲壳类、贝类养殖品种与国内养殖概况(学名,分类地位,生产特性, 养殖方式,养殖产量组成),重点是对虾分类。 (1)发展甲壳类增养殖的意义 ①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 ②有优秀的养殖性能(生长快、周期短、食谱广) ③适合我国的养殖生产环境(种质、苗种、空间) (2)分类: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十足目 (3)养成生产 粗养方式 Extensive 半精养方式 Semi-intensive 精养方式 Intensive

超精养方式 Ultra-intensive

第二章虾蟹类养殖生物学 1、形态结构特点,主要生理器官 (1)虾形动物 体修长,腹部发达 ①游泳虾类 ②爬行虾类 (2)蟹形动物, 多扁平, 腹部不发达或退化。 结构模式: 头部6节, 胸部8节, 腹部7节。 除最前端体节具一对复眼,末端尾节无附肢外,每节上有一对附肢。 步足,共五对,四对至第八对胸部附肢。 2、对虾生殖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精荚、开放式纳精囊、封闭式纳精囊、 性腺)。 内部器官 -雄性(精巢、输精管、精荚囊) -雌性(卵巢、输卵管) 外生殖器 -雄性(交接器、雄性腹肢)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806食品微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目 录 2013年广东海洋大学814食品微生物学考研真题(A卷)2014年广东海洋大学806食品微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广东海洋大学806食品微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6年广东海洋大学806食品微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7年广东海洋大学806食品微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3年广东海洋大学814食品微生 物学考研真题(A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本科目满分150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放线菌的菌丝根据形态与功能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免疫系统是由有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肽聚糖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其合成依发生部位分 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位。 4抗原性包括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5按突变体表型特征的不同,基因突变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

6证实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的三个经典实验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 7构成抗原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8获得微生物纯种常用分离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9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污染。 10微生物在其能量代谢过程中,获得ATP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11细菌的鞭毛由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12革兰氏染色两种不同结果是由细胞壁的______与______的差异决定的。 13微生物菌种复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试题 一、单选题 1、海洋经济学是伴随着( C )的产生和发展的,海洋经济活动早在远古时期就存在,经过了人类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步壮大,并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尤其是靠海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A海洋活动 B 经济活动C海洋经济实践活动 D 实践活动 2、目前( D )已经出现危机,而海洋资源却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 A 水资源 B 矿资源 C 林木资源 D陆地资源 3、海洋资源是( C ),只能由国家所有而不能由某个人或某企业所拥有。 A 资源 B 水资源 C 公共资源 D私人资源 4、19世纪末,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提出了著名的( C ),构建了完整的海权理论体系。 A “陆地论” B “海洋论” C “海权论” D“资源论” 二、多选题 1、到20世纪已经形成包括(ABCD)海水养殖、海洋运输、海水综合利用、海滨采矿等10多个部门的海洋产业经济。 A 海洋捕捞 B 海盐及盐化工 C 滨海旅游 D海洋油气 2、海洋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水体、(ABC)矿产、能源、岛礁及空间等资源;海洋产业包括海洋第一、二、三产业及其与各海洋产业相关的经济活动,即与海洋有某种依赖关系的经济活动。 A 海洋动植物 B海面 C海底 D海礁 3、海洋的(BD)决定了海洋经济具有关联性。 A 危险性B连通性 C 不确定性 D流动性 4、海洋经济涵盖了(ABC)及其内部行业的各个重要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三、填空题 1、19世纪70年代(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考察船的环球调查,具有开发利用海洋事业的代表性和开创性。 2、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应用。 3、2000年,世界海洋经济占世界GDP总值230 000亿美元的4%,其中主要海洋国家海洋产值分别占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 4、中国最早提出海洋经济这一概念的学者是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和许涤新),他们在1978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建立海洋经济新学科,引发了一轮海洋经济研究热潮。 四、判断题 1、20世纪前半叶,限于调查研究的深度、社会整体工业技术水平和提供装备的能力以及社会经济所能达到的支持程度,当时人类的海洋开发利用还不能发生本质上的转变,没有出现对传统海洋经济的突破,也没有完成向现代海洋经济的跃升。(√) 2、人们预测,21世纪前半期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将会以更高的速度发展。(×) 3、21世纪既是海洋开发利用的世纪,也是海洋科技、产业、经济竞争的世纪。(√) 五、简答题:

