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基本理论

染色基本理论

第二章染色基本理论

1. 名词解释

上染扩散边界层动力边界层双电层电位动电层电位(Zeta 电位)直接性吸附等温线上染速率曲线上染百分率平衡吸附量染色饱和值半染时间稳态扩散非稳态扩散扩散活化能匀染初染率移染泳移浴比带液率(轧余率)

2. 染料的上染过程包括几个阶段?影响各个阶段的因素有哪些?

3. 染料的聚集性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 吸附等温线有几类?解释每种吸附等温线有何特点及其物理意义?符合哪类纤维和染料的染色?

5. 什么叫染色亲和力、染色热、染色熵?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6. 试从染料的平衡吸附、吸附速度、扩散速率、扩散活化能、纤维结构、染料聚集等方面说明温度对染色的影响。

7. 何谓孔道和自由体积扩散模型?比较它们的扩散特点,分析加快扩散的可能途径。

8. 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与染色效果有什么关系?影响扩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染料的扩散活化能对扩散有什么影响?

9.说明Zeta电位对染色的影响。

染色讲稿-课时 16-18(复习)

第一章绪论 1 染色产品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影响染色物质量的因素。 2 何谓湿牢度和日晒牢度?哪些因素影响染色物质的色牢度? 第二章染色基本理论 1 什么叫染色?染色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意义是什么? 2 染色术语解释:上染百分率、平衡上染百分率、上染平衡、吸附等温线、染色速率曲线、纤维的Zeta电位、染色亲和力(-Δμ°)、染色热(-ΔH°)、染色熵(-ΔS°)、扩散系数(D)、表观扩散系数(DA)、平均扩散系数(D)、半染时间(t1/2)、扩散边界层、扩散活化能、有限染浴和无限染浴、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孔道扩散模型、自由体积扩散模型、疏水结合、偶极(力)结合、染色纤维二色性、当量吸附、超当量吸附、分配系数(K)、纤维染色饱和值、分散染料的加和性和提升率、还原染料的隐色体电位和半还原时间、干缸还原、全浴还原、染料的移染、染料的泳移、染料配伍值(K)。 3 纤维的物理结构与染色有什么关系?纤维的吸湿膨化在染色中有什么意义?哪些工艺因素影响纤维的膨化? 4 染液的胶体性质对上染有何影响?影响染料聚集有哪些因素? 5 说明直接染料对粘胶纤维染色时,中性电解质应用在染色中的原因。

6 染料与纤维间的主要依靠哪些作用力?各种结合力有什么特点? 7 什么叫纤维的Zeta电位?Zeta电位与染色有何关系?如何克服Zeta电位对染色的影响? 8 染料的吸附等温线有哪些主要类型?并写出其相应的吸附方程式。各类型吸附等温线有何特点?符合哪类纤维和染料的染色?试说明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和绘制。 9 什么叫染色亲和力(-Δμ°)?染色热(-ΔH°)?染色熵(-ΔS°)?三者间的关系如何?不同吸附类型的亲和力计算公式有何不同? 10 染料在纤维中扩散与染色效果有什么关系?影响扩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染料的扩散活化能对扩散有什么影响? 11 染料的上染百分率曲线和上染速率曲线有何不同?与染色关系如何? 12 写出Fick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扩散方程式并说明它们的物理意义。 13 何谓无限染浴非稳态扩散和有限染浴非稳态扩散?实际生产符合哪一种扩散? 14 试从染料的扩散速率、扩散活化能以及平衡吸附等方面说明温度对上染的影响。 15 试从纤维的Zeta电位、扩散活化能以及平衡吸附等方面说明食盐对上染的影响。 16 何谓匀染?说明提高染色品的匀染途径。 17*阐述纤维在生长(或合成)、纺丝(或纺纱)、织造以及去杂(如脱胶、煮练)等过程中,纤维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棉织物分类一

棉织物分类一 2 1、了解棉织物的特点及洗涤护理; 2、熟悉棉织物的类别; 3、熟悉常见棉织物的规格及应用。 重点:棉织物的类别 难点:棉织物的规格 讲授

棉织物分类一 一、定义:棉型织物是指以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织品。 二、棉织物的特点 三、洗涤方法 四、棉织物的分类 1、按织物组织分 (1)平纹布 (2)斜纹布 (3)缎纹布 2.按印染整理加工分 (1)漂白布 (2)染色棉布 (3)印染棉布 3、棉织物常见品种:平布、府绸、麻纱、斜纹布、卡其、哔叽、华达呢、横贡缎、灯心绒、绒布 1、棉织物的分类? 2、说说平布、府绸的特点。

