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2002年第4期

第22卷(总146期)

现代财经

MODERNnNANCE&ECONOMlCS

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王琼1陈金贤2

(1.2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49)

摘要:本文从期权理论的角度讨论了信用风险定价问题。首先分析了信用风险的特征及定价困难,之后论述了基于期权理论的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Merton模型和KMV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信用风险;定价;方法;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07(2002)04—0014—03

Abstract:Thisarticlediscussesthecreditriskpricingfromtheviewofoptiontheory.Firstitanalyzesthefeatureofthecreditriskandthedifficultyofpricing.Thenitdiscussestheoptiontheory—basedcreditriskpricingmethodandtheMertonModeland

KMVModelwhich

aYecreatedonthem.

KeyWords:Credit

Risk;Pricing;Method;Model

一、信用风险的特点及其定价困难

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具有收益分布的可偏性、信用风险数据获取的困难性以及信用风险非系统性等特点。

1.信用风险概率分布的可偏性

企业违约的小概率事件以及贷款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称,造成了信用风险概率分布的偏离。市场价格的波动是以其期望为中心的,主要集中于相近的两侧,通常市场风险的收益分布相对来说是对称的,大致可以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述。相比之下,信用风险的分布不是对称的,而是有偏的,收益分布曲线的一端向左下倾斜,并在左侧出现肥尾现象。这种特点是由于贷款信用违约风险造成的,即银行在贷款合约期限有较大的可能性收回贷款并获得事先约定的利润,但贷款一旦违约,则会使银行面临相对较大规模的损失,这种损失要比利息收益大很多。换句话说,贷款的收益是固定和有上限的,它的损失则是变化的和没有下限的。另一方面,银行不能从企业经营业绩中获得对等的收益,贷款的预期收益不会随企业经营业绩的改善而增加,相反随着企业经营业绩的恶化,贷款的预期损失却会增加。

损失

桶胎≮/丫

.‘/

■I.

.。?./

到1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特征

2.信用悖论(creditparadox)现象

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着信用悖论现象。理论上讲,当银行管理存在信用风险时应将投资分散化、多样化,防止信用风险集中。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客户信用关系,区域行业信息优势以及银行贷款业务的规模效应,使得银行信用风险很难分散化。

3.信用风险的非系统性

信用风险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明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主要取决于与借款人相关的非系统因素,如借款人财务状况、经营能力、还款意愿等。基于资产组合理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基于组合套利原理的套利资产定价模型都只对系统风险因素定价,信用风险没有在这些资产定价模型中体现出来。

收稿日期:2002一01一12

作者简介:王琼(1970一),女,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陈金贤(1932一),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1BJL012)资助。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第22卷第4期王琼等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2002年4月15

4.信用风险数据的获取困难

由于信用资产的流动性较差,贷款等信用交易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贷款持有期长、违约事件频率少等原因,信用风险不像市场风险那样具有数据的可得性,这也导致了信用风险定价模型有效性检验的困难。正是由于信用风险具有这些特点,因而信用风险的衡量比市场风险的衡量困难得多,也成为造成信用风险的定价研究滞后于市场风险量化研究原因。

二、信用风险模型及其发展

信用风险定价的突破性进展始于1974年,莫顿(Merton)将期权定价理论运用于有风险的贷款,并将违约债务看作企业资产的或有权益,利用期权理论进行定价分析。模型基本假定某个企业在其资产价值降低到其债务价值以下时就发生违约。之后Black和Cox(1976)、Geske(1977)、IJ0ngstaff和Schwarz(1995)、DSa(1995)以及Zhou(1997)等一大批金融学家对其模型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推广,由于这些模型都是基于BSM(Black—Scholes—Merton)的股票期权定价模型,因此也称为结构化模型。

根据基于期权理论的信用风险定价思想,企业违约与否决定于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如果贷款到期时企业市场价值高于其债务(贷款),企业有动力还款;当企业市场价值小于其债务时,企业有违约的选择权,因此可将银行的贷款收益看作卖出一份借款企业资产的看跌期权。

为了易于理解,假设市场是无摩擦的,交易成本及税收为零,无红利分配,且企业只有一笔贷款,则企业的价值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贷款一旦转化为具有固定到期日T的无息债券,那么企业必须在T时偿付债券的本金F;如果公司市场价值V.低于其债务价值F,一旦在到期日T发生违约,则资产即转让给债权人。如果企业到期能够支付本金,则企业市场价值超过债券本金的部分属于资产所有者。

债务支付形式为:

『FIfVt≥F

【VtIfVt<F

则到期日T企业资产的价值为:

E(T)=Max(V。一F,0)

贷款的收益函数上部固定支付和底部的呈长尾形的风险,也与股票的看跌期权的出售者的收益函数相似。如果股票价格超过执行价协,则期权的卖方持有卖权费用;如果股票价格低于执行价,则期权的卖方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银行发放贷款的收益与卖出一份借款企业资产的看跌期权是同构的;因此违约的选择权价值如同BSM期权定价模型一样,均取决于5个相似的变量。

一份股票的看跌期权的价值=f(S,X,r,瓯,T)

一项风险贷款的违约选择权的价值=f(v,F'r,6,T)

其中s为股票的价格;X为股票的执行价格;r为短期利率;瓯为股票价值波动性;T为期权到期事件或贷款的时间限度;V为企业资产市场价值;F为债券的面值,即贷款值;d为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波动性。如果可以得到企业资产的价值和波动性,则期权定价理论可以解决信用风险的定价问题。

企业资产的价值如Bs模型中的Brown运动dVt/Vt=rdt+GdBt

Melton估值模型债务的市场价值为

E(V,F,r,d,r)=e一”[N(d2)一1N(一d】)j(1)

其中r为距贷款到期的剩余事件长度,即T—t,T为到期日,t为当前时间;l为衡量企业杠杆比率V/Fe“‘;N(d)为标准正态分布的累计概率分布函数,发生偏差超过计算出的d值的概率。

d1=_[1/2d2r—In(1)]/d再d2=d。一d以

因此信用利差为creditspread,即违约风险=风险债务利率一无风险债务利率

cs(T)=_ln[N(d2)一1N(一d。)](2)

’C

Merton模型依赖于基础资产;模型建立在BS模型基础上,并基于固定利率;模型假设违约是在贷款到期时资产市场价值低于债务的价值发生违约。Longstaff和Schwarz(1995)对其模型假设进行扩展的结果是:只要企业市场价值v低于为偿还债务价值F,债务在任一时刻当违约;

