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的实验题-有答案

杠杆的实验题-有答案
杠杆的实验题-有答案

1.在学习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三个要素后,某小组同学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他们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以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保持阻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不变,在杠杆的另一侧用力(视为动力)将杠杆拉到水平位置平衡。他们或改变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或改变动力与杠杆的夹角(即动力的方向,已知θ<90°)。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的大小如图4中测力计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和测量结果,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图4中(a )和(b )的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在阻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杠杆平衡时,当动力的方向相同时,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越大,动力越小;

②分析比较图4中(a )和(c )的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在阻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杠杆平衡时,当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相同时,动力与杠杆的夹角越小,动力越大。

2.小华研究可绕支点转动的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的大小与方向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如图6所示,“动力的方向”用拉力F 1与水平位置之间的夹角θ表示(已知

θ1>θ2>θ3)。请仔细观察图6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

①小华认为图6(A)和(B)实验现象与研究的目标不符,其原因是: 。 ②分析比较图6(A)和(C)和(D)中动力F 1的大小与动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当阻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时,且 。

(C)

(A)

(B)

(D)

(a ) (b ) (c )

图4

图6

3.某小组同学研究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8(a )所示,再分别用已调平衡的直杠杆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8(b )、(c )、(d )所示。请仔细观察图8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比较图8(a )与(b )[或(a )与(c ),或(a )与(d )]两图可得: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②比较图8(b )与(c )与(d )三图可得: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缓慢提起相同重物,当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4.某小组同学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时,所用的器材有带有刻度的杠杆、若干个相同的钩码、

弹簧测力计等,O 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P 点上挂三个相同的钩码,先后四次用弹簧测力计在Q 位置沿不同方向向下拉提起重物,如图10A 、B 、C 、D 所示,每次都能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若以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 1,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为阻力F 2,“动力的方向”用QR 连线跟测力计拉力方向的夹角θ表示,且0°<θ≤90°。请仔细观察图10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结论。

(1)分析比较图10(A )或(B

)或(C )或(D )的操作和测量结果,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对杠杆转动效果相反。

(2)分析比较图10(A )和(B )和(C )和(D )的动力F 1与动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a ) (b ) (c ) (d )

图8

图10

5.某同学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他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三个钩码。然后在杠杆上挂三个相同的钩码,且保持位置不变,他三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杠杆使杠杆水平静止,研究过程如图8所示,请仔细观察图8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图(a )、(b )[或(a )、(c )或(a )、(d )],可知:当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力。 (2)比较图中(b )、(c )、(d )可知:在杠杆的阻力和阻力臂相同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

6. 某小组同学研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他们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上,用弹簧秤、钩码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过程如图6所示(弹簧秤对杠杆的力为动力、钩码对杠杆的力为阻力,钩码均相同且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实验情况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

图6

(1)由a 、b 两图中动力与动力臂大小间的关系可知:在杠杆平衡时,当阻力与阻力臂不变时,

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2)根据四个图中杠杆的平衡与动力、阻力对杠杆转动效果的关系可知:动力与阻力的转动效果相反,杠杆能平衡;动力与阻力的转动效果相同,杠杆不能平衡。 7.某同学在做实验时,用弹簧秤拉住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发现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会影响到弹簧秤示数(动力的大小),该同学想了解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是如何影响动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重是相同的,测量结果是F3<F1<F4<F2.

(1)比较图(a )与(b )或[(c )与(d )]两图可知:当阻力臂与阻力的大小一定时,使

杠杆水平平衡,则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

(2)比较图(a )与(c )或[(b )与(d )]两图可知:当阻力,动力臂的大小相同时,使

杠杆水平平衡,则阻力臂越大,动力越大.

8.在只学习了支点、动力、阻力概念的情况下,联系玩跷跷板的游戏,甲、乙两小组继续研究动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他们将一个玩具“海宝”固定在杠杆一端的B 点作为阻力,且保持阻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不变,在杠杆的另一端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测力计测出动力的大小。实验中,甲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在竖直方向、只改变动力作用点的

(a )

(b )

(c ) (d )

图8

位置,分别如图13(a )中的F 1、F 2、F 3所示;乙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改变动力的方向(“动力的方向”用OA 连线跟动力方向的夹角θ表示,且0°<θ≤90°),分别如图13(b )中的F 4、F 5、F 6所示;表一、表二是两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1)分析比较表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可知: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在动力方向不变(θ=90°)的情况下,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S 越大,动力越小。

