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关于小学数学课程

一、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

(一)数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对象

1、数学的产生

2、数学的研究对象

(二)小学数学的学科性质

1、生活数学观

2、儿童数学观

3、现实数学观

二、小学数学学科的任务

(一)发展公民数学素养

精英数学大众数学

数学素养:一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运用数学技能的能力,能够满足个人每天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需求;二是能正确理解数学术语的信息。

(二)培养数学思维

(三)将数学运用于现实情景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阶段的教育目的。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回答小学数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二、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

(一)社会发展因素

1、生活的变化

2、社会发展对公民数学素养的要求

(二)儿童发展因素:

(三)数学科学的发展

经典数学现代数学

三、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分析(一)问题辨析

1、“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两个目标是否一样?有何区别?

现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两个目标有何区别?

(1)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2)探索的过程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二)我国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1、清末算学的目标

1903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算学,其要义在使日用之计算,与以自谋生计必需之知识,兼使精细其心思。

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

2、1920—1948年五次修改《小学算术课程标准》

3、1949——现在:九次修定小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三)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过程与方法(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一、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

(一)数学课程目标

(二)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

(三)反映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三、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

2001年颁布并开始实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数学课程内容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一)数与代数

一、数与代数领域改革的国际趋势

美国2000年的数学课程标准,英国1995年的数学课程标准,日本2000年的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中反映出数与代数领域改革的趋势:

重视数的意义的理解,注重学生数感的形成;加强口算和估算的地位;强调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倡使用计算器;消弱复杂的笔算;淡化固定的计算程序和方法;不提倡过早的建立数系的概念等。

二、数与代数的教育价值

1、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2、在数的运算、公式的推导、方程的求解、函数的研究等活动中,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索,促进学生探究和发现,有利于学生提高思维水平,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正数与负数、精确与近似、方程与求解、已知与未知等概念中蕴涵着对立统一思想,变量和函数概念中蕴涵着运动、变化的思想,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

三、《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处理的特点

(一)《标准》中加强的方面

1、加强通过实际情景使学生理解数与代数的意义

《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提出: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是数学学习的过程性目标,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经验”。让学生经历就必须有一个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通过活动体会数学、了解数学、认识数学。(1)加强通过实际情景对数的意义的认识《标准》强调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数概念产生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让学生有机会去体验、感受、认识数的意义

(2)强调对运算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标准》强调在具体情景中认识计算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计算,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计算。即面对具体情景,首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然后确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口算、笔算、计算器、计算机和估算都是可供学生选择的计算方式,都可以达到算出结果的目的。

《标准》强调通过时间充分和情景丰富的过程,建立运算的概念。

(3)强调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字母(代数式)表示的意义

(4)强调在现实情景中表述、理解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2、强调数与代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

《标准》强调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被证明是学生理解数学的一条有效途径。从数学模型的角度看待数与代数,体现了数学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也体现了用数学去刻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标准》中的数与代数模型主要有:

(1)数模型

(2)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3、强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学习数学

关于学习理论的最新研究表明:知识不是被动地从个人传输给个人,而是个体在经历各种活动时,靠做、反思、讨论、交流而建构的。《标准》强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强调探索并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5、强调数与形的结合

用图形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6、强调运用计算器等现代化技术手段

《标准》强凋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计算器等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和计算的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同时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7、强调代数推理

合情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等价转化、比例推理)

(二)《标准》中消弱的方面

1、降低计算的难度

笔算的难度与熟练程度与《大纲》相比有所降低;

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数的整除的内容与《大纲》相比有所降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2、减少了需要记忆的内容

3、对一些概念以描述性表述代替形式化表述,如,函数概念就采用描述性表述。函数是一种变量相依关系,它的直观形象就好象是一个进行内部操作的机器,比如就象y=3x 那样,输入一个值就对应输出一个值。(二)空间与图形

这一领域分为四个方面内容:图形的认识、图形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

1、加强的方面:

