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说课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说课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说课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模拟电子技术》教材中第一章第一节:半导体的基本知识。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本书的基础,就象盖房子,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这一节讲了许多基本概念,如半导体共价键、空穴,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等,重点是PN结的单向导电性,难点是PN结是怎样形成的。因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PN结的形成过程全靠想象,所以学生感到太抽象,不好接受,所以我考虑到用实验演示和多媒体动画演示来授课,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说目标

本教材适用对象为中等专业学校电工类专业学生。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技术人才,教学重点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材应适当掌握深广度,以讲请基本概念、定性分析,定量估算为主,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应用,避免过多过深的理论探讨、公式推导,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拓思路,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

(1)时间安排:一学时

(2)任务:掌握必要的基本概念:共价键、价电子、自由电子、空穴、P型和N型半导体。理解PN结的形成过程。

(3)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大约需要3分钟)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类型二极管给学生看,然后用实验箱演示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提出问题:二极管和金属导体在电路中表现有什么不同?进而提出本课要探索的内容:半导体和导体有着不同的导电机理,半导体有一个特殊的结构:PN结。

2、新课探索

比较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结构的不同,用动画演示半导体中的共价键结构、两种不同的载流子:空穴、自由电子。

空穴实质上是价电子在共价键中留下的空位,空穴的移动实际上是价电子在共价键中的移动。情景教学:互动,教师利用现成的材料:老师、学生、每个学生的固定座位,指派几个学生为自由电子,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掌握枯燥的概念。半导体中有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不同的载流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它们都可以定向移动形成电流。(10分钟)

3、设问:掺入五价元素得到什么半导体?掺入三价元素得到什么半导体?磷元素,五价,提供一个自由电子,自由电子为多子,空穴为少子,磷元素变成正离子。硼元素,三价,提供一个空穴,多子:空穴,少子为自由电子。硼元素变为负离子。自己画。(10分钟)

4、PN结的形成过程:(15分钟)

多子的浓度差异,引起扩散运动,扩散使交界面处的载流子跑到对方区域,留下不能移动的正负离子,即阻挡层,建立起内电场,阻止扩散进一步进行。内电场使双方区域的少子漂移,补充交界面处损失的载流子,使阻挡层变窄。内电场被

削弱,有利于扩散进行,阻挡层变宽,内电场增强,有利于漂移运动进行。漂移运动使阻挡层变窄,削弱内电场,促使扩散运动进行,二者的运动是矛盾的,当扩散和漂移相等时,达到一个动态平衡。PN结的厚度不再发生变化。

5、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提问:PN结的单向导电性,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消化吸收。做习题(大约7分钟)

晶体二极管说课稿

一、教学目的1、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

2、了解晶体二极管分类和基本结构,会识别二极管的型号,并会利用手册查找相关的数据

3、正确使用万用表检测晶体二极管的极性、挑选以及二极管的材质

4、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掌握关键名词,理解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5、掌握晶体二极管的各主要参数及选择二极管的方法

6、识别晶体二极管的型号并会使用《电工手册》查找相关的数据

二、实验器材各种晶体二极管实(发光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大功率二极管、稳压二极管),MF万用表15块,硅整流二极管1N4007 15只,锗二极管15只,试验板一块、3伏的直流电源一块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5分钟)

教师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电器,如:电视机、计算机、音箱,DVD 等。这些电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电子元件组成的。今天,我们就学习常见的有用的电子元件的初步知识。首先学习二极管。让学生观察实物,认识各种晶体二极管。引出问题:“什么是晶体二极管?”一个PN结加上两个引出线和管壳构成就构成一个二极管。什么是PN结?

板书:(第一章第一节晶体二极管)

2、进行新课

(1)PN结(20分钟)1介绍半导体二极管的定义及引出半导体二极管材料——半导体的概念。

2讲解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

3PN结的概念

4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用演示实验解释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

用发光二极管演示实验验证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加深学生对PN结单向导电特性的理解。同时让学生看看老师自作的课件,感受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二极管的分类、结构及命名方法(15分钟)

1用课件展示二极管分类和结构示意图。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以直观彩色的画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和轻松记住各种二极管分类和内部的结构。2二极管的符号:认识二极管的符号。3掌握二极管的命名方法,让学生识别二极管的型号,并会使用手册查找相关的数据。

(3)直观法识别二极管的极性:a:观察外壳上的符号标记b:观察外壳上的色点c:观察玻璃壳内的触针(10分钟)

(4)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根据教学直观性原则,加入两个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技能和调动学习兴趣,加入两个操作训练。(30分钟)