生物学考研专业排名

国内排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山东大学 厦门大学 兰州大学 四川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西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大学 吉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解放军军需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排名 出路:四大就业通道 与计算机、电子等热门专业或化工、机械等传统专业相比,生物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潜力专业,生物学专业的前景还是很令人期待的。认清形势,找准定位,未雨绸缪,为自己的将来做一个长期规划,创造更好的条件迎接未来的挑战。大致而言,生物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四个就业通道: 通道一: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的研发人员或技术员 该方向按照待遇及工作环境从高到低可分为以下几类:

1.跨国公司或较大的生物技术外企的技术支持。如宝洁、玛氏、联合利华、伯乐公司等。这类公司主要招收名牌大学的硕士生、博士生。待遇非常不错,福利优厚,培训机制也很完善,而且大公司的从业经历也能为个人今后的发展提供较高的平台。此类单位可以说是生物学专业的最佳出路,竞争相当激烈,对英语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口语。 2.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检验员。在2007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专业中尚未发现专门招收生物学专业的,如果报考不限专业的公务员岗位,就只能挑战“百里挑一”的录用几率了。毕业生一旦被事业单位录用,工资一般都在2000元以上。相关事业单位主要有疾控中心(CDC)、物证中心、食品检验处等,但相关岗位的人员需求较少。以北京为例,每年招收的也不过十几人,且以当地生源为主。这一类岗位需要很长的时间准备考试,并且考后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面试、审核等,且招收人数较少,竞争激烈。不过,这类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不高,且工作稳定,工作强度不大,福利和各项保障也比较好,是生物专业女生的首选。 3.生物技术服务公司或非事业型科研单位。生物技术服务公司如上海生工、北京奥科、申能博彩、北京博奥、三博远志等,这些公司一般以引物合成、测序等业务为主,其技术人员主要是操作测序仪、合成仪,工作烦琐、技术含量较低,时常需要加班。硕士毕业生的待遇在2000~3000元之间。科研单位如华大基因、北大生命科技园等对专业基础的要求则比较高,研发工作的辛苦和枯燥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如果想在生物科技领域“出人头地”,不妨试一试,因为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能学到一些技术,培养良好的科研能力。但毕业生刚开始工作时,待遇一般,如果能获得研究成果,会有一定的提成和奖励。 4.酒厂、生物制药厂等企业的技术人员。目前社会上有不少民营企业,如生产木糖醇、酒精等产品的企业也招收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岗位大部分是技术员,工作比较辛苦。但这类岗位待遇相对不错,如张裕、青啤、五粮液,待遇较高,硕士毕业生刚工作就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的月薪,工作两年后基本上可以成为技术中坚。 此外,生物学专业特别是微生物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把目光投向一些生物制药厂和疫苗公司,现在社会上外资和医院附属的制药厂比较多,做疫苗的公司也不少,一般研究生会比本科生有更多的机会,并且待遇要高于本科生。面试前要对所应聘公司的背景、产品和专业知识等有充分的准备,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通道二:大中专院校及其他教学单位的教师 由于目前的高校都向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对生物学教师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高校对学历的要求较高,硕士毕业要想进一线城市的院校或重点大学有一定的困难。一般大学各个院系可能会留有一定的留校名额,可以去尝试一下。 除高校外,毕业生可把目光投向初中和高中学校。因为高考改革,生物课在“3+X”模式中占有比较重的分量,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生物都被提升到与物理、化学等科目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样中学对生物教师就有了较大需求。据了解,发达地区重点中学的教师年收入