(2)分析比较表二中第三列与第四列的实验数据可知: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在动力作用点不变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分析图13(b )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发现,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当动力作用点不变,动力的方向改变以后,动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与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当动力的方向相同时,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越大,动力越小; (2)当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相同时,动力与杠杆的夹角越小,动力越大。

2、(1)两实验中,力与杠杆的夹角相等;(或 两实验中,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等)。 (2)动力作用点不变,动力与杠杆的夹角越小,动力越大。

O A

O A 1 A 2 A 3

3.①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②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缓慢提起相同重物,当阻力、

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4.(1)当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作用在支点异侧时,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或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对杠杆转动效果相反)

(2)当杠杆平衡时,阻力、阻力臂相同,动力随着“动力的方向”即QR连线跟测力计拉力方向的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

5. ⑴当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力。

⑵在杠杆的阻力和阻力臂相同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

6、(1)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2)动力与阻力的转动效果相反,杠杆能平衡;动力与阻力的转动效果相同,杠杆不能平衡。

7. 当阻力臂与阻力的大小一定时,使杠杆水平平衡,则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

当阻力,动力臂的大小相同时,使杠杆水平平衡,则阻力臂越大,动力越大.

8.(1)第二列与第四列(2)改变动力的方向,θ越大,动力越小。

(3)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该距离越大,动力越小。

(4)动力的大小、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完整版)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题练习题:杠杆实验

杠杆实验 1.(2019威海,24)小明利用杠杆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下沉,若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悬挂2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需在B点悬挂个钩码;之后在A、B两点再各增加1个钩码,杠杆将(选填“不动”、“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 (2)如图乙所示,小明在A、C两点分别悬挂等重的载物盘,制作了一个天平,左盘盛放物体,右盘加减砝码,此天平是利用了哪一类杠杆制作面成的?。 (3)小明正确使用自制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 ①假如支点O因某种原因向右偏移,则测量值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假如砝码因生锈等原因质量增大,则测量值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019潍坊,22)李华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巧妙地测出一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A.取一根筷子,用细线将其悬挂,调节悬挂位置,直至筷子水平平衡,悬挂位置记为O点,如图甲所示;B.将矿泉水瓶剪成烧杯形状,倾斜固定放置,在瓶中装水至溢水口处,用细线系紧石块,将石块缓慢浸入水中,溢出的水全部装入轻质塑料袋中,如图乙所示; C.取出石块,擦干水分;将装水的塑料袋和石块分别挂于筷子上O点两侧,移动悬挂位置使筷子仍水平平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O点到两悬挂点的距离l1和l2,如图丙所示。 (1)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石块密度ρ石=_____(用字母ρ水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采用上述实验方法,筷子粗细不均匀对实验结果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 (3)图乙所示步骤中,若瓶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实验结果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2019重庆B卷,5)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弹弹簧测力计从位置A逆时针转到位置B,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用相同的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提起重为G1和G2的两个物体,不计摩擦与绳重,比较它们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G1=G2,则F1<F2,甲的机械效率高 B.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高C.若G1<G2,则F1<F2,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 D.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于滑轮组相同,并且不计摩擦则额外功相等,若G1=G2,则有用功也相同,所以机械效率相等,故A错误; B. 甲图n=3,F1=G1,乙图n=2,F2=G2,若G1=G2,则F1

初中物理:杠杆计算题

初中物理:杠杆计算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1.长lm的杠杆水平放置,支点在距左端0.8m处,现在左端挂20N重的物体,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的最右端挂的重物是多重。 2.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钩距离是4cm,秤砣质量250g.用来称质量是2kg的物体,秤砣应离提纽多远,秤杆才平衡若秤杆长60cm,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多少kg的物体 3.如图是一台手动小水泵的示意图。当竖直向下作用在手柄OB的力F1为40牛顿时,水泵提起一定量的水,手柄长OB=50厘米,这时它与水平面夹角为300,阻力臂 长OC=14厘米。求: (1)动力臂L1; (2)这时提起水的重量G。 为轻质杠杆,OA=60cm,AB=20cm。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所受重力 为60N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在A点加一个多大 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5.如图是建筑工地搬运泥土的独轮车,车身和泥土的总重力G= 1200牛。要在A点用最小的力抬起独轮车,此力的方向应是、大 小为多少牛 6.质杠杆的支点为O,力臂OA=,OB=.在A端挂一体积为10- 3m3的物体,B端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10N的拉力,杠杆恰能在水平位 置平衡。 求:①物体所受重力; ②物体的密度(g=10N/kg)。 7.身高几乎相同的兄弟二人,用长米的扁担抬一桶水,水桶挂在距哥哥 肩米处的扁担上,桶和水共重300牛,问兄弟二人肩上各负担多大的力( 不计扁担重). 8.一根长的粗细不均匀的木料,一端放在地面上,抬起它的粗端要用680 N的力;若粗端放在地上,抬起它的另一端时需要用420N的力,求: (1)木料重多少? (2)木料重心的位置. 是一个均匀钢管,每米长所受重力为30N;O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为150㎏,挂在B处, OB=lm;拉力F作用在A点,竖直向上。 (1)为维持平衡,钢管OA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 (2)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

