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辨证-2

病因辨证习题

病因辨证习题 一、单选题 1、风邪致病的特点是() A、伤人阳气 B、不易速去 C、游走不定 D、炎热升散 2、以下哪个是伤湿的症状() A、身重而痛 B、手足拘急 C、肢体麻木 D、咳嗽少痰 3、以下哪个症状不属火邪致病() A、衄血 B、斑疹 C、痈脓 D、瘙痒 4、伤暑的脉象是() A、浮数 B、濡数 C、洪数 D、细数 5、恶闻食臭,嗳腐吞酸,是() A、劳逸所伤 B、饮食所伤 C、七情所伤 D、房室所伤 二、多选题 1、寒邪致病的特点有() A、清冷 B、凝滞 C、粘滞 D、收引 E、阻碍气血运行 2、以下哪些不是燥邪致病的症状() A、干咳 B、咽干 C、头痛 D、收引 E、四肢懈怠 3、疫疠致病的特点是() A、生风动血 B、发病急剧 C、易伤津液 D、证情凶险 E、具有传染性 4、以下对七情的描述正确的是() A、喜伤心 B、悲伤肾 C、恐伤肺 D、思伤脾 E、怒伤肝 三、问答题 1、试述七情证候的种类及其临床表现。 七情证候分为喜伤、怒伤、忧伤、思伤、悲伤、恐伤、惊伤七种。临床表现如下: 喜伤:心神不安,或语无伦次,举止失常。 怒伤:肝气逆,甚者血苑于上而致神昏暴厥。 忧伤:情志抑郁,闷闷不乐,神疲乏力,食欲不佳。 思伤:健忘,怔忡,睡眠不佳,形体消瘦。 悲伤:面色惨淡,神气不足。 恐伤:怵惕不安,常欲闭户独处,如恐人将捕之。 惊伤:情绪不宁,甚神志错乱,语言举止失常。 2、饮食所伤的临床表现如何 伤在胃,可见胃痛,恶闻食臭,食欲不佳,胸膈痞满,吞酸嗳腐,苔厚腻,脉滑有力。伤在肠,可见腹痛,泄泻。 误食毒物,可见呕吐恶心或吐泻交作,腹痛如绞。

气血津液辨证习题 一、填空题 1、气虚证是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2、气滞疼痛的特征为胀痛,窜痛,攻痛。 3、血病常见证候可概括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 4、血瘀证的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 5、气滞血瘀证以病程较长和肝经部位出现疼痛痞块为审证要点。 6、水肿有阴水和阳水之分 7、阳水水肿特点是头面浮肿,一般从眼睑开始,继而遍及全身。 8、阴水水肿特点是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 二、单选题 1、患者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腹泻,脱肛,舌淡苔白,脉弱,辨证属() A、气虚证B、气血两虚证C、气陷证D、气滞证E、血虚证 2、患者胸胁胀闷,窜痛,胁下痞块,性情急躁,刺痛拒按,舌紫暗,脉涩,辨证为()A、气虚血瘀证B、气滞血瘀证C、血寒证D、血瘀证E、气血两虚证 3、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心悸失眠,舌淡嫩,脉弱,证属()A、血虚证B、气虚证C、气血两虚证D、气不摄血证E、气滞血瘀证 4、临床表现为口燥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辨证是() A、血虚证B、温燥证C、阴虚证D、津液不足证E、阳虚证 5、哪一项不属血虚证表现() A、两颧潮红B、头晕目花C、心悸失眠D、手足麻木E、面色淡白 6、胸胁胀闷,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脉涩,舌紫暗,此属() A、寒凝血瘀B、气滞血瘀C、气虚血瘀D、肝气郁结E、气血两虚证 7、腹部坠胀,子宫脱垂,多属() A、气虚证B、气陷证C、气血两虚证D、血虚证E、气不摄血证 8、面白无华,短气,身倦乏力,便血,舌淡,脉细弱,此属() A、气随血脱证B、气不摄血证C、气血两虚证D、气陷证E、血虚证 9、胁痛咳更甚,转侧牵引而痛,气短息促,此属() A、痰饮B、悬饮C、溢饮D、支饮E、水饮 三、多选题 1、气逆证主要以___的病变为多见() A、肺B、心C、脾D、胃E、肝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气血津液病证-郁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气血津液病证-郁证 一、A1 1、各证型的郁证均可出现 A、血郁症状 B、湿郁症状 C、气郁症状 D、热郁症状 E、痰郁症状 2、郁证的发生虽与五脏均有关,但主要受累之脏为 A、心、肝、肾 B、肝、心、脾 C、肺、心、肝 D、肺、脾、肾 E、心、肺、肾 3、郁证的形成常以何者为先 A、血郁 B、火郁 C、痰郁 D、食郁 E、气郁 4、郁证主要的病因是

A、情志内伤 B、感受外邪 C、饮食所伤 D、胃失和降 E、肝气上逆 5、半夏厚朴汤适用于郁证的哪一证型 A、肝气郁结证 B、气郁化火证 C、痰气郁结证 D、心脾两虚证 E、心肾阴虚证 6、郁证气郁化火证的最佳选方是 A、知柏地黄丸 B、清金化痰汤 C、丹栀逍遥散 D、泻心汤 E、龙胆泻肝汤 7、郁证肝气郁结证的最佳选方是 A、四逆散 B、柴胡疏肝散 C、越鞠丸 D、逍遥散