企业资产的价值服从“,/V。=r,dt+6。dW,(t),dr(t)=e(v—r(t))dt+T)dw,(t),其中w,和w,相关度为(P)。Longstaff和Schwarz扩展了Metron的假设,但没有给出信用风险价值的明确的公式。然而Merton模型中的企业资产价值和波动性是不能直接观察的,这就给模型的应用带来困难。KMV公司在莫顿模型的基础上开发EDF(expecteddefaultfrequency)模型,并可对信用风险定价。

三、KMV的信用风险定价模型及应用

KMV模型将有信用风险公司的权益视为以公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16现代财经2002年4月

司资产价值为标的的看涨期权,将违约视为公司不执行看涨期权;公司的资产价值下降愈多,违约风险越大,则卖权价值就愈高。

1.违约距离

KMV的信用风险定价模型主要分析预期违约概率EDF,EDF建立在违约距离(distancetodefault)的概念基础上。违约距离DD(distancetodefault)是企业资产的预期价值与违约点之间的标准差倍数。违约点DP(defaultpoint),即企业资产价值与公司负债价值相等时的价值,也就是当公司资产价值低于此一违约点时,公司就会被视为违约。

。。=器嚣(3)

E(v)为企业资产的预期价值,唧为企业资产波动性。KMV方法的关键是确定相对违约风险的所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含于资产的预期价值、违约点及资产的波动性变量之中。

2.资产的波动性的计算

企业资产价值、企业资产价值波动性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因此参数的估计是困难的。KMV利用企业的股权市场价值及股权的波动性来估计企业资产市值及企业资产的波动性。

要从企业股票的价值、股价的波动性、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企业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就得依据BSM模型:

E=VN(d.)一Fe“N(d2)(4)

其中E为股权的市场价值(看涨期权的价值);F为负债的账面价值(执行价格);V为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T为时间范围,到期时间;r为无风险利率;N为正态分布累计概率函数,d1、d:分别为:

ln(V/D)+(r+÷磊)T

d1=—_产d2=dl叫加

其中d,为资产价值波动性(标准差)。

对等式(3)两边求导,再求期望得到:

6:—N—(d=1)一Very(5)

u—T1、√,

(3)、(4)已知的变量为股权的市场价值(E),股权的价值波动性为以(可由历史数据估计),通过负债的面值及时间范围,可解出资产的市场价值V和波动性d,。

3.资产的预期价值和违约点的确定

KMV利用历史数据来确定资产的预期利益,将它和资产的现时资产价值结合起来即得到资产的未

来预期价值。违约点则发生在企业市场价值低于负债的面值时。KMV根据实证分析发现,违约发生最频繁的分界点在企业价值大约等于流动负债±50%的长期负债。根据已知企业未来预期价值、违约点及波动性,可由(3)求出违约距离。违约距离是标准化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也可用于不同公司之间的比较。

KMV模型将股权视为企业资产的看涨期权,可以用于任何公开招股的公司。它以股票的市场数据为基础,指标数据不仅反映了企业历史和当前的发展状况,而且反映了市场中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综合预期。它将现有的价值和违约点及历史波动性联系起来,是用现有价值对未来价值的预测,因此模型具有前瞻性(forward—looking)。预测公开交易债券收益变化的结果表明,KMV模型比标准普尔的违约预测能力更强。

然而EDF模型对企业违约的预测是基于资产收益正态分布的假设,数据信息依赖于股价信息和企业的汇集数据,因此在模型应用中受到限制,需要进一步修正。另外,KMV模型只分析单个受信企业在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着重分析自身的信用状况,对企业信用变化的相关性没有充分考虑。

信用风险是金融风险中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虽然信用风险管理还保持着传统的定性分析特性,然而,现代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因为它能够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以KMV模型为代表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的推出与应用,使信用风险管理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使难以量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目前信用风险量化管理还很薄弱,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将进入新的阶段,现代风险管理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体系在开放条件下的风险水平,信用风险量化管理将成为我国金融管理领域一个重要的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约翰?B?考埃特、爱德华?I?爱特曼.石晓军、张振霞译.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安东尼?桑德斯、刘宇飞译.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德新方法与其他范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陈忠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王丽英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作者:王琼, 陈金贤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49

刊名: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MOD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年,卷(期):2002,22(4)

被引用次数:45次

参考文献(3条)

1.约翰·B·考埃特.爱德华·I·爱特曼.石晓军.张振霞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 2001

2.安东尼·桑德斯.刘宇飞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德新方法与其他范式 2001

3.陈忠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 2001

引证文献(45条)

1.韦艳群基于KMV模型的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的研究[期刊论文]-市场论坛 2010(2)

2.申韬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模型探析[期刊论文]-金融经济(理论版) 2009(12)

3.邓恩.胡勇基于股价修正的结构化风险模型及其检验[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09(14)

4.张能福.刘琦铀基于Tompkins方法的KMV模型研究[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09(14)

5.尧慧君.何雅琨基于KMV模型的武汉中小板上市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期刊论文]-群文天地 2009(7)

6.潘施琴浅议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识别与评价[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09(11)

7.闫海峰.华雯君基于KMV模型的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期刊论文]-产业经济研究 2009(3)

8.王文胜.王珊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定价方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期刊论文]-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8(7)

9.李峰.姚兴伍改进的KMV模型在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金融经济(理论版) 2008(11)

10.赵丹.陈哲基于Matlab计算的KMV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管理现代化 2008(4)

11.王建稳.梁彦军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期刊论文]-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8(10)

12.陈晓红.张泽京.王傅强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期刊论文]-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8(1)

13.张泽京.陈晓红.王傅强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期刊论文]-财经研究 2007(11)

14.杨雪.杨万荣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改进[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7(14)

15.陈东平.孙明KMV模型的修正及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 2007(1)

16.张智梅.章仁俊KMV模型的改进及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度量[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06(18)

17.王雪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演进之比较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8.张萌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与评估方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9.柯俊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模型的构建和实证检验[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0.田成涛KMV模型在银行授信风险测度中的应用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1.周婧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及管理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2.金照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分行利率互换产品风险管理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3.李洁基于企业信用风险度量的贷款定价方法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4.李永涛.王立洪.张建华基于KMV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10(25)

25.戴志锋基于期权定价的非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6.田丽红.吴晓燕.常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模式的选择分析[期刊论文]-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7.叶庆祥.景乃权.徐凌峰基于资本市场理论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研究[期刊论文]-经济学家 2005(2)