发酵工程复习资料

发酵工程复习题(仅供参考) 第1章绪论 1.发酵:通过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代谢活动,产生和积累人们所需产品的生物反应过程。 2.发酵工程:主要包括菌种选育和保藏、菌种的扩大生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和分离纯化制备,同时也包括微生物生理功能的工业化利用等。 3.现代生物技术划分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等5个方面。 4.发酵的本质:①1680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制成了显微镜;②1897年德国人毕希纳提出酶的催化理论后,对发酵的本质才最终有了真正的认识。 5.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史(6个阶段):①1900年以前,自然发酵阶段;②1900-1940年,德国人科赫在1905年因肺结核菌研究获诺贝尔奖,科赫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应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细菌,得到了细菌的纯培养,同时改进了细菌的染色法,纯培养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转折时期;③1929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它的问世使千万生命免除了死亡的威胁,同时在发酵工业的发展史上开创了崭新的一页;④代谢控制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三个转折时期;⑤20世纪60年代,许多跨国公司决定研究生产微生物细胞作为饲料蛋白质的来源,甚至研究采用石油产品作为发酵原料,这一时期可视为发酵工业发展的第五阶段。⑥这一时期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构建基因工程菌。 6.发酵工业的特点: ①发酵过程一般都是在常温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反应条件比较温和; ②可采用较廉价的原料生产较高价值的产品; ③发酵过程是通过生物体的自适应调节来完成的,反应的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单一的代谢产物; ④由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反应机制,能专一性地和高度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的生物转化修饰,也可以比较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⑤发酵生产不受地理、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订单安排通用发酵设备来生产多种多样的发酵产品。 7.(P6) 8.工业发酵的类型: ①根据对氧的需求分为:需氧发酵、兼性厌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②根据培养基物理状态分为: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 9.近年的一些新发展的微生物培养方法(两步法液体深层培养):此法在酶制剂生产和氨基酸生产方面应用较多。在酶制剂生产中,由于微生物生长与产酶的最适条件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采用两步法培养,可将菌体生长条件(营养期)与产酶条件区分开来,因而更容易控制各个生理时期的最适条件。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812《经济学基础课》

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基础课》(812)试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本科目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反需求函数式P=a-β.Q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a和β是内生变量 B.P和Q是外生变量 C.四个都是 内生变量 D.P和Q是内生变量,a和β是外生变量 2.若消费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这表明要得到无差异曲 线所表示的效用水平()。 A.应该再增加支出 B.不能再减少支出 C.还可以减少支出 D.上述都不正确 3.假如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从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 这说明()。 A.既有厂商进入出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 B.新的厂商进入了该行业 C.原有厂商退出了该行业 D.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取代

4.政府为扶持农业而对农产品实施支持价格,为维持该价格,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 A.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农产品 D.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5.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如果厂商将市场分为A和B,且已知A 市场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需求弹性。若厂商欲采取价格歧视,则在A市场商品定价( )B市场商品定价。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三种定价均可能 6.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上商品的价格P与厂商的边 际收益MR的关系是()。 A.P>MR B.P=MR C.P

【水产课件】2006年贝类增养殖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水产课件】2006年贝类增养殖学试题与参考答案2006年贝类增养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每词2分) 贝类体螺层铰合部生物学最小型珍珠 外套窦幼生型群聚半人工采苗 稚鲍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贝类的身体一般分为( )、( )、( )三部分,体外被有( )和其分泌的( )。除瓣鳃类外,口腔内具有( )和( ); 体腔退化成( )和肾腔;发生期间经过( )和( )幼虫期。 2(牡蛎摄食过程中,食物经过了( )、( )、( )的三次选择。 3(扇贝的闭壳肌干品称( ),贻贝的干制品为( ),牡蛎的干制品称( )。 4(贝壳的构造可分为三层,即壳皮层、( )和( )。 5(交尾行为多见于( )类和( )类。 三、简答题(30分,每小题5分) 1. 如何判断双壳贝类幼虫变态与否, 2. 机械过滤水的机制是什么,合格砂滤池的标准是什么, 3. 如何确定腹足类贝壳的方位, 4. 贝类幼虫培育期间充气有何作用, 5. 半人工采苗的原理是什么, 6. 如何区分蛎苗与藤壶苗, 四、问答题(40分) 1. 双壳贝类人工育苗过程中,在幼虫阶段应如何培育管理,(15分)

