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牧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牧歌》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同学,通过同学们的听、唱、看、感受、体验、创作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得音乐素养。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欣赏和学唱《牧歌》,感受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体验内蒙民歌独特的魅力。

2) 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感情,增强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感受、欣赏思考、体验、创编等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通过自主思考、交流、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的演唱《牧歌》;学习和了解作品相关的节奏、旋律等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牧歌》;

2、通过比较法感受蒙古族长调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切分节奏的把控,并模仿一些简单的长调演唱方式和处理方式。

2、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独特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赏

师:上周,我们在青海认识了一位美丽的姑娘,本周,我们将继续音乐之旅,首先,请同学们通过两首歌曲进行对比,说一说作品出自哪个民族?两首作品在音乐风格上有何异同?(播放《牧歌》《金杯》)

生:作品是蒙古族民歌(从速度、节奏、情绪分析)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这两首作品是来自蒙古族。两首乐曲风格截然不

同,速度一快一慢,节奏一个悠长、自由,一个规整、紧凑,情绪一个抒情,一个欢快、热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们了解蒙古族吗?

我们一起通过图片了解蒙古族和他们的音乐。

2、了解蒙古(播放图片)

蒙古族又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甘肃等地。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蒙语”。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有着自己特有的草原文化,他们居住的地方,地广人稀,所以歌声中时有苍凉之感,所以,当有宾客来时,他们又十分直爽热情好客。这也造就了别有韵味的蒙族民歌特点——蒙族长调和蒙族短调。

3、介绍长调和短调。

师:请同学们根据长调、短调的特点,分辨两首乐曲分别属于哪一种?

生:《牧歌》长调,《金杯》短调

师:真不错,现在我们就一起随着蒙族长调《牧歌》的美妙旋律,走进蒙古,走进草原。

二、新歌学唱

1、聆听与感受

1)师范唱,感受音乐的速度与情绪,思考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根据范唱标记换气记号。生:速度慢;情绪:深情的,舒展的;歌曲乐句:2个乐句;气息悠长

2、体验发声

1)感受缓吸缓呼,引导学生缓慢吸气,保持两秒钟,缓慢用“嘶”出气;小腹控制,像蚕吐丝那样均匀,越长越好。

2)与老师配合,老师唱歌词,生用“嘶”感受气息。注意:在换气记号处换气

3)请同学们用“u”演唱歌曲的旋律,注意运用缓吸缓呼的呼吸方式。

发现难点,节奏自由。

4)请随老师一起左右晃动身体,注意每小节的第一拍与身体晃动的位置的关系。感受节拍与节奏。

3、难点解决——音乐知识X X

1)知识讲解

延音线: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音高的音符相连;演唱或演奏时作为一个音符,它的长度等于所有这些音符的总和。

2)寻找谱例中所有的延音线,计算出音符应演唱的时值。

3)晃动身体,视唱歌谱。

4)老师视唱曲谱,观察老师的手部动作,思考手部动作和旋律、歌词之间的关系。

5)再次摇晃身体,加上手部动作视唱曲谱,注意音准。

4、演唱歌曲

1)同学们试着填词演唱歌曲,注意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式,以及长音的保持。

2)请同学朗诵歌词,思考歌词除描写草原之外的深层含义——热爱家乡

3)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举例说明你知道的蒙古长调民歌,并思考他们的演唱风格,体会力度变化

生:《鸿雁》《天堂》

5)为《牧歌》设计力度变化,再次演唱

三音乐拓展

音乐拓展一《牧歌》(无伴奏合唱)

思考:①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与我们学唱的《牧歌》有什么不同?

②你认为哪种演唱形式更能表现出大草原蓝天、白云、羊群的美景?为什么?