深度学习之初中物理杠杆与滑轮练习题

杠杆与滑轮 一、基础知识 1.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___叫杠杆,杠杆可以是直也可以是曲的。’(2)杠杆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____,可以在棒的一端,也可以在棒上其他位置,用字母__表示。 ②动力和阻力:______叫做动力,而_________的力叫做阻力,动力用字母___表示,阻力用__表示。 ③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用__、__表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___的距离。 (3)分类: 省力杠杆:L1_L2F1_F2 如__;费力杠杆:L1_L2F1_F2如__;等臂杠杆:L1_L2F1_F2如__。 (4)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指的是杠杆处于__或____运动状态。②条件:__×__=__×__即:__=__。 2.滑轮 (1)分类:定滑轮的实质是___杠杆,优点是_______; 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的杠杆,优点是能省__的力,不足是______。 (2)滑轮组 ①优缺点: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优点是既能__又能改变__,不足是要_____。 ②省力规律:在不考虑绳子重及滑轮重和摩擦力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___,即F=____。 二、按要求画力臂 1﹑下图中,请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标明。 2、画出下图中杠杆示意图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三、已知力臂画力。 1·如下图,一个绕O 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 2(或F 1)的方向,以及动力F 1(或F 2)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 2(或F 1)的力臂以及动力F 1(或F 2)。 四、画最小的动力 1、如图1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 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 的示意图. . 2﹑如图所示,唐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油桶推上台阶.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3、要求用一最小的力F 使上右图中的曲形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此力F 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 4.如图所示,O 为杠杆AC 的支点,在B 处挂一小球,AO =OB =BC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画出作用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 ,并标出F 的方向 五、给滑轮组绕线 1、右图,按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在图12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3、一个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上图3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900N ,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N 的拉力。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4、用右下图C 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 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 5m 时,重物升高0.5m,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 O A B C A O △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力和机械 杠杆(1) 杠杆的概念杠杆种类的识别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一、填空题 1.一根硬棒,在_________________下能绕着____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支点是______;动力是______;阻力是_________________;阻力臂是_______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工具属于杠杆的有_____、_____、_____等.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如果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____ 倍. 3.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 N,动力臂是40 cm,阻力臂是10 cm,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_. 4.在下列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 省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 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①撬棒②天平③筷子④铡刀⑤脚踏刹车⑥镊子⑦起子⑧钓鱼杆 5.一条扁担长1.5 m,前端挂200 N重的货物,后端挂300 N重的货物,肩膀应离扁担的前端_____ m才能使其刚好平衡. 6.如图12—6所示,用一个小小的弹簧秤,竟然称出了大象的重,他用了一根10 m长的槽钢,当槽钢呈水平平衡时,弹簧秤和大象到悬挂点的距离分别是9.54 m和0.06 m,若弹簧秤指示着20 kg的重量,则大象和铁笼共重约_____t.

二、选择题 7.在图12-7中,杠杆有可能平衡的是 A.甲图的杠杆 B.乙图的杠杆 C.丙图的杠杆 D.丁图的杠杆 8.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 A.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 D.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 9.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 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 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 10.如图12—8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点上的力分 别为F1、F2、F3,其中最小的力是 A.沿竖直方向的力F1最小 B.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F2最小 C.沿水平方向的力F3最小 D.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 11.如图12—9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支起,两端各挂 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 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 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 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 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12.如图12—10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 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 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图12—7 图12—8 图12—9 图12—10

八年级物理杠杆实验题

4.2实验:探究杆杠平衡的条件 1、杠杆的平衡:指杠杆处于 或 状态。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公式可表示为 。 3、如图10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若实验 时在杠杆的左端悬挂一个物体,右端用弹簧秤拉着,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保持平衡,今握着弹簧秤缓慢地由位置1移动到位置2(杠杆 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秤的示数( ) A .不断增大 B .先增大,后减小 C .不断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13、图11是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小华同学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测量力臂,她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写出一条即可); (2)下表是小华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由此她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你认为她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14、根据“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12所示。某同学欲通过调节杠杆左端的螺母,使杠杆平衡于水平位置,则调节时应使左端的螺母向________移动。 (2)实验时,要使杠杆平衡于水平位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实验小组的同学采用两边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完成表格 (4)有一位同学用这个杠杆按照图13那样做实验。调整左边钩码的个数和悬挂位置,使杠杆平衡,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 1,钩码重力F 2,以及由支点到这两个力的作用点的距离OA 、OB 。他 图11 图10