【新课引入】 请大家说说棉织物的面料有哪些? 【新课讲授】 棉织物分类一 一、定义:棉型织物是指以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织品。 二、棉织物的特点 ?(1)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穿着舒适; ?(2)手感柔软,光泽柔和、质朴; ?(3)保暖性好,服用性能优良; ?(4)染色性好,色泽鲜艳,色谱齐全,但色牢度不够好; ?(5)耐碱不耐酸,浓碱处理可使织物中纤维截面变圆,从而提高织物的光 泽,即丝光作用 ?(6)耐光性较好,但长时间曝晒会引起褪色和强力下降; ?(7)弹性较差,易产生皱褶且折痕不易回复; ?(8)纯绵织物易发霉、变质,但抗虫蛀。 三、洗涤方法 ?1、棉织物的耐碱性强,不耐酸,抗高温性好,可用各种洗涤剂,但尽量不 要用洗衣粉,最好用透明皂或皂粉,皂膏。先用温水将洗涤涤化开,等冷却后再将衣物放入浸泡。不宜氯漂; ?2、有色衣物洗涤前,可放在水中浸泡几分钟,但不宜过久,以免颜色受到 破坏。 ?3、白色衣物可用碱性较强的洗涤剂高温洗涤,起漂白作用;

色彩基本理论

设计师必修课:色彩构成基本理论知识 一、色彩与视觉的原理 1.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2.物体色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 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二、色立体及表色系 1.色立体 色立体是依据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变化关系,借助三维空间,用旋围直角坐标的方法,组成一个类似

色彩基础知识

网页中的色彩是让人对网站最直观的了解,也是网站统一风格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芸芸众网站中,让你记得的三两个站点,最深刻的就是网站那种色彩,其中包括里面的色彩系列,色彩配合元素,整体色彩氛围等等。 举个典型的例子,在拍摄电影《英雄》过程中,记得导演张艺谋说过一段话:“过几年以后,跟你说《英雄》,你会记得那些颜色,譬如说,你会记住在漫天黄叶中有两个红衣女子在飞舞,你会记住在水平如镜的蓝色湖面上,有两个男人在以武功交流,在水面上像鸟一样的,像蜻蜓一样的。”这就是色彩对人类眼球的最直接刺激的体现。 在本文里的知识,并不是为了要掌握颜色的三原色等基础知识,因为这些在学校里已经学习过,这里介绍的相关知识,只是根据设计网站的需要,培养一种对网页配色策划与分析能力、培养一种对网页色彩的感觉。 一、色彩的基本知识 显示器的颜色属于光源色。在显示器屏幕内侧均均匀分布着红色(RED)、绿色(GREEN)、蓝色(BLUE)的荧光粒子,当接通显示器电源时显示器发光并以此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显示器的颜色是通过光源三原色的混合显示出来的,根据三种颜色内涵能量的不同,显示器可以显示出多达1600万种颜色。 也就是说显示器中的所有颜色都是通过红色(RED)、绿色(GREEN)、蓝色(BLUE)这三原色的混合来显示的,将显示器的这种颜色显示方式统称为RGB色系或颜色空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会过多地提及RGB颜色体系的概念,但因为网页设计师都需要使用RGB颜色模式,所以在这里要强调指出。 不论任何色彩,皆具备三个基本的重要性质:色名,明度,彩度,一般称为色彩三要素或色彩三属性。 1、色名(Hue):色名(Hue,简称为H;或译为色相)是区分色彩的名称,也就是色彩的名字,就如同人的姓名一般,用来辨别不同的人。 2、明度(Value):明度(Value,简称V)光线强时,感觉比较亮,光线弱时感觉比较暗,色彩的明暗强度就是所谓的明度,明度高是指色彩较明亮,而相对的明度低,就是色彩较灰暗。 3、彩度(Chroma):彩度(Chroma,简称C)是指色彩的纯度,通常以某彩色的的同色名纯色所占的比例,来分辨彩度的高低,纯色比例高为彩度高,纯色比例低为彩度低,在色彩鲜艳状况下,我们通常很容易感觉高彩度,但有时不易作出正确的判断,因为容易受到明度得影响,譬如大家最容易误会的是,黑白灰是属於无彩度的,他们只有明度。 传统色环RGB色环 4、色环:每个色彩模式都包含了一组三原色,然后经由这一组三原色的相互混合而产生不同

