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发展脉络

山水画的发展脉络
山水画的发展脉络

山水画的发展脉络

【隋唐绘画】

【山水画家及作品】隋与初唐时期,描绘楼台宫观是当时的风尚。山石树木作为楼台宫观的配景,相应受到重视。当时擅长人物的画家,大多擅长此道。其中展子虔因有作品《游春图》传世尤值一提。

展子虔(550~604年),渤海(今山东阳信)人,历北齐、北周入隋。《游春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山水卷轴画,画贵族游春情景。先用墨线勾勒,然后重着青绿,山脚处饰以金粉,金碧辉煌。在构图上则予人以“远近山川,咫尺千里”之感。

李思训(651~716年),唐代宗室,开元初年官至左武卫大将军,故后世称为“大李将军”。善画青绿山水,虽从展子虔出而更显工谨细丽。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李思训山水:“湍濑潺潺,云霞漂渺。时睹神仙之事,杳然有岩岭之幽。”元汤垕《画鉴》也说“展子虔画山水法,大抵唐李将军父子多宗之。”可见其画虽偏于山水方面,但画中人物仍多,尚不脱六朝古态。

其子李昭道,职虽未至将军,但世人因其父称亦谓之“小李将军”。李昭道的画法大约承其家学而更加精致。《历代名画记》称“变父之法,妙又过之”。《唐朝名画录》称“昭道虽图山水,鸟兽甚多,繁巧智慧,笔力不及思训。”传为李昭道的作品有《明皇幸蜀图》,画唐玄宗避安史之乱逃入四川事,画中悬崖峭壁,石磴曲盘,树间苍滕萦绕,行人策骑登山,画法空勾无皴,青绿设色,极为稚拙,颇类唐人山水作风。此画虽难以肯定是否李昭道所作,但此画属于二李青绿山水画风,仍可作为二李山水画艺术的参考。

王维(698~759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历官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盛唐著名诗人,亦工书画。其作品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誉,惜无真迹传世。中晚唐山水画家有张璪、项容、王墨、朱审、王宰、刘商等。其中以张璪、项容、王墨最为著名,而张璪在唐人心目中甚至比王维更高。张璪,字文通,吴郡(今苏州)人。张璪以画松最为著名,能双管齐下,且生枯各别。据《历代名画记》称,张璪作画“惟用秃毫,或以手摸绢素”。这种画风显是承继了吴道子豪放奇诡的作风。但他较吴道子的不同之处,可能在于善用水墨,五代荆浩《笔法记》称张璪的画“真思卓然,不贵五彩”,可见张璪能用墨法。

唐代石窟与墓室壁画中保存了唐代山水画的部分实物资料。如莫高窟332窟南壁《迎佛图》

(武周时期)、217窟南壁法华经化城喻品(开元初期)、172窟东壁文殊像(天宝晚期)所画山水,陕西富平出土的墓葬六屏山水壁画(盛唐时期),藏于日本正仓院的一件唐代琵琶上所绘两幅山水人物画,均可见出当时画家对表现画面深度已很娴熟。

【五代十国绘画】

关仝,生卒年不详。长安(西安)人。学荆浩而有出蓝之誉,笔法简劲而气势雄壮,后人合称他们为“荆、关”。在传为关仝的三件作品中,《秋山晚翠图轴》可能最体现关仝的本来画风。画上树石形态映证了画史上对他画风的记载“石体坚凝,杂木丰茂”(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但是否真迹难以确定。《关山行旅图轴》画寒山枯木,山店行旅,勾笔粗壮雄肆,画树有干无枝,也与画史评语相符。《山溪待渡图轴》的皴法已高度程式化,或非真迹。关仝入宋后被誉为“百代标程”的三家之一,他所创造的雄壮深远的北方全景式山水体格,世称“关家山水”。他和其师荆浩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董源,生卒年不详。字叔达,钟陵(今南昌)人。于南唐任职“后苑副使”。人称董北苑。据成书于北宋时的《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等书所载,董源本善人物画,而山水则有青绿和水墨二体。

释巨然,生卒年不详。江宁(今南京)人。师董源,入宋后居汴梁。画史上称“善为轻岚气象,山川高旷之景,但林木非其所长”(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传世作品中以《秋山问道图轴》最体现其面貌,此画绢本水墨,用长披皴,山林高深,草木华滋,清淡秀润。但有学者认为画中程式化的披麻皴和苔点,是元代才发展出的,因此该图只能是元代的作品。至于传为巨然的另外几件作品《万壑松风图轴》、《层崖丛树图轴》、《谿山林渚图轴》等,,其真伪也是见仁见智。

除荆、关、董、巨等大家外,五代山水画家尚有赵幹、卫贤、郭忠恕等人。

赵幹,生卒年不详,江宁(今南京)人,南唐画院学生。《江行初雪图卷》是他传世唯一作品。此图有北宋李邦直题跋“病骨未为山下土,尚寻遗墨话兴亡”句,因而是五代山水画家流传作品中最可征信者。画中林木用笔,黄芦及水纹用笔尖细流利,天空用粉弹作小雪,生动表现了初冬时节的江南渔村雪景。

卫贤,生卒年不详,本长安人,后任南唐内供奉。擅画界画。传世作品有《高士图轴》,画东汉梁鸿、孟光“举案齐眉”故事。画中林木劲挺,山峦浑厚,显是结合了江南与北方山水体格的画法。

郭忠恕(?~977年),字恕先,河南洛阳人。他长于界画,其画以准确、精细著称。存世作品甚少,较为可信者仅《雪霁江行图》一幅,画江上停泊两艘大船,精细绝伦。

【宋辽金绘画】

李成(?~967年),字咸熙,唐宗室,五代时避乱于营丘(今属山东),生性孤傲而仕途失意。他善于描绘平远寒林这种齐鲁地貌的山水,尤以营造气象和运墨精妙见长。他将北方山水画雄强而显板滞的风格转换成一种古朴秀劲、圆融而富于感染力的意境。《读碑窠石图轴》是其传世唯一可信作品。画平原乔木下大碑一座,碑前一人作读碑状,一侍者持杖旁立。画中虬屈苍老的枯枝、奇崛圆润的窠石、人物、古碑共同营造出一种历史化和心理化的自然,而这一点在传世五代作品中难以体验得到。

范宽,生卒年不详。陕西华原(陕西耀县)人,因习性迂宽,遂得“范宽”之名。山水与李成齐名。范宽的山水体格虽沿承五代北方全景山水的传统,但发展成为一种既气势雄伟而更具自然外貌特征的风格。范宽传世作品《溪山行旅图轴》写关陕山水,高山仰止,气象雄伟。传为其作品的尚有《雪山萧寺图轴》、《雪景寒林图》。

山水画家中还有一著名画家许道宁,生卒年不详,长安(今西安)人。早年于汴梁以卖药为主,后渐以画知名,有“李成谢世范宽死,唯有长安许道宁”(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之誉。传世作品《渔父图》笔法狂逸,较李成更为奇崛简易。

体现宋初山水画水平还有僧惠崇和燕文贵。

僧惠崇善画小景,常以一种更为亲近平淡的方式去观察和表现江南坡岸的水鸟渊鱼,以至于《图画见闻志》将其归为花鸟画家。其画风清新而富于诗意,对南宋山水“边角之境”的兴起应有启迪作用。

燕文贵,生卒年不详。善山水人物,舟船盘车。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初曾任翰林待诏。笔法尖劲削利,楼阁界划,莫不精工,时人称“燕家景致”。传世作品有《江山楼观图》、《溪册楼观图》。

北宋中期的绘画北宋中期的时间范围大致为英宗、神宗和哲宗时期(1064~1100年)。

郭熙,生卒年不详,活动时间,约为熙宁、元丰(1068~1085)间。河南温县人。曾为御画院艺学。师学李成并将李成的画石法发展为卷云皴,即把皴法与墨染融为一种笔法,层层复加,造成一种滋润而模糊的艺术效果。郭熙对北宋山水画发展具有许多独创性贡献,如明确划分出三种布境方法:高远、平远和深远,从而肯定了人们对山水视觉观察和感悟的多样性,丰富了山水画的视觉表现力;开始将山水画的视觉表现从仅仅刻划自然质地推进到表现山水在不同季节、不同时辰的变化。《早春图》这件描绘北方早春清晨山色的全景式作

品,完整运用了郭熙的“三远”构图,它最为后世称道处是传达出了早春时节的特殊景致和意象。《窠石平远图轴》,水墨写深秋清旷之景。远峦一抹,轻笼暮蔼,体格近似李成的平远寒林山水,但更突出秋野的清旷和苍茫,笔墨也更简练圆。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后迁湖北襄阳,晚年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为人颠狂不羁,冠服效唐人,好洁、好石成癖,世有“米颠”之称。其人天姿高迈,善书画,且精于古书画鉴赏,好贬抑古今人书画,立论多过于偏激。画水墨山水,“信笔为之,多以烟云掩映树木,不取工细”(邓椿《画继》)。他独创一种以点染代皴、删繁就简的笔墨技法,使笔墨从造型功能中解放出来而成为一种有写意性趣味的独立因素。米芾无真迹传世,其书法作品《珊瑚帖》,书后画珊瑚一枝,笔法生动,是其唯一画迹。目前仅可从其子米友仁作品中窥其一斑。