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的平衡条件数学式中,发现F 1·OA 和F 2·OB 两者并不相等。请帮助这位同学分析问题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一根细棉线把一段直铁丝吊起来,让铁丝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将棉线右边的铁丝对折一下,铁丝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 (1)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2)你猜想此现象的依据是 。 16、小丽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1)塑料直尺放在圆柱形水杯上,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4甲所示。则支点O 与直尺的_____________一定在同一竖直线上。 (2)往直尺两端放不同数量的相同硬币,并调节硬币位置,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4乙所示。①若将左、右两侧各取下一枚硬币,则直尺___________端将下沉。②小明测出乙图中的l 1、l 2作为力臂的大小,是否正确?为什么? 17、某同学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他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三个钩码。然后在杠杆上挂三个相同的钩码,且保持位置不变,他三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杠杆使其水平静止,研究过程如图15所示,请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图中(a)、(b) 〔或(a )、(c )或(a )、(d )〕,可知: ; (2)比较图中(b)、(c )、(d )可知: 。 18、小钱同学用直尺AB 制作杆秤。在零刻度线处用细线悬挂一个“秤盘”,在3厘米刻度线处钻孔C穿一根细线当“提纽”。秤砣重0.5牛。未挂秤砣提起提纽时如图16 所示。他将重 图14 图15 图12 图13

杠杆和滑轮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 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初三物理单元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 .开瓶盖起子 B .道钉撬 C .筷子 D .钢丝钳 2、学校升国旗的旗杆上有一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会上升,对于该滑轮,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施力方向 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施力方向 3、如图2所示,在扶正被风吹倒的树木时,下列措施最合适的是( ) A.绳直接系在A 点 B.绳直接系在B 点 C.在A 点垫上橡皮,再系上绳 D.在B 垫上橡皮,再系上绳 4、如图3所示,林雨将两只鸡蛋举高2米,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 1 J B. 0.1J C.2 J D. 0.2 J 5、某同学用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质量不等的重物在相等时间内匀速提升相 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两次拉升重物过程中( ) A .做的额外功相等 B .做功的功率相等 C .做的总功相等 D .机械效率相等 6、关于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越大,功率越大 B .距离越长,功率越大 C .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 .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7.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绳子自由端被拉下2m 时,物体升高了0.5m ,被提升物体的质量是20kg 。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阻力,则拉绳子的力应为 ( ) A .40N B .50N C .100N D .5N 8、在相同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使较重的A 物体沿光滑的平面移动,较轻的B 物体沿粗糙的平面移动,若移动相同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推力对人物体做的功多 B .推力对B 物体做的功多 C .推力对A 物体和B 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推力对它们 做功多少的关系 9、关于机械效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 .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越少 C .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00% D .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10、如图4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及 摩擦,则( ) A .W1=W2 η1=η2 B .W1=W2 η1<η2 C .W1η2 D .W1>W2 η1<η2 1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图5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 图图2 图4 图3

初中物理杠杆画图题练习(含答案)

作图题 1.请标明图中杠杆的支点: 2.用图所示的杠杆提起重物.O是杠杆的支点,在A 点用力,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G表示. 3.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4.如图中均匀直棒OA可绕O点转动,请分别画出水平拉力F和重力G的力臂. 5.如图为用起子开汽水瓶盖的时候,杆的支点O位置,及手作用在起子上力的力臂.请在图中表示. 6.试在图上画出F1和F2的力臂 7.在右图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并用字母G 表示. 8.下图中的铡刀属于杠杆,试画出它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9.画出并标明图中F、G对支点O的力臂. 10.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11.画出图中F1和F2的力臂G1和G2. 12.画出图中杠杆所受各力对于点O的力臂(不计杠杆所受的重力) 13.图中杠杆所受的重力G和拉力F的力臂. 14.试在图中画出汽车刹车踏板上动力F1的力臂G1 和阻力F2的力臂G2.