1用演示实验验证二极管单向导电特性,加深学生对二极管工作原理的理解。注意万用表红、黑表笔正负极性,讲述用此法可以判定二极管的极性。

2老师讲解检测方法,分小组让每个学生学会使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材质以及二极管的挑选。最后学生总结检测的过程,老师作板书记录,注意学生的问题答疑。

(6)伏安特性(45分钟)晶体二极管两端电压和电流关系可以用伏安特性曲线表示。它反映了流过二极管的电流随外加电压变化的规律。可用实验的方法逐点测量给出,也可用示波器显示。

1什么是伏安特性曲线呢?出示伏安特性曲线概念课件,

3然后播放伏安特性曲线课件,进一步分析伏安特性曲线,详细讲解各名词的概念以及在曲线上的位置。注意各关键名词定义及区别(死区、正向特性、门坎电压、导通电压、正向饱和压降、反向特性、反向电压、反向击穿特性、击穿电压)。4文字总结二极管的导电特性,进一步理解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5下一步又引出:主要参数。课件展示出主要参数并逐条讲解定义,借助伏安特性曲线指出具体的位置,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强调各参数的选值范围。

6选择几个管型号让学生查找相关的参数。

如:1N4001 1N4007、2AP8A、2CZ58的VR、VF、IR、IFS

四、归纳总结:(5分钟)

设计问题,由学生回答问题:

(1) PN结的最重要特性是什么?

(2)二极管按材料分成哪两种?按结构分又能分成哪几种?

(3)怎样检测二极管的材质,请叙述出方法,并操作过程。

(4)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分为几个部分?

(5)什么是正向特性?什么是反向特性?什么是反向击穿特性?

(6)正向特性又分成几个区域?

(7)反向特性有什么特点?

(8)反向击穿特性有什么特点?

(9) IFM、VRM、IR、fM、VR、VF、IFS各代表什么意思?

(10)请查出以下各二极管的工作参数:2AP23、1N4002

(11)怎样检测二极管的极性?边做边演示

(12)怎样检测二极管的好坏?

(13)说出以下各二极管的名称

采用小组抽签的方式,每题五分,优胜的小组获得红旗。

教师作点评和归纳,理顺整节课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各部分知识,让学生对二极管建立全面认识。

五、反馈练习:(5分钟)

1.书面练习:课本练习题P23—2、3、4

2.操作练习:动手反复练习二极管的极性和好坏判断。

第五部分:板书设计

§半导体二极管

1 、认识半导体二极管的封装

2 PN结

1、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2、认识二极管的命名方法

4、伏安特性: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

5、主要参数:IF、UR、IR、fM 本文来自: 中职机电教研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5356436.html,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三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三篇 篇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1、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运放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负反馈放大、集成运放应用等低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2、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 2.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差分、电流源、互补输出级六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熟悉改进放大电路,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其消除原则。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典型电路,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原理及典型电路;掌握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整

流、滤波、稳压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主要指标的估算。 3、使用的教材: 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要求了解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本章总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采用多媒体教学) §1-1电子系统与信号0.5 §1-2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0.5 本章重点: 放大电路的基本认识;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本章课时安排:1 本章的具体内容: 1节 介绍本课程目的,教学参考书,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方法; 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认识;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重点: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半导体基础知识;理解PN结的结构与形成;熟练掌握普通二极管和稳压管的V-I特性曲线及其主要参数,熟练掌握普通二极管正向V-I特性的四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授课计划 授课时数: 2 授课教师:赵启学授课时间: 课题:半导体二极管 教学目的: 1、理解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2、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与类型 教学重点:1、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2、二极管结的构成 教学难点: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教学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没有哪一门课程像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从1947年,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只晶体管;1958年,集成电路;1969年,大规模集成电路;1975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开始集成电路有4只晶体管,1997年,一片集成电路有40亿个晶体管。不管怎么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门课我们所讲的就是这个“宗”。(10分钟) 讲授新课: 一:PN结(30分钟) 1、什么是半导体,什么是本证半导体?(10分钟) 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本征半导体:纯净(无杂质)的晶体结构(稳定结构)的半导体,所有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材料。常见的四价元素硅和锗。