米友仁(1086~1165年),字元晖,世称“小米”。其画山水烟云流润,草草为之,自称为“墨戏”。传世作品有《潇湘奇观图》、《云山墨戏图》、《潇湘白云图》等,在画法上,米家山水不像传统水墨以勾皴表现山石,而以笔饱蘸水墨,用大小圆形横点簇山石,利用墨与水的渗透形成模糊效果,以表现烟云迷漫、雨雾空濛的江南山水。画史上称此技法为“米点皴”或“落茄皴”,它于斧劈、披麻皴之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极深。

王希孟,徽宗时画学生。完成《千里江山图》时,年仅十八岁。五代以后,水墨写实性山水兴盛,青绿山水渐失其主流地位。《千里江山图》说明了青绿山水传统在宋代的复兴,它运用青绿山水赋彩方法和宋代全景式山水的视觉构图原则,画崇山峻岭、江天浩渺之景,其中点缀屋宇寺观,桥梁舟船,风格典雅壮观,气势磅礴开阔,而又亲近自然,显是结合了唐代和北宋这两个伟大的山水画传统才能取得的成就。

【南宋院画】

最重要的成就是山水画。

南宋山水画的这一变化始于李唐。李唐,生卒年不详。字晞古,河阳人。北宋徽宗年间入画院,南渡后复为画院待诏,年已近八十。《万壑松风图轴》为南渡前作品,仍保留了五代北宋全景山水的气象,但苍劲有力的用笔和富有质感的墨色则已显示出即将到来的南宋山水的风貌。如果说《万壑松风图》是北宋山水向南宋山水的一种过渡,那么李唐的另一传世山水作品《清溪渔隐图》可谓是典型的南宋式边景山水。画中山水景致有明显剪裁痕迹,坡岸窠石以水墨淋漓、笔势苍劲的大斧劈出之,树木、茅屋、水车、小桥则简洁爽劲而生动有趣。雄伟险峻的北宋山水至此已演变成清朗雅致的小桥流水,《清溪渔隐图》显然已开南宋中后期边景山水的先声。李唐还长于人物画。《采薇图》应为南渡后作品,画殷代遗民伯夷、叔齐兄弟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事。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衣纹简洁潇洒;树石笔法粗简苍润,

已是南宋山水画风。

李唐的亲授弟子萧照也是南宋初期一位重要的山水画家。他沿袭李唐苍劲简朴画风而用墨较多。

青绿山水传统在南宋初期又出现一对皇室出身的传人赵伯驹(1123~1182年,字千里)和赵伯骕(生卒年不详,字希远)兄弟。传为赵伯驹所作的《江山秋色图》和赵伯骕所作的《万松宫阙图》代表了青绿山水在南宋的两种发展方向:前者虽采青绿赋色方法,但屋宇、楼阁、舟桥、树木的刻划接近北宋自然主义山水的体貌;后者严格运用青绿赋色,并保留唐代山水象征性的图像方法,苍松宫阙、仙鹤祥云、长河落日,传达出典雅富丽的宫廷气息。

南宋中、后期的绘画时间范围大致为光宗至南宋灭亡(1190~1279年)。

肇始于李唐的南宋山水之变到刘松年、马远、夏圭时代才告完成,因此史传合称四人为“南宋四家”。

刘松年,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杭州)人,光宗时授画院待诏。其山水画有水墨、青绿两种。画风优雅工整,清劲秀丽。《四景山水卷》设色画春、夏、秋、冬四景,坡石用斧劈皴出之,远山湖岸则以水墨渍染,树木以青绿画法描绘,庭台楼阁以界画为之,虽错杂数种技法而画面意境仍清润雅致,静穆和谐,而季节的更迭则令人意识到时光的流逝。

真正完成南宋山水变革的画家应是马远。马远,字遥父,生卒年不详。世代为画院画家。其山水构图沿承李唐剪裁经营的特点,将它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局部性山水体格,多以边角之景出之,有“马一角”之称。山石多用斧劈皴,棱角分明,笔法苍劲,墨气淋漓,虽不层层渍染而墨色浓淡、轻重、缓急的变化使山水表现富于张力和动感。马远传世作品《踏歌图》对北宋全景山水进行夸张剪裁,远山近岩皆以急促峭拔的大斧劈出之,远景树木掩映中的宫阙与近景田陇上的农夫相映成趣,极具生活情趣。《寒江独钓图》、《梅石溪凫图》、《水图》(共12幅)、《柳岸远山图》等作品更体现了马远删繁就简、爽利峭劲的风格和营造诗意气氛的才能。它们反映了一种比北宋人更为具体和细微的自然观。马远之子马麟亦善画,笔法较其父清润。或称马远爱子心切,常自作画而署名马麟。

夏圭,字禹玉,生卒年不详,钱塘人,宁宗时画院待诏。画风与马远相近而清淡含蓄,布局剪裁更为简约概括,有“夏半边”之称,又以“马、夏”并举。《溪山清远图》、《山水十二景图》、《长江万里图》等传世作品,或表现悬岩峻岑,或表现浅滩湖岸,或表现长河孤烟,意境悠远,笔法生动,体现出一种与北宋全景山水截然不同的体貌,它试图把握住特定瞬间

的确切感受,并且传达出作者对似水流年的感受或伤春悲秋的情怀。

【金代绘画】

武元直,生卒年不详,字善夫,为金熙宗时进士。他以善画清幽闲适的水墨山水而著称,传世唯一作品《赤壁图》,取材苏轼泛舟赤壁作《赤壁赋》故实,构图近北宋全景山水,山峡险峻,水流湍急,一叶扁舟,意境高旷自然。

【元代绘画】

赵孟頫、钱选、高克恭等人是这次变革的先驱,而完成这次变革的则是被后世称作“元季四大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人。元四家在赵孟頫的影响下,广泛吸收了唐、五代、北宋水墨山水画的长处,充分发展了笔墨在绘画中的作用;同时突出了绘画的文学趣味,使诗、书、画融为一体,开创了一代新风,形成了以“文人画”为主流的山水画派。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为宋朝宗室。元初被荐入京授官,历经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授旨。虽得统治者赏识,但毕竟只是文学侍从之臣,无法施展政治抱负,又因以宋宗室入仕新朝,为时人所不满,不免有故国之思和内疚之情。赵孟頫修养较为广博,诗书画均有很高成就。在艺术理论上提倡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并把“古意”与士大夫画“不求形似”的主张结合起来,为元代文人画的勃兴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技法上,他强调以书法的笔墨情趣作画和在纸上以水墨作画。在绘画上博采唐宋绘画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兼擅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工笔、写意、设色、水墨诸体兼备。赵孟頫在人物鞍马画上的成就也很突出,有《秋郊饮马图》、《人骑图》、《红衣罗汉图》、《洗马图》等作品传世。此外,在古木竹石亦有相当成就,有《窠木竹石图》、《秀石疏林图》等传世作品。其妻管道升,儿子赵雍、赵麟也擅长绘画。

受赵孟頫影响兼学李郭的有曹知白、朱德润、唐棣等人。曹知白(1272~1355年),字又元,一字贞素,华亭(今属上海)人。与江南文人多有交往,山水初学李郭,晚年别出生意。传世作品有《寒林图》册页、《松林平远图》、《群峰雪霁图》等。朱德润(1294~1365年),字泽民,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年青时即以书画闻名,为赵孟頫、高克恭所赞赏,后为赵孟頫所荐,得以进入仕途。晚年作品《秀野轩图》,笔法疏秀,设色清雅;《林下鸣琴图》为水墨作品,人物生动,墨色苍润。唐棣(1296~1364年),字子华,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官至吴江知州,以诗书画著称。传世作品有《林荫聚欢图》、《霜浦归渔图》等。

钱选(1239~1301年),字舜举,号玉潭,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与赵孟頫同

为吴兴八俊之一,入元不仕,隐居终生,为南宋遗老画家之一。人物、花鸟、山水皆能,多以古代高人隐士、家乡山水为题材。其传世作品《山居图》尽去传统青绿山水画精工富丽的习气,别具一种清丽秀雅的新风格。花鸟早期师学两宋院体作风,晚年别开生面,由精工细密变为豪放简逸,传世作品《白莲图》水墨淡设色,开创了水墨写意花鸟的先声。其人物画亦有作品传世,如《柴桑翁像》,画东晋诗人陶渊明策杖行吟的情景,人物衣纹作高古游丝描,笔法细劲,设色淡雅,为其人物画中的杰作。

高克恭(1239~1310年),字彦敬,号房山,回族人,大都(今北京)人,官至刑部尚书。他曾于江南任职多年,饱览江南的名川大山,又广泛结交江南文人,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画风。高克恭擅长山水,融合米氏云山兼取董巨披麻皴而自成一家,时有“南赵(孟頫)北高”之称。其传世作品《云横秀岭》,云烟蒸腾,山麓坡谷,丛林茂密,清溪涓流,笔墨凝重浑厚,意境清旷幽远。此外尚有《春山欲雨》、《竹石》等传世作品。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江苏常熟人。他曾为小吏,因事入狱,获释后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以卖卜为生。他是元季四家中唯一得与赵孟頫交游的人,自称“松雪斋中小学生”。黄公望山水师法董巨,能变其法,自成一家。他擅长写生,每逢出游,必携纸笔,心追手摹。其晚年作品《富春山居图卷》长达两丈,状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前后历经三四年的惨淡经营,始告完成。画中峰峦平坡,丛林密树,起伏变化无穷;水村山庄,渔舟芦荻,层出不尽,涉笔成趣,全图笔墨苍茫,意境高逸,为黄氏平生最为得意之作,素有“画中兰亭”之称。黄公望的山水画又有浅绛山水一体,在画上笼罩淡赭色,增加画面的整体感,也使墨色更加滋润,有《九峰雪霁图》、《快雪时晴图》等传世作品。黄公望在后世被誉为“元四家之冠”,在清代甚至形成“家家一峰,人人大痴”的局面。