第一,强调内容的现实情景、生活经验、活动经验。

空间与图形较之其它的数学模型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从现实情景中抽象出数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第二,增加图形变换

第一学段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第三,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过程,强调几何直觉,培养空间观念

第四,突出“空间与图形”的文化价值

2、削弱的方面

第一、二学段,削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计算,因为这两个阶段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良机。

3、第一学段在内容上的特色和要求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直观体验,认识基本图形。

(2)强调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以及对测量过程的体验。

(3)加强对周围环境和实物的直接感知,发展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让学生体验处理数据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可能性。使学生能有意识地运用这方面的知识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可能性的刻画,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四)实践与综合运用

获得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

第一学段重点是实践活动;第二学段重点是综合运用。

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过程

一、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概述

(一)关于学习的含义

1、判断下列现象是否属于学习:

A、学生知道5×4表示4个5连加,结果是20,并获得了“四五二十的口诀”。

B、学生看到5×4就说出其结果为20。

C、训练、练习、读书

D、“学习是可以看得见的行为。”是否正确?2、学习的定义

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二)数学学习的含义

数学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三)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

1、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根据学习的深度)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仅记住书本上的语言文字符号或数学符号,而且能理解这些符号所代表的实际内容(概念、规则、原理等),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学习;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如仅仅记住了符号的组合或词句,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实质内容,这样的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2、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是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教给学生。

发现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习的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由学生独立地去发现,包括提示问题的隐蔽关系,发现结论的推导方法。(四)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

1、习得阶段

2、保持阶段

3、提取阶段

二、学习理论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及其影响

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二)认知主义的理论及其影响

基本观点: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源自于格式塔学派,主要有:

克勒的顿悟说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海德和韦纳的归因理论

第四章 关于数学学习内容的若干核心概念 一、数感

(一)什么是数感?

将数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

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

运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

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二)数感的主要表现 1、理解数的意义

将数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既是理解数的标志,也是建立数感的表现。

(2)用多种方法表达数

这既要求学生理解数的概念,也是要学生了解数的产生发展过程。

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抽象的数字符号不是表示数的惟一方式。 人们对数的认识:

实物 数字符号 (3)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 (4)学会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这既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也是数感的具体表现。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二、符号感

符号感是指感受和拥有使用符号的能力。 符号感的主要表现: (一)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潜藏着符号意识,这是基础。

数学地表示

(二)引进字母表示,是学习数学符号、学会用符号表示具体情景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一步

1、用字母表示运算法则、运算规律以及计算公式

2、用字母表示各种数量关系

3、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确切地表达出来。

(三)理解符号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第一,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和能解释代数式的意义。

第二,用关系式、表格、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四)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符号间的转换主要指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表格法、关系式法、图象法和语言表示之间的转换。

用多种形式描述和呈现数学对象是一种有效地获得对概念本身或问题背景深入理解的方法,因此多种表示方法不仅可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三、空间观念

(一)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

(1)能够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2)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进行思考。

(二)空间观念培养上的目标 第一学段:

1、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用词语描绘物体所在方向;会看简单路线图。 第二学段:

能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展开图。 四、统计观念

指由一组数据引起的思考,所推测到的可能结果、自觉地想到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的思想和意识。

(一)统计观念的主要表现

1、能认识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

2、能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

作出合理的决策。

3、能对数据的来源、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由数据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二)如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2、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

五、应用意识

1、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3、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六、推理能力

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个末知判断的思维形式叫做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

《标准》: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类、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

第五章数学教学观念

一、数学教学的本质

(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1)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2)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二)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三)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二、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体验、理解

2、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1、动手实践

2、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3、鼓励学生合作

4、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四)教学中的具体要求适当

对运算技能的要求:

对数据处理的要求:

对平面图形学习的要求: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围绕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或某一主题而建立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程序。

(二)我国小学数学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1、讲解接受教学模式

(1)操作程序

(2)优缺点

2、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操作程序

尝试教学法

3、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常见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讲解法

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能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

1、讲解的功能与表现形式

功能:

A、说明是什么或怎样做,使人明白,理解某个概念、程序或规则。

B、解释原因。

表现形式:

A、诠释性讲解

B、描述性讲解

C、说明原因性讲解

2、讲解行为的误用

A、过短的时间内呈现过多的知识。

B、讲解的时间太长。

C、讲解内容缺乏组织性、逻辑性。

D、讲解顾及学生原有知识。

3、讲解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二、演示法

1、影响演示效果的因素?