E、小柴胡汤 8、郁证的预后多为 A、差 B、极差 C、良好 D、迁延难愈 E、不一定 二、A2 1、患者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时时欠伸,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其治法是 A、益气养血 B、补肾宁心 C、养心安神 D、解郁化痰 E、疏肝解郁 三、B 1、A.气郁 B.血郁 C.痰郁 D.火郁 E.湿郁

<1>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身重,胸胁、脘腹胀满,嗳气,口腻,便溏。多属 A B C D E <2>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脘腹胀满,咽中如物梗塞,苔腻。多属 A B C D E <3> 、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舌红,苔黄。多属 A B C D E 2、A.柴胡疏肝散 B.丹栀逍遥散 C.半夏厚朴汤 D.甘麦大枣汤 E.龙胆泻肝汤 <1> 、郁病心神失养证的治疗宜选用 A B C D E <2> 、郁病痰气郁结证的治疗宜选用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郁证以气郁为先。

气血津液病证习题

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一、填空题: 1.————、————、————等,为郁病的各种证型所共有,是郁病的证候特征。 2.郁病病情的反复常与———密切相关。本病多发于————. 3.脏躁证宜采用————、————的治法。 4.《血证论》提出的————、————、————、————的治血四法,为通治血 证之大纲。 5.对鼻衄的治疗,除内服汤药外,鼻衄当时,应结合————治疗,以期及时止血。 6.鼻衄多由火热迫血行所致,其中以————、————、————为常见。 7.便血属脾胃虚寒者其治疗首选方为——————。 8.便血患者根据病情,在饮食上可选用————、————或————饮食。 9.尿血属下焦热盛者,其治疗主方为——————。 10.各种血证均应酌情选用————、————、或————的药物。 11.紫斑好多发于————尤以————为甚,常反复发作。 12.汗证是由于————、————,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13.自汗表现为————时时汗出,————则益甚。常伴有————的症状。 14.————、————为消渴病的治疗大法。 15.消渴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判断消渴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在于————和————的程度。 17.临床上通常把以————为主————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 18.消渴多伴有————的病变,故在各种证型中,均可酌加————的方药。 19.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为————失调————亏虚。 20.内伤发热临床多表现为————,但有时也可是————。 21.湿郁发热的最佳治疗选方为————。 22.积聚发病的内在原因在于————。 23.积聚的形成及演变,均与————密切相关。 24.积聚的发生主要关系到——————、——————两脏:—————、————、————是形成积聚的主要病理变化。 25.厥证在临床以突发一时性的————为证候特征。 26.厥证在临床上尤其以————为明显诱因而发作者较多见。 27.厥证的病机主要是气机突然————、————、————失常。 二、单项选择题 1.郁证形成常以何者为先( ) A.热郁 B.血郁 C.痰郁 D.气郁 2.郁证的发生,主要累及脏腑为() A.肝、脾、肾 B.肝、脾、心 C.肝、心、肾 D.肝、肺、心 3.患者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胸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治宜() A.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B.活血理气解郁 C.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D.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4.痰气郁结型郁病的主证,下列何者是错误的() A.咽中不适 B.如物梗塞 C.吞咽困难 D.咯之不出 5.下列哪出血无使用归脾汤的证型() A.紫斑 B.尿血 C.便血 D.咳血 6.咳血与吐血的鉴别点下列何项是错误的() A.咳血是血由肺来,吐血是血由胃而来 B.咳血之血色紫暗,吐血之血色鲜红 C.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 D.咳血之后大便一般不呈黑色,吐血之后大便多呈黑色 7.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等症,舌质红,苔薄,脉滑。属何型鼻衄() A.胃热炽盛 B.肝炎上炎 C.热邪犯肺 D.气血亏虚

气血津液辩证

气病辨证 气病的常见证候,可以概括为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和气逆证。 气虚证 是指体内营养物质受损或脏腑功能活动衰退所出现的证候。 症状: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脉虚无力。 病因病机:多由久病、饮食失调、或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气陷证 是气虚病变的一种,以气虚无力升举为主的证候。 症状:头昏眼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因病机:气虚则脏腑功能衰减,出现清阳不升,气陷于下,升举无力,内脏下垂。 气滞证 指体内某些部位或某一脏腑气机阻滞,运行不畅引起的病变证候。 症状:闷胀、疼痛、时重时轻、走窜不定,得暖气或矢气后胀痛减轻。 病因病机: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或跌仆闪挫等皆可引起气机不畅,出现气滞证。 气逆证 指气上逆不顺而出现的病变证候。一般多见肺胃肝之气上逆如肝气上逆。 症状:肺气上逆主要以咳嗽喘息为特征;胃气上逆主要以呃逆、嗳气、恶心呕吐为特征;肝气上逆主要以头痛、眩晕、昏厥、呕血为特征。 病因病机:外邪犯肺,或痰浊壅肺等致肺失宣降,故上逆为咳喘。外邪犯胃,或饮食积滞,或气郁等而致胃失和降,其气上逆,则呃逆、嗳气、呕吐。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气上逆,火随气升,故头痛、眩晕、昏厥、甚则呕血。