王蒙(1298?~1385年),字叔明,湖州人,号黄鹤山樵,又号香光居士,赵孟頫外孙。明初任泰安知府,因胡惟庸案被牵连,死于狱中。王蒙多以纸作画,皴擦多重,追求蓬松苍茫的效果。所画丘壑多至数十重,树木不下数十种,径路迂回,烟蔼微茫,曲尽山林幽致。《青卞隐居图》、《夏山山居图》、《葛稚川移居图》等传世作品充分显示了他在绘画上的卓越成就。《青卞隐居图》是他水墨山水画中的杰作,画山石用牛毛皴,墨色的运用尤见工力,干湿浓淡焦无所不用其极,笔墨繁而不乱,构图满而不塞;山头点笞亦技法多样,有浑点、破竹点、胡椒点、破墨点,充分表现出山上树木的茂密华滋;远景以紧密的皴擦写之,表现出空间的深度。《青卞隐居图》笔法虽从董源笔法中化出,而更轻灵多变,摇曳生姿,别有一种清美的境界和幽约的景象,以之描绘暮蔼飘萧、烟丝醉软的江南山水,实为出色当行。

受黄公望、王蒙影响兼学董巨者有马琬、陆广、方从义等人。马琬,字文璧,秦淮(今南京)人,生卒年不详。擅长山水,工诗文书法,时称三绝。传世作品有《乔轴幽居图》、《雪

岗渡关图》等。陆广,字季弘,号天游生,生卒年不详,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笔墨苍古清润,传世作品有《丹台春赏图》、《丹台春晓图》等。方从义,字无隅,号方壶,生卒年不详,贵溪(今属江西)人,信州龙虎山道士。笔法潇洒,墨气冉冉,在元未独树一帜,对明清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传世作品有《武夷放棹图》、《山阴云雾图》等。

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人。以卖卜为生,一生穷困潦倒,其人生前不名于世,连画也被讥为“有酸馅味”,直到明代,方渐为人们所重视。吴镇山水师法董巨而自成一格。诗书画皆擅,尤长于山水梅竹。传世作品《洞庭渔隐图》笔法苍郁,水墨淋漓,自题“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揽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花新,只钓鲈鱼不钓名。”表达了画家谢绝世事、寄兴山水的高情逸志。《渔父图》笔法凝练坚实,水墨圆浑苍润。《芦花寒雁图》写江南芦花浅水之境,但见一叶孤舟,摇漾于烟波之上;舟中一人,仰望数行寒雁飞过;意境极为辽阔,思致深远而略带哀愁。《竹谱册》共22幅,幅幅各具姿态,笔法简洁生动。

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锡人。其家为江南富户,藏画颇丰,性情狷介,好洁成癖。元末暴民起事,他散尽家财,浪迹太湖,“扁舟箬笠,往来湖泖间”达二十余年。倪瓒山水初学董巨,晚年一变古法,用侧锋折带皴画山石,笔墨简淡秀峭,作品多表现太湖辽阔旷远的自然风光,意境峭洁清远。章法布局别具一格,多采用平远构图,近景一处平坡,数株疏树;中景留白,寓意辽阔的江面,远景一带淡山,构成“一河两岸”的两段式章法。又于画面中右方用小楷长题以连接上下两部分的景色,使全图浑然一气。自称“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传世作品《容膝斋图》画垒石疏林,平坡小亭,江山平远,寂然无人,给人以萧瑟疏落之感。此外尚有《幽涧寒松图》、《渔庄秋霁图》等作品传世。

画法略近董巨者尚有盛懋。盛懋,字子昭,生卒年不详,其家世代绘画为业他继承家学,擅长山水、人物。山石多以披麻皴或解索皴出之,笔法精严,设色明雅。传世作品有《秋江待渡图》、《秋林高士图》。此外元初尚有学习南宋院体画风的孙君泽等人。孙氏为杭州人。活动年间大致在元初。学马远、夏圭而无新变化,成就不大,但他作为把南宋院体画风延续到明初的中介人物,仍在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明代绘画】

【宫廷院体画】

戴进是明初院体山水画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戴进(1388~1462年),字文进,号静庵,钱塘(今杭州)人。善山水、人物。师学李唐、马远。宣德中曾入内廷,不久

放归。戴进虽不容于画院,但追随他画风的人很多,故他在职业画家中影响很大。又因戴进是浙江人,后人遂将艺术上追随戴进画风的画家群体称作“浙派”,并称戴进为浙派的领袖。戴进善以简练的构图造成宏大的画面气氛,画中还常点缀人物。《三顾茅庐》、《风雨归舟》等传世作品较之南宋院画造境更为丰富,也较元画更多生气与真趣。

明代中期画家及作品时间大致为成化至嘉靖(1465~1567年)。

【山水画】方面继戴进之后的浙派领袖则是吴伟。吴伟(1459~1508年),字次翁,号小仙。江夏(今武汉)人。虽非浙人,但因师马远成为浙派另一分枝“江夏派”的创始者。善山水、人物,早年画风较工整细致,中年后变为苍劲豪放,笔墨淋漓,弘治时授锦衣百户,供奉内廷,但不久即离去。早年作品如《铁笛图卷》、《武陵春图卷》,笔法细谨清秀。晚年作品如《江山渔乐图轴》、《踏雪寻梅图》,笔法纵横洒脱,狂放不羁。

吴伟逝后,江夏派由另一主将张路支撑局面,但已盛景不再。张路,生卒年不详,祥符(今开封)人。仿吴伟画法而更为放纵。吴伟、张路的追随者甚多,但受吴门画派排斥,声名不显。

吴门画派始于沈周,而形成于文徵明。属于此派的画家大多为文徵明的子侄、学生。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是此期活动于苏州的重要画家。后世遂合称他们为“吴门四家”。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白石翁,人称石田先生。长洲(今苏州)人。工诗文,书学黄庭坚,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能。中年画法细谨,晚岁粗简,融合宋元诸家,自成一格。中年作品可以《庐山高图轴》为代表,仿王蒙笔法,山峦层叠,树木繁茂。晚年作品可以《沧洲趣图卷》为代表,画秋冬之际山水,用笔苍健沉雄,厚重老辣。其花鸟画学释法常一派的简笔水墨画法,变宋人工丽为雅逸,笔墨苍润,构图精简。如《枯树八哥图》,枯树枝头,立一八哥,全以粗笔泼墨出之,生趣盎然。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璧,后以字行,又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苏州)人。曾官翰林待诏。工诗文、书画。山水学赵孟頫、吴镇、王蒙而自成一家。亦善人物花鸟。也有“粗文”、“细文”之称,而以细者居多。粗者近沈周作风,细者则是画面采用层叠而上的布局,用笔细谨,风格秀润清苍,虽乏淋漓之气和纵深感,但较沈周更具抒情意味。文徵明的山水画可以《石湖清胜图卷》为代表,写苏州石湖景色,笔墨精简,秀润可人,一派恬淡的文人理想化意境。人物画则有《湘君湘夫人图轴》存世,仿顾恺之笔意,衣纹作游丝描,造型精致古雅,人物顾盼生情。花鸟则仿沈周而透逸过之,代表作如《花卉册》。

唐寅(1470~1523年),字子畏,又字伯虎,自号六如居士,吴县(今苏州)人。唐寅早年,不仅风华文采,倾动一时,而且少有大志,弘治年间中应天府(今南京)解元。但因恃才傲物,遭友人讥恨,遂有科场案,被革去功名,此后落魄一生。悲剧的遭遇和忧郁感伤的心情,使他的艺术创作,虽绰约多姿但又略带病态。唐寅于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工,虽师从周臣,学李唐等院体,但有“文人画”风格。

仇英,生卒年不详。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人,居苏州。与唐寅同为周臣弟子。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能,尤长于摹古。山水有学宋赵伯驹一派的青绿,如《桃源仙境图轴》,钩勒精工,设色古雅,富于装饰性。亦有仿南宋院体画风,如《羲之观鹅图》,山石用小斧劈,人物、屋宇极精细。亦有笔墨精简、文雅娟秀出宋人之外的《停琴听阮图轴》。人物画亦转益多师,有仿周文矩笔法的《竹庭玩古图》,仿马和之《琵琶行图》等。仇英文化素养不博作品不能题诗,甚至因书法不佳而少有落长款。但他画艺的精湛,使他在早年时就受到文徵明的推重。在文人画风习独据画坛的局面下,能以一个画工厕身“明四家”,实为难得。明代晚期绘画时间大致为隆庆至崇祯年间(1567~1644年)。明代后期山水画派林立,有董其昌为首的“华亭派”、赵左的“苏松派”、沈士充的“云间派”、浙江的蓝瑛的“武林派”,项圣谟的“嘉兴派”等,尤以董其昌为首的“华亭派”影响最大。