音乐拓展二创编歌词

师:民歌具有地域性,请你根据岚山渔业发达的特点,仿写歌词,重新进行填词演唱,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四小结

蒙族长调有着2000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流行音乐的冲击,不少长调的种类正在逐渐减少,2005年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做名录”。我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可谓五彩斑斓,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民歌的传唱者,让这些民间的经典世世代代传唱下去。

《牧歌》学情分析

1、8年级的学生音乐基础较好,对于音乐欣赏、分析能力相对较强。

2、学生能够较好的做到旋律模唱,对音准、节奏、情感等音乐要素的掌握较好,

能够通过听赏音乐,说出自己的感受。

3、8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根据歌曲作品的音域及学生演唱的实际情况,

应当适当降调处理,并在教唱过程中引导学生,不要喊唱。

4、学生能够唱谱,但对跨小节切分节奏的时值掌控仍存在一定困难。

5、学生已进入青春期,独自进行展示作品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害羞、不敢唱,

应提前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做好引导,鼓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

进行表现。

《牧歌》效果分析

在《牧歌》的教学中,我认为最关键的在于以情带声,让同学们以情感为基础,从声音、气息、力度等方面演唱歌曲。

本节课的教学,我创设了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引导,随时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

《牧歌》蒙族长调。本节课具有与其他姊妹艺术结合的特点。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对蒙族的生活方式及民歌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结合自己听过的音乐做出判断。在音乐鉴赏水品上有了一定提升。

音乐知识重难点突出,学生理论学习较扎实,在实际演唱过程中需要反应的过程,我通过加入简单肢体动作,进行节奏、音准的辅助教学,效果较好。

《牧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本单元选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歌,旨在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民歌的相关知识,以及作曲家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刻画少数民族风情的表现方式。《牧歌》是蒙古族长调作品中的优秀代表歌曲。就知识体系来说,牧歌极具民族特色,具有指向性。

《牧歌》歌词充满诗情画意,旋律极具内蒙古民歌中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的特点。节奏舒缓,气息悠长,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了美丽富饶的美丽草原景色,也抒发了内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的热爱。

全曲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上句在高音区围绕“5”上下回旋而成,旋律悠扬飘逸,好似空中漂浮的云朵。下句以“1”为中心音,是上句的低5度自由模进,低回婉转,好似草原上的羊群。两个乐句展现出了草原牧区的美丽、壮阔。旋律极具代入感,瞿希贤曾把它改编为无伴奏合唱。多声部的演唱方式,让作品显得更为立体和空灵。

《牧歌》虽只有上下两个乐句,但因其节奏自由,旋律为长线条。乐谱中多切分节奏。因此,对节奏和气息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图片等方式,启发学生用宽广、辽阔的音乐感觉演唱歌曲。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音乐风格多样,通过本课学习,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应引导学生热爱民族文化,传承优秀作品。

《牧歌》评测练习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牧歌》

2、牧歌属于()族民歌中的()调。

3、请写出下列音符的时值

X | X . X | X . X | X — | X

《牧歌》课后反思

本节课设计理念在于注重学生差异,分层设计引导,问题从简至难,演唱以情带声,通过一首乐曲的演唱,发散思维,简单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和音乐特点。教学过程设计的音乐活动简单、有效,适用于实际教学,学生参与度高。对于重难点的掌握,我避开常规的挥拍方式,改用简单的身体律动,体验感受的同时能够加强气息的流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环节采用同一首乐曲,但是不同演唱形式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学生通过思考,一定程度的提升了自身的音乐鉴赏水品。改编歌词环节,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激发了语言想象能力外,升华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中的不足: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教态太随意,语速过快,板书不够严谨,教材还有继续深挖的空间。

《牧歌》课标分析

新音乐课标要求,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应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民歌的地域性相结合,通过对蒙族的了解,加深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作品为民族音乐,教学设计中应渗透和运用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更好的理解音乐的意义。

音乐技能方面,通过唱谱,增强对速度、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掌握。通过体验演唱

和联想的方式,对力度的变化有更深层的认识。演唱应做到以情带声。

以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以充分交流、密切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