血病辨证 血病的常见证候,可概括为血虚证、血瘀证和血热证。 血虚证 指机体内血液亏虚所引起的症状。 症状:面色萎黄或苍白、唇色淡白、神倦乏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经量少、衍期甚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 病因病机:久病耗伤、或病失血(吐、衄、便、溺血、崩漏等),或后天脾胃虚弱,生化不足等诸因皆能令人血虚。 血瘀证 凡体内血行受阻,血液瘀滞,或血离于经而瘀阻于体内所引起的病变证候,均属血瘀证。 症状:局部痛如针刺,部位固定,拒按,或有肿块,或见出血,血色紫暗,有血块,而色晦暗,口唇及皮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 病因病机:因气滞而血凝,或血受寒而脉阻,或热与血而相结,或外伤等血溢于经,导致瘀血内停,出现血瘀证。 血热证 即血分有热,或热入血分的症状。 症状:心烦,躁扰发狂,口干喜饮,身热以夜间为甚,舌红绛,脉细数,或见吐、衄、便、尿血及斑疹等,妇女月经提前、量多、色深红等。 病因病机:外感热邪侵入,或五志郁火等所致。血分热盛,心神受扰,故烦躁,甚则发狂;血属阴,热入于内,入夜交争甚,所以发热至夜尤甚;阴血受灼,则口干喜饮;热盛血耗,不能充盈于脉,故脉细数;热迫血妄行,血络受损,必见出血,妇人月经亦必见量多而提前等。 津液病辨证 各种原因所致水液代谢障碍,或津液耗损证候,均可称之为津液病。津液病变,一般

中医诊断学试题-气血津液辨证

中医诊断学试题-气血津液辨证 一、单选题 1.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应属( ) A.血虚证 B.阳虚证 C.阴虚证 D.亡阳证 E.气虚证 2.大出血后出现气短,心悸,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诊断为( ) A.气血两虚 B.气虚失血 C.气随血脱 D.气虚下陷 E.阴虚阳亢 3.阳虚证与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区别是( ) A.有无少气懒言 B.小便是否清长 C.有无神疲乏力 D.寒象是否明显 E.舌质是否淡嫩 4.气滞证的特征性症状是( ) A.头昏眼花 B.胀闷疼痛 C.嗳气恶心 D.腹部坠胀 E.手足发麻 5.临床中常见的气逆证,多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密切( ) A.脾肺肾 B.肺胃肾 C.肝肺胃 D.肝心肺 E.心肾肺 6.疼痛见于手足、肤色紫暗发凉,得温痛减,喜暖恶寒,月经衍期,经色暗紫,脉沉涩,属于( ) A.血瘀证 B.血寒证 C.气滞血瘀证 D.血虚证 E.气虚证 二、多选题 1.气不摄血与血热妄行鉴别要点为() A.病程的长短 B.血质淡薄与红稠 C.舌质的淡白与红绛 D.脉象的细弱与弦数E.出血的多少 2.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 A.脉细涩 B.出血反复不止 C.血色紫暗,且有血块 D.唇舌甲青紫 E.皮下紫斑 3.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可有() A.刺痛 B.肿块 C.紫绀 D.出血 E.脉细涩 4.狭义痰饮证的临床表现是() A.胸胁支满 B.痰质粘稠 C.胃脘有振水音 D.关节肿痛 E.舌淡嫩、苔白滑、脉弦 5.水饮内停可表现为() A.脘腹痞胀,水声漉漉B.咳嗽气喘,痰多清稀 C.喉中痰鸣,喘息不得平卧D.泛吐清水,食欲减退E.舌淡嫩,苔白滑,脉弦 6.津液不足的临床表现是() A.咽干舌燥 B.皮肤干燥 C.大便秘结 D.口渴漱水不欲咽 E.小便短少而黄 三、填空题 1.气虚类证包括、、。 2.血虚类证包括、。 3. 气病实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四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阴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阳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试卷2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试卷2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A2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 1.钟某,女,37岁。因与邻居发生口角,近1周出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脘闷嗳气,不思饮食,舌苔薄腻,脉弦。其治则是 (分数:2.00) A.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B.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C.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D.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E.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解析:解析:“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脘闷嗳气,不思饮食,舌苔薄腻,脉弦”均为郁证之肝气郁结证的证候,应选择“疏肝解郁、理气畅中”的治则。 2.周某,女,32岁。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自诉半月前受到单位领导批评而精神抑郁,现症见:性情急躁易怒,胸胁疼痛,口干口苦,嘈杂吞酸,嗳气,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其首选方剂是 (分数:2.00) A.柴胡疏肝散 B.半夏厚朴汤 C.丹栀逍遥散 D.越鞠丸 E.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解析:解析:“性情急躁易怒,胸胁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郁证之气郁化火证的证候。而“嘈杂吞酸,嗳气,呕吐”说明有肝火犯胃的表现,选用方剂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3.徐某,女,30岁。因与婆婆生活不睦,出现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胸胁胀满,咽中如有梗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舌苔白腻,脉弦滑。其治则是 (分数:2.00) A.疏肝解郁,清热平肝 B.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C.疏肝解郁,清泻肝火 D.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E.疏肝解郁,降逆和胃 解析: 4.孙某,女,38岁。2年前与丈夫离婚后,逐渐出现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等症状,舌质淡,脉弦。其诊断是 (分数:2.00) A.狂证 B.癫证 C.梅核气 D.脏躁√ E.噎膈 解析:解析:“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舌质淡,脉弦”为郁证之心神失养证的证候,此种证候多发于女性,多因精神刺激而诱发,《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将此种证候称为“脏蹂”。 5.齐某,女,49岁。因母亲离世,近日出现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等症状,舌质淡,脉弦。其首选方剂是 (分数:2.00)