董其昌(1555~1636年),字思白,号玄宰,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敏”。他大致把唐代以来山水画家按南宗(即文人画)与北宗(即院体画)两大体系划分,南宗以王维为始祖,董源、巨然为实际领袖;北宗以李思训父子为始祖,马远、夏圭为旗下干将。

蓝瑛(1585~?),字田叔,号崨叟,晚号石头陀,又自号东郭老农。钱塘(今杭州)人。善山水、人物、花鸟。融合宋、元人画法,自成一格。因蓝瑛为浙人,故人称“浙派殿军”,实则蓝瑛画法与浙派了无关涉。画史上将他为首的画派称“武林派”。

【清代绘画】

【清代早期绘画】时间范围大致为清代开国至雍正朝(1644~1723年)。清初画家大致可分为正统和独创两派。前者以“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为代表,后者可以“四僧”(朱耷、髡残、弘仁、原济)为代表。

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1645年清兵南下,作为晚明名臣王世贞孙辈的王时敏,于家乡率合城父老迎降清兵,素为士

林不齿。入清后不仕,以书画自娱。其画师学黄公望、倪瓒。作画多用披麻皴,层层叠加,多遍而成,风格苍秀,笔墨温润醇厚。传世作品有《仿北苑山水图轴》、《仙山楼阁图轴》等。王鉴(1598~1677年),字玄照(后改为圆照),号湘碧,别署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与王时敏齐名,中年笔法圆浑,晚年变为尖刻。山水画多仿宋元,于董巨亦着力颇深,画路较王时敏宽。传世作品有《仿巨然山水轴》、《九夏松风图轴》等。

王翚(1631~1717年),字石谷,号乌目山人、耕烟散人,江苏常熟人。师从王时敏、王鉴作品清丽深秀,功力极为深厚。传世作品有《溪山红树图轴》、《虞山枫林图轴》、《小中见大册》等他有一极概括的说明:“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

王原祁(1642~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别号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宗法黄公望。王原祁是四王之中最具个性和最具自家面目的一人。作画能于熟后求生,巧中求拙,笔墨变化极为丰富。其画法从淡到浓,多用披麻皴,干湿兼施,画中笨拙、生涩之处,反能产生浑厚、朴质的艺术效果,此也正是其特色。传世作品有《仿王蒙山水轴》、《仿大痴山水轴》等。

清初与四王创作取向相近的著名画家还有吴历、恽寿平二人。

吴历(1632~1718年),字渔山,号桃溪居士,后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为王时敏、王鉴弟子。吴历画法甚多,有学黄公望、王蒙,融入唐寅笔意的一种,多作浅绛;有学宋人法而作青绿的,结合写生,清新可人。吴历晚年入耶酥会,又弃家久居澳门,历来有人说他晚年参用西法,但从其传世作品看来,此说尚乏证据。传世作品有《枫江群雁图》等。

恽寿平(1633~1690年),初名格,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草衣、东园生,云溪外史,毗陵(今常州)人。他开始擅山水,后以山水难以超过王翚,改攻花卉。所作花卉不用勾勒而直接用墨、色点染,形象简洁精确,赋色艳丽秀雅,极具意趣。有“写生派”之誉。追随者颇多,号“常州派”。其山水画风格清雅简逸,颇得元人笔意。传世作品有《仿古山水册》、《锦石秋花轴》等。

四王再加上恽寿平、吴历,合称“清初六大家”。其中王翚在常熟形成“虞山派”,王原祁在太仓形成“娄东派”,居画坛正统地位,他们的山水画风影响了有清一代。

朱耷(1626~1704年),为明宗室,晚年还俗为道士,最后号八大山人。题款“八大山人”四字,时如“哭之”,时如“笑之”。朱耷抱亡国失家之痛,混迹禅堂,犹不能解脱内心哀幽愤懑之情,于是溢而为诗文书画。其花鸟画出自陈道复、徐渭,放纵雄奇,自成一格。如《荷石水禽图》

弘仁(1610~1663年),号渐江,别号梅花古衲。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安徽

歙县人。师学元人,尤多学倪瓒笔法。弘江早年曾参加抗清复明斗争,山河破碎之痛,玉石俱焚之恸,感触尤深,每每流露于笔底纸间。倪瓒清疏简远的意境与他凄凉的身世正好产生共鸣,故自来学倪者众多,而能得倪瓒精髓者惟弘仁一人而已。他虽师学倪瓒,然亦多有出于倪瓒法度之外处。如倪瓒只作太湖垒石,小山枯树,而弘仁则画黄山雄奇深阔的景象。弘仁的传世作品如《松壑清泉图轴》,画中山势险峻,点缀以村落人烟,笔墨精简朴素,格调伟峻苍凉。

髡残(1612~1673年),号石谿,又号残道者、电住道人。原籍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俗姓刘。明亡后出家为僧,晚年居南京牛首寺。所写山水,林峦幽深,境界奇辟,浑厚苍古,雄奇磊落,与石涛并称“二石”。髡残又与同时的南京画家湖北孝感人程正揆并称“二谿”。传世作品如《苍翠凌天图轴》,笔法凝重苍劲,渴墨层层皴染,气势雄阔,境界奇崛幽深。

原济(1642~1707年),号石涛,别号清湘老人、大涤子等。明宗室,原名若极。半生云游令他接触到无数秀丽壮观的自然景象,开拓了纵恣洒脱的胸襟。他一反当时画坛以临摹古人为尚的风气,注重自我对自然的参悟与观照,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精神描绘山川形象。其布景落墨,多从写生得来,技法亦不拘一格,往往涉笔成趣。尽管画风多变,而面目清晰可辨。传世作品《游华阳山图轴》

在弘仁的影响下,徽州一带的画家形成“新安派”。弘仁与同时的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新安四大家”。此派画家多具遗民思想,在画法师承倪瓒、黄公望。而清初徽州商业发达,为他们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安徽宣城的梅清(1623~1697年),画风清秀苍凉,奇崛诡异。传世作品如《西海千峰图》云气迂回缭绕,隐见孤峰数座,意境极是凄清苍凉。梅清的追随者很多,原济也曾受其影响,后来形成了“宣城派”。

清初在南京聚集了一批遗民画家,其中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八人,时人称“金陵八家”,龚贤为八家之首,成就最大。

龚贤(1618~1689年),字半千,号半亩、柴丈人,江苏昆山人。其山水画虽宗董源,但丘壑经营又有北方山水的磅礴气势。画风又分两种:简者极简,着墨不多,世称“白龚”;繁者极繁,多次皴擦,反复晕染,苍茫浑郁,世称“黑龚”。其传世作品如《千岩万壑图卷》、《夏山过雨图轴》、《松林书屋图轴》等,于素朴寥廓、静寂神秘的自然山水中,隐约可见清初遗民的抑郁心境。

菇熟(今安徽芜湖)人萧云从,学元四家,风格萧疏简远,从学者很多,形成“菇熟派”。江西还有由罗牧开创的“江西派”。

【清代中期绘画】

张崟(1761~1829年),字宝岩,号文庵,江苏镇江人。擅长山水,作品法度谨严,落笔浓重,山石多用细笔密皴,有苍秀浓郁的风貌。画松则枝干挺拔,松针富于装饰意味,有“张松”之誉。追随张崟画风者很多,形成“京江派”。此派于咸丰、同治之后渐衰。【清代晚期绘画】此期时间范围是咸丰至清亡(1851~1911年)。