2、杂质半导体(20分钟) 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5价元素,使自由电子浓度增大,成为多数载流子(多子),空穴成为少数载流子(少子)。如图(a) P型半导体:在本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3价元素,使空穴浓度增大,成为多子,电子成为少子,以空穴导电为主的杂志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如图(b) 3、PN结 P型与N型半导体之间交界面形成的薄层为PN结。 二:PN结的单项导电性(20分钟)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可以有较大的正向扩散电流,即呈现低电阻,我们称PN 结导通;PN结加反向电压时,只有很小的反向漂移电流,呈现高电阻,我们称PN 结截止。这就是PN结的单向导电性。 1、正偏 加正向电压(正偏)——电源正极接P区,负极接N区 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方向相反。 外电场削弱内电场→耗尽层变窄→扩散运动>>漂移运动→多子扩散形成正向电流(与外电场方向一致)I F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1、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运放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负反馈放大、集成运放应用等低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2、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 2.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差分、电流源、互补输出级六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熟悉改进放大电路,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其消除原则。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典型电路,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原理及典型电路;掌握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整流、滤波、稳压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主要指标的估算。

3、使用的教材: 杨栓科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康华光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童诗白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凤言编,《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谢嘉奎编,《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唐竞新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肖子编,《电子线路辅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谢自美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要求了解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总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采用多媒体教学) §1-1 电子系统与信号0.5 §1-2 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0.5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学院课程教案*** ~ ***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系(部) 教研室计科教研室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年级、专业、班级 主讲教师 职称 / 职务 使用教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学时 实验、上机学时:8学时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主要介绍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直流稳压电源等内容的工作原理。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能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来分析工程实际中的模拟电路,为后续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做铺垫,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基础(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1)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半导体器件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时间第1周 教学目的和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概念和二者的区别; 2.熟悉: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PN结;常用半导体器件; 3.了解:半导体基础知识以及初步认识常用半导体器件。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基本内容: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概念;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PN结;初步认识常用半导体器件; 2.重点:模拟电子电路与数字电路的概念; 3.难点:对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PN结的理解。 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 (1)课程介绍、导入模拟量与数字量的概念、半导体的概念;(20分钟) (2)本征半导体及其导电性能、杂质半导体及其导电性能;(30分钟) (3)PN结的形成及特性;(35分钟) (4)本章小结。(5分钟) 讨论、思考题、作业: 见课后习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李承,徐安静.模拟电子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 教学方式(请打√):传统讲授 双语□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批准人: 课程代码:所属系部: 制定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团队制定时间: 二、基本信息 学分:8 课程类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学时:240 先修课:电工电子等 授课对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后续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⑴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课程综合设计与制作项目中,学生从应用电路的设计→PCB 版图设计→PCB 制作→器件检测→装配→焊接→静态、动态调试→性能测试,最终以完成一个真实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流程的模式。 ①学生能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常识。具有查阅手册、合理选用、识 别与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②具有常见低频单元电路的读图能力。 ③会根据图纸进行电路板装配,会熟练使用面包板搭建调试电路,并具备分析排除电路中简单故障 的能力。 ④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应用电路,并具备电路装配、调试、故障排除的能力。 ⑤⑵知识目标 ⑥掌握其电路组成、会分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参数计算方法。 ⑦掌握电子器件的外特性和用于电路中的工作条件。 ⑧掌握PCB版图设计和PCB板的制作及常用测量工具类型及使用特点。 ⑨掌握各个电路的功能及使用特点。 ⑩掌握单元电路的电路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性能指标及特点。 ⑶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①具有严格遵守企业管理制度、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②养成求真务实、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③形成自主学习,会思考,可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④具有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⑤通过完成任务、做出成果的过程获得成功、失败、坚持等情绪体验,健全心智。 2.课程内容设计 ⑴课程内容设计思想 工学结合,职业能力导向原则、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 图 1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示意图 ⑵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见表1) 3.能力训练任务设计(见表2)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课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第一讲半导体基础知识 第二讲半导体二极管 第三讲双极型晶体管三极管 第四讲场效应管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第五讲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原理 第六讲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七讲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八讲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 第九讲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第十讲多级放大电路 第十一讲习题课 第三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十二讲频率响应概念、RC电路频率响应及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第十三讲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以及增益带宽积 第四章功率放大电路 第十四讲功率放大电路概述和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第十五讲改进型OCL电路 第五章模拟集成电路基础 第十六讲集成电路概述、电流源电路和有源负载放大电路第十七讲差动放大电路 第十八讲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第六章放大电路的反馈 第十九讲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第二十讲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估算 第二十一讲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第七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 第二十二讲运算电路概述和基本运算电路 第二十三讲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 第二十四讲有源滤波电路 第八章波形发生与信号转换电路 第二十五讲振荡电路概述和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二十六讲电压比较器