气血津液辨证习题

气血津液辨证习题 一、填空题 1、气虚证是______所表现的证候。 2、气滞疼痛的特征为____。 3、血病常见证候可概括为_________四种。 4、血瘀证的舌质_____,脉_____。 5、气滞血瘀证以_____和____为审证要点。 6、水肿有___和___之分 7、阳水水肿特点是_____。 8、阴水水肿特点是______。 二、单选题 1、患者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腹泻,脱肛,舌淡苔白,脉弱,辨证属() A、气虚证B、气血两虚证C、气陷证D、气滞证E、血虚证 2、患者胸胁胀闷,窜痛,胁下痞块,性情急躁,刺痛拒按,舌紫暗,脉涩,辨证为() A、气虚血瘀证B、气滞血瘀证C、血寒证 D、血瘀证E、气血两虚证 3、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心悸失眠,舌淡嫩,脉弱,证属() A、血虚证B、气虚证C、气血两虚证 D、气不摄血证E、气滞血瘀证 4、临床表现为口燥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辨证是() A、血虚证B、温燥证C、阴虚证D、津液不足证E、阳虚证 5、哪一项不属血虚证表现() A、两颧潮红B、头晕目花C、心悸失眠D、手足麻木E、面色淡白 6、胸胁胀闷,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脉涩,舌紫暗,此属() A、寒凝血瘀B、气滞血瘀C、气虚血瘀D、肝气郁结E、气血两虚证 7、腹部坠胀,子宫脱垂,多属() A、气虚证B、气陷证C、气血两虚证 D、血虚证E、气不摄血证 8、面白无华,短气,身倦乏力,便血,舌淡,脉细弱,此属() A、气随血脱证B、气不摄血证C、气血两虚证D、气陷证E、血虚证 9、胁痛咳更甚,转侧牵引而痛,气短息促,此属() A、痰饮B、悬饮C、溢饮D、支饮E、水饮 三、多选题 1、气逆证主要以___的病变为多见()

考研中医综合-气血津液辨证

中医综合-气血津液辨证 (总分:79.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22,分数:33.00) 1.以下哪项是血虚证与血瘀证的共同表现 ?A.心悸 ?B.脉涩 ?C.手麻 ?D.腹痛 ?E.闭经 (分数:1.5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血虚与血瘀都可导致闭经。心悸、手麻多见于血虚失养,脉涩、腹痛多见于血瘀证。 2.哪项非阳水的特点 ?A.头面先肿 ?B.皮肤光亮而薄 ?C.按之凹陷难复 ?D.多挟风邪为患 (分数:1.50) A. B. C. √ D. 解析: 3.血瘀证的色脉改变,下列哪项不对 ?A.皮肤有青紫色斑块 ?B.出血紫暗夹血块 ?C.腹壁青筋显露 ?D.舌淡苔腻或滑

(分数:1.50) A. B. C. D. √ 解析: 4.津液亏虚证一般不见 ?A.皮肤干燥枯瘦 ?B.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 ?C.小便短少而黄 ?D.舌红少苔少津 (分数:1.50) A. B. √ C. D. 解析: 5.下述哪项不是血热证的表现 ?A.迫血妄行而出血 ?B.月经量多而色淡 ?C.身热面赤而发斑 ?D.肌肤生疮疔疖痈 (分数:1.50) A. B. √ C. D. 解析: 6.下列哪项不是形成气虚证的常见原因 ?A.久病重病 ?B.劳累过度 ?C.年老体弱 ?D.情志过极

(分数:1.50) A. B. C. D. √ 解析: 7.津液亏虚的形成,一般与下列哪项无关 ?A.吐泻过度 ?B.高热大汗 ?C.阳气偏亢 ?D.气机阻滞 (分数:1.50) A. B. C. D. √ 解析: 8.气虚证与气陷证的鉴别点在于有无 ?A.神疲乏力 ?B.内脏下垂 ?C.少气懒言 ?D.头晕目眩 ?E.自汗 B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9.月经愆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少腹冷痛者,其证为 ?A.血瘀 ?B.血寒 ?C.气滞 ?D.气滞血瘀 ?E.气虚血瘀

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练习2011-5-24

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练习 每组5-6人,讨论后,由其中一人代表发言。最后由老师讲解参考答案 【病案1】 张×,女,43岁,农民。1996年12月23日初诊:患者昨日因进食生冷食物,深夜腹痛剧烈而登厕大便,排稀便少许,但腹痛未减,且恶寒甚而寒战,腹痛欲呕,肠鸣漉漉,因而送来急诊。体检:抱腹呻吟,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厥冷,苔白滑,脉沉紧。 问题: (1) 请概括本病案的主诉。 (2) 如果医生按诊病人的腹部,有何表现特征? (3) 该病例辨证结论是什么? 【病案2】 郭×,女,21岁,农民。1998年3月5日初诊:患者5日前发病,初起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昨日起病情变化,症见:发烧39.7℃,咳嗽吐黄稠痰,面红目赤,心烦,口渴喜冷饮,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 问题: (1) 患者的病情分几个阶段? (2) 该病例辨证结论是什么?

【病案3】 钱×,男,46岁,工人。2004年5月16日初诊:患者半年来低热,夜间为甚,五心烦热,夜寐盗汗,时有干咳,痰少而粘,咳甚时偶见痰中带血丝,近3天病情加重,出现咳血,月经先期,量少色红,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问题: (1) 概括本病案的主诉。 (2) 从八纲辨证的角度对此患者应辨为何证候? (3) 病人咳血为何说明是病情加重? 【病案4】 王×,男,26岁,工人。2002年5月12日初诊:患者某日因饮食不慎,食后随即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稀水,臭秽,求治于某医,给以中医温补止泻的药物治疗。服药后,泻虽止,但腹胀更甚,身热面红,胸腹灼热,且神志昏沉,合目欲睡,但时有躁动,手脚冰凉,口唇红燥,小便短少色黄,舌质红,舌苔黑而干燥,脉中取若有若无,沉取有力。 问题: (1) 病人服药前的病证是什么? (2) 医生所给予的治疗正确吗? (3) 服药后的辨证是什么?