A、感官通道的利用程度

B、视觉材料的逼真程度

C、学生年龄特征

D、学生的文化背景

2、演示法的运用

三、谈话法

1、对话行为的功能:A、诱发学生参与教学

B、提供线索

C、提供练习和反馈机会

D、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

2、对话行为的维度分析

A、发问

问题的难度:

发问的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发问的次数:

问题的清晰度:

B、候答

候答时间

C、叫答

叫答方式与范围

D、理答

积极反应:

消极反应:

3、谈话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四、小组讨论法

(1)小组规模和构成

(2)小组的内聚力

(3)交流的模式

(4)小组领导方式

五、实验法

(一)学具操作要选择恰当的内容

1、建立某些起始概念

2、区别某些易混淆易错的数学知识

3、理解较难的或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知识(二)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

六、选择数学教学方法的依据

1、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

2、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3、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

4、根据教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

七、数学教学的教具与学具

(一)基本教具与学具

(二)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恰当评价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其它教学手段关系。

3、注重实效,适时、适度地引进计算机辅助教学。

4、合力开发软件,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减轻教师负担。

第七章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涵义

指教师在上课前的各种教学准备工作。二、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前期分析

方案设计

方案评价

(一)前期分析

1、学习需要分析:

为什么教?为什么学?

社会需要、学科需要、学生需要、资源条件2、内容分析

教什么?学什么?

(1)课程标准

(2)分析教材内容

①研究大纲,整体上把握教材。

1)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

2)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体系的特点

A:以认数与计算为主线

B:数和形结合编排

C: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②研究单元及本节课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要明确以下内容:

1)知道什么:原理、性质、法则、公式、规律

2)会什么:技能、技巧、分析、归纳、比较、概括

3)发展什么:智力、非智力

重点和难点的涵义

③关注邻近学科教材,建立教材之间的联系一是小学数学各册教材之间的联系

二是几门学科教材之间的联系

(3)借鉴参考资料

(二)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计划撰写

1、教学目标设计(1)教学目标的价值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

1)教学目标的层次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的价值与意义

落实课程目标

明确教学方向

便于教学评价

具有激励功能

(2)教学目标的叙写(ABCD法)

1)行为主体(audience)

正确:“学生应该……”

不正确:“教给学生……”、“教师将……”

2)行动词(behavior)

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3)行为条件(condition)

指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

A、允许或不允许使用辅助手段

B、提供信息或提示

C、时间的限制

D、完成行为的情景

4)表现程度(degree)

指学生对目标所能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教学目标设计的实践运用

1、通过操作和思考,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通过研究和交流,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统计的必要性,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2、教学内容设计

(1)划分课时和分配各课教学任务

(2)处理教材,加工教学内容

加工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的问题:

(1)教学的是“有价值的数学”?

1)有价值的数学材料须适合于学生的认知特点。

2)有价值的数学有利于课堂学习的动态,

即能使学生获得发展。

3)有价值的数学材料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生活能力。

(2)如何选择和使用学习材料

(3)如何用好“主题图”

主题图是指借以一定的主题场景为为背景来呈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画面。它是低段教材的一大特色。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具有较强故事性,容易唤起学生的认知经验,调动学生参与兴趣。

第二,使学习材料呈现既灵活,又生动,并体现一定开放性。

第三,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主题场景,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具有较强人文性和教育意义。

用好主题图,要注意:

A、学生也是学习材料的呈现者

B、学生也是数学问题的发现者

C、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体验者

3、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环节

导入的原则: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新颖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简洁性原则