28.吴恒煜公司信用风险的KMV模型述评[期刊论文]-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5(1)

29.蒋东明基于信用评级和违约概率的贷款定价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30.南汉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1.张卓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效运行模式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32.樊晓晖信用风险测算模型及其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3.佘云鹏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控制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4.邓宇翔中国上市公司的KMV模型违约点的推算及比较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5.赵天荣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的测度与定价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36.霍兵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风险和信用风险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37.于颖银行VaR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8.张玲.杨贞柿.陈收KMV模型在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系统工程 2004(11)

39.都红雯.杨威我国对KMV模型实证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期刊论文]-国际金融研究 2004(11)

40.张玲基于判别分析和期望违约率方法的信用风险度量及管理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41.谷留锋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基于利润操纵行为下的预测[学位论文]硕士 2004

42.程东跃我国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43.程东跃我国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44.张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模型、方法与建议[学位论文]博士 2004

45.张能福.张佳改进的KMV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预测 2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316227922.html,/Periodical_xdcj-tjcjxyxb200204004.aspx

信用风险量化的4种模型

信贷风险管理的信用评级方法 信贷风险管理是当今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银行在贷款或贷款组合的风险度量中特别注意运用信贷风险管理的工具。除了专家系统、评分系统和信用打分系统等传统方法外,新的信贷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KMV模型、JP摩根的VAR模型、RORAC模型和EVA模型。 1、KMV——以股价为基础的信用风险模型 历史上,银行在贷款决策时,曾经长时间忽视股票的市价。KMV模型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化为企业信用度的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贷款银行就可以用这个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去处理金融市场上遇到的问题了。尽管很少有银行在贷款定价中将KMV模型作为唯一的信用风险指示器,但非常多的银行将其用为信贷风险等级的早期报警工具。 KMV实际上是一个度量违约风险的期权模型,是由买入期权推演而来的。 KMV扭转了看待银行贷款问题的视角,从借款企业的普通股持有者的视角来看贷款偿还(回报)的激励问题。换句话说,它将持有普通股视为与持有一家公司资产的买入期权相同。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1)KMV是如何工作的? 假设普通股持有者拥有公开交易公孙的股票,公司债务是一张一年期的单一贴现票据(single discount note),票面价值是B.上图显示的是从普通股持有者方面来看的贷款偿还问题。 在图中,若公司资产的价值跌到OB以下(以左,如OA1),股的持有者就不会偿还那个等于OB的债务。当然,如果选择违约,他就必须将对公司资产的控制权转让给贷款银行,公司所有者的普通股就一文不值了。然而,若公司资产的价值是OA2,公司就会偿还债务OB,而保留其余的价值BA2.在KMV模型中,公司债务的票面价值B就是买入期权中的约定价格。可以看到公司的风险底线(downside risk)被限制在OL,因为“有限责任”保护了普通股的持有人。从而,对一个好公司的股票持有者的回报有一个有限的底线和一个无限延长的上限。 KMV从贷款于期权之间的这种联系之中得到了EDF模型(估计违约频率模型)。以下对EDF作简要介绍。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定稿)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处理客户信用额度评定、批准等具体工作,在维持对客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降低应收账款,减少潜在的坏账损失风险,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信用管理制度内容 (一)收集客户信息 1、收集信息的目的:作为公司确定客户信用等级和批准信用额度的基础。 2、信息收集负责人:以事业部销售业务员为主,财务事业部为辅的多渠道方式进行。 3、具体操作: (1)事业部销售业务员应当对所有已经和将要与公司发生长期业务关系的客户情况进行全面的资料收集、调查,其内容主要包括: (a)客户名称、法人概况、单位性质、经营业务范围; (b)注册资金、工商登记号、税务登记号; (c)银行账户、账号、资产状况; (d)近三年来公司的营运状况和经营业绩; (e)客户经销本公司产品的基本状况:年销量、类别、上年销售收入实绩、应收账款余额、回款平均天数、对接业务的配合情况; (f)当地市场的简要情况分析; (g)客户重大经济纠纷或司法案件; (h)联络方式、跟进负责人等资料;

(i)其他重要资料。 1 (2)业务员在调查收集上述客户资料时,必须按照当前普遍被业界接受的方式进行,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收集客户资料: 向客户内部有关业务人员咨询了解; 收集客户和媒体提供的公开经营资料; 向当地政府工商税务管理机构了解或查询; 向其他有关资信评估机构查询; 向客户的其他供货商了解其付款情况; 向客户主要产品的主要用户单位调查了解有关该客户内部管理情况; 其他合法的方法和手段; (3)业务员将调查了解到的客户信息,填写《客户信息表》后签字,并将重要的原始资料附在表后,交给部门统计员。 (4)统计员将业务员提供的客户信息表中的信息录入到“客户信用管理档案”中,进行密码保护,并将相应信息及原始资料送财务部备案。客户信用管理档案中的信息如有变化,应及时更新。 (5)业务员,销售经理应经常与客户保持沟通,定期巡回访问客户,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客户的经营和资信等变化情况。 (二)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流程 1、事业部业务员定期根据工作职责要求,将填写准确的“客户信息表”及其附件及时反馈给销售经理。 2、由销售经理对收集的客户资料和对客户的信用分析情况进行初步审查,对收集的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准确性进行鉴定后,填写《客户信用等级评定表》,评定表中的相关指标。

第三章 信用风险管理-客户信用评级.

201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风险管理 第三章 信用风险管理 知识点:客户信用评级 ● 定义: 商业银行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客户评级的评价主体是商业银行,评价目标是客户违约风险,评价结果是信用等级和违约概率。 ● 详细描述: 一、违约: (1)定义: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当下列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债务人即被视为违约: (2)债务人对于商业银行的实质性信贷债务逾期90天以上。若债务超过了规定的透支限额或新核定的限额小于目前余额,各项透支将被视为逾期。 (3)未来面临同样的本息还款的要求,在期望收益相等的条件下,收益波动性高的企业更容易违约,信用风险较大。 二、违约概率: (1)定义: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发生违约的可能性。 (2)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违约概率被具体定义为借款人内部评级1年期违约概率与0.03%中的较高者,巴塞尔委员会设定0.03%的下限是为了给风险权重设定下限,也是考虑到商业银行在检验小概率事件时所面临的困难。 (3)违约概率的估计包括两个层面: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估计其各信用等级借款人所对应的违约概率。 (4)据监管机构的要求,商业银行采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高级法应当自行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有效期限 三、客户信用评级的发展 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大致经历了专家