气血津液辩证病例分析

气血津液辩证病例分析 1、谢某,男,28岁。于抗洪抢险中突然昏倒,发热,汗出不 止。经抢救神识已清,但觉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脉虚数。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辨证:暑证 分析:本证中,因在夏令时劳作过久,暑热炎蒸,上扰清窍,内灼神明,故见突然昏倒;暑热之热,灼气伤津,故发热,汗出不止;虽神识已清,但津液为炎热所伤,故口渴,尿黄;暑病汗多,气随汗泄,故疲乏而脉虚数。 2.刘某,女,67岁。皮肤干燥、脱屑,夜间痒甚,头晕,面色萎黄,舌淡,脉弱。本 病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辨证:血虚生风证 分析:血虚肌肤失养,见面色萎黄,皮肤干燥,甚则脱屑;血虚生风,见风性摇动之皮肤瘙痒;血虚脑髓失养见头晕;舌淡脉弱为血虚证之脉象。 3.谢某,男,15岁。三日前两膝关节肿痛,怕冷发热,次日踝关节肿胀疼痛,昨日肩 肘关节亦痛。现双膝、踝关节红肿、压痛,右肩关节压痛,但无肿胀。身热,咽痛口干,汗出,舌红苔薄黄腻,脉数。请写出主诉,并进行病因辨证及病机分析。 主诉:关节游走疼痛红肿3日。 辨证:湿证 分析:风湿侵入脉络,痹阻不通,郁而化热,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且痛处红肿。热邪内郁,故见身热汗出,热壅咽喉,而见咽痛。舌红苔黄腻,脉数,亦属内热兼湿之征。 4.黎某,男,25岁。腰脊疼痛,下肢关节强直三年。现觉胸痛,腰脊及下肢关节疼痛, 膝踝关节肿胀难伸,行走需用拐杖。每逢寒冷阴雨天气疼痛加剧。腿部肌肉萎缩,乏力神疲,舌淡苔薄,脉细滑。请进行病因辨证诊断,并作病机分析。 辨证:湿证(寒湿) 分析:风寒湿邪侵入经脉关节,气血痹阻不通,故关节疼痛,甚则肿胀、屈曲不利。寒湿偏重,故寒冷阴雨时疼痛加剧。寒湿痹阻日久,气血失养,故乏力神疲,肌肉萎缩。舌、脉亦为寒湿及气血不足。 5.盛某,女,27岁。数年来阴道常有血性黏液,初时认为是带经日久,月经周期提前 反致,但经后血量虽减少仍挟有白带黏稠物。平时疲倦乏力,纳差,心慌气短。末次月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六)模拟题

[模拟]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六) 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第1题: 血证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 A.引起血证的原因 B.出血量的多少 C.兼见症状 D.患者的体质 E.服药的方法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2题: 肥胖的病因有 A.年老体弱 B.饮食不节 C.缺乏运动 D.久病卧床 E.先天禀赋不足 参考答案:ABCE 答案解析: 第3题: 心气虚的临床特点是 A.心悸 B.气短 C.劳则尤甚 D.神疲体倦 E.自汗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第4题:

肾癌晚期部分患者可有典型的三联症是指 A.血尿 B.尿急 C.腰部疼痛 D.上腹或腰部肿块 E.尿频 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 第5题: 郁证的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哪几个脏腑 A.心 B.小肠 C.脾 D.肾 E.大肠 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 第6题: 对于消渴的并发症常配用下列哪些治法 A.活血化瘀 B.清热解毒 C.健脾益气 D.温补肾阳 E.滋补肾阴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第7题: 血证包括下列哪项部位的出血 A.上溢于口鼻诸窍 B.下泄于前后二阴 C.外伤出血 D.渗出于肌肤 E.脑出血 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 第8题: 内伤发热辨证要点是 A.辨病位 B.辨病程长短 C.辨证候虚实 D.辨病情轻重 E.辨阴阳 参考答案:CD 答案解析: 第9题: 消渴病久,常见的并发症有 A.中风 B.雀目 C.疮痈 D.肺痨 E.胸痹心痛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第10题: 哪些措施是防治癌病的重要手段 A.早期发现 B.注意休息 C.调畅情志 D.早期诊断 E.早期治疗 参考答案:ADE 答案解析: 第11题: 郁证的病因有 A.感受外邪 B.饮食不当 C.起居不慎