2. 试述珍珠的形成过程。(10分) 3. 试述目前我国固着型、附着型、埋栖型及匍匐型贝类的养成方法。(15分) 2006年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每词2分) 贝类:也叫软体动物。这类动物大多具有贝类,所以称贝类;又因这类动物多数身体柔软不分节,所以又称软体动物。 体螺层:贝壳最后的一层,是容纳头部和足部的地方。 铰合部:瓣鳃类贝壳背部的加厚部位,一般具铰合齿和齿槽。 生物学最小型:性成熟的最小规格。 珍珠:珠母贝或其他一些贝类外套膜壳侧表皮细胞分泌的珍珠质包裹着一个共 同的核心累积而成的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 外套窦:外套环肌在贝壳内部留下的痕迹。 幼生型:精卵在体外受精,发育至幼虫期离开母体的繁殖方式。 群聚:很多个体聚集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如牡蛎。 半人工采苗:根据贝类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在繁殖季节里,人工向自然海区 投放适宜的采苗器或改良海区环境,让贝类幼虫附着变态、发育,以获得养殖用苗种的方法。 稚鲍:鲍的幼虫形成第一个呼吸孔后就成为稚鲍。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贝类的身体一般分为( 头 )、( 足 )、(内脏团 )三部分,体外被有( 外套 膜 )和其分泌的( 贝壳 )。除瓣鳃类外,口腔内具有(鄂片 )和( 齿舌); 体腔退化成( 围心腔)和肾腔;发生期间经过( 担轮 )和(面盘 )幼虫期。 2(牡蛎摄食过程中,食物经过了( 外套膜 )、( 鳃 )、( 唇瓣 )的三次选择。

(完整版)贝类增养殖考试资料

贝类增养殖考试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胚壳:两壳背面的交接处通常具有一个突出物,称为“壳顶”,是贝壳最初形成的部分。 2.次生壳: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钙质壳。 3.齿舌:位于口腔底部舌突起的表面,由许多小齿和基膜构成。齿舌上小齿的形状数目和 排列方式是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4.颚片:口腔中外皮厚化而形成的几丁质消化器官辅助物,位于口腔前部,为摄取食物之 用,大多数腹足类颚片在口腔的两侧,左右成对,头足类的颚片则背腹成对。 5.晶杆:是一个几丁质的棒状物,它的末端伸入到胃腔中,能依靠幽门盲囊表面的纤毛以 一定的方向做旋转和挺进运动,对食物进行搅拌;另外,晶杆内含有糖原酶,在胃液作用下可以使晶杆溶解并将糖原酶释放出来,能够消化食物。 6.胃楯:胃的前端呈半球形,胃内壁的一侧具有几丁质板,称胃楯。 7.足丝:从半鳃类足部略近中央的足丝孔伸出的,以壳基质为主要成分的硬蛋白的强韧性 纤维束。用于贝类附着固定。 8.足丝腺:是足部内可分泌足丝的单细胞腺体。 9.嗉囊:食道通常很长,壁上有褶皱,食道常有一膨大部分,称为嗉囊。 10.泄殖孔:也即泄殖腔,为肠的末端略微膨大处。输尿管和生殖管均开口于此腔,成为粪、 尿与生殖细胞共同排出的地方,以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 11.原肠作用:囊胚继续发育,形成一个双层或三层的胚胎即原肠胚,这一过程叫原肠作用。 12.生壳突起:分泌贝壳。 13.感觉突起:对外界刺激感觉灵敏,司感觉作用,牡蛎具有触手和感觉细胞,扇贝和鸟蛤 还有外套眼分布。 14.缘膜突起:肌肉纤维较多,靠肌肉的伸展和收缩,能控制水流进出。 15.囊胚期:桑葚胚进一步发育,胚胎呈囊状,表面密布短纤毛,由纤毛摆动使胚胎在卵膜 内不停转动,这一阶段的胚胎发育时期叫囊胚期。 16.担轮幼虫:原肠胚逐渐拉长呈倒梨形,原口前移到腹面,在原口的前端形成一圈口前纤 毛环,纤毛环中央长出一束顶纤毛束,中间有1~2根长的主鞭毛在胚体的后端有一束较小的端纤毛。原口相对应的背侧,外胚层细胞转化为壳腺,壳腺能分泌几丁质的胚壳,这时的胚胎称担轮幼虫。 17.面盘幼虫:担轮幼虫进一步发育,壳腺形成幼虫壳,并将口前纤毛环推向身体前端,形 成面盘,称为面盘幼虫。 18.围口壳幼虫:后期面盘幼虫中的第二个阶段,幼虫壳的前缘增厚,出现围口壳,故称围 口壳幼虫。 19.细胞内消化: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摄入的食物在细胞内被各种水解酶分解,称为细胞内 消化。 20.细胞外消化:多细胞动物的食物由消化管的端口摄入在消化管中消化叫做细胞外消化。 二、其他 1.如何进行资源保护?(采捕规格、采捕季节、采捕强度) ①禁止滥捕:在海区污染不重情况下,滥捕是破坏贝类资源的主要原因(另外原因:环境变化,敌害生物) ②限制采捕规格:有1~2次繁殖机会充分利用旺盛生长期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③限制采捕季节:繁殖季节和快速生长期应设为禁捕期 ④限制采捕强度:应与年增长量相适应,保证不降低群体补充量前提下的最大量 2.贝类人工育苗意义有哪些?