导入的方法:

1)旧知识导入法

2)设疑导入法

3)故事导入法

4)操作导入法

5)计算导入法

(2)新课展开环节

1)确定教学层次。例:“分数的初步认识”2)设计教学活动

(3)练习巩固环节

(4)结尾环节

4、教学计划的撰写

(1)学期教学计划

(2)单元教学计划

(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加德纳(Howard Gadner)“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七种智力:

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数学的本质

教育数学是数学的教育形态:

数学的原始形态:繁复曲折的数学思考。书面发表的数学是数学的学术形态:

教师的责任:把数学的学术形态化为教育形态:

1 高效率地进行火热的思考,

2 揭示数学本质;

3 使学生容易接受。

数学教育中的“去数学化”倾向

“去数学化”,指数学教育只讲“教育学”“心理学”规律,忽视数学实质的揭示。

结实数学本质,才能提高效率

教育不等于认识论。

数学教学是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把握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本质,精中求简,保持核心价值

第一部分

关于数学本质的把握与呈现

数学教学成功的标志

主要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数学(数学的科学性),包括:数学本质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形成。

“数学本质”的内涵:

1。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2。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

3。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

4。数学理性精神的体验。

数学本质被两种活动所掩盖:

1。过度的形式化。“淡化形式,注重实质”。2。教条式的改革。表面热闹、缺乏效率的教学过程。

第二部分

数学文化的孕育与体现

数学文化:支撑数学的基础

数学文化的建设

数学文化≠数学史

数学文化要从数学思想和一般文化的互动中进行考察。

能动的反映论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启发式教学,师生讨论,反对满堂灌。

谁说“学生是一张白纸?” “能动的反映论”!知识是不能传授的?科学传授+主动接受是好的教育?

认识论教学论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数学本质;教育数学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数学。数学与生活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重点、难点与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 B、教材的难点就是教学的难点 C、教材的关键就是教学的关键 D、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时可以相同 2.关于教材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 B、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 C、教材分析要注意避免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 D、教材分析要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3.在教学公约数与公倍数概念时,要注重渗透的集合思想是() A、交集思想 B、并集思想 C、差集思想 D、补集思想 4.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般先教学9加几,然后再教学8加几,7加几,……,教学时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是() A、函数思想 B、集合思想 C、化归思想 D、极限思想 5.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发现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6.若把概念的同化作为接受学习,那么概念的形成就是() A、范例学习 B.接受学习 C、尝试学习 D、发现学习 7.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习的是() A、分数 B、直角三角形 C、圆 D、自然数 8.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学习的是-() A、直角三角形 B、真分数与假分数 C、正方形 D、分数 9.如果小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学习矩形的有关规则,则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新规则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 A、同化 B、顺应 C、重组 D、平衡 10.一般说来,“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指() A、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B、非常规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C、数学应用问题 D、纯数学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11.角谷静夫是日本的一位数学家,他所提出的角谷猜想是这样的: 任意给出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变成N/2);如果它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变成3N+1),然后重复上述过程。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得到自然数“1”(确切的说是进入“1→4→2→1”的循环)。这一猜想的获得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要点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味着1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 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 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大学生成为做有理想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究奉献,实干进取; 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4.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5.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有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总之,人生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6.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7.人类社会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8.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小学数学教学论

1、在一定教育阶段中,学生学习某一门课程在德、智、体等方面应该达到的程度,称为( ) (分数:2 分) A. 教育目标 B. 教学目标 C. 课程目标 D. 发展目标 标准答案是:C。 A 2、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 (分数:2 分) A. 《周髀算经》 B. 《孙子算经》 C. 《九章算术》 D. 《几何原本》 标准答案是:C。 3、狭义的教材是指( ) (分数:2 分) A. 教科书 B. 教学大纲 C. 教学参考书 D. 教学软件 标准答案是:A。 4、熟练地掌握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整数教学中哪一个循环圈的教学重点( ) (分数: 2 分) A. 20以内的数 B. 100以内的数 C. 10000以内的数 D. 多位数 标准答案是:A。 5、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名符其实地发展为综合式体系的时间是( ) (分数:2 分) A. 1963年 B. 1978年 C. 1986年 D. 1992年 标准答案是:B。 二、多选 1、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性有( ) (分数:3 分) A. 概括性 B. 批判性 C. 问题性 D. 逻辑性 标准答案是:ACD。 2、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 ) (分数:3 分) A. 比较 B. 概念 C. 判断