“二苏”是苏六朋和苏长春。苏六朋(1798~?),字枕琴,号怎道人等,广东顺德

人。善画人物、山水。作品多取材现实生活,尤以擅长表现市俗生活而著称。苏长春(约1813~1849年),字仁山,广东顺德人。人物、山水、花鸟皆善。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中国人的美意识。《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将山水画分类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墨笔山水)、浅绛山水(淡着色山水)、小青绿山水和没骨山水。从山水画的萌芽期魏晋南北朝始至隋唐五代日渐成熟,直至两宋形成了繁荣的景象,到元代达到了高潮,随着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山水画走向了没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仕隐分工”,形成了隐士阶层,隐士们厌烦世事纷繁,回归自然,深入山水,通过自然山水以“畅神”“澄怀观道”,追求“天人无际”、“天人合一”。 使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宗炳起了巨大的作用。宗炳的《画山水序》以及王微的《叙画》作为山水画初期的山水画理论,是难能可贵的。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料,到唐代已完全成熟。山水画,是吸收自然之精华,天地之精华,所以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有无穷的妙趣。从六朝到唐山水画家虽然很多,但他们的笔法,位置却很古拙。 从隋朝就开始出现山水画,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看,焦点不断变换,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括进江山万里;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焦点也在变换,从山顶画到山脚,可以画出立轴长卷;深远则运用远近山的形状深淡对比,画出立体,山谷深邃的效果。 从古代起,中国的山水画的特点是必须有人或建筑出现在画上,这幅画才显出生气;日本古代虽然也是学习中国画的技法,但日本的风景画始终没有人或动物出现,显示的是宁静的气氛;从唐朝开始,中国的山水画开始分为南、北两派,北派的创始人是唐代画家李思训,他发明的大斧劈皴法,画中重用色彩,浓墨点苔上也用鲜亮的石青敷色,非常适合表现北方阳光灿烂、峭壁高耸的山峰。宋代的画家张择端、李唐、马远、夏圭等继承了他的风格,形成一种派别。 南派以被评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著名诗人王维为滥觞,运用披麻皴和宋代画家米芾发明的雨点皴或叫米点皴,多用墨色少用颜色表现蒙蒙细雨中的江南丘陵,后来发展到只用墨的水墨山水,王蒙、倪瓒等画家发展形成了南派风格。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从明代后期到清朝时,山水画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格式套路,画家不再观察自然,从临摹古画技巧入手,随意摆布画中构图,虽然明、清时期出现许多花鸟画和人物画的大师,但山水画的发展停滞不前,《芥子园画传》更将山水画变成一种八股。 直到近代,山水画又重新发展,新一代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吸收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造自己的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傅抱石和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开创了国画巨幅山水的先河。现代又出现许多表现新的题材的年轻山水画家,用国画技法描绘黄土高原、西北大漠、西藏雪山、热带雨林,甚至境外各国的风景。山水画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有它自己的艺术传统。这首先表现在: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为此,要求山水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满足于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要求画家把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与被描绘的客观对象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情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这种融合中,表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可给人以启示和想象的自然景象,同时又包含着耐人寻味的意蕴。当然,延续了近千年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在意境的创造上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唐代有王维、李思训等山水画家,后世称为“南北宗”;再以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元的山水画来说,大体经历了北宋、南宋和元代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山水画呈现出彼此不同的面貌和意境。 北宋特别是前期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如北宋最著名的山水画家范宽、郭熙和王希孟的作品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现存的范宽最重要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描写北方雄伟的高山峻岭,一座巍峨的山峰几乎占满了大半个画面,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整个画面笔墨浓重粗壮,通幅无一败笔,于沉雄之中见精微。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图》,描写北方早春时节清晨的景色,着重表现自然界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长卷,成功地运用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的表现手法,以浓重的色彩,宏大的气势,描绘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和壮美,抒发了画家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觉醒便以图案方式纪录下来。 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定居的农耕文明起源,不仅让人认知了工具美,亦让人于器之上认知了形上美。艺术不但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想象,还是一种征服自然想象的象征。先古与自然一开始便用艺术的方式对活,逻辑的发现与艺术的鉴赏推演着人们的双眼,让一个天人合一的中国图式由混沌而至清晰。 自仰韶文化起,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具有了象征性。在几何装饰的手法中,对称、运动等构成概念己明显地运用于时空的表现之中。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中国画从创作题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人物画,最初描绘的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山水画。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到了秦汉时期,描绘劳动生活的场面,由乡土而至皇权,殿堂宫室的壁画成为时代的主流。这种以宫室喻家室的认信取向,使中国美术摆脱了原始形态。 统治阶级士大夫文化开始占主导地位。士者文化实现了与乡土文化的分离。对于山水画而言,这一分离是深刻的。若我们认真研究一下曲阜石刻的《庭院图》,就会被其视错觉创意震撼。这是两种视觉冲突的艺术:在满足正面的平视前题下,建筑物的平移重叠与倾斜重叠构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种不同透视法则所致生的力的碰撞,使画面具有了超现实的立体感。有趣的是,先贤的艺术家一开始便使用了纵横平移重叠、视线具有深度却不消失的重叠透视法则,而且在复合视域中能将正面与倾斜两种透视法则艺术的冲突起来。应该说这一法则较之当今的西方立体派早了近两千年。正如本书一再所讲的,祖先的聪慧绝非三言两语可以道白,只要我们认真地凭藉科学的双眼走入先贤的思想,我们一定会发现经学方式能告知我们的更多更多。

中国山水画史

中国山水画史 山水画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个概念 中国的山水画有别于西方风景画,西方风景凡作为成熟主题出现大约到十七世纪。而中国山水画查证式成熟时期比西方还要早七百多年左右。它并不再现自然景观,而是“以应用心为理”,卧游山川,赋予自然,以文化内涵与审美的关照。 中国人关于山水的观念,源于人对山灵水神的崇拜,这种自然的观念是精神高于物资的。而随着思维方式的哲学方式与家教发展更为山水增添了生命与精神,直接影响了 中国最早的一部山水重论,宗炳的《画山水序》的产生,山水“质而有趣灵”,圣人贤士寄情于山水之间。“情怀观通”以达“无人合一”的境界。 魏晋竹林七贤为首的去学,清美的盛行,以神越形,儒家思想所代替,又因当时的政局动荡,战乱连年文人逸士收于金佛,归于山水林宗而清静自然。同时,田园诗,山水文学也刺激山水画的产生,七大夫进入绘画的彻底的自觉阶段。于是也出现了查论。由顾性之的传神论,发展也到了山水之中,宗炳的“观道”应会感神,神超理得及王微的“本呼融灵”“灵之所见,故所能不动”。大力发展了写山水神论,而神无形,虚幻总借于一定物质,有形的东西,即所谓的“无”不能独,无自明,必通过“有”才能存在。以上理论给后世山水画带来深远影响。

六朝近期至隋初,因山水初兴,传之不广,还以人物为主,山水画收法也需搜索,所以出现一些停滞的。在隋立唐初,亭台宫殿的兴起,以展示度为首的画家出现让山水作为背景的《放春图》。后到唐代始于是道子,成于李思训李盼通的“山水之变”,从山水精神特向意境。并用于盛唐时期繁荣,社会大同,追求繁华夺目之彩,工量彩山水,富丽堂皇。因此同时,另一支被后世喻为文人之组的王维。开启“清中画,画中清” 的意境世界。放亮大小字的重彩青绿山水,开启了水画的报简章。进五代史时的《明皇平局图》的安史之乱艳丽到五代宋的学的呈色,让人在山水中重新在宇宙中重新审视自己。由顾性之的传审论,发展也到了山水之中,宗炳的唐安史之乱,从繁华到破灭,从心中自己,人在变青山水不复,永恒的五代《笔法记》,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多,以“笔意的源,以描绘江南山水为长”创。 两宋时期元汤皇后《画望》中说“唐画山水,至宋始备”两个的山水发展了中国式的顶峰,继续明确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和关系,人在自然中寻找的师法自然到北宋中峰鼎立,以及南宋流白的边角小景 两宋在出现自然的奥秘中深化了山水的精神境界,以寄情于山水之中。北宋以表现北方山水的李得北方山川的面貌和骨法,表现雄厚北国的永恒之势。早看幽谷雄向高峰。由顾

中国水墨山水画剖析

追寻中国水墨山水的足迹 ——《名画百篇赏析》第二章第二节 一、教学设计思路 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名画百篇赏析》教材的着眼点是提高人的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从地位作用看:本课与上几节课的审美内容相比是换了欣赏的角度。因此教学上要重在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审美经验,为培养创意思维的素养打下基础。从教学内容看:本课教材共分7节,分别介绍了水墨山水画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和特点。这些内容井然有序。从学情分析看:职业学校学生总体对反传统作品在审美上难认同。因此要创设有趣的情景,通过问题、讨论、赏析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及其特征。 2.能力目标:感受中国水墨山水绘画与表达内心的体验。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审美习惯,拓展视觉感受的范围,增强 探索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水墨山水不同时期的特点,因为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重要意义。 2.难点:对于不同时期水墨山水画所表达的文人雅士的心境有一定困难。如果不能理解,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这幅画的用意与情感,导致无法正确欣赏作品。便会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法与学法: 1. 教法 (1)情景教学法(2)引导探究法 2.学法 (1)自主体验法(2)合作讨论法 五、课时/教具准备

1.课时:2课时 2.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较式导入 屏幕出示唐代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与王维的《雪溪图》。 问题一:绘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青绿山水画——水墨山水画 问题二:绘画的手法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江帆楼阁图》比《雪溪图》在设色上来的更加富丽堂皇、金碧辉煌、尊贵豪华。而《雪溪图》画面来的更加安逸、恬静、安详。 图1:导入图示 设计意图:用直观画图导入,简洁明了,使学生进入水墨山水画前有了清晰的引导图,揭示水墨山水画的开端。 (二)追随水墨山水足迹,沿着“北”与“南”两个发展脉络,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1.“北”方系统作品比较 (1)比较: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画了系统的水墨山水作品,现在我们跟

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 摘要:何谓中国山水画?顾名思义,中国山水画即是从大自然中观察、体会、得到某种印记或感悟后,再经过提炼、概括、吸取自然景观的精髓,利用传统笔墨的技巧,从而创造出某种特定意境的画面。按理说来,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形式与本民族的民族精神,理应受到至高的重视与珍视。然而,随着中国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一涌而入,各种标新立异的西方印象画派以其自由,快速,狂放的技法被中国年轻人喜闻乐道,而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则渐渐被忽视。在中西文化深度交融碰撞的今天,提高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迫在眉睫。 关键词:山水画,审美观,文化 一、中国山水画技法简介 山水画技法为中国山水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绘画技法表达了画家不同的性格,绘画时的心情及创作背景等。下面将简要地介绍几种山水画的技法。 (一)用墨方面 1、泼墨法,顾名思义,是指落笔大胆、点画淋漓、水墨浑融、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而要使用这类技法,毛笔要大一些。用饱含