15.画出图中,加在杠杆上的动力F的力臂. 16.如图所示,试画出杠杆OA所受力的力臂(OA杆的质量忽略不计) 17.图中,均匀直棒AB可绕A点转动,在B端加一竖直向上的40牛顿的力F,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试作出该棒所受重力的图示及重力的力臂. 18.画出图中力F1和F2的力臂,并用G1和G2分 别标明. 19.画出图中杠杆所受各力对于支点O的力臂(不计杠杆所受重力) 20.在图所示的各杠杆中,O是支点,试分别画出F1,F2的力臂G1,G2. 21.下列所示的杠杆中,O是支点,在图上画出F1、F2的力臂,并且用G1、G2表示它 们. 22.画出下列各力的力臂(如图) 23.画出下列各力的力臂(如图) 24.如图中的点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1和F2的力臂,并用字母G1和G2标明. 25.画出图中F1和F2的力臂.

杠杆原理及习题

一、杠杆平衡条件 1.一人挑担子,扁担AB 长1.6米。在A 端挂重物400牛,B 端挂重物600牛, 则人肩在离A 端____米处担子才能平衡。若使两边重物各减少100牛,人肩应向____端(选填“A ”、“B ”)移动才有可能保持平衡。 2.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在200牛和300牛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减少50牛,则杠杆 ( )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然平衡 D .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 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 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 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 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 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4、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100 N ,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5∶1,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N. 5、如图2所示,O 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右端B 点挂一重物。MN 是以A 为圆心的弧形导轨,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 点,另一端E 可以在弧形导轨上自由滑动。当绳的E 端从导轨的一端N 点向另一端M 点滑动的过程中,杠杆始终水平,绳AE 对杠杆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变小 B .先变大,后变小 C .一直变大 D .先变小,后变大 6.如图7所示,杠杆的质量不计,在杆的a 点挂上重物,在O 点右侧b 点处挂上钩码。重物的质量及a 点到O 点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 点挂钩码的个数(各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 点到O 点距离的关系图象图8中的是( ) 7、如图9所示的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O 为支点,物体A 是边长为0.1m 的正立方体。当杠杆 右侧挂一个物体B 时,杠杆平衡,此时物体A 对水平 桌面的压强为300P a ;若物体B 向右移动1 小格,物图2 A B O M N E A C B b 点挂钩码的个数 D 图8 图7

初中物理杠杆和滑轮基础练习题

初中物理杠杆和滑轮基础练习题 一、是非题 1.旗杆顶上装有滑轮,升旗时可以省力。()2.滑轮是变形的杠杆,所以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4.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只能省一半力。()5.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二、填充题 1.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____ 力,但可以改变____ 。 2.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 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 米。 3.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F 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 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 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 牛。 4.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牛。

三、选择题 1.图13—13中,A、B、C三种情况的重物和接触面相同,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2.图13—14中所示的需要施加的哪个力最小:[] A.滑轮组(1) B.滑轮组(2) C.滑轮组(3) D.滑轮组(4)

3.使用图4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 ] A.F 1最大B.F 2 最大 C.F 3 最大D.一样大 4.使用滑轮组可以 [ ] A.省力又省距离 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D.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5.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 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 甲与F 乙 的大小分别为 [ ] A.40牛,20牛B.20牛,40牛 C.40牛,40牛 D.20牛,20牛 6.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 [ ] A.600牛 B.300牛 C.200牛D.100牛 四、作图题 1、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力为G的物体(滑轮重力和摩擦力不计),在图6中分别根据对绳子拉 力F的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初中物理杠杆练习题

杠杆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F的力臂是() A. OF B. OD C. OC D. OA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B.杠杆的长度总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C.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力臂 D.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3.一根重100 N的均匀直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是() A.50 N B.75 N C.25 N D.100 N 4..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增大动力臂,省力 C.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D.减小阻力臂,省力 6.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OB是直 尺全长的三分之一。当B端挂5N的重物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则 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A、2.5N B、5N C、10N D、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OA上悬挂着一重物G,O为支点,在A端用力使杠杆平 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沿杠杆OA方向用力也可以使杠杆平衡 C.沿竖直向上方向用力最小D.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 8.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 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 C、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D、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 9.某人将一根木棒的一端抬起,另上端搁在地上.在抬起的过程中(棒竖 直时除外),所用的力始终竖直向上,则用力的大小()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0.杠杆左右两端分别挂有重物是40牛和50牛.此时杠杆平衡,若使两端物 体都减少10牛.则( )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然平衡 D. 不能确定 11.一个原来水平静止的杠杆,如果再作用一个力后,杠杆仍能处于静止状态,则此力可能是( ) A. 竖直作用于动力点上 B. 竖直作用于阻力点上 C. 竖直作用在支点上 D. 作用在杠杆的任一点,但力的作用线必须与杠杆垂直 1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 AO的中点O′上放两支蜡烛,如果将三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 烧速度相同.那么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直尺AB将() A.始终保持平衡 B.不能保持平衡,A端逐渐下降 C.不能保持平衡,B端逐渐下降 D.蜡烛燃烧过程中A端逐渐上升,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恢复平衡