判断法、信用评分法、违约概率模型分析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1)专家判断法:是商业银行在长期经营信贷业务、承担信用风险过程中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传统信用分析方法。专家系统在分析信用风险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与借款人有关的因素、与市场有关的因素。 1、与借款人有关的因素: 1)声誉:如果该借款人过去总能及时、全额地偿还本金与利息,那么他就具有良好的声誉,也就能较容易或以较低的价格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 2)杠杆:借款人的杠杆或资本结构,如果贷款给杠杆比率较高的借款人。商业银行就会相应提高风险溢价。 3)收益波动性:收益波动性高的企业更容易违约,信用风险较大。 2、与市场有关的因素: 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对于评价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2)宏观经济政策:对行业信用风险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3)利率水平:高利率水平表示中央银行正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3、常用的专家系统: 1)5Cs:品德、资本、还款能力、抵押、经营环境。 2)5Ps:个人因素、资金用途因素、还款来源因素、保障因素、企业前景因素。  (2)信用评分法 1、信用评分模型是一种传统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利用可观察到的借款人特征变量计算出一个数值(得分)来代表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并将借款人归类于不同的风险等级。对个人客户而言,可观察到的特征变量主要包括收入、资产年龄、职业以及居住地等;对法人客户而言,包括现金流量、财务比率等。(定量与定性因素,定量主要是财务数据,定性如对行业的判断、客户在行业中的定位、企业经营管理层) 2、信用评分模型的关键在于特征变量的选择和各自权重的确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信用评分模型有:线性概率模型、Logit模型、

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

一、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与模型 1.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价方法 (1)要素分析法。 要素分析法是通过定性分析有关指标来评价客户信用风险时所采用的专家分析法。 常用的要素分析法是5C要素分析法,它主要集中在借款人的道德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y)、资本实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环境条件(Condition)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以判别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根据不同的角度,有的将分析要素归纳为“5W”因素,即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What)及如何还款(How)。 还有的归纳为“5P”因素,即个人因素(Personal)、借款目的(Purpose)、偿还(Payment)、保障(Protection)和前景(Perspective)。 无论是“5C”、“5W”还是“5P”,其共同之处都是先选取一定特征目标要素,然后对每一要素评分,使信用数量化,从而确定其信用等级,以其作为其销售、贷款等行为的标准和随后跟踪监测期间的政策调整依据。 (2)特征分析法。 特征分析法是目前在国外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信用分析工具。它是从客户的种种特征中选择出对信用分析意义最大、直接与客户信用状况相联系的若干因素,将其编为几组,分别对这些因素评分并综合分析,最后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

一般所分析的特征包括客户自身特征、客户优先性特征、信用及财务特征等。特征分析法的主要用途是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做出综合性的评价,它涵盖了反映客户经营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所有重要指标,这种信用风险分析方法主要由信用调查机构和企业内部信用管理部门使用。 (3)财务比率分析法。 信用风险往往是由财务危机导致的,因此,可以通过及早发现和找出一些特征财务指标,判断评价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确定其信用等级,从而为信贷和投资提供决策依据。 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就是将各项财务分析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这类方法的主要代表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创立的,它以净值报酬率为龙头,以资产净利润率为核心,重点揭示企业获利能力及其前因后果,通过对某项综合性较强的财务比率的逐层分解,将相关财务指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综合体系,以便清楚地反映各项财务指标的相互关系。 沃尔比重评分法是由财务综合评价领域的著名先驱者之一亚历山大·沃尔创立的,他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他选择了七种财务比率,即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自有资金周转率,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通过与标准比率(行业平均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得出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继而确定其信用等级。 2.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 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以特征财务比率为解释变量,运用数量统计方法建模。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主要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定稿)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定稿)

————————————————————————————————作者:————————————————————————————————日期: 1

5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条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处理客户信用额度评定、批准等具体工作,在维持对客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降低应收账款,减少潜在的坏账损失风险,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信用管理制度内容 (一)收集客户信息 1、收集信息的目的:作为公司确定客户信用等级和批准信用额度的基础。 2、信息收集负责人:以经销商业务员为主,财务事业部为辅的多渠道方式进行。 3、具体操作: (1)经销商销售业务员应当对所有已经和将要与公司发生长期业务关系的客户情况进行全面的资料收集、调查,其内容主要包括: (a) 客户名称、法人概况、单位性质、经营业务范围; (b) 注册资金、工商登记号、税务登记号; (c) 银行账户、账号、资产状况; (d) 近三年来公司的营运状况和经营业绩; (e) 客户经销本公司产品的基本状况:年销量、类别、上年销售收入实绩、应收账款余额、回款平均天数、对接业务的配合情况; (f) 当地市场的简要情况分析; (g) 客户重大经济纠纷或司法案件; (h) 联络方式、跟进负责人等资料; (i) 其他重要资料。