第二十七讲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第二十八讲利用集成运放实现信号的转换 第九章直流电源 第二十九讲直流电源的概述及单相整流电路 第三十讲滤波电路和稳压管稳压电路 第三十一讲串联型稳压电路 第三十二讲总复习 第一章半导体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讲述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原理、外特性、主要参数及其物理意义,工作状态或工作区的分析。 首先介绍构成PN结的半导体材料、PN结的形成及其特点。其后介绍二极管、稳压管的伏安特性、电路模型和主要参数以及应用举例。然后介绍两种三极管(BJT和FET)的结构原理、伏安特性、主要参数以及工作区的判断分析方法。 本章学时分配 本章分为4讲,每讲2学时。 第一讲常用半导体器件 本讲重点

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 第 2 章半导体三极管 教学目的、要求: 要知道 BJT管型、共射接法BJT各电极电流关系、放大电路中对各电极电位要求、BJT放大状态下的u BE值和放大、饱和、截止状态下的u CE值。三种组态放大电路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及输入与输出的相位关系;Au、R i、R o 大小含义;EFT与BJT性能特点区别及其主要参数;频率特性及其指标含义和影响因素、多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与各级Au的关系、分贝概念及换算方法。 会画出 共射、共集放大电路的简化小信号模型电路 会计算 BJT的输入电阻r be;共射、共集、共基电路的“Q”、Au、R i、R o;共源电路的Au、R i、R o。 会识别 BJT 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各种EFT的特性和U GS(th)、U GS(off)值。会判断 u CE 、i CE与V CC、R c关系确定放大、饱和、截止状态;输出波形确定失真属性;三个极电位确定管型。 会使用 光电耦合器及光电三极管。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BJT电流放大原理及其电流分配关系式; 2、BJT的输入、输出特性;

3、BJT三种工作状态的判断方法; 4、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5、BJT的h参数等效模型及放大电路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与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难点 1、BJT放大原理及电流分配关系式; 2、BJT三种工作状态的判断方法; 3、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的画法; 4、放大电路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与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讲以教师讲授为主。用多媒体演示三极管的结构、输入与输出特性以及温度对三极管特性的影响等,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三极管工作状态、电位和管型的判断方法可以启发讨论。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 6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2.1双极型三极管 2.1.1BJT 的结构 2.1.2BJT 的电流分配与放大原理 1、晶体管的主要类型和应用场合 双极型晶体管BJT是通过一定的工艺,将两个PN结接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器件,是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它能控制能量的转换,将输入的任何微小变化不失真地放大输出,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 BJT常见外形有四种,分别应用于小功率、中功率或大功率,高频或低频等不同场合。 2、BJT具有放大作用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1)BJT的内部条件为:BJT有三个区(发射区、集电区和基区)、两个PN结(发射结和集电结)、三个电极(发射极、集电极和基极)组成;并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半导体器件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 授课教案 课程:模拟电子技术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 课号: 1 课题:电子线路课程介绍及半导体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了解本课程的特点 掌握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特性和原理 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 教学内容: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PN结 教学重点:P型、N型半导体的特点;PN结的单向导电性。 教学难点:PN结的伏安特性;PN结的电容效应。 教学时数:2学时 课前提问及复习:物质导电性的决定因素? 新课导入:半导体定义 特点:导电能力可控(受控于光、热、杂质等) 典型半导体材料:硅Si和锗Ge以及砷化镓GaAs等 新课介绍: 绪论 1、电子技术: 无确切定义。因为近年来它发展迅猛,分支庞杂。有种说法为“凡是研究含有电子器件的电 路、系统及应用的学科”。 2、发展历程: 以电子器件的更新换代为标志! 电子学近百年发展史上三个重要里程碑: A、1904年电子管发明(真正进入电子时代) B、1948年晶体管问世 C、60年代集成电路出现(SSI、MSI、LSI、VLSI) 3、若干蓬勃发展的研究方向 A、纳米电子学:纳米空间电子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波动性)和功能 B、生物电子学:生物芯片,计算机 C、单芯片系统:微型卫星和纳米卫星应用,一片单芯片系统=一颗卫星 世界经济兴衰波动遵循“周期理论”,周期约为 60年。电子技术的发展进程周期约 40年:1905~1947 (42年):电子管-晶体管 1947~1987(40年):晶体管-集成电路 1987~2027(40年),预计纳米电子学将在21世纪上叶形成规模 4、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比较表 第1章第1页共10页

《本科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本科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4.1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 1. 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 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4.1。 表4.1 实验4.1的设备与器材 序号名称型号与 规格 数量备注 1 直流稳压电源双路 0~30V 1台 2 双踪示波器0~10M 1台 3 函数信号发生 器 低频1台 4 模拟电路实验 箱 1台 5 电子毫伏表1只 6 万用表1只 7 数字电压表0~1只