杠杆的实验题-有答案精编版

1.在学习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三个要素后,某小组同学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他们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以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保持阻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不变,在杠杆的另一侧用力(视为动力)将杠杆拉到水平位置平衡。他们或改变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或改变动力与杠杆的夹角(即动力的方向,已知θ<90°)。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的大小如图4中测力计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和测量结果,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4中(a )和(b )的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在阻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杠杆平衡时,当动力的方向相同时,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越大,动力越小; ②分析比较图4中(a )和(c )的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在阻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杠杆平衡时,当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相同时,动力与杠杆的夹角越小,动力越大。 2.小华研究可绕支点转动的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的大小与方向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如图6所示,“动力的方向”用拉力F 1与水平位置之间的夹角θ表示(已知θ1>θ2>θ3)。请仔细观察图6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 ①小华认为图6(A)和(B)实验现象与研究的目标不符,其原因是: 。 ②分析比较图6(A)和(C)和(D)中动力F 1的大小与动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当阻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时,且 。 (a ) (b ) (c ) 图4 θ F 1=2.8牛 θ2(C) F 1=2牛 (A) θ F 1=1.5牛 (B) θ1 (D) F 1=4牛 θ3 图6

3.某小组同学研究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8(a )所示,再分别用已调平衡的直杠杆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8(b )、(c )、(d )所示。请仔细观察图8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比较图8(a )与(b )[或(a )与(c ),或(a )与(d )]两图可得: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②比较图8(b )与(c )与(d )三图可得: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缓慢提起相同重物,当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4.某小组同学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时,所用的器材有带有刻度的杠杆、若干个相同的钩码、 弹簧测力计等,O 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P 点上挂三个相同的钩码,先后四次用弹簧测力计在Q 位置沿不同方向向下拉提起重物,如图10A 、B 、C 、D 所示,每次都能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若以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 1,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为阻力F 2,“动力的方向”用QR 连线跟测力计拉力方向的夹角θ表示,且0°<θ≤90°。请仔细观察图10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结论。 (1)分析比较图10(A )或(B )或(C )或(D )的操作和测量结果,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对杠杆转动效果相反。 (2)分析比较图10(A )和(B )和(C )和(D )的动力F 1与动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a ) (b ) (c ) (d ) 图8 图10

杠杆和滑轮 单元测试题

初三物理单元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开瓶盖起子 B.道钉撬 C.筷子 D.钢丝钳 2、学校升国旗的旗杆上有一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会上升,对于该滑轮,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施力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施力方向 3、如图所示,在扶正被风吹倒的树木时,下列措施最合适的是() A.绳直接系在A点 B.绳直接系在B点 C.在A点垫上橡皮,再系上绳 D.在B 垫上橡皮,再系上绳 4、如图所示,林雨将两只鸡蛋举高2米,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 1 J B. 0.1J C.2 J D. 0.2 J 5、某同学用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质量不等的重物在相等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两次拉升 重物过程中() A.做的额外功相等 B.做功的功率相等 C.做的总功相等 D.机械效率相等 6、关于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越大,功率越大 B.距离越长,功率越大 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7.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绳子自由端被拉下2m时,物体升高了0.5m,被提升物体的质量是20kg。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阻力,则拉绳子的力应为() A.40N B.50N C.100N D.5N 8、在相同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使较重的A物体沿光滑的平面移动,较轻的B物体沿粗糙的平面移动,若移动相同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推力对人物体做的功多 B.推力对B物体做的功多 C.推力对A物体和B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推力对它们做功多少的关系 9、关于机械效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越少 C.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00% D.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10、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 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及 摩擦,则() A.W1=W2 η1=η2 B.W1=W2 η1<η2 C.W1η2 D.W1>W2 η1<η2 1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图5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 型钢管的截面)

初中物理杠杆综合练习(含答案)