贝类增养殖学重点

贝类增养殖学重点 名词解释: 贝类:这类动物大多具有贝壳,身体柔软不分节,又称软体动物,种类多。 贝类增养殖学:是研究贝类增养殖的生物学原理和生产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增养殖贝类生物学,苗种生产技术,增养殖技术加工等。 贝类学:研究贝类或软体动物形态生态,生理发生和分类方面的科学,称为贝类学,其研究范围涉及解剖学,生态学,生理学发生学和分类学。 晶杆:多数植食性种类的胃的一部分形成晶杆囊,内有一胶质棒状结构的晶杆。作用:①起机械消化作用②溶解出消化酶③帮助消化食物 齿舌:软体动物消化系统中的特殊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突起表面 ,由横列的角质齿板组成,形似锉刀,许多排角质齿构成齿舌 有效积温:亲贝性腺发育成熟所需要的有效温度的总和。指暂养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之和。多倍体育种:通过增加染色体组的方法来改造生物的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要求的优良品种,达到人类利用的目的。包括三倍体育种和四倍体育种。 单体牡蛎:不固着,单个游离的牡蛎。 壳内柱:海笋及船蛀等的贝壳内面,壳顶下方有一个棒状物,称壳内柱。 稚鲍:鲍的幼虫形成第一个呼吸孔后就成为稚鲍。 生物学最小型:指第一次性腺成熟时的最小个体大小。 颚片:位于口腔前部,摄食物之用,一般位于口腔两侧左右对称的2片 铰合部:瓣鳃类贝壳背部的加厚部位,一般具铰合齿和齿槽 生物学零度:性腺发育的最小温度 厣:腹足类独有的保护器官,具角质或石灰质。 齿式:软体动物齿舌带上角质齿的数目及排列方式用数字等符号表示称为齿式 足丝:附着生活种类的特殊器官,足丝腺分泌的产物,利用足丝附着于外物上生活可重新分泌并且终身均可分泌、 闭壳肌:外套膜分化而成,用以连接左右外套膜及贝壳的横行肌束,起关闭贝壳作用 文蛤的跑流:文蛤有向木桩四周移动或养殖环境不适应时冒出滩面,随潮流移动至环境条件适宜处再次穴居的习性 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依据贝类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在其繁殖季节向自然海区人工投放采苗器或改良海区条件,使其幼虫附着变态发育生长,从而获得贝类养殖所需苗种的方法。漏斗:是由足部特化而来,为运动提供动力,而且是排泄物,生殖产物,墨汁的排放通道生殖腕:只有雄性头足类动物才具有,其中一只或一对腕茎化而成,又称茎化腕,用来交接精子的 性腺指数:生殖腺重/软体部干重*100% 足:运动器官,腹面的一肌肉质突起,用于爬行,附着,挖掘,浮游,捕食,其形状随着生活习性和功能的差异较大。 蚶砂:指刚出库的人工培育稚贝或采捕到的壳长2~3mm大小的稚贝,一般10万—100万粒、kg不等 填空题: 1.牡蛎被称为海中牛奶,贻贝被称为海中鸡蛋,晒干后称为淡菜 2.贝类一般分布在潮间带,浅海区,目前人工进行养殖的区域水深一般为30M左右