标准答案是:BCD。 3、图形想象和图式想象一般都要经历的几个层次是( ) (分数:3 分) A. 构想 B. 表达 C. 识别 D. 推理 标准答案是:ABCD。 4、学生理解应用题意的途径有( ) (分数:3 分) A. 演示 B. 模拟 C. 图示 D. 图解 标准答案是:ABCD。 5、在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几何教学内容删去了( ) (分数:3 分) A. 圆 B. 平行四边形 C. 棱柱 D. 棱锥 标准答案是:CD。 一、单选 1、有关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 分) A. 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学习理论; B. 认知主义者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恒久性 C. 对于知识的运用,认知主义者强调其应用的普遍性,建构主义强调其情景性 D. 对于学习,认知主义强调学生的个体经验,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本身的权威 标准答案是:C。 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 分) A.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教法 B. 教学思想是教学方法的反映 C. 讲解法是填鸭式的,发现法是启发式的 D. 一堂好的数学课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标准答案是:D。 3、关于备课、上课与说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 分) A. 备课就是编写教案,上课就是实施教案 B. 备好一堂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 C. 教案是教学前的一种设想,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加以调整 D. 说课就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阐述教学设想或在上课的基础上对实际上课情况进行阐述 标准答案是:A。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种概念的定义法是( ) (分数:2 分) A.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B.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C. 列举定义法

东师2018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秋季离线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 【答案】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 【答案】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 【答案】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1)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 (2)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 (3)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小学数学教学论

一、填空选择 1.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科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征。 3.桑代课的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把准备律和练习律看成 是效果律的从属性原则。) 4.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为三个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 取阶段。 5.数学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感知、理解、掌握三个环节。 6.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以教学内容为主体的教 学中介。 7.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 教学、班内个别教学、大班教学、小班教学)。 8.小学数学教学的一般组织形式: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教学、班内个别教 学。 9.班级授课制的变式有两种:复式教学、现场教学。 10.练习课的一般结构:复习、练习、小结、布置作业。 11.复习课的一般结构:归纳整理、重点复习、总结、布置作业。 12.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根据学习的深度划分为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根据学习的方式划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1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考查课与实践活 动课等基本类型。 14.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5.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包括数学的不同的领域,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活动。 16.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影响),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 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17.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动力就可以理解为:儿童现有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发展 水平,与数学教学的进程对他们提出的任务要求之间的矛盾。 18.布鲁纳的四条学习原理:构建原理、符号原理、比较和变式原理、关联原理。 19.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20.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重要组成 部分。 21.数学问题的结构--波利亚认为问题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已知数、未知数、条 件。 22.一般数学问题的分类--从解题方式上数学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求解题、求 证题。 23.小学数学问题的分类--传统的方式将问题分三类: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 24.数学开放题的特征:多样性、层次性、探索性。 25.常规的教学手段包括:教科书、教学大纲、简单的教具和学具。 26.评价的呈现方式包括:评分(等级)、评语和成长记录袋三种方式。 27.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任务分析、教学思路、教学反思。 28.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手段。