杠杆综合练习 一、作图题 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 (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 (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 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1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2中各力的力臂 图1 图2 5、图3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6、如图4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图3 图4 二、实验题 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1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___个。 (3)如图21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 向(填“左”或“右”)移动格。 (3)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 三、计算题 9、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如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OA 是个钢管,每米长受重力为30牛顿;0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为150千克,挂在B处,0B=1米;拉力F 加在A点,竖直向上.取g=1 0牛/千克.为维持平衡,钢管OA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 10、小华用一根长6米、半径7.5厘米的均匀粗木棒为爸爸设计了一架能搬运柴草的简易起重机(如图所示)。他把支架安在木棒的1/4长处,每捆柴草重1000牛,为了使木棒平衡以达到省力的目的,他又在另一端吊一块配重的石头,请你算出这块配重的石头应有多重?(木棒密度0.8103千克/米3,g取10牛顿/千克。) 11、为保证市场的公平交易,我国已有不少地区禁止在市场中使用杆秤。杆秤确实容易为不法商贩坑骗顾客提供可乘之机。请看下例。 秤砣质量为1千克,秤杆和秤盘总质量为0.5千克,定盘星到提纽的距离为2厘米,秤盘到提纽的距离为10厘米(图9)。若有人换了一个质量为0.8千克的秤驼,售出2.5千克的物品,物品的实际质量是多少? 12、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的B点,在杠杆的C点悬挂一重为20N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A长为50cm,OC长为30cm,∠OAB=30o. (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的力臂. (2)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杠杆中考试题汇编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漳州)1.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钢丝钳B镊子C钳子D 板手 (衢州)2.如图所示为一种树木扶正器。将扶正器的B端放 在地面上,通过收紧带与树根部C保持一定距离。A端固定在 树干上,利用液压装置产生一个推动树干的力,那么,在扶正 到如图位置时,树干A点() A.受到沿BA方向的推力B.受到垂直于AB方向的推力 C.所受推力的力臂为AB D.所受推力的力臂为BC (福州)3.小华用钓鱼竿钓起重为15N的鱼, 如图所示,OA=0.4m,OB=2m。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用钓鱼竿钓鱼费距离 B.钓鱼竿是个省力杠杆 C.手对鱼杆的拉力F1的大小为75N D.手对鱼杆的拉力F1的大小为3N (赤峰)4.如图是指甲刀的结构图,关于指甲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指甲刀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组成 B.指甲刀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省力杠杆和两个费力杠杆组成 C.指甲刀使用的越久,用它剪指甲就越省力 (南充)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支点为O,在已调平的杠杆 两端分别挂上一些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杠杆恰好在 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边各拿走一个钩码,杠杆将() A.仍保持平衡并静止B.不平衡,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C.不平衡,向逆时针力向转动D.仍保持平衡,但要转动 (广州)6.60kg的人站在跷跷板某一位置时,跷跷板

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由此可估测球的质量约为() A.20kg B.30kg C.60kg D.120kg 二、填空题 1.如图,秤砣的质量为100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OA=5cm,OB=25c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kg。若秤砣 有缺损时,则杆秤所示的质量值被测物的真实 质量值(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永州)2.如图所示,在用杠杆撬石头的过 程中,该杠杆属于____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 力”或“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在用力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该 人想用更小的力撬起石头,那么他的手应该向 _____________支点O(选填“远离”或“靠近”)方向移动。 (鸡西)3.在电视剧《三国》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一群士兵用力拉动一个杠杆,会将石块抛向敌方阵营。它是一个杠杆。要把石块抛出去,图中作用在A点的力沿__________方向最小(填a、b或c)。 (荆州)4.如图所示,一块均匀的厚木板长15m,重400N,对称的搁在相距 8m的A、B两个支架上。一个体重为500N的人,从A点出发向左走到离 A点m处时,木板将开始翘动。 第4题第3题 (六盘水)5.开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如图甲,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省力杠杆如图乙,若F1和F2都与杠杆垂直,且AO=6cm,BO=lcm,F1=25N,则F2=________N。(东营)6.某同学在做单臂俯卧撑运动,如图所示。他的重心在A点,所受重力为520N,他将身体撑起处于平衡状态时,地面对手的支持力为N。

2020初三物理杠杆和滑轮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如图表示人的肱二头肌收缩使前臂曲肘时的情况,图中已标出了支点的位置、桡骨及茶杯的受力方向。人的前臂是一 个____________力杠杆,这种结构给人带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__________可省一半力,图____________最费力,图____________和图____________ 用力大小 一样。 3、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 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甲图中肩受到压力 ______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施加 的动力______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4、写出下列图中各个情况时拉力的大小: (物体的重用G 表示,滑轮的重用G 1表示,绳重和摩擦不计。) 1题图2题图 甲乙3题图