气血津液辨证案例分析

1、谢某,男,28岁。于抗洪抢险中突然昏倒,发热,汗出不止。经抢救神识已清,但觉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脉虚数。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辨证:暑证 分析:本证中,因在夏令时劳作过久,暑热炎蒸,上扰清窍,内灼神明,故见突然昏倒;暑热之热,灼气伤津,故发热,汗出不止;虽神识已清,但津液为炎热所伤,故口渴,尿黄;暑病汗多,气随汗泄,故疲乏而脉虚数。 2.刘某,女,67岁。皮肤干燥、脱屑,夜间痒甚,头晕,面色萎黄,舌淡,脉弱。本病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辨证:血虚生风证 分析:血虚肌肤失养,见面色萎黄,皮肤干燥,甚则脱屑;血虚生风,见风性摇动之皮肤瘙痒;血虚脑髓失养见头晕;舌淡脉弱为血虚证之脉象。 3.谢某,男,15岁。三日前两膝关节肿痛,怕冷发热,次日踝关节肿胀疼痛,昨日肩肘关节亦痛。现双膝、踝关节红肿、压痛,右肩关节压痛,但无肿胀。身热,咽痛口干,汗出,舌红苔薄黄腻,脉数。请写出主诉,并进行病因辨证及病机分析。 主诉:关节游走疼痛红肿3日。 辨证:湿证 分析:风湿侵入脉络,痹阻不通,郁而化热,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且痛处红肿。热邪内郁,故见身热汗出,热壅咽喉,而见咽痛。舌红苔黄腻,脉数,亦属内热兼湿之征。 4.黎某,男,25岁。腰脊疼痛,下肢关节强直三年。现觉胸痛,腰脊及下肢关节疼痛,膝踝关节肿胀难伸,行走需用拐杖。每逢寒冷阴雨天气疼痛加剧。腿部肌肉萎缩,乏力神疲,舌淡苔薄,脉细滑。请进行病因辨证诊断,并作病机分析。 辨证:湿证(寒湿) 分析:风寒湿邪侵入经脉关节,气血痹阻不通,故关节疼痛,甚则肿胀、屈曲不利。寒湿偏重,故寒冷阴雨时疼痛加剧。寒湿痹阻日久,气血失养,故乏力神疲,肌肉萎缩。舌、脉亦为寒湿及气血不足。 5.盛某,女,27岁。数年来阴道常有血性黏液,初时认为是带经日久,月经周期提前反致,但经后血量虽减少仍挟有白带黏稠物。平时疲倦乏力,纳差,心慌气短。末次月经提前10天,行经1天。舌质红,苔白根腻,脉细滑。请作出气血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辨证:气虚证、血热证 分析:患者带下黏液带血,初认为是行经日久,后经详细询问病情,确定为赤带。纳差,疲倦乏力为脾失健运之象;脾虚湿盛下注,故带下色白。湿蕴化热,热迫血分妄行,则为赤带。病已数年,正气受损,故见气短等虚证。 6.武某,女,37岁。末次月经于5个月以前,以后月经未行,经治未效。现头晕健忘,心慌气短,乏力自汗,睡眠不实,多梦,身痛,腿酸抽筋,阴道分泌物减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请作出气血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辨证:气血两虚 分析:营血亏虚,经水乏源,故而闭经。血不能上荣,故见头晕健忘。血虚筋脉失养,故见腿酸抽筋,身痛。心血虚,则心悸失眠。脾气虚,则气短乏力自汗。舌脉亦为气血亏虚。7.于某,女,35岁。8天前起两胁疼痛,右侧较剧。刻下寒热往来,两目发黄。胁肋疼痛,胸闷恶心,食欲不振,口苦溺赤,大便干结,前额胀痛,舌尖边红,苔白腻,中根色黄,脉濡数。请作出病因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辨证:湿证(湿热证)

中医气血津液辩证

中医气血津液辩证 气血津液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所反映的各科病证的一种辨证诊病方法。 由于气血津液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它们的生成及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因此,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到气血津液的变化;医学教育网整理而气血津液的病变,也必然要影响到脏腑的功能。所以,气血津液的病变,是与脏腑密切相关的。气血津液辨证应与脏腑辨证互相参照。 一、气病辩证 气的病证很多《素问。举痛论篇》说:“百病生于气也”,指出了气病的广泛性。但气病临床常见的征候,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 (一)气虚证 气虚证,是指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证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的表现为辨证要点。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强弱与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气盛则机能旺盛,气衰则机能活动减退。医学教育网整理由于元气亏虚,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以气少懒言,神疲乏力;气虚清阳不升,不能温养头目,则头晕目眩;气虚毛窍疏松,外卫不固则自汗;劳则耗气,故活动时诸症加剧;气虚无力鼓动血脉,血不上营于舌,而见舌淡苔白;运血无力,故脉象按之无力。 (二)气陷证 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下陷的征候。多见于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或劳累用力过度,损伤某一脏器所致。 【临床表现】头晕目花,少气倦怠,久痢久泄,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 【证候分析】本证以内脏下垂为主要诊断依据。气虚机能衰退,故少气倦怠。清阳之气不能升举,所以头晕目花。脾气不健,清阳下隐,则久痢久泄。医学教育网整理气陷于下,以致诸脏器失其升举之力,故见腹部坠胀、脱肛、子宫或胃等内脏下垂等证候。气虚血不足,则舌淡苔白,脉弱。 (三)气滞证 气滞证,是指人体某一脏腑,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邪气内阻,或阳气虚弱,温运无力等因素导致气机阻滞而成。