200V 8 数字毫安表0~ 200mA 1只 9 晶体管特性图 示仪1台全班共 用 10 三极管9013 1只 11 电阻1kΩ/0.2 5W 1只R e 12 电阻 2.4kΩ/0 .25W 2只R S、R c、R L 13 电阻20kΩ/0. 25W 1只R b1、R b2 14 电阻500kΩ/ 0.25W 1只R b2 15 铝电解电容10μF/25 V 2只C1、C2 16 铝电解电容50μF/25 V 1只C e 3. 实验电路与说明 实验电路如图4.1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

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图4.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4. 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电路安装 ①安装之前先检查各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正确,区分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并测量其β值。 ②按图4.1所示电路,在面包板或实验台上搭接电路。安装完毕后,应认真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牢固。 (2)测试静态工作点 ①电路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后,首先将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2V,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W

电子教案-《模拟电子技术》(冯泽虎)教学课件知识点5: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电子教案 电子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 教师:宋静序号:05

知识引导 图7-22 温度对静态点的影响 2.基极分压式偏置电路 具有稳定工作点功能的典型分压式偏置电路如图 7-23所示。 a)电路原理图 b)直流通路图 图7-23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1)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三极管的性能发生变化,致使放 大器的工作点发生变化,影响放大器的正常工作。如图 7-23 所示电路中是通过增加下偏置电阻和射极电阻来 改善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的,其工作原理如下: (1)利用R B1和R B2的分压作用固定基极电压U B。 由图 7-23可知,当R B1、R B2选择适当,满足I2远 大于I B时,则有 PPT、动画演 示、图片

知识引导 中R B1、R B2和U CC都是固定的,不随温度变化,所以基极电位基本上为一定值。 (2)通过I E的负反馈作用,限制I C的改变,使工作点保持稳定。具体稳定过程如下: 从上述稳定过程可以看出,R E愈大,则在R E上产生的压降愈大,对I C变化的抑制能力愈强,电路稳定性愈好。 2)动态分析 首先画出7-23所示的射极偏置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7-24 a)交流通路图 b) )微变等效电路 图7-24分压式偏置电路交流通路图及微变等效电路 CC B B B B U R R R U 2 1 2 + = E BEQ B E CQ R U U I I - = ≈ ) ( E C C CC CEQ R R I U U+ - =β/ CQ BQ I I=

1. 求电压放大倍数Au 与单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公式一样. 2.求输入电阻 3.求输出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操作训练 仿真练习分压式偏置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值及电压 放大倍数 仿真验证:运行Multisim9.0软件制作仿真电路,如图 7-25所示,启动仿真,所得静态值为:I BQ= 10.223uA,I CQ=1.398mA,U EQ=2.535V。由测量值可算出 三极管的放大倍数约为140。从示波器上可得输入与 输出电压波形,如图所示。输入电压的幅值约为l0mv, 输出电压的幅值约为 2.15V,并且两者相位相反,电 压放大倍数约为215 Multisim9.0 仿真软件的 使用 5 be ' L i o r R U U A u β - = =& & & be b2 b1 i r R R R∥ ∥ = c o R R=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基本放大电路

授课教案 课程:模拟电子技术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 课号:5课题: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2.1 简单交流放大电路 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作用。 (2)重点掌握静态工作点的建立条件、作用 教学内容:放大的概念,共射电压放大器及偏置电路,放大电路的技术指标和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放大过程中交直流的叠加 教学时数:2学时 课前提问及复习:结型场效应管、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构造原理和特性参数 新课导入:放大的概念,应用场合以及放大电路。 新课介绍: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2.1 概述 2.1.1 放大的概念 放大对象:主要放大微弱、变化的信号(交流小信号),使V O或I O、P O得到放大! 放大实质:能量的控制和转换,三极管——换能器。 基本特征:功率放大。 有源元件:能够控制能量的元件。 放大的前提是不失真,即只有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放大才有意义。 2.1.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为了反映放大电路的各方面的性能,引出如下 主要性能指标。 1、放大倍数 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根据输入量为电流、电压和输 出量为电流、电压的不同,可以得到四种放大倍数。 2、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Ri为从放大电路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定义为输入电压有效值Ui和输入电流有效值Ii之比,即Ri=Ui/Ii。 3、输出电阻 任何的放大电路的输出都可以等效成一个有内阻的电压源,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内阻称为输出电阻Ro。 4、通频带 通频带用于衡量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能力。 中频放大倍数下限截止频率上限截止频率f bw=f H-f L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1)课程教案 1、适用专业:电子、通信、生物医电专业本科二年级 2、任课教师:张玲 3、授课时间: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4、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电子通信等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运放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负反馈放大、集成运放应用等低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学会使用PSPICE软件对电子线路的分析;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5、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 2.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差分、电流源、互补输出级六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熟悉改进放大电路,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其消除原则。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典型电路,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熟练掌握集