水的笔头,蘸上浓淡得宜的墨汁,大胆落笔,点拓出所画物体的轮廓。 2、积墨法,即层层加墨。这种墨法一般由淡开始,待第一次墨迹稍干,再画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复皴擦点染许多次,甚至上了颜色后还可再皴、再勾、画足为止,使物象具有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 3、破墨法,指作画时,当前一墨迹未干之际,又画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而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在画虾的头和胸的时候就经常使用该种技法以表现虾的 透明感。 (二)用笔方面 1、要自然有力,切忌呆滞。 2、要变化而有联系,要将粗、细、浓、淡、长、短、横、直、干、湿、轻、重根据物象参差需用,既有变化,还要互相联系。 3、要苍老而滋润,苍老就显出含蓄的笔力,用笔光滑就显得雅嫩,过于苍老亦易枯燥,故须在苍老中滋润,也就是干湿并用。 4、要松灵而凝炼,松灵比自然更进一步,要活泼轻松有生趣,切忌油滑、轻浮,轻松之中要有重厚,凝练是一笔画去到尽端有回锋。 5、要刚柔相济,即在轻柔中有骨力。所谓“线棉裹铁”才能稳厚,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得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表现了丰富多彩得自然风光,体现了中国人得美意识.《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将山水画分类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墨笔山水)、浅绛山水(淡着色山水)、小青绿山水与没骨山水。从山水画得萌芽期魏晋南北朝始至隋唐五代日渐成熟,直至两宋形成了繁荣得景象,到元代达到了高潮,随着明清商品经济得发展,山水画走向了没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仕隐分工”,形成了隐士阶层,隐士们厌烦世事纷繁,回归自然,深入山水,通过自然山水以“畅神"“澄怀观道”,追求“天人无际”、“天人合一”。?使山水画成为独立得画科,宗炳起了巨大得作用。宗炳得《画山水序》以及王微得《叙画》作为山水画初期得山水画理论,就是难能可贵得。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得画料,到唐代已完全成熟。山水画,就是吸收自然之精华,天地之精华,所以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有无穷得妙趣.从六朝到唐山水画家虽然很多,但她们得笔法,位置却很古拙.?从隋朝就开始出现山水画,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与“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瞧,焦点不断变换,可以画出非常长得长卷,括进江山万里;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焦点也在变换,从山顶画到山脚,可以画出立轴长卷;深远则运用远近山得形状深淡对比,画出立体,山谷深邃得效果。 从古代起,中国得山水画得特点就是必须有人或建筑出现在画上,这幅画才显出生气;日本古代虽然也就是学习中国画得技法,但日本得风景画始终没有人或动物出现,显示得就是宁静得气氛;从唐朝开始,中国得山水画开始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得创始人就是唐代画家李思训,她发明得大斧劈皴法,画中重用色彩,浓墨点苔上也用鲜亮得石青敷色,非常适合表现北方阳光灿烂、峭壁高耸得山峰.宋代得画家张择端、李唐、马远、夏圭等继承了她得风格,形成一种派别。?南派以被评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得著名诗人王维为滥觞,运用披麻皴与宋代画家米芾发明得雨点皴或叫米点皴,多用墨色少用颜色表现蒙蒙细雨中得江南丘陵,后来发展到只用墨得水墨山水,王蒙、倪瓒等画家发展形成了南派风格。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与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从明代后期到清朝时,山水画陷入了形式主义得格式套路,画家不再观察自然,从临摹古画技巧入手,随意摆布画中构图,虽然明、清时期出现许多花鸟画与人物画得大师,但山水画得发展停滞不前,《芥子园画传》更将山水画变成一种八股.?直到近代,山水画又重新发展,新一代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吸收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造自己得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尤其就是傅抱石与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合作得《江山如此多娇》开创了国画巨幅山水得先河.现代又出现许多表现新得题材得年轻山水画家,用国画技法描绘黄土高原、西北大漠、西藏雪山、热带雨林,甚至境外各国得风景.山水画出现一个全新得局面。 中国古代山水画得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有它自己得艺术传统。这首先表现在:要求创造情景交融得意境。为此,要求山水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满足于对自然景物得客观描绘,要求画家把对自然景物得认识与感受,与被描绘得客观对象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情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这种融合中,表现出一种十分鲜明得、可给人以启示与想象得自然景象,同时又包含着耐人寻味得意蕴。当然,延续了近千年得中国古代山水画,在意境得创造上有一个演变得过程。在唐代有王维、李思训等山水画家,后世称为“南北宗”;再以中国古代山水画得高峰时期——宋、元得山水画来说,大体经历了北宋、南宋与元代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得山水画呈现出彼此不同得面貌与意境. 北宋特别就是前期得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得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得感受与理想,但更主要得还就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如北宋最著名得山水画家范宽、郭熙与王希孟得作品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现存得范宽最重要得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描写北方雄伟得高山峻岭,一座巍峨得山峰几乎占满了大半个画面,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整个画面笔墨浓重粗壮,通幅无一败笔,于沉雄之中见精微。郭熙得代表作《早春图》,描写北方早春时节清晨得景色,着重表现自然界不同季节得不同特征。王希孟得《千里江山图》长卷,成功地运用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得表现手法,以浓重得色彩,宏大得气势,描绘了祖国山河得辽阔与壮美,抒发了画家对大好河山得热爱。 南宋得山水画与北宋得山水画有显著得不同,突出表现在迫求诗得意境。现存得许多南宋山水画作品得标题就很富有诗意,如深堂琴趣、风雨归舟、秋山远眺、秋江暝泊、寒江独钓、长桥卧波、烟江欲雨等等。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得《寒江独钓图》就很有代表性。画家以大胆得艺术概括,把与作品所要创造得意境无关得可有可无得景物一律删除,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上,一个渔翁独自在船上垂钓,除寥寥几笔画出几道水波外,画面上出现大片得空白。表面瞧这些空白都就是虚得,而实际上并非空白,而就是虚中有实,这“实"既代表水——一片汪泽,也代表天。正就是这种水天一色,无边无际,空旷渺漠得境界,更突出了江面得辽阔与寒意萧索得气氛与渔翁寒江独钓得情景.这种根据创造意境得需要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得艺术手

中国画的历史发展简述

中国画的历史发展简述 国画,也叫中国画,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美术界自成一家,特色鲜明,是中华民族的传世之宝。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人物画像,春秋时期出现了大型壁画。秦汉时期的绘画作品题材多样,种类不一,造型生动,笔法简括,善于以动态传情。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变革时代。佛教艺术的传入,从内容到形式给我国绘画注入了新的血液。佛教壁画空前兴盛,其中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数量最多,也最精彩。专业画家在这时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带来了新的绘画艺术,这标志着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隋唐画坛更是名家辈出,人物、山水、花鸟画都趋于成熟,为后世所仰慕。阎立本是当时画界的领军人物,他的《步辇图》等作品一直为后人所推崇。中唐是中国绘画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人物画达到了一个新高潮,注重心理刻画与细节描写,代表人物有吴道子、张萱等。牛马题材开始盛行,以韩滉的《五牛图》为代表,给绘画注入了清新的田园气息。晚唐的绘画又有了新的发展,以周昉为代表的人物画达到完美的境界,疏淡简洁的花鸟画也开始形成。中国画在唐代呈现出五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局面。 五代两宋时期的绘画达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顶峰。文人画家的大量出现,使绘画从诗歌中汲取营养,以诗入画的风气更加明显,同时注意写生和技法的探索。文人画在这时大量涌现,主要有苏轼、黄庭坚、米芾等。

(接昨日上文,感谢您的持续关注) 到了元代,崇尚以书入画,强调笔墨情趣的形式感,出现了赵孟頫、黄公望这样的一代宗师。明清两代山水花鸟画成为大宗,宗教、人物画衰落。明代出现了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和流派,如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派,以董其昌、赵左为代表的松江派等。清代形成了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对近现代的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时期,与民间工匠美术家关系更为密切的壁画、版画与年画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状况。壁画由盛转衰,版画、年画则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壁画的功用大多已为卷轴画所替代,所以壁画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自唐代就已经出现的木刻版画,作为插图在宋元时期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经、史及讲解技术生产的书籍。到了明代,由于市民文化和民俗文学的兴盛,版画在戏曲小说插图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吸引了一些著名画家参与绘稿,佳作叠出。五代北宋时期的年画多以手绘的形式出现,在明中期以前,也开始有刻制的形式问世,但数量较少。随着版画的兴起,木板年画也勃兴起来,至清代已巍为大观。作为最为普及的美术形式,年画在民间曾经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在西方印刷术冲击中国之前,曾出现了万紫千红的繁盛局面。