中医知识课堂:气血津液失调病机

中医知识课堂:气血津液失调病机 人体生命活动的进行,主要是依靠后天所化生的气血津液,通过经脉输布于全身,营养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而实现的。人体的气血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若气血津液失常,必然会影响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气与血又是脏腑气化活动的产物,因此,脏腑发生病变,不但可以引起本脏腑之气血失常,而且也会影响全身的气血,导致全身气和血的病理变化。所以,气血津液失常不仅是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各种病机变化的基础,而且亦是分析和研究各种临床病症病机的基础。 气失调 气失调主要指气不足和气行失常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 气不足 又称“气虚”,系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而致。气不足有多种情况,如脏腑气虚,如心气虚、脾气虚、肺气虚等;以及元气不足、宗气不足、营气不足、卫气不足等。 气不足,则推动、营养、防御等功能减弱。若某一脏腑之气不足,则表现为该脏腑功能减弱的虚证。如心气不足,可致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减弱;卫气不足,则易为外邪所侵袭。 气行失常 气行失常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行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气运行于经络之中,卫气运行于脉外,贵乎流通畅达。若因外感、内伤,或痰食中阻,即可阻碍气之运行,导致气的运行失常。 气行失常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行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气运行于经络之中,卫气运行于脉外,贵乎流通畅达。若因外感、内伤,或痰食中阻,即可阻碍气之运行,导致气的运行失常。 气行失常,可涉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等各方面的多种病变。一般概括为:气滞、气陷、气逆、气闭和气脱等。病变部位不同,各有不同的特征。经络之气郁滞或逆乱,则相应部位可出现疼痛。内脏气滞或逆乱,则其功能将发生异常。如脾胃气滞,则不能收纳运化,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如感受寒邪,腠理闭塞,卫气郁滞于表,则为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等。 血失调 血失调是指血不足和血行失常的病理变化。 血不足 又称“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失血过多,新血不及生成,或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或化源不足,而致血液化生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等,均可致血虚。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在血虚时,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失容失养,功能活动逐渐衰退等虚弱的证候。如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晕,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血不足在女子最为多见,多与月经、胎孕、分娩、哺乳等密切相关,可引发月经量少,或经闭,或不孕,或乳少,或产子多羸弱。 出血 出血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流出脉外的病理状态。其原因有外伤出血、气虚失血、血热妄行等。出血有咳血、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紫癜)崩漏、创伤出血等,有的出血可排出体外,有的则渗溢于体腔之内或肌肤之中形成瘀血。 血瘀

气血津液辩证

气血津液辩证 气血津液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所反映的各科病证的一种辨证诊病方法。 由于气血津液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它们的生成及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因此,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到气血津液的变化;而气血津液的病变,也必然要影响到脏腑的功能。所以,气血津液的病变,是与脏腑密切相关的。气血津液辨证应与脏腑辨证互相参照。 一、气病辩证 气的病证很多《素问〃举痛论篇》说:“百病生于气也”,指出了气病的广泛性。但气病临床常见的征候,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 (一)气虚证 气虚证,是指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证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的表现为辨证要点。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强弱与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气盛则机能旺盛,气衰则机能活动减退。由于元气亏虚,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以气少懒言,神疲乏力;气虚清阳不升,不能温养头目,则头晕目眩;气虚毛窍疏松,外卫不固则自汗;劳则耗气,故活动时诸症加剧;气虚无力鼓动血脉,血不上营于舌,而见舌淡苔白;运血无力,故脉象按之无力。 (二)气陷证 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下陷的征候。多见于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或劳累用力过度,损伤某一脏器所致。 【临床表现】头晕目花,少气倦怠,久痢久泄,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 【证候分析】本证以内脏下垂为主要诊断依据。气虚机能衰退,故少气倦怠。清阳之气不能升举,所以头晕目花。脾气不健,清阳下隐,则久痢久泄。气陷于下,以致诸脏器失其升举之力,故见腹部坠胀、脱肛、子宫或胃等内脏下垂等证候。气虚血不足,则舌淡苔白,脉弱。 (三)气滞证 气滞证,是指人体某一脏腑,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邪气内阻,或阳气虚弱,温运无力等因素导致气机阻滞而成。 【临床表现】胀闷,疼痛,攻窜阵发。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试卷1-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试卷1-1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4,分数:28.00) 1.下列不属于气虚证的表现是 (分数:2.00) A.气短声低 B.精神疲惫 C.头晕目眩 D.面色淡白√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气虚证的临床表现,属于识记并理解类考题。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是精神疲惫,体倦,或有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重,乏力,气短声低,少气懒言,脉虚,舌质淡嫩等。面色淡白属于血虚证的表现。 2.气陷证是由于气的哪种功能异常引起的 (分数:2.00) A.推动 B.固摄√ C.防御 D.气化 解析:解析: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下陷,以自觉气坠,或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是由于气的固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的。 3.血瘀证的典型表现为 (分数:2.00) A.纳少 B.胀痛 C.刺痛√ D.胸闷 解析:解析:此题属于较简单题目,考点是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血瘀证是指瘀血内阻,血行不畅,以固定刺痛,肿块,出血,瘀血色脉征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4.气滞证的疼痛特点,不包括下列哪项 (分数:2.00) A.按之一般有形√ B.部位多不固定 C.随情绪而增减 D.随“气行”觉舒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气滞证的表现,主要考查的是疼痛。气滞证导致的疼痛为胸胁,脘腹等处或损伤部位的胀闷或疼痛,疼痛性质可为胀痛,窜痛,攻痛,症状时轻时重,部位不固定,按之一般无形。痛胀常随嗳气,肠鸣,矢气等而减轻,或症状随情绪变化而增减。 5.患者头晕目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舌淡苔白,脉弱。其证候是 (分数:2.00) A.气滞 B.气虚 C.气陷√ D.气逆 解析:解析:气陷的临床表现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脘腹坠胀感,大便稀溏,形体消瘦,或见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 6.临床上常见的气逆证,多与下列何项关系密切 (分数:2.00)