5 (2)业务员在调查收集上述客户资料时,必须按照当前普遍被业界接受的方式进行,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收集客户资料: 向客户内部有关业务人员咨询了解; 收集客户和媒体提供的公开经营资料; 向当地政府工商税务管理机构了解或查询; 向其他有关资信评估机构查询; 向客户的其他供货商了解其付款情况; 向客户主要产品的主要用户单位调查了解有关该客户内部管理情况; 其他合法的方法和手段; (3)业务员,销售经理应经常与客户保持沟通,定期巡回访问客户,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客户的经营和资信等变化情况。 (二)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流程 1、业务员定期根据工作职责要求,将填写准确的“客户信息表”及其附件及时反馈给销售经理。 2、由销售经理对收集的客户资料和对客户的信用分析情况进行初步审查,对收集的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准确性进行鉴定后,填写《客户信用等级评定表》,评定表中的相关指标。 3、主管总经理依据销售经理报来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定表》及其附件,评定客户信用等级,确定客户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 4、信用等级评定结果报送财务经理审核签字。 5、对超过授权批准金额的客户,主管在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初步评定后,再由老板对客户信用等级予以批准。 6、对于已经存在的客户,主管副总负责根据销售人员提供的客户资料,结合编制的客户黑名单、财务部提供的该客户的历史欠款情况、该客户与黑名单上的其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电费拖欠已成为困扰电网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及时有效地回收当期和陈欠电费,降低不良债权,有效防范和化解电费回收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实施电力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背景 1、开展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是加强电费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电费是电力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电费资金的回收与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公司经营链和资金链的有效运作。如何加强电费资金的及时回收,提高资金的综合利用效益,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对公司的经营将产生重大影响。 2、国家电网公司提倡建立电费回收风险预警机制。 当前,我国许多电力公司用电客户拖欠电费、违章用电、窃电现象比较严重,而各地电费回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目标难以量化和标准化的问题,给电费回收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带来不少困难。国家电网公司专题召开会议,着重讨论电费回收预警处理办法,要求各电力公司及所属供电公司要将电费回收预警处理纳入日常电费管理工作,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电费回收预警分析报告制度、电费回收动态跟踪及快速反应制度,电费风险分析研究制度,以及制定预警预案及规范的处理流程。 3、现实工作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因素时刻制约着公司电费管理水平的提高。 当前电力客户信用风险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办法,从而影响到电力公司对各种信用风险因素的掌控和有效规避。电费风险一方面产生于电力公司内部电费管理过程中,另一方面产生于用电客户信用风险和外部环境的风险。由于在营销管理流程和外部环境的诸多重要节点上普遍缺乏风险控制手段,制约了公司电费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电力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信用评估是根据电力公司对用电客户信用评级的要求,在充分分析用电客户的历史缴费行为、目前信用状况及未来信用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用电客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信用评估模型,对用电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和科学评价。 风险预警是根据电力公司对电费回收的要求,从用电客户、用电行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充分把握影响电费回收潜在的风险因素、建立科学的电费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和欠费风险预测模型,对用电行业和用电客户欠费风险做出短期预警,以便于电力公司对高危行业和高危客户进行总体控制,及时有效控制电费回收风险。 风险决策是从供电区域、用电行业、用电属性、结算方式、电价分类、信用等级、收费方式、客户价值等维度,对影响电费回收风险的主要因素进行逐层挖掘和分析,对缴费周期、预付费成数、电价政策等做出辅助决策。 上海博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对电力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运用,解决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许多技术上和操作上的难题,取得了理论上、方法上、应用上的创新成绩,不仅丰富了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而且实践效果也表现出很高的具体实用价值。 三、信用风险模型 BOMA T电力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系统采用我公司原始创新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信用风险指数模型(DDMT)、动态信用评分模型(CVMT)、欠费风险预测模型(RVMT)和电费风险决策模型(RIMT)来进行用电客户的信用评价、欠费预警和电费回收风险辅助决策。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OC)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一、信用风险及其成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健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和社会经济体之间信用关系的缺乏则是最主要的问题。信用成为当前商品过剩时期最稀缺的资源,信用的缺失造成了市场交易成本的极大提高,企业要为正常的商品交易支付更多的无效成本,同时面临更多的交易风险,这些情况直接造成了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下降。随着中国入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买方市场普遍形成,交易方式从现金交易逐步过渡到信用交易,信用经济蓬勃发展。与此相适应,信用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国绝大多数竞争性行业的企业都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取客户订单,企业需要提供优惠的价格或赊销条件,导致利润越来越薄;另一方面,客户不守信用,随意拖欠账款,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解决收款难的问题,但由于信用管理经验不足,结果还是产生大量呆账、坏账,使本己单薄的利润被严重侵蚀。对于企业而言,不能够坐等环境的改变,尽快适应这样的环境,提高自己防范风险的能力,是现实的选择。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确定到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的全面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一个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能使企业在经营中能够更好的规避风险,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和良好的效益。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 信用风险指的是因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责任而造成的风险。信用风险可分为本金风险和重置风险。当一方不足额交收时,另一方有可能收不到或不能全部收到应得账款或权益,造成损失,这就是本金风险;违约方违约造成交易不能实现,未违约方为购得股票或变现需再次交易,因此可能遭遇受因市场价格变化而带来的损失,这就是重置风险。

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机制

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机制防范机制和策略 防范信用风险,应在充分发挥企业销售信用政策优势 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应收账款投资成本,避免坏账损失。企业应建立销售前、销售中和销售后的信用评估机制、债权保障机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形成一整套的信用 管理体系,从而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 (1)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强化客户管理。 “客户即市场,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 的主要来源。”因此信用风险管理必须从对客户的信用管 理开始,包括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规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额度。 (2)建立债权保障机制,确保销售过程规范操作,做 到有法可依。 谈判时注意确定信用条件,包括给予信用的形式(如 付款方式)、期限和金额。在谈判过程中从最初与客户协 商到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应将各个方面都明确规定好。避 免由于一些简单的操作失误而造成严重的拖欠。签约时注 意寻求债权保障。 此外,为确保收回货款,要使用一定的债权保障手段,如担保、保险等。充分利用信用保险、国际保理服务及其 他衍生金融工具防范信用风险。

(3)建立债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应收账款的管理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三部分: 1、应收账款的日常监控管理属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 销售部门以放账的形式售出货物之后,面临的一个最 直接问题就是如何对形成的应收账款进行监控,保证及时 收回货款。此时信用管理的目标是如何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账龄分析”法是企业可选用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监控 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应收账款的收回时间加以分类,统计各 时间段内支付的或拖欠的应收账款情况,从而监督每个客 户的应收账款支付进度,对不同时间段内的逾期账款采取 不同对策。 应用账龄分析技术,推行一种行之有效的“应收账款 的跟踪管理”,即从应收账款产生之日起,便与客户建立 定期联系,监督其支付情况,直到账款被全部收回。 2、应收账款的到期催收管理属于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 其核心内容是核实应收账款基础数据(包括时间、是 否逾期、业务概况、历史原因、责任人、金额、已采取的 措施等),建立催收基本资料,制定应收账款重点追讨对象,定期公布“黑名单”,以应收账款工作例会为机制, 对快到期应收账款、拖欠款和诉讼状况(特别是重点金额 款项)定期进行披露,从而进行监控。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 核心环节。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涉及四个基本的概念,即信用、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以及信用风险评估。本节重点为厘清基本概念,并介绍相关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操作。 I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概念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是对企业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的过程,是利用各种评估方法,分析受评企业信用关系中的履约趋势、偿债能力、信用状况、可信程度并进行公正审查和评估的活动。 信用风险评估具体内容包括在收集企业历史样本数据的基础之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与各种数学建模方法构建统计模型与数学模型,从而对信用主体的信用风险大小进行量化测度。 I 二、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一)信用分析瘼型概述 — 在信用风险评估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信用分析模型可以分为两类,预测性模型和管理性模型。预测性模型用于预测客户前景,衡量客户破产的可能性;管理性模型不具有预测性,它偏重于均衡地揭示和理解客户信息,从而衡量客户实力。 计分模型 Altman的Z计分模型是建立在单变量度量指标的比率水平和绝对水平基础上的多变量模型。这个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破产企业和非破产企业。在评级的对象濒临破产时,Z 计分模型就会呈现出这些企业与基础良好企业的不同财务比率和财务趋势。 2.巴萨利模型