思修复习提纲版

2018思修复习提纲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大学生活的变化(三个变化)P2 2.如何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四个方面)P3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 1.学习理念P4-5 : 自主学习 全面学习 创新学习(以求真务实为基础) 终身学习(学习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1.成才目标P5-6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1.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P7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P7 (关系: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准则和道义基础,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二者共同作用)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性P8 2.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P8 3.法律素质的定义和意义P8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9 2.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 P10 3.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P11 第三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1.学习本门课的意义(三个方面)P13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1.学习本门课的基本方法(四个方面)P14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P17 2.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 P18 3.理想的类型(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P18 4.信念的含义P18 5.理想和信念的关系:如影随影、相互依存P19 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P20-21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大学生承担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P20 2.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百年目标P22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P23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24 2.如何树立共同理想P25-27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P28-29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间距性、曲折性P29 3.艰苦奋斗的意义P31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个人理想的定义和内容P32 2.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P32-33 ①实质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上的反映 ②社会理想规定、指引个人理想 ③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立志的要求(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P34-35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第一节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P37-38每段第一句 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什么是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39 2.中国精神的意义P40

小学数学教学论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解答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随机现象 答: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实验或实例,所得的结果不确定,在实验之前无法预测实验结果。 2.电化教学手段 答:是指利用声、光、电原理设计的教学设备,主要包括幻灯、投影、电视、电影、录音、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3.开放性问题 答:从狭义上讲,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所谓解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从更广义的角度,开放性问题意味着一个较为复杂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经历提出假设、对数学情境作出解释,计划解题的方向,创造一个新的相关的问题或进行概括等等,也就是说在该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到有关学生更多方面的信息,从而说它更具开放性。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对比《大纲》,具体分析《标准》对“数与代数”的内容有何调整? 答:“数与代数”是《标准》设计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内容中,把以往数学与计算、代数初步知识、量与计量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更新,形成新的学习内容。对于整数的

认识,《标准》提出认识和感受大数的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而《大纲》的要求是,“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标准增加了负数的认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和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大纲中没有的内容。 2.如何理解“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实施中的注意要点是什么? 答:《标准》提出的“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是指学生经历实践活动之后,初步懂得一些实践活动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些活动经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份宝贵积累,它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是指数学的应用问题,它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能为知识的综合应用创造条件。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实践活动的指导。数学的实践活动并不是“放羊式”的活动,它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中,应重点帮助 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操作步骤与操作方法,以便为他们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2)加强综合设计的指导。开展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力求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 答: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 答: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 答: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答: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2)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3)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近现代的数学教学材料有哪几类 答:随着近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学手段也在逐步发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具和学具相继出现,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标志。这些材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结合有关内容设计的教具、学具。如学习认数和四则计算的小棒、插板等,几何形体模型等。二是有结构的、适用性强的教具和学具,如奎逊耐彩棒、逻辑块、几何拼板等。三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计算机、录像等。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第一章 1.什么是数学课程?课程有哪些表现形式? 关闭提示 答案:小学数学课程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标准及其进程的总体安排。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而设计的数学教学的内容、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数学教学活动进程的总和。 数学课程的表现形式:设计好的课程要通过一定的课程文件来表现,我国的课程文件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部分。 2.新的数学课程有哪些理念? 关闭提示 答案: 1.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2.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 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4.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6.建构发展性教学评价观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怎样理解各部分目标之间的关系? 关闭提示 答案: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地又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提出要求。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无主次之分,互相联系,互相融合。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落实。要全面落实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一思修考试复习重点(2020年九月整理).doc

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明确当代的学生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①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主题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精髓 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的基础。 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的含义和特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3、理想与信念之间的关系: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是,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4、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③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5、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小学数学教学论答案

一、填空题 1、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2、数学活动水平知识技能目标包括:。 3、小学数学的基本教学方法有等。 4、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进行,即。 5、小学数学中有三种计算方式。 6、《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 7、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划分有:。 8、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基本的成分:。 9、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0、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为。 11、小学数学教学班级授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1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评价的目的、作用和时间的不同,可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分为和;按照评价的表达方式不同,可以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分为和。 13、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二、简答题 1、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有哪些? 2、简析小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心理特征。 3、简析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4、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5、浅析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及应注意的事项。 6、试分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发展特点。 7、简述小学生获得概念的两种方式。 8、简述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题 1. 试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重要性。 2. 结合实际论述促进小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评价。 3.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论述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 4. 简要论述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四、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条件、教师的特长及教学风格。 2、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3、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操作实验法、练习法、引导发现法、暗示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模拟法、探究研讨法(从中任选五个即可) 4、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实施、活动总结 5、口算、笔算、估算 6、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 7、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 8、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模型和方法 9、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论精编版