中医诊断学——病因与气血津液病证

一、单选题 1.与生活接触最有关的是什么病症() A.头痛 B.中风 C.水肿 D.消渴 E.肺痨 2.下列哪项不属于湿证的证候() A.全身困重 B.口淡吐涎 C.恶心纳呆 D.脘腹痞胀 E.苔腻脉滑 3.对湿证的下列认识哪项不对() A.起病较徐缓 B.病势多缠绵 C.易阻滞气机 D.多困遏清阳 E.一般从寒化 4.湿证的下述分类,哪项少见() A.外湿 B.内湿 C.虚湿 D.寒湿 E.湿热 5.对外燥证的下述认识,哪项不对() A.以干燥为主要证候 B.与内燥毫不相关 C.多见于三秋季节 D.干燥少雨之地常见 E.阴液亏少之人易患 6.下列哪项最不宜视作感受寒邪() A.淋雨下水 B.服寒凉药 C.衣单露宿 D.食生饮冷 E.冰敷胸腹 7.暑闭气机证的特征表现为() A.恶热,汗出,口渴,疲乏 B.胸闷,腹痛,呕恶,无汗 C.神志昏迷,抽搐惊厥 D.胸闷,腹胀,苔腻,发热 E.恶寒,发热,身痛,无汗 8.“中风”后肢体瘫痪,卧床已年余,臀部生褥疮,不红不痛,气短息弱,食少声低,面色淡白,舌

质浅淡,脉沉细无力() A.阳虚血瘀证 B.气虚血瘀证 C.气血两虚证 D.气阴两虚证 E.气滞血瘀证 9.津液亏虚与下列哪项的关系不密切() A.燥证 B.阴虚证 C.火热证 D.血虚证 E.气滞证 10.痰饮、悬饮、支饮、溢饮主要是根据下列哪项而命名()A.饮邪的性质 B.饮停的部位 C.饮邪的多少 D.饮停的先后 E.饮停的原因 11.下列病症哪项一般不是痰阻所致() A.喉中如有梅核 B.中风痰鸣不语 C.痫病昏仆吐涎沫 D.颈部肿大如瘤 E.肺痨盗汗低热 12.以下哪个证一般临床未见() A.水气凌心证 B.肺虚水停证 C.脾虚水泛证 D.肾虚水泛证 E.风水相搏证 13.与气虚兼并的虚证,下列哪项少见() A.气血两虚 B.阳气亏虚 C.气虚阳浮 D.津气亏虚 E.气阴两虚 14.下列哪项不是痰与饮的共有症() A.形体肥胖 B.头晕目眩 C.咳吐涎沫 D.舌苔白滑 E.胸闷脘痞 15.下列哪项不是津液亏虚证的表现() A.小便短少而黄

气血津液-题库

虚劳 一、选择题 1.虚劳证见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腹中冷痛,肠鸣泄泻,甚则完谷不化, 每因受寒和饮食不慎而成,舌淡苔白,脉虚弱,治宜选用() A.归脾汤 B.补中益气汤 C.参苓白术散 D.附子理中汤 E.黄芪建中汤 答案:D 2.在虚劳的病机上,以那两脏占最重要的地位() A.脾胃 B.肝肾 C.肺肾 D.心肾 E.脾肾 答案:E 3.治疗心血虚和脾血虚虚劳,需注意配合() A.温补肾阳 B.补脾益气 C.滋补肾阴 D.温通心阳 答案:B 4.虚劳的辨证,以哪项为纲? A.三焦辨证 B.卫气营血 C.气血津液 D.阴阳气血 E.五脏六腑 答案:D 2. 3. 4. 5. 5.治疗心阴虚的首选方为: A.拯阳理劳汤 B.天王补心丹 C.附子理中汤D.右归丸 E.瓜蒌薤白白酒汤 答案:B 6.虚劳的辨证以哪项为目? A.五脏虚候 B.气血阴阳 C.气血津液D.卫气营血 E.以上皆不是 答案:A 7.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脾气虚型劳病的症侯? A.纳少 B.食后腹胀 C.大便溏 D.倦怠乏力 E.腰膝酸软 答案:E 8.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或结代,症属虚劳何证型?

A.肝血虚 B.肝阴虚 C.心血虚 D.心阴虚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6. 7. 9.虚劳证心血虚的治疗主方是: A.四物汤 B.当归补血汤 C.养心汤 D.归脾汤 E.炙甘草汤 答案:C 10.虚劳证肾阳虚引起的遗精治疗选方为: A.补中益气汤 B.右归丸合金锁固精丸 C.肾气丸 D.天比山药丸 E.以上皆不是 答案:B 二、简答题 1.脾气虚虚劳的治法与方选是什么? 答:治法应健脾益气,代表方为加味四君子汤。 2.在治疗血虚劳病时,除用补血方法外,常配伍补气药,为什么? 答:因为血为气母,血虚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而且在中医的长期临床实践中,认为补血不宜单用血药,而应适当配伍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3.肺阴虚虚劳的主症有哪些? 答:有干咳,咽燥,咳血,甚或失音,潮热,盗汗,面色潮红。 三、病例分析 1.李XX,男,56岁。1976年肺癌手术后至今,经数次化疗、放疗,自觉全身无力,神疲,动则汗出,时心悸、气短、纳差、腹胀、便溏。脉弱无力,舌苔薄白。 体检: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语声无力,动则气促。双肺未闻罗音。心率98次/分,律整。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00/立方毫米,余尚正常。 答案:诊断:虚劳 证型:气血两虚 治法:健脾益气,补血养血 方药:四君子汤合四物汤 2.陈xx,男,56岁,四会中学老师,94年8月入院。 高血压病史23年。四年前出现头昏眼花,面色无华,腰酸膝软,气短神疲,口干心烦,眠差梦多,发脱齿槁,肌肤干燥,便秘溲量极少,舌淡苔微黄,脉弦数。 体查:高血压,慢性病容。高心,冠心,肝硬化 检查: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征 答案:诊断:虚劳 证型: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汤 汗证 一、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