贝类养殖学习资料-雷锋叔叔

一、贝类养殖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1、定义:研究贝类学养殖的生物学原理和生产技术的应用科学。2、内容:生物学、苗种培育、养殖、增殖、加工等。3、任务:①推广养殖新技术②开发养殖新品种③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④充实、提升学科理论 存在问题:成活率低,生长变慢,生产不稳定。原因:①种质退化,②场地“老化”,③环境污染。 多倍体诱导方法:①物理法:温度休克、压力处理、电脉冲等——破坏受精卵细胞微管,使微管解体,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极体不能放出,倍数增加。②化学法A、细胞松弛素B(CB):破坏微丝,抑制细胞质分裂,阻止极体释放,形成多倍体; CB——致癌剂、水溶性差,用1%DMSO(二甲基亚矾)溶解,并用1%DMSO 海水浸洗受精卵,去除残留CB。 B、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破坏微管形成,非致癌性,水溶性;C、秋水仙素:阻止或破坏纺锤体,在植物中应用,动物少用;D、咖啡因:微管对Ca++浓度有依赖,太高或太低均会解聚。③生物法:四倍体太平洋牡蛎+ 二倍体三倍体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率可达100%。四倍体太平洋牡蛎+ 二倍体近江牡蛎异源三倍体。 多倍体检测技术①染色体观察:早期胚胎、担轮幼虫染色、压片。优点:经典、准确;②流式细胞仪:DAPI、PI荧光染料对DNA—RNA具有特异性,被染色的细胞悬液通过仪器时荧光强度被测出,强度与DNA含量成正比;③显微荧光测定法:原理同上。④极体观察法:对于极体易观察的种类,在2~4细胞期观察胚胎上极体数量,3N合子只能放出一个极体。 贝类选择育种的优势:①水产生物变异程度高,遗传操纵基础好;②多数品种仍属自然选择,人工选择有巨大潜力;③贝类的多产性使优秀个体交配所得同胞数目相当巨大,使选择强度大大提高;④贝类雌雄同体的自然受精或性变♀与其储存的精子受精,促进了完全近交系的产生;⑤种间杂交后代可以发育成熟并繁殖。 水的处理一、生物处理(一)微生物处理1、简易微生物净化:砂滤床、卵石、砂石,表面因有机物及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生物膜,成为微生物过滤器。2、生物转盘(1)结构:多平板转动圆盘,半浸水中转动。(2)功能:生物膜的熟化:供微生物有氧分解,促成微生物增殖形成生物膜,形成过程吸水膜吸收更多O 2 收有机质,NH 、NO-2- 等转化成无毒NO-3-。生物膜的脱落:生物膜熟化至一定 3 程度进入老化期而成片脱落,因此应定期清理老化的生物膜以防污染水质,然后重新熟化。3、生物网笼和生物桶。(二)藻类处理法二、理化处理(一)机械处理:1、沉淀:沉淀池沉淀1~数天;2、砂滤:机械阻隔、静电吸附、生物膜。 滤料大小及形状 效果影响因素清洗程度 粒级铺设 使PH维持在7.8~8.6之间。 用牡蛎壳垫底可产生CaCO 3 (二)活性炭吸附热水 使用方法:清洗去粉尘使用1~1.5个月重新活化使用。 蒸气 影响活性炭吸附的因素:①PH:偏高偏低均影响吸附,海水PH较稳定,影响不大;②温度:温度与吸附率成正相关;③吸附时间:越长越失效,应定期活化或更新;④活性炭颗粒越小吸附越好,但粉尘状渗混于水,不能用,以颗粒状为好; ⑤骨骼做成的效果差。

广东海洋大学2016考研真题812《经济学基础课》

广东海洋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基础课》(812)试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本科目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减少 C.需求增加D.需求减少 2.商品X和商品Y是相互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X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Y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向变化,是因为()。 A.收入效应的作用B.替代效应的作用 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发生作用D.以上均不正确 4.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为()。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一弹性D.难以确定 5.假定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2,则()。 A.x和y是互补品B.x和y是替代品 C.x和y是正常商品D.x和y是劣质品 6.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

7.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B.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8.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关系称为()。 A.生产函数B.生产可能性曲线C.总成本曲线D.平均成本曲线9.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一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这意味着()。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 C.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D.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10.其他条件相同,最愿意购买保险的人是那些最可能需要它的人,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例子()。 A.逆向选择B.搭便车问题C.自然选择D.道德陷阱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需求量2.无差异曲线3.恩格尔曲线 4.规模报酬递增5.帕累托改进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 2.什么是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为什么呈递减趋势? 3.当消费者的收入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本身是否会发生变化? 四、计算与分析(10分) 已知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a-bp, a,b为正常数。 求:(1)市场价格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 (2)当a=3,b=1.5和Ed=1.5时的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