小学数学教学论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 答: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 答: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 答: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答: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2)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3)数学科学发展的

需要。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近现代的数学教学材料有哪几类? 答:随着近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学手段也在逐步发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具和学具相继出现,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标志。这些材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结合有关内容设计的教具、学具。如学习认数和四则计算的小棒、插板等,几何形体模型等。二是有结构的、适用性强的教具和学具,如奎逊耐彩棒、逻辑块、几何拼板等。三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计算机、录像等。 3.结合《标准》,谈谈数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标准》对数感的说明是“能用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理解数的意义,能运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体会较大的数和较小的数,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理解数之间的联系和相对大小关系,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运算,估计运算的结果,并能选择算法和工具进行运算。” 4.我国普遍采用的班级授课的两种变式是什么? 答:我国普遍采用的班级授课的变式有两种:一是“复式教学”,一是“现场教学”,它们在我国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占有一定地位。(1)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进行的一堂课上给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主要适合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条件较差的地区,对于普及农村和山区教育有重要意义。(2)现场教学。现场教学也是班级授课的一种变式,它对于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扩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5.简答第一学段“概率”学习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学段“概率”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初步体验有些是的发生时确定的,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一项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发生的结果,有确定的与不确定的两种情况。(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本目标的重点是

大一思修重点笔记以及考试复习要点

期末思修背诵笔记: 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理想信念的作用: #微观上: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引导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宏观上: 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4.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③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5.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答:①首先要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②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怎么样…在生活上怎么样…在工作上怎么样…*自己补充) 6.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在现实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觉得理想遥不可及,甚至有些人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出现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的看待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中,理想是在对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想是现实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条件下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7.中华民族精神的涵(民族精神的基本容16个字)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8.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24个字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小学数学教学论1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随机现象 答:在一定条件下,在个别试验或观察中呈现不确定性,但在大量重复试验或观察中其结果又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2.电化教学手段 答:电化教育手段,是运用电化媒体进行教育与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方式。主要有幻灯、投影、电影、录音、电视和电子计算机等。 3.开放性问题 答:开放性问题(open questions):是一些不能那么轻易地只用一个简单的“是”、“不是”或者其他一个简单的词或数字来回答的问题。开放性问题会请当事人对有关事情做进一步的描述,并把他们自己的注意力转向所描述过的那件事比较具体的某个方面。以“怎么样……”开始的开放性问题比那些以“为什么……”开始的开放性问题会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对比《大纲》,具体分析《标准》对“数与代数”的内容有何调整? 答:“数与代数”是《标准》设计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内容中,把以往数学与计算、代数初步知识、量与计量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更新,形成新的学习内容。对于整数的认识,《标准》提出认识和感受大数的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而《大纲》的要求是,“认识自然数 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标准增加了负数的认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和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大纲中没有的内容。 2.如何理解“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实施中的注意要点是什么? 答:《标准》提出的“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是指学生经历实践活动之后,初步懂得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考点复习试题整理[全]