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原理及典型电路;掌握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整流、滤波、稳压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主要指标的估算。 5.学会使用PSPICE软件对低频电子线路进行直流、交流及瞬态分析。 6、使用的教材: 谢嘉奎编,《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童诗白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凤言编,《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康华光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教出版社, 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唐竞新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肖子编,《电子线路辅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谢自美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电子教案-《模拟电子技术》(冯泽虎)教学课件知识点4:反馈的概念与类型-电子教案 电子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电子教案 教师:韩振花序号:04 反馈的概念与类型 在电子电路中,反馈定义为:将放大电路输出信 号(电压或电流)的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反 馈电路)回送到输入回路的反送过程。

知识引导 1.反馈的基本概念 在电子电路中,反馈定义为:将放大电路输出信 号(电压或电流)的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反 馈电路)回送到输入回路的反送过程。一个反馈放大 器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反馈放大电路的框图 由图可知,任何一个带有反馈的放大器都包含两 个部分:一个是不带反馈的基本放大器A ,它可以是 单级或多级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也可以是集成运算放 大器;另一个是反馈电路F ,它是联系放大器输出电 路和输入电路的环节,多数是由电阻元件组成。通过 反馈电路把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和输入连成环状,称为 闭环放大器或反馈放大器。没有反馈电路的放大器, 称为开环放大器(即基本放大器)。 2.反馈放大器分类 (1) 根据输出端取样对象分类 根据输出端取样对象分类,可分为电压反馈和电 流反馈两类。电压反馈的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 o U ,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正比。如图2(a)和(b) 所示。电流反馈的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 o I ,反馈量 与输出电流成正比。如图2(c)和(d)。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 PPT、动画演 示、图片 30

知识引导 (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 图2 反馈的分类 (2) 根据与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分类 根据与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分类,可分为串联反馈 和并联反馈两类。串联反馈是输入信号 i U 与反馈信号 f U 两者串联后获得净输入信号i U ,如图2(a)和 (c)所示。并联反馈是输入信号 i I 与反馈信号f I 两 者并联后获得净输入信号 i I ,如图2(b)和(d) (3) 根据反馈极性分类 根据反馈极性分类,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若 反馈信号与原来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削弱原来的输入 信号,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若反馈信号与原来输入 信号相位相同,加强了原输入信号,这种反馈称为正 反馈。 (4) 根据反馈电路组成分类 根据反馈电路组成分类,可分为直流反馈和交流 反馈。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直流反馈。交流通 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若两个通路中都存在 的反馈称为交、直流反馈。 【特别提示】 实用中,一般采用直流负反馈稳定静态工作点,交流 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3.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1)瞬时极性法 PPT、动画演 示、图片

数字电子技术说课稿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 说 课 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好!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说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设计: 1、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2、课程设计 3、教学对象 4、教学过程 5、考核与评价 6、课程改革 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对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的电子信息技术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根据(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精神;此外,通过对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的调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有:1、电子信息类产品的局部设计开发;2、电子信息类产品的生产管理与质量检验; 3、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装配与调试; 4、电子信息类产品的技术支持与销售服务; 5、电子信息设备的安装维护与应用改造。 因此,我们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理论与实践知识,具备数字信号采集、分析、加工、处理及初步利用DSP芯片、可编程器件进行电子产品开发的能力,具备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检测、维护能力,具备电子信息技术开发、设计、推广、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体系中,本课程是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层次的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基于职业能力分析,以数字电子电

路为载体,将典型数字电路设计、调试与应用有机融合的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典型数字电路设计、调试与应用的能力。 本课程计划教学学时为:64学时+1周(折算后总学时:94学时),计3学分。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学习和训练之前,学生应以修完如下课程:《电路分析与应用》、《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模拟电子技术》。 (三)、课程目标 依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致力于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适应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门知识、具备典型电子电路设计、测试与应用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以作为胜任专业岗位群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的保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数字电子器件的识别、检测和使用知识;掌握查阅数字电子器件手册的方法;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数字双踪示波器、逻辑笔等)、设备(数字逻辑实验仪)和工具(剥线钳等)的使用;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