巴萨利模型(Bathory模型)是以其发明者Alexander Bathory的名字命名的客户资信分析模型。此模型适用于所有的行业,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其主要的比率为税前利润/营运资本、股东权益/流动负债、有形资产净值/负债总额、营运资本/总资产。 Z计分模型和巴萨利模型均属于预测性模型。 3.营运资产分析模型 营运资产分析模型同巴萨利模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其所需要的资料可以从一般的财务报表中直接取得。营运资产分析模型的分析过程分为两个基本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营运资产(working worth);第二阶段是资产负债表比率的计算。从评估值的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营运资产分析模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而资本结构比率越低越好。 《 营运资产分析模型是管理性模型,与预测性模型不同,它着重于流动性与资本结构比率的分析。由于净资产值中包含留存收益,因而营运资产分析可以反映企业的业绩。 □第三章企业征信业务 又因为该模型不需要精确的业绩资料,可以有效地适用于调整后的账目。通过营运资产和资产负债表比率的计算,确定了衡量企业规模大小的标准,并对资产负债表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考察,可以确定适当的信用限额。 4.特征分析模型 特征分析模型采用特征分析技术对客户所有财务和非财务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从客户的种种特征中选择出对信用分析意义最大、直接与客户信用状况相联系的若干特征,把它们编为几组,分别对这些因素评分并综合分析,最后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 (二)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① 1.预测性风险模型构建——Z计分模型

信用风险量化模型

银行风险量化评级模型 银行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内部评级法的要求及借鉴国际银行业经验,采用信用风险评级模型,通过此模型测算客户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等风险参数。 将客户信用等级分为三等九级,即AAA、AA、A、BBB、BB、B、CCC、CC、C级。从AAA级到C级风险逐及递增。在内部评级结果运用于确定授信额度上,表现为授信额度以企业净资产为基数,乘以一个与企业评级相对应的信用系数;客户信用等级高,对应的信用系数大,则相应的授信额度就高;客户信用等级低,对应的信用系数小,则相应的授信额度就低。内部评级结果除了影响授信额度外,还被用于进行简单的贷款定价,如某银行将借款人评级等级与贷款利率浮动水平联系起来,信用等级高的借款人其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浮动,等级越高,下浮幅度越大;信用等级低的借款人其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等级越低,上浮幅度越大,从而起到覆盖风险成本的作用。 通过建立有效的程序来获得和更新有关借款人财务状况和贷款特性的重要信息,并在掌握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借款人评级,对可能影响借款人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的因素进行持续监测,并根据掌握的信息对客户和业务进行重

新评级。同时,独立部门必须至少每年检查一次银行评级体系及其运行状况,包括信用风险控制职能的运作和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等风险要素的估计。 在开发评级模型和评级系统等“硬件”设施的同时,设计了内部评级体系运行的组织架构,明确了风险管理、信贷等有关部门的职能分工,从管理制度等“软件”方面保证评级体系的正常运行。内部评级体系的运行由风险管理部、信贷经营部、合规部三个部门分工合作完成,其中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客户信用评级办法,组织专家对信用评级的指标体系、模型方法和参数标准进行论证,负责设计、开发、维护评级系统;信贷部门负责确定评级人员,组织、推进和实施客户信用评级;合规部门则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信用等级审定工作。

个人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个人信贷风险评估模型 建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个人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摘要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突飞猛进的发展,总量和规模与日俱增,个人消费贷款违约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客户的信用评价也更显重要。 本文通过合理假设数学模型,研究确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的评估标准。在实际中,影响贷款风险性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我们在题目中所给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和添加了十组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量化处理。 论文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我们在对大量真实样本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信贷风险评分中十项影响因素的取值,并通过矩阵运算、程序设计、均值算法、数据统计、方程求解等方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评分系数,进而最终确定了评估个人信贷风险的评分函数;其次,在确定评分函数的基础上计算贷款评分的临界值,并依次对客户进行信用评分等级划分;最后,随机选择了十位客户的数据进行检验,得出通过建立的评估模型和所求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且具有简便、易用的特点。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和AIG集团陷入危机。由此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的强烈震撼,并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贷危机中与演变成一场严峻的全球经济危机,未及一年多来,贸易骤减,企业倒闭,失业增加,各国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呈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 “古为今用,史为实用”。前车之鉴,反思效实。所以,次贷风险的度量和防范就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而次贷风险的防范应该从信贷开始。因此,研究分析银行的客户信用程度,偿还能力等指标对银行的更好运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问题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中要求各中资商业银行加大对消费贷款的支持力度,刺激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发展。个人消费贷款将成为银行贷款投向的一个重点,但是消费贷款不同于其他贷款,其客户分散,贷款规模较小,且笔数多,成本高,风险远远高于其他贷款。所以银行应当加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及评分标准,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而对贷款进行风险评估和量化研究则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一个必要手段。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三只眼 A公司是一家财务管理十分严格的公司,也有一套完善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因此公司的坏帐率和资金周转一直保持较好的水平,财务部张经理颇为自己的管理有方而洋洋得意;但销售部的陆经理可不这么看:生意不可能没有一点风险,坐在家里没有销售肯定不会产生任何呆帐,那样离公司倒闭大家回家也不远了。陆经理认为过于死板的信用政策影响了销售部的业绩,使公司损失了许多机会。 企业里的销售部和财务部似乎天生就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部门,更有这种说法:财务部代表和维护公司的利益,而销售人员代表着经销商和客户的利益,这不今天发生在A公司一件事情似乎更能证明这个看法: 温州B公司是A公司在当地的经销商,虽然说A公司在整个浙江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远远超过竞争对手占绝对的优势,但偏偏在温州的销售却不温不火,落后其竞争对手。当地的经销商换了好几个,到今年B公司已经是第四家了。 A公司本来就是浙江的企业,家门口的市场哪能不抢,陆经理对浙江省经理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三个月内改变这种局面。乘着竞争对手出现质量问题的大好时机,陆经理亲自坐镇温州,集中全省的销