荆楚理工学院 大一思修复习重点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别人的优势。(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4)培养优良学风。高度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奋、严谨、、创新”。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历史使命: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3、成才该具备哪些因素?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涵极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涵: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更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民族人名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意义: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的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4. 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人类社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确方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预见性,增强主动性,克服片面性,减少盲目性。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关于小学数学课程 一、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 (一)数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对象 1、数学的产生 2、数学的研究对象 (二)小学数学的学科性质 1、生活数学观 2、儿童数学观 3、现实数学观 二、小学数学学科的任务 (一)发展公民数学素养 精英数学大众数学 数学素养:一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运用数学技能的能力,能够满足个人每天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需求;二是能正确理解数学术语的信息。 (二)培养数学思维 (三)将数学运用于现实情景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阶段的教育目的。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回答小学数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二、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 (一)社会发展因素 1、生活的变化 2、社会发展对公民数学素养的要求 (二)儿童发展因素: (三)数学科学的发展 经典数学现代数学 三、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分析(一)问题辨析 1、“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两个目标是否一样?有何区别? 现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两个目标有何区别? (1)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2)探索的过程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二)我国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1、清末算学的目标 1903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算学,其要义在使日用之计算,与以自谋生计必需之知识,兼使精细其心思。 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 2、1920—1948年五次修改《小学算术课程标准》 3、1949——现在:九次修定小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三)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过程与方法(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一、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 (一)数学课程目标 (二)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 (三)反映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三、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 2001年颁布并开始实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数学课程内容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一)数与代数 一、数与代数领域改革的国际趋势 美国2000年的数学课程标准,英国1995年的数学课程标准,日本2000年的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中反映出数与代数领域改革的趋势: 重视数的意义的理解,注重学生数感的形成;加强口算和估算的地位;强调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倡使用计算器;消弱复杂的笔算;淡化固定的计算程序和方法;不提倡过早的建立数系的概念等。 二、数与代数的教育价值 1、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2、在数的运算、公式的推导、方程的求解、函数的研究等活动中,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索,促进学生探究和发现,有利于学生提高思维水平,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思修复习资料整理

思修复习资料整理 个人理想VS社会理想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的特征:理想具有超前性。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理想具有实践性。 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未来生活、事业的追求和向往,是个人行动的方向和目标。包括: (1)生活理想:即一个人按照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生活情趣,对未来生活方式、生活结构、生活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2)职业理想:即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工作业绩的追求。职业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道德理想: 即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和做人的标准,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要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 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社会状况的向往追求。社会理想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它最敏锐地反映着社会发展的特性及其变化趋势。 我们现在的社会理想,即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须通过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的努力才能实现。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建立,要有社会理想作指导,个人理想的实现有待于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另一方面,个人理想服从和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不排斥而是包括和反映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并只有依靠千百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社会理想不是每个人理想的简单集中,而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的根本体现,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的理想。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在我们国家,由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相同,决定了人们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社会理想。为了共同的社会理想的实现,社会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多作贡献。社会也应最大限度地提供一切可能的社会条件和保证,以满足人们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人生价值(见课本) 学风与校风 (1)概念 校风是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原则、风气和习惯。校风是学校的“社会气氛”,影响学校全局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普遍存在于全校各个部门,体现于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之中。 学风是学习的态度和风格。学风是人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学风是校风的组成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2)优良学风的基本内容 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3)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a. 校风学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一种群体心态、群体意识、价值取向。它可以促进、阻滞学校的工作。 b. 校风学风是一种文化环境,对于学生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校风具有重要的感染熏陶作用、推动推动促进作用和调节约束作用。优良的校风能够激人向上、陶冶品行;不良的校风则会消蚀精神、助长歪风。一个学校有了好的校风,就能形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感到一种鞭策和激励。 c. 校风学风也是学校形象的重要标志, 校园精神:自觉的学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敏锐的时代精神、校园精神、自觉的学术精神 在北大优良的校风中有五种精神值得发扬光大:第一、爱国为民的奉献精神。第二、科学民主的精神。第三、改革创新的精神。第四、严谨求实的精神。第五、海纳百川的团结兼容精神。 爱国为民的奉献精神、科学民主的精神、浓厚的学术空气、民主作风、改革创新的精神、严谨求实的精神 在北大学风中,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精神非常突出。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中,需要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作风。海纳百川的团结兼容精神 北大校风中的不良现象:第一、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第二、夸夸其谈、述而不作。第三、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第四、急功近利、浮躁不安。 北大的光荣传统北大的优良学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