模拟电子技术试题说课讲解

模拟电子技术试题

二、判断题: 1. 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2. 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 3. 只要是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饱和失真。 (×) 4. 只有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有放大作用。 (×) 5. 现测得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为-100,将它们连成两级放大电路, 其电压放大倍数一定为10000。 (×) 6. 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 (√) 7. 差动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差值,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 信号的平均值。 (√) 8. 共模信号都是直流信号,差模信号都是交流信号。(×) 9. 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e,将使电路的差模放大 倍数数值增大。 (×) 10.在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入情况时,只要发射极电阻R e足够大,则R e 可视为开路。(√) 11.一个理想对称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输入信号,不能放大共模输入 信号。 (√) 12.在电压比较器电路中,集成运放不是工作在开环状态,就是只引入了正反 馈。(√) 13.对于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不论是单端输入还是双端输入,在差模交流通路 中,发射极电阻R e一概可视为短路。(√)

14.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 15.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 16.在信号处理电路中,当有用信号频率低于10 Hz 时,可选用高通滤波器; 有用信号频率高于10 kHz 时,可选用 低通滤波器。 (×) 17.已知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kHz ~12kHz ,为了防止干扰信号的混入,应选用带通滤波电路。 (√) 18.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较低,LC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较高。 (√) 19.在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若RC 串并联选频网络中的电阻均为R ,电容均为C ,则其振荡频率fo=1/RC 。 (×) 20.整流电路可将正弦电压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 (√) 六:反馈类型判别: 1. C 1 ( e )+V CC R c1R c2R e1 R e2 R e3 R b1 C 2 C 3 C 4 C 3 ( f) +V CC R c1 R e2 R e1 R c2 R e3 C 1 C 2 R c3 R f u o R s s u VT 2 VT 1 VT 2 VT 1VT 3u o VT 3 R s s u R f 电压并联正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

模拟电子说课稿

模拟电子技术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模拟电子技术》教材中第一章第一节:半导体的基本知识。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本书的基础,就象盖房子,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这一节讲了许多基本概念,如半导体共价键、空穴,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等,重点是PN结的单向导电性,难点是PN结是怎样形成的。因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PN结的形成过程全靠想象,所以学生感到太抽象,不好接受,所以我考虑到用实验演示和多媒体动画演示来授课,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说目标 本教材适用对象为中等专业学校电工类专业学生。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技术人才,教学重点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材应适当掌握深广度,以讲请基本概念、定性分析,定量估算为主,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应用,避免过多过深的理论探讨、公式推导,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拓思路,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 (1)时间安排:一学时 (2)任务:掌握必要的基本概念:共价键、价电子、自由电子、空穴、P型和N型半导体。理解PN结的形成过程。 (3)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类型二极管给学生看,然后用实验箱演示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提出问题:二极管和金属导体在电路中表现有什么不同?进而提出本课要探索的内容:半导体和导体有着不同的导电机理,半导体有一个特殊的结构:PN结。 2、新课探索 比较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结构的不同,用动画演示半导体中的共价键结构、两种不同的载流子:空穴、自由电子。 空穴实质上是价电子在共价键中留下的空位,空穴的移动实际上是价电子在共价键中的移动。情景教学:互动,教师利用现成的材料:老师、学生、每个学生的固定座位,指派几个学生为自由电子,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掌握枯燥的概念。半导体中有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不同的载流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它们都可以定向移动形成电流。(10分钟) 3、设问:掺入五价元素得到什么半导体?掺入三价元素得到什么半导体?磷元素,五价,提供一个自由电子,自由电子为多子,空穴为少子,磷元素变成正离子。硼元素,三价,提供一个空穴,多子:空穴,少子为自由电子。硼元素变为负离子。自己画。(10分钟) 4、PN结的形成过程: 多子的浓度差异,引起扩散运动,扩散使交界面处的载流子跑到对方区域,留下不能移动的正负离子,即阻挡层,建立起内电场,阻止扩散进一步进行。内电场使双方区域的少子漂移,补充交界面处损失的载流子,使阻挡层变窄。内电场被削弱,有利于扩散进行,阻挡层变宽,内电场增强,有利于漂移运动进行。漂移运动使阻挡层变窄,削弱内电场,促使扩散运动进行,二者的运动是矛盾的,当扩散和漂移相等时,达到一个动态平衡。PN结的厚度不再发生变化。 5、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提问:PN结的单向导电性,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消化吸收。

电子技术——说课稿

电子技术(模拟部分)说课稿 说课人:李春菊 本学期所授课程名称:电子技术(模拟部分)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电子技术》教材的上半部分——模拟电子技术。这部分主要讲解了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是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及后续电类课程的基础,是整本书的基础,就象盖房子,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但是这部分内容涉及到许多概念、电路及公式,如PN结,放大电路,负反馈,集成运算放大器,运算电路,功率放大器,振荡器,稳压电路等等,重点和难点是半导体元器件特性,放大电路及分析方法,负反馈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功率放大器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所以我考虑在学完每一章理论知识之后,紧接着进行实践环节的锻炼,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能用之于实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目标 本教材适用对象为高职院校电工类专业学生。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技术人才,教学重点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材应适当掌握深广度,以讲请基本概念、定性分析,定量估算为主,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应用,避免过多过深的理论探讨、公式推导,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拓思路,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 1. 时间安排:66学时,4学时/周 2. 任务:本课程模拟电子技术部分理论知识及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1 理论知识及要求