山水画发展脉络

山水画发展脉络 最初,山水画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萌发时期,在魏晋就已逐渐发展,由背景作为主题。从顾恺之的人物画《洛神赋图》卷中可以领略到当时山水画的大致形貌,由此可见山水仍在部分的充当人物的衬景。 顾恺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勃然兴起,出现了一批能画山水画的画家和第一批专论山水画的论文。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一幅当时的山水画作品流传下来,我们只能根据当时的有关山水画的文献,来认识那一时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水平。不过从此之后,山水画艺术以较完备的表现技法和系统的理论登上了中国画坛。南北朝时,山水画才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成为,宗炳《画山水序》是最早的山水画理论文章。画论的出现,就证明山水画艺术即将迈上正确发展的轨道。 隋:中国的山水画已经独立的画种,如:展子虔《游春图》, 唐代的山水画具有划时代意义,具体表现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立。发展到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便形成了一种“青绿山水”,成为中国山水画中一种独具风格的画体,区别与青绿山水出现了以王维为代表的水墨山水,为五代山水画的成熟提供了条件。 五代和北宋是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而五代则是通往这个顶峰的桥梁。在山水画方面,五代董源、巨然,荆浩、关仝分别开创或继承南北山水画派,呈现出从题材内容到形式风格的不同侧重与相异风貌。现存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宋代青绿山水的代表作。赵伯驹、赵伯啸兄弟,继承了青绿巧整一路风格,形成了南宋青绿山水的复兴局面。另一方面,北宋流行一类被称为小景山水的创作。 元、明、清成为了中国古代绘画的的主流。元代是中国山水画大发展的时期。当时由于汉族知识分子受到冷遇,一些文人画家更多地寄情山林。他们的绘画不是单纯地描绘对象,而是更多地通过笔墨来寄托胸怀,抒情遣性。明、清代,以石涛为代表的革新派反对陈陈相因,泥古不化,主张另辟蹊径,创造个人风格,从而使山水画得以进一步发展。石涛强调师法自然,去“搜尽奇峰打草稿”,从实际生活中获得感受,并“借古开今”,创造自己的艺术境界。其创造性表现在人与自然的交流。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山水画历程 摘要:山水画的艺术发展历程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着亲近自然、追逐山水的欲望。“高山流水,小桥人家”是古代人们所追逐的,便出现的山水诗;古人描绘山水,便出现了山水画;古人创造山水,便出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两者的创作一脉相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 一.起源(石器时代、殷、周、秦汉)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特有的画种之一,说到中国山水画起源得先从中国绘画说起。早在旧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出现使得绘画在陶器的装饰上得以表现;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装饰图案代表新石器时代绘画的最高水平;原始岩画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遗存,原始岩画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和本性,反映了原始先民的朴素理想、信仰和生活;而到了秦汉,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宫殿壁画的大量涌现,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这时虽未出现山水画,但出现了表现山水的图画,如东汉时期的山系平陆早园汉墓壁画《山水图》。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型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在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囿台主要是满足上层社会阶级,他们用囿台狩猎、游玩、观察天象和气候以及祭祀。而在秦汉园林则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离宫别馆与山水环境结合,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阿房宫”,它首先在苑囿中建立朝宫,实现了皇家园林里的游赏、居住、朝政等活动的兼容,促使了具有宫苑式的“园”的形成。中国园林从汉起称“苑”。其中以上林苑最为著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同时在汉文帝时期还出现了私家园林,《西京杂记》就记述了这个时期茂陵富人袁广汉所筑私园情况:“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绵数里。”以山水为建筑要素亦在私家园林中建设。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中国古代山水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 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其支科虽仅有山水与屋木(一称界画)两种,但名山大川、风景佳胜、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均可入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更集中体现了中国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它是在中国画历史进程中得到突出发展的画科,在元代以后的画史上尤占重要地位。山水画的分类虽亦有依题材差异者,但传统习惯多按画法风格的不同:勾勒设色、金碧辉煌、富于装饰意味者称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纯以水墨描绘者称水墨山水或墨笔山水;以水墨为主的略施淡赭淡青适于表现朝晖夕阳者称浅绛山水或淡着色山水;以水墨勾皴淡色打底并施青绿等敷盖色者称小青绿山水;几无水墨纯以彩色图绘者称没骨山水。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远在战国时代已在古地图中、在工艺美术品中、在具有装饰作用的建筑材料上零星出现,虽或为非完整构图的孤立形象,或为人物神异活动的背景,但依稀可见作者的神话迷信思想,并遗留着原始社会自然崇拜的痕迹。 独立的山水画正式首创于魏晋南北朝之间,据文献记载东晋画家顾恺之即画有《雪霁望五老峰图》。南朝的宗炳与王微继之完成了两篇最早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与《叙画》。尽管至今未见这一时期的作品存留,若干作品中的山水仍是人物的衬景,以致“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甚至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处理树石,追求装饰趣味。但山水画理论已经成熟,或强调哲理性的显现,或重视抒情的表达,而且

讨论了空间表现,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隋唐时代,中国山水画已经成熟,展子虔《游春图》,反映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画的面目,虽未脱装饰遗意,但写实能力有极大提高,饶有抒情意味。盛唐的吴道子进而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画法,所画山水“怪石崩滩,若可扪酌”。中晚唐画家更创造了水墨山水、没骨山水亦出现于敦煌壁画中。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在真实描写大自然并表达一定的审美认识上达到一个高峰。继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分别开创或继承南北山水画派之后,北宋关仝、李成、范宽三家鼎立,各擅胜场。荆浩的山水画论《笔法记》,把谢赫“六法”移于山水,以“真”为主,强调以树木体现一定道德观念。北宋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则围绕中国山水画创造的核心意境问题,系统地总结了经验,使中国山水画理论更加体系化。经过南宋画家对寄幽情美趣于精粹景色中的探索,至元代尤其是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山水画又出现了一个重视主观抒发与风格创造的新的高峰,也完成了山水画中诗书画的统一。 明末董其昌简化古人创造的山水形象,参照书法开合起伏的法则,用以构置平面化的山水境界,造成了山水画的又一变异。入清以后,一派沿董其昌蹊径变化古法,在笔墨风格气味上谋求新意;另一派面向自然亦发挥笔墨传情的效能,独抒个性。后一派的代表石涛撰写的《苦瓜和尚画语录》(《画谱》)是古代山本画论中最优秀的名篇。五代两宋以后山水画的变异发展,不但造就了为数极多的名家和作品,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流派,还完成了在中国画论中居于

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2)

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 隋唐:青绿:展子虔,二李 水墨画家:王维,张璪 五代时期:南唐时期:董巨 北宋时期:荆关 两宋时期:李成,范宽,郭熙,米芾父子,赵令禾襄,王希孟 南宋四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元:“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明:浙派(吴带当风),吴门画派(沈周,文征明,唐寅【唐伯虎】,仇英), 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 清朝时期:四僧(弘仁【冷】,髡残【幽】,八大山人 山水画始于魏晋南北朝(220-581年),真正发展于隋唐。 随着汉末腐朽的经学束缚被冲破,玄学思潮兴起,玄学之士标榜隐逸,江南的秀丽山水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记录了作画的完整构思,文中写道:“山有面,则背向有影,可令庆云西而吐于东方,清天中,凡天及水色,尽用空青,竟素上下以映日。西去山,别详其远近……”;刘宋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则表明了他对山水画的理解;同时的王微的《叙画》记录了他的看法。在晋之前汉魏时期的绘画中,也有不少具山水画的因素者,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吴王赵夫人”条下有“孙权尝叹魏蜀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形……”等等的论述,但那时画的山水只是军事上实用的地

图之类。所以真正的山水画,乃正式萌芽于晋,由晋朝而兴起的山水画,刘宋而成。(https://www.360docs.net/doc/c315502882.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5502882.html,) 早期的山水画,存世不多,尽管在敦煌壁画等处也可看到一些山水画,但它不能代表当时的山水画的全貌,这在《历代名画记》所记皆可证明(《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中的山水画多唐人手笔)。所以我们在早期山水画中看到的一般是“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哄带其地,列殖之状,则若伸臂布指。”(https://www.360docs.net/doc/c315502882.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5502882.html,) 但是,专门从事绘画的士大夫们,都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一部分山水画还是具有很高水准的。从顾恺之的山水画构图稿的文字记录来看,当时的山水画是有一定深度的,前后、左右、上下皆有安排,树石、道路、泉流,决不会“若钿饰犀栉”。这从汉画像石中也可得到证实。但是当时的山水画,不论出自民间的还是出自士大夫的,也不论水平高低,皆有个共同特点:颜色是青绿艳丽的,而且是涂满绢素或墙壁的,画中皆有复杂的禽兽,至隋逐渐减少,唐初已基本不存在了。(https://www.360docs.net/doc/c315502882.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5502882.html,) 山水画的产生和上层人物、知识分子参与有关,魏晋时期就有许多知识分子从事绘画。山水不久便成为他们绘画的主要题材,由于士大夫们加入绘画后,便分成士体和匠体,《历代名画记》记谢赫评刘

中国美术史各朝代发展新特点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有什么新特点? 1、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2、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的充分肯定。 3、山水逐渐从人物背景中分化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而兴起。 4、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专业画家在历史上也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 5、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绘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1、汉末以来的巨大变动,也引起了社会思想的变化。在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局部受到强烈冲击,独尊儒术的局面有所改变,各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思想界呈现出自战国以来又一次自由活跃的局面,也是美学思潮的一个大解放。 2、这是一个大动乱、大灾难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时代。中国美术在这一时期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3、人物画在集成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专业画家在画史上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山水画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和绘画理论着作。 魏晋时期在审美风尚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宣扬儒家思想的三皇五帝、忠孝节义、祥瑞之类的体裁仍占据重要地位。世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在这一时期也不少。体现新思潮,反映老庄思想与清谈玄学的和佛教思想的绘画也开始出现。 试谈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1、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画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 2、江南秀丽的山水,激发了艺术家山水画创作的热情。 3、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的起源和发展 简介: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被誉为“姊妹艺术”。通过分析从殷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的五个典型的阶段两者的兴衰的历史和相互作用,总结出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共通之处以及前者对后者 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山水画发展 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着亲近自然、追逐山水的欲望。“高山流水,小桥人家”是古代人们所追逐的,便出现的山水诗;古人描绘山水,便出现了山水画;古人创造山水,便出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两者的创作一脉相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 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 1.起源(石器时代、殷、周、秦汉)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特有的画种之一,说到中国山水画起源得先从中国绘画说起。早在旧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出现使得绘画在陶器的装饰上得以表现;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装饰图案代表新石器时代绘画的最高水平;原始岩画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遗存,原始岩画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和本性,反映了原始先民的朴素理想、信仰和生活;而到了秦汉,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宫殿壁画的大量涌现,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这时虽未出现山水画,但出现了表现山水的图画,如东汉时期的山系平陆早园汉墓壁画《山水图》。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型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在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囿台主要是满足上层社会阶级,他们用囿台狩猎、游玩、观察天象和气候以及祭祀。而在秦汉园林则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离宫别馆与山水环境结合,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阿房宫”,它首先在苑囿中建立朝宫,实现了皇家园林里的游赏、居住、朝政等活动的兼容,促使了具有宫苑式的“园”的形成。中国园林从汉起称“苑”。其中以上林苑最为著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同时在汉文帝时期还出现了私家园林,《西京杂记》就记述了这个时期茂陵富人袁广汉所筑私园情况:“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绵数里。”以山水为建筑要素亦在私家园林中建设。 综上所述,中国绘画起源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原始画和原始囿台都是先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而秦汉时期的统一促进了园林和中国绘画的发展,山水宫苑的出现也说明园林已经有意识的与自然山水结合,私家园林的出现说明当时园林 已开始普及。 2.发展 2.1转折(魏晋南北朝)