售力量,分区划片开发温州的终端, 陆经理还从公司争取到极优惠的 促销政策,准备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收复温州市场。 一时间A公司的产品在温州终端大量铺货,但问题来了,由于B 公司的销售额比往常增加了几倍,不到10天公司批准的信用额度就已经用完了,B公司只能用现金买货,但一个星期后就支持不住了。一时间终端客户频频要货,B公司却没钱继续下订单了,B公司老板急的双脚跳,把陆经理的电话都打爆了,请求公司无论如何再放几个订单以解燃眉之急。 其实陆经理比谁都急,这次行动就是要趁竞争对手没有反应过来打他个措手不及,现在就好像仗打了一半子弹却没有了,如果竞争对手乘机反扑,这次行动不就前功尽弃了吗。 陆经理与财务部张经理多次协调,但张经理在通融放了一个订单后,再也不同意继续发货了,张经理的理由很充分,其一:公司所有客户的信用政策是年初销售部和财务部共同讨论后经总经理批准才决定的,现在要增加B公司的信用额度不是不可以,但要走程序不可能今天申请马上就批准。“销售成绩是销售部的,但由此而带来的信用风险却要财务部来承担,当然不干了。”这只是张经理没有说出的潜台词。 陆经理历数了种种理由并以个人担保要张经理继续发货,但张经理就是不买帐,A公司的信用控制是财务部一票否决制,陆经理虽然在电话那头暴跳如雷,一时也无可奈何。 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财务部与销售部门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张经理是为了公司的资金安全,严格执行公司的财务制度;陆经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XX大学 大数据时代下商业银行信 用风险管理 XXX论文 XXX 2012/12/23

大数据时代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大数据时代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反思。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有效地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是银行风险 管理者尤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和现代信 用风险度量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新巴塞尔协议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 理和基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有所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信用风险传染,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度量,信用风险管理 一.引言 从单一的信贷市场风波发展为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美国次贷危机破坏力一再升级,房地美和房利美被美国政府强行“国有化”,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史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收购。关键是信用风险的大爆发,动摇了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此次危机是因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引发的,但其基础却是美国的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导火索和根源都是贷款这个基础资产的风险集中爆发。 首先,信用社会的基础要求当事人有足够的动力来履约,但这一基础被削弱了。第二,信贷消费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特征,加深了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三,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的过快增长和信贷标准降低,导致信用风险过快积累并最终爆发。仅有上述两项还不足以形成全面的信用风险,信贷过快膨胀和信贷条件不断降低才造就了引爆危机的充分条件。 信用风险传染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信用风险违约,引发严重的金融事件。目前美国次级债券市场危机既可以看做一种信用风险传统的结果:房屋贷款者违约使得贷款回收困难,导致以贷款为基础的衍生品包括各种产品价格下降进而导致投资基金亏损甚至破产,市场信心也可能被破坏。 因此可见,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有效地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者尤为关注的问题。 二.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及其比较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及其比较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控制研究 【第一章】网络保险信用风险防控分析绪论 【第二章】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第三章】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及其比较 【4.1 - 4.3】网络保险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 【4.4 4.5】信用风险Logit回归结果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管理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及其比较 3.1 信用风险评估的概念 所谓的信用风险评估是指找出一些可能引起信用风险的因素,并利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其中引起信用风险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或者是直接运用相关的计量模型来计算出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例如,如果通过相关模型找出某一企业的违约概率很大,那么担保机构就不会为该企业担保,银行也不会为该企业贷款。之所以有信用风险的评估,实际上的主要目的对评估对象的违约风险进行预测,也就是为了控制信用风险。对保险公司来说,

信用风险评估主要是对投保人来说的,如果说投保人的信用风险较高,可能收取的保费就比较多,反之如果投保人的信用较好可能降低该投保人的保费,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一般都会利用科学的信用评级方法,对投保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估来降低信用风险,但是随着网络保险的发展,保险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发生了一些转变,一般的信用评级方法已不在适合于网络保险业务。网络保险的信用风险评估就是以一般保险公司的信用评估理论为基础,利用针对网络保险设计的评估模型,对在互联网上投保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 3.2 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 3.2.1 传统评估方法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市场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也比较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存在着多种信用评估方法,本文将那些较早出现的信用评估方法称为传统的信用评估方法,与之相对应的就称为现代评估方法。并且由于信用评估方法的种类较多,本文就不一一都做介绍,只对那些影响力较大、较为典型的几种评估方法做出描述。 (1)专家系统法。所谓的专家系统法,就是一些掌握着专业的知识和具有丰富的经验的高素质人才组成的评估团队,他们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以及一些统计分析工具对信用风险的评估对象进行主观上的分析判断,它是过去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信用风险分析方法,对如今的一些信用风险分析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专

企业战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模式

★★★文档资源★★★ 摘要:信用是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中最为重要的绿色资源,是从事商业活动的通行证。目前我国的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本文主要从企业运行的层面,着重探讨了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着眼于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培养和长期客户资源的开发,为企业走出信用困境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 信用的内涵是指一种建立在以授信人债权人)对受信人(债务人)在特定期限内付款或还款承诺的信任基础上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债务人无须付现即可取得商品、服务或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和风险可以说是伴生的。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不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法律不健全,公司面临由客户带来的信用风险在环环相扣的债务链作用下,********达到空前的程度,恶化了整个信用环境。 近20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其超越公司任何一个部门局部的管理目标,体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和利益,其四项基本的职能是客户资信信息的开发与管理;信用政策制订及信用额度审核;应收账款监控;拖欠账款的催收。中国企业完全以借鉴他们的办法,依托企业内部建立的信用部对风险控制进行全程跟进。 信用目标、政策与流程确立 这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模式的基础,主要包括企业的预期销售目标、市场开发计划、资金结构、利润率分析、客户类型与质量、组织机构、信用管理水平与相关人员素质、企业文化建设等。 客户管理 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信用部门进行客户信息的全面调查。主要的途径有:通过客户信用申请表直接向客户调查,包含公司的基本资料、财务报表、信用资料等;通过公开的信息渠道和专门的服务机构进行调查,如从信用评估机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与客户有业务往来的供应商或债权单位、相关的工商税务财政部门获得的有效信息。 企业在搜集信用资料后,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定性分析是通过“五C”系统来进行,即:品质,指债务到期,客户愿意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能力,指客户的短期偿债能力;资本,指客户的净资产,即长期偿债能力;抵押品,指客户为获取信用可能提供担保的资产,是企业提供信用的安全保障;环境,指外部环境对客户履行债务而造成的影响。然后对客户可能的拒付风险进行定量化分析,进一步确认客户的信用风险程度。设定不同信用状况下客户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的分布值,给出相应的风险系数,计算累计风险系数,用“四象限法”(见图1),确定是否向该客户提供信用及不同的授信额度和信用条件。 应收帐款管理 应收帐款管理作为信用风险的过程管理,就是在发生商业信用后,在接受既定风险的前提下采取措施,及时预防、阻止或抑制不利因素的发展,使信用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企业不仅要从签约之前开始关注客户,而且要在应收帐款存在伊始使客户一直处在受控状态,监