本课程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实践环节及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1 实践环节及要求 3.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大约需要3分钟) 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对前次课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回顾,尤其是那些跟本次课程紧密相关的知识,给学生做好接收、吸纳新知识的铺垫。 (2)新课导入(大约需要2分钟) 模拟电子技术,很多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可以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例子来作为引入,也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器件给学生看,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紧接着要提出问题,从而提出本次课要探索的内容。 (3)理论知识讲解(大约需要30分钟) 因为没有多媒体,很多内容不能很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用板书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在教学中多采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理解所学,或者通过一些实验演示来让学生接受所学知识。讲解过程中要跟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而不是做只带耳朵过来的听众。在互动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有很多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疑惑,就应该及时改变教学思路,用更容易理解的方法给学生讲授。 (4)课堂练习(大约需要5分钟) 理论知识讲解完之后,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几道题,可以叫学生回答或者在黑板上解答,老师在下面观察学生的回答或者解答过程,等学生做完之后,老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5)学生提问(大约需要5分钟) 在每次课的最后,给学生留几分钟的思考、提问时间,因为有些学生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所讲内容,或者还有一些地方有疑问,我们不能让学生把这些问题留到以后。

《本科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4.1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 1. 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 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4.1。 3. 实验电路与说明 实验电路如图4.1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图4.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4. 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电路安装 ① 安装之前先检查各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正确,区分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并测量其β值。 ② 按图4.1所示电路,在面包板或实验台上搭接电路。安装完毕后,应认真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牢固。 (2)测试静态工作点 ① 电路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后,首先将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2V ,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W 调至最大, 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再接通直流电源, 调节R P ,使I C =2.0mA (即U e =2.0V )。 ② 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静态电压U CC 、U BQ 、U EQ 、U BEQ 、U CEQ ,并记录在表4.2中。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①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到频率为1kHz 、幅度为10 mV 左右的正弦波,接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然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输出信号不产生失真。如输出信号产生失真,可适当减小输入信号的幅度。 ② 用电子毫伏表测量测量下述二种情况下的U O 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 和u i 的相位关 系,记入表2-2;用公式 o u i U A U = 和 s o us U A U =,计算出不接负载时对输入电压U i 的电压放大倍数和对信号源U s 的电压放大倍数,记录在表4.3中。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

授课计划 授课时数: 2 授课教师:赵启学授课时间: 课题:半导体二极管 教学目的: 1、理解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2、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与类型 教学重点:1、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2、二极管结的构成 教学难点: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教学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没有哪一门课程像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从1947年,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只晶体管;1958年,集成电路;1969年,大规模集成电路;1975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开始集成电路有4只晶体管,1997年,一片集成电路有40亿个晶体管。不管怎么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门课我们所讲的就是这个“宗”。(10分钟) 讲授新课: 一:PN结(30分钟) 1、什么是半导体,什么是本证半导体(10分钟) 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本征半导体:纯净(无杂质)的晶体结构(稳定结构)的半导体,所有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材料。常见的四价元素硅和锗。 2、杂质半导体(20分钟)

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5价元素,使自由电子浓度增大,成为多数载流子(多子),空穴成为少数载流子(少子)。如图(a) P型半导体:在本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3价元素,使空穴浓度增大,成为多子,电子成为少子,以空穴导电为主的杂志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如图(b) 3、PN结 P型与N型半导体之间交界面形成的薄层为PN结。 二:PN结的单项导电性(20分钟) 加时,可以有较大的正向,即呈现低电阻,我们称PN结导通; PN 结加时,只有很小的反向,呈现高电阻,我们称PN结截止。这就是PN 结的单向导电性。 1、正偏 加(正偏)——电源正极接P区,负极接N区 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相反。 外电场削弱内电场→耗尽层变窄→扩散运动>>漂移运动→多子扩散形成(与外电场方向一致)I F 2、反偏 加(反偏)——电源正极接N区,负极接P区 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相同。 外电场加强内电场→耗尽层变宽→漂移运动>>扩散运动→少子漂移形成I R 三: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与类型(20分钟) 1、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 一个PN结加上相应的电极引线并用管壳封装起来,就构成了半导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 2、半导体二极管的类型 (1)二极管按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硅二极管、锗二极管和砷化镓二极管等。 (2)二极管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二极管三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