5、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重物,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 48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 擦,水平拉力F为______N 。若绳子自 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则物体移动速度为。 6、某人用扁担担水,前面用大桶,桶和水共重250N,后面用小桶,桶和水共重200N,扁担长 1.8m,为了保持平衡,此人的肩应放在离桶处;若再给大桶中加50N的水,为了保持平衡,此时人的肩应向移动m才可以。 7.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所示)。 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物A 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 杠杆,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当后轮遇 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力杠杆。 8、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 线运动时,弹簧

初中物理:中考有关杠杆的计算题

1.如图所示,小华正在做俯卧撑,可以将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D为支点,A为他的重心,相关长度已在图中标明,已知他的质量m=60kg,g= l0N/kg。 (1)求小华受到的重力G; (2)求图示时刻地面对双手支持力F的力臂l1,并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此力臂; (3)求图示时刻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F。 2.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点处,在B点 施加力F 1=30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撤去F 1 , 在B点施加F 2 时,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2×103Pa.(OB=3OA,g取10N/kg) (1)画出F 2 的力臂. (2)求合金块的质量. (3)求F 2 的大小.

3.火车与公路交叉处设置人工控制的栏杆,图22是栏杆的示意图。栏杆全长AB=6m,在栏杆的左端安装配重,使栏杆和配重总体的重心位于O点。栏杆的P点安装转轴,转轴与支架C连结,使栏杆能绕P在竖直平面无摩擦转动,支架C用两块木板做成,中间空隙可以容纳栏杆。栏杆的B端搁置在支架D上,当支架D上受到压力为F D时,栏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当体重为G人的管理人员双脚站在水平地面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p1;当他用力F1竖直向下压A端,使栏杆的B端刚好离开支架,此时人双脚对地面的压强是p 。管理人员继续用力可使栏杆逆时针转动至竖直位置,并靠在支架C上。火车要通过2 时,他要在A端用力F2使栏杆由竖直位置开始离开支架C,使栏杆能顺时针转动直至栏 杆B端又搁置在支架D上。已知AP=OP=1m,PE= 3m,O点到栏杆下边缘的距离OE=0.5m, 2 p ∶p2=2∶1,栏杆与配重的总重G杆=2403N。 1 求:(1)F D(2)G人(3)F2的最小值,此时F2的方向。(计算和结果可带根号)Array 4.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质量为m,长度为L,竖直悬挂在转轴O处。在木棒最下端用一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将木棒拉动到竖直方向夹角为 θ的位置(转轴处摩擦不计)。问: (1)在答题纸上画出θ=60°时拉力F的力臂l,并计算力臂的大小。 (2)木棒的重力作用点在其长度二分之一处,随拉开角度θ的增加,拉力F将如何变 化?并推导拉力F与角度θ的关系式。

物理杠杆习题及答案()

一、作图题 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 (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 (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 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5、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块石头,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 (1)在图上标出: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 ;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 (2)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头动力F为最小时的方向。 6、?(10·宿迁)为使杠杆ON在图乙位置能保持静止,需在M点施加一个力F.画出物体A对杆的拉力的力臂和在M点对杆的最小拉力F的示意图; 7、(10·百色)图是吊车吊起重物的情景,点O是起重臂OB的支点。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力臂L 1、L2。 8、(10·茂名)(2分)如图所示,铡刀工作时的动力F1,O为支点。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和铡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 9、(10·河南)如图11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10、(10·德州)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的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12、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 13、榔头起钉子,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以及阻力和阻力臂。14、如图所示,曲杠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作用在C点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 15、如上右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 16、⑴如图所示,一把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壶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⑵如图所示的茶壶在倒茶时相当于一个杠杆,现以O为支点,在A点处提壶耳向杯中倒水,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的动力F 及其对应的力臂l。 17、图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18、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19、如图所示,请画出撬图钉时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0、轻质杠杆OA在水平位置平衡,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及阻力F2。? 21、如图所示,均匀杆可绕O转动,在力F作 用下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 中作出杆重力G示意图和力F的方向。 二、实验,探究题 22、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步骤: (1)实验中首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其作用是调节杠杆????? 位置平衡,这样做便于测量??????? .若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边旋转. (2)下面是小明的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 l2/m 1 2 0.2 1 0.1 2 1 0.08 2 0.04 这两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 的一组数据肯定是错误的.经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实际值比记录值?(选填:“大”或“小”);通过探究,应该得出的结论是:???????????? . 23、某小组同学研究杠杆平衡的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如图(a)所示,然后将它们挂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A点位置上,再用测力计在杠杆B点沿竖直方向用力使杠杆保持平衡,如图(b)所示,接着在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情况下,改变测力计的用力方向,使测力计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断增大,如图(b)、(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