棉织物预处理及染色实验

染整工艺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棉织物前处理及染色实验 系别:轻化工程系 班级:轻化工程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同组同学: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实验一棉织物前处理及染色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棉织物和纱线的丝光方法,直接染料染色的一般方法。 文献综述 一、前处理 纺织产品染整加工中的前处理包括: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工序。主要目的是去除各种杂质,提高织物的白度和吸水性以满足后续染整加工的需要。但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也包括一些以改善织物品质为目的的过程,如丝光,热定型等。 简化工序,缩短工艺流程,节约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是人们愈来愈感兴趣的课题。近年来,国内印染界在棉织物的短流程加工工艺以及冷轧堆加工工艺研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棉织物碱氧一浴冷轧堆工艺和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等;棉织物前处理和染色合一的工艺也有一定量的研究,但使用的染料多是直接,硫化和还原染料,而活性染料未见报道。 棉织物前处理和活性染料染色一浴一步冷轧堆这种合二为一的工艺有很多影响因素要考虑,既要考虑织物上的人为杂质和天然杂质的去除,又要考虑处理液中各染化料之间的相容性,如活性染料是否耐强碱水解和双氧水破坏以及活性染料的某些结构是否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等。 二、基本原理 成熟的棉纤维中含有果胶蜡质、蛋白质、灰分、木质素及色素等天然杂质,itd纯棉织物除此之外,还含有大量的人为杂质,如浆料、油污及其他杂质等。这些杂质的存在严重影响棉织物的染整加工,一般在染色加工前去除。 从上述杂质的结构及去除的原理分析,烧碱在高温时借助于表面活性剂,能将淀粉等浆料溶胀,使其变成溶胶状物质,从织物上脱落;再之,它又能使果胶质与纤维素相连的醋键水解断裂,同时也能打断它们的分子链,对蛋白质分子,碱促使其酰胺键断裂而溶解,脂肪物质则与碱发生皂化而榕解,高级脂肪醇及其他物质可借助于表面活性剂去除。若将保险粉、还原剂和碱同浴,也有利子棉籽

第五章 建筑美学基本知识

第五章建筑美学基本知识 本章要点: 1、建筑美学的基本要素 2、建筑环境的设计方法 知识点一:色彩的三原色、三要素和影响因素(常考点) 1、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红色、绿色、蓝色 色料三原色:红(品红)、黄、蓝(青色) 2、三要素 色相:各种色彩的不同相貌 明度:色彩的明暗度 彩度:色彩纯净和鲜艳的程度 3、影响色彩变化的因素(了解各因素特点) ①固有色 ②光源色 ③环境色

④空间色 2010年真题 下列关于色彩与色光三原色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原色的色纯度最高 b.原色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 c.色彩三原色为红、黄、蓝 d.白光由色光三原色按不同比例合成 【解析】等量相加而合成 原色又称基色,纯度最高,最纯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三原色包括色光三原色和色彩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色彩三原色为青、品红、黄,有时会叫红、黄、蓝 为了便于定性分析,将白光看成是红、绿、蓝三原色等量相加而合成的。

第二节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 知识点一:建筑色彩的应用与构成元素(轮换考点) 1、建筑色彩的应用历史 中国古代建筑色彩:特点是彩画的大量应用使建筑色彩鲜明华丽;相关著作为宋代《营造法式》 西方古代建筑色彩:早期曾作为皇权和神权的象征应用于建筑;相关著作为罗马时期的《建筑十书》 2、色彩在城市建筑中的作用 ①物理功能 ②装饰作用 ③标识作用 ④情感作用 ⑤文化意义 3、城市色彩的构成元素(了解各元素应用特点) ①建筑色彩

②街道色彩 ③环境色彩 ④植物色彩 ⑤灯光色彩 例题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色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特点是彩画的大量应用 b. 建筑色彩鲜明华丽 c. 应用简洁而单一的色彩 d. 相关著作有宋代《营造法式》 例题2 在一般房屋中色彩的协调配合有()好处。 a.有利于改善环境 b.可以配合人的活动与行为需要促进空间的功能,使空间感觉发生

第二章 染色基本理论

第二章染色基本理论 2-1概况 染色理论的研究内容: 1 染色热力学即染料能否对纤维上染; 2 上染可能达到的程度(染色平衡); 3 染色动力学即染料上染纤维的快慢(上染速率)。 具体包括:染料浓度、浴比、温度、pH、电解质、染色助剂以及染色设备等对平衡上染程度及上染速率的影响。 通过染色理论的研究,对于合理选用染料及助剂、提高染料利用率、提高上染速率、改善匀染性、降低染色成本、减少废水的排放等染色工艺的制定以及设计制造生产效率高的染色设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2 染料的上染过程及特点 上染过程-是指染料舍染液(或其他介质)而向纤维转移并将纤维染透的过程。 上染过程和通常所指的染色过程不尽相同… eg:酸性染料、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料… 一上染过程及特点 1 染料从染液向纤维表面扩散 2 染料在边界层中的扩散 3 染料吸附在纤维表面

纤维对染料分子的吸附主要是通过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等来完成的。 吸附速率受纤维表面的电荷性质、染料的分子结构及所带电荷、染料的溶解性质、亲和性以及染料分子在扩散边界层中的扩散速率等因素的影响。 染液与被染物相对运动的重要性… 扩散模型…吸附模型… 4 纤维表面的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直至平衡并结合 染料与纤维结合:染料的聚集、吸附、物理结合、化学结合… *染料的吸附与解吸 ①两个过程同时进行,不同染色阶段,二者程度不一; ②多数染色过程就是一个上染过程,而有些上染过程后还需经过一些化学处理,染色过程才能完毕;而另一些在上染过程中同时发生与纤维的化学反应。 上染的各个阶段均是可逆的! [D]f,t / [D]s,t= k吸/ k解= K E = K / (K+L) K为直接性;L为染色浴比;E为平衡上染百分率 浴比L对染料上染百分率具有重要意义!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 1. 练漂 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1) 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烧毛: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4)煮练:

西方建筑色彩分析

关于西方建筑色彩的分析 英国学者P.L.格列高里曾在《视觉心理学》说过:“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古希腊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自然界的色彩是由七种基本颜色组成,但那时的七种色彩是指白、黄、红、紫、绿、青、黑。我们无法考究当时确定七种基本色彩的理论依据。但是,“七”这习惯数字在西方的学术界中统治了两千多年之久。而且,在西方的神学世界观中“七”数字显示了超凡的活性。英国教会奉献给上帝的七声音阶调式,这也被称为多里安式。即使是牛顿也将光谱与该调式音列所对应的弦长并列,并用当时光实验中发现的色彩名命名。 一、远古时期色彩在建筑中的运用 色彩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运用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祖先就采用红、黄、褐色和黑色颜料来装饰洞穴,发现于19世纪下半叶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最突出的是用红、黑、褐画出各种姿势的野牛,生动而精致,这说明原始时代的人类就会用色彩点缀他们的生活环境。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埃及法老胡佛陵墓的大金字塔,用浅灰黄色的石材砌筑的锥体建筑与蓝色的天空在色相与质感上形成对比,使景物愈加鲜明。巨大的金字塔与浩瀚的沙漠相结合,增加了统一的协调感,显得雄伟壮观、稳定宁静,给人以庄严神秘的印象。还有古埃及人为了预防耀眼的阳光,建筑中很少开窗,他们通过将墙壁用明亮而强烈的白、绿、蓝和金色等进行装饰,来满足使用的采光要求。这说明古埃及人以使用效果为目的,使色彩起到对环境条件的改善功能。公元前6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建筑色调具有富贵、威赫、显耀和强权的特点,明暗对比强,彩度高而鲜明,喜好大面积的白色,常用的是金、白、黄、青、胭脂色和黑色等颜色。后来统治过两河流域的波斯帝国有很多石头建筑及浮雕,其文化也受巴比伦、古埃及、亚述的影响,赤、橙、白、绿、金色的瓷砖在当时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因此形成了这一地区辉煌、华丽的城市色彩风格。 二、古希腊罗马时期建筑色彩的运用 作为欧洲文化摇篮的希腊,神殿是建筑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在神殿建筑群中,几乎到处都能看到艳丽的色,建筑色彩与其造型非常协调。仿男人体的陶立克柱式的柱头上涂有蓝色与红色,显得庄重、壮实和朴素;仿女人体的爱奥尼柱式除蓝与红之外,还有金色,显得优雅、秀美、轻巧;科林斯式柱式则是以上两种柱式进一步演变而来,它盛行使用金色,使建筑显得富丽华美。这些经典柱式与色彩的完美结合,后来被古罗马继承和发展,并影响到全世界的建筑。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撰写的《建筑十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是染整加工常见的面料。常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以及硫化染料的染色加工方法。 一、棉织物直接染料染色 特性: 1、直接染料是一类能在中性染浴中,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水溶性染料。 2、直接染料色谱齐全,应用方便、价格低廉、耐洗牢度不好,日晒牢度欠佳。常需要采用固色剂处理。

性能和方法: 1、染色性能: 1.1 直接染料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1.2 直接染料染色中经常使用的促染剂为食盐和元明粉。选用元明粉作促染剂能得到较鲜艳的色泽。 1.3 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必须采用软水染色。 2、染色方法 2.1 一般在普通绳状染色机上进行,染色浴比为1:15-30浅色的浴比要比深色的大些。 2.2 染色温度一般采用近沸点染色,以获得良好的移染性,(所谓移染是指染料从纤维上浓度高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以及良好的色光和牢度。染色一般由常温开始(深色的可由60℃-80℃开始)。

3、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 1、利用阳离子固色剂,以固色剂Y 和固色剂M处理,来提高其牢度。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 二、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 特性: 1、活性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

2、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较好,匀染性好,色谱较齐,应用方便,耐晒牢度较好。 影响活性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 1、亲和力的影响 1.1 在使用亲和力很大的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比较高的上染百分率,有利于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但必须加强洗涤,否则会影响染色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 2、浴比的影响 2.1 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浴比,这一方面提高了固色率,同时也减少活性染料在染浴中的水解。 3、温度的影响 3.1 K型活性染料,就有必要在较高温度下染色。 X型活性染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促进染料的水解,则不能在高温