客户信用管理制度80091

客户信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引导业务人员和销售经理的营销行为,有效控制商品销售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降低财务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销售经理和业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的规定,对客户实施有效的信用管理,加大货款回收力度,防范信用风险,减少呆坏帐。 第三条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班子根据本制度及公司相关规定,对公司客户信用管理实施指导、检查,并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和奖惩。 第四条释义 信用风险:指恒丰纸业股份公司的客户到期不付货款或者到期无能力付款的风险。 授信:指销售公司对各区域内的客户所规定的信用额度和回款期限。 信用额度:指对客户进行赊销的最高额度,即客户占用我方资金的最高额度。 回款期限:指给予客户的信用持续期间,即自发货至客户结算回款的期间。第二章授信原则与流程 第五条授信原则 销售经理、业务员对客户授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销售公司对现有客户应坚持回多少款发多少货的销售原则, 原则上应采取措施减少应收帐款,不再增加赊销业务、扩大赊销额度 或延长回款期。 2.销售公司在授信时,应实施以下控制措施: 股份公司对销售公司实施授信总额控制,原则上销售公司授信总额不能超过2004年1月1日应收帐款的余额。 销售公司应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实施区别授信,确定不同的信用额度。 在销售合同中注明客户的信用额度或客户占用我方资金的最高额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应根据客户信用变化的情况,及时调

整信用额度。 第六条授信流程 销售公司销售经理或业务人员对客户授信时应遵守以下规程:第一步:客户资信调查 第二步:客户信用等级评定 第三步:根据客户信用等级确定其信用额度 第四步:客户授信的执行和监督 第五步:客户授信的检查与调整 具体规程见附件一

客户信用分析模型型剖析

客户信用分析模型(Z计分模型、巴萨利模型等) 客户信用分析模型 客户信用分模型分为两类:预测模型和管理模型。预测模型用于预测客户前景,衡量客户破产的可能性,Z计分模型和巴萨利模型属于此类,两者都以预测客户破产的可能性为目标。 客户信用分析之预测模型-Z计分模型 信用评分法的基本思想是,财务指标反映了企业的信用状况,通过对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的分析和模拟,可以预测企业破产的可能性,从而预测企业的信用风险。最初的Z计分模型由 Altman在1968年构造。 其中:Z1主要适用于上市公司,Z2适用于非上市公司,Z3适用于非制造企业。 Z1=1.2*X1 + 1.4*X2 + 3.3*X3 + 0.6*X4 + 0.999*X5 其中 X1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总额 X2 =留存收益/资产总额 X3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资产总额 X4 =权益市场值/负债总额 X5 =销售收入/总资产 一般地,Z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破产。如果企业的Z值大于2.675,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低。反之,若Z值小于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风险。如果Z值处于两者之间,则企业的财务状况非常不稳定。 Z2=0.717*Xl + 0.847*X2 + 3.107*X3 + 0.420*X4 + 0.998*X5 其中 X1 =(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资产总额 X2 =未分配利润/资产总额 X3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资产总额 X4 =权益/负债总额 X5 =销售收入/总资产 Z3=6.56*X1 + 3.26*X2 + 6.72*X3 + 1.05*X4 其中 X1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总额 X2 =未分配利润/资产总额 X3 =(利润总额+折旧+摊销+利息支出)/资产总额 X4 =所有者权益/负债总额 Altman认为,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的Z值,如果Z小于1.23,风险很大;Z大于2.9风险较 小。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模型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支持模型及其系统 一?引言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组织,能否很好地管理信用风险将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现有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不论是5C法?Z-Score还是KVM模型等,都倾向判断信用风险的大小?这些研究的方向沿着“逐步求精”的思想,从判别 信用风险的相对大小到判别信用风险的绝对大小?然而,信用风险的大小是内外 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具有易变性;同时它也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具有时变性?虽然,对单一时间点信用风险的研究在信用风险研究中,可以度量及比较信用风险的大小,但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实务中,还需要解决什么时间?由什么依据决定需要对信用风险进行度量,以及对度量结果采取怎样避险措施的问题? 对预警(Early-Warning)的研究最早来源于军事,指通过预警飞机?预警雷达等工具提前发现?分析和判断敌人的进攻信号,并把这种信号的威胁程度 传递给指挥部门,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在经济领域,穆尔首先采用多种指标综合方法构建美国宏观经济预警系统?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首先将信用风险预警和 将预警系统(EWS)的概念应用到信用风险管理的是Fisk,预警被认为是对风险的提前预测?将预警理论应用到信用风险预警,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单一时间点?信用风险大小转化成预警级别的研究,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信用风险预警?基于灰色模型的信用风险预警等等?这些研究从本质上看都是对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应用和延伸,缺乏对信用风险整个生命周期内预警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生命周期的研究,结合企业预警理论,研究商 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的三个阶段,在分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各个阶段的目标和实现步骤的基础上,研究信用风险预警的概念模型,最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支持系统的系统结构? 二?信用风险的生命周期和信用风险预警的过程 传统的信用风险定义为包括借款人?债券发行人或金融交易对方在内的交易对手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完全履约致使金融机构?投资人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上讲,信用风险就指信贷风险?通过对风险概念的梳理,从风险承担 者(即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信用风险即由于交易对手是否违约的最终结果和商业银行认为交易对手是否违约之间的偏差,这种差异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损失? 信贷交易是产生信用风险的一种交易,商业银行的交易对手即贷款人?根据 贷款人借贷的实际情况,对一个贷款人信用风险产生到结束的时间阶段可以用图1表示?该过程一直持续到借贷合同到期,贷款人做出是否违约的决策为止,即信贷交易信用风险的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内,商业银行如果始终认为贷款人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