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史

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史 据史书记载,中国最早的水墨画产生于东晋(公元317——420年)时期。戴逵的《吴中溪山邑居图》、顾恺之的《雪霁堂五老峰图》是最早出现的水墨画。 顾、戴之后,水墨画进一步发展,并且出现了专门评论水墨画的论著。可见,水墨画在当时已经比较流行。其中宗炳和梁元帝为有名的水墨画评论家。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水墨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画家,如吴道子、李思训父子、王维等人。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他的水墨画一改前人细巧之积习,行笔纵放,如雷电交作,很有气势。李思训善画着色山水,他的儿子李昭道也是有名的水墨画家,师其父而有自己的风格,后世称他们父子的水墨画为大小李将军山水。王维襟怀高旷,迥超尘俗,首创渲淡画法。以水墨皴染之法而作破墨山水,以清淡闲逸为归。水墨画发展到唐代,出现了水墨画的南北两个画派。吴道子、李思训为北宗之祖,王维则为南宗之祖。 五代时期(公元前907——960年),水墨画进一步发展创新。这个时期有名的水墨画家有荆浩、关同、徐熙和黄筌。荆浩尤妙山水,善为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笔墨横溢。关同初师荆浩,刻苦钻研画道,中年之后,又学习王维的画法,自成一家。他喜作秋山寒林与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渔市山驿。他的画讲究用笔,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徐熙善画花果、草虫。他的画“落墨以写其枝叶蕊萼,然后傅色,故骨气风神为古今绝笔。”黄筌善画禽鸟、山水,成一家之法。他画的花鸟,先以墨笔勾勒后傅以彩色,浓丽精工,称为双勾体。从徐、黄两个人的画来看,徐熙代表南宗,黄筌代表北宗。民俗节庆网 宋代(公元960——1279年)水墨画家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李成、范宽、董源、巨然四人。李成初师关同,后来也自成一家。后人评论他的画时说:“其画精通造化,扫千里于咫尺之间。山林泽薮平远寒林写于笔下,其妙入神,古今一人。”范宽、董源、巨然的画都有“不装巧趣,皆得天真”的特点。 元代(公元1271——1368年)水墨画家主要有黄公望、王蒙、吴镇和倪瓒四大家。黄公望则推为元季之冠,他师学董源、巨然,后来自成一家。他初居富春(今浙江富阳),领略江山自然之美。他总是随身带着纸笔,凡遇到美丽的景色就当场写生。后来移居虞山,使他有机会观赏虞山一年四季乃至每天早晚不同时间中虞山风光的变化。由于他师法自然,因此他的水墨画风光秀丽,变化万千。 明代(公元1368——1644年)水墨画分浙派、吴派和院派。浙派代表画家为戴进、蓝瑛,院派则以仇英、唐寅最有名气,吴派的画家主要有沈周、文征明等人。在浙派画家中,戴进当推第一,他的山水、道释、人物、花鸟、翎毛、走兽无所不工。沈周、文征明、董其昌、陈继儒被誉为吴门四大水墨画家。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水墨画家以四王为最著名。他们是王时敏、王原祁、王鉴和王荤。另外,佛门画家道济和八大山人也在水墨画坛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八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八 351 《杂画册》 明陈洪绶绢本设色共八开每开纵30.2厘米横25.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一图册作山水、人物、花卉,画法工整,趣味古拙。其八开分别是:1.山图2.黄河巨津3.湖山深远山水4.远浦归帆5.石泉云树6.罗汉7.夔龙补衮图8.玉堂柱石。此选二幅作品,一幅是设色泉石云树。画面上云树如带,意境迷离,用笔工整,设色典雅,富有装饰感。另一作品,设色溪水山涧石桥,二人坐桥上对语。意境清新自然,古意森森。山石皴染结合,树木用横笔层层点出,墨色湿润。 352 《闭户著书图》 明沈颢纸本设色纵96.2厘米横40.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颢(公元1586—1661),明代画家。一作灏,字朗倩,号石天,江苏苏州人。性格豪放,博雅多闻。沈颢书法真、行、篆、隶无所不能。更精绘画,深研画理。“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是他的创见。他临习诸家,位置严整,小景淡远清旷,画风近于沈周。晚年笔意挺秀,点染清妍。写画山

水,笔墨秀雅,立壑奇突。名重一时。 353 《山水图》 明李永昌纸本设色纵125.7厘米横58.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永昌(生卒年不详),字周生,安徽修宁人(有认为是安徽欷县人)。善书法,画风学董其昌。工山水,仿元人笔意,画风清秀圆润,清逸疏简,为汪之瑞师,开新安派之先声。主要活动于万历、崇祯年间。《山水图》是最能体现其风格的代表作。 354 《江山卧游图》 清程正揆纸本设色纵26厘米横3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程正揆(公元1604—1676),字端伯,号鞠陵、青溪道人,湖北孝感人。髡残与程正揆交谊深厚,曾在他的画上题道:“书家之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银钩虿尾,同是一笔,与画家皴法同一关纽。观者雷同赏之,是安知老斫轮有不传之妙耶?”此幅《江山卧游图》近似沈周的笔墨粗健,画家以一条崎岖的山径为脉络,自山庄屋宇间蜿蜒伸出,一路上清泉淙淙,碧潭如镜,瀑布飞泻,林木葱茏,景色旖旎。

中国国画的发展史

中国国画的发展史 发布: 2013-06-18 | 来源: 本站原创| 编辑: 吉祥草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春秋战国最为著名的有《御龙图》帛画。它是在丝织品上绘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很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历代画家们创作出了名垂千古的传世名画。 明代绘画流派纷呈,各领风骚。明初君主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为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和生产力的恢复发展提供了保证,至明嘉靖、万历年间,经济文化趋于繁荣昌盛,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封建社会的高峰。传统的科学技术成果逐步得以总结,并蕴含着走向近代的因素;思想文化领域灿烂繁盛,并产生新的变化。 明代画坛沿着元代已呈现的变化继续演变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绘成洪流,并形成诸多流派;山水、花鸟题材流行,人物画衰微;水墨技法不断创新,进一步丰富了笔墨表现能力;创作宗旨更强调抒写主观情趣,追求笔情墨韵。明代绘画前期,有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宫廷“院体”绘画;由戴进、吴伟创立的“浙派”绘画。代表画家有:刘俊、倪端、商喜、谢环、李在、边景昭、吕纪、林良、戴进、吴伟、张路。明代绘画中期,苏州崛起“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形成声势煊赫的“吴门画派”,弘扬文人画传统,唐寅、仇英兼取“院体”、文人画之长,形成新的面貌。代表画家有:周臣、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文嘉。明代绘画后期,山水画成为主流,文人写意花鸟画也迅猛发展,画坛尊吴门画派为首。代表画家有:张宏、徐渭、陈淳、篮瑛、项圣谟、吴彬、丁云鹏、陈洪绶、崔子忠、曾鲸。 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 19世纪以后,在政治、经济,特别是商业、文化发达的上海、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汇聚了一大批画家,即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画家群,如任颐、虚谷、吴昌硕、黄宾虹、刘海粟、朱屺瞻、傅抱石、钱松喦、陆俨少等人;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画家群,如徐悲鸿、齐白石、陈师曾、金城、陈半丁、王雪涛、李苦禅、蒋兆和等;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画家群,如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何香凝、赵少昂、关山月、黄君璧等人。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更迭,上述地区的画家亦有流动,如抗日战争时许多画家来到西南地区,1949年后又有许多画家如张大千、黄君璧、赵少昂等人移居国外和港台地区。今全国大多数省市成立了画院,在3个中心之外,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中心,画家队伍空前扩大。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方美术的大量引入和反封建斗争的深入,改革中国画成为新的时代潮流。以留学日本、欧美的高剑父、高奇峰、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人为代表,倡导将西方美术的写实及近代西方美术的创作观念与传统的中国画像融合,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中国画的新路子,使传统的中国画焕发了新的生机。其中高剑父、高奇峰等岭南画派画家,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将日本画法与传统的撞水、撞粉法和没骨法相糅合,创造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