棉织物化学改性及其染色工艺

棉织物化学改性及其染色工艺研究 2006-10-17 摘要:本文对棉织物利用纤维素纤维改性剂PECH-amine改善其染色性能进行了探讨。优化了棉织物利用PECH-amine改性的方法和改性工艺。确定了采用浸渍法和浸轧法进行棉织物改性的最佳工艺。 关键词:棉织物;化学改性;染色 前言 随着人们日益注重穿着健康和崇尚自然,棉纤维从众多的化学纤维中又重新确立了其重要地位。然而,棉通常用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由于其上染率不够高而需要应用大量的电解质(1),根据染料结构、颜色的不同,用盐量一般为30~150g/L(2)。但大量电解质的使用会造成含有大量染料和盐的废水而严重污染环境。目前对印染废水中有机化合物的处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染色过程中大量加入或生成的无机盐(如氯化钠、元明粉)还不能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及生化方法加以处理(3)。高含盐量的废水的排放将直接改变江湖河水的水质,破坏水的生态环境,其次盐分的高渗透性将导致江湖及印染厂周边的土质盐碱化,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很久以来许多研究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探求纤维的化学改性,以提高其染色性能。本文选用东华大学研制的纤维素改性剂PECH-amine对纤维进行改性,通过改性,能提高棉纤维对染料的上染率,达到实质上的竭染,实现染色废水中基本无盐无染料的清洁染色的目的(4)。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 1.1.1 织物21×21,108×58丝光棉纱卡半制品(新乡印染厂提供)。

1.1.2 药品PECH-amine改性剂(东华大学提供);烧碱为分析纯;染料(工业品) 1.1.3 仪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S型恒温水浴(巩义市英峪仪器厂);MSC—1多光源分光测色仪(日本须贺试验机株式会社)JA2003电子天平(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和步骤 浸渍法改性工艺过程:将织物浸入含有改性剂、烧碱的工作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浸渍一定时间后取出,然后水洗,自然凉干。 浸轧焙烘法改性工艺过程:织物在含有一定浓度的改性剂和烧碱的工作液中二浸二轧,轧余率为80%,在60~70℃下烘干,然后在规定温度下焙烘,水洗至中性,自然凉干。 室温堆置法:织物在含有一定浓度的改性剂和烧碱的工作液中二浸二轧,室温堆置24小时,取出水洗,自然凉干。 改性后染色:改性后染色工艺为50℃入染,升温至规定温度,染色40分钟取出水洗、(皂洗)、水洗。 1.3 实验测定 上染百分率:使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在所选用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染色前后染液的吸光度,按下式计算: 上染百分率%=(1-×100

建筑色彩运用的构思分析

建筑色彩运用的构思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12T15:45:57.4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金群 [导读] 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相应地,人们在重视建筑质量的同时,对于建筑的美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渐渐地,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设计师们开始重视色彩的选择、搭配等,使建筑的设计从视觉、触觉上更加完整。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对建筑色彩应用构思作出具体分析,仅供参考。 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相应地,人们在重视建筑质量的同时,对于建筑的美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渐渐地,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设计师们开始重视色彩的选择、搭配等,使建筑的设计从视觉、触觉上更加完整。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对建筑色彩应用构思作出具体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色彩;问题 英国伦敦的菲里埃大桥桥身曾经是黑色时,经常有人跳桥投水自杀。后来伦敦市政府尝试听取医学专家普利森博士的“离奇”建议,将桥身从黑色粉刷为蓝色,当年跳楼自杀的人数顿减了56.4%。这足以证明,建筑色彩与心理压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建筑色彩普遍存在的问题 建筑是城市最重要的背景色。这种背景色在中国社会转型和高速发展中,一度躁动、浮华,在色彩定位上存在着“暴发户”的心理倾向。比如,一些建筑将自己打扮成了欧陆风格,抄袭西方古建筑的色彩与形式,以彰显“高贵”;另一些建筑则追求色彩的绚丽,令人看后眼花缭乱。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业界对色彩的不重视。 不少建筑设计师将精力投入到了对建筑功能和造型的推敲处理上,对色彩的设计最多不过是一张建筑表现图,而表现图的色彩关系却又停留在色彩的意象上;再加上现行建筑类规范中,没有建筑色彩规范。因此,从设计到施工阶段,对色彩的运用都存在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例如,施工图上如何定量、定性地标注色彩,尚无明确的规定,绘制者也没有办法落实其色彩效果。于是施工图上只能含混不清地标注一些很不确切的色彩名称,如浅灰、红棕之类。 此外,材料生产商与建筑设计方、施工方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协调配合,导致了材料生产厂家的产品与建筑饰品的色彩需要脱节。厂家把自己对色彩的理解与已建成建筑的用色作为厂家的主要产品色,使得建筑色彩没有新意。如此一来,多座城市都出现了色彩极不协调的建筑,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美观。 二、建筑色彩应尊重历史、尊重自然 城市、建筑究竟该以什么样的颜色展示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尊重历史、自然,确立它们的色彩特征,这也是根治中国城市色彩“多胞胎”弊病的最有效办法。城市色彩包括建筑色彩体系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城市历史、人文景观、政治文化、价值观、市民文化与色彩偏好等,不宜过分强调个性与张扬。例如,以安徒生童话闻名于世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老城区房子的色调主要集中在红、黄、蓝、白、黑等颜色,有的镶拼、有的变色,韵律明快、赏心悦目,宛如童话故乡,这成就了哥本哈根城市色彩的名片效应,而前往这座城市旅游的人数也都在逐年递增。 此外,城市中的建筑群色彩必须服从城市的统一色彩规划,将建筑和周围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想。就单幢建筑而言,其外部色彩处理应充分考虑周围景观的色彩,尽可能地结合自然环境,从而创造一种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 另一方面,色彩必须跟其他的材料进行结合才能将美感传递出来,因此,建筑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比如,在多雨地区,建筑材料多选用耐水性、耐久性材料,比如丽江、阆中、凤凰古城等南方古城,当地降雨量充沛,建筑材料采用当地的木材和石材,屋顶大多为黑瓦。在雾气弥漫的地区,由于透明度差,建筑外部色彩选用较深的鲜明色,比如橙色、中黄等色彩,有利于弥补视觉上的单调成分。在多雪地区,为与雪的环境产生对比,传统建筑室内外采用暖色调。 瑞士的村庄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来自于当地,所以你会感觉整体环境色彩特征与整个自然环境是融为一体的。同样的意大利北部小城Matera,也是在山上利用当地采的石头直接建筑自己的城市,所以它的城市建筑整体色彩与城市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三、建筑色彩的设计原则 色彩的用途究竟有哪些?进行色彩设计的具体原则又有哪些呢?就环境构成的功能性而言,可以说有多少种建筑性质就会有多少种环境性质,不过这种过细的区分,对色彩设计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一般大致分以下几类,就可以把握色彩设计的某些原则性区别:(一)文化性环境:包括各类学校、文化馆、博物馆以及一些展览、观演类建筑所形成的环境,其建筑色彩性格多明净高雅,与其文化品位相辉映。 (二)居住性环境:这是人们早出晚归的生活根据地,色彩设计应和安宁、舒适的追求相一致,恬淡柔和的暖色调会是基调。旅馆之类是特殊的居住建筑,虽有一定的商业性,其外部环境仍需闹中取静,色彩性格与居住环境大体是一致的。 (三)商业性环境:正如商业的行业品类繁多一样,其色彩环境也是多式多样的,由于广告性要求,有的即使很出格,也毫不足怪。热闹和人气所表现的丰富性以及夜间的灯彩等,使其几乎不排斥任何色彩。 (四)办公性环境:其为相对严肃的环境性格,色彩决不会花哨,尽管高中低明度色彩都有可能采用,但色相较少掺杂出现。商务办公楼群虽与商业活动有关,但只服务于特定白领人群,色彩性格上更接近办公性环境的单纯,而不会像纯商业建筑那般眩目。 (五)休憩性环境:这是长年劳作不息的人们,毕生向往却难得与公的环境,正因为难得,顺理成章地会要求与高楼林立的城市环境大异其趣,“回归自然”是绝对的追求,建筑色彩只能溶入绿色或成为其点缀。休憩环境的带有体育游乐性的场所,是一种较特殊的“动”的休息地带,与运动的蓬勃生气相配合,色彩关系则会跳跃刺激得多。 除此之外,其他具体外部环境还很多,但色彩性格大抵可往上述几种靠拢。例如,交通性建筑,在流畅简洁的基调中,会带有一定的商业色彩;科技、工业性环境,以其纯功能性追求,色彩处理会与文化性、办公性环境接近等等。可见,色彩所形成的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颇大。因此,把握好色彩设计的原则,作到与环境的恰当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四、总结 总之,色彩的运用是一种设计手段,建筑艺术离不开色彩运用艺术。如何更科学地进行色彩设计将是当代建筑工作者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如何在建筑中寻求一种舒适、安逸的色彩环境更是现代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因此,作为建筑设计者则更应该努力去探索

棉织物活性染料低盐染色工艺设计(2)-2

棉织物活性染料低盐染色工艺设计 姓名:xxx 学号:xxxx 系部:xxxx 班级:xxxx 指导老师:xxx

目录 一、前言 二、棉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机理 三、活性染料的低盐染色的发展状况 四、低盐染色助剂 五、实验材料和仪器 六、染色工艺和处方 七、性能测定方法 八、结论 九、参考文献

一、前言 我国纺织行业年耗水量超过100亿吨,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各行业的第六位。其中印染行业又是纺织行业中的废水排放大户,每天大约有400百万吨的废水排放,政府每年需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污水处理。推动节能减排政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选择。印染行业的低盐染色促进了节能减排的实现。 随着活性染料染色的发展,所带来的废水排放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活性染料由于色泽鲜艳、湿牢度优异、使用方便、适用性强等优点发展很快,然而传统活性染料染色需加人大量盐,如元明粉和食盐.电解质盐的应用,虽然减少了染料本身的污染,但是高含盐量的印染废水很难降解,破坏生态环境。在传统的活性染料染棉工艺中,存在染料利用率低,用盐量大,染色废水处理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并且会造成水源污染,使淡水盐化,破坏生态平衡,对水生物和土壤都有很大的危害,且污水中的可溶性盐的处理也较难。目前,对印染废水中有机化合物的处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染色过程中大量加入或生成的无机盐还不能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及生化方法加以 处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大力研究如何减少盐用量,进行低盐或无盐染色,并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除了开发新型染料、染色设备和应用新的染色助剂外,有必要在染色技术和生产控制方面进行改进.如选择对纤维亲和力高的活性染料,制定合适的低盐染色工艺,降低生产中的盐用量,并提高上染率和固色率,减少环境污染。

染整工艺原理(二)习题

染整工艺原理(二)习题 一、染色理论部分 1.名词解释 染色亲和力染色熵染色热上染速率上染百分率匀染初染率菲克扩散定律吸附等温线移染泳移染色饱和值浴比稳态扩散非稳态扩散扩散活化能扩散边界层半染时间平衡吸附量带液率(轧余率) 2.染料的上染过程包括几个阶段?影响各个阶段的因素有哪些? 3.染料的聚集性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测定染料在纤维内扩散系数的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5.说明染色亲和力或平衡吸附量与染色温度的关系。 6.吸附等温线有几类?解释每种吸附等温线的物理意义,写出其物理关系式。 7.何谓孔道和自由体积扩散模型?比较它们的扩散特点,分析加快扩散的可能途径。8.说明染色温度对上染速率的影响。 二、直接染料染色 1.直接染料分几类?比较其染色性能。 2.何谓温度效应?实际染色时如何合理制定染色温度? 3.何谓盐效应?说明直接染料染色时加入中性电介质的促染机理。 4.说明直接染料染色时阳离子固色剂的固色机理,目前常用的阳离子固色剂有哪些品种?5.写出直接染料浸染纤维素纤维的工艺过程及工艺条件。 6.分析直接染料在纤维素纤维上的结合状态。 三、还原染料染色 1.名词解释 隐色体浸染悬浮体轧染干缸还原全浴还原隐色体电位二色性常数半还原时间 2.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有哪几个基本步骤? 3.影响还原染料还原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还原染料有几种染色工艺?浸染的染色温度主要根据哪些因素决定? 5.写出还原金黄GK、艳桃红R的还原反应历程,并比较它们的还原电位高低。 6.还原染料常有哪些不正常的还原现象产生,举例说明。 四、活性染料染色 1.写出卤代氮杂环(X、K、KE型)和β-羟基乙砜硫酸酯(KN型)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的反应历程,指出决定速率的阶段,影响反应过程主要有哪些因素? 2.活性染料染色主要有几种工艺?写出工艺过程和固色条件。 3.何谓固色率、固色速率和固色效率?影响固色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写出卤代杂环和β-羟基乙砜硫酸酯活性染料的断键反应历程。 5.比较常见几类活性染料的酸、碱断键稳定性,提高断键稳定性的措施可能有哪些? 五、酸性染料染色 1、说明强酸性浴酸性染料上染羊毛的过程,并解释电解质的作用。 2、比较匀染性酸性染料和耐缩绒性酸性染料上染羊毛纤维的机理,解释pH值对上染速率的影响。 3、比较酸性染料上染羊毛、蚕丝和锦纶的染色特点和工艺。 4、何谓配伍指数和竞染,拼色时应该按什么标准选用染料,配伍指数主要决定染料的哪些性质? 六、阳离子染料染色

棉织物染色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染色论文 课题:棉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 专业现代纺织技术(染整) 学生姓名徐银清 班组09染整 学号09050824 指导教师黄丽萍 完成日期2011年4月16日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棉织物用活性染料的染色,经过优良的前处理的棉织物为染色提供了合格的半制品,为了进一步满足品种多样化,色泽鲜艳度以及各种牢度的需求,需要对织物进行染色。活性染料具有染色方便、色泽鲜艳、色谱齐全、匀染性好、湿处理牢度优良等优点,棉织物用其染色从而可以起到改善织物的外观、服用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为后面的印花、后处理打下了基础,也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关键词:棉织物染色活性染料质量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laundering activities to take the dye of pigmentation; by a fine of cotton fabric of dyeing provided for in half, in order to further diversify its products, meet all the demand and need to be used in dyeing cloth dyes easily. activity is stained, beautiful, gay music and constant , wet with hard to better advantages of the cotton dyeing so we can to improve the appearance, taking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s printed ", and after processing laid the foundation, which can satisfy the diversity of demand keywords :cotton;dyeing;activity dyes;quality;

位错及界面部分第三次习题答案

1、见习题集P86 题3-28 2、写出位错反应a[ 01-1 ]/2+a[ 2-11]/2 的反应结果,这个反应能否进行?形成的位错能不能滑动?为什么? 解:a[ 01-1 ]/2+a[ 2-11]/2→a[100],根据位错反应的Frank 判据,反应式左端的柏氏矢量 平方和为a2/ 2 + 3a2/2 = 2a2,而右端的柏氏矢量平方为a2,因2a2> a2 ,所以反应可以 进行。a[ 01-1 ]/2 位错的滑移面是(111) ,a[ 2-11]/2 位错的滑移面是(11-1) ,所以反应生成的位错线在(111) 与(11-1) 的交线[-110] 上,这个位错的滑移面是(001),它不是面心立方 容易滑移的滑移面,所以不易滑动。 3、某面心立方点阵晶体的(1-11)面上有一螺型单位位错,其位错线为直线,柏氏矢量为 a/2[110], (1)在晶胞中标明该位错的柏氏矢量,该位错滑移产生的切变量是多少? (2)该位错能否自动分解成两根肖克莱不全位错,为什么?并在晶胞中标明两根肖克莱不全位错的柏氏矢量; (3)在(1-11)面上由上述两不全位错中间夹一层错带形成扩展位错。若作用在该滑移面上的切应力方向为[1-1-2],该扩展位错如何运动?若切应力方向为[110],该扩展位错又如何运动? (4)该扩展位错可能交滑移到哪个晶面,并图示之,指出产生交滑移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答:(1)√2a/2(hu+kv+lw=0) (2)能(满足几何能量条件) a/6[121]+a/6[21-1]= a/2[110] (几何条件) ∣a/6[121]∣2+∣a/6[21-1]∣2 <∣a/2[110]∣2 a2/6+ a2/6

论色彩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论色彩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实际工作经验,举例建筑色彩对人心理、生理的影响;并叙述了几种常用色彩在建筑中的应用和搭配。 【关键词】建筑色彩特性应用 一、色彩的基本特性 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也称饱和度、彩度)、明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三属性或色彩的三大要素。 1、色相 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征。所谓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如玫瑰红、橘黄、钴蓝、柠檬黄、翠绿……从光学物理上讲,各种色相是由射入人眼的光线的光谱成分决定的。对于单色光来说,色相的面貌完全取决于该光线的波长;对于混合色光来说,则取决于各种波长光线的相对量。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 分和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决定的。 2、纯度(饱和度、彩度) 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当一种颜色掺入黑、白或其他彩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当掺入的色达到很大的比例时,在眼睛看来,原来的颜色将失去本来的光彩,而变成掺和的颜色了。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这种被掺和的颜色里已经不存在原来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的掺人其他彩色而使得原来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经无法感觉出来了。 有色物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鲜艳。 3、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红、绿色为中间明度。色彩

位错总结

位错总结 一. 位错概念 1.晶体的滑移与位错 2. 位错模型 ● 刃型位错: 正负刃型位错, ※位错是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 ※位错线必须是连续的-位错线不能中止在晶体内部。 ∴ 起止与晶体表面(或晶界)或在晶体内形成封闭回路或三维网络 ● 螺型位错: 左螺旋位错,右螺旋位错 ● 混合位错 3.位错密度 单位元体积位错线总长度,3/m m 或单位面积位位错露头数,2 m

4. 位错的柏氏矢量 (Burgers Vector ) ● 确定方法: 柏氏回路 ●意义: 1) 柏氏矢量代表晶体滑移方向(平行或反平行)和大小 2) 位错引起的晶格畸变的大小 3)决定位错的性质(类型) 刃型位错 b ┴位错线 螺型位错 b //位错线 混合位错 位错线与b 斜交 s e b b b +→ ,sin θb b e = θcos b b s = 4)柏氏矢量的表示 ]110[2 a b = 或 ]110[21 =b ● 柏氏矢量的性质 1)柏氏矢量的守恒性-流入节点的柏氏矢量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 柏氏矢量之和 2)一条为错只有一个柏氏矢量

二.位错的运动 1.位错的运动方式 ●刃型位错 滑移―――滑移面: b l ?,唯一确定的滑移面 滑移方向:l v b v ⊥, // 滑移应力: 滑移面上的切应力-沿b 或b - 攀移――攀移面: 附加半原子面 攀移方向:)(b l v ?⊥ 攀移应力:攀移面上的正应力; 拉应力-负攀移 压应力-正攀移 攀移伴随原子扩散,是非守恒运动,在高温下才能发生 ● 螺型位错 滑移―――滑移面:包含位错线的任何平面 滑移方向:l v b v ⊥⊥, 滑移应力 滑移面上的切应力-沿b 或b - 交滑移―――同上 ●混合位错 滑移(守恒运动)――同刃型位错 非守恒运动 ――在非滑移面上运动- 刃型分量的攀移和螺型分量的滑移的合成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